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

试论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

试论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
试论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

试论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孔超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即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之一。五十年来,中共对台政策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即:由坚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转变为“和平解放台湾”;由“解放台湾”转变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中共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倾听两岸人民心声的体现,它鲜明地表明了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理性的政策思想,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国民党势力以台湾为“反共基地”,积极策划“军事反攻”,妄想“雪耻复国”的图谋,中共准备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但是由于美国入侵朝鲜,严重地威胁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方向转向东北战场,解放台湾的计划被抗美援朝的作战任务所取代。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美国坚持“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中共基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除了坚持“解放

台湾”的基本方针外,很难有其他选择。

50年代中期,中共对台政策发生重大转变,提出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方针。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应邀出席了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根据会前在国内确立的“可相机提出在美国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的武装力量的前提下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性”的原则,周恩来总理在会议期间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中国人民有权用一切方式解放台湾,包括和平解放台湾的方式在内。但是,和平解放台湾只有在美国放弃侵略和干涉,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走一切武装力量之后才有可能。[1]”1955年5月13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个可能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2]”这标志着中共对台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开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探索。1957年4月,中共在同国民党方面的接触中,提出更加完整、具体、宽大的政策:国共“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行和平统一”;“台湾成为中国政府统辖下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台湾政务归蒋介石领导,“大陆不派人前往”;“而国民党可派人到北京参加对

全国政务的领导[3]”

“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是中共基于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

化的情况而作出的对台政策的战略调整。

第一,台湾政局趋于稳定和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使解放台湾面临客观上的困难。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蒋介石集团得到喘息之机,得以进行了自身的“改造”和“土地改革”,再加上美国的援助,从而使台湾政局从混乱走向稳定,经济形势也有

好转,人民也日益盼望和平。1954年底,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旨在把台湾纳入其西太平洋“集体安全防御”体系的“共同防御条约”,中共虽然并不屈服于美国的武装于涉,但对台采取军事行动,却不得不考虑该条约所带来的严重性和台湾人民的意愿。

第二,国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变化和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内在依据。50年代中期,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转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4]”,即党的工作重心已经由阶级斗争转向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就决定了党的对台政策要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而且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第三,美蒋在金门、马祖等岛屿问题上的矛盾使和平解放台湾成为可能。美蒋虽然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但在适用范围问题上,始终存在着矛盾和分歧。美国的企图是以海峡为界分裂中国,不愿协防金、马;而蒋介石则坚决不放弃金、马,因为退出金、马便割断了台湾与大陆的最后一根纽带,从而动摇其“代表全中国”的法统地位。虽然最后通过的条约对美国是否负责协防金、马采用了含糊语言,但是其矛盾并没有解决。美蒋矛盾分歧的实质是坚持“一个中国”,还是搞“两个中国”。而在“一个中国”立场上国共双方却存在着共识,这就使和平解放台湾成为可能。

第四,远东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是中共对台政策转变的外部原因。1953年7月,朝鲜谈判达成停战协议后,远东紧张的国际形势趋向缓和。1954年4-6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也就印支停火达成协议。几年的外交实践,使中共认识到“通过谈判来解决国际争端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途径[5]”。同时为了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舆论封锁和肆意歪曲,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逼迫美国走向谈判桌,中共决定在万隆会议上公开提出在美国武装力量撤出台海地区的前提下,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方针。这样,“和平

解放台湾”的方针逐渐形成了。

中共在提出“和平解放台湾”方针后,便加紧了对台争取工作,但由于蒋介石顽固坚持反共立场,和平统一祖国的事业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共被迫中断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探索,宣传舆论又重新回到“一定要解放台湾”的

口号上,对台工作事实上也陷于停顿。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台政策发生了第二次重大转变,即由“解放台湾”转变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构想的提出,为和平统一祖国开辟了现实的道路。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直接的思想来源。

第一,中共对当代世界主题的全新认识是“一国两制”方针提出的时代前提。70年代末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西对抗趋向缓和,对话势头增长,中美两个长期敌对的大国也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共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估计,改变了“战争迫在眉睫”和“不是战争引起革命,就是革命制止战争”的判断,提出了“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论断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全新认识。在这样的

认识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不要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国内争端的新思路。

第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工作重心的转移是“一国两制”方针提出的政治基础。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基本结束。此后,邓小平着手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为中共对台政策的调整奠定了政治基础。

第三,“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理论来源。首先,在统一的目标模式上,“一国两制”继承了“和平解放台湾”方针关于在台湾回归祖国的前提下,台湾实行高度自治,大陆不干涉其内部事务,即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社会制度的基本设想,并得到宪法的保障。其次,在统一的方式上,“一国两制”方针继承了“和平解放台湾”方针关于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中共争取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思想和实践,是尊重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尊重台湾人民历史的选择和现实情感的体现,它鲜明地表明了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理性的政策思想。再次,在实现统一的具体途径上,“一国两制”方针继承和发展了“和平解放台湾”方针关于对等谈判、和平统一的设想,提出了合情合理的谈判方式、谈判步骤。

“一国两制”方针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提出和发展起来的。

1979年1月,邓小平在访美期间提出:“按照我们的心愿,我们完全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对国家对民族都比较有利。”他明确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6]”

1981年1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提出了九条对台方针,

这是中共对台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剑英委员长名义提出来的,实际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10月,邓小平进一步把这一科

学概念概括为“一国两制”。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关于台湾和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并就两岸统一和设置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中国政府的主张。

随着香港问题的解决,1985年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89年6月,中共召开十三届四中全会,产生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1989年9月29日,江泽民在国庆讲话中郑重宣布:“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是我们的

基本政策[7]。”

1995年春节前夕,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讲话精辟地阐明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深刻内涵,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发展和完善[8]。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四个基本点:第一,一个中国。这是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前提。第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和台湾的资本主义长期并存,共求发展。第三,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第四,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的统一。

分析和考察中共对台政策的发展演变,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第一,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是中共对台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各个国家由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构成的国家生存利益不受侵犯,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独立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直己的权力即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即凡属国家领土,一寸也不能丢失,不能被分裂、肢解或侵占。由于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管辖权,所以一旦领土被分裂、肢解和侵占也就失去了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国家生存利益是一国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所在。从历史和法理来看,台湾主权归属中国无可争议。中共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诉求是正义的,正是基于维护中国的生存利益。不仅如此,台湾问题还牵动着民族感情和民族尊严。邓小平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9]。”

第二,用什么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内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在此问题上指手划脚。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作为主权国家,中国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一切方法和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中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是根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独立作出的战略决策,决不是某一国家或国际组织压服的产物。同时,中共始终没有做出不使用武力的承诺。这不仅是因为“每一个主权独立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10],而且还因为某些国家和势力诱惑中国做出承诺的目的,就在于能毫无顾忌、明目张胆地搞“台独”或分裂中国。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识破了这一阴谋,他指出:“如果我们承诺根本不使用武力、那就等于将我们的双手捆起来,结果只会使台湾当局根本不同我们谈判和平统一。这反而只能导致用武力解决。[11]”

第三,台湾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长期奉行顽固的“反共拒和”政策,是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根本原因。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之所以长期悬而不决,且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则完全是美国介入中国内战、干涉中国内政、插手中国内部事务的结果,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台湾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长期奉行顽固的“反共拒和”政策是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根本原因。李登辉上台后,抛弃了蒋氏父子“一个中国”的立场,逐渐露出了其“假统真独”的本来面目。他挟洋自重,公然向“一个中国”原则挑战,导致岛内分离主义情绪严重,肆意恶化了两岸关系。特别是在今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变更过程中由于李登辉的纵容和暗中支持,致使坚持“台独”理念的民进党上台,成为影晌祖国统一大业的一个极不确定的变数。但是,台湾当局应当明白,两岸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心愿,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声明所指出的,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应

当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摒弃分裂主张,走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舍此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任何形式的分裂祖国的图谋和‘台湾独立’的道路都是走不通的,都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绝对不允许的。[12]”

第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根本保证。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的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准暂时领先于大陆,这成了台湾当局“拒和”的一张“王牌”。因此,加速现代化建设步伐,创造出比台湾更加优越的经济环境就成为早日实现国家统一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建设一支强大的、诸兵种合成的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也是促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保证。这不仅是因为任何和平谈判背后,都有着经济与军事实力的较量,而且还因为近年来,台湾当局大肆购买、租用高性能战斗机、先进的战区防御导弹和现代化舰艇,频繁地举行针对大陆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其武装分裂中国的阴谋十分明显。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万一中华民族面临分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无望时,必须痛下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武力方式实现国家统一。2000年2月2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明确指出:“为了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也为了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政府仍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不变,仍然坚持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不变,仍然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13]”

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经过长期探索确立和完善的最合理、最可行的国家统一方案。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国家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利用香港、澳门回归后的有利形势,促进两岸“三通”、经济交融和政治沟通;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把全世界炎黄子孙团结到爱国主义旗帜下,是新时期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

总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希望与挑战同在,前进中还会遇到曲折。但是,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中国一定会统一,圆上中华儿女的一个世纪梦。

公共政策第1次作业

作业名称公共政策第1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起止时间2016-10-11至2016-11-8 23:59:00 通过分数60 标准题总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出现问题情境和客观事实,已经为多数人所觉察,现实状况与人们的利益期望相冲突,一定的团体和组织已经产生行动,问题必须由()的政策来解决。 ?A、社会组织 ?B、非政府组织 ?C、政府 ?D、政党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由政府领导人及机构创始,再扩散至公众议程,再进入政府是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哪种模型() ?A、外在创始型 ?B、内在创始型 ?C、政府动员型 ?D、社团动员型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是政策体系中处于统帅地位的、对一个国家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全局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政策。 ?A、元政策 ?B、总政策 ?C、基本政策 ?D、具体政策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包括:公共政策制定的决策主体,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主体,(). ?A、公共政策制定的责任主体 ?B、公共政策制定的协调主体 ?C、公共政策制定的咨询主体 ?D、公共政策制定的操作主体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进入公共机构研究的范围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为公共政策议程。 ?A、利益问题 ?B、社会公共问题 ?C、国家问题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公共政策部分 第一讲总论(前三章) 第一章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 第一节(研究原因~定义) 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 (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 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 4.公共问题:了解。 ★5.公共利益:(育明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 (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 (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 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6.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7.公共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

00318公共政策学2011-2015年简答论述题汇总

00318公共政策学 2011-2015年简答论述题汇总 第一章 政策的一般含义【201410】 1.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中,抽象出所有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2.公共政策的概念、命题都是建立在对政策一般的认识之上 3.政策过程是对政策一般的反映和摹写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类型【201404】 1.线性结构:下层直接接受上层的决策,上下界限分明 2.职能结构:下层同时接受上层若干决策者的决策,上层每人负责某一专项问题的决策 3.线性—参谋结构:下层面对多个上层,其中某一上层是直接领导者,其他仅起参谋作用 4.矩阵结构:下层接受多个上层的决策,某一上层具有主导性,其他上层负责专一专项问 题的决策 一手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201207】 无结构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201107】 1.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 2.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研究对象 3.政府组织是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4.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称为非政府组织 第二章 行政决策的定义与当代中国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201504】 1.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 2.形式: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变成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201404】 1.中共中央与国家机构联名发布 2.中共中央提出创议,国家机构据此制定方案,并按法定程序通过 3.政府决策以党提出的政策原则为依据 4.赋予党的政策以国家政策的形式,使之规范化,是党更有效地实现对国家的领导以及贯 彻其主张的基本途径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201307、201104】 管制,引导,调控,分配 公共政策产业的初始条件【201207】 公共问题的形成,决策机关的产生、强制机构的出现 第三章

政策变迁研究论述及展望

文献综述 题目: 政策变迁课程名称: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班级: 学号: 4 2017年6月27

政策变迁研究论述及展望 摘要: 政策变迁是一种对现行政策所从事的变革活动。众所周知,在早期的传统政策循环论中并没有讲公共政策的变迁这一过程纳入其中,而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重视对政策变迁的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政策变迁的发展历史、主要、政策变迁中相关参与者角色以及国内外运用政策变迁相关理论的相关实践。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总结并提出展望,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或者政策变迁决议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关键词:政策变迁渐进主义间断-平衡模型倡导联盟框架政策制定参与者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国家内部的政策制定和国际政策的制度都十分重要,涉及的范围极大涉及的利益群体也极其广泛。同时在政策变迁过程中,其参与者也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是对国际国内2010-2013年间对于政策变迁相关内容的综述。对这一时期“政策变迁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国内外已有学者对这一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前瞻研究,3年时限较短因此本文主要是从横向出发(多领域多角度进行综合论述)再适当加以纵向分析(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了解政策变迁相关的发展。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政策变迁研究的成果,并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指出了可能的方向。并提出对于当代政策变迁的建议。 二、政策变迁概念辨析 所谓的政策变迁就是国家机关、公共组织或者其他组织由于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动,原有的政策不适合而不能继续适用而通过对原有政策的修改或者从新出台的变迁过程。 政策变迁作为政策动态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政策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表现。美国学者安德森曾指出,政策变迁是一个或多个政策取代现有的政策,包括新政策的采行和现行政策的修改和废止,一般而言,政策变迁有三种形式:(1)现有政策的渐进改变;(2)特定政策领域内新法规的颁布;(3)重新选举后导致的重大政策转变”。 政策变迁包括长期渐进发展和短期间断两个过程。 绝大部分公共政策都经历这样一种线形过程:问题建构、议题设定、政策规划、政策设计合法化、政策执行与结果评估,而没有关注公共政策的变迁过程。因此关于“政策变迁”这一主题的研究兴起。 三、研究发展历程及模型理论 1.发展历程 如何解释政策变迁的因果过程?早期的研究从主流政治科学中直接引入(如制度主义途径、理性选择途径和社会经济途径)或改进相关理论(如网络途径和观念途径),试图解释政策变迁的因果过程。但是这些早期研究途径对政策变迁因果过程的解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2.模型构建 2.1间断-平衡模型 2.1.1内容 “间断—平衡模型”以库恩的“范式”为理论基础,认为政策变迁是一个政策进行调试性修正,从而呈现出渐进变迁的“平衡”和原有政策经调试后仍不能解决问 题。该模型关注长期的政策变迁过程,不仅关注政策的渐进发展———平衡过程,还 关注政策的转变———间断过程。鲍姆加特勒和琼斯提出“间断—平衡模型”来解 释在政策实践中的这种现象:政治过程通常由一种稳定和渐进主义逻辑所驱动,但 是偶尔也会出现不同于过去的重大变迁。 2.1.2模型预设基础

公共政策论文范文集锦

公共政策论文范文集锦 公共政策的论文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整理整合的一些关于公共政策方面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试论利益集团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学术界对利益集团的概念有诸多说法。20世纪50年代,戴维?杜鲁门首次提出“利益集团”的称谓,他认为利益集团是任何建立在享有一个或更多共同看法基础上,并且向社会其他集团或组织提出某种要求的组织。”英国学者格雷海姆?威尔逊在其著作《美国的利益集团》中写到“一个利益集团是一种组织,它设法代表一些有着一种或几种共同利益或共同信念的个人或集团。” 这里,我们可以对其作出这样的定义:利益集团是在某些方面拥有共同利益或共同态度的社会成员所联合而成的社会组织。它以增进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为目标,时常通过其组织优势对政策的制定者施加一定的压力的方式来达成其目标,所以也称为“压力集团”。 一、我国的利益集团及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 (一)我国利益集团形成的背景和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大众的现实利益分化尚不明显,传统的政治话语断然否认不同社会阶层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别,因此不承认利益集团的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社会阶级阶

层结构分化剧烈,新的利益阶层逐步形成,各种利益取向的利益群体也不断涌现,活跃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并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其影响,向政策制定者表达其利益诉求,或者提出各种政策意见和建议,以期影响政策结果。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利益集团一词才大方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分析和研究我国社会变迁、政治治理的又一崭新视角。 1.我国利益集团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1)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结构不断分化重组,社会利益群体日益多样化,这使利益集团的大量形成和逐步发展具有了客观的社会基础。 (2)公民利益意识的觉醒和维权意识的加强,特别是具有相似利益的人们为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的集团意识的形成(集团意识是客观上具有共同利益基础的社会群体,对自身利益的认知以及运用集体力量实现或维护其利益的意愿和倾向),为利益集团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 (3)政治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党和政府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发展,为利益集团的形成提供了宏观的政治条件和制度背景。 (4)现代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利益群体的组织化成本,为利益集团的形成提供了现代技术支持。这些条件的聚合使得我国利益集团的大量形成成为一种客

公共政策概论简答与论述复习题

简答4×10论述2×20 第一章 如何界定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正确界定公共利益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标准 1.公共性: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 特点,同时这种利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选择机制 2.合理性:由于一种公共利益的实现常以其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减损为代价,因此界定 公共利益时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对实现公共利益的不同方式加以权衡 3.正当性: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政府应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意见,保 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参与是民主的重要特征,程序是民主的有效保证4.公平性:对实现公共利益时减损的少数人的私人利益提供得失相当的公平和合理补偿才能 体现公共政策的正义和公平原则 如何理解政治和政策的关系√ (1)微观政治是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 (2)中观政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动模式。中观政治在各个公共政策的领域产生,不仅与政府部门的分散性权力和专业化分工有关,而且与人们的愿望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3)宏观政治指某些政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广泛的政策争论。 公共政策有哪些功能P41√ a导向功能,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包括行为和观念的引导。有直接引导和间接引导两种作用方式,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两种作用结果 b管制功能,是对目标群体的约束和管制功能,有积极性管制(正激励,对某行为加以奖励)和消极性管制(负奖励,对某行为加以惩罚)两种途径 c调控功能,是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冲突(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进行调节与控制,政策的倾斜性 d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第二章 公共政策怎么体现社会公正的社会原则P45√ 在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中体现,即分配与公平 a)把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不能追求表面和谐而掩盖矛盾); b)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收入分配、行业垄断、土地征用和拆迁); d)以健全的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第三章 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P52√ 社会问题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具有如下特征: 1、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所谓客观条件是指一种可以通过实证加以认识的情况,如失 业问题、国防状况 2、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是指人们明显感到目前的客观条件已经危及他们所珍视的社 会价值观

公共政策要点11

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变动、终结与周期 政策的稳定性是公共政策的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但这并不是说公共政策的出台就是一劳永逸、亘古不变的。 公共政策也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政策的变动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策略来进行。 第一节政策的稳定与变动 ?稳定性和变动性都是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之一 ?公共政策的稳定是相对的,发展变化是绝对的。公共政策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人的主观认识会与时俱进 一、公共政策的稳定 1.公共政策稳定的内涵和意义 ?稳定是指系统在时间进程中,当“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干扰以后能够自动回到原来状态”的特性 ?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均衡状态,这种均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政策的稳定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时间上看,政策的稳定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从空间上看,政策的稳定是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 2.政策稳定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公共政策在一定阶段内保持稳定是必要的,这是由于政策的稳定可以带来一系列积极的效果: ?政策的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执政者或决策者的意志和决定,进而取得预期的成效。 ?政策的稳定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持续、稳定的政策让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它会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利益格局和社会规范,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政策的稳定有利于政策公正性的发挥。政策的公正性要求一整套明确的、普遍的和客观的行为规则,按照这种规则对社会价值进行分配是可以预见的?政策的稳定有利于降低政府的成本。 ?政策稳定的消极影响 ?过分注重稳定的政策可能使其趋于保守,甚至导致政策僵化 ?所谓政策僵化,指的是一项长期存在、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在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下,继续得以执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阻力和障碍3. 政策稳定的具体原因 ?一项政策之所以保持稳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可能是人们主观愿望使然,也可能是客观力量对比的结果。 ?从公共政策的主体来看,决策网络的相对稳定性有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 ?从公共政策的客体来看,政策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有些公共问题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持续时间长,因此就要求相应的政策也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就公共政策本身而言,政策稳定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 ?目标的长期性 ?政策的有效性 ?政策的合法性 ?政策的合法性指的是政策获得相关的社会主体认可和接受的程度。 ?修改的复杂性 ?有些政策如宪法和基本法律等要进行修改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 陈潭 (中南大学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代的30年,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制度成长的3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众所周知,这种社会主义变革和转型主要体现为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宏大转轨,展示了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治理逻辑,凸显了体制转轨与政策变迁中的中国模式和独特经验。 一、中国改革30年来公共政策变迁的基本阶段 考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制度演变历程,中国改革30年来的公共政策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共政策动员化阶段(1978-1992)。这一阶段开始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宏观政策,一直到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阶段是一个政策动员、政策试错和政策学习的阶段,是传统的公共政策体制遭遇困境和走向突破的阶段,也是中国公共政策宏观环境下的内在要求与外在刺激形成的模仿和借鉴过程,更是公共政策获取经验和新知的演变历程。中国改革是从农村率先突破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毫无疑问离不开农村政策的突破和创造。1978年,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创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引发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目标的体制改革和创新。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91年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86年12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实际上,动员化阶段伴随着“真理标准”和“姓资姓社”的争论,中国公共政策基本上是在“磕磕碰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中产生出来的。 第二阶段,公共政策调适化阶段(1992-2002)。这个阶段开始于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直到中国加入WTO和中共“十六大”的召开。这个阶段是一个政策变通、政策调适和政策更替的阶段,是中国公共政策不断扬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突破“双轨制”瓶颈的阶段,也是一个涉及范围最广、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制度创新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促使中国公共政策建设逐渐进入市场化设计的轨道:1993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以及《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和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从1995年开始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1996年中国开始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标志着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1998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式废除了住房实物分配的制度,确立了商品房的市场主体地位;等等。可以说,调适化阶段是中国公共政策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而开展政策创新和政策更替的演变历程,是落实“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政策战略的具体政策实施。 第三阶段,公共政策的制度化阶段(2002—— —)。这一阶段开始于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共“十六大”的召开。这个阶段是一个政策接轨、政策定型和政策治理的阶段,是运用“完全状态”下的政策工具进行政策管理的阶段,也是政策演进进入政策均衡状态的常规阶段。它标志着中国公共政策进入了一个完全“创新替代”时段和逐步制度化阶段。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入世”更加促使中国公共政策在全球化、市场化的框架下不断地与国际 10

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政策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系统分析的“政策传导系统”理论登场。在以往的政策系统分析模型中,政策和决策是同义的,如果政治系统作出了什么决定,由此给外部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也在把握之中。但是,那个决定乃至政策是怎么实行的,其结果使决定和政策本身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也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力。 关键词:公共政策;基本理论;演变;发展趋势 一、行政执行理论的演变 行政执行理论或称行政实施理论经历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过程。在早期公共行政学中执行与行政概念是联为一体、不可分的。20 世纪30 年代初期美国政治学界讨论的行政学问题仅限于行政过程。那时的官僚组织颇似韦伯(M. Weber)设计的官僚结构,是少数高层管理者所控制的结构,上级的政策由下级来执行,下级要“立即”、“自动地”、“无疑问地”服从命令。可见,执行或实施的观念融合在组织的领导和决策的概念之中。威尔逊(W. Wilson) 时代仍然强调行政与政府计划是相互独立的。行政是中立的、专业的以及非政治的。因而,威尔逊本人认为行政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原则之上的。直到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出版,行政执行开始被评价是否有效率,这是管理学激发出的作用,行政执行开始被纳入到行政过程的内涵中。 后来在1937 年古力克(L. Gtulick)和尼维克(L.Urwick) 合编的《行政科学论文集》中行政执行包含在行政过程中的理论才得到了完整地阐释。古典行政理论的特点在于贬低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重视上下级关系,而不给执行以选择的余地。史密斯(T.B. Smith) 在他的《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明确地指出:“政策一旦制定,政策即被执行,而政策的结果将与政策制定者所预期的相差无几。”在这样的观念下,政策过程注重的是制定而非“执行”“, 执行”被融合在政策制定之中。而且,制定与执行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科层关系,它是纵向

(完整版)公共政策分析试题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 一、简答题(21小题) 1.为什么公共政策学科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科学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之一,就是政策科学的诞生。现代政府所面临的已经不是个别的、单一的、基本稳定或一再重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是越来越具复杂性、尖锐性、普遍性、专业性和动态性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公共政策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和现代政府的需要于20世纪50年代迅速兴起和发展起来。 2.什么是政策科学? 答:政策科学是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3.什么是公共政策? 答: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件等的总称。 4.政策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政策导向功能。(2)政策控制功能。(3)政策协调功能。(4)政策象征功能。 5.我国的官方政策研究机构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俩大类:一是综合型,主要是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政策研究室(如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二是专项型: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相关部门的研究室(如中共中央纪委研究室以研究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政策为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以研究金融政策为主)等。这类机构是专职政策研究机构。 6.什么是政策制定? 答:政策制定是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即指从问题界定到政策方案抉择以及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7.什么是政策方案?

答:政策方案是指对政策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的活动过程。 8.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答: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主要有:信息完备原则; 系统协调原则; 科学预测原则; 现实可行原则;民主参与原则; 稳定可调原则等。 9.什么是政策合法化? 答:政策合法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 10.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有: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自下而上的途径; “政策/行动连续统”途径; 工具选择途径等。 11.什么是政策执行? 答: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成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12.什么是政策评估? 答:政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3.政策评估有什么标准? 政策评估有如下五个标准: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正标准和政策回应度。 14.政策评估有哪几种模式? 答:政策评估有八种模式:目标达成模式、附带效果模式、无目标模式、综合模式、顾客导向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经济模式、职业化模式。15.什么是政策监控? 答: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与政策控制的合称,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

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政策自古以来就有。但古代社会政策往往伴随着君主或政治家的情感意志而存在,因此,政策不可能作为一门科学而出现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于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有名的《自由放任的结果》,明确提出政府用"公共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经济的新理论,得到资产阶级政治家的称赞,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福利政策的"新政"把凯恩斯理论变为现实。在当时的欧美国家中,尽管人们希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但市场自发的调节控制功能并不强。因而这就为政府对经济的主导功能的发挥创造了条件。由于这时政府的干预能力较大,这就吸引了不少思想家特别是政治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到政府的政策引导上来。较多的学者讨论了国家、主权、权力与政策的关系。也有一些政治学家像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则专门研究过国家的基本政策问题。也就在这个时期,西方世界发生了新科学技术革命,系统论、信息沦、控制论以及计算机等一系列新科学技术问世,这就为政策科学提供了必要的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技术条件 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D·拉斯韦尔(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52312.html,sswall)倡议召开了一次多学科学者参加的公共政策研讨会,会后由他主编出版了《政策科学:近来的范畴与方法上的进展》,第一次提出了政策科学的概念,政策科学由此得名 到18世纪中叶,重商主义在资本主义的中心欧洲占据了统治地位。重商主义的经济学家注重研究和倡导各种经济政策,并确信只要有了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就可以建立和发展现代国家。即使是亚当·斯密,虽然强调最好的政府是什么也不管的政府,但他也十分重视政府对政策的制定。在《国富论》中,斯密提出,应当将国民生产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追求最大或最多的“国富”乃是一个国家必须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 (三)19世纪中叶自由主义反对经济政策研究 在19世纪中叶,一些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日益走向成熟,相当多的原先由政府来承担的经济功能开始让位给市场。与此相适应,在英国的经济学领域,自由主义学派取代重商主义成为主流思潮。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则主张政府放任自流,无为而治,听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各种经济活动。因此,政府不再像以往那样花费财力和人力去积极地研究和制定经济政策。一些大学的经济学系甚至停开“经济政策”课程。 (四)19世纪80年代威尔逊与古德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美国是最早建立公共行政的国家,因而最早对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作出探索的自然也是美国人。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政治学季刊》第二期上发表了题为“行政研究”的学术论文。在该篇论文中,威尔从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角度对政治与行政加以区分。他认为政治制度只负责制定或决定公共政策,而行政则负责执行公共政策。威尔逊特别强调政治学要关心公共政策的发展,政治学家应当细心地分析法律、法令的产生与变迁的历史。 在威尔逊之后,对美国公共行政作出重大贡献的公共行政学家是弗兰克·古德诺(Frank J. Good now)。他也十分重视公共政策问题。他同意威尔逊将政治与行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