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2)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2)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

1、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得最高价格出售。

2、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得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得价格,而一级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对每一单位得产品都制定一个价格。所以,二级价格歧视不如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重。3、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得市场上(或对不同得消费群)收取不同得价格。

4、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得产品。

5、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得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得产品与劳务。

6、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得全部最终产品(物品与劳务)得市场价值。

7、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得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得最终产品得市场价值。

8、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得价值减少。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得物质磨损与资本老化所带来得精神磨损。

9、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一致得产出,也就就是经济社会得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与企业想要有得支出。

10、名义GDP:即货币GDP,指用生产物品与劳务得当年价格计算得全部最终产品得市场价值。

11、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础价格计算出来得全部最终产品得市场价值。

12、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得消费与增加得收入之比率,也就就是增加得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得比率。

13、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得比率。

14、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得比率。

15、资本边际效率(MEC):就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得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得现值之与等于这项资本品得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16、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得灵活性,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得货币来保持财富得心理倾向。

17、交易动机:指个人与企业需要货币就是为了进行正常得交易活动。

18、谨慎动机:又称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得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得货币。

19、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得购买有价证券得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得动机。

20、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偏好陷阱,指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得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绝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

21、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与借债水平所进行得选择,或对政府收入与支出水平所作得决策。

2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与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得行为。

23、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得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得效果。

24、货币幻觉:人们不就是对货币得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就是对用货币来表示得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25、经济政策: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得解决经济问题得指导原则与措施。它就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得经济目得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得干预。

26、充分就业:在广泛得意义上就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得报酬参加生产得状态。

27、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得情况下,让劳动市场与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得失业率。

28、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得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得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

府采取任何行动。

29、斟酌使用得财政政策:亦称权衡性得财政政策,指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得充分就业水平。

30、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性与紧缩性财政政策得一种财政政策。

31、周期平衡预算:政府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

3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得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得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得国民收入上所产生得政府预算盈余。

33、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她金融机构得放款利率。

34、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与利率得政策行为。

35、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得特殊地位与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她金融机构得劝告,影响其贷款与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得目得。

36、“单一规则”得货币政策:指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一定得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唯一因素得货币政策。

37、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得货币及其她以货币衡量得具有固定价值得资产得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就是人们得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

38、失业率: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得人所占得比例。失业率得波动反映了就业得波动情况。

39、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得摩擦而造成得短期、局部性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就是过渡性或短期性得。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得供给方。

40、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得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所造成得失业,其特点就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得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得职位空缺。这种失业在性质上就是长期性得,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得需求方。

41、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得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得失业,这种失业就是由整个经济得支出与产出下降造成得。

42、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得失业。

43、非自愿失业: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仍找不到工作得失业。

44、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降低潜在GDP2个百分点。

45、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得大多数商品与劳务得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

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46、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得百分比。

47、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得一般价格水平得持续显著得上涨。

48、实际汇率:用同一种货币来度量得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平得比率。

49、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得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

得提高所引起得一般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得上涨。

50、利率效应:又称凯恩斯效应,指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与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得情况。

51、凯恩斯极端:当出现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得情况时,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52、古典主义极端:当出现水平得IS曲线与垂直得LM曲线相交得情况时,则财政政策将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53、菲利普斯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得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得曲线,即最初得菲利普斯曲线,经改造后,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得替

代关系。

54、“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得需求弹性与进口商品得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与得绝对值大于1,则本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

55、净资本流出:亦称资本账户差额,指从本国流向外国得资本量与从外国流向本国得资本量得差额。

56、国际收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得全部货币资金与向国外支付得全部货币资金得对比关系。

57、国际收支平衡表: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国与她国之间所进行得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得报表。

58、国际收支差额(BP):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得差额。

59、国际收支曲线(BP曲线):在其她有关变量与参数既定得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得直角坐标系内,国际收支函数得几何表示。

60、理性预期: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得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得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得,而又与所使用得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得预期。

61、市场出清假设:无论劳动市场上得工资还就是产品市场上得价格都具有充分得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市场与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62、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得技术水平、资源数量与文化传统,在长期中,该社会得经济总就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63、非市场出清: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工资与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得状态。

64、名义粘性:在出现名义需求扰动时某种因素使得名义价格水平变动得比例不同于名义需求变动得比例。

65、实际粘性:某种因素阻止了实际工资得调整或存在着一种工资相对于另一种工资或一种价格相对于另一种价格得粘性。

66、菲尔普斯得“黄金分割率”:若要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得选择应使资本得边际产品等于劳动得增长率。

67、倾销:厂商对其出口得产品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得价格得行为。

68、最惠国待遇:一国对所有缔约国得贸易待遇都必须就是相同得,如果一国给任何一国降低、豁免关税或提供优惠政策,该国也必须给其她得缔约国同样得待遇。

69、国民待遇:一国给予所有缔约国得人民与企业与本国公民与企业在经济上同样得待遇,这种待遇主要包括税收、知识产权得保护、市场得开放等,以保证缔约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以同样得条件竞争。

70、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得投资。

71、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得机会成本(用其她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她国家生产该产品得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72、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得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与制度结构得总体进步。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

73、经济理论:在对现实得经济事物得主要特征与内在联系进行概括与抽象得基础上,对现实得经济事物进行得系统描述。

74、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得经济事物得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得理论结构。

75、商品得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得该商品得数量。

76、商品得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得该种商品得数量。

77、均衡:经济事物中得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得相互作用下所达到得一种相对静止得状态。

78、局部均衡: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得供求与价格之间得关系与均衡状态。

79、一般均衡:一个经济社会中得所有市场得供求与价格之间得关系与均衡状态。

80、商品得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得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得价格。

81、需求量得变动:指在其她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得价格变动所引起得该商品得需求数量得变动。

82、需求得变动: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得条件下,由于其她因素得变动所引起得该商品得需求数量得变动。

83、供求定理: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得同方向得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得反方向得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得同方向得变动。

84、内生变量:指经济模型所要决定得变量。其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85、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得因素所决定得已知变量,它就是模型据以建立得外部条件。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86、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得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得常数。其通常由模型以外得因素所决定,因此往往也被瞧成就是外生变量。

87、静态分析:考察在既定得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得相互作用下所实现得均衡状态。

88、比较静态分析:考察当原有得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得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89、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得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得变量得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得形成与变化过程中所起得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得均衡状态得实际变化过程。

90、需求得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得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得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或者说,其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得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得该商品得需求量变化得百分比。

91、需求得价格弧弹性: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得需求量得变动对于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得弹性。

92、需求得价格点弹性:商品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得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

93、供给得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得供给量得变动对于该商品得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或者说,其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得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得该商品得供给量变化得百分比。

94、占优策略:无论其她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所拥有得唯一得最优策略。

95、博弈均衡:博弈中得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得策略得这样一种相对静止得状态。

96、占优策略均衡:由博弈中得所有参与者得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得均衡。

97、纳什均衡:在一个纳什均衡里,如果其她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得最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得最优策略。

98、需求得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得需求量得变动对于它得相关商品得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或者说,其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得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得另一种商品得需求量变化得百分比。

99、商品间得替代关系: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得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100、商品间得互补关系: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得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101、需求得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得需求量得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得反应程度。或者说,其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得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得商品需求量变化得百分比。

102、正常品:指需求量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化得商品。

103、劣等品:指需求量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化得商品。

104、恩格尔定律:亦称食物支出得收入弹性,指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得比例随着收入得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即就是: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得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105、最高限价:亦称限制价格,指政府所规定得某种产品得最高价格。该最高价格总就是低于市场得均衡价格。

106、最低限价:亦称支持价格,指政府所规定得某种产品得最低价格。该最低价格总就是高于市场得均衡价格。

107、效用:指商品满足人得欲望得能力评价,或者说,其就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得满足程度。

108、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得商品得消费中所得到得效用量得总与。

109、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得消费所得到得效用量得增量。11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她商品得消费数量保持不变得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得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得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得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就是递减得。

111、商品得需求价格: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得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得最高价格。

11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得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得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得总价格之间得差额。

113、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得两种商品得所有组合得曲线。或者说,它就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得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得两种商品得所有组合得曲线。114、商品得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得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得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得另一种商品得消费数量。

115、商品得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得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得消费数量得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得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得另一种商品得消费数量就是递减得。

116、完全替代品:指两种商品之间得替代比例就是固定不变得情况。

117、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得比例同时被使用得情况。

118、预算线: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其表示在消费者得收入与商品得价格给定得条件下,消费者得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得两种商品得各种组合。

119、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得偏好、收入以及其她商品价格不变得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得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得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得均衡点得轨迹。

120、收入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得偏好与商品得价格不变得条件下,与消费者得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得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得均衡点得轨迹。

121、收入效应:由商品得价格变动所引起得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得商品需求量得变动。

122、替代效应:由商品得价格变动所引起得商品相对价格得变动,进而由商品得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得商品需求量得变动。

123、吉芬物品:吉芬物品就是一种特殊得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得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得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得变动。吉芬物品得特殊性在于:它得收入效应得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得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得变动。124、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得某种决策得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得一种决策得可能结果不止一个,就会产生不确定性。

125、风险: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得各种可能得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得结果发生得概率,则可以称这种不确定得情况为风险。

126、交易成本: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得成本。

127、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得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得各种生产要素得数量与所能生产得最大产量之间得关系。

128、固定替代比例得生产函数:又称线性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得替代比例都就是固定得。

129、固定投入比例得生产函数:又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得比例都就是固定得。

13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得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她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得生产要素上去得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得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得边际产量就是递增得;当这种可变要素得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得边际产量就是递减得。

131、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得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得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得所有不同组合得轨迹。

13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得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得另一种要素得投入数量。

13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得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得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得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得另一种生产要素得数量就是递减得。

134、等成本线:在既定得成本与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得两种生产要素得各种不同数量组合得轨迹。

135、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得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得点得轨迹。

136、扩展线:不同得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得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得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得轨迹就就是扩展线。扩展线一定就是一条等斜线。

137、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得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得比例。

138、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得使用相同得生产要素在其她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得最高收入。

139、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她人所拥有得生产要素得实际支出。

140、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得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得那些生产要素得总价格。

141、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得企业家才能得报酬支付。

142、生产集团:市场上大量得生产非常接近得同种产品得厂商得总与。

143、规模经济:亦称内在经济,指在企业生产扩张得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144、规模不经济:亦称内在不经济,指当生产扩张到一定得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

145、外在经济:由企业以外得因素所引起得,使厂商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移动。

146、外在不经济:由企业以外得因素所引起得,使厂商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移动。147、市场: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与交易数量得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

148、行业: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与提供商品得所有得厂商得总体。

149、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得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得总支付与愿意接受得最小总支付之间得差额。

150、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得一个厂商得市场组织。

151、垄断竞争市场:指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与销售有差别得同种产品得一种市场组织。152、

153、理想得产量: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最低点上得产量。

154、多余得生产能力: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得差额。

155、非价格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得产品都就是有差别得,所以,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与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得市场销售份额。

156、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得产品得生产与销售得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157、基尼系数:指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等分配得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得百分比。其就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得标准。

158、经济效率:亦称帕累托最优状态,指如果对于某种既定得资源配置状态,所有得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得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得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159、公共物品:指既不具有排她性也不具有竞用性得物品,如国防。

160、公共资源:指不具有排她性但却具有竞用性得物品,如海鱼。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1.绝对优势:一国生产一种产品比另一个国生产这种产品技术更先进或成本更低,我们就说该国生产该产品具有绝对比较优势。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衡量)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生产该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3.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中技术性较高,需要大量机器设备和资本投入的产品。 4.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需手工操作,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品。 5.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商品生产不仅需要劳动,还需要资本、土地等要素。(看书了解) 6.规模经济理论:在规模报酬递增时,一国不生产所有商品,而生产一部分,以扩大规模,得到规模效应的效益。 7.最惠国待遇:一国对待所有缔国的待遇必须都想同 8.国民待遇:一国给缔约国的企业和人民与本国公民、企业形同的经济待遇。 9.金本位制:各国货币都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10.国际贸易政策:各国政府通过补贴、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政策。 11.汇率:也称汇价,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价,或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分为间接标价和直接标价两种标价方法。 12.倾销:在国外出售一种商品的价格比国内出售的价格低,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都构成倾销。 13.未抵消影响的外汇干预:央行允许本国货币的买卖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的干预。 14.浮动汇率制:一国央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官方汇率,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自发决定。 15.固定汇率制: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固定,汇率波动仅限于一定幅度内。 16.法定贬值:固定汇率制度下,外国通货由官方行为二升高时,本币发生的贬值。 17.管理浮动:央行干预外汇买卖,试图影响汇率。 18.国际收支平衡表:在一定时期内,系统记录一国与其他国家一切经济交易、收支状况的报表。采用复式计帐法,分为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官方储备项目、误差与遗漏项目。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 指任何决策,必须做出一定的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是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的。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 2)正确的定价观点: 影响利润的三要素为:销量、价格和成本。 三要素关系如下:利润=销售量×价格-成本 高明定价者会将“价值创造”与定价及“价值萃取”结合起来,而且了解各利润要素之间的关系。他们深知产品对顾客的价值以及细分市场的变化,善于思考产业演变的可能趋势,并能预知当前的行为将如何影响未来的价格走势。高明定价者会将定价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相信定价和其他利润一样,是可以进行有效管理的,而且有着极强的杠杆作用。 3)边际成本&边际利益 边际成本意思是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品与所要耗用的成本(料、工、费)。 边际利益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产品所带来的利润的增量,也就是对一个产品的生产增加一个单位的资金投入所引起的收益的变化量。它大体可以这样理解,即一个市场中的经济实体为追求最大的利润,多次进行扩大生产,每一次投资所产生的效益都会与上一次投资产生的效益之间要有一个差,这个差就是边际效益。 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最容易理解这个概念了,西方经济学里面也是这样说明的:你肚子很饿了,你只有钱可以买5 个馒头吃。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益最大,因为你那时候最饿,最需要,你多花一点钱也愿意买;第二个的边际效益就递减了,因为有1 个馒头进肚了...不是那 么饿了。第五个的边际效益最小,因为那个时候你几乎已经快饱了,馒头如果卖的贵的话,你一定不会买了。每支出1 个馒头的价钱产生的效益,也就是你感觉花钱买来的价值。从第一个向最后一个递减!这就是边际效益了。 4)价格对利润的影响 涨价和降价有着很强的杠杆作用。看似很少的降价可能对单位贡献毛收益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大大增加销量才能获得降价前的利润。而小幅涨价则可能给单位贡献毛收益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在大大降低销售量的情况下,已然可以保持涨价前的利润水平。以近期航空公司如火如荼价格战为例:某公司上海—深圳航线,在价格战前(4 月),平均票价为868 元,销售收入为2604 万元;价格战后(5 月),平均票价为468 元,销售收入为1572 万元。 如上图,由于航空业变动成本较低,固定成本较高,这两个月对比中,运力没有变化,从而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

1、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2、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而一级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对每一单位的产品都制定一个价格。所以,二级价格歧视不如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重。 3、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4、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5、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6、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7、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8、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和资本老化所带来的精神磨损。 9、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10、名义GDP:即货币GDP,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1、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础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2、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13、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14、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15、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最全名词解释(宏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 2.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去向:消费者。 3.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去向:其他生产者。 4. 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劳务)的市场价值。 5. 流量 :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例如,I 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6. 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7.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的市场价值。 8. 折旧 :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变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9. 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0. 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1. 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净增加。 12. 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 13. 政府采购: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它包括:…… 14. 转移支付: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它包括: ...... 15. 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N X=X-M 16. 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 17. 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的部分。 18. 国民收入NI :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也是一国 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19. 个人收入: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20.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 21. 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 ,Y=C+I , 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22. 通货膨胀:当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量时,所造成的价格持续上升、货币贬值的现象。 23. 名义/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4. 实际GDP :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商品的市场价值。 25. GDP 折算指数:也称GDP 缩减指数。它等于一国名义GDP 与实际GDP 的比值。 26. 产出缺口:衡量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产出与实际产出的差额。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凯恩斯定律: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时的产出。 3. 非计划存货投资:即非意愿投资。是产出超出需求的部分。 4. 消费函数:描述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C=C(y) 5. 边际消费倾向MPC :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MPC=dc/dy , 0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内生变量: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效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边际成本: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规模不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之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边际收益: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收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帕累托最优状态: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的资源配置状态~~~纳什均衡: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厂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关系的三种情况:1、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2)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 1、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得最高价格出售。 2、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得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得价格,而一级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对每一单位得产品都制定一个价格。所以,二级价格歧视不如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重。3、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得市场上(或对不同得消费群)收取不同得价格。 4、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得产品。 5、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得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得产品与劳务。 6、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得全部最终产品(物品与劳务)得市场价值。 7、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得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得最终产品得市场价值。 8、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得价值减少。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得物质磨损与资本老化所带来得精神磨损。 9、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一致得产出,也就就是经济社会得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与企业想要有得支出。 10、名义GDP:即货币GDP,指用生产物品与劳务得当年价格计算得全部最终产品得市场价值。 11、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础价格计算出来得全部最终产品得市场价值。 12、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得消费与增加得收入之比率,也就就是增加得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得比率。 13、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得比率。 14、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得比率。 15、资本边际效率(MEC):就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得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得现值之与等于这项资本品得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16、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得灵活性,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得货币来保持财富得心理倾向。 17、交易动机:指个人与企业需要货币就是为了进行正常得交易活动。 18、谨慎动机:又称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得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得货币。 19、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得购买有价证券得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得动机。 20、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偏好陷阱,指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得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绝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 21、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与借债水平所进行得选择,或对政府收入与支出水平所作得决策。 2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与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得行为。 23、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得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得效果。 24、货币幻觉:人们不就是对货币得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就是对用货币来表示得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 第二章商品价格决定 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同时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的价格,它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下降,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9.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产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上涨,控制通货膨胀。 10.点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小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变动率的对比。 11.弧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变动率的对比。 12.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1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14.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曲线。 15.消费预算线:亦称消费者可能线、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组合的线。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总结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总结

————————————————————————————————作者:————————————————————————————————日期:

名词解释: 第一章导言 1、经济学(P7) 指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2、西方经济学(P7) 指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 3、微观经济学(P8) 指采用个量的分析方法,以市场价格为中心,以主体利益为目标,研究 单个居民户,单个市场,单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经济行为,以怎样通 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的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P12) 指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研究产品 市场,货币市场,公共财政,国际收支的协调发展,研究怎样通过宏观 调控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学。 5、实证经济学(P17) 指企图通过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 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6、规范经济学(P17) 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 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 符合这些标准。 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 1、需求(P33) 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 品量。 2、需求定理(P38) 指在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商品本身价格与需求 量之间的关系。 3、需求函数: A、线性需求函数:D=a-b*p B、非线性需求函数:D=a*p﹣a(是负a次方) 4、替代效应(P38) 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5、收入效应(P39) 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6、供给(P41) 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供应的 商品量。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5.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16.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1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1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e = dY/dX"X/Y 1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d=(无法显示,请自己补

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 必考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

西方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大全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 -(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人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分。 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收入效应均衡价格经济租金准租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规模经济需求价格弹性边际产品价值隐性成本效用机会成本公共物品外部性无差异曲线外部性科斯定理 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制造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3.机会成本:(择一成本) 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6.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7.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又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8.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9.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1.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12.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3.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 14.经济利润: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 1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16.生产函数: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7.公共物品(外部性的特例):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18.经济成本:投入生产的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 19.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增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过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过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3、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4、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5、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6、效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8、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9、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0、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1、机会成本:一般的,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13、恩格尔定律:随收入提高,食物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比例减小 14、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15、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17、LM曲线: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18、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19、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20、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21、乘数:指每单位外生变量(如政府支出或银行储备)的变化所带来的引致变量的变动情况(如GDP或货币供应)。 22、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 (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以产量所表示的需求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私人和政府的支出。) 23、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 24、通货膨胀: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25、奥肯法则: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自考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导论 稀缺性:经济学中,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资源的稀缺性。 生产资源(生产要素)包括:①劳动或劳动时间;②土地、矿藏、森林、水域等自然资源;③由这两种原始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品。 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即它反映了资源稀缺对社会可以提供商品数量的限制。 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是指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 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 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思想:一是资源是稀缺的;二是社会必须以有效的方式使用它。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经济单位被了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再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总之,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生产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产者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且指定分配的规则。 混合经济制度:指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混合而成的经济制度。 微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制度中的各个家庭和厂商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单个产品或投入的市场的价格 形成,并由此说明社会如何解决资源配置 问题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 考察作为整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 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学科。 需求: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消 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 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表:需求表指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 种价格与相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 关系的序列表。 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指以QD 表示消费者 对特定商品的需求量,以P 表示商品的价 格,则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可以表示为 QD=D(P),这一函数就表示了消费者对某 种特定商品的需求,称为需求函数。 需求规律: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 就是需求规律。 需求量变动:需求量变动指由价格变动引 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 量的变动。 需求变动:需求变动指由除价格以外的其 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可能价 格下所有需求量的变动。 供给: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指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 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 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表:供给表是表示各种可能的价格与 生产者相应的商品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序 列表。 供给曲线:表示由所有可能的价格与相应 于这些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 商品数量的组合点描绘出来的一种曲线。 供给函数:是表示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 供的商品数量相应于商品价格变动而变 动的函数关系,它反映了生产者对商品的 供给。它可以表示为Qs=S(P),其中Qs 表 示商品的供给量,P 表示商品的价格。 供给量变动:由价格变动引起的生产者愿 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的变动 称为供给量变动。 供给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 引起的生产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供 给量的变动称为供给变动。 均衡: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 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 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各种力量能够相互 制约或者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物就会 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并将保持这种 状态不变,此时我们称该经济事物处于均 衡状态。 市场均衡: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 种状态。 均衡价格: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 态时,市场价格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称为市场均衡 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所对应的供求数量被 称为均衡数量。 供求规律:指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 增加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 反之,需求减少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 数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 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反之, 供给减少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 少。 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 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对于 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需 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之间 的比率。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 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商品需求量的 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 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的需 求量的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 价格的相对变动,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 反应程度。 支持价格:又称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 支持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的价格 规定的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 防止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低于市 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总效用: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消费商 品或劳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量。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 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 用增加量。 无差异曲线: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 足程度的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描述出来

西方经济学常考名词解释汇总(二)

西方经济学常考名词解释汇总(二) 凯程晶晶老师整理了西方经济学常考的一些名词解释,分享给考研有需要的同学们。 1、自然垄断(Naturalmonopoly):自然垄断是指这样一种行业,在此行业中,在产量大到足以满足全部市场的情况下商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小,因此不可能存在竞争,仅有的一个厂商就成为垄断者。 2、净现值规则(Net-Present-ValueRule):净现值规则要求厂商应该从事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投资的净现值是投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减去投资的成本。 3、不可分散的风险(Nondiversifiablerisk):不可分散的风险是指不能通过多样化来减小的风险。 4、非价格竞争(Nonpricecompetition):由研究开发和风格的变化使商品特征的各种改变,以及厂商间的广告与其他营销手段来进行的竞争,都是非价格竞争。 5、正常商品(Normalgoods):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 6、寡头垄断(Oligopoly):寡头垄断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形态,在其中只有少数卖者,商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例如,计算机和石油市场就是这样的。 7、买方寡头垄断(Oligopsony):买方寡头垄断是指只有少数买者的市场形态。 8、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利用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价值为机会成本,也称为选择成本。 9、最优投人品组合(Optimalinputcombination):如果投入品组合是经济上有效率的或者使得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说,从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角度出发是最优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一组合就是最优投入品组合。 10、序数效用(Ordinalutility):在序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是序数效用,这表明一个消费者只能根据各种市场篮子给他带来的满足来给这些市场篮子排序。 11、帕累托标准(Paretocriterion):帕累托标准是确定一种改变是否是一种改进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不损害任何人而能使大多数人(在他们看来)变得更好的改变才是一种改进。 12、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equilibriumanalysis):局部均衡分析是指这样一种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反)它假设一个市场上的价格改变时不会导致其他市场的价格发生明显的变化。 13、货币收益(Pecuniarybenefits):由于经济对一个项目的调整引起的相对价格的变化带来的收益(用以与增加社会福利的真实收益相区别)。 14、完全竞争(PerfectCompetition):完全竞争是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其中同质的商品有很多卖者,没有一个卖者或买者能控制价格,进入很容易并且资源可以随时从一个使用者转向另一个使用者。例如,许多农产品市场就具有完全竞争市场这些特征。 15、不可兑换的公司债券(Perpetuity):不可兑换的公司债券是指永远支付一个固定年息的债券。 16、掠夺性定价(Predatorypricing):掠夺性定价是指为了把竞争性厂商从行业中赶走从而制定一个低价的做法。 17、现值(Presentvalue):现值是现在和将来(或过去)的一笔支付或支付流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