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骨折论文 (6)

骨折论文 (6)

骨折论文 (6)
骨折论文 (6)

带锁髓内针治疗尺桡骨骨折

作者:何红英,孙天胜,张建正作者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100700

【摘要】目的评价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施乐辉Foresight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16 例,随访12~36个月,应用Berton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根据Berton评定标准:优10 例,良4 例,中1 例,差1例,优良率达93%。结论正确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双骨折是一种微创、操作简单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前臂双骨折;髓内钉;骨折

The Treatment of Double Fracture of Forearm with Intramedullary Nailing HE Hong ying,SUN Tian sheng,ZHANG Jian zheng (Institute of orthopaedics,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100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losed intramedullary techniques for double fracture of forearm.Methods 16 patients with double fracture of forearm were treated with intramedullary nailing techniques,the Berton scale was used as outcome measures.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 up period was 25 months(from 12 to 36 months).According to Berton scale,10 cases were excellent,and 4 cases were good.The good and excellent rate were 93%,All cases were recovered to normal work and live with painless forearm.Conclusion Closed intramedullary techniques for double fracture of forearm is a kind of effective and simple technique.

Key words:double fracture of forearm;intramedullary nailing;fracture

四肢骨与关节损伤是现代社会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随着我国工农业、交通事业发展,前臂骨折发生率逐年增多,尤其粉碎、多段等高能量复杂骨折的比重逐年加大。传统的钢板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坚强固定与早期功能锻炼的双重需求。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施乐辉Foresight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16 例,随访12~36个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16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男13 例,女3 例;年龄18~72 岁,平均31 岁。其中左侧7 例,右侧9 例。受伤原因:车祸12 例,摔伤3 例,砸伤1 例。尺骨单骨折5 例,桡骨单骨折3 例,前臂双骨折8 例。AO分型:B3型3 例,C1型9 例,C2型4 例。

1.2 手术方法受伤到手术时间2~16 d,平均7.3 d,1 例多发伤采用全麻,余均为肌间沟高位臂丛麻醉。13 例闭合复位或闭合插入导针失败,行小切口切开复位,桡骨远端骨折选择Henry入路。桡骨近端骨折选择Thompson后侧手术入路。对尺骨骨折选择常规的皮下手术入路显露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桡骨远端Lister结节处作2 cm切口,钝性分离,在桡侧腕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暴露Lister结节,注意保护桡神经浅支及拇长伸肌腱。切口应牵向尺侧,尽量不切开腱鞘,以免发生肌腱黏连和瘢痕增生压迫桡神经浅支。Lister结节桡侧距关节面5 mm 处,倾斜30°开口,扩髓时应注意保护周围皮肤,屈腕并桡偏,防止尾部挤压、摩擦桡神经浅支手背侧的分支。扩髓穿过骨折端直至前臂近端。选择髓内钉的长度短于桡骨2 cm左右,预弯后插入髓腔,尾端没入桡骨髓腔。对于桡骨近端骨折需要锁定近端锁钉。旋前位于

桡骨小头附近作小切口,外侧经肌间隙钝性分离达旋后肌,切开旋后肌骨膜下剥离暴露桡骨上段,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自外向内进行锁钉,保护桡神经深支。

尺骨骨折:尺骨鹰嘴尖处作1 cm的纵行切口,在鹰嘴远端中心线开口,向尺骨远端穿过骨折端扩髓,留置导针。桡骨骨折复位后再按放尺骨髓内钉,方法同桡骨。充分扩髓后选择合适的髓内钉沿导针插入,近端锁钉在瞄准器的帮助下锁钉。对于骨折线波及尺骨峡部以远,需要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远端锁定。

1.3 术后处理术后旋后位石膏或支具固定2~4周,术后48 h进行前臂、上臂肌肉舒缩、握拳、腕肘关节等活动。术后4周进行前臂旋转功能锻炼。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以上门诊随访,骨性愈合后取出髓内钉。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25个月,愈合时间1.5~4.5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切口无感染,延迟愈合 1 例。全部骨性愈合,无成角畸形,无骨桥形成。1 例桡骨远端髓针激惹,无肘关节疼痛后遗症。肘关节屈伸平均活动度,伸0°,屈125°,前臂平均旋前70°,旋后85°。根据Berton评定标准,优: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大于正常的90%;良: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大于正常的80%;中: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大于正常的60%;差:骨折不连接或前臂的旋转功能小于正常的60%。本组优10 例,良4 例,中1 例,差1 例,优良率达93%。典型病例见图1~4。

3 讨论

由于特殊解剖结构,尤其旋前肌与旋后肌的特性,前臂骨折不同于四肢长骨干骨折,需要解剖复位,才能达到理想的功能。治疗方法不当造成前臂活动丧失,甚至严重影响手的功能。长期以来由于尺桡骨解剖学上的特点,临床常以解剖复位、钢板内固定为主。但随着高能量暴力的增加,多段、粉碎骨折越来越多,加压钢板血运的破坏导致越来越多的骨不连,以及应力遮挡导致再骨折。部分学者转而寻求做前臂骨折的髓内固定。尺桡骨骨折的髓内钉治疗包括具有代表性的Rush钉、Street钉、Sage钉等。但所有这些髓内钉固定不同程度地存在退钉、不能有效控制骨折端的旋转等问题。尺桡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比其他髓针固定具有更好的抗轴向压缩、抗弯曲、抗扭转性能,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前臂功能的恢复和骨折愈合[1~2]。

前臂带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尤其对于粉碎骨折或多段骨折,有限切开进行骨折复位与固定,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断端特别是骨折段的血运,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切口感染与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扩髓,选择相应直径的髓针,远近两枚锁钉锁定结构,有效地增强防旋转应力,增加了固定稳定程度,减少了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的发生。由于坚强的固定,为术后前臂与手功能的康复奠定了基础。

前臂带锁髓内钉手术适应证包括:尺骨近端1 cm到远端3 cm,桡骨腕关节3 cm以上到肘关节平面3 cm骨折[3]。桡骨远近端锁定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桡神经浅支和深支。常规锁定方法为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肤定位锁钉孔后,直接经软组织达皮质钻孔拧入锁钉。翟玉兴等[4]报告桡骨交锁髓内钉近端锁钉安全性的研究,认为定位器滑动,重复率高,盲目性大,增加了接触射线的机会。采用微创小切口前臂过度旋前位进行锁钉,术中直视下暴露桡骨小头及桡骨上段骨面,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容易、准确,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手术医生和患者接触射线的机会。桡骨交锁髓内钉近段锁钉采用前臂过度旋前位,于桡骨小头外侧微创小切口入路进行锁钉,对桡神经损伤概率较小。

晋升网简介

晋升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3425385.html,)

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晋升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3425385.html,)标准

最便捷的晋升通道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最丰富的医学文献最权威的医学期刊

最专业的医学服务

【参考文献】

[1]Lee S,Nicol RO,Stott NS.Intramedullary fixation for pediatric unstable forearm fractures [J].Clin Orthop,2002,(402):245 250.

[2]Sun YQ,Penna J,Haralabatos SS,et al.Intramedullary fixation of pediatric forearm diaphyseal fractures[J].Clin Orthop,2001,(301):69 70.

[3]张长青,曾炳芳,唐明杰,等.应用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4,3(1):19 20.

[4]瞿玉兴,赵洪,郑祖根,等.桡骨交锁髓内钉近端锁钉安全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22(5):314 316.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骨折论文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施斌锋,柯贤明作者单位:福建省沙县医院骨科,福建沙县365500 【关键词】闭合复位皮克氏针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骨折,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1],多发生于10 岁以下儿童,由于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如处理不当,易发生关节功能障碍、肘内翻畸形及缺血性挛缩等,将给患儿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我科于2004年5月以来,选择性地对30 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的方法治疗,经随访效果良好,现将治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 例,男19 例,女11 例;年龄1~13 岁,平均6.0 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按Gartland分型[2],Ⅱ型6 例,Ⅲ型24 例。术前有尺神经损伤2 例,无血管损伤者。受伤后开始治疗时间平均4.8 h,其中6 例就诊前有手法复位治疗史。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氯胺酮麻醉,患儿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手术在C型臂X线机监测下进行。 1.2.2 复位首先牵引复位,保持患肢肘屈50°前臂中立位,沿着患肢上臂的纵轴方向进行牵引,矫正重叠短缩移位和成角移位,然后在牵引下矫正尺偏或桡偏移位,最后矫正前后移位,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复位后“8”字绷带固定肘关节于屈曲120°位,助手维持前臂旋前位,以确保复位后骨折位置不变。 1.2.3 固定根据病情可选择三种固定方式,即经内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法、经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法和3枚克氏针固定法。根据年龄选用1.5 mm或2.0 mm的克氏针,一般8 岁以上的可用2.0 mm克氏针。具体方法是:选择肱骨外髁作为进针点,克氏针经皮刺入直达骨膜下,在肱骨干的矢状面上成角30°~40°以及冠状面上向后成角10°方向缓慢钻入,针尖穿透肱骨近端内侧骨皮质即停止进针,同法在肱骨内上髁处向外钻入另1枚克氏针交叉固定。若2枚克氏针均从外侧进针,应注意尽量使两枚克氏针不在同一平面上,使之呈交叉状态。若骨折粉碎严重极不稳定,可在内外侧交叉穿针的基础上,整合外侧交叉固定法,即内侧1枚克氏针,外侧2枚克氏针。C型臂X线透视证实正位及侧位骨折位置良好且克氏针均在骨质内,将克氏针尾端剪断,折弯90°,针尾留置于皮外约0.5 cm左右,敷料包扎。术后石膏托肘关节功能位固定3周,石膏拆除后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术后4~6周拔除克氏针。 2 结果 平均住院5 d(3~7 d)。本组30 例患儿全部获得随访,随访1~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8周,无一例发生感染,无一例出现Volkmann缺血性挛缩。2 例术后出现尺神经麻痹,加上术前尺神经损伤2 例,4 例神经损伤患儿1~8周完全恢复,无骨化性肌炎及骨骺早闭。 根据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3,4]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22 例:丢失携提角和丢失肘关节伸屈功能在0°~5°;良5 例:丢失携提角和丢失肘关节伸屈功能在5°~10°;可2 例:丢失携提角和丢失肘关节伸屈功能在10°~15°;差1 例:丢失携提角和丢失肘关节伸屈功能大于15°。优良率为90.0%。 3 讨论

骨折论文 (11)

分阶段微创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周伟刘阳王效东闫宇光朱玉杰作者单位: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目的探讨分阶段微创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自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94 例胫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合并开放伤70 例,均采用分阶段微创方法治疗。结果随访6~13个月,94 例骨折均在术后2~6个月愈合,患肢功能根据Johner2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63 例,良25 例,可6 例,优良率93.6%。结论分阶段微创治疗胫骨近段粉碎性骨折,尤其合并开放伤者,疗效满意。 【关键词】骨牵引微创内固定系统胫骨骨折粉碎性骨折 Staged Less Invasive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Comminute Fracture at Proximal Tibia ZHOU Wei,LIU Yang,W ANG Xiao2dong,et al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Xi′an Red Cross Hospital,Xi′an 71005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taged less invasive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comminuted fracture at proximal tibia.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3 to December 2007,94 cases of comininuted fracture at proximal tibia,including 70 cases with open wound,were treated with staged less invasive methods and followed up 6 to 13 months.Results 94 cases achieved solid osseous unions from 2 months to 6 months postoperativly.Th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63 cases,good in 25 cases and fair in 6 cases according to Johner2wruhs knee scoring.The functions of knee joints was excellent and good at the ratio of 93.6%.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taged less invasive treatment of comminuted fracture at proximal tibia were excellent,especially with open wound. Key words:skeletal traction;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proximal tibia;comminuted fracture 胫骨近段受到较大暴力后多形成长节段粉碎骨折,稳定性极差,出血较多,常常伴有严重的开放伤及软组织挫伤,并可继发张力性水疱,在临床治疗中较为棘手[1]。笔者自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采取分阶段处理,并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治疗94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4 例,不包含有明显神经血管损伤的病例,均为新鲜骨折,男78 例,女16 例;年龄22~68 岁,平均42 岁。车祸伤52 例,重物砸伤35 例,坠落伤5 例,硬物击打伤2 例,其中开放伤70 例。骨折按AO分型,42B型22 例,42C型72 例(其中15 例波及关节面,但关节面移位不明显)。 1.2 治疗方法微创概念应贯穿于治疗全程,明确诊断后及时固定,减少搬动,开放伤口予以清创缝合。Ⅰ期(第一阶段)81 例行布朗氏架跟骨牵引,同时对症止血、消肿、抗炎,处理张力性水疱,并作好术前准备,观察并预防并发症,4~8 d后通过床头透视进行手法整复,调整牵引重量,可塑夹板固定。经过约1~3次调整,保证功能复位后维持牵引及夹板固定,鼓励脚趾活动。另13 例因创面污染严重或有骨质缺失,行可调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持续抗生素灌注冲洗10 d~2周,并在透视下通过调整外固定架复位。经2~4周皮肤条件改善,肿痛消除,骨折复位满意,并已有纤维连接。Ⅱ期(第二阶段)行LISS内固定治疗,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在胫骨平台下前外侧作长约4 cm弧形切口,分离至骨质,透视下LISS沿胫骨外侧紧贴骨面插入,安装外瞄准器,经皮螺钉固定,使用拉力复位器使钢板

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论文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摘要] 随着整个社会快速进入老龄化,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病人逐渐增多,该病已经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基于股骨颈解剖特点,骨折后极易导致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褥疮、泌尿糸统感染、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因此,极积创造条件,采用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必然选择。本院自2005年2 月至2011年6月,对8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44例病人进行了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满意,现将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问题做一总结。 [关键词] 高龄股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86-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4例,男21例,女23例; 年龄:80-85岁21例,85-90岁18例,90岁以上5例。致伤原因:摔伤38例,车祸伤6例。伴有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14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8 例,肺气肿、肺功能轻、中度障碍12例,糖尿病3例,泌尿糸疾病4例。其中16例伴有两种以上并发症。 1.2 结果本组44例获得6个月到5 年的随访。根据charnley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标准评定[1],vi级28例,v级11例,iv 级4例,ⅲ级1例。获得满意的疗效。 2 护理要点

2.1 增强病人手术耐受力高龄患者常有一系列内科疾病,术前须对患者重要脏器功能进行综合评定,特别是心、肺、肾功能。对高血压患者每天监测血压至少2次,指导病人按时服药,提供血压参数,以利于治疗过程中调整用药量,使血压控制在收缩压 150mmhg、舒张压90mmhg以下。对糖尿病患者指导病人严格控制饮食,调节饮食,定时监测血糖变化,使空腹血糖接近正常值或允许范围,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尿糖“0-+”之间。鼓励和督促患者积极进行床上活动及锻炼,预防肺部感染。根据老年病人为减少排尿次数而有意减少饮水量的特点,尽早指导病人训练床上排尿,以防止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出现。 2.2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入院后存在忧虑、恐惧,适应病房环境相对较差,很多患者出现对治疗的悲观,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忧郁、易伤感、情绪极端低落[2]。而心理因素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3],应指定专职护士深入病房,在接触中取得沟通,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体贴入微的照顾使病人尽快消除孤独和寂寞感。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结合临床出现的症状,有选择地讲解医学相关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及同种病例的良好愈合,消除患者顾虑,增强病人战胜疾病意志和信心,从而取得病人的配合。 2.3 其他护理老年患者因体质较弱,一旦卧床后,易出现腹胀、便秘的情况,护士应指导病人多吃水果、蔬菜,必要时可按医嘱服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因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率较高,特别要保

骨折病患伤肢护理策略分析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骨折病患伤肢护理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几乎所有的骨折,都会引起伤肢的肿胀,通过采取不同的方法消除、缓解患者肿痛,对患者伤肢的恢复意义尤为重要。关键词:骨折伤肢肿胀护理骨折一般发生突然,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大,治疗周期长,各种并发症多,特别由于骨折损伤和出血使伤肢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性肿胀皆有发生,因此,掌握骨折后如何护理肿胀的伤肢对患者伤肢的恢复意义尤为重大,现将我科护理肿胀伤肢的体会介绍如下:一、认真评估伤肢状况,迅速查明引起肿胀的原因,及时对症处理。二、适当抬高患肢,如无禁忌应早期恢复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促进损伤局部血液循环,以利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防止减轻或及早消除肢体肿胀。三、损伤早期局部可冷敷,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使损伤破裂的小血管及时凝固,减轻肿胀,方法一般可用冰袋内装冰块加水,或用冰块外裹毛巾置于肢体上面,也可用亚低温治疗仪包裹患肢,温度设置,不宜太低,在2-4℃左右即可。四、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如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股骨骨折做股四头肌舒缩活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它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此期间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五、如肢端肿胀伴有血液循环障碍,应检查夹板、石膏等外固定物是否过紧,若固定过紧应及时解除压迫。六、对严重的肢体肿胀,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 1 / 2

骨折论文 (7)

骶骨骨折的分型 作者:邵越峰,卫小春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山西太原030001 【关键词】骶骨骨折分型 骶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但在临床诊治中很容易被忽视。1847年Malgaigne 在其著作中对骶骨骨折的治疗进行了讨论,并提到有关骶骨骨折的描述最早可一直追溯至7世纪,但一般认为Malgaigne是此类损伤的首位报道者。此后对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文献中有关记载亦不多见。直到1945年才有学者作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和讨论。以往认为骶骨骨折比较少见,近年来对其报道有所增加,但国内文献中专文报道仍十分少见。根据现有的病例报道,对于骶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分类、诊断及治疗选择,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争论。因此本文对骶骨骨折的分型做一综述。 1 Denis分类法 Denis[1]根据骶骨解剖将骶骨分为3个区,即Ⅰ区:骶骨翼区;Ⅱ区:神经孔区;Ⅲ区:椎管区。再根据骨折所处的解剖部位确定分类类型,分三型。Ⅰ型:骨折位于骶神经孔的外侧,骨折线通过骶骨翼;Ⅱ型:骨折经骶神经孔;Ⅲ型:骨折位于骶神经孔内侧(中央侧)。横行骨折由于骨折累及椎管,属于Ⅲ型骨折。 这一分类的优越性在于其可将骨折形态与临床表现及治疗选择较为紧密地联系起来,即Ⅰ型与Ⅱ型损伤一般仅累及一侧神经根,而Ⅲ型骨折常损伤双侧神经根并引起膀胱或直肠症状。在其报道的一组776 例骨盆骨折中有236 例骶骨骨折,所占比例高达30.4%。其中Ⅰ型损伤中5.9%(7 例)发生神经损害,在这7 例中有6 例为坐骨神经或L5神经根损伤;而Ⅱ型和Ⅲ型损伤中发生神经损害的比例各为28.4%和56.7%。这一分类的不足在于,评价骶骨骨折的同时将其与整个骨盆环的稳定性割裂开来。Montana等[2]还根据CT扫描对骶骨骨折进行分类,这一分类仍存在着与Denis分类相同的局限性。但Denis分型简单、实用,目前已成为较公认的分型方法。 Gibbons[3]将Denis Ⅲ型骨折又分为两型:纵形和横形骨折。两者损伤机制不相同,纵形骨折常伴有严重的骨盆损伤,而横形骨折则可独立存在,多见于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常伴有严重的神经损伤,又称为跳跃者骨折。 2 根据骨折线分类 该法也为常用的分类方法之一,根据骨折线的走向分为垂直形、斜形和横形骨折。Fountain等[4]则根据骨折线形态将其分成横形与纵形骨折。其中垂直形骨折最为多见。为此,Schmidek[5]及其同事将垂直形骨折进一步分为4个类型,即:a)侧块骨折;b)近关节的骨折;c)劈裂骨折;d)撕脱骨折。 3 Schmidek分类法 Schmidek[5]按创伤机制将骶骨骨折分类。 3.1 直接创伤 3.1.1 贯通伤最常见为火器伤,虽常同时合并有内脏损伤,但骨折多局限于后骨盆环,对骨盆的稳定性破坏较小,该类骨折为稳定骨折。 3.1.2 粉碎骨折为严重钝性伤所致,骶神经根常常受累。 3.1.3 低位横形骨折为直接打击尾骨所致,导致骶尾部向前移位。 3.2 间接创伤骶骨骨折大部分为间接创伤所致。90%合并骨盆骨折,25%~50%合并有神经损伤。

骨折手术论文术后护理论文

骨折手术论文术后护理论文 尺桡骨干双骨折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及疗效观察 [摘要]回顾性分析了28例尺桡骨干双骨折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的过程,探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观察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对此类患者的疗效,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 关键词:尺桡骨干双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疗效观察 尺桡骨干双骨折在临床最为常见,常由外伤、车祸、暴力等因素所致。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科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28例,并同时加强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中,男20例,女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2岁,右侧20例,左侧8例,全部为新鲜骨折,均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时间最长36天,最短14天,平均22天。 2 护理 2.1 饮食 骨折初期全身症状明显期间,供给的食物少含残渣,不食油煎、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为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根据骨折愈合分早、中、晚三个阶段和病情配以适合的饮食。 2.2 术前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作好记录,观察双手活动是否正常、血运及

感觉情况。术前采取患肢石膏托外固定可使患肢制动,此时要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避免石膏过紧、过松,观察皮肤受压部位,是否有石膏变形、扭曲及断裂现象,防止感染、压疮、前臂间隔综合症的发生。 2.3 术后护理 术后患肢必须保持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进行患肢的主动活动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2.3.1 早期康复护理(术后1--2周内)。术后2周内局部疼痛、肢体肿胀、骨折端不稳定,功能训练的目的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症状,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此期的护理首先是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变被动活动为主动锻炼,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方法,在复位固定麻醉消失后,即鼓励患者以主动活动患肢肌肉为主,在保证局部固定的前提下,活动相应的关节,具体按下列步骤训练:患肢肩关节主动运动(开始阶段可在健手的帮助下进行),患肢前臂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患肢各手指运动和用力握拳及张手运动,健肢前臂肌肉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重复练习,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绝对禁止患肢前臂旋转运动,练习强度以不引起剧烈疼痛和肿胀加重或以患者感觉轻度疲劳为宜。同时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时获得反馈信息,随时修改计划,使患者能针对自身问题,做到切实有效的功能锻炼。

骨折诊断论文 骨折治疗论文

骨折诊断论文骨折治疗论文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下颌骨 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下颌骨多发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下颌骨多发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骨折块移位特点和类型等空间信息。并指导临床手术。结论螺旋CT的三维成像技术,在影像显示上有独特的优势,可直观地了解下颌骨骨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四周结构的解剖关系,对骨折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和术前、术后对比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骨折;下颌骨;三维重建;多排螺旋CT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创伤所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及时、准确地对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骨折移位程度做出诊断,对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多排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外科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院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共24例下颌骨骨折的病例并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结果分析,旨在探讨三维重建成像对颌面部多发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共2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7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6例,坠落伤5例,其他3例,合并面骨骨折2例,合并脑外伤的1例。 1.2 扫描方法采用东芝Aquilion 16层螺旋CT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眼眶下缘平面至下颌骨下缘。准直0.5×16/1.0×16 mm 螺距1.5,将原始数据重建成层厚1 mm,间隔0.5。 1.3 三维重建将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对每例患者均运用3 种方法进行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ted,MPR)法,表面阴影遮盖(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法和容积渲染成像(volume rendering,VR)法。骨折的判断以二维图像作为参考标准。 2 结果 24例下颌骨骨折中多为复合性骨折,其中24例下颌骨骨折合并3例颧弓骨折,4例合并上颌骨骨折,其中下颌骨体部骨折8处,角部的骨折6处,单侧髁状突骨折并颞颌关节半脱位或脱位4处,双侧髁状突骨折并颞颌关节半脱位或脱位6处。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显示了对于眶下缘及下颌骨下缘骨折和周围颅骨受累情况,尤其是骨折线不规则走行方向和长度显示清晰,准确显示了骨折的部位、数目和断端移位方向,对临床医师制定科学的手术方案、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减少手术盲目性具有重要意义。 3 讨论

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论文: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

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论文: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 [关键词] 骨折病人;功能锻炼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采用锻炼的方法,提高及恢复肌肉力量,刺激潜在能力,以恢复或代偿已失去的功能,实现生活自理,重归社会正常活动。因此指导病人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是骨科疾病治疗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骨科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我科自2007年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以来,一直重视患者的功能锻炼,现将我科功能锻炼的应用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65例,其中男100例,女65例,年龄15~96岁,四肢骨折90例,锁骨骨折30例,椎间盘突出症21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13例,脊柱骨折6例,骨盆骨折5例。 1 护士首先要宣传功能锻炼的意义 康复不仅与疾病本身和手术操作技术有关,还与患者的信心、精神状态及对康复治疗配合程度密切相关[1]。骨科患者由于疾病累及骨骼,往往出现焦虑、恐慌、悲观情绪,担心愈后。护士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介绍功能锻炼的目的,使其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动”与 “静”,“练”与“养”的关系,消除思想顾虑,自觉进行锻炼。在进行功能锻炼时,护士应以表扬、鼓励调动患者的积

极性,要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至强的原则。 2 制定锻炼计划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进度,制定计划并随时调整,指导功能锻炼的方法。 2.1 石膏外固定术后:抬高患肢,其肢体摆放,应以舒适、有利于静脉血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则。石膏未干前,避免移动肢体,且勿用手托起石膏,以免由于石膏凹陷引起局部皮肤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 2.2 四肢骨折术后:用枕头、支架等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远侧端高于近侧端,以利于血液回流,消除水肿。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醉消失后,可作直腿抬高锻炼,术后3天可主动锻炼,抬高角度30-70度,每日锻炼时间可酌情掌握,逐渐增加;术后1-2周,可进行腰背肌锻炼,在腰围保持下可下床活动。 2.4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主要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和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以免长期固定造成股四头肌萎缩、粘连、髌骨及膝周软组织粘连、挛缩、踝关节及足部其它关节强直等。 2.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训练:1)手术当天即开始进行患肢足趾和踝关节跖屈背伸运动练习,以促进血液循环。2)术后第1天,增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3次/日,每次持续15~20min;3)术后第3天取半卧位,做较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