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

兴起背景:1、意大利手工工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

兴起时间:14世纪(14——16世纪)

兴起地点: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核心: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兴起的先决条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性质(实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代表作《神曲》

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

2、达·芬奇是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最大成就是绘画

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3、英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

历史作用(影响)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1、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货币和黄金的追求,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3、《马可·波罗行纪》的流行,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说流行,造船技术发达,航海家的勇气、毅力、开拓精神。

1、使世界各大洲的交通日益密切,联系加强,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为欧洲开辟殖民掠夺的道路。

西欧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人”被发现时代指:西欧中世纪,教会垄断了全部社会文化,任何先进的思想和科学都被视为异端邪说,人们的知识和创造力受到严重压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反对神权,开展了文艺复兴运动,它把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唤醒了人们的自信。

“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指西欧封建社会晚期,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获得成功,使欧洲人发现了欧洲以外的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降低了教会的权威。随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推动了这一地区工商业的发展,使得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地区之间,国家之间联系加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激化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代表人物:克伦威尔

革命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主要经过:

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2、开始时间及标志:1640年,新议会要求限制王权(或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革命爆发

3、1645年,纳西比战役(击溃国王军队)

4、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5、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

6、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又称“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法律文件: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的制约,这就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结果: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意义: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2、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3、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马克思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开展起来,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特点及其启示

特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盟,资产阶级经历反复、曲折的斗争,历时近半个世纪,才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

启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反复和曲折的。这说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旧的社会制度,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和激烈的斗争。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也是这样。

美国的诞生

一、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华盛顿

3、革命任务: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4:时间:1775年——1783年

5、经过: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爆发)开始标志: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

建军: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独立: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1年)

合约: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性质: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

历史意义: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二、《独立宣言》

时间:1776年7月4日颁布机构:大陆会议

内容:痛斥了英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评价:《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脱离英国独立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进步性表现在《独立宣言》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发展,鼓舞了美国人民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和勇气。马克思称《独立宣言》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三、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北美人民的积极参加,英勇作战;

3、法国等国的军事援助;

4、华盛顿的正确领导。

四、1787年美国宪法

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体现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和精神。

五、评价华盛顿

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之父,他领导美国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他领导制定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连任一届总统后,华盛顿坚决辞职,又创下了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民主先例。他在美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美国国父”,其民主精神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景仰。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拿破仑

3、革命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4、开始时候及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5、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1792年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6、高潮时期:罗伯斯庇尔执政时(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法律文件:①《人权宣言》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进步思想,并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法典》对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残余势力,保证法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起了重要作用,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意义: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革命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

二、拿破仑帝国

1、建立时间: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2、措施: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

对外进行战争,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军队,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3、对拿破仑内外政策的评价:

拿破仑的对内政策,使得在法国大革命中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适应了资产阶级统治和需要,也促进了法国资产主义经济的发展。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前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同时扩展了法国的疆域。后期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掠夺和奴役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具有侵略性,损害了当地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三、《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这三个法律之献,都反映出资产阶级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思想,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具体表现。它们和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这三个文献是欧美主要国家建立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思想理论依据,有强烈的反封建和反殖民统治的精神,主张法治,开启了近代法治社会的先河,对近代政治文明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四、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

1、革命爆发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矛

盾激化,引起革命。

2、领导阶级和革命主力相同。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带的,革命的主力都是人民群众。

3、革命任务相同。都要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发展资本主义。

4、革命的进程和结果大致相同。革命充满了曲折的斗争,但最终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5、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6、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法典》。

不同点:

1、革命的对象不同。英法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美国则是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2、领导阶级不同。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法国是资产阶级;美国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

3、革命程度不同。英国保留封建君主,革命不彻底;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法国大革命最彻底,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还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4、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形式不同。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美国建立起总统制的联邦政府;法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5、特点不同。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法国大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6、意义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推动了历史进程;美国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发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

1、政治前提: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2、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

3、关键: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三、时间标志:18世纪60年代——20世纪上半期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珍妮纺织机的发明

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四、最早出现的行业:棉纺织业

五、重大发明及影响:1、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1785年,改良蒸汽机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成为机器的动力之源,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汽船。

4、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火车机车试车成功。

六、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上半期,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七、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4、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形成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5、工业革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6、工业革命促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迅速向外传播,冲击了旧制度和旧思想。

7、工业革命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住房紧张、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等负面影响。

8、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发展经济必须要注意保护环境。

要重视科技的发展。

八、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迅速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为了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西方列强开始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了侵华战争,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西方大量廉价精美的机器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中国被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导致中国大量家庭手工业者的破产,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工业革命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工业革命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于是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并开始付诸实践,兴起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美国南北战争

一、美国南北战争

1、起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或南方奴隶制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2、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4月南方挑起战争。

4、起止时间:1861年——1865年

5、法律文献: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其作用: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使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为北方胜利奠定了基础。

6、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7、林肯对待黑奴制的态度

起初:不主张立即废除黑奴制,而是逐步限制

后来:坚决废除黑奴制

二、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林肯1861——1865年任美国历史上第16任总统,是美国南北战争北方的领导人。他同情黑人奴隶,但害怕分裂,所以开初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内战后,他领导人民坚决打击男方奴隶主的叛乱,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关键时刻,采取果断措施,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局,最终北方获胜。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受到了后人的尊敬和爱戴,成为继华盛顿之后,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著名总统。

三、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任务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次革命完成任务和途径和过程有何相同点?取得胜利的相同原因是什么?你有何认识?(熟悉)

1、不同及原因:

A、第一次主要是争取民族独立,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外部障碍,第二次主要是维护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内部障碍;

B、原因在于各自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第一次需要解决的是美利坚民族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第二次主要解决国内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2、相同及原因:

A、最终都是以战争(或武力、军事)手段加以解决。第一次是独立战争,第二次是南北战争。革命的一方最初都是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但经过艰苦斗争,扭转战局,最终获胜;

B、原因在于两次革命是正义的事业,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政府都采取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

3、认识:

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正义的事业,是任何势力阻挡不了的。只有采取坚决果断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就一定能够胜利。美国成为强国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独立,国家统一。

四、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比较(熟读)

相同点:

1、原因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2、任务相同: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3、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4、途径、方法相同:都是战争、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

5、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法律文献,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人民群众积极参加。

6、影响相同:都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影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革命。

不同点:

1、原因有不同:独立战争是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北战争是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性质有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既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民族解放运动。

3、任务有不同:独立战争是要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南北战争是要废除奴隶制。

4、影响有不同:独立战争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最大的外部障碍——英国殖民统治,建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通过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最大的内部障碍——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启示:

1、残忍野蛮的制度最终要被推下历史舞台,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而做出努力和贡献乃至献身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历史也不会忘记他的。

3、政策顺应民心,符合民意,就会获得人民的支持,事业就会成功。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

1、背景:①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盛行,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②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2、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3、时间:1861年

4、主持者:亚历山大二世

5、主要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这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②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巨额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

6、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影响: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其发展步伐,是俄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是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开始:1868年

3、主持者:明治天皇

4、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起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措施)

③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

5、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影响:

对日本:

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③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中国:

①近代,日本成为侵略中国乃至亚洲的主要敌人之一。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也为中国提供了学习的榜样,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三、俄国、日本改革的启示

1、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坚持改革;

2、改革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

3、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4、要坚持对外开放;

5、要重视教育。

四、俄国、日本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1、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相同: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是本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3、后果相同:都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不彻底;

4、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5、背景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发展,都面临严重危机。不同点:

1、背景有所不同: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2、目的有所不同:俄国是为了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巩固沙皇的专制统治。

五、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继发生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或趋势?问题的解决对世界有何影响?

趋势:表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导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影响:

1、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殖民掠夺更加激烈;

3、国际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六、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了解)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第二次科技革命

1、时代:19世纪70年代

2、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3、理论基础: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或电磁学原理)

4、领先国家: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的到来(了解)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5、重大发明:

电力方面:

①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②德国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③美国爱迪生1879年研制出耐用的碳丝灯泡

④电车、电话、电报等出现。

交通方面:

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汽车之父)

②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了解: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碳丝灯泡,改变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克服了黑暗对生活的限制,给世界带来了光明。汽车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随之出现了交通拥挤,空气污染,车祸等问题。

6、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促使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开始出现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7、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离不开科学)

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④科学技术是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因素,我们要重视科技、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了解)

1、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与扩大。

①就生产力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更加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②就生产力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产生了垄断,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③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科技发明的基础上的生产力的飞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不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绝大多数为科研工作者,人才素质高于以技术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②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更多地应用于工业,科研成果量多质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技术改进。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开始就出现多元化局面,各国都有,相互促进,美国德国最多;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则主要集中于英国,不向其他国家扩展。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侧重于重工业和电力、能源工业领域,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

⑤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因此不少国家(如日本)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大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在激烈的争夺中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他们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

3、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二、大战的经过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德、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等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意、美、中、日等

3、转折点:凡尔登战役(1916年)

4、规模: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5、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三、大战的性质及影响

1、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2、影响:

①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②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③大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一种潮流,并日益发展壮大;

④大战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⑤大战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3、启示:

①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②加强国际合作与对话,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争端;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重视发展经济等。

四、有人认为,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这一事件,人类可以避免一战的劫难。这种观点你赞成吗?为什么?

这种观点不正确。萨拉热窝事件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而不是根本原因。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产生,矛盾的激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总这一点上看,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帝国主义抓住这一偶然事件,寻找借口,发动了战争。即使没有这一事件,也可能有别的什么事件点燃一战的战火。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一、启蒙运动

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阻碍。

2、时代:18世纪

3、中心:法国

4、核心:理性主义

5、主要内容: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6、批判对象:天主教会、封建专制

7、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8、性质:是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

9、作用:①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思想武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③也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二、伏尔泰的主张

1、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2、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3、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三、思想解放运动的启示: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善于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

四、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

1、近代科技革命成功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是根本原因;

②思想自由是重要因素;

③科学家的个人努力。

2、近代科技革命的突出表现:

①英国科学家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成就:天文学上,17世纪下半期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②英国科学家达尔文。1859年著有《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物种起源》的意义:这部著作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③爱因斯坦——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创立物理学的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五、启蒙运动的影响与传播(或举例说明,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亚洲的日本一部分先进的中下级武士接受启蒙思想,推翻了幕府统治,发生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而中国也先后发生了一些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运动,如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辛亥革命的思想与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

六、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了解)

1、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运动,都反对封建主义和天主教会等,都促进了思想解放,都为其他国家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2、不同点:

①核心思想不同: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启蒙思想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主张自由和平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

②内容不同: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实的幸福;启蒙思想出现于17-18世纪,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矛头指向了当

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提出现实自由平等的政治构想;

③影响不同: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思想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掀起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④所起的作用不同: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近代文化奠定的基础;启蒙思想运动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几年来,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回顾以往,有得有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呢?为提高历史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本人借鉴他人的复习方法,结合近几年历史中考的形势和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复习计划如下:和大家谈一下我的复习计划。总体上大的计划有以下三点: 一、以本为本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复习进度、周练的安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此阶段约占了整个复习阶段的一大半时间,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将六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专题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第三阶段是模拟训练、查漏补缺。根据历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历史复习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和习题两部分,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专史复习强化重点 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侧重点,重点是什么呢?就是《历史考试说明》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这部分内容要强化。此外,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强化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2)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 记住至少用两周的时间,精选模拟试题,进行至少五次实战演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并且及时发现不足,综合指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考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 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奴 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 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 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第1课古代埃及----文明成就: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统一。 二.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最大: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三.法老的统治: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被称为”神之子”.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第2课两河流域----文明成就:楔形文字、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 1、“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今天的伊拉克附近) 2、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2、★《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制定者:汉谟拉比;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权利;内容:3个。影响:留给人类宝贵遗产,表明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文明成就:种姓制、佛教 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3、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建立起严格的种姓制度: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种姓制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被称为释迦摩尼。提出“众生平等”。产生地:古印度;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一、希腊文明的发源地 1、希腊文明的发源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公元前8世纪出现奴隶制城邦。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 雅典: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加政治的权力。 3、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的兴起。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灭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灾难;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城邦 1、罗马城邦兴起于台伯河畔,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元老院掌权.(课本22页详情) 2、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4、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5.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二.罗马帝国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创立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知识点

君君辅导老师精心整理资料 扫描右侧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料和讲座信息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 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2)对斯大林—寺模式的评价: 积极影响:①它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 ②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 消极影响: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1、人类的直系祖先: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古猿进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称为“猿人”。晚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洲均有发现。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 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2、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 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 一、神奇的金字塔: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尼罗河流经全境。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80余座金字塔至今仍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二、汉谟拉比法典(由汉谟拉比制定) 1、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 A、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B、内容:(a)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b)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 (c)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1、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主要有印度河和恒河。 2、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它把居民从高到低分 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 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掌管军、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影响: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一、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中大兄皇子、高向玄理拥立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后,日本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假名,形成汉字、假名并 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 二、阿拉伯的兴起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630年,打回麦加,把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 第三主题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古代希腊 一、古希腊的繁荣 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历史九年级复习资料2020

历史九年级复习资料2020 第1课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 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 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 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 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探索 1、开端问题: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③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2、历史舞台问题:①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戊戌变法。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五四运动。

专题四: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次会议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专题五:国共关系演变

1、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进行长征取得胜利。 2、(1)长征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专题七:人物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施甸二中王建淳编写内部资料,不得外传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程标准】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 (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5)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 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 2.雅典的民主政治

九年级历史全一册复习资料

九年级全一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一、五千年文明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什么样的历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2、五千年文明:①五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②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③西方国家曾经把中国称为“东方大雄狮”。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3、列举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创造辉煌文明的典型例子。(三个)如:甲骨文、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东汉时期的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等等(参考课本P2-3) 二、百年沧桑 1、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 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②、国家的落后(闭关自守)③、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2、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的表现: ①、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百年的苦难。 ②、帝国主义列强肆无忌弹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破坏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领土、主权和尊严。 3、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的社会结局: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百年抗争 1、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2、列举近代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史实 ①、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②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③、1894年甲午海战,邓世昌壮烈牺牲。④、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⑤、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林清王朝。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 一、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是什么?P9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的脊梁”指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P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3、什么是爱国主义?它的表现如何?P10 ①、含义(内涵):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②、表现: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4、列举爱国的英雄事迹 P10 郑成功收复台湾;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杨靖宇等 5、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著称于世。P11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精神又有哪些新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P11 革命年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建设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是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7、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P12 8、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是什么?P12 睦邻友好、和平共处 9、我国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P1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0、列举反映我国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16——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完善、走向成熟,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资产阶级的统治巩固和扩大,近代社会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级,近代社会终结,向现代社会迈进☆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力:大机器生产优越性(进步性)生产关系:雇佣关系思想意识:要求摧毁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体现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发展的要求局限性:贫富不均☆资产阶级能统治世界的原因:生产工具先进,交通便利,使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因素: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工业革命、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 确立资本阶级统治(英国、法国)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组度废除旧制度(俄国、日本)4、通过对外发动王朝战争(德国、意大利)☆四大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思想解放运动时间性质核心思想代表人物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人文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启蒙运动17——18世纪资产阶级领导的、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洛克、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自由主义思想19世纪略自由主义亚当?斯密、边沁、孔德、杜威社会主义思想19世纪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复兴运动1、中古世纪,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性,防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引起广泛的不满背景2、14世纪前后,处于欧洲贸易最繁荣区域——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兴起很多城市国家,开始产生新兴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人文主义” 3、印刷术的推广与普及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含义:14——17世纪,很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表现人类持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的思想文化运动发源地: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影响范围:几乎西欧所有国家影响: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起推动作用,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国籍称谓作品意义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画家)、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家(戏剧家)“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使英语文学创作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联想,以和悦的眼神、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人性的光辉,达?芬奇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赋予笔下人物真实的个性与情感,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与典雅,鼓励人们去大胆追求不受宗教璀璨的世俗生活,完全摆脱宗教题材的束缚☆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实行反封建、反教会、反神学斗争,为资产阶级服务☆16——18世纪的四次巨变: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背景自然科学取得长足的进步封建君主制依然存有,人们群众的利益仍然持续遭到侵犯和剥夺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不满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斗争,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摧毁封建制度含义:17——18世纪,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资料(部编教材)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资料(部编教材) 第1课古代埃及 1.地理位置: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代埃及国家的兴亡: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小国;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图特摩斯三世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此后相继被他国占领,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古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4.法老的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_,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_”,具有无上的权威。胡夫金字塔(最大)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地理位置: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小国。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古巴比伦王国的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汉谟拉比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4.《汉谟拉比法典》的评价: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石柱上),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文明最早诞生于印度河流域。 2.出现国家时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孔雀王朝_统治时期达到鼎盛,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3.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它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等级是_婆罗门_,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_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_,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_首陀罗_,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4.释迦牟尼创立佛教: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②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③教义:提出“众生平等_”,宣扬“_忍耐顺从_”。④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到东亚、东南亚各国。 单元小结:古代亚非文明均为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地区。古代亚非文明的主要成果: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梵文、佛教、种姓制度、创造从0到9的计数法;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等。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_爱琴海_地区。这一文明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版]参考答案及解析

智慧学习初中学科单元试卷 历史九年级总复习 参考答案 试卷一(七年级上册第1~9课) 一、1. A 2. B 3. D 4. C 5. C 6. C7. A8. D9. C10. C11. B12. B13. A 14. B 15. A16. C17. D18. C19. B20. D 二、21. A22. B23. B24. B25. B26. B 三、27. 禅让制分封制28. 黄帝齐桓公29. 兼爱、非攻韩非 四、30. (1)①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1分)能制造(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等);(1分)②李冰;(1分)③儒家学派;(1分)提出“仁”的学说;(1分)(2)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魅力等);(1分) 建议:加大宣传力度;(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1. (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1分)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1分) (2)事件:商鞅变法(1分)措施: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1分)(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1分)(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1分) 32.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1分)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1分)(2)举办太学,(1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1分)(3)孔子的教育影响深远(1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1分) 试卷二(七年级上册第10~22课) 一、1. D 2. D 3. C 4. B 5. B 6. C7. C8. A9. C10. C11. C12. A13. B 14. B 15. A16. A17. D18. B19. C20. B 二、21. B22. A23. B24. B25. A26. B 三、27. 长平之战巨鹿之战28. 大一统儒家29. 夏朝秦朝 四、30. (1)商鞅变法(1分) 丞相(1分)(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2分)(3)大胆创新(1分) (4)要关注民生、勤俭(1分) 31. (1)人物:秦始皇(嬴政)(1分)制度:郡县制(1分)(2)地区:新疆(1分)机构:西域都护(1分)说明: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或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3)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1分) 32. (1)孔子,仁(2分)(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3)反对、否定或批判(1分)民主与科学(1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1分) 试卷三(七年级上册综合练习) 一、1. B 2. A 3. D 4. B 5. A 6. A7. B8. D9. B10. A11. B12. A13. D 14. D15. D16. B17. C18. B19. A20. D 二、21. B22. B23. B24. A25. B26. B 三、27. 干栏式半地穴28. 百家争鸣大一统29. 贾思勰水经注 四、30. (1)“秦皇”指秦始皇或嬴政;(1分)“汉武”指汉武帝或刘彻(1分)(2)郡县制。(1分)(3)“秦皇”:焚书坑儒;“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4)颁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1分) 31. (1)统一度量衡(1分)统一货币、统一文字(2分)(2)奖励耕战(1分)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分)(3)法家(1分) 32. (1)仁(1分)仁政(1分)(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兴办太学(1分)(3)儒家思想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思想文化互相撞击、互相融合,对其政治、经济、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分)儒家思想应进一步弘扬传统

九年级上册历史讲义讲课稿

九年级上册历史讲义

树人中学世界史复习讲义 第1课古代埃及 ⒈古埃及国家 位置:地处非洲东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 ⑴产生:约公元前4000年代末期,尼罗河流域出现了若干个奴隶制小国家。 ⑵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的兴盛时期。古埃及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国王称为法老。 ⑶衰亡:新王国之后,古埃及国力逐渐衰落,公元前526年被波斯所灭,至此,古埃及文明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 ⒉神奇的金字塔 ⑴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显示至高无上的权威,生前为自己建造的陵墓。古埃及现存金字塔集中分布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和萨卡拉一带。公元前26世纪建造的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⑵地位: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凝结着古埃及人非凡的智慧,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⒊象形文字、天文和历法 ⑴象形文字:约公元前4000年代末,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他们把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或铭刻在石碑或石柱上。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对后来拼音字母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⑵天文:古埃及人很早就对天体进行了观测,已知道43个星座的位置,并绘制出星座分布图。 ⑶历法: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规定365天为一年,一年分12个月,一月为30天,年底加5天。还把一年划分为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 第2课古巴比伦王国 ⒈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 ⑴起源: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古代西亚文明的摇篮。 ⑵产生:约从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前3000年代初开始,两河流城南部出现了苏美尔人建立的为数众多的奴隶制国家。 ⑶统一:约公元前2371年,兴起的阿卡德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统一国家。 ⑷分裂:公元前2006年,两河流域陷入分裂之中。 ⒉古巴比伦王国 ⑴建立: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在巴比伦城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它是西亚文明的典型代表。 ⑵统一: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强大起来,再度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汉谟拉比时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 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 耕种,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3、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1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原因(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时间:1917年3月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⑤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5、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6、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7、启示: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8、1918—1920年苏俄三年国内战争粉碎外国干涉和国内叛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总结: 三、苏俄 三年国内战争(理解) 时间:1918—1920年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内容:P5小字(现象:无余粮、无私企、无市场)②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新经济政策(“新”在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相联系) 1、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2、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启示:①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勇于改革创新;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政治:1922年,苏联成立(最早4个加盟: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俄罗斯) 俄国名称:沙俄(1917前)—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俄罗斯(1991至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最新整理】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