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系课程设计专业名称:飞行器电子装配技术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

设计人员:****

指导教师:*******

2010年6月25日

《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二、技术指标:

用分立元器件设计一个交流放大电路,用于指示仪表中放大弱信号,具体指标如下:

(1)工作频率:f=30HZ~30KHZ`能

(2)信号源:Us=10mV(有效值).内阻Rs=50Ω.

(3)输出要求:Uo≥1V(有输入电阻大于20KΩ.)

(4)输入要求:输入电阻大于20KΩ.

(5)工作稳定性:当电路元器件改变时.若ΔAu/Au

=10%.则ΔAuf<1%.

三、要求:

(1)了解模拟电路,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和步骤

(2)掌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3)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3、论文格式按系下发的《课程设计格式要求》统一执行。

4、要求原理图、印制板图、装配图三图齐全(印制板图和装

配可合二为一)。

指导教师:

学生:

电子工程系

2010年6月25日

目录

第一章性能指标 (5)

1.1放大倍数 (5)

1.2输入电阻 (6)

1.3 输出电阻 (6)

1.4 通频带与频率失真 (6)

第二章设计原理框图 (7)

第三章设计方案以及选定 (8)

方案一: (8)

方案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三: (10)

确定方案: (12)

第四章电路参数的计算 (12)

4.1输出级的计算: (12)

4.2双管放大单元电路的计算: (14)

第五章核算技术的标准 (16)

5.1 核算A : (16)

5.2核算输出电阻: (17)

5.3核算输入电阻: (18)

5.4核算放大电路是否稳定: (18)

第六章装配调试 (19)

6.1接装电路: (19)

6.2静态调试: (19)

6.3动态调试: (19)

心得体会。 (25)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材料清单. (24)

参考文献 (24)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此课题的设计是根据技术要求来确定放大电路的结构,级数,电路元器件的参数及型号,然后通过实验调试调试来实现的,并且由技术要求输出电流Io≤1mA的小电流和输入电阻Ro>20KΩ的大电阻,所以我采用的是电压串联负反馈,我设计的放大电路主要是为了提高增益的稳定性,减小电路引起的非线性失真,使放大倍数下降,使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使通频带展宽,使内部噪声减小,负反馈

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极为广泛,电路形式繁多,根据反馈电路与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的连接方式不同,稳定的对象和稳定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要稳定直流量,应引入直流负反馈,要改善交流特性,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在负载变化时,若想使输出电压稳定,应引入电压负反馈。若想使输出电流稳定,应引入年电流负反馈,而放大器中的负反馈就是把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路来影响净输入量,对放大电路部按一定的方式反送回到输入回起自动调整的作用,使输出量趋向于维持稳定。特别是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可大大改善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关键字:放大电路、串联电压、负反馈

第一章性能指标

1.1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横量放大电路放大能力的指标,它有电压放大倍数、电流放大倍数和功率路放大倍数等表示方法,其中电压放大倍数应用最多。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称为电压放大倍数A

u

,即

A

u=u

o/

u

i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比,称为电流放大倍数A

i,

A

i=i

o/

i

i

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只比,称为功率放大倍数,即

A

p=p

o/

p

i

1.2输入电阻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是从输入端向放大电路内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它等于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实际负载电阻后,输入电流与输入电流之比,即

R

i=u

i

/i

i

1.3 输出电阻

对负载而言,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可等效为一个信号源将放大电路输出端断开接入一信号源电压,求出由u产生的电流i,则可得到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R

o=

u/i

1.4 通频带与频率失真

一般情况下,放大电路只用于某个频率范围内。放大电路所需的通频带

由输入信号的频带来确定,为了不失真地放大信号,要求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应大于信号的通频带。如果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小于信号的频带,由于信号低

频段或高频段的放大倍数下降过多放大后不能出现原来的形状,也就是原

来的信号产生了失真。

第二章设计原理框图

图中的箭头表示信号的传输方向,由输入端到输出端趁为正向传输,由输出端到输入端称反向传输.因为在实际的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经由基本放大电路的内部反馈产生的反向传输作用很微弱,可略去,所以可认为基本放大电路只能将净输入信号正向传入到输出端.

20K R3

1K R2

0.1K

R1

1K

Rf

1K

RL LM7411

OA12

IN-3

IN+4

v-5OA26OUT 7V+8NC *

Rb1Rc1

Rb2Rc2

Re1Rb3RE2RL

Rf

C1

C2C4

C3T1T2

Vcc

Ui+Ui-

直作用,使得“零飘”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交流负反馈可以改善动态性能。如,

它可以提高电路的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扩展通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等。

但是,它的缺点是不能放大直流和变化缓慢的信号,此外不适应集成化的要

求,因为集成电路中无法制作大电容。

方案三:

(1)确定反馈的深度。从所给指标来看,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主要是输出

电阻、输入电阻及对放大性能稳定的要求等三个问题。由于要求输入电阻较低,

故输出级应采用射级输出器,但它的输出电阻大致为几十欧至几百欧,因此需

要引入一定程度的电压负反馈才能达到指示要求。设级输出的输出电阻为100欧姆,则所需要反馈深度为

10101001===+of o r r AF 另外,还要考虑输入电阻和放大性能的稳定性对反馈深度的要求,才能

最后确定反馈渡的大小。

由于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指示为20K 欧姆,此数值不是很高,故可以采用电压

串联负反馈的方式来实现。假定无反馈时,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ri=2.5K 欧姆(第一级可采用局部电流负反馈),则所需反馈深度为

85

.2201==Γ+i if

AF γ最后从放性能稳定度也可以确定出所需反馈深度为10110//1==??=+uf uf uo uo A A A A AF

综上所诉,在设计放大电路时所需反馈深度为10,故取1+AF=10

(2)估算A 值。根据指示的要求,放大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应为

100101==≥mV V U U A i o f

由此可以求出A ≥(1+AF )Af=10×100=1000

(3)放大管的选择。

图6.43 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方案分析:

因输出级采用了射级输出器,其电压放大倍数近于1,故需用两极共射放大才能达到1000倍。考虑到仪表对放大电路稳定性要求高,故采用典型的两极直接耦合双管放大单元,如图6。43所示。其中RF1和Rf2不加旁路电容是为了引入局部负反馈以稳定每一级的放大倍数。R1和C4是去耦电路,用以削弱由于电源存在内阻而在Vcc3出现的电压波动,使它尽可能少传到Vcc1。

由于VT3需要输出电流的最大值

mA

I

I L

LM4.1

2=

=

为了

保证不失真。要求IE3≥2IlM,因为它的射级电流的IE3≥2×1.4MA≈3mA,故选用小工率管3DG100即可,其参数如下:Icm=20Ma,U(br)CEO=45V,PnM=100Mw. 因前两级放大对管子无特殊要求,为了统一起见,均才用3DG100。

根据以上考虑。输出级到输入级的负反馈是从VT3的射级反馈到VT1的射级,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的形式。

确定方案:

综合考虑,我认为以上方案只有方案三最合理。

第四章 电路参数的计算

首先要初步确定出各级的电压放大倍数,然后才能根据它们来计算出各级的电路参数。

前面已经指出双管放大单元的电压放大倍数应满足Au1Au2≥1000,那么,如何分配Au1,Au2

那?由电路结构可知,为了使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阻高,工作性能稳定,在第1级和第2

级中都串入了RF1和 RF2以便实现局部负反馈作用,因此它们的电压放大倍数都不会很高。

各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可初步分配为AU1≈30,Au2≈40.Au3≈1,这样总的电压放大倍数Au ≈

30×40×1=200,略大于1000(多出的数值是为了留有一定的余量)

4.1输出级的计算:

由于输出电压U 。=1V (有效值),输出电流I 。=1mA(有效值),故负载电

阻=RL Ui Uo

=1KΩ

①确定RE3和VCC.在射级输出器中,一般根据RE =(1~2)RL 来选择RE ,

取系数为2,则Ω==K R R L E 223L Ω==667//'3L E L R R R 。在

图中,取mA I C 1min =,可以求出

mA R U I I L LP C E 12.3667.0121'min 3=?+=+=

V

R I U U C E E LP C CC 64.8212.34.1133min min =?++=?++=式子中,Ulp 是输出负载电压峰值。为了留有余量,取mA I E 5.33=。Vcc=12V;由此可

以求出V R I U E E E 725.3333=?==。

②确定RB31及RB32。为了计算RE31及RB32,首先要求出UB3及IB3,

由图可知,V U U U BE E B 7.77.07333=+=+=。选用503

=β的管子,则

A mA Ic Ib μβ7007.0505.3333===≈ 选用I RB=(5~10)I B3=0。35~0.7mA,为了提高本级输入电阻,取0.35mA ,则

Ω===K I U R RB B B 235.0/7.7/331

得取Ω=-=-=K I U V R RB B CC B 3.1235.0/)7.712(/)(332

取RB32=13K Ω,因此可以求出输出级对2级的等效负载电阻约为

Ω≈?=K R L 6.6)67.051/(22//13')1//(//3313232β+==B B i L R R r R 式中忽略了3be Γ影

响。

因此,选用10uF 电解电容器。

③确定C2及C3由于有3级电容耦合,根据多极放大器下限截止频率的计算

公式 2322211.1L L L L f f f f ++= 假设每级下限频率相同,则各级的下限频率应为Hz

f f L

L 1531.1'≈=

为了留有余地,忽略第2级的输出电阻(尚未标出),则

F F R f C L L μπ)1.16~82.4(10)1.16~82.4(21)103(62'2=?=??-≈-

因此,可选用10uF 电解电容器。

同理,忽略射级输出器的电解电阻,则

F F R f C L L μπ)2.106~8.31(16)2.106~8.31(21)10~3(6'3=?=??≈-

因此,可选用100uF 电解电容器

4.2双管放大单元电路的计算:

①确定第2级的电路参数。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在电路中引入RF2,如图6.45

所示,一般取几十欧至几百欧。由于希望这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大些,故较小的

RF2=51Ω

,由此可求出这级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u2=2)21(222RF rbe Rc ββ++'?=22rbe β·Rc2(222111Rc rbe ?++β)≈?????? ???+'?22211222RF rbe Rc rbe ββ选IE2=1mA,且2β=50,则rbe2=rbb2+(1+2β)2IE UT =300+(50+1)KΩ≈63.1226IE 又由于预先规定了

Au2=40,RF2=51Ω,代入Au2的公式则得40=051.06.3012

6.30?+Rc 由此可以解得

Rc2=3.35KΩ.再利用Rc2=Rc2∥RL2代入RL2=6.6K Ω,则3.35=26.62

6.6Rc Rc +?由此可

求出Rc2=6.8k Ω.选UCE2=3V,Ic2=1mA,则由Vcc=Ic2(Rc2+RF2+RE2)+UCE2可得

12=1×(6.8+0.051+R )+3由此可以得出RE2=2.15k Ω,取RE2=2.2k Ω第2级的

输入电阻可以计算如下

Ri2=rbe2+(1+2β)RF2=1.63+51×0.051=4.23k Ω

②确定第1级的电路参数。电路如图6.46所示。

为了提高输入电阻而又不致使放大倍数太低,应取IE1=05mA 并选501=β,

则rbe1=rbb1+(1+1β)=1IE UT 300+(50+1)≈5.026 2.95k Ω利用同样的原则,可得Au1=

?????? ??+≈++?111111111)11(111RF rbe Rc rbe RF rbe Rc ββββ 为了获得高输入电阻,而且希望Au1也不太小,并与第2级的阻值一致以

减少元器件的种类,取RF1=51Ω,代入Au1=30,可求得Rc1=3.3KΩ,再利

用Rc1=Rc1∥ri2,求出Rc1=15k Ω.

为了计算RE1,选UE1=1V ,则有 IE1(RF1+RE1)=1

得出 RE1=11IE - RF1=5.01

-0.05=1.95k Ω

选RE1为2k Ω。

为了计算RB1,可先求 IB1=11βIC =505

.0=0.01(mA )=10uA

由此可得 RB1=112IB UB UE -=01.0)

7.01(1*2.2+-=51 k Ω

选51 k Ω

为了确定去耦电阻R1,需先求出 UC1=URE2+IE2×RF2+UBE2=2.95V

再利用UC1=VCC-IC1(R1+RC1) ,可求得R1=3.1 k Ω,取R1为3.3 k Ω。

为了减少元器件的种类,C1选用10uF,CE1及CE2选用100 uF ,均为电解电

容。由下限频率ωL 可以验证

11LC ω<<RF1∥β1∥RF1,21LCE ω<<RF1+21

βRE rbe + ③反馈元器件RF3及CF 的计算。由于1+AF=10,又以知A=1000,1

则F=0.9%。

再利用 F=311

RF RF RF +

可求出RF3=5.5 k Ω,选5.1 k Ω。

C4选用10uF 电解电容,可以验证 41

LC ω<<R1

第五章 核算技术的标准

确定放大管的静态工作及电路元件后,放大电路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能满足

要求,尚需进行最后核算。

5.1 核算A μ:

①核算射级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射级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可用下式

求得 Au3=Rl be Rl

)31(3)31(ββ++Γ+

式中,RL ≈RLRE3// RL//(RF3+RF1)=2//1//5.1 0.59k

Ω≈Ω=+==I +==Γ6806795.326)150(300326)31(3003E be β 因此可得

978.0590)501(680590)501(3=?++?+≈Au

②核算第2级电压放大倍数

第2级电压放大倍数用下式求得

2)21(23//32//31//2(22)21(222Rf be ri Rb Rb Rc RF be Rc u ββββ++Γ=++Γ=A

式中KΩ≈?++=++Γ=Γ7.3059.0)501(68.0)31(33Rl be i β rb2=1.63KΩ 因此可得

1.39051.0)501(63.1)7.30//22//13//8.6(502=?++?=

Au ③核算第1级电压放大倍数

第1级电压放大倍数用下式求得

1u A =1112111111)1()//()1(F be i C F be L R r r R R R ββββ++=++Γ

式中,R KΩ=KΩ=KΩ≈==23.4,96.2,5121311i BE F F F r r R R 因此

可得1u A 7.29051.0)501(96.2)23.4//15(50=?++?=

因此可求出

1136978.01.397.29321=??====U U u u A A A A >1000

这说明放大电路元器件的选择是合适的。

5.2核算输出电阻:

放大电路开环时的输出电阻为

Ω=++=++=Γ811.5//501)22//13//8.6(68.0//2//1)////(//

3331322330F B B C be E R R R R r R β 故得

1.810811==+=ΓAF r o Of

因此可满足要求。

5.3核算输入电阻:

放大电路开环时的输入电阻为

11//i B i r R r =

式中,KΩ=?++=?++=56.5051.0)501(96.2()//()1(1311F F ilf R R rbe r β ,由此可求出闭环时的输入电阻为

r KΩ=?=+=5.551055.5)1(AF r il ilf

因此,总输入电阻为

===6.2651//5.55//1B ilf ilf R r r >20KΩ , 可满足要求。 5.4核算放大电路是否稳定:

可以判定本例电路不会产生振荡。以上电路是用分立元器件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当上限截止频率不高时(一般几百千赫一下),也可以利用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

第六章装配调试

6.1接装电路:按原理图连接线路,输入信号源30HZ~30KHZ中频段的某一频率,信号源Ui=10MV(有效值),测试放大电路输出电压有效值,并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6.2静态调试:测试输出级的静态工作点。

6.3动态调试:测试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输入电阻。

附图

(原理图)

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自测题5 一、填空题 1.图T5-1所示理想反馈模型的基本反馈方程是A f=()=()=()。 2.图T5-1中开环增益A与反馈系数B的符号相同时为()反馈,相反时为()反馈。 3.图T5-1若满足条件(),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x f≈(),A f≈()。 4.根据图T5-1,试用电量x(电流或电压)表示出基本反馈方程中的各物理量: 开环增益A=(),闭环增益A f=(),反馈系数B=(),反馈深度F=(),环路传输函数T=(). 图T5-1 5.负反馈的环路自动调节作用使得()的变化受到制约。 6.负反馈以损失()增益为代价,可以提高()增益的稳定性;扩展()的通频带和减小()的非线性失真。这些负反馈的效果的根本原因是()。 7.反馈放大器使输入电阻增大还是减小与()和()有关,而与()无关。 8.反馈放大器使输出电阻增大还是减小与()和()有关,而与()无关。 9.电流求和负反馈使输入电阻(),电流取样负反馈使输出电阻()。 10.若将发射结视为净输入端口,则射极输出器的反馈类型是()负反馈,且反馈系数B=()。 解: 1、,, 2、负,正 3、,, 4、,,,, 5、取样信号 6、闭环、闭环、闭环增益、取样信号、负反馈环路的自动调节功能使取样信号的变化受到制约 7、求和方式、反馈极性,取样方式 8、取样方式、反馈极性,求和方式 9、减小、增加 10、电压串联、1 二、单选题 1.要使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较小,且放大器吸收电压信号源的功率也较少,可

以采用()负反馈。 A. 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 2.某传感器产生的电压信号几乎没有带负载的能力(即不能向负载提供电流)。要使经放大后产生输出电压与传感器产生的信号成正比。放大电路宜用()负反馈放大器。 A. 电压串联 B. 电压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流并联 3.当放大器出现高频(或低频)自激时,自激振荡频率一定是()。 A. 特征频率 B. 高频截止频率 C. 相位交叉频率 D 增益交叉频率 解: 1、A 理由:电压取样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故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会因此减小。 电流求和负反馈(串联)使输入电阻增加,故可使放大器因此而吸收电压信号源的功率减小。 2、A 理由:采用电流求和(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从而传感器电压信号对放大器提供电流很小;采用电压取样负反馈可以稳定电压增益,保证了输出电压与传感器输入电压成正比。 3、C 理由:相位交叉频率其实也就是满足自激振荡相位条件的频率。 三、在图T5-2所示电路中,为深反馈放大器,已知 为两个输出端。求(1)若从输出,试判别反馈组态,并估算; (2)若从输出,重复(1)的要求; (3)若将减小,反馈强弱有何变化?若时,。 图T5-2 解: (1)从或输出时,从极性上看,因为构成反馈元件,且与串接,则为负反馈,从输出构成电流串联负反馈,把反馈网络分离出来,见图(b) (2)从输出时为电压串联负反馈,见图(c)因为与并接,取自 同样把反馈支路分离出来,见图(d),可得

多级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2.5 多级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用仿软件研究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2)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掌握多级集成运放电路的工作特点。 (3)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1)测试开环和闭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和通频带。 2)比较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和通频带。 3)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二.实验原理 1.实验基本原理及电路 (1)基本概念。在电子电路中,将输出量(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作用到输出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出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的措施成为反馈。 若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则称之为负反馈;反之,称之为正反馈。若反馈存在于直流通路,则称为直流反馈;若反馈存在于交流通路,则称为交流反馈。 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若反馈量取自输出电压,则称之为电压反馈;以电流形式相叠加,称为并联反馈。 在分析反馈放大电路市,“有无反馈”决定于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是否存在反馈支路。“直流反馈或交流反馈”决定于反馈支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正负反馈”的判断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为正反馈;“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是否有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串联反馈或并联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是否有直接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并联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记录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实验二由分立元件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熟悉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 设计和实现一个由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和NPN型晶体管组成的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结型场效应管的型号是2N5486,晶体管的型号是9011。 三、实验内容 1. 基本要求:利用两级放大电路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1)静态和动态参数要求 1)放大电路的静态电流I DQ和I CQ均约为2mA;结型场效应管的管压降U GDQ < - 4V,晶体管的管压降U CEQ = 2~3V; 2)开环时,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要大于90kΩ,以反馈电阻作为负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 120; 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10 s o sf - ≈=U U A u 。 (2)参考电路 1)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如图1所示,R模拟信号源的内阻;R f为反馈电阻,取值为100 kΩ。 图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 2)两级放大电路的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R g3选择910kΩ,R g1、R g2应大于100kΩ;C1~C3容量为10μF,C e容量为47μF。考虑到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应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反馈电阻R f,见图2,理由详见“五附录-2”。 图2 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电路形式构成两级放大电路。 3.3k?

反馈放大电路习题

反馈放大电路习题 一、选择判断题: 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_________。 A. 无负载 B. 无信号源 C. 无反馈通路 D. 无电源 2、所谓闭环是指_________。 A. 接入负载 B. 接入信号源 C. 有反馈通路 D. 接入电源 3、构成反馈通路的元件_________。 A. 只能是电阻 B. 只能是晶体管、集成运放等有源器件 C. 只能是无源器件器件 D. 可以是无源元件,也可以是有源器件 4、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称为_________信号,它不但决定于_________信号,还与反馈信号有关。而反馈网络的输出信号称为_________信号,它仅仅由_________信号决定。(请按顺序选择) (1) A. 输入 B. 净输入 C. 反馈 D. 输出 (2) A. 输入 B. 净输入 C. 反馈 D. 输出 (3) A. 输入 B. 净输入 C. 反馈 D. 输出 (4) A. 输入 B. 净输入 C. 反馈 D. 输出 5、直流负反馈是指_________。 A.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C. 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D. 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6、交流负反馈是指_________。 A. 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 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C. 放大正弦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D. 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反馈 7、在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_________。 A. 交流负反馈和直流负反馈 B. 直流负反馈

C. 交流负反馈 D. 交流正反馈 8、在放大电路的输入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_________,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 输出量增大 B. 净输入量增大 C. 净输入量减小 D. 反馈量增加 9、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反馈信号和输出电压成正比,称为_________反馈。 A. 电流 B. 串联 C. 电压 D. 并联 10、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反馈信号和输出电流成正比,称为_________反馈。 A. 电流 B. 串联 C. 电压 D. 并联 1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_________负反馈;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_________负反馈。 1 A. 串联 B. 电压 C. 电流 D. 并联 2 A. 串联 B. 电压 C. 电流 D. 并联 12、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称为_________反馈系数。 A. 电流 B. 互阻 C. 电压 D. 互导 13、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称为_________反馈系数。 A. 电流 B. 互阻 C. 电压 D. 互导 14、F i是_________ 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 A. 电流串联负反馈 B. 电压串联负反馈 C. 电压并联负反馈 D. 电流并联负反馈

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的作用: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但同时也会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 负反馈的几种状态: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指标的影响。 1.下图为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极阻容耦合放大器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r把输出电压Uo引回到输入端,家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f1上形成反馈电压Uf。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r=Av/1+AvFv ,Av为开环放大倍数。

图1为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极阻容耦合放大器 (2)反馈系数Fv=RF1/Rf+RF1 (3)输入电阻R1f=(1+AvFv)Rf Rf 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输出电阻Rof=Ro/(1+AvoFv) Ro 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Avo为基本放大器Rl=∞时的电压放大倍数。2.本实验还需测量放大器的动态参数,即去掉图1的反馈作用,得到基本放大器电路如下图2 图2基本放大器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模拟实验箱,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伏安表,数字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条件:Ucc=12V,Ui=0V用直流电压表测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

Us(V) UE(V) Uc(V) Ic(mA) 第一 级 2.81 2.14 7.33 2.00 第二 级 2.72 2.05 7.35 2.00 表3—1 2.测量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实验将图2改接,即把Rf断开后风别并在RF1和RL 上。 测量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输出电阻Ri和Ro。(1)条件;f=1KH,Us=5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s,Ui,UL计入3—2表 基本放大器Us(mV) Ui(m V) UL(V ) Uo(V) Av Rf(K Ω) Ro(K Ω) 5.0 0.5 0.25 0.48 500 1.11 2.208 负反馈放大器Us(mV) Ui(m V) UL(V ) Uo(V) Avf Rif(K Ω) Rof(K Ω) 5.0 2.3 0.14 0.20 87 8.52 1.028 表3—2 (2)保持Us不变,,断开负载电阻RL,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o计入3—2表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系别: 班号: 实验者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报告完成日期: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仪器 (3) 三、实验原理 (3)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3) (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5) 四、实验内容 (7) 1、搭接实验电路 (7)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8) 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9) 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10) 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11) 五、思考题 (11) 六、实验总结 (11)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 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 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3. 直流稳压电源1台 4.数字万用表1台 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6.交流毫伏表1台 三、实验原理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 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

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负反馈对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影响跟反馈类型有关。由于串联负反馈实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串接了一个反馈电压,因而提高了输入阻抗,而并联负反馈是在输入回路上并联了一个反馈电流,从而降低了输入阻抗。凡是电压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的趋势,与此恒压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减小;凡是电流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流稳定的趋势,与此恒流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增大。 2.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电路图2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它未引入交流负反馈。 电路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射极旁路电容C e,这样就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填空题 1、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为100,第二极电压放大倍数为60,则总的电压放大 倍数为 6000 。 2、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和方式有容抗、直接和变压器三种形式。 3、阻容耦合的缺点是不适合传送频率很的或变换缓慢的信号。 4、在多级放大电路里,前级是后级的输出端后级是前级的负载。 5、反馈放大电路是由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两部分组成。反馈电路是跨接在 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6、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有下列几方面的影响:使放大倍数降低,放大倍数的稳定性___提高_______,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改善,通频带宽度加宽,并且改变了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7、对共射极电路来说,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发射极上,与输入信号串联起来,称为串联反馈;若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的集极上,与输入信号并联起来,称为并联反馈。 8、射极输出器的特性归纳为:电压放大倍数约1 ,电压跟随性好,输入阻 抗___大________,输出阻抗小,而且具有一定的电流放大能力和功率放大能力。 9、设三级放大电路,各级电压增益分别:20dB,20dB,20dB。输入信号电压 为u i=3mV,求输出电压u O= 。 10、使放大电路净输入信号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使净输入信号增加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11、判别反馈极性的方法是瞬时极性法。 12、放大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引入交流负反馈,可以稳定电压放大倍数。 13、为了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引入串联负反馈;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 输出电流,可以引入电流负反馈;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压,可以引入电压负反馈。 14、射极输出器的集电极为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所以它是一种共集 放大电路。 15、射极输出器无电压放大作用,但有电流放大和功率放大作用。 16、为了放大缓慢变化的非周期信号或直流信号,放大器之间应采用( C ) A.阻容耦合电路 B.变压器耦合电路 C.直接耦合电路 D.二极管耦合电路 17、两级放大器中各级的电压增益分别是20dB和40dB时,总的电压增益应为( A )。 18、如果输入信号的频率很低,最好采用( B )放大器。 A.变压器耦合 B.直接耦合 C.阻容耦合 D.电感耦合 19、在阻容耦合放大器中,耦合电容的作用是( A )。 A.隔断直流,传送交流 B.隔断交流,传送直流 C.传送交流和直流 D.隔断交流和直流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10s o sf -≈=U U A u 。 (2)参考电路 1)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如图1所示,R 模拟信号源的内阻;R f 为反馈电阻,取值为100 kΩ。 图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 2)两级放大电路的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R g3选择910kΩ,R g1、R g2应大于100kΩ;C 1~C 3容量为10μF ,C e 容量为47μF 。考虑到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应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反馈电阻R f ,见图2,理由详见“五 附录-2”。 图2 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电路形式构成两级放大电路。 3.3k ?

(3)实验方法与步骤 1)两级放大电路的调试 a. 电路图:(具体参数已标明) ? b.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实验方法: 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相应的静态工作点,基本的直流电路原理。 第一级电路:调整电阻参数, 4.2 s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DQ约为2mA,U GDQ < - 4V。记录并计算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DQ,U GSQ,U A,U S、U GDQ)。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4 s R k =Ω

第二级电路:通过调节R b2,2 40b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CQ 约为2mA ,U CEQ = 2~3V 。记录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CQ ,U CE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2 41b R k =Ω c. 动态参数的调试 输入正弦信号U s ,幅度为10mV ,频率为10kHz ,测量并记录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s o11U U A u = 、s o U U A u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电压放大倍数:(直接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电压幅值) o1 U s U o U 1 u A 输入电阻: 测试电路:

第五节 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典型例题

例例 例 例例 【例5-1】电路如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图(a) 图(b) 【相关知识】 负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 (1)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根据反馈网络求电路的反馈系数。 【解题过程】 (1)判断电路反馈极性及类型。 在图(a)中,电阻网络构成反馈网络,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反馈电压,输入电压与 串联叠加后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管的);当令=0时,=0,即正比与;当输入信号对地极性为?时,从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对地极性也为?,故本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图(b)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结构与图(a)相同,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也时串联叠加,但反馈网络的输入量不是电路的输出电压而是电路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反馈极性与图(a)相同,故本电路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为了分析问题方便,画出图(a) 、(b)的反馈网络分别如图(c)、(d)所示。 图(c) 图(d) 由于图(a)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信号近似恒压源,内阻很小,计算反馈系数时,不起作用。由图(c)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在电阻上的分压。即 故图(a)电路的反馈系数

由图(d)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流的分流在电阻上的压降。 故图(b)电路的反馈系数 【例5-2】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有通路引回其输入回路,则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 (2)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直流反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交流反馈。 (4)既然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即负载上的电压,那么它也就稳定了负载电流。 (5)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串联负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并联负反馈。 (6)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断开,就得到电路方框图中的基本放大电路。 (7)反馈网络是由影响反馈系数的所有的元件组成的网络。 (8)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相关知识】 反馈的有关概念,包括什么是反馈、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解题思路】

负反馈放大器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系别班级: 报告性质: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实验实验项目:负反馈放大器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成绩评定: 教师签名:

实验四 负反馈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器都带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图4-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 f 把输出电压u o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 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 F1上形成反馈电压u f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V V V Vf F A 1A A += 其中 A V =U O /U i —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 倍数。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2) 反馈系数 F1 f F1 V R R R F += 3) 输入电阻 R if =(1+A V F V )R i R i —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 输出电阻 V VO O Of F A 1R R += R O —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A VO — 基本放大器R L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1)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u O =0,此时 R f 相当于并联在R F1上。 2)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T 1 管的射极)开路,此时(R f +R F1)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可近似认为R f 并接在输出端.

模电实验报告 七 负反馈放大电路

模电实验报告 实验七 负反馈放大电路 姓名: 学号: 班级: 院系: 指导老师: 2016年

目录 实验目的: (2) 实验器件与仪器: (2) 实验原理: (2) 实验内容: (4) 实验总结: (5) 实验: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进一步掌握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件与仪器: 1. 实验原理: 放大器中采用负反馈,在降低放大倍数的同时,可以使放大器的某些性能大大改善。所谓负反馈,就是以某种方式从输出端取出信号,再以一定方式加到输入回路中。若所加入的信号极性与原输入信号极

性相反,则是负反馈。 根据取出信号极性与加入到输入回路的方式不同,反馈可分为四类:串联电压反馈、串联电流反馈、并联电压反馈与并联电流反馈。如图3-1所示。 从网络方框图来看,反馈的这四种分类使得基本放大网络与反馈网络的联接在输入、输出端互不相同。 从实际电路来看,反馈信号若直接加到输入端,是并联反馈,否则是串联反馈,反馈信号若直接取自输出电压,是电压反馈,否则是电流反馈。 1.负反馈时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 负反馈对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的反馈形式,对阻抗的影响也不一样,一般而言,凡是并联负反馈,其输入阻抗降低;凡是串联负反馈,其输入阻抗升高;设主网络的输入电阻为R i ,则串联负反馈的输入电阻为 R if =(1+FA V )R i 设主网络的输入电阻为R o ,电压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电阻为 R of = F A R V O +1 可见,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增大(1+A V F )倍,而输出电阻则下降到1/(1+A V F )倍。 2.负反馈放大倍数和稳定度 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有所减小,因而使放大器增益下降,但却改善了放大性能,提高了它的稳定性。 反馈放大倍数为 A vf = F A A V V +1(A v 为开环放大倍数) 反馈放大倍数稳定度与无反馈放大器放大倍数稳定度有如下关系: Vf Vf A A ?= V V A A ?? F A V +11 式中?A V f/A V f 称负反馈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度。V V A A /?称无反

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模版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路 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工程班级: 组号:指导教师:田明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 N102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一.实验名称: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二.实验目的: 加深对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的理解. 学习集成运算反馈放大电路、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掌握集成运算反馈放大电路、多级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测试方法. 三.实验仪器: 双踪示波器一台/组 信号发生器一台/组 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组 万用表一台/组 四.实验容: 设计一个多级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或集成运算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要求如下: 闭环电压放大倍:30---120 输入信号频率围:1KHZ-------10KHZ. 电压输出幅度≥1.5V 输出电阻≤3KΩ 五.实验步骤: 1.选择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一般有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集 成运算负反馈放大电路.

为满足上述放大倍数的要求,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最少需要二级放大,其连接形式有直接耦合和阻容耦合,阻容耦合可以消除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之间的影响,本设计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各级放大器,其组态有多种多样,有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本设计可以采用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对于负反馈形式,有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本设计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形式。 2.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下面是电源输入电路,通过并联两个电容的滤波电路形式,以效消除干扰,保证电路稳定工作,否则容易产生自激振荡。 整体原理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整个电路由三级放大和一路负反馈回路构成,第一级电路是NPN管构成的共发射极电路,通过直接耦合的方式输出给

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典型例题

【例5-1】? 电路如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图(a)??????????????????????? 图(b)? 【相关知识】 负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 (1)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根据反馈网络求电路的反馈系数。

【解题过程】 (1)判断电路反馈极性及类型。 在图(a)中,电阻网络构成反馈网络,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反馈电压,输入电压与串联叠加后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管的);当令=0时,=0,即正比与;当输入信号对地极性为?时,从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对地极性也为?,故本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图(b)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结构与图(a)相同,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也时串联叠加,但反馈网络的输入量不是电路的输出电压而是电路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反馈极性与图(a)相同,故本电路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为了分析问题方便,画出图(a) 、(b)的反馈网络分别如图(c)、(d)所示。 图(c)????????????????????? 图(d) 由于图(a)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信号近似恒压源,内阻很小,计算反馈系数时,不起作用。由图(c)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在电阻上的分压。即 故? 图(a)电路的反馈系数 ? 由图(d)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流的分流在电阻上的压降。 故图(b)电路的反馈系数

【例5-2】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有通路引回其输入回路,则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 (2)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直流反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交流反馈。 (4)既然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即负载上的电压,那么它也就稳定了负载电流。 (5)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串联负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并联负反馈。 (6)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断开,就得到电路方框图中的基本放大电路。 (7)反馈网络是由影响反馈系数的所有的元件组成的网络。 (8)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相关知识】 反馈的有关概念,包括什么是反馈、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解题思路】 正确理解反馈的相关概念,根据这些概念判断各题的正误。 【解题过程】 (1)通常,称将输出量引回并影响净输入量的电流通路为反馈通路。反馈是指输出量通过一定的方式“回授”,影响净输入量。因而只要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有反馈通路,就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而反馈通路不一定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接。例如,在下图所示反馈放大电路中,R2构成反馈通路,但它并没有把输出端和输入端连接起来。故本题说法正确。

电子专业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单级放大电路

————————————————————————————————作者:————————————————————————————————日期: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系别: 班号: 实验者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报告完成日期:

目录 一、实验目的 (5) 二、实验仪器 (5) 三、实验原理 (5)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5) (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7) 四、实验内容 (9) 1、搭接实验电路 (9)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10) 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11) 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12) 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13) 五、思考题 (13) 六、实验总结 (13)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 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 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3. 直流稳压电源1台 4.数字万用表1台 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6.交流毫伏表1台 三、实验原理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 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

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负反馈对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影响跟反馈类型有关。由于串联负反馈实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串接了一个反馈电压,因而提高了输入阻抗,而并联负反馈是在输入回路上并联了一个反馈电流,从而降低了输入阻抗。凡是电压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的趋势,与此恒压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减小;凡是电流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流稳定的趋势,与此恒流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增大。 2.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电路图2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它未引入交流负反馈。 电路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射极旁路电容C e,这样就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_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1. 1.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放大器的输出____,这种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____,输出电阻____。 答案:电流,低,高 2.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也低,应该在多级放大器间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并联 3.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应该在多级放大器中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串联 4.直流负反馈只能影响放大器的____,交流负反馈只影响放大器的交流____。 答案:静态工作点,性能 5.将放大电路的____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方式反送到____称作反馈。 答案:输出信号,输入端 6.负反馈使放大电路____降低,但使____得以提高,改善了输出波形的____,展宽了放大电路的____。 答案:放大倍数,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非线性失真,通频带 7.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而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 答案:提高,降低 8.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而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 答案:降低,提高 9.反馈深度用____来表示,它体现了反馈量的大小。

答案: 2. 电路如图示,试分别说明 (1)为了使从引到T2基极的反馈为负反馈,图中运放的正反馈应如何标示。 (2)接成负反馈情况下,若,欲使,则R F= (3)在上述情况下,若运放A的A vo或电路中的RC值变化5%,问值也变化5%吗 解:(1)电路按瞬时极性法可判断,若A上端标示为(+)极时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可见上(+)下(-)标示才正确。

(2)若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因为,则 成立。由,可得 (3)由于只决定于R F和R b2两个电阻的值,因而基本不变,所以值不会改变。 3. 下列电路中,判别哪些电路是负反馈放大电路属于何种负反馈类型那些属于直流反馈,起何作用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 由分立元件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熟悉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 设计和实现一个由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和NPN 型晶体管组成的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结型场效应管的型号是2N5486,晶体管的型号是9011。 三、实验内容 1. 基本要求:利用两级放大电路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1)静态和动态参数要求 1)放大电路的静态电流I DQ 和I CQ 均约为2mA ;结型场效应管的管压降U GDQ < - 4V ,晶体管的管压降U CEQ = 2~3V ; 2)开环时,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要大于90kΩ,以反馈电阻作为负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 ≥ 120; 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10s o sf -≈=U U A u 。 (2)参考电路 1)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如图1所示,R 模拟信号源的内阻;R f 为反馈电阻,取值为100 kΩ。 图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 2)两级放大电路的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R g3选择910kΩ,R g1、R g2应大于100kΩ;C 1~C 3容量为10μF ,C e 容量为47μF 。考虑到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应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反馈电阻R f ,见图2,理由详见“五 附录-2”。 图2 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电路形式构成两级放大电路。 3.3k ?

(3)实验方法与步骤 1)两级放大电路的调试 a. 电路图:(具体参数已标明) ? b.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实验方法: 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相应的静态工作点,基本的直流电路原理。 第一级电路:调整电阻参数, 4.2s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DQ 约为2mA ,U GDQ < - 4V 。记录并计算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DQ ,U GSQ ,U A ,U S 、U GD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4s R k =Ω 第二级电路:通过调节R b2,240b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CQ 约为2mA ,U CEQ = 2~3V 。记录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CQ ,U CE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241b R k =Ω c. 动态参数的调试 输入正弦信号U s ,幅度为10mV ,频率为10kHz ,测量并记录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s o11U U A u =、s o U U A u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o1U s U o U 1u A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负反馈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它的最大跨级反馈可从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引出,接到的基极或发射极,共有4种接法(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③、②和④相连)。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何种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各电容可视为交流短路。 图T 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510=A ,3102?=F 。 求: (1) f A =? (2) 若A 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f A 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 电路如图所示。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Z U 作为输入电压,则当2R 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O U 的调节范围是多少? VD O VD O O VD 图T 图解T (a ) 图解T (b ) 在图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

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 +_ o + -u o u s (a) (b) (c) -u o u s o CC -o (d) (e) (f)

在图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那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 (a) (b) (c)

(d) (e) 图P

【解】简答①和③相连:电压并联组态,负反馈; ①和④相连:电流并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③相连:电压串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④相连:电流串联组态,负反馈。 详解:(a )①和③相连:如图解T (a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端来看: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流的形式,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正比,为电压反馈。总之,①和③相连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b )①和④相连:如图解T (b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输入端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增加,反馈极性为正,且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非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而与输出电流成正比,为电流反馈。总之,①和④相连为电流并联正反馈; (c )②和③相连:如图解T (c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回路来看:f i id u u u +=,净输入电压增加,反馈极性为正;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不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压的形式,为串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成正比,为电压反馈。总之,②和③相连为电压串联正反馈。 (d )②和④相连:如图解T (d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回路来看:f i id u u u -=,净输入电压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解读

第四章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习题 4.1 判断图4-24所示各电路中有无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哪些构成了级间反馈?哪些构成了本级反馈? 4.1解答: (a)R e1:本级直流反馈 R e2:本级交直流反馈 R f,C f:级间交流反馈(因为直流 信号被C f隔直) (b)Re:本级直流反馈 R b:本级直流反馈(因为交流信号被C2 短路到地) (c)R R e2 :本级交直流反馈 R e3:本级直流反馈(因为交流被C3短路) R f:级间交直流反馈 (d)R1,R2,R3为级间交直流反馈 R3:本级交直流反馈

4-1解答续: (e)R2,R4:本级交直流反馈 R L,R6:为级间交直流反馈 (f)R e :本级直流反馈(∵交流信号被C e短路)R1, R2 :本级直流反馈(∵交流信号被C短路到地) (g)R1, R2 :级间交直流反馈 (h)(i) R e2 :本级直流反馈 R e1, R e3 :级间交流反馈 (ii)R f1, R b :级间交直流反馈 R f2, R e1 :级间交直流反馈

4.2指出图4-24所示各电路中反馈的类型和极性,并在图中标出瞬时极性以及反馈电压或反馈电流。 (a)解答:R f,C f引入电压并联交流负反馈 瞬间极性如图示:∵I b↓=I i-I f↑故为负反馈 (b)解答,R b引入电压并联直流负反馈,瞬时极性如图示 ∵I b↓=I i-I f↑故为负反馈 (C)解答:R f, R e1 :引入电压串联交流正反馈(∵直流被C2隔直),瞬时极性如图示:U be=U i+U f, U f与U i极性相同,故为正反馈 (d)解答:R1,R2引入电压串联交直流正反馈,瞬时极性如图示: U ' i=U i+U f, U f与U i极性相同,故为正反馈 (e)解答:R L,R6 引入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即ΔU i=(U+-U i)↓)(即同相端与反相端电位差下降,∴为负反馈) (f)解答:R1,R e 引电容并联直流负反馈(交流被C短路到地)瞬时极性为图示(因I b↓=I i-I f ↑)I f上升,I b下降 (g)解答:R1,R2引入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 瞬时极性如图示:∵I b↓=I i-I f↑ (h)(i)解答:R b , R f1引入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 瞬时极性为图示∵I b↓=I i-I f↑故为负反馈 (ii)解答:R f2, R e1引入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 瞬时极性为图示∵U be↓=U i-U f2↑= U i-U e1↑(U e1上升,U be下降) ∴为负反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