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注意“问题情境”设置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注意“问题情境”设置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注意“问题情境”设置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注意“问题情境”设置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注意“问题情境”设置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如果是不好的“问题情境”,反而会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现将一些自认为不成熟的情境列举一二,分析在问题情境设置中存在的几个误区,与同行交流。

误区一:“生活味”>“数学味”。

[情境描述] 8加几

课件展示:“儿童乐园一角”。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纷纷发言。

生1:我发现了儿童乐园很好玩,有小火车、有碰碰车、还有滑滑梯。

生2:我发现了儿童乐园有很多小朋友。

生3:我发现了儿童乐园有五颜六色的花朵。

生4:我发现那些花会动。

生5:我发现花的旁边还有一只蝴蝶。

……

【反思】: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合适的生活情境切入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我们很多老师都非常重视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支点,但多数只停留在原型的塑造和气氛的营造上,真正有质量的情境并不多,这样一来,“生活味”是浓了,但“数学味”却明显感觉淡化了。

像这一情境,可谓“生活味”十足,熟悉的场景配合精美的动画,孩子们喜欢啊,小手都举得高高的,画面上有什么就说什么,可就是发现不了老师想要的,把老师急的……类似场面,相信好多

老师都曾遇到。其实,这个情境的创意还是不错的,非常适合一年级儿童的爱好,欠缺的就是情境中少了点“数学味”,假如我们换个角度让学生观察,比如: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坐小火车?有几个小朋友玩滑滑梯?你知道坐小火车和玩滑滑梯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吗?相信学生的发现肯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整堂课也会因此更加精彩。

误区二:“趣味性” >“挑战性”。

[情境描述]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课件展示:“五一”节到了,新时代电器城正在举行促销活动,规定凡是购买两件促销商品且金额满500元者,均可参加抽奖“彩色电视机”活动。今天的促销商品如下:万科电饭煲280元,希格落地扇140元,大亚电吹风80元,格兰仕微波炉340元,灿坤电熨斗150元。

师:如果是你,怎么购买才能参加抽奖活动?

生:……

【反思】:现在老师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多把新、奇、趣、美放在第一位考虑,而对情境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具有思考价值往往忽视掉了,其实,数学还是那个数学,激趣固然重要,但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了使单调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气,教者创设了“购物抽奖”情境,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情境中供学生选择的方案是唯一的,既不符合学生的购买意愿,也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如果我们能把其中某些商品做些调整,如“希格落地扇140元”调整为“美的落地扇240元”等,这样让学生选择的空间就比较大,也比较具有挑战性,当然也就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可见,我们在设置问题情境

时,一方面既要考虑情境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情境的数学内涵,注意问题要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误区三:“视觉体验” >“行为体验”。

[情境描述] 圆锥体的体积

视频展示:先介绍本次实验用圆锥形容器和圆柱形容器的底和高分别相等,然后将圆锥形容器装满细沙倒入圆柱形容器,倒了三次,刚好把圆柱形容器倒满。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反思】: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视频终端进课堂正成为一种时尚,传统的教学手段已逐渐淡出课堂,动感、实用的多媒体课件把数学教学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由于认识和应用的误区,我们的课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过分迷信课件、把课堂当做看堂、把荧幕当黑板等等,造成现在的很多学生动眼多、动手少,极大的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常说:“看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做的。”像“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实验,完全可以由学生课堂动手完成,干吗非要搬到荧幕上,要知道亲自动手的体验,记忆才是最深刻的。任何的数学课堂,都应牢记一点: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要尽量让学生做。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宜过份依赖,要敢于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真实的体验数学。

误区四:“做秀”>“实用”

[情境描述] 5的的乘法口诀

师:小朋友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游戏。

老师分发游戏用的彩色卡片,并说明游戏规则。

生1:我是5×3,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2:我是15,你的朋友在这里。

……

【反思】: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有安排一些游戏活动,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看起来挺热闹、挺花哨,其实很多情境纯粹是“做秀”,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如为“5的乘法口诀”而设计的“找朋友”游戏,目的到底是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有多大实效,我们看不出;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除了高兴外,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没有多大帮助,更感受不到知识的获取过程。因此,在设置游戏情境时,目的一定要明确,要着力于突破难点,必须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让游戏活动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情景描述】: 今天,我组织学生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加法。 课本提供的是一幅“保护环境,收集矿泉水”的情景图。这幅图的情景与班级学生的现实有一些距离,对于学生根据情境提问有些滞后。 由于上周四、五学校举行了田径运动会,运动会结束后,各年级班清理了各自的卫生区域,每个年级班都捡到了很多矿泉水瓶。我就以这次捡矿泉水瓶创设情景,恰当的将课本提供的材料进行了改编,改编为:学校一至四年级学生收集矿泉水瓶数量情况统计表 而将其问题改为: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让学生充分的进行了独立思考后,请学生汇报自己想到的问题,学生想到了不同的问题: 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3、一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4、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5、二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6、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7、一年

级、二年级、三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8、二、三、四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9、一、二、三、四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在“提问题”汇报过程中,学生说我同步板书,并及时的提醒学生:相同的问题如果已经汇报板示过就不必再重复说,只说与其不一样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举手汇报,就连平时很害怕举手回答问题的学困生马佳雪、王金忠、刘文渊也高高举起了手,争抢回答。学生汇报的不一样问题多达10几个。 【反思】: 1、创设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产生问题意识,学会自主提出问题。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提问意识(兴趣)是在对数学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而引发的。课的引入是学生能否产生提问的兴趣,渴求新知,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活动性和创新性因素,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引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案例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案例 诸城一中戴翠梅 主题与背景: 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感到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组织学生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 4课《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贴近历史时空,效果很好 情境描述: “九一八事变”一目教材主要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蒋介石对待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后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等问题。这部分内容情感色彩特别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我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使学生强烈地感受这段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了最佳效果。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合理的导入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就在他们身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悲壮的氛围中进行“九一八事变”的学习,从情绪上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同时体现出师生同喜同悲,融为一体的课堂气氛。 在组织学生学习“九一八事变”时,我把搜集到的文字、图片、视频、音像资料经过精心筛选制成多媒体课件,将一幅幅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占领了东三省的野蛮行径;有扶植伪满洲国,溥仪粉墨登场的丑态;更有抗战名曲《松花江上》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222980.html,/4439303.html东北流亡者那让人撕心裂肺的“爹娘啊……”的哭诉。 虽然这段历史距今很多年了,但是课堂上同学们震惊、悲愤的表情还是让我看到了情境教学的魅力:画面引人入胜,浓烈的情感营造着氛围,历史的距离被拉近了……尤其是《松花江上》唱出了中国东北军民亡国之痛和期盼故地的思乡之情,“九一八!九一八!……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那撕心裂肺的声音,不仅是学生,就连听过多遍、早有心理准备的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2、巧设疑问,重现历史情景。 日本为什么发动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哪些史料说明了这种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行动?……

注意“问题情境”设置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注意“问题情境”设置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如果是不好的“问题情境”,反而会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现将一些自认为不成熟的情境列举一二,分析在问题情境设置中存在的几个误区,与同行交流。 误区一:“生活味”>“数学味”。 [情境描述] 8加几 课件展示:“儿童乐园一角”。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纷纷发言。 生1:我发现了儿童乐园很好玩,有小火车、有碰碰车、还有滑滑梯。 生2:我发现了儿童乐园有很多小朋友。 生3:我发现了儿童乐园有五颜六色的花朵。 生4:我发现那些花会动。 生5:我发现花的旁边还有一只蝴蝶。 …… 【反思】: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合适的生活情境切入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我们很多老师都非常重视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支点,但多数只停留在原型的塑造和气氛的营造上,真正有质量的情境并不多,这样一来,“生活味”是浓了,但“数学味”却明显感觉淡化了。 像这一情境,可谓“生活味”十足,熟悉的场景配合精美的动画,孩子们喜欢啊,小手都举得高高的,画面上有什么就说什么,可就是发现不了老师想要的,把老师急的……类似场面,相信好多

老师都曾遇到。其实,这个情境的创意还是不错的,非常适合一年级儿童的爱好,欠缺的就是情境中少了点“数学味”,假如我们换个角度让学生观察,比如: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坐小火车?有几个小朋友玩滑滑梯?你知道坐小火车和玩滑滑梯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吗?相信学生的发现肯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整堂课也会因此更加精彩。 误区二:“趣味性” >“挑战性”。 [情境描述]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课件展示:“五一”节到了,新时代电器城正在举行促销活动,规定凡是购买两件促销商品且金额满500元者,均可参加抽奖“彩色电视机”活动。今天的促销商品如下:万科电饭煲280元,希格落地扇140元,大亚电吹风80元,格兰仕微波炉340元,灿坤电熨斗150元。 师:如果是你,怎么购买才能参加抽奖活动? 生:…… 【反思】:现在老师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多把新、奇、趣、美放在第一位考虑,而对情境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具有思考价值往往忽视掉了,其实,数学还是那个数学,激趣固然重要,但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了使单调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气,教者创设了“购物抽奖”情境,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情境中供学生选择的方案是唯一的,既不符合学生的购买意愿,也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如果我们能把其中某些商品做些调整,如“希格落地扇140元”调整为“美的落地扇240元”等,这样让学生选择的空间就比较大,也比较具有挑战性,当然也就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可见,我们在设置问题情境

我在多个集体中两难问题情境设计20

“我在多个集体中”两难问题情境设计 《节奏与旋律》是新课标《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本框题主要介绍了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担任不同角色出现的冲突如何做出抉择,以及“大集体”、“小群体”、“小团体”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培养学生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 针对“环节一——我在多个集体中”的重、难点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在不同集体中担任不同角色带来的冲突,设置两难问题情境: 情境:学校精品节目鼓乐合奏《少年梦中国情鼓乐颂》入选参加央视少儿频道“大手牵小手——走进镇江”特别节目现场录制。合奏团的所有成员都激动万分。作为成员之一的小倩兴奋之余,却发现录制节目的时间和她参加省级小提琴比赛复赛的时间是同一天,小倩的兴奋劲一下子消失了,心里那个烦呀…… 问题:是参加节目录制,还是参加省级小提琴比赛复赛,小倩面临两难抉择,请你帮小倩分析一下,该如何抉择,理由是什么? 设计理念:初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速变化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社会角色变化,希望承担责任,彰显自我能力,而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也要求他们扮演众多的角色。但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平衡,有时因为不能灵活自如地转换角色,处理不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引发角色间的冲突。 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在教学中设置两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内心价值冲突,激发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冲突中思考、辨别、选择,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拓宽思维,从而学会正确处理在不同集体中担任不同角色带来的冲突,增强责任意识,体会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懂得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节奏,保持集体旋律的和谐,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提高心理、道德水平,形成正确价值导向。

创设问题情境需注意的三个要点

创设问题情境需注意的三个要点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在教育界,关于课堂提问与问题情境的探究从未停止,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改革的重点。著名哲学家鲍波尔在谈及“问题”时,这样说道:“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由此可见,问题还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动力。正是好奇与疑问,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亲近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以提问激起课堂千层浪,以问题引发学生展开实践,点燃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展开语言实践与应用,是开展有效性英语教学的必答题。作为一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笔者就如何巧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突出学习主题 三维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然而在实际英语课堂中,不少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只注重激活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动”起来。这种方式往往是营造出热烈讨论的教学假象,却忽略了教学目标,偏离了教学轨道。这种“侃侃而谈”却不得要领的问题情境,无益于教学活动开展,也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教师要紧扣本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学习主题,以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思考,带领学生走进话题,开展有意义的思维活动。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5A Unit3 My animal friends,为了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句型“I have...They have...It has...”来描述人或动物的特征,以顺利展开介绍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Guessing”问题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笔者利用设问、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开展了竞猜游戏:“What’s my animal friend?Let’s read and guess!”并将这个问题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围绕教学主题,通过“guess”的形式,凸显问题的互动性,并适时地导入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二、包含探究任务 问题情境的功能在于启发学生思考,深化语言实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陷入“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在于脱离了“问题”本身,淡化了“探究”的特性,导致学生“问而不疑、疑而不动”。笔者在创设英语问题情境时,非常注重问题的探究性,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探究任务,给予学生思考与实践的空间,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英语”解决问题。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与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实现以问题带动教学的目的。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5B Unit 4 Seeing the doctor,在学习“Cartoon time”板块后,笔者创设了一个“If you are a doctor”的问题情境。在这个问题情境中,笔者利用多媒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之我见 【摘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推行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迅速,人才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代,加快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人才的培养与素质能力的提高,文化的繁荣与兴盛,需要每一代人不断的连续性的付出与努力,而在这代代人之间,作为祖国的栋梁和未来的花朵的小学生而言,加强他们的教育与培养就是重中之重。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利用一些新颖有效的手段,可以不断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热爱汉语言文字与阅读的兴趣。本文拟通过阐述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的基础上,浅谈情境创设途径的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不断地积累中,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弊端方法 引言 众所周知,我们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是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加快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提高国家的整体人口素质和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安天下者,唯

在用的贤才”都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培养既然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培养,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培养,从什么时侯开始培养呢?答案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因此,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知识文化的教育就必须做到位、做到实、做到令家长满意、令社会满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阻断了学生继续阅读语文的高涨情绪,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出现逃课的现象,这些无疑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情境创设,利用新颖、有效、具有感染力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一、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常常采用教师读课文,或学生读课文,最后主要由教师分析阐释课文的内在意蕴的模式。学生参与程度低、表现机会少、发挥个人优势的几率变低。且课堂氛围显得沉闷,学生易枯燥乏味。往往一节课结束后,当问到学生课堂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本课文的中心主旨在说什么,你对本科文的阅读有什么感悟等问题时,学生就会变吞吞吐吐、忧郁不决,言辞间含糊不清。这样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课方式,缺少学生自身积极性的投入、缺少学生个人思维与情感的输出,无情的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然而被动往往意味着不利、有危害。对于学生的这种危害是潜在的,

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

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师:同学们请认真看图(教师动画播放大象和蚂蚁拉手腕比赛,比赛刚开始,蚂蚁就败下阵来,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师:笑过之后应该有思考,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生:它们的力气相差太大,一个属于重量级,一个属于轻量级。师:你是怎样知道它们谁轻谁重的?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师:你很会观察,还有吗?生:能够用体重计测量出他们的体重,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你的方法很独到。见过体重计吗?(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出重量单位——千克。) (二)案例二《9 加几》问题情境的创设:师:春节就快到了,张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游乐场玩。(话音刚落,教师随即播放出幻灯片)小朋友们,快来看,她们已经到了游乐场!从这里你都发现了什么啊?学生听后教师的提问,都认真地观察屏幕上的主题图,大家踊跃地举手发言,在学生的诸多回答中,有这样新奇的回答: 生1:我发现游乐场里有很多树。 生2:我发现了有一位女同学在往卖气球的阿姨那跑,我想她可能是要买些漂亮的气球吧。 生3:(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贝,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图的右下角有几条白,我想是草地里有毛毛虫吧?针对上述这三种回答,这位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即时的评价,因为学生这样的回答,可能

是教师意料之外的........................ (三)反思: 1、案例一教师对学生中存有的每一个问题精心剪裁,目的明确,结合教学目标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组,诱导学生逐步理解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得学生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2、案例二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很新颖,但其所提的问题不明确且过于宽泛,使学生摸不到头脑,正是因为这样宽泛的一问,使得她把学生思维引入到了广阔的背景之中。这时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在这样宽泛的问题情境中,思维迁移起到了作用,他们会把自己所看到不确定的事物实行大胆想象。整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只注重了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并没有认真考虑。所以造成了在这个问题情境中,产生那么多与数学无关的回答,使课堂陷入无数学问题中,离题万里。虽然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积极发言,看起来很热闹,但却达不到教学目标。 3、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因为问题可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产生不满足感。所以说,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 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的动力。不过,一些教师仅仅为了追求“时髦”,不顾学生的感受,课前花费很多精力,绞尽脑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但结果却事与愿

公民课教学的情境设置

公民课教学的情境设置 作者:贾玮 所谓情境设置是指教师通过创造性劳动,运用一定的手段创设出与教材内容相呼应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情景与环境,使学生的认知、观念与情感充分统一的教学活动。 具体说来,情境设置在公民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境设置的直观性特点,有利于课堂教学遵循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思维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时期。在初中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在他们的抽象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对教材知识的传授必须得到有关感性材料的支持。在课堂中进行情境设置,将理性的教学内容运用音乐、图画、录像,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外化为一个个具体、熟悉的景象;使枯燥呆板的文字符号物化为充满生动的丰富形象;使学生置身于可知可感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去直接地感受内涵于情境中的思想与情感。同时,使学生在思索与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训练了抽象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 二、情境设置的多元化特征,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内说过:“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或需要,当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有力的动机。”可见,好奇心是人们固有的。但中学生的好奇心更为强烈,他们对新奇事物有一种倾向、注视、接近、探究的反应。一旦这种瓜得以回报、满足、就能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培养起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情境刺激能够强化学生的反应,这是由情境设置的多元化特征决定的。 情境设置运用电化教学的现代化手段、语言的生动描述以及表演的再现等多元化的形象构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立体空间,给学生的知觉,感觉以新的刺激。这一切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至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充分满足了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三、情境设置的感染性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若忽视情感因素,公民课教学的思想教育必然是空洞的说教,因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情感投入到公民课学习中来才有可能达到公民课教学中知情意行的统一。初中学生的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抑制过程弱,他们富有热情,情感体验易受外因影响,尤其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情绪易受感染。因为在情境之中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情感因素,教师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积极情感通过教师声情

面试中两难类问题的四个诀窍

面试中两难类问题的四个诀窍 华图教育瓮巍巍 随着公务员面试出题方和考生之间博弈的升级,两难类问题渐渐出现并日渐其多。这类问题直接将考生置于冰火不容的尴尬境地,让考生觉得无从下手。即便对于培训老师,也是大感头疼:第一不知道有没有终极答案,第二也不知道怎样传授给学生。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告诉大家,这种题有其独特的诀窍,掌握了它,可以在当前考场独领风骚。 一、题型举例 你单位严令禁止打电脑游戏,并明文规定违者开除。一天你无意中闯进领导办公室时,发现领导正在打游戏,你怎么办?(东北某省真题) 二、题型测查要素、特点和难点 此种题型是测查考生的应急应变能力,通俗说,就是短时间内想出办法,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此类题,其关键点在于: (1)处境两难。两难就是要求考生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而无论怎样选择,都会有所不妥。比如本题中,要对领导违规之事做出反应,但怎样反应都会有麻烦。 (2)两难的情况一般都设置为:一方经常是纪律、制度或原则,另一方则是与自己利害关系极其密切的人物,比如说“领导”。为何是领导?其实就是因为领导得罪不起,是个厉害人物。 (3)为何要设置这样刁钻的题型和情境呢?这其实是出题方出题时“反培训”考虑的体现。传统上的应急应变题型,考生已经掌握了用轻重缓急、四平八稳的路子来应对,让考官跳不出毛病,于是干脆给一个非常决绝的条件:让考生无从逃避,必须想出办法或者必须表态。 华图教育集团官方微博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222980.html,/htexam

三、此种题型的四个诀窍 其实这种题并不是绝对无路可走。关键是要把握住四个诀窍。 (一)一般不能太“道学”。 “道学”的意思就是绝对地讲究原则,毫不通人情。比如这道题中考生选择当场批评或事后揭发。这样做并不是说不对,而是难以让考官相信考生就是这样的人,如果考生这样答题,而又缺乏充分的理由以及眼神、表情等肢体语言,是会被考官认为非常“虚伪”的。更要想到,其实无论是题目的本意还是考官的想法,都没有一定就要求考生是这样的“海瑞”似的不通人情之人的意思,他们只是想看到考生能够有平衡原则和灵活的能力。也就是说你即便是真的这样大义凛然,而且是也比较可信,从此种题型的本质来说,未必也是题目所要的。 一个真实的例子是,此题原来的考官题本上其实还有一个追问:“从你这样的表现看(当面批评领导),我们认为你这样的性格不适合机关工作。你怎么看?”我们从这个追问中就能看出,考官方面是基本不认为考生回答激烈的措施是妥帖的。 那就是说,考生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极其强烈的、完美的理由,一般不能和领导撕破脸,也不能搞事后打报告之类的做法。 (二)可以有不同方法,自圆其说就行。 这点很重要,好多学生总以为凡是考题,必定有终极唯一之答案,此题也不例外。其实这是个大大的观念错误,对于此种题型更是如此!必须把这一点澄清:要知道,此种题型本来就是想考查考生随机应变的灵活能力,怎么可能有固定答案呢? 也就是说,对于此题,考生如下的选择或者介于其中的选择都是可以的: (1)选择当场提醒领导 (2)选择自己设法遮掩过去,以后再说。 那么,如果考生选择怎样做都可以,怎么才样叫好的答案呢? 结论是:自圆其说,看谁的道理讲的好。同样的做法,但是其背后的考虑可以很复杂,华图教育集团官方微博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222980.html,/htexam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场景和境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境交融,从而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价值导向下,创设问题情境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亮点。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数学课堂中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但新颖、有趣、富有思考性,而且有较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也有的问题情境创设牵强附会,不能承载数学知识,冲淡了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导致情境不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这应引起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进行深入地探索。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也就是说,任何知识都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一、问题情境及其创设的依据 所谓问题情境,是学生觉察到了一定的目的而又不知道如何利用已有知识达到这一目的时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及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通过立障设疑、创设“不平衡”,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把他们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使学生在高涨的情绪推动下思考和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过程适时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认知的发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古语云:“学起源思,思起源疑”.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 的特定方式,数学问题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纽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所学数学知识充满渴望,对学生在延续性学习和知识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初 中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 习数学. 一、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景 怎样的问题情景才是合理有效的呢?有效问题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教学信息,是学生 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阔思维,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创设的有效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有效问题情境包括:趣味性.问题情 境的设计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量力性.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难度应该符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得到”.直观性.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借助于这种直观,提 炼数学方法,领悟数学实质.体验性.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深刻体验,人人有所得,并有助于学 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究性.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的欲望,能激发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的教学形式 创设现实的数学情境,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 起学生认知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有效的问题情境要符合 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反映数学的本质,引发学生思考,并能迅速引入主题.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的主要教学形式有: 1、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所学学科产生了兴趣,才能 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了兴趣,才有求知欲,才能质疑好问,变被动学 习为主动学习.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 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 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 2、创设操作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模拟数学家的 思维过程带领学生“似真性”地发现,让学生体会到寻求真理的喜悦. 3、创设现实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 越高.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在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态度冷淡漠然,而不能调动积极情绪的脑力劳动往往易于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将学生熟悉的现实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 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使他们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 数学问题,主动去思考与探索.丰富真切的现实生活场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好 奇心和求知欲,大大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创设示错式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参与探究的精神

道德两难范式介绍

对“道德两难法”的介绍—以揭开道德伪善面具为例 日常经验告诉人们,许多看起来道德的人实际上是不道德的。唐代的宰相李林甫是道德虚伪的典型,被人称作“口蜜腹剑”,因为他总是嘴里说着某个人的好话,而背地里却想着如何陷害对方。西方的不少政治家,包括与水门事件有关的尼克松以及跟莱温斯基有染的克林顿,都被认为是道德虚伪的政客(Rangell,2000)。很多谚语,比如“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和“披着羊皮的狼”都是在描述同样的现象,即某些人只是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了道德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们背地里做的是跟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相悖的事情,这就是道德虚伪,又叫道德伪善。Baston等人的经典实验从实证角度对道德伪善进行剖析。 1.范例介绍 1.1实验目的 实验一:利用实验室所创设的道德困境来验证道德责任的测量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实验二:引入掷硬币这一方式对道德动机的范围和本质的研究提供了额外信息。 实验三:提供一个看似公平的分配方式,即由主试分配来增加自我利益选择的模糊性。 实验四:引入贴标签的硬币这一方式来验证道德伪善现象存在是否是自我欺骗策略的产物。实验五:引入自我觉察来操纵被试是否使用了另一种策略,及避免将行为与道德标准作比较。 1.2实验方案 实验一由20名被试参与。被试由主试单独约见,并被告知实验中有两名参与者,但两人不会见面(实际上不存在另一个被试)。实验任务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积极的有奖励的任务,另一种是中性的没有任何奖励只告知实验结果的任务。由被试来分配任务,对应的被试(虚拟被试)并不知道决定权在被试手中。 实验二由20名被试参与。与实验一不同的是实验二给被试提供了一枚硬币,如果被试愿意就可以用掷硬币的方式来进行任务分配,因为大多被试认为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例如掷硬币就是一种公平的分配任务的方式。其他过程均与实验一相同。掷硬币这一设置提供给了被试看起来道德实际上可以不道德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通过公平的投币程序,而无论结果如何都把积极任务分配给自己。 实验三加入了实验控制。除了告知被试大部分参与者认为最公平的方式是通过掷硬币决定分配结果,被试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即接受主试独断的分配。实验三由40名被试参与,

科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的原则与方法

科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的原则与方法 摘要:本文从问题性情境概念入手,说明了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和创设艺术, 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有演示实验,现象对比、趣味性、变式训练等。 关键词:科学问题情境思维实验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人类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新的目的、新的问题、新的 活动要求和条件,满足了思维的必要性。实质上,只有在产生了这些新目的并且 为达到这些目的,已知动作方式、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足以应付的情况下才需要有 的思维活动的情境。也就是说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 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要摆 脱这种处境,必须拟出以前未曾有过的、新的活动策略,亦即完成创造性活动。 要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 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 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根据认知理论,科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 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都应该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针对初中科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笔者认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接受性原则。情境的设置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 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 精心地选择和设计,使之能适合于学生,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2.趣味性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兴奋程度有很 大的关联。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强烈的学习动机,问题情境的创设就要 从蕴藏着无穷奥秘的科学现象中,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从日新月异 的最新科学技术中,选取有用的、学生感到新奇的、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材料。3.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创建的问题情境应具有促进学生智力素质与非 智力素质平衡发展的功能。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应该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不仅应该构建起良 好的知识结构,而且应该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有利于科学探究能力的 提高,蕴涵着促进学生非智力素质发展的情感信息。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一般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演示实验是配合课堂讲授和问题讨论进行的实验,具有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实验条件明确、观察对象突出、演示层次分明等特点。在利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善于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观察与思 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利用现象对比创设问题情境。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现象的 操作方式、考察角度、思维方式、理解程度、表达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其实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悉心捕捉这些差异并加以整理,往往可以成为生动的对比材料。当这些对比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即使教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李自新(733200) 在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情境的设置被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成为评价地理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来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将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利用地理成因,设置问题情境 一种地理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引起另一种地理现象,这种反映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揭示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形成原因的基础理论。学习这种知识,要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设法解答。如:课文在论述全球变暖将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时,列举了不少不利影响,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有些学生会想:气候变暖是一件坏事吗?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学生也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想象:如南极冰雪融化,植物得以生长;海面蒸发加强,水循环更加活跃等。这种方法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较有成效,而且能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地理规律,设置问题情境 地理规律包括地理演变规律和地理分布两大规律,学好这种知识,必须与地图紧密结合,通过分析、归纳、概括,才能很好理解掌握。例如:地球上气温的水平分布一般规律是“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但是,为什么“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教师利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发现影响气温分布的几个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

题的能力。 三:利用地理常识,设置问题情境 例如:在进行方向判断时,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北京(40°N,120°E)位于旧金山(40°N,120°W)的什么方向?许多学生认为北京在旧金山的东方。因为北京在东经度,旧金山在西经度。教师让学生读世界政区图,不难看出北京在旧金山的西方,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真知的欲望。 四: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 例如:学习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时,可联系当地实际,设置问题情境。如:结合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市的实际:可提出以下问题:1:兰州市的空间形态呈什么状? 2:兰州市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3:兰州市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个区?试分析是否合理,与“黄河”变色有什么关系? 紧接着提问学生,假如你是兰州市的市长或者环保局长,你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如此设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就此,我们可知巧妙的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

创设语文课堂情境的案例

创设语文课堂情境的案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是激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发现初一学生大多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较浓,上课比较积极,成绩也较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有人掉队,甚至到了最后,部分学生放弃了语文,成了语文学习的失败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很为他们心痛,究其原因,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是根本所在。古语云:"学无趣无所谓学。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趣味归还给学习。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升华呢?恰当的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可以说是一种办法。所谓的情景,指的是语言的环境或语言发生的情景,它揭示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景进行课堂教学,就是要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潜在的智能,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思考、巩固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让学生围绕所提供的情景进行大量而快速的听、说、读、写、思训练,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人,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优化教学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升华的有效手段之一。 语文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看似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抱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读者与作者的感情要相互碰撞,激起火花,引起共鸣,学生对课文理解才会准确深入。比如在《背影》这一课中,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但学生难于体会,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对于亲情感知的麻木与迟钝。因此,在教学中,每当分析到父亲蹒跚的为“我”买橘的背影时,我常常动情的向学生讲述我的父母对我的关心,还把我写的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那一次我的心流泪了》读给学生。通过老师的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像大海一样深沉,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站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我通过自己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 1

道德两难问题

道德两难问题 有一种问题,我们经常感到困惑而又必须面对;有一种问题,需要我们选择而又难以决定;有一种问题,在我们取舍之间学会了道德,这就是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 道德两难问题一假设你与一群村民藏在地下室之内,敌人当时正在地下室上面的房间进行搜查,一个婴儿突然啼哭起来,问如果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村民的下落以保全村民的性命而杀死婴儿是否合乎道德。如果我们杀死婴儿,我们就杀了人,但是却保全了村民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杀死婴儿,我们就害死了所有村民,但是我们没有杀人。两种选择似乎都是符合道德又不符合道德,道德被夹在一个矛盾的境地。 大家对于这类问题怎么看?或者说这类问题说明了什么? 道德两难问题二 今天在出去吃饭的路上,想到了一个经典的道德问题。当你看到两个人掉到水里去,快要淹死,你会准备去救谁嗯?这两个人的性质可以自由设定,如中国人、外国人;年轻人、老人;好人、坏人,甚至母亲和老婆。通过选择救谁。你就做了一个积极的伦理判断,告诉别人你认为人的哪个特质,对你而言,在道德上是更重要的。 有的人试图超越问题,他们是这么答的:”救体重最轻的那个人”。”救离自己更近的那个人”。这个回答超越了问题,更使题目中的道德选择变得不那么完美,因为道德选择人本人的利益被卷入到选择中:他还要顾及自身的安全。 道德两难问题三 假设一个更完美的环境。你是一个医生。有三个患同样病的病人需要救助。但现有的资源只能拯救一个人。这时,该救谁呢?以下几种选择,各自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和一种社会哲学。假设以下三人性别国籍民族都相等。

情景创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电子白板下“情境创设”专题教研活动的启示 ——情境创设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彭阳二小张淑丽 近半月的观课、议课活动,大家对电子白板环境下的情景创设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管是课堂中的实施,还是在议课中的成述,表现出色,给我很大的启示,但还需要改进和提高。结合自的的认识和感受,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熟知电子白板的功能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我们要选择应用电子白板,不但要会操作电子白板,而且要熟知它的特点和功能,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灵活应用,才能发挥电子白板的真正强大功能。否则电子白板在我们眼里充其量只是发挥了小黑板的作用,我们提前制作的课件只不过是幻灯片而已,我们的教学流程只能跟着课件走。 二、明确什么是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教学情景应该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人为的编造。与生活实际不符的虚假情景,不但起不

到情境本身的作用,反而给学生造成负面效应。 三、注意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情境的有效性体现在明确的目的性、参与的全体性等方面。 1、目的要明确。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儿童的兴趣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在备课时,就要做到:熟知课标的要求,熟悉教材特点,在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孩子的教学情境,在教学环节中合理、灵活应用教学情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切忌教学情景表面化,形式化,放电影式的一闪而过。 2、选材要合理。我们在教学中应用现在资源创设情境,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注意,产生共鸣,达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轻松愉快的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明确自己选择资源是否合理,是否对学生有用,是否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是否能有解决问题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中谈到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注意”,如何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很好的进行有意义学习。我想我们选择的教学情境就是为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服务的,所以要想其准确、合理,能“以境生情”,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学习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必须清楚自己选择情境创设资源的意义和价值。必要时不防多问几个问什么。如“这个图片合理吗;这样的情景学生会能明白我的意图吗,……” 3、要符合实际。选择的情景要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而且要简单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