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研室工作制度精选

教研室工作制度精选

教研室工作制度精选
教研室工作制度精选

教研室工作制度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

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篇一: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实现教师高水平, 教学高质量, 办学有特色, 就必须加大教育科研力度, 扎实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动, 特制定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1、学期初, 教务处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学校的教研计划, 学科教研组要制订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要求具体详实, 切实可行、严禁形式化、任务性、应付检查。

2、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 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 两周定时活动一次。按照活动计划研究材料, 讨论新课程标准, 说课做课评课, 试卷分析, 研究科研课题, 教学经验交流等等。杜绝走过场、熬时间, 要落实到实处。有详细活动记录。

3、建立各学科师徒队伍, 组织新老挂钩, 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帮助新老师熟悉业务, 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4、“四课活动”经常化。每学期每位教师做一次汇报课, 每学科搞一次研究课, 学校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 组织一次观摩课。力争每学期都能涌现出新的教学能手。

5、同年级同学科要坚持集体备课(详细要求令附), 在每位教师认真钻研

教材的基础上, 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重点难点, 切磋教学方法, 探讨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

6、教研组要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 及时向教务处报告工作, 反馈

教师的意见和要求, 以便于领导改进工作。

7、学期末, 教研组和教导处要写好教研工作总结, 教师要完成一篇高质量

的教研论文和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存入学校业务档案。教导处要整理编辑论文集交流或推荐到报刊、出版社发表。对教科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教研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 取长补短, 资源共享, 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 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 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要定时、定主讲人。数学、英语、语文每周至少一次, 其他学科两周至少一次。

2、以同年级同学科为集体备课组, 其他学科可以打破年级阶限, 由备课组长组织, 任何教师不得缺席。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要主动参与活动。

3、集体备课内容要求:要做到“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练习。“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课型与方法、统一练习与作业。与此同时, 发挥各个的特长与优势, 形成各自的

教学风格与特色, 体现个人加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4、所有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 阅读其他参考资料, 明确本章节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所处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 为集体备课, 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5、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的内容, 叙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逻辑结构、内涵外延、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 提出疑难问题, 讲明注意事项。然后同参加备课的教师集体讨论研究, 提出改进意见, 补充完善, 达成共识。

6、命题也是集体备课地一项重要内容, 对考试的题型、题量、知识点、检测形式等需要教研组集体教师各抒己见, 优中选优确定最佳考试命题。

7、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 仍需要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同反思, 根据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查找教学中地不足, 共同想措施补救。

8、集体备课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效果, 每月底将备课记录和备课方案交教导处汇总存档。

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为了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 学习交流教学经验, 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使新课程改革得以更好的实施, 特制定听课、评课活动制度:

一、听课数量

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2、教导主任、副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

3、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4、科任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5节。

5、学校组织教师到校外听优秀教师讲课, 每学期一次以上。

二、听课要求

1、学校组织比武课、示范课、观摩课, 全体教师必须全参加听课, 学校领导要在听课活动中善于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学能手, 树立典型, 带动全体。

2、教研组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 学科带头人的实验课、研究课, 本组教师必须全部参加听课, 且在听课前认真熟悉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 以便听课时抓住重点和关键。

3、学校领导听推门课, 可不事先通知, 随时到教室听课, 同时检查授课与教学进度、是否相符。教师个人听课可自行联系安排。

4、听课教师必须提前进教室, 态度要认真虚心, 不能有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如带手机进教室)。要认真写好教学全过程的听课记录, 有听课时间、班级、授课人、课题, 有课堂某一环节的评析和全部的课堂评价。

5、听课杜绝走形式, 不能为应付检查而抄袭他人听课笔记或假造听课笔记。

6、听课后对教学效果差、学生和家长反映强烈的教师, 领导和教研组长要实行跟踪听课指导, 帮助改进, 限期提高。

7、教导处要定期检查教师的听课情况, 并记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档案。

三、评课要求

1、评课时先由执教教师自我评价, 找出成功与不足之处, 促使执教者加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 激发全意进取, 改进教学的内在动力。

2、听课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善于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点, 充分肯定。根据自己的见解, 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要有深度, 不许光唱赞歌, 浮在表面。

3、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 有评课组织者全面客观地做出总结, 使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得到提高。

4、检查听课记录, 要注重对评课意见的检查。如果评课敷衍了事, 过于简单, 缺乏针对性, 视为不合格。

教育教学工作过程性督查制度

加强教学的过程性督查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现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

1、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考试评价等情况, 并进行评估指导。学期末, 要对教师备课、上课、案例研究、专题研究、撰写教学随笔和论文总结等业务质量开展自评、互评, 进行表彰鼓励。每学期至少要对全校的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分析研讨, 研究、制定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2、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安排, 监控教学计划(进度)、教案(讲稿)、课标落实、学生学习状态与水平等日常教学工作。利用检查、评比、展示、交流等形式监控实验课材料、专业知识集、学生作业、后进生辅导、教学质量分析、试卷等。做好教学全面工作的监控与指导。

3、校级行政以听推门课的形式为主, 对教学的重点工作监控与指导。

4、每学期教师根据个人教学研究情况, 可提出“汇报课”申请, 由教导处组织教学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家长等多方进行视导与评价;通过视导了解教学中的优势和问题。对研究成效显著、教学效果好的老师, 总结推广其教学研究经验。对尚存在不足的老师, 及时指导其改进教学方法。

二、建立教学质量检测评估制度

要把教学质量检测与教学工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以卷面测试的结果作为评定学校、教师和学生业绩的唯一依据。

1、班级、学科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定项评比活动, 以此加强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监控。

2、每学期安排对指定的年级、班级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 进行1—2次监控测试, 测试形式可采用书面测试、口试或操作测试;组织开展学科单项竞赛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了解教学情况, 督查指导教师的教学。

3、进行教师、学生、家长问卷, 调查他们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水平和能力,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质量等方面的认可程度, 以此来评估、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的办公会例会制度

例会是研究和布署教学工作的例行会议, 是常规教学管理的一种形式。为保证我校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教学办公例会是学校教学、科研的具体业务会议, 由分管教学校领导主持召开, 教务处和各教研组组长参加。

二、会议主要内容

1、学习、传达上级部门有关教学问题的重要精神。

2、贯彻落实学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有关教学方面的议决事项。

3、汇报教学工作的落实情况。

4、安排近期教学中心工作。

5、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措施。

6、通报、交流教学情况, 研究解决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7、研究科研问题。

8、研究拟定教学计划方案, 提交校务会议通过。

三、教学例会议题由教务处收集并报主持人审定。

四、会议原则上每两周召开一次, 周五下午进行。

五、会务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教职工教学例会制度

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增强服务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议主题

1、主要部署和检查各项教学工作, 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落实整改措施。

2、主要研究和落实上级分派的各项教学任务, 布置和检查各项教学工作和

研究决定。

3、传达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工作方面的文件精神, 学习

交流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最新动态等。

4. 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讨论。

5、组织业务学习。

二、会议时间、地点

每周组织一次, 安排在周一下午两节课后, 地点:学校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全体干部教师

四、会议由校长主持、教导处作具体总结部署。

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一、指导思想: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二、实施计划纲要

1、青年教师培养对象为35周岁以下的教师。目前首要任务是加强近五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的培养。

2、对新教师培养按类别、定目标、分阶段进行。

①培养类别:常规教学工作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科研理论与实践的培训。

②培养阶段及其目标:

第一步, 学上课。新教师参加工作的第一年, 要适应学科教学各项工作, 掌握学校工作的一般规律,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谦虚谨慎、勤奋努力、初步掌握教学常规和教学基本功。熟悉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懂得课堂;能够调控课堂。学习班主任教育及管理工作。能初步应用教育技术服务教学。

第二步, 会上课。在教学第二年要对照落实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 严格按教

学规律办事, 突出学科教学特点, 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完善教学办法, 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掌握教学基本功。得到学生的信任, 力争考评“合格”。力争可接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过程中, 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理论服务和指导教学。

第三步上好课。在教学第三年要理论联系实际, 在课标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 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研究课堂教学最优化, 争创优质课, 教学基本功全部达到合格。胜任班主任工作。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能进行教改教研实践。

第四步, 独当一面。五年左右教育教学基本功熟练扎实, 教育教学思想先进, 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善于学习研究, 有很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高。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针对教学实践, 开展课研活动和教育创新, 成为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探索者、实践者。能在工作中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

3、培养工作实施措施:

组建“一对一结对子”的帮带关系, 落实教学工作培训。在学科教学中, 由教导处指定一个同年级同学科的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 与一个新任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到。特殊情况下指定同科跨年级的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指导青年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理解熟悉教学课程标准、教材, 进行教法指导, 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 具体包括:A, 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B, 备课及教案书写;C, 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D, 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 跟踪听课、评课);E, 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

指导教师每两周至少跟踪听课一节, 用专用听课笔记记载, 做好说课, 评课等指导工作。

培养对象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的课2节, 用专用听课笔记载, 作好听课笔记。培训教师要对评课意见如实记录。

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 新任教师必须参加, 创造机会, 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提倡继续教育, 倡导一专多能。组织符合校内实际的教学研究实践, 指

导撰写、经验、, 个案研究等, 使青年教师有成功和发展的机会等。

篇二:教研室工作制度

教研室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室(以下简称教研室)是按照学科或课程设置组成的教学组织。它是学院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组织与管理所属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实现培养规格的重要基层组织, 同时也是学院进行科学研究、开展学术活动、培养师资、管理及建设实验室等工作的基本单位。为了确保学院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必须重视教研室的建设,切实加强教研室工作, 为此, 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教研室组成与设立

1、教研室一般按二级学科组成, 由学院报教务处审批(注明全称、成员构成及其姓名、职称、开设课程、附属单位、设立原因与条件等)

2、每一教研室人数(含教学人员与教辅人员)应努力争取不少于6人(特殊学科教研室除外), 其中应有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以上的人员。

3、教研室主任一人。

4、教研室设立后应保持其机构、名称、人员等相对稳定。教研室遇撤消、合并、调整及改变名称与性质等异动情况时, 必须重新办理申报手续。

二、教研室的领导关系及主任人选

1、教研室实行院长领导下的室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室主任在学院院长领导下, 全面负责本室工作。

2、室主任人选条件是: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思想好、作风正派、处事公道。

(2)业务基础扎实, 学术水平较高, 有一定的教学科研经验。

(3)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

(4)善于与人共事。

3、室主任一般在全室成员民主推荐, 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由文学院聘任并报教务处备案。

4、室主任任期三年, 届满可连任。

三、教研室工作任务

教研室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根据院教学、科研、师资培训、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项工作的要求和本室工作目标开展活动。主要任务是:

1、思想政治教育

(1)组织本室人员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__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进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政策和思想水平。

(2)对本室人员进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专业、热爱学院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教育。积极开展教书育人活动, 并结合本室教学工作任务与特点, 配合院, 系对学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配合院、系党政, 做好本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关心成员的工作和生活, 形成和谐。团结的战斗集体。

2、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教研室的主要工作, 必须在人力、物力上予以优先保证, 做到精心安排, 并切实加强管理。

(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 积极主动地承担校、院交给的各项教学任务。

(2)各项教学任务实行全过程责任制(编写与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指

导书、制订教学日历、教学进度表、备课、组织各环节教学质量分析)。

(3)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认真组织本室人员互相听课, 组织检查性听课、公开课观摩教学、试教以及必要的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评议会、学生反馈座谈会、教学质量分析会、教学总结与经验交流活动。

(4)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学研究活动, 组织教学研究的立项、实施与成果申报。

(5)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改革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6)开展课程建设。

(7)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活动。

3、科学研究工作

在确保教学工作任务完成的前提下,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

(1)根据校、院科研工作规划、计划, 结合本室实际, 拟定并落实本室个人的具体科研课题、项目、内容、进度及要求。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和支持成员开展科研活动。

(2)组织本室人员积极参加校、院、系内外的有关学术活动, 开设学术讲座, 做好学术交流工作。

(3)组织科研讨论会、科研成果鉴定会和总结会。组织成员积极参加校、院科研报告会。

(4)经常检查科研工作的进度与质量, 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科技情报工作, 注意资料积累。

4、师资培训工作

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师资培训工作的关系, 在保证教学、科研及院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前提下, 妥善抓好本室师资培训工作。

(1)根据校、院师资培训规划, 制定本室师资培训计划。重点放在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及教师梯队的建设上, 特别注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2)根据学科建设和本室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以及教师的实际, 指导与

协助教师拟定个人进修提高规划, 做好定方向、定岗位、定任务, 定时间、定措施、定要求的工作。

(3)在教研室内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安排高职称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妥善落实青年教师和其他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

(4)定期组织对本室人员的业务考察、考核和鉴定, 加强业务档案的建设, 为本室人员提职晋级、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向校、院提供依据和推荐意见。

5、教研室建设工作

(1)加强教研室工作作风建设, 做到团结、求实、高效。

(2)加强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做到素质优良、结构合理。

(3)加强教研室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做到管理规范、科学。

(4)加强所属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

(5)注意收集、整理本室各项工作的文件(包括上级文件和本室的计划, 总结等)、资料(包括教学、科研、师资有关的各种院内外、室内外形成的文字材料等)、做好归档、保存及利用工作。

四、教研室制度

教研室应根据本室的实际和校、院的要求, 制订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 其基本制度有:

1、会议制度:一般每两周应举行一次全体成员会议, 会议可分行政工作会议、业务学习及教学研究会议等, 有详细记录的教研活动, 每学期应不少于6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