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公开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公开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公开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公开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江高二中江秋莲

教材分析

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4、学习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深入细致的观察。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训练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资源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查阅字典,自主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的说明内容;并分成四人小组从说明文知识点(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入手自学课文,并把内容用A4纸整理成讲课板书或做成手抄报,到时上讲台展示自学成果时投影出来。

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作者的资料及物候学的知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大自然的语言》,视频展示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现象。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说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

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介绍作者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三、投影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4、学习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深入细致的观察。

四、提问学生: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试划分文章结构,列出说明内容。

明确:说明对象——大自然的语言(物候),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内容:

第一部分(1-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五、自学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对每部分内容的理解。(老师在学生展示和讲的过程中适当引导)

六、评价每小组的自学情况以及展示情况,并对本课内容作小结。

七、布置作业:

1、用活页本搜集一些农谚(至少十条),体会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做《学习与评价》P65-P66第16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