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名解

名解

名解
名解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SiRNA:利用双链小片段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NA,从而阻断体内靶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的表型。

基因(gene):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基因是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或RNA所必需的全

部DNA,包括编码蛋白质或RNA的核酸序列,也包括为保证转录所必需的调控序列。

开放阅读框架(ORF):在DNA链上,由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为止的一

个连续编码序列。

基因组(genome):是指一个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包括染色体基因组和染色体外基因组。

C值(C-value):一种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用以衡量基因组的大小。

基因重叠:是指同一段DNA片段能够参与编码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蛋白质分子,这种现象在其他的生物细胞中仅见于线粒体和质粒DNA。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使较小的

基因组能够携带较多的遗传信息。

多顺反子mRNA (polycistronie mRNA):病毒基因组DNA序列中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的基因或rRNA的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部位,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

转录单元。它们可被一起转录成含有多个mRNA的分子,称为多顺反子mRNA。

类核(nucleoid):原核生物基因组通常由一条环状的双链DNA分子组成,在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的形式,在细胞内形成一个致密的区域,称为类核。

插入序列(IS):长度在2000bp以内,两端都有正向重复序列(DR)和反向重复序列(IR),中间1kb左右的编码序列,仅编码和转座有关的转座酶。只有当IS转座到某一基因中

使该基因失活或插入位点旁边的染色体发生畸变等效应时才会被发现。

复合型转座子(Tn):长度在2000-20000bp之间,两端由一对IS元件组成,带有与转座作用

有关的基因以及其他基因。

质粒(plasmid):一类染色体外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属染色体外基因组。cccDNA:共价闭合环状DNA,大肠杆菌质粒是双链环状结构的DNA分子,没有游离的末端,每条链上的核苷酸通过共价键彼此头尾相连,这种结构称为共价闭合环状DNA。

质粒的不相容性(incompatibility):两种不同质粒因利用同一复制和维持机制,在复制和随后向子代细胞分配的过程中会发生竞争,从而不能在同一宿主细胞内稳定存在,其

中一种质粒将被丢失,这种现象称为质粒的不相容性。

反向重复序列:是指两个相同顺序的互补拷贝在同一DNA链上的方向排列。反向重复序列

常见于基因的调控区,可能与复制、转录的调控有关。

卫星DNA:由2-10bp组成重复单位,重复单位成串排列而成,由于这类序列的碱基组成不同于其他部份,可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其与主体DNA分开。

多基因家族(multi gene family):是指由某一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多基因家族大致可分为两类:①一个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成簇地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但核酸序

列高度同源,编码一组功能上紧密相关的蛋白质,如珠蛋白基因家族;②基因家族成簇地

分布在某一条染色体上,它们可同时发挥作用,合成某些蛋白质,如组蛋白基因家族。

假基因(pseudo gene):是指与某些有功能的基因结构相似,但不能表达有功能的基因产物的某些基因。基因组学(Genomics):是一门对生命有机体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和功能研究的学科。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

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蛋

白质的组成与调控的活动规律。

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又称为重组DNA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是指在体外将制备的DNA片段与载体重组,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扩增,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的技术。

冈崎片段(okazakifragment):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是从一个复制起点双向进行的。DNA合成相对于模板链总是按5'→3'方向进行。复制叉是由一条前导链和一条滞后链组成的,前

导链中DNA合成可连续进行,而在滞后链中是先合成一些不连续的短的片段即岗崎片段。

载体:指能携带外源DNA片段导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的工具。载体的本质为DNA。

制备的目的基因或外源性DNA片段必须与合适的载体连接形成重组体,才能进入受

体细胞并进行复制和表达。载体包括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

多克隆位点(multiple cloning sites,MCS):载体上具有多个限制酶的单一位点(即在载体其他部位无这些酶的相同位点),以供外源DNA插入。

克隆载体:能将载体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扩增并产生足够量目的基因的载体。

表达载体:指能将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有效转录和正确翻译的载体。

报告基因:是指处于待测基因下游并通过转录和表达水平来反映上游待测基因功能的基因,又称报道基因。启动子(promoter):在转录起始位点及其上游大约100-200bp内的一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决定RNA聚合酶Ⅱ转录起始点和转录频率的关键元件,包括核心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终止子(terminator):一个基因的3,末端有一特定的DNA序列,它具有被RNA聚合酶识别并停止转录的功能。该序列含有一段富含A/T和富含G/C的回文对称结构,终止子

转录后形成的RNA具有茎环状局部二级结构。

穿梭载体:既能在原核细胞中复制、又能在真核细胞中复制,在原核和真核细胞分子克隆中

均能应用的载体称为穿梭载体(shuttle vector)。

基因组文库(G-文库):是指含有某种生物全部基因随机片段的重组DNA克隆群。

转染(transfection):是指以噬菌体、病毒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细胞的过程。

蓝白斑筛选:某些质粒载体带有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lacZ'基因,该基因含一段编码

β-半乳糖苷酶氨基末端145个氨基酸α-肽的片段,IPTG可诱导此片段合成,

此片段能与宿主细胞所编码的缺陷型β-半乳糖苷酶实现基因内α-互补,形成

完整的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催化指示剂底物X-gal 形成蓝色菌落。当外源

基因插入lacZ'基因中的MCS时,lac α-肽基因阅读框架被破坏,细菌内将无

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重组克隆呈白色菌落,这是常用的蓝白斑筛选。

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细胞膜结构改变、通透性增加并具有摄取外源DNA能力的细胞。

转化(transformation):以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细菌的过程称为转化。

基因诊断: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从DNA/RNA水平检测和分析基因的存在

和结构、变异及表达状态,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DNA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体外复制出与母链模板DNA互补的子链DNA的过程。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

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新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在DNA复性过程中,如果把不同DNA单链分子

放在同一溶液中,或把DNA与RNA放在一起,只要在DNA或RNA的单链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碱基配对关系,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之间形成杂化双链。

探针技术(probe):将一小段已知序列的核酸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对它的

末端或全链进行进行标记,称为“探针”然后用于分子杂交,杂交后通过放射

自显影、荧光检测或显色技术,使杂交区带显现出来。

原位杂交:即组织原位杂交,指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直接用于杂交分析。先经适当处理,使

细胞通透性增加,让探针进入细胞内与DNA或RNA杂交。因此原位杂交可以确

定探针的互补序列在胞内的空间位置,这一点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病理学意义。

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

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核酸变性(nucleic acid denaturation):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维系DNA分子二级结构的

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受到破坏,DNA由双螺旋变成单链过程。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解链曲线:通常利用DNA变性后在波长260nm处吸光度(A260)的增加来监测DNA变性的过程。

如果以温度对A260的关系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典型DNA变性曲线呈S型。

融解温度(Tm):在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或融解温度。核酸复性(nucleic acid renaturation):指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二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它是变性的一种逆转过程。

退火(annealing):热变性DNA一般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此过程称之为“退火”。

核酸探针(nucleic acid probe):是指能与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杂交,杂交后可用特

殊方法检测的已知被标记的核酸分子。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DNA芯片(DNA chip)或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将大量的

基因片段有序地、高密度地排列在玻璃片或纤维膜等载体上,称之为基因芯片。该

技术是建立在基因探针和杂交测序技术上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核酸序列分析手段。

平台效应:DNA以指数形式进行扩增,但是DNA的指数扩增并不能无限期的进行下去,PCR循环后期,由于引物、dNTP消耗、DNA聚合酶活力下降等因素使得扩增产物累

积趋于饱和,原来以指数递增的速率曲线变成平坦的曲线,这种现象称为“平台效应”。

巢式PCR(nested PCR):是用两对引物,一对引物序列在模板的外侧,另一对引物序列在模

板内侧,第一对引物做PCR的扩增产物作为第二对引物退火的模板,再做PCR。

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检测RNA病毒、细胞因子mRNA时,一

般不能以RNA为模板直接扩增,需要现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录为cDNA,以

cDNA为模板,再做PCR,该方法称为逆转录PCR。

one-step RT-PCR:一步法PCR,将逆转录和PCR过程合二为一,在同一体系中加入逆转录

酶、逆转录引物、Taq DNA聚合酶、PCR引物、dNTP和缓冲液,直接以mRNA 为

模板进行逆转录和PCR扩增,称为一步法RT-PCR。

多重PCR(multiplex PCR):PCR一般由一对引物扩增产生一个核酸片段,以此手段诊断疾

病的效率低。为提高效率,常采用多重PCR技术。该技术是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加

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由于每对引物扩增的片段长度不同,可

用电泳加以鉴别。多重PCR主要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检测或病原微生物、

遗传病及癌基因的分型鉴定。

Ct值:PCR扩增过程中,荧光信号开始由本底进入指数增长阶段时,达到一个人为确定的阈值所对应的循环次数。

代谢组学: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受刺激或扰动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生物体系的一门学科。

基因打靶:是指通过DNA定点同源重组,改变基因组中的某一特定基因,从而在生物活体内研究此基因的功能。

Knock down:基因敲除。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基因去除,或用其它顺序相近基因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推测相应

基因的功能。基因敲除除可以终止某一基因的表达外,还包括引入新基因及引入

定点突变,既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

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

G-protein:G蛋白。是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的简称,位于质膜内胞浆的一侧,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βγ二聚体通过共价结合锚定于膜上起稳定α亚基的作用,

而α亚基本身具有GTP酶活性。G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

当G蛋白α亚基与GDP结合,处于关闭态;当胞外配体与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

时,导致受体胞内结构域与α亚基偶连,并促使α亚基结合的GDP被GTP交换

而被活化,即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传递信号。

Off-target effect:脱靶效应。指的是与一个内源性基因某一位点并不完全同源的RNA亦能

通过抑制翻译而导致基因表达的静默。

Super gene family:超基因家族。指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通过各种各样的变异,产生了结构

大致相同但功能却不尽相似的一大批基因,这一大批基因分属于不同的基

因家族,但可以总称为一个超基因家族。

Environment genetic project:环境基因工程,指专门鉴定体积暴露在特定环境下的那些显

示易感或抗性基因的DNA多态性。

Tumor vaccine:肿瘤疫苗。肿瘤疫苗的本质是将某一抗原组份作用于生物体,从而激发该

机体对该抗原或抗原载体的免疫保护,这种抗原形式或抗原的载体形式即

是疫苗。肿瘤疫苗的形式有细胞性疫苗和可溶性抗原疫苗两大类。细胞疫

苗是将肿瘤细胞进行某些处理灭活后直接作用于机体。可溶性抗原或多肽

疫苗则是在体外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出已知某肿瘤的抗原成分,与不

同的佐剂联合应用达到免疫激发的目的。

microsatellite marker:又称short tandem repeat(STR)

微卫星或简单串联重复(STR),由较少(通常为二、三或四核苷酸单位)的碱基重复组成,高

度多态性,提供的信息量相对很大;另外可用PCR技术使操作实现自动化。

自私DNA(selfish DNA):在哺乳动物包括人体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编码顺序。这些顺序中,只有很小一部份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绝大部分都没有什么特殊功用。在

这些DNA序列中虽然积累了大量缺失,重复或其他突变,但对生物并没有什么影

响,它们的功能似乎只是自身复制,所以人们称这类DNA为自私DNA或寄生DNA。

外显子,内含子: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不仅在两侧有非编码区,而且在基因内部也有许多不

编码蛋白质的间隔序列,称为内含子,编码区则称为外显子。

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RFLP: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个体之间DNA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称为DNA多态性。若因此而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则可导致相应的限制性片段的长度和数

量发生变化,称为RFLP。

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是一种基于DNA构象差别来检测点突变的方法。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如果碱基序列不同,形成的构象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单链构象多态性。

管家基因:在生物体生命的全过程都是必须的,且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的基因。CAP:是大肠杆菌分解代谢物基因活化蛋白,这种蛋白可将葡萄糖饥饿信号传递个许多操纵子,使细菌在缺乏葡萄糖时可以利用其他碳源。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名解

名解部分 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自幼家境贫寒。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与冯云山、洪仁玕等人创立拜上帝教,以图“唤醒世人”。撰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公元1851年元旦,洪秀全率众于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组织,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称耶稣为天兄,并将此作为组织管理农民起义队伍的手段。拜上帝会虽曾得益于基督教,但在许多方面与基督教大相径庭。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相继建立起各项制度,史称永安“封王建制”。主要内容有: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建立圣库制度;令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进一步巩固了金田起义以来的斗争成果,大大提高了太平军的战斗力,为太平军的出省作战和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湖口大捷 湖口大捷是太平军粉碎清军水陆进攻、扭转西征战局的关键一战。公元1855年初,湘军反扑九江。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等率军西援。西征援军到达江西湖口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与清军相持一月有余。同年2月,太平军突袭湘军水师,湘军大败。同时驻守九江的太平军很好的配合了湖口的战斗。湖口大捷的胜利,扭转了西征军湘潭战后连续败退的局面,太平军从此乘胜西进,全面反攻。到1856年,湖北东部,江西和安徽的大部分均为太平军所控制。 三河大捷 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1858年,李续宾率部进攻三河,陈玉成得知三河危急的消息,星夜驰援三河,在当地军民的配合下,以正确的战略战术,全歼清军。三河大捷是继浦口之役之后又一次胜利之役,复苏了后期太平军的士气,扭转了内讧后的危局,保卫了太平天国在安徽的根据地,迫使清军从安庆外围撤走,安庆之围不战而解。

人解名解

1.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e):位于长骨的干骺端,幼年时保 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骺软骨骨化后遗留下来的较为致密的线称骺线。 2.胸骨角(sternal angle):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 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此角两侧平对第二肋,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3.肋弓(costal arch):第8—10肋前端借助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 骨连结,两侧各形成一个肋弓,是临床触诊肝、脾的重要标志。 4.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是连接相邻两个锥体的纤维软 骨盘(周围的纤维环、中央的髓核)。椎间盘不仅能使脊柱增加弹性,同时具有缓冲震荡,协助脊柱运动等功能。该部纤维环容易破裂,髓核向后外方突出,可压迫脊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痛(椎间盘脱出症)。 5.翼点(pterion):颞窝前下部,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 薄弱,此处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暴力打击易引起颅内血肿。 6.斜角肌间隙(scalene space):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空 隙称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7.在脐下4-5cm以下部分,组成后层的腱膜完全移至腹直肌前面, 缺后层,其游离下缘呈向上的弧形线,称弓状线。 8.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4-5cm。男性

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内口:腹环,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由腹横筋膜构成。外口:皮下环,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由腹外斜肌腱膜构成。 9.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 舌根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10.肝门(porta hepatis):位于肝脏面“H”型的横沟,是肝固 有动脉,肝门静脉,肝左、右管,神经,淋巴管等出入门户。出入肝门的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肝蒂。 11.齿状线(dentate line):肛瓣与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的锯齿 状的环形线,此线以上为黏膜,以下为皮肤,齿状线上、下部分的肠管在动脉来源、静脉回流、淋巴引流、神经支配等方面都不相同。 12.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由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其下 段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是手术中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也是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分界。 13.胆囊三角(Calot三角):肝总管、胆囊管、其上方的肝下面 之间共同围成的一三角区,三角内有胆囊动脉通过,该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14.声门裂(fissure of glottis):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底部之 间的裂隙,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前2/3是膜间部,后1/3是软骨间部。 15.肺门(hilum of lung):纵隔面中央的凹陷,是支气管、肺动

近代名人解方个人资料

近代名人解方个人资料 解方原名解如川,因毛泽东一句“解放了,就叫解放好了”,所以他改名为解方。解方曾是东北军的一员,当过张学良的副官,深 受其赏识,后来于1936年加入共产党,积极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于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且是开国少将之首。1984年解方将军逝世,享年76岁。 解方(1908—1984),原名解如川,又名解沛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首。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早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高级中学。毕业后被东北军选送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期步兵科学习。1930年毕业后回国,加入东北军,同年秋任天津市保安总队队长。 11月下旬当日军炮击制造天津事件时,曾率保安总队进行了英勇反击。后曾任张学良副官。 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军部参 谋处任二科(侦察科)中校科长。积极对于学忠、张学良进行反蒋、 联共抗日的宣传。曾三次被张学良派赴两广密见李宗仁、白崇禧, 联络合作抗日。西安事变发生时,他密传张学良亲电,使驻兰州的 东北军部队及时参加反蒋抗日行动。1937年2月任中共东北军上层 工作委员会委员,随东北军东调。 抗日战争初期,随军参加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1939年初任 第五十一军一一三师三三七旅上校副旅长。同年夏任第一一四师少 将参谋长,并任中共五十一军工委书记。长期在东北军中秘密从事 党的统战工作,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做出了贡献。 1940年6月奉命到延安,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情报部第三局局长、 中共中央党校军事训练班秘书长、八路军第一二O师三五八旅参谋长、吕梁军区参谋长等职,参加敌后抗日战争,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名解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SiRNA:利用双链小片段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NA,从而阻断体内靶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的表型。 基因(gene):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基因是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或RNA所必需的全 部DNA,包括编码蛋白质或RNA的核酸序列,也包括为保证转录所必需的调控序列。 开放阅读框架(ORF):在DNA链上,由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为止的一 个连续编码序列。 基因组(genome):是指一个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包括染色体基因组和染色体外基因组。 C值(C-value):一种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用以衡量基因组的大小。 基因重叠:是指同一段DNA片段能够参与编码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蛋白质分子,这种现象在其他的生物细胞中仅见于线粒体和质粒DNA。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使较小的 基因组能够携带较多的遗传信息。 多顺反子mRNA (polycistronie mRNA):病毒基因组DNA序列中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的基因或rRNA的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部位,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 转录单元。它们可被一起转录成含有多个mRNA的分子,称为多顺反子mRNA。 类核(nucleoid):原核生物基因组通常由一条环状的双链DNA分子组成,在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的形式,在细胞内形成一个致密的区域,称为类核。 插入序列(IS):长度在2000bp以内,两端都有正向重复序列(DR)和反向重复序列(IR),中间1kb左右的编码序列,仅编码和转座有关的转座酶。只有当IS转座到某一基因中 使该基因失活或插入位点旁边的染色体发生畸变等效应时才会被发现。 复合型转座子(Tn):长度在2000-20000bp之间,两端由一对IS元件组成,带有与转座作用 有关的基因以及其他基因。 质粒(plasmid):一类染色体外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属染色体外基因组。cccDNA:共价闭合环状DNA,大肠杆菌质粒是双链环状结构的DNA分子,没有游离的末端,每条链上的核苷酸通过共价键彼此头尾相连,这种结构称为共价闭合环状DNA。 质粒的不相容性(incompatibility):两种不同质粒因利用同一复制和维持机制,在复制和随后向子代细胞分配的过程中会发生竞争,从而不能在同一宿主细胞内稳定存在,其 中一种质粒将被丢失,这种现象称为质粒的不相容性。 反向重复序列:是指两个相同顺序的互补拷贝在同一DNA链上的方向排列。反向重复序列 常见于基因的调控区,可能与复制、转录的调控有关。 卫星DNA:由2-10bp组成重复单位,重复单位成串排列而成,由于这类序列的碱基组成不同于其他部份,可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其与主体DNA分开。 多基因家族(multi gene family):是指由某一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多基因家族大致可分为两类:①一个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成簇地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但核酸序 列高度同源,编码一组功能上紧密相关的蛋白质,如珠蛋白基因家族;②基因家族成簇地 分布在某一条染色体上,它们可同时发挥作用,合成某些蛋白质,如组蛋白基因家族。 假基因(pseudo gene):是指与某些有功能的基因结构相似,但不能表达有功能的基因产物的某些基因。基因组学(Genomics):是一门对生命有机体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和功能研究的学科。

人解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体相连处的横行隆起,其两侧平对第二肋,是临床上计数肋的 重要标志。 2,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为一横贯腹肌和腱膜之间的潜在性间 隙,长约4~5cm,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3,上消化道:临床上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4,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左,右腭舌弓以及舌根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 界和通道。 5,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患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明显压痛等体征,具有一点的诊断价值 6,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脏胸膜相互转折处即使在深吸气时肺的下缘也不能到达的 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内的积液常聚集于此。 7,肾区: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十二肋之间的部位称肾区,有些肾病患者触压或扣 击此区可引起疼痛。 8,膀胱三角:位于膀胱底内面两输尿管口,尿道内口的三角形区域,此区粘膜光 滑而无邹襞,是肿瘤炎症,结核的易发部位。 9,子宫峡:子宫体与颈较为窄细的部位,长约1cm在妊娠时此处随子宫的增大而 逐渐延长达10cm产科称此部为子宫下段,是剖宫产常选部位。 10,直肠子宫陷凹:是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行形成的凹陷,是立体和半卧位时 腹膜腔最低点,与阴道穹后部仅隔阴道后壁和一层腹膜,腹膜腔积液常积于此,可 经阴道穹后部穿刺或引流。 11,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室射出依次流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最后又反流回心 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12,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连有一条结缔组织索, 称为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的遗迹,动脉导管若在出生后6个月未闭 合,则称动脉导管未闭合,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13,静脉角:同侧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合处所形成的夹角,为淋巴导管的注入 部位。 14,黄斑:距视神经盘约3.5mm靠颞侧稍下的一黄色区域称黄斑,其中央凹陷称 中央凹是视觉最敏感的部位。 15,反射: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适宜)反应。 16,神经核:功能形态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称神经核。 17,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区,在大脑半球水平切面上 呈"><"形,可分为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之间内内囊膝,一侧内囊损伤时,可 出现对侧半躯体感觉障碍,对侧半躯体运动障碍和两眼对侧半视野偏盲的"三偏综 合症"。 二,问答题。

系解名解完全版

系解名词解释 1.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e):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 骨,称骺软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 2.关节盘(articular disc):是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其周缘附着于关节囊 内面,将关节腔分为两部分,关节盘多成圆形,中央稍薄,周缘略厚。可使两关节面各为适合,减少冲击和震荡,并可增加关节的稳固性,此外,两个腔可产生不同的运动,从而增加量运动的形式和范围。 3.胸骨角(sternal angle):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 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肋胸椎体下缘。 4.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是连接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椎间盘有两部分组成, 中央部为髓核,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为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组成,牢固连接各椎体上下面,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外膨出。椎间盘既坚韧又富有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压力消除时又复原,具有“弹性垫”样缓冲作用,并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 5.翼点(pterion):颞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颞、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 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为脑膜中动脉沟,有同名动脉通过。故受暴力打击易引起骨折造成颅内出血 6.斜角肌间隙(scalene space):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为斜角肌间隙,有 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7.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个肌和腱之间 的裂隙,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内下方,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 4.5cm。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腹)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为腹横筋膜 向外的突口。管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皮下)环。管有四个壁,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是腹股沟韧带。 8.咽峡(isthmus of fauces):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 它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9.十二指肠悬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duodenum):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其下段 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连系在十二指肠空肠曲和腹后壁之间,又称Treitz 韧带,是手术中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10.齿状线(dentate line):肛瓣与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锯齿状的环行线称齿状线或肛 皮线。此线以上是粘膜,以下为皮肤。齿状线上、下部分的肠管在动脉来源、静脉回流、淋巴引流以及神经支配等方面都不同,这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意义。 11.肝门(porta hepatis):肝的脏面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即有二条矢状位的纵沟和 一条冠状位的横沟。横沟又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之处。 12.声门裂(rima glottis):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底部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可分为前2/3 的膜间部和后1/3的软骨间部,是喉腔最狭窄的部分。 13.肺门(hilum of lung):肺的内侧面临纵膈,中份凹陷处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 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 14.肺根(root of lung):进出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肺根。肺根内各结构 的排列自前向后依次是上肺静脉、肺动脉和主支气管。左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肺动脉、主支气管、肺静脉,右肺根为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

名解、简答

1.贞观诗风:(名解) 指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文人在贞观年间所形成的创作的风气。他们在理论上主张综合南北,去短合长,形成既有南朝诗风宫商发越、清绮华丽的一面,又有北朝诗风贞刚朴厚,刚健开朗的一面,形成新朝诗风。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如李世民、李百药、杨师道、许敬宗、虞世南等人的创作还有贵族化和宫廷化的倾,比较重视声律、典故和辞藻的运用,缺乏美的情思意味。 2.上官体:(名解) 1.上官仪活跃于贞观诗坛的后期,“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旧唐书》本传)上官仪重视诗歌的艺术技巧,提出“六对”“八对”之说,是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范。他的创作比贞观时期的诗人在艺术上更为成熟,但同样缺乏慷慨激昂的雄杰之气。 3.初唐四杰:(名解) 所谓“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他们生活在7世纪下半期,才高位下,凭着自己的创作登上诗坛,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了宫体诗狭小的范围,扩大了诗歌的内容,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四杰的排序,闻一多以为:“五律无疑是唐诗最主要的形式,在那时人心目中,五律才是诗的正宗。沈、宋之被人推重,理由便在此。按时人安排的顺序,王、杨的名字列在卢、骆之上,也正因他们的贡献在五律,何况王、杨的五律是完全成熟了的五律,而卢、骆的歌行还不免于草率、粗俗的‘轻薄为文’呢?”(闻一多:《四杰》) 4.陈子昂的风骨兴寄说:(名解) 为初唐诗人陈子昂提出,兴指兴发,寄指寄托,要求诗人在比兴咏物的同时要有所寄托,即对人生、社会等重大问题有所关怀;风骨本为刘勰提出,指风文章风格而言,气韵沉雄则有风,刚健爽朗则有骨,陈子昂提倡做诗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其实是在提倡一种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英雄主义的艺术风格。 5.沈宋体:(名解) 5.沈宋指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活跃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主要成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 6.盛唐气象:(名解) 盛唐气象首先是由南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提出,他用“气象浑厚”来形容唐诗的特质,对其进入详细阐述的是林庚先生在五十年代发表的《盛唐气象》(《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一文,文章被收入后来出版的《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中,他说:“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它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形象的飞动,想像的丰富,情绪的饱满,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后来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对盛唐气象有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说:“一种丰富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像,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春春、自由和欢乐。这就是盛唐艺术,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唐诗。”罗宗强在继承林说的同时,把盛唐时期收缩在安史之乱前后,更加明确地指出:“盛唐诗歌

人解名词解释汇总

血-胸腺屏障: 血流内的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胸腺皮质,这表明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的成分都具有屏障作用,称为血-胸腺屏障。由下列成分组成:【1】连续性的毛细血管内皮,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2】完整的内皮基膜【3】血管周隙及其中所含的巨噬细胞等【4】上皮基膜【5】一层连续的上皮性网状细胞。该屏障对维护胸腺内微环境的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胸腺髓质无此屏障。 胃黏膜屏障 胃粘膜上皮细胞顶部的黏原颗粒排出后可形成黏液,覆盖于黏膜表面,形成一次保护屏障,可防止胃液内高浓度的盐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损伤。 气血屏障 肺内由肺泡内表面的液体层、肺泡细胞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的基膜及内皮细胞等构成的结构称气血屏障通过此屏障完成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的交换过程。 滤过屏障 血流经肾小求毛细血管时,管内压力较高,血浆中的大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裂孔隔膜滤入肾小囊腔,这三层屏

障就是滤过屏障。 血-脑屏障 血液与脑组织及脑脊液之间存在着一种屏障。包括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 血-生精小管屏障 生精小管与血液之间,组成包括间质的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紧密相连。可以阻止某些物质出入生精上皮,形成并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 组织:组织是由很多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基本结构。分为4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骨单位:是位于内外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圆筒状的结构,与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一个中央的中央管和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各层骨单位骨板之间有骨细胞分布。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每

人解名词解释

人解名解 1.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e):位于长骨的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 骺软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骺软骨骨化后遗留下来的较为致密的线称骺线。 2.板障(diploe):颅盖骨外层和内层的密质分别称为外板和内板,两板之间的松 质称板障。 3.胸骨角(sternal angle):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 表摸到,此角两侧平对第二肋,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4.肋弓(costal arch):第8~10肋软骨的前端部不直接与胸骨相连,而是依次与 上位肋软骨构成软骨连结,两侧各形成一个肋弓,是扪肝、脾的重要标志。 5.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是连接相邻两个锥体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 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椎间盘不仅能使脊柱增加弹性,同时具有缓冲震荡,协助脊柱运动等功能。由于腰部纤维环后份较薄弱,如果纤维环变形,加之受压过大,如弯腰过猛,该部纤维环容易破裂,髓核向后外方突出,可压迫脊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痛(椎间盘脱出症)。 6.界线(terminal line):是由骶骨岬向两侧经骶骨盆面上缘、弓状线、耻骨梳、 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区分了大小骨盆,同时构成了小骨盆的上口。 7.翼点(pterion):颞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此 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外力伤及此处易引起颅内血肿,临床线检查及手术中应注意。

8.斜角肌间隙(scalene space):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空隙称斜角肌间隙, 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9.腹直肌鞘(skeath of rectus abdominis):包绕腹直肌,由前外侧群三块阔肌的 腱膜组成,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组成。在脐下方4~5cm以下部分,组成后层的腱膜完全移至前层,故无后层。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向上的弧形线,称弓状线。 10.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长约4~5cm,男性 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有2口。 内口: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由腹横筋膜构成。 外口:皮下环,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由腹外斜肌腱膜构成。 11.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在大腿的前上部,呈尖向下的三角形,由腹股沟韧 带、缝匠肌内侧缘和长收肌内侧缘围成,股三角内有股神经、股血管和淋巴结等。 12.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围成,是 口腔和咽的分界。 13.肝门(porta hepatis):又称横沟,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 肝左、右管,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出入肝门的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肝蒂。 14.齿状线(dentate line):为肛瓣与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的锯齿状的环形线,此 线以上为黏膜,以下为皮肤,齿状线上、下部分的肠管在动脉来源、静脉回流、淋巴引流以及神经支配等方面都不相同。

名解

名解 1.精神障碍(疾病)mental disorder: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所导致的人的认知、情感、意 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是一组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社会功能损害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2.精神健康(卫生):是一种完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应对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压力,并且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 3.精神症状symptoms:是通过人的外显行为(言语、表情、动作、书写等)表现和表达 出来的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4.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senestopathia:是指患者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 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牵拉、挤压、撕扯、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多见于神经症、精分、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5.错觉illusion: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6.幻觉hallucination: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虚幻的知觉体验。 7.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对事物的本质能够正确感知,但对个别属性或 局部属性(事物的形状、大小、比例、距离等)产生歪曲的知觉。 8.思维奔逸(观念飘忽)flight of thought:该症状着重于联想速度与联想途径的变化。指 联想数量增多、速度加快、内容丰富生动。临床表现:言语增多,语速加快,主题易变。 9.思维迟缓(联想抑制)inhibition:与思维奔逸相反,指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内容 贫乏。临床表现:言语缓慢、话少声低、反应迟缓。 10.思维中断(思维阻滞)thought block:患者在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的情况下, 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symbolic thinking:患者将一事物的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的混淆,把 象征与现实混淆,而自己却毫无察觉。 12.破裂性思维splitting of thought:指联想断裂,句子堆积。思维内容缺乏内在必然的逻辑 联系,概念之间联系的严重紊乱。 13.妄想delusion: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歪曲的信念, 是病态推理和判断,虽不符合事实,患者却坚信不疑,既不能以其文化水平及社会背景加以解释,也不能用事实和道理说服。 14.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 amnesia:指紧接着疾病发生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其产 生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如脑震荡、脑挫伤的患者。 15.逆行性遗忘retrpgrade amnesia: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多见于脑外 伤、脑卒中发作后。 16.柯萨科夫综合征(遗忘综合征)Korsakoff syndrome:近事遗忘、定向障碍与虚构症三个 症状同时出现。 17.定向力orientation: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18.自知力(领悟力、内省里)insight:指患者对其自身的异常或病理状态的认识能力。(能 否认识到自己有精神疾病,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中哪些部分是异常的表现,但不是要求患者对病因有认识,更不要求有符合医师观点的认识。) 19.情感淡漠apathy:指情感反应的降低,患者对外界刺激和与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事物, 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及内心体验。 20.木僵stupor: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是较深的一种精神运动抑制。 (不言、不动、不食、不喝、不吐唾液、不解二便、无表情、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21.蜡样屈曲waxy flexibility:指木僵严重的患者,肢体可任人随意摆布,即使处于不舒适

中内名解

B薄厥:由愤怒而致气血并逆使人昏厥者。 C肠辟:指痢疾。肠中积滞,排出时辟辟有声,故名。 肠风: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鲜。 喘脱:指因喘致脱,喘脱并见的危重症候。喘逆剧甚,张口抬肩,心慌动悸,烦躁,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 颤震:即“颤振”、“振掉”,指以头部或肢体摇运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征。 D癫狂:指精神错乱,神志失常的一类病症。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者为癫;喧扰不宁,妄行骂,躁动多怒者为狂。 灯笼病:是“身外凉”,“心里热”之病,常示内有瘀血。 大瘕滞:大瘕滞多指痢疾而言,部分指似痢只滞泻。 单腹胀:即臌胀。乃“肢体无恙,胀唯在腹。” F伏饮:饮邪潜伏于胸膈,反复发作。相当于哮证。 伏连:痨虫伏于内脏,接连传注,而形成五脏俱损的痨病。 肺胀: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风痱:指手足痿废不用,又称“痱”,“痱风”,“中风痱”。 肺热叶焦:指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肢体痿软。 肥气:指胁下痞块状如覆杯的疾患。肝气郁滞,淤血凝结所致。为五积之肝积。 风痱:指手足废萎不用。 风水: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邪侵袭,肺失宣降,通调失司,水湿潴留所致,水肿以头面为主。 肺消、消膈:消渴病以上焦肺及膈之内消为主。亦“上消”,以口渴多饮为特点。 反胃: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之病。 G骨蒸:形容发热如从骨髓蒸发而出。 蛊胀:即臌胀。常指虫蛊、血臌而言,多因虫毒积聚,血络瘀塞所致。 关格:指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邪浊内蕴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 干血痨:虚劳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而有血瘀,肌肤甲错,面目暗黑,当去瘀生新,可用大黄蛰虫丸。 刚痉:痉病的一种,发热无汗者为刚痉。 J呷咳:指哮证。从其发病时咳嗽气急痰鸣,呷呀有声得名。证治准绳·喘门:“呷者口开,呀者口闭,乃开口闭口尽有起声。” 噤口痢:指痢疾伴有不能食,或呕不止者。 急黄:指黄疸湿热疫毒深重,疸色如金,病情急重者。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证。 瘕聚:只腹内结块聚散无常,质地柔软,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齁齃:形容气喘时鼻息声高气粗。指哮喘发作时痰鸣,喉间如曳锯声。 洁净府:“净府”指膀胱,即利小便之意。 近血:大便下血,出血部位接近肛门,表现为先血后便,血色鲜红。 K开鬼门:“鬼门”指汗孔,即发汗之意。 L劳淋:淋证日久不愈,遇劳即发者。 历节风:风寒湿邪,侵入经脉,流注关节所致。症见关节肿胀,游走不定,疼痛剧烈,不能屈伸。 冷秘:因为脾肾阳虚,阴寒凝结,温运无力所致的大便秘结。

人解名词解释

解剖100个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真肋: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 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 弓肋: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 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 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 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 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 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 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 9:躯干骨的连接: 1椎骨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椎骨间连接: 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 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2肋的连接: 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肋与胸骨连接:软骨连接,胸肋关节,肋弓,浮肋 3颅骨连接:软骨连接,缝,颞,下颌关节 10:七大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1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构 特点:关节囊松弛,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囊内有关节盘将腔分上下两部分.关节囊前部较薄弱,较易向前脱位 11: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12:骨骼肌的分类: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筋膜,滑膜囊,腱鞘。 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等处。可分为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

名词解释明

明 1、台阁体 台阁体是明代前期从成祖到英宗,几十年间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三杨,即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除朝廷诏令奏议之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 2、茶陵派 明成化、弘治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因其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名。针对台阁体卑冗萎弱、肤浅工巧的诗风,他们主张性情,反模仿,推崇李杜,强调法度声调。但因李东阳历任馆阁,“四十年不出国门”,其诗多题赠之作和咏史之作,内容大多不出馆阁、宫廷生活,故使茶陵诗风并未脱离典雅工丽的台阁体的影响。茶陵诗派对台阁体文风是有冲击的,对后来前七子的诗文主张也有影响。 3、前七子 明代中期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七人,以何、李为代表。《明史·文苑二·李梦阳传》云:“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又与景明、祯卿、贡、海、九思、王廷相号七子。”为区别后来嘉靖、隆庆年间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故世称“前七子”。前七子针对当时虚饰、萎弱的文风,提倡复古,他们都鄙视自西汉以后的所有散文和中唐以后的所有诗歌。其主张为当时许多文人所接受,形成了影响广泛地复古运动。

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名称见于《明史·文苑·李攀龙传》。因在前七子之后,受李梦阳、何景明等人的影响,继续提倡诗文复古,而影响又过之,故称“后七子”。后七子继续前七子的文学主张,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5、公安派 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重要的文学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三袁”,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此外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等。因袁氏兄弟为湖北公安人,故世称公安派。公安派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且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寻找以独创的精神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 6、唐宋派 明代嘉靖年间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唐宋派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复古主张,提倡唐宋古文,归有光撰《项思尧文集序》,针对王世贞“无元文”之说,不仅主张唐宋,而且称赞宋元。唐顺之编著《文编》,将韩、柳、欧、苏、曾、王之文与秦汉之文兼收并蓄。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更明确将此八家之文合为一编。由于宗唐拟宋,这派作者乃有“唐宋派”之称。

大一人解名词解释大全(完美)

名词解释(ps:无答案的题目为学长学姐与老师共同讨论认为不可能考到的) 第一章绪论、运动系统 1.解剖学姿势:在观察和说明人体各部的位置及相互关系时,都应按照统一的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2.额状面:也称冠状面,从左、右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骺软骨:指小儿长骨的骨干与端之间夹的一层软骨,骺软骨能不断增生,并不断骨化,使骨的长度增长。 4.椎管:全部椎骨的椎孔连在一起,形成的纵行管道,内容纳有脊髓和脊神经根等。 5.椎间孔:椎骨叠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的孔,内容有脊神经和血管等。 6.骶管裂孔:是骶骨的骶管向下的开口。此孔是骶管麻醉穿刺的部位,相当于腰俞穴的部位 7.岬:骶骨底的前缘向前突出的部位,是女性骨盆测量的重要标志。 8.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重要标志,可在体表触知,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9.肋沟:肋骨内面近下缘处的一浅沟,肋间血管和神经沿此沟走行。 10.外科颈: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的部位,是骨折易发部位。 11.尺神经沟: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一浅沟,有尺神经通过,内上髁骨折时,有可能伤及尺神经。 12.翼点:位于颅的侧面,颞窝区内,在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翼点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翼点骨折时,易伤及此脉,引起颅内血肿。 13.颅囟:新生儿颅骨没有完全发育,其颅顶各骨之间留有间隙,由结缔组织膜所封闭的部位。前囟在临床上常作为婴儿发育和颅内压变化的检查部位之一。 14.骨性鼻中隔:把骨性鼻腔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结构,主要由筛骨的垂直板和犁骨构成。15.下颌孔:为下颌骨下颌支内面中央的孔。 16.椎间盘:是位于相邻两椎体间起牢固作用的结构,主要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17.胸廓:主要由12块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借胸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承认胸廓近似圆锥形,其横径长,前后径短,上窄下宽。

名解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 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感知,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幻觉hallucination: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称为幻觉。 功能性幻觉functional hallucination:指现实刺激引起同类感觉分析器出现幻觉。 反射性幻觉reflex hallucination:即当现实刺激引起一种感官出现知觉体验时,另一感官立即出现幻觉体验。 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病人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包括人的躯体本身如大小、形状、比例、色彩和空间、时间关系却产生了歪曲的直觉。 思维奔逸flight of thought是一种兴奋性的联想障碍,即指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 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looseness of thinking:患者失去正常思维结构,联想范围广泛,内容散漫,谈话混乱不合逻辑,不能通过进一步询问而澄清,在谈话结束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难解其意。 思维破裂splitting of thinking: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患者联想断裂,思想内容缺乏内在联系,以致病人的言语,单独就每一句话听来,结构正确,内容可以理解,但整段话中句与句之间却无任何联系,往往是一些语句的堆积,缺乏中心思想。常见于精神分裂症,为此病另一特征性症状。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symbolic thinking:病人以一些很普通的概念、语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 妄想decondary:是一种病理信念,表现为患者对某种不正确思想的坚信。可能由幻觉影响或错误的判断、推理所致,也可能源于荒谬的联想。患者对这种不正确的思想不能批判,反而坚信是真实的、正确的。以往经验教训和目前的事实及说理不能动摇他的信念。病理信念与病人的文化水平和一般常识不相称。 错构paramnesia:患者在回忆中对过去的经历加以歪曲,并信以为真。多见于老年期精神障碍和脑血管病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虚构confabulation:是指病人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或经历,说成是亲身体验。常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外伤性、中毒性精神病。 遗忘amnesia:某一时期患者的经验或重大事件记忆的缺失称为遗忘。智能障碍主要有两种类型:先天性智能低下和后天获得性痴呆。 智力低下:由于病人在胎儿期、出生时或婴幼儿期受到损伤,使大脑的发育受到阻碍,导致智能的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痴呆dementia起病于成年,大脑发育正常,由各种有害因素使脑部神经细胞的结构 1、全面性痴呆:大脑弥散性器质性损害,患者职能活动受到影响,有时涉及精神活动的其他方面。病人缺乏对其疾病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部分性痴呆:病变局限,智能仅产生部分的障碍如记忆减退,理解力消弱,分析综合困难等。人格的基本特征一般良好。 自知力insight: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即是否觉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存在差异,对异常表现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望和现在的表现哪些属于病态。 定向力orientation:是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的状态的认识能力。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对自身状况的认识。 情感高涨elation:患者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心境特别愉快、乐观,喜与人接近。对客观困难估计过低,对自己的才智自视甚高。常有夸大色彩。 情绪低落depression:患者自我感觉很坏,心境抑郁悲观,落落寡欢,不愿与人交往。过低估计自己,

人解总复习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A)名词解释 1.板障diploe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内有板障静脉通过。 2.翼点pterion area为颅侧面额骨、蝶骨、筛骨、颞骨的“H”形交界部位,骨质薄弱,其内面紧邻脑膜中动脉前支。 3.腹直肌鞘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包裹腹直肌,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5cm以下,由于构成腹直肌鞘后层的腱膜完全转至腹直肌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所以此处缺乏后层。 4.咽峡isthmus of fauces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为口腔与咽的分界。 5.肝门porta hepatis肝的脏面中部“H”形沟中间的横沟为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经此出入,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6.白线linea alba位于腹前外侧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三层腹肌的腱膜纤维交织而成。上起剑突,下至耻骨联合。白线坚韧而缺少血管,上部较宽,脐以下变窄。白线中点有脐环,为胎儿时期脐血管通过处,出生后形成癜痕,为腹壁薄弱处,可发生脐疝。 7.齿状线dentate line/肛皮线anocutaneous line各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所连接成的锯齿状环形线,是内外胚层的分界线。 8.肺门hilum of lung肺内侧面(纵膈面)中部偏后的长椭圆形凹陷,为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之处。 9.肺根root of lung:进出肺门的结构(包括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淋巴管,神经等)被结缔组织包绕称为肺根。 10.弹性圆锥conus elasticus弹性纤维组成的膜状结构,由左右两部分合成上窄下宽的圆锥形,附于甲状软骨前脚后面与环状软骨上缘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 11.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之处的胸膜腔,即使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空间,胸膜腔的这一部分称胸膜隐窝或胸膜窦。重要的胸膜隐窝:肋膈隐窝、肋纵隔隐窝。 12.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位于膀胱底部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区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粘膜都保持光滑。此区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13.肾门renal hilum肾内侧缘中部凹陷处,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出入处。(了解:肾门的边缘称为肾唇,有前后唇,具有一定弹性,手术需分离肾门时,迁开前唇或后唇可扩大肾门,显露肾窦。) 14.肾蒂renal pedicle肾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在肾小门处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结构排列从前到后:肾静脉、肾动脉、肾盂;从上到下:肾动脉、肾静脉、肾盂。右肾蒂比左肾蒂短,因此临床上右肾手术难度较大。 15.精索spermatic cord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间的一条柔软的圆索状的结构。精索内主要有输精管、睾丸的血管、输精管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鞘韧带等。上述结构的周围包有三层被膜,由深至浅依次是:精索内筋膜、提睾肌、精索外筋膜。此三层被膜向下延续至阴囊,参与阴囊的构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