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9全国3D大赛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

2009全国3D大赛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

——————————————————————————————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3D-CAD-VR

2009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

一、 工业工程组:

决赛时间:11月29日8:30-20:30,总计12小时,含餐饮时间。

决赛团队:各赛区工业工程组复赛特等奖获奖团队(每团队3-5人,含指导教师1人)。

决赛题目:1)决赛团队自选题目按任务要求完成图1所示部分或全部设计任务;2)决赛团队完成现场答辩(答辩内容暂不公布)。

图1 工业工程组设计任务要求

——————————————————————————————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工业工程组——决赛设计任务

任务要求

任务说明

呈现材料

根据任务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一般应

包含以下呈现材料

分值

工业设计

创意设计/概念设计 设计创意、产品构思,概念设计、系统功能设定、总体设计思路 图片、说明文字等 28 造型建模 产品造型建模或机电设备框架模型 模型截图等

20 原理、原型验证 产品原理分析及仿真

验证报告(图片/表格/文字)等10 产品展示

产品工业设计阶段的效果展示(仿真视频展示、渲染图片展示)

渲染图片、仿真视频等

20 概念性零件拆分/系统划分

完成产品从造型到零件的拆分或产品各子系统划分,为工程设计任务做准备 图片、说明文字

10

工程设计

零件拆分、系统划分 从造型到零件的拆分或者机电产品系统划分,表现为自顶向下设计方法。 模型图片及对应的模型树图片 10 零件结构设计 详细设计,零件结构细节设计 零件细节结构图片

20 装配设计 产品装配关系设计及BOM 表生成

装配关系说明(图文),装配后产品模型树图片,BOM 表图片 28 工程制图 完成产品装配工程图及某个零件的工程图(三维投影)

工程图截图或者DWG 格式文件 10 工程仿真 产品装配仿真/运动机构仿真,分析产品干涉,关键部件的配合等情况 分析报告(图文),仿真视频 14 工程分析

产品系统或零部件有限元分析

分析报告(图文)

20

——————————————————————————————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模具设计(注塑模具)

零件分模分析 零件模型分模前分析 分析报告(图文) 10 分模

零件模型分模

凸凹模图片 20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详细机构设计(浇注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模具结构图片

28 模具工程图 部分模具工程图

工程图截图或者DWG 格式文件 10 模流分析 模流分析(填充过程分析、冷却过程分析、压力分析、分子流向分析等) 分析报告、仿真视频 20 开模仿真

模具开模过程的仿真及干涉分析

分析报告、开模过程仿真视频

14

模具设计(钣金模具)

零件分析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分析报告(图文)

10 冲裁工艺制定 零件展开、条料排料、冲压工序等工艺制定 零件展开、条料排料图片、工艺表单

20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详细机构设计 模具结构图片

28 模具工程图 部分模具工程图

工程图截图或者DWG 格式文件 10 展开、回弹分析 冲压件展开、回弹有限元分析 分析报告、仿真视频

20 冲裁过程仿真

冲裁过程的仿真及分析

分析报告、冲裁过程仿真视频

14

数控编程

数控加工工艺制定

加工工艺、切削参数、加工工序等制定

工艺表单及说明

28

——————————————————————————————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刀位程序及后处理 G 代码生成 CAM 系统刀位程序(APT 语言)生成及后处理器G 代码生成 程序单

20 刀具路径仿真 CAM 系统刀具路径、切削过程仿真及过切分析 加工工艺分析报告、加工切削仿真视频

10 机床集成仿真效验

集成机床、夹具的加工过程仿真

分析结果、加工过程仿真视频

14

工业工程组——决赛现场答辩

答辩要求

要求说明

分值

设计说明 简要说明设计思路、关键问题、任务分工、进展情况等 28 问题回答 回答问题正确、清晰

10 答辩表现

答辩过程表达流畅、思路清晰

10

工业工程组——决赛其他要求

参赛要求

要求说明 分值

精神风貌 竞赛过程中参赛团队的精神风貌 10 赛场纪律

竞赛参赛过程中团队的纪律表现

28

决赛方式:

决赛团队队员在比赛现场指定计算机上协同完成自选题目的设计工作,并将设计结果及要求的呈现材料存盘,离场时提交大赛评审组评审。 决赛结果:

决赛团队将最终设计结果(设计说明书、原文件、STEP 格式模型文件、图片、视频)提交大赛评审组,未提交者作弃权处理。 z 设计说明书要求:设计说明书按照图1所示各任务要求所需材料进行编写,以文字、图片、视频清晰的描述设计过程。

——————————————————————————————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z 原文件要求:设计结果需包含设计原文件一份。原文件为作品创作所用三维设计软件保存的原格式文件。例如UG 的*.prt 文件等。

z STEP 格式模型文件要求:设计结果需包含一份STEP 格式模型文件。通常在三维设计软件另存为或导出选项中可将模型存为STEP 格式文件。 z 图片要求:设计结果图片不少于3张(结构展示图片或渲染效果展示图片),图片分辨率不低于800×600DPI 。

z 视频要求:如果作品涉及运动机构仿真、数控加工仿真、工程分析、动态展示等内容,建议以视频形式保存以上设计结果。 注意事项:

z 决赛现场提供计算机,设计过程允许使用多款三维设计软件(同一团队不要超过3款,请将所使用3D 软件名称、版本、模块等提前于参赛回

执中写明,以便赛场准备)。

z 团队指导教师可以在比赛现场对团队进行指导,但不允许动手参与设计操作。

z 比赛现场团队成员允许交流、协同设计,但不允许大声喧哗或跟非本团队成员交流。

z 决赛赛场提供专用纸张、U 盘,不允许带入任何其他纸张或电子设备(U 盘、手机、PM3等)。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二、 数字表现组

决赛时间:11月28日上午、29日全天。

决赛团队:各赛区数字表现组复赛特等奖获奖团队成员(含指导教师1人)。 决赛比赛题目:1)决赛团队自选题目按任务要求完成图2所示部分或全部设计任务;2)决赛团队完成现场演讲及答辩(答辩内容暂不公布)。

图2 数字表现组设计任务要求

数字表现组——决赛设计任务

任务要求

任务要求说明 分值

创意设计

设计创意性

设计创意性包含艺术创意、产品概念创意、动画情节创意、表现形式创意

28

——————————————————————————————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设计目标与理念 进行设计所要达成的目标与设计理念

10 设计风格、情节 最终设计结果所体现的风格、意境或动画所表现的情节 20 设计表现力

对已定的设计目标,作品所体现的表现力

14

数字建模(设计表现、动画、交互中所用的三维模型建立)

模型合理性 设计对象造型的合理性 14 模型复杂程度 从模型数量、质量评判复杂程度 28 模型精细程度

模型的细节表现程度

20

设计表现(静态渲染效果图或交互设计实时渲染)

材质与贴图 效果图或实时场景的材质、贴图质量 28 光线运用

效果图或实时场景光线运用的合理性与效果 28 色彩构图与表现力

设计结果整体色彩构图与表现力

20

动画设计(产品展示动画、动漫等)

运动匹配 动画运动环节合理性及匹配程度 20 特效制作 动画中的特效质量 14 剪辑与包装 动画的剪辑与包装效果 10 音乐节奏

动画配乐、音乐节奏的合理性

10

交互设计(游戏、虚拟现实交互)

——————————————————————————————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交互事件 交互事件设定与实现程度 20 可操作性 人机交互的可操作性 14 可视性 视觉系统合理性

10 交互环境

交互界面设计、三维空间布局协调性

10

数字表现组——决赛现场答辩

答辩要求

要求说明 分值

设计说明 组织、编写完整的设计说明书,阐述清晰 28 问题回答 根据评审组提问正确、简介的回答问题 20 答辩表现

答辩过程表达流畅、思路清晰

10

竞赛纪律要求

纪律要求

要求说明 分值

精神风貌 竞赛过程中参赛团队的精神风貌 10 赛场纪律

竞赛参赛过程中团队的纪律表现

28

决赛办法:

各决赛参赛团队派一名主讲队员进行10分钟作品设计说明,然后由队员完成10分钟现场答辩。各决赛参赛团队需提前准备决赛作品设计说明文档(建议以幻灯片形式组织),文档内容包含作品创意说明、作品展示(模型、图片、视频等)、作品技术难点自评三部分内容。

——————————————————————————————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结果提交:

答辩结束团队需将最终设计结果(设计说明书、原文件、图片、视频)提交大赛评审组,未提交者作弃权处理。 z 设计说明书要求:设计说明书以文字、图片、视频清晰的描述设计过程,并兼顾展示任务要求内容。

z 原文件要求:设计结果需包含设计原文件一份。原文件为作品创作所用三维设计软件保存的原格式文件。例如UG 的*.prt 文件等。 z 图片要求:设计结果图片不少于3张(结构展示图片或渲染效果展示图片),图片分辨率不低于800×600DPI 。

z 视频要求:如果作品涉及运动机构仿真、动态展示、动漫动画、虚拟现实、游戏交互等内容,建议保存视频形式结果。 注意事项:

决赛作品设计允许使用多款三维设计软件。

决赛团队自带主讲用笔记本电脑并调试好相关应用软件。

——————————————————————————————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三、 决赛奖项设置及说明:

决赛设立特等奖、综合应用奖项、单项应用奖项以及优秀组织奖。综合奖以设计任务与现场评审总得分评选。单项奖以具体单项相关设计任务与现场评审总得分评选。优秀组织奖以活动开展、组织情况来评选。具体奖项设置如下:

工业工程组

数字表现组

特等奖

综合应用奖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单项应用奖项:

工业设计

最佳工业设计奖 工业设计单项奖 工程设计

最佳工程设计奖 工程设计单项奖 模具设计

最佳模具设计奖 模具设计单项奖 数控编程

最佳数控编程奖 数控编程单项奖

特等奖

综合应用奖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单项应用奖项:

设计创意奖

最佳设计创意奖 设计创意单项奖 设计表现

最佳设计表现奖 设计表现单项奖 动画设计

最佳动画设计奖 动画设计单项奖 交互设计

最佳交互设计奖 交互设计单项奖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 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

2009年10月30日

全国排舞竞赛规则.pdf

全国排舞竞赛规则 (XXXX---XXXX年) 第一章总则 1.1说明 1.1.1定义: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文化等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 1.1.2 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表演及开展比赛等活动。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1.2 目的 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1.3比赛项目 1.3.1 单人项目 1.3.1.1 单人规定曲目(男女不限) 1.3.2 集体项目 1.3. 2.1 集体规定曲目 1.3. 2.2 集体自选曲目 1.3. 2.3 集体串烧曲目(两曲或三曲连跳) 1.3. 2.5集体原创曲目 1.3.3双人自选曲目 1.3.4集体广场舞曲目(经过编排的广场舞) 1.4 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 1.4.1 比赛共分四个大组,具体如下: 1.4.1.1 学生组 1.4.1.1 .1少儿组(<7岁) 1.4.1.1 .2 小学生乙组(1——3年级) 1.4.1.1 .3 小学生甲组(4——6年级) 1.4.1.1 .4 中学生乙组(7——9年级)

1.4.1.1 .5 中学生甲组(普通高中、职高、中师中专等) 1.4.1.1 .6 普通院校组(含独立学院、职业学院等) 1.4.1.1 .7 体育院校组 1.4.1.2 职工组 1.4.1. 2.1职工青年组(小于35周岁) 1.4.1. 2.2职工中年组(大于35周岁) 1.4.1.3 社会组 1.4.1.3.1社会青年组(小于35周岁) 1.4.1.3.2社会中年组(大于35周岁) 1.4.1.3.3社会常青组(50岁以上) 1.4.1.4 国际友人组 1.4.2 参赛人数 1.4. 2.1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管理、队医等各1 人。 1.4. 2.2 集体项目每项参赛人数不得低于12人,男女不限。 1.4. 2.3 双人项目每队限报2队选手。 1.4. 2.4 单人项目每队限报2名选手。 1.5 出场顺序 1.5.1 出场顺序由比赛组委会抽签确定。 1.6 入场和退场 1.6.1 参赛队可以选择动态入场或造型开始动作。 1.6.2 参赛队根据音乐可选择造型结束动作或在音乐伴奏下退场。 1.6.3退场必须向裁判员及观众行礼致意。 1.7 音乐时间

排舞新规则

全国排舞竞赛规则 (2013---2016年) 第一章总则 说明 1.1.1定义: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文化等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 1.1.2 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表演及开展比赛等活动。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目的 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比赛项目 1.3.1 单人项目 1.3.1.1 单人规定曲目(男女不限) 1.3.2 集体项目 1.3. 2.1 集体规定曲目 1.3. 2.2 集体自选曲目 1.3. 2.3 集体串烧曲目(两曲或三曲连跳) 1.3. 2.5集体原创曲目 1.3.3双人自选曲目 1.3.4集体广场舞曲目(经过编排的广场舞) 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 1.4.1 比赛共分四个大组,具体如下: 1.4.1.1 学生组 1.4.1.1 .1少儿组(<7岁) 1.4.1.1 .2 小学生乙组(1——3年级) 1.4.1.1 .3 小学生甲组(4——6年级) 1.4.1.1 .4 中学生乙组(7——9年级)

1.4.1.1 .5 中学生甲组(普通高中、职高、中师中专等) 1.4.1.1 .6 普通院校组(含独立学院、职业学院等) 1.4.1.1 .7 体育院校组 1.4.1.2 职工组 1.4.1.职工青年组(小于35周岁) 1.4.1.职工中年组(大于35周岁) 1.4.1.3 社会组 1.4.1.社会青年组(小于35周岁) 1.4.1.社会中年组(大于35周岁) 1.4.1.社会常青组(50岁以上) 1.4.1.4 国际友人组 1.4.2 参赛人数 1.4. 2.1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管理、队医等各1 人。 1.4. 2.2 集体项目每项参赛人数不得低于12人,男女不限。 1.4. 2.3 双人项目每队限报2队选手。 1.4. 2.4 单人项目每队限报2名选手。 出场顺序 1.5.1 出场顺序由比赛组委会抽签确定。 入场和退场 1.6.1 参赛队可以选择动态入场或造型开始动作。 1.6.2 参赛队根据音乐可选择造型结束动作或在音乐伴奏下退场。 1.6.3退场必须向裁判员及观众行礼致意。 音乐时间 1.7.1串烧曲目时间(自音乐起至音乐结束止)。 1.7.1.1串烧曲目A(三曲连跳)的音乐时间为5′00″—6'00″。 1.7.1.2串烧曲目B(两曲连跳)的音乐时间为4′00″—5'00″。 1.7.2规定曲目、自选曲目、原创曲目和广场曲目时间为原曲时间,不得剪接与拼接。比赛成绩和名次及奖励

全国3d大赛_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_图文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全国3D 大赛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 一、 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与评审标准 根据《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规则》,并参照往届3D 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2015全国3D 大赛现场总决赛: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现场总决赛注意事项: 1. 请根据《2015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现场总决赛入围团队名单》核查名单里的指导教师、团队、团队成员等信息,大赛秘书处 将以此信息为准进行总决赛证书、入场证件的印制工作。如发现名单不符请及时联系大赛秘书处进行更正。 2. 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 数字表现(新媒体艺术)设计大赛、数字化建筑设计大赛、3D 打印创新设计大赛参赛团队需填写《作品独立 创作承诺书》并签字盖章,熟悉赛场时现场提交大赛工作组人员。《作品独立创作承诺书》见附件。 3. 逆向设计大赛参赛团队每个团队需自带两台笔记本电脑,并事先调试好软件,竞赛现场提供设计场地。 4. 3D 打印创新设计大赛参赛团队每个团队需自带两台笔记本电脑,并事先调试好软件,竞赛现场提供设计场地。 5. 现场比赛答辩评审顺序以网络抽签形式决定,网络抽签日期暂定11月25日至26日,请关注大赛官方网站公告。 二、 竞赛细则 ● 开放自主命题-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细则 ● 开放自主命题-数字表现(新媒体艺术)设计大赛细则 ● 开放自主命题-数字化建筑设计大赛细则 ● 企业定向命题-“天远杯”逆向设计大赛细则 ● 企业定向命题-“微深杯”3D 打印创新设计大赛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开放自主命题-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细则: ? 决赛时间:12月5日全天。 ? 决赛团队:各赛区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入围总决赛团队(每团队3-6人,含指导教师1-2人)。 ? 决赛题目:1)决赛团队自选题目按任务要求完成图1所示部分或全部设计任务;2)决赛团队完成答辩评审(作品介绍及评审答辩)。 图1 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设计任务要求

全国排舞比赛规则

全国排舞比赛规则第一章总则 1.1 定义排舞是根据一段完整的歌曲或音乐,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和多变的步伐为基本手段,编者编排好的一套完整的动作,使练习者达到塑造形体、舒缓压力、改善气质、增强身体协调性、提高健康素质的一项运动。排舞旨在增强团队精神、促进和谐关系和反映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具有特殊的意义。 1.2 目的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评分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1.3 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 1.3.1 团体赛每队的参赛人数最低为16 人,上不封顶。 1.3.2 男女比例至少要达到1:4 或4:1 。 序号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年龄要求组别排舞难度

1 团体16 人以上按组别按组别初级以上 2 青年混双2 18-34 青年组中级以上 3 中年混双2 35-49 中年组中级以上 4 男、女单人18-34 不分组别中级以上1.4 比赛分组 序号组别年龄要求组队形式备注 1 儿童组学龄前 2 小学组6-12 3 中学组13-17 (含中专、中技、职高) 4 大学组18-30 (含大专、高职) 5 青年组18-34 6 中年组35-49 7 老年组50 以上 8 国际友人组不分组

1.5 组队名称规范地区+队名: 社会组:XX省XX市(自定义名称)排舞队单位组:XX省XX市(单位、学校简称)排舞队 1.6 出场顺序 比赛的出场顺序在赛前领队会时由各领队抽签确定。 1.7 比赛方法 1.7.1 规定曲目:相同曲目可以一个队或几个队一起上场比赛。 1.7.2 自选曲目:每队单独表演。 1.8 入场与退场 1.8.1 可以选择动态入场接开始,也可以选择立定造型开始。 1.8.2 入、退场必须迅速。

全国排舞比赛规则

全国排舞比赛规则 第一章总则 1.1 定义 排舞是根据一段完整的歌曲或音乐,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和多变的步伐为基本手段,编者编排好的一套完整的动作,使练习者达到塑造形体、舒缓压力、改善气质、增强身体协调性、提高健康素质的一项运动。排舞旨在增强团队精神、促进和谐关系和反映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具有特殊的意义。 1.2 目的 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评分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1.3 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 1.3.1 团体赛每队的参赛人数最低为16 人,上不封顶。 1.3.2 男女比例至少要达到1:4 或4:1。 序号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年龄要求组别排舞难度 1 团体 16人以上按组别按组别初级以上 2 青年混双 2 18-34 青年组中级以上 3 中年混双 2 35-49 中年组中级以上 4 男、女单人18-34 不分组别中级以上 1.4 比赛分组 序号组别年龄要求组队形式备注 1 儿童组学龄前 2 小学组 6-12 3 中学组 13-17 (含中专、中技、职高) 4 大学组 18-30 (含大专、高职) 5 青年组 18-34 6 中年组 35-49 7 老年组 50以上 8 国际友人组不分组 1.5 组队名称规范 地区+队名: 社会组:××省××市(自定义名称)排舞队 单位组:××省××市(单位、学校简称)排舞队 1.6 出场顺序 比赛的出场顺序在赛前领队会时由各领队抽签确定。 1.7 比赛方法 1.7.1 规定曲目:相同曲目可以一个队或几个队一起上场比赛。 1.7.2 自选曲目:每队单独表演。 1.8 入场与退场 1.8.1 可以选择动态入场接开始,也可以选择立定造型开始。 1.8.2 入、退场必须迅速。 1.8.3 退场必须包括向裁判员及观众行礼致意。 1.9 成套动作时间根据比赛规程而定。 1.10 比赛成绩与奖励 1.10.1 预赛成绩不带入决赛,比赛最后成绩由决赛产生。

排舞新规则

全国排舞竞赛规则(2013---2016年)

第一章总则 1.1说明 1.1.1定义: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文化等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 1.1.2 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表演及开展比赛等活动。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1.2 目的 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1.3比赛项目 1.3.1 单人项目 1.3.1.1 单人规定曲目(男女不限) 1.3.2 集体项目 1.3. 2.1 集体规定曲目 1.3. 2.2 集体自选曲目 1.3. 2.3 集体串烧曲目(两曲或三曲连跳) 1.3. 2.5集体原创曲目 1.3.3双人自选曲目 1.3.4集体广场舞曲目(经过编排的广场舞) 1.4 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 1.4.1 比赛共分四个大组,具体如下: 1.4.1.1 学生组 1.4.1.1 .1少儿组(<7岁) 1.4.1.1 .2 小学生乙组(1——3年级) 1.4.1.1 .3 小学生甲组(4——6年级) 1.4.1.1 .4 中学生乙组(7——9年级) 1.4.1.1 .5 中学生甲组(普通高中、职高、中师中专等) 1.4.1.1 .6 普通院校组(含独立学院、职业学院等) 1.4.1.1 .7 体育院校组 1.4.1.2 职工组 1.4.1. 2.1职工青年组(小于35周岁) 1.4.1. 2.2职工中年组(大于35周岁)

1.4.1.3 社会组 1.4.1.3.1社会青年组(小于35周岁) 1.4.1.3.2社会中年组(大于35周岁) 1.4.1.3.3社会常青组(50岁以上) 1.4.1.4 国际友人组 1.4.2 参赛人数 1.4. 2.1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管理、队医等各1 人。 1.4. 2.2 集体项目每项参赛人数不得低于12人,男女不限。 1.4. 2.3 双人项目每队限报2队选手。 1.4. 2.4 单人项目每队限报2名选手。 1.5 出场顺序 1.5.1 出场顺序由比赛组委会抽签确定。 1.6 入场和退场 1.6.1 参赛队可以选择动态入场或造型开始动作。 1.6.2 参赛队根据音乐可选择造型结束动作或在音乐伴奏下退场。 1.6.3退场必须向裁判员及观众行礼致意。 1.7 音乐时间 1.7.1串烧曲目时间(自音乐起至音乐结束止)。 1.7.1.1串烧曲目A(三曲连跳)的音乐时间为5′00″—6'00″。 1.7.1.2串烧曲目B(两曲连跳)的音乐时间为4′00″—5'00″。 1.7.2规定曲目、自选曲目、原创曲目和广场曲目时间为原曲时间,不得剪接与拼接。 1.8比赛成绩和名次及奖励 1.8.1 单项成绩和名次 1.8.1.1 各项目比赛成绩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则名次并列。 1.8.2 团体总分 1.8. 2.1三个集体项目(串烧曲目、规定曲目、自选曲目)成绩之和为团体总分;总分高者,团体名次列前;如总分相等,集体规定曲目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串烧曲目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名次并列。 1.8. 2.2 各单位必须在报到时提交计入团体总分的三个单项的参赛选手名单。 1.8.3 奖项设臵与奖励办法按比赛规程执行。

(完整版)全国3D大赛赛题……

3D01_01 题目简介: 题目:参照图构建模型,注意其中的对称、重合、等距、同心等约束关系。零件壁厚均为E。参数:A=110, B=30, C=72, D=60, E=1.5 问题:模型体积为多少? (标准答案:18654.35)

题目简介: 题目:参照下图构建三维模型,注意其中的对称、相切、同心、阵列等几何关系. 参数:A-72, B=32, C=30, D=27 问题:零件模型体积为多少? (标准答案:26369.97)

题目简介: 题目:参照上图构建模型,注意通过方程式等方法设定其中尺寸的关联关系,并满足共线等几何关系。 需要确保的尺寸和几何关系包括: 1)右侧立柱的高度为整个架体高度加15,即图中的A+15。2)右侧立柱的壁厚为架体主区域(橘色区域)壁厚的两倍,即图中的2xC。 3)右侧立柱位于架体右侧圆角RB区域的中心位置,即图中的B/2。4)架体外缘的长宽相等,均为D。 5)架体外缘蓝色区域的左右边线分别通过左右两个立柱的孔中心。6)加强筋的上边缘与架体上方的圆角相切。 参数:A=45,B=32,C=2,D=120 问题:模型体积为多少? (标准答案:75012.60)

题目简介: 题目:参照图构建模型,注意除去底部8mm厚的区域外,其他区域壁厚都是5mm。注意模型中的对称、阵列、相切、同心等几何关系。 参数:A=112, B=92, C=56, D=30 问题:模型体积为多少? (标准答案:136708.44)

题目简介: 题目:参照图构建三维模型,请注意其中的偏距、同心、重合等约束关系。 参数:A=55,B=87,C=37,D=43,E=5.9,F=119 问题:模型体积为多少? (标准答案:281405.55)

全国排舞比赛规则

全国排舞比赛规则 全国排舞比赛规则 第一章总则 1.1定义 排舞是根据一段完整的歌曲或音乐,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和多变的步伐为基本手段,编者编排好的一套完整的动作,使练习者达到塑造形体、舒缓压力、改善气质.增强身体协调性、提高健康素质的一项运动。排舞旨在增强团队精神、促进和谐关系和反映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具有特殊的意义。 1.2目的 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评分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1.3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 1.3.1团体赛每队的参赛人数最低为16人,上不封顶。 1.3.2男女比例至少要达到1:4或4:1. 序号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年龄要求组别排舞难度 1团体16人以上按组别按组别初级以上 2青年混双2 18-34青年组中级以上 3中年混双2 35-49中年组中级以上 4男、女单人18-34不分组别中级以上 1.4比赛分组 序号组别年龄要求组队形式备注 1儿童组学龄前 2小学组6-12 3中学组13-17 (含中专.中技、职高) 4大学组18-30 (含大专、高职) 5青年组18-34 6中年组35-49 7老年组50以上 8国际友人组不分组 1.5组队名称规范

地区+队名: 社会组:XX省XX市(自定义名称)排舞队 单位组:XX省XX市(单位、学校简称)排舞队 1.6出场顺序 比赛的出场顺序在赛前领队会时由各领队抽签确定。 1.7比赛方法 1.7.1规定曲目:相同曲目可以一个队或几个队一起上场比赛。 1.7.2自选曲目:每队单独表演。 1.8入场与退场 1.8.1可以选择动态入场接开始,也可以选择立定造型开始。 1.8. 2入、退场必须迅速。 1.8.3退场必须包括向裁判员及观众行礼致意。 1.9成套动作时间根据比赛规程而定。 1.10比赛成绩与奖励1.10.1预赛成绩不带入决赛,比赛最后成绩由决赛产生。 1.io. 2奖项设置与奖励办法按比赛规程执行。 1.11服装与装饰 1.11.1比赛用服装、服饰、鞋、帽等要求符合舞蹈风格。参赛鞋要求与服装服饰搭配相适宜,带跟鞋要求安全,鞋跟高度不得超过3公分。 1.11.2比赛时选手可化妆、彩绘、花纹图案贴纸均可。 1.11.3可以佩带与表演相关的饰物。 1.12对手持道具的规定:可以使用轻型道具,但不鼓励使用道具。 1.13有关安全规定 1.13.1编排的动作中不能出现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动作(不安全动作)。 1.13.2动作的难度适合参赛者的身体能力和运动水平。 1.13.3适合参赛者的年龄特点。 1.13.4在编排的动作中不得出现抛接.翻腾、叠罗汉等危险动作或类似竞技健 美操或啦啦操中的难度动作,如出现类似的动作,要进行扣分。 1.14场地与设备 1.14.1比赛场地不小于16X16平方米,场地应该为木制地板或地胶,但是保证平坦、适于跳舞、不涩不滑;后有特定标志的背景板。 1.14.2比赛应有专业的放音设备,还可以有舞台灯光。 1.14.3裁判席设在比赛场地的正前方。 1.15广告标贴规定 1.15.1组委会有赞助商统一广告贴标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 1.15.2选手赞助厂商的广告标贴,允许缝制在选手的服装上,约4平方公分。 1.15.3臂贴可以是方形或环绕手臂,但宽度不得超过4公分。 1.15.4印制在选手背号上的广告,则以长21公分、高5公分,成一线排列,大小不得超过号码之20%。 第二章动作、编排及音乐 2.1成套动作要求

-2016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最新资料推荐------------------------------------------------------ 2013-2016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2013-2016 年全国排舞运动评分规则第一节1.1 说明 1.1.1 定义: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艺术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 1.1.2 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及开展比赛等活动。 排舞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1.2 目的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公平、公正、客观、规范。 1.3 比赛项目 1.3.1 单人项目: 1.3.1.1 单人规定曲目(男女不限) 1.3.2 双人自选 1.3.3 集体项目: 1.3.3.1 集体规定曲目; 1.3.3.2 集体自选曲目: 1.3.3.3 集体串烧(两曲或三曲连跳) 1.3.3.4 集体原创 1.3.4 广场排舞 1.4 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 1.4.1 比赛共分四个大组,具体如下:总则 1/ 19

1.4.1.1 学生组 1.4.1.1.1 少儿组(<7 岁) 1.4.1.1.2 小学生乙组(1——3 年级) 1.4.1.1.3 小学生甲组(4——6 年级) 1.4.1.1.4 中学生乙组(7——9 年级) 1.4.1.1.5 中学生甲组(普通高中、职高、中师中专等) 1.4.1.1.6 院校组 1.4.1.2 职工组 1.4.1.2.1 职工青年组(平均年龄<35 岁) 1.4.1.2.2 职工中年组(平均年龄>35 岁) 1.4.1.3 社会组 1.4.1.3.1 社会青年组(平均年龄<35 岁) 1.4.1.3.2 社会中年组(平均年龄>35 岁) 1.4.1.3.3 社会常青组(平均年龄>50 岁) 1.4.1.4 国际友人组 1.4.2 参赛人数 1.4.2.1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管理、队医等各 1 人。 1.4.2.2 集体项目每项参赛人数不得低于 12 人,男女不限。 1.4.2.3 双人项目每队限报 2 队选手。 1.4.2.4 单人项目每队限报 2 名选手。 1.5 出场顺序 1.5.1 出场顺序由比赛组委会抽签确定。 1.6 入场和退场

2013-2016年度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2013-2016年全国排舞运动评分规则 第一节总则 1.1 说明 1.1.1定义: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艺术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 1.1.2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及开展比赛等活动。排舞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1.2 目的 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公平、公正、客观、规范。 1.3比赛项目 1.3.1 单人项目: 1.3.1.1 单人规定曲目(男女不限) 1.3.2 双人自选 1.3.3 集体项目: 1.3.3.1 集体规定曲目; 1.3.3.2 集体自选曲目: 1.3.3.3 集体串烧(两曲或三曲连跳) 1.3.3.4 集体原创 1.3.4 广场排舞 1.4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 1.4.1比赛共分四个大组,具体如下:

1.4.1.1学生组 1.4.1.1.1 少儿组(<7 岁) 1.4.1.1.2 小学生乙组(1——3 年级)1.4.1.1.3 小学生甲组(4——6 年级)1.4.1.1.4 中学生乙组(7——9 年级)1.4.1.1.5中学生甲组(普通高中、职高、中师中专等)1.4.1.1.6院校组 1.4.1.2 职工组 1.4.1.2.1 职工青年组(平均年龄<35岁)1.4.1.2.2 职工中年组(平均年龄>35岁)1.4.1.3 社会组 1.4.1.3.1 社会青年组(平均年龄<35岁)1.4.1.3.2 社会中年组(平均年龄>35岁) 1.4.1.3.3 社会常青组(平均年龄>50 岁)1.4.1.4 国际友人组 1.4.2 参赛人数 1.4.2.1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管理、队医等各1 人。1.4.2.2 集体项目每项参赛人数不得低于12 人,男女不限。1.4.2.3 双人项目每队限报2队选手。 1.4.2.4 单人项目每队限报2名选手。 1.5 出场顺序 1.5.1 出场顺序由比赛组委会抽签确定。 1.6 入场和退场

10排舞竞赛规则

排舞定义第七章 2017-2020 全国排舞竞赛评分规则 第一节总则 1.1.1排舞(Line dance)是一项音乐和固定舞步融合在一起,一人或多人通过风格各异的舞步循环,来愉悦身心的国际性体育运动。 1.1.2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表演及开展竞赛等活动的内容和手段,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建设、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 目的 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公平、公正、客观、规范性,以及竞赛评分的客观性。 1.3比赛项目和级别 1.3.1单人项目:单人曲目、单人全能 1.3.2双人项目(单曲):混合双人自选 1.3.3集体项目: 1.3.3.1集体规定 1.3.3.2集体自选 民族类 非民族类 轻机械类 1.3.3.3集体串烧 级别:初级(两曲连跳) 中级(三曲连跳) 高级(四曲连跳) 1.3.3.4历年采风曲目

平滑类 律动类 1.3.5开放组(新曲目须提供舞谱,曲目不限、表演形式不限)1.3.6国际健身排舞 规定 自选:民族类、非民族类、轻机械类 采风:历年采风曲目 1.4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 1.4.1比赛分组 1.4.1.1学生部 1.4.1.1.1幼儿组(<7 岁) 男童星组 女童星组 混合组 1.4.1.1.2小学生组 1.4.1.1. 2.1小学生乙组(1-3 年级) 全女生组 全男生组 混合组 1.4.1.1. 2.2小学生甲组(4-6 年级) 全女生组 全男生组 混合组 1.4.1.1.3中学生组 1.4.1.1.3.1中学生乙组(7-9 年级) 全女生组

1.4.1.1.3.2中学生甲组(10-12 年级) 全女生组 全男生组 混合组 1.4.1.1.4职业中专组 全女生组 全男生组 混合组 1.4.1.1.5高职高专组 全女生组 全男生组 混合组 1.4.1.1.6普通院校组(含独立学院、职业学院) 全女生组 全男生组 混合组 1.4.1.1.6 专业院校组(含体育学院、艺术院校组) 全女生组 全男生组 混合组 1.4.1.2职工部 1.4.1. 2.1行业体协 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 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1.4.1.2.2产业工会 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

3D动力大赛策划书初稿

第( )届3D动力大赛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3D”大赛)由由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全国3D技术推广服务与教育培训联盟等共同主办,并先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等部门共同指导。该大赛以“推动3D技术普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题,以“学3D、用3D、我创造、我快乐”为口号,全国3D大赛全程贯穿“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以赛促新”宗旨,加大推广和传播3D技术。 我院学生自参赛以来,共有件6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并有多件作品获国家级或省级奖项,充分展示出我院学生的三维数字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目的: 以此为契机,为了营造我院科技创新氛围,培养我院学生的三维数字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选拔优秀参赛选手,材料工程系分科协拟举办“3D动力大赛”。本次大赛旨在巩固和提高同学们的三维软件的应用技能,体会创新设计过程,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活动主题: 3D FOR ALL─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四、活动主办单位:待定 承办单位:材料工程系分科协 五、活动内容: 1.参赛对象及报名:全体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比赛.由于比赛的特殊性,大赛只接受团队报名参赛,每个参赛团队三到五人,提倡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参赛。个人不可同时参加多个团队。 2.参赛作品设计分为工业工程方向及数字表现方向。各参赛团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向参赛。 工业工程方向:面向生产制造等工程应用为目的的设计,包括产品造型、结构设计、模具设计、数字样机、仿真优化、数控加工编程等; 数字表现方向:面向视觉表现等文化创意为目的的设计,包括艺术外观造型、动漫、动画制作、装饰、装潢设计渲染、游戏、虚拟现实交互等。 3.参赛作品须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3D技术)完成(可以使用一款或多款软件完成设计,软件种类不限);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团队原创作品参赛,,不得抄袭或套用他人作品或模板;团队成员必须如实参加大赛设计,不得他人代替。如有发现违反,取消比赛资格。

全国广场舞竞赛规则

全国广场舞竞赛规则(试行)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第一章总则 1.1广场舞定义与规则适用范围 1.1.1广场舞定义 广场舞是一种在宽敞场地上通过健身操类、舞蹈类等健身方式,在音乐伴奏下结合徒手或持轻器械等动作,开展的具有健身功效与审美情趣的群众性集体运动舞蹈。 1.1.2 规则适用范围 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广场舞竞赛评分的公正性、准确性、客观性,适用于全国广场舞的正式比赛。 1.2比赛 1.2.1比赛项目 1.2.1.1规定套路 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审定并推出的广场健身操舞。 1.2.1.2自选套路 各参赛队自行创编或选编的广场舞。 1.2.2参赛人员要求 每支参赛队伍选手人数8~16人,性别不限(鼓励男性参加)。 1.2.3成套时间 规定套路按规定时间严格执行。

自选套路动作时间为3分30秒~4分30秒之间。 1.2.4组别设置 赛事举办单位可根据比赛需要设置比赛项目和组别。 1.2.5比赛程序与出场顺序 1.2.5.1比赛程序 比赛进行预、决赛,各参赛队伍须经预赛后进入决赛,并决出最终的名次。1.2.5.2出场顺序 预赛出场顺序:赛前抽签决定。抽签由组委会竞赛部门和裁判组负责,在领队教练联席会议上进行。 决赛出场顺序:由预赛成绩决定,按预赛成绩排名倒序出场。 1.2.6比赛场地 广场舞比赛场地为适合运动的室内外平整场地,场地大小为18m×16m,标记带宽5cm,属于比赛场地的一部分。(如需赛台,建议高度为80~100cm,黑色标记带与场地四周的安全距离不少于3m)。比赛场地背景应显示主办、承办单位的名称、徽标及比赛名称等。比赛场地距离裁判员坐席位置不少于5m。 1.2.7比赛成绩 最后得分高者名次列前,若得分相等时以裁判员评分分值高者列前。 1.2.8音乐 规定套路必须使用规定音乐,音乐由大会提供。自选套路可以使用一首或是多首乐曲合成的音乐,原创音乐或加入特殊音响效果的音乐均可使用。 参赛队音乐使用U盘存储上交,U盘中只允许录制1首音乐,需自备一个音乐备份,并且清楚地标注广场舞队名、省(区、市)、参赛项目、音乐名称和时

2013-度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2013-2016 年全国排舞运动评分规则 第一节总则 1 .1 说明 1 .1.1 定义: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艺术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 1 .1. 2 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及开展比赛等活动。排舞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1 . 2 目的 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公平、公正、客观、规范。 1 .3 比赛项目 1 .3.1 单人项目: 1 .3.1 .1 单人规定曲目(男女不限) 1 .3. 2 双人自选 1 .3.3 集体项目: 1 .3.3 .1 集体规定曲目; 1 .3.3 . 2 集体自选曲目: 1 .3.3 .3 集体串烧(两曲或三曲连跳) 1 .3.3 .4 集体原创 1 .3.4 广场排舞 1 .4 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 1 .4.1 比赛共分四个大组,具体如下:

1.4.1. 1 学生组 1 .4.1 .1. 1 少儿组(<7 岁) 1.4.1.1.2 小学生乙组(1——3 年级) 1 .4.1 .1. 3 小学生甲组(4——6 年级) 1 .4.1 .1. 4 中学生乙组(7——9 年级) 1 .4.1 .1. 5 中学生甲组(普通高中、职高、中师中专等) 1 .4.1 .1. 6 院校组 1.4.1. 2 职工组 1 .4.1 .2. 1 职工青年组(平均年龄<35 岁) 1 .4.1 .2. 2 职工中年组(平均年龄>35 岁) 1.4.1. 3 社会组 1 .4.1 .3. 1 社会青年组(平均年龄<35 岁) 1 .4.1 .3. 2 社会中年组(平均年龄>35 岁) 1 .4.1 .3. 3 社会常青组(平均年龄>50 岁)1.4.1. 4 国际友人组1 .4. 2 参赛人数 1 .4. 2 .1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管理、队医等各 1 人。 1 .4. 2 .2 集体项目每项参赛人数不得低于12 人,男女不限。 1 .4. 2 . 3 双人项目每队限报2 队选手。 1 .4. 2 .4 单人项目每队限报2 名选手。 1 .5 出场顺序 1 .6 入场和退场 1 .5.1 出场顺序由比赛组委会抽签确定。

全国3D大赛之 “微深杯”创新设计3D打印竞赛

命题方向1:3D打印引领时尚家居生活 诠释:作为推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前沿技术,3D 打印技术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参赛团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供3D打印创意方案与3D打印建模模型; 作品参考方向: 1.该作品是创意类生产、生活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或者在原有基础上功能 有所改变,或利用传统工艺无法生产的作品(例如:创意餐具、灯具、迷你家居等); 2.作品要体现3D打印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不是某个现有产品或物 品的原始写照,而要充分体现创意、创新特点; 作品提交内容: 3D打印创意产品需要提供作品的说明书(PPT)、作品建模效果图、源文件及零件STL格式(作品如使用三维扫描设备参与了作品设计,请将使用三维扫描设备参与作品设计的操作流程以图文文档形式一并提交)。有条件的院校,可将作品实物打印,将实物照片或打印过程拍摄上传,大赛鼓励参赛作品采用三维扫描方式进行建模并将参赛作品实物打印。 命题方向2: 3D打印引领创新艺术潮流 诠释: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艺术品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制作工艺,个性化的私人定制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新兴的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也逐步登上舞台;参赛团队可结合自身独特的审美追求,提供3D打印创意方案与3D打印建模模型; 作品参考方向:

1.该作品是创意类的艺术品,个性化的定制工艺品(例如:首饰、雕塑、桌面 摆件等); 2.作品必须独树一帜、个性化鲜明,定制特性突出,不是某个现有产品或物品 的原始写照,而要充分体现创意、创新特点; 作品提交内容: 3D打印创意产品需要提供作品的说明书(PPT)、作品建模效果图、源文件及零件STL格式(作品如使用三维扫描设备参与了作品设计,请将使用三维扫描设备参与作品设计的操作流程以图文文档形式一并提交)。有条件的院校,可将作品实物打印,将实物照片或打印过程拍摄上传,大赛鼓励参赛作品采用三维扫描方式进行建模并将参赛作品实物打印。 命题方向3: 3D打印引领新型工业运用 诠释:3D打印技术过去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特别是一些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高价值应用零部件及新型科技产品(比如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医疗产品、建筑模型等)的制造;参赛团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提供3D打印创意方案与3D打印建模模型。 作品参考方向: 1.该作品是利用3D打印制作的新兴工业产品或产品零部件,作品在工业制造 (例如汽车零部件、飞机零部件等)、医疗行业(比如髋关节、牙齿等)、建筑行业(例如建筑模型)等有重要的运用; 2.该作品应体现3D打印技术在该行业的创造性运用,以及无需传统复杂工艺 处理的特点。

全国广场舞竞赛规则(试行)

全国广场舞竞赛规则(试行)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第一章 总 则 1.1 广场舞定义与规则适用范围 1.1.1 广场舞定义 广场舞是一种在宽敞场地上通过健身操类、舞蹈类等健身方式,在音乐伴奏下结 合徒手或持轻器械等动作, 开展的具有健身功效与审美情趣的群众性集体运动舞 蹈。 1.1.2 规则适用范围 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广场舞竞赛评分的公正性、准确性、客观性,适用于全国广 场舞的正式比赛。 1.2 比赛 1.2.1 比赛项目 1.2.1.1 规定套路 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审定并推出的广场健身操舞。 1.2.1.2 自选套路 各参赛队自行创编或选编的广场舞。 1.2.2 参赛人员要求 每支参赛队伍选手人数 8~16 人,性别不限(鼓励男性参加) 。 1.2.3 成套时间

规定套路按规定时间严格执行。 自选套路动作时间为 3 分 30 秒~4 分 30 秒之间。 1.2.4 组别设置 赛事举办单位可根据比赛需要设置比赛项目和组别。 1.2.5 比赛程序与出场顺序 1.2.5.1 比赛程序 比赛进行预、决赛,各参赛队伍须经预赛后进入决赛,并决出最终的名次。 1.2.5.2 出场顺序 预赛出场顺序:赛前抽签决定。抽签由组委会竞赛部门和裁判组负责,在领队教 练联席会议上进行。 决赛出场顺序:由预赛成绩决定,按预赛成绩排名倒序出场。 1.2.6 比赛场地 广场舞比赛场地为适合运动的室内外平整场地,场地大小为 18m×16m,标记带 宽 5cm,属于比赛场地的一部分。 (如需赛台,建议高度为 80~100cm,黑色标 记带与场地四周的安全距离不少于 3m) 。 比赛场地背景应显示主办、 承办单位的 名称、徽标及比赛名称等。比赛场地距离裁判员坐席位置不少于 5m。

全国3D大赛3DDS工作简报2012(四)

工作简报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秘书处编2012-7-15 [2012]第4期[编者按]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全国3D大赛”或“3DDS”)是在国家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转变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赛事,体现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是科技竞赛与全民创新实践活动的一次新的发展。 全国3D大赛分工业与工程方向(工业设计、机电工程结构设计、逆向设计、工程分析、工业仿真、模具设计、数控编程等)、数字表现方向(工业设计、CG与数字艺术设计、影视动漫设计、游戏与虚拟现实设计等)、数字建筑BIM方向(数字建筑BIM设计、建筑与室内外表现设计)、3D创新创业方向、3D摄影/DV方向、企业命题项目实战方向与3D产业年度风云榜评选等七大方向、三十多项竞赛项目,覆盖3D应用各个领域和方向,鼓励多元应用,鼓励跨界融合。 全国3D大赛自2008年发起举办以来,越来越受到各地方、高校和企业的重视,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参赛高校连续每届超过600所、参赛企业超过1000家,初赛参赛人数连续突破100万人;参赛作品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设计作品与团队,备受业界关注;产学研合作联动不断深化,3D技术、人才与项目合作对接及产业链上下游带动的平台作用突显,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水平最强、影响最广的全国大型公益品牌赛事与3D行业盛会。 全国3D大赛经过5年不断摸索、扎实积累和快速成长,现以全新姿态,为打造成为中国“创新设计”界“奥斯卡”和“3D”界“奥林匹克”目标而昂扬迈进!! 杨海成: 希望全国3D大赛成为新一轮技术和工业革命的有力牵引和支撑 2009年10月,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组组长杨海成教授在全国3D大赛现场总决赛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3D技术是“两化”融合的发动机,到了必须大面积推广使用3D技术的时候!希望全国3D大赛要办成一个3D大PARTY!为全国3D大赛奠定了基调和发展方向。 2012年6月29日下午,同时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与中国神舟航天软件有限公司总裁的杨海成教授,在接受3D动力网、中国经济网和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联袂主办的《论道3D》节目访谈时,再次对全国3D大赛提出新的更高期望。 杨海成教授首先对全国3D大赛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推动我国3D技术的应用发展,特别是使人们认识3D的作用、培养新一代以3D为技术基础的现代工业人才等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表示由衷欣慰。 他指出,3D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工业、农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几乎人眼所能看到的绚丽多彩的世界,无一不被3D技术所支撑、所包围。人们需要去认识它、掌握它,也需要用它为工业、为各行各业提供技术支撑! 杨海成教授希望将我国在3D技术方面的推广、应用、人才培养,和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3D技术的巨大的潜力,通过全国3D大赛充分释放出来,使人们真正认识到3D技术在工业、在服务、在文化创意等各个方面的潜力和巨大作用;同时也通过3D大赛,将人们对未来的产品创意、创新设计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有机融合,创造出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丰富我们的物

【参考借鉴】全国广场舞竞赛规则(试行).doc

优质参考文档
全国广场舞竞赛规则(试行)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第一章总则
1.1 广场舞定义与规则适用范围
1.1.1 广场舞定义
广场舞是一种在宽敞场地上通过健身操类、舞蹈类等健身方式,在音乐伴奏下结
合徒手或持轻器械等动作,开展的具有健身功效与审美情趣的群众性集体运动舞
蹈。
1.1.2 规则适用范围
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广场舞竞赛评分的公正性、准确性、客观性,适用于全国广
场舞的正式比赛。
1.2 比赛
1.2.1 比赛项目
1.2.1.1 规定套路
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审定并推出的广场健身操舞。
1.2.1.2 自选套路
各参赛队自行创编或选编的广场舞。
1.2.2 参赛人员要求
每支参赛队伍选手人数 8~16 人,性别不限(鼓励男性参加)。
1.2.3 成套时间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规定套路按规定时间严格执行。 自选套路动作时间为 3 分 30 秒~4 分 30 秒之间。 1.2.4 组别设置 赛事举办单位可根据比赛需要设置比赛项目和组别。 1.2.5 比赛程序与出场顺序 1.2.5.1 比赛程序 比赛进行预、决赛,各参赛队伍须经预赛后进入决赛,并决出最终的名次。 1.2.5.2 出场顺序 预赛出场顺序:赛前抽签决定。抽签由组委会竞赛部门和裁判组负责,在领队教 练联席会议上进行。 决赛出场顺序:由预赛成绩决定,按预赛成绩排名倒序出场。 1.2.6 比赛场地 广场舞比赛场地为适合运动的室内外平整场地,场地大小为 18m×16m,标记带 宽 5cm,属于比赛场地的一部分。(如需赛台,建议高度为 80~100cm,黑色标 记带与场地四周的安全距离不少于 3m)。比赛场地背景应显示主办、承办单位的 名称、徽标及比赛名称等。比赛场地距离裁判员坐席位置不少于 5m。
优质参考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