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怀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怀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怀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怀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怀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

月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冲:浮云蔽白日和压抑人生

林冲是《水浒》中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他身上似乎有《三国演义》中三个人物的影子:相貌像张飞,身手像赵云,前半生忍辱求全的性格像刘备。说到林冲有像张飞的地方,有人也许会感到突兀,觉得《水浒》中那个谨细而能忍辱的禁军教头,和《三国演义》中性如烈火、暴躁鲁莽的猛张飞实在挨不上。要说李逵像张飞还差不多。但林冲的外号“豹子头”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第七回林冲一出场,原文就说他的相貌“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和《三国演义》中所写的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完全相同,就连兵器也和张飞一样是丈八蛇矛。此外第四十八回林冲出马擒捉扈三娘时,书中也说是“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这些都说明,《水浒传》的写定者一开始可能是想把林冲写成“水浒版”的张飞。甚至还可以推断,《水浒》成书前,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里,说不定林冲真就是个张飞型的人物。作为《水浒》故事源头的《大宋宣和遗事》里有林冲的名字,他的绰号就是“豹子头”,但没有他的独立故事。到《水浒》成书时,已经有了个猛张飞型的黑李逵要写,于是就重新写了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人生故事,并在故事里寄托了一些有别于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些草莽人物故事的深沉情怀。

严格来说,林冲是《水浒》中唯一一个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水浒》一开头便讲述了王进和林冲的故事是颇有深意的:他们都是禁军教头,都武艺高强、无辜善良,都是很理想的国家良将,却先后被高俅这个无赖小人横加迫害,王进被害得远走异乡,林冲被害得家破人亡,最后只得上演一出风雪山神庙血腥复仇大戏,然后蹿入草泽。作者就是通过他们被奸邪无赖高俅反复欺凌,传达出对于大贤处下、不肖居上的黑暗的政治格局的深深的无奈与愤懑。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无奈与愤懑。千百年来,不知被反复传写了多少次,每一次都能深深打动人们的心灵。这种“浮云蔽白日”式的政治格局其实是专制时代永恒的问题。《水浒》正是通过林冲故事的讲述抒发了对此深广的忧愤。有了这种忧愤,并把它作为后来众好汉聚义的背景和前奏,就使《水浒》这部“强人颂”提升了一层品格。可以说林冲夜奔的故事的意味和鲁智深、武松等草莽豪杰的传奇故事的意味是迥乎不同

的,它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以及快意恩仇之外别抒怀抱,独奏了一曲怨郁而又慷慨的悲壮之音。

林冲被压抑,不仅仅是来自高俅这个身居高位的小人,而是来自各色人等:先是受高俅的陷害,几乎被问成死罪;死里逃生,发配上路,又被董超、薛霸两个人渣百计折磨,差一点被害死在野猪林;到了沧州牢城营,因拿银子稍慢,就被差拨骂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这一切,林冲都逆来顺受,忍了,然而陆谦却又来沧州追杀。终于,林冲忍无可忍,在草料场的漫天风雪中痛下杀手,然后踏上了夜奔梁山的不归路。1.下列表述中不能证明林冲在早期水浒故事中可能是张飞型人物的一项是()A.从《大宋宣和遗事》开始,一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版本的《水浒》中,林冲的外号都是“豹子头”。

B.林冲与张飞的相貌几乎相同,都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手中所用兵器也都是丈八蛇矛。

C.《水浒》第四十八回,林冲出马擒捉扈三娘时,书中也说“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

D.《水浒》的写定者很可能考虑到已经有了李逵这个人物,所以将原来也是张飞型的林冲改写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2.下列理解、分析和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浒》的写定者将林冲故事放在全书的开始部分,将其作为后来好汉聚义的背景和前奏,提升了作品的品格,客观上为梁山聚义、除暴安良找到了合理性。

B.林冲故事在诸多水浒英雄故事中特别出名、被广为传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身上体现了有才干而善良的人被不肖之徒压抑的痛苦滋味,引发了无数人共鸣。

C.文中说“林冲故事和鲁智深、武松等草莽英雄豪杰的传奇故事中的意味是迥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性格上,林冲为人谨慎、善于隐忍,而鲁智深等人则是直爽豪迈的。

D.林冲受到压抑和欺凌不仅来自高俅这个官场无赖,还来自行行色色的小人们,他的愤怒在一次次被迫害中逐渐累积,直到雪夜复仇时彻底爆发,使读者读来有畅快淋漓之感。

3.文中说“浮云蔽白日”是专制时代根深蒂固的问题,下列我们熟悉的古代人物中,其事迹不能印证“浮云蔽白日”的是()

A.屈原出身高贵,才华出众,忠于楚国,深受楚王信任,却因令尹子兰、郑袖等人的谗言而被楚王流放汨罗江畔,报国之志不得施展。

B.王勃,唐初四杰之首,十六岁时,因作《斗鸡檄》被唐高宗认为意在离间几位皇子

的关系而被贬,其命运之坎坷令人唏嘘。

C.李白胸怀大志,天宝元年进入长安在唐玄宗身边工作。但为人耿直的诗人触怒了一些权贵,导致自己被玄宗疏远,最终被迫离开长安。

D.陆游怀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但前受权臣秦侩嫉恨,后遭主和派大臣排挤,无法得到朝廷的重用,报国之志只能寄托在《书愤》《示儿》等诗作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化产业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无论是冬日里上映的《芳华》,还是盛夏热播的《战狼2》,都可以说是“叫好又叫座”。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也是亮点纷呈——实体书店逐渐回暖,旅游业释放出更多魅力,“知识付费”渐成新趋势,VR(虚拟现实)、网络游戏、网红经济等快速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这些新业态、新热点、新脉动,彰显着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澎湃力量。

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良好的大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要积极搭建平台,建立更好的制度,加强监管,为文化产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练好内功”。要坚持内容为主,秉持工匠精神,踏踏实实做内容,精心打磨,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3D兵马俑、数字敦煌壁画就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也给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启示,即文化与创意,二者缺一不可。

(摘编自刘坤《靠质量吐芳华》)材料二:

数字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当下对数字技术的运用正在让传统文化产业脱胎换骨,不断产生新的惊喜。电影、动漫等产品通过互联网联动“粉丝经济”,利用互联网众筹等新发展模式,开发各类衍生产品,大大做长了产业链条,丰富了产品变现渠道。传统文化领域的数字化则让大批普通群众难以接近的文物、遗产都“活”起来,“火”起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电视节目正悄然变得接地气,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

数字文化产业产品大多文化属性较浓,具备较强传播力,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强感召力,是我国数字文化产业产品被世界接受的有力支撑。近年来,众多网络文学作品走出国门,畅销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步步惊心》转化为电视剧后被韩国翻拍,

《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在日本热卖,《花千骨》在泰国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甄

嬛传》在日本刚播出一周,收视率就名列前茅。中国网络文学已经具备了与日本动漫、韩剧并称为亚洲三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游戏领域由于文化差异性小,跨国传播具备优势,大多数游戏企业采取国内国外市场同步开拓策略,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

数字文化产业领域内相互融合衔接。跨界发展也因此成为行业内企业的典型特征,做视频内容的企业可以扩展到终端接入设备制造,做网络文学的企业可以拓展到下游影视、动漫行业。数字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产业门类的融合。数字文化产业还在逐渐与教育、贸易、物流等领域相结合。

(摘编自艾瑞网《中国数字文化产业未来发展面临三大趋势》)材料三:

韩顺法对推动数字文化发展的施力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当前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创新和转移的力度,以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度不够,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文化科技工作,增加投入,搭建公共文化科技平台。其次,由于传统文化创作人才尚不能较好运用数字技术,导致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能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需要传统文化创作人才努力适应新形势、掌握新技术;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做好培训工作,培养出更多复合型文化创作人才。

对于如何着手解决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症结,杨琳认为,第一,要注重坚守与创新结合,坚守内容产业、文化产业的精神属性,最大限度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创新渠道、创新管理;第二,重视产业整体发展,切忌赶时尚、贴数字化标签。陈庚认为,要尽快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健全监管体系;要培养技术型和内容型的复合型人才;要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实现产品内容或服务的更迭升级。

(摘编自赵璐《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4.下列对材料中“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产业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是新业态、新热点、新脉动。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

B.网红经济、实体书店、网络游戏、VR等都属于文化产业范畴,“知识付费”渐成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趋势。

C.文化产业需要不断谋划新的发展之路,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从外到内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D.文化产业要坚持内容为主、坚守精神属性,发挥工匠精神,踏踏实实做内容,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3D兵马俑、数字敦煌壁画的成功是文化与创意融合的结果,这也对文化产业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B.近年,众多网络文学作品走出国门,畅销亚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强感召力这一有力支撑。

C.介绍国家文物的电视节目让国宝“活”起来,吸引了众多观众,这得益于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产业中的运用。

D.只要传统文化创作人才适应了新形势、掌握了新技术,那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就能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措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批评

丹尼尔·克尔曼

瓦根巴赫慢慢穿过一排排座椅之间的过道,找到自己的座位,从邻座的腿前挤过去,坐了下来。刚坐下就闭上了眼睛。这是他一向的习惯,这个习惯和半小时前呑下的镇静剂能帮助他克服恐惧感。

“对不起,”他的邻座放下报纸,开言道,“您是不是瓦根巴赫呀?”这是个大胖子,蓄着黑胡子,眼镜片后面的黑眼珠瞪得老大。

“是。”

“啊。”这个男人继续看着自己的报纸。瓦根巴赫向窗外看,明亮的光线让他不舒服。

“我经常看到您,”邻座说,“在剧场里,还有电视上。那个节目,《音乐时代》,是您主持的吧?”

“《音乐时刻》。”瓦根巴赫避开他的目光。他不想跟那男人谈天。他压根儿就不想说话,更不想跟粉丝说话。

“啊,对,是《音乐时刻》。我太太经常看。两个星期前我们还去看了《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真巧,是不是?”

“您是,”瓦根巴赫问,“想要签名?”口气很冲,似乎是有意的。他的手自然而然地伸向外套口袋,去掏签名照片。

“啊不,谢谢。不要。”

瓦根巴赫僵住了。

“您要知道,”那男人说,“我并不是粉丝。”

“请恕我直言,”那男人说,“我觉得您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里的表演太表面化了。您根本演不了这个角色,不是吗?有几次您索性演不下去了,大家都发现了。还有您的手势——干什么要那样胡乱挥舞?对不起!”

他又去看报纸了,舔舔嘴唇,翻看着。瓦根巴赫揉着眼睛,微咳了一声。声音很奇怪。

那男人抬起头:“对不起!我这样说很没有礼貌!”

“没事。”瓦根巴赫说,“每个人都有——这是他的权利——自己的看法,是不是?”

那男人耸耸肩膀,又去看报纸。瓦根巴赫闭上了眼睛。他感觉自己闭锁在温暖的黑暗中。

“太业余了,”那声音又说,“我是说两星期前的《华伦斯坦》。老天,您知道吗?您把他演成了一个小丑,您是怎么想的呀?还有您的出场……”

“怎么了?”瓦根巴赫喊起来。他睁开了眼睛。那个出场是让他非常得意的,他排练了很久,也因此被交口称赞。

“没什么,”那男人说,“没什么。对不起。”他舔舔嘴唇,翻看报纸。

“那个出场是我表现最好的一瞬间!不管您信不信!”

瓦根巴赫闭上了眼睛。他一动也不想动,他要装出睡熟的样子。他并不想跟人讨论,也不想与这个人吵架,他只想扛过这次飞行。恐惧感越来越强烈,他感到头晕。

“您不舒服吗?”

“不……我很好!”瓦根巴赫转头去找空中小姐,想要一杯咖啡或是别的提神的东西。但是不知怎的空中小姐连个影儿也不见。

“您究竟为什么要主持《音乐时刻》那个节目呢?您挣的钱够多了呀。太多太多了,是不是?我的意思是,何必如此贪心,以声誉为代价,以……您知道您在那里面显得多么可笑吗?在那弱智的节目里。”

“嘿!”瓦根巴赫叫道。

空中小姐站住了。

“ 一杯咖啡!”

“对不起,我们正在降落,我不能给您提供任何东西。”

“拜托,”瓦根巴赫说,“给我一杯咖啡吧!”

“对不起,这是规定。”

“您知道,”瓦根巴赫的声音是沙哑的,“我是谁吗?”

“不知道。”她转身走了。

瓦根巴赫摸索着把安全带扣好。他感觉到飞机在下降,他看到窗下玩具般的景物越来越近,房屋在长高,显现出更复杂的形状,发动机的声音似乎更响了,一架直升机从他们下方飞过,飞机摇摆起来。恐惧感扼住了他的呼吸。飞机停住了,他知道自己还活着。他解开安全带,猛地站起身来。地面似乎在摇摆,他头晕得厉害。他的邻座抬头看他:他的胡子闪着湿润的光,他的头发乱糟糟的,他的眼睛又黑又圆。“请您,”邻座说,“请原谅!”

“什么?”

“您知道吗,”他说,“我是因为害怕,我害怕坐飞机。真可怕。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所以我有时……您能理解吗?其实我觉得您很不错,没那么差劲。比如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里面。当然算不上有多好,不过……在第二幕里您的表演就不是那么讨厌!尽管……”

瓦根巴赫转过身,举起一只手。但是没有出租车停下。他觉得很热,他出了汗。

一辆出租车停下了。他拉开车门跳上去,说出了酒店的名字。酒店房间太小,也不舒服。他放下箱子,想了想,拿起了电话听筒。迟疑了几秒,他拨了号,凭记忆拨的,是他的助理的号码。

“喂,”他说,“是我。我到了。我的日程是怎样安排的?”

他听了一分钟。对他说话的是一个兴奋的被电流扭曲的声音。

“好的,”他说,“我明白了。有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毁约?”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次提到男人“舔舔嘴唇,翻看报纸”以及瓦根巴赫“闭上了眼睛”等动作,这些描写展现了人物细微的心理变化。

B.瓦根巴赫“被交口称赞”的出场在这个男人眼中一无是处,可见瓦根巴赫的周围大都是赞美之音,突然的批评让他难以接受。

C.文中的“男人”因自身坐飞机的恐惧而不停地与瓦根巴赫交谈,甚至不惜污蔑与诋毁,表现了他的怯懦与卑鄙。

D.文中的“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表演艺术与价值追求的评判,在呼应文章的标题“批评”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8.文中的瓦根巴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9.本篇小说的叙事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卢志字子道,初辟

..公府掾、尚书郎,出为邺令。成都王(司马)颖之镇邺也,爱其才量,委以心膂遂为谋主。齐王(司马)冏起义,遣使告颖。颖前锋都督赵骧为(司马)伦所败,士众震骇,议者多欲还保朝歌。志曰:“今我军失利,敌新得胜,必有轻易陵轹之情,若顿兵不进,三军畏衄,惧不可用。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颖从之。及伦败,志劝颖曰:“齐王众号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能决,大王迳得济河,此之大勋,莫之与比,而齐王今当与大王共辅朝政。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颖纳之,遂以母疾还籓,委重于冏。由是颖获四海之誉,天下归心。

及(司马)乂死,颖表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相府事。乘舆败于荡阴,颖遣志督兵迎帝。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众

皆成列,而程太妃恋邺不欲去,颖未能决。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

..千人而已。志复劝颖早发。时有道士姓黄,号曰圣人,太妃信之。及使呼人,道士求两杯酒,饮讫,抛杯而去,于是志计始决。而人马复散,志于营阵间寻索,得数乘鹿车,

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

..,得百余人。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志喜于

复振,启天子宜下赦书

..,与百姓同其休庆。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帝悦,赐志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鹤绫袍一领。

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

(节选自《晋书·卢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B.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C.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D.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辟”指初次授予官职,其中“辟”为授予官职的意思,与其意思相近的有“授”“拜”等词语。

B.“武贲”即虎贲,是对勇士的一种称呼,常常指守卫王宫、护卫君主最勇猛精锐的兵士。

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者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

D.“赦书”是皇帝用来传达任官封爵、告诫臣僚等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书,有着相对固定的格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志才华出众,气量不凡。在邺城时,成都王司马颖因为卢志才华气量出众,便给予他重任。

B.卢志富有主见,精于用兵。在部队作战失利之时,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关于用兵的奇谋。

C.卢志临危不乱,忠于君王。在战乱中,卢志多次沉着冷静地带领着忠诚不渝的将士护卫皇帝。

D.卢志善于劝谏,深谋远虑。他曾劝谏司马颖,要暂避齐王的锋芒并推崇齐王,慢慢博取民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

(2)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

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张榘①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

路。

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②。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

涯暮。

[注]①张榘:南宋词人。②公莫舞:辛弃疾有词“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秋清晨,天边淡月,板桥浓霜,瑟瑟西风,枯叶漫舞,菊花含羞;悠远的鸡鸣声中,“得得”的马蹄,朝那僻静荒凉的山村行去,一幅荒村行旅图呈现于眼前。B.“马蹄”三句,化用温庭筠《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意境,一词一景,使本不相关的景物组合起来,构成一幅感情浓烈的图画。

C.“秋在黄花羞涩处”一句中,“羞涩”二字,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动作描写和双关手法等写出了黄花经一夜浓霜摧打,还没有抬起头来,有些羞答答、苦涩涩的情状,又表达出词人羞愤苦涩的心情。

D.时隔十载,同人旧地重游,已是物是人非,引起“身名都被儒冠误”的感慨,表明自己的遭遇心情,进一步说明“身”与“名”都为儒冠所误,可见愤慨之深!

15.词作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借用琵琶女的动作以及擅长弹奏的名曲来表现她有高超技

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既写出了英雄刘裕当年大举北伐的威猛气势,又表达了词人自己人虽老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3)《劝学》中,与其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___________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

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___________,终

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以天下为己任,而文人们的际遇又____________,各不相同,特别是那些刚正耿直的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遇,或是屡遭贬谪,尽尝阶下之苦。而( ),

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如陆游的诗:“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王冕也有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由于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

梅花生在苦寒之时,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却依然我行我素,不屈不挠,在苦寒之中“寂寞开无主”,显现着既勇敢叛逆又悲壮凄楚的色彩。正是梅的这种

____________,才使她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大千世界中非但未被挤出局,反而被文人们升华到“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位置。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众口一词超逸绝尘泾渭分明禀性

B.众口一词超凡脱俗千差万别禀性

C.有口皆碑超凡脱俗泾渭分明秉性

D.有口皆碑超逸绝尘千差万別秉性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远大的志向便往往寄寓在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

B.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让他们往往寄寓了远大的志向

C.他们往往将远大的志向寄寓在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

D.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便往往被他们寄寓远大的志向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B.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梅被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C.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使之广为传播。

D.由于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使之广为传播。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_________,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________,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

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简笔用得好。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________,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

七、小作文

21.下面是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写的推荐词,请另选一篇本课中的古诗词,写一段推荐语。(语言要有文采,不必拘泥于所给例句的形式,要突出所选古诗词的特点,不少于60字)

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晓畅易懂。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意境优美。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情感真挚。一首《声声慢》,道出了人间多少愁绪。

八、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媒体做过一个社会实验:一名男子在地铁站用小提琴演奏巴赫等人的作品,在他面前的地上,放着一顶口朝上的帽子。在45分钟的演奏时间里,大约有2000人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大约20人给了钱就匆匆离开,他总共收到了32美元。没有人知道,这位卖艺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约夏·贝尔。他演奏的是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而在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的门票售磬,聆听他演奏同样的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这个实验激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2.C

3.B

【分析】

1.

本题考查议论文相关知识的能力。做此题时,应掌握议论文的定义(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常见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相关知识,才能进行准确地判断。

D项,“很可能考虑到已经有了李逵这个人物,所以将原来也是张飞型的林冲改写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错误,题干中问的是“证明”,D项只是一种推测,并非事实,不能成为证据。

故选D。

2.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和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C项,“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性格上”错误,林冲的故事与武松等人的故事的核心区别在于林冲故事中包含着对“浮云遮白日”式的现实政治的悲愤。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白日”借喻君王,“浮云”暗指小人。这一比喻在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和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等诗句中学习过。原文第二段最后提到了“传达出对于大贤处下、不肖居上的黑暗的政治格局的深深的无奈与愤懑”,这就是“浮云蔽白日”的含义。王勃未被重用,并未有小人(浮云)的干扰。

故选B。

【点睛】

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4.A

5.D

6.趋势:①数字技术带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②国际化发展;③广泛融合,跨界发展。措施:①相关部门政策支持;②坚守与创新相结合;③重视产业整体发展;④培养复合型人才。【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文化产业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是新业态、新热点、新脉动”偷换概念。根据材料第一段中的“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亮点纷呈……这些新业态、新热点、新脉动,彰显着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澎湃力量”可知,“新业态、新热点、新脉动”指的是第一段中所列举的近几年文化产业中的亮点,而非文化产业。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D项,“只要传统文化创作人才适应了新形势、掌握了新技术,那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就能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说法绝对。材料三中“由于传统文化创作人才……适应新形势、掌握新技术”属于因果关系;此处为“只要……就……”,是条件关系,且绝对化。故选D。

6.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解答此类题

目的答题步骤:泛读——解文章大意、结构,圈出关键词、句;审题——确定范围、角度、要求;精读——寻找相关信息,筛选关键词语;加工——按题目要求整合。本题中,“筛

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本题中,概括“趋势”主要从原文找到如下信息:材料二“数字文化产业领域内相互融合衔接。跨界发展也因此成为行业内企业的典型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强感召力,是我国数字文化产业产品被世界接受的有力支撑。近年来,众多网络文学作品走出国门,畅销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分条概括即可。概括“措施”主要从原文找到如下信息:材料三“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文化科技工作,增加投入,搭建公共文化科技平台”“要注重坚守与创新结合,坚守内容产业、文化产业的精神属性,最大限度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创新渠道、创新管理”“重视产业整体发展,切忌赶时尚、贴数字化标签”。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点睛】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

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7.C

8.①自负,傲慢。当邻座男人与他搭讪时,他首先认为对方是自己的粉丝,搭讪的目的是要签名,回答口气很冲;对于空姐没有给他拿咖啡,他认为报上自己的名字对方会破例。②有较强的克制力。在乘坐飞机的整个过程中,他不愿意说话,即使对方喋喋不休地品评他的表演,他也只是用少量的语言回应。③懂得反省,勇于改过。在经历了这次飞行之后,他反省自己的表演,最终对助理提出“毁约”的问题。

9.①对话的形式简洁直接,描写生动传神,直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两人交谈时的口吻、神态及心理等。②突出矛盾冲突,使情节引人入胜。面对邻座男人喋喋不休的批评,瓦根巴赫一再沉默克制,让情节在紧张有序中向前发展。③照应题目,突出主题。小说以“批评”为题,文中的对话内容大都是邻座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表演艺术的批评之语,而结尾处以瓦根巴赫与助理的对话收束全篇,让人们看到那些在金钱与名利中穿梭的人内心的觉醒,深化小说主题

【分析】

7.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甚至不惜诬蔑与诋毁,表现了他的怯懦与卑鄙”表述有误,文中这个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评价有很强的客观性,虽出于恐惧而言,但并非完全是诬蔑与诋毁,因此谈不上“卑鄙”。故选C。

8.

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和分析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阅读相关段落,重点分析描写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句子,并用精准语言进行概括,然后分点作答。

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文中的瓦根巴赫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的巴赫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通过对文中巴赫言行举止进行概括。比如“‘您是,’瓦根巴赫问,‘想要签名?’口气很冲,似乎是有意的。他的手自然而然地伸向外套口袋,去掏签名照片。”当文中的邻座男人与他搭讪时,他首先认为对方是自己的粉丝,搭讪的目的是要签名,回答口气很冲;由原文“‘拜托,’瓦根巴赫说,‘给我一杯咖啡吧!’‘对不起,这是规定。’‘您知道,’瓦根巴赫的声音是沙哑的,‘我是谁吗?’”可知,对于空姐没有给他拿咖啡,他认为报上自己的名字对方会破例,这些行为都说明巴赫自负,傲慢;在整个乘坐飞机飞行的航程中,巴赫不愿意说话,即使对方喋喋不休地对他的表演肆意品评,他只是用少量的语言回应,说明他有较强的克制力;由原文“‘好的,’他说,‘我明白了。有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毁约?’”可知,在经历了这次航班之后,他反省自己的表演生涯,最终对助理提出“毁约”的问题,说明巴赫懂得反省,及时改正。

9.

此题考查把握小说的叙述方式的能力。小说的叙述方式很灵活,有正叙,倒叙,穿插,意识流等。叙述的角度常用的有以下三种:(1)即以第一人称方式记叙,有身临其境之感,令人感到亲切,感情真挚。(2)他叙方式。即以第三人称方式记叙,令人感觉客观,夹叙夹议体裁不受拘束。特别是穿插历史过往的故事。(3)交互方式。即客观叙述为主,其间某一段故事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整体运用更灵活。(4)还有时空集中,对话,历史与现实交织,人物自述,心理描写等多种叙述方式。需要学生结合文本进行细致分析。

本文的以对话的形式记叙了巴赫乘坐飞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对话和神态描写,特

别是对话描写简洁直接而又生动传神刻画了巴赫的形象,比如在邻座的男士与他搭讪时,他认为是他的粉丝,回答口气很冲;对于空姐没有给他拿咖啡,他认为报上自己的名字对方会破例,用沙哑的声音问空姐“您知道,我是谁吗?”简洁直接而有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巴赫是一个自负而有傲慢的人,给人一种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的主要矛盾和情节都是在对话中展开,巴赫等上飞机,坐下,打算闭上眼睛来克服他的恐惧感。可是他的邻座的那人认出他是瓦根巴赫,是《音乐时刻》的主持人。巴赫认为自己遇到了粉丝,不想理睬,直接问是不是先更要签名,且把手伸向外套口袋。可是邻座男士马上表示“啊不,谢谢。不要。”巴赫僵住了。然后邻座的男人喋喋不休地对他的表演和主持进行了批评,且问巴赫“您究竟为什么要主持《音乐时刻》那个节目呢?您挣的钱够多了呀。太多太多了,是不是?我的意思是,何必如此贪心,以声誉为代价,以……您知道您在那里面显得多么可笑吗?在那弱智的节目里”,而巴赫一再沉默克制自己,让故事情节在对话中紧张而有序向前发展,且这里邻座男人的喋喋不休的批评正好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批评”。还有文章的结尾以巴赫和助理之间的对话来结束文章,文章的结尾巴赫对助理说“我明白了。有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毁约?”说明巴赫接受了邻座男士的批评,在金钱与名利中觉醒过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点睛】

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考生要从小说中勾画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文中其它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解题思路可以分为四步:一、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

二、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10.D

11.C

12.C

13.(1)况且打仗怎能无胜负,应该再次选择精兵,连夜兼程,出乎贼人的意料,这是用兵的奇谋。

(2)贼人离邺城还有八十里,但士众一时惊散,我现在想要送陛下回到洛阳。

【分析】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可用排除法。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听说两雄不能并处,功名不能并立,现在最好以太妃有小病为由,请求回去探望,推崇齐王,慢慢笼络天下人心,这是上策。”“不俱处”语意相连不可断开,排除AC项;“今宜”“因太妃微疾”语意相连,不可断开,排除B项。故选D。

11.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C项,“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有误。黄门,官名(1)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2)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3)官署名。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C项,“忠诚不渝”有误。原文中多次出现表示“士兵溃散”的语句,比如“俄而众溃”“而人马复散”。故选C。

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关键词“且”,况且;“更”,再,重新;“星行倍道”,连夜兼程;“此……也”判断句。(2)“去”,距离;“而”表转折,但;“一朝”,一时;“奉”奉送。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卢志字子道,最初征用为公府掾、尚书郎,外任邺城令。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时,喜欢他的才量,委以心腹,于是成为谋主。齐王司马囧起兵,派使臣告诉司马颖。司马颖的前锋都督赵骧被司马伦打败,士兵惊恐,多数人主张退保朝歌。卢志说:“如今我军失利,敌人刚胜,必定放松警惕而骄横,如果按兵不动,三军害怕失败,我担心不可用。况且打仗怎能无胜负,应该再次选择精兵,连夜兼程,出乎贼人的意料,这是用兵的奇谋。”司马颖听从了他。等到司马伦被打败,卢志劝司马颖说:“齐王号称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下,殿下径直渡过黄河,这是大功,没有人能与殿下相比,而齐王现在却要与殿下共辅朝政。我听说两雄不能并处,功名不能并立,现在最好以太妃有小病为由,请求回去探望,推崇齐王,慢慢笼络天下人心,这是上策。”司马颖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以母亲有病为由回封国,把重任交给司马囧。由此司马颖获得了广泛赞誉,人心向往。

等到司马乂死后,司马颖上奏卢志任中书监,留在邺城,参与相府的事情。皇帝败于荡阴,司马颖派卢志带兵迎接皇帝。王浚攻打邺城时,卢志劝司马颖送皇帝回洛阳。当时士兵还有一万五千人,卢志夜里重新组合,到天亮,都排成队列,但程太妃留恋邺城不肯走,司马颖不能决定。一会儿众人溃散,只有卢志和儿子卢谧、侄子卢綝、殿中武贲一千人。卢志再次劝司马颖早出发。这时有道士姓黄,号圣人,太妃相信他。等把他叫进来,他要了两杯酒,喝完,扔杯而去,于是决定用卢志的计谋。但人马又散了,卢志在营阵间寻找,得到几辆鹿车,司马督韩玄召集黄门,得一百多人。卢志入见皇帝,皇帝问他:“什么原因溃散如此?”卢志回答道:“贼人离邺城还有八十里,但士众一时惊散,我现在想要送陛下回到洛阳。”皇帝说:“很好。”于是驾牛车出发。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驻守洛阳,皇帝召他来,皇帝到汲郡时郝昌赶到,兵势很盛。卢志高兴军威重振,奏天子应下赦书,和百姓共庆。奔散者大多归来,百官基本齐备。皇帝很高兴,赏赐卢志二百匹、绵百斤、衣一套、鹤绫袍一件。洛阳陷落,卢志带领妻子儿女往北投奔并州刺史刘琨。到达阳邑,他们被刘琨俘虏,卢志与次子卢谧、卢诜等同被害于平阳。

14.C

15.①误入仕途的愤慨。②被檄出郊的苦痛、郁闷与无奈。③对官场得势小人的讽刺警告。

④人生无常的感慨。⑤对国家命运及个人前途的伤感。

“身名都被儒冠误”中“误”字写出了词人觉得自己进仕途是个错误,表达出了词人的愤慨;“寂历荒村路”写出了词人被檄出郊的痛苦和孤寂心情;“六朝旧事,一江流水”表明词人预感南宋将要重蹈六朝覆辙的历史命运,表现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万感天涯暮”是

词人面对黄昏,想到身世国情,生出万千感慨,表达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分析】

14.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动作描写和双关手法等”错误,“羞涩”不是动作描写,是神态描写。

故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分析诗歌情感要结合全诗,逐联分析,才不会遗漏要点。

解答本题,考生首先要抓住标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结合词人生平,张榘是南宋人,在宋理宗淳祐年间当过句容县的县令,宝祐中又曾任江东制置使参议,掌管机密文字。前后两次做官,均处于地位卑下的职位。看来,词人对自己的仕途际遇甚为不满,以至失望。标题中“被檄出郊”四字,就透露出这种心理,一个“被”字,传达出不情愿和无奈何之情。再抓住词的下阕,其中“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着一个“误”字,道出了他在仕途中的几多怨恨,几多懊悔,“十载重来漫如许”,一种失落和痛惜,笼罩在作者心头,时隔十年,重回旧地,风物依然如故,而人呢,白白地蹉跎了岁月,且“身”与“名”俱误;“且尽清樽公莫舞”,既表达了对官场得势之人不要过分轻狂的奉劝,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六朝旧事,一江流水”句,词人认为“六朝旧事”已如“一江流水”,就表明诗人对历史上的荣辱成败已经看透;因此“万感天涯暮”,这是词人在面对黄昏时,想到身世国情,倍感凄凉。

【点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