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哈尔滨市哈西区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姓名: ## ##

学号: 20100020####

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

指导老师: ###### 教授

目录

1.总说明 (2)

1.1 哈尔滨市哈西区的定位 (2)

1.2 哈西区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 (4)

1.3 哈西区地下空间规划总体构想 (5)

1.4 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分析 (6)

1.5 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7)

1.6 哈西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 (8)

2.地下交通规划 (9)

2.1 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9)

2.2 地铁 (10)

2.3 地下公路交通 (11)

2.4地下停车系统 (12)

2.5地下步行系统 (12)

3.重要节点地区规划 (13)

1.总说明

1.1 哈尔滨市哈西区的定位

哈尔滨别称“东方莫斯科”、“东方巴黎”,中国

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东北规模第一大城市,户籍

总人口1200万,中国特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副省级城市,黑龙江省省会,哈大齐经济区的核心

城市,远东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

四大冰雪城市,国家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国务

院颁布十大城市之一,国家门户城市。哈尔滨市是

北部经济、政治、贸易、科技文化事业的中心城市,

在黑龙江省处于龙头和窗口地位。这样一座特大城

市的发展,必然对城市的用地规模和空间容量提出不断扩大的需求。地下空间是潜力巨大的城市后备空间资源,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科学、有效地拓展城市空间和改善地面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哈西区主要指哈尔滨西站地区,建后的哈西新区将成为文化产业、教育产业、新技术产业、运动休闲产业、商贸业为一体的城市副中心。新建的哈尔滨西客站是新建铁路哈大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作为哈尔滨市两个重要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中心之一,汇集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社会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

1.2 哈西区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

(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将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的一种重要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由于地下空间的不可逆性,哈西区地下空间坚持保护性开发,为城市以后开发地下空间留有余地。另外,在开发地下空间的同时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必须做到该开发的强度要到位,不该开发的坚决予以保护。(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

将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各自的优势,共同为营造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服务。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

地下空间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开发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地下空间的开发要有很强的前瞻性,因其与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也要有较强的近期可操作性。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规划远期与近期的呼应,最终实现地下空间合理的形态和开发强度。

(4)专业与综合想兼顾。

地下空间规划往往按专业分别进行,缺乏整体综合和相互制约,造成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地下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各专业的综合和协调,对交通系统(如地铁、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停车)进行综合考虑,设置共同沟对市政管线进行综合开发,适当兼顾防灾和防控要求,使地下空间为城市的防灾和防控服务等。

1.3 哈西区地下空间规划总体构想

总体构想一:“建设中兴先

行区、示范区和城市管理实

验区”的总体要求

哈西区规划定位是以

现代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城

市新中心,高铁、地铁、公

路客运、城市公交等各种交

通方式汇集,高端商业中心

集聚,科教、卫生等配套设

施完备,人流非常密集。在

哈西地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哈西地下城市,既符合高纬度城市的气候特点,又是建设现代大都市城市新中心的内在要求。为促进哈尔滨西客站地区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使哈尔滨西客站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及管理等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

总体构想二:动静协调的交通系统

将动态交通分为过境交通、核心区内交通和步行交通三部分。过境交通以快速和保护环境为目标,采取“高架”和“地下化”共存的方法,将其与核心区内

交通和步行交通实现立体化。

将静态交通作为动态交通的延伸,把核心区内的静态交通作为一个系统,以高效、可靠、适应性强为目标,并与动态交通实现“柔性”连接,形成动静协调的交通系统。

总体构想三:高效低耗的生态环境系统

市政管线综合化,市政设施地下化,是提高市政系统效率的有效方法;城市雨水的利用和污水处理后中水的循环使用,是能源再生利用的重要方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总体构想四:平战结合的防灾系统

充分发挥地下空间较好的防灾和防空能力,根据地下空间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形成核心区地下防灾空间系统;在较深层上设置战时防空空间,通过地下空间网络系统兼顾防空要求,形成核心区防空空间系统;通过地铁、地下快速干线和隧道等与哈尔滨市防灾和防空空间连通。

1.4 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分析

(1)王府井地区

北京王府井地区1.65km2,规划商业综合设施及其他建筑总面积约346万m2,其中商业面积120万m2,地下停车库、停车楼及其他公用设施约90万m2,。现有地下可利用建筑60万m2,主要为地下轨道交通空间、市政设施空间、公共建筑空间等。

(2)南京新街口地区

南京新街口地区是南京市的CBD,占地约1km2,地面总建筑面积40多万m2,现有地下空间面积约20万m2。

(3)北京中关村地区

北京中关村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1.44km2,地上总建筑面积100万m2,规划地下建筑面积50万m2,其中机动车停车位10000个,地下二层规划为商业、娱乐、餐饮、停车等,面积为15万m2,地下综合管廊1900m。

(4)深圳市中心区

深圳中心区约4km2,范围,规划建设地下商业空间面积为14万m2。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以地下交通、市政和商业为主,项目包括地铁、地下快速交通干线、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共同沟、地下变电站、地下水雨水循环系统、地下商贸街、地下休闲、娱乐设施等。

1.5 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国外相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拉德方斯模式

拉德方斯区位于巴黎市的西北部,巴黎城市主轴线的西端。在160ha的用地上,建有写字楼250万m2,共有雇员12万人,有1600多家公司在这里设立了办事机构,法国最大的企业一般在这里,共10多家;在商务区建设住宅1.01万套,可容纳2.1万人;在公园区建设住宅5588套,可容纳1.83万人;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建在地下,其中地下步行系统67ha,集中管理的停车场有26000个停车位。拉德方斯区交通系统中行人与车流彻底分开,互不干扰,这种做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日本模式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进行了立体化城市在开发,结合城市地面改造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解决城市交通难、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日本的一些大城市如东京、名古屋、大阪、横滨、神户、川崎等结合地铁、城市改造修建了大量的规模较大的地下街,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地下停车位和商业面积,解决了地面人车混杂的问题,增强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地面环境。

加拿大蒙特利尔模式

由五个街区组成的地下步行网络系统将街区内民间建筑物的地下层与邻近的街区建筑的地下层相互连接,构成以地铁站为终点的网络系统;地下网路主要利用民间建筑物的地下部分进行开发,仅仅利用了很少一部分道路下的公共空间;地下网路与邻近的民间建筑物地下层相通,形成平坦的地下空间。

北欧模式

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等国家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先进的地区,特别是

在市政设施和公共建筑方面。

瑞典斯德哥尔摩有人形排水隧道200km,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6座,有120km 长的地下大型供热隧道,有共同沟30km长,战时可作为人防工程。

挪威的大型地下供水系统,其水源也实现地下化,在岩层中建造大型贮水库,既节省土地有减少水的蒸发损失。

芬兰赫尔辛基的大型供水系统,隧道长120km,过滤等处理设施全在地下。吉华斯坷垃运动中心,内设体育馆、草皮和沙质球赛馆、体育舞蹈厅、摔跤柔道厅、艺术体操厅和射击馆。

北欧地下空间利用的最大特点就是与人防工程的结合。

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哈尔滨市现有地下空间80多万m2,全部

是平战结合工程,主要功能为地下商贸,初步

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市主要繁华地段的地下商贸

服务网络。哈尔滨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地下商贸

城是秋林地区地下商贸城。它主要是由贯通相

连的国际贸易城、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商业街、

秋林地下商城四大部分组成。

开发模式要以地下交通为核心,通过地铁(轻轨)、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公路隧道、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建设,建成立体化交通系统,实现高效率的交通,解决地面人车混杂情况,改善地面环境。以地下市政设施建设为纽带,通过建设共同沟、地下水雨水循环使用系统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1.6 哈西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

(1)有利于节约城市用地,深层次挖掘用地潜力。

哈尔滨市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城市发展用地紧张。根据《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净增加50万人,其中40%集中在中心区域。按此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心区需增加20km2的建设用地面积(按人均用地指标100m2计),约为现状中心区面积的1/3,因此单靠增加地面上的用地面积很难满足建设的需求,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

缓解地面用地的不足,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哈尔滨市由于城市建设的历史原因,交通网络难以承受日益增加的交通压力。而利用目前建设地铁项目的契机,开发建设新的、快捷的交通系统,实施人车分流,即“地下行车、地上行人”,彻底解决行车难、行路难的问题,是哈尔滨市的最优选择。国外的研究表明,完善的地下铁道网可以承担城市30%~40%的客运量,并且快捷、安全,是增强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设立换乘中心与大型泊车设施,解决车辆停放和人员换车的问题,可尽量减少车辆进入城区乃至城市中心区,从而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堵塞问题。

(3)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

由于人口密集、城市拥挤,导致哈尔滨市的城市环境日益恶化,这不仅与哈尔滨市的地位和形象很不相称,也影响了哈尔滨市民的健康。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把不应放在地面的项目(如有“三废”的项目、振动噪音大的项目和危险品等),以及需要恒温恒湿等适宜于地下环境的项目安排到地下,这样,既减轻了地面空间的压力,又增加了绿地,改善了环境质量,美化了城市景观。

(4)有利于满足城市特殊需求。

地下空间具备的某些特性和优越性是地面空间所不能比拟的,如良好的抗震性、稳定性、隐蔽性、防护性和隔音性等。这些特性正好满足了城市的某些特殊需求,如城市中的一些保护建筑在扩建时,需要借助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这在国内外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我国南京的夫子庙等。哈尔滨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保护的建筑很多,因此在保护建筑本身的同时,应借助地下空间进行扩建。此外,在对保护建筑的周围建筑进行改造时,为保护环境,也可借助于地下空间。

2.地下交通规划

2.1 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以实现哈西区高效率的交通,提升核心区活力、改善地面环境为目标,通过

地上、地面和地下的有机结合,使过境交通和哈西区内的交通相对独立,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连接“柔和”。以地铁为核心,以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为重点。以地下快速干道为焦点。

2.2 地铁

经过哈西区地铁线有4条,分别为1号线、4号线、5号线和5b号线,并且有两个车站位于哈尔滨西客站,这样就可以保证西客站巨大的客流量得以有效的疏通,同时也方便了外来工作人员进出主城区,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地铁车站间距的确定

世界上地铁平均区间长度为1128m。国外居民超过500万有发达地铁网的大城市,平均站间距为1005m,1987年后投入使用的地铁,区间平均长度呈现减少的趋势。

地铁站间长度=2L N+L C

式中:L N —乘客引向地铁站的最大距离,一般为600m;

L C —地铁站的纵轴长度,一般为300m。

因此,站间距的纵轴长一般为1500m,新建站间距长度为800~1000m。站间距的过长和过短,都会降低地铁交通网的舒适性和有效性,增加乘客在乘行时花费

的时间。

(2)地铁换乘站的布置形式

地铁换乘站的布置原则:

节省换乘时间,减少居民乘行的疲劳,增加乘客的个人自由时间;设计紧凑型换乘枢纽,为合理的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工程量。

换乘站的形式:

换乘站在平面上成“十”字形布置,这样的换乘时间短,换乘站的客流分散,缓解交通压力。

2.3 地下公路交通

(1)地面交通对地面环境的影响分析

所有城市公路交通地下化都紧紧围绕改善地面环境进行。将城市中心进行生态绿化,通过道路将城市划分若干个功能区,并通过方便的交通予以连接沟通。全长5.7公里的铁路街作为哈站-西客站的零换乘快速通道。从哈站到铁路街头仅需8分钟左右,所需时间仅为其他线路交通速度的三分之一。双向4-6车道的规划设计,令这一条干道成为快捷方便的干道,成为哈尔滨旧的城市中心和全新城市中心的重要线路。铁路街的南端汇入哈尔滨大街,正在拓宽的哈西大街,已经变为双向6车道的现代快速干道。工电路联通哈西与学府两大区域,而正在建设的双向8车道宽达70米的哈尔滨大街已经展现出非凡的恢弘气度。

哈尔滨大街是哈尔滨最新的一条街道,这条70米宽的大街北起金域蓝城小区,南与保健路相连,贯通哈西新区,经过哈尔滨西客站广场。哈尔滨大街将是贯通西客站的主要干道,是代表哈尔滨形象的一条街,也是哈尔滨最为繁华、繁忙的一条街。包括溪树庭院、金域蓝城、东辉明珠园等一批知名的高端房地产项目均在哈尔滨大街沿线,而多个大型的商业地产项目也将在哈尔滨大街沿线展开,沿线生活着35万固定居民。

随着松浦大桥、文昌高架桥、铁路街“两桥一街”全线通车。哈尔滨路改工

程145条道路工程完工,哈尔滨市内交通全面改善,交通提速20%以上。

(2)地下快速交通干线

随着城市的发展,哈尔滨大街将升级为城市快速干道,交通量将大大增加,地面的道路无法承受,将来改造成地下快速干线。根据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哈尔滨大街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将在地下规划成地下8~10车道的地下快速干道。相应的减少地面的交通面积,增加地面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城市。

(3)城市公路隧道

城市隧道是解决城市局部地区交通和地面环境的办法之一,主要用在城市交通结点、地面需重点保护的地区等。

2.4地下停车系统

(1)地下停车场需求分析

根据哈尔滨城市整体规划要求,

未来城市中心区需地下停车位

25000个,折合约75万~120万m2,

的地下停车库。

(2)地下停车系统

结合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公路隧道和共同沟建设,在地下负三层平台上,形成地下单向环线,并与各地下停车场进行“柔性”连通,是哈西区地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停车系统。

2.5地下步行系统

解决人流的两种方法:

a. 美国费城模式,即“上天”模式。通过将地上二层设置人行天桥系统,将一

部分人流导向空中,从而减少地面人流。

b. 蒙特利尔和多伦多模式,即“入地”模式。通过在地下设置步行系统,将一

部分人流导入地下,从而减少地面人流。

(1)哈西区人流分析

根据哈尔滨是整体规划定义哈西区的功能,其主要人流有火车站联系外省出入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到各建筑的人流,以及平时到哈西区购物、休闲娱乐的人,而以火车站人流最大。因此,地下步行系统主要解决车站客运高峰的人流交通,为到哈西区的人提供高效、快捷、安全的不行设施。

规划的地下步行系统以疏散地铁站、火车西客站的人流交通为主,因此地下步行系统主要规划在西客站附近地区,使其形成网络。

(2)地下步行系统方案

以哈西区地下空间平面形态为骨架,在地下负二层平台上,通过个地下建筑之间的连通,形成体系完整的地下步行系统,形成富有活力的、动感十足的地下步行系统。

要让人们愿意进入地下步行系统,除了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外,更应给人提供心情舒畅、有宾至如归之感的空间环境,因而应设置有休息功能和集散功能的步行设施,通过喷泉、水池、雕塑来美化环境;通过花坛、树木净化空气;饮水机、垃圾桶可以满足公众之需;电话亭、自动取款机、各种方向标志可以提供游人方便;并且由于是地下全封闭的步行环境,将商厦、超市、银行和办公大楼连成一体,行人可以置骄阳、寒风、暴雨、大雪于不顾,从容活动,一切自如。

3.重要节点地区规划

哈尔滨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在“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城市总体战略指导下,将重点完善中心城区、江北、哈南三城地下空间相向发展的格局。同时,促进城市外围功能区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以“沿主要交通走廊,轴向组团式发展”为主要发展模式。

近年来,由于新区拓展不足,哈尔滨市主要围绕中心区进行旧城改造。哈尔滨市中心区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建筑密度过大、绿地率偏低、公共设施用地不足、停车场严重缺乏、历史街区遭到破坏等,已严重阻碍了城市建设,制约了经济发

展,亟待解决。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应重点考虑城市二环以内的老城区,兼顾群力、哈西等新城区。

哈西新区位于老城区西南侧,以建设高铁站、体育中心和生态居住社区为主。地下空间的开发以交通、商业及休闲配套设施为主,主要结合地铁站点建设4处地下综合体。体育中心地段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集中区,开发深度以中层开发为主。

主要设施布局

哈尔滨市哈西区现状地下公共空间以交通设施为主,已具有一定规模。未来应对其进行完善,并充实商业、娱乐、金融、办公、卫生、体育活动等功能,联通地下街周围的地下商场、停车场

和库房,形成地下地上贯通、功能

完善、环境宜人的地下设施系统。

(1)地下综合体。

城市地下综合体是国外地下

空间建设较先进的城市在近年的

开发中采取的建设模式,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中心。其理念是利用地下轨道交通的快捷与人流量巨大的优势,结合地铁换乘站、大型车站或大型公共设施,充分发挥地下交通设施沿线空间的辐射与拉动作用,从而开发地下公共空间。通过交通和商业等功能空间的互动作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地下轨道交通设施在建设资金与经济效益方面的不足,又可以与地面商业形成互补,使城市更加繁荣。

哈尔滨市中心区内共确定了16处地下综合体,总开发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地下综合体均设置在商业中心地段,其周边地块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应充分发挥联动作用,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利用。地下综合体可以与地铁车站同时建设,也可以先期建设,在建设时应预留地铁换乘站用地。

目前,哈尔滨市地下商业设施的销售价格约为每平方米5万元,若中心区内的地下综合体全部建成,可提供160亿元的收入,经济效益巨大。

(2)地下商业街。

地下商业街作

为地面商业设施在

功能、交通联系、服

务等方面的重要补

充部分,应考虑在商

业密集区进行大量

设置。哈尔滨市冬季

时间长、严寒多雪,

不利于户外活动,而

地下商业街正是应

对这种情况而开发

的地下商业形式。哈

尔滨市多年的地下

空间建设为其中心

区的地下步行网络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应对中心区主要的地下街区进行统一布局,在地下综合体及区域经济中心的基础上,扩展地下步行街区。

地下商业街的开发应保证人行交通空间的开发面积达到总开发面积的55%,其他设施的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比例不超过45%。

(3)地下办公设施。

目前哈尔滨市的机关用地多集中在中心区,其用地紧张的情况已持续很久,而通过地下空间的开发,可以解决办公场所不足的问题。地下办公设施的控制竖向开发层次为浅层、中层。

(4)地下文化设施。

目前,哈西区许多大型设施如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省展览馆等的使用空间均不足。为保护这些地面建筑,规定不允许对其进行改造,因此这些建筑的扩建将以地下开发为主。地下文化设施的控制竖向开发层次为浅层、中层。

(5)地下娱乐设施。

目前哈西区多数娱乐设施均存在地下部分,如保龄球馆、游泳馆等。因此,

在建设这些娱乐设施时,应考虑与外围地下空间联通或留有连接通道。

根据哈尔滨市的气候特点,可在哈西区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地下冰雪博物馆、地下冰雪娱乐场所及播放哈尔滨市冬季风光片的电影放映厅等。这些娱乐场所在夏季开放时,既可展示哈尔滨市冬季的风光特色,又可为游人提供设施完备、服务良好的避署场所;而在冬季,这些娱乐设施在功能、交通联系、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补充部分,应考虑在商业密集区进行大量设置。

修建性详细规划与概念性设计方案的区别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其内容包括: (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二)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三)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四)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五)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六)竖向规划设计。 (七)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概念性设计方案是指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提法,它更不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而比较倾向于勾勒在最佳状态下能达到的理想蓝图。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概念性设计方案一般是在获得新项目后,通过规划设计分析,以《项目设计策划书》、概念性方案设计任务书为基础,指导参加竞标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内容,公司在评选出中标概念性设计方案后,还要进一步深化修改,总结概念性方案设计成果形成最终的设计原则和构思,概念性设计方案包括总平面设计、交通路线组织、绿化景观组织和景观概念设计。通俗一点说,概念性设计方案是正式方案制定之前的一个大体情况。 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 1、成立组织机构 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 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 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 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 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 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 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 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 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 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 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

概念规划及方案设计任务书

成都东湖项目概念规划及方案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成都二环路东五段南侧,北临万达广场与华润东湖项目,南临蓝光项目与东湖国际,西临东湖公园,东临新成仁路(锦华路)。交通便捷,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项目由六个地块构成,包括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医疗用地、派出所用地、学校用地。总用地面积约 280 亩,总建筑面积约 126 万平米,其中地上约 95 万平米,地下约 31 万平米,地上住宅约 48 万平米,地上商业约 46 万方。 二、设计要求 1.整体要求 本项目规划设计应着眼于大型高端城市综合体项目,打造出高端、立体、竖向、多维、绿色、休闲的集餐饮、休闲、娱乐、购物、会展等功能的大型都市综合体项目。应充分体现出高密度集约性、整体统一性、功能复合性、土地使用均衡性、空间连续性和内外部联系完整性。平面及竖向交通应与华润项目、万达广

场有机联系,将三个项目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规划,通过设置纵横交错的交通方式,使项目具有较好的可达性。 2.定位要求 项目拟以国际级视野、战略角度打造“泛城东南门户地标性的国际中央商业生活区”: 3.指标要求 各住宅地块需兼容 10%的商业,各地块指标可根据规划的合理性进行互相平衡。车位配比在满足规范的前期下,还需满足如下要求: 3#地块:满足每 100 平方米配 1 个停车位,每 1 户配置 2.5 个停车位。 4#地块:满足每 100 平方米配 1 个停车位,每 1 户配置 2 个停车位。 5#地块:按规范配置。

4.建筑空间功能及形态要求 酒店:现代时尚尊贵。 办公:现代时尚高科技绿色环保。 商业:便利、丰富、趣味、精致、时尚、动感、休闲、艺术。面向主街的重点商业区建议采用层层退台的方式形成一系列露台商业场所。应着重对商业步行街的空间营造。 商业竖 向示意图 住宅:应用相对独立的出口及景观环境,同时平面及竖向交通均应与商业紧密联系。 地下室:应处理好地下商业与车库的关系,避免人流与车流的交叉。建议各地块之间、地块与邻近其他项目地下车库层层相连通。 地下车库应尽可能引入自然采光。 5.交通要求 应合理规划细分车流、人流走向,综合考虑公交系统、出租车、私家车、地铁、摩托车、自行车等不同交通途径,合理规划

三亚未来城市建设大纲

三亚未来城市建设大纲 三亚新版总规深入分析和评估了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和总体思路,给三亚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不久前,《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通过了专家评审,三亚新版总规编制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象征着三亚未来城市建设大幕已徐徐拉开。 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更加理性发展状态,科学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从三亚的发展经验来看,由于紧紧围绕总规确定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定位,三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从三亚面临的发展形势来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总规对三亚抓住机遇,打造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本次新版总规的亮点 (一)进一步深化了对市情的认识 本版总规深入分析和评估了历版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认识到城市发展及历版总规所传承的脉络,总结了三亚20年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行试验的、新型的城镇发展模式,即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城带乡、以旅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有别于多数城市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具有开创性的专业化旅游城市发展道路。 总规也深刻认识到,三亚的发展与国际化标准差距明显;生态保护亟需强化;空间结构松散;房地产发展需要进一步管控;城乡统筹、旅游惠民仍需完善;风貌特色亟需强化;支撑系统亟待完善等。但是,规划也认识到,三亚正处于城市发展的初中级阶段,承载着国家重大责任和国际高端目标。三亚的问题是在其高端目标定位下所凸显的问题,三亚的一系列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应在发展中创造性地应对和解决。 (二)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总体思路 本版总规提出的城市发展总目标为: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和宜居城市,海南省改革创新和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努力把三亚市建设成为旅游度假胜地、创新创意高地、天涯文化源地。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旅游业作为三亚支柱产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新总规进一步完善了旅游为主导的三亚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提出的产业发展策略同样强调以旅游为主导,建立以高端产业为取向,以旅游业为龙头,以现代农业、海洋产业、创新创意产业、商贸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规划还充分借鉴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经验,建立符合国际旅游城市要求的设施配套标准,完善各类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提出旅游发展和社会民生建设相统一的相关机制建议,建立

概念性规划和总规,控规和详规等有何区别

概念性规划和总规,控规和详规等有何区别 1、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概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组织编制机关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编制单位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编制要求 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基本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 (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 (四)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

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编制及深度要求

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编制及深度要求 第一部分概述 按照管理本部的设计管理流程要求,概念性方案设计是承接项目和产品的设 计阶段,概念性方案设计在概念性方案设计任务书和项目产品建议问题总结的基 础上,设计思路应具有延续性、探索性、独创性和挑战性。 1.方案设计文件编制的目的和特点 a)概念性方案阶段的任务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i.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设计管理模式,起主要工作成果体现在 设计任务分解清单和设计费用预算、项目设计总体控制计划以及设 计单位的筛选;有关项目设计总体控制计划的编制要求可以参照《项 目规划设计分析成果标准》相关章节执行; ii.通常意义上的概念性方案设计。对概念性方案设计本身的要求可以参照本文执行; b)概念性方案可以根据需要结合当地政府报批所需的修建性详规设计,概 念性方案深度以修建性详规深度为参照依据。设计内容在体现概念性方 案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应围绕修建性详规、场地分析和住宅单体选型 的要求进行,表现手法可根据报批或者项目具体需要灵活确定。 c)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单位或分公司规划设计部提供的: i.设计单位提供的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应以构思分析草图、场地分析 草图、住宅单体风格以及户型选型示意图和总平面设计构思图纸为 主,辅以对整体概念构思的的简要设计说明; d)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以说明如何实现甲方策划意图和设计的整体构思为 主,结合政府报批要求及公司内部要求可以采用灵活的表现手法,为充 分展示设计意图、特征和创新之处,可以有分析图草图、总平面及单体 建筑图、透视图,还可根据项目需要增加模型、电脑动画、幻灯片等。

2.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的内容与编排 概念性方案设计应包含以下两大组成部分,分别由设计单位和分公司规划设计部提供。 a)设计方应该提供概念性方案构思说明书、设计图纸、透视图三部分,编 排顺序为: i.封面:写明方案名称、设计单位、设计年月; ii.扉页:注明方案编制单位的行政和技术负责人、设计总负责人、概念性方案设计人,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以上人员需加注 专业技术职称,本部分必要时需附透视图或者模型照片; iii.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目录; iv.概念性方案构思说明:由总说明和各专业构思说明组成;具体要求可参照国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设计说明格式,并应考虑增加结合项 目实际情况的设计内容说明; v.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指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各分类建筑面积、各类住宅每户单元建筑面积等;设计单位应该完成《概念设计任务 书》中的各类统计表格。同时,分公司规划设计部负责人应该审核 上述数据的真实性; vi.设计图纸:主要由规划总平面图、以及道路、竖向、管线、绿化景观、土方平衡等总图类图纸,以及建筑专业图纸组成,可参见第二 部分概念性方案图纸目录; b)分公司设计部应对概念性方案做出完整的书面评估意见; c)如设计合同以及设计任务书中有特别的约定,其设计文件的编制,应按 照招标的规定和要求执行。 3.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的规格与装订 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主要是公司内部根据本规定或者设计任务书的约定制作,以下为主要编制原则: a)一般项目应按设计说明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设计图纸、分析说明, 共四部分。复杂项目每部分可以独立分册装订;

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

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区规划范围:南起亚龙岭山边,北至三亚市行政边界,西起东线高速公路,东至海边,包括南田温泉片区和蜈支洲岛,规划区面积约为98.78平方公里。 分区规划期限:2006年—2020年。 职能与规模 海棠湾总体定位为“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 海棠湾职能:世界级的旅游度假天堂,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国家海洋科研、教育、博览综合体。 海棠湾可容纳居住人口规模为:规划期末(2020年)25万人。其中,过夜游客14万人左右(包括酒店和度假公寓),服务人员7万人左右,原住民4万人左右。 用地结构与布局结构 海棠湾总用地面积98.7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1.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52.2%。 海棠湾的用地结构为:居住用地占总城市建设用地的17.5%,公共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5%,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4.2%,道路广场用地占总城市建设用地的6.1%。 海棠湾的用地布局结构为:“一点、一带、三区、六片、五楔”。其中: 一点:蜈支洲岛,用地面积约1.12平方公里,构建成为具有观光、游览功能的海岛热带雨林公园。 一带:沙坝酒店带,世界顶级酒店及海滩公共设施集中区。 三区:南区:南起铁炉港,北至林旺高速联络线,主要功能定位为综合休闲游憩区(游艇港、高档酒店、旅游小镇、山前度假村等);中区:包括大小龙江塘和指状湿地范围,主要功能定位为高端休闲度假区(顶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游艇社区等);北区:南起指状湿地,北至三亚市界,包括藤桥镇、椰洲、风塘等多个场地单元。主要功能定位为多元文化度假区(本土与异域文化主题酒店、椰洲观光、温泉度假、传统旅游小镇等)。 六片:是指从南到北结合场地特征划定的各个功能片区,分别是: 铁炉港片区:区域公共服务休闲中心;林旺片区:现代旅游服务小镇区;龙江塘片区:高端品牌休闲度假区;风塘片区:国际主题度假社区;椰洲片区:综合观光休闲度假区;土福片区:海洋主题科教博览区 五楔:指的是顺应山势、通向海滨的五条主要绿化通廊,或结合高尔夫、或结合道路隔离绿化、或结合公园绿地,成为保障区内公共开敞空间有效落实、组团之间有效隔离的重要生态绿楔空间。 居住用地规划

概念方案设计收费

概念方案设计收费 概念方案设计怎么收费的呢?概念方案设计收费标准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帮到大家! 概念性规划设计并不在目前行业取费标准当中,而且概念新规划的内容没有标准深度,设计内容根据甲方的要求差别很大,比如有的做的是概念性总体规划,有的做的是概念性方案设计,有的做的类似于控规。根据内容不同,深度不同,面积不同,根据我做规划的了解,行业内价格从1000~10000元/公顷不等,当然也有直接参照相关规划取费的,别如概念性总体规划按总规标准取费。 1.规划类别:这是决定性条件,概念性规划一大多就是概念性方案设计,基本按公顷计价,价格在1000~10000元/公顷不等,如果是概念性总体规划,且规划深度与总规接近,那就按参考总规标准计费。 2.设计院资质:在第一条确定的条件下,比如是概念性方案设计,那么甲级设计院的一般在6000元/公顷以上,乙级的3000`5000元/公顷,丙级的在1000公顷 3.设计深度:总规层面的参照总规来取费,控规层面的参照控规取费,对于有些项目在用地布局的基础上对重点区域加入城市设计的,那么一般在5000元/公顷以上。 1、建筑保温阶段:建筑保温是指为防止冬季室内过冷及减少室内热量损失,在设计中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又称

建筑防寒。建筑保温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使房间具有良好的热特性和合理的供热系统。其具体的保温措施有:在保证充足日照时间的同时避免受寒风的侵袭;选择有效的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措施;改进窗的材料及构造以提高窗的气密性能;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等。 2、建筑防热阶段 建筑防热是指为防止夏季室内过热及改善室内热环境在建筑规划设计中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建筑防热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尽量减轻太阳的直接辐射;二是尽量减轻太阳的间接辐射;三是强化自然通风。且具体的措施有:对建筑物的布局方式、体型及朝向的正确选择;保持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围护结构外表面选用浅色装饰;选择有效的外围护结构隔热措施;选用合理的窗口遮阳方式。 3、建筑防水阶段 建筑防水是指为避免建筑物因水的侵蚀影响建筑使用的耐久性和室内环境质量而采取的技术性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避免建筑物产生裂缝以减少水的来源;将建筑物表面缝中的水引导至缝外以防止内渗;采用具有隔水性能的材料或防水构造以阻断水的通道。按所用材科的不同,防水构造可分为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两种。其中,刚性防水是用防水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概念发展前景

地下工程导论报告 姓名:马敏超学号:***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而21世纪应该是地下洞室开发利用的世纪。 在当今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存的时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二十一世纪是地下空间的发展世纪,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过渡开发,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交通拥挤和水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因此人们不得不向地下要生存空间,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而带来的压力。 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这决非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它如晨钟暮鼓,告诫人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研究对策 “可持续发展”被作为国策提出来了,摆在每个学科、每个产业的面前,土木工程界也应顺潮流而检讨自己。大量的土建工程拔地而起,每天都看到大片良田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并且无法再生,居住、交通、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把地面活土多留点给农业和环境,使地下空间成为人类在地球上安全舒适的第二个空间,是土木建筑工作者的紧迫课题。国际上已提出把“廿一世纪作为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年代”,日本提出要利用地下空间,把国土扩大数倍。中国也开始重视地下空间利用的立法工作,各地区已开始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但由于技术立法不够,在这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花费了许多不该花的工程费。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致命的瓶颈,人们在拥堵中等待、愤怒、绝望,也开始因为渴望速度而寻找方向。当一个名字叫地铁的尤物可以让交通烦恼消却、速度诱惑满足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爱上了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之旅。地铁的另类空间激发着人们的国际化大都会想象力和商业想象力,地铁天文数字般的投资令城市人痛并快乐着,地铁承载着所有都市人内心的柔软和抒情,令那些对城市失望的人可能重新爱上城市。 1、概述 城市地下工程师从事研究和建造城市各种地下工程规划、勘察、施工和维护的一门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的分支。 城市地下工程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地下铁道、公路隧道、地下停车场及各种穿越障碍的地下通道;工业与民用方面的各种地下制作车间、电站、各种车房及商店;人防市政地下工程,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与生活等方面的联合体育建筑等。 城市地下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应反映出各个不同年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与水平。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复习大纲.doc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总复习知识点 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首先通过国内外城市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介绍了全世界城市经过四个阶段实现了城市化,丰富和发展着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功能。 城市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全世界城市化的过程中按照发展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阶段。城市初期吸纳劳动力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容量外延扩大,完成城市化的第一阶段。城市通过再开发市中心,内涵式扩展完成了城市化第二阶段。城市郊区化和再城市化发展了,外延式和内涵式并存过程完成了城市化第三阶段。目前的泛城市化现象,使世界进入城市化过程的第四阶段。 全世界城市发展过程都面临“城市化病”现象。但是不同的发展历史呈现不同的现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面临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城市郊区化和泛城市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滞后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前者表现为城市人口负增长和出现城市群;后者表现为城市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水平不协调。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展动力;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关键;现代化的技术、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城市容量又称城市空间容量或城市环境容量,是指城市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对城市人口、静态物质(建筑物和各种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的综合容纳能力。理论容量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根据城市性质、自然条件和经济地位、发展远景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实际容量是一个城市某个阶段实际存在的城市空间容量。城市容量包括人口容量,一般以人口密度衡量;土地容量,表现为各种用地指标。城市容量的计算方法。 理论容量与实际容量间的关系:理论容量大于实际容量,城市发展不充分、有发展潜力或空间。理论容量等于实际容量,城市处于发挥其机能的最佳状态,具有良好的发展活力。理论容量小于实际容量,城市出现恶性膨胀,城市病出现。 城市规划要解决城市的四大功能布局和协调: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城市规划的期限: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10年。 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基数。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产值推算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统计分析递推法,数理统计法,城市性质类比法。一般都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辅助校核,再根据城市环境、最佳经济效益规模决定。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各物质要素在某一时段的空间分布效应、外在形态和演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层次上分为内部空间(城市各功能区)、外部空间(卫星城、郊区、飞地)、群体空间(城市间、城乡间)。城市空间结构内涵用密度、布局和形态评价。 城市密度表现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利用的强度,反映城市不同地段经济活动聚集程

概念性方案设计深度要求

概念性方案设计深度要求 项目概念性方案设计成果及深度除满足国家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有关的要求外,同时必须满足甲方以下要求。 一、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及图纸8套:统一按A3规格印制、装订 概念设计方案图纸目录

概念设计方案图纸深度要求: 1.总平面图 1)标明用地界限、道路红线、周边道路名称、指北针; 表明地下室边界和出入口位置;2) 标明建筑单体的层数和退线,建筑单体体块和建筑间距要3)用真实 尺寸; 4)表明小区道路的性质、位置、与城市道路接口的位置以及道路中 车行道、绿化带及人行道的划分并标明道路红线宽度。 5)表明停车位位置和停车数目; 表明景观绿地和水系的性质、等级和边界。6) 2.功能分区与产品类型分布图 1)明确住宅和公建分区;排布适宜地块档次与形态的住宅产品。 2)描述公建配套设施设置位置、规模、占地和内容; 3)根据现有市政配套情况选择设置各类技术配套设施(煤气调压站、变电站、垃圾中转站、水泵房、物业管理用房),通过明显的图例描 述这些设施的名称、位置及规模。

3.交通、消防分析图 1)根据道路设计宽度,示意性表达路网分级,标明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接口的位置,并完成各级道路的道路断面放大图。 2)对用地已有道路进行功能定位,通过明显的图例区别表示车行道及人行道。 非机动车流线和人行流线通过不同的图例表达各种机动车流线、3).的分级与方向设计。 4)通过不同的图例表示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各种停车方式、位置、规模与数量。 5)表明满足消防要求的车道和场地设计。 若单张图纸无法清楚表达上述设计内容时,应分成若干张图纸分别表达。 4.分期开发分析图 1)应表明分期开发的范围、顺序。分析分期开发的地块价值、交通可行性、公建配套分布、景观分期利用、施工难易度、物业管理的可行性; 2)各分期地块应有经济技术指标数据的统计; 应体现分期销售卖场的统一规划构想,并标明首期卖场的3)选址。 5.典型组团单元分析图 应体现典型组团单元、庭院或邻里单元大体的户型配置、朝向、间距、转角、入口的关系。 6.物业管理模式分析图

三亚市海棠湾规划整合

三亚市海棠湾规划整合 时间:2008-04-10 作者: 1. 规划背景 1.1 规划整合的背景与依据 2006-2008 年期间,由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完成了海棠湾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工作。2008 年以来,海棠湾的开发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在过程中遇到了片区控规指标错漏、片区之间基础设施无法衔接和路网错位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为更好的落实国际旅游岛战略,整合原有规划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更全面的给具体建设项目提供管控参考,海棠湾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市政

府授权的市一级行政审批权的派出机构)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三亚市海棠湾规划整合》。通过本次规划,整合与修正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深化相关的建设管控内容,作为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的补充。 1.2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年10 月28 日) 2 .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4 月1 日)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指标》(GBJ137-90) 4.《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重大调整》 5.《三亚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 上报) 6. 关于同意编制《三亚市海棠湾规划整合》的批示 国家相关规范及三亚市相关地方法规。 1.3 规划目标 为保障”国际海棠湾,文化海棠湾,生态海棠湾,低碳海棠湾,梦幻海棠湾“的建设理念的落实,有效对接海棠湾管委会“科学性、高标准、高效率、精致化”的建设管理,指导纷繁复杂的多维度建设过程。本次规划整合确立四大工作目标: 一、承接国家战略;深入研究国际旅游岛宏观战略的要求,结合目前海棠湾发展的具体情况,深化与细化各片区的旅游产品定位,落实国际旅游岛的宏观战略。 二、落实统筹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落实在规划工作中。 三、建立惠民途径;建立民生与国际化旅游项目的政策桥梁,实现国际化标准和民生标准合一。 四、贯穿建设管控;在管委会的规划管理机制下,给重点项目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控要求,确保具体项目建设与海棠湾总体定位的有效衔接。 1.4 规划整合技术路线和指导思想 技术路线:

概念设计方案说明

附件一: 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概念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 2、项目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渝鲁大道旁; 3、项目规模: 用地面积约2亩,总建筑面积约3500m2,最大层数≤3层(地上),建设总投资约2500万元。 4、用地现状: 项目用地呈不规则形,主要为平地。 北侧为坡岸地带,西面为一围墙,西南面约7米处为一高10层的居民楼,东北面紧邻城市I级干道,干道另一侧为高层住宅小区。 (二)功能组成建筑节能技术展示中心: 约2000m2(展区布置方式由设计单位自己考虑);建筑能耗监测中心: 约350m2(包含监测设备室、监测控制室及辅助用房等);建筑节能技术交流中心: 约450m2(包含1个80人大会议室,2个小会议室,休息室及辅助用房等);管理用房: 约400m2其他辅助用房及地下车库: 300m

2。 注: 在总面积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可适当调节各部分面积。 (三)项目建设目标 1、满足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公共建筑三星级的要求。 2、全国领先的低能耗示范建筑,节能率达到75%,单位建筑面积年能耗低于60kWh。 3、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30%,绿色建材使用率不低于80%,水资源回用率达到建筑总用水量的20%。 二、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基本要求(一)“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的概念设计方案,应充分体现低能耗、绿色、智能化的理念和内涵,在外形设计上不应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要有创新或突破。 (二)根据本征集公告提供的建设场地地形图及公园规划设计图,设计方案要尽量与公园的整体规划和风格协调一致,同时要结合重庆地区的人文、气候、经济条件,体现本土化。 (三)所有征集作品应是,没有著作权纠纷。 (四)为确保应征方案评选的客观性、公正性,将严格执行盲评制度,所有应征方案的评选将在匿名下进行,各应征方案设计人员都不能临场解说和答辩,因此设计方案必须附有相应的图纸说明和文字解释。 三、设计建议(一)绿色生态设计建议 1、整个项目围护结构对节能贡献率达25%。 外墙立面可采用多种做法,包括呼吸式双层皮幕墙、轻质保温外墙等。

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哈尔滨市哈西区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姓名: ## ## 学号: 20100020#### 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 指导老师: ###### 教授

目录 1.总说明 (2) 1.1 哈尔滨市哈西区的定位 (2) 1.2 哈西区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 (4) 1.3 哈西区地下空间规划总体构想 (5) 1.4 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分析 (6) 1.5 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7) 1.6 哈西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 (8) 2.地下交通规划 (9) 2.1 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9) 2.2 地铁 (10) 2.3 地下公路交通 (11) 2.4地下停车系统 (12) 2.5地下步行系统 (12) 3.重要节点地区规划 (13)

1.总说明 1.1 哈尔滨市哈西区的定位 哈尔滨别称“东方莫斯科”、“东方巴黎”,中国 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东北规模第一大城市,户籍 总人口1200万,中国特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副省级城市,黑龙江省省会,哈大齐经济区的核心 城市,远东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 四大冰雪城市,国家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国务 院颁布十大城市之一,国家门户城市。哈尔滨市是 北部经济、政治、贸易、科技文化事业的中心城市, 在黑龙江省处于龙头和窗口地位。这样一座特大城 市的发展,必然对城市的用地规模和空间容量提出不断扩大的需求。地下空间是潜力巨大的城市后备空间资源,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科学、有效地拓展城市空间和改善地面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哈西区主要指哈尔滨西站地区,建后的哈西新区将成为文化产业、教育产业、新技术产业、运动休闲产业、商贸业为一体的城市副中心。新建的哈尔滨西客站是新建铁路哈大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作为哈尔滨市两个重要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中心之一,汇集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社会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

规划与方案设计合同概念性规划设计word精品

GF-2000-0209 规划方案设计合同 项目名称:_ _________ 项目地点:__ 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由设计人编填) 设计证书等级: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_ ______ 设计人:_ ___ 签订日期:__ 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制 . 委托人(甲方): 设计人(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项目规划方案设计,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第一条本合同依据下列文件签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 1.2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1.3建设工程批准文件。 第二条本合同设计项目的内容:名称、规模、阶段及设计费。 2.1项目名称:。 2.2项目地点:。 2.3项目规模:。 2.4设计阶段:。 2.5设计范围及内容:。 2.6设计费: 序用地面积设计单价总价备注设计项目22) /m元) (号元(m) ( 本合同设计费按上表所列设计项目,采用分项总价(含税)包干。实际设计费用按乙方实际完成的设计项目分别结算,上表中暂定面积与甲方实际委托设计的面积误差在±5%以内. 的,均不调整该分项设计项目的设计费总价,如误差超过±5%时,按表中单价按实结算该分项设计项目的设计费。各分项设计费包括乙方按照本合同约定完成所有设计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按照本合同约定提交设计成果的进度要求所需的加班工作、设计技术人员到本工程现场参加设计成果交底会议的交通费、餐费及正常完成全部设计工作内容所需的一切费用;乙方完成合同约定的正常设计工作,各分项设计费不得调整。当设计完成并经甲方批准后,如甲方要求乙方再做出修改或需要重新设计的,当修改量不超过30%的,修改费用已含在包干价内,不另增加设计费用,修改量超过30%的,超出部分由甲方向乙方另外支付修改费用。另外,甲方有权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或变更上表中部分设计项目,设计费用按实际完成设计项目进行相应增减调整,并按调整后的设计费用作为付款依据。 第三条甲方应向乙方提交的有关资料及文件: 序号资料及文件名称份数提交日期有关事宜 第四条乙方的服务内容及乙方应向甲方交付的设计资料及文件: 4.1常规服务 4.1.1乙方须积极配合甲方的合理要求,履行乙方职责,设计成果需符合现有国家、广东省及项目所在市规划之规范及要求以及甲方的设计验收标准(详见附件《设计委托书》)

概念性规划设计

什么是概念性规划设计 说实话,我自己是做审批多一点,做总平面图审批、规划设计方案审、施工图规划审查比较多,见惯了前后多次改动,还是喜欢在审批环节里各项成果高度一致。所以对所谓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什么样的设计深度算是概念性规划设计,概念性规划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做这样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特点? 有同行说概念规划设计在国外很普遍,英国把概念性规划叫做(结构规划),波兰把概念性规划叫做(城市与区域规划),香港把概念性规划叫做(发展策略),美国、新加坡叫做(概念性规划)。目前国内的规划体系中没有这个层级,现有的体系还不能解决现实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但国内一些大城市已经才开始频繁涉及到用概念性规划设计来处理一些复杂问题。 概念性规划设计的定义 先帖国外的 国家时间名称主要内容作用 新加坡1971 概念规划分阶段发展目 标,综合的土地利 用规划取代原有的总体规划 英国1968 结构规划制定区域范围内的 发展框架和土地政策指导详细规划的具备法律效力的规划 香港1970 发展策略综合土地利用、运输 问题探讨、环境问题 探讨的大纲性文件作为规划图则和发展规划的 基础研究 波兰1961 1980 整体规划考虑所有综合因素的 全面的规划为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国内的讨论比较多,没有定论 但是大致上现在越来越趋向统一 1991 段险峰 制定城市或地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城市或地区的性质职能,制定开发政策, 确立定额指标 为城市发展城市建设提供宏观指导,从而避免城市发展的盲目性和 短期性,将城市建设纳入有计划的、长期的运行轨道 在总体规划之上的独立规划层次 1999 沈德煦 全市域在可预见的未来对市域范围城市远景发展进行的分析研究

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招标书(精)

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招标书 _________________: 我公司拟在江西南昌 XXX 地块规划建设居住小区,拟邀请有一定实力和业绩的甲级设计院参与投标,经过考察邀请贵单位参加本次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投标,现将方案设计任务书等内容介绍如下: 一、项目名称: XX 公司 XX 房地产项目(暂定名) 二、项目位置: 本项目地块位于江西南昌风景秀丽的赣江之滨,临富大有堤望赣江,介于聆江花园和赣江大桥之间,东、西、南三面临规划道路,北与江中楼盘相连。总用地 68 亩,其中一期 43 亩,东临规划道路,临江面南北宽 131.50 米,东西长237.75 米;二期 25 亩,南临规划路,临江面南北宽 101.00米,东西长 208.00 米。该地块也是目前南昌不可多得的滨江地块,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 三、规划定位 1、要求规划设计能体现滨江居住建筑的特点,创造出不同于南昌其他滨水居住建筑的理念和环境,成为南昌新的建筑亮点; 2、本项目为综合性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毗邻龙赣江的环境优势,在小区内部为住户营造一种个性化、生命筑化、智能化的居住环境空间,以南昌地区的居住习惯为出发点,同时面向未来的居住功能需求,满足住户的使用和规划及相关管理部门的要求; 3、强调建筑的可识别性,通过建筑形态和色彩的有机组合、搭配做到统一中求变化,体现时代感。 四、规划设计依据 1、国家及江西省、南昌市现行有关规划设计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2、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划定的建议用地规定红线图及控制指标; 用地性质:居住; 建筑容积率≤2.7、建筑密度≤25、绿地率≥40; 机动车位:住宅 3 泊位/10 户,公建 1 泊位/250M2建筑面积; 主出入口方位:南侧 25 米规划路; 建筑间距:多层 1:1.1H ,高层 1:0.8H 且大于 24 M米控制; 退离红线:建筑退南侧 25 米规划路 8 米以上,建筑退出富大有堤堤防保护范围;必备的公共设施:配套物业管理、社区中心、幼儿园、垃圾站等; 3、本设计任务书。 五、规划设计内容要求: 1、小区户数:一期不少于 450 户,二期实算; 2、住宅设计满足定向客户群体要求,户型以三室二厅二 WW卫(建筑面积分别为 140 平米、160 平米和 180 平米)为主要户型,少量配置复式户型(顶楼),在设计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考虑一梯(或二梯)二户,南北朝向; 3、停车泊位:机动车停车数为户数的 80,并设置相龙应的自行车、摩托车停放点; 4、交通组织要求与城市道路合理衔接,小区内做到人车分流; 5、居住小区设置中心景观区,注意区内景观与外部景观的融合及住户景观的均好性要求; 6、小区配套:配套物业管理、社区中心、幼儿园、垃圾站、设备用房、商业超市、公共停车场、室外活动、休闲场地等; 7、小区整体规划设计,并考虑小区分期开发与建设。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目录 一、珠江新城的概况 (4) 1、珠江新城的定位 (4) 2、珠江新城的分区 (4) 二、珠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 (5) 三、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设构想和地下缆车构想 (6) 1、城市中轴线构想 (6) 2、地下缆车构想 (7) 四、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7) 五、珠江新城地下交通规划 (8) 1、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8) 2、地铁规划 (8) 3、过境交通规划 (9) 4、内部车行系统规划 (9) 5、地下快速交通干线APM 线规划 (10) 6、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11) 7、地下公路交通规划 (11) 8、地下停车系统规划 (12) 9、地下公交及旅游大巴系统规划 (13) 10、地下空间静态交通规划 (14) 六、地下商业街规划 (14)

七、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16) 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 (16) 2、地下真空管道生活垃圾收集系统 (16) 3、共同沟 (17) 4、共同沟投资与运营管理规划 (18) 5、地下雨水收集和中水处理系统 (19) 6、地下变电站 (20) 八、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 (20) 1、地下防空系统规划 (20) 2、地下防灾系统规划 (21) 九、地下空间综合体规划 (22) 1、地下综合体建设意义 (22) 2、地下综合体功能组织形式 (23) 3、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分层功能规划 (24) 4、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筑设计 (24) 5、地下综合体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图 (25) 十、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新技术研究及运用 (25)

海棠湾规划

今天,专家评审并通过了海棠湾分区规划和城市设计。依规划,海棠湾将建成“国家海岸”,成为国家品牌,承载国家热带滨海旅游形象。 “国家海岸” ———世界级的度假天堂 经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半年多的规划编制,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今天揭开面纱,规划中的未来海棠湾开发蓝图开始展现。 有关人士评价,作为三亚最后一块高品质的海滨资源,海棠湾是三亚成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希望,是海滨度假区拓展的“重中之重”。 规划将海棠湾定位为:“国家海岸”,是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度假天堂。这里,是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是国家级海洋科研、教育、博览基地的综合体。 据规划人士介绍,“国家海岸”的定位,意味着海棠湾将以建设世界级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为目标,成为国家品牌,承载国家热带滨海旅游形象。 海棠湾规划总用地面积98.7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1.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一半以上。规划居住人口为25万人,几乎相当于再建一个三亚城区。 “一点、一带、三区、六片、五楔” 根据方案,海棠湾规划总体结构为“一点、一带、三区、六片、五楔”。其中“一点”为蜈支洲岛,规划定位为海岛热带雨林公园;“一带”为沙坝地带———定位为世界顶级酒店带。

“三区”分为南、中、北三个区,南区:南起铁炉港,北至林旺高速联络线,定位为综合休闲游憩板块;中区:包括大小龙江塘和指状湿地范围,定位为高端休闲度假板块;北区:南起指状湿地,北至三亚市界,包括藤桥镇、椰洲、风塘等多个场地单元,定位为多元文化旅游板块。 “六片”:包括铁炉港片区、林旺片区、龙江塘片区、风塘片区、椰洲片区和土福片区。铁炉港片区定位为区域公共服务休闲中心,林旺片区将会建设成为现代旅游服务小镇区,龙江塘片区定位为高端品牌休闲度假区,风塘片区定位为国际主题度假社区,椰洲片区将建设成为集小镇、温泉、椰洲于一体的综合观光休闲度假区,土福片区则结合设置为海洋主题科教博览区。 “五楔”:各个功能片区被生态绿地所包围,五条主要生态绿楔顺应山势从基地中部穿过,直通海滨,形成从场地通山达海、联系内部泻湖、河流、湿地的绿化开敞通廊,成为保障区内的重要生态绿化屏障。 重现海上丝路图景 规划以重现海上丝路图景为主题,恢复场地内南北内河,利用蜿蜒的内河水系串联了区域北部的藤桥河椰子洲、中部的大小龙江塘和南部的泻湖这三处较大的水面,连接两岸的岛屿、半岛等功能板块,形成一条复合水上游线,极力渲染水岸风光的特色。 在内河两岸营造体验东南亚、南亚、西亚风情的大小岛屿以及半岛主题区,打造一个充满传奇故事、异域风情的水上体验之旅。 铁炉港及其周边区域将会形成东南亚风情的特色板块,中部龙江塘区域水滨将会形成浓郁的南亚风情区,北部结合椰洲片区和土福片区将会形成伊斯兰风情

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大厦密集,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但是于此同时,问题也接踵而来: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这给人们居住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也制约着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转向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到底有多少呢?一般说来,地下空间的资源就是城市总面积乘上开发的深度,再乘上40%的可开发系数,就是可开发的地下空间的资源。这个量是很大的,一般要达到一个城市的已有空间容量的数倍。有人提出来,地下空间开发造价很高。地下建设的造价确实比地面造价要高,一般高三到四倍,最少也在两倍以上。比如东京地下商业街的造价,每平方米平均是25~90万日元,是地面同类型建筑的三到四倍。但是地面建设要加上土地的价值--每平方米300万日元的土地费,这样地下建筑的造价反而比地面建筑要低,仅为后者的1/4到1/12。因为地面拥挤,地面土地的价格就猛涨,这个时候来开发地下空间的话,反而便宜。 虽然地下空间的可利用资源很多,但是仍有很多人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产生质疑,下面我将从3方面论述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一、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利处看其必要性。 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对于解决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是对于缓解土地紧张方面:在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渐趋枯竭,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城市发展上则表现为人们对城市容量的需求与土地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所谓的生存空间危机。 地上空间和土地的面积成正比关系。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上空间往往被垒加起来使用,如多层立交桥。很多城市设施的建设都在争地。越是人口密度大的地方,这种矛盾越显突出,地价也越来越贵,尤其是在旧城区,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是“发展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使城市的部分功能由地上转入地下,实现由“二维”向“三维”转变,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率,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