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领英:2018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

领英:2018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

领英:2018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
领英:2018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

领英:2018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2018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

2018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

中国性教育现状报告

中国性教育现状报告 、儿童青少年性意识状况 1、社会风气、媒体对孩子性意识的影响 A)媒体是快速传播信息的渠道,包括性信息的传播,如电视、电影、电台、平媒、网络,还有形形色色的广告,都含有很多性相关的内容信息。 B)社会风气及人们的日常交流,都夹杂着不少的性信息,如性交易、情侣们街头亲热、穿着暴露,甚至粗言秽语都会对孩子的性意识造成不良影响。 在这信息爆炸的年代,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面对目前不良的性信息传播泛滥吗?”这道调查题,有85.14%的网友认为目前的性信息传播已经到达泛滥的地步。 2、儿童青少年性意识早熟 根据网友问卷调查,有92.15%的网友认为目前儿童青少年的性意识普遍比较早熟。 A)幼儿期 据科学研究证明,3岁的幼儿已有性别意识,孩子到了3岁,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感兴趣了。例如:对自己的生理结构及同性成年人的生理结构感兴趣,对异性的生理结构也产生好奇等。 同时,幼儿对于自己是如何出生的?”这类问题,都很感兴趣 B)儿童期 6至10岁的儿童,无论在媒体上,还是受社会风气的感染,都接收了不少与性相关的信息,对于这方面有笼统而不完全正确的认识,而且这时候的孩子,总希望自己能赶快长大,成为大人。因此,对于爱情甚至是性行为都自认为有一定的了解,但这往往是很片面甚至歪曲的理解。 C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在性的认知方面,已经不局限于自己的生理结构,对具体性行

为方面也比较了解,但普遍的正确性观念意识没能跟上性行为泛滥的步伐。 3、歪曲的性观念与性犯罪 A)暑期过后——形成“9后”人流热潮 全国许多地方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性行为近年来迅速增加,以至有医疗调查机构称,寒暑假成了女孩子的流产假”,过去的五一”、十一”、春节等黄金周成为堕胎周”,令人触目惊心。 青少年性行为较为普遍,趋向低龄化发展,特别是少女未婚怀孕呈现逐年上升和低龄化趋势。”这份报告显示,婚前性行为群体中未成年女性比例较大,这115人中有婚前性行为的多达61人,占总数的53.04%,其中18岁之前发生过性行为的有45人,最小年龄仅15岁。而在这批调查对象中,未婚先孕的有55人,20岁以下的19人,最小的也是那名15岁女孩。 B)青少年性犯罪数字不断上升 调查显示:性罪错案件占青少年涉嫌犯罪案件的58.5%,青少年性罪错案件比例 增加,年龄趋于低龄化。 法律界人士认为,严重缺乏性知识及性教育的缺失,不良音像制品和色情网络的诱惑是诱发青少年性犯罪的重要因素。 张晓杰庭长提供的资料表明,有83%的未成年犯罪者经常喜欢看有暴力色情内容的不良音像制品和网络色情。他说,由于青少年在心理上的不成熟,在外界的诱惑下,很容易激发未成年人的性冲动,导致性犯罪。 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性心理教育迟缓、性观念相当开放、性道德观念错位、家庭性教育不当、学校性教育薄弱、不良文化的误导。 二、国内性教育现状 1、孩子对性”认识有多少 A)无师自通,自学成才” 关于目前性知识来源的调查,最引人注目。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文艺、影视作品、漫画、网络上的资讯”获取性知识成为最主要的渠道,占总票数的32.2%; 紧随其后的是色情光盘,占总票数的24.4%。甚至有网友跟帖表示:没有日本的AV(成人视频),中国的性教育将是一片空白。”这一看似激进的观点得到相当一部分网友的支持。 与作为大众娱乐的影视文艺作品相比,网络、色情光盘是私密的,作为传播性知识的渠道,它们更令人担忧。

中国教育蓝皮书

《中国教育蓝皮书(2004年)》的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主报告 (1) 2004年的中国教育:科学发展观的视野……朱永新(1) 第二部分专题报告 (21) 两会视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话 教育…………………………………张荣伟史晓白(21) NGO与中国教育发展…………………………贺春兰(45) 一流大学:梦想与现实…………………………王明洲(62) 剪不断,理还乱:2004年中国高考改革纵 横观………………………………………………尹艳秋(85) 透视高考和招生舞弊…………………………杨东平(103) 网事漫谈:青少年道德建设问题……………杨韶刚(117) A级通缉令:严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陶新华(133) 文白之争与读经之辩………………赵红霞刘炜茗(147) 教师发展:回眸与展望…………………………丁林兴(160) 农民工子女教育:弱势群体教育、留守孩子 教育……………………………………………郭彩琴(179) 第三部分2004年中国教育大事记……朱永新丁林兴(1 97) 第四部分文献和附录 (289) 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89) 教师关心的70个教育问题………计科宪汤灏(295) 在线(www.edu01.cn)教师的声音:中国教育 问题知多少……………………………………朱永新(303) 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调查报告……………何小忠(314) 网络,爱你要商量--来自山西省太原市未成年 人上网状况的报告…崔士军许凌云靳丽华(332) 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调研报告…………………………………………… ……·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专题研究组(33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农村教育的对策--吉林省 舒兰市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中央教科所"农村城镇化及其教育 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346) 苏州民工子弟状况完全调查……蒋新华朱启松(356) 教育局长眼中的教育经费--对302个全国地(市)、 县教育局长的调查…刘亚荣张婕于京天(362) 200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王明洲(371) 后记 (413) 《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附光盘)/教育蓝皮书》的目录 总报告 追求和谐、公平的教育 基础篇

《中国教育史》读书报告

《中国教育史》读书报告 《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教授主编的。孙教授1933年2月出生,福建惠安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曾任教育系主任,现为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国教育史学科博士生导师、教授。从事中国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中国教育制度史。主编的论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管理史》等。 这本书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辩证方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区分精华与糟粕。 我认为这本书主要有四个观点:第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对教育思想的研究予以重视,通过对人物的分析介绍,来反映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发展,以总结教育理论思维的经验;第三,对教育制度的研究,主要以人才的培养为中心,论述其方针政策、管理措施、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经验与教训;对于选拔人才的制度,仅从其与教育发展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略加论述,不作为重点,也不求其系统;第四,运用辩证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既不美化,也不丑化,以便古为今用,提供历史借鉴。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秦朝的教育政策,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 首先,秦"统一文字",这样的决定我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一个国家为了更好的长久的发展下去,文字是必须统一的,就像现在统一普通话一样,如果种类太多,人与人之间就很难交流,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了,因此统一文字不管是对当时的秦朝,还是现在的中国来说都有巨大的贡献。其次,实行"严禁私学"的政策,结果造成焚书坑儒的结果,我们先来讲讲"焚书",在当时除了秦国的历史、卜筮用书、农书不烧之外,其他文史书籍一律烧毁,敢于私下讨论《诗》、《书》者杀头,"以古非今者"满门抄斩。国家统一之后,需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秦为了达到思想的统一,简单地采取禁学、烧书的手段,这不仅是文化专制的反映,而且也是愚民政策的反映。这就像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并且许多知识分子都被打成右派,哪还有思想自由可谈,这也真的严重阻碍中国的发展。然后就是"坑儒",当时活埋诸生460余人,包括一大批儒家知识分子,这仍然是秦始皇一贯奉行的文化专制与愚民政策,也是对活的文化载体的毁灭。最后还有一个"史师制度",他的意思是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这也是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的目的,秦采取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样的教育政策。不言而喻,必然会使教育上出现一种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的局面。以上就是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 .. .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43%,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提高到2009年的10.31万千瓦。在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中,供热机组容量比重为 22.4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电网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电源容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输变电容量逐年增加。2009年,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457千米,变电设备容量27756万千伏安。2009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9.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11.29%;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62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9.40%。其中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电压等级的跨区、跨省、省骨干电网规模增长较快,其回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64%和25.97%。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四、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发展迅速。我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西电东送重点在于输送水电电能。按照经济性原则,适度建设燃煤电站,实施西电东送;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八— 1. 刖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 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 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 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 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 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 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 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 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 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 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 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 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 2.3%。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882年,英籍商人等人招股筹银5万两,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安装1台16马力蒸汽发电机组,装设了15盏弧光灯。1882年7月26日下午7时,电厂开始发电,电能开始在中国应用,几乎与欧美同步,并略早于日本。 从1882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其间67年电力发展基本状况是一个十分落后的百孔千疮的破烂摊子,电厂凋零,设备残缺,电网瘫痪,运行维艰,技术水平相当落后,。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 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实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和责任,迅速地筹集资金,使电力建设飞速发展,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 从1988年起连续11年每年新增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按全国统计口径达1,500万千瓦。各大区电网和省网随着电源的增长加强了网架建设,从1982到1999年底,中国新增33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372,83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732,690MVA,而1950至1981年30年期间新增输电线路为277,257公里,变电容量70360MVA。 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万亿千瓦时。 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万千瓦。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简 报 [2006]第 6 期 总第10期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秘书处编印 2006年9月20日 本期要目 《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 《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研究》简况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尝试——北大为本校外来务工人员举办“平民学校” 《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 的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 2006年9月15日上午,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邀请专家对我会会长郝克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进行了鉴定。鉴定组专家有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王浒教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稽裘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学飞教授,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武升教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等八位专家。鉴定会由专家组组长朱小蔓教授主持,郝克明教授向鉴定会专家汇报了项目研究情况,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和审阅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报告以及

《跨进学习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终身教育经典文献》和《终身教育国际论坛报告集萃》三本专著后,进行了认真讨论和评议,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处于该领域国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现将专家组的鉴定意见转登如后。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 “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研究”课题 专家组鉴定意见 2006年9月15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郝克明同志领导的课题组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研究”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组专家审阅了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报告和专著,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汇报并现场进行了专家质询。经专家组认真评议,提出如下鉴定意见: 1、该研究的选题,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矛盾与问题,以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回答了在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课题的研究报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大环境入手,在广泛调查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我国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报告对于在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指导思想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新意的观点。例如,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要认真学习和把握终身学习的本质和特点,正确认识终身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的关系,终身学习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取向和模式;终身学习思想的提出和发展,需要我国的教育进行深刻的变革;建设以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的教育体系,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有自己的创造和特点等等。研究报告对2020年我国建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布的首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以充分的教育自信和冷静的教育自省为主要基调,从“五个度”(即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的有效度、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进行多维评判,在国家数据库、评估认证报告和系列质量报告的基础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力求用科学方法和国际视野客观全面评价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从总体上看,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硬指标”成倍增长,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软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这些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变化,展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大国向强国大踏步迈进。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主要表现在:1. 社会需求适应度满足社会人才需要,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引领能力不足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年在校生规模355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3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强烈愿望,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有力提升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得到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匹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异军突起,中西部高校增量明显,高职院校占居“半壁江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趋于理性,与产业结构对接更加紧密,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中国高等教育科技实力不断增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全国高校基础研究保持绝对优势,科技成果绝对量维持较高水平,系列科技创新平台大大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成果。在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获奖数量、科技论文、科技专著等都占据了全国70% 的份量,高校成为国家科研成果的“大户”。高校一流人才培养和创新动力不足,对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和创新引领不够。从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来看,高校“新四化”人才等一流人才培养不足,创新团队匮乏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集成创新不多,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机制不畅。一流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高。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对创新驱动发展支撑引领作用不够。2. 培养目标达成度高校分类培养多种多样人才,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各类高校开始理性定位、注重特色发展,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格局。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各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2015年,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转型升级,持续节能减排,推进电力改革试点,加大国际合作和“走出去”步伐,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社会能源利用提质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力投资较快增长。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7%。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45.90%;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完成投资464亿元,占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10%。在电源投资中,全国核电、并网风电及并网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6.07%、31.10%和45.21%;水电受近几年大规模集中投产的影响,仅完成投资78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常规煤电完成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为70.45%,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全国安排城网建设改造专项建设基金130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140亿元;安排农网改造资金16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2亿元。 电力工程建设平均造价同比总体回落。2015年,因原材料价格下降,燃煤发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电网建设工程单位造价总体小幅回落,回落幅度分布在1.5—5%区间内。风电工程单位造价小幅上涨1.57%。 新增电源规模创历年新高。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3184万千瓦,是历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最多的一年。其中,水电新增1375万千瓦,新增规模比上年减少805万千瓦,新投产大型水电站项目主要有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4台机组合计260万千瓦、云南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3台机组合计180万千瓦和云南金沙江梨园水电站1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广东清远3台机组合计92万千瓦;火电新增6678万千瓦(其中燃气695万千瓦、常规煤电5402万千瓦),新增规模较上年增加1887万千瓦,全年新投产百万千瓦级机组16台;核电新投产6台机组合计612万千瓦,分别为辽宁红沿河一期、浙江秦山一期、福建宁德一期、福建福清一期、海南昌江一期以及广东阳江各1台机组;新增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分别为3139万千瓦和1380万千瓦,均创年度新增新高。在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49.73%。 截至2015年底,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在建电源规模1.82亿千瓦,同比增长25.35%。 电源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1525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62%,增速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1954万千瓦(其中抽水

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2009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杨东平 摘 要:2009年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严重的教育腐败、基础教育乱象等引发公众对教育的不满,显示各种深层次的教育问题仍然在发酵和暴露。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一系列相关事件,激起公众对深化教育改革的期望和热情。 主题词:教育改革 教育政策 农村教育 学术腐败 就2009年的中国教育来说,一方面各种深层的教育矛盾、教育问题仍然在发酵,处于高发状态;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变革也在紧张的筹划和酝酿之中,中国教育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夕。 一 2008年教育基本情况 据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8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38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1%,“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3%。 2008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3.37万所,比上年增加0.46 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474.96万人,比上年增加126.13万人。 而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龄人口和学校则逐年减少,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的供求关系明显宽松。由表1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8年全国小学学校数下降了45.6%,在校生数下降20.6 %;初中学校数下降了9.4%,在校生数下降了10.7%。 表1 2000-2008年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 2000 2005 2008 学校数(万所)55.36 36.62 30.09 小学 在校生数(万人)13013.25 10864.07 10331.51 学校数(万所) 6.39 6.25 5.79 在校生数(万人)6256.29 6214.94 5584.97 初中 毛入学率(%)88.6 95 98.5 毕业生升学率(%)51.1 69.68 83.4 学校数(万所) 3.62 3.15 3.08 高中 在校生数(万人)2517.68 4030.95 4576.07 毛入学率(%)42.8 52.7 74.0 注:初中、高中阶段统计均包括职业教育在内。 据预测,以202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2.8年为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量将比2008年减少1800多万人。 高中阶段的在校生仍在增加。2008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占54.1%,中等职业教育占45.9%。 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其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3.75万人,生师比为17.23∶1(见表2)。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数629万,比上一年增长4%;预计平均录取率接近62%,比200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据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20万名,

中国教育装备产业调研报告

中国教育装备产业调研报告 2018年9月20日至22日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举办了第十七届广东教育装备展览会。各大参展企业展示了教学仪器设备以及最新的研发成果,琳琅满目,令我们这些外行的学生叹为观止。我们通过与参展人员交流访谈进一步了解了现阶段中国教育装备产业。 1.什么是教育装备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教育装备的明确概念,教育装备是实施和保障教育活动的所需的教具、文具、器材、设施、仪器、软件、用品等的统称。教育装备是学校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手段,已成为衡量学校现代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的教育装备已经是一个"大装备"的概念,概括的讲教育装备是对教学资源配置的行为及过程,是学习环境中以"物"的形态体现的知识载体,是对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合,对学习者的有效支撑贯穿其使用的始终。目前,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学校对教育装备的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由此诞生出教育装备行业各式各样的品牌与种类。 2.中国教育装备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工作人员介绍说教育装备行业与经济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因为其教育投资直接与GDP挂钩,接着他拿出几份数据分析表,指着说:“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676808亿元,同比增长6.7%,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9231.5亿元,比2016年增长10.5%。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喊了”将近20年的目标终于在2012年 实现,到2012年实际比重为4.1%;这一投入在2014年达到2642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1%;2015年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3%,比上年增加了0.16个百分点,为2012年实现4.1%目标以来连续第四年 超过4%。”我们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装备的发展,投入的经费在每一年的GDP占比显著提高。 其中,很大一部分的经费是需求拉动的,学校需要加大力度投入教育装备,呼声越来越高,国家就要做出相应的政策,拨款经费,这种需求关系拉大教育产业的发展。科技推动着教育装备的进步和不断更新。需求不仅拉动了经济,也拉动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发展科技创新,也就要研发新产品、新设备,新的将给老师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中国的教育装备产业也就会蒸蒸日上。

中国性教育现状报告

中国性教育现状报告 一、儿童青少年性意识状况 1、社会风气、媒体对孩子性意识的影响 A)媒体是快速传播信息的渠道,包括性信息的传播,如电视、电影、电台、平媒、网络,还有形形色色的广告,都含有很多性相关的内容信息。 B)社会风气及人们的日常交流,都夹杂着不少的性信息,如性交易、情侣们街头亲热、穿着暴露,甚至粗言秽语都会对孩子的性意识造成不良影响。 在这信息爆炸的年代,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面对“目前不良的性信息传播泛滥吗?”这道调查题,有85.14%的网友认为目前的性信息传播已经到达泛滥的地步。 2、儿童青少年性意识早熟 根据网友问卷调查,有92.15%的网友认为目前儿童青少年的性意识普遍比较早熟。

A)幼儿期 据科学研究证明,3岁的幼儿已有性别意识,孩子到了3岁,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感兴趣了。例如:对自己的生理结构及同性成年人的生理结构感兴趣,对异性的生理结构也产生好奇等。 同时,幼儿对于“自己是如何出生的?”这类问题,都很感兴趣。 B)儿童期 6至10岁的儿童,无论在媒体上,还是受社会风气的感染,都接收了不少与性相关的信息,对于这方面有笼统而不完全正确的认识,而且这时候的孩子,总希望自己能赶快长大,成为大人。因此,对于爱情甚至是性行为都自认为有一定的了解,但这往往是很片面甚至歪曲的理解。 C)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在性的认知方面,已经不局限于自己的生理结构,对具体性行为方面也比较了解,但普遍的正确性观念意识没能跟上性行为泛滥的步伐。 3、歪曲的性观念与性犯罪 A)暑期过后——形成“90后”人流热潮 全国许多地方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性行为近年来迅速增加,以至有医疗调查机构称,寒暑假成了女孩子的“流产假”,过去的“五一”、“十一”、春节等黄金周成为“堕胎周”,令人触目惊心。 “青少年性行为较为普遍,趋向低龄化发展,特别是少女未婚怀孕呈现逐年

中国电力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力现状和发展趋势 引言 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五个领域。其中,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调节器。这五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关系,可如下图1所示: 图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和关系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因为因为经济的增长,人口的急速增加,人类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下图2为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 图2 2000-2050年中国人口则增长预测 从图2可知,未来10-20年中国的人口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人口与资源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加紧迫。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生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消费需求。2015年中国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对煤炭的消费量更是达到了世界煤炭

消费总量的近一半水平,而同期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却远低于能源消费总量,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60%和30%以上。另外,根据当今中国一次性能源开采力度分析,煤炭可开采年数不足50年,石油、天然气可开采年数不到100年。可见,按目前的能源消费速度,三大化石能源开采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开发新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是解决问题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人类频繁的活动以及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从1880年到2012年的100多年时间里,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始终处于增长趋势,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增温幅度更为显著。1983年到2012年是过去1400年来最热的30年。根据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总代价将引起全球GDP损失约5%[1];而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在著名的《斯特恩报告》中更指出,在考虑更广泛的风险和影响的情况下,估计损失将上升到GDP的20%或者更多[2]。 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诸多因素中,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是最主要原因。在温室气体引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效应中,CO2的作用高达77%,因此,减少CO2的排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控制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至关重要。联合国与世界各国政府相继行动起来,通过立法或政府规划的方式各自制定了相应的CO2减排目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等途径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并大力探索新途径,为CO2减排做好技术储备。 表1 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CO2排放总量

中国性教育现状报告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受到“性”的伤害,原因出在哪?调查中,75.6%的人认为是 “学校未能有效开展性教育”;71.0%的人表示是因为“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67.4%的 人认为“大众媒体传递了过多暴力和色情信息”;64.5%的人表示是“家长没有承担起性教 育责任”;59.3%的人指出“整个社会环境和风气太差”;57.6%的人表示是“电影、电视 剧涉性镜头过多”。 中国性教育现状报告 一、儿童青少年性意识状况 1、社会风气、媒体对孩子性意识的影响 A)媒体是快速传播信息的渠道,包括性信息的传播,如电视、电影、电台、平媒、网络,还有形形色色的广告,都含有很多性相关的内容信息。 B)社会风气及人们的日常交流,都夹杂着不少的性信息,如性交易、情侣们街头亲热、穿着暴露,甚至粗言秽语都会对孩子的性意识造成不良影响。 在这信息爆炸的年代,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面对“目前不良的性信息传播泛滥吗?”这道调查题,有85.14%的网友认为目前的性信息传播已经到达泛滥的地步。 2、儿童青少年性意识早熟 根据网友问卷调查,有92.15%的网友认为目前儿童青少年的性意识普遍比较早熟。

A)幼儿期 据科学研究证明,3岁的幼儿已有性别意识,孩子到了3岁,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感兴趣了。例如:对自己的生理结构及同性成年人的生理结构感兴趣,对异性的生理结构也产生好奇等。 同时,幼儿对于“自己是如何出生的?”这类问题,都很感兴趣。 B)儿童期 6至10岁的儿童,无论在媒体上,还是受社会风气的感染,都接收了不少与性相关的信息,对于这方面有笼统而不完全正确的认识,而且这时候的孩子,总希望自己能赶快长大,成为大人。因此,对于爱情甚至是性行为都自认为有一定的了解,但这往往是很片面甚至歪曲的理解。 C)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在性的认知方面,已经不局限于自己的生理结构,对具体性行为方面也比较了解,但普遍的正确性观念意识没能跟上性行为泛滥的步伐。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15岁到19岁的孩子,还仅仅是在初中至高中读书阶段,平均5-10%的男孩和3-8%的女孩已经有了性经历。这个年龄段婚前性行为日益增多,而对性和生殖避孕知识却了解很少,缺乏对安全性行为的控制能力,这种反差的扩大,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面临着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威胁,甚至个别人感染了性病,威胁生命。 在“第一次性行为的年纪”的调查问题中,有9.1%的调查对象透露在16~18岁,同时有3%表示是在16岁之前,这表示,超过12%的未成年人发生过性行为。报告强调,调查中的性行为指的是实质性行为,而非接吻、拥抱等。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认可婚前性行为,初次性行为在低龄化。

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结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项目 《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结题报告 福建省连城县北团电力希望小学课题组 福建省连城县隔川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产生和理论依据 1.课题的产生 多年来,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 (1)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又大,教师和学生都普遍感觉汉字难认,汉字难学。 (2)教师对于识字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造成了学生对识字兴趣不高,阻碍了识字效率的提高。 (3)教师对写字教学的认识存有偏见,认为写字教学只是识字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写字教学在课程安排中只占了一节课,从来没有单独的检测,给教师造成误解:写字不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学中出现了写字与育人,写字与识字、阅读、写作以及习惯培养相脱离的现象。 (4)教师的观念有待更新。教师对学生识字写字质量的要求只局限于是否会认、正确、整齐,忽视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汉字形体美和基本的书写规律。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针对识字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开展本课题项目研究,旨在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学生快快乐乐地识字、认认真真地写字,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书写习惯,潜移默化,发挥识字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根基。 2.课题研究主要理论依据 现代著名诗人,汉语言文字学专家郭沫若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这番话道出了写字的真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应达到3500个左右,小学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应达到1600至1800个左右。由此可见,小学第一段的识字量约占小学识字总量的50%。经调查这1600至1800个字在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约占90%。从50%、1600-1800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现在小学一、二年级这些6—7岁的孩子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 先上表,建议收藏! 电力消费与生产供应 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486亿千瓦时(注1),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用电量5186千瓦时/人,比上年增加241千瓦时/人;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部分省级电网在局部时段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0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其中,水电358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抽水蓄能30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火电1189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煤电1040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气电90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7%);核电48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1%;并网风电209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13.5%;并网太阳能发电204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1%。 2019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32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增速比上年降低3.6个百分点。其中,水电130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抽水蓄能319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0%);火电504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煤电4553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气电23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7.9%);核电348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2%;并网风电40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8%;并网太阳能发电223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4%。 截至2019年底,初步统计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1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3.4%;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65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7.6%;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14815万千瓦(跨区网对网输电能力13481万千瓦;跨区点对网送电能力1334万千瓦)。 电力投资与建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