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整理)进化生物学试题全章节

(整理)进化生物学试题全章节

(整理)进化生物学试题全章节
(整理)进化生物学试题全章节

第一章绪论

—、选择题

1.拉马克提出的法则除获得性状遗传外还有。

A用进废退B一元论C多元论D动物的内在要求

2.在生物学领域里再没有比_A_的见解更为有意义的了。

A进化B变化C辨证统一D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3.生物体新陈代谢自我完成的动力在于____。

A种内斗争B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

C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D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4.表现生物遗传特征的生命现象是___。

A自我调控B自发突变C自我完成D自我复制

5.在人类进化过程中__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A生物学进化B社会文化进化C环境的变化D基因的进化

二、填空题

1.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括________ ,____ ,_ ,____ ,_____ 。2.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思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生物进化:

2.进化生物学:

3.广义进化:

4.中性突变:

5.同工突变: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进化?

2.什么是生物进化生物学?

3.进化生物学的研究的内容

4.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水平与方法

5.简述拉马克学说的创立及其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

1.试述达尔文与拉马克学说的异同

2.学习进化生物学的意义

3.试述生物进化论与进化生物学的关系

第二章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

一、选择题

1.活着的有机体需要不断从环境吸取负熵以克服自身的__。

A、熵流

B、熵变

C、熵

D、熵产生

2.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___。

A、自我复制

B、自我更新

C、自我调控

D、自我突变

3.团聚体和__均为多分子体系的实验模型。

A、类蛋白质

B、类蛋白质微球体

C、微芽

D、微粒

4.构成生物体的有机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糖类、脂类和。

A维生素B无机盐 C ATP D氨基酸

5.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作为原始生命体必然是一个__

A开放系统B封闭系统C半开放系统D半封闭系统

6.关于核酸和蛋白质起源的三大分支学说是陆相起源说、海相起源说和__A氨基酸起源学说B核酸起源学说 C RNA起源学说D深海烟囱学说

7.关于地球的起源,科学界普遍公认的是__

A地心说B日心说C星云说D宇宙说

8.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复制、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和。

A自我抑制B自我繁殖C自我突变D自我利用

9.生物进化过程中,简单的有机合成在地球形戚之初就开始了,主要发生在__A海水中B大气圈中C淡水中D水土混合物中

10.地球上有很多种元素,但用于构成生命的元素并不多,主要有四种

A C、H、O、N

B C、H、P、O

C C、H、S、O

D C、H、N、P 11.任何一个自发的过程都有一个总是朝着使体系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无序的方向变化的趋势,这种变化使熵__。

A不变B减小C不确定D增加

12.中性突变包括同工突变和__。

A同义突变B移码突变C频发突变D非频发突变

13.遗传密码是向着利于生物__的方向发展的。

A进化B可以适应环境C与环境统一D稳定

14.生物学这个名词最早是由__提出的。

A达尔文B拉马克C林奈D居维叶

15.分子进化的特点之一是分子进化速率具有__。

A不稳定性B动摇性C恒定性D可塑性

16.活着的有机体需要不断地从环境吸取__。

A负熵B正熵C熵流D熵产生

17.生物体新陈代谢动力的源泉是__。

A正熵流与负熵流的统一B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

C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D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18.团聚体和__均为多分子体系的实验模型。

A类蛋白质B类蛋白质微球体C微芽D微粒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1.开放系统的建立——标志者化学进化的结束()

2.生生论说明了生物不能由非生命产生()

3.遗传密码的起源与生命起源无关()

4.多分子体系就是原始生命()

5.由多分子体系组成生物大分子()

三、填空题

1.生命的物质基础包括:,。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3.人类对生命起源的几种认识包括:,,,。

四、名词解释

l.自我更新:

2.熵:

3.熵变:

4.熵产生:

5.熵流:

6.团聚体:

7.类蛋白微球体:

8.还原性大气: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生命?

2.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生命起源的主要阶段包括哪些?

4.熵变、熵流、熵产生及其之间的关系?P25 5.为什么说自我完成的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用熵加以解释。P25 6.现在地球上还有没有化学进化?P49 7.简述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同一性。P19-20 8.如何由多分子体系发展成原始生命的呢?P42 六、论述题

1.论述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是否由有生命的存在P49 2.试述密码进化的方向P44

第三章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选择题

1.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揭示整个生物界进化可归为三条主干分支,它们分别代表古细菌、真细菌和__。P56

A真核生物B原核生物C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藻类

2.对生物生存制约性小的分子进化速度__。P126

A慢B不快不慢C快D恒定

3.真核细胞起源的途径包括内共生说和__。P57

A突变说B选择说C渐进说(经典说)D适应说

4.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起源我国中科院院士赵玉芳和数学家曹培生认为__。P38

A蛋白质首先起源B核酸首先起源C核酸与蛋白质共同起源 D RNA首先起源5.生命起源过程中的多分子体系具有了__。P4

A原始生命的萌芽B生长的雏形C繁殖的雏形D代谢的雏形

6.进步性的进化和退步性的进化均以生物__为标准。P31

A形态的改变B机能的改变C适应环境D结构的改变

7.在生物进化过程中,DNA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__的差异。P10 A碱基的种类B碱基的序列CG、C含量的减少DA、U含量的增加

8.拉马克提出的法则除用进废退外还有__。P4 A获得性遗传B获得性状遗传C生物的多样性是由环境的多样性决定的

D生物向上发展的趋势

9.仅在核DNA中才能发现胞嘧啶的__。

A乙酰化B甲基化C羧化D烃基化

10.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均含有__SRNA。

A 16

B 18

C 5

D 23

11.真核细胞起源的内共生说较好地说明了__的起源。P59

A高尔基体B溶酶体C线粒体和叶绿体D内质网

12.生物分子的这种自动聚合与组装作用是由于热力学的原因,也就是使整个系统的自由能__P55

A最低B最高 C 较高D较低

13.原核细胞都没有核膜,到真核细胞才具有双层的带有膜孔的核被膜,因此,真核细胞从其原核祖先产生的根本关键在于__P63 A核膜的核的产生B线粒体的产生C叶绿体的产生D内质网的产生14.真核细胞出现的生物学的意义是__P64 A为生物无性生殖打下基础B推动生物向单元化化方向发展

C使生态系统进一步简单化。D为生物有性生殖打下基础,推动生物向多细胞化方向发展

15.核膜起源于P63 A线粒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内质网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1.细胞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最基本的结构形式()P52

2.研究生命起源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阐明原始细胞如何从非细胞形态的原始生命演化而来的(√)P52 3.生物大分子的自动组装与细胞起源无关()P52 4.真核细胞的祖先可能是古细菌()P56

5.原始的原核细胞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实体()。P55 6.真核细胞的祖先可能是古细菌()P56

三、填空题

1.分子进化的特点主要有和。

2.按照Dayhoff的看法最初的遗传密码是GNC,经过第一次扩展和第二次扩展后分别变为、。

3.最早的细胞包含了,,。

4.内共生起源说认为,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来源于共生的,线粒体可能来源于,叶绿体来源于,运动器来自共生的螺旋体类的。

5.原始细胞的起源有2个假说,即,。

6.原始的原核细胞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实体。最早的细胞包含了厌气性的、异养和等类型的生物。

7.真核细胞的起源有两个学说,即:和。

8.渐进说认为细胞器起源于____,、导致代谢分隔而形成。

四、名词解释

1.膜进化理论:

2.超循环组织模式:

3.渐进说:

4.分子准种:

5.古细菌:

五、简答题

⒈什么是“达尔文式进化”?

2.膜进化理论的观点有哪些?

3.阶梯式过渡模式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

4.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是如何描述整个生物界进化的?

六、论述题

1.试述真核细胞起源的意义

2.试述内共生学说的证据

第四章生物发展史

一、选择题

1.关于生物的分界目前通用的是__。

A三界说B四界说C五界说D两界说

2.根据__化石可以断定当时地球的沉积环境。

A指相化石B微化石C标准化石D大化石

3.能够确定生物的存在和属性的化石是__

A指相化石B标记物化石C标准化石D小化石

4.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登陆的时间在__。

A泥盆纪B志留纪C二叠纪D奥陶纪

5.硅化木属于__化石。

A不变质的遗体化石B变质的遗体化石C遗物化石D遗迹化石

6.在马的进化历程中,最早的马称为__。

A渐进马B上新马C中马D始新马

7.在生物进化历程中发生在石碳纪的造山运动是造山运动。P71 A喜马拉雅B阿尔卑斯C华力西D加里东

8.化石记录表明,马的古老的祖先开始于新生代的

A始新世B中新世C上新世D渐新世

9.五界学说将生物界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

A细菌界B蓝藻界C真核界D原核界

10.真马出现于__

A始新世B中新世C上新世D渐新世

11.生物进化过程中,多样性是不断__

A增加的B减少的C不变的D灭绝的

12.有关爬行类绝灭原因的解释有两种:渐变说和

A突变说B灾变说C外力说D内因说

13.所有爬行类直接或间接的均为__的后裔

A杯龙类B鱼龙类C翼龙类D鸟龙类

14.鸟龙类的腰带为

A二放型B三放型C四放型D五放型

15.关于苔藓植物的起源有两种看法:一是起源于藻类,二是

A由裸蕨退化而来B由裸蕨进化而来C细菌D裸子植物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1.自地球上生命产生以来,生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

1、动物界的演化经历了原生的物、多细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三个阶段

2、脊索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类群,包括尾索动物亚门尖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个类群

3、鱼类出现于志留纪之间盾皮鱼可能是硬骨鱼和软骨鱼得共同祖先

2.林奈提出了三界学说()P91

3.渐新马主要以食草为主()P90 4.象的最早的祖先是象兽()P88 5.生物进化多样性是指每次灭绝的生物很多()P88 6.生物进化的阶段性是指生物的进化是不连续的()P88 7.目前对生物的分界倾向于三界说()P92 8.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进步性、阶段性和多样性()P87 三、填空题

l.根据地层形成的规律,埋藏越深的化石,生物出现的年代越_早_因而也就越_古老_。2.按保存的特点,化石分为____、、___和____。

3.目前常用的同位素计算地层年龄的方法有,,和,4.随着真核细胞的产生和发展,动、植物开始分化,生物的进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地从、发展演化,最终形成今天复杂多样的生物界。

5.模铸化石包括和两种类型。

6.按化石的大小化石可分为,和。

7.生物界进化的总趋势是,和。

四、名词解释

l.化石:

2.标准化石:

3.指相化石:

⒋遗体化石:

5.模铸化石:

6.遗物化石:

7.遗迹化石

8.微体化石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化石好像一部生物历史书?

2.简述化石的种类

3.地质年代是如何划分的?

4.目前常用的同位素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哪些?

5.简述生物界系统发展的规律

六、论述题

1.试述化石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2.论述植物界的系统发展过程

一、选择题

1.复杂化和简化式形态进化的__

A唯一方向B两个主要方向C基本特征D都不正确

2.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包括__

A趋性反射B本能行为,学习行为C.悟性行为

D趋性,反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悟性行为

3.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利他行为__

A双亲行为B不育的雌峰,雌蚁自己不产卵繁殖但却全力帮助蜂后,蚁后喂养自己的同胞C寄生在细菌体内的质粒D两条毒蛇争斗时用头去碰撞对方而不是用毒牙去咬对方

4.动物通讯信号起源于___

A某些偶然的动作和反应B在进化过程通过自然选择而保留下来的习惯

C意向动作D受到特殊刺激

5.动物对下列行为不属于视觉通讯的是

A蜜蜂表演绕圆圈的舞蹈B蜜蜂跳摇摆舞

C萤火虫发光取得与配偶联系D公鸡每天早晨鸣叫

6.动物下列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而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__ ___

A趋光性,趋热性,趋化性,趋地性

B当动物苴接靠近终点受到阻碍时绕道走到终点

C鹦鹉学舌

D猴子骑车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1.形态进化的总趋势是复杂性提高()

2.新功能起源的基本方式有功能强化和功能过大()

3.性选择不属于自然选择()

4.利他行为是指某个体的行为给接受者带来好处的同时自己也从中受益()

5.“有产者”原则常常左右争斗的方式和结局()

6.凡符合ESS的对策,就最易被自然选择所保留()

7.本能行为在动物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他受基因编码控制()

8.真正的免疫系统出现在脊椎动物中,并存在有进化次序的差别()

三、填空题

1.光合生物的进化大致包括4个阶段:从到具有原始的光系统Ⅰ的____的出现和发展;新的光系统Ⅰ和原始光系统Ⅱ的形成,这一阶段代替了____光合器的结构和光系统Ⅱ的进一步完善,海洋中的含叶绿素a和c的出现;出现____。

2.动物的免疫功能也经历了一个由___到___由至__ _ 的发展过程。真正的免疫系统仅仅出现在并存在有进化次序的差别。

3.行为的进化经历了、、、、等发展环节。

4.动物的通讯方式包括、、、

5.利他行为可区分为利他行为和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间的__ _ _____利他行为。

6.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飞跃,有性繁殖为生物创造了条件。

7.新功能起源的基本方武包括、和三种方式。

四、名词解释

1.功能更替:

2.动物行为:

3.通讯:

4.进化稳定对策(ESS):

5.“有产者”原则:

6.利他行为:

7.性选择

8.亲缘选择

五、简答题

1.新功能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

2.新功能起源的基本方式

3.光合植物适应光合作用形态结构的适应特征有哪些?

4.动物对摄食这一营养方式产生的适应性结构特征

5.动物的行为按生物学功能分为几种?

6.利他行为的生物学意义

7.影响性行为进化的因素

8.行为进化研究方法有哪些?

P113

六.论述题

1.试述通讯信号的起源及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新构造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

第六章

一、选择题

1.在基因家族中致同进化的机制主要有不等交换和__。

A、重复

B、倒位

C、易位

D、基因转换

2.对生物生存制约性小的分子进化速度。

A、慢

B、不快不慢

C、快

D、恒定

3.构成假基因的核苷酸替换率很高是因为它是__的序列。

A、无功能

B、不受制约

C、有功能

D、选择不起作用

4.分子进化的特点之一是分子进化速率具有__。

A、不稳定性

B、动摇性

C、恒定性

D、可塑性

5.在生物进化过程中,DNA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的差异。、

A、碱基的种类

B、碱基的序列

C、G、C含量的减少

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均含有__sRNA。

A、16

B、18

C、5

D、23

7.仅在核DNA中才能发现胞嘧啶的__。

A、乙酰化

B、甲基化

C、羧化

D、烃基化

8.分子进化速率是恒定的,每个氨基酸座位的进速率为__。

A、l×10ˉ7

B、l×10ˉ5

C、l×10ˉ9

D、l×10ˉ4

9.突变中的__常常可以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

A、非频发突变

B、频发突变

C、自发突变

D、诱发突变

10.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和

A、易位

B、断裂

C、不变

D、突变

11.假基因是基因组中与某一功能基因的序列高度同源但却没有功能的

A、蛋白质

B、DNA

C、染色体

D、糖类

12.蛋白质是由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组则是与基因组相对应的动态实体。因此蛋白质的进化与基因和基因组的进化A

A、密切相关

B、没有关系

C、关系不大

D、有点关系

13.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基因组大小呈现出___趋势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定

14.结构域不但是蛋白质的结构单位和可能的功能单位,而且还是蛋白质的一种___

A、序列

B、进化单位

C、突变单位

D、重组单位

15.在很多情况下,蛋白质中结构域的重复都是由基因中的重复造成的。

A、内含子

B、外显子

C、突变子

D、重组子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1.异源多倍体生物体的染色体来源于同一物种()

2.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主要有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和减少()

3.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导致基因组结构的变化,并有可能形成新的基因组。()

4.染色体功能的分化主要体现在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

5.基因的进化是单个基因的演变,基因组的进化是遗传物质在总体上的进化。()6.“先起源”观点认为,内含子都是作为间隔序列插入到连续编码的基因中而形成的。()

P126、

三、填空题

1.基因组的扩增可区分为和

2.分子进化的特点主要有和。

3.遗传系统的进化体现为的进化以及和___的进化。4.染色体数目的进化既有数目的,又有数目的

5.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主要有、、和等几种途径。6.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是前者含有或与至关重要的基因。

7.基因的进化是的演变,的进化是遗传物质在总体上的进化。

8.对于内含子的起源,主要有和两类观点。

四、名词解释

1.染色体结构变异:

2.重叠基因:

3.选择性剪接:

4.外显子改组:

5.基因家族:

6.假基因:

7.基因的水平转移:

五、简答题

1.染色体的进化有哪些?

2.外显子改组及其意义

3.简述基因组进化的总趋势

4.什么是致同进化?

5.假基因及其产生的可能途径

六、论述题

1.试述基因与基因组的进化

2.基因的水平转移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第七章

一、选择题

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关系是__

A.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

B.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是从表型上研究种群遗传组成的两个重要指标

C.基因频率可以代替基因型频率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

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力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B.长颈鹿经常努力去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和前肢都很长

C.枯叶蝶的拟态现象是因为受媒烟熏黑的结果

3.一条雌鲫鱼一年内繁殖3000条幼鱼,但能生存下来并发育成熟的却很少,按照达尔文观点,这个实例说明了__

A.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能产生很多后B.自然界存在激烈的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规律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4.下列关于种群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B.种群内的个体彼此可以交配。

C.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机械集合D.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5.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除了具有种群大、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以及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以外,还须具备下列哪一条件

A.捕食者数鲎少B.没有自然选择

C.环境条件变化缓慢D.改变个体的摄食方式

6.下列哪一个因素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_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D.染色体变异

7.若同一物种的个体受到地理上的管理形成了两个小种群。每个种群可以在许多世代内发生突变和重组,最终使这两个种群不再能够__

A.发生基因突变.B.形成新种

C.彼此交配繁殖D.适应新的生境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l.生存斗争对种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2.狼和鹿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的选择()

3.在自然种群中,基因库代代相传,永远保持稳定()

4.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5.池塘中的全部蝌蚪就是一个种群()

6.平衡性选择是指能使两个或几个不同质量性状在群体若干世代中的比例保持平衡的现象。7.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8.微观进化是无性繁殖系或种群在遗传组成上的微小差异导致

的微小变化()

三、填空题

1.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和等多个方面。

2.从微观进化角度来看,无性繁殖的生物进化的单位是____,有性繁殖的生物进化的单位是___。

3.哈代一温伯格定律是指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突变和等条件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的现象。4.自然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6.达尔文的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的变异一般是,而自然选择是__。

7.按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8.适应具有相对性,相对性体现在生物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的,其原因是由于遗传基础是___,而环境变化是__和___造成的。

9.生物进化的实质是通过__,__,和定向改变基因。10.自然选择的实质是。

四、名词解释

1.微观进化:

2.种群:

3.基因频率:

⒋基因型频率:

5.基因库:

6.选择系数:

7.正态化选择:

8.平衡性选择是两个或几个不同质量性状在群体诺干世代中的比例保持平衡的现象。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适应具有相对性?

2.微观进化的意义是什么?

3.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的区别是什么?

4.种群的特点是什么?

5.什么是遗传平衡?

6.隔离的种类有哪些?

7.区分物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六.计算题

1.某群体中,基因型比率如下:210AA:50Aa:20aa,这个群体平衡吗?这个群体是否为2.色盲是由X连锁隐性基因X C引起的,在一个8%的男人是色盲的平衡群体中将有多少色盲妇女?

解析设色盲基因Xb的频率=q,正常基因XB的频率=p。已知人群中男性色盲概率为8%,由于男性个体Y染色体上无该等位基因,Xb的基因频率与XbY的频率相同,故Xb的频率=8%,XB的频率=92%。因为男性中的X染色体均来自于女性,所以,在女性群体中Xb的频率也为8%,XB的频率也为92%。由于在男性中、女性中XB、Xb的基因频率均相同,故在整个人群中Xb也为8%,XB的频率也为92%。在女性群体中,基因型的平衡情况是:p2(XBXB)+2pq(XBXb)+q2(XbXb)=1。这样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应为q2=8%×8%=0.0064。答案:在人类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0.08,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是0.0064。

第八章物种与物种的形成

一、选择题

1.空间隔离终将导致的隔离是__

A生殖隔离B时间隔离C地理隔离D环境隔离

2.地理隔离一般是指__

A无机环境因素对生物的阻隔B有机环境因素对生物的阻隔

C一个地区的不同方位D以上都不是

3.渐进的种形成方式一般是指__

A由生殖隔离等因素引起B由环境因素引起不同群体间基因交流屮断达到新种形成。

C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两种形成方式D由染色体畸变引起两种形成方式

4.渐进的物种形成包括__

A异地种形成,邻地种形成,同地种形成,继承式和分化式物种形成。

B异地种形成和邻地种形成C邻地种形成和同地种形成D继承式和分化式物种成5.量子物种形成机制包括__

A通过遗传机制

B通过遗传系统中特殊遗传机制,个体,发育调控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杂交多倍化等过程而实现

C通过杂交和多倍化D个体发育调控基因突变

6.形成不同物种的主要原因是__

A水平上的差异B色体结构上的差异C上的差异

D根本上的差异,来自遗传的差异,基因和染色体结构两个水平的差异

7.亚种包括__

A亚种和生态亚种B主娈指地理亚种C主要指生态亚种D是物种的一个分支8.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__

A变异,突变,隔离B变异,重组,选择

C变异,选择,隔离D选择,重组,隔离

9.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

A生物个体基因发生突变B个体基因型的改变

C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种群屮趋向变异的出现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蝌蚪就是一个种群()

2.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3.生殖隔离是指自然状态下不可交配性()

4.非时向的物种概念就是指不考虑时间因素()

5.时向种是考虑时间向度,识别和区分物种()

6.物种和种群是相同的()

7.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比生殖隔离重要()

8.渐进的种形成和量子种形成方式是包括种形成所需时间和中间阶段都有无来分的()三、填空题

1.物种是的单位,又是生态系统中的单位。

2.物种的标准大致有、、、。3.遗传学分类标准存在的矛盾有、、。4.物种的结构为由由,由

5.隔离机制可分为和的隔离,隔离以及隔离。

6.合子前隔离包括,,,,

7.合子后隔离包括隔离,,

8.物种形成的方式大体上分两种一是,二是

9.人工物种的研制途径有、、、、10.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条件同时又是物种形成的主要标志。四、名词解释

1.生殖隔离:

2.物种:

3.非时向种

4.时向种:

5.机械隔离:

6.种群:

7.亚种:

8.姐妹种:

五、简答题

1.物种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是什么?

2.简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3.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4.种以下单位还有什么分类单位?

5.环境阻隔因素是指哪些因素?

6.杂种不活指的是什么?

7.杂种不育是指什么?

8.隔离机制可分为几种?

六、论述题

⒈以染色体畸变为例,论述物种形成的量子种形成机制。

答:P192

2.为什么说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第九章生物的宏观进化

一、选择题

1.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的区别是__

A。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研究的范围不同B。宏观进化研究的是宏观动植物的进化C。微观进化研究的是微生物的进化D。以上的描述都不对

2.北极熊从棕熊进化而来,它的进化过程是

A辐射B分歧C趋同D平行

3.蛔虫的进化属于__

A。复式进化B。特化式进化C。简化式进化D。以上都不对

4.特化式进化分为几种类型,下面哪个不是__

A。渐变B。分歧C。趋同D。平行

5.下面哪个描述是正确地__

A。渐变认为生物进化是渐进的,变速的

B。间隔平衡认为生物进化主要是突变的,渐变也很多

C。间隔平衡认为生物进化主要是渐变的,突变很少

D:渐变认为生物进化是渐进的,匀速的

6.下面哪个不属于进化趋势__

A。微观进化趋势B。谱系进化趋势C。宏观进化趋势D。表型进化趋势7.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__

A。进化具有不平衡性B。进化速度不同就是不平衡性的表现之一C。进化速度分为高速和低速两种D。高速进化在人类中非常明显

8.下面哪个不属于绝灭的类型__

A。常规绝灭B。特殊绝灭C。集群绝灭D。很短时间一个物种的绝灭

9.进化趋势的分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

A后代的平均表型相对于其祖先表型的偏离

B表型趋异C谱系趋异D以上的描述都不对

10.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从进化观点看以下原因哪个不对

A。防止集群绝灭B。防止常规绝灭C。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

D。给人类提供更美好的世界和更美味的食物

11.重演律的观点的描述正确的是__ˉ

A.完全正确,没有例外B.所有生物都要重演祖先的发展阶段

C。重演律不能够解释很多比如发育的异时性的问题D。重演律已经完全过时12.仙人掌(仙人掌科),仙人笔(菊科)植物形态结果非常类似,以适应相同的环境条件,这种现象称为__

A。趋同B.平行C。类似进化D.分歧

13.澳大利亚有袋类(如袋狼)和其它大陆的真兽类(如狼)形态和生活习性非常类似,它的这种现象称为__

A。趋同B。平行C。辐射D。分歧

14.哺乳类的鹿和狗适于陆地生活,松鼠和猩猩适于林中生活,蝙蝠和飞狐能飞翔,海豹水陆两栖,还有水中的鲸和挖掘的鼹鼠,它们的生性和形态结构差异很大,但它们有共同的祖先,这种现象称为__

A。趋同B。平行C。辐射D。分歧

15.绝灭对生物进化既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对生物进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句话__

A。完全正确B。有些正确C。说不准D。不正确

二、填空题

1.宏观进化包括,,

2.特化式进化包括, ,,。

3.宏观进化的形式分为,。

4.构成进化趋势的两个分量是,

5.绝灭包括,。

6.进化趋势包括,。

7.北极熊是从棕熊发展而来,这种进化过程叫做。

8.蛔虫只有生殖器官发达,其它器官退化,这种进化过程是。

9.沙漠中的仙人掌科和菊科植物外形非常相似,这种进化过程是。

10.对于整个生命史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三、判断题

1.宏观进化只包括复式进化和特式进化()

2.特化式进化的核心是向不同方向进化()

3.宏观进化至少有四种不同的进化形式()

4.进化趋势总体是平衡的()

5.地球上存在过的物种绝大多数都已经绝灭了()

6.宏观进化就是动植物的进化,微观进化就是微生物的进化()

7.微观进化和宏观进化的区别是研究的范围层次不同()

四、名词解释

1.宏观进化:

2.复式进化:P198

3.表型趋异:P206

4.谱系趋异P206

5.常规绝灭P209

6.集群绝灭P210

7.重演律P214

8.特化式进化;P198

五、简答题

1。简述特化式进化的主要类型

2。简述渐变式和间断平衡式的异同点

3。简述微观进化和宏观进化的关系

4。简述常规绝灭和集群绝灭的异同

5。简述表型趋异和谱系趋异的异同

6。简述复式进化和特化式进化的异同

7。什么是简化式进化,举例说明

8。简述什么是进化趋势

六、论述题

1。试述如何理解进化的不平衡性

2。通过本章学习,试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必要性

第十二章人类起源与进化

一、选择题

1.人类的祖先可能是__

A.腊玛古猿B.森林古猿C.女娲捏的泥人D.始祖南猿2.人类起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__

A腊玛古猿B直立人C智人D能人

3.以下人种哪个不属于蒙古人种__

A中国人B澳大利亚人C朝鲜人D日本人

4.描述南方古猿,阿法南猿和始祖南猿的关系正确的是

A.出现顺序是南方古猿,阿法南猿和始祖南猿

B.出现顺序是始祖南猿,阿法南猿和南方古猿

C.出现顺序是始祖南猿,南方古猿和阿法南猿

D.出现顺序是阿法南猿,南方古猿和始祖南猿

5.以下哪个不是人类起源发展的几个阶段之—__

A.阿法南猿B.能人C.智人D.直立人

6.下面哪个因素不是人种形成的几个因素之—__

A生产B选择C裂谷D人种混杂

7.下列人种屮哪个描述不正确__

A.印第安人种包括乌拉尔人B.欧罗巴人种就是白色人种

C.尼格鲁人种就是黑色人种D.澳大利亚人就是棕色人种

8.现代人种分为几种__

A 3

B 4

C 5

D 6

9.人类起源总共有几个阶段__

A 3

B 4

C 5

D 6

10.人类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几个__

A 3

B 4

C 5

D 6

11.化石智人阶段又分为几个阶段,下列哪个不是__

A。古人B。早期智人C。今人D。新人

12.关于人类起源的两种学说的描述哪个不正确__

A.单祖论和系统说B。单祖论和迁徙说

C。多祖论和迁徙说D。多祖论和裂变说

13.下列描述哪个是正确的__

A。先有人类的生物进化,后有人类的文化进化

B。先有人类的文化进化,后有人类的生物进化

C。人类的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同时存在

D。上面描述都不对

14.下列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隔离是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B。生产是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

C。人种混杂是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下列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人是动物界的一个自然种B。人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

C。腊玛古猿不是人类的祖先D。上面的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

1.人类起源从阿法南猿开始,经历了,,,四个阶段。2.智人分为,也称为,和__,也称为___。

3.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三类。

4.人类行为特征的变化主要包括,,,,,六类。

5.现代人划分为以下,,,,,五个种族。

6.人类起源的两种看法是,。

7.人类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8.人类进化包括,两部分。

9.人类最早的共同祖先是。

10.举出蒙古人种几个例子,,

三、判断题

1.人类是由阿法南猿进化而来()P252

2.南方古猿是阿法南猿的祖先()P255

3.直立人的阶段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要早于能人阶段()P255

4.化石智人由早期智人,古人,今人和晚期智人组成()P257

5.古人和新人组成了化石智人()P257

6.人类的绝对脑量在动物中是最大的()P260

7.人类的相对脑量在动物中是最大的()P260

8.腊玛古猿是人类的祖先()P252

四、名词解释

l.宏观进化2.复式进化3.表型趋异4.谱系趋异

5.常规绝灭6.集群绝灭7.重演律8.特化式进化

五、简答题

1.简述人类起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P255

2.简述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P266 3.简述从猿到人的体质的主要变化P260

4.简述从猿到人的行为特征主要变化P261 5.简述人类起源的一些不同观点及争论P263 6.简述现代人种包括哪些P264

7.简述智人包括哪些类型

8.现代人类起源的两种看法是什么P265

六.论述题

1.试述人类的生物进化和社会进化的关系P265

2.试猜想人类在今后的几千年的体质和智力的进化方向,不考虑有意外灾难。

分子生物学试题整理

一、植物组织培养:狭义指对植物体组织或由植物器官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直至生成完整植株。广义: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一部分(即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在人工条件下培养直至生成完整植株。生物技术中的一个基本技术。 MS:MS培养基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为烟草细胞培养设计的,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是较稳定的离子平衡溶液,它的硝酸盐含量高,其营养丰富,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合适,不需要添加更多的有机附加物,能满足植物细胞的营养和生理需要,因而适用范围比较广,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用它作为培养基的基本培养基。 愈伤组织愈伤组织callus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团不规则细胞,多在植物体切面上产生。 cDNA文库:包含细胞全部的mRNA信息的反转录所得到的cDNA的集合体。 胚状体:是指植物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非合子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发育的过程形成的胚状结构,又称体细胞胚。 体细胞杂交:体细胞杂交又称体细胞融合,指将两个GT不同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体细胞的过程。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兼有两个细胞的染色体。 分子标记:是指在分子水平上DNA序列的差异所能够明确显示遗传多态性的一类遗传标记。 基因工程原称遗传工程,亦称重组DNA技术,是指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照人类的愿望,在体外进行重组,然后将重组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使原有生物产生新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的技术科学。 细胞培养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在体外无菌条件下的保存和生长。过程:①取材和除菌;②培养基的配制;③接种与培养。 生物反应器是适用于林木细胞规模化培养的装置。 生物技术biotechmlogy: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外植体explant: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材料。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每一个具有完整细胞核的体细胞,都含有植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再分化:脱分化的分生细胞(愈伤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并进一步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器官发生organogenesis:亦称器官形成,一般指脊椎动物个体发育中,由器官原基进而演变为器官的过程。各种器官形成的时间有早有晚,通过器官发生阶段,各种器官经过形态发生和组织分化,逐渐获得了特定的形态并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 体细胞胚胎发生:单细胞或一群细胞被诱导,不断再生非合子胚,并萌发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C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Recombinant DNA重组DNA:是指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照人类的愿望,在体外进行重组,然后将重组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使原有生物产生新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的技术科学。 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相互接触后,其细胞膜发生分子重排,导致细胞合并、染色体等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称为细胞融合。 悬浮培养:悬浮培养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不仅为研究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提供了一个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1、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主要指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保持(损伤和修复)、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与调控。 2、简述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a.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1)可被用于大量生产某些在正常细胞代谢中产量很低的多肽 ; (2)可用于定向改造某些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 (3)可被用来进行基础研究 b.基因的表达调控 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物遗传信息的表达按一定时序发生变化(时序调节),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以修正(环境调控)。 c.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一个生物大分子,无论是核酸、蛋白质或多糖,在发挥生物学功能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 (1)拥有特定的空间结构(三维结构); (2)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着结构和构象的变化。 结构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的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它包括3个主要研究方向: (1) 结构的测定 (2) 结构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 (3) 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 d.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3、谈谈你对分子生物学未来发展的看法? (1)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揭示了生命本质的高度有序性和一致性,是人类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生命活动的一致性,决定了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学将是真正的系统生物学,是生物学范围内所有学科在分子水平上的统一。 (2)分子生物学是目前自然学科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和生气的领域,也是新世纪的带头学科。

(3)分子生物学是由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融会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 (4)分子生物学涉及认识生命的本质,它也就自然广泛的渗透到医学、药学各学科领域中,成为现代医药学重要的基础。 1、DNA双螺旋模型是哪年、由谁提出的?简述其基本内容。 DNA双螺旋模型在1953年由Watson和Crick提出的。 基本内容: (1)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两条链均为右手双螺旋。 (2) 嘌呤与嘧啶碱位于双螺旋的内侧,3′,5′- 磷酸与核糖在外侧,彼此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形成DNA分子的骨架。 (3) 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两个相邻碱基对之间相距的高度即碱基堆积距离 为0.34nm,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36。。 (4) 两条核苷酸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相连系而结合在一起,A与T相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与C相配对形成3个氢键。 (5) 碱基在一条链上的排列顺序不受任何限制,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当一条多核苷酸的序列被确定后,即可决定另一条互补链的序列。

关于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Ori :原核生物基因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是四个高度保守的19bp组成的正向重复序列,只有ori能被宿主细胞复制蛋白质识别的质粒才能在该种细胞中复制。 ARS:自主复制序列,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点,包括数个复制起始必须的保守区。不同的ARS序列的共同特征是一个被称为A区的11bp的保守序列。(2)Promoter: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启动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区大约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 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3)ρ-independent termination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指在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反应中,没有任何其他因子的参与,核心酶也能在某些位点终止转录。(强终止子)(4)SD sequence:SD序列(核糖体小亚基识别位点),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以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Kozak sequence: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 上的这段序列,并把它作为翻译起始位点。 (5)Operator:操纵基因,与一个或者一组结构基因相邻近,并且能够与一些特异的阻遏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控制邻近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Operon: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包括操纵基因、结构基因、启动基因。 (6)Enhancer: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的为增强子或强化子Silencer:沉默子,可降低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式元件。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7)cis-acting element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trans-acting factor: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具有三个功能结构域,即DNA结合域、转录结合域、结合其他结合蛋白的结构域。 (8)Open reading frame (ORF):开放式阅读框架,是指一组连续的含有三联密码子的能够被翻译成为多肽链的DNA序列。它由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9)Gene: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能转录且具有生物学功能的DNA/RNA的序列。) (10)DNA denaturation:DNA变性,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

分子生物学问题汇总

Section A 细胞与大分子 简述复杂大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Section C 核酸的性质 1.DNA的超螺旋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A 发生在闭环双链DNA分子上 B DNA双链轴线高卷曲,与简单的环状相比,连接数发生变化 C 当DNA扭曲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同时,DNA变得紧绷,为正超螺旋,反之变得松弛为负超螺旋。自然界几乎所有DNA分子超螺旋都为负的,因为能量最低。 2.简述核酸的性质。 A 核酸的稳定性:由于核酸中碱基对的疏水效应以及电荷偶极作用而趋于稳定 B 酸效应:在强酸和高温条件下,核酸完全水解,而在稀酸条件下,DNA的核苷键被选择性地断裂生成脱嘌呤核酸 C 碱效应:当PH超出生理范围时(7-8),碱基的互变异构态发生变化 D 化学变性:一些化学物质如尿素,甲酰胺能破坏DNA和RNA二级结构中的 而使核酸变性。 E 粘性:DNA的粘性是由其形态决定的,DNA分子细长,称为高轴比,可被机械力和超声波剪切而粘性下降。 F 浮力密度:1.7g/cm^3,因此可利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进行纯化和分析 G 紫外线吸收:核酸中的芳香族碱基在269nm 处有最大光吸收 H 减色性,热变性,复性。 思考题:提取细菌的质粒依据是核酸的哪些性质? 质粒是抗性基因,,在基因组或者质粒DNA中用碱提取法。 Sectio C 课前提问 1.在1.5mL的离心管中有500μL,取出10 μL稀释至1000 μL后进行检测,测得A260=0.15。 问(1):试管中的DNA浓度是多少? 问(2):如果测得A280=0.078, .A260/A280=?说明什么问题? (1)稀释前的浓度:0.15/20=0.0075 稀释后的浓度:0.0075/100=0.75ug/ml (2)0.15/0.078=1.92〉1.8,说明DNA中混有RNA样品。 2.解释以下两幅图

分子生物学问题

1.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2.简述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广义:是研究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特定的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生物大分子本质:一切生物体中的各类有机大分子都是由完全相同的单体,如蛋白质分子中的20种氨基酸、DNA及RNA中的8种碱基所组合而成的。 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结构分子生物学)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基因表达调控(核酸生物学) 基因组学 ?2章DNA双螺旋模型是哪年、由谁提出的?简述其基本内容。 ?1953 DNA的双螺旋结构有哪几种不同形式,各有何特点?细胞内最常见的是哪一类构象? ?B-DNA构象: 相对湿度为92%时,DNA钠盐纤维为B-DNA构象。在天然情况下,绝大多数DNA 以B构象存在。最常见 ?A-DNA构象: 当相对湿度改变(75%以下)或由钠盐变为钾盐、铯盐,DNA的结构可成为A构象。它是B-DNA螺旋拧得更紧的状态。DNA-RNA杂交分子、RNA-RNA双链分子均采取A构象。

?Z-DNA构象: 在一定的条件下(如高盐浓度),DNA可能出现Z构象。Z-DNA是左手双螺旋,磷酸核糖骨架呈Z字性走向。不存在大沟,小沟窄而深,并具有更多的负电荷密度。Z-DNA的存在与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 第四节DNA的变性和复性 简述DNA的C-值、C-值矛盾(C Value paradox);核小体、断裂基因 C-值是一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矛盾(C-value paradox): 形态学的复杂程度(物种的生物复杂性)与C-值大小的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C-值悖理) 核小体(nucleosome)定义:用于包装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是由DNA链缠绕一个组蛋白核心构成的 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组蛋白的种类,组蛋白修饰的种类及其生物学意义 组蛋白:H1 H2A H2B H3 H4 如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及ADP核糖基化等。修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点上。 H3、H4的修饰作用较普遍。 所有这些修饰作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降低组蛋白所携带的正电荷。这些组蛋白修饰的意义:一是改变染色体的结构,直接影响转录活性;二是核小体表面发生改变,使其他调控蛋白易于和染色质相互接触,从而间接影响转录活性 、

南昌大学最新完整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南昌大学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杨光焱南昌大学生物科学141班 5601114030 一、名词解释 1)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学科。研究细胞成分的 物理、化学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这些性质和变化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和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以及细胞信号的转导等。 2)移动基因:又称转座子。由于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是指在不同染色体之间跃迁,因此也称跳跃基因。 3)假基因:有些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 成出功能蛋白质,这些失活的基因称为假基因。 4)重叠基因:所谓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5)基因家族: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 因。 6)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8)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 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9)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 (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10)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11)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12)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13)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14)转录因子: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形成具有RNA聚合酶活性 的动态转录复合体的蛋白质因子。有通用转录因子、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辅助转录因子等。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 一.填空题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 小鼠、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 东隅已逝 2 桑榆非晚!

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 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质粒DNA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分别是: SC构型、 oc 构型、 L构型。在电泳中最前面的是SC构型。 11.哺乳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中常见的元件TATA、GC、 CAAT所对应的反式作用蛋白因子分别是TFIID 、SP-1 和 CTF/NF1 。 12.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转 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功能域常见有以下几种螺旋-转角-螺旋、锌指模体、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 13.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方法有:逆转录病毒感染法、DNA 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 14.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有、TFⅡ-A、TFⅡ-B、 TFII-D、TFⅡ-E他们的结合顺序是: D、A、B、E 。 其中TFII-D的功能是与TATA盒结合。 15.酵母DNA按摩尔计含有32.8%的T,则A为_32.8%_,G 为_17.2%_和C为_17.2%__。 16.操纵子包括_调控基因、调控蛋白结合位点和结构基因。 17.DNA合成仪合成DNA片段时,用的原料是模板DNA 东隅已逝 3 桑榆非晚!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 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 区的TATA、-35 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 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 溴-4-氯-3- 吲哚-β-D- 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 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 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 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18.Klenow 酶:DNA聚合酶I 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 全酶中去除了5' → 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 多聚dC 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DNA 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RNA 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 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 的启动子S2 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除了5’ 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 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 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绝对重点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版) 一名词解释 1 Southern blot / Northern blot—DNA斑迹法 / RNA转移吸印技术。是为了检测待检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性质和数量(基因拷贝数)常用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二者均属于印迹转移杂交术,所不同的是前者用于检测DNA样品;后者用于检测RNA样品。 2 cis-acting element / trans-acting factor—顺式作用元件 / 反式作用因子。均为真核生物基因中的转录调控序列。顺式作用元件是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定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反应元件和poly (A)加尾信号。反式作用因子是能与顺式作用元件特异性结合、对基因表达的转录起始过程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因子,如RNA聚合酶、转录因子、转录激活因子、抑制因子。 3VNTR / STR—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 短串联重复。均为非编码区的串联重复序列。 前者也叫高度可变的小卫星DNA,重复单位约9~24bp,重复次数变化大,变化高度多态性;后者也叫微卫星DNA,重复单位约2~6 bp,重复次数约10~60次,总长度通常小于150bp 。(参考第7题) 4 viral oncogene / cellular oncogene—病毒癌基因 / 细胞癌基因。病毒癌基因指存在于逆转录病毒中、体外能使细胞转化、体内能导致肿瘤发生的基因;细胞癌基因也叫原癌基因,指存在于细胞内,与病毒癌基因同源的基因序列。正常情况下不激活,与细胞增殖相关,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5 ORF / UTR—开放阅读框 / 非翻译区。均指在mRNA中的核苷酸序列。前者是特定蛋白质多肽链的序列信息,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决定蛋白质分子的一级功能;后者是位于前者的5'端上游和3'端下游的、没有编码功能的序列,主要参与翻译起始调控,为前者的多肽链序列信息转变为多肽链所必需。 6 enhancer / silencer—增强子 / 沉默子。均为顺式作用元件。前者是一段含多个作用元件的短DNA序列,可特异性与转录因子结合,增强基因的转录活性,可以位于基因任何位置,通常在转录起始点上游-100到-300个碱基对处;后者是前者内含的负调控序列,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7 micro-satellite / minisatellite—微卫星DNA / 小卫星DNA 。卫星DNA是出现在非编码区的串联重复序列,特点是有固定重复单位且重复单位首尾相连形成重复序列片段,串联重复单位长短不等,重复次数大小不一。微卫星DNA即STR;小卫星DNA分为高度可变的小卫星DNA(即VNTR)和端粒DNA。(参考第3题) 8 SNP / RFLP—单核苷酸多态性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前者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人类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

分子生物学整理

1.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比较表如下: 核酸(Nucleic acids) 蛋白质(Proteins) DNA RNA 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核苷酸序列 AGTTCT 或AGUUCU 的排列顺序 3,,5,- 磷酸二酯键 氨基酸排列顺序 肽键 二级结构Secondarystructure 双螺旋 主要是氢键,碱基堆积 力 配对(茎-环结构) (同左) 有规则重复的构象 (α-helix ,β-sheet, β-turn) 氢键 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超螺旋RNA空间构象 一条肽链的空间构象 范德华力氢键疏水 作用盐桥二硫键等 四级结构Quaternarystructure 多条肽链 (或不同蛋白) 3.分离和纯化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与琼脂糖凝胶电泳(AGE)广泛用于核酸的分离、纯化 与鉴定 基因组DNA的分离与纯化:(一)酚抽提法(二)甲酰胺解聚法(三)玻棒缠绕法(四)DNA样品的进一 步纯化:纯化的方法包括透析、层析、电泳及选择性沉淀等 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差异 1. DNA的复制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Ⅰ、Ⅱ、ⅢDNA聚合酶α、β、γ、δ、ε五种,其中δ为主要的聚合酶, γ存在于线粒体中 原核的DNA聚合酶I具有5'-3'外切酶活性。真核生物的聚合酶没有5'-3'外切酶活性,需要一种叫FEN1 的蛋白切除5'端引物 DNA聚合酶III复制时形成二聚体复合物 起始复制地点:细胞质复制地点:细胞核 复制时间:DNA合成只是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 有时序性,即复制子以分组方式激活而非同步启动复制起点:一个起始位点,单复制子复制起点: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多复制子 起始点长度:长起始点长度:短 延长冈崎片段:比较长冈崎片段:比原核生物要短 引物:RNA,切除引物需要DNA聚合酶I 引物:较原核生物的短,除RNA外还有DNA,所以真核生 物切除引物需要核内RNA酶,还需要核酸外切酶。 终止基因为环状的DNA,复制的终止点ter,催 化填补空隙为DNA-polⅠ,DNA连接酶连 接冈崎片段成DNA链真核生物基因为线状的DNA,其复制与核小体的装配同步进行,复制后形成染色体,DNA-polε填补空隙,存在端粒及端粒酶防止DNA的缩短(RNA引物留下的空白无法填补时出现DNA的缩短)

分子生物学小问题整理

第一章 1.蛋白质氨基酸构成氨基羧基H原子R 2.碱性赖精组酸性天谷Asp Glu 3.肽键是有刚性的酰胺键部分双键防止肽键自由旋转 4.N-末端正电荷C-末端负电荷 5.多肽肽键连接起来的聚合物 6.一级结构氨基酸顺序 7.二级结构多肽中的区域通过折叠产生 8.三级结构由不同二级结构组成 9.四级结构几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形状 10.二级结构a螺旋b折叠helix and sheet 11.疏水相互作用非极性分子远离水分子而互相聚集在一起 第二章 1.核酸长的小分子聚合物 2.核苷酸含氮碱基糖三磷酸 3.一环嘧啶2N 4.二环嘌呤4N 5.大小沟major minor 蛋白质大多结合在大沟 6.一圈3.4nm 10bp 宽度大约2nm 7.变性260nm 单链DNA吸收很多光复性了解一下 8. 1.DNA链中的碱基序列可以用来保存生产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信息

9. 2.提供了作为遗传物质需要的稳定性 10.3.对某些类型的损伤进行修复 11.4.一定的脆弱性 第三章 1.原核生物转录 2.起始:闭合启动子复合体开放启动子复合体取得立足点启动子清空 3.延伸:局部分开两条链,RNA聚合酶创造了一个开口转录泡 4.终止内在型重视和ρ依赖型终止结合到RNA上形成发夹 5.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何时该表达什么蛋白特殊时期特殊表达。。 6.操纵子:被协同调控的基因组织起来的结构包含一个启动子和操纵基因(operator) 7.乳糖操纵子:没有乳糖时乳糖会与lac阻遏蛋白结合别构调控 8.正调控CAP能感应葡萄糖水平低->激活lac基因的转录不与葡萄糖直接结合与 CAMP 这样的小分子结合而发挥作用成反比(CAMP和葡萄糖) 9.乳糖诱导物诱导了转录 10.色氨酸操纵子trp阻遏蛋白辅阻遏物 11.衰减作用:确保转录被彻底阻遏 12.边转录边翻译偶联转录-翻译 第四章 1.RNA聚合酶I rRNA 2.III tRNA 5S rRNA U6 RNA

分子生物学课件整理朱玉贤

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 酶的结构与功能 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 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 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 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 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 生物菌体。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 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单 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17、低度重复序列:低度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含有2~10个拷贝的序列 18、中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大致指在真核基因组中重复数十至数万(<105)次的重复顺序。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顺序,但慢于高度重复顺序。 19、高度重复序列:基因组中有数千个到几百万个拷贝的DNA序列。这些重复序列 的长度为6~200碱基对。

期末考试分子生物学精彩试题

选择题 1.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C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 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 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 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 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 年Watson 和Crick 提出(A )。 A.多核苷酸DNA 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 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 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 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 ) A.哺乳动物DNA 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A-T 含量,因为A-T 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DNA 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nm 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Watson和Crick提出的经典DNA双螺旋结构属于(B) A.A型B.B型C.Z型 5.多种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B) A.连续性B.简并性C.通用性D.摆动性 6.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B,D,E )。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mRNA 是多顺反子 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 C.因为真核生物的DNA 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不同部分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 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 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mRNA 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外显子重组方式 7.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A,C ) 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cDNA 中 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 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 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mRNA 8.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 基因组?(B,C ) A.珠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 C.rRNA 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 9.细胞器基因组( A )。

分子生物学考试资料完美整理

第一章 1、3′—end and 5′—end:DNA或RNA单链带有3’-羟基或其磷酸酯的一段叫做3’端;DNA或RNA单链带有游离5’-羟基或其磷酸酯的一段叫做5’端。 2、A、C、T、G:Adenine,guanine,cytosine,thymine 3、Melting temperature:熔解温度,指DNA变性过程中通过加热,有一半双链被分解或形成单链时的温度。 4、Spontaneous mutations: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叫做自发突变或自然突变。 5、Transition:转换是基因突变的一种,指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代替、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代替,G-C<=>A-T。 Transversion:颠换是基因突变的一种,指异型碱基的置换,即嘌呤被嘧啶代替或相反,A-T<=>T-A或G-C<=>G-C。 6、Hotspot:突变热点是突变发生频率高的位点或重组频率高的那些位点。 7、Modified bases :修饰碱基或稀有碱基,指除了那些在 DNA(A、T 、 G、 C)、 RNA( A、 U 、G、C) 合成时的四种通用碱基之外的一些碱基,由核酸合成后修饰产生。 9、Hybridization:杂交,指RNA 和 DNA 链互补配对形成 RNA-DNA 杂合链的过程。 8、Denaturation:变性,指DNA或RNA加热从双链转变为单链的状态。 10、Renaturation(annealing):复性(退火),DNA 双螺旋分子变性后的互补单链再结合成双链的过程。 11、如何理解结构决定功能(举例说明)? 第二章 1、Viroid:类病毒,是没有蛋白外壳的环状小分子单链RNA感染因子,能引起高等植物基因序列的甲基化,从而导致转录的失败。 2、PSTV: 土豆纺锤体管状病毒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us) ,为比较典型的呈梯状的类病毒,其RNA是一个裸露的闭合环状单链RNA分子。 3、Prion:朊病毒,是一种蛋白质样感染因子,不含核酸但表现出可遗传的特性,能引起人等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PrP:朊病毒相关蛋白(prion related protein)。 PrP C:是人等哺乳动物的身体中存在的正常存在的细胞形式(c是细胞型的缩写),可被蛋白酶完全水解。 PrP SC:是朊病毒相关蛋白的致病形式(sc是瘙痒症的缩写)。 PrPsc蛋白和PrPc蛋白和是同分异构体,一级结构相同,但PrPsc比PrPc具有更多的β折叠,使得其溶解度降低,对蛋白酶抗性加强,从而被蛋白酶水解,从而致使大脑细胞代谢异常致病。 4、Scrapie :羊瘙痒病,是最早发现的朊蛋白病。 5、allele:等位基因,指位于染色体同一位置分别控制两种不同性状的基因。 6、Gain-of-function mutation:功能获得型突变,表示使蛋白质获得新的活性(或功能),性质显性的。 Null mutation:无效突变,表示基因的活性完全消失,因为该基因已被删除。 Loss-of-function mutation:功能丧失型突变,导致丢失原有功能的基因突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