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校适应不良学生的心理调适

学校适应不良学生的心理调适

学校适应不良学生的心理调适
学校适应不良学生的心理调适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学校适应不良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例因学校适应不良而导致的一般心理问

题的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学校适应不良,多见于各学制阶段的新生中。从初中到高中,在交往环境、内容、形式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走读到住宿,必然产生人际交往的不适应,这种不适的程度因人而异,对性格内向,备受父母老师宠爱的学生,它带来更大的适应与发展障碍。其表现是不同程度的失眠、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紧张等。摘要格式是四号楷体,行间距固定值22磅。摘要的写作格式是:某某,多少岁,高一学生,因什么导致什么问题,多长时间,量表分数是多少,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用什么方法通过几次咨询,达到什么效果,量表分是多少。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正文格式是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2磅。所有的一、二、三等换成1、2、3。

1、求助者一般资料:不是黑体

一般资料:

1.1人口学资料

1.2个人成长史

1.3精神状态

1.4身体状态

1.5社会功能

1.6心理测验结果

求助者姓名:林某性别:女年龄:16岁

受教育程度:高一学生

社会经济地位:家境尚可

外在表现:哭泣、精神紧张、不愿到校

2、主诉和个人陈述:

2.1主诉:以第三人称写,最多两行

2.2个人陈述:以求助者口吻写。林某是寄宿制高一学生,性格内向,与同学关系不良好,自己认为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对她有看法。自己曾多次说过,只要走进学校就觉得不舒服。双休日回家后,就不愿再回到学校。刚回到家的时候特别高兴,但是在即将离开家去上学时,情绪就极度消沉,在家长催促其上学的时候,就又哭又闹,即使被家长强行送到学校,也是极不愿意,一个人滞留在宿舍不愿意到教室里去。开学一段时间以来,已经多次旷课,学习成绩不良。经常无缘由的哭泣、失眠、一到学校就紧张不安,同时伴随头痛等症状。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不是黑体,不加粗

3.1咨询师观察的结果

3.2他人反映

通过与本人以及其家长、班主任了解得知,林某自幼父母离异,五岁就随母亲单独生活,母亲由于生活的不幸,觉得愧对女儿,因此对女儿非常宠爱,百依百顺,不让她干一点家务活。林某的自理能力很差,不懂得谦让别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加之其本人的性格内向和母亲的过分保护,致使她长期不擅与外界交流。尤其是从初中生升入高中后,学校要求寄宿,林某第一次离开母亲独立生活,这种环境的变化,让她极度恐惧,感觉无所适从,加之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交流,觉得身边的同学都不喜欢她,从而产生了焦虑、抑郁的情绪,并出现了好哭泣、失眠、头疼等症状。

四、评估与诊断:格式字体不对

4.1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4.2 鉴别诊断

4.3 诊断依据

4.4 原因分析

林某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典型的青少年学校适应不良。人际交往,从初中到高中,在交往环境、内容、形式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走读到住宿;从对人对事的评价以主观感受为主,到以学习、闲谈交流为主,必然产生人际交往的不适应,这种不适的程度因人而

异,对性格内向,备受父母、老师宠爱的学生,它带来更大适应与发展障碍。

林某自幼父母离异,五岁就随母亲单独生活,母亲由于生活的不幸,觉得愧对女儿,因此对女儿非常宠爱,百依百顺,不让她干一点家务活。林某的自理能力很差,不懂得谦让别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加之其本人的性格内向和母亲的过分保护,致使她长期不擅与外界交流。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让她极度恐惧,无所适从。

运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对林某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林某各项得分均在2分以下,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恐怖两个项目上得分偏高,分别是1.8和1.7。

从林某心理测试的结果以及平时的问题表现来诊断,林某尚不能诊断为恐怖症,因其症状不满三个月,且本人能自知害怕到校是一种异常行为,求助心理迫切,因此,可以断定林某属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不良。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同上

短期目标: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长期目标:帮助求助者健康快乐的成长。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6.1辅导方法:ABC理性情绪疗法小组辅导,你要做团体吗?

6.2原理: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具体内容有:A 代表诱发性事; B 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

C 代表因此事件而引起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ABC理论认为个体的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其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

6.3双方责任与义务:

6.3.1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1)不要用括号来访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6.3.2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2)来访者的权利:有权力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适合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来访者的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适合的来访者;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告知求助者。

6.4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 分钟,共计几次。

6.5费用免费,没有免费的咨询,免费等于没有作用,写100元60分钟。

七、咨询过程不用加粗

7.1咨询阶段的划分:按照书上写的合理情绪疗法的划分阶段,写第一阶段是哪次咨询,第二阶段是哪些次咨询等等。要确定做了几次咨询,从而划分阶段。最少要有一次对话。

7.2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

7.2.1每次咨询都要写目的、方法和过程

7.2.2

7.2.3

7.2.4

(一)初次面谈

来访者自述,父母离异,五岁就随母亲单独生活,母亲对其非常

宠爱,百依百顺,在家中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母亲不让她干任何家务活。因此,本人的自理能力很差,而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升入高中后学校要求住宿,她自己感到什么都不会,非常紧张,与同学的关系也不好,因她自觉其他同学都不喜欢他。自住校后,经常睡不着觉,而且还多次莫名其妙的哭泣、头晕。

来访者自知害怕到校是一种异常行为,求助心理迫切。初次免谈时,来访者情绪有些激动,咨询师的任务主要是倾听。帮助其宣泄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运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对林某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林某各项得分均在2分以下,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恐怖两个项目上得分偏高,分别是1.8和1.7。

从林某心理测验的结果以及平时的问题表现,林某属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不良。

(二)继续面谈

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以后,在林某同意共同努力的前提下,运用埃里斯的ABC疗法帮助林某建立对于人际交往的共同认识。

1、向林某介绍ABC理论,使其明白之所以出现人际交往问题是由于自己不合理的内部认识。

2、与林某共同寻找自身的不合理的内部认识,如:“我内向,我不会说话,同学们都不喜欢我”,“大家应该向母亲一样关心我”等等。

3、与不合理的观念辩论。

下面是我们在这一阶段的一段谈话记录。

“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说都是因为同学们不喜欢你,所以你和他们相处不好呢?”

“因为他们做什么事情从来不叫我,也从来不问我的意见,肯定是不喜欢我,看不起我。”

“他们是指哪些人呢?”

“就是我座位周围的那几个女生。”

“那是不是他们活动,全班的女生都会一起去呢?”

“不是的。”

“这么说来,那些没叫到的同学,他们也都看不起你,不喜欢

你?”

“……”林某摇摇头。

“哦,那他们都肯定地告诉过你,他们不喜欢你?”

“也没有”

“那么,是不是说你想参加,他们不让你参加呢?”

“也没有”

“我从来没说过,我想,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的,我可不想碰钉子。”

“我明白了,你是说,同学们不喜欢你,这是你自己认为的,并没有验证是同学们的态度,对吗?”

林某点头同意。

“好,这样看来,‘同学们不喜欢你’的这个想法成立的理由并不充分,这是你自己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我内向,我不会说话’,‘同学们不喜欢我’。你也以此为理由,不主动与同学交往,从而导致大家没有机会了解你,形成了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你说呢?”

“可能是吧,或许我自己的想法有问题,我想是不是该从自己的想法开始改变?”

“我很同意,我们一起努力。”

“好的,老师。”林某用力的点点头。

4、学会合理思维。

例如:“同学关系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互相谦让”、“同学们并不一定不喜欢我”。

(三)练习与小组辅导团体辅导最好不写,因为另外的技术

布置作业,让林某回去列举不合理信念,并用合理信念代替它。同时,让林某经常告诉自己“同学们是喜欢我的。”除了语言强化,也给林某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训练,并让她尝试主动向他人问好。

在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后,林某的认识开始逐渐变化,她有了主动开始新生活的愿望,也觉得周围的环境并不是很糟糕。经过第一阶段的咨询后,我想林某需要一些人际交往方法的辅导,经过学校的培训的学生咨询员恰好可以做这方面的工作,因为同龄人行为示范的效果要好于单纯的说教。于是在林某的同意下,以后四周的时间里,林某

每周都要与她自己挑选的学生辅导员见面,他们除了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助和鼓励林某与别人交往之外,还在学习上给与一定的指导,帮助林某树立信心。四周里,咨询老师和学生咨询员保持联系,随时了解他们辅导的情况,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此外,辅导老师还和林某有两次单独的会面,以了解林某的想法。结果发现林某比以前开朗了许多,也越来越喜欢同学们了,显然学生咨询员的介入,已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改变——共同辅导的效果(两周)

心理辅导老师在这一阶段和家长、班主任保持随时的联系,及时了解林某的表现和变化。同时,希望他们一起帮助鼓励林某,并在班中组织林某喜欢的活动,创造林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帮助她树立信心,巩固辅导结果。

八、辅导效果评估

8.1来访者自我评价

8.2他人评价

8.3咨询师的评价

8.4心理测验:

经过三个多月的心理辅导和适应性训练,林某逐渐进入了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

据林某的班主任反馈,林某虽有时还出现情绪波动,但其自控能力日益增强。林某开始喜欢学校,并能主动与同学们交往,也开始参加自己喜欢的集体活动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改观,自信心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图书:作者:主编郭念锋,副主编虞积生、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2005年8月第一版、246页。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

[2]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

[3]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二级·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在受到挫折时有效地化解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郁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挫折心理,常见的方法有: 其一,暗示调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内部语言可以引起或抑止人的心理和行为。自我暗示即通过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如提醒自己“不要灰心”、“不要着急”、“一切都会过去的”、“事情并不像我相象的那么糟”等等,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调整不良情绪。 其二,放松调节。 大学生还可学习身体放松的方法来调节挫折所引起的紧张不安感。放松调节是通过对身体各部分主要肌肉的系统放松练习,抑制伴随紧张而产生的血压升高、头痛、手脚冒汗、腹泻、睡眠等生理反应,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焦虑情绪。 放松调节首先要学会体验肌肉紧张时的感觉,即收缩肌肉群,注意体验其感觉;然后再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感觉。 呼吸调节也是放松调节的一种。通过某种特定的呼吸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和疲劳。比如,紧张时,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减缓紧张感。平时也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大自然中去做呼吸训练。

其三,想象调节。 受挫心理调节能力并非要等到受挫后再来培养,而是在平时就要训练。想象调节法即是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的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并使之迁移,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情境和紧张的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想象调节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学会有效的放松;其次把挫折和紧张事件按紧张的等级由低到高排列出来,制成等级表;然后依据等级表由低到高逐步进行想象脱敏训练。

小学生考试综合症心理调适活动案例

小学生考试综合症心理调适活动案例提要:一、活动意图及背景。中小学生目前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承受能力低。需要开展必要的心理调查和辅导。二、活动过程。(一)考试焦虑调查。(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三)心理辅导活动纪实。三、反思。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协同。 一、活动意图及背景 当今的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特有的快节奏、高科技、高风险和激烈竞争给人们不仅带来了成功的机遇,也带来了无法避免的心理负重和挑战。正如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深刻的痛苦”。美国一位资深的心理医师也曾经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中国人的生理疾病”。特定的社会环境同样影响着青少年,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趋严重。很多的心理问题也会在这一时期显露出来,并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发展。许多调查报告表明,全国中小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问题的检查率愈来愈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甚至违法犯罪、自杀等行为也屡屡发生。当代学生一方面具有较高的自尊心、较强的竞争意识、以及高远的志向,另一方面,又普遍存在着情绪不稳定、性格脆弱、独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共同心态。加之学生本人主观愿望常常和来自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现实的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还有来自诸如学习、考试以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等的压力,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协调,使学生感到心理紧张,甚至导致他们心理障碍、心理失常及其它心理疾患。由此看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医治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开展必要的心理调查和辅导,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次活动仅从学生考试焦虑症这一截面交流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二、活动过程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 摘要: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处在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位大学生都离不开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调适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通过自己努力积极主动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的心理.行为过程。自我心理调适是大学生学业与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适应自我心理调适 现阶段,大学生面对的社会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变迁剧烈、震荡激烈、发展迅速、改革不断的社会,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或者将会承受如此社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机遇与发展、成功与失败;随时都会面临新的适应,把握好社会上的无数选择或被选择的机会。需要走出墨守成规这一变革的误区。抛弃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诸如孤独、忧郁、失落、沮丧、自卑、退缩、恐惧、逃避、浮躁、烦恼,紧张、焦虑、愤怒,冲动、空虚、怠卷等心理行为问题)和与之相应的自我心理调适对策逐步受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众多人士的重视,因为自我心理调适是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去的那种只重视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技术掌握,而忽视自我心理调适的做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适者生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规律。在现实社会生活过程中,大学生的适应性往往被看作影响一个大学生社会生活成败的主要个性特征。一个大学生能够科学地而不是非科学地(例如迷信地或带有邪教色彩地)、有意的二不是无意的、积极的二不是消极的调适自己的心理活动,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使其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们生活幸福化、工作高效化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内涵自我心理调适这一概念在心理学界特别是在心 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其定义目前尚未统一。要探讨自我心理调适就不能忽视与自我心理调适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适应,目前,从心理学角度解释适应概念比较权威的定义是:“适应是来源干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 整合现有资料,我们认为自我心理调适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积极主动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的心理、行为过程。即大学生在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既满足个大学生需要又符合社会生活条件的积极的 心理、行为过程。这里是从心理学范畴论述自我心理调适,所以自我心理调适的概念既不同干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理适应(如大学生的感官对光、声、味等物理刺激的适应),又不同干狭义的心理上的适应(即遭受挫折后的自我调节过程),也不同干社会学意义上的适应(如为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为发展而努力改变环境等)。生物科学上的适应是指所有活着的有机体都要随着它们环境中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括动。即生物在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对于不能满足需要的环境情况进行适应是动物和大学生生存的

(完整word版)大学生心理挫折与应对

一、什么是心理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需要无法满足、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诸如紧张、焦虑、沮丧、困惑、愤懑,甚至迁移、攻击等都是心理受挫时常见的情绪反应。挫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要素: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两者密切关联。挫折情境是引发挫折感受的条件,挫折感受是受挫折者心理需求不能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同样的(挫折)情境,由于不同的人的需求不同、心理承受力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不同。如同样考上一所普通大学的甲、乙两个学生,甲的抱负远大,立志考重点大学,而现在只考上了普通大学,对甲学生来说就会产生挫折感。而乙学生,他的抱负本来就不大,现在考上了大学已经很满足,甚至还有些喜出望外,对他来说不但没有挫折感,反而还有较强的成就感。所以,挫折也叫心理挫折,心理挫折的产生,不取决于挫折情境,而是取决于个体的内在心理感受。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处在青年中期,这时期的学生生理已经成熟。生理的成熟,使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但涉世不深,经验不足使得大学生的心理显得幼稚,行为容易冲动。羽毛初丰,使大学生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期待;不谙人世,使大学生对前进路上的曲折坎坷估计不足。需求的多样性与心理的脆弱性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容易受伤的群体。 二、大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来加以概括。 (一)客观因素 客观原因通常是指个人意志和能力所不能左右的因素,如学生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庭出身,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能左右教师考试考什么内容等。客观因素可能引发心理挫折,但不是心理挫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如同样是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学生,有些学生因自己的家庭贫困而产生挫折感,有些学生则能坦然接受,并因此而自强不息,终有所成。所以,心理挫折产生的关键不在客观因素,而在主观因素。 (二)主观因素 挫折产生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心理因素,包括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当以及个体的心理需求不当等。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当会产生心理挫折问题前面已作描述,这里不再累赘。心理需求不当导致的心理挫折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自我估计不当,抱负水平过高。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规定的标准。一个人是否受挫折,与个体能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确定恰当的成功标准有关。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抱负自然高,成功的可能性就低,挫折就容易产生。相反,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缩手缩脚,抱负水平过低,就算事情成功了,也可能会产生挫折感。 2、动机冲突。大学生的需求很多,而且都渴望得到满足,于是便产生了多种动机。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动机往往是相互冲突的,非此则彼,不可能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时就常常会产生挫折感。如大学生既想做学生干部,又不想影响自己的专业学习,两者之间,若不能平衡,冲突便会产生,长期以往,也会引发挫折感。 3、不合理、不切实际的需要。学生正确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但往往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学生内心可以接受,正常情况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危害不大,可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但是有些挫折往往是由于学生不合理、不切合实际的需要造成的,如攀比、高消费、绝对平均等,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调适,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挫折后常出现的行为反应 人要生存和发展,就一定有需求,但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人的需求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挫折产生

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及自我调适-文档资料

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及自我调适 基金项目]本文系滨州学院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科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 BZXYRW20050)7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复杂。面对着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的过高期望,每名大学生都经历着学业的加重、人际关系的障碍、升学就业的困惑、青春期的烦恼等问题的困扰。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屡见不鲜,极其严重地影响到了其健康成长。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焦虑的成因,及时予以调整,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调适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大学生心理焦虑综合症的成因分析 焦虑是一种在困难、挫折、打击面前出现的,包括自尊心 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意外事件的打击、失败感和愧疚感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焦急、郁闷、忧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状态。 大学生心理焦虑是指受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或意外事件的打击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和紧张、痛苦和愤懑,甚至会使人灰心失望、痛不欲生、精神崩溃、一蹶不起,逐渐郁积为焦虑综合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1.由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焦虑。入学后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面对新的集体、

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有些学生茫然无措,产生失落感、压抑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 2.由于自我认知失调而产生的郁闷焦虑。有些学生在中学 时多是学业上的成功者,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为自己设立过高的目标,对自我的认识往往高于实际或别人的评价,由此产生自傲心理,表现为清高自傲,或盛气凌人,或过分地争强好胜。当这些学生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时,强烈的自尊与失落相冲突,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消极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缺少安全感和自信心,表现为胆小退缩或自我封闭。 3.由于学业负担过重而产生的学习焦虑。面对着社会、家 庭、学校和自身的过高期望,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有的同学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出现了学习焦虑。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理解力减弱,记忆力明显下降;晚上难以入眠,大脑昏昏沉沉;整天心慌意乱,茶饭不思,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下滑、精神上焦虑不安等。 4.由于难以协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社交焦虑。人际关系已 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问题,由于大学生身处异地,更渴望交往。但如何与来自天南海北,具有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修养和个性各异的同学交往,有的学生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冲动、急躁、嫉妒、猜疑、社交恐怖等现象,随之出现难以排解的焦虑感、压抑感、孤独感。 5.由于交友心理困惑而产生的情感焦虑。青春期的情绪和 情感不稳定,使大学生渴望被爱和被异性关注的情感难以遏制,他们找异性伴侣,谈情说爱几乎成为时尚。但在现实中,他们往往对爱情的本质理解不深,加之影视、网络等对性爱的过度渲染以及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个别学生不能正确区分和对待爱情与友情、爱情与学习的关系。诱发出的心理冲突导致情感焦虑,一旦失控,就会以病态的、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例如: 以自我为中心;性情孤僻,自我封闭;对人有偏见,有嫉妒心理;讨好行为,功利主义;个性张扬,无拘无束;还有些人性格比较小器,对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或者因为自身的生活习惯,对任何人都过于挑剔,对同学的生活习惯都过分要求;或者性格比较高傲,看不起被自己差的人;或者性格过分的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不屑于与同学的交往,缺少集体观念。 二)现在提取其中几个我认为主要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性情孤僻,自我封闭。有些人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或者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不关心周围的同学,冷眼看世界,周围的同学也很难与他交谈,对班里的事情表现的很冷淡,对任何事情不发表意见,也不表示赞同。 调适方法: 这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若发现周围存在有这种心态的人,同学们首先应该理解他的性格,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若果能了解该同学产生这种性格的原因则可以对症下药;如果不知道原因,他周围的同学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与之相处,经常陪同他/她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到校外走走,分散他的注意力,引领他更多地接触外部世界。而拥有这种心态的本人也应该意识到这种心理的害处,积极地改正。 第二:对人有偏见,有嫉妒心理。有些人经常在待人处事时很容易偏激,对他人言行敏感、多疑与不信任,猜疑是大学生之间进行交往的大敌。有些人因为他人的长处、成绩会有偏见而产生嫉妒的心理,会心怀不满,甚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和采取不道德行为;有些人会因为别人的家庭情况比自己好进而产生嫉妒,在生活上处处针锋相对,不能与同学和平相处。调适方法: 从具有这种心理问题的本人来看,对人有偏见,有嫉妒心理,其实是一种自己不具有那种优秀的能力的自卑的体现。所以,他本人必须首先不断地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努力达到那

心理调适与辅导作业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卫生: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及预防;减轻由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 2. 适应性辅导: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很好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学习任务。 3. 阻抗:阻抗又称“抗拒作用”,指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辅导中心偏移。 4. 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5. 厌恶法:厌恶法是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像,与来访者须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 6.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代替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二、填空题

1. 动机 2. 自我意识良好人际关系良好 3. 强化适应性行为 4. 偏离正常 5. 家庭环境和早期教育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6. 追踪调查 7. 本我 8. 认知过程 9. 强化不相容反应 10. 60 11. 抉择 12. 个案法 13. 1908 《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 14. 自身环境社会 15. 选择辅导方案实施指导帮助 16. 心理评估评估资料 17. 心理分析法弗洛伊德 18. 联系可操作性

19. 客观事物实际问题 20. 引发情绪间接途径 21. 内分泌系统神经 22. 自主训练呼吸调节合理宣泄 23. 心理特征精神面貌 24. 协调分化 25. 顺从他人独立见解独立性 26. 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27. 要点笔记提纲笔记图表笔记 28. 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9. 紧张刺激手段 30. 中介面对面 31. 心理内部过程行为主义观点 32. 获得性操作性条件反射 33. 认知方面情绪情感方面交往方面 34. 过分概括绝对化要求极端化 35. 自我控制能力丰富而强烈 36. 自己与他人社会道德生活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英文信管邱鸿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有与其她群体的相似性,又有其特殊性。由于这一时期正处于青春后期与成年初期阶段,所以,学生们正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的重要阶段,不仅有着明显的生理与心理的成熟转变,而且由于学校生活的特殊性,更使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有明显的独特色彩。下面就是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调试方法。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许多同学还远离家乡,衣食住行学等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安排。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可能存在差异。而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大大加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多。此外,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社团等组织活动增多。很多学生一时不能从高三的极度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转变过来,对于新的事物有恐惧感,不能适应新生活,导致空虚、失落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因此,大学生应该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过去没有做过的事,需要学着去做。 2、难以忍受的学习压力。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就拿我自己来说,进入广外后,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在的确处在下游,这时心理会有一点自卑。毕竟高中时代一直被老师捧在手里。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等纷至沓来,各种论文与调研充斥于脑海,压力甚大。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要放宽自己的心胸,敢于接纳一切,敢于挑战一切,不沉沦,不堕落。其实有时候我们的成绩不如别人,并不就是能力不如别人,而就是大学以后,自己的惰性增强了,在城市的花花绿绿之中迷失了自己。有时我们又放不下架子,去向其她同学、老师求教。只要虚心加勤奋,一切问题都不就是问题。 3、无法正确处理社团与学习的时间关系。 在大学中,社团林立。而且每个部门都会有许多工作,琐碎且繁多。每周的例会,连绵不断的总结与策划,让大学生们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用于学习的时间急剧减少,会直接造成第二点心理问题。 因此,学生们在加进社团之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要懂得舍弃,明辨主次,制定详细的计划表。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首先,能考广外的贫困生,在家乡就是众人注目的对象,心里充满了自豪,但进入大学后,在家境优越的孩子面前,原本没在意的“贫困”二字就显得特别刺眼。这种矛盾敏感的心态调整不好,就易导致自卑,从自豪到自卑这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产生失意、失落、抑郁等症状。其次,有许多贫困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哪怕就是别人一句不经意的玩笑也可能让她们敏感地认为就是在小瞧自己。她们往往以自我封闭等方式逃避交往,从而维护自己的尊严。最后,一部分贫困生不愿意多与别人交往,于就是把学习作为自己大学生活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

班干部的职责和要求

班干部的要求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骨干力量,一个班怎样,班干部至关重要。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就是火车头。尤其是班长负责班级的全面工作,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做好班干部,不仅是服务他人,更多的是锻炼自己,不仅是奉献,更多的是收获。一个好的班干部是有要求的,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1、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起表率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在同学中有良好的影响力。 2、要有工作热情,服务热情,愿意为同学服务,愿意帮助他人。 3、团结同学,与同学和睦相处,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摆架子,能虚心接受同学与老师的意见。不包庇好朋友,公正严明。善于处理师生关系,使同学们与老师关系密切,有助于老师与班干部的管理。 4、要有责任心,在各个方面关心同学,关心集体。提醒同学做自己要做的事,对同学负责,对自己负责。及早发现班上的问题,自己可以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尽早报告班主任解决。 5、做事有计划有目标会落实,会做学期计划、总结。能及时发现班风中的问题并向老师汇报,思考并向老师提出有关班级发展的建议。注意发现班内同学的长处、闪光点,发挥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也要看到问题和隐患。多在关键时刻提醒大家,谁负责的工作,谁落实,没完成的工作抓紧做。要有恒心,做事能坚持,不半途而废。 6、要有工作能力,尤其是管理能力,能采用适当的方式管理同学与班级,会当干部,会开展工作。如果有不会的事情,能主动和虚心地向老师同学求教,善于学习和想办法。, 7、善于合作,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班干部之间能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带领同学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坚持标准,讲求原则。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处理突发事件,聪明灵活。 8、能独当一面。适当的时候组织同学进行一些课内或课外活动(必须有一定的安全和其他方面的保证)。 9、自己学习成绩优秀,至少在中等以上,有同学信服的才能。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能带领大家克服困难,争取进步。 总之,希望同学们借助这个平台,大胆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培养自己的领袖气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高中生。 班干部岗位职责 班长 1、全面负责班级工作,在班主任不在时起到班级管理者组织者的作用。 2、负责班委会的组织管理,分工合作,负责制定班级公约,安排班干部值日。 3、随时协助值日班干部做好各项工作。 4、提醒其他班干部做好本职工作。 副班长 1、协助班长开展工作,班长不在时,担当 班长的职责。 2、平时主要协助纪律委员管理班级纪律, 记载考勤,奖惩等情况。 3、每天了解班级风纪评分情况,并记载好, 向班主任和同学们通报。 学习委员 1、及时向教务科和班主任反馈老师教学的 情况,反映同学们学习中的意见和建议,沟通师生联系,配合老师搞好教学检查 和考核。 2、负责重大考试的班级成绩公布和统计。 3、管理并协助课代表做好课代表工作。 4、组织同学参加各种学习竞赛和社团等 活动,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扩 展同学们的视野。 5、老师上课出现异常情况时(迟到、调课) 及时联系老师和班主任。 纪律委员职责 1、管理自习纪律,提醒并纠正违纪行为。 2、组织值日人员管理教室午休和晚自习前 的纪律,要求保持教室安静,杜绝在教 室进行学习以外的活动(如,打牌、打 球、下棋、玩电游等)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调适

二)主观因素 大学生们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代写市场营销论文在探寻人生价值过程中崇尚“自我”,主张“自我选择”、“自我成才”、“自我发展”,突出强调个人价值,追求人格独立。在贡献和索取之间,在义与利的价值选择上,功利色彩日益浓厚、“务实”。表现在择业上便形成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才能的发挥和较高的物质待遇,寻找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把过去那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老三到”变为“到外资企业去,到国外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的“新三到” 。“新三到”实现不了,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三、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适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让大学毕业生懂得如何去调适自己的心态,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用健康的心态去求职择业。 (一)客观地认识自我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及行为的某一方面或整体的评价过程。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的基础。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实力,作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非常重要。大学生应该全面恰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素质、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甚至身高、外貌等,不要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而自大,也不能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而自卑,要在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的长处的同时,善待自己的不足,通过努力逐步克服缺点。以社会需求标准来衡量自己,把个人客观性与社会客观性统一起来,注重以个人服从社会。认真分析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看看自己具备了哪些,不能把就业理想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上。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的择业观,即大学生由毕业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在择业问题上,价值观不同,择业态度和行为会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功利化和务实化,影响部分学生过分注重物质待遇,出现不顾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倾向。 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 己的未来,因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十分必要 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必须要认识社会、了解国

大学生心理调适

大学生心理调适 12月1日,我们荣幸的邀请到顾宁老师加入到我们的主题班会中,这次班会的主题是“大学生的心理调试”顾宁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解,给我们分析了大学新生可能遭到的压力与不适,使我们了解到问题的原因,进而更加容易的解决问题,缓解压力,做出正确的心理调适。 顾老师给我们做了如下的讲解: (1)我们大学新生可能在大学里遇到的各种的不适与问题。饭难吃,人难处,事难做,学习很轻松,貌似有很多的课余时间,感觉对 专业无从把握,这些都是我们遇到的情况。 (2)语言方面的不一样会有很多的误会,例如南方的人说话带有很重的地方口音,令我们很难的理解。 (3)1、入学适应问题 2、竞争的压力带来的学业问题 3、人际交往的困惑 4、就业的压力,择业中的问题 (4)家长意志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学习是主要的、也是惟一的目的,想方设法阻止孩子的一切业余爱好。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受家长压抑的学生,除学习外,无一技之长,会很自卑。有的家 长强迫孩子上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以至上学后对大学没感情, 对学习没兴趣,甚至有的想退学。 (5)恋爱方面对爱情,大学里找不到关于恋爱的 明文规定 这些都是我们在大学里面遇到的的问题,当然我们要有一定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给大学的生活做一些规划: ★学会独立生活 ★学会结交朋友,学会与人相处 ★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丰富课余生活,有利身心健康发展 ★英语过级的问题 ★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应用计算机 由这次主题班会我感到有一些东西需要去适应,大学不只是知识的增长,也是人格的完善,去适应大学的生活,一定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大学是我们人生真正的开始,自己去生活的开始。为了自己的将来,不能荒废大学,为自己的幸福努力吧!

在校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调适

在校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调适 2016-05-31 09:39:23 作者:7天论文网【大中小】浏览:13次评论:0条一、大学生心理挫折的表现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世界观正处在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容易从主观出发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旦有不顺心的事情,顺其发展,在其身体、经济、感情上的损害都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产生挫折。 (一)大学生交往挫折失调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的心理病态的主要原因。人们活在集体里都希望获得归属感与尊重,而人际交往是其基本手段,也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主要途径。如今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宅”的现象,人与人交往的机会减少了。大学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千差万别。现实中,通讯设备越来越发达,虚拟交际圈也越来越广,大学生角色也日益呈现多元化,进而导致人际关系更加复杂。那些具有攻击性、反抗性的学生的人际关系可能更容易一团糟,不合群的性格,使自己在同学中处于被误解、被冷落的境地,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精神压力,产生冷漠、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二)理想与现实反差大大学是一个不同于中学的新的成长环境,在高中生眼里,高中是一个紧张学习的过程,而大学是象牙塔,是一个自由轻松的国度。但实际上大学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激烈的竞争也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大学是全国高材生聚集地,一些学生进了大学,以往的学习成绩优势就越来越被消弱, 失去了光环但心里又不甘落伍,使得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增大。有的学生觉得自己缺少舞台,才华长处无处施展,沉溺于幻想之中,逃避现实。 入学后,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的人来说,日常生活的自理也是一个难题。这是因为宿舍代替了家,成了主要的生活区,离开父母,很多琐事都需要自己去尝试,去解决。 再加上大学生对未来的美好规划,充满信心,而现实中,自己在大学里并没有感受到自己的优秀,感觉自己离理想越来越远,现实和自己的理想脱节,心理产生焦虑。 二、原因分析(一)学习生活环境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年龄,自己的“三观”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由环境造成各种挫折心理。找工作难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社会上表现

自我心理调适途径

三、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途径 所谓自我心理调适,就是自己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控制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维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困扰。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能够帮助自己在择业遇到困难、挫折和心理冲突时,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化解困境,排除困扰,改善心境,寻找最佳途径实现自己择业的理想和目标,不至于因受挫而使情绪一落千丈或丧失信心。 1、充满自信 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知人不易,知己更难。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强化自信心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怯于出头,羞于表现,常常给人以唯唯诺诺、缺乏能力的感觉,不能给自己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生就应该抛弃自卑心理,树立自信意识。充满自信,在平时就应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树立自信心。在求职遇到挫折困境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被暂时困难所吓倒,正视现实,放眼未来,要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对自己抱有合理而坚定的信心,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同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理。对求职的期望适度,保持实事求是,知足常乐的心理。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大学生,更应该怀着一腔热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奉献青春。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两只小青蛙,不小心掉进了一个装油的坛子里,想跳出来,油太腻,想爬出来,坛子太滑,多次努力没有结果。其中一只想:反正没有希望还游什么呢?这样想着于是越来越游不动了;而另一只虽然疲劳还是坚持游着:只要有力气,我都要游下去!游着,游着,它突然碰到了一块坚实的固体,是黄油在它的不停的搅动下凝固起来,它踩在凝固的黄油上一用劲跳了出来——原来成功就这么简单。 2、正视社会现实 人是社会之人,是现实之人。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积极的心态是正视社会,适应社会;消极的心态是脱离社会,逃避社会。目前总的趋势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深化,随着国家劳动认识制度的改革配套,社会将尽可能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较好的环境,职业选择的机会将大大增加,这必定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广阔的天地,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才。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供需形势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使人人满意。另外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正之风还有可乘之机,用人单位自主权扩大以后,对大学生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

在校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调适

在校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调适 一、大学生心理挫折的表现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世界观正处在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容易从主观出发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旦有不顺心的事情,顺其发展,在其身体、经济、感情上的损害都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产生挫折。 (一)大学生交往挫折 失调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的心理病态的主要原因。人们活在集体里都希望获得归属感与尊重,而人际交往是其基本手段,也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主要途径。如今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宅”的现象,人与人交往的机会减少了。大学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千差万别。现实中,通讯设备越来越发达,虚拟交际圈也越来越广,大学生角色也日益呈现多元化,进而导致人际关系更加复杂。那些具有攻击性、反抗性的学生的人际关系可能更容易一团糟,不合群的性格,使自己在同学中处于被误解、被冷落的境地,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精神压力,产生冷漠、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二)理想与现实反差大 大学是一个不同于中学的新的成长环境,在高中生眼里,高中是一个紧张学习的过程,而大学是象牙塔,是一个自由轻松的国度。但实际上大学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激烈的竞

争也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大学是全国高材生聚集地,一些学生进了大学,以往的学习成绩优势就越来越被消弱,失去了光环但心里又不甘落伍,使得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增大。有的学生觉得自己缺少舞台,才华长处无处施展,沉溺于幻想之中,逃避现实。入学后,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的人来说,日常生活的自理也是一个难题。这是因为宿舍代替了家,成了主要的生活区,离开父母,很多琐事都需要自己去尝试,去解决。再加上大学生对未来的美好规划,充满信心,而现实中,自己在大学里并没有感受到自己的优秀,感觉自己离理想越来越远,现实和自己的理想脱节,心理产生焦虑。 二、原因分析 (一)学习生活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年龄,自己的“三观”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由环境造成各种挫折心理。找工作难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社会上表现的各种负面现象,如腐败、堕落等,也同样摧残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道德观念出现滑坡。在校园里,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尽相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再加上他们是从学校走入学校,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较少。要想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既需要娴熟的交往技能,又需要积极的交往模式,人际交往很有难度。

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及其调适

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及其调适 菏泽学院教育系邢恩有 摘要: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在毕业这一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显现出了诸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文章对大学生毕业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这些心理问题的调适策略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焦虑心理调适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生理基本成熟,但心理尚未健全。受过多年知识理论教育,但实践经验比较欠缺。大学毕业是大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面对现在相对激烈的就业压力,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前心理冲突和矛盾尤其明显,会出现焦虑、茫然不知所措等心理现象[1]。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反映,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到毕业前都有不少毕业生来中心要求预约咨询。虽然接待人员向他们解释说,由于学期将近,如果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话,离校前短暂的心理咨询可能无法对他们的心理状态有充分的调整,可他们还是坚持要求在离校前给他们安排一次咨询。在咨询中了解到毕业之前来咨询的同学通常有以下心态: 第一,因为焦虑而来。有的同学虽然要毕业了,工作还是没有着落,所以心理特别着急,前途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觉得自己都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了,经济上不应该再依赖父母。可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怎样面对现状呢!他们希望得到专业的帮助,调节自己焦虑的情绪。 第二,为了适应而来。还有的同学是觉得马上要毕业走向社会了,担心自己适应不了来寻求帮助的。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每换一个环境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适应,虽然最后都能适应,但中间的过程比较痛苦。而这次要真正走上社会,社会环境要比校园环境复杂许多,所以要担心自己能否适应了。他们期望通过心理咨询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做好走出大学校门的准备。 面对毕业大学生集中体现了很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大学生顺利毕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关的调适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毕业心理调适的内涵与作用、大学生毕业心理调适策略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存在的问题 面对就业形势的紧迫和岗位竞争的加剧,毕业前的半年到一年时间已成为大学毕业生心理、意志、情绪、行为上的危机期和艰难期。在面对就业时,因为各种原因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对就业的过度焦虑恐慌。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虽然说外面精彩的世界让一直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有对踏入社会的渴望,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焦虑和恐惧感。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社会就业供给与相对有限的就业需求及复杂的工作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干扰,让一些缺乏社会经验、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产生种种激烈的心理冲突,感到焦虑甚至恐慌。担心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找不到发挥自身特长、利于自己发展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就业时遇到挫折等,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或性格内向或成绩不突出、能力一般的大学生,更加焦虑

青少年自我心理调节

一、教学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与探讨,我们了解了健康的定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七项标准是理想的天度,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都是围绕这七个标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新课导入 张某某系职院校大一学生,她学习很用功,目的很明确—要争取学校的奖学金以解苦涩的生活支出,第一学期末,本来踌躇满志想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她的情绪第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整夜失眠,最后不得不去医院精神检查,结果诊断她是患了轻度的抑郁症。 从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 三、新课教学 进入青年初期的你们,由于经历相对简单,生活阅历相对较少,基本上从家门到校门的生活背景,因此,有人称之为“门内人”,在校期间,大家面临着学习,人际交往经济,情感,就业,家庭变故,周边环境等诸多问题,而且是社会经验不足依赖性强,心理系受力差,根据调查显示,交职院校的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占32。6%,特别近几年,学生因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而出现休学,退学,自残,自杀,伤害动物甚至杀人的苗头上升,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引导愉快的人生,显得尤其的重要。 案例:庄奇是个文静漂亮的女孩,因为她人平和,脾气又好,平时与同学相处比较融洽,但是,不久的前一天,因为一件小事与同班一女生产生误会,进而发生矛盾,还争吵了几句。后来,庄奇觉得其实两人之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矛盾,再说,天天见面,却装作没看见连招呼都不打,感觉很别扭。于是,她决定主动与其和好,没想到庄奇的好意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她心里很苦闷,心情更糟糕了。庄奇总是控制不住地想起这件事。后来发张到怕别人议论,怕别人说自己,有时总觉得别人都误解了自己,在说自己的坏话,对周围同学的一举一动非常敏感。刚开始时还与人争论几句,后因争论对于解决事情没有任何帮助,便放弃了争论,但却慢慢地变得消沉下去、沉默寡言,上课也没有了积极性。整个人由原来的开朗主动,变成了现在的消极被动、自我封闭,前后判若两人。 小结: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影响我们的和情绪,进而影响学习,影响整个生活,接下,我们来看看平常会在哪些方面遇到心理健康问题。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庄奇觉得实在是太难受了,不能再忍受这样的心情,这样的生活了。她决定主动改变呢?她想起了学位曾经邀请过一位儿童心理学专家做过关于心理健康的讲座,好像其中就担到了人际交往问题。或许到书店就有可能解决自己心理总是的钥匙,庄奇一下变得激动起来,她当天就就了图书大厦,在导购小姐的推荐下,选了一本有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读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她觉得自己有太多的“不合理信念”,自己总是强调别人误解了自己,别人在议论自己,但实际上自己从来没有听见同学在讲自己,只是觉得别人的眼神怪怪的,很像在议论自己,看来自己的感觉缺乏依据,是站不住脚的。庄奇感觉轻松了许多:“自己想的不一定是事实呀,以前为什么从来员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过问题呢,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想法可能是错的,就是执拗地认为自己想的就是事实。”而且更奇怪的是,第二天,庄奇带着微笑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同学们在说话,竟然不觉得他们是在议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法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法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指导自己,从而解除心理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健康发展。我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采用从班主任角度出发的心理辅导方法,以及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心理自我调节的辅导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平等的谈话式的辅导方法 谈话教育是一门艺术。掌握好这门技巧,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与学生谈话,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每次找学生谈话前,先把握好学生当时的实际心理,是揣测的、防御的、恐惧的、沮丧的、或对立的,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采用相应的对策,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①放松学生的情绪。热情地对待谈话的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可以从学生特长、爱好,拉家常引出主题,慢慢地引入正题,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使谈话自然、和谐进来。 ②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以适应学生心理的伸缩变化,随机应变,恰当处理,使学生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协调到协调。 ③巧妙启发学生开口谈话,表述自己的见解。教师不能单纯地讲理、训诫、批评,从而剥夺学生的说话机会,使学生反感,失掉辅导作用。 ④向学生提供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模仿认同。

⑤善于选择场合。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2.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卫生讲座式的辅导方法 运用班会进行集体教育。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开展适当的讲座。 3.联合式心理辅导方法 家庭是学生的又一重要课堂,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一致的教育声音,才会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开家长会,应该向家长渗透有关心理的调节、转化的措施,让他们弄清相关的心理学原理,掌握配合教育的有效办法,并邀请那些观察细致、教育措施得力、教育效果显著的家长走上讲台现身说法,激励其他家长一齐配合班级,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教育。 4.学生心理自我调节式的辅导方法 心理障碍的克服,是一个渐进、转化的过程,不是立竿见影的。通过教师、班主任采用以上诸多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心理进行自我调节,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学生学会运用心理自我调节策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然这一环节离不开教师的各项辅导。 ①避开、转移: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感情和冲动置于一边,或把消极情绪转移到有意义的方面去,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保持心境的宁静。 ②合理解释:搜集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减轻心中的烦恼和困扰。这种心理又称为“酸葡萄”心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