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孟论学笔记整理

孔孟论学笔记整理

孔孟论学笔记整理
孔孟论学笔记整理

初二语文(第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

也!”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一、解释加点字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2五十而知天命(懂得)(规律)

3、七十而从心所欲(顺从)

4、譬如为山(堆积)

5、止,吾止也(停止)

6、譬如平地(使…平)

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容易)(草木生长)7、进,吾往也(前进)

9、吾退而寒之者至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10、今夫弈之为数(作为)11不专心致志(集中于某方面)

12、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13、使弈秋诲二人弈(假使)

14、其一人专心致志(代词,表示“其中的”)(专一)15、虽与之俱学(一起)

16、为是其智弗若与(代词,代指不专心的人)17、尽信《书》(全)

18、取二三策而已矣(采用)(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相当于“罢了” )

19、以至仁伐至不仁(凭借)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其中含义就会迷惑不解,(无所收获,)只是思考(空想)却不学

习就(不得其义,无所收获),(对学习)感到危险而没有信心。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称他(谥号)为“文”。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如果)晒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5、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另一人去卩以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

6、下列解释或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C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弈秋”是当时的围棋高手。“秋”是他的名字,因善下围棋,所以叫“弈秋”。这是古人称名的习惯。

B、文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后概括为成语“一曝十寒”。

C、“吾退而寒之者至”应译为“我一后退,害怕寒冷的人就会随之而来。

D、“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想取弓箭把那天鹅射下来。

常识填空

四、内容理解

1课文选编的《论语》共四则,第一则,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学习使人终身受益。第二则,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第三则,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勤勉好学,不耻下问。第四则,孔子以“为山”和“平地”为喻, 论述了学习的态度:不要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

2、课文选编的《孟子》共两则,第一则,孟子以“一暴十寒”为喻,以“学弈”—

为例,通过二人学习态度的对比,阐明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第二则,孟子举

了《尚书》的例子,来论述读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怀疑批判精神。

3、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四个成语。

(1)、不耻下问(2)功亏一篑(3)—暴十寒(4)专心致志

4、下列对孟子“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孟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个人学习和修养也是这样。如果胡思乱想,终将一事无成。

B、孟子认为,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不专心。君王一天学到的东西,常常要隔十天、半个月才加以温习,自然无法形成智慧。

C、孟子指出,君王对于贤者的言论不能专心听取,一心只想着别的事情,即使有幸接触正道,却不能专心致志,当然无法有智慧了。

D、孟子运用“一暴十寒”和“弈秋诲弈”两个譬喻,说明君王应专心听取正确意见,以成就大智慧。这一教导,对青年学子的求学也颇有教益。

初二语文(第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一、解释加点字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2、五十而知.天命.()()

? ?

3 、七十而从.心所欲()

4、譬如为.山()

5 、止.,吾止也()6、譬如平.地()

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 ?

()8、进.,吾往也()

9、吾退而寒之

?者至矣

( )

10、今夫弈之为数(

?)

11、不专心致志(

?)

12、通国之善弈者也(

?)

13、使弈秋诲二人弈(

?)

14、其一人专心致志(

? ?

) ( )

15、虽与之俱学(

?)

16、为是其智弗若与( )

17、尽信《书》( )

18、取二三策而已矣()()

19、以至仁伐至不仁(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5、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6、下列解释或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弈秋”是当时的围棋高手。“秋”是他的名

字,因善下围棋,所以叫“弈秋”。这是古人称名的习惯。

B、文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后概括为成语“一曝十寒”。

C、“吾退而寒之者至”应译为“我一后退,害怕寒冷的人就会随之而来。

D、“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想取弓箭把那天鹅射下来。

常识填空

四、内容理解

1、课文选编的《论语》共四则,第一则论述了学习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则,论述了学习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则,论

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则,孔子以“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为喻,论述了学习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

1课文选编的《孟子》共两则,第一则,孟子以“ ___________________ :为喻,以“_______ "为例,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阐明了

第二则,孟子举了《》的例子,来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四个成语。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孟子“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孟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个人学习和修养也是这样。如果胡思乱想,终将一事无成。

B、孟子认为,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不专心。君王一天学到的东西,常常要隔十天、半个月才加以温习,自然无法形成智慧。

C、孟子指出,君王对于贤者的言论不能专心听取,一心只想着别的事情,即使有幸接触正道,却不能专心致志,当然无法有智慧了。

D、孟子运用“一暴十寒”和“弈秋诲弈”两个譬喻,说明君王应专心听取正确意见,以成就大智慧。这一教导,对青年学子的求学也颇有教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