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及现代启示_乔榛_徐龙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及现代启示_乔榛_徐龙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及现代启示_乔榛_徐龙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及现代启示_乔榛_徐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2014年第2期摘要:收入差距现已成为一个凸显的世界性问题,作为最发达的美国因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发经济危机并向全世界扩散;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收入差距扩大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无法自拔;多数转型国家也为收入差距扩大而困扰。所有这些国家呈现出来的收入差距问题的背后都有自由市场或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阴影。这意味着当今现实对经济学理论或收入分配理论提出新的要求。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强调收入分配实际上是以要素“地位”为根据并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体现出一种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新解释,或者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收入分配研究新范式。

关键词:马克思;收入分配;《资本论》;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经济危机;中等收入陷阱;主流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2-0008-05

●理论经济学

名家论坛何炼成新世纪“盛世危言”

2014年3月第35卷第2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r.2014

Vol .35No .2收稿日期:2013-09-11

作者简介:乔榛(1964-),男,内蒙古集宁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及现代启示

乔榛,徐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一、引言

人类的特殊生存方式与社会生产性质使生产和分配这两个问题成为永恒的主题。经济学家更是不遗余力地在这两个问题上不断地探索和开拓。古典经济学的诞生就是从研究财富的生产开始的。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把自己的奠基之作叫做《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如何增加国民财富,斯密提出的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又需要进一步发展分工,分工的发展与交换或市场的规模和范围有关。而市场是如何运行的?这涉及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核心范式,首先一个良好的市场一定是自由放任的,因为这可以为每个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人”提供最佳的利益实现途径,为此,尽量减少对市场进行干预,哪怕是拥有强大权力的政府。在斯密的古典经济学逻辑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对生产和分配这两个基本问题的经典分析。生产创造的财富势必要在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首先,生产出的财富多少决定着生产者可以分配的对象多少,因此要尽力实现财富的增长;其次,生产的财富一定时,这些财富在参与生产的要素所有者之间如何分配,不仅适用于市场机制,而且也与各要素所有者的地位有关,这既决定于各要素所有者的交换地位和生产地位,也受到国家干预的影响。如此可以看到,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中,无论是生产还是分配,其具有的丰富内容,使他名副其实地成为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然而,作为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巨大贡献是提供了一些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而不是最终的标准。

我们仅从分配来看,斯密就分配的根据提出了“贡献”和“地位”两种机制。各生产要素基于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使各要素所有者获得相应的收入,如工人获得工资、资本家获得利润、地主获得地租,其具体的量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另外,各生产要素还基于它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了各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的多少,如资本所有者之所以获得较劳动所有者更多的收入是因为他们较劳动者具有优势地位,这正如斯密所讲:“要预知劳资两方谁占有利地位(劳资两方协议中),谁能迫使对方接受自己提出的条件,决非难事。雇主的人数较少,团结较易。加之,他们的结合为法律所公认,至少不受法律禁止。但劳动者的结合却为法律所禁止……况且,在争议中,雇主总比劳动者较

能持久。”[1]

斯密的这一关于分配的理论框架,受到后来经济

学家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不同取向的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以古典经济学的继承者为名,对斯密的分配理论做出了基于资本主义制度现实性取向的发展。斯密提出各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它们在生产中的贡献。而各要素的贡献该如何确定?这成为新古典经济学发展斯密分配理论的出发点。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借助于市场供求来解释各要素在市场中的贡献,即劳动力供求决定了劳动力的价格,也就是工资;资本供求决定了资本的价格,也就是资本家的收入;土地供求决定了土地的价格,也就是地租。这成为西方经济学对分配的标准解释。

马克思经济学也有着古典经济学的渊源,因此,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也有斯密分配理论的元素。当然,马克思经济学从不讳言的阶级性决定了他对斯密分配理论继承的基本取向,即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主要决定于他们在生产

中所处的地位。而且以此为出发点,马克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收入分配理论。对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还是其他经济学家都少有完整的概括,即使有所提及也显得有些零乱。我要做的就是对马克思的收入分配进行较为完整的综述,并从中找到其具有现代启示的理论元素。

二、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地位和内容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和分配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精炼、概括,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然而,从这些理论的另一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完整的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首先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个理论梳理。马克思整理出版第一手稿时,发表了一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小册子,其内容集中阐发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这后来被认为是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完整表述。他把分配看作是生产关系的一个环节,而且分析了它处在生产关系中所具有的地位,“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消费表现为中介环节”[2]。

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其研究对象进行了概括性的表述:“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3]对这一非常明确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给出不同解释。在此,我不想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只是借此说明马克思的这一表述中并没有直接提及分配,这可能是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学者们忽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原因,因为把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概括为七个部分并没有给予收入分配理论独立的位置。其实,收入分配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无疑是马克思经济学最核心的部分。资本家占有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这一方面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另一方面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分配关系,工人获得自己的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劳动力价值,资本家获得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这实际上反映的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分配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所以最终会被消灭,就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分配关系基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而导致一方面财富越来越向少数资本集中,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相对甚至是绝对贫困越来越严重。如此,财富的集中也就是垄断发展成为,“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4]。马克思在《资本论》得到的这一结论尽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但是作为这一规律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配”,具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灭亡最直接的意义。目前,人们对马克思这一结论所持有的怀疑态度,多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没有消亡,相反,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是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发展自己经济的。对于这样的诘难,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寄托于长远或最终的说法,而应该正视这样的事实,并能够认识到这与资本主义国家改变影响其命运的最直接的机制有关,而这一机制最核心的部分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收入分配做了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没有马克思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那么就很难回答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并且使马克思经济学也面临极大的、来源于当代资本主义现实的挑战。

其实,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体现出一个相当完整的收入分配理论。马克思从一般的意义上分析了生产与分配的关系,这是经济学面对分配必须探讨的一个基本问题。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收入分配的研究是马克思基于时代所进行的现实分析。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收入分配的对象、根据和影响因素;不仅涉及微观领域的分配,而且还涉及宏观领域的分配;不仅涉及各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而且还涉及要素所有者作为个整体内部的分配。对围绕分配的效率和公平问题,马克思也进行了基于自己世界观的分析。

生产和分配是经济学研究分配问题必须要涉及的一种基本关系。因为分配的对象就是生产的财富或创造的价值,生产的财富或创造的价值多少决定着分配的性质,即当生产的财富很少时,分配一定是平均分配;当生产的财富比较多的时候,分配就会出现差距;当生产的财富非常充分时,分配会实现按需分配。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分配从来不是被动的,不同的分配形式会通过对人的影响来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这种关系在马克思的辩证法框架下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资本主义制度的分配首先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之上。“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5]。因此,资本主义的分配在微观层面上,涉及的是劳动过程生产的产品要在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进行分配。在我们熟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资本家和雇佣工人获得的收入分别被称为剩余价值和工资。而资本家和工人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工资是如何确定的?对此,在教科书中较少分析或很少归结。工人的工资也就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首先是在劳动力成为商品具有的一种商品的内在属性。任何商品都有两方面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当然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就其价值来说,“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它也随着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量的改变而改变”[6]。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作为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这就是说,虽然雇佣工人获得的是工资,但工资最终定在一个什么水平上,这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围绕雇佣工人工资,资本家竭力主张自己作为买者的权利,极力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进而相对地压低工人的工资;雇佣工人也要坚持自己作为

理论经济学乔榛,徐龙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及现代启示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2014年第2期

卖者的权利,努力把工作日限制在一定的正常量内或相对地提高自己的工资。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一个与雇佣工资相对的量,即在一定的新创造价值的前提下,雇佣工人的工资提高意味着资本家的剩余价值降低,而降低雇佣工人的工资意味着相对地提高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但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根据。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无疑是对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种占有。但这是从劳动价值论或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讲的,说到底这是一个生产问题。而马克思从来就没有把生产和分配混为一谈,生产是财富或价值的来源,而分配是参与生产的各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的一种结果。马克思从来也没有否定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如他所说的:“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7]也许这会被认为是偷换概念,因为马克思这里讲的使用价值,而不是讲价值。其实,如果不在商品经济这一环境中,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分是没有意义的,自给自足关注的只是使用价值。即使是商品经济,在劳动过程结束后的直接成果也是以使用价值的形态存在着,只有这些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卖出,其价值的形态才会显现。如果资本家借助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料参与分配,其根据就在于生产资料在产品的生产中发挥了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还是决定性的,显示出资本具有的决定性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参与分配的根据不需要其在价值创造中发挥作用,而是其在产品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因为这是分配最基本的根据,在商品经济还没有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时,分配就已经存在,这意味着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分配最基本的根据。把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分配结合起来,他们所获得收入的根据主要是其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这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对斯密分配理论的一种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且是对斯密关于收入分配的“地位论”的发展或深化。

资本主义制度的分配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是马克思把收入分配的根据建立在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地位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可以把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扩展到更广的领域。决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地位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存在于生产过程中的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市场因素和国家干预的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一些变化。按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划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截至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即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了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相对地位。在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生产表现为一个“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8]。这意味着工人的数量决定了分工范围,因而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追求生产扩大的目的,或者通过增加雇佣工人的人数,或者通过提高雇佣工人的工资。尽管就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来看,资本家还是

处于主导地位,但对雇佣工人约束的手段比较少,由此决定的收入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雇佣工人的。而到了机器大工业阶段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即“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9]。这样的变化带来对劳动力的巨大影响,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机器的挑战,用机器替代工人或排挤工人成为资本家手中的一张王牌,工人自此受到资本家的控制,而且资本家还会不断地提升这种控制力,把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作为积累的主要方向,“一旦资本主义制度一般基础奠定下来,在积累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时刻,那时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10]。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发展到资本可以控制劳动力供求的阶段。当然,这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形式,目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不相同了,这一变化自然也会影响到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地位。这一点在后面进一步说明。

外部因素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国家干预的不同性质,它们作为外在的因素影响到资本和劳动力在生产中的地位。马克思把工资作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一方面其价值基础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另一方面其价格变化受到劳动力供求的影响。当一个资本家到劳动力市场上雇佣工人,这表面上是一个平等交换过程,资本家开出自己的价格,工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接受资本家的条件,最终一个局部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终结了资本家和工人的交换过程。在这一领域,劳动力的供求自然会影响到资本家与工人达成的劳动力价格水平。如果劳动力过多,其价格或工资水平就低,相反,如果劳动力不足,其价格或工资水平就高。这好像是回到了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其实,马克思劳动力市场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自由市场大不相同。马克思突破了古典经济学的教条,揭示了劳动力供求受资本影响的逻辑。劳动力的供给与人口总量有关,或者人口总量决定着劳动力的供给量。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的供给远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过程,劳动力的供给要受到资本的一定程度的控制。因为资本雇佣劳动力的目的是要其进行劳动,而资本虽不能影响劳动力的数量,但可以影响到劳动,通常的做法是增加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以增加劳动力的劳动供给。劳动力的需求本身就是来自资本的雇用,资本可以通过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相对甚至是绝对地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劳动的需求同资本的增长并不是一回事,劳动的供给同工人阶级的增长也不是一回事。……资本在两个方面同时起作用。它的积累一方面扩大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工人来扩大工人的供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的压力迫使就业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的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劳动供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的运动成全了资本的专制”[11]。

国家对劳动力工资和劳动时间的干预,这是马克思超越古典经济学又领先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中尽管也论述了政府的职能,但限制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仍然是其理论的一个核心。斯密的那句名言——

—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一直被西方保守主义经济学奉为圭臬。马克思虽然没有被西方宏观经济学承认为一个源泉,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其经济学中关于国家干预论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放任无疑是一个神话,“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12],从十四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到十七世纪末,资本正是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即劳工法的帮助,达到了为占有更多剩余价值而延长工作日和降低工资的要求。而到了资本主义成年时期,国家为了更长远地保持资本主义的活力,又通过了对劳动时间的强制加以限制的法律,即工厂立法,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一开始,甚至它的前史就不是自由放任的。国家政权作为资本的后盾,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就国家政权的基本取向来看是倾向于资本家的。因此也成为提高资本家在生产中地位的一个重要支持力量。

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初次收入分配中关于资本和劳动分配关系中,而且马克思还对资本内部,即各种性质的资本围绕剩余价值分配做了分析,这里不做具体介绍。此外,马克思对收入再分配问题的分析,很少被纳入到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中。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针对拉萨尔提出的“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的一切成员”[13],不仅指出了其中包含的不正确的经济学含义,而且还指出了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实际上是一种空想。在集体或社会生产的总产品中必须做一些扣除,包括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此外,对于剩下的总产品中还必须做一些扣除,包括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对这些具体的扣除,一定有着时代的特征,与今天的收入再分配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但这足以表明在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中还包含着再分配这一重要环节。如此使得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

从现代收入分配结构来看,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重点在于对初次收入分配的分析。而且把初次收入分配的根据确定为各要素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当然,这种地位要受到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虽然马克思的具体分析没有涵盖内在和外在的所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是不断变化的,但这丝毫不影响马克思分析具有的独特性。因此,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无疑是分析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点。

收入分配除了这些涉及分配的对象、根据等内容外,还包含着一个重要命题,即收入分配的效率和公平问题。对此,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也有完整而独特的分析。

概括地讲,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收入分配的效率是给予很好评价的。资本家剩余价值的贪欲,不仅发生了拜物教的异化,而且还在一种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实现了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人为了能够被资本家雇佣而获得一份工资,也需要强化自己的劳动,否则就会被解雇成为相对过剩人口。如此的分配机制为资本家和工人注入了最为强大的动力,如此形成的活力使资本主义生产加速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不到一百年时间所取得的巨大生产力进步的肯定,实际上就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效率所做的证明。这其中当然有着收入分配为各要素所有者注入强大动力的功劳。不过,马克思在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收入分配具有效率的同时,也说明了这种分配的最大不公。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对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价值的占有,这就是所谓的剥削。但是,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所阐述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分配不公平,并不仅仅在于这种剥削本身,而且还体现为资本家基于自己的优势地位形成了与雇佣工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这种从收入分配的结果形成的不公平,使雇佣工人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实现,最终这种差距还会影响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运行,出现如经济危机这样的周期性灾难。如此的一个体现收入分配的有效—不公—无效的逻辑,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收入分配所包含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独特分析。

三、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现代启示

收入差距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属于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一定时期或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还可能是一个有利的因素。不过,在当下,收入差距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问题。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掀起的私有化和自由化运动,使得二战后因实施国家干预而缩小的收入差距逆转为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这是2008年首先发生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因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深陷“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转型国家主要是过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也无一例外地出现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而且这一趋势现已成为制约这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差距的这一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自由市场理论影响,或者是以此为理论基础构建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结果。所以,无论是想对这一现实做出合理解释,还是想找到一个改变这种收入差距趋势的思路,都需要调整基础理论。通过以上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综述,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有着更为明显的现代取向,在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对理解现代收入分配问题非常有意义的理论启示。

收入分配的根据并不是各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而更现实的决定各要素收入的根据是它们在生产中的地位。这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解释发生在现代国家收入结构变动的趋势。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普遍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而且各国普遍实行的国家干预不仅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繁荣,而且其中的一些支持普通劳动者的法律和制度提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也正是这一变化使得劳动者收入在二战后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从而缩小了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解决滞

理论经济学乔榛,徐龙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及现代启示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2014年第2期

Marx's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and Modern Enlightenment

Qiao Zhen,Xu L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

Abstract :The income gap has been becoming a prominent global issue.United States,as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ry in the world,its crisis based on the income gap has been widening and spreading into the world.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bogged down the "middle -income trap"due to the widening income gap and most transition countries are also plagued by the widening income gap.All these income gap problems are under the shadow of the free market or the western mainstream economics.This means that today's reality puts forward the new request for the economic theory or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Marxist'theory of distribution is actually based on the elements of "status",and be influenced by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which embody a new interpretation o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different from west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or an optional new paradigm researching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Key words :Marx;income distribution;Das Kapital;Adam Smith;classical economics;economic crisis;middle-income trap;mainstream economics

涨问题为名,极力回归自由市场经济,再私有化和放松管制成为这个时期的政策导向。结果这些国家的收入结构逆转,收入差距又开始扩大。这种变化绝不是各要素的贡献因此发生了逆转,而最为关键的是各要素的地位因此发生了改变。

影响收入分配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在现代都有较大的变化,因此改变了各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对要素地位的这一结构性分析在现代社会体现得更为明显。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截至机器大工业。但马克思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在不断演进,又经历了电气化阶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启了信息化的进程。如果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三个阶段的研究发现了劳动力随生产方式变革有着不同地位的事实,那么这一逻辑应该能够进一步延续到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下,而且劳动者的地位也一定会在新的生产方式下发生新的变化。事实上,在信息化的生产方式下人的作用超越了生产资料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当然也包括劳动力这一因素,不过,这时的劳动力更为凸显的是其人力资本的质量而不是劳动力的数量。因此,信息化下的生产方式虽然为提高劳动力的地位提供了机会,但带来的是一个劳动力结构问题。这种地位变化对于劳动力收入的影响也具有结构性特点,劳动者素质越高越容易获得高收入,劳动者的素质越低越难摆脱低收入的状况。

马克思对市场和国家影响各要素地位的分析,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也有了新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无疑是各生产单位最重要的环境,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力市场并不是独立于资本之外的,而是受到资本的影响甚至是控制。在现代社会,劳动力供求同样延续了受资本影响和控制的状态,只是资本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不仅在于资本规模及其结构对劳动力供求所发挥出来的作用,而且资本的范围

扩张也会对劳动力供求产生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不同,发达国家更容易借助资本范围扩张产生对劳动力需求的有利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则难以在劳动力需求方面取利于这种资本范围扩张。国家干预对于现代社会的各要素地位的影响进而对各要素收入的影响更为突出。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变化与国家干预的变化密切相关,而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在发展和转型的背景下其国家干预倾斜于增长与转型本身,对普通民众的关注并不够,因此,这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都会呈现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理解现代社会的收入分配和缩小各国普遍面临的收入差距,需要有一种更有解释力的收入分配理论来指导以找到一些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从我们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综述以及带给现代的一些启示,可以坚信把马克思的收入分配完整地概括出来,并以此建立一个分析的框架,不仅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对于解释和解决当代世界的收入分配问题意义重大。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8:60-6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91.

[3][4][5][6][7][8][9][10][11][12]马克思.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831-832、358、105、57、375、408、682、702、300.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3:5.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综述

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综述 信息来源:财经信息网日期:2011-07-11 作者:[崔丹] 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作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分配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政治的稳定。收入分配理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经济学家对其研究日渐深入,也得出了许多新的成果。自库兹涅茨假说提出之后,研究重点集中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由于缺乏统一的实证分析结论,理论学家从多个角度研究两者相互影响的机制。本文梳理了收入分配理论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并从政治经济机制、社会稳定机制、市场规模机制等介绍了相关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 收入分配理论演进概述 收入分配是经济学家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回顾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发现对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十分庞杂,从产生至今共经历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当代的收入分配理论三个阶段。 古典经济学家曾对分配理论给予极高的重视,侧重于讨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威廉·配第最早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此后,亚当·斯密将前者的理论作为研究社会财富创造和分配等问题的出发点。而针对分配问题进行开创性研究的则是古典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他始终把收入分配作为研究中心,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正是商品在参与生产过程的各阶级间的分配规律。 新古典经济学家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从生产要素角度研究分配规律的传统,发展形成了成熟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以边际生产力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认为边际生产力决定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分析了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以及由此决定的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等一系列分配变量。 同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过程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了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和体制变化同收入分配状况和趋势的内在关联。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剩余价值规律促使资本集中、积聚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产业后备军队伍不断扩大,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于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周期性爆发, 经济发展在经济危机强制调整中辗转行进。经济制度变动是决定收入分配机制的观点,是马克思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关联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当代收入分配 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收入合理分配问题的研究,大致可概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产生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②自然科学前提③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阶级属性、根本特征、社会作用)。 二、物质与意识 1.辩证唯物主义 的物质观 2.意识的起源、 本质与作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①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 哲学的主要派别 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意识的本质 ③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

现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知识分享

现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内容提要 科技改变生活,知识改变命运。”这已经成为20世纪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的座右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成果越来越迅速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为人类提供新的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的途径,带来巨大的利益和效益,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生存的需要、无尽的欲望和漫天的遐想,不断驱动着科技的发明、生产和消费。人们藉助科技产品的功能,取得更舒适的生活方式。如今科技己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分别从衣,食,行,信,医,娱乐六个方面表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主题词:服装,食品,交通,网络,医学,娱乐 五彩缤纷的奇装异服 衣服的款式有多种多样,加上科技的成分就更加吸引人了。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在享受高科技产品的同时,也在承受着一些高科技产品所带来的负效应,如幅射、电磁波对人们的健康所造成的潜在影响已众所周知。 所以日本的日清纺和东宏公司合作,首次开发出电磁波防护服。这种防护服可防止计算机、复印机等电子机械释放出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电磁波在画面显示和运转的电路中产生,被认为是造成妇女生育异常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原因之一。这种新开发的防护服的衣面和衬里使用的是一般服装——羊毛、聚脂混纺和棉纱等纤维。只是在衣服的里和面之间缝入了织成细微网状的具有导电性能的新纤维材料。这种新材料可以吸收电磁波,使之变成静电并释放到空气中。此外,这种衣料柔软,具有任意着色等特点,深受科研人员和白领阶层人的欢迎。 运动鞋大概是发展最快的鞋类了。从17世纪到现在,尽管款式的尖钝宽窄在不断变化,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大体的模样却没有改过。运动鞋的发展史尽管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但从第一批“祖宗辈”产物到现在的时尚新品,真是有脱胎换骨的感觉。 我们都知道(也许还穿过)橡胶底的“解放”牌跑鞋,直到80年代,我们脚下的跑鞋充其量是它的改进版、强化版。国外一些先进产品的引入,让我们知道了还有什么“抓地力”、什么“系数”,原来运动鞋的设计还有这么多讲究。就拿耐克鞋的最新款式来说吧。SDMTriax100就颇具代表性,它是采用了信息器件的跑步运动鞋。SDM代表速度距离监控器(SpeedDis-tanceMoni-tor)。它能够以98%以上的准确性测量跑步的距离和速度。这种新型运动鞋上有轻而坚固的传感器,可以将距离和速度信息准确地传送到配套的手表上,超强抗震的结构设计大大地避免了使用者也许会因疏忽或不慎重而引出的种种隐患。总而言之,穿上这么一双运动鞋,不跑上那么三五圈还真感觉有点对不起它。 健康食品 “民以食为天”,今天的我们不局限于对食品样式和种类的要求,而更加追求健康食品。利用科技原理制造各种食品,已成为发展中的必然。食品生产经历了了几个重要阶段:由天然食品到加工食品;由温饱型到风味型;由荤素搭配到讲究营养;由饮食享受到强身保健。显而易见,当今人们膳食不缺营养,而日益受到重视的是食品的安全可靠性。一瓶纯净水,价格高于送货上门的牛奶一倍以上,仍然畅销全国,消费者为的是安全方便。所以说目前科技食品已占据了市场重要位置。 腾云驾雾 与生活在以往时代的人相比,我们是幸运的。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与便捷。从独轮车到汽车再到今天的飞机,轻轨,地铁,交通便利了,人与人的沟通也就方便加强了。 2001年3月1日,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工程在浦东新区动工兴建。与即将在长城脚下投入建设的高速列车相比,总投资为89亿元人民币的上海磁悬浮快速列车速度将更胜一筹,设计最高时速达到430公里。这条西起上海地铁2号线龙阳站东至浦东国际机场的干线工程,长约30公里,上下行折返运行,单向行驶时间仅为8分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2、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 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为2-4年,在职硕士生学习年限为3-5年。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者,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 开课单位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研究生处 公共

必修 课程 (7学分) 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外语(英语) 1-2 180 4 考试 培 养 单 位 专业 必修 课程 (12学分)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 72 4 考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 72

4 考试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2 72 4 考试 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8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1 36 2 考试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 2 36 2 考试 现代化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3 36 2 考试 《资本论》研究 2 36 2 考试

马克思价值理论和主流学派价值理论的比较分析

马克思价值理论和主流学派价值理 论的比较分析 经济0905 王文哲 摘要: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石,不同的学派都有自己的价值理论。马克思所代表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主流学派代表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均衡价格理论进行了多年的理论拉锯战。不可否认的是两种理论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字:劳动价值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均衡价格理论 一、马克思价值理论 劳动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核心,这是因为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根据劳动的二重性论述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的问题,从而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实质,并阐明了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创造的对立统一关系,奠定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指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剥削,这一点也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马克思说,价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二、主流学派价值理论 (1)、边际生产力理论分析 这一理论有下列三个内容: 1、要素创造的价值是其边际产品值。其理论表示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线性关系,因而,投入与产出都是可以用物理量来衡量。该理论认为三大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就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产出的价值 2、追求利润最大化:报酬等于边际产品值。在新古典生产函数基础上,销售函数-成本函数=利润函数。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求解利润最大化,对利润函数求导,得出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边际生产力。由此得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等于生产要素的价值。 3、厂商总收入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值总和。即产品的价值分恰好分配完毕,没有剩余。 (2)、均衡价格理论分析 均衡价格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理论。然而,均衡价格理论涉及到价值价格理论上的市场价格。均衡价格理论在描述和分析市场价格及其运行上,有许多合理的内容。均衡价格理论从新古典生产函数推导出供给曲线,从效用函数推导出需求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很多啊,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啊,你说的是哪个哲学原理呢.比如说,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与其直接理论来源

2.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来源是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古代朴素辩证法: 特征:认为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但他们对世界的发展之提供了轮廓的说明, 对构成世界的具体细节缺乏论证,具有猜测性。 2、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特征:把变化发展的主体看作是绝对精神获绝对观念;与唯心主义相结合;具有不彻底性。 3、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特征: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 辩证法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了客观存 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具有的特点,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都是矛盾 的统一体 . 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推动事物发展。) 、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 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 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在肯定否定规律中重点就 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2、 5.、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它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 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社 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根据在于: 第一,它是一切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 第二,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第三,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的观点,就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历史观则相反,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 第四,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决定的是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不同解释 和认识上的分歧的根源。

浅谈现代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浅谈现代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生活在当代社会,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现代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应该是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的道理。现代科技的发展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许多弊端。 电话、手机、互联网几乎取代了原来的书信、电报,人们的通讯时间大大缩短;汽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节省了大量的交通时间;洗衣机、电冰箱等新式家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电视、电脑的出现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对我们影响最大的现代科技我觉得应该属互联网。使用互联网,我们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可以在上面找我们需要的资料。互联网可以算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上面的知识几乎是应有尽有。有时候我们要想了解个什么东西,只要上互联网一搜就能得到答案,既快捷又方便。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新闻、资讯,把我们和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印证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说法。我们可以把它当作通讯工具,用它来跟别人联系,现在QQ、人人使用面十分广,成为许多人必不可少的通讯方式。互联网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娱乐平台,人们可以在上面找到许多可以用来消遣的东西。互联网给人们的学习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人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近来,网络办公也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他们可以在家工作,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网上购物的出现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现在许多东西都可以网购,为人们节省了许多时间与精力。互联网的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可以说是许多其他科技所无法取代的,它的优点很难列举得尽。 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同样感受到了它们带来的危害。物理科技的发展给人们送来了核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新能源。但与此同时,它也是广岛、长崎巨大核灾难的罪魁祸首。还有,由于核技术使用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核泄漏成为人类健康的一个巨大杀手。现代的高科技不仅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它们也成为不法分子不可缺少的犯罪道具。现在许多高科技的犯罪手段让人实在无法识别,高科技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又成了人们上当受骗的重要原因。这也让人们越来越感到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有了现代交通工具,许多人出门就是乘车、坐飞机;互联网的应用和网购的走火,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宅男宅女。可以说,科技让许多人变得越来越懒,从而身体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虽说互联网带来的益处列举不尽,但它也带来了一些坏处。互联网上面不仅有大量的有用信息,但也充斥着许许多多虚假的不良信息,使得人们不敢轻易相信网上的信息。所以说,它在加强人们之间联系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疏远了人们的关系。 还有,科技的高速发展加快了人们对地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其中有许多都是不合理的,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总而言之,现代科技的发展有许多对人类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科学技术一把双刃剑,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我们可以也必须尽力缩减它带来的害处,使它全面发挥它的有利作用——为人类谋福利。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人性理论及其对我的启示

做个马克思式的人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人性理论及其对我的启示马克思曾说过: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怎样的人的本质对社会的人才是有益的? 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品质是与时俱进的,所以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要尊重世界的客观规律性,即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才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我们不仅要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和知其用,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要注重实践,因为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还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因为没有实在的原材料,就算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所以,做个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人吧,同时也别忘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重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正因为这样,我们更需要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要把祖国建设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要追求真善美,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要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不仅会索取,还要懂得奉献。 所以做个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人吧,同时也别忘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掌握对的方法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劳动实践的人,是社会关系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也是矛盾统一体。这其中劳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劳动把人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是劳动创造了人、发展了人。而人的发展也推动了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尽管每个人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正如这句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说的,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而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都受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并不能决定和任意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只有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才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才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我们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意识,还要努力向农民和工人学习;要批判和努力消除形形色色的英雄史观思想,树立群众意识。 所以做个平凡的人民群众吧,同时不要忘了增强做社会主人的权力意识。 …… 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人的本质和人性理论不再是原罪说、善恶说、自私是、自由是、自然学说等,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说来界定。单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界定人的本质是片面的,必须科学地认识,这就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要有深刻的理解。所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必要的,因为从中我们能够正确理解“人

马克思经济学国民收入分配问题

马克思经济学国民收入分配问题 一、劳动产权与分配的正当性 英国的约翰?洛克认为,人对自己身体享有天然所有权,因而,人对使用其身体的劳动过程的结果也应当享有所有权。[1]这一被凡勃伦称为“欧洲常识性理论”的劳动产权观显然影响了马克思并发展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于这一概念,马克思提出了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者不仅应当享有劳动力产权,更应当享有劳动产权。换言之,劳动者应当享有剩余价值,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只能被看作是非法的盗窃和不公正的剥削”。[2]基于以上观点,在收入分配领域,人们提出了国民收入的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原则要求,剩余价值应当在劳动者之间按照活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予以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虽然不是所有劳动者的活劳动都会被计入商品的价值(如商业劳动者销售商品时付出的劳动),但是所有劳动者都应当凭借自我活劳动的投入参与商品剩余价值的分配。不过,如果完全遵循所谓按劳分配原则,资本要素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要求将被否定,劳动和资本将会对立,显然,这会使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中国陷入实践上的尴尬境地。为了避免这一现实窘境的发生,一个被忽视的(或许是有意而为之)马克思主义观点又重新提出并被频繁引证:资本是积累的劳动,是物化的劳动,是“过去的、客体化了的劳动”。 这一“劳动与资本同一”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修正了资本内涵,肯定了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积极作用,实现了劳动和资本理论上的统一。于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产权观,资本和劳动(尤其是劳动)都具备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正当性。此时,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与其说是以私人所有权为依据,还不如说是以劳动产权的排他性为依据。众所周知,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物质消耗包括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因此,实现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显然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力价值是维持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方面:一、劳动者本人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二、劳动者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 三、劳动者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至少应该包括这三方

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内容提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是颇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本文在对其中的创造价值的劳动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由紧密相联的三部分构成:体力劳动价值论是其基础和核心;脑力劳动价值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智力劳动价值论是其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在前二者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逻辑地和历史地考察分析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劳动价值关系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近几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界不少专家、学者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和掌握的背景知识不同,引发了一场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其中有的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将价值的创造只归结于活劳动,这同当代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是很难吻合的。”〔1 〕甚至有的学者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包袱还是翅膀”的问题〔2〕。这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怎样迎接这一挑战,如何在争论中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系统地、全面地、历史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这对于考察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劳动价值关系具有重大理论价

值和现实意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劳动系统的运作过程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意义上的价值。”〔3〕因此,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而这种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是劳动者通过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并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换言之,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现实的创造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由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构成的复杂系统的运作过程,是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的有机结合或二者的矛盾运动过程。由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组成的创造价值实体的劳动系统,由于其复杂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了不同的层次结构。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而同质不同量的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交换)价值。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分析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时,将劳动划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并且认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4〕这就是说,在不同的劳动系统中由于劳动主体所付出的抽象劳动这种“同质劳动”的量上也存在着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存在着由于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导致的劳动量的“部分质变”。根据“部分质变”,我们将不同的劳动系统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划分为“手工工具——体力型”劳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第小题 1 分,共30 分)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c 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c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 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 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d 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a —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b

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1.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犹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理论意义.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2)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4)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辨证法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辨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的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国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5 试述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辨证统一的原理。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辨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科学技术对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人类生活方式的历史考察表明,人们怎样生活,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是由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决定的。当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时,一种生活方式发展成为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社会结构向更高级的生活结构转化。生活方式的这种历史性发展,呈现如下的总特征: 1、人类劳动工具或劳动技术,从使用石器—犁耕—机器系统—电脑的发展,生产工具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发展,使人们从艰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断克服异化劳动的性质。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所有艰苦繁重的劳动将由机器人完成,劳动强度大大减弱,劳动时间大大缩短,未来,劳动最终成为快乐的事情。 2、人类社会和物质生活,总的方面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化的发展,越来越进步。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符合人的需要,越来越舒适和方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的生活节奏加速,突然的变化增多,人们的生活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 3、人类修复创伤,抵御死亡的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类对自身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类生命质量和寿命不断提高。 4、人类的精神生活、科学、文化、信仰、审美、娱乐、旅游等,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比较,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要,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在未来的网络经济时代,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类活动的半径超过工业社会的10倍甚至1万倍,甚至可以说,人类的交往差不多已经不受时间的限制。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一系列高新技术应允长生,它们具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特点,因而被称为“高科技”,它们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刻、普遍和全面的。高科技发展到引起人的生活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出现新的生活方式。 (1) (2)信息技术的飞跃 a、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的“数字化生存” 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原子,成为人类生活的交换物。各种各类的数字化产品,进入人类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用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数字化生存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奥运期间北京还投入了500辆新能源汽车服务赛场内外,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了奥林匹克中心区域交通“零排放”。 b、网络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的发展:人的“网络生存” 互联网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可在家中或任何一个地方完成工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增加了乐趣 互联网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在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他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样,就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把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最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表述既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也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段话包含着深刻和含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①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②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而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了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列宁的理解,社会关系分为两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又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把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建立在物质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的,所以,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都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每个人一生下来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想发展 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在创建其科学理论中所一直关注的问题。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了系统和深刻的阐述。 人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演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史,也就是人的本质的发展史。人的本质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研究人的本质问题,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人的特殊本质。只有把人的本质问题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探讨才会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才能从特殊的现实本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