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滔滔黄河导学案

滔滔黄河导学案

滔滔黄河导学案
滔滔黄河导学案

滔滔黄河导学案石桥子初中主备人白桂彩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重点)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难点)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课前延伸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河湖知识,阅读《地理图册》P20“黄河流域”,完成下表下图:

黄河:巴颜喀拉山、渤海、河口、桃花峪、南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西安、太原、郑州、济南、湟水、洮河、汾河、渭河、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二、课内探究

1、黄河各河段及水文特征

①上游:位于阶梯交界处,多,落差,丰富

②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河流多

思考:中游多泥沙的原因及危害

③下游:流经,河床,水流,泥沙,形成

2、母亲河的奉献

黄河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等一系列水利枢纽工程,在方面发挥综合效益,其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它是的关键性工程,在发挥综合效益

3、拯救母亲河(1)凌汛

①含义:

②河段:

③危害:

④措施:

(2)断流①自然原因 a水资源,平均径流量

b降水季节分配,冬春期易造成断流

②人为原因a上中游沿岸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量,影响

径流量b 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

③解决方法:

(3)地上河

a该图表示黄河___________河段,称为“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该河段存在的巨大隐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为防止灾害,在该河段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治黄河

由于黄河含沙量特别大,所以治黄的关键是___________。黄河泥沙90%来自哪里?

_________ ,因此治黄的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在上中游_________________,在下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提升】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1.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____平原,④________平原。

(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键是

黄河学案

黄河导学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并能在图上标注。 2、在地图上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并能在图上标注。 3、在地图上找出并记住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 点及所在省区。 4、分析黄河各段的自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5、简单说出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危害。 6、简单说出我国对黄河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1、黄河的自然特点。 2、黄河“地上河”的成因。 3、治理黄河的关键。 导学思考题: (通过学习长江,我们已初步掌握学习河流的方法,请你利用学习长江的方法,自学黄河的源流概况) 1、阅读课文P49 正文第一自然段,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 2、阅读黄河水系图说出: ①黄河干流流经的9个省区。 ②黄河干流流经的4个地形区。 3、在黄河水系图上找出黄河的四大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孟津,看它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 针对性检测题: 一、填空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注入____海,全长____米,是我国第__长河。 2、黄河在中游接纳了两条主要支流,在山西省注入的支流是_____,在陕西省注入的支 流是_______。 3、黄河发源于_____高原,依次流经内蒙古高原高原、______高原和_______平原。 4、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内蒙古的______、和河南的_______。 二、选择题: 1、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2、黄河的发源地是()

A 、唐古拉山 B 、巴颜喀拉山 C 、冈底斯山 D 、昆仑山 3、黄河在下列哪个省区注入渤海?( ) A 、内蒙古 B 、河南 C 、山东 D 、河北 4、在陕西省注入黄河的支流是:( ) A 、洮河 B 、渭河 C 、汾河 D 、湟水 5、兼跨黄河中下游的省区是:( ) A 、山东 B 、陕西 C 、山西 D 、河南 6、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 ( ) A 、河口 B 、湖口 C 、旧孟津 D 、宜昌 7、黄河在中游流经的地形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华北平原 导学思考题: 1、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2、 小组讨论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 (提示:成因从地形、植被、气候几方面分析) 自主检测题: 选择题: 1、“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俗话反映了黄河的哪种水文特征( ) A 、水量大 B 、含沙量大 C 、有凌汛 D 、汛期短 2、黄河90﹪的泥沙来自( )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自然特征 存在的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上游 峡谷____,落差__水流 湍急,___资源丰富 (阅读课文P49、P50阅 读部分“黄河上游的峡 谷”) 问题:________ (阅读课本P51阅读部分“黄河凌汛”) 中游 落差____,含沙量____ (阅读课文P50正文第 一自然段及阅读部分“河水一石,其泥六 斗”) 问题:___________ (阅读课文P50正文第一自然段及阅读部分“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下游 成为举世闻名的 “______”(阅读课本 P50正文第二自然段) 问题 :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P50正文第二自然段、P51正文第一自然段及阅读部分“黄河断流”)

《黄河颂》导学案

《黄河颂》学案 学习目标 1、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划线字注音: 狂澜()气魄()屏嶂()() 山巅()哺育()澎湃()() 2.积累词语并解释: 澎湃: 狂澜: 屏嶂:。 九曲连环: 一泻万丈: 二、理解探究 课题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整理出全诗的结构。 三、合作释疑 1、“……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劈成”改成“分成”行不行? 为什么? 2、黄河有着怎样的气势和精神?结合具体语言说说你的体会。 四、课内精读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

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望黄河滚滚”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比较好,有什么作用? 2.“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诗歌写了黄河的精神,并且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值得我们学习的黄河精神更是多方面的,你能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自己的誓言吗? 4、诗人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民族的屏障”,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如果把“摇篮”改作“灯塔”,可以吗? 五、拓展延移 保卫黄河 (朗诵)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啸,黄河在咆啸。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表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了大刀长矛。保卫祖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全诗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啸,黄河在咆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谚语。 【知识卡片】与黄河有关的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

黄河颂学案(含答案)

《黄河颂》同步学案 第一学时 一、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1、走进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相关知识: 《黄河大合唱》由诗人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共有八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齐唱、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男中音独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段配乐诗朗诵;第四乐章《黄水谣》(齐唱);第五乐章《问边对口曲》(男声对唱);第六乐章《黄河怨》(女声独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合唱)。

3、写作背景: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年3月,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痛苦。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二、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请给下面划线的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 屏障(píng zhàng) 狂澜(lán) 哺(bǔ)育澎湃(péng pài) 九曲连环(qū) zhuó(浊)流wǎn (宛) 转气pò( 魄)

黄河之水天上来 导学案及答案

黄河之水天上来 刘白羽 永年五中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多角度细致传神描写景物的方法 2、朗读课文,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关爱母亲河,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多角度多视点的观察、感受和描写。 【难点】如何将博大的事物写的细致传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词引读 二、走进新课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她创造了华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气魄宏伟,势不可挡。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倒。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天我们就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刘白羽先生的一篇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 三、预习检测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即兴()皋兰山()埋怨()滂沱() 狂飙()万仞摩天()舷窗()苍莽() 哺育()璎珞()巉岩()霁雨() 2.解释下列词语: 滂沱:狂飙: 惊涛骇浪: 3.填空: 《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现代。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再跳读课文,把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我从__乘飞机到__,这里的黄河太,令我。(2)在离不远的,黄河向我展示了的景象。 (3)我真正一览黄河的,是在从飞回的飞机上。 五、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2、精读第四段找出表明作者写景角度的词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刘家峡水电站?刘家峡的黄河有什么特点? 3、从第七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4、两次写到牧羊人的歌声各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都离不开借景抒情,那么本文借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黄河颂》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导学案 湖北云梦隔蒲中学 余国福 时间:2011 课 题 :《黄河颂》 学习目标: 1、理解生字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并能从写作方法上理解本诗。 学习方法:自我感知,读、议、说,展示成果。 导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学法提示:预习课文,独立完成,各组上黑板展示,并讲解。比一比,谁书写工整,讲得出色 1、作者及写作背景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9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 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 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 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 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澎湃..( ) 狂澜.( ) 屏障.( ) 一泻. 万丈(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摇篮: 屏障: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将进酒》导学案答案

《將进酒》导学案参考答案 制作:郭仁玲2010.3.20 【课文解读及赏析】 一、整体感知 1、略 2、自读全诗,参照课文注释,读懂诗意,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3、这首诗的基调是什么?你从哪几个词看出? 以愤激、豪放为感情基调。从悲、欢、愁等词可看出。 4、诗人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找出相关语句回答。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 悲伤—欢乐—愤激—狂放。相关语句见课本。 5、本诗的主要意象有哪些?中心意象是什么? 水、月、酒。中心意象是酒。 二、深入赏析 1.诗人为何而悲?这里“水”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 多角度来阐述为何而“悲”,可以从李白的经历、抱负等等方面来谈谈。 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又根据课下注释: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即公元752年,而史载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据此推算,诗人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韶华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李白悲的是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所以他悲从中来,而这种悲是慷慨生悲。首句从空间写,次句从时间写,用了夸张的手法,大自然的伟大永恒和人类生命的短暂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里“水”这一意象的寓意既指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愁苦,又指时空的永恒。 2、诗人为何而欢?这里“月”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但这“欢”是借酒浇愁的“欢”,是暂时的“欢”。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这里“月”这一意象的寓意既指情感的无奈,又指时空的永恒。 3、诗人是如何表达愤激之情的?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旨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相比,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诗人先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点明全诗主旨,集中表现了诗人离开长安时的愤激之情。“钟鼓馔玉不足贵”实际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蔑视否定,“但愿长醉不复醒” 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无力反抗,借酒消愁。然后“古来”一联,以抒情的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再举出例子,引出陈王曹植,借以自况。 在内容上:(1)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和愤激之情。 (2)不同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夲诗中“但愿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方式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曲达。 4、又是如何表达狂放之情的?全诗中“酒”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 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狂放!。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酒”是本诗的中心意象,它可寄寓表达欢悦、得意、失意、愁苦之情,但本诗表达的是失意、愁苦之情。 【课堂探究】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在《赠李白》中曾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

6黄河颂导学案配答案(最新整理)

6* 黄河颂 精彩开篇词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发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2.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 屏(píng) 障(zhàng) 狂澜(lán) 哺(bǔ)育澎(péng)湃(pài) 九曲(qǔ)连环 diān峰(巅) 流 xiè(泻) 发 yuán(源) wǎn转(宛) 2.解释下面词语。 (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3)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5)狂澜:巨大的波浪。 (6)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7)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3.作者链接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4.背景链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

6《黄河颂》导学案附答案

6*黄河颂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发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2.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屏(píng)障(zhàng)狂澜(lán)哺(bǔ)育澎(p?ng)湃(pài)九曲(qǔ)连环diān峰(巅)流xia(泻)发yuán(源)wǎn转(宛) 2.解释下面词语。 (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3)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5)狂澜:巨大的波浪。 (6)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7)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3.作者链接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4.背景链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

将进酒导学案

【单元学习目标】 1、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诵读中得 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2 、 了解李白、杜甫诗歌的写作特点,并进一步了解盛唐诗歌的整体风格。 3 、 理解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初步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能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4、 用评点的方式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提高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5、 组织文学社团,尝试诗歌创作。 【课程标准】 1、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3、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考试说明】 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A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体会李白诗歌夸张手法的运用,背诵全诗。 【学习重、难点】 1、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2、 背诵这首诗。 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一、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二、诵读诗歌后,完成预习题: 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 杜康。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 (5)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 (6)兰陵美酒郁金香, 。 ,不知何处是 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 (8)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9)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11) ,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纱》) (12)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黄河颂导学案配答案

6* 黄河颂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发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 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2.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 屏(píng) 障(zhàng) 狂澜(lán) 哺(bǔ)育澎(péng)湃(pài) 九曲(qǔ)连环 diān 峰(巅) 流xiè(泻) 发yuán(源) wǎn转(宛) 2.解释下面词语。 (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3)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5)狂澜:巨大的波浪。 (6)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7)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3.作者链接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4.背景链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

《将进酒》导学案 参考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预习题答案:1、对酒当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葡萄美酒夜光杯化作相思泪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但使主人能醉客玉碗盛来琥珀光举杯销愁愁更愁明朝散发弄扁舟潦倒新停浊酒杯白日放歌须纵酒三杯两盏淡酒一曲新词酒一杯今宵酒醒何处借问酒家何处有 2、将,qiānɡ;樽,zūn;烹,pēnɡ:岑,cén;馔,zhuàn;谑,xuè;将,jiānɡ;散,sǎn。 3、高堂:高大的厅堂;会须:应当;足:值得;恣:放纵;径:即、就;尔:代词“尔”; 二、问答题1、两组排比长句,犹如挟天风裹海雨,向我们迎面扑来。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2、“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 3、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真且 琅琅上口。 5、全文主旨痛苦愤慨 6、悲乐愤慨狂愤慨 7、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

中的不平。 8、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陈王失意 9、①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特色:开篇用长句起兴,借天上而来不再复回的黄河之水、明镜中转眼雪白的头发,来感慨人生之短暂,尽吐心中这郁闷,引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②诗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特色: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同时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而旷达的胸襟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检测练习1、 C 2、C 3、C 4、D(请/拿;A应当B再C介词,为。5、C(语助词) 6、① A(注意“高堂”的准确翻译,后一句中比喻句的体现。)②C (注意“平乐”“斗酒十千”的翻译。) 7、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会须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8、“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全诗在高度彷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5 黄河颂 学案及答案【2020最新】

《黄河颂》导学案 【导学目标】 1.通过拓展学习,系统了解黄河的历史与地理,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2.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3.正确理解诗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 4.深刻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5.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6.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导学重点】 目标3、4 (遨游知识的海洋,感受求知的快乐) 【导学难点】 目标5、6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分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重视运用感悟、联想的学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导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将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在地理上黄河可做军事屏障,因此,我们作为华夏儿女更应该赞扬歌颂这条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怀着对她的崇敬之情来学习未光然的赞歌《黄河颂》。 二、知识链接 1、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应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了。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2、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写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三、基础知识 4、字音认读,给划线字注音: 狂澜()屏障()哺育()体魄()山巅()澎湃()劈开()浊流()5、字形辨识组词 障()浊()哺()湃()蟑()蚀()捕()拜()6、词语补注 滋长:哺育: 摇篮:浩浩荡荡: 四、整体感悟 7、首先听录音范读,标出节奏、重音和韵脚,再听老师作朗诵方法指导。 8、自己轻声试读,再大声朗读。 9、请几位同学朗诵,请全班同学点评。 10、再分组表演朗诵。相互讨论,集体点评。 11、自由发言,谈谈朗诵后对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伟大品格的感悟。 五、合作探索 12、梳理作者思路,并能概括大意。

黄河教学设计

《黄河》 【教材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说出黄河的概况。”本课是继《长江》之后第二篇介绍河流的课文,在教材内容方面从介绍黄河的概况入手,接着分析河流的突出特征,然后从利用与治理两个方面展开。本课的重点不在利用而在治理,特别是黄河的泥沙问题是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学习了《长江》,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河流的一般方法,对黄河的知识了解一些,语文历史中都有涉及黄河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理解黄河泥沙含量大的原因,掌握黄河开发与治理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重难点进行理解和掌握。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代表展示的方法进行。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读图表,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产生热爱黄河,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重、难点】 重点:黄河的危害和治理。

难点:黄河泥沙含量大的原因。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型教学 【课型】新课 【课时】二课时 【设计思路】重新安排本课内容,将从四个方面即知黄河、颂黄河、忧黄河和治黄河对本课开展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做好指导。另外注意加强图表的学习与应用。通过绘制板图,歌谣总结,内容更直观概括。 【教学过程】 第一篇:知黄河(黄河的概况) (讲述):有一条河,她哺育了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有一条河,她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有一条河,她在中国北方画了一个巨大的”几”字,有一条河,她穿越了黄土高原,流经了中原大地,最后奔腾入海。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关于这条河流,你了解多少? (提问)从哪几方面学习河流的基本概况?要用哪些类型的地图? (设计说明)此部分内容学生看图讨论自学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安排学习方式,用多媒体展示学习重点 ↓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适时参与其中) ↓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果绘在板图上)

黄河学案

《滔滔黄河》助学案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及主要地形区;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名称和分布。 (2)知道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阅读相关资料,理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学习重、难点: 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难点: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黄河知多少 目标:参考学习长江的方法,掌握黄河的基本概况 活动一:读第55页图2—53“黄河水系”,自主学习,绘制黄河水系图。 ①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的海洋:渤海 ②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③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河口;中、下游分界点点:桃花峪标注它们所在的省区。 ④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第二大支流:汾河 ⑤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黄河水系空白图 想一想:黄河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活动二:结合教材,小组合作学习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上游: 中游:下游:龙羊峡 刘家峡 青铜峡 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河口 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桃花峪 桃花峪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 河口 晋陕峡谷三门峡

第二环节:黄河的忧患 目标:探究“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说出“地上河”、“凌汛”、“断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活动探究: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①黄河下游“地上河”是如何形成的?对华北平原有何危害? ②治黄的措施有哪些? ③“凌汛”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凌汛”? ④黄河“断流”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何影响?你认为黄河断流的原因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黄河断流? <补充材料>黄河断流造成的损失。每年小麦减产10亿千克以上,1995年直接损失42亿元。1997年黄河下游13.33万公顷粮食绝收,减产27.5亿千克,棉花减产5000万千克,胜利油田200口油井被迫关闭,直接损失135亿。 第三环节:黄河的奉献 目标:探究黄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活动探究:黄河对华夏儿女做出了哪些贡献? 知识体系: 达标检测: 1.长江干流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区是 A .青海、西藏 B .青海、四川 C .青海、甘肃 D .青海、云南 2.黄河“地上河”的河段是指 A .横穿华北平原的下游段 B .兰州—河套一段 主要支流 水能 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长度、流域面积、流量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主要灾害及其成因 主要的治理措施 滔滔黄河 黄河知多少 黄河的忧患 黄河的奉献 灌溉 旅游 ……

滔滔黄河导学案

滔滔黄河导学案石桥子初中主备人白桂彩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重点)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难点)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课前延伸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河湖知识,阅读《地理图册》P20“黄河流域”,完成下表下图: 黄河:巴颜喀拉山、渤海、河口、桃花峪、南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西安、太原、郑州、济南、湟水、洮河、汾河、渭河、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二、课内探究 1、黄河各河段及水文特征 ①上游:位于阶梯交界处,多,落差,丰富 ②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河流多 思考:中游多泥沙的原因及危害 ③下游:流经,河床,水流,泥沙,形成 2、母亲河的奉献 黄河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等一系列水利枢纽工程,在方面发挥综合效益,其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它是的关键性工程,在发挥综合效益

3、拯救母亲河(1)凌汛 ①含义: ②河段: ③危害: ④措施: (2)断流①自然原因 a水资源,平均径流量 b降水季节分配,冬春期易造成断流 ②人为原因a上中游沿岸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量,影响 径流量b 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 ③解决方法: (3)地上河 a该图表示黄河___________河段,称为“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该河段存在的巨大隐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为防止灾害,在该河段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治黄河 由于黄河含沙量特别大,所以治黄的关键是___________。黄河泥沙90%来自哪里? _________ ,因此治黄的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在上中游_________________,在下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提升】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1.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____平原,④________平原。 (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键是

黄河颂导学案及答案

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2、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一、新课导入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她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就是,她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屏(píng)障(zhàng)狂澜(lán) 哺(bǔ)育澎(péng)湃(pài)九曲(qǔ)连环 diān (巅)峰流xiè(泻) 发yuán(源) 2.解释下面词语。 (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3)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5)狂澜:巨大的波浪。 (6)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7)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3、作者链接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就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就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与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4、相关知识 《黄河大合唱》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就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5.背景链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