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为才之帅

德为才之帅

德为才之帅
德为才之帅

“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作为德育工作者,就是要用“爱”的浪花推动学生前进的风帆,用“真”的阳光照耀学生成长的道路,用“善”的力量推动学生前进的车轮,用“美”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灵。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加强了课堂育人。推进“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项目,修订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品德、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师,将文化育人,融合在课程之中。开展中小学德育精品课的评选、交流和展示活动。

二是改进了实践环节。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

利用社区、湿地公园等社会资源,在团委、政教处的组织下,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积极组织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和“中华颂”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

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广泛组织“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讲座、演讲、征集创作

道德童谣等系列活动。发起“写给20年后自己的一封邮件”活动,通过网络释放梦想正能量。以“中国梦”为主题上好“开学第一课”,凝聚青少年学生爱国情感,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奋发有为,报效祖国和人民。联合中宣部向全国青少年学生推荐100部爱国主义影视片、100本优秀励志图书。

全面开展学校“绿色评价”和满意度测评。总结各地成功经验,借鉴先进做法,真正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根本标准,多维度多层面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质量监测和督导检查,并向社会公开结果。制定教育满意度测评体系,全面了解群众对学校满意度,全面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全面推动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面向学生、服务学生。

五是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健康成长。落实国务院“两为主”要求,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落实五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实施“全纳教育”,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多更好受教育机会。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关心各族少年儿童,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2020年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德才兼备

2020年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德才兼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在我看来,正如司马光所言,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才是人们最理应增强与掌握的关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还?”这首《满红红》是陆放翁所作,而在当时又有几人敢为岳武穆而歌呢?其实在此期间,还有一位名人,且先不谈陆游,先来看看这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 蔡京可谓是一代书法大家,但却不符“心正则字端”的名言。他用他的高超的笔法打动了当时的君主,凭借着赏赐的大权,先后串通了一群奸臣,称霸京师。豪宅占地几十里,每次扩建,都要强行拆掉上千的民房,他贪婪地忘记了为臣之道。江河日下的朝廷中,他不顾百姓饥苦,不管金人大举入侵,只有他的笔写下一卷卷的蔡氏书法,来讨得当朝者的欢心。 忽视道德修养,便像蔡氏一样,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与才学,也只会损伤他人和社会。不过陆游则不然,他不但文武双全,而且拥有着崇高德性,后世称他做“爱国诗人”便是例证。 陆游生于豪门世家,但因为战乱,父亲带着他整日颠沛流离,其间他酷爱文学,也正是这点,让他知道了岳飞,他看书看得痴狂,便拿起剑开始习武,书中的岳武穆让他钦佩不已。当岳飞的死讯传来,陆游便像一位战士抄起武器一样,写下了这篇《满红红》,其间有谁能明晓他内心的伤痛。后来他极力想入仕为官,出关杀敌,不过年迈的他怎敌的了数万金兵,后来他便“拜赐头衔号放翁”,虽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远大抱负,却不得志。不过一颗赤子之心还是点燃了他的晚年,一篇篇佳作无一不在证明,他的一生融入了整个

德与才的关系

德与才的辩证关系 在我国历史上,用人标准一直是按照德与才两个大的方面来考虑的,这就很自然地要牵涉到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刘邦打天下时,是把才能放在第一位的,陈平"盗嫂受金"照旧得到重用。曹操明确提出"唯才是举",选拔人才主要看才能。唐太宗曾就用人问题与魏征交谈,魏征很明确地说:"乱代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备,始可任用。" 意思是说,在乱世争雄的时候,用人往往顾不了许多,只求其有才能,对打天下有用就行;但在治理国家时,就必须是德才兼备才能用。到了宋朝,《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对德才关系有了更精确的论述,他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 这是对德才关系的极好概括,既说清了二者有主次的关系,又明确了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德与才是干部素质的根本。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准确把握德与才的关系,用辩证的眼光看干部的德与才,树立正确的德才观,对于做好新时期干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在德与才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重德又重才,不片面强调;又坚持以德为先,而非等量齐观。干部的德与才既是两个范畴,又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两者互为条件存在和发展,

不能割裂开来。这就好比人的两条腿,只有均衡发展、协调动作,才能行走自如。只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才能确保工作、学习的动机和方向不出偏差,激发干事创业的潜能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使干部的才用得其所并得到充分施展。同时,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才能深化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从而在思想上进一步坚定德的价值取向,在行动上进一步拓展德的作用范围。因此,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选好用好干部,必须坚持德与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要看到,与才相比,德总是第一位的。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必须以德为前提,把好干部的政治关、品德关,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人手中。实践表明,凡是有所作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必定是德才兼备的干部。 二是要不仅把德与才作为考察干部的基本方面,而且把德与才作为经常性培养教育干部的重要内容。在干部的成长历程中,接受组织选拔任用是某个时期的“点”,而培养教育工作是贯穿始终的“线”。一些“出事”的干部,往往在当初选拔时德与才还是不错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德与才特别是德的方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当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干部自身,但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重选拔使用、轻培养教育的现象也不容忽视。事实证明,干部的德与才,当前好,不等于将来好;一时

大学生的德与才

大学生的德与才 德才如何才能兼备?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即将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程与走向。因此,时代要求科技的进步,时代要求人性的回归,时代更要求我们必须德才兼备!提到德才兼备,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德”。那么什么是“德”呢?“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德”是理想信念的坚持,“德”是爱国主义的拥护!可以说,“德”就是人材素质的基础。 “德”亦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自身的存在规则。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那么什么又是“才”呢?相较于“德”而言,“才”同样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而“才”的本质是“智”。“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当代大学生掌握的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程,“智”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智”并不是简单的IQ指数,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心理成熟的表现程度。 “才”仍有许多的外延,当然,我们没必要一一陈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才”在本质上指出了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控与应用的技巧性。而所谓的才高八斗,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予诠释:形容某个人能更好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事物做出诠释。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都没留下好的名声。秦珲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么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申,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就拿我们当

才者德之资 德者才之帅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a1572546.html,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 作者:谭丁 来源:《前线》2016年第04期 【引用】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节选】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原文释义】 臣司马光认为: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把它们叫作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硬之物。棠溪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做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 【经典简介】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群众评价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 是毒品。”很多领导干部犯错误,最后在忏悔书中都说对党章和党规党纪不了 解、不熟悉,出了事重新学习后幡然醒悟,惊出一身汗。如果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好了、掌握了,又自觉遵守了,防患于未然,就可以防止一些干部今天是“好干部”、明天是“阶下囚”的现象。“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 原典: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释义: 中国历史上有一次非常惨痛的用人教训,就是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智宣子错误地选择了多才少德的智伯为继承人,结果导致强大的智氏家族遭致灭族之祸。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此颇为感慨,在《资治通鉴》“臣光曰”中评论道:“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并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著名论断。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关于“才”与“德”,司马光定义为:“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他按才、德的不同构成将人才分成四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根据圣人、君子、愚人、小人不同的划定标准,司马光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观点:“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司马光理想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有德无才者次之,无德无才者又次之,最不能用的就是有才无德的小人。 因此,司马光的人才思想是以德为先。用人当先求有德,若才德不能两全,“宁舍才而取德”。司马光认为,才胜德的人对社会的危害,远比一个无才无德之人要严重得多。千百年来,人们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

以“德”为题的作文(4篇)

泱泱大国,何以昭德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大国,以其“诚”“信”“礼”“义”“智”闻名于世,为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近代史上,虽然我们经历了数不清的沧桑屈辱,但如今,经济腾飞,国力增强,我们洗刷了曾经的耻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然而,你是否意识到我们民族正面临着一个可怕的灾难——道德的缺失。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你是否想过,泱泱大国,何以昭德? 明胶海虾,虾“明”心黑 当我看到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报道时,真的希望自己正在做一场梦,梦醒一切便消失。我一向是不惮以最坏的语言去评价我们的食品的,但这一次,我还是真的被震惊了。从最初的注水猪肉,到“红心”鸭蛋,再到后来的“结石”奶粉,再到假鸡蛋、“老鼠乳鸽”,我早已被陆地上的“美食”吓怕了,于是我把目光投进了海里。然而,装着明胶的海虾,把我的心也一起投进了海里。在利益面前,道德被一个又一个商家摒弃,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美食”,杀死了一颗又一颗中国人的心。 “二代”当道,谁与争锋 自从“我爸是李刚”事件以来,拼爹、拼权、拼钱的“官二代”“富二代”们当道,做出了一系列无知而荒唐的举动。在感慨世风日下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深入地反思一下,这些“二代”们的专横霸气源自什么?高官、富商、明星,这些生活在社会顶层的成功人士,他们身上包裹着耀眼的光芒,给予了子女足够的物质享受,也给予了子女足够的荣光,却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使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养不教,父之过。在孩子们成为社会的笑柄时,他们又何以自容呢?什么时候这些“二代”们能够担当起古老中国的传统道德传播的义务,“二代”将会蜕变成一个让人尊敬的称呼。 感动中国,黑夜曙光 在这一桩又一桩的丑剧过后,我们的内心仍然存在希望,因为在中华道德的天空上,仍有星光在闪耀。我们无法忘记将一生奉献于慈善事业的歌手丛飞,无法忘记当机立断、冒着生命危险接住幼童的吴鞠萍,也无法忘记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却淡泊朴素的朱光亚,更无法忘记救死扶伤、不计个人名利的医学泰斗吴孟超……这一颗又一颗的明星,在黑夜中照耀着我们的心灵,指引着我们的方向,让我们知道,泱泱大国,永远德合四方,泱泱大国,必以我来昭德。 百行德为先 苏丹红,地沟油,彩色馒头,三聚氰胺,达芬奇家具和名牌服装中有害的化学成分。经历了这么多,人们的口头禅逐渐变为:“今天,你被骗了吗?” 当欺骗成为普遍现象,当道德缺失威胁到我们的生存,我们还要不以为然吗?面对种种可笑的借口,我们还要同流合污吗? 百行德为先。祖先早就告诉过我们:厚德载物,大地万物才能生机勃勃,德高权重,明君贤臣才能得万民敬仰,德才兼备,一个人才能对社会有用。当今时代,当一个人智、体、美样样领先时,他还不算是个完整的人,只有德行完美,才是一个有前途的完整的人。 德包括很多方面,忠孝节义自然不在话下,对陌生人的帮助,对弱势群体的爱护,对不法行为的抵制,都是有德的体现。 在日常所作所为的点滴中,就能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底线。我们或许没有机会像最美妈妈吴鞠萍,伸手接下坠楼的孩子成为道德模范,也没有机会像孟佩杰侍奉养母十几年如一日,成为90后的典范。但我们可以给老幼病残让座,可以给邻居老人将重物搬下楼,可以多花一点钱购买正版书……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是道德上的大事。或许,在道德上就从无小事。就如那首诗中所讲的一个小小的失误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丢了一个铁钉,坏了一个蹄铁;坏了一个蹄铁,失了一匹战马;失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名将军;折了一名将军,亡了一个国家。”或许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让出座位,老人在推搡中被踩伤;也许只是我们急于下楼没有理会老人手里的垃圾,老人却不小心摔下楼梯……别再冷漠了,许多人都会因为你小小的善举而有所不同,社会也会因为你的小小美德而更加美好。 百行德为先,只有把品德放在首位,我们才会培养自己,成就他人,推动社会。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了,我们才会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才会创造一个和谐美丽的社会,最终缔造一个人人为人谋而忠,与朋友交而信,听老师传而习,见不义之事而平,不取不义之财,不为不德之事的社会。 每天,让我们都做一点好事,做一点完善自己道德的好事。那时候,我们见面的时候,一定会这样问:“今天,你被帮了吗?” 以德为首 2011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当四个金色的大字“最美妈妈”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吴鞠萍脸上露出了爱的笑容。在这笑容背后,她知道,我们也知道,她那双还不能把奖杯举得太高的臂膀上曾承担了伟大的职责——挽救生命。而让她冒险行动的,则是责任的根源——道德。 道德是一盏灯,指引着我们前进。当今,对于追求智、体、美发展的人来说,道德似乎在生活中渐行渐远了。有人落水的岸边不见急切救助的眼神,而是等待报道的摄像机;竖着标牌的草坪中,不是绕道而走的良知,而是横踏竖踩的图方便;明令禁止捕杀的保护动物旁,不是关心爱护的行动,而是如狼似虎的掠杀……快点点燃道德的这盏明灯,如果追求真善美的路途上一直暗淡下去,我们的将走向何方?

德为才之帅

德为才之帅 ----“四德”修养的断想 徐晨光 本期“岳麓讲坛”我们为大家编发的是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徐晨光的《德为才之帅----“四德”修养的断想》一文 古人云:“德为立国之基”,“德为国之大宝”,“德为才之帅”。对共产党人而言,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修养,才能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治国理政的优秀领导人才,才能带动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明进步。 加强政治品德修养,做党的中坚 政治品德居“四德”之首,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的前提。加强政治品德修养必须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政治原则、恪守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这是对领导干部政治品德的基本要求。 坚定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主导领导干部政治实践活动的关键因素。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领导干部抵御一切诱惑的决定性因素。信仰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仰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仰崇高,胸怀必然宽广,再大的困难和挫折都可以承受;否则,胸怀狭窄,再小的委屈和失意都难承受。领导干部一旦动摇和丧失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导致政治上的变质、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一些腐败分子堕落,首先就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不信马列信鬼神,

不讲公德图私利。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想得透、看得淡,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情所困;就会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把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地用来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积极投身到党的伟大事业中去。 坚持政治原则。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守住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底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在政治领域,必须守住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底线。在经济领域,必须守住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底线不能变。在领导力量上,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守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这个根本性质的底线不能变。这“四条底线”是领导干部的基本政治原则。只有坚持这“四条底线”,才能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特别要对一些错误现象见微知著,明察秋毫,洞察本质,防患于未然。 恪守政治立场。恪守政治立场就是要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从政治上划清是非、善恶的界限,增强对有害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各种错误倾向的抵抗力。恪守政治立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领导干部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体现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以及党内生活中,落实到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实践中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正确处理各种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人民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严守政治纪律。严守政治纪律,就是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决策部署,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的问题上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上) 试卷——100分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上)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100分 [考试说明]: 1、许多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原因在于“德”出了问题。() 正确 错误 2、公务员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和态度,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正确 错误 3、美国在蒋介石战败后的“白皮书”中指出,蒋介石军队其实早已败了,主要败于战术上的思想不统一。() 正确 错误 4、“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 正确 错误 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在位时容易患病,在位时因工作辛苦容易患病。 正确 错误 6、毛泽东对蒋介石贪腐形势总结:“内外人心陷溺,人欲横流,道德沦亡,是非倒置,一至于此!”() 正确 错误 7、中国古代官德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规定和要求。() 正确 错误 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正确 错误 9、古代清官胡质之子以“清廉而畏人知”著名。 正确 错误 10、反腐工作关键在行动,重点在落实。 正确

错误 11、道德以()为评价标准。 好坏 真伪 善恶 忠奸 12、为官之本是()。 思想 权力 道德 素质 13、“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句话出自()。 《中庸》 《大学》 《论语》 《孟子》 14、()被誉为清代“江南第一清官”。 况钟 张伯行 元载 刘瑾 15、“十二五”时期,将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培训时间不少于()。 2学时 4学时 6学时 8学时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出()。 孟子 庄子 老子 孔子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康熙大帝的德才观。 德者,才之帅者。 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18、“德,国家之基也”,出自()。 《左传》 《管子》

德才论

司马光关于德才的论述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他给圣人、君子、小人下定义:“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这一论述是有针对性而发的,他提出的选材标准是:“苟不能的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司马光所说不无道理。用人最理想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但这一标准的选择空间太小,自古以来圣人就是凤毛麟角。在才德不能兼备的情况下,愚人是比较保险的选择。选一个傀儡**********纵,他会很听话,因为愚,他没能力做好事,同样也没能力做坏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无德,但他有才,无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却足以做坏事。选傀儡的前提是,得有一个好的**********纵者,否则,傀儡什么也做不了,结果还是小人得逞。因才胜德而失天下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大家熟知的“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李煜,死于他乡的徽宗,还有历史上的隋炀帝,他颇有文才,是个很清醒的亡国之君。这些人,无德不能服天下,其才又不能治天下,亡国在情理之中。德胜才,就能稳做天下吗?唐高宗为人“正直中和”,不是个昏君。可是,有德无才的他,却是导致唐王朝一度血腥遍野、李氏子孙几乎被杀戮殆尽的根源。他没失天下,是因为他的对手有着相当的理智,有才,而又没有没完全失德。德才兼亡,却只有亡国一条路,那些昏暴之君不用说了,连那颇忠厚的刘禅也不例外。中国的历史,一向重德轻才。司马光的标准是历史的“正声”,一向为人们所推崇。那么,小人真的不可用、不能用吗?也不尽然。陈平大家都熟悉,当周勃、灌婴向刘邦告状,说陈平“盗嫂受金”时,魏无知替他辩护:“臣所言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魏无知的辩护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点到了刘邦的要害,刘邦正和项羽争天下,无德也许成不了大事,无才却是绝对打不赢的。基于当时的实际,刘邦首选才。即能容才,又会用才,这是刘邦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历史上有才无德而成大事的例子不少,战国时吴起杀妻求将,苏秦和燕文公夫人私通,管仲贪,

为帅之道

为帅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小智者治事,上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治人,管理人,要求的指挥要更为高超,这叫“上智者”,比“上智”还要再高一个层次的叫“睿智者”,这个层次的人可能是制定治国大纲、思想体系、法律制度的人才,这是人的三个层次。 刘邦曾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啊?”韩信说:“陛下大概带几万兵吧。”刘邦就追问韩信:“那么你能带多少?”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后来韩信被刘邦抓住了,他说:“陛下您跟我不一样,我不过是善将兵,你是善将将。” 帅者:将将之人也。 为帅之道有六个层面: 一是修身历练之道, 二是理性智谋之道, 三为识人用人之道, 四是刚柔并济之道, 五“造钟”规制之道, 六是进退全身之道: 一.修身历练之道 钱钟书先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里面有一个说法:世道不好了,坏到连魔鬼都失业的程度了,大家琢磨这话,很有意思。魔鬼的职业是干什么的?是专门干坏事的,他为什么失业了?因为坏事被人干了,所以他就失业了。庄子说:“终身役役而不知其所归。”终身被功名所束缚而不知道人生的真正本意应该归结到何处。高人重道,常人重术,没有哪一代中国人像我们这一代人这样把追求财富的手段发展到无以复加,然而注重钻营之“术”,而不修身养性,我们的企业就会被“物欲”所控制。庄子说“物物而不为物所物”,要控制功名利禄,不要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把自己的本性都失去了,把良心都弄丢了。作为另外思想家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君子虽然追求功名,但是不被功名所束缚。日本有个人叫涩泽荣一,参加过明治维新,后来觉得自己不适合从政,改为经商,一生当中创办了一百五十多家银行和企业,是日本劝业银行的创办人之一。他一生以论语作为自己的经商之道,而且还到处宣讲,被日本人视为“经营之神”、“经营之父”。他到了八十多岁退休时和朋友办了一个书院,继续宣讲论语的伦理道德,也写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书被翻译成中文,叫做《论语加算盘》,论语讲的是一种道德修养,算盘代表追求经济利益,他把两者结合起来。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这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涩泽荣一觉得这两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德”与“才”下水作文

德与才下水作文 德与才下水作文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一概)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辨别,区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 鉴往知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传承至今的人才培养辩证法。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德与才的关系有怎样的思辨和权衡?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欧阳昱北老师的审题参考] 自古至今,历朝历代贤明的治国者大多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周公力主惟听用德,孔子强调为政以德,史学家司马光则提出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故育人、用人之道在辨识,才不等于德,德不足而才有余,为祸尤烈。 人才培养一定是立德树人相统一的过程。人无德不立,树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青年成才要自觉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做到明大德、晓大义、通大智。 只有当德行和才干相辅相成时,一个人才会走得更高更远。好的德行足可以聚人成事,也可以补能力之稍逊,反之,能力永难补德行上的亏陷。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屹立于不倒。 (认识自我、社会:思辨德才关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教师下水网络旧文 双翼才能翔天宇 某教师 有才能的人是令人羡慕的,具道德的人是让人尊敬的,德才兼备者绝对是使人崇拜的。 才,很重要。一个人要有一技之长方能维持生活,一个集体要有业务骨干才会发展,一个国家要有科技精英才能保证领先。有时它就是你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基础,真才实学几乎可使你走遍天下,畅通无阻。古有唯才是举,今有择优录取,也正是看中了才能。 德,更重要。现代企业都十分注重企业文化。丁格之所以脱颖而出,并不是因为他的才智有多高,而是他的道德素质符合现代企业文化的要求。 有德而无才者虽不能造福一方,但总能行走于世;有才而无德者,必为人之祸患,小则破坏邻里,大则贻害四方。古有秦桧、和绅,今有成克杰、胡长清,若论才,虽非才高八斗,却足经纶满腹。然而,或鱼肉百姓,坐享清福,或以谗言陷忠,丧尽天良,最终祸害四方,殃及民众,自身亦遗臭万年。原因何在?答曰:少德。 因此,作家刘镛说:坏事都是聪明人干的,笨人做不出最坏的事来。是否可以引申来说:做坏事的聪明人都无德,笨人无德也做不出坏事。当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也曾有言:宁选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优无德之辈。 那么,德与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就如同一只鸟的双翼,缺少哪一只都无法畅游于天宇。 西周贤相周公旦,践阼摄政,春秋战国犹有声;三国武圣关云长,隔帘待嫂,千里单行美其名;大宋忠臣岳鹏举,精忠报国,华夏千年显其威……贤者,德才的统一体。

论文:德与才的关系

德与才的关系 摘要: 自古至今,人们最注重的就是德才兼备。俗话说得好“(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当今社会很难找到一个德才兼备的完美人,所以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以德为先是基本选人用人的标准。 关键词:教育,品德,引导,才能,实质 战国时期,春秋的晋大夫智伯被杀,国家灭亡。宋代政治家司马光在总结其历史教训时,发了一通很长的议论。他说:“智伯的灭亡,原因是才能胜过了德行。德行胜过才能的被称为君子;才能胜过德行的被称为小人。自古以来,国中的乱臣贼子、家庭的败子,大多是才能有余而德行欠缺……”现在,司马光离我们已有九百多年了,他的议论似乎尚未过时,颇发人深思。 元世祖元世祖忽必烈的文化修养和政治经验远不如汉代帝王,但他前期善于用人。初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广约名士,择贤而用。后在一大批能人贤才的大力辅佐和拥戴下,即汗位于开平,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在全国统一后,面对千疮百孔的国家,忽必烈改变了过去用人的态度,采取了“唯才事举、不问其它”的政策,不顾众人反对起用阿合马主管中央财政。此人心术不正但却是个难得的理财能手,上台后多方搜刮,聚敛财富,深得忽必烈宠信。随着权势日重,逐步发展到结党营私,谗良陷忠,独擅朝政,终于成为派系斗争的导火索。尽管此人被王著、高和尚刺杀,但之后这个经过短暂盛期的元朝则进入了一个长时间的动乱期。史载,仅公元1308年至1333年的二十五年中,元朝就先后经历了武宗、仁宗等共八代皇帝。政治上的损失是经济利益不可弥补的,忽必烈的成功在于用人上任人唯贤,而他的失误则在于用人上重才轻德。 德才观,时代不同,标准也不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德才兼备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用人标准。用人既重德,也重才,德与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品德与才能,说起来似乎谁都明白。然而细想起来,就有些许模糊。 德是指品德,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责任心的一种表现。才是指才能,是指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和手段。对一个人而言,德是灵魂,是向导;才是能力,是工具。在现实社会中,德与才,孰轻孰重,需得仔细分析。 德与才至少有两个问题: 一、德与才能不能分开? 二、德与才是什么关系? 三、德与才分几种情况? 首先第一点德与才当然能分开,否则就不会有两个概念来表达。这我同意,问题是,这种“分开”的含义值得研究。 我好像觉得具体到一个活人,我好像觉得具体到一个活人,德与才是没有办法分开的。我们常常见到有些人很能干,却成了贪官,另一些人智商很低,却满怀爱心。但是假如我们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两种人的所作作为,都不是分裂的,都很合乎他们自身的性格逻辑。他们应对这个世界的行为,不是拿“德”和“才”两部分拼起来之后做出的。“德”和“才”在他身上是没法分开的。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循环系统等等,这是可以看见的,分得很清楚的。可是人有“德”的系统和“才”的系统吗?有特定的大脑部位负责“德”和“才”吗?好像没有。

从孙子兵法中的“五德”看现代商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才能

从孙子兵法中的“五德”看现代商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才能专业工业工程学号1040837005 姓名沈辉 摘要: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萃部分。它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极为深远,被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及广大民众奉为“兵学圣典”,它的思想观点直到现代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现代商场中,它更是被广泛运用,其中提出“将之五德”的思想,对选任商业管理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孙子兵法五德商业运用 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日本人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列为商界领袖必读之书,美国人称《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其战争的哲学思想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虽然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孙子提出的,仍然是我们今天对将帅的最基本的要求,尤其在现代管理中领导者必须要具备这五中品质,而“五德兼备,方能为将”,同样适用于商业领域。 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是孙子提出的作为优秀的将领所必须具备的五种品德:智谋才能、赏罚有信、仁爱士卒、果断勇敢、军纪严明。 所谓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虑,通达权变也;所谓信者,号令一也;所谓仁者,惠抚恻臆,得人心也;所谓勇者,恂义不惧,果毅

也;所谓严者,以威严肃众心也;五德相须,缺一不可。现代经营者,也要去刻意修为五德,将者有五德胜敌,经营者有五德赚利。远见卓识,足智多谋,言而有信,赏罚必从,仁爱惠众,深得人心,勇于决断,坚毅顽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严明纪律,严明制度。这是现代的孙子五德,也是五德之精髓。所有这些,对于选拔培养以及使用管理者有着借鉴作用。 “智”,智谋才能,指将帅的智慧,处事的技巧、谋略及胆识,以及把握全局动态的能力。孙子将“智”列为五德之首,是因为战争与其说是两军实力的较量,不如说是两军将帅智谋的较量。作为将帅,从心理素质上看,应该是智力超群、勇敢、刚毅、果断、具有积极感情的人。商场上的“智”就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智慧、智谋、策略、变通与调整,它是一个为“将”者IQ、EQ的综合体现。一个足智多谋的高层管理者一定是一个充满智慧,且懂得分析、评估当前所处利弊的人,在危的时候,他懂得“曲”,在安的时候,他懂得“动”,讲求一种“动静有常”、“刚柔相济”。“曲则全,枉则直”最能检测“智将”智慧的标签。 “信”即诚信,言而有信。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信”是企业领导人(执行层面)的价值观、世界观、理念和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在现代企业中,一个高层管理者,能力可以一般,但对自己的老板的忠诚度,必须是赤胆忠心。能力一般的高层管理者,至多会多犯几个错误,开疆拓土的速度会慢一些,但对企业造不成毁灭性的打击;但如果一个高层管理者,如果对企业不忠诚,那只要一个关键机密的泄

德为帅,诚为根,善为贵_人生感悟

德为帅,诚为根,善为贵_人生感悟做人应具备这样的修养:“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如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是黄炎培先生写的一段话。这段话深刻的阐述了做人应有的修养。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辽远的后世。 做人要讲道德,道德是立身之本,一个人若没有自律,就谈不上做人。学会做人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素质。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 做人就做一个真实坦诚的人。“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这是古人对诚信的认识。“真诚换真心,诚信变真金”。这是现代人对诚信的理解。 人之交往在于诚,世之安宁要靠信。 古人云:“言必出,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都是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做人要诚信。诚信二字重千斤。只有诚信,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到时我们将发现:白云蓝天,花香鸟语,无垠大海,广阔的沙漠,坦荡的草原,美丽无处不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美丽尽在其中。 真正的善是“上善若水”,水是什么?是海纳百川。是宽容与谅解。

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真诚善良,都要凭着良心做事,不管是平凡的人还是生活不平凡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才是做人之根本。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 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恶。要想隐恶扬善还需要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气度。 善良是一种人性美,一种道义美,一种良知美。它的美是内在的,是一种值得崇尚的美。

论文论德与才的关系

论文论德与才的关系 在当今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情况之下,重新考虑德与才的关系,对我们大学生尤显必要。不得不说,一些同学由于一些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降低了对自身道德水准的要求。甚至有一部分青年人竟然公然宣称,不避讳潜规则。拜金主义严重影响着青年一代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大学阶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设立,对我们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学过该课程,使我重新思考了德与才之关系。 说到德与才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尤其在谈到治国之道与用人之道时,这是一个经常被论及的话题。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思想家司马光有著名论断,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暂且采用该翻译)那么,在司马光看来,德与才究竟孰轻孰重呢?不妨谈一下这句话的出处——《资治通鉴》。我们都知道司马光不仅是思想家,政治家,而且作为《资治通鉴》的编撰者,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很多思想尤其是治国用人之道都体现在书中。 我们应当明确一点,中国这个有着漫长封建历史的文明国度,自从汉代司马迁忍辱含垢修成纪传体通史《史记》后,每一个新兴的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为前代修史,述一代史事,记一朝典则,褒一代英烈,贬一朝奸恶,举凡一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军事制度等都是被详加记载,略无遗失,目的是为后代的统治阶级提供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多方面鉴戒,所谓以史为鉴,这是封建史学之价值和功用所在。而这本作为封建史学的经典的《资治通鉴》,其作者,北宋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必然也是站在统治阶级如何统治民众的角度来撰写了《资治通鉴》一书。 在该书卷首部分,司马光便提出了他的德才理论: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在这里,司马光主要给出了以下观点: 一.批判世俗把“才”与“德”通通当做“贤”的观点,指出“才”和“德”新的定义:“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二.指出“才”与“德”的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三.分别列出四种人身上的德才体现:“才德全尽”、“才德兼亡”、“德胜才”和“才胜德”,并且分别给与这四种人一个定义:“圣人”、“愚人”、“君子”

德为才之帅心得体会

德为才之帅心得体会 城投公司左金德 墨子曰:“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古人云:“德为立国之基”,“德为国之大宝”,“德为才之帅”。为后人树立起做人处世的典范。德,是指一个人的品德、品性;才,是指一个人的才华、能力。“才”是一个人事业成功、干一番成就的必备基础,“德”是始终为其引导正确航向的保障,是理想信念、思想行动的首领和统帅。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铺垫,缺一不可,方能造就出一个完整的人,对人民和社会有用的人,无愧于时代的人。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个人心得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一个人踏上从政的道路,在政治上追求进步,是正常的。然而,官有两种做法,一是往上做,一是往下做。显然,愈往上做,位置愈少,资源也就越稀缺。因此往上做,有时是可遇不一定可求,有时又是可求而不一定可得。而往下做,就是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实事,民有所求,我有所应,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所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节制往上做的欲望,千万不能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如何升迁上,而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在思想深处解决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

着群众、永远服务群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就说过:“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和党性修养,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排非分之念。只有这样,才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拒腐蚀,一尘不染,一身正气,才能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二、要严于律己、保持本色 作为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在腐败问题上也没有天然免疫力,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落后思想同样会侵蚀一些党员干部。如果思想防线不牢,意志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作为党员干部要认真遵守中央关于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以“一书一片”学习为契机,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时刻警醒自己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警惕金钱、美色的诱惑,自觉防止权力滥用;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从思想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 三、牢记宗旨,清正廉洁

道德比才能更重要辩论词

理论 一:“以德为先”,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用人标准的本质和核心,是选人用人的根本所在。 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他给圣人、君子、小人下定义:德才兼备是圣人,德才全无是愚人,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司马光这一论述是有针对性而发的,他提出的选材标准是:不能得到圣人,就得君子,君子得不到,就要愚人也不会要小人。无才无德——废品有德无才——次品有才无德——危险品有德有才——正品三:苏格拉底: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四: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五:康熙: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六:约翰生: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 事例:一:北大教授的桃色丑闻 2011年四月,北大教授王学明指控高中情人小丽勒索20万。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一件学界丑闻。王学明事前承诺帮助小丽上北大,小丽和其好了两年。评论:堂堂北大教授,利用特殊的身份欺骗少女。开始时的那种信誓旦旦变为事后的反目之举。学识和气度,道德和良心哪里去了? 问题:作为历史百年学府的北大,其教授不可谓没有智慧与才学,可是其行径这么令人发指,不知道对方想到了什么? 二: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两分钟时间,两辆车碾压。十八个路人漠然对之,冷眼离去。最后一位拾荒的阿姨施以援手。 评论:这起本来可以是一场和死神的争夺天使生命的爱心赛跑。落得悲剧,刺痛了谁麻木的心灵?难道我们的道德良心要靠最底层人的坚守来刺醒吗?,过不了几天人们便会忘记小悦悦,忘记我们的道德苦痛。“时光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而这种悲剧,还会上演到几时? 问题:来往的路人麻木的心灵难道是才智可以解决的?那么多的人,有智慧的人肯定存在吧?为何会落得这般结果? 三:劣质奶粉、"苏丹红“瘦肉精”等等事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古训,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归结之一。“谋财害命”自古以来就为中国人所唾弃憎恨。而纵观当前的食品行业,道德伦理问题已处于危险境地。 评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当吃什么都不放心的时候,还有什么是可以放心的?德是做人的本性、天性,还有后天的修性。 问题:作为企业家,没有聪明才智和能力吗?肯定是有的,可是依然用那龌龊的行径来告诉我们什么是道德才是至上的,只可惜是反面教材。偌大的公司,没有人才吗?道德去哪里了? 四:彭宇案 2006年11月20日,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彭宇去扶老人,随后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赔偿四万多元。彭宇表示自己是冤枉的。 评论:此事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当做好事还要保留证据的时候。道德危机已经深化到何种地步?还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