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网络环境下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浅谈网络环境下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浅谈网络环境下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浅谈网络环境下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浅谈网络环境下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摘要】现代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高中化学教育也要与之适应。本文提出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网络技术的运用,注重教、学双方信息素养的提高。分析了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并运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阐述了网络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以及与之相适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一、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的意义

(一)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令人耳目一新的多媒体动画,能更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他们对新的教学手段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探求知识的欲望。

(2)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学习方式的现代化、个别化,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而且会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当海量的信息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她)必须做出选择,不但要在学习的内容上做出选择,也要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出选择。

(3)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材料,改善学习环境。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学时,学习材料的设计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必须依据学生的特点。否则,学习材料就会被淘汰、被制作得更好的学习材料替代。因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学习变得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应用网络技术,例如利用网络进行实验专题的探讨、实验的复习,还可以缩短人们的距离,方便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或者通过校园网、化学实验论坛与教师交流,及时弥补课内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4)实现学习个别化,提高学习质量。信息技术允许学生自定步调、积极反应,按照最适合自己的速度进行独立学习,有助于反复练习和重复学习,能够促进知识掌握、智能增长、个性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

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浅谈

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浅谈 摘要在高中化学中,重视实验教学就是赢得了化学教学的胜利。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这是新课改高中化学老师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的部分,做好实验内容的教学至关重要。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多媒体 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高中化学教材也在编排中设计安排了大量的实验内容,同时化学知识也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是构成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有阐述:“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的法庭”。这一论点说明了化学的实验是论证科学观点的途径和佐证。在高中化学中,重视实验教学就是赢得了化学教学的胜利。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这是新课改高中化学老师多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纵观我国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的,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将要采取什么措施,是笔者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讨的问题。 一、做好高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的学习主要是验证前人的科学观点,通过实

验的开展,进一步或者是再现科学家的科学论断。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观察和亲自操作实验,可以增强他们对科学观点的直观认识,亲历知识建构的全部过程,增强感性认识的,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研究的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上好实验演示课,让学生在直观、真是的环境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感受知识的形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探析 高中学生的学习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未来的高考。学生十几年的学习要在在这个时期经受一次重要的检验,因此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正是这样明确的目的性严重影响了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广泛地存在着低效或无效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一是不能完全体现实验的探究性,实验变成了一种教学形式,没有实践的过程。比如有部分教师对照考纲的内容,考纲里有的实验要求必做实验,而这样的实验也仅限于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形式,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从目的、原理、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等入手,一步一步地在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一切都是图解,没有器材的使用。学生只是一个听众,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听实验、背实验、记实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一部分老师没有从意识深处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发表时间:2018-06-22T14:41:13.7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上作者:周训伯[导读] 与初中的化学知识相比,学生在高中学习中接触到的实验、公式更加复杂、难懂。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教师应积极创新,努力寻找出适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重庆市铜梁中学校) 摘要:与初中的化学知识相比,学生在高中学习中接触到的实验、公式更加复杂、难懂。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教师应积极创新,努力寻找出适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基于此,本文从信息化教学情境、互动性教学课堂、生活化教学内容三个角度入手,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方法。意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高中化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文本贡献。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信息技术 基于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变革,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教育工作在质量、趣味性上的需求,使得教学方式僵化、学生自主性受限等负面问题愈来愈尖锐。此时,将信息教育、生本教育等理念融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化学知识的传递能力,显著加强化学实验的效果表现力和内容丰富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一、实现高中化学实验数字化 高中化学实验涉及到的内容和领域较广,一些化学实验对实验场地、实验设施器材、实验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另外还有一些气体实验、需要高温加热的实验危险性较高,比如可燃性气体在混有空气的情况下点燃很可能发生猛烈爆炸。针对这类实验,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学习,实现高中化学实验数字化。例如,关于铝热反应的化学实验,在用镁带点燃时要除热氧化膜,点燃比较困难,红热现象因滤纸的遮挡、燃烧生成大量的烟,久久不能散去,严重污染教室环境;并且这一实验用来接收实验残渣的蒸发皿不能接大量的高温残渣,大部分高温残渣会散落在桌面上,炸裂蒸发皿;同时反应过程中火星四射,融化物飞溅,非常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再者,这一实验的反应速率很快,一部分学生离得还比较远,学生不易观察清楚。教师可以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准备这一实验的视频课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投射到大屏幕上,同时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放慢实验动作,让学生都能够观察清楚,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增强化学实验学习效果。 二、构建互动化的化学实验教学课堂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并未充分重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继而采用“师做生看”的实验教学演示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便会默认自己在化学课堂中的被动接受定位,并逐渐产生依赖教师的学习思维,大大阻碍了高中生实践能力、主动创造能力和主动思维能力的进步发展。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尽快转变教学观念,通过课堂互动、集体实验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例如,某化学教师M为学生们发放了氯酸钾、红磷、酒精、浆糊、纸等材料,以自身示范的方式,带领学生共同按步骤制作“礼炮”。其后,在教师“鸣炮庆祝”的口令当中,学生们一起将纸包用力摔在地上,发出了多声炮响,将化学实验课程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M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互动的实践当中切实掌握了5KCLO3+6P5KCL+3P2O5这一公式的反应表现,实现了化学实验课堂的高质量完成。此外,高中化学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新设计出以安全为前提的“实验搜寻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自主制作、创造出趣味性的化学实验,例如用鸡蛋壳制作“彩蛋”、用清洁剂和过氧化氢溶液制作“彩虹泡泡”、用酒精制作“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这些简易、有趣的小实验,能使学生树立起高度的化学学习自信心,更好地投入到日后的实验学习当中。 三、实现高中化学实验生活化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是生活知识的高度总结和抽象概括。很多高中生认为化学既生涩又难学,学习过程比较吃力,逐渐对其产生了畏难心理。教师可以将高中化学实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高中化学实验生活化。例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举一些生活常见例子,如铜、铝器用旧后,用醋涂擦清洗,就能恢复光泽;非典时期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将醋倒在锅里慢火煮沸至干,能够起到消灭病菌的作用等。也可以做一些课堂生活化的化学实验,比如通过观察“真丝”与“人造丝”的燃烧现象、灰烬状况等鉴别“真丝”与“人造丝”;在讲解金属的相关知识时,利用化学知识鉴别真假金银等。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减轻了学生的拘束感和畏惧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构建生态化的教学课堂 教育生态学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直面生命,满足生命发展需要,彰显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在化学教学中要构建生态化课堂,需要以生态化实验创新为基本保障,需要教师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关注环境友好化学实验,以避免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和学生的伤害。实验创新的生态化就是指在实验创新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的素材优化实验,实现化学实验的无害化、绿色化。目前对生态化的实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将有毒气体的制备实验或易被空气氧化的实验由敞开体系改为封闭体系。如利用生活中的输液袋和注射器进行铜和稀、浓硝酸反应的对比实验、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改进等。二是对有毒气体的制备和性质进行一体化设计,优化实验环节,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如对NOx、Cl2和SO2的制备和性质进行一体化设计,自制环保型防泄漏实验装置验证CO2、SO2、Cl2的性质和进行铜与浓硫酸(或浓硝酸)、H2S与SO2的反应等。三是对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进行微量化设计,使现象更加明显。如对石蜡的裂化实验、溴乙烷消去反应、煤的干馏、SO2和Cl2的系列化实验进行的微量化设计。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设计,其根本宗旨都是为了实现“绿色化学”,避免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 总而言之,面对抽象化、复杂化、多样化的高中化学实验知识,教师必须做出观念上、行动上的创新,为学生提供出生动高效的课堂教育支持。由本文分析可知,通过正确认识高中化学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将电影资源、生活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构建出互动性、近距离的实验学习气氛,能有效改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低落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知识记忆能力、课堂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学策略

————————————————————————————————作者:————————————————————————————————日期: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学策略 [摘要]初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高一化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高一必修内容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在会考和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初高中化学虽说在知识和内容方面有一定的重叠,但教材内容的变化导致化学知识存在比较明显的脱节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点,同时高中化学知识在深度、广度和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导致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对化学科目的学习有较强的不适应感,为此,本文探讨了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方法,分析学生学习的困难,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总结出学习高中化学的方法,使刚刚迈入高中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的过渡。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中化学;原因分析;教材差异;衔接;学法指导 高中化学是在初三化学学习后的进一级层次的学习内容,是与初中新教材相配套的知识体系,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如果单从新课标的要求和内容分析,总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出发,但对学生提出的具体的要求不同。一方面因为高中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普遍提高,由于我们的学生受中考制度的影响,再加上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只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略学生技能和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对化学不够重视,在开始很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造成许多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高一化学在内容上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化学技能、更好的树立科学的化学思维。如果学生在学习上不能很快地适应,将会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中化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中学化学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演示―设疑―合作探究”的实验教学模式能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演示-设疑-合作探究;教学案例一、“演示―设疑―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单纯的教师演示实验大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限制。针对单纯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缺陷,笔者提出了“演示―设疑―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经过整体设计和组织,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效果,引导和促进学生探究,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方向。二、设计教学案例《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通过“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等实验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盐酸与

碳酸钠反应”、“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天平不再平衡的原因,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其含义,并用其解释一些化学现象;(2)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并解释实验现象,推测物质组成;(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以及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生能初步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体验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流程环节一借助材料,提出假设师: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中会产生新的物质,但是究竟能产生多少新物质?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有怎样的关系?生:依据已有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课前情境资料提出猜想:增加、减少、不变。师:介绍科学史――波义耳、拉瓦锡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过程。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历史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对化学变化规律的研究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环节二设计方案,教师演示师:提供器材,引导学生提炼探究思路―借助天平,称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教师演示两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及现象。 A.红磷燃烧质量的测定(密封容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问题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问题 发表时间:2013-05-14T14:02:43.263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4月供稿作者:宋娜[导读]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仅依靠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有时是不够的。河北武邑中学(053400)宋娜 在日常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一类情形:一方面教师为了能把一个复杂的、陌生的概念讲得浅显易懂而绞尽脑汁,另一方面学生依旧是一听就懂、一用就错。其实这是由于学生常常不明白概念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也很难把握概念的真实意义,尤其在一些理论性较强、较为抽像的概念的学习中,如化学平衡、等效平衡、胶体等。并且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注意这方面的教学,他们简单地把中学化学的学习转化为“学概念、用概念”。他们认为中学化学的学习关键在于学生会不会解题,会不会用他们传授的“经验”进行解题。学生也很少考虑这些问题,他们常觉得化学书本很容易学。书本上的概念很少,内容也不多,要识记的概念很少,要识记的笔记却有很多。对于解题,只有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是所谓的理解概念,即从概念的定义语言中讲清概念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凭教学经验告知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应注意的事项,最后举例、讲解相关习题。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概念的语言信息进行讲解,是从语言的角度构建概念的意义,概念的构建过程实质是语言学习,而非真正的概念意义的构建。 1 教师需要了解化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的理论依据 根据同化理论的教学原则,概念的形成主要依据同化机制,根据同化的两个前提(新学习的概念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具备同化新概念的适当前位概念)组织教学。如果我们把化学概念看成一个图式的话,构成化学概念的几个部分便是这一图式的变量或通道。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对化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概括而达到对化学现象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首先是建立在以往经验的旧概念和新知识联系的基础上,然后通过新知识与原有化学概念的相互作用,构建新的化学概念。这一过程正是图式理论所描述的原有的图式可通过“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图式的过程。如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就已经学习过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但那紧紧只是从物质得氧或失氧的角度学习,进入高中以后学生仍然需要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在初中化学原有图式的基础上从“物质得氧或失氧元素化合价的升高或降低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角度来进一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2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概念教学的直观性 化学基本概念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心理障碍。概念教学时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鲜明的感性材料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利用典型实验引入化学概念,如学习“化学平衡”和“等效平衡”概念时,老师可选择比较具有典型性的事例,然后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学生分析“化学平衡”和“等效平衡”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概念。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印象,也使学生清楚掌握每个概念的关键之处。此外,对一些难以用具体实物或实验来表达的概念,可借助于模型、挂图、投影、幻灯等教具使学生获得形象的感性认识;或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运用形象生动、比喻贴切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3 化学概念教学应该考虑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因素 对高中学生而言,从注意特征来说,有意注意已经成为主要记忆方式,但又很不稳定,极易受到学科局限、学习环境、个人好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转移。脆弱的心理因素,又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将在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周围的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胶体、原子轨道、杂化等概念。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个人认识,核心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通过实验或“不一致事件”等多种途径来引发学生的已有认识,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概念。创设情景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或学生对其具有一些模糊认识,这样的问题才更能引起学生的个人认识。问题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也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简短的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或者由所谓的“常识”问题提出,如萃取、反应热、沉淀溶解平衡等,甚至在课题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仅依靠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有时是不够的。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在分析感性材料时,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将感知到的现象与物质的组成、结构、运动和变化等联系起来,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换句话说,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包括实验直观、语言直观和多媒体课件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注意运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同时要指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图式来学习新概念;注意概念教学的层次性,不断深化和发展概念。 最后,依据现代教学理论,笔者提出如下教学策略:①灵活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使学生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材料知识;②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中;③前后衔接,温故知新,实现概念同化;④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和发展原有概念,建立对新概念的认识;⑤突出强化对概念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加深记忆;⑥横向联系,纵向梳理,建立概念知识网络;⑦优化学习策略,提高认知水平和解题能力。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它能深刻地反映化学教学过程的最本质特征,因此,加强化学概念的教学,能使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不致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能使他们更完全、更深刻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概念教学的重要作用,使知识和技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使学生牢固地、准确地掌握化学概念,综合地运用化学概念,进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裴泓莉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又是学生知识增长与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应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根本目标。笔者拟就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所教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个体性认识。教师的教学理念反映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上,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决定性作用,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转换课堂角色。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新课标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转变角色。要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尊重学生个性。《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而,高中化学教学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更具弹性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 更新知识储备。新课标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化学科学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要有复合型的知识素养,也就是说,教师除了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①化学与STS相关的知识。当代化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其核心是全面反映科学技术的本质及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学好化学这门自然科学课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除了在课堂上化学知识的传授外,在化学教学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注意和参考。比方说怎样才能将化学实验做好,实验在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并且怎样通过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将自己的所学发挥到社会中去。将化学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这也是我们将要思考的问 题。下面我就来谈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 题。 一、论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防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少学生会出现的实验心理障碍,诸如:不重视化学实验的心理;抗拒性逆反心理;不注意观察实验的心理;盲动随意的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化学实验的正常进行,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必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禁锢学生潜力的发挥,阻碍着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获得真知。 例如:轻视化学实验的心理 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或看演示实验时,会问教师:“实验操作考不考”、“实验考不考”,学生中也时有冒出“考试只要求笔答,又不考操作”等言语。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可做可不做,到考试时背背记记就会考得出的。在他们看来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讲实验,背实验。 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健康的大脑机能基础上,学生通过积极的心理活动接受教育的影响,而轻视化学实验的问题是违背了学生科学认识的原则,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已经为人材培养带来不良影响,也造成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削弱。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开设课外实验,例如:无土栽培花草用的植物营养液的配制,测定大气中固态沉降物含量,快速测定血液中CO含量等的实验,让学生多做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可给他们带来学习化学的情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让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变化协同发展,促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实验的意识,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优势,只有在用化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做好实验,使化学知识经验不断地内化,才能使学生健康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学习起到良好的心理作用,再则,要淡化对分数的追求,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拉回到素质教育的轨 道上来。 抗拒性逆反心理 有的学生在做固态物溶于水的搅拌操作时,会故意用玻棒把烧坏敲得叮当响;有的在用固态物制气体实验中,故意将已冷凝在试管口的水滴回流到灼热的试管底部,至使试管破裂;有的故意用鼻直接嗅闻气体,也有的不愿做规定实验,却要做其他实验等等.这是学生在化学 实验中表现出的抗拒性逆反心理, 抗拒性逆反心理的产生是由于情感、思维、意志等心理因素与其从事的活动产生困扰时,心理倾向活动会产生反向作用,导致行为向着事物要求的反面行事.中学生这种逆反心理倾向尤为突出.化学实验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倾向活动往往会造成实验失败、仪器破损,或者实 验环境受到影响.因而在化学实验教学 中要求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讲清理由,使他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同时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和变化,灵活地运用逆反心理的潜在心理术,使学生的逆反心理来一个180’大转弯.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经常用直接嗅闻试剂气味的力?法区别试剂,还理由实足地说,体检时就是直接嗅闻气味.在一次课外实验中,我们将这些学生带到通风橱边,让他们用嗅闻气味的方法做区别物质的实验,井告诉他们使用通风橱的方法.结果这些学生

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6-09-07T15:28:37.51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作者:周红荷 [导读]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手段。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手段。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掌握原理,让学生在实验中构建知识,获得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枯燥的知识记忆变成丰富的实验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谈谈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实验教学 目前的高考模式下,学生学的科目多、时间紧,学校精细化、目标化管理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化学实验课都是重视理论而实践操作很少,甚至是基本上不开设实验。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考试的时候能把实验题答对做出来就行,化学实验做不做是无所谓的。当然,有的高中学校一是基础设施本来就比较薄弱,教育部门也不是很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二是有的化学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还不高,害怕做实验,所以导致高中化学实验不能很好地落实,学生接触实验的机会也比较少,就更别说亲身体验学生实验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学生的活动是教学的主体。 一、新课改实验教学内容的变化 1.化学实验探究化 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实验探究的活动过程中来。这更有利于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我们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对于物质性质的掌握,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将一些陈述性的知识、枯燥的化学方程式转变为直观、神奇的化学实验。这样,学生可以真正投身于化学的知识海洋之中。通过化学实验还可以将一些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化学实验生动地展现出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化学实验生活化 从生活中学化学,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化学的魅力。化学实验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尤其是用身边的最简单的一些日用品,就可以设计实验,拉近高大上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同时,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走进生活。加强所学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学文化之美。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素养知识,最有效的两条途径就是实验探究与走进生活中的化学。而将生活与化学实验结合起来却能够最大地利用我们现有的知识与条件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和理念 虽然全国已经开始广泛推行新课改,但多年来传统的旧式高中化学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想要改变一个人尤其是想要改变一大批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实现的。当前化学教师已经习惯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完成教材要求的考试内容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并通过大量的针对性练习与考试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不仅是削弱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也更加加剧了教师不愿去做实验探究的心态;从长远来看这是有违素质教育,也严重影响学生个体今后的发展。学生在传统的以成绩评价学习成果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慢慢习惯被动接受科学知识,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缺少经受挫折甚至是失败的考验,缺失的却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发展未来。 2.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不仅设置了独立的化学实验教学主题和实验教学模块,从而使得化学学科的特征得以体现,而且还以各种方式将化学实验渗透到化学与性质、物质结构、生活等各个领域中。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还原化学学科的本质,体现化学学科作为科学的一种表现。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将本节课需要做的实验安排在本节课理论知识讲解后再进行,并且在操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实验的次数比较少,也不是很贴近学生。 3.学校实验教学资源缺乏 随着这新课改的进行,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受到各方面原因的限制,许多学校化学实验资源严重不足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到资金和货源各个方面的影响,化学实验室药品和器材严重不足,造成了满足不了实验教学的现状。二是陈旧的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新课改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三是专业的实验教师不足(大部分化学教师缺乏实验操作的经验或专业培训)。四是学校的相关领导不够注重化学实验的开展,教育的功利化太重。 三、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具有生动性,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过分强调化学教材中的记忆和规律,会使化学实验显得没有吸引力。所以,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重要工具,它的效力不容忽视。教师应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在充满兴趣和求知欲的前提下,使学生理解所学化学知识的用途及其应用。特别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生活化与探究化。 2.转变角色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主导课堂,是知识的权威,不容置疑;学生俯首倾听,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填鸭式”教学中进行知识的死记硬背和训练应试能力与应试技巧。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化师生角色,教师要从严肃、呆板的师长变成亲切、和蔼的伙伴,从知识的强行灌输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从课堂的主体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真诚、平等的沟通,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最重要的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具有较高化学素养的人才。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许婷婷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00034 【文摘】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克服传统化学实验中的一些不足是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改变现行实验教学中“只看不做”的问题,开展实验是最有效的手段。而中学化学教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来认识物质的性质,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全面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它对于传播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实验改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仍是最薄弱的环节,这严重制约了实验这一独特优势时培养学生创造力作用的发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所无法替代的。因此,中学化学教学中应加大对实验课程的投入与关注。 1中学化学实验现状 中学化学课标对实验的要求是:力求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验,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化和管理员的配备与培训应满足具有的条件:条件好的学校,仪器配备应做到人手一套,应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但是,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教育教学功能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刻,仍有很多教师把实验单纯地当做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一种直观教学辅助手段,将其置于从属的位置;盲目的追求升学率,导致实验课程的真正意义上的丧失。而黑板实验,讲实验等还相当普遍,有一些学校即使开设实验课,也是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很少,再加上实验条件简陋,实验经费缺乏,致使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实际不容乐观。 2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 2.1演示实验的给出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由于现行的教材中大部分的演示实验后面都附有实验现象,这样倒是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但有利就有弊,教师在给学生做演示实验的时候,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在认真思考,而更像是在看热闹,有的甚至不看实验。理由就是书本上都写着呢!这样不仅养不成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而且会导致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下降。由于学生对感性问题认识不充分,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常常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2.2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不同步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实验总是放在演示实验之后,对于一些有关基本操作的实验,学生往往掌握的不好。因为学生每接触一种新仪器,总是先由教师进行课堂演示,讲解如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心得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心得 摘要:高中新课标对化学实验课程有更高的要求,倡导学生积极加入其中,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相应理论知识的习惯,让理论知识在实验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内化。成功的化学教学实验是顺利开展化学这门重要课程必须的条件,良好的实验氛围可以强化学生的探究性意识,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探究性化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打开学习思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地将学生的思路与教学思路完美契合。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验教学不受重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新课改实施之后,笔者认识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进,争取使实验教学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作用,使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面我结合个人经验谈谈提高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对学生化学知识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将化学实验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高中生无疑是繁忙与艰辛的,枯燥无聊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更

加排拒,因此,教师要采用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如在学习高锰酸钾和明矾等物质时,教师为吸引学生的眼球可以表演这样一个实验:教师手里拿着三块颜色和大小都相同的棉布条,让学生全部看过之乱用火点着。结果,第一块布燃烧得特别旺盛,不一会儿就烧光,第二块布也慢慢地烧光;第三块布烧不着。学生都感到奇怪:三块相同的棉布条,为什么有的燃烧得快,有的燃烧得慢,有的干脆烧不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让他们讨论后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了解释。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实验本身是一种探究活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实验教学中需要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實现教学目标。如制备Al(OH)3有各种不同的方案,这些方案都基于不同的原理,学生可以逐一对这些方案进行探究,这些方案可以用化学反应公式表示: ①Al3++3OH-=Al(OH)3↓; ②Al3++3NH3·H2O=Al(OH)3↓+3NH4+; ③AlO2-+H++H2O=Al(OH)3↓; ④2AlO2-+3H2O+CO2=2Al(OH)3↓+CO32-; ⑤Al3++3AlO2-+6H2O=4Al(OH)3↓

浅谈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运用策略

浅谈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运用策略 作者:黄学敏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40期 摘; 要: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和依据。如何更好地讲授化学概念呢?很多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看似陌生,实则似曾相识。在讲授新概念时,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新知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既给教师指明的方向,又要求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将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到不同的化学概念教学中,从而为高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一、基于同化理论的概念教学策略 所谓同化就是让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同化理论不仅是一种学习理论,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理论。它能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供有效途径。同化的过程,学生既巩固了原有概念,也对新概念有了全面的认识,丰富了概念的意义。 案例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之处:第一,因为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没有明显可以建立的联系,导致概念难被学生接受;第二,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只认得得失氧为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深刻理解反应的特征以及本质。所以要想让学生全面了解氧化还原反应,那还得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说起。“氧化”起初只是认为跟氧气的反应,氧气也是人们认识最早和研究得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在英文“氧化”一词中就有生锈的意思,后来逐步扩大到对硫、氯等的研究,发现很多物质跟硫、氯反应也有相似的现象(硫化、氯化)。这也就说明了氧化反应并不局限于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只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现仍以氧化—还原来代表有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一类的反应。化学概念是发展的,学生的已有概念对新内容的融入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概念的演化,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概念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新课改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新课改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摘要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实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本文就化学实验教学新理念,教材中实验内容的重新构建及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通过实验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理念改革 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立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都离不开化学实验。课改中化学新教材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促使全体学生学习持续发展及有个性的发展是教科书设计的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科书设计的重点。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思想把实验教学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本文就新课改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树立新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 1·1、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过分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忽视实验的探究功能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只是通过实验,论证某个规律,使实验论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因此实验教学也只是“把实验同教学捆绑在一起”,非常呆板地把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操作步骤和结果一一交代给学生,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动手“实验”,根本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后发现问题并总结出一些实验结论的乐趣,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这是“应试教育” 模式下实验教学的“悲哀”。它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人只能适应社会继承,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化学新课程中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既是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又是科学探究其它要素在化学教学中得以实施的重要活动载体,因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

[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高中]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2009年秋我省开始高中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等;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探究式学习的比重,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化学实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课程的主旋律,实验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探究、创新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动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环保,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重合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那么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实验教学,更好地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实验教学模式。 一、教师演示实验模式 教师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在安全、环保等方面提供指导。 教师演示实验模式如下:课前将需要演示的实验以实验报告单的形式发给学生,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结论。上课时实验目的、原理项由学生口述,实验装置由学生组装,教师借助于实物投影仪放大实验现象,学生描述,教师评价后由学生填在报告单上。 这种模式曾用于化学1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备氯气、浓硫酸的性质,化学2中电解氯化铜溶液、乙醇和乙酸反应等。通过这种模式,降低了一些具有污染或危险性的实验,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程度,符合新课程理念。 二、实验室学生实验模式 高中学生要进行化学学科的实验考查,教师应尽可能的把考查实验设计成实验室学生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乐趣,熟悉常见的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室学生实验模式一般包含以下几项内容:教师选取实验,通知实验室准备药品和器材;教师讲解实验内容,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写清步骤;教师批阅实验报告;师生进入实验室;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实验结束,整理(清洗)仪器,完善实验报告;教师总结、点评。 这种模式可用于化学1常见物质的检验、物质的量浓度配置、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实验等。这样安排符合高一学生的发展特点,做到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体验、经验等方面,符合新课程理念。 三、教室学生分组实验模式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1-10-08T15:03:51.64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下供稿作者:樊淑芳[导读] 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比较起来,课程内容在深度、广度和难度方面增加了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樊淑芳 (山西省繁峙县砂河中学,山西繁峙 034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364-01摘要: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的突破,我们要遵循研究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促进学情、认真负责的上好课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轻松起来,达到理想的效果,不打折扣地落实教学任务。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经验;教学实践印证;研究大纲;了解学生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比较起来,课程内容在深度、广度和难度方面增加了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面对一些情况,如何教好这门课,让同学们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学好高中化学,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较为困难的事情。 我自任教以来经过多年的细心总结,摸索出一些教好高中化学的方法和经验,并通过教学实践的印证,取得了教好的效果。现将主要的经验和方法做一些粗浅的介绍: 一、仔细研究大纲,“吃透”教材 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针对课程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在大纲中明确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等内容。我在教学以前认真研究了教学大纲,对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就不会偏离大纲。其次应“吃透”教材,不论教材是什么层次、版本,它都是编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也不可避免带有个人色彩和知识的局限性,作为教师首先应对教材内容十分熟悉,了解编者意图,并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理清教材脉络,全面掌握教材体系,对教材内容理出一条主线,然后顺着主线展开、补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施教,教学成绩才能达到预想效果。 二、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备好每节课,讲好每堂课 上课前,教师除了要准备教材上的和本人储备的知识外,更多的是要准备课堂上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因此,在认真学习课本、吃透教材的同时,我还参考了大量的课外资料已扩展思路和知识面。遇到教材上模棱两可或者不太理解的内容时,我经常通过网络进行查找或者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努力在课前完全掌握要上课的内容。上课我一般提前10分针到教师,做好有关方面准备和板书设计,以使自己胸有成竹,从容上阵,头绪清晰。上课时,努力做到板书工整,用普通话授课,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讲授知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化学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思想上,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的旧模式,通过化学问题的提出,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了解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要联系实际,不仅要联系科学知识实际,而且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更重要的要调动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人翁态度。这首先要求老师吧学生置于主人的地位,尊重他们、依靠他们。有时候我会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教学有什么好的建议,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要调动和保持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光凭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某些组织措施是不够的。刚开始,同学们学习起来都兴致勃勃,但到学习元素化合物部分,有的就说,元素部分好懂不好记,上课明白课后糊涂,还有人反映进度太快、内容太多的问题。后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因为元素部分要求记忆的东西多,一时之间难以掌握,最后问题越积越多,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改进教法,加强趣味性和新旧内容的联系性,以旧引新、讲新复旧。讲新概念、新知识时,利用新旧对比法和前后联系法,寻求它们间的共性和内在联系,找出它们间的个性和区别,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旧知识的网络里,既便于掌握新知识有利于复习巩固旧知识。 (二)用综合对比法对知识进行总结,融会贯通、揭示规律。非金属的四大章学完后,我们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将前面各章的知识综合对比、前后联系、融会贯通、理清脉络、揭示规律。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记得牢,用的着。 (三)针对他们的畏难情绪,用亲身感受讲了坚持预习、及时复习,就可事半功倍,变恶性循环为良心循环的道理,现在大部分同学都会在课前抽出时间预习,课后及时进行复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只要研究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让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作者简介:樊淑芳,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砂河中学连续五年“先进工作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