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疗器械辐射灭菌初始污染菌的检测与分析_丛丽红

医疗器械辐射灭菌初始污染菌的检测与分析_丛丽红

医疗器械辐射灭菌初始污染菌的检测与分析_丛丽红
医疗器械辐射灭菌初始污染菌的检测与分析_丛丽红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方案 产品名称: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江西狼和医疗器械股份限有限公司 目录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方案 1.概述 2.验证目的 3.职责与验证申请 4.验证依据 5.验证计划 6.验证内容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方案 1.概述: 初始污染菌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车间环境卫生的清洁度,与产品灭菌工艺、成品热原及内毒素有直接关系,故而要对其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确认其有效性及检测准确性,从而优化产品灭菌工艺及控制产品热原及内毒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2.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及计数用培养基的适用性。

3.职责与验证申请: 3.1质量管理部提供检测项目方案、接收标准、评价等级及相关实验。 3.2生产技术部负责按验证方案生产相关样品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申请表 4.依据: 《中国药典》2015版 5.验证计划: 5.1实验操作人员确认; 5.2实验室实验设备及器材的确认; 5.3产品取样及方法确认。 6.验证内容: 6.1菌种和菌液制备 6.1.1 菌种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 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6.1.2菌液制备 接种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3天,上述培养后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化钠溶液制成每lml菌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琼脂面培养基上,20?25℃培养5?7天,加人3?5 ml 0.05%(ml/ml) 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05% (ml/ml)聚山梨醋80的pH7.0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lml孢子数量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 菌悬液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 ℃在24h 内使用。黑曲霉孢子悬液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用。 6.2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6.2.1需氧菌的计数 分别取1ml的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菌悬液,接种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管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在30-35℃,培养不超过3天;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在20-25℃,培养不超过5天。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 管或2 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6.2.2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 分别取1ml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菌悬液,接种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在20-25℃,培养不超过5天。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 管或2 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6.2.2结果判定 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 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6.2.3试验结果见表1 6.3计数方法验证 6.3.1供试液的制备:

初始污染菌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初始污染菌检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通过生物实验方法,检测未灭菌产品的微生物污染数量。 2. 主要设备: 3. 试剂: 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大豆酪蛋白琼脂 沙氏葡萄糖琼脂 4. 试验前准备: 试验前配制需要的培养基﹑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并灭菌,准备灭菌的培养皿和三角瓶等。 5. 试验步骤: 5.1. 样品数量::同一批号产品5件。 5.2. 浸提液制备: 5.2.1 浸提介质为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5.2.2 已提前30 min开启净化工作台。使用前用75%乙醇消毒净化工作台的 内表面。 5.2.3 用75%乙醇消毒受检样品的外包装。 5.2.4 本操作以无菌操作方式在净化工作台内进行。打开样品的内包装,取 出样品,用己灭菌的剪刀剪切样品为3 ~5cm的小段(包括样品Hub段), 放入己灭菌的150ml的带盖三角瓶内。加入20ml已灭菌的pH 7.0氯化钠 -蛋白胨缓冲液,盖好瓶塞。 5.2.5 依据上述方法,完成所有样品的处理。 5.2.6 提前30~60min开启超声波清洗机,设定温度为37℃。如需快速达到 设定温度,可用温水注入超声波清洗机内。确认达到设定温度后,将上述 完成的三角瓶放入超声波清洗器内(注意:不得打开瓶塞,否则弃之!),启 动超声波发生器,振荡样品10min,取出擦干三角瓶外表面。 5.2.7 再将上述盛有样品的三角瓶置于混匀器振荡1min。此液体即为样品浸 提液。此液体浸提液制取后1h内使用。 5.3. 使用75%乙醇消毒上述制备的浸提液的三角瓶外表面,并将其转入超净工作 台内。 5.4. 使用无菌吸管,吸取2ml浸提液,移入已灭菌的空培养皿内。每一份浸提液制 备2份平行的培养皿。将灭菌完毕,已冷至约45~50℃(水浴锅保温)的大豆 酪蛋白琼脂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逐一加入上述培养皿内,每种培养基分别 倾注2个平行的培养皿。每一培养皿加入约15~20ml的培养基,盖上培养皿 外盖。放置于净化工作台内表面,轻轻摇动使溶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合。静置净

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检验

起草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分发部门 品质部 1、目的 检测产品灭菌前实际带菌(活的微生物群)的数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初始污染菌的检测。 3、职责 由品管部负责执行实施。 4、检测程序 4.1检验频次: 车间生产的产品三个月做一次初始污染菌检验,至少抽取3个批次进行检测,对不同车间和材质的产品进行轮流循环抽样。 标准作业规程 标准要求 4.2取样方法 4.3试验方法 4.3.1配制洗脱液 4.3.1.1称量 4.3.1.2溶解 4.3.1.3洗脱液分装 用电子太平准确称取9gNaCl 。 用灭菌镊子于同一个批次三个大包装(三个以上员工的产品)中至少随机抽取90g 或抽取12个最小销售包装样品,1/3样品用于检测,1/3样品用于留样,另1/3样品(可就地封存)必要时用于复检。装入无菌的塑料袋中,立即密封好(塑料袋上应标示产品的生产日期、定单编号、规格、生产车间、员工姓名、产品代号)并立即送检,送检中不得打开塑料袋,三分之一用于测试,三分之一用于留样,三分之一必要复试。样品最小包装不应有破损,检验前不得开启。 将已称好9gNaCl 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 解。

4.3.1.4洗脱液灭菌 4.3.2样品处理 4.3.2.1样品制备 4.3.2.2 样品混匀 4.3.2.3 吸取样液 4.3.2.4平板倾注法 称取9gNaCl溶于1000ml蒸馏水中,然后用锥形瓶分装,每瓶 100ml(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分装不同体积的液体)。 在 100 级净化工作台条件下用无菌方法打开用于检测的至 少3个包装,从每个包装中随机取样,准确称取l0g土1g样品. 用灭菌剪刀和镊子把样品剪碎. 样品剪碎后用灭菌镊子加入到100ml的洗脱溶液中,将装有 样品的锥形瓶靠压在旋涡混合器上的施转垫上振荡(2800次 /min)2min。如被检样品是吸水量较高的材料而导致不能 吸出足够样液时,洗脱液量可按每次50ml,递增,直至能吸 出足够测试 在无菌操作台中,待上述生理盐水样液自然沉降后取上清液, 用灭菌移液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ml样品的洗脱液转移到无菌 平皿。每个样品分别接种于两个平皿. 用牛皮纸或医用透析纸密封,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121℃灭 菌,15分钟。

2015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分解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方案产品名称: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江西狼和医疗器械股份限有限公司

目录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方案1.概述 2.验证目的 3.职责与验证申请 4.验证依据 5.验证计划 6.验证内容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方案 1.概述: 初始污染菌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车间环境卫生的清洁度,与产品灭菌工艺、成品热原及内毒素有直接关系,故而要对其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确认其有效性及检测准确性,从而优化产品灭菌工艺及控制产品热原及内毒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2.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及计数用培养基的适用性。 3.职责与验证申请: 3.1质量管理部提供检测项目方案、接收标准、评价等级及相关实验。 3.2生产技术部负责按验证方案生产相关样品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申请表 4.依据: 《中国药典》2015版 5.验证计划: 5.1实验操作人员确认; 5.2实验室实验设备及器材的确认; 5.3产品取样及方法确认。 6.验证内容: 6.1菌种和菌液制备 验证组 姓名 职务 单位 黄燕 组长 质量管理部经理 江西狼和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龙章宏 组员 化验员 苏俊 组员 化验员 胡梓鹏 组员 化验员 批 准 经研究:同意以上成员组成验证小组,按照此方案对本公司的产品的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批准人: 年 月 日

6.1.1 菌种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 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6.1.2菌液制备 接种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培养物 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3天,上述培 养后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化钠溶液制成每lml菌 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琼脂面培养基 上,20?25℃培养5?7天,加人3?5 ml 0.05%(ml/ml) 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化钠 -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 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05% (ml/ml)聚山梨醋80的pH7.0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lml孢子数量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 菌悬液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 ℃在24h 内使用。黑 曲霉孢子悬液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用。 6.2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6.2.1需氧菌的计数 分别取1ml的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 菌悬液,接种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管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金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在30-35℃,培养不超过3天;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在20-25℃, 培养不超过5天。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 管或2 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 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6.2.2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 分别取1ml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菌悬液,接种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在 20-25℃,培养不超过5天。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 管或2 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 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6.2.2结果判定 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 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 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6.2.3试验结果见表1 6.3计数方法验证 6.3.1供试液的制备: 洗脱液用0.9%的灭菌生理盐水,检品液制备在10000级环境中进行。 6.3.2 接种和稀释

生物材料的灭菌方法

生物材料的灭菌方法 生材0901 刘文彬 200923008 1.灭菌的种类[1] ⑴依据灭菌方法不同,可分为湿热灭菌、干热灭菌、除菌过滤、环氧乙烷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和等离子体灭菌。 ⑵依据灭菌方式不同,可分为热力灭菌、机械灭菌、化学灭菌和电子灭菌。 ⑶依据灭菌对象不同,可分为产品或物品灭菌、环境灭菌。 ⑷依据灭菌过程不同,可分为过程灭菌和最终灭菌。 2.生物材料的主要灭菌方式 2.1 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是指物质(PP、尼龙、硅胶、PTFE)在灭菌器内利用高压蒸汽与其他热力学灭菌手段杀死微生物。由于在湿热灭菌中加压蒸汽的穿透性增强、温度高以及细胞原生质含水量高,变性凝固更容易发生,所以湿热灭菌是热灭菌中最普通、效果最好、最可靠的一种灭菌方法[1]。 实例:尼龙,无菌衣,胶塞,培养皿[2] 2.2 干热灭菌 干热灭菌是指灭菌物质在干燥空气中被加热,用达到足以杀死细菌的温度的方法来灭菌。但是干热灭菌所需时间较湿热灭菌要长,干热灭菌使用的温度条件远高于湿热灭菌温度[1] 实例:口腔科器械[3]

2.3 除菌过滤 (常用)过滤机制--(1)截留捕获(2)错流捕获 除菌过滤是指利用过滤介质对细菌或杂质的拦截作用,去除液体或气体中细菌或杂质的过程。即利用过滤介质上的孔隙留住尺寸大于孔隙的微生物,将微生物从液体中出去[1]。 2.4 环氧乙烷灭菌 化学消毒法和灭菌法是使化学物质渗透到微生物的细胞内与其反应形成化合物,影响蛋白质、酶系统的生理活性,从而破坏细胞的生理机能而导致细胞死亡,达到灭菌效果[1]。 实例:输液器,采血针,注射器等的灭菌[4] 2.5 辐射灭菌 辐射灭菌是一个将产品暴露于电离辐射的物理过程。辐射灭菌具有穿透力强、效果好、可在常温进行等特点,并在连续和大批量灭菌时经济效果好。一般采用60Co或127Cs辐射的γ射线进行辐射[1]。 实例:接骨板、缝合线、无纺布片的灭菌[5] 参考文献: [1] 石淑先.《生物材料制备和加工》.化学工业出版社 [2] 焦彦超.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常用灭菌方法.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7) [3] 吴建明,李阳,陈艳芳等.对口腔器械干热灭菌法效果探讨.福建医药杂志,1995,17(3) [4] 刘萌.两种医疗器械中环氧乙烷残留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St rait Pharmaceut ical Journal,2010,22(8) [5] 丛丽红,朱南康,滕维芳.γ辐射灭菌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的检测、统计与分析.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9,27(6)

ISO11737初始污染菌翻译版(1)详解

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方法第一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产品单元的选择……………………………………· 6技术的选择…………………………………………· 7技术选择……………………………………………· 8技术的使用…………··……………………………··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产品上微生物总量的估计指南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微生物学技术确认方法指南-· 附录c(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 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 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 1范围 ISO11737的本部分说明了应用于估计医疗器械、半成品或包装上活的微生物总数的一般标 准。这种估计包括两个方面:微生物的计算和定性。 注1:微生物特性的本质和限度以生物负载的预期使用目的为基础。 本部分没有规定计算和鉴定病毒性或原生动物污染的要求。 注2:此外,本部分不用于对海绵状脑病的起因进行切除或检测,如:疯牛病、羊搔痒症及CJD。 本部分不适用于对生产医疗器械的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是应用本部分不可缺少的,中的条款通过GB/T 1997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现行版本版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ISO10012,测量管理系统.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资格的一般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生物负载bioburden 一件产品和/或无菌阻隔系统上存活微生物的总数。 [ISO/TS11139:2006, 定义2.2] 3.2 纠正 Correction 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注: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3.4). [ISO9000:2005,定义 3.6.6] 3.3 correction factor 修正系数 补尝从产品和/或培养基上无法完全洗脱的微生物的数值 3.4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1.?目的? 检测产品、原料、辅料实际带菌(活的微生物群)的数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原料、辅料的初始污染菌的检测。? 3.职责? 由质检部负责执行实施。 4.技术要求 产品、原料初始污染菌数:≤100cfu/g 5.引用标准 GB 15979-2002_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GB/T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6.试剂和培养基 洗脱液 %Nacl 称好9gNaCl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灭菌备用。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 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38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微温溶解后,调节PH为±, 灭菌分装。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微温溶解后,调节PH为±, 灭菌分装。 7.仪器设备 锥形瓶量筒高压灭菌锅试管灭菌培养皿灭菌刻度吸管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恒温培养箱洗耳球

8.操作方法 样品处理 无菌称取10g可以破坏性类供试品,放入10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保温于45℃水浴中5~10min,作为1:10供试液。? 对供试品不能采用破坏性取样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拭子涂抹采样,被采表面积100cm2.加入灭菌生理盐水100ml。保温于45℃水浴中5~10min,不时振摇,作为1:10的供试液。 接种 需厌氧菌 取制备好的供试液接种于有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每支平皿接种1ml供试液,接种3支。取一支有培养基的空白平皿做阴性对照。 霉菌 取制备好的供试液接种于有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每支平皿接种1ml供试液,接种2支。取一支有培养基的空白平皿做阴性对照。 培养 需厌氧培养基置于37℃培养3d ,霉菌培养置于28℃培养5d 9.观察计数 达到培养时间后,观察阴性对照,若阴性对照有菌,则实验失败,应重新进行;阴性对照无菌,则可取出平皿计数,记录每个平皿菌落数 10.结果计算与报告 公式 污染菌总数=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克重 菌落计数基本规则? 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级作为报告菌落数测定范围。??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以内时,按实有数值报告。大于100 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两位有效数值后面,应以四舍五入法计算。 在报告菌落数为“不可计”时,应表明样品的稀释度。? 如果样品菌落总数超过标准的规定,则按10N逐批稀释?

辐照灭菌验证确认方案说明

辐照灭菌 验证确认方案 编号: . 版次: 起草人:日期: . 审核人:日期: . 批准人:日期: .

目录 1概述 2目的 3验证人员 4验证进度 5验证方案内容 5.1资料档案确认 5.2设备检查确认 5.2.1安装确认与运行确认 5.2.2辐照单位相关资质证件(附件一) 5.2.3辐照单位相关信息、银行账号(附件二) 5.3性能确认 5.3.1目的 5.3.2内包装材料材质确认 5.3.3灭菌剂量确认(附件三) 5.3.4 产品装载模式的确认 5.3.5产品剂量分布图(附件四) 5.3.6检测项目及标准 5.4灭菌效果测试 5.5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5.6第三方检验、检验报告(附件五) 6再验证周期 7验证总结及方案批准 7.1验证总结 7.2验证结果审核 7.3方案批准 8 GB 18280 – 2000 idt ISO11137:199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辐照灭菌》(附件六) 9老化试验方案、试验记录(附件七) 10再验证记录(附件八)

1概述 辐照灭菌与其他主要灭菌方式对比所存在的优点 常见术语和定义 1)钴 60:钴59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5.27年。 2)半衰期:放射性原子核的数量因衰变而减少为初始值一半所需的时间。 3)放射性活度: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发生的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叫做放射性活度。在国际单位制中,放射性活度的单位为贝可勒尔,简称贝可,符号为Bq,1Bq 等于放射性核素在1秒钟内有1个原子核发生衰变,即1Bq=1次衰变/秒。早期的放射性活

度单位叫居里(Ci),1Ci=3.7×1010Bq。 4)吸收剂量:传输到物质单位质量上的辐射能的量。衡量吸收剂量的单位是Gray(戈瑞),1Gray就是1千克的物质吸收1焦耳的能量。以前衡量吸收剂量使用的单位是rad (拉德) ,取名于"radiation absorbed dose”。1戈瑞= 100 拉德。 5)无菌保证水平 (SAL) :灭菌后单元产品上存在微生物的概率。例如SAL为10-6 的含义是100万个产品里有一个产品被污染。 6)D-10值:将同源微生物总数杀灭90%所需的辐照剂量 (kGy)。 7)不均匀度:同批产品在辐照容器中的最大吸收剂量与最小吸收剂量之比值,即U=Dmax/Dmin,亦称剂量均匀性。 8)最低辐照吸收剂量:在辐照容器内,传输到最低剂量位置上物质的单位质量上的辐射能量。9)最高辐照吸收剂量:在辐照容器内,传输到最高剂量位置上物质的单位质量上的辐射能量。10)生物负载:一件产品上活微生物的总数。 11)剂量计:对辐射有可重复出现、可测量的响应的器件或系统,可用于测量给定材料中的吸收剂量。 12)微生物限度标准:由相关法规和或生产工艺标准规定的具体量化标准。合格产品的微生物负载,在保质期限内,不得高于微生物限度标准。 13)初始微生物指标:进行灭菌(杀菌)之前,产品的微生物负载。 14)照否标签:一种粘贴式标签,接受足够的伽玛射线时会改变颜色,从而将已经辐照的产品与未辐照产品区分开。照否标签分为两种量程(灵敏度):4~10kGy,辐照后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10kGy,辐照后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 15)消毒:杀灭或消除产品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过程。 16)灭菌:经确认使产品无活微生物的加工。(在灭菌加工中,微生物的死亡规律用指数函数表示。因此,任何单件产品上微生物的存在可以用概率表示。概率可以减少到非常低的数目,

初始污染菌数检测

一、目的:为测试灭菌前以及内包装袋的初始污染菌是否符合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厂产品以及包装袋。 三、引用标准:GB15980-1995 四、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1、高压消毒锅:使用时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2、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3、培养皿:一般采用90mm×15mm的硼酸玻璃培养皿。 4、生理盐水:浓度为0.9% 5、灭菌规格板:5×5cm;玻璃试管:13×150mm 6、培养基: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其配制方法见试剂说明书 五、、操作步骤 1、对敷料类可用无菌手续取10g,放入10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震荡80次后。取 各管洗液进行检测。 2、对导管类:选取三套新制备的样品,在净化操作台上,将每套样品用无菌的剪刀剪成大 约1厘米长的段,放入事先灭菌的具塞三角瓶中,加50毫升生理盐水,加塞,充分震荡,使样品的内壁、外壁得到充分的洗脱,然后将冲洗液转移到另一个无菌的具塞三角瓶中,立即盖好备用。将每一样本洗液充分均匀后,接种2个平皿,每个平皿加入1ml 洗液。当估计含菌量过高时(每个平板生长菌落数超过300个),应对洗液进行稀释倍数再接种,一般需2-3个不同稀释度,每吸取一个稀释度洗液,更换一支无菌吸管。 3、将凉至45℃普通琼脂培养基,倾注于已加入样液的平皿中,每平皿约15-20ml培养基。 4、将培养基与样液小心摇匀,待琼脂凝固后倒置平皿,置37℃培养箱内培养48h, 计算最终结果菌落数。 六、采样数量:各类产品每批随机抽取10件样品。 七、结果计算 计算公式为: 菌数/每件次(或g)= 平均菌数×稀释倍数---------------------(C2) 件次或重量(g)

初始污染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产品初始污染菌数检验及分析标准操作规程。 2 责任:质量检验人员负责执行此规程。 3 范围:适用于未灭菌产品初始污染菌数验证试验的检测分析。 4 内容: 4.1 初始污染菌检测 4.1.1 器材与试剂 4.1.1.1 器材 (1)生化培养箱、霉菌培养箱 (2)立式灭菌柜 (3)超净工作台 (4)无菌过滤装置 (5)无菌镊子、无菌剪子 (6)电子天平 (7)移液器 (8)接种环 4.1.1.2 稀释液、冲洗液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4.1.1.3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按说明书方法保存配制。 4.1.2 检验方法:平皿法 4.1.2.1 供试液的制备 供试品是纱布可用无菌手续称取10g,放入10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中充分振荡后取样。作为1:10的供试液。供试液10倍递减稀释。 供试品是液体取样10ml加至10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中充分振荡后取样。作为1:10的供试液。供试液10倍递减稀释。 4.1.2.2 供试液操作方法 每个稀释级各吸取1ml至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温度不超过45℃的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每个稀释级注2个平皿。 4.1.2.3 阴性对照 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ml,置无菌平皿中,注入培养基,凝固,倒置培养。每种计数用的培养基各制备2个平板,均不得有菌生长。 4.1.2.6 培养条件 将已经凝固的平板倒置于37℃培养箱中,一般培养48±2h。 4.1.2.7 计数

将平板置菌落计数器或从平板的背面直接以肉眼用标记笔点计,以投射光衬以暗色背景,仔细观察,计数。必要时可以借助于放大镜、菌落计数器。 4.1.2.7.1 菌落计数基本规则 ①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级作为报告菌落数测定范围。如只有1个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则将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②如有两个相邻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则先计算两稀释级菌落数的比值。 高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稀释倍数 比值=———————————————————— 低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稀释倍数 当比值≤2时,则以2个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均值报告。当比值>2时,则以低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③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在300以上,则按最高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在30以下,则按最低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④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⑤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无菌落生长或最低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小于1时,应报告菌数为<10个/g或ml。 ⑥如有3个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以后2级计算级间比值报告。 ⑦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以内时,按实有数值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两位有效数值后面,应以四舍五入法计算。在报告菌落数为“不可计”时,应表明样品的稀释度。 4.1.3 清场 检验完毕,将使用的试剂归位,清理台面,并将用过的工具进行清洗。检测人员应及时填写《初始污染菌数检测记录》,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 4.1.4 注意事项 4.1.4.1 产品取样应在完成整个灌装或包装过程以后,而又在灭菌前取样; 4.1.4.2 本操作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无菌操作台内进行。操作过程应尽量避免任何可能使结果发生偏差的污染。 4.1.4.3 无菌操作台必需定期进行洁净度检测,试验前提前开紫外灯15min后方可进行实验操作。 4.1.4.4 过滤器、滤膜、镊子以及无菌设备使用前应进行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5 依据标准及相关文件 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附录Ⅺ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GB/T19973.1-2005《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一部分:产品中微生物数量的估计》 GB15980-2009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审批稿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 证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方案产品名称: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江西狼和医疗器械股份限有限公司

目录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方案1.概述 2.验证目的 3.职责与验证申请 4.验证依据 5.验证计划 6.验证内容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方案 1.概述: 初始污染菌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车间环境卫生的清洁度,与产品灭菌工艺、成品热原及内毒素有直接关系,故而要对其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确认其有效性及检测准确性,从而优化产品灭菌工艺及控制产品热原及内毒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2.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及计数用培养基的适用性。 3.职责与验证申请: 质量管理部提供检测项目方案、接收标准、评价等级及相关实验。 生产技术部负责按验证方案生产相关样品 初始污染菌实验方法验证申请表 4.依据: 《中国药典》2015版 5.验证计划: 实验操作人员确认;

实验室实验设备及器材的确认; 产品取样及方法确认。 6.验证内容: 菌种和菌液制备 菌种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 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菌液制备 接种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 基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培养物 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3天,上述培 养后的新鲜培养物用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化钠溶液制成每lml菌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琼脂面培养基上,20?25℃培养5?7天,加人3?5 ml %(ml/ml) 聚山梨酯80的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 (ml/ml)聚山梨醋80的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lml孢子数量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 菌悬液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 ℃在24h 内使用。黑 曲霉孢子悬液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用。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需氧菌的计数 分别取1ml的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各菌悬液,接种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管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金色葡萄 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在30-35℃,培养不超过3天;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在20-25℃,培养不超过5天。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 管或2 个平皿。同时,用相 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 分别取1ml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菌悬液,接种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在20-25℃,培养不超过5天。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 管或2 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结果判定 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范围 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

辐照灭菌过程确认控制程序

辐照灭菌过程确认控制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辐照灭菌过程进行管理,确保辐照灭菌过程处于受控状态,辐照灭菌效果满足产品规定要求。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辐照灭菌过程的质量控制。 1.3发放范围 本公司各职能部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程序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YY/T 0287-2017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2015年第101号)(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附件2)(2015年9月25日发布实施) 3.组织和职责 3.1主责部门 本程序的主责部门为生技部,主管领导为管理者代表。 ——生技部负责按照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本程序; ——生技部负责灭菌特殊过程的策划、灭菌参数、操作规范和组织实施确认; ——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过程的协调和各项审批。 3.2 协同部门 各部门配合生计部做好灭菌过程确认的各项事务。 ——采购部负责委外灭菌过程实现,包含灭菌协议、顾客沟通等; ——质量部负责灭菌确认过程的各参数检验。 4.步骤和方法 4.1辐照灭菌委托方选择 1)应选择具有灭菌资质证明并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单位; 2)地理位置应相距较近,以便待灭菌产品可在1-2天内送达; 3)能够提供与产品灭菌过程有关的改进和预防措施; 4)辐照时间及时,灭菌效果满足要求,辐照费用应不高于同行水平;

5)在供方评价中,如连续三次不满足合格供方要求,应立即更换委托单位; 6)保持《供方调查表》记录及委托方相关资质。 4.2 辐照程序 4.2.1 编制辐照文件 1) 生技部根据产品性能要求编制《包装材料与灭菌方式的选择报告》、《钴60灭菌验证方案》及《辐照灭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报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批准并实施; 2) 采购部完成《辐照灭菌委托协议》并签署,应填写规范,项目齐全,双方盖有效印章; 3) 质量部根据产品注册标准制定《灭菌前初始污染菌操作规程》、《无菌检验操作规程》、《成品检验操作规程》和质量记录等。 4.2.2 辐照灭菌过程 1)送至辐照前,生技部应完成半成品内包装,外箱防护和辐照标签,填写《灭菌委托书》交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半成品受高温、挤压和散落; 2)采购部接收《灭菌委托书》后,应1-2天内联系委托方,并完成寄送辐照工作,填写《发货单》,必要时,应当保留邮寄信息,以利于过程追溯; 3)委托单位接收产品后,应1-2天内安排产品辐照,严格执行《辐照灭菌作业指导书》,出具《辐照灭菌报告》,保持每一灭菌批的灭菌过程参数记录,灭菌记录应当标明灭菌产品的生产批号; 4)辐照完成后,由委托单位及时寄送至公司,由采购部负责接收,确认包装箱未破损后,将《辐照灭菌报告》交由生技部,包装箱送至成品库待检区,填写《请验单》,经采购部负责人批准后送至质量部。保留入库记录。 4.2.3 辐照灭菌的检验 1)质量部接收《请验单》后,并在1-2天内安排检验人员按《成品检验操作规程》对待检品出厂检验,并检查包装袋完好情况、辐照标签辐照情况及无菌效果,如实填写《无菌检验记录表》; 2)质量部应该根据数批次无菌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初包装及产品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可接受水平,并形成有效的验证文件; 3)如检验中发现未辐照或因辐照效果不佳导致检验结果不合格,质量部应将不合格项记录填写交管理者代表,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返工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内部审核,选择合适的方法。 4.2.4辐照灭菌确认、再确认 1)灭菌过程应在初次实施前进行确认,对所选用的灭菌方法或无菌加工技术进行分析、论证,评价是否适宜于所生产的无菌医疗器械; 2)如生产、灭菌设备、工艺参数、辐照剂量等发生变化,生技部应根据《钴60灭菌验证方案》对灭菌效果进行再确认,填写《钴60灭菌再确认报告》交由总经理批准; 3)每年应当组织对委托单位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现场确认,以确认委托方灭菌过程未发生变化,确认人员可以为企业管理者代表、采购部、生技部或质量部负责人,并保持相应的确认记录。 4.2.5 辐照灭菌委托方评价、再评价 1) 根据无菌检验报告及相关记录,采购部应当组织供方业绩评审,完成《供方业绩评定表》; 2) 每年末采购部均需对委托方进行再评价(总评价)。

(019)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1、目的 通过检验产品的初始污染菌,了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微生物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提高产品质量。 2、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简称:输液针)、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注射器带针(简称:配药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带针(简称:注射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针(简称:输液器)、一次性使用袋式输液器带针(简称:袋式输液器)及其配件、无菌产品初始包装等的初始污染菌的检验。 3、依据 GB 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二部 GB 8368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GB/T 19973.1-2005 (ISO 11737-1:1995)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要求 灭菌产品管道类内腔污染菌数:应≤10cfu/件次,外部应≤100cfu/件次;非管道类应≤100cfu/件次;敷料类应≤100cfu/g;消毒产品应≤1000cfu/件次或重量(g),具体见表1。 5 检验方法 5.1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的配制: 成份: 蛋白胨 20 g 牛肉膏药 3 g 氯化钠 5 g 琼脂 15 g 卵磷脂肪 1 g 吐温80 7 g

蒸馏水 1000 g 制法:先将卵磷脂加到少量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吐温80,将其他成分(除琼脂外)加到其余的蒸馏水中,溶解。加入已溶解的卵磷脂、吐温80,混匀,调pH值为7.1~7.4加入琼脂,121℃高压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5.2 样品采样数量:各类产品每批随机抽取10件样品。 5.3 供试液制备 5.3.1.供试品是敷料、可以破坏性类可用无菌手续称取10g,放入10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后取样。作为1:10的供试液。 5.3.2.供试品是液体取10ml加至10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后取样。作为1:10的供试液。 5.3.3.对供试品不能采用破坏性取样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拭子涂抹采样,被采表面积为100cm2,加入灭菌生理盐水100ml。作为1:10的供试液。 5.3.4.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供试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规定进行) 5.3.5 供试品为输液器(或袋式输液器)及注射器(或配药注射器)产品的供试液制备 5.3.5.1内腔供试液制备:每套输液器内腔注入20mL(袋式输液器注入量为280 mL)灭菌生理盐水,振摇5次,汇聚在一无菌及无热原的烧杯中。作为1:1的供试液。每支注射器抽取灭菌生理盐水至公称容量,振摇5次,汇聚在一无菌及无热原的烧杯中。作为1:1的供试液。 5.3.5.2外部供试液制备:按产品外表面积每10cm2用1mL的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可用无菌棉拭子沾无菌生理盐水在输液器表面往返涂抹10次后,将棉试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将试管震打80次混匀作为供试液),汇聚在一无菌及无热原的烧杯中。作为1:1的供试液。 5.3.6 供试品为注射针或溶药针产品的供试液制备 除去单包装,内外表面积每10cm2用10mL的灭菌生理盐水冲洗,汇聚在一无菌及无热原的烧杯中[或将1支注射针直接完全浸入10mL无菌、无热原的生理盐水中每支注射针内外表面积约5cm2)]。作为1:20的供试液。 5.3.7 供试品为输液针产品的供试液制备 5.3.7.1内腔供试液制备:每支输液针内腔缓慢注入5 mL灭菌生理盐水,汇聚在一无菌及无热原的烧杯中。作为1:5的供试液。 5.3.7.2 外部供试液制备:除去单包装,外表面积每10cm2用10mL的灭菌生理盐水冲洗,汇聚在一无菌及无热原的烧杯中。作为1:10的供试液。 5.3.8 供试品为扩张器产品及无菌产品初始包装的供试液制备 按产品外表面积每10cm2用1mL的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可用无菌棉拭子沾无菌生理盐水在产品内表面往返涂抹10次后,将棉试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将试管震打80

初始污染菌方法验证

初始污染菌方法验证-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验证产品初始污染菌数的试验方法。 2.范围 适用于质量部门对产品初始污染菌数验证试验的检测。 3.职责 质量检验人员负责执行此规程。 4.依据标准及相关文件 2010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二部》附录Ⅺ 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GB/《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一部分产品中微生 物数量的估计》 GB15980-2009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5.试验产品 6.注意事项 本操作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无菌操作台内 进行。操作过程应尽量避免任何可能使结果发生偏差的污染。 无菌操作台必需定期进行洁净度检测?试验前提前开紫外灯15min 后方可 进行实验操作。 过滤器、滤膜、镊子以及无菌设备杯使用前应进行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 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7.器材与试剂 器材 35℃恒温培养箱、23℃恒温培养箱、灭菌器、洁净工作台、无菌过滤装置、镊子、剪子、电子天平、移液器、接种环 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稀释液、冲洗液配制后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灭菌。 pH 无菌氯化钠溶液—蛋白胨缓冲液 %无菌氯化钠溶液。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按说明书方法保存配制。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按说明书方法保存配制。 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按说明书方法保存配制。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按说明书方法保存配制。 营养肉汤培养基:按说明书方法保存配制。 8.计数方法的验证试验 当建立产品初始污染菌数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若产品的组分或 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验证。 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方法及下列要求进 行。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应逐一进行验证。 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 冷冻干燥菌种为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

辐照灭菌确认报告

辐照灭菌 确认报告 拟制****** 日期2012年9月20日审核****** 日期2012年9月20日批准****** 日期2012年9月20日版号 A 生效日期2012年10月1日 *******有限公司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文规定了灭菌的验证和日常管理。 1.1 验证组成人员 2.辐照灭菌剂量的设定 验证的原理是基于ISO11137方法,即先对辐照前产品的初始污染菌进行测定,然后选择验证剂量。再用验证剂量对产品进行辐照,并测定存活微生物的样品件数,以此来确定最低灭菌剂量(SAL=10-6)。 2.1 方法 收集常规生产的标准包装产品,于灭菌前对三个批号进行随机抽样。其中取样比例(SIP)为1。 2.1.1初始污染菌的测定 根据每个样品的测试结果,计算出每件产品的平均带菌数。同时进行初始污染菌回收率的测试,以对该产品带菌数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和重复性进行确认。初始污染菌的菌数取自三个独立批的单位产品的总平均带菌数。 试验方法:(平板计数法) 1. 洗脱液:

2. 样品处理: 3. 需气菌培养: 4. 霉菌培养: 5. 计数: 结果:参见下表: 阴性对照<10cfu/样品 三批产品初始污染菌测试结果如下: 批号初始污染菌平均数(cfu/件)

2.1.2验证剂量的选定 根据IOS11137:2006方法1中的表5,选择合适的验证剂量。医疗保健产品辐照灭菌的有效性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ISO11137)规定,应用校正后的总平均带菌数确定验证剂量,除非,某一批号的平均数的平均带菌数大于等于校正后的总平均带菌数的二倍。在此情况下,采用平均数最大批的数据确定验证剂量。 初始污染菌: 经三批连续产品初始污染菌及回收率的检测,每批产品初始污染菌如下: 三批产品初始污染菌测试结果如下: 批号初始污染菌平均数(cfu/件) 校正后平均初始污染菌数: 75 按照ISO11137 方法1 查得校正后总平均带菌数75cfu/件的验证剂量为7.6kGy。再按要求对100件产品采用7.6 kGy±10%的验证剂量进行辐射处理,再经无菌检查。根据以上说明,验证剂量为7.6kGy ±10%,对100件产品进行辐照,剂量为6.84~8.36kGy。 从一个单独批号采样100件产品,在上海核新辐射厂进行辐照。所照剂量用该公司放置的剂量计测定,保证所测剂量落在规定剂量的±10%之内。 2.1.3 产品释出物的检验 方法: 1.标准菌株准备:取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白色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