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景矿资料

新景矿资料

新景矿资料
新景矿资料

阳煤集团新景矿

南条带佛洼分区初步设计说明书(修改稿)

山西国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二00五年七月

前言

一、概述

(一)新景矿概况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景矿(以下简称新景矿)是由原阳泉三矿的一期改扩建新增井田部分(西部区)与三矿竖井重新组建的矿井。

1997年7月,三矿改扩建一期工程竣工投入生产,1998年阳煤集团命名为新景矿。为便于管理,2004年阳煤集团决定将三矿竖井划给新景矿,对三矿进行破产申请,同时对新景矿进行改扩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由3.2Mt/a增至7.5Mt/a。

1、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主斜井、副立井的综合开拓方式。其开拓分为两个水平,分别为+525水平和+420水平。目前矿井仅在+525水平进行生产,+420水平还未开拓。+525水平的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原采用ZK10—6/550—1F型架线式电机车,下一步将更换为12t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5t系列矿车。

主斜井巷道净宽4.8m,倾角13.5°,装备带宽1.4m的胶带输送机,设检修道。主要负担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及安全出口。

副立井井筒直径7.5m,装备JKD3.5×4(2)型多绳提升机,井筒内布置一套三层四车带平衡锤的宽罐笼,用于矿井人员、材料及设备的提升,兼作进风井。该井装备为一次设计分期安装,一期工程安装一套宽罐笼,预留另一套安装位置。

矿井以X=103000线为界将井田划分为南、北两个条带,即南条带和北条带。南条带以+525西一石门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个区,分别为芦湖南分区和佛洼分区;北条带以准备开拓的+525三北石门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个区,分别为芦湖北分区和保安分区。即全矿井分为两个条带:南条带和北条带;四个分区:芦湖南分区、佛洼分区、芦湖北分区和保安分区。

2、设计生产能力

新景矿现设计生产能力为 3.2Mt/a,改扩建后设计生产能力为7.5Mt/a,即:竖井分区为1.0Mt/a,芦湖南分区为1.0Mt/a,佛洼分区为2.4Mt/a,芦湖北分区为3.1Mt/a。

新景矿现有生产采区为芦湖南3号煤(两个采煤队,生产能力2.5Mt/a)、芦湖北3号煤(一个综采队1.0Mt/a)、丈八一区(一个综放队1.5Mt/a)。准备采区为佛洼分区3号煤和芦湖南分区8号煤。

3、地面工业广场

新景矿主工业广场位于黄沙嘴酒厂的西侧。

在芦湖南分区地面建有风井工业场地,布置有芦湖南进、回风一对立井;芦湖南进风立井井筒直径7.5m,装备JKMD2.8×4(1)型落地式多绳提升机,井筒内布置一对1.5t单层双车多绳罐笼,担负芦湖南分区和佛洼分区的矸石提升和芦湖南分区的通风,兼作安全出口。芦湖南回风立井井筒直径6.5m,为专用回风井,安装两台GAF35.5-16.8-1型轴流式通风机,一开一备,配套TD143/59-8型2000kW电动机。

在芦湖北分区地面建有风井工业场地,布置有芦湖北进、回风一对立井,其进、回风井的布置、装备及井筒直径均与芦湖南进、回风立井相同。

(二)佛洼分区概况

佛洼分区位于新景矿的西南部,东西长4600m,南北宽平均3200m,面积为14.76km2,主要可采煤层有3号、8号、15号煤。该分区东部与芦湖南、芦湖北分区相邻,靠东部约一半区域地质勘探程度较高、构造相对简单;靠西部约一半区域勘探程度较低,大部分为C级储量。

目前佛洼分区正处于准备阶段,佛洼分区的525轨道大巷已掘出1400m左右,四条采区准备巷合计掘出3500m左右,靠分区东侧有五个回采工作面的顺槽巷道基本掘出,并计划于2005年3月将3203工作面安装完毕,4月开始正式出煤。该分区还计划于2005年布置四个综掘头和多个普掘头,以保证南条带3号煤的正常生产衔接。

为了尽早合理开发佛洼分区,保证南条带的正常生产衔接。阳煤集团发展计划部于2004年12月委托我公司编制《阳煤集团新景矿南条带佛洼分区初步设计》。

二、编制依据

1、阳煤集团发展计划部下发的阳煤计字[2004]641号文《关于编制新景矿南条带佛洼分区初步设计的委托书》。

2、新景矿地质测量部门于2004年12月编制的《阳煤集团新景矿南条带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3、阳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件阳煤通字[2005]204号文《关于确定新景矿芦北3号煤采区为突出煤层、新景矿为突出矿井》的通知。

4、矿方提供的有关现状资料。

5、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政策等。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在贯彻执行煤炭工业政策、法规、条例的前提下,以安全生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矿井资源条件、开发条件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矿井已有的井巷和设施,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高产高效分区为模式,简化生产系统,力争达到少投入、多产出、见效快、效益好的目的,把佛洼分区建成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分区。

四、设计的主要特点

1、佛洼分区设计生产能力为3.5Mt/a。采用一次设计、一次建成投产的移交方式。

2、设计在本分区中部的佛洼村东南侧附近新建一对进回风立井。进风立井装备梯子间、排水管、压风管、消防洒水管以及动力电缆等,为进风井兼安全出口;回风立井为专用回风井。形成佛洼风井除提升之外相对独立的供电、通风、排水、压风等系统。

3、井下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可实现从佛洼分区到芦湖南分区直至地面胶带输送机一条龙连续运输,用人少、效率高、故障率低、安全性好,有利于实现集中自动化控制与管理。辅助运输采用无极绳连续牵引绞车牵引 1.5t系列矿车运输,可以保证本区辅助运输的连续性。主辅运输的连续性为新景矿的高产高效提供了有利条件。

4、本分区井下巷道除525轨道大巷少量延伸、佛洼风井井筒及井底部分硐室外其余巷道均沿煤层布置,分区移交生产时井巷总工程量为23670m,其中岩巷为2170m,占9.2%,煤巷为21500m,占90.8%。

5、本区移交生产时,共布置两个综采工作面、四个综掘工作面、四个普掘工作面。

6、佛洼风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充分结合地形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布置在三个台阶上,场地布置紧凑而合理,场地运输环节简单,土方工程量较少。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水平划分及水平标高:本区划分为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为+525m,二水平标高为+420m。

2、本区移交生产时井巷总工程量为23670m,其中岩巷为2170m,煤巷为21500m,万吨掘进率为68m。

3、风井场地建(构)筑物总体积:26844.0m3;总面积:3590.2m2。

4、分区原煤全员效率为19.3t/工;

5、分区职工在籍总人数为707人;

6、分区建设总工期为18个月,其中施工准备期3个月,建井工期12个月,设备安装试运转3个月。

7、分区建设总投资为40647.54万元,吨煤投资为116.14元。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分区各煤层瓦斯含量高、生产能力大,生产中应加强通风系统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管理、检测和调整工作,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2、建议地质部门对佛洼分区西部区域进行补充勘探,进一步提高该区域的储量级别和勘探精度,以满足下一阶段设计和生产的需要。

3、在佛洼进回风立井之间补打一个井筒检查孔,以便为井筒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4、建议在副立井井底及芦湖南进风井底设蓄电池机车充电检修硐室,该硐室为独立通风硐室。

第一章分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新景矿井田位于阳泉市西部,距阳泉市中心11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3°21′10″—113°31′17″,北纬37°51′07″—37°56′31″。

佛洼分区四邻关系:东部为现生产的芦湖南分区及芦湖北分区,北部为新景矿北条带,西部为集团公司规划中的寿阳区七里河矿,西南部为阳泉市郊区保安煤矿,南部隔桃河为阳煤集团二矿。

井田南部有石太铁路线沿桃河南岸横穿矿区,往西直达太原与南、北同蒲线接轨,往东至石家庄与京广线接轨。307国道沿桃河北岸横穿矿区,往西至太原,往东至石家庄。太旧高速公路横穿矿区南部,新景矿工业广场往西1km有太旧高速公路入口,四周均有公路通往各村镇,交通十分便利。阳泉至国内主要城市的距离见表1—1—1;交通位置见图1—1—1。

阳泉至国内主要城市距离表1-1-1

城市名称距离(km)

石家庄112

太原119

北京393

天津532

上海1378

广州2139

二、地形地貌及河流

1、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太行山脉北段西侧,庙梁及绿岩脑分水岭以南,地势北部、西北部高,南部桃河低。全区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形成复杂的高山地貌。区内最高点是西北部担山,高程为+1372.6米,最低点为桃河东部河床,高程为+721.0米。

2、河流

本区属于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桃河是本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西部寿阳高原的温家庄、太安泽、坪头等地一带。全长44km,河床宽约300~400m,流域面积为503km2,由西向东横穿整个矿区南部,汇入滹沱河。据1996年资料记载:平均流量仅为0.3m3/s,夏季流量一

般为2~8m3/s,最大流量是1959年8月的2200m3/s。

三、气象及地震情况

气温: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据阳泉气象站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10.7℃,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4.6C°,最低气温为-19.1C°。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4.3C°,最高气温可达40.2℃。

降雨量:矿区历年平均降雨量为609.8mm,降雨期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885.9mm,最大2831mm,最小1319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3倍,因而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风向:夏季为东南、冬季为西北。最大风速为2.8m/s,一般为1.4~1.7m/s,年平均为1.7m/s。冻结期为11月中旬至次年的3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为0.7m。

据《山西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该区地震烈度最大为7度。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地质构造

(一)井田地层

在南条带范围内,根据地表出露和井下巷道钻孔揭露,最老的有奥陶系,最新的为第四系,现分述如下:

1、奥陶系(O):

1)、下奥陶统亮甲山组(O2 l)

本组全厚为60—140米,这段主要以灰白色的白云质灰岩和深灰色的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与石灰岩的互层组成,有时含有少量的燧石结核条带。

2)、中奥陶统下马家沟组(O2 x)

本组以厚层状的深灰色石灰岩为主,中下部夹厚层状的角砾状泥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局部夹薄层状的泥质灰岩。总厚度180—190米左右。

3)、中奥陶统上马家沟组(O2s)

上段(O2s3):为厚层状的深灰色石灰岩、灰黄色泥灰岩和深灰色角砾状石灰岩组成,厚60—70米。

中段(O2s2):为巨厚层状的深灰色石灰岩微密质纯性脆,夹方解石细脉。顶部常夹一层黑色泥岩,在中部常夹一层比较薄的深灰黄色角砾状石灰岩,总厚为120米。

下段(O2s1):为巨厚层状的深灰色、灰色、白色、杂色角砾状泥质灰岩和少量的白云质灰岩组成,具豹皮状,裂隙多为泥质和石膏所充填,厚度80—90米。

4)、中奥陶统峰峰组(O2f)

由深灰色石灰岩和泥灰岩组成,在中部含有大量的石膏,呈似层状和脉状水平分布,最大厚度可达4—8米,夹于石灰岩和泥灰岩之间,底部还常出现1—2层角砾状的泥质灰岩和角砾状的石灰岩,全组总厚160—190米。

2、中石炭统本溪组(C2b):

本组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峰峰组之上,岩性为灰黑色、黑色的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灰色的铝质粘土岩以及2—3层的深灰色石灰岩组成。在灰岩下部,常夹一层无开采价值的薄煤层。下部层段以铝质岩为主,上部层段以砂泥岩为主。三层灰岩以下部一层最厚,多在7米左右,最上一层较薄,多在1.0米以下。本组总厚最大可达52米,最小41.95米,平均50.7米,总的趋势是东部较厚,西部较薄。

3、上石炭统太原组(C3t):

太原组是本区主要含煤岩系之一,连续沉积于本溪组地层之上。全组厚度107.33—140.60米,平均125米。由灰黑色、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细—中粒砂岩和煤层组成。全组共有3层石灰岩和9层煤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2层(15号、12号)局部可采煤层4层,

含煤系数11.9%。

4、下二叠统山西组(P1s):

山西组也属于本区的主要含煤岩系,连续沉积于太原组煤系地层之上,在本区东部的一些沟谷中有出露。厚度东部较厚,可达75.2米,西部地区较薄,最小为43.7米,平均为56米左右。主要为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细—粗粒砂岩和煤层组成。共含有煤层6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1层(3号),局部可采煤层1层(6号),含煤系数7%。

5、二叠系下石盒子组(P1x):

下石盒子组出露于本区东部,连续沉积于山西组地层之上,根据岩性和特征,大致分为三段:1)、绿色岩层段(P1x1)

由灰黑色砂质泥岩及灰白带绿色的砂岩组成,底部为一层灰白色的细—粗粒砂岩(K8),厚度平均为5—8米,此层砂岩层位稳定,在地表出露标志明显,是良好的标志层,也是本段的基底砂岩。在本段中部,一般多为细粒砂岩,有时相变为砂质泥岩。下部多为砂质泥岩,含1—2层鲕状和鳞片状的粘土岩夹菱铁矿结核,在一些局部地区有时还出现2—3层煤线,上部多为粗粒砂岩。本段由于地表风化后砂岩及砂质泥岩呈浅绿色,因而称绿色岩段。总厚度36-105米。

2)、黄色岩层段(P1x2)

本段由灰黑色砂质泥岩与黄绿色中粒砂岩组成。底部为一层灰白色的中—粗粒砂岩(K9),其特征是泥质胶结疏松易风化,厚度较大,一般多在10米左右,该层砂岩层位比较稳定,在地表出露比较明显,是本组的良好标志层,属于本段的基底砂岩。在砂岩中常含有菱铁矿,呈扁豆状薄层分布,常呈球状风化。本段岩层在地表风化后多呈灰黄色,因而称黄色岩层。总厚度平均为50米左右。

3)、砂岩段(P1x3)

本段主要由1—2层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和2—3层黄绿色砂质泥岩及一层黄红色和灰白色的铝质粘土岩组成,全厚28--50米。顶部为一层5—8米厚的黄红色、灰白色的铝土泥岩(K10),由于含铁质,风化后铁质侵染,呈红白色,犹如桃花,故名桃花泥岩。本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在地表出露标志明显,是本段良好的标志层。本段的中部及下部,均系两层厚度较大的中—粗粒砂岩,砂岩中常含有砾石,局部为细砾岩,该层砂岩多属于硅质胶结,坚硬耐蚀力强,在地表因风化常形成断崖陡壁。

6、二叠系上石盒子组(P2s):

本组总厚度为305米左右,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地层之上。根据其岩性特征,主要分为三个层段,由上往下依次为:

1)、黄红色岩层下段(P2s1)

本段为黄红色、灰绿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细粒砂岩组成。砂岩不稳定,呈透镜状和扁豆状,连续性差。泥岩中含有大量的紫斑。总厚度55—77米左右。

2)、黄红色岩层上段(P2s2)

本段主要为黄色、紫色、黄褐色的砂质泥岩与红绿色的砂质泥岩组成。上部为紫色与黄褐色,下部为黄色、黄绿色,含透镜状砂岩,变化大,连续性差。在本段的底部为一层灰绿色的中—粗粒砂岩(K11),亦称中间砂岩,厚度一般为10米左右。成分以石英为主,胶结较好,但分选较差。该层砂岩层位稳定,在地表出露标志明显,是本段中的良好标志层。本层砂岩由于胶结较好,耐风化,在地表常形成陡崖,同时含水性也较好,在一些向斜部位,常形成下降泉。砂岩的顶面,常分布一层0.3—0.6米厚的锰铁矿,但连续性差,全段总厚度为52--93米。

3)、褐色岩层段(P2s3)

本段出露于西部较高的山顶部位,主要由紫红色、暗黄色的泥质岩和砂质泥岩及灰白色、黄

绿色和紫色的砂砾岩组成,并含有铁矿。在本段的底部是一层巨厚的灰白色砂砾岩(K12),称狮脑峰砂岩。该层砂岩为硅质胶结,砾石为石英、蛋白石和燧石,粒度不等,最大可达2—3厘米。由于胶结致密,岩石坚硬,耐蚀力强,常形成断崖陡壁。由于此层砂岩厚度较大,层位稳定,标志明显,是本区上石盒子组中的良好标志。砂岩底部常夹有一层0.1—0.2米暗绿色砂质泥岩,是良好的不透水层,因此在一些低洼处,常出现一些狮脑峰砂岩含水的下降泉。本层砂岩在本区的分布情况是北厚南薄,从马家坡村往北逐渐分为两层,中间被一层黄绿色的砂质泥岩所分割,全层总厚度为50-160米。

7、二叠系石千峰组(P2sh)

主要分布于本区西部的高岭,佛洼以北的担山和双足山顶一带,底部为一层浅红色含砾石的中—粗粒砂岩(K13),连续沉积于上石盒子组地层之上。砂岩厚度一般10—15米,层位比较稳定,标志明显,为本组良好的标志层。砂岩往上由紫红色、砖红色的泥岩和砂质泥岩与细粒砂岩所组成,上部夹数层扁豆状的淡水灰岩,该组由于颜色鲜艳,与下伏石盒子组极易区别,但在本区因风化剥蚀,出露不全,最大出露厚度达80米左右。

8、第四系(Q)

第四系地层以不整合覆于各时代地层之上,大多分布于一些比较平坦的山顶和平缓的山坡地带。由于露头零星分布,岩性变化甚大,在对比上有一些困难,大致分为中上更新统的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Q2+Q3)。

1)、中更新统离石组(Q2l)

浅棕黄微带红色的粉砂土和亚粘土,富含钙质结核,并夹有1—2层古土。此层粉砂土较致密,局部地段钙质较高,质较坚硬。古土壤有大孔构造,有黑色的植物遗留根孔,总厚度0—20米左右。

2)、上更新统马兰组(Q3 m)

马兰黄土普遍分布于山梁和一些比较平缓的山坡上,与中更新统呈不整合接触或直接覆与基岩之上。岩性为浅黄色的亚砂土和细粉砂土,孔隙较大,垂直节理发育,由于水流的切割作用,常形成两壁陡峭不易坍塌,在冲沟发育地区,还常常形成一些黄土立柱。本层中钙质结核较多,常形成姜结石状,全组总厚度0—20米。

9、全新统(Q4)

本组主要分布于河谷1、2级阶地和河滩中,为现代河床冲积和洪积以及一些坡积,其岩性为砂卵石、碎石及粉砂组成。根据在桃河勘探资料,冲积层结构上下多为砂卵石,中间普遍有一层1—2米厚的黄褐色亚粘土。全统厚度为10—20米,另外在一些山麓,由于地壳的上升,侵蚀切割,地形陡峻,岩层的软硬相间的组合,因耐蚀力的不同,在一些坚硬厚度较大的岩层中,常形成断崖陡壁,又经长期的风化和重力作用,断崖和陡壁发生崩塌和滑落,形成了较多的滑坡堆积物,呈零星分布,厚度不等,应属全新统的堆积。厚度多在10—20米左右。

(二)地质构造

新景矿井田位于阳泉矿区大规模单斜构造的西部,即太行山背斜西翼,寿阳向斜东翼,是沁水煤田的东北部分。煤层赋存呈东北部高而西南部低的态势,倾角一般6°一10°。井田内褶皱构造在平面上大体呈北北东—北东方向展布,以波状起伏的短轴褶皱构造为主,呈背向斜相间,斜列式、平列式组合,特别在局部地区,还出现一些小型的帚状、环状、S形等组合。在垂直剖面上多以上部比较开阔平缓,下部比较弯曲或紧闭的平行褶皱为主要特征。但在一些局部地区也出现一些不协调的层面褶皱,这些不同形态,不同组合的褶皱群,构成了本区构造的主体轮廓。

二、煤层及煤质

(一)煤层

1、可采煤层叙述

本区开采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及二迭系下统山西组煤系地层,共含16层煤,其中l—6号煤产于山西组,8—15号煤产于太原组。煤层总厚度18.63m,煤系地层总厚为181m,含煤系数为10.6%。现将本区主要煤层情况分述如下:

(1)2号煤层:大部分地区不可采,向北部逐渐尖灭,仅芦湖、坡头、张家岩一带有一片可采区。见煤点厚度为0—1.42m,平均厚度为0.46m,可采区厚度一般仅0.8m,属薄煤层。(2)3号煤层:位于2号煤层下6.05—26.63m,平均间距为11.75m。见煤点厚度为1.87~3.30m,平均厚2.25m。

(3)6号煤层:距3号煤层7.60—52.53m,平均间距23.5m,全区只有东部的张家岩,中部的芦湖、高岭、新庄窝以及西部的枣园、旧街三片可采区,其余大部尖灭。

(4)8号煤层:位于6号煤下11.78—44.31m,平均间距25.48m,见煤点厚度0.48~3.30m,平均2.06m,属薄—中厚煤层。本区域北部有一些不可采区(厚度小于0.8米)。

(5)9号煤层:位于8号煤下0.78~28.57m,平均11.29m,见煤点厚度0.00~3.48m,平均2.03m,属中厚煤层,该层在李家山、东西畛一带尖灭,向南及南西方向变厚。

(6)12号煤层:位于9号煤下9.18—76.58m,平均31.63m,见煤点厚度0.71~1.76m,平均1.29m。该煤层在东西畛、候家山、张家岩一带厚度较大,普遍1.Om以上,向南、向西方向厚度薄至不可采。

(7)13号煤层:距12号煤层2.35—27.55m,平均间距11.07m,见煤点厚度0.00~1.40m,平均0.74m。该煤层北部、西部尖灭,不可采,仅张家岩、芦湖、新庄窝、旧街一带可采。(8)15号煤层:距13号煤层14.92~63.92m,平均23.69m,见煤点厚度3.94~8.21m,平均5.23m,该煤层东部、北部厚度大,向西部新庄窝、旧街、枣园一带,由于下部夹石加厚,分出15下号煤,因而煤层厚度减到4m左右。为全区稳定主要可采煤层。

(9)15下号煤层:为15号煤层下分层,距15号煤0.90一5.22m,平均1.92m,见煤点厚度0.18—3.83m,平均1.87m,单独分层出现在芦湖、东西畛两个不可采区,可采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和西南部的保安、旧街一带,可采区属中厚煤层。

2、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

(1)3号煤层顶底板:

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老顶。伪顶:为灰黑色高岭石泥岩,厚度0.00-0.45m。直接顶:为灰-灰黑色砂质泥岩,厚度平均3.10m。老顶:为灰色中-粗粒砂岩,厚度平均为4.85m。底板:直接底为灰黑色砂质泥岩。老底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和细粒砂岩。

(2)8号煤层顶底板:

直接顶:为黑色泥岩,厚度平均为11.51m。老顶:为灰白色中—粗砂岩,属K7砂岩。厚度最大可达20m,平均为5.64m。

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厚度平均为3.83m。老底:为灰白色中粒砂岩,厚度平均5.15m,最大可达17.75m,为K6 砂岩。

(3)15号煤层顶底板:

直接顶板:为黑色泥岩,厚度在东部地区平均2.00m,最厚可达5.15m。西部地区逐渐变薄而尖灭,被石灰岩所代替。老顶:为灰黑色石灰岩(K2灰岩),平均厚度8.16m。

底板:灰黑色砂质泥岩,东部地区较薄,平均厚度1.92m,最厚可达5.22m,西部地区较厚。老底为灰白色中粒砂岩(K1砂岩),在东部地区较厚,西部地区变薄,平均厚度为8.45m,最厚可达22m。

(二)煤质

各煤层均为中~高变质煤层,煤种属无烟煤。原煤灰分分别为3号煤16.54%;8号煤25.17%;9号煤20.4%;12号煤17.7%;15号煤13.37%。硫分分别为:3号煤0.39%;8号煤1.02%;

9号煤0.62%;12号煤2.72%;15号煤2.33%。原煤挥发分分别为:3号煤10.55%;8号煤11.99%;9号煤10.9%;12号煤9.43%;15号煤8.4%。各煤层发热量分别为:3号煤35.63MJ/kg;8号煤34.69MJ/kg;9号煤35.3MJ/kg;12号煤35.87MJ/kg;15号煤35.58MJ/kg。

可采煤层特征表表1-2-1

煤层煤层厚度煤层间距煤层

结构稳定性夹石层

最小—最大

平均(m)

最小—最大

平均(m)

3 1.87—3.30

2.25

19.38—96.84

48.98

0.78—28.57

11.29

9.18—76.58

31.63

17.27—91.47

34.76

简单稳定0~1

8 0.48—3.30

2.06 简单不稳定1~2

9 0.00—3.48

2.03 简单不稳定1~2

12 0.71—1.76

1.29 简单不稳定0~1

15

3.94—8.21

5.23 复杂稳定1~3

三、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及地温

1、瓦斯

根据新景矿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新景矿南条带补充勘探地质报告资料,本矿井瓦斯主要来源于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及已采区瓦斯涌出,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平均为16.0m3/t,绝对涌出量平均为78m3/min。

2、煤尘

本区对3号煤层取样进行了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为3号煤层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见表

1-2-2 。

煤尘爆炸性试验表表1-2-2

钻孔号煤厚煤尘爆炸挥发分V%

火焰长度% 加岩粉量% 有无爆炸性原煤精煤

3—18 1.98 10 50 有10.94 9.16

3—39 2.26 10 50 有10.97 9.94

3—42 1.97 10 50 有10.33 9.77

3--68 2.73 5 50 有11.52 9.01

3、煤的自燃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检验报告:3号、8号煤层均无自燃发火性。

依据相邻矿井情况,15号煤层有自燃发火性。

4、煤与瓦斯突出

依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安发〔2005〕270号文“关于确定阳煤集团新景矿芦北区3#煤层为突出煤层、新景矿为突出矿井的批复”,确定新景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5、地温及地压

本区煤系地层平均地温梯度值为1.6-2℃/100m。本区属地温地压正常区。

四、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及隔水层

1、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含水层组

本层主要为岩溶裂隙水,是矿区主要含水层,也是矿区主要供水水源。它广泛出露于矿区的东部和北部的广大地区。西部埋藏较深,一般水位多在300—800m,东部较浅。

本层厚度在700—800m左右,由深灰色的厚层状石灰岩夹薄层状泥灰岩和中厚层状的角砾状石灰岩组成,裂隙和溶隙比较发育,在上部的峰峰组中含有似层状和凸镜状的石膏层,混合厚度约10m左右。

本区主要含水层为上马家沟组上段及下段几层角砾状石灰岩含水,岩溶裂隙和含水量很不均匀。静止水位一般在+390—+400m之间。

2、中石炭统本溪组含水层组

本层主要由灰白色和黑灰色的铝质岩和粘土岩、深灰色石灰岩、灰白色细砂岩、少量的薄煤层组成。三层石灰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透水性和含水性,本层的透水性比较强。

3、上石炭统太原组含水层组

本组主要含水层有:K2灰岩(四节石)、K3灰岩(钱石)、K4灰岩(猴石)及上部的第一砂岩和K6(第二)砂岩。K2灰岩位于太原组的下部,厚度6—12m。K3、K4灰岩厚度较薄,含水量甚小。

4、二叠系山西组含水层组

本组主要含水层:K7砂岩(第三砂岩)、S4砂岩(6号煤老顶)和S5砂岩(3号煤老顶),此三层砂岩裂隙均不太发育,因此含水性较差。

5、二叠系石盒子组含水层组

本组地层在区内广泛出露,主要含水层有K8砂岩(下石盒子组基底砂岩)、K9砂岩(黄色岩层段的底部砂岩)、K11砂岩(红黄色岩层段的中间砂岩)、K12砂岩(上石盒子组的狮脑峰砂岩)等四层。K8砂岩,厚度一般7—10m,为中—粗粒砂岩。K9砂岩与K8砂岩间距80m左右,厚度一般在10m左右,为中—粗粒砂岩。

K11砂岩位于上石盒子组红黄色岩层段上段和下段之间,平均厚度为10m左右,层位也比

较稳定,由中—粗粒砂岩组成。

K12砂岩位于上石盒子组的中上部,由一套灰白色的粗砂岩和砾岩组成,厚度为25—35m 左右,砂岩的底部是一层灰色的泥岩,属不透水层,因此本层含水较好,但由于层位较高,多裸露于地表,经长期风化和剥蚀,风化裂隙和荷载裂隙比较发育,因此含水以下降泉形式全部泄出地表。

6、第四系全新统、河床冲积层和坡积层含水层组

本区冲积和坡积层,主要集中分布在桃河、马家坡河、芦湖沟河、保安沟河、蒙村河的河床内及两岸的阶地内。坡积层主要分布在一些沟谷的两岸和山麓地带。这些现代沉积,是本区浅层水的主要源地,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新景矿位于阳泉矿区的西部,由于受寿阳向斜的影响,煤层埋藏相对较深,地表水的补给条件相对变差,井下涌水量变小。主要含水的岩层与区域的含水层基本相同,在煤系地层中,太原组有五层,即K2、K3、K4、K5、K6 ,除K2、K6在局部地段富水相对较好一些外,其它三层均较差。在山西组煤系中,主要含水层有三层,即K7、S4、S5砂岩。这些砂岩分布较广,层位比较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在井下开采中的涌水量极小。

上述含水层的储存量非常小,补给条件也非常差。

井田开采过程中揭露的断层均为中、小断层,构造破碎带不发育,对矿床充水的作用和影响不大,揭露的陷落柱基本不含水,只是在雨季向斜部位出现少量涌水。

(三)主要充水因素分析

煤系地层中的裂隙水和下部太原组层段的岩溶水以及大气降水的渗入和采空区低洼地带中的老空水,是本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

1、裂隙水:本区构造裂隙不太发育,多数层间裂隙,规模较小,连通性差,大多以节理、劈理等形式出现。断裂的形式相对较少,没有直通地表的构造裂隙。因此,本区因构造裂隙的补给条件相对较差。

2、老采空区积水:由于上部煤层采空,在一些低洼部位常形成老采空区积水。

(四)奥灰水对开采的影响预计

本区西部15号煤层的最低底板标高为290米,奥灰水位标高为400米,煤层底板标高比奥灰水位标高低110米,煤层底板距奥灰水顶面66.32米,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对安全隔水层厚度计算如下:

t=L×〔(γ2×L2+8Kp×H)1/2-γL〕÷4Kp

其中:t—安全隔水层厚度,m;

L—采掘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

γ—隔水层岩石容重,t/m3;

kp —隔水层岩石抗张强度,t/m2;

H—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tf/ m2;

隔水层岩石平均容重一般为2.56 t/ m3 ;采掘工作面底板宽度为200米;隔水层底板承受的静水压力为H=400—290=110t/ m2。隔水层由31.64米厚的砂质泥岩、7.4米厚的石灰岩、16.27米厚的泥岩、11.01米厚的砂岩组成。为安全起见,采用岩石的最低抗张强度来计算,由加权平均法得:

将上述参数带入公式计算:

t=L×〔(γ2×L2+8Kp×H)1/2-γL〕÷4Kp

=200×〔(2.562×2002+8×440.6×110)1/2-2.56×200〕÷(4×440.6)=33.38(m)<66.32(m)

由此可见:15号煤层距奥灰水之间的隔水层厚度远大于最小安全隔水层厚度,故奥灰水对开采的影响较小,但是如果遇导水断层和导水陷落柱,奥灰水突水是有可能的,因此,在开采过程中要加强矿井的水文地质观测和地质构造的观测工作。在开采奥灰水水位以下煤层时一定要编制水体压煤开采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生产实际观测情况和以上预测计算情况,新景矿现阶段开采上组煤属于以裂隙充水岩层为主的简单条件的水文地质类型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水文地质条件趋于复杂。(五)涌水量预计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历年的平均含水系数0.3709(55—88年)而适当增加到0.5,按照本区年设计生产能力350万吨,日产量为10000吨进行涌水量预计:本区正常涌水量为210 m3/h,最大涌水量为320m3/h。

五、地质勘探程度及存在问题

1、地质勘探报告的编制情况

井田基本构造形态为单斜,在此基础上发育有宽缓褶曲和短轴褶曲,断层稀少,属简单略偏中等,基本适宜于机械化开采。

2、对高级储量区范围、储量计算的评价

本分区东部区域紧邻现生产的芦湖南及芦湖北分区,储量级别较高,对东区布置移交工作面比较有利。

本区储量计算采用地质块段法,符合本井田煤层平缓、构造简单、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的特点;储量计算采用的参数比较合理,计算结果可靠性较高。可以做为矿井设计的依据。3、对地质资料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补充勘探工作的建议

该地质报告通过分析对比、钻探和物探等勘探手段,基本上探明了各可采煤层的赋存状况和水文地质情况;初步查明了井田内的主要地质构造和煤质、煤的利用情况;并对主要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但报告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补充和完善。

(1)井田西部区域钻孔稀疏(佛洼风井西部只有3个钻孔),绝大部分为C级储量,勘探程度达不到初步设计要求,对地质构造的控制程度不够。建议对西区移交工作面区域提前进行三维地质勘探工作。理由为:①由于佛洼风井投运后即具备了准备西区工作面的条件,因此,西区移交区域的三维地质勘探工作非常紧迫。②如果将回采工作面布置在隐伏构造区域,将给高产高效工作面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西区移交区域进行三维地质勘探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

(2)建议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注意隐伏断层和陷落柱的发现和研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3)据有关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井田西南部及8号煤层以下煤层对奥灰水有承压现象,需要尽快进行补充水文地质勘探,然后准确确定其承压范围边界和水头压力,然后根据各煤层及地段的地质条件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和防治水措施。

第二章佛洼分区开拓延伸

第一节境界及储量

一、佛洼分区开采境界

佛洼分区位于新景矿的西南部,东部以y=86600与芦湖南、芦湖北分区为界,西部以y=82000与规划中的七里河井田为界,北部以x=103000与新景矿北条带为界,西南部为保安煤矿,南部隔桃河为阳煤集团二矿,分区东西长4600m,南北宽平均3200m,面积为14.76km2。

二、储量

(一)地质储量

佛洼分区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参加储量计算的煤层为3号、8号、15号煤层(注:本次设计未计算9号煤储量,其原因在开拓方案部分叙述)。根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确定能利用储量最低可采厚度为0.8m,最高可采灰分为40%。

1、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地质块段法:

计算公式:Q=S×M×D

式中:Q——储量,万吨

S——水平投影面积,m2

M——平均厚度,m

D——容重,t/m3

2、煤层厚度:根据南条带储量计算图,单独对佛洼分区的储量块段进行加权平均后计算得各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3号煤2.25m;8号煤2.06m;15号煤5.23m。

3、煤的容重:3号煤层为1.40t/m3;8号煤层为1.52t/m3;15号煤层为1.435t/m3;

经计算,本分区保有地质储量分别为:3号煤为4646.4万吨;8号煤为4258.4万吨;15号煤为11033.8万吨;合计为19939万吨。

(二)可采储量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本分区设计储量和设计可采储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1-1、2-1-2。

设计储量计算表单位:万吨表2-1-1

煤层

编号块段

面积

(km 2) 工业

储量平均

厚度

(m) 容重

(t/m 3) 永久煤柱损失设计

储量

矿界高速公路小计

3 14.76 4646.

4 2.2

5 1.4 46.9 359.4 406.3 4240

8 13.61 4258.4 2.06 1.52 44.8 410.6 455.4 3803

15 14.76 11033.8 5.23 1.435 133.5 1108.0 1241.5 9792

合计19939 225.2 1878 2103.2 17835

设计可采储量计算表单位:万吨表2-1-2 煤层

编号设计

储量开采煤柱损失开采

损失设计可

采储量

大巷风井广场小计

3 4240.1 237.9 53.7 291.6 789.7 3159

8 3803.0 235.1 61.4 296.5 701.3 2805

15 9792.3 563.6 178.4 742.0 2262.6 6788

合计17835 1036.6 293.5 1330.1 3753.6 12752

三、安全煤柱的留设

井田内煤柱的留设和计算方法如下:

井田境界:留设20m煤柱;大巷:3号、8号煤两侧各留设30m煤柱;15号煤两侧各留设40m煤柱。

建、构筑物按照保护等级外推围护带,表土按45°移动角下推,遇基岩再按72°移动角下推留设保安煤柱。

村庄:按照集团公司搬迁规划,设计本分区村庄均未留设煤柱。

第二节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一、工作制度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要求,本设计确定:

1、年工作天数为350天,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6小时。

2、工作制度:采用三八制,其中二班生产,一班准备。

二、分区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可采储量、工作面装备水平等情况,确定本分区设计生产能力为3.50Mt/a,日生产能力为1万吨。其主要理由如下:

1、本分区设计可采储量为12752万吨,其中,3号煤:3159万吨;8号煤:2805万吨;15号煤:6788万吨。储量丰富,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6°一10°,适宜于综合机械化开采。

2、依据地质报告,本区地质构造简单,断层、陷落柱稀少,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适宜布置高产高效工作面进行开采。

3、集团公司经过多年开采,已有多个中厚煤层单产超100万吨/年的综采队,本区东部现已装备一个高产高效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本矿已经积累了建设、管理特大型矿井的丰富经验。

为此,从资源、煤层开采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本分区设计生产能力为

3.50Mt/a是比较合理的。

三、分区服务年限

按下式计算:T=Z/(A×K)

式中:T——服务年限,a;

Z——设计可采储量,万吨;

A——设计生产能力,万吨/a;

K——储量备用系数,取1.4;

则:分区服务年限为T= 12752/(350×1.4)≈26(a)

其中分煤层服务年限分别为:3号煤为6.4年;8号煤为5.7年;15号煤为13.8年。

第三节开拓方案

一、开拓方式

1、矿井开拓方式

新景矿采用主斜井、副立井的综合开拓方式,工业广场位于黄沙嘴酒厂的西侧。

主斜井巷道净宽4.8m,倾角13.5°,装备带宽1.4m的胶带输送机,并设检修道。主要负担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及安全出口。

副立井井筒直径7.5m,装备JKD3.5×4(2)型多绳提升机,井筒内布置一套三层四车带平衡锤的宽罐笼,用于矿井人员、材料及设备的提升,兼作进风井。该井装备为一次设计分期安装,一期工程安装一套,预留另一套安装位置。

在芦湖南分区地面建有风井工业场地,布置有芦湖南进、回风一对立井;芦湖南进风立井井筒直径7.5m,装备JKMD2.8×4(1)型落地式多绳提升机,井筒内布置一对1.5t单层双车多绳罐笼,用于芦湖南分区和佛洼分区的矸石提升和芦湖南分区的通风,兼作安全出口。芦湖南回风立井井筒直径6.5m,为专用回风井,安装两台GAF35.5-16.8-1型轴流式通风机,一开一备,配套TD143/59-8型2000kW电动机。

矿井设置两个水平,分别为+525m水平和+420m水平,目前矿井仅在+525m水平进行生产,+420m水平还未开拓。+525水平的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12t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5t系列矿车。

2、佛洼分区开拓方式

佛洼分区为新景矿的一个分区,本设计遵循新景矿的总体开拓方式,其主副提升仍利用矿井的主副提升系统;其开拓巷道布置为:在分区中部东西方向沿煤层布置四条采区巷道;矸石排放利用芦湖南进风立井排矸系统。在本区中部的适当位置新开一对进回风立井,进风立井装备梯子间、排水管、压风管、消防洒水管以及照明、动力、通讯电缆等,为进风井兼安全出口,回风立井为专用回风井;瓦斯抽放利用原有神堂咀瓦斯抽放系统。形成佛洼风井除提升之外相对独立的供电、通风、排水、压风等系统。

二、佛洼风井工业场地

佛洼分区范围内地貌属低山丘陵区,井位、场地选择较为困难。根据分区开拓巷道布置情况,结合地形特点,并充分考虑了地面施工条件、进场公路建设及风井运行时与村庄相互影响等因素,经过多次分别对佛洼村东南侧、东北侧和西南侧的场地进行了比较,结合地面场地及井上下对照情况,最后选定在佛洼村东南侧500m处有一块较平坦的场地比较合适,通过方案比较,确定两井口坐标分别为:

进风立井:x=101536;y=84138;z=969(井口)

回风立井:x=101536;y=84218;z=960(井口)

三、水平划分

本区水平划分仍维持新景矿总体开拓布置方案中两个水平开拓开采的布置形式,即根据煤层层间距与开采技术条件将煤层分为上下两个煤组、两个水平,一水平为+525m水平,二水平为+420m水平。

四、开拓方案的比较及选择

在确定了风井工业场地的情况下,本设计以佛洼风井为界将佛洼分区分为东西两个区,同时提出了两个开拓布置方案,分别叙述如下:

(一)方案一

本方案以辅助运输绞车服务范围为界将佛洼分区分为东西两个区。

1、3号煤

由于佛洼东区的3号煤已准备出1个回采工作面,并有5个回采工作面的顺槽将近掘完,因此,东区的开拓方案已成定局。其开拓布置方式为,利用分区中部的东西方向布置的525轨道大巷,向北间距30米布置分区北翼回风巷,向南间距30米分别布置轨道巷、胶带巷和分区南翼回风巷,分区巷道除东部边界处的部分轨道斜巷和上仓胶带巷为岩石巷道外,其余

绝大部分为煤层巷道。与分区准备巷道垂直,南北方向条带式布置回采工作面。

当525轨道大巷掘至佛洼风井东侧距回风井437m左右时(y=84650m),煤层开始变为向西方向的倾角向下的单斜构造,煤层距525轨道大巷愈来愈远,其间距由50米逐步变为100米以上,设计525轨道大巷在y=84650m附近停掘,做一个上部平车场后在525轨道大巷南侧间距30米布置西区轨道巷,轨道巷以12°坡向下找煤,见煤后沿3号煤顶板掘进,同时向北、向南间距30米分别布置分区北翼回风巷、轨道巷、胶带巷和分区南翼回风巷。其回采工作面布置形式同东区。

轨道巷在见煤点附近需布置一段通风联络绕巷将东西区轨道巷连通,以作为下一步东区轨道巷的进风通道。

2、8号煤

由于8号煤标高介于+525m水平和+420m水平之间,利用两个水平均可开采,因此提出两个开拓方案。

(1)8号煤+525m水平开拓方案

本方案中辅助运输是利用525轨道大巷与8号煤煤层轨道巷连通;主运输是将8号煤采区胶带巷与8号煤胶带联络巷直接连接,通过芦湖南8号煤转载煤仓与芦湖南8号煤胶带大巷连接,以实现其主运输系统与3号煤系统的分装分运。具体方案叙述如下:

东区:在佛洼分区东部边界处,利用3号煤采区车场以20°下坡做8号煤材料斜巷,在8号煤底板做平车场,然后沿8号煤顶板布置东区轨道巷;东区胶带巷与8号煤胶带联络巷直接连接;分区北翼回风巷在东部边界处以25°上坡与西一上回风石门沟通,以形成8号煤抽放瓦斯管路系统。

西区:525轨道大巷在y=84770附近做8号煤西区上部平车场,然后与东区相同,以20°下坡做8号煤材料斜巷及相应的下部平车场以及8号煤西区轨道巷。

上述巷道均与3号煤重叠布置。

(2)8号煤+420m水平开拓方案

东区:在东部边界处,利用420轨道巷做8号煤下部平车场,然后以20°上坡做8号煤材料斜巷,在8号煤底板做上部平车场后,沿8号煤顶板布置东区轨道巷;东区胶带巷通过8号煤转载煤仓与15号煤上仓胶带巷搭接,然后进入15号煤煤仓,通过西一下胶带石门外运;分区北翼回风巷在东部边界处以25°下坡与15号煤回风联络巷沟通。

西区:420轨道大巷在y=84380附近进入8号煤层,然后沿8号煤层直接布置西区轨道巷。上述巷道除水平大巷、岩石斜巷及上下部车场为岩巷外,其余巷道均为煤巷。

(3)8号煤两个方案的比较选择

利用+525m水平开采8号煤的主要优点是:

①从衔接方面考虑,由于3号煤的服务年限只有6.4年,当佛洼风井投运后,即可进行8号煤的开拓准备。

主要缺点是:

①在8号煤需布置一条1430米长的胶带联络巷,以完成本分区8号煤与芦湖南8号煤之间主运输系统的连接,以实现3号、8号煤的分装分运。

②西区辅助运输需通过两部绞车接力来完成。

利用+420m水平开采8号煤的主要优点是:

①主运输通过8号煤分区煤仓与15号煤混合,从而减少了一部胶带联络巷。

②420轨道大巷可直接进入8号煤层,只需布置一部辅助运输绞车即可与水平大巷连接。

主要缺点是:

从衔接方面考虑:在矿井总体衔接安排中,芦湖南分区的15号煤将于2014年投产。另外通过对420水平的工程量估算,从佛洼风井到副立井的单巷工程量约9000米左右,其中副立

井到芦湖南风井单巷工程量为3000多米,芦湖南风井到佛洼风井单巷工程量为5500多米,两个井底车场部分单巷工程量为500多米,如果再加上采区巷道及回采巷道工程量,即使从现在开始进入二水平的开拓准备,到佛洼分区形成系统也需要6年多时间,而佛洼分区8号煤至少需要从2010年左右开始准备。因此,利用420水平开拓系统开采8号煤无法满足矿井衔接要求,

通过对上述两个方案的比较,为了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衔接,设计选择利用+525m水平开采8号煤方案。

3、15号煤

东区:420轨道大巷在佛洼东区边界处已接近15号煤,在其拐弯附近做一个平车场,然后以12°下坡布置东区15号煤轨道巷,见煤后沿15号煤顶板布置;15号煤胶带巷以16°上坡布置15号煤转载煤仓,并与+420m水平西一下胶带石门搭接。

西区:420轨道大巷在y=847700附近以12°下坡布置15号煤材料斜巷,进入煤层后沿15号煤顶板布置西区轨道巷。

上述8号、15号煤工作面布置形式均与3号煤相同。

4、关于9号煤说明

由于9号煤现有资料不全。结合集团公司开采情况,因8号、9号煤距离较近,8号煤开采后,使得9号煤顶板相当破碎,变成了难采煤层。另一方面,从现在推行的上行采煤方法看,9号、15号煤距离达80米左右,15号煤的开采不会对9号造成太大影响。因此,建议矿井到后期再考虑9号煤的开采。

(二)方案二

本方案以佛洼进风井为界将佛洼分区大致分为东西两个区。

佛洼东区由于现有的开拓大巷及准备巷道已经形成,其开拓方案已成定局,本设计针对佛洼西区提出方案二,叙述如下:

将位于佛洼进风井处回采工作面的尾巷作为西区胶带巷,向西间距30米分别布置轨道巷和回风巷,然后东西方向布置西区回采工作面顺槽,这样将佛洼西区布置成一个单翼采区。该单翼采区由东区准备巷道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需要通过轨道巷及胶带巷分别与西区采区车场及胶带巷相连。

(三)方案比较及选择

由于佛洼分区东区方案已成定局,因此只对西区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的主要优点是:

1、开拓布局合理,系统简单流畅,全区各主要巷道系统均沿一条直线布置;

2、巷道工程量较少,巷道工程投资少,移交及达产工作面投产早,见效快。方案一比方案二节省巷道工程量约300米。初期工程量少,建井工期短,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初期井巷工程投资;

3、矿井生产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生产环节少、用工少、事故少、生产经营费用低。

方案一的主要缺点是:

西区南部块段布置的三角煤工作面较多(9个)。

方案二的主要优点是:

1、绝大部分可布置推进长度为1900米左右的回采工作面,比较适宜高产高效工作面的大推进度;

2、西区南部块段布置的三角煤工作面较少(5个)。

方案二的主要缺点是:

1、采区巷道系统增加一个运输环节,主运输及辅助运输至少多投入一部设备;

2、辅助运输增加一个采区车场环节;

3、初期移交工程量增加;

4、采区巷道工程量略有增加(约300米左右)。

通过对上述方案的比较,方案一的优点正好是方案二的缺点,方案一优点突出,技术先进,明显优于方案二。本设计推荐方案一。

五、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根据推荐的开拓巷道布置方案,佛洼分区3号、8号、15号煤层采用+525m和+420m两个水平开采,各煤层均划分为东西两个采区。

矿井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在3号煤层共布置两个综采工作面,以达到3.5Mt/a 的设计生产能力。开采顺序为从上到下、由东到西。

第四节井筒及硐室

一、佛洼风井服务范围

佛洼风井服务于整个佛洼分区,该区东西长4600m,南北宽平均3200m,面积为14.76km2,可采煤层分别为3号、8号、15号,设计生产能力3.5Mt/a,风井服务年限为26 年。

二、布置及装备

1、进风立井:井筒直径为6.5m,净断面为33.18m2,井筒内装备梯子间、排水管、压风管、消防洒水管以及照明、动力、通讯电缆等,作为佛洼分区进风井兼作安全出口。

2、回风立井:井筒直径为6.0m,净断面为28.27m2,为佛洼分区专用回风井。井筒特征见表2-4-1。

三、井底硐室

根据需要佛洼进风井分别在3号、15号煤层井底设有分区变电所、水泵房及管子道、水仓等硐室,上述硐室分别设于3号、15号煤进风石门处。其中3号煤马头门布置于3号煤层中,15号煤马头门布置于15号煤顶板上5米处的稳定岩层中,风井两侧的进回风石门及硐室均水平布置。

设计风井井底水仓按采区水仓考虑,其容量以满足采区涌水及其佛洼分区用水量为主,由于分区用水量为2844m3/d,佛洼分区东西采区涌水量分别为105×24=2520m3/d,因此分区水仓容量以2844÷24×4=474m3进行设计,根据水泵房的布置形式,设计将水仓布置在进风西石门的西北侧,水仓设主仓、副仓各一个,水仓净断面面积为7.19m2,长度为130m,有效容量为550m3,大于分区4小时的用水量474m3。

3号、8号、15号煤层分别设有爆破材料库,爆破材料库为壁槽式,为独立通风硐室。

佛洼风井井底巷道和硐室采用半圆拱断面,井筒与井底连接处(马头门)为混凝土碹支护,分区变电所、水泵房及管子道、水仓等硐室采用锚喷支护。

佛洼风井井筒特征表表2-4-1

井筒名称进风立井回风立井

井口

坐标经距Y(米)101546.0 101536.0

纬距X(米)84138.0 84218.0

井口标高(米)969.0 958.0

井筒

深度

(米)3号煤510 480

8号煤560 530

15号煤620 600

井筒直径

(米)净 6.5 6.0

掘进7.3 6.8

井筒

断面

(米2)净33.18 28.27

掘进41.85 36.32

砌壁厚度

(毫米)表土为600

基岩为400 表土为600

基岩为400

材料砼碹砼碹

井筒装备梯子间、管道间

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

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

一、运输方式的选择

(一)大巷煤炭运输方式

根据矿井开拓部署、煤层赋存条件,考虑现有主要运输巷道煤炭运输均采用胶带输送机的实际情况,同时又考虑到佛洼分区的生产能力大,需要运输的连续性及可靠性作保证。所以,设计确定佛洼分区煤炭运输仍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方式。

(二)大巷辅助运输方式

目前井下辅助运输均采用轨道运输方式,为简化运输环节,达到井下运输的统一性,设计确定佛洼分区辅助运输仍采用轨道运输系统。

二、主要运输巷道断面、支护方式、坡度

1、分区胶带巷

采用矩形断面,巷道净宽4.4m,净高3.0m,净断面面积13.2m2,金属网锚喷锚索联合支护,巷道坡度为6°~10°左右。巷道内铺设带宽1200mm的胶带输送机。

2、采区轨道巷

采用矩形断面,巷道净宽4.6m,净高3.2m,净断面面积14.72m2,金属网锚喷锚索联合支护,巷道坡度为6°~10°左右。巷道内铺设600mm双轨,装备无极绳连续牵引绞车。

3、采区回风巷

采用矩形断面,巷道净宽4.4m,净高3.0m,净断面面积13.2m2,金属网锚喷锚索联合支护。第二节大巷运输设备选型

一、大巷煤炭运输设备

佛洼分区胶带大巷,担负着佛洼分区设计生产能力3.5Mt/a的煤炭运输任务。该巷全长(水平投影长)L=2540m,巷道内现已安装一部带宽B=1200mm的钢绳芯胶带输送机510m,其

技术参数为:带宽B=1200mm;带速V=3.15m/s;坡度:α=13°;运量Q=750t/h;配套电机2×400kW,经校验其能力满足大巷运输要求。剩余大巷长(水平投影长)L=2030m,平均坡度:α=6.5°,本设计只需搭接一部胶带输送机运输即可,故选型时按一部胶带输送机进行选型计算。

根据胶带大巷的特征及对煤炭运输设备的要求,结合回采工作面顺槽胶带机的选型情况,胶带大巷煤炭运输设备经计算选用一部带宽B=1200mm的钢绳芯胶带输送机。

计算电机功率:N0=1197kW;

安全系数n=8.6 >7;

其技术参数如下:

带宽B=1200mm;

带速V=3.15m/s;

运量Q=750t/h;

安装长度L=2050m;

配套电机选用:YB型防爆电机三台,400kW,6KV,1000r/min;

可控起动传输系统为CST420KS ,i=20.6316,3台;

输送带选用B=1200mm,ST2500强力钢芯带,许用最大张力为2500N/mm。

传动滚筒直径Dg=1250mm;

液压自动拉紧装置型号为:DYL-01,拉紧力的调节范围17KN~50KN,拉紧小车的最大行程10m,尾部车式拉紧,数量1台。

制动器选用YWZ3-800/320-10型制动器,逆止器选用DSN型楔块式低速逆止器,均安装在低速轴上,逆止器由胶带输送机厂家按要求配套供应。

二、大巷辅助运输设备

佛洼分区+525轨道大巷采用12t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5t系列矿车。

佛洼分区辅助运输巷道为3号煤采区轨道巷,移交及达产时,该巷坡度基本在6°~10°之间,且起伏不平。其中东区轨道巷全长为2000m,西区轨道巷移交长度为850m左右,设计分别采用一部SQ-1600型无极绳连续牵引绞车牵引1.5t矿车运输。

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及装备

第一节采煤方法

一、采煤方法选择

佛洼分区初期开采3号煤层,3号煤层倾角平缓,一般为6°~10°,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平均厚度为2.25m,顶、底板均为砂质泥岩,为半坚硬岩石,适合于机械化开采。根据佛洼分区开拓部署和煤层的赋存情况,该分区达产时在3号煤同时布置两个回采工作面,为此,设计确定3号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综采,顶板管理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

二、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及设备选型

本设计采用一个分区、两个综采工作面来保证矿井3.5Mt/a的设计生产能力。在此前提下,结合回采工作面的采高和煤层特征,对回采工作面采煤和运煤设备进行设备选型。

回采工作面采煤设备:由于3号煤层煤质较硬,设计选用MGTY300/700-1.1D型双滚筒采煤机割煤,采高为2.2m,电机功率为700kW。

回采工作面运煤设备:选用SGZ-830/63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铺设长度为200m,输送能力为1000t/h,电机功率为2×315kW。

根据回采工作面运煤设备的运输能力,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运煤设备选用两部SSJ1000/160×2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带宽为1000mm,输送能力为1000t/h,电机功率为160×2kW,一部最大输送长度为1000m。

转载机选用SZZ880/220型转载机,电机功率为220kW。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回采工作面特征见表4-1-1。

回采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备表表4-1-1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功率(kW) 单位数量备用

双滚筒采煤机MGTY300/700-1.1D 700 台 1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SGZ-830/630 315×2 台 1

刮板转载机SZZ880/220 220 台 1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SSJ1000/160×2 160×2 台 2

液压支架ZZ4400-16/33 架130

过渡支架ZT6000-17/35 架 4

单体液压支柱DZ28-25/100 根120 30

Π型钢梁HDC-4200 根50 10

乳化液泵站WRB-200/31.5 125 台 1

喷雾泵站MZB-150/100 100 台 1

三、回采工作面支架选型及顶板管理方式

1、回采工作面支护

3号煤层平均厚度为2.25m,属中厚煤层,本设计回采工作面选用ZZ4400-16/33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液压支架主要参数如下:

初撑力:3960kN;工作阻力:4400kN;

支撑强度:0.65 MPa;泵站压力:31.5MPa;

支撑高度:1.6~3.3m;重量:14t;

最小控顶距:4.2m;最大控顶距:5.0m;

支架参数:长×宽=5800×1500mm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为全部垮落法。

2、回采工作面端头及超前支护

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配备4架ZT6000-17/35型与工作面支架相配套的过渡支架,并配备了DZ28-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120根和Π型钢梁40根,对回采工作面端头及超前进行维护。∏型钢梁采用“一梁三柱”支设,即每根∏型钢梁下至少支三根单体液压支柱。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超前工作面20m范围内支设两排帽柱。

四、采煤工作面日进度、年进度及工作面长度

根据井田内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条件、选定的设备性能以及分区设计生产能力等因素,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为200m。

回采工作面日循环次数12次,每个循环进度为0.8 m,日循环进度12×0.8=9.6m,正规循环率按85%考虑,则回采工作面年推进度按下式计算:

年推进度=日循环进度×年工作日×循环率

采煤工作面年推进度=9.6×350×0.85=2856(m)

五、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

3号煤层为中厚煤层,依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采区回采率取80%,回采工作面回采率为95%。

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

外蒙某铅锌矿地质

3、地质 3.1 概述 3.1.1 矿区地理位置 xxxxxx位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北部,行政区划属东方省的达什巴拉巴尔苏木管辖。地理坐标为:xxxxxx。 3.1.2 矿区自然地理条件 矿区地形为小型丘陵和平原区,海拔标高最高点为1300m,相对高差为100~300m。 矿区处于高纬度地带,具有寒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冬季寒冷而夏季炎热,四季温差很大,春季和夏初有强风。 矿区外围水系较发育,克鲁伦河和乌依特扎河位于其南侧和北侧,附近还发育有盐化湖泊。 矿区为草原区,树木极少。附近的居民有蒙古人、布里亚特人、巴尔虎人及中国人等,以养畜放牧为主,没有闲散的劳动力。 3.1.3 矿区勘探史 1970年6月9日,蒙古国与前苏联两国政府间签署了关于对xxxxxx多金属矿进行找矿勘探的协议。 1973年,由苏方人员对xxxxxx多金属矿进行了详查阶段的首期工作。 1978~1979年,苏方人员对xxxxxx多金属矿完成了详查阶段的后续工作。 1979年6月17日,蒙古地质测量大队被授权对xxxxxx多金属矿进行初期勘探。 1984~1986年,苏联萨斯诺夫地质勘探公司对xxxxxx多金属矿进行了详细勘探,并于1986年4月1日提交了《蒙古国东部xxxxxx

多金属矿详细地质勘探报告》。苏联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对该报告进行了审查并将相关材料备案。 3.2 矿区及矿床地质 3.2.1 矿区地质 xxxxxx多金属矿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蒙古中央褶皱系东北部的北克鲁伦背斜凸起处,北面与阿巾斯科耶地槽转弯处相连。木哈尔和东木哈尔大断裂从矿区西部通过,走向北西,构造断裂交汇处被燕山期岩浆岩侵占,形成独特的“多尔诺特”火山建造模式。 在区域矿产方面,本区为蒙古-后贝加尔多金属矿产含矿带的组成部分,主要以铀-萤石-多金属矿产为主,除xxxxxx矿外,还有莫霍尔、察布、巴彦东等多金属矿点。 (1) 矿区地层 由于xxxxxx多金属矿区位于“多尔诺特”火山混合建造单元的北部,矿区地层的岩性特征即为“多尔诺特”火山混合建造的特征。“多尔诺特”建造为一套火山侵入喷发沉积的混合性火山岩体,属于中生代燕山期的产物,岩性复杂多样。在矿区范围内,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下部岩性主要为角闪石岩、片麻状闪长岩、透辉岩及磁铁矿和矽卡岩;上部岩性主要为火山凝灰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及长石斑岩等。该套岩层厚约700m。 此外,在矿区内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的残坡积沉积层,厚度为1~10m。 (2) 矿区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很发育,同时具有多期多次活动的特点。其中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为木哈尔断裂带,走向北西,延伸长度达数十公里,此断裂带由木哈尔、东木哈尔和西木哈尔断裂组成,三条断裂之间相

煤炭矿建工程技术资料表格

煤炭矿建工程技术资料表格

《煤炭矿建工程技术资料表格》编制说明 为了规范煤炭矿建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决定组织对1999年《煤炭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与评级办法》(以下简称《评级办法》)进行修编,在《评级办法》和《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以下简称《验收规范》)的基础上,委托北京筑业志远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编制了《煤炭矿建工程技术资料表格》(以下简称《矿建表格》)。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各省中心站、矿区站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形成了内容非常系统、完整且符合煤炭工业工程建设管理实际需要的规范性表格。 《煤炭矿建工程技术资料表格》分为三章,第一章质量管理资料,第二章质量控制资料,第三章质量技术资料。涵盖了矿建工程施工全过程技术资料和验收表格,严格按照《煤炭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和《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制和整理。 为了方便资料归档和监督检查,按照协会要求对表格编号进行了统一,编号规则如下: MJJ ××-×××-×××-××× 1 2 3 4 5 注:1 为矿建专业代码 2 为资料类别代号:10管理资料,20控制资料,30技术资料 3 为表格代号 4 为附表代号 5 为表格顺序号 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和工程质量的真实记录和科学描述,是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后使用、维护、管理的重要依据。《矿建表格》是对《验收规范》的细化补充,可操作性强,是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收集、整理、验收、评定工程质量的具体准则,将对促进煤炭矿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铅锌矿选矿概述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铅锌矿选矿概述 在进行矿石可选性试验之前,首先应进行矿床矿石物质成分研究,划分矿石类型,查明元素赋存状态,鉴定矿物种类、矿石结构构造、嵌布粒度特性,为选矿试验制定合理工艺流程提供依据。铅锌矿石一般都要经过选矿富集成精矿才能冶炼铅、锌金属产品。矿石技术加工选冶试验,是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矿床能否作商品矿石开发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必须进行矿石可选性试验。在详查或初勘阶段,一般应做实验室初步可选性试验,在初勘或详勘阶段一般要做详细可选性试验。当矿石物质成分复杂,又有巨大综合利用价值的大中型、超大型矿床或属新类型矿石,除进行详细可选性试验外,必要时还要做实验室规模的扩大试验。对某些矿石类型当用选矿方法得不到合格精矿产品或无法单体分离时,还要进行实验室冶炼试验。铅锌矿石工业类型划分,是在矿石自然类型基础上,按矿石氧化程度不同分为硫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小于10%)、氧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30%)、混合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30%)。按矿石中有用组分不同,可分为铅矿石、锌矿石、铅锌矿石、铅锌铜矿石、铅锌硫矿石、铅锌铜硫矿石、铅锡矿石、铅锑矿石、锌铜矿石等。按矿石结构构造不同,可分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条带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等。 当选冶部门需要按矿石类型、分采、分选(冶)时,而在地质剖面图上能够圈出,且与相邻剖面能对应相连,则应圈出其分布范围,分别计算储量。 铅锌矿的选矿试验,根据矿石类型不同,则选择不同的选矿方法。硫化矿石通常用浮选方法。氧化矿石用浮选或重选与浮选联合选矿,或硫化焙烧后浮选,或重选后用硫酸处理再浮选。对于含多金属的铅锌矿石,一般用磁浮、重浮、重磁浮等联合选矿方法。

矿建工程竣工资料(样本)

玉舍煤业 11012运输机巷 工程竣工资料 共二册 建设单位:贵州玉舍煤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贵州省煤矿设计院 监理单位:贵州煤炭监理咨询中心施工单位:六枝工矿六十五工程公司开工日期:2005年04月20日 竣工日期:2006年12月30日

目录 第一分册质量管理资料 一、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资料 1、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认证申请 2、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认证书 3、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4、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5、单位工程质量等级施工单位自评记录 1)单位工程质量检验综合评定表 2)单位工程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 3)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验评定表 7、施工单位质量评定报告 8、监理单位质量评估报告 二、开工准备阶段技术文件 1、开工报审表 2、开工报告 3、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记录 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技术措施报审表 5、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技术措施 6、地质水文资料、柱状图、实测柱状图 7、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8、施工合同 三、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单位工程竣工的报验表 2、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记录 3、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表 4、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5、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6、分部分项项工程报验表 (1)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2)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3)各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四、工程测量记录 1、工程定位测量及复测记录 2、工程施工测量记录 五、工程管理资料 1、单位工程竣工图 2、井筒漏水量实测记录 3、主要巷道、硐室地质剖面图、素描图 4、实测设备基础图 5、质量自检、中间验收质检记录 6、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7、原材料、预制构件、砂浆、混凝土和锚杆试验、检测见证取

建筑工程塔吊安装全套资料表格

建筑起重机械质量安全检测申请表

申请报告 山东大汉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我单位承建的永煤集团总医院病房楼工程,需安装一台QTZ50型塔式起重机,地址位于永城市开源路与百花路交叉口东侧。 河南国龙矿业建设有限公司 2018-12-23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协议书 年月日 河南国龙矿业建设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协议书 塔机使用单位:河南国龙矿业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塔机安装单位:山东大汉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我工程项目部永煤集团总医院病房楼工地现有QTZ50型号塔机1 台,因工程施工需要,现申请山东大汉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在2018年12月25 日安装(拆卸)完毕,特签订此协议明确双方义务与责任。甲方责任: 1.在塔机安装前3 天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塔机基础地质报告,(如无专项地质报告可提供该项建筑工程地质报告)。 2.甲方应按乙方提供的塔机基础要求完成塔机基础的土方工程与混凝土工程,并留砼试块。 3.在塔机安装过程中甲方应为乙方安排必要的普工6 名。 4.塔机安装前甲方应为安装做好临时供电工作。 5.负责向专业检查部门报检。 6.在塔机安装前应向乙方提供塔机安装的现场施工条件要求。 乙方责任: 1.乙方在塔机安装前应编制塔机安装、拆卸施工方案并报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2.服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安全制度,负责安装现场的安全

生产管理,对于安装现场设置警戒线。 3.负责组织安装拆卸施工人员并将名单报工程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 4.塔机安装拆卸应按甲方约定工期完成,如遇恶劣天气工作顺延。 5.负责编制塔机装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严格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组织装卸作业。 7.塔机安装完毕后进行自检,白检合格后交付甲方。 8.塔机安装后,应向用户做塔机使用技术交底。 9.本单位技术负责人每一个月对己安装塔机进行一次巡检。 此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一份 甲方负责人:乙方负责人: 2018年12 月23日

凤县铅硐山铅锌矿深部标高1080米以下及周边地区铅锌矿勘探实施方案.

陕西省凤县铅硐山铅锌矿深部标高1080米以下及周边地区铅锌矿 勘探实施方案 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八月

陕西省凤县铅硐山铅锌矿深部标高 1080米以下及周边地区铅锌矿 勘探实施方案 编写单位:陕西地矿第三地质队 项目负责:吴军平 编写人员:李忠运吴军平王周谭王立群谢卫锋金成王鹏阎博任建梅胥民舟审查人:王文贤 总工程师:李引劳 队长:李焕林 提交单位: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李炜 提交日期:二○一五年八月

初审意见书 组织初审单位:陕西地矿第三地质队初审时间:2015年7月17日 初审意见 2015年7月17日,陕西地矿第三地质队组织矿产调查方面的专家在宝鸡对本队凤县铅硐山勘探项目组提交的该项目《陕西省凤县铅硐山铅锌矿深部标高1080以下及周边地区铅锌矿勘探实施方案》进行了初审,通过审查,形成以下意见: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目标任务 充分收集铅硐山铅锌矿地质资料,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在总结本区的赋矿规律的基础上,针对详查阶段圈定的勘探区范围内的主要矿体,通过加密硐探、钻探工程,详细查明铅锌矿1080米标高以下Ⅰm、Ⅰm-1和Ⅱm三个铅锌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特征,确定矿体的连续性,控制矿体规模;总结区内地质、构造、矿化特征,对区内成矿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开展Ⅰm、Ⅱm二个主要矿体资源潜力预测,探求1080米标高以下铅锌矿资源量,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必须的地质资料,并提交有关的地质勘查报告。 (二)主要任务 1、利用硐探工程重点对1080m~930m标高铅锌矿体进行揭露控制,详细查明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及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变化情况; 2、利用钻探工程详细查明930m中段以下铅锌矿体深部的延伸情况; 3、对区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为矿山建设提供依据; 4、探求1080m中段以下探明的、控制的及推断的铅锌矿内蕴经济资源量(331+332+333),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必须的资料。 (三)主要实物工作量 主要实物工作量:钻探315m,坑探1100m。 (四)经费预算 预算经费为380万,其中2015-2016年度为290万。 (五)工作周期 本项目设计工作周期为2015年8月-2017年8月。 (六)经费来源 企业自筹。 (七)预期成果

安徽省金寨县联坪铅锌矿详查实施方案

安徽省金寨县联坪铅锌多金属矿 详查实施方案 池州市友联矿业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二月十八日

报告名称;安徽省金寨县联坪铅锌多金属矿详查实施方案提交单位:池州市友联矿业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胡燕红 编写单位: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秦月琴 总工程师; 许仁朝 项目负责人:余海传 编写人:吴必忠闻国清 审查人:许仁朝 提交日期: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八日

《安徽省金寨县联坪铅锌多金属矿详查实施方案》 审查意见 《安徽省金寨县联坪铅锌多金属矿详查》是池州市友联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为有效指导勘查阶段地质工作,特此编制《安徽省金寨县联坪铅锌多金属矿详查实施方案》。 受池州市友联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我公司编制了《安徽省金寨县联坪铅锌多金属矿详查实施方案》,经公司组织专家审查,意见如 下: 一、主要优点 1、《实施方案》通过对现有成果资料的综合研究,深化了对区内成矿条件的认识,明确了下步详查工作方向:设计地质依据充分,目标任务明确。 2、《实施方案》对区内初步查明的矿化异常体,按Ⅲ类型勘查工程网度沿矿体走向及倾向布置工程进行追索,以求详细查明矿体地质特征并扩大矿床远景,探求332+333类资源量;工作部署基本合理,技术方法得当。 3、详查工作拟重点加强对查区岩层层序及褶皱、断裂构造的分析研究,指导找矿,用探槽、钻探、对矿化异常体进行圈定;加强对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工作部署有针对性,设计思路正确。 二、问题与建议 1、应加强对现有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深化对该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铅锌多金属矿找矿潜力的认识,总结成矿规律,指导深部找矿工作的开展。 2、详查工作中应加强区内水、工、环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为矿山未来开发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内蒙白音诺铅锌矿pdf

iven. [收稿日期]2002-01-16 [作者简介]陈玉清(1959-),男,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人,高级工程师,白音诺尔铅锌矿技术管理副矿长。 白音诺尔铅锌矿发现于1970年,1971年至1989年分别由内蒙古自治区区调二队及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地质大队二分队进行普查,于1989年底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白音诺尔铅锌矿区详细普查报告》。报告提交矿石量3272.87万t ;铅金属量66.08万t ;锌金属量177.94万t ;银金属量1026.33t 。矿区分南、北两个矿带,总矿体数162个,南矿带有矿体54个,主要矿体1、 2、3、3~4号等;北矿带有矿体108个,主要矿体4~8、17、18、19、19~4号等。根据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爆烈温度等资料标明,该矿床成因类型为高—中温热液矽卡岩型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为大型、高中温热液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矿体勘探类型为第Ⅲ勘探类型,个别矿体属第Ⅳ勘探类型。经过20多年的开采和900m 以上探采对比,该矿区主要矿体为第Ⅳ勘探类型, 个别矿体为第Ⅲ勘探类型。1探采对比分析 1981年以来,通过对1、2、3、3~4、4~8、17、18、 19、19~4号矿体900m 以上各中段生产探矿发现,矿体形态和品位变化较大,单个矿体规模一般为小型,少部分矿体为中型,矿体走向长小于200m ,厚1 ~30m 不等, 且矿体形态复杂。(1)生产勘探获得的矿石量(B +C 级)与地质 勘探获得的矿石量(C +D 级)差别较大,生产勘探与地质勘探的地质品位变化也较大,见表1。(2)生产勘探发现,矿体在勘探线和中段平面图上的面积变化较大,矿量明显减少,个别中段矿量减少50%。 (3)经生产勘探和地质勘探对比后发现,矿体规模变小,矿体形态变化较大,且矿体形态比较复杂,大部分形态属于不规则状,有用组份分布不均匀,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囊状、树枝状等,见图1与图2。

四川省巴塘县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详查设计

四川省巴塘县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详查设计 ——以①号矿体北段为例 摘要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矿区普查地质资料,依据夏塞矿床①号主矿体的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地质特征,最终确定夏塞矿床为第Ⅱ类勘查类型,勘探间距为100×50m。在此基础上,结合矿区南段地质工程资料,选取矿区北段进行详查设计,简单如下:(1)①号矿体北段垂直矿体走向布设勘探线,方向为65o,间距为100m,在南段探矿工程基础上,往北依次编号为P2、P4……P22、P24。 (2)在勘探线布设基础上,编绘了夏塞矿区①号矿体北段勘探工程设计平面图,最终总共设计了1.24km2地质填图;12条探槽,总长约1200m,1440m3,槽探样240个;钻孔24个,钻探总长度约3600m,钻探样360个。并选取P2、P14、P20三条勘探线剖面作为代表设计了探矿钻孔。 (3)参考《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结合矿区地基系数1.8,对设计的勘探工程经费进行简要的预算,所有工程累计约488.90万元。 关键词:夏塞矿床①号矿体详查设计勘查类型勘探工程经费预算

Thorough examination on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No.①Orebody of the Xiasai silver, lead and 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Bata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ABSTRACT Based on geological survey in the field, together with the geological data of mining census,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No.① main orebody of Xiasai deposit, including its scale, shape, inner structure, intensity of influence, degree of stability in thickness and useful components evenness etc, Xiase deposit is ultimately determined as the second type for perambulation. Its exploration space is 100 ×50m. On this basis, referring to the data of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mining geology engineering, we select the northern section for thorough examination and design, briefly as follows: (1)Lay prospecting lines in No.① orebody northern section perpendicular to strike of the orebody with the direction of 65 o,Spanning of 100m,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prospecting works, based on the north followed by No. P2、P4 ...... P22、P24. (2)Based on layout of the exploration line, drawing a design plan of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for the No.① Orebody of Xiasai deposit. A total of 1.24km3 geological mapping is designed finally.2 trenches with a total length of 1200m, volume of 1440m3, 240 trenching samples; 24 drill holes, drilled to a total length of about 3600m, 360 drilling samples. And design exploration drilling, selecting three prospecting line profile includes P2、P14、P20 as a representative. (3)Referencing for the geological survey project budget standard (trial) in 2010, combining mining foundation coefficient 1.8, do a brief budget for the funds from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designed, all engineering, a total of about 4.889 million yuan. Key Words:The No.①orebody of Xiasai deposit,general exploration design,the type of exploration,exploration engineering,the budget of funds

2013矿建工程技术资料表格之工程技术资料

2、工程技术资料 目录 序 资料名称资料编号份数/页数备注号 2.1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MKJ201001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内部审核表MKJ201002 / 危害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论证评审表MKJ201003 / 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技术措施汇总表MKJ201004 / 2.2 技术交底记录MKJ202001 / 2.3 设计变更文件/ 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记录MKJ203001 / 设计变更通知单MKJ203002 / 工程洽商记录MKJ203003 /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MKJ201001□□□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工程地址 计划开工时间年月日 计划竣工时间年月日 编制单位 参加编制人员: 施工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审批单位 技术负责人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内部审核表 MKJ201002□□□工程名称日期 现报上下表中的技术管理文件,请予以审核。 类别编制人审核人册数页数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 申报简述: 申报部门(分包单位或项目部):申报人: 总承包单位审核意见: □有□无附页 总承包单位名称: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意见: 审批结论:□同意□修改后报□重新编制 审批部门(单位):审批人:审批日期:年月日注: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评审表 MKJ201003□□□工程名称编号 施工总承包单 位 项目负责人 专业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 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专家一览表 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专业 专家论证意见: 年月日 签字栏组长:专家:

云南省金平县白虎山铅锌矿进行详查设计报告

云南省金平县白虎山铅锌矿进行详查设计报告 第1章前言 一、目的和任务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对铁、铅、锌等各种金属的需求逐年增长,且各种矿产资源越来越紧缺,因此,为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云南恒达炉料有限公司将对云南省金平县白虎山铅锌矿进行详查工作。 根据该区域相关地质、矿产及物探、化探资料,大致了解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通过1:10000地质修测和1:2000地质简测工作,基本查明矿区地层层序、分布特征;基本查明岩浆岩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相分布特点;基本查明主要构造性质、产状,基本查明控矿构造因素及矿化富集的构造条件,以及成矿后构造的破坏影响程度;基本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与蚀变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通过系统取样工程,基本查明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及厚度与品位变化情况,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基本查明矿体中夹石及顶底板岩性分布情况;基本查明矿物组合和可选性能;基本查明区内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量,为是否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并为公司对该矿山的开发决策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工作时间:2007年10月—2008年10月。 二、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 1、工作区范围 工作区位于云南省金平县东侧,平距24公里。工作区隶属于云南省金平县铜厂乡所辖。探矿权登记区块编号为F48E008005。工作范围:北起白虎山北,南至李家湾以北,东抵牛卡肚,西至红泥巴寨。地理坐标:东经103°03′00″—103°06′00″,北纬22°44′00″—22°45′45″,面积16.03Km2。 2、自然地理条件 工作区属中切割中山地形,地形总体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575米,最低海拔305米。区内属亚热带气候,旱、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分带明显,雨量充沛,水系发育,河谷两岸坝子气候炎热,山区则潮湿凉爽。 区内资源丰富,除盛产稻米外,苹果、茶叶、香蕉、甘蔗、八角、橡胶等经济作物,已成为金平县的主要经济来源。 县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以内生金属矿为主,非金属矿产居次要地位,已知金属矿产有铜、镍、钴、锡、金、铅、锌、铁等。 云南省公路主要干线三那线经个旧直通县城,距个旧159公里,距昆明451公里,县城向东至河口县,公里行程170公里,与滇越铁路相衔接。县城至各个乡镇、边境关卡均有公路相通。矿区有简易公路到达,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第2章以往工作简况 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一九九二年十二月,有色三○八队作过1:5万矿产调查。 1998年—2000年,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本区开展了金平县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提交了相应的地质说明书。 自云南恒达炉料有限公司取得勘查许可证以来,中国冶金地质勘查总局昆明地质勘查院陆续对该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工作,初步了解了矿(化)体的地表展布情况。2007年9月1日—2007年9月20日,云南大学地质研究所和昆 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对该区开展了1:10000地质填图工作,初步查明了区

凤凰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区

湖南花垣-凤凰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区 1.永顺幅H-49-26 1/20万区域地质矿产报告 6319,区调、区域地质调查,1/20万,煤炭,铅矿,锌矿,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1970/03 图区位于湘南北武陵山区,地跨湘、鄂、川,面积7200平方公里。调查按规范进行。取得主要成果是:根据岩性、岩相、古生物化石等的差异,区内中、上寒武统可分为3个地层区,以永顺高梁坪--五村--烈夕一线为界,以东为东区,西面为中区,又以洛塔--八面山一线为界,以西为西区。东区以薄层泥质条带状灰岩为主,中区以白云岩为主,西区则白云岩中夹多层灰岩。区内构造形迹以北北东向褶皱断裂为主。区内矿产,以煤为主,含煤地层为二叠系,已知矿床有永顺龙家寨、龙山洛塔;其次铅、锌矿化点众多。全区经重砂采样、金属量测量共圈出各类异常19处,择其含量高的进行检查,发现了龙山洞溪辰砂矿化和龙山田家寨铅锌矿化等。 2. 芷江幅G-49-2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矿产部分 6842,区调,1/20万,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1972/12 图区位于湘西,地跨湘、黔,面积7360平方公里。完成工作量:溪流重砂样4814个,金属量测量亲17519个,分散流样4304个。最著名的湘、黔汞矿带其含矿主体即在图区。区内共圈出各类异常85处,经异常检查发现矿点矿化点53处。在中区寒武系中统敖溪组下部发现含钾岩系,含钾岩系为薄层泥质页岩,其含矿四层,以第三矿层最佳,平均厚30余米,氧化钾平均品位可达8.6%。综合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和已知异常分布特点,圈出了新场--坝黄钒、磷远景区、上口场铅锌找矿远景区,万山--茶田汞矿远景区,莫家溪锰矿等共计10个找矿远景区。 3. 咸丰幅H-49-20 1/20万区域矿产报告 3379,区调,1/20万,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湖北省地质局区测队,1967/11 图区位于湖北西南,包括咸丰、恩施、利川,鹤峰以及四川酉阳、河南桑植等县各一部分。面积7154平方公里。完成工作量:溪流重砂样3028个,金属量样14821个,化学样304个。区内已知矿产地16处,其中煤18处,金属矿产76处,非金属矿22处。外生矿产煤、铁、铜及非金属等8种,大致构成黄金洞--大溪沟;来凤--狮子关及猛必--二户田了个沉积矿分布区。内生矿铜、铅、锌、汞、重晶石等5种,主要分布于咸丰、八字山、二坪等背斜内,主要赋存于寒武式奥陶系碳酸盐岩层内。除石灰岩外,余均规模较小。图区内圈定重砂异常25处,金属量分散晕20处,发现矿(化)点9处。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及异常综合分析,划出冷水溪、铜厂溪、铜厂、高罗及水西坪5个地段为找矿远景区。 4. 吉首幅H-49-32 1/20万地球化学图说明书:水系沉积物测量 8915,区调、区域物化探调查,1/20万,湖南省湘西州、湖南省怀化市、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县,湖南省地质矿产局405队,陈永安,汪跃智,文元江,1991/05 测区地跨湖南、贵州、四川三省,由湖南地矿局405队与贵州地矿局103队分别完成本省范围内地球化学扫面样品采集,405队统一编制地球化学图及说明书。主要投入:采样面积6822平方公里,基本采样9625件,重复采样209件,异常验证水系沉积物加密样932件,土壤样965件,基岩样1364件。通过工作,共圈出综合异常42个,其中甲类7个,乙类23个,丙类9个,丁类3个。划分了银、汞两个找矿远景带,8个找矿远景区。对3个甲类异常、12个乙类异常、3个丙类异常进行了查证,发现东坪汞银矿点1个,金、汞、钒银、铜等矿化点10个。省局评审认为该项成果属优秀级。 5. 永顺幅H-49-26 1/20万地球化学图说明书:水系沉积物测量 9070,区调、区域物化探调查,1/20万,湖南省湘西州、湖南省张家界市,湖南地矿局405地质队,汪跃智,1992/11 测区地跨湖南、四川及湖北三省,省内包括永顺、保靖、古丈、花垣、龙山、桑植六县。共完成采样面积5456平方公里,单点样7585件,重复样175件,组合样1858件,异常检查样15个。通过工作,共圈出综合异常31个,其中乙1异常2个,乙2异常6个,乙3异常13个,丙类异常8个,丁类异常2个,因子综合异常21个。据此共划分出杨家湾汞成矿远景区;红岩--里耶铅锌汞成矿远景区;比铁溪--盐井铅锌成矿远景区;保靖铅锌汞银成矿远景区;罗依溪钼、镍、钒、钡、银、铜成矿远景区。41种元素或氧化物的地球化学资料是地质、农业环保、医学地质等领域一种不可多得的基础资料。 6. 咸丰幅H-49-20 1/20万地球化学图说明书:水系沉积物测量 9057,区调、区域物化探调查,1/20万,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湖南省地质矿产局405队,汪跃智,1993/11 图幅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跨龙山、桑植、永顺3县和湖北、四川3省,总面积7200平方公里。按图幅跨省分工协作精神,湖南负责本省境内化探扫面任务,完成采样面积2556平方公里,采集样品3480件,检查异常8处,编制41幅单元素地球化学图,1幅成矿远景预测区,1幅环境地球化学图。圈出铅、汞、锌、锑、银等元素24个综合异常,划分出水田坝--冒洞铅锌矿等5个成矿远景区,发现铅锌矿点1处。经审查验收认为:野外采样布局合理,编录、样品加工等质量可靠,异常圈定、分类、及评价方法合理,通过异常检查,划到了原生矿,找矿效果较好。 7. 复兴场幅H-49-124-A排碧幅H-49-124-C自治州幅H-49-136-A禾库(东)幅H-49-135-B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部分8796,区调,1/5万,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县、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湖南省地质局405队,1989/01 图区位于湘西吉首、花垣、保靖等县,与贵州交界。填图面积1624平方公里,地层剖面长44437米。区内地层,最老为元古界板溪群,下古生界各系较发育,以寒武系出露面积最广,占测区面积的83%,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丰富,其中排碧中、上寒武系剖面在扬子地台过渡区有较强的代表性。图区地质构造可分3个区:1、下古生界褶皱断裂区,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2、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地垒区;3、下古生界褶皱、断裂及白垩系坳陷区,以北北东方向的褶皱和东西方向的断裂为主,斜贯全区的北北东向断裂带,规模大,延伸长,对区内岩相、古生物、矿产等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对保靖龙溪地裂缝的研究,证实了复兴场断裂有近期活动特征。 8. 复兴场幅H-49-124-A排碧幅H-49-124-C自治州幅H-49-136-A禾库(东)幅H-49-135-B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矿产部分

矿建工程竣工范本

井巷工程 竣 工 资 料 (范本)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目录 第一部份 质量管理资料 一、开工准备阶段技术文件………………………………2 1、施工合同 (3) 2、施工单位资质证明 (4) 3、工程开工/复工报告……………………………………5 4、工程开工令………………………………………………8 5、施工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10) 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1) 6 1、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 (17) 2、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 (19) 3、单位工程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21 4、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 (23) 5、中间验收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 (26) 三、单位工程竣工质量验收资料 (44) 1、单位工程项目验收申请表 (4)

5 2、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46) 3、工程质量自评报告 (47) 4、单位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48) 四、工程测量记录…………………………………………51 五、各种通知、纪要、函件、报告 (53) 1、建设单位通知、工作联系单及报告回复……………54 2、监理单位通知、工作联系单及报告回复 (55) 3、施工单位工作联系单、报告 (60) 第二部份 质量保证资料 一、钢材出厂合格证及实验报告 (63) 1、钢材出厂合格证……………………………………… 64 2、钢材检测试验报告 (6) 5 二、水泥、外加剂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6) 7 1、水泥出厂检验合格证………………………………… 68

2、水泥性能检验报告…………………………………… 69 3、外加剂出厂合格证…………………………………… 70 4、外加剂试验报告……………………………………… 70 三、其她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73) 1、砂子物理性能检测报告……………………………… 74 2、石子物理性能检测报告 (7) 6 3、锚固剂检验报告或合格证……………………………78 四、砂浆、砼配合比报告……………………………………81 1、砂浆配合比报告……………………………………… 82 2、砼配合比报告 (83) 五、砂浆、砼试块报告单……………………………………84 1、XX工程砂浆、砼试块报告单…………………………… 2、XX工程水沟砂浆、砼试块报告单……………………

七宝山铅锌矿尾矿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终稿)

七宝山铅锌矿尾矿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终稿)

七宝山铅锌矿尾矿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坝顶宽度6.0m,坝长约为191m;二期坝高6.0m,外坡1:2.0,内坡1:2.0,坝顶宽度6.0m,坝长约为190m。各级子坝上游坝坡设砂砾料和500g/m2无纺土工布反滤层,防止尾矿排放过程中尾砂外泄。 各期坝体在堆筑过程中均沿坝脚设一条坝面排水沟,同时将现有两坝肩排水沟作相应延伸,坝面排水沟与坝肩排水沟相接。 各期坝体在堆筑过程中均铺设一层水平排渗管,单根水平排渗管长度40m,敷设坡度不小于2%。排渗管采用DN175 HDPE穿孔花管外包300g/m2无纺土工布,花管开孔率不低于12%。 尾矿坝加高坝体主要工程量与建设计划见表1。 尾矿坝加高工程量表 表1.1-1 1.1.2 副坝 现有副坝为透水坝,采用废石一次性堆筑,坝顶标高约185m,坝顶宽12m,坝轴线长约216m,上游坝坡1:1.2,下游坝坡1:1.7。尾矿排放采用副坝坝前放矿,为了保证副坝坝体安全稳定,本次设计对副坝进行加固处理。 副坝上游坝坡设砂砾料和粗砂反滤层,反滤层外设干砌块石护坡,最终形成上游坝坡坡度1:2.0;副坝下游坝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使副坝下游坝坡坡度达到1:2.0。副坝坝体加固方量约为3000m3。 1.1.3 新增截渗坝 为了防止尾矿坝体渗水排出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在尾矿坝下约80m处设截渗坝,以拦截尾矿坝渗水,另设渗水回收泵站将坝下渗水扬送至尾矿库内。 新增截渗坝坝顶标高121m,坝顶宽2.0m,坝高5m,坝长30m,下游坝坡1:0.75,采用浆砌块石砌筑,坝基进行帷幕灌浆,浆砌块石方量约1000m3。 1.1.4 新建排洪系统 在现有尾矿库内新建排洪系统受尾矿库水位上升与实际地形等的限制,可选择余地较小,排水井或者排水斜槽与隧洞连接段可施工时间很短,施工场地小,施工难度大,根据方案比较,综合考虑工程量与现场施工难易程度,选择排水井——排洪隧洞作为扩容后尾矿库排洪设施。 根据设计方的计算,选择新建排洪设施断面尺寸:框架式排水井直径3.5m、城门洞型排洪隧洞B×H=2.0m×2.2m。直径3.5m框架式排水井高14m,起始泄流标高170m。城门洞型排水隧洞净断面尺寸B×H=2.0m×2.2m,隧洞进口标高170m,隧洞出口标高150m,长度约700m,隧洞坡度约为2.5%,除隧洞进出口外,隧洞埋深为30m~60m。框架式排水井井架采用C25钢筋混凝土,井座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排洪隧洞采用C25钢筋混凝土衬砌。 隧洞出口标高约为150m,隧洞出口接一段陡槽,库内洪水经陡槽跌坎消能后进入截渗坝前溢流外排。 1.2勘察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 根据《七宝山铅锌矿尾矿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要求》,本工程勘察的勘察目的及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2.1尾矿库 由于现有尾矿库173m标高以下的区域在现有尾矿库设计时已做过工程地质勘察,因此,此次仅对尾矿库加高扩建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具体要求如下: 1)对尾矿库场区的地形、地貌、地质进行全面的详查,并作出描述; 2)查明尾矿库库区184m标高以下、173m标高以上有无渗漏、断层、破碎带、泉眼等及分布情况,并估计渗漏量、涌水量,查明渗漏、涌水主要通道; 3)查明库区173m标高以上岸坡有无岩溶、断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并对尾矿库岸坡进行稳定性评价; 4)查明尾矿库扩建区域有无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资源、自然景观以及文物等; 5)要求查出尾矿库所在区域的地震烈度; 6)要求对尾矿库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全面评价,并对现有尾矿库扩建的适宜性提出明确的评价意见。 1.2.2 尾矿坝 严格按照《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47-2010)的相关规定对现有尾矿坝进行勘察,同时对加高坝坝址区域进行勘察,勘察范围为尾矿堆积坝下游坝体与堆积坝上游100m

矿建工程资料总目录:

煤矿井巷单位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总目录一、质量管理资料 目录 (一)开工准备阶段技术文件 目录 1、开工报告(前附开工报告报审表) 2、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记录 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前附报审卡) 4、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名单 5、项目管理人员资格复印件 6、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7、施工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8、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9、工程洽商记录 10、见证取样和见证送检人员备案书 (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目录 1、单位工程质量等级施工单位自评记录 (1)单位工程质量检验综合评定表 (2)煤矿井巷单位工程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评定表(3)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 (4)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 2、施工记录、质量自检、中间验收质检记录

目录 (1)每月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3)分项检验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前附报验申请表) (4)施工及质量自检记录 3、单位工程评估报告 (1)施工单位单位工程自评报告 (2)监理公司单位工程评估报告 (三)单位工程竣工工程质量验收文件 目录 1、单位工程竣工报验单 2、单位工程竣工核验申报表 3、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4、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四)单位工程工程测量记录 目录 1、单位工程定位测量及复测记录 2、单位工程施工测量记录 (五)各种通知、记录及质量处理结果资料 目录 1、建设(监理)单位通知、指令、认定记录、报告及处理资料 2、建设(监理)单位通知、指令的回复单 3、工程质量监督站各种通知、处理措施、处理结果资料以及回复单

二、质量保证资料 目录 (一)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目录 1、钢材出厂合格证(前附材料报验申请表) 2、钢材力学试验报告(前附见证取送单) (二)焊接试(检)验报告、焊条(剂)合格证 目录 1、电焊工上岗证书复印件 2、焊条(剂)合格证(前附材料报验申请表) 3、焊接试(检)验报告(前附见证取送单) (三)水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目录 1、水泥出厂合格证或出厂试验报告(前附材料报验申请表) 2、水泥试验报告(前附见证取送单) (四)其它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目录 1、砖、砌块出厂合格证(前附材料报验申请表) 2、砖、砌块、料石力学试验报告(前附见证取送单) 3、砂子试验报告(前附材料报验申请表)(前附见证取送单) 4、碎石试验报告(前附材料报验申请表)(前附见证取送单) 5、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前附材料报验申请表) 6、外加剂试验报告(前附见证取送单)

铅锌矿的地质勘查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铅锌矿的地质勘查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地质工作者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展地质工作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中央地质调查所、资源委员会测勘处和一些省的地质调查所以及有关大学等单位不仅在地层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方面做了颇有建树的研究工作,而且还进行了许多矿产地质调查。其中,铅锌矿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1949 年间进行地质调查和测勘工作的有云南的澜沧老厂、会泽矿山厂、罗平高乐厂,湖南的常宁水口山、临湘桃林、慈利矿山厂,江苏的南京栖霞山、江西的德兴银山、浙江的诸暨、四川的会理天宝山,甘肃的成县厂坝等铅锌矿区。1948 年谢家荣提交的第18 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中国的铅锌与银矿床》,概括了这一时期的我国铅锌矿产测勘工作和科研成果。新中国成立后,50 年代初期我国铅锌矿地质工作,是在面临接收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矿山急待恢复生产的情况下而就矿勘查。其中,有辽宁青城子铅锌矿、桓仁铜锌矿、青原铅锌金矿、吉林天宝山铅锌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桃林铅锌矿以及云南会泽铅锌矿等。这些矿区,当时是边探矿、边生产,为建国初期国家急需铅锌金属,提供矿物原料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53 年开始了大规模的正规地质勘查工作,40 多年来成功地勘探了130 多个大中型铅锌矿床和一批小型矿床,为发展我国铅锌工业,建设一批国营大中型骨干矿山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成果。勘探的矿区和提交的储量与利用情况,见下表。其中,探明了4 个超大型矿床(云南金顶、甘肃厂坝—李家沟、广东凡口、内蒙古东升庙)和40 多个大型矿床。矿区地质勘查,一般经过普查、详查、初勘、详勘等4 个阶段。采用地质、构造、化探和槽井探、钻探、坑探等技术方法手段。80 年代以来,以寻找隐伏矿为主而进行区带勘查,采用地质遥感、航空物探、化探扫面等技术方法,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学多源信息系统处理勘查各种大量数据,编绘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