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先秦文学(常森)

秦汉文学(于迎春)

魏晋南北朝(钱志熙)

隋唐五代文学(孟二冬)

宋代文学(张鸣)

元代文学(李简)

明代文学(李鹏飞)

清代文学(刘勇强)

先秦文学

概说

从体裁上看,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散文。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周代的《诗三百》以及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诸如《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招魂》等)。散文的主要成就通常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叙事文,包括《尚书》、《春秋》、《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等;一是说理文,包括儒家著作《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著作《老子》、《庄子》,墨家著作《墨子》,法家著作《韩非子》等。

先秦文学凸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数座巍然屹立的高峰,富有现实主义品格的《诗经》,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屈原的诗,以及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渊薮的诸子说理文,与作为古代史家记事文远源的《左传》等,对古代文学乃至文化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尚书》和《周易》

第一节《尚书》

《尚书》是中国今存最早的收集史家记事文的集子。古往今来,人们对这本书的编定、流传、文本形态等争论甚多,有些问题迄今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汉初传授、用当时通行文字即隶书书写的《尚书》,即通常所说的《今文尚书》,凡二十九篇;东晋时由豫章内使梅赜(一作梅颐或枚赜、枚颐)所献的《尚书》,凡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乃由伏生

本析分而成,实多二十五篇,据称是汉代以古文字写定的另一个本子,实际上只是伪托,通常称之为“伪《古文尚书》”。清人《十三经注疏》里的《尚书》则是这两种本子的合编本。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代表清代乾嘉时期《尚书》学研究水平的总结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尚书》分《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的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第一,有些篇章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第二,有些篇章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

第二节《易经》

汉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六十四卦之卦画、卦名、卦辞和爻辞被称为《易经》。《易经》作于何时,出于何人之手,学术界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它有非常古老的渊源。《易经》本是卜筮之书。它包含一些固定的格式化的条文,常常通过占筮人员的权威解释,来指示、规定求卜者的行为选择。其中,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爻是组成卦的基本符号,分阳爻和阴爻,二者配合就成了卦。由三个爻组成的“八卦”《周礼》谓之经卦。朱熹《周易本义》有八卦取象歌,可帮助我们记忆八卦的样子,即:“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盌。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由经卦两两相合为六十四卦(各有六爻构成),《周礼》谓之别卦。《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由六个阴爻或阳爻组成,卦辞解释整卦的意义,一般比较简单,爻辞解释每一爻的意义。

《易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一般不重视,这种偏向应当得到纠正。

思考题:

一、《尚书》天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色是什么?

二、《易经》在以象达意方面有什么特征?

第二章《诗三百》和屈原的诗

第一节《诗三百》

《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简称为《诗》,习称为《诗经》。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音乐之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包括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三百零五首诗歌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波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其作者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从诗篇自身或者先秦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说明。其实三百零五篇以外还有六篇,只有题目而没有正文。这就是《小雅》里的《南

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通常称之为“笙诗”。有的学者认为,笙诗的正文是由于战国、秦世的混乱而亡佚的;也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本来就没有正文。

从孔子开始,《诗三百》被一代代学者张扬为儒家经典,汉初它更被朝廷立为官学。作为一部经学典籍,它对古代中国发挥了巨大、持久的影响作用。而从文学发展方面看,它的成就和意义也是极为卓著的:

(一)《诗三百》中的诗歌或者表现多姿多彩的爱情生活,或者表现色彩秾丽的婚姻生活(幸福抑或不幸),或者表现战争、徭役给广大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或者表现劳动生产以及劳动者的生活,或者歌咏民族历史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基本上都是“极质正的现实文学”。因此,《诗三百》奠定了中国诗歌史的现实主义传统。

(二)《诗三百》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品格。

(三)《诗三百》奠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即赋、比、兴。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四)《诗三百》擅长写人状物、刻画场面。

(五)《诗三百》开创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很多重要母题,比如四时田园、日暮思归等。

这些都足以说明《诗三百》的巨大成就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二节屈原和他的诗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和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曾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在政治方面主张施行美政,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使国家富强;在军事外交方面主张联齐抗秦。然而被上层集团疏远、流放,最终自杀。古人或曾感慨曰:“楚之治乱存亡,系于屈子一人。”

屈原的诗歌基本上是他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悲剧以及楚国的政治悲剧创作的,主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它们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又一座难以企及的巅峰,对后世的影响异常深远。

屈原在中国诗歌史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原始神话中包含的不自觉的超现实想象,提升成了自觉的艺术创作方法;“我国最古之文学作品,《三百篇》之外,即数《楚辞》。《三百篇》为中原遗声;《楚辞》则南方新兴民族所创制之新体。《三百篇》虽亦有激越语,而大端皆主于温柔敦厚;《楚辞》虽亦有含蓄语,而大端在将情感尽情发泄。《三百篇》为极质正的现实文学;《楚辞》则富有想象力之纯文学。此其大较也。其技术之应用亦不同道。而《楚辞》表情极回荡之致,体物尽描写之妙,则亦一进步也。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思考题:

一、《诗三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

二、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实质是什么?

第三章叙事文

第一节《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一书,通常被称为《左传》。近代以来,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史书,惟包含不少文学质素。但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上看,这种认识不够确切,也不够具体。《左氏春秋》实际上以先秦“文学”的一种具体形态,兼具现代所谓史学、文学、哲学(具体表现为经学)方面的特质。

一、《左氏春秋》的史学特质

从现代学术立场上看,“历史学的目的,是揭示人类生活或人类文化的已往状态”;《左氏春秋》有这种追求,自不待言。

史学更深一层的特质是坚持事实,——尽管它提供的事实“包含着创作主体复杂的判断过程”,但“事实不仅是史学的开始,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史学的归宿”。《左氏春秋》毫无疑问是坚持事实的,它所记载的虚诞怪异之事譬如形形色色的梦等,都是著者判断上的“事实”,一如梁启超所说:“……《左传》里有许多灾怪离奇的话,当然不能相信,但春秋时代的社会心理大概如此”。“书法不隐”可以说是《左氏春秋》以事实为归宿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表征。

史学更深一层的特质,是“在历史人物的数不清的而且常常是自相矛盾的言论的背后发现统一性”。这正是《左氏春秋》最深层的史学质素:从素朴的、零乱无序的事实材料或经验事实中,把握把它们联结为一体的本质性的东西。

二、《左氏春秋》的文学特质

即便是从现代学术立场上,我们都应当承认,作为先秦史家记事文的《左氏春秋》是先秦文学的一种体式,并且是这种体式的最高典范和成就。

首先,它以春秋时期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为背景,塑造、再现了一批极富个性的人物,并且很多情况下能跃然毕见其精神。其次,它非常注重细节描写。其三,它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其四,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个性,利用悬想,来设制故事。其五,它章法谨饬有度,字句精严。

三、《左氏春秋》的经学特质

《左氏春秋》还有一些既不能归属于现代“史学”又不能归属于现代“文学”的质素,用传统学术范畴来衡量可以归属于经学。这是它

最深的特质。

《左氏春秋》高度关注可以规范个人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群秩序的主题,诸如“德”、“礼”、“仁”、“义”等,它最为推重的则是“礼”。《左氏春秋》的行文常有叙、议两层,议论或出自人物之口,或托为“君子曰”云云;其内容是对相关人物行为、人际关系或社群秩序的肯定或否定,而评断的标准主要就是礼。

《左氏春秋》继承了《尚书》、《诗经》的天人观念,既肯定天命,又重德、重民,为它所关注的政教伦理规范提供了具有终极意义的保证力量。这种天人观念,到汉代进一步发展成为儒家经学的核心理念。

以上三方面足以说明,《左氏春秋》的职志在于把个体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纳入以礼为核心的政教伦理规范之中。

第二节《战国策》

关于《战国策》的性质,历史上向来存在争议。或归之于《春秋》家,或归之为杂史,或归之为子部纵横家,或认为它有史著的形式但含有较多子书的因素,或认为它所写的不少内容乃“由后之好事者附会为之也”,故近于后代的小说。但称《战国策》所收文章为叙事文,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战国策》也是一部奇书,它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应当得到高度的重视。

《战国策》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上继春秋、下至秦汉之起共二百四五十年间的历史风云。它的主要内容是策士逞弄计谋,由此关涉到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驰骛角逐,而合纵、连横则是其中的根本关节。它所写的主要人物是策士,旁及十二国国君、卿、大夫、游侠、刺客等各色人等,苏秦、张仪、陈轸、范睢、鲁仲连、江乙、张孟谈、豫让、唐且、聂政、聂嫈、苏代、田光、荆轲等都是栩栩如生的形象。《战国策》的某些细节或事件不一定合乎历史事实,但就精神本质来说,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那个极为灿烂、极为活跃、激烈变动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活跃着一大批“高才秀士”。他们用自己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才辩,顷刻间就能改变自己、他人乃至一国或者数国的命运。在这个时代当中,人的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大都丧失了周代文化所标榜的那些重要规范,诸如礼义道德等等;追逐物质利益和感官满足是当时大多数人的主要目的。不管是《战国策》所记载的主要社会群体即纵横策士,还是由这一阶层所涉及的其他社会各层人士譬如国君妃后等,往往都讳言自己对物质利益和感官满足的追求。人与人的关系从很大程度上蜕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君臣、父子、母子、夫妻、兄弟等都为利害所支配。尤其可怕的是,在这个时代,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每每把他人当作达到目的的工具。这种人际关系是异常阴郁的,并且往往扩大到国与国之间。

《战国策》由于以不加批评的欣赏的姿态展示着上述人际乃至“国际”关系,深为后人诟病,但这正是它卓越不凡的资质。它因为具有这种独到、特出的资质,所以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在先秦散文中,《战国策》最鲜明的特色,是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来达意。它又非常善于叙事,常常是叙小事而精妙绝伦。至于它的风格,古人曾概括说:“文之快者每不沈,沈者每不快,《国策》乃沈而快;文之隽者每不雄,雄者每不隽,《国策》乃雄而隽。”又说《国策》之文有两种,“一坚明约束,贾生得之;一沉郁顿挫,司马子长得之”。可见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思考题:

一、比较《左氏春秋》跟《战国策》的不同特质,并由此检讨学术史上有关《左氏春秋》的认识有什么偏颇。

二、为什么我们必须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中把握《左氏春秋》的性质?

第四章说理文

第一节《论语》和《孟子》

一、孔子和《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及其主要范畴可以表示为如下系统:这一系统还可以把很多元素吸纳进来,此处仅图示其大要。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西汉之时,《论语》本有今文本《鲁论》、《齐论》和古文本《古论》之别,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参考《齐论》而编成定本,号《张侯论》。今传《论语》则是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混合《张侯论》与《鲁论》而成。

有的学者以为,“论说”之“论”其名“始于《论语》”;然而在《论语》当中,有观点、论据、论证过程的文字并不多见,大部分内容只不过有观点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但若从先秦诸子发展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之文的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子平凡、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唯一之良书也”。它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曾跟孔子一样游说列国,而“所如者不合”,晚年“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古人习惯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思想有三个特点:一是张扬性善说(对这一点最容易产生误解),二是具有激烈的民本思想,三是提倡仁政。

如果说《论语》、《老子》代表了诸子说理文的第一个阶段的话,那么《孟子》则跟《墨子》、《庄子》(尤其是《庄子》内篇)一起,代

表了诸子说理文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说,它们呈现了从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的状态。相对于荀子、扬雄等人来说,孟子可以说是“醇乎醇”;但相对于孔子、颜回等人来说,孟子可以说是“尽雄辩”。《孟子》一书中的文章有不少内容都是对立双方的论辩,作者常常巧设机关、暗藏杀机,并且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来说理。

第二节《老子》和《庄子》

一、《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详。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提出了三个被称为老子的人物,一个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一个是老莱子;一个是周太史儋。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即李耳,春秋末年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成于战国中前期,基本上是老子遗说;但其中反仁义、反法令之类的思想,或许是由后学或书的写定者所羼入的东西。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老子》书精深玄妙,富有思辨色彩,很多段落仿佛哲理诗或者格言,太半为短章,但言少意多,并且常常贯穿一个精炼的论证过程。当中亦有少数描写、抒情俱精的片断。

二、《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生卒年月不详,生活时代则跟儒家亚圣即孟子同时而稍后,即是梁惠王、齐宣王时期。学界一般认为他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史记》说他曾经做过蒙之漆园吏。

学界比较统一的意见的是,传世《庄子》一书中的《内篇》,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以及《应帝王》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则出自庄子后学之手。

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奇诡、最诱人、最深邃的组成部分之一:(一)庄子提倡“无用之用”,认为人只有无所可用,才能保全和涵养完满的人生。(二)庄子认为人应当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情欲、心智、观念(包括仁义礼乐),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偏执,使感性生命活泼、丰满地表现和发展。(三)由于“道”这一核心范畴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摆脱神性,庄子的人生哲学充满了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庄子人奇思奇,文亦奇。他的文章大抵都是寓言。而《庄子》全书则都贯穿着具有鲜明世俗化色彩的浪漫主义精神。或谓先秦诸子,“……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庄子……著书十馀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或谓《庄子》为“文字中鬼神”,“不可不全读”。这些评论都十分切当地说明了《庄子》在文学史上的特色和地位。第二节《墨子》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当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鲁人,墨家学派的创立者。

《墨子》一书《汉志》著录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其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十篇,最能代表该书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各篇题旨正如题目所示,通常被称之为“墨学十纲领”。《墨子》以空前的系统的理论形态,呈现了中国小生产者劳动阶级的某些思想特征。他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兼爱的根本特征,是把对伦理道德要求的实践,建筑在现实功利基础上。

在文学艺术方面,墨子也表现出小生产者汲汲于功利的特点。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知美却反对求美的人。在先秦诸子中,他的论议最讲究逻辑,但几乎也是最缺乏文采,而且颇显得冗赘。不过墨子注重对立言方法进行探求、总结和实践,提出了著名的“三表法”;同时,他也开创了用寓言说理的先河。

第二节《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师事荀卿。他综合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前期法家学者的“法”治、“术”治、“势”治思想,集法家学说之大成。今存《韩非子》凡五十五篇,基本上出自他本人之手。

韩非对用道德来规范、约束人不抱信心,甚至对血缘伦理感情持消极悲观的态度。他把社会上一切关系都还原为冷冰冰的个人利害,其法家思想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就根于他对人性的悲观认识。韩非跟荀子的论议文大致处在同一个发展阶段上,代表了先秦诸子说理文的成熟阶段。他论列事情往往极峭刻、清晰、缜密,抉剔入微,推动了用寓言说理这一传统的发展。他也写过一些侧重于记载历史故事或传说的文章,其中有很多饶有趣味,充满了洞察社会人生的智慧。

思考题:

一、把《论语》论说“仁”的片断全部找出来编在一起,由此研讨“仁”的内涵以及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的得失。

二、由《论语》和《孟子》来看孔子和孟子两个形象的特点及其差异。

三、《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跟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何本质上的异同?

三、怎样区分《韩非子》的寓言和故事?《韩非子》寓言的特色是什么?

秦汉文学

概说

秦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短暂的秦朝文学成就相当有限,“秦时不文”,秦政权对知识的当代性、实用性和官方一统性的倡导,没有为文学提供适于成长

的土壤。但是它在大一统国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统一思想意识、统一文字等的社会政治措施,对后来的文人和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代是中国文化定型的关键时期,继承秦朝而来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以“经明行修”为标准选举士人为官的制度,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

一般认为,汉代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赋、散文、乐府和五言诗歌。其中,赋是最具代表性的汉代文体,吸引了当时大量的才华之士进行创作;以贾谊等汉初文人为主的诸子散文,以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为体现的历史散文,被看作是中国古典散文的典范,所以有“文必秦汉”的说法;乐府诗歌,尤其是其中的民歌,乃是《诗经》“国风”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新兴的五言诗,不仅在《诗经》的四言时代之后,开创了新的诗体,而且将日益成熟的文人的趣味和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

汉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有更深刻之所在。对于文字本身的审美效果的清晰认识,文体的成熟,文章观念的发展,文学价值的较为普遍的社会意识,文人的增多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等等,这些文学要素的汇聚,使得文学在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有了长足的进展,并呈现出较为自觉的态势。

要之,汉代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阶段,却对于文学传统的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此后中国文学的形态和方向。第一章汉赋

第一节汉赋的概况

一汉赋的起源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重要文学样式。

它的产生具有多源性,与先秦时期的一些作品和文体,如荀赋、战国纵横家散文、楚辞等的关系。

二赋的定义及其体制特点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

长信宫灯(西汉)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

三汉赋的几种不同的形式及其阶段

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言志赋等,其文体特点以及流行的时期。

第二节汉大赋的产生与写作

一散体大赋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

散体大赋之为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体。

西汉武帝时代所集中体现的皇权、帝国的声威和气势。

大赋的巨丽之美,作为体现国家、民族生命力的美学方式。

二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演变。

马踏匈奴(西汉)

三对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的分析

第三节汉赋的文学史地位

一散体大赋的政教功能与美学价值之间的矛盾

对它的社会评价。

关于“劝百讽一”。

二汉赋的美学意义

汉赋高度的修辞意识与修辞技巧。

对汉文字的审美效果的充分发挥。

思考题:

1. 为什么赋这一种文体会在汉代盛行?

2. 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第二章汉代散文

第一节诸子散文

一秦至西汉前期的集体编写活动

《吕氏春秋》、《淮南子》,以势要人物为中心组织众人集体编写的成书特点。

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著述的结构,表达的方式。

杂取各家思想,诸子思想由分到合的趋势。

二汉初散文纵横家风格的复兴

汉初的社会结构,诸侯——游士的社会格局,对战国的呼应。

贾谊、晁错等人及其作品。

三子书在汉代的蜕变

以董仲舒《春秋繁露》、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等书为体现,思想理论著作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新走向,以其理论价值而存在,基本不再负载文学的功能。由子书而表现出的文与哲的分离。

第二节司马迁与《史记》

一《史记》的体例

司马迁以其《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代大约三千年间的历史。这是一部空前的大著作,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这样几部分。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本纪”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为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这一种新体例,使《史记》改变了此前史书体例、结构上的单一性。这五个组成部分的形式尽管不同,但却彼此贯通,通过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就形成了纵横交织的叙事网络,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总体面貌,从而建构起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

作为一部忠实于历史事实的著作,《史记》一向被称为“实录”。司马迁对社会,尤其是对当代社会所持的大胆的批判精神,正是中国古代良史“秉笔直书”的传统,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充分体现。

二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成书过程

司马迁的家世、教育。

年轻时的四处漫游,考察社会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物产情况,访问各地名胜古迹、耆旧故老,开阔了眼界,对社会现实和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们的生活有较多的了解。

与父亲司马谈的关系,父亲的遗嘱。

身居史官之职,得以博览群籍,接触大量史料。

“李陵之祸”与“发愤著书”。司马迁遭受了身体和精神的极大创伤,出狱后,他忍受着屈辱,继续写作《史记》。但是写作的意义对他来说已经不同,他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圣君贤臣的丰功伟绩的记述,更不只是为了弘扬汉朝的辉煌,而是要通过著书来洗刷自己的耻辱,抒发心中的抑郁不平,寄托其生命价值。他希望借助于《史记》一书而扬名后世,实现立言不朽的人生追求。

《报任安书》所呈现的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三《史记》的内容和写作艺术

司马迁具有空前自觉、强烈的历史写作意识,他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一明确的写作目的,就使其区别于单纯的历史记录和整理。在《史记》中,他试图使过去曾经发生的一切成为真正有组织的历史。不仅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天文、地理、风俗等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更重要的是,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而再现历史,他首创的纪传体意味着:历史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史记》在写人物上与先前的历史著作的比较。以前的历史著作虽然也写到许多人物,但一般都流于片断,不够集中,而且人物往往作为某一历史事件的附庸而出现。《史记》以写人物为中心,也就是用记录人物一生事迹的办法来反映历史情况,围绕着人物来组织材料和篇章结构,从而更充分、更集中的刻划人物性格,并较完整地写出人物的一生和命运。

《史记》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纪传体中。以《项羽本纪》、《魏其武安侯列传》等为例。

《史记》记述人物,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点,选用人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事件,来突显人物的主要业绩和性格特征。

《史记》写人物的生平事迹,尽力避免概括地叙述,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言行活动的具体描绘,生动鲜明地再现出历史人物的面貌。

在把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故事化的过程中,《史记》时常穿插着一些看似琐碎,但在展示人物性格上有作用的小事。但作者更善于描述那些头绪繁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把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形成强烈的戏剧性,从而把重大历史事件、复杂场面中的不同人物表现得各具特征。

关于“互见法”。司马迁试图在同一篇章里保持他所要表现的某种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在尽量不损害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竭力维护、保持人物性格的内在一致和形象的完整。

《史记》在语言运用上的极大的创造性。

第三节《汉书》

一班固的生平及《汉书》的写作

二《汉书》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继司马迁之后,《汉书》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后来相沿不替的断代史体例。班固使司马迁首先创设的纪传体更加稳定、完善,从而成为后世正史修撰的唯一模式,长期以来中国史书最为经典的形式。

随着“独尊儒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开展,“经明行修”的价值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东、西汉的文化观念、文人作风都发生了变化,文章风气也显示出相应的不同。班固《汉书》中所体现的时代气息。

《汉书》写人物的特点,以《霍光传》为例。

《汉书》在人物传记中载录了一些重要的奏疏、辞赋和散文,这些文章往往为后世的读者所喜爱,有的还十分有助于传达人物的个性。以《杨恽传》为例。

三班固之后的汉代历史写作

汉代文人对历史写作的热衷。

历史写作与文学写作的相互分离。

四“班马异同”论

历史上有关司马迁、班固之高下评价的争论。如何看待这些争论,以及文学与历史的不同学科标准。

第四节文章的演变

一文章意识在汉代的逐步清晰

二文章形态从先秦的文史哲杂糅,到其在汉代的逐步分离

三文章观念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

思考题:

1. 为什么汉初会是一个散文家活跃的时期?

2. 《史记》所采用的“互见法”对人物塑造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汉乐府诗

第一节关于汉乐府

一乐府的定义

二乐府的出现与兴废

三汉代社会的娱乐风气与乐府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风格,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叙事成分

三以杂言为主,具有向五言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汉乐府诗歌的影响

思考题:

1、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

第四章汉代的五言诗

第一节五言诗的起源

一五言诗在体制上的特点。与四言体的比较

二四言体诗歌在汉代的衰落。五言是汉代民歌中最流行的句式

三文人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对五言诗的学习与尝试

第二节《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一《古诗十九首》的时代与编集

《古诗十九首》是产生于东汉后期的一组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五言抒情诗。代表着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二诗歌在汉代长期以来的不发达,以及东汉中后期社会文化土壤的转变

三《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宦途失意者的伤时失志之悲

四《古诗十九首》高度的艺术成就:

长于抒情,其情感真挚而富于概括性。

情景、物我交融,构成浑然优美的艺术境界。

语言浅近自然而又工整细致。

第三节《古诗十九首》的影响

思考题:

1. 试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

2. 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第一讲:概论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社会及文化的转型特点

汉代大一统王朝及其社会文化的特点。汉末社会及文化的新因素,士人群体的分化与儒教对士人作用的松动、文学上抒情与玄思风气的初现。

魏晋南北朝文化与汉代文化的关系,延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皇权、强权及门阀三种政治形态的复杂交替。玄学思潮的发生与持续,儒家、道家及道教、佛教等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抵抗与交融。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从民间文学与政教文学向文人文学的转变,文人文学传统的正式形成。文学中人主题的突出,从政教文学向性情文学的发展。关于“文的自觉”、“人的自觉”的问题的讨论历史,鲁迅的观点、李泽厚等人的观点。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艺术自觉,文学形式的发展,王瑶的观点。文体意识的突出及文体的大发展,由形式技巧而形成文体。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演变趋势

刘师培、鲁迅等人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观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多变、不安定性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平衡性。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多阶段性。魏晋型文学:以人主体精神与富有现实及历史内涵的感情世界为主要的表现对象,采用比兴言志的基本方法,文学风格相对的高古自然。南朝型文学:以人审美生活与审美客体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伦理价值的隐晦与主体精神的失落,气骨顿衰的风格现象,文学艺术美的充分强调及其得与失。

第二讲:建安文学

第一节:建安文学繁荣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1.建安风骨与时代

建安人的精神状态与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从乱世到初步治平之世。乱世中蒿目时艰、慷慨悲哀的文学。初步治平之世,文学向华丽壮大的风格出现的。

2、从文体角度看建安文学的实绩

建安时代音乐重建与诗歌兴盛的关系,乐府新声与五言诗的兴起。赋体与赋风的变化,抒情小赋、体物的赋的兴盛。

第二节:曹操与曹丕的诗文

1、曹操其人的再评价,曹操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同时又富于理想精、人文怀抱的人。从综合的作用来看,他是建安文学的最大贡献者。曹操的诗风与文风是他多方面气质的表现,通脱而机智的文风,苍凉而又沉雄、高爽的诗风。

2、曹丕的个性与文学表现上的趣味。曹丕诗歌的音乐性。曹丕诗歌在表现女性感情世界及女性美感形象上的成就。曹丕《典论·论文》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的巨大贡献,文气说、文章“本同末异”说。

第三节:曹植的文学创造成就

造就曹植理想主义气质的早年时代及生活环境。邺下文风对曹植的溉养。曹植晚期的生命悲剧与文学精神之飞跃。超越时代,显示天才的表现力的曹植诗歌,对五言诗文人化的巨大的贡献。《洛神赋》,思美人赋系列,曹植的杰出的艺术创造。

第三节:七子等人的文学

围绕曹氏父子的邺下文人集团之形成。建安文士与曹魏集团的关系。王粲的学术与文学。《登楼赋》与《七哀诗》。刘桢的个性。刘桢在五言诗方面的成就。徐干《中论》与建学术,《室思》的优美风格及诗歌史影响。陈琳、阮瑀的章表书记、陈、阮的五言诗。

蔡琰的作为时代遭遇之缩影的人生悲剧:《悲愤诗》。

第三讲:正始文学

第一节:魏晋之际的政治与思潮

1、政治与文学

曹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的较量、高平陵政变。名士风流与司马氏强权的关系,学术、士风与政治的复杂交织。强权政治与魏晋南北朝文人及文学之关系。

2、玄风与文学

“正始明道,诗杂仙心”再释。正始玄学风气的形成及对文学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正始玄风孕生出一种新的人生价值观,给文学带来了新的精神。正始文学初开魏晋南北朝玄学影响文学的时代风气。魏晋玄学与文学关系的考察。本课题的目前研究状况。

3、从文人集团到名士集团

邺下文人集团为文学家群体,“正始名士”“竹林名士”则为名士群体。这两个名士集团的非文人集团性质之分析。

第二节:阮籍与《咏怀八十二首》

1、阮籍生平与思想

阮氏家族。少年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成长期中人生观的改变的名士风流的代表。内淳至外坦荡。

2、阮籍的创作

从邺下诗人到阮籍的诗歌演变,阮籍对建安诗风的继承与发展。《咏怀诗》的创作性质,个人化的写作,具有成一家之言的立意。《咏怀诗》思想主题,生命主题与历史现实的主题。《咏怀诗》艺术结构与语言风格。

第三节:嵇康

1、嵇康的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在美学上的深度。《声无哀乐论》质疑传统政教文艺观的实质。

2、嵇康的诗风与个性、玄趣的入诗、自然美的表现。嵇康四言诗的独特的美学风格及对陶渊明等后人的影响。

第四讲:西晋文学

第一节:西晋的政治与士风、文风

西晋政治的演变过程,为由强权政治向皇权政治转化,最后皇权失落,外戚与皇族争权,陷于乱政。其士风与文风也与这一政局演变紧相联系。魏晋更迭之际,玄学名士纷遭杀害与黜斥,造成士风转向。玄学与正统儒学渐相结合,造成儒玄兼综的学风。典雅、拟古的文学风气盛行,同时文学的语言向精致化发展。后期则皇权失落,乱政迭移,上层士风向虚无放诞发展,下层则出现孤介、愤激之气。文学上出现批判现实及超越现实两种倾向。

第二节:傅玄与张华

傅、张的政治道路、治学道路与文学创作的道路。傅玄乐府诗在文人拟乐府上的承前启后性,其创作方法与取材方向,多改编旧作,以表现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出色。张华对西晋文风的影响:在拟古中寓创造,精致的技巧、温丽的风格,情感表现的细腻化,场景的重视等。

第三节:陆机与潘岳等太康诗人

太康文学风气的新变因素。

陆机的生平,其人格个性的复杂性:修谨中有大度,作为亡国之后出仕中朝,有较强功名心。陆机的文学渊源与创新性,基本上还是处于拟古的创作风气中,但语言艺术上有较多的新尝试。《文赋》的理论,其体制的成因,其在魏晋南朝文论发展史上的意义。

潘岳。关于他的人品与文学的传统的话题。潘陆比较的传统话题。长于哀诔的文风。《悼亡诗》的及其后世悼亡类作品的影响。

第四节:西晋后期的几组杰构

弊政与乱世中,一部分士人取得了独立思考的精神,西晋后期文学的新精神。与建安、正始诗风的关系。

左思与《咏史八首》。左思的家世、勤学生涯、早年理想、寒素意识。《咏史》八首艺术上成功的原因分析。左思其他的作品。

张协的乱世之隐。《杂诗十首》推陈出新的艺术价值,长于体物,较有风骨。

郭璞之学问倾向,人物之奇特性,作为传说人物的郭璞。《游仙诗》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游仙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刘琨。从“二十四友”之一员到抗敌英雄,刘琨的思想觉醒。刘琨诗歌在西晋末诗群中特殊价值。

第五讲:东晋文学

第一节:东晋前中期文学

西晋末之乱造成两晋之际文学的断层。门阀士族政治的建立与门阀士族文人群体的形成。玄言文学的产生,东晋玄言诗发生的原因。玄言诗的评价。玄风的转变与山水审美意识的发生。东晋前中期山水文学的滥觞。庾阐、湛方生的山水诗。王羲之《兰亭序》、孙绰《天台山赋》。东晋后期文学的复兴之象,谢混、殷仲文的诗。

第二节:陶渊明

1、陶渊明的家世与生平影响陶渊明的两位祖先:陶侃、孟嘉。陶渊明的早年理想与性情。陶渊明的仕宦心态与归隐之思。归隐后的心态与生活。如何评价陶渊明归隐。

2、陶渊明的思想。与儒、道、释三派之关系。围绕“形、影、神”三大范畴而展开的陶渊明的生命哲学,及其在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与人生观发展史上的地位。“真”、“善”、“淳”的人生及社会理想。

3、陶渊明的诗歌艺术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渊源:正始诗人及两晋诗歌对陶渊明的影响。陶诗的几大类型:行旅诗、田园诗、怀古诗、咏怀诗等。(分类是为了更全面地把握陶渊明的诗歌艺术,但分类是具有相对性的。)平淡风格成因之分析:从矛盾到和谐。陶诗的语言艺术,古人对陶诗艺术的评论。

4、《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散文艺术。中国古代的乌托邦社会幻想。《桃花源》之谜。《桃花源》记的语言艺术。

5、陶渊明的文学史地位。陶渊明的接受史。

第六讲:刘宋文学

第一节:晋宋之际的政治变化与文学的发展

强权人物的出现与门阀政治的解体。晋宋之际士族、庶族各阶层的政治地位的变迁。士族与庶族两个阶层在文学上各自的表现。皇权重建与雅颂文学。山水审美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山水文学的兴盛。抒情文学传统的回复。诗歌与音乐关系加强。

第二节: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

谢灵运与谢氏的家族的文化、文学传统。谢灵运的人生悲剧,以门阀名士的身份遭遇皇权政治的格局。谢灵运的文学创作道路。谢灵运山水诗创作与其哲学思想的关系。谢灵运山水诗创作与其政治遭遇的关系。谢灵运山水诗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鲍照的文学创造

鲍照的寒素情结及政治上的表现,热切的政治追求与临路迟回的彷徨。鲍照作为一个天才文学家的特点。鲍照在文学上的全面性的创作成就。乐府诗创作的成就,回复汉魏乐府艺术传统,开启南朝文人创作乐府新声的风气。《拟行路难》在歌行体发展上的巨大影响。《芜城赋》与南朝辞赋的艺术风格。

第七讲:齐梁陈文学

第一节:谢朓与永明诗歌革新

“竟陵八友”与永明文人集团。永明文学的新变。永明体及其声律问题。沈约对永明文学发展的影响。沈约的诗歌成就。谢朓所处的时代及其家族当时的处境,人生悲剧。谢朓的精神气质与其诗歌风貌。山水诗从“大谢体”到“小谢体”的发展。谢朓对永明文学的超越。谢朓的诗歌史地位。

第二节:南朝后期文学繁荣与失范

以禅让之名,行篡夺之实。皇权的纷争。南朝历史的恶性循环。文人群体理想精神的进一步失落。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对文士精神世界的影响。形似写物的文学风气。绮艳文风兴起。绮艳文风发生的内外部原因。宫体诗艺术得失的客观评价。萧氏父子在文学上的功过。第八讲:北朝文学

第一节:北朝文学的发展

元魏王朝的建立。十六国、北朝文学的进程。南朝文学对北朝文学的影响。北地三才:温子升、邢邵、魏收。梁陈之际南方文学家的大量入北朝与北朝文学的成熟。南北文学的融合。

第二节、庾信与王褒

庾信的家世,他在梁朝时的文学创作。庾信入北朝后的创作变化,文学精神的升华,乡关之思,荣枯主题等。庾信文学的特色,强烈的抒情性、与高度的语言技巧,超越浮靡时风,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深度。王褒在南朝与北朝时的创作。

第三节:《水经注》、《洛阳伽蓝记》

《水经注》一书的性质,集地志、博物记、游览记等著述于一书。《水经注》山水文学的成就。对后世山水小品的影响。《洛阳伽蓝记》,北魏迁洛后佛教的兴盛,杨衒之的叙事艺术与文风。

第九讲: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一节:魏晋南朝民歌

吴歌在东吴的兴起。东晋时期吴声的流行。长江中下游都市经济的发展与吴声、西曲的盛行。吴声、西曲的体制、表现内容与艺术特点。南朝民歌的绝唱:《西洲曲》,形象之美、境界之美、声韵之美。

第二节:北朝民歌

北方民族的尚武、质朴与北朝民歌的风格。《木兰诗》的艺术成就,“刚健含婀娜”的风格。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巨大影响。

第十讲: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志怪小说

志怪之源。南北朝社会与志怪风气。佛教、道教与志怪。娱乐与志怪。干宝与《搜神记》,故事类型,小说艺术。

第二节:志人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人物品评风气。追慕名士遗风的社会风俗。魏晋以来人物记、人物别传之流行。《世说新语》:传神的人物描写,冷隽的语言风格。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1、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的地位。

2、魏晋文学与南朝文学在发展上的连续性与变迁之处。

3、三曹父子个性、思想与文风之比较。

4、阮籍《咏怀诗》卓越的艺术创造及其成因。

5、西晋文学的特点。

6、如何理解玄言诗的出现。

7、如何认识陶渊明的隐逸。

8、为何说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开创者,谢氏之前山水诗创作的情况。

9、鲍照的寒素意识、才华、遭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10、谢朓与永明诗人群体。

11、宫体诗现象之认识。

12、魏晋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

13、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上地位。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隋朝三十多年的文学,虽然因国家的统一和南北文风的融合而出现新的气象,但其主要倾向仍沿袭了南朝馀风。唐亡后五代、十国的五十多年,又有向南朝回归的发展趋势,题材和情调的女性化以及文词的绮靡华丽,为其主要特征。而有唐三百年间,文学以及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中国文学、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如唐代古文的雄奇峭拔,唐代传奇的文采缤纷,唐代曲子词的清新婉约,以及唐代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尤其是唐代的诗歌,更是达到了中国诗歌史的巅峰。好像是一个奇迹,其间相继涌现了大批杰出、优秀的诗人。如同连绵的峰峦,皆历历在目。他们杰出的创造,为我们展示了前所未有而又无比广阔的社会生活。

这里,我们将重点讲述关于唐代文学繁荣的文化背景以及关于唐诗的分期等问题。

第一章隋及初唐诗坛

隋朝文学开始出现南北文风合流的新趋势,并产生了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颇有才华的诗人,但文坛主流仍然延续着梁、陈浮靡之风。初唐的一百年,是唐诗繁荣的酝酿与准备的时期。如何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诗风,为诗歌开辟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初唐诗歌的中心问题。正如《隋书·文学传序》所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这实际上是初唐贞观时期朝廷对于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共识。初唐前五十年,诗坛创作的主体围绕着宫廷展开,因而宫体诗成为诗坛的主流。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就是这个时期最为突出的代表。初唐后五十年,先有“四杰”开始突破“宫体”的内容,倡导“宏博”之风,追求刚健的风骨。继有“沈宋”确立了律体,从而使诗歌的艺术形式臻于完善。到陈子昂,进一步明确提倡建安风骨,摈弃齐梁馀弊,使“天下翕然,质文一变”,从而端正了唐诗健康发展的方向。从总体上来说,初唐诗歌虽未能彻底摆脱六朝的浮靡与纤弱,但已经透露出了新的气息。

第一节初唐前期诗歌

一,宫廷唱和与“上官体”

初唐前五十年间的著名诗人,不少是由陈、隋入唐的。诗坛的创作主体,仍然是以宫廷为中心,尤其是围绕着帝王的众多重臣和文人学士。他们的诗歌,即多为应制及奉和之作。其中除少数抒发政治情怀和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具有昂扬和刚健的风貌以外,大量的是歌功颂德与点缀生平之作。上官仪是初唐前期最为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特征是“以绮错婉媚为本”,有“上官体”之称。

二,王绩

王绩为人清高自持,纵情山水,佯狂傲世,他的诗文作品常常是以嬉笑怒骂之笔,寄托不平之气,以排遣怀才不遇、落魄失意的苦闷。他的诗,没有沾染宫体诗的脂粉气,艺术风格带有疏野淡朴、自然清新的特征。《野望》是他的代表之作。

第二节初唐后期诗歌

一,初唐四杰

“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虽然他们的创作活动都是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但王、杨与卢、骆其实是两类不完全相同的诗人。卢、骆比王、杨年长十馀岁,他们的创作个性不同,所长亦异,其中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擅长五言律诗。他们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表现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诗》,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在狱咏蝉》等,都是优秀之作。

二,杜审言和沈、宋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在初唐诗坛上颇有诗名,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从他今存的诗歌来看,大多抒写羁旅情怀,描绘山川景物。其诗笔力雄健,形象鲜明,能够将精湛的艺术构思寓于严整的格律之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渡湘江》是杜审言今存诗中的佳作。

沈佺期和宋之问是武后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尽管他们在朝为官时期的创作不脱宫廷旧习,但他们在被贬流放期间的作品,如沈佺期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宋之问的《度大庾岭》、《渡汉江》等,都是写景言情的佳作。然而他们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于使得律诗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他们手中得以定型化。

三,陈子昂

陈子昂对于唐诗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倡导复古革新的理论,批评齐梁诗风的绮靡,明确提倡风雅与兴寄,主张直接继承汉魏风骨与正始之音;二是以他的创作实践,如三十八首《感遇》等诗作,展示一种深沉的政治思考和内在的骨力,从而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端正了方向。尤其是他的《登幽州台歌》,更是以深邃的历史目光和高亢的歌喉,开启了盛唐之音。

第二章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意境及其艺术风貌,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阔大、外展,具有雄浑与明朗之美。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格高气畅,乃是“盛唐气象”的风骨所在。其中所蕴含的,乃是盛唐人昂扬奋发、健康向上的风采,具有恢弘豪宕的气质和雄浑外展的境界。另外一个方面,“盛唐气象”还表现为一种兴象玲珑的境界与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

第一节盛唐前期诗人

一,吴中四士

在盛唐前期诗坛上,出现了四位文词俊秀,名扬京都的诗人,这就是被称为“吴中四士”的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他们现存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不乏名篇佳作,艺术上也各具特色。其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杰作。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二,王翰、王湾、王之涣

王翰、王湾和王之涣,都是盛唐前期著名的诗人,主要活动在玄宗开元年间。他们的诗歌,充满昂扬奋发的精神,和豪壮雄浑的气势,具有典型的“盛唐气象”的鲜明特征。王翰的《凉州词》,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第二节王昌龄与李颀

一,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今存180馀首,其内容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两类主题:一是歌唱边塞征戍者的思乡离愁;二是从不同角度描写妇女的生活和内心。就诗歌体裁而言,他的诗歌成就最突出的是七言绝句,大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故有“七绝圣手”的美誉。

二,李颀

李颀与王昌龄、王维、高适、岑参等人都有交往,名重当世,是盛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李颀的诗歌,清俊秀丽而又雄浑雅健,其中不乏慷慨激昂之音,也颇能体现盛唐之音的气象。《古从军行》为其边塞诗的代表作品。

第三节孟浩然与王维

孟浩然与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此外,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在山水田园诗方面也都较为突出。

一,孟浩然

孟浩然喜欢用五言诗反复描写幽寂静淡的景物,表现个人的失意、孤独和苦闷。因此,在他的大部分诗歌中,都不免染上一层冷清的色彩,带有一种淡淡的愁绪。如其著名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友》、《宿建德江》、《夏日南亭怀辛大》、《夜归鹿门歌》、《留别王维》、《岁暮归南山》、《春晓》等等,无不如此。但同时,孟浩然的诗也还有境界阔大、气势雄浑的一面,如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就是这种壮美的典型。

二,王维

王维是诗人兼画家,同时又擅长音乐,对大自然的美有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他在诗歌上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还是送别诗、抒情诗;亦无论古诗还是近体诗,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在盛唐诗歌中最具有鲜明的特征。特别是在那些描写山水田园的作品里,禅与画又往往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王维诗歌的艺术风貌。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四节高适与岑参

高适与岑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歌最突出的代表诗人。他们都有过边塞生活的体验,对边塞和战争生活的反映更为深入,描写更为鲜明突出,也最能体现盛唐边塞诗歌的特色。

一,高适

高适的边塞诗,在内容和情调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充满慷慨从戎、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二是经过清醒、理智的思考,深刻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端,以政论的笔调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意见,同时流露对士兵的同情和对昏庸将帅的讽刺。《燕歌行》是其最为著名的作品。

二,岑参

岑参的边塞诗与高适同样具有“悲壮”的情感与风貌,但二人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元代陈绎曾《诗谱》:“高适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就指出了二人不同的风格。首先,高适能以沉着、冷静的眼光,揭露边地政策和边塞生活中的弊端,因而他的诗更侧重于社会现实;岑参的诗,则更多地描绘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往往以奔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来表现气势雄伟和奇情异彩的边塞风光与生活,因而他的诗更多地富有浪漫的气质。其次,高、岑同样擅长七言歌行,但高诗的语言、对仗和声律多严整;而岑诗则杂言偶出,奇偶互见,转韵无常,表现出奔腾跳跃的、不可约束的情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皆为其杰作。

第三章李白与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李白与杜甫,犹如两颗巨星,前后辉映。他们的杰出创造,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并将中国诗歌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第一节李白

一,李白与盛唐文化

在盛唐文化的孕育下,李白以他特有的才华、风采和魅力,征服了同时代的许多读者,成为盛唐文化最为杰出的代表。这里将集中介绍李白与盛唐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李白诗歌的艺术风貌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具有个性化与浪漫色彩的伟大诗人。他的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那奔放的热情,浪漫的理想,坦荡的胸怀,率直的性格,豪侠式的行为,都可以说是典型的盛唐式的。他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灵活自由的体裁,和清新自然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思想、情感和性格。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他个人的气质、性格方面的这些特点,全都反映在他的诗歌当中,从而形成其豪壮奔放与清新明秀之美,构成他所特有的飘逸豪放的艺术风格。

第二节杜甫

一,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传统家庭之中,他经历过歌舞升平的开、天盛世,也经历过万方多难的安史之乱。时代的动荡,使他卷入社会的底层。他以盛唐人的眼光和胸怀,观察并体验着时代的脉搏,从而形成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境界。

二,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这里将结合杜甫的诗歌,具体阐明关于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关于杜诗“诗史”性质的若干特色,关于杜诗技巧等问题。同时还将涉及到关于“李杜优劣论”,以及杜甫对后代的影响等问题。

第四章中唐诗坛

中唐时期诗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变革与创新的趋势较为明显,继盛唐之后出现了“中唐之再盛”的繁荣局面。

第一节大历诗坛

一,“大历十才子”

以钱起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除了大量的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山水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或超然世外的情怀。他们的诗歌艺术风貌,一方面带有追慕、模仿盛唐的痕迹,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气骨顿衰”的特征。

二,“大历江南诗人”与“吴中诗派”

以刘长卿、李嘉祐为代表的“大历江南诗人”,不满于现实,却带着萧条的心情退入山林,“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皎然《诗式》)。他们的诗歌,以清婉柔秀为基本特征。以皎然、顾况为代表的“吴中诗派”,表现出“化俗为奇”和“由险得奇”两种创新趋势,从而创造出“清而狂”的艺术风貌。

三,韦应物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他的一部分诗歌,具有气势壮大的特征,带有刚健明朗的盛唐馀韵;但更多的诗,则突出表现宁静野逸之趣,气貌高古,清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第二节韩孟诗派

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强调“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追求奇险之风,表现出鲜明的创新色彩。

一,韩愈与孟郊

韩愈与孟郊的诗歌,都具有“以丑为美”和奇险巉刻的艺术风貌,但韩愈诗更加奇险狠重,孟郊诗则更偏重于寒瘦冷峭。

二,李贺

李贺诗歌,以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与苦闷为基本情调。其诗想象奇特、色彩斑斓,形成了奇崛冷艳的独特诗风。

三,贾岛、卢仝等其他诗人

贾岛以苦吟而著称,他的诗寒瘦僻苦,也同样表现出同寻常的审美心态。卢仝、马异等人的诗歌创作,想象离奇,语言生僻,险怪之风尤为突出。

第三节元白与新乐府

白居易和元稹是中唐时期才华卓著的诗人,他们既有通俗浅显、干预政治的“讽喻诗”,又有流畅华美、风情浓郁的“感伤诗”、“闲适诗”与“杂律诗”。他们对中晚唐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一,新乐府的发展及其评价

新乐府,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它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继杜甫“因事立题,无复倚傍”之后,经元结、顾况等人一脉相承以及张籍、王建的进一步写实化和通俗化,到李绅、元稹和白居易时,则成为一种有主观意识、有鲜明理论的创作准则。元白等人的新乐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批判现实的精神,在艺术上其中也不乏成功之作,但那种浅、切、尽、露的倾向,也有其不足之处。二,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

《长恨歌》与《琵琶行》是白居易最杰出的作品,诗人将叙述、描写与抒情结合在一起,生动传神而又风情摇曳,流畅华美而又情感真挚,极富艺术感染力。

第四节刘禹锡与柳宗元

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永贞革新”的积极参与者,又都长期被流贬荒远,然而不幸的政治命运,却促成了他们文学上的成就。

一,刘禹锡

刘禹锡的诗歌,笔锋犀利、目光深邃、感慨深沉,无论怀古诗、抒情诗,还是政治讽刺诗,无不充满豪宕慷慨之气。而他的《竹枝词》等作品,则表现出活泼开朗的情调和浓郁的民歌色彩,

二,柳宗元

柳宗元的大部分诗歌,以抒发离乡去国的悲愤和抑郁苦闷的意绪为基调,感慨深沉而又风骨清峭。而他的山水景物诗,则寓忧怨、清峭于清新淡雅之中,诗境清冷而又韵味悠然。

第五章韩柳与散文的发展

在唐代,尽管官方有意倡导律赋(用以科举取仕);而骈文,从“初唐四杰”到晚唐小“李杜”也一直绵延发展,其中亦不乏佳作。但更加辉煌的还是唐代散文的勃兴。从北朝(西魏)就开始酝酿的文体革新,到中唐时期,经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一致努力,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功。他们的散文创作及理论,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韩柳的古文革新主张

一,文道合一

文道合一,是韩愈古文的基本主张。他说自己学习和写作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道“,即孔孟之道。道是内容,文是形式,文与道,或文统与道统的有机结合,文章才具有充实的内容和现实的意义。柳宗元也同样倡导“文者以明道”,强调作家的道德修养。但在学习对象和方法上,他比韩愈更宽泛、灵活。

二,革新文体,建立新的文学语言

反对骈文,并在三代两汉文章的基础上创立新的散文,这是韩柳文体革新的主旨。文体的革新,关键在于文学语言的创新。韩柳力求创立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其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陈言务去,言必己出;二是文从字顺,符合自然的语法规范。

第二节韩愈的散文

一,韩愈散文的内容

韩愈的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论说文在韩愈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等各个方面。叙事文以及嘲讽现实、文笔犀利的短小“杂文”,也都具有鲜明而又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韩愈散文的艺术特征

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雄奇奔放,纵横变化而又流畅明快,具有多样的艺术风格。苏洵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自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避畏,不敢迫视。”(《上欧阳内翰书》)很能形容出

韩愈散文的主体风貌。

第四节柳宗元的散文

一,柳宗元散文的内容

柳宗元的散文,包括其深入思考哲学、政治、社会、人生的哲学、政论文章,也包括其抒发忧愤、抨击现实的杂文。他的传记散文,也多取材于现实,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他的寓言文,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极富哲理意味,能给人留下深长的思考和回味。而山水游记,则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

二,柳宗元散文的艺术特征

柳宗元散文的总体艺术风貌,体现为精密深刻,含蓄凝敛。他的哲学、政论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逻辑严密。他的传记文剪裁精当,注重传神,引人入胜。他的寓言文想象丰富,造意奇特,形象鲜明而又寓意深刻。他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优美,具有诗情画意。第六章唐代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代传奇的发展,是中国小说史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小说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许多优秀的作品,皆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此外,由于唐代佛教的兴盛,俗讲和变文也应运而生。它们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后世的白话小说和戏曲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第一节唐传奇

一,唐传奇的发展

唐代传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盛唐的过渡期、中唐时期的繁荣期和晚唐的衰微期三个阶段。其中中唐时期名家辈出,唐传奇中的优秀作品,大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如陈玄祐的《离魂记》,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二,唐传奇的艺术

唐人写传奇,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他们摆脱了志怪笔记小说的格局,取材于现实生活,增强虚构和想象的成份,写出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俗讲与变文

一,俗讲

俗讲由佛教讲经演变而来,其取材皆自佛经,内容也不外佛教教义,它们往往通过通俗生动的语言、新奇别致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而将深奥的教义转化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因而文学的色彩也较为浓厚。

二,变文

变文,也简称“变”,乃转变的底本,本非案头读物,乃供艺人说唱之用。在敦煌说唱类的作品中,就保存了较多。其内容有宗教性变文,有讲史性变文,有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也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变文。根据说唱的需要,艺人往往采用各种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融文学、音乐、表演乃至绘画为一体,声情并茂,深受民众喜爱。

第七章晚唐诗坛

晚唐社会矛盾复杂尖锐,李唐王朝的统治更加软弱无力,虽然如杜牧、李商隐等人也都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在现实面前,他们毕竟不能有丝毫作为,而只能反复咏叹着时代的悲哀与绝望。因而这种感伤情绪成为晚唐诗歌的情感基调。但另一个方面,晚唐还有一批诗人,如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等人,却继承了中唐元白“新乐府”的传统,对于社会现实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从晚唐诗歌的总体发展来看,颇有向齐梁回归的趋势,浮艳之风又再度充斥唐末五代诗坛。

第一节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晚唐国势衰落,前景暗淡,使晚唐诗人的情怀倍加抑郁悲凉。这种情怀在怀古咏史诗中表现最为突出。杜牧、许浑、温庭筠、李商隐等等皆有大量创作,在晚唐诗坛形成一股潮流。

一,杜牧的诗歌创作

杜牧是一位才华纵横,具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追求一种情致高远、笔力劲拔,于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的艺术风格。在杜牧各类题材的诗歌中,以怀古咏史诗数量最多,也最能体现杜牧诗歌的主体风貌。这些诗歌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史感慨。就诗歌题材而言,杜牧五、七言古今体皆有佳作,而七绝成就最高,无论咏史、写景还是抒情,无不爽朗俊逸,蕴含深刻,在晚唐独树一帜。

二,许浑等人的怀古咏史诗

许浑在晚唐诗坛上颇有诗名,他的诗作以怀古咏史最为出色,那种纵观历史、吊古伤今的感慨,带有更多的衰飒之气与空漠之感。还有刘沧的怀古咏史诗,悲而不壮,凄凉萧瑟,很能体现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第二节李商隐

一,李商隐诗歌的内容与情调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多抒写时代动荡离乱的感慨和个人失意悲愁的心情。其中既有关注现实的政治诗,也有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既有表现个人遭际的抒怀诗,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诗。由于时代的混乱和个人遭遇的坎坷,他的诗往往流露出浓厚的感伤、迷惘和消极的情绪。

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

李商隐是一位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他的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缜密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哀婉的情调、瑰丽多姿的形象和含蓄优美的辞采,来表现他所特有的细腻而又敏感的心境与感受,从而构成朦胧瑰丽的诗歌境界,表现为一种凄艳浑融的风格。

第三节晚唐其他诗人

晚唐诗坛除杜牧、李商隐两位杰出的诗人之外,还有许多颇具才华的诗人。从他们诗歌的题材内容与情调风格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温庭筠、韩偓、吴融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士人的闺阁情怀与爱情题材,带有艳丽之风;

二是以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避世心态与淡泊情思,带有淡泊之风;

三是以郑谷、罗隐、司空图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离乱之感与现实讽喻,具有“新乐府”的精神。

第八章唐五代词

词,是在城市经济繁荣以后,市民文学发展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从现存敦煌发现的“曲子词”来看,词起于民间,其源自隋,经文人的模仿与创作,而崛起于中唐,兴盛于晚唐、五代。

第一节敦煌曲子词与早期文人词

一,敦煌曲子词

自1900年敦煌石室打开之后,早期民间词的面貌才呈现出来。敦煌曲子词的内容相当广泛,而其中数量最多、艺术性较高的作品,主要是那些反映女性生活和心情的词作。敦煌曲子词的体制尚属粗备形体,保存了民间词的朴素风格,富裕生活气息。

二,早期文人词

词在民间兴起之后,引起了文人的注意和兴趣,并开始尝试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张志和、刘长卿、戴叔伦、韦应物、王健、刘禹锡、白居易等人,都创作过一些优秀的词作。

第二节温庭筠与花间词人

一,《花间集》与花间词风

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十卷,选录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这些词作,在内容和情调上,受到晚唐世风和秾艳华靡诗风的直接影响,多是描写贵族士大夫的生活和缠绵的爱情,尤其突出的是对于女性生活和内心的描写。在艺术上表现为文采繁华,轻柔艳丽。

二,温庭筠和韦庄

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词人”的突出代表。温庭筠的词几乎全是写爱情、相思,又多用女性口吻。色彩浓艳,词藻华丽,充满浓重的脂粉气。孙光宪说他的词“香而软”,道出了其词的主要风格特征。与温庭筠齐名的韦庄,词风与温庭筠接近,但不全相同。温词浓艳,围词清艳;温词密而隐,韦词疏而显。

第三节李煜和南唐词人

一,南唐词人

除西蜀之外,南唐也是当时词的创作的一个中心,产生过不少词人和词作。冯延巳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词人。他的词作,以抒情为主。着意于表现人物内心的哀愁,词风显得委婉幽深。

二,南唐后主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工书,善画,通晓音律,是唐五代词人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词人。他在亡国之后所写的许多怀念故国和感慨身世的作品,更体现出了真实的性情和词的本色,具有较高的价值。

宋代文学史纲要

概说:宋代文学的背景、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

一、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二、宋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士风的关系。

三、宋代文学的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

第一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第一节:宋初文坛

北宋开国不久,就有柳开等人提出文学复古理论,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但当时的诗文创作,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风格,只少数作家如王禹偁、杨亿等人的创作呈现了一些新的因素。

1,宋初诗歌的“三体”。(1)“白体”。(2)“西昆体”。(3)“晚唐体”。

2,王禹偁。在宋初文坛上,最为优秀的作家当推王禹偁。他的诗文对宋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北宋诗文革新

1,诗文革新的政治、文化、学术背景

2,文风、诗风新变的历程和实绩。

3,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核心地位和主要贡献。在欧阳修之前和同时,有穆修、苏舜钦、尹洙等人提倡古文;苏舜钦、梅尧臣等人致力于探索新的诗风。他们都对诗文革新的最终成功作出了贡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重要作家,都得到欧阳修的识拔和引荐而知名文坛。他们都被后人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第三节,欧阳修的诗文创作成就

1,欧阳修的生平和学术。

2,欧阳修的散文。欧文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他的创作实绩和古文理论相辅相成,开创了一代文风。

3,欧阳修的诗歌初步表现出了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已明显从宋初诗风的局限中摆脱出来,以较为宏大的创作格局、畅达健朗的风格意趣初步奠定了时代新风。欧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第四节:苏舜钦与梅尧臣

苏舜钦和梅尧臣是诗风和文风变革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

1,苏舜钦生平经历。苏舜钦的诗歌以雄豪奔放为特色,政治色彩和议论色彩都十分浓厚。苏舜钦又擅长古文。

2,梅尧臣的生平经历。梅尧臣诗歌不论关怀民生还是抒情写景,都以平淡深远为特点。“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二人都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在宋诗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

第五节:曾巩与王安石

1,曾巩以古文著名,其古文风格与欧阳修最为接近。曾巩亦有诗歌传世,绝句轻快流利,较有特点。

2,王安石的生平思想学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大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在文学上主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晚年退居金陵钟山,多闲适遣兴之作,诗风亦变得含蓄隽永,一般被称为“半山体”或“王荆公体”。

3,王安石的朋友王令和俞紫芝。

第二章

北宋初期和中期的词

词从北宋开始进入兴盛阶段。北宋词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都市的发达、士大夫生活的优裕以及社会的享乐风尚有关。第一节,宋初词坛概况。

宋代开国之初,歌词创作基本处于衰落状态。

第二节,宋仁宗时期,歌词创作的复兴。

从著名词人柳永、晏殊、欧阳修、宋祁、张先等登上词坛,宋词的创作才开始进入高度繁荣并迅速发展的轨道。

1,创作复兴的文化背景。

2,这一时期歌词创作的两种倾向。

第三节,柳永

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对宋词的词体、内容、语言、风格进行了全面开拓的大词人。柳词在当时曾广泛流传。

1,柳永在创制新词调方面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词至柳永,形式体制更为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形式、内容上进一步开拓奠定了前提条件。

2,柳永对词体文学的开拓,还表现在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风格意趣。抒情重心、抒情方式和抒情风格的改变,对宋词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

3,柳词的语言发扬了民间词的传统,面向市民大众,通俗、生动,自成一体。他还创造性地发展了词中的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并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第四节,晏殊和欧阳修

晏殊、欧阳修是北宋前期小令词的代表词人。他们主要继承晚唐五代的词风,以柔美婉丽见长,但较少有晚唐五代词那种浓艳的脂粉气,而融入了清雅的文人意趣。

1,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晏殊。

2,欧阳修词的特点及影响。“深婉开少游,疏俊开子瞻”。

第五节,张先和其他词人

1,张先在宋词的发展上被视为“古今一大转移”。他的小令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又兼长慢词,虽然成就不能和柳永相比,但在慢词的发展上也有一定的贡献。

2,宋祁。

3,范仲淹。

第三章苏轼

苏轼既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又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执著超脱,无往不可,这种人生境界对宋人及宋代以后许多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格魅力在古代历史上少有伦比,就受后人喜爱的广泛程度而言,他在历代作家中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第一节,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性格。

第二节,苏轼的文学主张。

第三节,苏轼的诗文创作成就。

苏轼在诗、文、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全面的成就,是文学史上少见的文学全才。

1,苏轼的散文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代表了宋文创作的高峰。

2,苏轼的诗有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体现了过人的创造才情和艺术表现能力。在内容、形式、手法、语言等诸方面都突破了前人窠臼,往往将诗歌写得超迈豪纵而又有隽永的韵味和浓郁的诗意。苏诗不仅显示磅礴的气势,表现深婉的情致、绰约的风韵,还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苏轼又是学问渊博的大学者,无书不读,其诗也相应表现出浓厚的书卷气,成为以才学为诗的典范之一。

第四节,苏轼对词的革新

苏轼的博大胸怀和过人才情在词的创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现。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他将历来以柔婉为传统的词体注入了阳刚之气,并将诗歌的表现功能和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使词可以像诗一样表现作者的性情和人格个性。他的革新实绩,提高了词体的文学地位,使词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品的状态,成了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苏词风格多样,尤以清雄旷达、奔放豪迈为其独创,为词史带来全新的审美境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为后人启示了新的创作道路。

在宋代以及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人,他的作品当时广泛流传,身后影响深远。他的诗、文、词的创作都在各自的文类领域内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第五节,苏洵和苏辙。

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以散文著称,后人把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的散文擅长议论,苏辙的议论文不如父兄,记叙文却纡徐曲折,饶有情致。

第四章苏轼之后的北宋诗词

第一节,苏轼对北宋中后期文学的影响。

苏轼是继欧阳修以后北宋文坛最杰出的领袖。他热心培养后进,团结许多重要作家在他的周围,其中名声最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从苏轼主盟文坛的神宗朝开始,宋代文学的发展达到了极盛。苏轼、黄庭坚的诗歌达到了宋诗创作的颠峰。张耒、晁补之、秦观和陈师道的诗歌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苏轼变革词体的同时,词坛也出现了风格纷呈、词人辈出的繁荣局面。晏几道、秦观、黄庭坚都是这一时期重要词人。

到北宋后期,随着时局的变化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文学风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政治的原因,朝廷禁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学术和诗文,文学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苏轼的影响仍广泛存在。但在诗歌方面,时人学习的典范主要是黄庭坚的“山谷体”。在黄庭坚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即所谓“江西诗派”。歌词创作方面,重要词人则有贺铸和周邦彦等。

第二节,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黄庭坚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2,黄庭坚的诗歌。“山谷体”或“黄庭坚体”。

3,黄庭坚诗歌是宋诗的典型代表之一。

4,江西诗派。在黄庭坚的影响下,北宋后期逐渐形成了所谓“江西诗派”。两宋之际的吕本中,在他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诗社宗派”的名称,指出了江西诗派存在的事实。他把黄庭坚尊为诗的创始人,又列举陈师道等二十五名诗人作为其中成员。宋末元初的方回又进一步提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5,陈师道是江西诗派的重要成员,与黄庭坚并称“黄、陈”。

第三节,张耒和晁补之

1,张耒的乐府和古体诗歌,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语言平易浅近。其绝句自然流丽,词浅意深,自成一格。

2,晁补之诗骨力遒劲,奇卓新僻处近于黄庭坚。晁诗“唯古乐府是其所长,辞格俊逸可喜”。

张、晁二人又擅长古文,都有相当成就。

3,“苏门四学士”中秦观以词名世,但亦擅长诗歌。

第四节,晏几道、秦观等词人

北宋中后期,词的创作十分繁荣,名家辈出。苏门文人中黄庭坚、晁补之亦长于作词,词风最接近苏轼。与黄庭坚交往密切的晏几道以杰出的小令创作卓然自立。秦观则以最为当行本色的“作家歌”成为宋词典范之一。与苏门文人有较多来往的贺铸也以独特词风成为宋词名家。

1,晏几道的小令。晏几道是晏殊之子,人称“小晏”,又与晏殊合称“二晏”。他是北宋中后期少有的专写小令取得杰出成就的大词人。他把小令的抒情艺术发展到空前的高度。

2,被称为“作家歌”的秦观词。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他兼长小令、慢词。其词情韵兼胜,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体的本色和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知乐者谓之作家歌”。

3,风格独特的贺铸词。

第五节,周邦彦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重要词人,精通音律,曾任大晟府提举。

1,周邦彦词的题材、主题、感情基调。

2,周邦彦词在艺术上的规范性追求,这主要体现在章法、句法、炼字和音律等方面。

3,周邦彦词的风格特色。

4,周邦彦词的贡献和影响。(1)新创词调、规范词律,对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创、自度曲调共五十多调,而且所创词调声腔圆美,情调清雅,受到南宋词坛广泛的效法和遵从。(2)艺术表现和审美风格方面,对南宋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南宋前期文学

“靖康之难”,北宋亡,宋室南渡。随着时事的剧烈动荡,文学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破家亡的局势,使许多作家激发了爱国热情,他们以文学创作反映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表现救亡图存的志向,抨击投降苟安,呼吁抗战复国,爱国主义遂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主题。在南渡之初,众多南渡作家的创作就体现了这种变化。到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和辛弃疾等词人成为文坛创作中心的时代,南宋文学的创作就达到了新的高峰。

第一节,李清照

李清照是两宋之交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

1,李清照的《词论》。词“别是一家”之说的意义。

2,李清照词内容和主题。

3,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4,李清照散文和诗歌的成就。诗和文体现的高度的文化修养和深刻思想。

5,李清照文学创作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张元干与其他爱国词人

南渡初期张元干等爱国词人,上承苏轼的思想、艺术传统,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成为当时词坛的主流。

1,张元干。

2,张孝祥。

3,岳飞、李纲、赵鼎、胡铨等人的词。

4,朱敦儒、叶梦得等词人。

第三节,陈与义与南渡初期诗人

1,陈与义。陈与义是两宋之交最重要的诗人。陈与义虽然受到了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后人把他视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但他的诗风其实已体现了江西诗派本身风格的转变。

2,吕本中的诗论和创作。

3,陆游所师事的爱国诗人——曾几。

4,理学家诗人刘子翚。

第四节,杨万里与范成大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号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杨万里和“诚斋体”。“诚斋体”是以“活法”作诗的典范,在扭转南宋诗风上有重要贡献。

2,范成大和他的农村题材诗。新型的田园诗审美风范。

3,“中兴四大诗人”中,尤袤诗歌以平淡细润著称,但其诗集已经散失,现存作品佳作不多。

第五节,朱熹的文学成就

1,朱熹的生平。

2,朱熹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思想。

3,朱熹诗歌创作的成就。

4,宋代思想家诗歌的意义。

第六章爱国诗人陆游

第一节,陆游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经历

第二节,陆游的文学成就

1,陆游诗广阔的题材视野和浓郁的诗意。陆游诗的中心主题。南宋爱国诗歌的代表。陆游对日常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的发掘、品味与表现,突出地体现了他的诗人气质。

2,陆游词激越悲凉的爱国情思。陆游其他内容的词。

3,陆游的散文各种文体齐备,内容广泛,也有较高成就。

第三节,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

1,陆游对屈原、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继承。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风格创造。

2,陆游诗的艺术特色。陆游关怀现实,重视“躬行”,同时主张“杰思”,追求平实之中的新奇独创。他擅长各种体裁,七律、七古成就尤高。其诗主要特点。

3,陆游诗歌的语言艺术。

第四节,陆游诗歌的影响

第七章辛弃疾

第一节,辛弃疾的生平。

抗战爱国的英雄。失意英雄的一生。

第二节,辛词的成就

一,辛弃疾创作宏富,根据题材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失意的悲愤。

2,登临怀古,抒发忧愤。

3,运用词的传统题材、传统手法,表现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个人政治遭遇的感愤。

4,表现农村闲居生活情趣,描写农村景色和农村习俗。

5,其他感事、抒怀、咏情之作。

二,辛词的特色。

1,“词中之龙”。对辛词的总体印象:大、重、深、新、趣。“器大者声必闳”。

2,辛词对词境的新开拓。对词体的熟练运用。对词的体裁局限的突破。

3,绮丽的幻想、个性化的夸张和拟人化表现,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4,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就风格创造的多样化而言,在宋词中无人可比。

5,辛词对比兴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6,辛词的语言。

第三节,辛词的影响与辛派词人

1,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革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辛词的影响下,同时或稍后,不少词人与他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文学史上称为辛派词人。他们以共同的爱国思想,借词抒发感慨,发表政见,多为恣肆粗犷的词风。这些作家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以及南宋末的刘辰翁等。南宋前期学习苏轼词风的张孝祥,被看作是辛派词人的先驱,与辛弃疾同时而词风相近的陆游,也被视为辛词一派。

2,陈亮。其词以气势见长,往往直抒胸臆,语言斩截痛快,风格雄放恣肆。其词风与稼轩词最为接近。

3.刘过。

3,刘克庄。

4,刘辰翁是宋末重要词人,在总体倾向上也是继承稼轩遗风,只是身经亡国的创痛,已无稼轩的豪迈之气。

第八章南宋后期的文学

南宋后期,诗坛的普遍缺乏振作的气势,总的成就不高。四灵诗派与江湖诗派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诗歌流派。南宋亡国前后,出现了文天祥等一批爱国诗人,以他们感天动地的创作为宋诗划上了光辉的句号。词的创作,则有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的一批追求雅化风格的词人。

第一节,四灵诗派与江湖诗派

1,“四灵”指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赵师秀、翁卷、徐玑。因四人字号中都有“灵”字,故被称为“永嘉四灵”。他们作诗宗晚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