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经济学300道选择题

政治经济学300道选择题

政治经济学300道选择题
政治经济学300道选择题

18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C )

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

B、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成熟

C、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服务的

解析: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本身并无社会制度属性,应该说,市场经济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姓“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征是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

187、2004年中国的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对非公有制的方针,其内容是( C )

A、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B、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鼓励、指导和帮助

C、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D、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补充,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解析:本题属识记性知识,必须掌握。

188、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D )

A、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B、提高科技水平、发展教育

C、正确处理速度、比例、结构、效益的关系

D、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协调发展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关键就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

189、当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时( B )

A、绝对地租会消失

B、绝对地租仍然存在

C、绝对地租仍然存在,来自于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差额

D、绝对地租仍然存在,来自于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解析: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有机构成比工业低,其来源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农业的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当它与工业相同或比工业高时,产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就不再有差额,这时绝对地租的来源就是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即农产品按照垄断价格出售。

190、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D、共同富裕

解析:识记性知识。

19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

A、Ⅰ(v + m)=Ⅱc

B、Ⅰ(v + m)>Ⅱc

C、Ⅰ(c + v + m)=Ⅰc + Ⅱc

D、Ⅰ(v + m)+Ⅱ(v + m)=Ⅱ(c + v + m)

解析:A是基本实现公式,C、D是基本实现条件的派生公式。B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

19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D )

A、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

B、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

C、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解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价值补偿,一是实物补偿。

193、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 A )

A、前者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后者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B、后者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前者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C、两者都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只是具体说法不同。

D、两者都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只不过前者是组织形式,后者是管理形式

解析:生产关系包括两部分内容: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它们的区别是A。

194、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 B )

A、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增加

B、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减少

C、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不变

D、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固定

解析:活劳动是指人的劳动,物化劳动是指生产资料是死劳动。成本由c+v组成,它的降低意味着c 降低,表现为不变资本消耗的减少;同时也可以表现为v的减少。故B为正确选项。

195、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 C )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A、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设备

B、增加劳动力人数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生产效率

D、增加资金和资源消耗而增加产值

解析:A、B、D是粗放经营的模式。

196、我国现阶段农业集体经济的基本经营体制是( A )

A、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B、土地适度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C、集体管理、个体经营

D、股份合作制

解析:识记性知识。我国现存的土地承包期是,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

197、正确认识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C )

A、商品二因素原理

B、劳动二重性原理

C、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D、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解析: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都属于不变资本的范畴,它们的价值在生产中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只有可变资本而形成的抽象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创造者。

198、在资本运动中不仅能占有剩余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资本是( A )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

解析: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都可以获得由“总体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能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是产业资本。

199、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B )

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

C、利息率

D、年剩余价值率

解析:剩余价值率表示剥削程度;利润率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息率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年剩余价值率反映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200、假定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v是2000,剩余价值m也是2000,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c是3000,这时社会资本( B )

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

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C、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D、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

解析: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公式是I(v+m)=IIc。由题目的已知条件是I(v+m)>IIc。这是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之所以选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是因为扩大再生产的还需要另外一个前提。即II(c+v+m)> I(v+m/x)+II(v+m/x)。

201、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相结合的经济形式是( B )

A、股份制经济

B、股份合作制经济

C、租赁制经济

D、承包制经济

解析:股份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既是本企业中的劳动者,同时又因为拥有本企业的股权而成为本企业的股东,这种企业具有典型的集体经济性质。

202、“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表明( B )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属性和自然属性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一样都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解析:本题是马克思的关于使用价值的论断。A的论断是正确的,但不能回答题目要求,故不选。C选项中前半句是正确的,但后半句是错误的,使用价值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选项前半句是错误的,应该说价值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203、一切商品对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的含义是( B )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主导因素

B、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

C、商品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

D、这一论断否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要素

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的关系是指在任何一个商品中,都必须同时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对立的关系是指对商品的生产者来说,他拥有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他想得到的确是非使用价值即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对于顾客来说,他手中有价值的价格符号(货币),但他想得到是某个商品的使用价值,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就在于实现交换(买卖)。故B是正确答案。

204、货币在执行某种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必是现实的货币,这种情况属于( A )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解析:流通手段必须需要现实的货币。但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例

如,某款式空调售价3000元,则商店只需在商品旁用价目表标明即可,这里的价目表就是观念上的货币。

205、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 )

A、以人为本

B、可持续发展

C、科教兴国战略

D、以经济发展

解析: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0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A )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为其获取垄断利润服务

B、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逐渐向公有制过渡

C、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关系的协调

D、各个私人垄断资本相互有机结合的总体

解析:识记性知识。

207、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的( C )

A、全部劳动资料和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B、部分生产资料和部分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生产资料和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D、全部生产资料和全部劳动资料的总和

解析:识记性知识。

208、资本主义的工资是( D )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D、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解析:本题问的是“工资是什么”?正确答案为D。B选项回答的是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做题时应加强审题。

36、资本家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是( ABCD )

A、提高劳动强度

B、延长工人劳动时间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降低工人的工资

E、增加预付资本数量

解析:当剥削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预付资本数量只能获得更多的利润额,赚更多的钱,但利润率不会因此而提高。

37、深化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具体体现在( BD )

A、创造价值的劳动限于直接生产的工人

B、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C、创造价值的劳动只能限于物质生产领域

D、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

E、劳动和其它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

解析:创造价值的劳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生产的工人,价值的创造是“总体工人”劳动的结果。例如建筑师虽然不是直接生产的工人,但建设而成的房屋的价值中也有他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他也是房屋的价值的创造者,也是“总体工人”的范畴。A选项是错误的。创造价值的劳动现在已经不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在精神领域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故C是错误的。劳动仍然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永恒的真理。其他生产要素虽然参与价值的创造过程,但不是价值的源泉。E选项是错误的。

38、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就越高

B、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越低

C、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就提高年利润率

D、节约不变资本,可以提高利润率

E、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越高

解析:资本有机构成高,意味着预付资本中C(不变资本)的比重越大,故而利润率越低。当然,这里所说的只是一般趋势,不排除个别企业通过技术垄断等方式获得高利润率。

39、“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DE )

A、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B、土地等生产要素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C、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劳动是价值的共同源泉

D、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共同源泉

E、土地等生产要素是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解析:A是正确的,但与题干不符合,故不能做为正确答案入选。使用价值的源泉有两个,一是具体劳动,一是土地等生产要素。

4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特点是( ACDE )

A、它能创造出新价值

B、它能使自身的价值发生转移

C、它能转移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

D、它能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E、它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本身更大的价值

解析:劳动力的价值是不会发生转移的,只能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出来。B是错误的。

41、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伟大发现是( BD )

A、劳动价值理论

B、剩余价值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E、平均利润学说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掌握即可。

42、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ABCE )

A、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B、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C、节省预付资本

D、减少固定资本有形损耗

E、减少固定资本无形损耗

解析:加速资本周转,必然在购买、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上争取缩短时间,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资本家往往让工人加班加点生产,这时候带来的必然是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物质损耗)增加,故D是错误选项。

4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BC )

A、国家直接掌管的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D、国家工作人员在私人垄断企业中投资

E、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

解析:国家工作人员拥有国家授予的权力,如果投资于企业,则容易利用权力破坏市场经济法则,形成不公平竞争。故D是错误的。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虽然存在,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E是错误选项。

44、生产关系是( ABCE )

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合而成的相互关系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

C、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

E、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解析:选项D是生产力的内涵,而非生产关系,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因此,选项E是正确答案。

45、经济规律的特点是( ABC )

A、不能离开人的经济活动

B、绝大多数经济规律都不是长久不变的

C、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有阶级背景

D、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E、各个社会形态只有特定的经济规律

解析:任何阶级都可以利用经济规律,同时,有些经济规律在任何社会形态都会发生作用,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作用规律,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会发生作用。选项D和E是错误答案。

46、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ABDE )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E、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解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研究价值创造的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才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故C是错误选项。

47、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 ACD )

A、商品使用价值总量增加

B、商品价值总量减少

C、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E、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解析: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商品数量的增加,使用价值总量当然会增加,A是正确的。虽然商品数量增加了,但商品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因为价值是以时间作为计算依据的,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例如一小时内生产一双鞋,和一小时内生产两双鞋,其价值总量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不同的,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低。

48、资本家努力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原因是( BCD )

A、使本企业的利润率下降

B、追逐超额利润

C、增加剩余价值总量

D、竞争规律的强制作用

E、获得垄断利润

解析:选项A是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而非原因。个别企业提高有机构成并不能产生垄断利润,只有当这个企业处于垄断地位时,才能产生垄断利润。

49、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ACE )

A、市场竞争

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价格波动

D、资源的有效配置

E、供求关系的变化

解析: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其中价格机制是核心。但价格和价值的不一致并没有违反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尽管价格经常波动,但总是以价值为基础,从一个较长时期或从全社会来看,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的部分会相互抵消,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仍然相等。因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一种形式。

50、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BDE )

A、创造价值的“总体劳动”和“总体工人”的范围在扩大

B、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种类在增加

C、只有工农业的直接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

D、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领域从物质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E、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解析:第三产业的某些行业的劳动同样创造价值。故C是错误的。

51、土地所有者从租种他的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得的地租是农产品的( CD )

A、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B、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E、价格与价值的差额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因优等地而产生的级差地租和因土地私有权而产生的绝对地租,C阐述的是级差地租形成的来源。D阐述的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来源。

5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DE )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解析:A、D、E分别阐述的是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53、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 CE )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增殖

解析:A、B反映的是资本总公式和商品流通公式的共同特征,不符合题意,故不选。资本的公式只是概括了资本流通的增殖的特征,并没有概括商品流通的特征,故D是错误选项。

54、考察资本循环的重点在于分析( CDE )

A、资本运动所经历的时间长短

B、资本运动的速度快慢

C、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和并存性

D、资本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

E、资本在各个阶段上资本形态的变化

解析:A、B选项是资本周转所重点分析的问题。

55、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ACE )

A、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价值量不变的资本

D、价值发生增值的资本

E、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解析:选项B和D是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在剩余价值增值中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

56、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BDE )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E、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解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为周转速度提供依据,故C不选。

57、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BE )

A、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过程

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E、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解析:平均利润的形成只是一种趋势,并不意味着垄断利润的消失,如果某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高,技术先进等因素的存在,仍然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和有机构成提高之间并不存在关联关系。所以C、D是错误先项。

58、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ABCE )

A、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C、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D、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E、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

解析: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只是资产阶级在自身生产关系范围内的自我调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9、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BCE )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C、节省预付资本

D、减少固定资本有形损耗

E、减少固定资本无形损耗

解析:例如有一资本家预付资本额为10万元,其中可变资本为2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原来每年周转一次,则年剩余价值为2万元。现资本家为提高周转速度,采用网上销售等方式加强营销,假设现在该资本每年周转3次,剩余价值率依旧为100%,则年剩余价值为6万元。B是正确选项。资本周转速度加快,意味着机器等固定资本的使用效能增加,相应地有形损耗会增加。故D是错误选项。

60、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BCDE )

A、生产时间的长短

B、流通时间的长短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D、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

E、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解析:识记性知识,掌握即可。

61、当经济不景气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节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BCD )

A、提高利率,减少市场货币供应

B、降低利率,增加市场货币供应

C、大量买进债券,放出货币

D、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货币供应

E、提高再贴现率,紧缩贷款

解析:A、E是经济过热时采取的措施。

6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ABCDE )

A、有利于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B、有利于扩大作为生产要素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的规模

C、有利于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D、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E、使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膨胀,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性,A、B、C、D所阐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正效应,E所阐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负效应。现在的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63、公有制经济包括( ABC )

A、社会主义国有经济

B、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经济

E、国家和集体参股的股份公司

解析:1997年中共15大对公有制的含义作出了重大发展,其内容即包括A、B、C三方面。

64、市场机制的长处和优势在于( CDE )

A、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B、宏观上统筹规划经济总量和重大经济结构

C、对经济信号反应灵敏,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

E、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

解析:选项A和B是计划机制的长处和优势。

65、“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新概括。“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 ACE )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先进生产方式的发展要求

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先进社会制度的发展要求

E、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本题考察“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注意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是“始终”代表。

66、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劳动所形成的剩余产品主要用于( ABCDE )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

D、扩大再生产

E、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需要

解析:社会主义同样存在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只不过我们的剩余产品和价值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67、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BCD )

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E、抑制通货膨胀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知识性试题掌握即可。

68、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在于( ABCDE )

A、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D、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E、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解析:现代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本题属于重要知识,需掌握。

69、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归属清晰

B、权责明确

C、保护严格

D、流转顺畅

E、股份制度

解析:注意不要把产权制度的这16字特征和现代企业制度的16字特征混淆。现代企业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70、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下列关于对公有制和企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BDE )

A、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B、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C、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实行绝对控股

D、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

E、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

解析: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实行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相结合。C的论述是不全面的。

71、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 BCDE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D、产品分配形式

E、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解析:选项A反映的是生产力,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选。

7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体现在( ABC )

A、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

B、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设备

C、先进的、科学的管理体制

D、进步的思想道德水平

E、进步的文化教育思想

解析:D、E所反映的是上层建筑的内容,不符合题目生产力的要求,故不选。

73、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是( A B )

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B、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C、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彼此互相决定

D、分配、交换、消费决定生产

E、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决定交换,交换决定消费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生产四环节的关系。

74、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的原因是( CDE )

A、任何经济规律都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B、任何经济规律都可以被人们所利用

C、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D、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

E、人们不能废除、消灭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解析:A、B反映的经济规律的人的认识的主观性,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目的要求,类似题目和干扰选项是考试时经常采用的方式,考生需要加强审题。

75、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C E )

A、人人们能否创造和改造它

B、是否具有客观性

C、是不是一个历史范畴

D、能否利用它为社会造福

E、在阶级社会中发现和利用它是否有阶级背景

解析: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经济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不能改变它,故A是错误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都具有客观性,正确认识它,都可以为人类造福,所以B、D不选。

7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的表现是( ABCD )

A、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

B、私人垄断的产生和发展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E、垄断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解析:E选项并非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扬弃,属干扰项。

77、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D E )

A、使用价值的存在以价值为前提

B、使用价值存在与价值存在互为前提

C、凡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价值

D、凡是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E、价值存在以使用价值存在为前提

解析:考核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属于重点知识。

78、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ADE )

A、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价值是价格的货币表现

C、价格与价值始终保持一致

D、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E、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解析: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货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例如,生产一匹丝绸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0小时,生产一两黄金的

必要时间也为100小时,则1匹丝绸=1两黄金,假设现在货币价值降低为50小时生产一两黄金,则商品价格提高为1匹丝绸=2两黄金。

79、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是( ACD )

A、劳动生产率

B、使用价值

C、商品供求关系

D、货币价值

E、交换价值

解析:劳动生产率越高,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低,作为表现形式的价格自然就会低。因为供求关系的存在,会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和价格成正比关系,价值越高,价格也就越高。

80、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 BCDE )

A、商品的流通速度

B、流通中的商品数量

C、货币的流通速度

D、商品的价格水平

E、货币职能的发挥程度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货币的流通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81、资本的本质是( DE )

A、以货币、生产资料和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要素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E、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解析:A、B、C回答的都是资本的表现形式,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选。

82、使个别资本迅速增大的形式是( AE )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资本积聚

D、加速资本周转

E、组织股份公司

解析: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加速资本周转可以使资本增大,但不能使资本“迅速”在短时期内增大。而作为资本集中手段的股份公司,可以很好地发挥竞争和信用功能,使单个资本迅速扩大。

83、资本主义工资是( ACD )

A、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是工人一部分劳动的报酬

E、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工资的表现形式和本质,需要注意,这里的表现是虚假表现,掩盖了剥削的实质。

84、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 AB )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E、相对工资

解析:知识性试题,掌握即可。

85、下列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BCDE )

A、工具

B、厂房

C、农田

D、耕畜

E、矿山

解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历来是考试热点问题,考生需掌握。

86、加速资本周转可以( ABCDE )

A、节省预付资本

B、节省流动资本

C、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E、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解析: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尽快转移固定资本的价值,通过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来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87、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 AB )

A、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B、价值的回收方式不同

C、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不同

D、在预付资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不同

E、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解析:固定资本的价值转移是分次分批转移,而流动资本的转移或创造是一次性的,固定资本的回收是固定资本是分次分批逐渐收回,流动资本是一次全部收回。

88、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有( ABCDE )

A、生产时间的长短

B、流通时间的长短

C、非劳动时间的长短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E、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状况

解析:一般来说,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比较快,固定资本的速度比较慢,因此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状况会影响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如果固定资本比重大,则总资本的周转速度慢。相反,如果流动资本的比重大,则资本的周转速度快。

89、一企业有不变资本10万元,可变资本2万元;固定资本8万元,流动资本4万元。固定资本周转1次需12个月,流动资本资本1年周转4次,年产值36万元。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 AE )

A、150%

B、200%

C、300%

D、500%

E、600%

解析:固定资本1年的周转额为8万元,流动资本1年的周转额为16万元,已知年产值为36万元。即C(8万)+V(16万)+M=36万。则M=12万元,M’=M/v=12万/2万=600%。故年剩余价值率为600%。M’=m’×n。即600%= m’×4。则m’=150%。

90、固定资本的磨损可以分为( BC )

A、不变资本磨损和可变资本磨损

B、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C、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D、机器厂房磨损和原材料的磨损

E、自然磨损和人为磨损

解析:因流动资本是一次性转移或创造,所以没有磨损的概念。固定资本因为价值是分次分批转移,所以随着生产过程的开始,必然会带来原价值的损耗。可以分两类,即B、C。

91、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BDE )

A、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两者在质上相同在量上有区别

B、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

D、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E、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按同一方向发生变化

解析: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两者在质上是不同的但在量上是相同的,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A、C是错误的。

92、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 ABDE )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预付资本数量的多少

D、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E、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解析:预付资本数量的多少只会影响利润额的大小,不会对利润率产生影响。

93、成本价格形成之后,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 DE )

A、不变资本以上的增加额

B、可变资本以上的增加额

C、可变资本的产物

D、成本价格以上的增加额

E、预付总资本的产物

解析:成本价格就是K=C+V。当把M看作是C+V是产物的时候,M就转化为利润了。

94、平均利润率形成的过程,同时就是( DE )

A、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

B、超额剩余价值不再出现和存在的过程

C、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的过程

D、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E、各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解析:A、C是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之间就已经存在的过程。超额剩余价值仍然会因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而存在。故B为错误选项。

9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以下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DE )

A、所有的资本家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B、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企业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C、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D、资本家既能获得平均利润,也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E、商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解析:平均利润形成后,不排除某些资本仍然可以凭借技术垄断等原因继续获得高额利润。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企业虽然一般不能获得高额利润,但如果该企业的准入门槛较高,其它资本无法自由进入,则该企业仍然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96、垄断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采取的改良主义手法有( ABCDE )

A、培植工人贵族阶层

B、破坏工人运动

C、推行福利政策

D、发行小额股票

E、推行“劳资合作”、“工人参加管理”

解析:改良是制度的量变过程,是在保持制度根本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些方面进行调整,资本主义改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事实。

97、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是( CD )

A、生产价格是对价值的否定

B、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是一致的,不一致只是例外

C、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D、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高于价值

E、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低于价值

解析:价格与价值是考试重点,前面试题中已经有分析,可参阅。

98、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各生产部门( CD )

A、所得到的利润量完全相等

B、商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完全一致

C、商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一般不一致

D、按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量有多有少

E、商品市场价格和生产价格完全一致

解析:平均利润形成后,市场价格就因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99、生产价格理论并没有违反劳动价值论,而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是因为(ABCD )

A、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

B、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化

C、全社会范畴看,资本家所得的利润总量和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相等

D、生产价格反映的是剩余价值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

E、生产价格在任何时候都等于价值

解析:生产价格与价值相等只是例外,不相等才是经常。

100、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即三种调节手段是( ACE )

A、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调整企业所得税税率

C、调整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

D、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

E、公开市场业务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货币政策的调节手段。

政治经济学期末常考论述题

1.经济规律、作用、特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即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特点: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在阶级社会中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具有阶级背景;经济规律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2.商品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不一定就是市场经济。 联系:(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2)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为内在根据的。(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着市场的规模,从而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因此,从两者的内在一致性的角度看,市场经济就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区别:(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条件是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完备的市场主体,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完备的市场主体、健全的市场功能为条件的。(2)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对应,反映人们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能本质地表现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应,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属于比较具体现象状态的层次。 3.商品的含义,特点,商品的二重性(古典政经的观点),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交换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1.商品定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二因素: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聚在商品内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即价格,没价值可以有价格,即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一种商品之所以能与另一种商品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具有价值,而它的价值不能通过自身表现出来。它必须在交换中,借助于交换价值表现自己的存在。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既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书P32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书P3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劳动价值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书P129 4.劳动的含义,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社会属性。 5.价值规律的含义,表现形式,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一家质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2) 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3) 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价值规律对市场经济中的个别劳动耗费和社会劳动的使用都具有制约作用:(1)单个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一种商品总量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是: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上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第三,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书P42 货币,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金属状态下,纸币状态下)。产生: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书P45 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货币产生在后;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地充当的。书P45 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_简答题

重点问题: 1.2/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2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2、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3-34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它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3/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4-5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1)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的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

(完整版)常识判断--300道必背题目及答案

1.《嘎达梅林》是哪个民族的叙事歌曲?(高级题) 1 藏族2 满族3 蒙古族4 回族 --------------3 2.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低级题) 1诗经2 女神-------------------1 3. 在我国内地驾驶车辆,必须遵守:(中级题) 1 左侧通行的原则2 右侧通行的原则 -------------2 4. 围棋棋盘共有几个交叉点?(低级题) 1)360 2)361--------------------2 5. 人体最大的细胞是:(低级题) 1:卵细胞2 脑细胞3 淋巴细胞-------------1 6. 被称为我国最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哪一个?(中级题) 1 甘肃敦煌莫高窟 2 新疆千佛洞 3 四川乐山大佛----------------------1 7. 下面哪座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高级题) 1峨嵋山2 华山3 泰山4 嵩山 ---------------1 8. 人体最坚硬的部分是:(中级题) 1 指甲2:牙齿3 颅骨----------------2 9. 以下哪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低级题) 1 粮食 2 食盐 -----------------2 10. "海市蜃楼"现象在不同时间内出现的影像不同,有时候是影像呈正象,有时候是影 像呈倒象,请问呈倒象的是什么时段(低级题) 1下午时段 2 上午时段-------------------1 11. 被称为"国际会议之都"的城市是:(低级题) 1 日内瓦 2 华盛顿 -----------------1 1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高级题) 1 洞庭湖2鄱阳湖 3 太湖 4 哈纳斯湖 ----------------2 13. 哪个国家是钻石的最大产出国?(吗)(中级题) 1扎伊尔 2 刚果 3 南非 -----------------1 14. 好莱坞位于美国什么州:(低级题) 1加利福尼亚州 2 阿拉斯加洲 --------------------1 15. "席梦思"三个字源于什么?(低级题)1 地名2 人名---------------2 16. 沙漠之舟--骆驼的驼峰是用来(低级题) 1 贮水的2贮脂肪的 3 驮物品的 ------------2 17. 参加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的国家有:(中级题) 1:三个 2 四个 3 五个 -----------------1 18. 股票市场中指数大幅上升又称:(低级题) 1牛市 2 熊市 ------------------------1 19. <<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高级题) 1 《英雄儿女》2《风云儿 女》3 《平原游击队》4〈〈永不消逝的电波〉〉--------------------------2 20. 水上芭蕾又称:(低级题) 1 自游泳2花样游泳------------------2 21. 海马是马吗?(低级题) 1 不是2 是--------------1 22. UNESCO是什么国际组织的简称?(中级题) 1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 联合国安理 会 3 世界卫生组织---------------------1 23.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低级题) 1美国2 前苏联-----------------2 24. "艾叶"燃烧的烟能驱蚊蝇,对吗?(低级题) 1 对2 不对-------------------1 25. 鱼有心脏吗?(低级题) 1)有(脊椎动物都有心脏。鱼是脊椎动物)2)没有 26. 企鹅是否可以生活在赤道附近?(低级题) 1 可以2 不可以------------1 27. 乒乓球比赛中,甲方进攻时未将球打在台内,而是直接打到了台外乙方的球拍上, 请问该球应判谁得分?(低级题) 1 甲方得分2乙方得分-----------------------2

政治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全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本经济规律是( A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B )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B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容看(B )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涵的扩大再生产 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8.生产成本( C )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 )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C )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11.新殖义在实质上同旧殖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大全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资本主义部分) 一、导论 1、重要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如何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应用? 5、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 二、商品和货币 1、重要概念:商品、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价格、市场机制。 2、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怎样?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怎样?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6、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7、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8、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9、如何理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三、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总公式、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增殖过程、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2、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3、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5、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它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四、资本积累过程 1、重要概念: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有机 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资本原始积累。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生产关系的再生 产? 3、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4、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哪些? 5、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 条件?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五、资本的流通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 余价值率。 2、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形式? 3、什么是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5、社会总资本运动有什么特点? 6、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7、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300道选择题(答案)

第一组 材料的刚性越大,材料就越脆。F 按受力方式,材料的弹性模量分为三种类型,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D A. 正弹性模量(E) B. 切弹性模量(G) C. 体积弹性模量(G) D. 弯曲弹性模量(W) 滞弹性是无机固体和金属的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它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B A 温度; B 形状和大小; C 载荷频率 高弹性有机聚合物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A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B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关系,以下换算关系中正确的是D A. K=E /[3(1+2)]; B. E=2G (1-); C. K=E /[3(1-)]; D. E=3K (1-2); E. E=2G (1-2)。 7.Viscoelasticity”的意义是B A 弹性;B粘弹性; C 粘性 8.均弹性摸量的表达式是A A、E=σ/ε B、G=τ/r C、K=σ。/(△V/V) 9.金属、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摸量一般在以下数量级范围内C GPa A.10-102、<10,10-102 B.<10、10-102、10-102 C.10-102、10-102、<10 10.体心立方晶胞的金属材料比面心立方晶胞的同类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摸量。T 11.虎克弹性体的力学特点是B A、小形变、不可回复 B、小形变、可回复 C、大形变、不可回复 D、大形变、可回复 13、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等材料的变形通常表现为,高分子材料则通常表现为和。A A 普弹行、高弹性、粘弹性 B 纯弹行、高弹性、粘弹性 C 普弹行、高弹性、滞弹性 14、泊松比为拉伸应力作用下,材料横向收缩应变与纵向伸长应变的比值υ=ey/ex F 第二组 1.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一种应变不属于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C A. 简单拉伸; B. 简单剪切; C. 扭转; D. 均匀压缩 2.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三种应变属于应变的基本类型ABD A. 简单拉伸; B. 简单剪切; C. 弯曲; D. 均匀压缩 3.“Tension”的意义是A A 拉伸; B 剪切; C 压缩 4.“Compress”的意义是C A 拉伸;B剪切; C 压缩 5.陶瓷、多数玻璃和结晶态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一般表现为纯弹性行为T 6.Stress”and “strain”的意义分别是A A 应力和应变;B应变和应力;C应力和变形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作者:Jessie已被分享19次复制链接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 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3、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垄断经营有限的较优等土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6、在股份制中,实行一股一票,体现的是(出资者)主权;在合作制中,实行一人一票,体现的是(劳动者)主权。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由其(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企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被称为不变资本。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即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方式。而资本集中则是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因而单个资本增大的同时,也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虽然使单个资本变大,但不能使社会总资本增大。(2)资本积聚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受到原有资本积累速度和社会财富增长限制,因而其增长是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可以不受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有效资本合并为大资本,所以增大速度很快。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总产量(包括商品和服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产值的变动率来衡量。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一般用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相比包括的内容更丰富,它除了收入水平的变动,还涉及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市场范围等方面的变动。 4、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是指国家境内投资的生产资源所生产的总产出量。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年内一国居民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这两个概念都是衡量一国一年内经济总量变动的指标,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国家国土范围内的生产总量,其中包括外国投资者在一个国家的投资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与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等新型经济主体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其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 括号内)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 .决定商品生产者的投资方向 .决定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 .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纸币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纸币发行量限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循环和资本资本周转的统一 .资本周转速度()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Ⅱ是()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在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生产资料生产增长

的特征是必然()。 .有效增长 .逐步增长 .缓慢增长 .优先增长 .平均利润率是()。 .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部门剩余价值总量与部门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部门剩余价值总量与部门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借贷资本是()。 .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生息资本 .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暂时闲置的货币 .高利货资本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表明()。.人人都成为有产者 .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 .垄断资产阶级失去生产资料所有权 .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并未改变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资本输出的形态可划分为()。 .商品资本输出和货币资本输出 .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和私人资本输出 .国家资本输出和私人资本输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深厚基础是()。 .资产阶级国家 .占有大量殖民地 .资本输出 .私人垄断资本 .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既相互控制,又相互反控制 .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制裁 .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 .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掠夺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发展趋势和停滞趋势这样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 .垄断的统治 .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 .竞争的存在 .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 .生产资料 .劳动产品 .物质生产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A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B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A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C)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C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2015年4月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课程代码 000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经济体制 D.经济运行机制 2.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 3.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方式 B.经济体制 C.社会经济制度 D.资源配置方式 4.市场经济要求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 A.排他性作用 B.辅助性作用 C.决定性作用 D.替代性作用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 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尺度是 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体力劳动 D.脑力劳动 7.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是 A.纸币 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足值的金属货 8.随着经济繁荣期生产的发展,商业信用规模 A.扩大 B.萎缩 C,不变 D.不确定 9.按照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发生在 阶段的货币上阶段购买商品的价值上 阶段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阶段上 10.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工人日工资3元,每天生产皮鞋两双,每双社会价值12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9元、新创造价值3元,则资本家获剩余价值 元元 元元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V+m/v)=II(c+AC))。 16、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8、租种劣等土地的资本家需要缴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租种中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19、金融寡头在政治上(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的。 2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生作用不同)。 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和流动资本)。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22、具有占有和创造剩余资本是(产业资本)。 23、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三位数乘两位数立竖式计算练习题300道-有答案讲课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立竖式计算练习题300道 -有答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300道(立竖式计算) 姓名: 286 ×25 = 463 ×30 = 856 ×49 = 7150 13890 41944 524 ×36 = 275 ×55 = 702 ×36 = 18864 15125 25272 183 ×33 = 300 ×29 = 645 ×91 = 6039 8700 58695 164 ×55 = 106 ×54 = 737 ×64 = 9020 5724 47168 604 ×38 = 464 ×14 = 571 ×13 = 22952 6496 7423

660 ×93 = 205 ×63 = 902 ×93 = 61380 12915 83886 423 ×95 = 152 ×42 = 120 ×24 = 40185 6384 2880 454 ×45 = 634 ×34 = 449 ×64 = 20430 21556 28736 138 ×76 = 135 ×13 = 381 ×13 = 10488 1755 4953 234 ×81 = 754 ×89 = 717 ×51 = 18954 67106 36567 464 ×32 = 177 ×22 = 582 ×35 = 14848 3894 20370

169 ×48 = 645 ×11 = 850 ×65 = 8112 7095 55250 911 ×13 = 166 ×73 = 809 ×52 = 11843 接着写 13578 42068 262 ×76 = 145 ×11 = 905 ×90 = 19912 1595 81450 928 ×40 = 168 ×92 = 562 ×75 = 37120 15456 42150 709 ×92 = 984 ×22 = 244 ×87 = 65228 21648 21228 901 ×12 = 180 ×71 = 967 ×39 = 10812 12780 37713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300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C )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解析: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选项D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只有答案C才是理论基础。 4、在生产资料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B ) A、原材料 B、机器设备 C、燃料 D、辅助材料 解析:劳动资料是指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A、C、D属于劳动对象范畴,即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 8、价值规律是( A ) A、只在几个社会形态存在的经济规律 B、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规律 C、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D、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解析: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非商品的劳动产品不存在价值,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因此,商品只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 9、基本经济规律是( D ) A、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B、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D、一种社会形态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 解析:此题考核的是基本经济规律的名词解释。需要注意,基本经济规律是一个社会起主导作用的规律。在中国现在虽然有存在私营企业,存在剥削,存在剩余价值,但因为它不占主导地位,所以不能说剩余价值规律是我国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目前我国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公有制占主导的按劳分配规律。 11、价值的实体是( B )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解析:本题考察价值的内涵,即价值一词的名词解释,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答案是B。注意抽象劳动本身并不是价值,抽象劳动的凝结才构成价值。 12、社会经济制度更替的一般规律是( A ) A、生产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改变自身的性质 B、生产力不断运动 C、生产关系不断变革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进行矛盾运动 解析:社会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所以答案为A。 13、市场经济是指( B ) A、以市场存在为条件的商品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C、市场决定一切经济活动的商品经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