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思想史》读书报告

《管理思想史》读书报告

《管理思想史》读书报告
《管理思想史》读书报告

《管理思想史》读书报告

管理学从诞生至今不过区区百年,但是他却是至今为止影响人类社会生活最深刻的学科之一。涌现了许多绚丽斑斓的思想和众多风流倜傥的人物,它们的名字至今耳熟能详。雷恩通过历史的透视镜,让我们了解到了那一段为人了解却不为人熟知的历史。通过《管理思想史》这本书,他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科技层面综合考虑,确定了管理思想发展的文化背景,并以此为标准,把管理思想史分为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当前时代四大部分。

雷恩认为工业化之前甚至是工业革命时期(具体地19九世纪70年代之前)人们对管理的理解与实践还处在初始阶段:管理本身不管是理论还是现实实践还没有被凸现出来,它和其它实践和理论还处于融合状态——处于它们的遮蔽之下,当我们必须要界定所谓的管理“事件”时,其实质是(类似用“从后思索法”)用现代管理学中的术语来反观到没有成熟形态的管理活动或事件上。基于此,雷恩认为早期的管理思想还处于(被动)管理时期,“在这些非工业化的情境下,没有或几乎没有必要创立一种正式的管理思想体系”。只有随着工业革命,随着大规模工业组织陆续建立,才出现了探索管理问题的紧迫感,“工业革命创造了工厂体制,带来了管理问题”。当然,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只能算作萌芽,“当时(指美国工业革命时——引者加)很少有人能够理解管理者这种工作,绝大部分注意力强调的是技术或财务能力,而几乎不强调管理本身”。以高度自觉的方式,讨论、实践(实验并运用到企业中的)管理是从19世纪末的大西洋两岸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开始的,管理学的20世纪属于美国。结合对历史的理解,雷恩将重点也就放在了科学管理时代和“社会人”时代。

科学管理时代是由工程师泰罗等人开创的。对此,管理学界早有定论,雷恩的贡献,是对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群体进行了富有新意的总结。他引用著名记者、评论人和大众媒体对泰罗的评价,以这种方式说明泰罗的人品与性格。例如:借用揭发美孚丑闻的塔贝尔(Ida M. Tarbell)的话说:“在这个国家,最堂堂正正的人就是泰罗先生,他心甘情愿地承受着工会领导、国会议员以及调查人员出于误解、怀疑或者恶意的各种诘问和诱迫。”关于泰罗在宣传科学管理中

多次讲述的“搬运生铁”案例,雷恩就进行了史学的爬梳和考证。他最少引用了

6位研究者的不同研究结论,而且转引了大量档案资料,从不同角度还原这一案例。道出泰罗影响最大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是泰罗与同库克(Morris L. Cooke)合著的。通过种种考证,再一次强调了泰勒在科学管理时代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雷恩对科学管理时代的璀璨群星也作出了细致的叙述。像主要贡献在动作研究的吉尔布雷斯夫妇与泰勒的关系,作为地质工程师起步的管理学家法约尔等等。在科学管理的作用与影响方面,雷恩引用了大量数据,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科学管理对美国经济的推进作用。根据雷恩的论证,美国在科学管理时期,经济总量猛增,工人的工资翻番,劳动时间在不断减少,工会的作用、工人的福利以及早期的人事管理,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在科学管理的国际传播方面,雷恩详尽论证了科学管理在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的推广情况,特别是苏维埃俄国对泰罗制的学习和应用,充分反映了泰罗制与计划经济的关系。

“社会人时代”的出现是偶然的吗?(它的出现看似仅仅是源于霍桑实验。)雷恩认为,“管理思想的时代绝不会以某个特定的年代作为起止时间。相反,存在各种运动的融合,各种主题在大小调不同的调式中变换”。他认为社会人时代的出现,人际关系学说的讨论不是偶然的,管理思想中不是仅仅到社会人时代才开始关注人。为此,雷恩着重从文化视角为全书的分析框架布局。在这个框架下,从始至终一直在讨论管理中的人的问题。用他的话说,人是他这本管理思想史的一个基本关注点。他提出过重要命题“科学时代不仅关注效率,同样关注人的因素”,当谈到社会人时代的“人”的因素的来源时,他强调:它不仅仅是源于相对于古典时代“经济人”的对立面的社会人,不仅仅是霍桑实验这个其它学说都无法解释时,只能等梅奥用他的“社会人”假设来解释。雷恩用整个部分来说明管理思想史从工业化之前的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社会人时代一直在关注人,只不过处于不同层次上罢了。雷恩认为对人的关切应有更深的文化渊源,社会人中的“人”需要一个文化支援,“人际关系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是从人文主义者思想的复兴”,“对组织中人的关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他是从西方长期的人文主义文化讨论背景来思考问题的。

雷恩用一部书来诠释管理在深层次上是关注人的,管理源于文化,源于生活——管理学是人的生存实践的总结。基于此,我不禁再一次体会到了管理学的魅

力之所在。不论是几十年还是几百年,管理始终在探寻。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

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

《历史的真相》读书报告

《历史的真相》读书报告 ——后现代主义史学之我见 《历史的真相》一书,不只是有关近年来史学界主要思潮的分析与叙述,同时也是近几十年来主要批判思想发展与影响的说明。作者是从历史研究的实务经验来讨论问题的,书中没有什么高深难懂的理论,有的是其独特的视角、大胆的反思和全面广阔的思考。书中的叙述穿插了史学史、历史哲学和社会文化思潮,以及社会变迁的相关内容,还包含着历史哲学的思考。 作者主要探讨了三种绝对主义的发展及其对史学的影响。首先是启蒙运动时代信奉的科学的英雄主义模型,第二是笃信进步的观念,第三是知识绝对主义。作者对人们观念中奉为经典的观念进行了解构和分析,然后提出疑问,得出自己的观点。作者指出,一切论述都是相对的, 都与当时的立场相关, 当时相信的事就变成真理。科学作为一切真理的源头和模式的地位被推翻,而深埋于历史背后的事实真相是可怀疑的和相对主义的。所有的历史都是暂定的,谁也不能自认是定论,只有历史学的民主实践才最有助于理解我们的世界。 十八世纪,自然科学与其实验方法渐渐成为衡量一切真理的准则,科学变成了一切知识的绝对范本,即“科学的英雄主义范式”。他们认为如果科学是中立的,而且是普遍适用的,全然是天才一手促成的,这就把近代科学起始的其它要素都抹杀了。这种抹杀使历史变得枯燥无味,或者说抹杀了历史的真相。 经过史家的不懈努力, 终于向历史的权威学说提出了挑战。挑战首先从历史的科学性开始, 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由一股势力支配历史学话语的局面。启蒙运动打破了用基督教神学阐释历史的范式,第一次出现了诠释历史的多种方式。十九世纪中叶,历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三位史学大家孔德、达尔文、马克思, 都是科学绝对真理的倡导者。孔德指出历史揭示科学定律,用实证主义为阐释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法则;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法则来解释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马克思则试图为整个人类历史总结出相同而具有普适性的科学定律。到二十世纪末,孔德的实证主义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法则相继受到挑战和颠覆,惟有马克思的唯物史仍然保有活力。 史学研究的转变是从孔德和斯宾塞开始的。培根的《新工具》使实证主义大为发展。黑格尔和孔德等人的现代史理论, 为历史的重要性提供了一种知识依据。兰克学派称,历史学家应当以追求历史真相为目的。至二十世纪,韦伯和涂尔干对实证主义提出挑战。二十世纪中叶, 库恩提出用社会因素解释科学革命起源,向历史科学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库恩的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科学的英雄主义范式。面对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浪潮,作者主张历史学的民主要鼓励对传统观点持怀疑态度, 同时也要相信历史的真实性与可知性。福柯和德里达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他们向知识的客观性与语言的稳定性等观念发起了挑战。福柯认为,“真实和真理不过是包藏着权力意志的话语”,提倡挖掘被遮蔽、被忽视的历史真相。科学家强调科学事实的客观性, 其实就是在用一种意识形态的解释来掩盖其做出选择和阐述时起作用的主观意志。因此,历史学的真实性、客观性、历史叙述形态,都曾是后现代主义者攻击的对象。 历史研究中没有绝对的真理与客观,结论是折衷与调和的产物,是话语制造知识,而不是知识在制造话语。而历史发展是多线的、多层的演进,一种方式难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一、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 徐双敏:所谓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黄健荣: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 管理理念效率绩效 管理主体政府组织公共组织 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受外部政治干 扰 政府、企业、公民 社会互动 管理方法行政、法律方式更关注私人部门 管理方法 管理目的重执行,重程序重结果,重责任 B途径,Business Approach,企业管理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是可以运用工商政策和企业战略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特点就是非政治化和和企业化。 P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公共政策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应该是与公共政政策的制定密切关的管理。 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与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 1、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 2、前者并不强调公共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后者则特别重视公共组织的特殊性; 3、前者企图与公共行政合流,,后者则想要摆脱公共行政,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 4、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前者重视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强调组织设计、人事与预算等问题;后者则强调政策与政治问题; 5、前者主张采用量化析,后者则采用个案研究法。 二者的的共同点:组织外部定向(即关心公共部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 N途径的的产生:公共管理的P途径与B途径的逐渐融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途径(the new approach,N途径) 三、简述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问题。 1、政治的逆向控制。 2、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 (1)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 (2)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 (3)出现“彼德现象”。 3、科层制组织对自由的双向制约。 (1)标准化公共产品使公民失去选择的自由; (2)限制了组织成员的自由。 四、简述“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基本内涵。 ①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②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 ③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遵循类似于物理学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以由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 ④行政将成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的效率。 五、简述韦伯官僚制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论述该理论对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韦伯) ①明确分工。将组织内部的工作进行分解,按照职业专业化的标准对人员分工。同时明文规定每个人员拥有的权力和责任。 ②等级系统。将各种公职和职位按等级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体现等级体系的自上而下的指挥链。位于指挥链上的每个下级都要服从和接受上级的监督和控制,每个上级都对自身和下级的决定及行为负责。 ③人员任用。从通过正式教育培训和考试获得一定技术资格的人群中选拔员工,并根据相应的职务要求来任用。 ④管理人员专职化。设计管理人员固定薪酬制度和职务晋升制度,以此促进管理工作向职业化发展。 ⑤遵守规则与纪律。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行事。 ⑥员工之间的关系。用理性主导员工之间的关系,应避免私人情感的干扰和影响。这不仅是处理组织内部关系的准则,也是处理组织与外界关系的准则。 六、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经济行为还是政治行为,其结果都应从人类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都应该只考虑个人) (2)人的经济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一样的,无论处于什么位置,追求私利和个人效用的最大化都是最基本的动机。 (3)交易政治学: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一样,其行为的基础仍然是交换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七、简述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不考) 八、公共组织有哪些区别于私营组织的特征 公共性。 非营利性。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敬告青年》敬告什么 周三10-11节翻译学院商务外语B班雷雨晴学号:15307146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在上海(后期迁至北大)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所以《敬告青年》的写作背景相当于是新文化运动的写作背景。 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黑暗。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新文化运动是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敬告青年》开门见山就指出了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自然淘汰之途,予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生尊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尊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

会则社会亡。”比喻十分恰当而具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的重要性。接着,他提倡科学与人权并重,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青年杂志》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与民主“改造青年的思想,辅导青年的修养”。为了将民主科学的思想发扬光大,他指出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论证:(一)自主而非奴隶的,“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而我国“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这六条标准的要求都是从当时的实践出发,强调反对自古以来的封建专制、反对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倡自由、民主和科学精神。陈独秀将中西文明相互对比,并且大加赞扬欧洲文明,尤其是法兰西文明。 《敬告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同样对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影响,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动之方向,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 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受到外国凌辱。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我们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数言之间,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而18世纪末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对于清政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其他缘故。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似乎也没错。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觉悟后的他突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然这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可叹!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能剿尽吗?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抚夷作甚?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政纲领”。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位大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读《京华烟云》有感 在老师布置作业后不久,我们组的组长就带领大家开始各自的阅读。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去百度阅读和超星图书找了一些书籍看,一共有以下六本:《围城》,《家》,《京华烟云》,《呐喊》,《平凡的世界》,《活着》。 1.A在百度阅读看的是钱钟书的《围城》。 该书写于1944~1946年,诚如夏志清先生所说,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部小说,首先《围城》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揭示一个存在困境,故事又发生在动荡的抗战年代,小说里人物的命运随着时代迁流,真切地反映出那个战争年代的人的生存状态,有一种实实的在场感。其次《围城》最为人称道的是精彩生动的描写,一个个妙喻把作者的想像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围城》还包含深刻的文化寓意,作者本身就是渊博的大学者,他把一些文化批判巧妙地寄寓在小说中,彰显精湛的艺术造诣。总之,《围城》是部浅的人读来有趣、深的人读来有味的伟大的小说。 2.B在百度阅读看的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 该书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仿照《红楼梦》的结构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对于这本书,林语堂的女儿说:“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此言不假,作者以有力的笔法,将整个时代缩影到小小的北平,缩影到曾、姚、牛三大家族。书中写得最出彩的是女子,落落大方、温良恭俭的木兰,率真可爱、敢爱敢恨的莫愁,多愁善感的红玉,贤良传统的曼娘……她们或古典、或现代、或保守、或开放、或老实本分、或工于心计,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在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近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下,家族兴衰、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一】 徐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今天终于看完了大陆的版本,相比较于繁体版本显然是删节了不少,已经有朋友指出了,就不多说了。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身——而非盲目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首先,这本书突破一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大到了400年,成了一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大历史观,看到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方位的因素。而这一点,向来是本人认为中国大陆一般人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认为西方式的模式移植到中国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社会变革。 而这本书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刻画了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意识和整体文化的状态。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最终的鸦片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因素的重要,不如说整个近代史的冲突就来自于两种文化模式和意识的冲突,而两种文化的踫撞和互动中,又影响了历史本身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从这本书中得到最大的观点就是社会与历史的交互式的前进。 其次,从这本历史书中我们可以跳出单纯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我记得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历史教材就给我们这样的印象,鸦片战争以及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所谓“开眼看世界”,以及在器物层面的模仿;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导致政治体制的反思与改革;而巴黎和会则导致了整体思想的反思。这种递推的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显然忽视了中国社会本身的主体性的问题。 本书所刻画的近代中国的历程则是一种反思式的推进,可以这样说中国从原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试图进入完全外来的模式,但是发现这本身并非从其主体出发,从而进入下一个反思的过程,重新认识自身的主体性。最后一个阶段的主体性认识可以说就是摆脱苏俄模式的共产政权,领袖毛泽东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解放的任务。 第三,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猜想。整本中国近代史刻画了近代中国本身的一条主线,就是求得民族本身的解放,是从整个国际体系的压迫之下摆脱,恢复自己的主动性。这一恢复最终结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之下。但是另一部分的解放,即个人的解放,显然没有过多的提及,甚至是在繁体版本。或许这应当是下一个历史阶段“现代中国”的命题,事实上我们正在前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本人最近看到的比较好的历史类读物,如果说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侧重于介绍一种历史的观点,而比较不注意历史事实的分析——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只在那本小小的书中都说完了,那么这本徐先生的近代史,就是将宏观的历史思维和详细的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好书。 【二】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黎明版《公共管理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浅读黎明版《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这一学科的诞生,源于西方国家政府为摆脱财政赤字、僵化的官僚制体制以及信任危机的直接产物。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公共管理学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 黎明版的《公共管理学》主要从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特征入手,一是区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不同,二是着重对公共管理学者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最终联系我国实践,促使公共管理学中国化,并为我所用。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叙述了公共管理学的来源(理论与实践发展)、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体与客体、连接主客体之间采用的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运行的过程及管理工具,最终讨论公共权力与共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下篇叙述了公共管理的一些显著研究成果,围绕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政府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展开,特别是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积极发挥“小政府”即有限政府的应为功能,充分发挥NGO等“大社会”的积极意义。最后,作者分析当代公共管理的主要热点问题:电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公共管理新模式的探索。 公共管理学对此次疫情的启示: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蔓延全国。但随着政府、NGO等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充分发挥其各自职能,使得疫情得以控制。疫情期间,在党的领导下,政府采取经济管制和

社会管制职能,按照社区、小区分割治理,与多部门协调治理。政府有效处理与市场、企业的关系。对于市场,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正常波动;另一方面,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稳定物价,克服市场负的外部性。对于企业,政府采取“生命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在保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基础上,恢复生产,稳定经济。由于政府制定的应对公共危机的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再加上政策执行强制、有效,使得此次疫情转危为安。公共危机管理分为四个阶段:疏缓、检测阶段;准备、预警阶段;应急处理阶段;评估、恢复阶段。我们正处在评估、恢复阶段,恢复经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次危机,政府坚持公共危机管理原则,坚持做到:生命第一、以人为本;第一时间、效率优先;信息通畅、协调一致;以防为主、平战结合;分级管理、适度反应;依靠科学、保障有力。此次疫情,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政府与人民血脉一体、壮士断腕的勇气,充分体现公共管理学在应对公共危机的实践意义。

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读 书 报 告 14 汉语言文学邹佳1425024142

读书报告 ——读《找寻真实的蒋介石》有感 在众多书目中找这本书来的的原因很简单,看了标题中的“真实”便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加之朋友又跟我说,我看了一点这本书,跟我所想象的好像感觉一点也不一样。这也让我更加的好奇,于是便下定决心读书报告就以这本《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为素材,在图书馆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这本书。其实在我内心来讲,我并不喜欢历史或是人物传记这类书,但是这次我还是要耐着性子读下去。 翻开书沉下心读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此书的作者绝对是一位十分严谨、谦虚的人,他在书中这样写到“三分证据,就讲三分的话。”并且每次提到自己的文章,作者都以“拙文”自称。这本书乍一看是对蒋介石的“吹捧”,其实慢慢读完,发现并不然,这本书是对蒋介石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也是对蒋介石日记的一种剖析,就像朋友所说这是一本值得去读的书。这本书从历史甚至讲到了蒋介石的私人生活和感情。 对于我这样一个曾经的理科生来说,我对近代史的了解并不是太深,也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最多也就只是在应试方面死记硬背了些许。因此,这本书给我的感觉甚至是颠覆的。在我的印象里,蒋介石是“蒋匪”,是人民的公敌。但是这本书给我展现的是另一番风味,让我了解到了真实的,科学的历史,不是讲谎话的历史。蒋介石有过的同时也有功,我们不能将其一棒子打死智论其过而不论其过,我们应该客观的去对待历史,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这本书还原了13个历史的事实,也从不同的时期来评价和还原了真实的蒋介石。 第一个时期是抗日时期,可能很多人的概念里,蒋介石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避开了史料,揭露了真实的一面,其实蒋介石的立场应该是“正面战场,继续作战”。实际上蒋介石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不应该背上“卖国”的骂名,他只不过是一个现实的历史主义者。 书中所写的第二个阶段是国共抗战的阶段,记得当时历史老师在历史课上告诉我们的是,蒋介石想独大,假意联和。然而,实际上蒋介石却是以一种谦和的

中国近代史的阅读个人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的阅读个人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的阅读心得体会1#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数千年来,从丝绸之路的捍威到贞观之治的“天可汗”威仪,再到郑和下西洋的外抚四夷,封建中国自诩天朝大国应有尽有,以不平等待遇对外邦交,以封藩属国作为我国的国防外线代守门户。却不料在这固步自封下,西方近代文明的曙光乍现一个个“日不落”的神话,黯淡了东方的光芒。廷黻先生说:“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现代文明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惨败。”那么,西方列强的侵略正是使闭关锁国的封建中国觉醒,探索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 我们总将其屈辱原因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那么这个“落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软肋之上呢?

一.旧社会的恶性循环 在第二章里,蒋先生提到两个恶性循环①大乱后大治:因为民众不知利用科学节制生育也不知利用科学增加生产,于是乱世末,大治初人口少,有荒垦——人口多,分配少,生活水平低——烧香拜佛,土匪起义,小乱变大乱——大治末,乱世初;②每朝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薄,奢侈低,体恤民情,内政昌明吏治澄清;后来则欲望提高,奢侈增多,贪污长进。 这两个循环造就了中国历史如同sin函数图像跌宕起伏。而在西洋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在抵抗力量薄弱的低谷的时候,我们开始处在云端做双曲线中的下抛运动。这映证着近代历史血泪屈辱的必然性,也充分揭示了要想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命运,必须跳出该图像的发展,也就是必须革命地彻底,将中国封建统治连根拔起,这我也将在下面第三点中提到。 二.民心向背与国家进退 《南京条约》后,广州民众因为触及到自身利益而产生仇外心理,不让外人入城。当政者没有顾全大局地去疏解矛盾反倒是以林则徐等的意见认为“民心可用”,认为”四万万同胞有胜无败”,希望等到外人骚扰作乱时组织百姓去抗议其洋枪洋炮。“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当然是自杀”,民心代表一种趋势,但如果没有大势力量——也就是综合国力的推动这根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花骨朵儿。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更有甚者当起了汉奸,有些老

公共管理学实践报告模板

实践报告 课程:公共管理学 二级学院:工商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人力资源管理2017级2班 学号: xxx 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年月日

一、实践目的 1. 为了了解员工在参加培训后,是否有所进步,在培训的哪方面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在哪方面的培训效果欠佳,在欠佳的方面可以对培训方案进行改革,以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 2,获取员工的意见,了解员工需要什么,除了日常培训,企业还能从那些地方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满意度。打造一个“家庭式”的工作环境。 3.培训成本与培训收益是否成正比,如果是正比的,那就说明培训方案的是具有有 效性的,可以继续实施下去。 二、实践要求 通过调查研究与理论知识的相结合,熟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与开发课程中职业培训评估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并在工作中学习新知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升,以引导未来的工作重点和职业发展方向 三、实践内容 (一)企业员工对于职业培训评估的回答调查 1、通过参加培训,你的工作能力是否有提高。 工作能力是否有提升这是培训的主要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增加二者利益。即有利于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活力,有利于工作人员个人实现多劳多得,增加收入。 2、参加培训后,你对企业的现状是否更了解。 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现在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了解企业,才能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更有信心。员工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有了信心,才更有动力为企业全心全意的服务,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3、参加培训后,你对企业有归属感吗。 员工的归属感对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后,对企业的忠诚才越高。这些员工在企业遇到困难时,将会是企业一道雄厚的保护屏障,企业这样的员工越多,企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4、参加培训后,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吗。

近代史读书报告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马克思说过:道路是曲折的,未来是光明的。从现在看以前也是如此,现在的美好都是前人们在曲折的道路上探索、追求来的。共产党的发展与壮大也是如此,共产党员们走上过很多歧路,但好在有许多的伟人纠正了错误,把共产党引回正道。毛泽东写《反对本本主义》用意就是如此。 1930年前后,红军内部出现了很多思想上的问题:有的巡视员与领导,一到地方工作就“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也不对,那也错误,完全脱离实际情况,最终弄坏工作,失掉群众,不能解决问题;有的红军干部,一遇到问题就“拿本本来”,一切以本本为准,以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即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备项决议案)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有的游击队长官在弟兄们犯了事后不问具体情况,懵懵懂懂处置一番,结果弟兄们不服,闹出很多纠纷,领导的威信也丧失殆尽。总的来说,许多同志要么脱离实际瞎说一气,要么实际脱离只谈理论,一味机械地搬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外国的革命经验。针对上面的问题,毛泽东写下了他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不仅强烈反对了红军内部的教条主义或者说是本本主义,意图将红军思想上的错误倾向拗正,同时也举出了许多本本主义导致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解决方案。《反对本本主义》不仅在当时对许多有错误思想的红军当头棒喝,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党员的思想,而且开辟了唯物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对共产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开门见山,掷地有声,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可脱离现实瞎说一气,同时,“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用一个反问,四个感叹句强烈批评了这些不调查乱发言的同志们,虽不点名道姓,却令人羞愧难当。接下来,毛泽东提出了正确的做法: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统而言之,一定要把问题的情况搞清楚解决问题才成为可能。 不调查就发言极易导致的情况就是教条主义,当时称之为本本主义。那么,什么是本本主义呢?我的理解就是以为书上写的都是对的,一切按照本本上说的来,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一味地默守陈规,不知变通。然而,教条主义似乎在中国自古有之。就拿中国最伟大的圣人孔子来说,他的儒家思想注重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从两千多年前延续至今,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代表文化,他本人也被称为万世师表。但同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他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强调继承前人的传统,自己不要有新的创造,这种保守主义不仅扼杀人们的创造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历朝历代都教条主义盛行,人们“言必称尧舜”“非圣人之言不敢言”,一旦有人发起变革便群起而攻之。越到近代史,这种保守的自封的思想越是猖狂,明代的八股文,清朝的闭关锁国,到近代,人们甚至将孔子说过的话当作宗教信条一般去信奉。因此,本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读书报告

青年之将奋起吾国之将辉煌 ——关于《敬告青年》的读书报告 1914年,留寓日本的陈独秀在数次革命失败后痛感国人“视公众之安危,不关己身之喜戚”的麻木心态。由于厌倦了少数几个冒险家的革命,他致力于将救国的重点转向寻找改变国人麻木心态的良方。第二年,37岁的陈独秀回国,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敬告青年》。陈独秀文风铿锵有力,字字直指人心。虽然这是一篇白话文夹杂着古文的文章,读起来羞涩难懂,但陈独秀犀利新颖的白话文风和披荆斩棘的行文思路的确让人畅快人心。 在文章开始,陈独秀就抛出这样一个观点“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社会则社会死”。当时袁世凯欲破坏民主共和体制,蓄意复辟;而在思想上则更康有为等人大肆鼓吹尊孔复古,为复辟制造舆论环境。面对混乱的局势及民族生存之危局,陈独秀清醒的认识到要摆脱中国持续被冠以弱国称谓的局势,决不能寄托希望于康有为这样的“陈腐朽败之分子”,而“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陈独秀把青年时期归结为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借此他鼓励青年要“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奋其智能,力排陈朽腐败者以去”。于此同时,陈先生还认为在当时中国社会的环境中青年已经逐渐出现心智老成的现象,他敬告青年们要“发挥人间固有之

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间”。那么什么是新鲜思潮什么又是腐朽文化呢?陈独秀借此提出了自己的六种定义。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等一人也,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这是陈独秀先生所一直推崇的独立自由的思想,他要开拓自由之风入青年之胸怀。这里他还引用了尼采的话把道德分为两类“有独立心而勇敢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另外他还指出欧洲历史就是自由开放的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定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他从政治,宗教,经济,民权等等方面阐述了自由独立之分的重要性。要求具有新鲜血液的青年要勇于破除陈旧,勇闯自由独立之先风,而不是去做一个无独立意识,听信教条的无意识青年。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在这一部分中,陈独秀先生指出“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世界无时不刻不在改变,唯有不断地寻求进步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陈独秀先生的文章中来讲,他认为我们中华民族法律,体制,学术,礼俗与世界先进文化差距甚远,如果继续“矧在吾国,大梦未觉,故步自封,精之政教文章,粗之布帛水火”还怎么与强国竞争,故需要我们更新思想,打开国门,接受新风。作为青年,我们更应该认清优胜劣汰的现实环境,追求进步,破除保守思潮。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感受例文

最近翻看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薄薄的一本,所以一口气读了下去。这本书是作者赋闲汉口时,花费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的。尽管如此,却并不意味着它的内容肤浅。蒋先生本人是近代的留洋博士,修的历史学。或许正是他在国外学习到大量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因此他衷心地希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这本书是他对当时的中国的深深思索。它主要讲的是以中国当时怎么一步步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要从西方的对外殖民战争讲起。因为一场浩浩荡荡的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带来进步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使人们先前对生存能力的恐惧自然消除,反而激发了西方人对外扩张的本能。当时是的俄、意、日国家都是在这种外界环境压迫下,走向了现代化。而当时的中国,靠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锁国,一直等到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让那时中国真的没有感觉到有改变的必要,有着稳定的农业经济,完全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而且在那之前两千年中国人充满优越感,因为周边那些国家确实在文明形态上相较落后。所以中国并没有在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明白他们所面对英国、法国并不是过去的蛮夷,英法等工业国家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贸易。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知道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因而中国错过了其中一个外国人马戛尔尼来华提到的重构近代国家关系的机会,此后引发鸦片贸易,又因鸦片贸易引发战争,中国由此错过数十年发展机遇,直至两次被打败,方才有人意识到时代不同而思考改革。 中国遭遇西方人的攻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在被攻击的过程中完全有机会有可能转祸为福化险为夷,像日本等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大胆接受西方文明。以中国的人力物力,倘若像日本那样接受了科学机械,重构中国文明,那么中国不仅会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而且一定会在国际上重塑中国文明的辉煌。历史是不会改变的,而历史的经验我们是可以汲取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谁排斥改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因此,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的创新改革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之道,也必将永远处于进行时。

2020年整理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全).doc

治理: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合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规律与过程的科学。 公共管理: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共同满足公共需求、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实现良好治理的管理的活动。 公共政策:公共组织为解决和处理公共问题,经过政治协调和管理过程,达成公共利益或公共公共目标的过程。 SWOT分析:在全面评估组织内外环境及其对组织影响的基础上,了解组织的优势与弱势,从而制定良好的战略,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机会,规避风险。 非营利组织:是以不以营利为目的、强调个人奉献与成员互益等价价值观念、主要开展各种公益或互益活动的各种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社会监督:非国家机关的监督,通常指政党、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公民及公民团体、新闻媒体等社会行为主体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所进行的监督。 行政监督:指国家设立的专门行使行政监察职能的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决定、命令的情况,履行职责的情况以及遵纪守法的情况进行监督、监察和惩戒的活动。 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机关维护国际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国务院各级部门和地方政府及其各部门财政收入河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依法独立进行监督活动。 福利国家:是指承担维护和增进全体公民基本福利或社会福利的职责的国家。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得人和不特定的事,制定和发布普遍性行为规范行为。公共服务性政府:满足这回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在政府。 电子政府:政府运用现代化技术,将政府内部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整合、重组、优化后到网络上完成,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神会公众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绩效评估:将实习工作结果与绩效目标比较,评价公共组织与公职人员的实际工作成果,从而对组织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政府间关系: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而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产生法律后果,具有国家行政管理目的的行为。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指公共部门为实现其组织目标,通过一定的管理机构及相关的法规、制度、

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篇一: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 “炮火下的觉醒” ——荣维木 [键入作者姓名] 学号: 读史 人类之伟大,乃是掘出精神的力量;民族之文化,乃是把握历史的选择。大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羞辱史,当我们不怕谈起,常言道:读史使人明智。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选择的书是抗日战争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炮火下的觉醒》,最主要讲的是卢沟桥事变。这段抗日的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的羞耻,还有反思! 品史 全文有八章:一、是谁打破了华北的宁静 二、乱局的产物——冀察政务委员会 三、中国抗日教亡运动的兴起 四、暴风雨的前夜 五、卢沟桥事变爆发 六、日本的阴谋和宋哲元的抉择 七、平津血战 八、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实现

全书的高潮是第五章,关于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 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平(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平县城 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 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 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 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 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卢沟桥事变解释的是书名中的“炮火下”,觉醒则是第八章的内容。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 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 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 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 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战火。 七七事变后,中、日两国政府对宣战问题是十分重视的,各自都进 行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结果还是考虑到本国的利益而没有正式宣战,也没有正式宣布绝交,双方只是在外交上把各自的驻对方大使 召回。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活动不仅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残 存的一点和平幻想彻底破灭,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作出了积极反应。 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思想,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危机 唤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无情的战争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 从沿海到内地、从都市到偏乡僻壤的全中国人民都被动员起来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