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告诉你几条看古玩的底线标准

告诉你几条看古玩的底线标准


告诉你几条看古玩的底线标准
现在古玩收藏很热.各方的专家很多.古玩的门类很杂.鉴定的玄虚很神.在我们不想,也不可能收藏国宝级文物的前提下,再避开一,二级文物这些国家制定的文物收藏高压线.这时淘到的宝物就有意思了.首先证明您是一个愉快的收藏爱好者,随缘是标准.比把收藏作为投资的朋友轻松多了.我介绍几条看古玩的底线标准供您参考.
一,关于机构和人
现在鉴定机构很多,都是一家之言.最不负责的鉴定就是古玩鉴定.古玩鉴定书不通用,机构交叉承认的鉴定书没有.权威鉴定机构是国家文物局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这个机构只根据国家安排,为国家各级博物馆鉴定文物.近几年有了司法文书鉴定,它受司法机关委托,为证据主张提供印件鉴定证明,不涉及文物器物鉴定.所以愉快的古玩爱好者,只能把鉴定证作为参考.再之是鉴定人.国家级的鉴定大家圈里人都知道,他们在从业几十年的基础上著书立说,同时也深居简出,很少讲话.在市面上经常行走的专家,大多是从收藏古玩的爱好者发展来的,属自学成材.也有少量博物馆业务部门的中青年,参加社会鉴定属搂草打兔子.古玩鉴定是靠经验吃饭.见的多,懂得的就多.现在有人反对眼学,进口百十万的机器搞成份鉴定,这不靠谱.眼学就是实践.你能说实践不重要吗?能分析出成份就能按成份造出来,机器帮助了造假者.特别是再回到这台机器鉴定,可谓座主门生.有一家大学的珠宝鉴定中心,一边是貌似严肃的鉴定师,一边是柜台后满脸笑容的售货员.真是中国式的幽默.更让人笑话的还有.一位著书等肩的老学者,在为一个博物馆作完文物鉴定的报告后拿出自己的藏品说:这是镇馆之宝,我捐给贵馆,就一百万吧.搞得在场人哭笑不得.看来衡量专家的最好标准是看他是否是掮客.这里主要是告诉愉快的收藏者,不要迷信专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没几个收藏家,博物馆的学者不搞收藏是职业底线.九五年以前古玩收藏也没有几本完整的理论书籍.中国收藏记录历史悠久,但在系统教育上是很年青的学科.大家都是初学者,实践出真知.古玩鉴定是一种技能.像已故的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一样,一把抓,一口准.一眼清.你只要喜爱收藏就坚持下去.多看上世纪九五年前出版的有关书籍,特别是故宫有一本院刊,铅印的,尤其好.十年出真知.别信电视里专家出口成章的风采,那都是导演造出来的,专家要背脚本.别告诉别人.
二,看器物,防受骗,守

底线
出土器物归国家所有,要时时记住.
一, 百年以上二元土配方做胎的瓷器,在釉和胎的结合部分:底的露胎处:瓷器表面缩釉点的口沿:瓷器施白釉的起筋上会出现铁锈状颜色,深浅不同,宽窄不同,断断续续的.这是胎土里铁分子长时间氧化留下的痕迹.时间越久痕迹越明显.人为造的只在底部画一圈且颜色均匀.不能说所有真品都有这种特征,但有这种特征的瓷器一定是真品.
二,百年以上的粉彩瓷器,在二次着彩的低温釉与白玻璃釉接触的边缘外側,记住是边缘外,一定有外廓光,这是低温釉内铅成分挥发留下的痕迹.外廓光越宽时间越久.乾隆粉彩的外廓光不窄于两毫米.只要器物是百年以上的传世品,外廓光就一定存在.反之就是假的. 三,任何传世品器物都要受室内灰尘的侵扰.任何器物,特别是瓷器都有微小的空隙伏在器物表面,像瓷器的缩釉点,釉面的破泡点.这些点不到一毫米直径,人的工具触及不到破点内.但是空气里飘浮的灰尘可以.我在现有器物上观察统计过,大约每各破点每百年飘入灰尘颗二至七粒.今年有人在这方面也造假,人工在破点处注入脏东西冒充灰尘.五十倍放大镜下,人工注入的灰尘呈球状.自然飘入的呈丝状.很好区分.可以下结论:在缩釉点内,破泡内不见灰尘飘入痕迹的瓷器一定是新的.
四,河南,陕西的唐三彩真品有一种显著的特点,陶胎有一层薄薄的软层,用手指甲轻轻一划出一道印.划动时指尖又感觉很硬.这是器物长期在地下受氧气腐蚀形成的.同时由于器物是陶胎,不含石英成分,烧制时胎釉结合不好.久而久之釉面开片,悬起.当我们鉴定时用手指使劲推压釉面,会有一点点松的感觉.有的釉面还能掀起.这是真品.
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这是我的底线经验.初学者没有不吃亏的.只要坚守底线就不会吃大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