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死在草丛中的蜗牛

死在草丛中的蜗牛

死在草丛中的蜗牛
死在草丛中的蜗牛

死在草丛中的蜗牛

[作文命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写作指导]

1.立意

蜗牛最后死了,但死并不可悲,所有人最后都要死的;问题是蜗牛最后死在了“草丛中”,它生前没有任何行动,这才是可悲之处。

蜗牛没有行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大目标自知做不了,便不做;二是小目标根本不屑做,最终什么也不做。究其根源,蜗牛的悲哀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定位自己。

可以这样表述立意:

(1)目标要合适,行动须切实;

(2)不能好高骛远;

(3)清醒认识自我,努力实现自我;

(4)做好小事,就是大事;

(5)做永远比想重要。

2.选材

此则含蓄类材料告诉世人一个普遍道理,一切成功者都有这样的共性:有适宜自己的理想,有实现理想的坚定行动。反之,生活中的一切失败者,失意者,也常有这样的共性:不能正确自识自我,目标不切实际,懒于行动。如可以这样选材:

(1)谢延信确立的是侍奉亡妻

家人的人生目标,伟大高尚也适合自己;

(2)李桂林、陆建芬确立了奉献

山区教育的理想,既伟大而也力所能及;

(3)李灵选择确立的是教育“留守儿童”的崇高理想,执著努力成人楷模。

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人生在世不过几十载,或走或停,或沉或浮。只有奔跑与追求才能突显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天地万物无穷无尽,而我们的生命却十分短暂。我们希望能攀

上梦想的顶峰,但短暂的生命载不起这漫长的攀越之路。有座山峰

我们永远都无法征服。我们该选择放弃,带着苦闷隐没还是选择不

懈地奔跑?

康有为选择了放弃。在变法失败后,在清军的追捕下,他选择

放弃,选择退避国外。而谭嗣同选择奔跑,选择用热血传递变法精神,用生命去唤醒人们。他在断头台上的震天长啸被刻入了历史的

年轮,回荡于千万年历史的天空。退缩的康有为,隐没于这长啸激

起的尘埃中。

奔跑的生命永远伴着历史年轮一起转动,而退缩的生命在时间

的流逝中被风蚀,终而烟消云散。

山顶的风景纵然美丽,但奔跑的过程比山顶的风景更美,因为

这一路的风景有汗水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滋润。

飞蛾扑火,终其一生。灯罩里闪亮的火种是它的目标。它希望拥

抱火光的温度,但这是永不可实现的一个梦。它知道自己做不到,

但是千万年来不曾有一只飞蛾放弃过。因为奔跑与追求的过程更美。一次次地撞击,又一次次地飞起,从不放弃,直到生命的终结。短

暂的生命也因而燃烧,在奔跑的途中燃烧得比灯火还要热烈还要亮。

逆流而上的水,虽然触不到蓝天,但至少它追求过;夜间开放的昙花,虽然看不到黎明的曙光,但至少它艳丽过;我们有时虽然无法

体会到“会当凌绝顶”的快感,但至少我们勇敢过,我们追求过。

追求过,奔跑过就不后悔。有人常说“我真后悔……”“要是

当初……就好了”。其实成败与否并不在于是否站得最高,是否完

成梦想,而是在于你是否追求过,是否为梦想奔跑过。辛亥革命虽

然没有完成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目标,但至少有一代人为这个美好

的目标奔跑过,只要追求过就有意义,何必悔于无法达到顶峰?努

力奔跑,勇敢追求,享受奔跑的过程,短暂的生命也无怨无悔。

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奔跑让生命绽放得更绚烂!

一只狂奔的蜗牛

目睹奔驰的骏马,你是否羡慕于它疾风追箭的风采?

仰望翱翔的雄鹰,你是否赞叹于它搏击长空的力量?

梦想有灵兽般天马行空的英姿,你是否因追星伴月的虚无而自卑?至少,我没有!

我相信,即使没有惊人的速度和骇世的天赋,一只狂奔的蜗牛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我发现,有一只成功的蜗牛,他叫霍金。也许是上帝的粗心,一个年轻的生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时,有谁回想到,有一天我们都在仰望这只狂奔的蜗牛!霍金,残障的身躯隐不住你热血的力量,那浩瀚的宇宙是你思绪的一角,黑洞的神秘好似你深邃的双眼……是一只蜗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失去了奋斗的动力!霍金,你在向人们展示世界奥秘的同时,也诠释着一只蜗牛的意义。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功者,我想,上帝也会因他的过失而后悔!

我发现,有一只伟大的蜗牛,他叫文天祥。宋朝破灭,元朝的大军岂能是你只力可以阻挡的。你艰苦转战,为梦想一路到底。在你看来,一切困难都不是问题,始终如一,热血洒遍神州。在冰冷的铠甲下面,不仅仅是一副肉躯,更是一个不灭的信念。复国谈何容易,富贵唾手可得。可是,这些杂花败草怎能满足你燃烧的心?虽然你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过,但是,我想,你失败着,同时也成功着,为那坚贞的热血和永恒的信念。

我发现,其实,更多的是迷茫的蜗牛。因为不是骏马,我们埋怨着;因为不是雄鹰,我们痛苦着;因为不是灵兽,我们迷茫着。

生命就在这些烦琐的事情中蹉跎着。只是蜗牛,我们散失了奋进的勇气;只是蜗牛,我们连最后梦想的权利都没有了。在生命的尽头回首,你是否为那不曾追寻过的梦想而悄然泪下。我们需要的不是力量,不是天赋,只要有毅力,再慢的蜗牛也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追求生命的高度,我要当一只狂奔的蜗牛。

点评:无论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还是“追求生命的高度,我要当一只狂奔的蜗牛”,这两篇文章的立意极为接近。不过后者行文更为浑融,语言更为精练。虽然这两篇文章都写得极为精彩,但是实际上,这种立意角度在对原材料的理解上略有偏移,更侧重于“什么也不肯做”这一要点,而忽略了蜗牛立志的不切实际,正是它立志不切实际才导致了他后来的灰心丧气,一无所成。可是,两篇文章都在有意无意间提到,我们应该忽略自己天赋的不足,去大胆追求生命的高度,(哪怕立志不切实际的结果只能是失败,)追求的过程轰轰烈烈,这也是另一种成功。这样来看,立意角度却是大异于常人,极为大胆新颖,但风险系数也很高,慎用!在文中点明“立志不切实际”这一要点再加以辩驳转换会更稳妥。

一条属于蜗牛的路

去泰山?三千年。

去长江?三千年。

郁闷的蜗牛在发愁,于怨天尤人,心灰意冷中化为尘土。

可怜的蜗牛忘记了,它的身下,还有一条属于蜗牛的路。

一只蜗牛有什么?难道只能冰封一腔热血,苟安在沉重的枷锁下?然而撇去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适合蜗牛走的路还有很多很多,足以让它独一无二。

“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安德鲁〃卡耐基在他的自传中这

样写道,“一辈子都搞不清自己应该去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因为

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庸庸碌碌一生。”

岔路口的蜗牛们是一群空想家。在空想中耗尽生命,自以为看

破红尘,却忽略掉了它们唯一该做的是前进、前进,沿着一条真正的、属于蜗牛的路。

梦想与现实总有差距,但谁又能说,蜗牛的背壳中承载不了一

场人生的仰望。不用去长江、泰山,它的路也能同样闪耀。

虚度人生的空想家们,你们荒废了时间,时间也将荒废你们。

契诃夫很痛苦。作为一个医生,他不得不在最恶劣、危险的环

境中奔波。身为一个作家,他又必须为了生计榨尽他的每一滴灵感。“别让他这样写,他在糟蹋自己的才华!”不断有名作家这样劝诫他。

“爸爸妈妈要吃饭。”安东迎着那些对贫穷一无所知的目光,

这样答道。

他只是一只普通的蜗牛,再大的野心与妄想也被生活磨碎。沿

着蜗牛的路一点一点向上爬,他仁慈而广博的内心早已划出了一条

绝不平凡的轨迹。

现实一点,理性一点。

正视无可改变的命运,在平凡的现实中突破自我。

如果你是一颗流星,你就该在燃烧中坠落,在壮丽中消逝。

如果你是一只飞蛾,那就去拥抱火焰吧,跳起死亡的舞蹈。

如果你只是一只蜗牛,别急,忘却远方,你还有一条属于蜗牛

的路。

观察蜗牛的小学生优秀作文8篇

观察蜗牛的小学生优秀作文8篇 观察蜗牛的小学生优秀作文1 今天科学课上老师要我们准备两只蜗牛,我在隔壁邻居一位老爷爷的帮助下,在花园的花丛中找到了六只蜗牛。 我把它们放在塑料的杯子里,在杯子里加了点水,拿了一个放大镜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蜗牛的背上背着一个漂亮精致的“小房子”,柔软的身体就藏在这个房子里;蜗牛好像没有骨头,身体柔软,全身湿漉漉的;头部有一对螺旋形的触角,触角反应非常灵敏,只要一碰它,就会马上缩回去;它的两只眼睛就长在触角上,蜗牛还有小气孔呢!蜗牛用气孔呼吸,气孔在脖子旁边,很难看到。你们别看蜗牛爬的慢,其实,蜗牛爬的也很快,它们只用了半分钟就能从杯子的底部爬到杯子口了。 通过观察,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蜗牛的知识。 观察蜗牛的小学生优秀作文2 放假时,我和朋友在我们楼下草丛中去捉好玩的蜗牛。我见它在有草和白菜叶的地方。我就想,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呢?这个问题好像刻在我脑子里,怎么也忘不掉。

于是我下决心观察它。我捉来一只蜗牛放在一个小碗里,里面放上草和白菜。我认真地观察它的行动,只见它不由自主地爬到白菜那边,先用触角碰一碰白菜,然后又爬到白菜叶子上面,美滋滋地吃了起来。这个实验证明了蜗牛爱吃白菜,但又不能断定蜗牛就是害虫。后来,我通过查资料,才知道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喜欢吃农作物、青草等绿色植物,因此它果真是害虫。 通过实验,收获还真不小!不仅让我知道了蜗牛爱吃的食物,还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动手做做看,才知道真正的结果。 观察蜗牛的小学生优秀作文3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你们猜一个谜语:说它是头牛,不能拉犁走;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怎么样?你们知道答案了吧!没错,答案就是蜗牛,今天,就让我带你们去了解了解它吧! 蜗牛是属于动物界、无脊椎类、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目、大蜗牛科的动物。它还有一个英文名“snail”。 人们都说蜗牛无论做什么事都很缓慢,那这可就大错特错了,虽然蜗牛走起来很慢,一个小时才走5寸半,但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蜗牛它也有快的一面。它的触角

二年级科学---4、观察蜗牛

《观察蜗牛》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 ●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 知识与技能: ●知道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照顾小动物(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 1、猜谜:同学们,猜一猜这里面是什么小动物?(蜗牛) 2、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蜗牛。 【评析】研究对象的突然出现,可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 二、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 1、谈话:通过观察,你们对蜗牛有了哪些认识? 2、学生汇报, 3、谈话:对蜗牛有了这么多的了解,你们能不能把观察到

的蜗牛外形画出来? 4、学生画画。 〖说明〗教师适时发放大镜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展评时,适时介绍不同种类的蜗牛,也可以利用图片或多媒体演示。 三、了解蜗牛的行为特征 1、提问:刚才的画图说明同学们对蜗牛又有了新的认识,那么关于蜗牛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提问: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呢? 4、学生讨论。 5、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①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材料是一块玻璃、放大镜。 ②蜗牛怎样吃食? 材料是盘子和若干食物。 ③蜗牛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 材料是干土、湿土,或干布、湿布。 6、学生分组研究并作记录。 【评析】我们的教学强调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但是增加自由度并非放任自流,在引导学生充分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基础上,有选择地研究几个问题,是在学生思维充分发散基础上的集中,有利于学生研究的重要项目。

2 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

第二课观察蜗牛的反应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蜗牛的身体主要由头、腹足和外壳构成,头部有长短不同的2对触角,长触角的顶端长有眼。蜗牛对不同气味有嗅觉反应。蜗牛对声音变化无明显反应。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2.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蜗牛,初步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辅导下,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对观察小动物充满兴趣,认真细致、乐于记录;乐于将发现的动物反应主动与他人分享;乐于饲养小动物。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蜗牛,棉棒2支,小玻璃瓶2个,分别装少量白醋和糖水; 透明长尺子、棉线绳、木头铅笔;放大镜。 学生准备材料:课前寻找并饲养的蜗牛。 教师准备材料:蜗牛身体组成部分的PPT;饲养蜗牛塑料盒(内放湿沙子、 菜叶、黄瓜,放养多只蜗牛)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观察蜗牛的身体特征和蜗牛的反应,大家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新课学习 1.认识蜗牛 (1)出示蜗牛。 (2)从整体到局部、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外形。

(3)组内交流之后再全班交流。 (4)画一画:把蜗牛的样子画下来,并标注出蜗牛的身体外形结构及感官。 2.探究蜗牛对气味的反应 (1)明确问题:蜗牛到底有没有鼻子,会不会闻味道? (2)讨论:面对不同气味的食物,怎样让蜗牛在看不见的前提下观察它的行为? (引导学生可迁移上一课的方法:将不同气味的食物放在黑色袋子中,观察蜗牛的反应。) (3)完善实验方案。例如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用分别蘸取了糖水和醋的两根白色棉棒吸引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应。(蜗牛会爬向蘸取了糖水的棉棒;遇到蘸取了醋的棉棒,蜗牛将身子缩回到硬壳内。) (4)学生实验,实验之后汇报交流。 3.探究蜗牛对声音的反应(可与上一活动分组并行开展) (1)讨论:蜗牛对声音有什么反应? (2)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并依次对它大声喊和鼓掌。 (3)观察到什么现象?说一说我们的发现和想法。 4.观察蜗牛的爬行 (1)想一想:蜗牛靠什么行走,怎样行走呢? (2)将蜗牛放在有色透明塑料板上,观察蜗牛行走的方式和轨迹。 (3)提问:蜗牛遇到不同的“路况”,会怎么行进? (4)将蜗牛分别放在细线、木棍和直尺上,观察蜗牛是怎样行进的。 (5)继续观察蜗牛,记录你的新发现。 (三)整理,下课。

小学三年级科学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我以“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建立对蜗牛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蜗牛有一些模糊地认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本课是他们开始观察动物的第一课,他们能积极参与到观察活动,但观察比较随意,缺乏目的性。 三、教材内容 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历经观察植物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主要使学生认识蜗牛身体的特点,经历细心地有目的的观察活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细节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在观察中不断生成一些新的问题的能力,进行一些猜测和推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蜗牛以及身边的小动物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 在有序观察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对蜗牛身体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六、教学难点: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七、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2-3只蜗牛、放大镜、培养皿、观察记录纸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新鲜蔬菜 八、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以“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以“猜想—合作观察—交流发现—总结”为主线,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九、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 1、课件出示谜题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说它是头牛,不会拉犁走,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打一小动物,猜猜看。揭谜底蜗牛 2、你们仔细观察过蜗牛吗?对蜗牛的身体你都知道吗? 3、这节课我们一起观察蜗牛,好吗? 揭题观察蜗牛 二、蜗牛身体的观察 1、观察蜗牛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你估计你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怎么解决? (蜗牛躲在壳里不出来、想观察蜗牛的腹部看不清楚、蜗牛太小看不清楚) 2、现在你准备怎样观察蜗牛的身体?(用放大镜,看蜗牛的头部、腹部、尾部等是怎么样?) 3、观察蜗牛可以从蜗牛软的一部分开始,你打算用怎么样的顺序进行呢? (指导学生按头、腹、尾的顺序进行观察,了解有序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得更多,更仔细。) 4、出示观察要求 (1)小组合作,可用放大镜观察 (2)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尾部,仔细观察蜗牛的头部有什么? (3)及时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5、观察要求有了,观察目标有了,我们的观察活动可以开始了。 6、学生分组观察蜗牛,教师下组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观察收获。 7、完成的小组用玻璃盖把蜗牛暂时盖住。 8、汇报交流 (1)、通过观察,蜗牛身体的特征你们发现了没有? (2)、请几个小组上台汇报一下?发现了几条就汇报几条,汇报的时候,我们比哪一组的同学听的最认真。(学生汇报) (3)、别的小组有新的发现继续展示。 三、蜗牛壳的观察 1、根据小组汇报情况引申出来蜗牛还有一个壳。

小学科学《蜗牛》教学设计

蜗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 2.经历对蜗牛运动的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3.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玻璃片,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 2.塑料薄膜和画有同心圆的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比较仔细地观察过蜗牛了。那么,蜗牛有脚吗?蜗牛有脚的话,蜗牛的脚是怎样的呢?蜗牛没有脚的话,蜗牛是用什么爬行的呢? 二、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1.观察: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2.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蜗牛没有像人、兔、蟋蟀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是一种特殊的脚--腹足。 三、观察蜗牛的爬行。 1.观察玻璃片上爬行的蜗牛,观察蜗牛的腹部是怎样使身体前进的。 2.蜗牛爬行的描述和模仿。 3.观察蜗牛在小木棒、棉线等物体上的爬行动作。描述蜗牛在这些物体上的爬行。

四、蜗牛爬行的痕迹。 1.说说蜗牛爬行观察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 2.观察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发现痕迹是粘液变成的。 3.推测一下蜗牛分泌的粘液所起的作用。 五、蜗牛赛跑。 1.哪只蜗牛爬得快?提出蜗牛赛跑的建议。 2.讨论蜗牛赛跑的活动设计: ☆有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的办法吗? 吸引蜗牛向一个方向爬的办法。 让蜗牛只能朝一个方向爬行。 …… ☆有其他的比赛方法吗? 不管朝哪个方向爬的办法。 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办法。 …… 3.在小组里进行蜗牛赛跑的活动:在画有同心圆的纸上铺上一张塑料薄膜,把蜗牛放在中心圆内,看哪只蜗牛最先爬出外圆。 六、小结。 小结(略)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寻访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对蜗牛的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的程序,这是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教材还安排了蜗牛与相似的动物比较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 【学生分析】 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的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学生通过对蜗牛运动、反应、吃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 学生:蜗牛(活体)、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教师:课件、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寻访蜗牛并带回家开始尝试饲养。 2.布置过程。 (1)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见过吗?它生活在哪里? (2)想知道老师怎么喂养蜗牛吗?先回去寻找并观察蜗牛,找到蜗牛的同学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一张蜗牛的饲养秘籍。 (3)让学生用一周时间观察并饲养蜗牛。 二、引入 1.谜语导入。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你们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蜗牛? 2.画一只看到过的蜗牛。 从寻访蜗牛到上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喂养蜗牛,关于蜗牛你有哪些发现?请你说一说。 画一画看到过的蜗牛,并展示作品。 三、仔细观察蜗牛 教师强调观察要求。 每一个小组把蜗牛“请”出来,大家静静地仔细观察,可以轻声地交流。教师提供一些工具,学生在观察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用。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仔细地画在活动手册的方框中。 四、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

人教版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蜗牛

篇一: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到大自然中去捉蜗牛和能够饲养蜗牛。 能够观察、比较、描述蜗牛。 能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能提出关于蜗牛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收集、阅读资料来提高对蜗牛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 知道蜗牛是怎么运动的。 知道蜗牛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 知道一些有关蜗牛的品种、繁殖等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在探究蜗牛特征方面的兴趣。 培养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心,关注周围其它生命的情感。 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捉蜗牛,观察蜗牛。 (一)、导入: 1、请大家猜个谜:说牛不是牛,背着房子走。(打一动物) 2、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蜗牛(板书)。 【评析】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题既生动有趣,又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储备,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3、下面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捉蜗牛,你认为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1)需要一些什么工具?(教师提供每组一只饲养盒) (2)估计什么地方能捉到?(校园的花坛、草坪等处) (3)捉蜗牛时,要注意什么?(安全、爱护绿化) 4、分组、落实任务。 4人一组,自由组合,每组选出一位责任心强,喜欢小动物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带领小组成员去捉蜗牛,至少4只。 5、捉蜗牛。 6、回来后汇报交流,你是在什么地方捉到的?捉到时它是怎样的?想想这是为什么? 【评析】在捉蜗牛前,让学生对活动的准备工作进行研讨和准备,为以后类似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通过捉蜗牛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感知蜗牛的生活习性。 7、仔细观察蜗牛长的什么样?老师这里有放大镜和玻璃片,如果你们需要可以上来拿。如果蜗牛躲在壳里可以放到水里浸一会儿,再拿出来。 (1)蜗牛的背上有什么?它软硬如何?像什么?(螺旋) (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触角有几对?这两对触角一样吗? (3)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用手摸一摸。 (4)让蜗牛在玻璃片上爬行,观察它是用什么爬行的?(告诉学生,这叫腹足)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蜗牛的外形,编成儿歌或顺口溜。 蜗牛身体软绵绵,背上硬壳像螺旋, 两对触角在头上,它的腹足扁又宽。 9、让学生在纸上用水彩笔画一只蜗牛。(画出主要外形特征,并适当加以修饰)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观察一种动物》说课稿

科学《观察一种动物》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观察一种动物》。 一、说教材 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一些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本课教材没有明确规定小动物的名称,不过从一般情况来看选取常见的蜗牛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合适。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从整体到局部观察蜗牛的外形、反应、运动等方面特征。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比较蜗牛相似的动物的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 二、说学情 学生面对动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在科学认知上,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校园里的小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对于蜗牛一类的动物并没有详细的了解。在科学技能上,学生使用放大镜并不是非常熟练,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蜗牛进行仔细观察。此外,虽然已经经历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一年级学生的文字能力还是非常有限,因此教师依旧需要重点指导学生利用画图记录的方法进行学习。在科学情感上,需要

培养学生对于动物观察的浓厚兴趣,学会细致观察,交流倾听,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三、说教学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构能够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 2.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触碰产生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等。 3.知道蜗牛运动缓慢,能利用腹足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爬行。 1.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 2.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蜗牛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身边的动物第1课《菜叶上的蜗牛》教案(新版)粤教版

第1课《菜叶上的蜗牛》 一、教科书分析 “菜叶上的蜗牛”是《科学》二年级下册“身边的动物”单元中的第1课。本单元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找到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并了解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菜叶上的蜗牛”以蜗牛为观察对象,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观察蜗牛的身体”,先指导学生观察蜗牛并描述它的外形特征,接着让学生用小棉棒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了解它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活动2“蜗牛是怎样运动的”,通过观察蜗牛的运动,引导学生了解它的运动特点。 二、学情分析 蜗牛是学生熟悉但可能还没有细致观察过的小动物,学生对本课内容应该是比较感兴趣的。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的方法,但是对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式还不太了解,教师可以多加指引。在经历一年多的科学课学习后,学生已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和探究。本节课的两个实验探究活动,都是基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动手能力进行设计的,学生应该能较好地完成操作。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蜗牛及其外形特征。 2.了解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及其运动的特点。 3.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学会交流和记录。 4.培养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学会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蜗牛及其外形、反应、运动等特征。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的细致、有序观察。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蜗牛、放大镜、小棉棒、透明塑料片。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出示本课的任务驱动场景图。

问题:蜗牛躲进壳里了,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呢? 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简单交流蜗牛长什么样子。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菜叶上的蜗牛 (二)活动探究 (一)活动1:观察蜗牛的身体 媒体:出示蜗牛的图片。 问题:蜗牛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活动:学生进行观察蜗牛身体的活动,结合《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提示,尝试找出蜗牛的壳、触角、眼、腹足等部分。教师要指引学生先进行整体观察,从头部到尾部有序地开展,再借助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局部观察,并提醒学生关注蜗牛的触角和眼睛。 小结:蜗牛一般由壳、腹足、触角、眼、口等几部分组成。蜗牛的头部有两对触角,前一对触角较短,后一对触角较长且顶端有眼。 问题:蜗牛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 媒体:出示用小棉棒靠近蜗牛触角的图片。 活动:让学生用小棉棒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观察它的反应,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做记录。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观察时要爱护蜗牛,不要太用力以至于伤害到它。 小结:蜗牛在行走时会伸出触角,当遇到外界刺激时,会迅速缩回触角,躲进壳里。 (二)活动22: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问题:虽然蜗牛能快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是它的运动却是十分缓慢的。 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呢? 媒体:出示蜗牛在透明塑料片上爬行的图片。 活动:学生观察蜗牛的运动,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用手模仿蜗牛的运动方式,加深学生对蜗牛运动特点的认识。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提醒学生洗手。 小结:蜗牛腹足的强健肌体似波浪般移动着,这使蜗牛缓慢地向前运动。蜗牛在爬行过程中会分泌一种黏性液体,这种液体有助于减小摩擦力,使得蜗牛比较容易地向前爬行。 小结:今天我们对蜗牛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观察,同学们也认识了蜗牛的外形、反应、运动等特征。现在观察结束了,我们是不是也要把蜗牛放回自然环境中呢?蜗牛和我们人类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要珍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 七、板书设计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一种动物》教科版

3.观察一种动物 【教材简析】 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一些小动物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教材中没有明确规定小动物的名称,不过从一般情况来看,选取常见的蜗牛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合适。 本课的聚焦板块从选择以蜗牛作为观察对象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探索板块主要分为蜗牛的身体特点、应激反应和运动三大方面。通过利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蜗牛身体上的口、触角、眼、腹足等结构;利用棉签触碰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应;让蜗牛在不同的物体上爬行,观察蜗牛的运动。最后通过研讨板块,使学生认识蜗牛身上的结构都有一定的用处,爬行本领这么大,主要与腹足有关。拓展板块通过与蜗牛相似的动物进行比较,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 【学情分析】 学生面对动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保障。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校园里的小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对于蜗牛这一类的动物并没有详细的了解。此外,学生使用放大镜并不是非常熟练,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蜗牛进行仔细观察。虽然已经经历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一年级学生的文字能力还是非常有限,教师依旧需要重点指导学生利用画图记录观察所得。在科学情感上,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动物观察的浓厚兴趣,学会细致观察、交流倾听,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能认识蜗牛身体上的壳、口、触角、眼、腹足等结构,知道这些结构能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 2.学生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学生知道蜗牛能用腹足在不同物体表面爬行,爬行时腹足会细波浪状运动并留下黏液痕迹。

小学科学《蜗牛》教学设计

《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青岛版《科学》六制二年级下册14.《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14.《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察蜗牛》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二年级下册《动物感知环境》单元的第四 课时。本课以动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为线索,通过探究蜗牛的外形特征,进而将动物与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动物是怎样接触和感知环境的。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让学生寻找蜗牛的活动,观察蜗牛的生长环境。通过图示的形式呈现了白醋、蜂蜜、树枝等研究材料,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 分活动过程,分两个大活动,活动一是“蜗牛生活在哪里?”通过对比观察蜗牛生活环境的 图片,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大都是阴暗潮湿的;活动二是“观察蜗牛的反应,有什么发现?”通过实验分别从蜗牛遇到食物、不同的气味、味道、光线等做出的反应进行研究实验,通过 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知道蜗牛通过嗅觉、味觉、视觉等感知周围的环境。第三 部分拓展活动,“饲养蜗牛,继续观察,看看有哪些新的发现。”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蜗牛, 并通过画图、写日记、拍照等方式记录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旨在培养学生乐于研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分析】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二年级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用语言初步描述。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学生乐于在老师指导下观察探究,从而建立蜗牛的身体特点与感知环境的联系。虽然经常接触,但是科学的观察和描述蜗牛的身体特征,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敏感期,通过思维导航或问题引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知道蜗牛可以通过嗅觉、味觉、视觉等感知周围的环境。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蜗牛的生活习性表现出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耐心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珍爱生命,爱护动物。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白醋、豆浆、蜂蜜(90g)、菜叶、树枝、烧杯、盘子、蜗牛、塑料片、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 第8课《蜗牛》教学设计

第8课《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蜗牛》一课指向课标中的重要概念是: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围绕主要概念的学习内容是: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其中低年级的学习目标是:1.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说出动物的某个共同特征;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围绕主要概念的学习内容是:9.1 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其中低年级的学习目标是: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蜗牛是周围环境中比较常见的动物,一般在雨后潮湿的地方容易找到。前一课学生已经认识了蚂蚁,学习了观察小动物的基本方法。本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并巩固已学的观察方法对蜗牛展开观察研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蚂蚁和蜗牛的不同。由于蜗牛的行动比较慢,所以对于蜗牛的生活习性的观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节课,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前课后饲养几只蜗牛进行观察,相信学生可以观察到更多有趣的现象。

主要培养的思维方法为比较,选取的重点活动是:引导学生观察有关蜗牛身体结构的记录表,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比较蜗牛对不同食物的不同反应,认识蜗牛的食性;比较蚂蚁与蜗牛的不同。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对蜗牛的观察,能够简单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如身体柔软,体外有壳,头部有两对触角,说出蜗牛可以通过触角来感知外部环境。 科学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画出蜗牛的身体外形,用语言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 科学态度:在活动中产生对蜗牛的研究兴趣,愿意倾听他人的发言,愿意与他人分享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到大自然中去捉蜗牛和能够饲养蜗牛。 能够观察、比较、描述蜗牛。 能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能提出关于蜗牛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收集、阅读资料来提高对蜗牛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 知道蜗牛是怎么运动的。 知道蜗牛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 知道一些有关蜗牛的品种、繁殖等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在探究蜗牛特征方面的兴趣。 培养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心,关注周围其它生命的情感。 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捉蜗牛,观察蜗牛。 (一)、导入: 1、请大家猜个谜:说牛不是牛,背着房子走。(打一动物) 2、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蜗牛(板书)。 【评析】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题既生动有趣,又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储备,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3、下面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捉蜗牛,你认为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1)需要一些什么工具?(教师提供每组一只饲养盒) (2)估计什么地方能捉到?(校园的花坛、草坪等处) (3)捉蜗牛时,要注意什么?(安全、爱护绿化) 4、分组、落实任务。 4人一组,自由组合,每组选出一位责任心强,喜欢小动物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带领小组成员去捉蜗牛,至少4只。 5、捉蜗牛。 6、回来后汇报交流,你是在什么地方捉到的?捉到时它是怎样的?想想这是为什么? 【评析】在捉蜗牛前,让学生对活动的准备工作进行研讨和准备,为以后类似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通过捉蜗牛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感知蜗牛的生活习性。 7、仔细观察蜗牛长的什么样?老师这里有放大镜和玻璃片,如果你们需要可以上来拿。如果蜗牛躲在壳里可以放到水里浸一会儿,再拿出来。 (1)蜗牛的背上有什么?它软硬如何?像什么?(螺旋) (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触角有几对?这两对触角一样吗? (3)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用手摸一摸。 (4)让蜗牛在玻璃片上爬行,观察它是用什么爬行的?(告诉学生,这叫腹足)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蜗牛的外形,编成儿歌或顺口溜。 蜗牛身体软绵绵,背上硬壳像螺旋,

小学三年级科学《蜗牛》说课稿

《蜗牛》说课稿 单位:四十一团中学学科:科学 说课教师:王少勤

《蜗牛》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蜗牛》,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反思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我对本课的理解。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蜗牛》是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我所知道的蜗牛,观察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运动,饲养蜗牛。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寻访、饲养、观察、记录和研究蜗牛,达到认识蜗牛的生活环境、身体构造、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的目的。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蜗牛》一课是学生真正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学生还是第一次观察小动物,描述小动物,本课将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蜗牛的过程,培养他们热爱小动物。开好了这个头,对学生以后的探究动物来说意义非常大。 3、教材的处理 本课内容学生在学习前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有所了解,如果还按教材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根据农村学校的条件,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处理,利用学生课外捉来的活体蜗牛进行教学,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有效学习的能力。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 4、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蜗牛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观察蜗牛的过程,学会用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小动物,对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5、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难点是学生观察活动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处理。 6、教学准备 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瓶。 说学生 对学生来说,喜欢动物是与生俱来的。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了解但又没有仔细关注过的小动物。学生观察的困难在于能否找到蜗牛身体的各部位,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观察蜗牛的爬行状态。因此,在课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参与观察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蜗牛的特征。 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引导学生课前到小区的绿化带、草坪寻找蜗牛,小组合作、

5 观察蜗牛的反应

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 第二课观察蜗牛的反应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蜗牛的身体主要由头、腹足和外壳构成,头部有长短不同的2对触角,长触角的顶端长有眼。蜗牛对不同气味有嗅觉反应。蜗牛对声音变化无明显反应。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2.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蜗牛,初步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辅导下,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对观察小动物充满兴趣,认真细致、乐于记录;乐于将发现的动物反应主动与他人分享;乐于饲养小动物。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蜗牛,棉棒2支,小玻璃瓶2个,分别装少量白醋和糖水; 透明长尺子、棉线绳、木头铅笔;放大镜。 学生准备材料:课前寻找并饲养的蜗牛。 教师准备材料:蜗牛身体组成部分的PPT;饲养蜗牛塑料盒(内放湿沙子、 菜叶、黄瓜,放养多只蜗牛)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观察蜗牛的身体特征和蜗牛的反应,大家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新课学习 1.认识蜗牛 (1)出示蜗牛。

(2)从整体到局部、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外形。 (3)组内交流之后再全班交流。 (4)画一画:把蜗牛的样子画下来,并标注出蜗牛的身体外形结构及感官。 2.探究蜗牛对气味的反应 (1)明确问题:蜗牛到底有没有鼻子,会不会闻味道? (2)讨论:面对不同气味的食物,怎样让蜗牛在看不见的前提下观察它的行为? (引导学生可迁移上一课的方法:将不同气味的食物放在黑色袋子中,观察蜗牛的反应。) (3)完善实验方案。例如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用分别蘸取了糖水和醋的两根白色棉棒吸引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应。(蜗牛会爬向蘸取了糖水的棉棒;遇到蘸取了醋的棉棒,蜗牛将身子缩回到硬壳内。) (4)学生实验,实验之后汇报交流。 3.探究蜗牛对声音的反应(可与上一活动分组并行开展) (1)讨论:蜗牛对声音有什么反应? (2)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并依次对它大声喊和鼓掌。 (3)观察到什么现象?说一说我们的发现和想法。 4.观察蜗牛的爬行 (1)想一想:蜗牛靠什么行走,怎样行走呢? (2)将蜗牛放在有色透明塑料板上,观察蜗牛行走的方式和轨迹。 (3)提问:蜗牛遇到不同的“路况”,会怎么行进? (4)将蜗牛分别放在细线、木棍和直尺上,观察蜗牛是怎样行进的。 (5)继续观察蜗牛,记录你的新发现。 (三)整理,下课。

第3课《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3课《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动物》单元第三课。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一些小动物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本课课题没有明确规定小动物的名称,但是为什么选择了蜗牛呢?第一、蜗牛在我们各省市都有分布,是我们身边常见动物。第二、蜗牛易于饲养,行动缓慢,便于一年级的孩子进行观察。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从整体到局部观察蜗牛的外形、反应、运动等方面特征。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比较蜗牛相似的动物的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 【学情分析】 学生面对动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从科学认知上,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校园里的小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对于蜗牛一类的动物并没有详细的了解。 此外,虽然已经经历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一年级学生的文字能力还是非常有限,因此教师依旧需要重点指导学生利用画图记录的方法进行学习。在科学态度上,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动物观察的浓厚兴趣,学会细致观察,交流倾听,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体。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结构能够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 2.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3.知道蜗牛运动缓慢,能利用腹足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并会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3.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教学重点】 通过对蜗牛进行观察,认识蜗牛身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尝试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教学准备】 学生:蜗牛活动手册。 教师:放大镜、棉签、白纸、塑料片、棉线、竹棒、PPT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谜语导入。 没有脚,没有手, 背上房子爬着走。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猜一种动物,知道是什么吗? 蜗牛的身体还有哪些部分呢?蜗牛爬行的时候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