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玥光_201020112500_视频会议QoS监视平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_V4

陈玥光_201020112500_视频会议QoS监视平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_V4

硕士学位论文

基频会议QoS监视平台系统的

研究与实现

作者姓名陈玥光

学科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

指导教师张凌教授

所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6月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video conference QoS monitoring platform system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Chen Yueguang

Supervisor:Prof. Zhang L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

分类号:TP391 学校代号:10561 学号:201020112500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视频会议QoS监视平台系统的

研究与实现

作者姓名:陈玥光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张凌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工学硕士学科专业名称:计算机系统结构

研究方向:先进计算机体系结构

论文提交日期: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日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学位授予日期:年月日

答辩委员会成员:

主席:

委员:

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南理工大学。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同意在校园网上发布,供校内师生和与学校有共享协议的单位浏览;同意将本人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全文出版和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作者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联系地址(含邮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计算机技术的大规模运用和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异地使用即时通信系统或者视频进行聊天、交谈。视频会议系统逐渐成为传统会议的替代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时和交互。视频会议系统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也使得异地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轻松和快捷。视频会议系统需要提供实时性、可靠性、稳定的网络会议,并且网络需要保证低延迟、低抖动、低丢包率。然而现有的IP网络“尽力而为”的特性难以保证这样的“三低”的网络环境。因此必须通过对视频会议中的终端网络状况进行监视,提供视频会议运行的终端网络状态情况,从而为网络管理者或者网络自动优化程序提供决策依据。

论文重点研究了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状况评估方法,实现了终端网络状况数据的采集。通过设计3_state Markov状态链,从而解决了对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状况的判断,并使用了模拟仿真环境和真实环境进行测试,测试表明3_state Markov状态链可以准确判断出终端的网络状况,与其它现行算法相比更加适用于视频会议。在数据采集端处,设计并实现了QoS监视服务器以及其各个模块,主要包括信息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实现了以下功能:1)对视频终端的网络状态信息、视频会议信息的采集;2)对视频终端网络状态信息、服务器运行信息、视频会议信息的存储;3)对管理员界面程序数据请求的响应。

通过QoS监视服务器,网络管理员或者网络自动优化程序可以获取网络真实、准确的情况。管理员或者网络自动优化程序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网络进行调整、对视频端发送视频的进行调节,提供更好的网络传输环境依据于网络相适应的视频传输速率,从而保证视频会议的正常运行。

关键字: Markov状态链;QoS监视服务器;视频会议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The rapidly progres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widely use of computer technique, especially the video meeting system, shrinks the distance between cities and even continents, sooth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sidents and rid of the barrier between people. While having been widely applied in all walks of life, the video meeting system, which is actual and interactive, will gradually take the place of the traditional meeting. The system is not only expected to be actual, reliable and stable, but also asked to ensure the Internet to be low delay, low shake as well as low pocket loss, but the present IP internet just provides "Best Effort" service which cannot satisfy such request. Therefore the terminating network is asked to be guarded in the video meeting to present the state of the net giving the judgment to manager or automatic optimization of the net.

The thesis studi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state of the terminating network and realizes the collection of the terminating network data. By designing the 3_state Markov chain, it resolves the judgment to the state of the video conference terminating network and uses the simulation and real environment to test, reflecting that 3_state Markov chain can judge the terminating network state accurately, which is more suitable to the video conference compared to other algorithm. At the terminal of Data collection, it designs and achieves QoS monitor server and other parts, including information acceptance, data management as well as data store, with realizing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1) access the net state of the video termination 2)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Internet state and video meeting 3) store the information of the terminating network 4) respond to the data request from manager.

Through the QoS monitor server, the Internet manager or the automatic optimization program can get the actual, accurate state of the net, with which the net can be adjusted and the way to send the video by video termination will be regulated. Furthermore, all of the above affords a better transmission based on the adapted Video transmission rate leading to guarante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video meeting.

Keywords: Markov channel;QoS monitor server; Video Conference;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目录.................................................................................................................................. III 第一章绪论.. (1)

1.1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现状 (2)

1.2.2视频会议系统的QoS保障研究现状 (2)

1.3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工作 (3)

1.4论文组织结构 (4)

第二章相关技术与系统 (6)

2.1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介绍 (6)

2.1.1RTP/RTCP协议介绍 (6)

2.1.2RTCP协议 (6)

2.2视频会议传输保障 (8)

2.2.1基于网络的QoS (9)

2.2.2基于应用终端的QoS (11)

2.3MOS视频评价、MPQM模型质量评估方法 (12)

2.3.1MOS (12)

2.3.2MPQM模型质量 (13)

2.4本章小结 (14)

第三章视频会议QoS监视平台系统的研究 (15)

3.1基于3_state Markov状态链的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状态判断 (15)

3.1.1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状态判断研究情况介绍 (15)

3.1.2基于3_state Markov状态链的视频会议网络拥塞判断 (16)

3.1.3基于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状态的判断与网络丢包的分类 (19)

3.1.4基于3_state Markov状态链的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状况的判断 (19)

3.2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架构设计 (23)

3.2.1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的需求 (24)

3.2.2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的总体架构 (26)

3.2.3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的各个模块设计 (27)

3.3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数据库设计 (29)

3.2.1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数据库的目标和功能 (29)

3.2.2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其它模块对数据库的操作 (30)

3.4本章小结 (31)

第四章视频会议QoS监视平台系统的实现 (32)

4.1终端基于3_state Markov状态链的视频会议网络拥塞判断实现 (32)

4.1.1基于3_state Markov状态链的视频会议网络拥塞判断实现总体实现方案

32

4.1.2基于3_state Markov状态链的视频会议网络拥塞判断实现具体实现方案

33

4.1.3基于3_state Markov状态链的终端QoS报告信令设计 (38)

4.2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的实现 (39)

4.3.1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主进程的实现 (39)

4.3.2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信息接收模块的实现 (41)

4.3.3数据存储模块的实现 (45)

4.3.4数据处理模块的实现 (47)

4.3本章小结 (48)

第五章实验与测试 (49)

5.1基于3_state Markov状态链的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状况判断的测试 (49)

5.1.1测试目的 (49)

5.1.2测试目的测试方案与环境 (49)

5.1.3测试与分析 (55)

5.1.4实验结论: (63)

5.2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的测试 (63)

5.2.1测试目的 (63)

5.2.2测试方案与环境 (64)

5.2.3功能测试 (65)

5.2.4实验结论 (70)

5.3本章小结 (70)

结论与展望 (71)

参考文献 (7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5)

致谢 (76)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伴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的是人们之间相互的沟通和交流。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运用,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相隔千里的地方使用现代化的手段:通信系统或者视频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对于公司、企业、政府,传统的会议室开会模式受空间地域限制,给办公和交流带来诸多不方便的地方,也使得办公效率降低。视频会议系统的出现,为这类问题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视频会议作为传统会议的替代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时和交互。视频会议系统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行与各个领域,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使得异地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轻松和快捷,因此在政治、医疗、军事、教育、商务、经济等各个领域,视频会议都有很好的表现和运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较早的开始了视频会议方面的研究,在1964年,第一台可视电话在贝尔实验室诞生。早期的视频视频会议系统主要运用在DDN、ISDN等电路交换网络上。电路交换网络上的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稳定:传输速率稳定、延迟小、丢包率低、网络抖动较少,因此有着良好的会议质量。但电路交换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有着与生俱来的缺点:高额造价、专线运营、较低的带宽利用率、较差的可扩展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IP网络大范围普及,计算机硬件性能出现较大幅度提升,视频会议系统逐步从在电路交换网络上的运行转变为在IP网络上进行部署。在H.323新视频会议标准的出台后,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这一标准中,视频会议系统迈入到高清世代。基于IP网络上的视频会议系统,这类系统继承了IP网络的优点:较高利用率的网络资源、较低成本的运营和维护、方便的扩展性和部署。因此,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符合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视频会议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

视频会议包括单方面的讲解和演示,同时也有双方的交谈和讨论,因此双方的视频、音频应该保证连续性以及实时性,这对网络传输的延迟、抖动、丢包率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然后,传统的IP网络仅能提供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很难保证较低的网络传输延迟、抖动和丢包率;同时,由于视频会议系统采用的RTP/RTCP协议进行音视频流的传输,RTP/RTCP协议本身缺乏网络的共用性,没有类似TCP的自适应性,音视频流在网络中传输时,会抢占大量的带宽,如果音视频的发送带宽超过了网络可以传输的带宽,会使得整个链路中充满了音视频包,造成网络的拥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塞,影响其他网络服务的运行。对于此,很多视频会议系统提出很多很好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视频会议传输中采用AIDM算法与其它协议合理使用网络带宽,使用IntServ的资源矩阵、资源预留对网络质量予以保障。这些都需要基于对视频质量、网络使用量、网络现状的判断中;通过对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状况的采集和分析,判断出现有网络的使用量、网络状况,视频传输后的质量,可以向管理员、网络自动优化程序、视频会议终端视频质量调节程序给予报告,通过其对网络质量的优化,提供更好的提高视频会议的质量。

QoS是网络在传输数据流时被要求满足的提供相应业务请求的质量,具体可以量化为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和吞吐量等性能指标[1]。通过对网络相关参数的监视,可以很好的监视视频会议终端网络运行的状况,提供网络状况判断的依据。

综上所述,视频会议多媒体传输的音视频数据流数据流较大,对网络传输的实时性以及网络的可靠性要求较高。而当前IP网络提高的尽力而为服务并不保证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基于此,本课题将着重研究RTP协议、QoS技术与视频会议的结合,设计和实现基于RTP协议的具有QoS保障功能、支持IPv4/IPv6网络、能够运行在单播和组播环境下的视频会议终端实时传输子系统,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现状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许多相对成熟的视频会议系统,众多公司均推出了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比较有名的公司有思科、华为、深虎、宝利通、华腾网讯、中兴、好会议、VidiNOW、webex、Mikogo、BeamYourScreen、SYNOD、海盟、瑞福特、ANYV、博雅全、华平、Cenwave、POL YCOM等。

1.2.2视频会议系统的QoS保障研究现状

早在80年代,网络逐步开始普及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对QoS监视这一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标准化组织ITU-T和IETF 都各自对QoS 参数做了定义。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组织对网络QoS的检测进行研究:国外如IPPM(IP Performance Metrics)、IEPM(Internet End-to-end and Process Monitoring),企业有MereuryInteraetive、Keynote等;国内主要集中在第二代Internet 计划中的AMP(Active Measure Project) 、Windmill等工程。

由于视频会议系统对传输网络性能有着相对特别的要求,所以QoS保障在视频会议

第一章绪论

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视频会议体统的服务质量保障主要可以由网络层面和视频会议系统本身来进行保障。视频会议系统本身的服务质量保障主要有:容错与恢复技术[2][3]、码率调节[4]、拥塞控制[5]等;基于网络的服务质量保障主要有综合服务[6]和区分服务[7]等。

在视频会议QoS保障平台管理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8]主要设计使用Insert模型来保障视频会议的质量。其QoS管理子系统能够实现基本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相关QoS保障。目前系统在校园网一些特定网段内测试,运行稳定,满足目前需求。在基于终端的视频会议系统QoS研究与实现,主要设计使用Differ模型来保障视频会议的质量。该系统通过设置音视频流,给予音视频流优先的DSCP(DS code point)值,在路由、交换转发时给予特点DSCP值得音视频流较高的服务质量保障,从而确保视频会议系统的服务质量。基于应用终端的QoS的视频会议质量保障研究中有代表例如基于RTP的H.264视频自适应传输机制研究[9]。该系统对现有的自适应音视频流的传输方式进行了研究,改进了传统的算法,设计了基于RTP的H.264视频自适应传输系统。根据其论文的实验结果反映,自适应传输机制经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可以结合其它自适应传输机制在H.264视频传输系统中应用。视频会议服务质量保障技术在各大公司的视频会议产品中,也有很多带有QoS的相关技术的运用。

网真系统(TelePresence)[10]是由Cisco公司提出,采用网络层的QoS技术,其思想是在会议开始前,向网络管理者提出对传输带宽、网络延时、抖动、丢包率的要求,如果可以满足会议的要求,网络管理者调配网络资源,这样视频会议才能开始运行。

智能服务质量功能[11]是SONY 公司的视频会议系统上采用的QoS保障技术,系统主要通过自适应速率控制、自动重发、前向纠错等相关技术,通过这些技术,SONY 公司的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保障良好的视频质量。

ViewPoint 8069 高清群组视讯终端[12]是国内华为公司推出的,其及使用了较强的前向视频纠错编码方式,又使用了自动调速机制,最大的合理利用带宽。支持多种信令格式,可以搭配华为公司的MCU、管理平台一起使用。

1.3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工作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持的“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应用示范”项目(项目编号:CNGI2008-118),由华南理工大学负责项目的研发,该系统集成了目前视频会议产品的大部分功能,支持SIP协议、组播、遥控器远程控制和网络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监控等。本系统已经开始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1所高校的校园网内进行大规模测试,同时作为商业产品已经在广州多所高校部署试用。

作者在项目中主要负责为视频会议系统项目中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的相关架构设计和程序的具体实现,视频会议终端RTCP协议的实现与优化,基于3_state Markov 状态链的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状况的判断的实现。对RTCP协议、QoS、服务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承担了相关模块的功能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工作。在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作者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1)研究RTCP协议的网络测量机制,对现有运行的RTCP协议进行修改完善;设计了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状态评价的3_state Markov状态链。

(2)分析视频会议QoS监视的目标,设计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的总体架构,实现了QoS监视服务器的各模块的功能和之间的交互。

(3)完成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数据库的设计、实现与部署,并对数据存储进行了合理的优化。

(4)较长时间的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的运行测试,使用真实数据对3_state Markov状态链的判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改进。

(5) 对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进行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解决的问题。

1.4论文组织结构

论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的来源和相关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介绍视频会议底层相关协议,视频会议QoS保障的重要技术,包括RTCP 协议、视频会议QoS保障技术、相关视频质量评价模型介绍等。

第三章首先介绍了3_state Markov状态链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来源;分析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的功能,明确性能定位,设计视频会议QoS监视服务器总体架构和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方式,详细的说明系统的设计思路。

第四章承接上一章的设计思路,详细描述在视频会议终端上3_state Markov状态链的实现,QoS监视服务器相关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

第五章实验与测试分析,测试了3_state Markov状态链视频会议终端网络状态的

第一章绪论

判断进行验证并与其它方法进行对比,并对QoS监视服务器相关各个模块进行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分析结果。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就目前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向。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相关技术与系统

2.1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介绍

2.1.1RTP/RTCP协议介绍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中的视频/音频工作组在1996年制定了RTP/RTCP协议,RFC3550是最新的版本。RTP协议主要使用在具有实时特性的网络传输服务。主要在音视频网络传输,如视频会议系统、音视频点播系统得以广泛运用。RTP协议是一个独立的传输层的协议,在UDP协议上工作。RTP/RTCP协议族由RTP与RTCP两个相关的部分组成[13]:

(1)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用于传输具有实时特点的数据。

(2)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用于统计、管理和控制RTP传输,监测服务质量。

RTP提供双方使用者之间的端到端的实时数据传输服务[14]。RTP协议可以与应用程序紧密结合,可以根据程序的要求以及数据特点进行相应构造,提高网络传输的服务质量以及利用率,达到良好的用户使用质量,所以非常适合在网络上传输实时数据。

2.1.2RTCP协议

作为RTP的控制协议,RTCP主要在RTP会话中交换在当前应用中的控制信息以及测量数据传输网络参数。RTP会话使用者周期性地发送RTCP包,将网络状况报告给会话发送者,主要包括网络带宽、数据包数量丢包率、往返时间RTT、网络延迟、网络抖动等统计信息。根据这些信息,RTP会话的发送者,可以了解网络的状况,粗略估计视频接收的视频质量;一些具体的应用可以通过调整编码方式或者选择较低的传输质量来达到较低的网络带宽,用以来适应现有的网络状况,保证实时数据的传输质量。

RFC3550定义了五种RTCP控制包类型:

(1)Sender Report(缩写表示SR 类型200):发送端报告。

(2)Receiver Report(缩写表示RR 类型201):接收者报告。

(3)Source Description(缩写表示SDES 类型202):源描述。

(4)End of Participation (缩写表示BYE类型203):通知离开,表示结束。

(5)Application-specific Message(缩写表示APP类型204):应用特定函数。

每种RTCP控制包都以一个固定的头部开始,后面跟着一个随包的类型的不同而不

第二章相关技术与系统

同的结构化内容,该内容长度不确定,但都会在32bit的边界上终止。5种RTCP控制包中,最重要的是SR包和RR包,通常SR包占总RTCP控制包的数量的25%,RR包占75%[13]。为了简单起见,下面将着重描述SR包的格式,RR包的情况除了包的类型的值为201以及没有发送端信息,其他与SR包类似。

SR包

如图所示,SR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也可以增加第四个部分用以扩展。

图2-1 SR包格式

第一部分是包头(header),长8个八位组长,各字段的含义与内容如下:

V(version):版本,2bit,标示协议版本。

P(padding):填充,1位,如设置于此位,RTCP包结尾包含一些附加填充八位组,它们不属于控制信息。

RC(reception report count):接收报告计数器,5位,说明该SR包中包含的接收报告块的数目,可以为零。

PT(payload type):包类型,8位,对于SR的包其值填充200。

length:长度,占16位,以32位的总长度,其中包括头和填充。

SSRC:同步源标识,占32位,用于发送端的同步标识。

第二部分是发送端的信息(sender info),20个八位组,描述了发送端的数据传输信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息,出现在每个发送者报告包中,各字段的含义如下:

NTP timestamp:NTP时间戳,64位,表示报告发送时的时钟时间用以同步从同一发送端发送出的相关的不同RTP媒体流,主要用于语音和图像同步,或者多方电话语音流时序同步。

RTP timestamp:RTP时间戳,与NTP timestamp有关。

Sender`s packet count:数据包已发送的数目,32位,表示的从开始发送到构造这个SR包,RTP包已经发送的总数,但当SSRC标识符变化时,该计数需要被重置。

Sender`s octet count:字节已发送的数目,32位,示的从开始发送到构造这个SR包,有效载荷数据已经发送的总字节数,用于估计载荷数据平均速率。

第三部分由零个或多个报告块(report block)组成,大小不确定。这些信息含义如下:

SSRC_n:同步源n的SSRC,32位,标明接收报告块中信息所属源的SSRC。

fraction lost:丢包率,8位,从最近一个SR或者RR包发出后所丢失的音视频数据包量,数值为原丢包率乘以256后取整。

cumulative number of packets lost:丢包数目总计,24位,从第一个SR或者RR包发出来所丢失的数据包量,数值为原丢包率乘以256后取整。

extended highest sequence number received:收到的已扩展最高系列号,32位,低16位为了从SSRC_n接收的RTP包中最高的序列号,高16位扩展包含了序列号循环的次数。

Intertribal jitter:间隔抖动,32位,RTP接收端收到包的时刻统计方差值。

last SR (LSR):最后SR时标,32位,NTP时间戳的中间32位。

delay since last SR (DLSR):自最后一个SR来的延迟,32位,以1/65536秒为单位,从上次接收到SR包到此次发送本报告包的时间间隔。

2.2视频会议传输保障

早期的视频会议系统是基于DDN(Digital Date Network)、ISDN电路交换网络,基于这样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容易保障视频的会议质量,但系统的造价昂贵、使用范围较少。随着IP网络的普及与发展,视频会议系统逐步开始在IP网络上运行,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但传统的IP网络并不是专门为视频会议这种事实应用来设计的,其只提供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较难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如:低延迟、低丢包率、丢抖动等。这样的网

第二章相关技术与系统

络不太适合用于视屏会议实时传输系统的部署。

视频会议是一个网络服务平台,它的整体性能依靠视频会议终端和网络平台综合起来保障,任何一方出现故障都会引起性能问题[15]。对于视频会议QoS的保障可以分为基于网络的QoS(Network-based Quality of Service,NQoS)[16]和基于应用终端的QoS (Application-based Quality of Service,AQoS)[17]。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两种策略进行分别进行介绍:

2.2.1基于网络的QoS

基于网络的QoS保障主要包括两种:IntServ模型和DiffServ模型。

IntServ模型:

IntServ是由IETF在RFC1633中提出的一种IP QoS体系结构[18]。IntServ对于网络质量的保障是在网络数据传输前,根据业务需要保障的服务质量,通过预留相应的网络带宽资源,保障网络数据的传输。通过资源预留的方式,IntServ除了可以提供原有的尽力而为的服务外,还可以提供可控负载型服务[19]、质量保证型服务[20]。通过使用不同的编码值来对应这三种服务,区分不同的IP优先级。为了满足应用的网络质量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保证,IntServ需要在应用开启前对网络资源进行预留,典型IntServ的应用有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网络电话等。

IntServ在实现时需要控制链路上所有的路由器资源,依靠资源预留协议RSVP[21]提供QoS协商机制,在需要的传输的网络链路上逐节点配置路由器等设备,建立该数据流的路径状态和资源预留状态。IntServ模型的优点是对网络质量能够提供绝对的保障。但其缺点要求传输的整条链路上都必须实现RSVP、接纳控制、包分类和包调度,需要管理员对整条链路有相应的控制权限,并实施相应的策略;同时IntServ模型在实际使用中,无论该通道中是否有数据传输,该通道都需要维持,保留相应的通道带宽,从某种角度看,浪费了一定的网络资源。

在现有的视频会议系统中,视频会议QoS保障平台管理子系的研究与设计[22]中,使用资源矩阵结构计算并处理网络资源的分配,使用代理配置网络设备,从而做到视频会议质量的保障。其在视频会议开始前接受终端的资源申请,通过资源矩阵计算可用的资源,通过调配相关的网络资源,在其可控的网络中做出相应的策略,使得网络资源按照其指定的方式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视频会议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但其因为使用了的是IntServ的QoS方式,IntServ存在的一些不足其也存在,例如:通道的维持成本、整个网络的可控性等。

DiffServ模型:

为了解决IntServ模型中的不足,在RFC2475中IETF提出了DiffServ模型[23],DiffServ 模型旨在保证网络质量的同时,提高带宽的利用率,实现一种简单、有效、扩展性强的QoS实施方式。DiffServ网络的范围分为网络边界节点和网络内部节点,通过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实现在DiffServ范围内对网络不同类型的流量予以不同质量的保障。

DiffServ在DS区域内的运行的过程如下:接入层,即用户设备的接入点根据约定的流规则对进入DS区域内的网络流进行相应的分类、标记、计量、整形等操作,将不相干的流按照规则聚合成某一类型的流,并在其数据包中标记相应的DSCP(DiffServ Code Point,区分服务代码点)值;DS区域内的核心网络按照相应的DSCP值使用特点优先级别转发服务,从而完成DSCP到逐端点行为的映射。

DSCP值用来标示数据包相应的的流聚集,PHB是由DS节点根据DSCP值进行选择,在定义PHB时,应同时指定对应DSCP的推荐值。图显示了IETF推荐使用的DSCP 定义值和对应的PHB。

表2-1 IETF DSCP推荐值

现机制和方法。目前已标准化的PHB有尽力而为型BE(Best Effort)、确保转发型AF (Assured Forwarding)[24]、加速转发型EF(Expedited Forwarding)[25]以及兼容IP优先

级的类选择型CS(Class Selector)。

DiffServ使得整个QoS体系结构得以简化,实现简单、操作方便、有较高的扩展性。DiffServ是网络厂商界认同率较高的QoS解决方案。但DiffServ的不足之处在于,网络质量只能在DS区域中得以保证,在DS区域以外,网络质量无法得以保证,此外,DiffServ 相关的标准不够详细,不同运营商、厂商设备之间很难进行DiffServ的协商和调整。2.2.2基于应用终端的QoS

基于应用终端的QoS技术主要是指拥塞控制。IP网络的优点是所有的节点共享网络资源,一起共用网络带宽。但IP网络是由大量的节点数目构成、网络的结构也互有不同,网络容易在瓶颈处发生网络阻塞。当网络处于拥塞状态时,网络资源的使用会在某些节点上饱和,数据传输延迟增加甚至无法传输,丢包率骤然增加,网络带宽的吞吐量急剧下降,严重的情况会使得网络出现崩溃。因此视频会议系统需要解决拥塞控制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拥塞控制方法,如“窗口式流控制”、“源抑制”、“慢启动”、“自适应拥塞控制”等,其中部分控制机制已成功地运行在网络中[26]。

视频会议系统中的拥塞控制的机制主要有速率控制、自适应速率视频编码、流量整形这三种。速率控制是根据音视频传输的结果来控制发送端的发送速率,结果主要根据丢包率来判断,方式主要是基于窗口的和基于速率的两种方式。流量整形是在视频会议的音视频发送端对音视频流量进行整形后在发送的一种措施,主要是当某个终端的网络流量突然的增大时,通过采用例如令牌桶的方式使得报文发送速率稳定。自适应速率视频编码:视频发送端通过接收端的反馈信息,计算当前网络可承载的最大音视频的码率,通过调整码率来调整视频会议终端发送的输出速率,使其适应现在的网络,与当前网络能提供的服务质量相对等[27]。

由于视频会议系统的需要用户之间的交互,如对话、问答等,实时性要求较高。在真实的视频会议系统中网络的延迟不应高于200ms,采用令牌桶算法容易降低视频会议的实时性,影响用户之间的交互。而自适应速率在H.264SVC中才有相应的涉及,H.264中没有相应的编码方式;而H.264SVC的标准还没有颁布出来,只有一些较大的厂商自己制定了其相关的H.264SVC的标准,属于私有;当然,用户在采集的时候可以采集一路视频,同时提供多个码率的视频输出,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码率提供方式,但这种方式需要对每一路的视频输出进行编码、压缩等,需要大量的CPU资源和内存资源。速率控制是现有大多数视频会议系统采用的方式。在基于RTP的H.264视频自适应传输机制研究[8]中提及了使用基于探测的速率控制对视频传输的控制,AIDM算法是基于探

环境监测云平台系统产品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云平台系统产品 解决方案

目录 一、引言 (3) 二、产品系统概述 (4) 三、方案特点 (5) 1. 数据精准、监控图像清晰度 (5) 2. 网络适应性强、带宽要求低,支持多种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入方式. 5 3. 可集成性 (6) 4. 高传输可靠性 (6) 5. 系统建设成本低 (6) 四、系统组成及架构 (7) 五、平台服务端操作及功能介绍 (9) 六、相关硬件产品介绍 (20)

一、引言 防治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一直是国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所有的扬尘污染中,工程施工扬尘,如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等为主要污染源。为此,在国家各级城市出台的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都对建设工程施工提出了明确的防尘要求和相应的处罚条款。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工程施工每天都在众多的、分散的地点同时进行着。而环保部门人员数量有限,不可能每天都到各个施工地点去巡查,因此,对众多分散的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控,及时发现违反防尘要求、出现扬尘污染的施工地点并及时处理,无疑是监管工程施工扬尘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视频监控一方面呈现的图像分辨率极为有限,不利于对现场情况的准确辨别;另一方面,远程视频监控需要较高的通信网络带宽做支持,往往需要铺设专门的光纤或电缆、租用昂贵的通信信道;可是工程

施工地点数量众多、地理分布复杂,且对于扬尘监控只是阶段性的需求,为此部署大量的视频监控点无疑会给环保部门带来庞大的资金压力,为国家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消耗。有没有成本更低、部署更方便的监控手段,来实现对工程施工扬尘污染进行远程监控的目的呢? 二、产品系统概述 成都远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环境监控云平台系统”即是以安装在远程的终端设备通过3G/4G网络实时向云平台服务端上传相关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监控画面的一种新的监控应用方式。工作人员亦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登陆“环境监控云平台系统”,对远端现场环境作时实监控,提取相关环境污染数据;当环境污染达到上峰值时,安装在施工现场的环境探测感应器或摄像头,将自动记录下相关环境数据并抓拍下现场的高清晰数字图片,并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自动传输回来,即时呈现在环保机关的各种显示终端上(PC、PDA),让环保工作人员通过高清晰的数字图片,即时了解施工现场的防尘措施实施情况和工地现状,达到对众多分散的工程施工地点进行远程联网监控的目的。

电子政务监控预警平台建设方案(1)

电子政务监控预警平台建设方案(1) 一、方案概述某市电子政务监控预警平台建设方案东软 1.1 方案建设目标 某市电子政务网络由全市各个委办局单位网络接入组成,由于接入单位众多且各自单位信息安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经常造成内部网络病毒和异常安全事件发生。考虑到电子政务网络实际组成和规模情况,东软设计出全市电子政务监控预警平台(以下称“监控预警平台”)的主要目标是基于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系统在安全保障以及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形式和问题,研发一套综合的风险预警平台,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监管力度,总体把握市政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状况,提高各政务单位在应对突发网络攻击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从而有力地支撑市政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1.2 方案设计原则 考虑到本平台最终为全市的政务单位进行统一服务,在本方案设计中,我们遵循了以下的原则: 先进性原则 提出最新的安全监控预警平台的概念,将安全监控和安全技术有效衔接,并根据电子政务业务需求,与业务网络深入结合,从而保证系统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数据发展的需要。 整体安全和全网统一的原则 该平台的系统设计从完整安全体系结构出发,综合考虑信息网络的各种实体和各个环节,综合使用不同层次的技术和理论,为信息网络运行和业务安全提供全方位的监控和服务。 标准化原则 参考国内外权威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进行方案的设计和技术的选择。整个系统安全地互联互通。 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原则 整个平台结合了安全技术与监控管理机制、人员思想教育与技术培训、安全规章制度等内容。 可扩展性原则 为方便满足网络规模和安全功能的扩展,本设计方案考虑了网络新技术和业务发展的扩充要求,以及市电子政务网络自身的特点,本方案所设计的平台系统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能够随着各个监控节点,随着平台的功能扩展进行灵活的扩展。并且平台具备定期升级,不中断业务应用服务的能力。 开放性原则 该平台的运行需要与多种设备协调,如:主机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系统等等,该平台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以适应与相关设备和系统的适应。 1.3 方案设计思路 电子政务网络监控预警平台,以分布式方式采集来自于电子政务网络的各个相关设备的日志信息和告警事件信息,经过智能的关联分析后,准确判断真实的安全事件,快速定位安全事件的来源,分析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集中展示市电子政务网络的整体安全状况。一旦发现高风险安全事件,自动触发安全事件处理流程,督促相关责任人进行快速解决问题和故障。 1、监控对象定位:电子政务外网、政务用户互联网接入、重要信息系统、政务网站等等。 2、日志信息的来源:电子政务外网汇聚节点或者接入节点的安全设备、政务用户互联

视频会议系统管理员操作手册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管理员操作手册 北京瑞华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06月 目录 一、VP9660 MCU操作指南 1.登录WEB界面 在浏览器中输入“,按“Enter”键,显示如下登录界面。 选择语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缺省为“admin”,密码为“huawei123”),单 击“登录”。 2.修改当前用户密码 登录Web管理界面后,修改自己的用户信息,如下图所示。 在界面右上方单击,进入下图“修改个人信息”页面。 选中修改密码,输入“旧密码”、“密码”和“密码确认”,单击“保存”。 说明:密码最小长度为8位且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或特殊字符中的两项以上。 3.网络配置 登录VP9660的Web界面,选择“设备管理> 网络配置”,进入“网络配置”页面。 单击“网口配置”页签,选择“单板槽位”,进入下图所示的网口配置页面。 根据实际网络信息,设置“网口配置”参数,其它参数保持缺省值,单击“保存”,重

复执行以上步骤,配置其它槽位上单板的GE0网口地址。 4.配置系统时间 登录VP9660的Web界面,选择“设备管理> 系统配置”,进入“系统配置”页面, 选择“系统时间”,进入下图所示的“系统时间”界面。 单击“同步本地时间”,初始化系统时间,单击“保存”。 说明: 单击调整“GMT日期”,或直接在“GMT日期”和“GMT时间”文本框中修改;单击调整MCU所在“时区”。“MCU本地时间”由系统根据配置的GMT日期、GMT时间和时区计算得出。 如果您选中“NTP”并配置“NTP服务器地址”,可实现MCU与NTP服务器的时间同 步。 5.配置GK参数 登录VP9660的Web界面,在界面中选择“设备管理> H323/SIP配置> GK配置”,进入下图所示的“GK配置”页面。 配置下表所示GK配置参数,单击“保存”。 GK配置参数 参数如何理解 注册GK选中:MCU成功注册到GK后,终端或MCU利用GK作为桥梁 传递主被叫双方的呼叫信息,GK对终端或MCU的地址进行解 析、呼叫控制与带宽控制等功能。除了使用IP地址外,该MCU 还能使用远端会场号码呼叫终端。IP会场和ISDN会场之间的会 议,必须使用GK。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介绍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一、系统概述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以“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为核心,通过各种物联网技术,对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完成环境、视频、火灾消防、采暖通风、照明、SF6、安全防范、门禁、变压器、配电、UPS等子系统的数据采集和监控,实现集中管理和一体化集成联动,为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解决了变电站安全运营的“在控”、“可控”和“易控”等问题。 二、系统组成 (一)、系统架构 (二)、系统网络拓扑

交换机服务器 站端后台机 网络视频服务器 门禁 摄像摄像头 户外刀闸温 蓄电池在线监测开关柜温度监测 电缆沟/接头温度监测SF6监测 空调仪表 电压UPS 温湿度电流烟感 电容器打火红外对射 门磁 非法入侵玻璃破碎电子围栏 水浸 空调 风机灯光 警笛 警灯 联动 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器 消防系统 安防系统 其他子系统 TCP/IP 网络 上级监控平台 采集/控制主机 智 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将各种子系统通过以太网或RS232/485接口进行连接,包括前端的摄像机、各种传感器、中心机房的存储设备、服务器等,并通过软件平台进行集成和集中监视控制,形成一套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三)、核心硬件设备: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 PDAS-100系列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大批量应用在变电站、开闭所和基站,实 践证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能够兼容并利用现有绝大部分设备,有效保护客户的已有投资。能够实现大部分的传感器解析和设备控制,以及设备内部的联动控制,脱机实现联动、报警以及记录等功能。工业级设计,通过EMC4级和国网指定结构检测。 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是针对电力配电房的电缆温度以及母线温度无线检测,变压 器运行情况以及油温检测、配电、环境、有害气体以及可燃气体和腐蚀性气体检测、安防、消防、采暖通风除湿机控制、灯光控制以及门禁而设计生产的一款产品。它通过以太网TCP/IP 或者GPRS/3G/4G 网络,主要解决分布式无人值守配电房的监控和管理问题。 1) 置触摸屏支持单机管理 配置7寸TFT 触摸屏,可以在触摸屏上进行网络参数设置、监控对象上下限设置,状 态监测、设备控制等功能,即使不联网也可以实现绝大部分功能。 2) 电缆无线测温功能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 整体方案 二〇一五年九月

第一章整体技术构架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整体架构基于“信息联网、资源共享、服务实战”的理念,为了完善当地政府(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结合当地政府各局委办的实际需求,把握立体化、动态化、信息化、社会化四个着力点建立全覆盖防控、基础设施支撑、实战应用、指挥调度、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打造具有当地特点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起点、群众最满意的智慧安防”的目标。 根据湖南广电针对湖南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构想,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可以按照“感知、传输、管理、应用”的基本原则,将整个智慧城市的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整体结构如下: 图1:智慧城市整体结构图

********在智慧城市视频监控领域,提供了包括前端视频感知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管理平台以及视频业务应用在内的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 图2:整体解决方案 基础支持体系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中心和传输中心,是其他体系的正常工作桥梁;全覆盖防控体系是整个系统数据信息的源泉,是其他体系的数据采集之源;实战应用体系利用采集的数据信息,结合实际业务应用流程,服务于实战应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体系。通过建立四大体系,加强安防信息化建设应用,助推治安防控提档升级,打造智慧安防的新目标。 视频监控系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举措。 为了使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又能紧跟先进技术的前沿,本着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原则,依据“圈、块、格、点”的规划设计原则对湖南省各地(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未来三到五年的建设内容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在详细调研已建系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对未来的建设进行指导。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目标通常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两年):本阶段主要是建设当地政府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建设的内容包含了: 监控资源。主要是图像监控资源,扩充后的监控点要能基本覆盖全市各主要街道、各企业,做到全天候实时监控。主要包含高清视频系统、高清卡口系统、高清电子警察系统等。 传输网络。数字视频专网传输网络计划在原有的网络上基础上进行扩容,将所有监控资源接入。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视频监控管理平台是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实现政府视频资源和社会单位视频资源的联网共享。同时基于现有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单一的现状,对功能进行拓展,建成服务于公安实战的业务模块。 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对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基础支撑运行环境的可视、可控、可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 对已建成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监控系统部分软硬件进行改造和升级,对各个监控区域进行整合,实现和常德市局平台的互联对接。 第二阶段(三年):高度整合,深度应用,服务创新,品牌效应期. 智慧公共安全继续按照“滚动发展、迭代促进”的思路,在湖南

监控预警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监控预警服务管理平台 建设方案

目录

1.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意义 1982年联合国自然资源委员会正式将地下空间列为“潜在而丰富的自然资源”,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地下空间作为新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走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道路。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缓解城市中心密度、人车立体分流、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最为有效的途径。所以说,地下空间是城市的战略性空间资源,是一种新型的国土资源。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开发地下空间有着现实需要。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城市容量的扩张需求与土地资源的供给不足,国家对土地资源利用制定了极其严格的控制政策,城市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另寻出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仅可以改善地面环境,同时也是解决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贫乏矛盾的有效途径。 1.1.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的模式,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因此既要珍惜和节约使用每一寸土地,又要推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现有的空间上挖潜增效,坚持地上地下复合开发,走集

约化、立体化、紧凑型城市发展道路,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好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使城市的部分功能由地上转入地下,实现由“二维”向“三维”转变,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极大地提高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率,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实践表明,充分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至少可增加城市空间面积30%左右。 1.2.提高土地资源综合效益 1.缓解城市空间发展的突出矛盾 城市空间发展若单纯地只是向城市周边地区扩展,会受到有限的土地资源制约和现行体制的限制,而向高空发展,建高层建筑,修高架桥、立交桥,又会加重城市空间密度,加剧城市交通在战争及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表现,使城市空间发展逐渐走进恶性偱环,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能节省地面空间,优化地上空间布局,有效降低容积率,增加绿地率,缓解交通压力是明智之举。 2.改善人居环境及城市生态环境 地铁、地下商业街、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不仅提高了城市人防备战功能和防护能力,同时也改善了城市地面环境,可以将产生很大噪声、振动、尘埃的项目放入适宜的地下空间,可以减少地面的污染,保证地面可以有更多的绿化,减少政府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今后,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

视频会议系统

3.5、网络互动教研基础平台建设 3.5.1、项目概况 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条规定,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嘉定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本着为教育服务的原则,更好地服务教育发展、服务学校师生、服务群众,同时在提高教育、教研信息化水平为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互动教研的网络基础环境。 本次项目建设中,视频会议系统作为构建于基础信息网络平台现代化高效远程通讯手段,也成为了未来嘉定教育在教育服务、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评测标准之一。通过远程视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部门实现了快速沟通、快速决策,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5.2、系统设计依据 本方案建设围的活动均遵守国家现行的规与标准,对我国未制定的规,则参照相应的国际标准执行。 1)国家标准: YD 5032-2004《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 YD5033-2004《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 GB/T16858-1997《采用数据链路协议的会议电视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

YDN075-1998《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网络管理规》; YDN077-1997《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2)系统框架协议: ITU-T H.221:视听电信业务中的63~1920kbit/s信道的帧结构 ITU-T H.225: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呼叫信令与媒体流传输协议ITU-T H.231:用于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单元 ITU-T H.235:用于定义媒体流的加密规程 ITU-T H.239:用于数据应用双流协议的技术标准 ITU-T H.245: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ITU-T H.261:关于P X 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 ITU-T H.263:关于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协议 ITU-T H.264:关于高压缩比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协议 ITU-T H.281:会议电视的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 ITU-T H.320:窄带电视系统和终端设备 ITU-T H.323:基于IP包交换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框架协议 ITU-T G.711:话音频率的PCM脉冲编码调制

用电安全监测预警平台系统简介

致讯用电安全监测预警平台系统简介 众所周知,电本身有其独特性和专业性,电气线路隐蔽性强,出现安全隐患问题不易被发现,同时大多数单位电气维护人员专业度不够,缺乏用电的科学管理经验,再加上电气线路老化漏电、用电超负荷、大众用电不规范、安全防范意识差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电气火灾频频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用电安全防范管理方面,人防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技术防范才是大势所趋。陕西致讯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致讯电管家”开启了电气火灾防范管理的全新模式,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电气线路的安全管理变的非常简单。 致讯用电安全远程监测预警平台系统(简称“致讯电管家”)是针对我国电气火灾等涉电事故频发而创新的一套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该系统由前端智能监测箱和后端预警服务平台两部分组成,可大规模应用于220V/380V低压配电系统中的配电柜和各级配电箱中。该系统实时在线监测电气线路的用电情况,当电气线路出现漏电、电流过载、导线温度过高等用电异常状况时,监测预警平台可马上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准确报出故障线路位置,系统同步自动短信通知相关责任人,同时平台人工电话提醒并敦促解决电气线路故障隐患,相当于一个用电机器人每天24小时为您的电气线路做体检。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端和电脑客户端自行查看监测线路的实时用电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和图表。该系统还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专业分析,评估用电风险,最大程度避免电气火灾等涉电事故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政府和用户的用电安全监管水平,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燃“!同时该系统还具有用电管理功能,通过对监测线路的用电情况的数字化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大大提高了用户的用电管理水平,节能降耗,保护电气线路和设备。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介绍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 监控平台介绍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一、系统概述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以“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为核心,通过各种物联网技术,对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完成环境、视频、火灾消防、采暖通风、照明、SF6、安全防范、门禁、变压器、配电、UPS等子系统的数据采集和监控,实现集中管理和一体化集成联动,为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解决了变电站安全运营的“在控”、“可控”和“易控”等问题。 二、系统组成 (一)、系统架构 (二)、系统网络拓扑

交换机服务器 站端后台机 网络视频服务器 门禁 摄像摄像头 户外刀闸温 蓄电池在线监测开关柜温度监测 电缆沟/接头温度监测SF6监测 空调仪表 电压UPS 温湿度电流烟感 电容器打火红外对射 门磁 非法入侵玻璃破碎电子围栏 水浸 空调 风机灯光 警笛 警灯 联动 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器 消防系统 安防系统 其他子系统 TCP/IP 网络 上级监控平台 采集/控制主机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将各种子系统通过以太网或 RS232/485接口进行连接,包括前端的摄像机、各种传感器、中心机房的存储设备、服务器等,并通过软件平台进行集成和集中监视控制,形成一套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三)、核心硬件设备: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 PDAS-100系列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大批量应用在变电站、开闭所 和基站,实践证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能够兼容并利用现有绝大部分设备,有效保护客户的已有投资。能够实现大部分的传感器解析和设备控制,以及设备内部的联动控制,脱机实现联动、报警以及记录等功能。工业级设计,通过EMC4级和国网指定结构检测。 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是针对电力配电房的电缆温度以及母线温度无 线检测,变压器运行情况以及油温检测、配电、环境、有害气体以及可燃气体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简介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是利用传感器技术、信号传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全方位角度,来监测影响道路积水通行安全的各种关键技术指标;记录历史数据和现有的数据,分析未来的走势,以便辅助政府决策,提升安全管理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系统依托智能的软件系统,建立分析预警模型,监控中心通过数据研判,生成内涝积水预警,通过LED显示屏与短消息平台相结合的方式,提前发布警告信息,尽快启动相应预案。 系统组成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由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装置、机房信号接收及处理装置、监测机房及计算机管理系统、无线传输装置、调度指挥中心五部分组成。

其中调度指挥中心平台主要接收无线信号数据,实时通过软件管理 平台展示相关信息及管理预警信息,相关处理结果将自动存储备份。 调度中心机房都是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而建设的,主要配置大屏电视、 监测终端、服务器群、软件管理平台及辅助设备。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已建立开放的数据接口,通过专线网络或宽 带允许的情况下走公用互联网,根据政府监管部门需求,适时查看或 远程支持专家在线功能。 平台架构 平台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在线监测、数据分析、排涝管理、预报预警系 统管理五大部分。 ●在线监测:以GIS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数据图在线视频等多种方式,全方位体现低洼区域积水的实际运行参数情况,保证监测信息全面、 及时、准确。 ●数据分析:针对排涝运行中的各项指标集中分析,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及多个安全指标数据对比的功能。

●排涝管理:对排涝及其相应的预案信息、基础资料、周边环境、数据报表等进行集中管理,使排涝管理更加信息化、自动化。 ●预报预警:实时分析和解读各监测数据,做出单项或多项对比报警功能,对出现的预报预警情况,进行在低洼区LED提示屏,并在预报预警的处理过程中建立消除机制,保证预报预警得到及时的处理。 ●系统管理:为信息发布平台提供了良好管理支持,使信息发布平台更加灵活、更易扩展。 方案特点 ●采用激光水位计进行水位监测,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低功耗,采用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供电方式,不受现场电源供电限制。 ●采用无线传输方式,突破地域限制,适应性强。 ●水位涨落趋势预测,危险等级的评估。 ●历史数据长久保存,便于数据的深层次挖掘。 ●支持手机用户随时随地查看当前状态。 ●支持室外屏、短信平台、微信等多种途径发布信息,受众广泛。 ●系统平台采用模块化开发设计,便于平台功能扩展增强。 技术案例

(会议管理)视频会议系统说明

视频会议系统概述 视频会议系统(Videoconferencing System)是一种以视频为主的交互式多媒体通信,它利用现有的图像编码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进行本地区或远程地区之间的点对点或多点之间的双向视频,双工音频,以及数据等交互式信息实时通信。视频会议的目的是把相隔多个地点的会议室电视设备连接在一起,使各方与会人员有如身临现场一起开会,进行面对面对话的感觉,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各类行政会议,远程培训、科技会议、远程教学以及商务谈判等场合中。视频会议系统具有真实、高效、实时的特点,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用于管理、指挥以及协同决策的技术手段,在国内各行各业尤其是政府各部门已开始广泛采用,并已发挥出巨大的效益。 视频会议的应用 1).政府级会议 2).商务谈判 3).紧急救援 4).作战指挥 5).银行系统 6).远程教育 7).远程医疗 1.系统介绍 多点控制单元MCU 多点控制单元MCU(Multipoint Control Unit),是多点会议电视的汇接

中心,多点会议电视通过MCU来实现音频和视频的混合与切换以及会议共享数据的交换,BYQ-BORYARD MCU-8000系列为标准1U机架式产品,可以方便的放置于网络设备室。 嵌入式会议室终端 系统参数 ?完全符合TCP/IP技术标准 ?同时支持8-100路终端接入 ?同时可进行8个独立会议 网络参数 ?内置10M/1000M自适应网络接口 ?低带宽用户支持,每用户带宽上载500K下载1M,可达25F/S ?支持DHCP 功能 ?支持会议控制 ?支持会议密码保护 ?支持单画面、多画面模式切换,根据语音能量有选择的进行混音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监控预警平台建设方案

天融信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监控预警解决方案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到今天,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横向连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级政务部门,纵向覆盖中央、省、地(市)、县,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确保了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这对政务外网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攻击,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对网络和系统实施保护与监控是当务之急。 1.电子政务外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电子政务外网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它的运行情况、每一个环节和部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和故障因素,应用系统的服务器和数据库资源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和数据泄密或丢失等情况,就会对电子政务外网造成严重的威胁,主要威胁如下: ?基础网络面临的威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政务外网基础网络架 构,为电子政务提供了最基本的网络平台,而网络入侵、病毒入侵、 僵尸网络等攻击行为严重威胁到网络的可用性、安全性。 ?互联网出口面临的威胁:电子政务外网的互联网出口处于一个公开 的网络环境,信息泄露、病毒攻击、黑客防攻击、僵尸网络等严重 威胁到电子政务的互联网出口边界。 ?网站面临的威胁:“政府网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都是其它网站所 不能比拟的,同时政府门户网站促进了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增强 政府与企业与民众的亲和力,改善了政府的形象,而政府网站极易 受到篡改、SQL注入、跨站攻击、网站挂马、网络舆情、网站服务中 断的威胁。 ?应用系统面临的威胁:业务应用是核心,而应用系统依赖多种基础 设施支撑,管理人员很难直接判定问题是出在基础网络、系统服务 器、数据库还是应用系统自身,故障难以定位将直接导致业务恢复 时间的推迟,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2.天融信电子政务外网安全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 合监控平台

一、概述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压缩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术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专门用于实现对变电站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整合、优化、管理及控制,成为实施“大运行”战略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目的 通过对现有孤立分散的各类二次系统资源进行规范整合,实现二次系统的优化配置、信息资源共享、部门间业务的无缝衔接,从而提高电网一体化运行水平,解决二次系统种类繁杂、运行信息割裂等问题,满足大运行体系建设的需要。 1、通过规范各类辅助生产系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及通信规约,有利于统一化管理,方便新的智能化功能扩充。 2、可以实现变电站“数据集成、业务协同、管理集中、资源共享”的管理要求,实现信息的集中采集、集中传输、集中分析、集中应用,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交互应用,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信息孤岛”的局面。 3、通过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有机整合,不仅可以提升各子系统的性能,实现系统功能的统一管理及广泛联动,提高应急处理和反应能力,加强对意外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管理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4、通过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高度集成,统一上传,有利于远方人员对站内状况的全盘掌控,以加强对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提高对变电站辅助生产系统的监管质量,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三、适用范围 可广泛应用于各电压等级变电站/所、换流站、开闭站/所等场所。 四、产品功能

五、基于角色的差异化应用

六、九大子系统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包括视频联动子系统、火灾消防子系统、周界报警子系统、环境温湿度采集子系统、空调控制子系统、风机控制子系统、给排水控制子系统、灯光控制子系统、门禁控制子系统等九部分内容。 1) 视频联动子系统 视频联动子系统即将变电站的视频遥视的前端摄像机接入智能辅助系统的功能单元,是智能辅助系统的核心,提供与其它八个系统进行联动操作,实现视频共享及系统间协作功能。 a. 可接受其他系统的调用请求; b. 系统可保障原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功能与应用不受影响; c. 系统支持同一摄像机的多位置调用及多个摄像机的同一位置调用方式,即以目标为基础的监控模式。 2) 火灾消防子系统

人员密集场所客流监控预警系统方案

人员密集场所客流监控预警系统 近年来,我国人员密集场所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大量游客市民聚集在黄浦区外滩迎接新年,由于毅广场通往观景平台的路径南北两个阶梯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2004年2月5日,市密云县在密虹公园元宵灯中,会因游客暴增,过度拥挤,在彩虹桥上人流发生踩踏,导致37人死亡、15人受伤。2007年11月10日,家乐福沙坪坝店在举行店庆时,市民抢购特价菜籽油引发踩踏事故,最终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2014 年3月4日,地铁五号线列车行驶在火车站到西村站区间时,车尾有两男子喷出刺激性气体导致乘客惊慌,发生踩踏,多人受伤。2008年3月4日,地铁东单站5号线换1号线的换乘通道,因水平电动扶梯发出异常声响,造成部分乘梯乘客心理紧,并逆向回跑,导致中后端乘客挤伤。大规模人员密集场所的踩踏事件,多发于节日庆贺活动、体育赛事、活动、大型活动期间。踩踏事件地点多发生于人员高度密集场所如大型广场、体育场馆、地铁等。公安部也在2007年颁布了《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 造成踩踏的首要条件是高密度客流,如果没有掌握准确的客流量、客流密度,很难做出科学的预警。传统的客流量

统计主要依靠人工,在人流高度集中的区域通过目测的方法进行,不仅耗费人力,成本高,而且精准度也不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并不能清楚地掌握所辖空间的客流数量,以及采用何种级别的疏散方案和应急预案。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出现,需要对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客流数量、流动和密度情况,进行准确地实时掌控。因此,基于软硬件、自动识别的、准确的客流统计预警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系统特点 经过2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联合其他单位自主研发了基于视频识别的客 流密度监控预警技术和系统,目前其准确度可达到90%以上。能够实现对人员持续密集场所,如地铁大客流运行中的节点客流数量、排队长度、区域客流密度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可以提供客流量大的室、室外场所的客流监控预警方案,并为管理和组织者提供准确的客流信息。 与以往的同类产品相比,该客流密度监控预警技术和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对区域客流密度的准确识别,以及体现在突发事件的提前感知预警。它可以提前计算出公共场所的最大客流承受能力、实时提供准确的客流信息,及时分析重大的客流安全隐患,进而帮助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在客流高峰时期采取适当的措施,正确引导客流,防患于未然,避免事故的发生。

视频会议系统实施管理方案

视频会议系统 实 施 方 案 目录

1系统概述 应急指挥视频调度是通过通信线路把两地或多个地点的应急指挥中心连接起来,以应急指挥视频调度方式召开会议的一种图像通信手段。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的主要特征是能实现实时传送与会者的形象、声音以及会议数据图表和相关实物的图像等等,身居不同地点的与会者互相可以闻声见影,如同坐在同一间会议室一样 网络需求 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对作为其基础的承载网络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应急指挥视频调度及时交互性的特点决定了应急指挥视频调度要求网络速率上下行对等,所以必须保证应急指挥视频调度有固定带宽保障。为了确保应急指挥视频调度召开期间会议带宽的稳定性,建议建设应急指挥视频调度专用网络,以便于与其他业务独立分开。关于网络带宽要求,提出如下建议: 1、网络的带宽需求 为了保证良好的视音频通信效果,在高清(720p30)视频效果的情况下,建议每个会场呼叫带宽建议不小于1M;在高清(1080P30)视频效果的情况下,建议每个会场呼叫带宽建议不小于;在高清(1080P60)视频效果的情况下,建议每个会场呼叫带宽建议不小于3M;考虑到本次应急指挥视频调度需要使用双流等因素,以及本次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的承载网络为电子政务外网的实际情况,建议省到市、州规划带宽为10M,市、州到区县规划带宽为4M。 2、端到端的时延 网络端到端的通用时延建议为小于150ms。 3、时延抖动 由于音频/视频的传输为实时的交互,因此网络的时延抖动更为至关重要,建议范围为通用时延的小于50ms内。 4、丢包率

由于IP网络的不稳定性,建议网络丢包率应该在可控范围内,如1%-3%。如果网络上的丢包率过大,则会影响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的音视频质量。 组网需求 xxxxx计划建设的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依托湖南省电子政务外网IP传输线路,系统 建设包括省粮食局主会场,以及下属14个市州粮食局和122个区县单位应急指挥视频调度室,全网实现1080P高清视频效果。 本系统建设后需实现以下功能: ◆采用最新的高清1080P技术,实现全省1080P高清应急指挥视频调度会议召开,视频清晰流畅; ◆系统支持在省级应急指挥视频调度平台召开全省各市县参加的高清应急指挥视频调度会议,各市州也可独立召开与下属区县单位的应急指挥视频调度会议。 ◆系统具有双视频流功能,本系统除了用于召开行政应急指挥视频调度外,还具有多点研讨、技术培训、远程教育等视讯业务应用。 ◆系统建成后可与监控平台对接,实现完备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系统管理员可直 接调度监控平台前端探头接入视频会议系统。 组网方案 组网说明: xxxxx全网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如上图所示,本系统可由湖南省政府电子政务外网视讯平台直接呼叫入会,利用现网省市两级控制中心建设应急指挥视频调度控制平台,通过两级控制平台数字级联组网,在省-市-县各级单位建设应急指挥视频调度室,实现全省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覆盖;同时本次系统赠送省局自运营的会议平台一套,包含MCU及会议管理平台各一台,粮食局内部可通过此系统召开内部会议,会议的使用模式仍然形成省-市-县三级管控,各级可自行组织会议,互不干扰,亦可召开全省大型会议,共同使用,具体设备部署情况如下: 省局: 在省局控制中心部署一台高清录播服务器、一台高清MCU、应急指挥控制平台、一台电视墙服务器、以及相关控制系统和主会场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终端等设备。 省局部署一台高清MCU,采用插卡式结构,可通过增加单板的方式实现平滑扩容,配置支持160路2MIP会场接入及6组1080P8分屏多画面许可,设备具备资源池备份、主控板备份、媒体板备份、电源备份、网口备份等多种备份机制,提供高可靠的会议保证。 为了实现会议或终端图像的录制存储,本次在控制中心平台侧配置一台数字录播服务器,设备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支持整机、网口、电源、硬盘备份,支持标准的协议、SIP 协议,提供录像、放像、直播、点播、存储等多媒体服务,支持基于HTML5的无插件播放技术,支持移动终端点播功能。支持30路1080P会议并发录制,录制后的文件存储在本

安全监控预警制度[1]

安全监控预警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强化对安全生产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闭环控制,达到控制人身伤害、减少和控制各类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合于南大梁高速公路XXXX标段内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警管理。 第三条、科室职责: 1、工程科负责生产过程中的预警监控。 2、设备科负责施工过程中的预警监控;负责预警所需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工作。 3、安质科负责预警日常管理工作;制定修订应急管理相关制度;负责对预警监控工作进行督导。 4、综合办负责预警工作的预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5、计合科负责预警工作所需设备、设施、资金等的预算。 6、财务科负责预警建设、改造项目的资金落实工作。 7、试验室负责预警工作中各种材料的危险性分析。 第四条、重大安全事件预警条件、信息传递及处置措施: 1、施工高峰期前。各种机械设备、人员、材料大量进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信息传递及处置措施: (1)综合办通知各相关科室组织人员对新进场设备进行安检,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对材料进行检测。

(2)施工高峰期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2、接到暴雨天气预报。暴雨容易导致用电设施毁损,冲毁路基以及涵洞、桥梁基坑。信息传递及处置措施: (1)综合办通知工程科、设备科,准备好防汛物资和防汛设备,做好防汛防潮抢险准备工作。 (2)通知科室领导、安质科和项目部领导,报告应急准备情况。 (3)暴雨到来之前清除施工区域内河道杂物和障碍,施工现场路基、涵洞、桥梁等排水系统的准备工作。 (4)确认施工现场雨水排放设施的完好情况。 3、接到6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大风天气容易造成员工摔伤和砸伤。信息传递及处置措施: (1)综合办接到大风天气预报后,及时通知各科室,严谨6级风以上进行高处作业; (2)综合办通知工程科,停止高处施工作业。 (3)工程科通知施工人员远离脚手架工作平台、桥梁墩柱、高边坡等,防止物品掉落伤人。 4、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事故,容易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信息传递及处置措施: (1)安质科对施工现场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后通知工程科立即进行整改。 (2)工程科通知各班组长,并立即组织人员、设备撤离安全事故

某市电子政务监控预警平台建设方案

某市电子政务监控预警平台建设方案 一、方案概述 1.1 方案建设目标 某市电子政务网络由全市各个委办局单位网络接入组成,由于接入单位众多且各自单位信息安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经常造成内部网络病毒和异常安全事件发生。考虑到电子政务网络实际组成和规模情况,东软设计出全市电子政务监控预警平台(以下称“监控预警平台”)的主要目标是基于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系统在安全保障以及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形式和问题,研发一套综合的风险预警平台,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监管力度,总体把握市政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状况,提高各政务单位在应对突发网络攻击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从而有力地支撑市政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1.2 方案设计原则 考虑到本平台最终为全市的政务单位进行统一服务,在本方案设计中,我们遵循了以下的原则: 先进性原则 提出最新的安全监控预警平台的概念,将安全监控和安全技术有效衔接,并根据电子政务业务需求,与业务网络深入结合,从而保证系统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数据发展的需要。 整体安全和全网统一的原则 该平台的系统设计从完整安全体系结构出发,综合考虑信息网络的各种实体和各个环节,综合使用不同层次的技术和理论,为信息网络运行和业务安全提供全方位的监控和服务。 标准化原则 参考国内外权威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进行方案的设计和技术的选择。整个系统安全地互联互通。 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原则 整个平台结合了安全技术与监控管理机制、人员思想教育与技术培训、安全规章制度等内容。 可扩展性原则

为方便满足网络规模和安全功能的扩展,本设计方案考虑了网络新技术和业务发展的扩充要求,以及市电子政务网络自身的特点,本方案所设计的平台系统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能够随着各个监控节点,随着平台的功能扩展进行灵活的扩展。并且平台具备定期升级,不中断业务应用服务的能力。 开放性原则 该平台的运行需要与多种设备协调,如:主机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系统等等,该平台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以适应与相关设备和系统的适应。 1.3 方案设计思路 电子政务网络监控预警平台,以分布式方式采集来自于电子政务网络的各个相关设备的日志信息和告警事件信息,经过智能的关联分析后,准确判断真实的安全事件,快速定位安全事件的来源,分析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集中展示市电子政务网络的整体安全状况。一旦发现高风险安全事件,自动触发安全事件处理流程,督促相关责任人进行快速解决问题和故障。 1、监控对象定位:电子政务外网、政务用户互联网接入、重要信息系统、政务网站等等。 2、日志信息的来源:电子政务外网汇聚节点或者接入节点的安全设备、政务用户互联网接入节点的安全设备、重要信息系统边界部署的安全设备、重要信息系统自身、政务网站边界部署的安全设备等等。 3、由专用的数据采集引擎负责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引擎采用分布式部署。 4、展示平台具有多元化、分层次等展示形态。 二、电子政务网络监控预警平台体系架构 为了充分满足电子政务网络的部署现状,本方案所设计的监控预警平台从体系架构上可分为:IT基础层、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展示层四个层面,各个层面包括了多个功能模块或子系统。该平台的整体架构示意图如下:

关于加强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建议

关于加强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一种临边防护门监控装置,提出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 【关键词】安全监控预警系统临边洞口磁性开关计算机仿真远程控制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规模逐渐倾向于大型化、高层化, 同时施工周期的压缩,使得建设施工由以前单一的劳动力密集型逐步向劳动力密集与机械化施工相结合的复合型式转变。其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特点决定了其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高发的特点。要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建立全面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但目前施工安全管理的手段仍只采用单一的安全检查,对于施工过程中各种不断变化的因素却不能及时把握,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未能做到实时的监控。安全监控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及早发现事故,获得事故发生、发展的数据,避免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因此,施工单位应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结合自动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通信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严密监视那些可能使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变的各种参数变化趋势,及时给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控制指令,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坍塌等五类。据统计:按住建部已通报的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分析: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类型划分,高处坠落事故197起,占总数的47.82%;坍塌事故63起,占总数的15.29%;物体打击事故56起,占总数的13.59%;起重伤害事故32起,占总数的7.77%;机具伤害事故29起,占总数的7.04%;其他事故35起,占总数的8.49%;其中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按照部位划分,洞口和临边事故82起,占总数的19.9%。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得,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部位就是建筑施工中的最大危险源,控制好这些危险源就能相对减少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所造成的伤害。因此,加强对各临边洞口等高处坠落部位的防护和监控是减少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有效办法。 工地中对于临边一般采用安装防护栏杆进行防护,对于一些因物料传输需要而必须开口的部位(如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等在各楼层的卸料口)则采用安装防护门进行防护,但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部分工人为贪图方便随意打开防护门或打开后没有关闭,或者一些工人为了施工方便私自拆除一些危险部位(如预留电梯口)的防护栏杆,而管理人员未能及时识别防护门或防护栏杆被打开,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