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理性决策和渐进决策

理性决策和渐进决策

理性决策和渐进决策
理性决策和渐进决策

渐进决策模型与理性决策模型的异同点

1、不同点:(见表格)

(1)模型的理论假设不同,理性模型是假设人是一个经济人、有限理性人,而渐进模型则是假设人是一个有限理性人

(2)手段与目的不同,理性模型是从目标到手段,而渐进模型是从手段到目标

(3)认识论基础不同,理性模型是奠定在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上的,而渐进模型则是奠定在后实证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

(4)政策制定的依据不同,理性模型具有科学性、技术性,而渐进模型具有政治性、价值型

(5)行为与结构不同,理性模型是个体及组织行为,而渐进模型则是结构、制度

(6)民主与精英的取向不同,理性模型趋向精英化,而渐进模型趋向民主化

2、相同点

(1)两者都遵循事物的前进法则。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因此决策活动采取渐进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前进,就可以避免出现重大失误。渐进决策模型正是对这一规律深陈家刚-被误导的关系:渐进决策模型与理性决策模型9刻认识的体现。理性决策模型也并不主张违背这一法则,而是充分尊重这一法则。为此,它主张,决策必须对前途充满信心,对现实有引导作用,同时也要正视客观现实,充分重视前进中的阻碍因素。遵循事物的前进法则,是理性决策现实性的根本保障之一。

(2)两者都能体现知行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渐进决策的过程与之完全一致:决策——实施——再决策——再实施,逐渐地迈向预定目标。这就是渐进决策过程的一种描述。理性决策也同样遵循这一决策过程的引导。它是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的。它既强调认识的实践来源,也强调认识的实践运用和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脱离实践的决策不会具有现实性,脱离认识的决策不可能体现理性。违背实践与认识辩证法的决策,不可能是理性的或实践的。实现知行观的统一,是理性决策的理性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又一根本保障因素。

(3)两者对思维能力的认识是相通的。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不是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时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质、使命、可能的历史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不是至上的和有限的。”

[7](p126)由此,渐进决策主张通过渐进的方式决策,则是对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性的确认,而它通过不断的努力,朝着目标迈进,则又体现了人的思维的无限性。而理性决策模型认为,思维的有限性决定了理性的相对性,思维的无限性决定了理性的可能性。思维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辨证关系决定了实践理性才是理性决策模型的基石。这意味着,它也决定了理性决策的具体性与现实性。

总之,可以说,渐进决策模型的理论基础,并不必然排斥理性决策。它们对于理性决策模型的建构同样具有指导作用。根据它们,将可以使理性决策模型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理性决策模式与渐进决策模式的区别

所谓理性就是要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令人满意的备选方案的行为。"[⑧]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一种趋利避害的思想模式和思维模式;在实际过程中,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扩大目标成就的行为选择。

理性决策模型的有以下特征:

(1)个人或集体决策者必须明确一个所有利益关系人达成一致的政策问题。

(2)个人或集体决策者必须明确所有目的、目标并对所有目的、目标的排列达成一致,这些目的、目标的取得意味着问题的解决。

(3)个人或集体决策者必须明确有助于达成每个目的和目标的所有政策选择方案。

(4)个人或集体决策者必须预测由于选择每个方案而导致的所有结果。

(5)个人或集体决策者必须根据对目标和目的实现的所用来比较选择方案。

(6)个人或集体决策者必须选择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的方案。

著名行政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A?西蒙的(Herbert A. Simon)"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人类理性是有条件性的,是相对的。虽然在数学中理性可能是无与伦比的(即使这种高级创造活动也会受到潜意识的支配),但在实际的社会活动过程中人们难以避免地会受到直觉或判断、经验、信息的准确程度、价值判断取向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理性就是要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令人满意的备选行为方案",而不是去追求最优、最大值的所谓客观理性(object rationality)。因为客观理性的决策模型只是理性决策模型的一种假定模式,只是一种形式理论,而不是真实世界中的政策方式。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认为,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区分事实与价值,因为价值偏好并不能代替事实;必须区分手段与目的,因为一定的政策目的只是更远大政策目标的工具,理性只

存在于这样一种系列式、层级式的手段——目的的动态过程之中。事实上,政府从来只是对有限的政策选择进行有限的成本效益分析,并且从来不能肯定有限的选择已经包括了最佳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政府从来没有拥有也不可能拥有完全的权力,随心所欲地设定和推行公共政策。据此,有限理性决策理论认为,现实政策分析和政策决定的选择标准、评估标准不应当也不可能是最佳的(optiming),而应当也只能是满意的(satisfying)或次佳的(second best)。只有建立这样的策标准,才有可能实现政策理论与政策实践的统一,进而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

2、政治学家、经济学家、行政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Charles E. Lindblom)的"渐进决策"模型观点:

针对理性决策模型的"经典"的问题解决的模式:

(1)面对一个存在的问题;

(2)一个理性的人首先澄清他的目的、价值或目标,然后在头脑中将这些东西进行排列或用其他方法加以组织;

(3)然后列出所有可能达到其他目的的主要政策手段;

(4)并审查每项可选择的政策会产生的所有重要后果;

(5)这时他就能将每项政策的后果和目的进行比较;

(6)因而选出其后果与目的最为相称的政策。

提出质疑:

(1)界说政策问题的困难。决策者面对的并不是一个既定的问题,而是必须确认并明确他们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在"问题"是什么这点上有各种争论的余地。没有任何可以通过分析来解决这一争论的方法。因此决策分析就有了一个局限,而决策中的"政治"和其他"非理性的东西"也必需有一个进入决策的时间。

(2)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充分的信息。上述"经典"的问题解决模式中的第2步到第6步实际上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束手无策,即使采用最新的技术和计算机也是如此。一个明智的决策者并不试图去完成这些步骤。因为澄清和组织所有有关的价值观,排列所有重要的、可能的政策选择,探究每个选择可能产生的无尽后果,然后将每一选择的多种后果同阐述的目标进行比较——所有这些都超越了人类的智能,超越了一个决策者为解决问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也超越了他所能够得到的信息。另外,作出一个决策也不能不考虑到时间限制和分析的成本问题。

(3)确立目标或价值观的困难。作出一个决策,必然涉及到分析者的价值观问题。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不可能是相同的。因为价值观无法被经验地证实,终极的主张无论在原则上还是在实际上都是不可能被证实的,因此,分析既无法证明任何人的价值观,也无法命令人统一

他们的价值观。更何况涉及到种种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在政策标准上达成一致意见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4)对政策分析的抵制

人们以冷漠和敌对的眼光来看待政策分析,原因在于决策者在政策分析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人类的智慧是有限度的,不可能获得充分足够的信息,决策者在决策时很难将事实和价值分开。

此外,人们不可避免地一直受到那些想操纵他的人发出的大量信息的干扰,受到来自于外来环境的干扰。

另外,组织阻碍了令人满意的分析,组织中的等级差别妨碍了信息交流;通才与专才的竞争播下了互不信任的种子并成为偏见的来源;组织的录用政策可能吸引不了能干的人;提升的基础或许是与组织一致,而不在于有分析技术等。

林德布洛姆在对理性决策模型作出挑战性的批评后,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林德布洛姆认为,决策的过程只是决策者基于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稍加修改而已。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看上去似乎行动缓慢,但积小变为大变,其实际速度往往要大于一次大的变革。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它会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他这样总结道"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或许看来不像个英雄人物,但他却是个正在同他清醒地认识到对他来说硕大无朋的宇宙进行勇敢的角逐的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

中国的改革开放远远胜过俄罗斯的“休克疗法”

20世纪的后半叶,全世界都观察到两种国情相似,但改革方式和效果都不同的改革模式,一种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种是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所不同的是,前者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及喝彩,而后者却导致了一个国家的解体和没落。这主要是中国人的智慧赢得了这场改革的胜利,回首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都在为自己的国家捏了把汗。

偶然当中蕴含着必然,中国之所以能成功,自然有中国的原因。而俄罗斯能有改革的失误,自然也是因为它自己的原因。看看俄罗斯的改革历程就能明白了。

当年俄罗斯改革的时候,西方很多国家的高级经济学家及学者们都云集莫斯科,给俄罗斯出主意想办法,设计出了种种美好的改革方案,真是这些方案,把俄罗斯忽悠的不知所以然。当年,西方国家向要求改革的国家推荐一套自由主义经济管理和发展模式,主张“震荡疗法”。

俄罗斯实行广泛私有化的理论依据被认为是:私有化能够向经理、厂长和职工提供新的刺激,只有私有产权才能给他们带来最强的激励,提高生产率和增加利润。即通过大规模私有化可以摧毁旧国家机构,并尽快将国有资产转移到私人手中。

结果,这场私有化改革变成了权贵对贫民的掠夺,1998年10月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私有化结果分析委员会委员弗?利西奇金在《论坛报》上发表文章指出,有关俄私有化的全部资料能够证明,存在着掠夺俄罗斯、把俄罗斯人民变成国际金融寡头掠夺对象的犯罪事实。俄已经出售的12?5万家国有企业,平均售价仅为1300美元,其出售的价格之低廉创世界纪录。“私有化更准确地讲,就是腐败化”。连自由主义经济学者雅诺什?科尔奈也承认,俄罗斯“大规模私有化”是无偿分配国有资产和认股权私有化的同义语。

这些直接导致了俄罗斯的财富巨大掠夺和贫富差距,改革没有使老百姓受益,让国家经济陷入了衰退的境地。

在这方面,中国要做的好多了,改革当中虽然出现了些不好的现象,但是中国依然维护了公有制的强大地位和实力,保持了国家控股的局面,客观上保证了国有资产不流失,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实惠。

中国之后会更加往公平、公正、机会均等的道路上前进,消除贫富差距、治理腐败将是下一步政府的工作重点,相信中国能够克服这些问题,争取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

专家称我国渐进式改革比原苏联休克疗法成功

专访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陈东琪:

下一步改革:兼顾公平与效率

定军

本报记者定军北京报道

五年一次党代会和政府换届将再创历史。

11月8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从战略全局上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每5年一次全党代表换届后的大会,以及每年一度的全会,都会有新的提法或大政方针方向部署。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是20年前中央出台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和10年前出台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

现在回顾上述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出台过程,以及反思其理论创新的经验,对于下一步更大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陈东琪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上述决定相关理论创新过程,对于改革的经验教训有自己的独到观点。如何看待过去20年的改革进程,如何做好下一步的改革,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对他进行了专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深远

《21世纪》:您曾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央关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相关理论的创新过程,您对20年前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历史意义如何评价?

下一步改革:兼顾公平与效率

陈东琪: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以文件形式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将始于1978年的改革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伟大创新,是人类市场文明的巨大进步,它既具有事关经济学说创新的理论意义,更具有事关国家发展命运的实践意义。

《21世纪》:为什么说20年前确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事关国家发展的命运?如何理解其中的涵义?

陈东琪:从实践来看,如果我们的经济体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倒退到计划经济,或者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停止不前,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道路上运行,不但得不到快速发展的成果,而且难以摆脱我1992年在《强波经济》一书中描述的“强周期波动”的循环,甚至国民经济可能多次出现古典型衰退。20年来,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有限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竞争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率,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同时,实现了持续性较好的高速增长。

1993年以来的20年,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抵御外部多次危机冲击的同时,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发展奇迹,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名升到第二,人均GDP从不足100美元到今年将超过6000美元,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转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快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试想一下,如果20年前改革开倒车,不把“有计划商品经济”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坚持走竞争、开放的市场化道路,在国内就不可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就不可能构建起比较有活力的微观经济体制;在国际上就不可能“入世”,也就不可能融入到世界市场,不可能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纳,不可能获得巨大的国际市场空间。没有市场化和国际化这两条,中国要想用二三十年时间从贫困转到中等收入国家,要想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之初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1993年确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事关国家发展的前途,事关中国人民的命运,因为它避免了经济制度复归,避免了国家发展的倒退,使我们能够在1978-1988年已经取得初步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行,能够在世界发展道路上快速追赶,能够在推动全球化、东方经济崛起和世界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20年,中国经

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了“中国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中国化”,这个“双化”互动,虽然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但我们这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经济体的确从市场化和国际化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

《21世纪》:中央文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今天快20年了,您对这2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如何评价?改革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吗?

陈东琪:衡量制度的优劣,判断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发展成果。1993年以来的20年,我国GDP总量从不足5000亿美元增加到8.2万亿美元左右,共增加15.4倍,人均GDP从不足420美元增加到超过6000美元,共增加13.3倍,外汇储备从不足200亿美元增加到超过3万亿美元,共增加150倍左右。人民生活方面,城乡中等收入家庭20年前有三大件(彩电、冰箱和洗衣机),今天电脑普及了,汽车进入家庭了。这些奇迹性变化,我们自己感受不深刻,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外国人看得很清楚,他们的评价比我们高。

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走回头路,没有放弃改革开放,而是在前10多年初步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基础上,按照中央1993年的总体部署,有方向、有目标地整体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对外开放,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步一步地形成和发展。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至今还未完全实现,但是与1993年以前十多年相比,最近20年我国产权、价格、财税、金融、投资、贸易等方面的体制已经或正在发生系统性变化,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已经或正在发生系统性变化,市场化程度整体上提高了。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没有承认我国在国际上的市场经济地位,但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经济体系中话语权不断增大的重要一员。从这个意义上看,这2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不小,应当充分肯定。

《21世纪》:对最近10年改革的评价,人们议论较多,有人认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制度回归,改革在倒退,您怎么看?

陈东琪:我在前面讲到20年改革的成就,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对最近10年的积极评价。总的来看,最近10年改革开放没有停步,有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农业生产方面,取消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这有利于建立粮食生产长效机制,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2004-2012年)”提供了持续作用的制度动力。

社会保障方面,尽管至今还未建立起城乡、各地各行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统一的全覆盖社会化保障制度,但是城乡养老、医疗、低保等方面的保障覆盖率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水平有所提升。

金融市场方面,证券特别是企业债券体系建设加快,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运行和发展,温州民间金融改革试点,中小企业公平融资的机制建设正在进行。

对外开放方面,投资和贸易“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自由化程度提高,开放经济水平明显提升。人民币汇率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这些改革加快了投融资创新,加快了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提升了人民币的世界地位。

最近10年,按照中央2003年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深化改革开放,除了上面提到的主要成果外,还有一项重大成果,这就是提出和建立科学发展理论,推动国民经济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2004年以来,我国发展的观念、规划、战略和政策已经或正在从非科学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从盲目追求数量增长到追求增长的质量和减少为增长付出的代价。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到社会、家庭和个人逐步增强了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观念和意识,并正在努力追求“绿色”和“增长”相结合的发展,追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追求富民惠民的民生目标。尽管到目前为止科学发展的成效还只是初步的,绿色和民生的水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但毕竟迈出了科学发展的第一步。市场取向改革助推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又给下一步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然,从市场的整体发育程度来看,与前10年相比,近10年在私产权、公共权、税制和法制等方面的体制创新建设还不尽如人意,某些主管部门的管控权力不是在减少而是有所增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三位(越位、错位、缺位)”表现,行政部门的公权控制、国有部门的资源垄断和地方政府的市场分割,在某些领域更加引人注目,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功能作用以及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还受到很多限制,公平竞争、包容有序的市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所以说,我国改革开放今后的路还很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兼顾公平和效率

《21世纪》:既然改革目标仍未实现,作为多次参加改革方案和文件的起草人,您认为下一步怎样改革才能到达目标?深化改革的主线是什么?

陈东琪:从古今中外改革的历史来看,任何一次较大范围的改革,其核心是要改变过去权力过于集中的制度,建立相对分权的自由民主制度。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经济改革基于提高效率的目的,着力经济分权,扩大经济自由民主,在打破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大一统计划格局,突破“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格局基础上,逐步建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先是在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式,扩大农民在生产、交换、分配中的自由选择、自主决策的权力,后是在工业、商业流通和其他服务领域放权,引进和加强市场调节,走向自由竞争。

放权、自由、效率,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和主线,前30多年是这样,今后仍将是这样。如果改来改去,权力向上集中了,垄断加剧了,微观活动行为的自由减少了,竞争的程度降低了,那就不是改革,而是倒退,不是开进车,而是开倒车。当然,如果在放权、自由、

效率中损害了公平,越来越让极少数人受益,越来越多人受损,这也不是好的改革。好的改革要在公平和效率间实现平衡。

前30年“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改革,是以提高效率为目的的单线突进,主要通过引进自由竞争市场机制,打破“铁饭碗”,破除绝对平均主义,提高微观主体积极性,提高包括劳动和资本在内的要素效率。今后的改革将双线并举:一条线是继续瞄准效率,促进充分竞争,构建效率不断改进的内部约束机制;另一条线是瞄准公平,通过促进机会均等和公平交易达到成果公平分享的目的,构建机会均等和成果公平的外部平衡机制。这种“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双线并举改革任务更重,比前30年单线突进式改革更难。

《21世纪》:与“追求效率”的改革相比,“追求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改革要注意什么?

陈东琪:近年来,要求公平的改革呼声很高,政府部门试图专门进行分配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方面的呼声和诉求,这也是下一阶段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从改革连续性看,下一步改革不是另起炉灶,从前30年单纯“追求效率”,转到追求“公平和效率兼顾”,改革目标由单目标转到双目标,而双目标中包括“追求效率”,包括提高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自由水平。我们在设计改革方案,出台改革措施时,不能追求牺牲效率的公平。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历史经验表明,追求公平的改革要特别注意掌握好度,一不小心,可能回到平均主义,可能出现“满足一部人的公平而牺牲另一部人的公平”的情形,可能出现体制复归,伤害竞争秩序,牺牲效率。这就和“追求效率”的改革,掌握不好度,也可能牺牲公平一样。

《21世纪》: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好这个“度”呢?或者说,在不牺牲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公平,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陈东琪:持续有效的公平,既包括结果公平,更包括机会均等,这就要着力促进公平的制度建设,而不是忙于行政调整。既要在“收入分配制度之内”改革,要建立公开透明、规则一致的工资和社保制度,更要在“收入分配制度之外”改革。真正的功夫在功夫之外。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进行“追求公平”的改革,不能只改分配制度本身,不能孤立地改分配的结构和方式,无论是包括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在内的收入分配公平,还是包括土地、房产、证券和其他财产的收益分配公平,都不是用经济学上常讲的狭义收入分配能得到的,需要包括私人财产权(私权)、公共资源权(公权)在内的产权制度、税制和法制的改革来配套。在私权和公权的分配机制被扭曲,税制存在缺陷,法制不健全且执行不力的情况下,单纯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得不到真正的公平,反而可能适得其反,牺牲效率。

为了实现公平和效率兼顾的目标,下一步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是:严法明制,公平竞争,着力构建包容透明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把我国建设成为包容和谐、公平高效的现代民主国家。为达此目标,下一步改革应当在巩固和扩大已有成果基础上,着力完成以下四项重大体制机制创新任务:

一是以法律形式构建私有产权永远受保护、公共资源分配透明和受约束的产权制度,促使私人财产不断积累和稳定发展,从制度上消除私产所有者的后顾之忧,防止公权滥用和公共资源被无偿侵蚀、挪用、占有,形成公产权益持续保护机制;

二是改革现有税费体制,厘清现有费收体系,在清、归、除基础上将现有隐蔽的费收全面转换成为透明的税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现有税种、税基、税率进行合理调整、归类,形成税收的收缴、使用受纳税人监督的机制,全面构建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新税制;

三是建立国民优先、公平竞争的准入制度,打破行政超控、资源垄断和地方市场分割,消除市场歧视和滥用公共权力的制度基础,构建公权、公共资源分配机会均等和公平交易的市场制度;

四是健全法制,严明法纪,将各种涉及所有人行为准则的规章、条例转换成法律制度约束,以法明制,依法治市,以法行政,以法治国,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在严明法制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是形成透明包容的民主政治,还是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都要有严明的法纪。严法是防止一部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损害、侵占他人利益,防止一部分人利用公权来损害、侵占公共资源的最重要的改革。

这四大改革,特别是严明法制,是推进包括土地、企业、价格、流通、金融、财政、外汇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科教文卫等改革的前提条件,离开了这些改革,离开了基础制度的重建,所有涉及到利益调整的改革都难以开展,难以奏效,因为这些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机会均等,这是达到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根本保障。

《21世纪》:您对这四项改革的难度怎样评估?

陈东琪:一般来讲,“大多数人受益、少数人不受损”的改革比较容易,如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奖金制度和效益工资制,机关事业单位货币工资制,价格“双轨制”,财政“大包干”改为“分灶吃饭”再改为“分税制”,银行商业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开通股票市场,房产货币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等等,都属于这类改革。但是,上述四大改革的难度较大,因为它们属于“多数人受益,而少数人且为掌握话语权的人受损”的改革。当掌握话语权和控制权人的权力和利益减少时,这项改革就会面临决策和实施的困难。如果没有改革的权威、魄力和具有更好预期的说服力,这些涉及到既得利益的“深水区改革”就难以展开。反之亦然。

“深水区改革”应稳中求进

《21世纪》:您看好“十八大”后“深水区改革”的前景吗?信心来自何处?

陈东琪:前景看好,很有信心。这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老百姓近年来要求深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建立永久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制度,对价格、税收、财政、金融、产权、社保、分配和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改革,对公有土地、准公共金融、特殊医疗、组织人事等目前仍属于公共资源的行政分配进行改革,呼声都很高。老百姓的改革呼声越高,

改革需求越强烈,改革政策就越是有群众基础,越是具备“多数定律”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十八大”产生出来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有条件在更长的时间视野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弊得失,有条件在更大的空间视野把握国家发展在新的世界定位中所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有条件在摆脱旧传统观念的缠绕中选择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改革新思维,形成更加清晰、更可操作、更为可行的改革方案和部署,并以新权威方式进行及时、有序推进。

《21世纪》:“深水区改革”是否需要顶层设计?在这方面,您有何看法?

陈东琪:1993年以前,我们的改革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通常以撞击反射的方式展开,没有一个总体部署、目标明确、协调配套、整体推进的顶层设计。

1980年代有过几次整体改革方案设计,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是1987年秋冬之交,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受中央指示,由该委综合司组织8个主要单位,在北京怀柔研究提出的“中国经济体制中期(1988-1995年)改革纲要”。当时参加纲要研究起草有8个课题组包括:刘国光、张卓元主持的中国社科院课题组,我是这个组的执笔人;厉以宁主持的北京大学课题组;王珏主持的中央党校课题组;吴树青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吴敬琏、周小川主持的国务院发展中心课题组;陈锡文主持的国务院农研中心课题组;刘洪和洪佳和主持的国家计委课题组;贺镐圣主持的上海课题组。这8个课题组起草的改革纲要,由综合司以“改革思路”形式统一上报给中央。这些纲要涵盖的时间从1988年至1995年,分前3

年(1988-1990年)和后5年(1991-1995年)两阶段,又简称“3.5.8改革方案”,内容都包括总体思路、目标、阶段、路径、方式和配套的整体设计,其成果由综合司收集在《中国改革大思路》一书中,沈阳出版社于1988年7月首次出版发行。这次改革纲要因故未能变成政策文件,但是一次集全国经济专家智慧的顶层设计。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是以政策文件形式提出的改革顶层设计,是整体推进的改革方案,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实践性,变成了改革行动,推动了1993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下一步进入“深水区”的改革,也应当有一个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和实践性的顶层设计。其好处是对未来改革有总体谋划,有整体部署和协调配套安排;改革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先后顺序清晰;改革推进的阶段、路径、工具和方法和配套措施明确等。

《21世纪》:上世纪80年代,您和刘国光、张卓元教授一起提出了“稳中求进”思路,下一步改革是稳中求进好,还是快速推进好?

陈东琪:从效率角度看,做有的事快一点好,人生短暂催人奋进,全球化条件下国家间比赛压力很大啊!但是,很多事情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有一定的规律,需要时间,人为地求快容易出问题,开快车容易翻车,欲速则不达。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不少。

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深层次经济改革,上下左右的关联度很高,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是涉及到政治和社会体制,涉及到既得利益,涉及到更多、更高的利益诉求和平衡,急于求成往往事倍功半。快跑后摔倒,再爬起来,要时间,要恢复信心,要支付调整成本。

下一步改革,我还是主张稳中求进。在形成改革思路和方案时,要把握全局,明确目标,找到合适的路径和方法,选择好重点,确定好先后顺序,为执行中的随机微调留下必要空间。在操作时,要注意协调平衡,防范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操作成本,努力向改革的预期目标逼近。这样来看,稳中求进既是一种改革理念,又是一门改革技术。稳中求进搞改革,胜算比较大,不易出大错。远的例子是,我国前30年以渐进方式推进改革,比原苏联的休克疗法要成功,时空代价比较小。近的例子是,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坚持“三性”原则,除“主权性”和“可控性”外,有一个“渐进性”,也很成功,这一点连蒙代尔等国际上知名的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都认可。

如何处理群体决策的优缺点提高决策质量

如何处理群体决策的优缺点提高决策质量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社会早已不是一人掌握话语权的时代, 公平性和平等性的提高, 群体决策愈来愈受到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 于那些复杂的决策问题,往往涉及到目标的多重 性、时间的动态性和状态的不确定性,这是单纯个人的能力远远不能驾驭的。为此,群体决 策因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决策者的认同并日益受到重视。 看待其优缺点,如何均衡群体决策的优缺点,提高群体决策的质量,我们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群体决策优点缺点群体决策质量 正文: 、群体决策的发展 决策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体现着时代的特征。随着环境的变化,决策 也日益呈现 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群体决策受到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 对于那些复杂的决策问题,往往涉及到目标的多重性、时间的动态性和状态的不确定性, 这是单纯个人的能力远远不能驾驭的。 为此,群体决策因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决 策者的认 同并日益受到重视。 首先,决策者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许多问题的复杂性不断提高。相应地, 要求综合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才能解决问题, 这些跨领域的知识往往超出了个人所能掌握的 限度。其次,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信仰、背景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这些因素 会对要解决的问题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产生影响。 长解决所有类型的问题, 进行任何类型的决策。 再次,决策相互关联的特性客观上也要求不 同领域的人积极参与,积极提供相关信息,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并进行决策。 二、群体决策优点 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各具其优点, 但任何一个都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让我们先从群体 决策相对于个人决策的的优点谈起。 (一) 群体决策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 通过这些专家的广泛参与,专家们可以对决策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有利于在决策方案 得以贯 彻实施之前,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决策的针对性。 (二)群体决策能够比个人提供更加完整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由于决策群体的成员来自不同的部门, 从事不同的工作,熟悉不同的知识,掌握不同的 信息,容易形成互补性,进而挖掘出更多的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从群体决策的发展角度 另一方面,决策者个人不可能擅

理性决策模式

理性决策模式 一.决策理论(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Decision Theory) 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决策理论已形成了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simon)为代表人物的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是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 二.决策理论的观点 决策理论是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行为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人西蒙,其代表作为《管理决策新科学》。西蒙因其在决策理论、决策应用等方面作出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决策理论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突出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决策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定了整个管理活动的成败。如果决策失误,组织的资源再丰富、技术再先进,也是无济于事的。 (二)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西蒙对于决策的程序、准则、类型及其决策技术等作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用“满意标准”来代替传统决策理论的“最优化标准”,研究了决策过程中冲突的解决方法。 (三)强调了决策者的作用。认为组织是决策者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因此,强调不仅要注意在决策中应用定量方法、计算技术等新的科学方法,而且要重视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 三.代表理论 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行政决策理论的种类较多,不同学者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以下几种类。 1.完全理性决策论。 2.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 3.理性组织决策论。 4.现实渐进决策论。 5.非理性决策论。 四.理性决策模式 理性决策模式,通常也被称之为科学决策模式。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因为这种理论已经提出了有关人类行为决策的一个绝对标准,即人们在决策时所遵循的是最大化原则,这就是谋求最大效益,在经济领域则是求得最大利润;在抉择方案时进行最优化选择,即从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在这一理论原则的指导下,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决策分析手段的现代化,人们迫切地希望使决策成为完全理性的和十分科学的事情,因而逐渐地在西方世界形成了一整套理性决策模式的理论和学说。 理性决策模式主要由以下六个要点构成,或者说,它把决策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决策程序理论 (1)发现问题。决策者之所以要进行决策,首先是因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面对一个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这个问题加以解决。 (2)提出目标。理性决策模式理论假设作为决策主体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他根据自己的目的或价值观,针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进行排列或组合。 (3)设计方案。决策者将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全部一一列举出来,以供备用。

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根据上次课我们所讨论的题目——沙漠逃生,以下是自己的想法与分析: 老师要我们讨论的题目的根本就是去分析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各自优缺点以及区别与比较。 个人决策 优点:第一,它能使人们对事物感知得更迅速、更有效;第二,有助于使人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第三,有助于人们从不完全的情报中获取重要的变化信息;第四,有助于人们形成决心,做出果断而大胆的选择。 缺点:容易使人们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固守过时的观点,因循守旧,错失成功的良机,以及固执先入为主的成见等。(局限性:一方面表现在个人决策所需的社会条件难以充分具备。其具体表现是社会难以找到杰出的个人决策者,那些具备条件的个人又不一定能成为掌握权力的个人决策者;另一方面表现在决策者受到个人的经验、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群体决策 优点:第一,群体决策能较好地保证决策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第二,群体决策具有较好的执行性。第三,群体决策往往更富于创造性。第四,群体对于不同行为方案取舍的讨论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最终决策的理由。 缺点:第一,决策的时间较长。群体决策有多个人参加,自然其意见也会纷繁多样,群体决策要达成统一的意见,一般要花去较多的时间去统一认识,所以会使决策的时间延长,在特别紧急的关头,还可能会由此而贻误良机。第二,决策无明确的负责人,容易造成无人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局面。第三,少数人统治,群体活动的质量会下降。 同时群体决策还有这几个方面的优缺点: 1)决策责任分散。群体决策使得参与决策者责任分散,风险共担,即使决策失败也不会由一个人单独承担,加之权责往往不够分明,所以群体决策不如个体决策谨慎,具有更大的冒险性。 2)群体气氛。群体成员的关系越融洽,认识越一致,则决策时就缺乏冲突的力量,越可能发生群体转移。

基于认知偏差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解析

基于认知偏差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解析 [摘要]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行为个体,按照获得的信息,并依据知识与经验等技能进行投资决策。而认知偏差的产生源于信息、知识、技能等基础的差异。无论是个体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有限理性主体,市场的有效性决定了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行为与其他理性行为必然同时存在 于市场当中,投资者的角色伴随其认知决策后的行为而实现。 [关键词]认知偏差;非理性;理性,投资者 [中图分类号]F83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5-2674(2010)06-0059-04 一、引言 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可以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做出最优投资决策,对信息可以做出无偏估计。与传统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相反,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不是理性的,存在认知偏差,不能对信息进行客观、公正、无偏的处理,并且他们不是同质的,存在偏好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进而导致对未来预期的不同。投资者不是风险厌恶的,而是损失厌恶的,他们面临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厌恶,面临损失时

表现为风险追求。因此,市场不会达到有效,资产的价格也不会包含所有的信息,因为它们不仅由资产的内在价值决定,还受投资者的心理和情感因素影响。行为金融学把投资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心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系统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而导致投资者决策偏差和资产定价偏差。行为金融学试图研究金融市场上投资者行为认知偏差的心理学原理,并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来认识金融市场上异象的存在。本文通过对投资者认知行为的系统疏理,对投资者的行为偏差进行分析,以求得行为金融学所揭示的非理性行为本质,并提出相应对策分析与研究展望。 二、认知偏差的起源与演进 对投资者心理的分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法国心理学家Gustave Le Bon和Charles Mackay分别所著的有关情绪感染、从众以及荷兰郁金香事件的书。此后,Burrhus、Frederic、Skinner以及John D Watson等将行为方法全面引入心理学,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Maurice Allais所做的Counter-example心理实验揭示出投资者具有“确定性心理效应”,开创了投资者心理研究的先河。 在西蒙提出人类有限理性的概念后,Tversky和

群体决策的缺陷与避免

群体决策的缺陷与避免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群体决策,对其相对于个体决策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但如果不区分情况,没有合适的方法,其决策质量并不一定就比个体决策好,群体决策可能会出现极端性转移和趋中性现象。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群体决策的一些消极影响,同时提出避免群体决策缺陷的对策。 关键词:群体决策;传统文化;缺陷 1群体决策简介 什么是群体决策?简而言之,即与个体决策相对的,由决策群体共同做出决策的过程。群体介于个人与组织之间,群体决策行为是联系个人决策行为与组织决策行为的中间层次。群体决策,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一组可能的备选方案都持不同的偏好次序,所以群体决策也就是把这些偏好集合起来,选定一个最终决策方案的过程。 一般来说,决策选择都要有一项规则,选择规则指的是决策群体选订最终决策方案的程序和办法,典型的选择规则有四类:完全一致,协商一致,多数决定,等级决定。 1.1群体决策的优点 群体决策有着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在二者的作用下形成潜在的冲突性压力,要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需要有集体领导者做正确的引导。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其固有优势在于:决策成员多(两人以上),知识经验储备多,决策信息的传递比较容易,迅速准确,思考比较全面,实施效率较高;集中更多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可以提高组织活动的协调程度,保证决策实施的一致,为良好的效果打下基础;增加组织成员的集体责任感意识,把集体决策与自身联系起来,调动决策及实施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决策的创新和承担。 1.2群体决策的缺点 群体决策并非完美无缺,其主要缺点如下: ①浪费时间。如果决策的质量是以速度为标准,那么个人决策更为优越,这是因为以反复交换意见为特征的群体决策过程,也是浪费时间的过程。因此,群体决策一般比个人决策花费的时间长,从而会影响决策的时效性。 ②群体思维的负面影响。成员在群体中要屈从社会压力以取得表面的一致,群体思维就是一种体现。群体思维抑制了不同的观点,削弱了批判精神,挫伤了少数派的积极性,损害了最终决策的质量。 ③责任不清。群体成员分担着决策的责任,但实际上谁对最后的结果负责往往并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群体中任何一个成员的责任都被淡化了。有证据表明,5个人或7个人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是最有效的,因为5和7都是奇数,可促使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及表决的有效通过,避免不愉快的僵局产生。 ④少数控制多数。群体决策还会出现少数人控制的现象。群体讨论可能会被一两个人控

浅谈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摘要】: 本文以从对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各自优点与不足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群 体决策较个人决策更加符合民主,更科学,正确性更高。并尝试着用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论来分析群体决策优势的理论因素。通过对群体决策存在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表述自己对完善群体决策的看法。 【关键词】:个人决策、群体决策、分析、问题、完善 【正文】: 所谓决策,从广义上讲,就是作出决定,即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及其抉择。从狭义上讲,决策是指社会组织在管理活动中所作的决定,是社会组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或解决面临的问题制定行动方案并加以优化选择的过程。 “决策”应该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大至国家的行政,小至个人的消费,无不蕴涵决策与其中。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国家、个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科学性是决定决策正确与否的基础。选择何种决策模式是任何个人或组织进行决策前应该实现解决的问题。 此文,我将以自己所学的知识,以一种科学的态度来分析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因为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决策更为可靠、准确性更高,更具有科学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体决策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被强调。故本文偏向分析群体决策。 一、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比较

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是按照决策的权力和责任是集中于一人还是分散于多个 人安排划分的一种决策类型。 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有着性质的不同,其各自的优缺点也相对比较的明显。 个人决策的决策速度快,决策效率高,能对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作出迅速反应,但容易由于主观片面或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而导致决策失误,而且由于缺乏与组织成员的沟通,决策执行时非常困难,甚至由于组织成员的有意阻碍可能无法执行下去,另外个人决策也容易营私舞弊。群体决策模式中的群体参与决策能集思广益,发挥群体的才智和创造力,弥补个人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减少决策失误。当参与决策的个人能代表组织中不同利益阶层时,那么就容易作出较为公正的决策,从而使决策能得以有效的执行,但决策迟缓,常常要多次开会协调才能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决策责任也不明确。群体决策模式中的群体参与决策能达成最公正、最合适的决策,由于全体人员均认同决策结果,所以会齐心协力执行决策,是唯一可能达到决策预期效果的决策模式,但全体参与时意见分歧最大,要想达成一致意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少数服从多数可能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决策速度非常慢,决策效率非常低,有时甚至不能形成决策。 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还有一个大的区别就是:两种模式所作决策的质量不一样。如果个人决策中的个人有较高的领导素质和较宽的知识面,则很可能在对各种方案进行利弊分析后采取一种有利于整体组织的较好决策。而群体决策中当采取参与决策的人都一致同意才能形成决策的方式时,决策方案可能为了照顾各方面的利益而一再妥协,最后形成的很可能是一种较差的决策;群体决策当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时,不但肯定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且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就是于整个组织最有利的,最后形成的也有可能是一个较差的决策。

《论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论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目录 ●一、群体决策的定义 (1) ●二、发展背景 (1) (一)兴起 (2) (二)原因 (3) ●三、群体决策的流程 (4) ●四、群体决策的优点 (4) (一)群体决策的好处 (4) (二)案例 (5) (三)分析 (6) ●五、群体决策的缺点 (7) (一)群体决策的缺点 (7) (二)案例:“挑战者”号事件 (7) (三)分析 (9) ●六、与个体决策的比较 (10) ●七、群体决策的发展与优化 (11) (一)头脑风暴法 (12) (二)德尔菲法 (12) (三)方案提前分析法 (13) ●八、群体决策应注意的问题 (13) ●九、总结 (14)

论群体决策的优点与缺点 摘要本文主要由两个例子分别介绍群体决策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将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进行对比,再对于群体决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 关键词群体决策、个人决策、群体决策优化技术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组织处于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这对组织的发展提出很大的挑战,导致我们决策的时候需要更加科学的考虑。所以,现代的组织多采用群体决策的方式,来提高组织决策的正确率,降低风险。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群体决策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船失事的事件,这件事让我们清楚的看到群体决策的弊端。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讨论群体决策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定义 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二、发展背景 群体决策的研究始于2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borda在1781年提出了群体对发案排序的borda规则;1785年法国数学家condorcet,提出了condorcet 规则和发现了投票悖论。此后,许多学者从各方面对群体决策进行了研究。1944年Von Neumann和Morgenstem对多人对策问题效用函数进行了研究。1951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Arrow在他的名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提出了著名的不可能定理:在一集看起来非常可信的公理和条件下,并不存在集结社会中各成员偏爱的社会福利函数。这一结果为群体决策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rrow从数学上证明了给定合理性假设,没有任何决策是公正的,Arrow的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的优劣势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的优劣势 摘要 东财国经赵飞 本文通过比较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的优势和劣势,阐释了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各自的特点。并且解释了决策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因素,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理性决策,非理性决策,优势,劣势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decisions, explains the rational decision and non-rational deci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ains the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factors in the decision making of,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 Key words: rational decisions, irrational decision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决策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 决策是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活动; 决策是决定的意思, 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根据客观的可能性, 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 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 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 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决策中有理性的思维,也有非理性的情绪,从而引发了很多人对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孰优孰劣的讨论。 一、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论又称完全理性决策论。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J.边沁、美国科学管理学家F.W.泰勒等。他们认为人是坚持寻求最大价值的经济人。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能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而作出最优的选择。 (一)理性决策的优势 1.理性决策的程序 理性决策前通盘考虑所有事实上可能的行动。由于事实上可能的行动数量很大,必定有一些末被决策者所知晚和顾及到,因此这一条实际上难以全部做到,而且对数日众多的可能行动作通盘考虑,也不是容易的事。但作为—种理想的情况,可以提出这样的步骤。 理性决策者应考虑每一种可能的行动在实施后,在无限时间、无限空间以及在各种价值系统上所产生的大大小小的影响,即掌握每一可能行动的每一个方面对整个世界所能产生的直接的、间接的,实施开始直到无限将来的任何影响。 理性决策者按自己的价值系统对各种行动的各种后果之价值进行估计,决策者的价值系统必须是客观的、理性的,其估计才会是客观理性的。在估计后再选定能够达到最高价值的行动。

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有哪些优缺点h

信息工程系10级通信一班:张强学号:1041303046 1.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有哪些优缺点?如何做好群体决策? 个体决策:①优点:第一,它能使人们对事物感知得更迅速、更有效;第二,有助于使人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第三,有助于人们从不完全的情报中获取重要的变化信息;第四,有助于人们形成决心,作出果断而大胆的选择。②缺点:容易使人们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固守过时的观点,因循守旧,错失成功的良机,以及固执先入为主的成见等。 群体决策:①优点:第一,群体决策能较好地保证决策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第二,群体决策具有较好的执行性。第三,群体决策往往更富于创造性。②缺点:第一,决策的时间较长。群体决策有多个人参加,自然其意见也会纷繁多样,群体决策要达成统一的意见,一般要花去较多的时间去统一认识,所以会使决策的时间延长,在特别紧急的关头,还可能会由此而贻误良机。第二,决策无明确的负责人,容易造成无人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局面。 决策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体现着时代的特征。随着环境的变化,决策也日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群体决策受到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对于决策类型而言,群体能产生更完整的信息和知识。通过集合好几个人的智慧,群体给决策带来更多的投入。除了投入之外,群体还能给决策带来多样化。它们带来了观点多样化,因而有更多的投入和可选方案可供考虑。许多证据表明,即便最优秀的个体也不能比群体做得更好。因此团队可产生高质量的决定。最后,群体可带来方案接受度的增加。许多决定之所以最终未能被采纳就是因为人们不接受该方案。参与做决定的群体成员会更热情地支持该决定并且鼓励其他人接受它。 如何做好群体决策呢?这要求领导者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宽松心理气氛 群体决策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在尽可能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决策。然而,要使群体决策的这个优势充分发挥,领导者必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让群体决策的参与者们觉得不怕讲话,因而敢说真话,敢讲心里话,敢于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只有当参与者们能够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不同意见,群体决策才能汇聚最新知识、获取准确信息和掌握真实情况。创造宽松心理气氛不仅需要领导者经常公开号召大家打消顾虑、有啥说啥,也要求领导者通过改进信息联系方式、改善讨论会场布置等举措展示虚心听取意见的诚意,从而解除群体决策参与者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决策讨论,大胆直抒己见。 2.有效控制决策过程 耗时多是群体决策的一个弱点,而一些心理因素的干扰造成议而不决更会拖长群体决策的时间。例如,有的人在讨论问题时,持有不同见解,可是担心直截了当说出来会得罪人,于是就绕着圈子发表意见,说了半天可能还没有触及实质问题,时间却已经流逝。尤其是当研究重大问题时,许多人害怕说错话被人视为愚蠢或被人笑话,就保持沉默,不表态,不置可否,但当涉及到那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们自信胸有成竹,发言热烈,海阔天空,可遗憾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为了提高群体决策的效率,领导者应当有效控制决策过程,这不是要控制参与者的思想,而是要在决策过程中保证群体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重大问题上,始终紧扣和抓住核心问题讨论研究,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出决定。 3.灵敏捕捉闪光思想 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就要求领导者组织集体决策必须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更不能借多数人的意见压制少数人的意见。应当看到,好的决策方案总是由个别人先提出来。

论社会中的非理性博弈行为

论社会中的非理性博弈行为 学号:141030017 姓名:陈俊 摘要:传统的囚徒困境理论告诉我们,在完全市场信息的条件及有限理性的限定下,通过重复博弈达到合作的局面基本无法实现。特别是在现今政治、军事、文化冲突下,非利益目标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由此决定了人们很可能采取一种非理性博弈行为。因此,本文在认识“囚徒困境”的基础上,结合非理性因素对于现实博弈的影响,试图论证了在非理性博弈中亦能达到重复博弈期望达到的合作的可能性。 关键字:囚徒困境、非理性博弈、合作 一、囚徒困境及社会中的理性与有限理性行为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的具体内容如下: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逮捕,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个人都坦白,那么每个人判刑8年;如果两个人都抵赖,每个人判刑1年(或许因为证据不足);如果其中一个人坦白,另一个人抵赖的话,坦白的人释放,抵赖的人判刑10年。 在这个博奕中,纳什均衡是(坦白,坦白),尽管从总体上看,(抵赖,抵赖)是对两个人都有益的结果,但由于不构成纳什均衡,所以不是该博奕的解。给定B坦白的情况下,A的最优战略选择是坦白,AB最优战略的组合(纳什均衡)却不是总体最优的选择。有没有可能其中一个人选择抵赖呢?按照人是理性的假设,没有人会积极地这么做,因为如果对方坦白的话,自己就可能被判刑10年,理性的人是不会冒这种风险的。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 在这个博奕中,两个博奕方对对方的可能得益完全知晓,并且各自独立作出策略选择。每个博奕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自己得益的影响,因此他会根据对方两种可能的选择分别考虑自己的最佳策略。 通过运用有限次重复“囚徒困境”博奕的研究结果,我们知道:如果该博奕在后来的时期内不断重复,由于每个博奕方互相知晓对方可能的得益,他们明白即使在最后一轮博奕中,也可能会被对方出卖。因此,在任何一次重复的博奕中都不存在合作的激励因素。从头至尾他们都会出卖对方。博奕双方在决策时

群体决策优缺点和方法

群体决策优缺点和方法? 群体决策的定义: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群体决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提供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2)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3)提供更多样的经验和观点;(4)可以开发更多的可行方案;(5)提高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6)增加正当性。 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费时;(2)少数人垄断;(3)服从的压力;(4)从众现象(5)模糊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发挥群体决策效益,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从总体上看,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好;(2)要明确评估准则。在决策速度方面,个人决策优于群体决策,在创意方面,群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在解决问题的接受程度方面,群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在决策效率方面,个人决策优于群体决策;(3)在群体决策规模的大小上看,一般5~15人较适宜,不少于5人,7人最能发挥效能。 群体决策的优化技术:(1)头脑风暴法:是会议成员通过相互启发和信息交流,产生思维共振,以引发更多的创造性设想。(特点:1、有助于参与者解除思维定势; 2、有助于参与者解除权威效应;3、有助于参与者集中注意力迸发灵感。)(2)德尔菲法:采用函询调查,向有关领域的专家分别提出问题,综合整理后再匿名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整理。(特点:1、

超脱性;2、反馈性;3、预备性)(3)方案提前分析法:这一方法并不直接研究备选方案本身,而注重对方案的前提假设进行分析。 群体决策应注意的问题:(1)群体决策对于抓住机遇的影响;(2)领导人主观意识倾向性的影响。 群体决策方法比较好的方法除了上文介绍头脑风暴法以外主要 有以下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和电子会议法等三种方法。1、名义群体法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这就是名义一词的含义。像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具体方法是,在问题提出之后,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成员集合成一个群体,但在进行任何讨论之前,每个成员独立地写下他对问题的看法。(2)经过一段沉默后,每个成员将自己的想法提交给群体。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向大家说明自己的想法,直到每个人的想法都表达完并记录下来为止(通常记在一张活动挂图或黑板上)。所有的想法都记录下来之前不进行讨论。(3)群体现在开始讨论,以便把每个想法搞清楚,并做出评价。(4)每一个群体成员独立地把各种想法排出次序,最后的决策是综合排序最高的想法。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使群体成员正式开会但不限制每个人的独立思考,而传统的会议方式往往做不到这一点。2、德尔菲法是一种更复杂、更耗时的方法,除了并不需要群体成员列席外,它类似于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赫尔姆和达尔克首创,经过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德尔菲这一名称起源于古希腊有关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话。传说中阿波罗具有预见未来

改善群体决策的几种方法

改善群体决策的几种方法 综合法:哥顿法提出问题——名义群体法各自产生方案选出呼声最高的两个——对演法 从决策效率来讲,人数越少越好,从决策质量来讲,人数越多越好,当然前提是能够达成一致。下面介绍几种改善群体性决策的方式: 1、头脑风暴。 上一篇文章已经介绍过了,再次强调不要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批评讨论,等所有的方案提完之后再进行讨论。不过头脑风暴是一个产生想法的过程,下面两种方法进一步提供决策的方式。 2、名义群体法。 决策过程中限制讨论。群体成员必须出席,但大家彼此独立思考,具体步骤: 成员集合成一个群体,讨论之前独立写下对问题的看法; 然后将想法提交给群体。一个接一个的向大家说明,直到所有人想每个想法表达完毕并记录下来,过程中拒绝讨论; 群体讨论,把想法搞清楚,并评价; 每个成员在讨论后独立的对想法进行排序,最后的决策时综合排序最高的想法。 优点:正式会议但是不限制每个人的独立思考。 3、哥顿法 哥顿是麻省理工教授,上世纪50年代末依据心理学创立一种决策方法就是决策者召集有关人员开会,但不直接公布要研究的问题,却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或方案让大家讨论,此问题讨论结束,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有了办法。 优点: 躲开或减少个人偏见。决策会涉及成员利益,迂回方式有助于回避利益争执。 有利于产生新思路。直接讨论真实问题容易让成员陷入老思路,老框架。新的领域容易激发人的兴奋点。便于平息争端。讨论决策问题本身容易出现的结果是加重各自有的判断。 保密效果良好。重大决策一般保密要求较高,但是越大的决策越是需要集体决策。哥顿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4、对演法 即对同一个决策课题通过多个方案进行辩论,以便充分揭露矛盾,也可以拿出一个方案,让各方面的人挑剔反驳。这对隐形问题揭露较为彻底,有利于决策者对方案考虑更为周密。 注意:不是通常然让大家都集中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辩论,而是让多个彼此观点不一的方案小组的成员分别代表各自的观点或主张,以多种方案进行辩论以求彻底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多种矛盾。 5、德尔菲法 更耗时、更复杂;从不允许群体成员面对面开会。 步骤:

第二节 非理性模型

第二节非理性模型 非理性决策模型就是除理性决策模型以外的其它模型。这当然也包括下面要讲到的第三节(意识形态决策模型)和第四节(综合决策模型)的内容。事实上,本节和下节所讲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决策方法,所以有时也称为政治决策模型。 一、渐进决策模型 正如我们在上一节中所分析的,理性决策模型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渐进决策模型就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在批判理性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所谓渐进决策,是说在以往的政策、惯例的基础上制定新政策,新政策是对过去政策的延伸和发展,只对过去的政策做局部的调整与修改。它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渐进模型实际上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2、决策者不必过多地分析与评估新的备选方案,只要着意于现有政策的补充和修改就行了;3、决策者着意于政策目标和备选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以使问题较易处理,而并不关心政策制定基础的变革;4、这种决策只能是一种保守的补救措施。 它的特点是稳妥可靠,渐进发展。 采用渐进模型的前提是:现行政策大体上能满足社会各阶层成员的需要,政策目标在本质上带有持续性,决策者所使用的决策方法也具有高度的持续性,政策质量取决于决策层的意见一致时。这些只有在社会高度稳定的时代才能具备。所以,渐进决策模型的主要缺点是不能满足社会骤变时的政策决策需要。它比较适用于诸如国家预算与规划等领域。在不少西方国家,也被广泛用于缓和党派权力角逐和利益分配矛盾等方面。 二、政治协助调决策模型 这个模型实质是把公共政策看成是集团斗争的产物。它是决策者制定政策时,广泛地通过对话、协商、讨论,协调利益关系,在达成妥协、误解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各集团对政府机构施加压力和影响并在相互竞争中实现平衡的结果。 这一模型的缺点是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认为政府,甚至立法和司法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都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三、领导者或领导集体决策模型 这种模型是认为政策选择是建立在领导者优秀的素质和治国经验的基础上,由领导者或领导集体依据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判断力进行决策。其优点是决策迅速,但决策的质量同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经验密切相关,是决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政策问题的复杂性,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还要依靠各种政策研究机构和专家的支持。 与此相似的,还有西方政策科学家提出的"精英决策模型",把公共政策看成是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和偏好,是他们决定了政策。人们认为,这一模型把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几乎完全忽略,是不科学的。 第三节备择政策方案的分析论证方法 一、备择政策方案分析论证简述 备择方案的分析论证是进行方案选择的基础。目的是为了使所选择的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目标,能最少地消耗各种政策资源,能对多种风险具有最大的应变性,能在政策实施中产生最小的负面效应。 它大致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效益分析:即分析政策实施后会带来哪些方面的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条件分析:即分析政策实施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自然条件等; 代价分析;即分析政策实施所需要的资源,它决定了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在分析中要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综合评估各个备择方案; 灵敏度分析:即分析政策方案的应变性,看它能不能随外界条件的突然变化,等等。 二、备择政策方案分析论证和选择方法简述

非理性人寿保险分析论文

非理性人寿保险分析论文 一.人的非理性拒绝保险 让我们来做这样两个实验。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1000,1),B 是50%可能性赢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2000,0.5)。你会选择哪一个呢?超过80%的人都选择A,这说明人是风险规避的。二是这样两个选择,A 是你肯定损失1000元(-1000,1),B是50%可能性你损失2000元,50%可能性你什么都不损失(-2000,0.5)。结果,超过70%的人选择B,这说明他们是风险偏好的。 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上面两个问题,你会发现他们是完全一样的。假定你现在先赢了2000元,那么肯定赢1000元,也就是从赢来的2000元钱中肯定损失1000元;50%赢2000元也就是有50%的可能性不损失钱;50%什么也拿不到就相当于50%的可能性损失2000元。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了。这就是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两大“定律”。 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喜欢躲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却又倾向于冒险了。这是卡尼曼[2](Kahneman)与特沃斯基(Tversky)的“前景理论”[3]的重要观点。理性使我们规避风险,非理性又让我们有风险偏好。 在人寿保险行为中人们有同样的非理性行为。纯粹保障型产品没有储蓄型产品受欢迎。保险是一种损失性风险,这是由保险基本原理——损失补偿——决定的。用“前景理论”的实验描述人寿保险就是两种选择保险A有50%[4]可能死亡损失生命和1000元(保费)获得2000元(保险金),50%生存但损失1000元(保费),不保险B有50%可能死亡损失生命,50%生存而没有损失。如果把保险金当成对生命损失的补偿,那么A是(-1000,1),B是(-2000,0.5)。大部分人选择不保险B,这说明他们是风险偏好的。所以人们的非理性拒绝保险——风险规避——而寻求风险。 二.非理性人寿保险产品 显然,保险公司不会有上述的损失概率达到50%的产品。保险人经营的风险发生的概率一般不高。这是保险产品的经济可行性要求。理性上讲,保险的目的

2非理性认知与情绪管理

2 非理性认知与情绪管理 本周我们将介绍非理性认知与情绪管理,包括引言、卡尼曼及非理性认知的基本观点、其它认知偏差、非理性认知视角下教师消极情绪的成因及干预四部分内容。 2.1引言:生活中的非理性 “杞人忧天”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描述的是古代杞国有一个人每天总是生活在各种不切实际的担忧中,担心天要塌了、地要裂了,后人常用此成语来形容对不必要事件的担心。自古以来,不理性的认知就影响着人类的情绪与生活。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每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决策情境,工作中的、情感中的、生活消费中的、子女教育中的、个人成长上的…人们总是觉得自己在用理性的认知做着合理的决策,但是丹尼尔·卡尼曼及其研究团队关于“非理性决策”的研究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的认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理性。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存在一些非理性现象,且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非理性认知的存在,但这些非理性认知会让我们变得焦虑,出现一些负面情绪。 人生之“起跑线”与“固定阶段”焦虑 人生起跑线存在吗?很难说存在一条统一的起跑线!人生的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成为起跑点,人生的每一段旅程都会成为跑道。很多人似乎都已经习惯了人生的固有跑道——出生、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成家、孩子出生、孩子上幼儿园…我们焦虑于每个阶段的“背离跑道”,但忘记了人生没有起跑点,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追求什么。我经常问学生们一个问题,当你60岁

的时候,你还会重新返回校园学习吗?很多学生都是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觉得我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给出的也是否定的答案。但难道60岁不能成为人生的起跑点吗?改变对人生起跑线的认知,可以适当降低我们对孩子和自己成长固定阶段的焦虑。 “正态分布”偏离与发展焦虑 自然界大部分的自然变量整体上均呈正态分布,人的发展也不例外。我们人的发展,包括我们自己,也包括孩子们的发展,整体上还是呈现“正态分布”,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终将是人群中或平凡世界中的普通人,成为正态分布的中间部分。如果能够想通这一点,是否能够部分解决人们的发展焦虑,或者降低教师们对学生成绩的过度焦虑呢?成为正态分布的顶尖一端,即“佼佼者”,从概率上来说是较难的事情。 图1-1 正态分布 图1-1是一个正态分布图形,正态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平均数加减一个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word版本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 一、单选题 1.管理方格理论是由()按照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工作的关心程度的不同,组成了八十一中不同的领导方式。 A.布莱克和穆顿 B.布莱克和利克特 C.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 D.密执安大学的研究人员 2.管理方格理论是按照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工作的关心程度的不同的领导方式,其中(1,9)属于哪种类型?() A.贫乏(虚弱)型领导 B.任务型领导 C.乡村俱乐部型领导 D.团队型领导 3.管理方格理论是按照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工作的关心程度的不同的领导方式,其中(9,1)属于哪种类型?() A.贫乏(虚弱)型领导 B.任务型领导 C.乡村俱乐部型领导 D.团队型领导 4.动态情境领导理论也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提出。 A.赫西和布兰查德 B.乔治·格里奥 C.罗伯特·豪斯 D. 阿罗和布兰查德 5.当一方或双方已经体验到潜在冲突所带来的紧张或焦虑并产生了行为意向时,就会进入冲突的()阶段。 A.潜伏期 B.感知期 C.感觉期 D.行为期 6.根据()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A.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 B. 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 C.根据所研究的群体的范围 D.根据群体的组织方式 7.()团队,它的责任范围包括:控制工作节奏,决定工作任务,安排工间休息。 A.解决问题型团队 B.自我管理型团队 C.多功能型团队 D.高效率型团队 8.在高绩效的团队中,它们的成员乐意接受支持新的观念,扮演的是哪种角色() A.创造者-革新者 B.探索者-倡导者 C.推动者-组织者 D.评价者-开发者 9.在高绩效的团队中,它们的成员是很好的听众,而且不愿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扮演的是哪种角色() A.支持者-维护者 B.控制者-核查者 C.汇报者-建议者 D.联络者 10.下列哪一种群体决策法其决策速度偏低() A.互动群体法 B.脑力激荡法 C.名义群体法 D.德尔菲法 11.下列哪一种群体决策法其社会压力中等() A互动群体法 B 脑力激荡法C 名义群体法 D.德尔菲法 12.从()的角度,组织变革可分为适应性变革、创新性变革、激进性变革。 A 从变革的激烈程度B从组织内部对结构的改变 C 从组织内部对工作关系进行改变D从变革的规模 13.从()的角度组织变革分为结构变革、人员变革、技术变革。 A 从变革的激烈程度B从组织内部对结构及工作关系进行改变

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题记 只有充分认识到我们自身存在非理性的弱点,我们才能逐渐改变非理性冲动对我们生活、学习所造成的影响或者损失。 一、什么是非理性冲动 传统经济学假定我们是理性的——面对任何事情我们都会权衡利弊并做出对我们而言利益最大化的决定。 如果这个假定成立的话,作为理性的我们对于一篇会影响成绩的论文和无关紧要的游戏来说,我们很清楚那个才是对我们而言的利益最大化。然而事实表明,即使论文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但是无关紧要的游戏确实影响了我们论文的质量甚至让我们敷衍了事。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为了满足短时间内的欲望和满足感,常常会放弃那些对我们而言具有利益最大化的长期计划,有时甚至会让这些长期计划化为泡影,我们会后悔,但是却依然如故,这就是非理性冲动。 我们并不是浑浑噩噩的坏学生,我们很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正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具有非理性冲动的弱点,把自己假定成为一个理性的个体,我们才会一而再再而三会的让非理性冲动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二、为什么我们有非理性的冲动 为什么我们有非理性呢?因为我们的大多数决策并不是在一个什么都不会影响我们的空间里做出的,既然我们大多数的决策会受到外

界的影响,那么这些外界的影响很容易衍生出很多短时间的欲望和满足感,而这些短期的欲望和满足感让我们的长期计划不断的被打算甚至流产。 比如说下午刚刚锻炼回来,洗了一个十分舒服的澡,想着晚上要做一项什么样的学习,但是一进宿舍发现其他人的情绪非常兴奋,可能还有动感音乐作为渲染。这是有一个人说:“快点吧,大家都在等你呢,跟我们玩一场吧。”结果是什么样的我想不言而喻,多数情况你会说:“好的,马上到位。”很明显,为了满足短期的满足感,你放弃的长期的学习计划。你们很高兴的玩了一晚上,宿舍里一直充满了让人兴奋气氛,每个人玩的都非常HIGH,晚安的时间到了,你们需要熄灯睡觉,这是你突然觉得:我的数据库今天还没有学习呢,算了,一次而已,明天补回来不就好了。 举个女生的例子吧,上完课了,天气很热或者天气很冷,总之在宿舍里很不舒服,你想学习PS或者看一会书,你打开电脑或用手机登录QQ,习惯性的打开网页或者空间,突然发现了不错的衣服或者化妆品,“要不先看看,反正不用很多时间”,然后一件衣服或一个化妆品引起了你对比其他的欲望,不知不觉1、2个小时过去了,你想了想,可以睡个觉,起来在学习吧,然后一下午就这样过去了。 可见,正是因为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所以很容易让我们在决策的过程中产生众多的非理性冲动。 三、非理性对学习的启示 我们虽然不是天才,但是也不算是无所事事的人,只因为我们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