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中关村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技术标准制定部分)支持名单

2019年中关村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技术标准制定部分)支持名单

2019年中关村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技术标准制定部分)支持名单
2019年中关村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技术标准制定部分)支持名单

附件1

2019年中关村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技术标准制定部分)支持名单

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

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 理学院信计C111班张小月 116608 地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名副其实的母亲。过去的地球天空蔚蓝明净,群山青翠欲滴,河水清澈纯净,真是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可现在的地球呢?天空难寻昨日的蔚蓝,群山不见往日的青翠,河水流失昔日的清澈。与以前的地球相比,无疑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此,人们开始行动起来利用科技的发展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再大的方面,国家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例如:中国环科技院人员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重要文章;在线版发表文章探讨农业氮磷污染问题;第十届中国国际保展会在北京举行;吴小青在全国环保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力推进环保科技创新”。。。。。。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及创新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科学发展,不断优化人力资源,整合科技队伍,面向国内外,吸引并凝聚了一支精干、高水平的科研力量,成功地建造了环境保护专业高技术、高水平的人才平台,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且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坚持科学求实态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运行机制,在加强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管理科学研究的同时,对已占据的环保产业市场,继续加大科技份额和各方面的投入,成为全球内领先、在某些领域跻身于世界一流研究能力的公益型环保国家,进而为世界提供超前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 在商业方面,各大公司进行无偿资助研制各种系统设备进行环境保护。例如:近年来,天津环科院积极配合天津市政府“蓝天碧海工程”和“创模”工作,探索以BOT形式融资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途径,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该院于2001年建立了一个专业公司,以BOT形式从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重点为中小城镇污水厂建设服务。2002年,他们利用银行贷款与天津信托投资公司共同组建了天津环科水务公司,并在当年与天津津南区政府签订了第一份以BOT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框架协议,目前该公司已有6个项目正式签约,其中两个已经建成投产。BOT项目的运作成功,对改善天津水环境、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以及天津市3年“创模”目标的顺利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今年,他们计划再完成3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的建设,届时公司资产将再增1倍。 我国在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科技创新的环境条件

科技创新的环境条件 刘常勇 为何工业文明会起缘自于英国?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文化,18世纪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为何驱动工业文明的科技创新没有发生在中国大地上? 这个答案非常简单,因为科技创新需要有孕育的宏观环境,而18世纪的英国正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工业文明兴起于英国。 工业文明孕育之地 --- 伯明翰 英国内陆的英格兰中部城市伯明翰,正是孕育科技创新与工业文明发展之地,而它的出现并非偶然1。伯明翰地区的居民大都是因为逃避宗教迫害而迁居于此,他们崇善宗教信仰自由与商业交易自由。由于伯明翰地区并非属于英国国教势力范围,它是一个受到英国国会特许的自治城市,因此也不受到英国许多行业公会组织的节制,在这一地区的学者与商人都非常具有活力,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76年于伯明翰地区成立的月协会(Lunar Society),这是一个成员之间可以自由交换想法、支持彼此行动、分享产业信息的一种民间自发性组织。月协会刚成立的时候有14位会员,在每月月圆的时候举行会议,这样他们在回家时就可以得到月光的帮助。该协会成员分别从事不同的行业,例如波顿(Matthew Boulton)从事金属与化学工业、加顿(Samuel Galton)从事枪枝制造、瓦特(Watt)从事动力事业,他们对于这些产业的技术创新都有很大的贡献。 月协会可说是人类最早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学习型组织,他的成员都具有旺盛的创新与创业企图,他们的兴趣非常广泛,热衷于新知识的学习与分享,并且还能将各种创新构想付诸行动。如何将科学知识于用于工业与商业活动,是月协会成员的共同兴趣,他们尤其关注技术进步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成员彼此相互交流最新的科学知识,甚至将知识流通网络延伸到美国,邀请富兰克林(Franklin)向他们解说有关磁力与电力的新知识。他们也非常关心国际贸易的问题,成员之一的波顿就是第一个实行国际营销的制造商。他将工厂所生产的各种金属用品,如:表炼、鼻烟壶盒、印章、扣子等等,不透过出口商而由自己直接营销到海外。他认为直接与海外客户接触,不但不需要付出中间商成本,而且可以掌握海外市场信息,减少制造商受到海外市场变动的风险影响。 波顿在1775年邀请瓦特(Watt)加入他的事业,利用瓦特所发明的蒸气机1Sir Adrian Cadbury, The English Midlands: Cradle of Technology, Keynote address at the IAMOT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ston University, UK, July 5-7, 1995.

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驱动机理研究

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驱动机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23T12:10:06.7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作者:冼婵英[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的经济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景象,也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山市环境保护局东升分局广东省中山市 528414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的经济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景象,也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但是,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各种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不仅制约了人们幸福感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良性运转以及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形势下,利用技术创新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应运而生,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应用于其 运营与发展之中。本文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展开了有关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驱动机理的研究,在对其驱动机理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企业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路径。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关键词:企业;环境技术;创新;驱动机理引言: 现如今,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制约了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经济的高效、高质发展。但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环境问题既是挑战,同样也是一个机遇。企业管理者能否将环境问题看做是一个发展机会,并且积极主动的开展各项环境技术创新工作,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日后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并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本文展开了有关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驱动机理的分析与研究,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助力其更好的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现代化市场,最终实现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一)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种技术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所谓技术创新,指的就是相关主体通过原材料供应路径的创新,对原有的生产、运营系统进行一定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融入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因素,最终实现其效益最大化的一个过程。通俗来讲,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打破传统的、僵化的营运与发展模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过程[1]。虽然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与技术创新的含义各有所见,但他们普遍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创新对环境的影响,必须要一分为二、辩证的来看待。它可能会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也可能加大能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二)环境技术所谓环境技术,指的就是根据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并且遵循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原则,合理利用、高效配置各种能源、资源,最终有效降低人类社会运转与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机统一。现如今,企业普遍采用的环境创新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以直接减轻环境污染为目的,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以末端治理技术为典型代表。其具有显著的事后补救特征,即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以后,相关主体采取的措施。第二种则是以预防为主的绿色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第三种则是在有效控制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同步发展。以上就是环境创新技术的主要类别。(三)绿色创新所谓绿色创新,指的就是以生态环保的理念为指导,相关主体开展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发挥技术创新对于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经济的作用与地位愈加显著,所以那些新兴的企业或者是内部知识经验丰富的企业,往往可以抢占先机,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绿色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在产品生产、运输、营销的过程中,都会尽可能的降低各种活动对资源的浪费,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共同发展。 二、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驱动机理(一)外部驱动之所以要从外部驱动谈起,原因在于技术创新与环境效益作为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都具有显著的外部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这一驱动机理,其基础性因素在于利益的分配模式。具体来说,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环境技术创新,一方面是为了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及制度,从而获取社会对其生产及运营的认同感,进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扩大;另一方面,企业也是以此为新的发展领域,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总而言之,企业不论是为了获得经营的合法性以及社会的认同感,还是为了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利。(二)内部驱动对于企业来说,开展环境技术创新工作,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营运成本。所以,企业之所以要开展这一工作,还受到以下几个内部因素驱动:首先就是为了构筑绿色产品的竞争力,即企业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潮流,建立起一些绿色产品的品牌,来满足消费者这一方面的需求。其次,则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许多企业家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所以他们可以透过短期的付出,看到长远的利益,自然也就会加大环境技术创新的工作力度。最后,企业环保形象的塑造,对于这一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现如今,企业形象愈来愈影响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企业自然就会更加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通过创新来树立自己的品牌与形象。(三)内、外部共同驱动企业开展环境技术创新工作,我们不能单单从一个方面来归纳其动因,所以应当充分考虑内部、外部的种种驱动因素。前者主要包括企业的品牌建立、形象树立、企业运营状况、发展目标和战略,以及管理者的创新思维等因素,后者则主要包括市场的大环境、市场竞争、社会规则、国家制度等因素[2]。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纷纷投入环境技术创新工作之中,不断引入先进的设备、技术,以及高素质人才,最终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更好的契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三、结束语

国家农作物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附件4 山西金鼎生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农作物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研究课题报告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西甜瓜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山西金鼎生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协作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研究课题:西甜瓜育种新材料的创新和利用 二、主要研究内容: 1 、转基因抗病毒西甜瓜育种材料的创新和利用 1.1 收集整理国内外西甜瓜优良种质资源。 1.2 分离克隆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外壳蛋白基因、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YMV)复制酶基因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复制酶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完成序列分析和基因改造。 1.3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三种基因的三价植物表达载体,不同外源基因可在独立表达单元控制下分别表达。 1.4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建立西甜瓜高效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解决转化子不易生根问题,满足大规模西瓜遗传转化及品种选育的需要。

1.5 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多代自交,逐代进行检测,以获得遗传稳定、抗性较好的转基因株系。 1.6对遗传稳定、抗性较好的转基因株系进行中试工作或环境释放及食品安全检测。 1.7 运用血清学(ELISA)、RT-PCR、SOUTHERN-BLOT等检测技术,建立田间与温室、自然感染与人工接种、多种病毒混合侵染与单一种类病毒侵染等不同条件下,转基因西甜瓜品系抗病性表现的检测和鉴定体系。 1.8 对一些表现较好的转基因株系进行测交和组合选配工作,获得抗性和农艺性状较好的杂交组合。 1.9 基础栽培技术探索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2 、野生西甜瓜种质资源收集转育和应用 2.1 国内外野生西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 2.2 利用优良品系与野生西甜瓜种质资源杂交,经多代回交分离纯化,获得抗逆性强、配合力好、商品性佳、遗传性稳定的西瓜种质新材料。 2.3 建立西瓜三种主要病害(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的接种方法和田间抗性评价标准。 2.4 研究探索西瓜在干旱、寒冻、盐碱等极端条件下的评价体系。 2.5 利用稳定的种质材料与优良自交系进行广泛测配和

创新时政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十八届五中全会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 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十三五规划纲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大连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大连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第14期(总第361期) 导言:由大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的市软科学课题“优化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研究”(项目编号2006D10ZC153)已于近日完成并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验收。该课题就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现将课题研究的部分内容摘要如下,供领导参阅。 一、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现状及评价 大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工作,明确提出了“科教强市”发展战略。“十五”以来,大连市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资源,强化创新基地建设,全市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2006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30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20亿元,分别增长31.1%和35.5%;专利申请量达到710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29件,增长42.2%;实现技术市场交易额26.7亿元,增长55.5%。全市的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无论是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投融资,还是在中介、市场及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和提升,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科技资源、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支撑四大方面共25个具体指标入手,我们对十五个副省级城市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连市在总体得分上排在第8位的中等水平,但除科技投入排在第5位,较靠前外,其他子系统都在8名以后,尤其是以科技人才为主的科技资源排名较靠后,仅高于青岛、深圳、厦门和宁波四个非省会的副省级城市,这与现实也是相符合的。

绿色创新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绿色创新技术产业化

精心整理 绿色创新技术产业化 1.绿色创新的概念 绿色创新也常被称为“生态创新”、“环境创新”、“环境驱动型创新”和“可持续创新”等,尽管表述方式不同,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Fussler和James(1996)在其着作《绿色创新驱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突破》中最早提出绿色创新的概念,绿色创新驱动能够从新的层面解释企业创新活力的缺失。在此基础上,James(1997)将绿色创新定义为“能够显着减少环境影响,并且使 将绿色 等(2012 2. 效应( 本相符的创新收益,这导致企业投资环境创新活动的动力不足(Rennings,2000)。 在绿色创新中,双重外部性问题是从创新企业视角而言的。它包括传统的研发溢出问题和环境溢出问题。和一般意义上的创新一样,绿色创新也同样有研发溢出问题。它会抑制企业投入研发的积极性,被称之为第一重外部性问题。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创新的是,绿色创新会因为提高了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了资源/原材料的消耗而产生环境收益。对社会来讲,这个溢出是积极的;但是,对于生态创新企业来讲,如果环境友好型产品/服务的市场价格不足以反映出相关环境问题的 1欧盟竞争力及创新框架研究项目 2MeasuringEco-innovationProject(2007),采用了Kemp&Pearson(2008)的定义

外部性问题,企业获得的经济收益低于它投入的环境技术研发成本,这会影响到企业投资环境技术的积极性(杨燕,2013)。 3.绿色创新技术的产业化——产业公地和公私伙伴关系 绿色创新双重外部性的特点导致企业对于绿色技术的研发投资不足,同时双重外部性问题意味着绿色创新技术的培育不能简单依靠一般的技术创新激励方法或传统的环境政策措施,必须使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紧密协调起来(KlausRennings,1998),寻求其他有效的方式来鼓励绿色创新。即寻找新型的绿色创新技术产业化的组织方式,这种方式既能解决内部化排放的外部性又能解决知识溢出的外部性所带来的研发动力不足问题。 AEPC伙伴关系(AmericanEnergy&ManufacturingCompetitivenessPartnership)在其战略会议中 ( 20 (主( ,而 来源, (GaryP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将产业公地运用于绿色创新的实践,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知识溢出效应来激励创新,同时通过公地内更加集中丰富的“社会收益”,增加每个绿色创新成员的“个人回报”来弥补投入的环境技术研发成本。 实际上,PPPs对于绿色创新的产业化发展方面的潜在作用远远不止于产业公地所做的贡献。PPPs强化了观点—市场(知识—产业)的链条(科学和科技政策的长期挑战),并且通过关联知识创造,资本来源和运用新科技的企业来增加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回报(Kanter,RosabethMoss,2012)。而且,包括中小型企业和作为成员的大型企业的PPPs增加了创新型中小型企业成功的机会,振兴了企业,加强了当地的供应链——所有的这些都产生了新的工作机会。 参考文献:

优化创新创业创造五大环境

2019.04宁波经济国城乡之间人才、资本等要素的流动趋于活跃,乡村创业热潮不断涌现,催生了不少乡村新业态。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利于要素双向流动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另一方面,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加强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要素主体之间的共享机制,改变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让农村留得住人才,留得住资源。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很大地区依然保持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效率较低,难以对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产业支撑。为此,亟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一方面,要重视产业资源的开发,充分挖 掘乡村的特色产业、生态、历史文化资产,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将特色资源活化为发展资本,以产业发展和良好经济效益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农村汇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要重视生产方式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多元化产业模式,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张本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就如何推动创新创业创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出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思想动力。强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要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的环境。 创新创业创造的主体是企业,而我国90%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民企解决了80%以上4亿多人的城镇劳动就业,创造了60%以上的G DP 和7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微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因此促进创新创业创造主要是激发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的活力。而要将中小企业打造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主力军,需要从制度、机制、金融、产业、人才等入手打造良好环境。 刘英:优化创新创业创造五大环境 特别关注Specia l Concern 29

强基固本 优化创新 推进控编减编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16006255.html, 强基固本优化创新推进控编减编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作者:魏巍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滨州市编办严格落实“本届政府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刚性要求,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取得了减编控编工作实效。 一、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夯实控编减编基础 滨州市控编减编的基础较好,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完善,在此基础上将完善用编进人计划管理制度与加强实名制管理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一)建章立制,提供政策保障。用编进人计划管理是严控财政供养人员的有效抓手,滨州市编办从抓编制使用管理入手,以两办文件形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的意见》,明确了编制使用管理的原则、程序,确立了机构编制的“总阀门”“总入口”地位。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机构编制信息系统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控编减编工作搭建政策保障平台。 (二)部门联动,优化管理模式。在办理审核工资、核发工资、核拨经费等手续时,以市编办开具的《入编通知书》为依据。凡未经编制使用许可审批、未按规定在机构编制部门落编的新进人员或超编制、超职数配备的人员,机构编制部门不得列入编制实名制管理,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得办理调动、工资和社会保险等手续,财政部门不得列入财政基础信息库、不纳入财政预算、不列入统发工资人员名单。形成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台帐、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手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卡片、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网上业务“四位一体”的实名制管理模式。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办理人员业务,并上传有关手续电子版,实现实名制日常管理的信息化。 (三)统筹协调,确保只减不增。做好编制使用计划审核是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关键。一方面在审核各部门、各县区提报的年度用编进人计划时,坚持从严控制原则,各县区、各部门申报的年度用编计划数必须小于或等于本县区、本部门年度人员预计减少数,在此基础上,统筹确定全市用编进人计划,确保全市的年度用编进人计划数小于年度自然减员数;另一方面,在研究批复部门提报编制使用申请时,坚持职能弱化、没有空编的单位一律不同意使用编制计划、没有人员退休等自然减员的单位原则上不同意使用编制计划,以此确保各部门单位人员减多增少,全市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 区域(行业)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以下简称“创新基地”)的建设任务,全面推动各区域各行业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规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区域(行业)中心(以下简称“区域(行业)中心”)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域(行业)中心是创新基地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力抓手,是促进绿色生态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服务平台,是以标准化助推绿色生态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 第三条区域(行业)中心总体上分为区域和行业两大类。区域中心主要服务省级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行业中心主要服务全省重大产业政策的落实。 第四条区域(行业)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遵循市场驱动、政策引导、协作联动、长期运行、动态调整的原则。 第五条区域(行业)中心主要依托企事业单位建设,实行“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运行机制。 1 / 10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贯彻国家关于创新基地发展方针、政策,制定创新基地相关制度; (二)编制并组织实施创新基地总体规划和建设指南; (三)对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创新基地建设进展的沟通汇报,与省直有关部门加强工作协调; (四)监督创新基地及各区域(行业)中心的建设和运行。 第七条创新基地承担单位为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各区域(行业)中心的统一管理,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承担区域(行业)中心的申报、验收、检查、评估等材料的接收、形式审查和专家论证会的组织工作; (二)批准区域(行业)中心的筹建、设立、调整和撤销; (三)负责创新基地咨评委专家的日常联络; (四)组织区域(行业)中心相关人员开展标准化知识培训; (五)提出区域(行业)中心管理制度建设及相关工作建议; (六)组织对区域(行业)中心的考核评估; (七)承担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区域(行业)中心所在领域(区域)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创新基地做好本辖区、本行业区域(行业)中心的管理工作,为区域(行业)中心开展标准化工作创造条件。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一)贯彻创新基地有关区域(行业)中心的方针、政策,

大连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大连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大连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第14期(总第361期) 导言:由大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的市软科学课题“优化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研究”(项目编号2006D10ZC153)已于近日完成并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验收。该课题就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现将课题研究的部分内容摘要如下,供领导参阅。 一、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现状及评价 大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工作,明确提出了“科教强市”发展战略。“十五”以来,大连市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资源,强化创新基地建设,全市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2006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30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20亿元,分别增长31.1%和35.5%;专利申请量达到710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29件,增长42.2%;实现技术市场交易额26.7亿元,增长55.5%。全市的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无论是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投融资,还是在中介、市场及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和提升,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科技资源、科技投入、

2、确立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要努力把我市企业培育成科技创新的主体。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而言,要加快改制进程,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民营中小企业而言,它们是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要努力使之成为创新的主体。降低中小企业进入限制,给予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创新者以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中小企业享受到与大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 3、建立自主创新运行机制。一是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构造官产学研资服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二是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创新引导机制。四是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分配机制。 (三)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政策法规环境 1、对现有科技政策进行梳理。在积极并严格执行国家以及大连市政府扶持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对我市现有科技政策进行一次梳理。能用则用,能修订则修订,不能用的就废止。 2、制定自主创新配套政策,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结合大连实际情况,制定《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此外,大连市应积极争取成为第二批科技保险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使大连市的科技发展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3、加大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政策法规的关键在落实。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我市科技主管部门、财政、国税、地税、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四)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创新服务模式 优化政务环境

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是深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全国第一家由政府机构开办的淘宝店,“青岛车管淘帮办”近日走红网络。网友力挺青岛车管所的服务创新,也表达了对政府机构提供更亲民便捷、高质高效服务的期待。 更好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政务环境需要整合政务服务资源。结合地方实际成立专门的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下设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中心等,实行分级分层管理;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对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构成“核心层”;对进驻中心的窗口人员,实行政务中心与主管部门(区政府)双重管理,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以中心为主,形成“紧密层”;对管理中心等分中心则实行服务标识、服务规范、电子监察、督查考核“四统一”,联成“管理层”。这样的管理方式既可以精减服务人员数量,又可以责任到人,为认真服务群众打好基础。 更好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政务环境需要创新政务服务科技手段。推进网上审批、网上交易、网络问政、网上监察“四网”融合,完善“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全程监督”的网上审批功能,构建12345政府热线与网络问政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行政权力阳光运行网上监察与法制监督一体化。这种充分运用电子科技手段,固化相关程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以更大程度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更好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政务环境需要创新政务服务监督机制。对窗口单位服务效能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察。强化监督考核,实行办事客商群众即时电子评价,纪委监察驻场人员随机电话回访,监督员常态化明查暗访,并纳入部门年度软环境考核、依法行政考核和民主评议考核范围。实施“行政审批一门通、便民服务一站通、公共资源交易一场通、服务热线一号通、行政权力网上阳光运行一网通”五通工程,确保所有行政权力在阳光下操作,在规范中运行,在监察中完善。 冯署平老师认为推进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向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是党的服务宗旨。通过“窗口服务、网上办理、热线沟通”拓展政务服务和政务信息公开是当前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必然趋势。因此,各个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在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创新政务服务科技手段和创新政务服务监督机制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水平提升,真正实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8省商务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2018省商务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总体目标 (一)优化创新创业的投资环境。尊重企业主体地位,着力解决企业办事难、项目推进难等问题,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努力提高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二)营造便利高效的贸易环境。加强制度创新,优化办事流程,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相待,有效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三)建设规范活跃的消费环境。积极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加强产销衔接,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违规行为,精准调控增强市场保供能力。 范本打造重诺守信的政务环境。强化“四个意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面提高全省商务系统公信力,展现新时代全省商务系统干部新形象。 重点任务 (一)为投资客商提供便利服务。多渠道征集我省十大生态产业招商项目,编印全省重点招商项目册。针对不同的招商活动和展会特点,单独编印针对性强的招商项目册。重点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活跃区域,策划组织重大招商推介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充分利用兰洽会、文博会、

药博会等重大节会活动和省外境外专业展会平台,有效开展内外联动招商。(牵头单位:省经合局、外资处,配合单位:厅机关各相关处室) (二)做好重点企业跟踪服务。落实“三重”“三一”工作要求,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立清单管理制度,组建专门班子、明确包抓领导、责任单位,提供“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服务,完善“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工作机制。用好全省招商引资项目综合管理软件系统,从项目签约、筹建、证照手续办理、生产准备、投产经营全过程实行跟踪服务。督促市县政府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立领导包抓责任制,确保项目落地实施。(牵头单位:省经合局、外资处,配合单位:厅机关各相关处室) (三)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梳理汇编国家、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强与省直部门工作衔接,推动项目承接方积极落实和用足用好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各项财税、金融、土地和奖励政策。广泛宣传我省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全社会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省经合局、外资处,配合单位:厅机关各相关处室) 范本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工作流程,落实“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改革措施。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行外商投资

关于创新创业共享示范园的建设规划20170116

关于创新创业共享示范园的建设规划 一、建设定位 资源共享是教育城的品牌内涵存在前提。广州教育城创新创业共享示范园以“建园即建城、资源共享化、运作市场化、产学研创新创业一体化”的理念建设,核心是资源共享。因此,建设教育城,必须推动建设共享园区,全面实现整个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集体与个人之间的资源共享(如双师型教师可同时在多个学校兼课)。 二、建设目标 根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创新创业共享示范园一是对所有进入教育城院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减少重复投资;二是与企业联合共享,最大限度地达到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根据广州教育城的建设目标,共享区的建设目标应该确定为集中体现广州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展示广州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树立广州职业教育强势品牌的窗口和平台。三是做为师生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器;四是做好企业发展引擎、高技能人才培养摇篮,做到特、专。发挥“研发、创新、集聚、转化、辐射、示范”兼有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等功能。最终建设成为广州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业孵化基地、高技能人才集聚基地和学生创业基地。 三、建设任务 在广州教育城200亩的共享用地上,将分年度投资建成共享设施六园(大学生创业培育园、IT传媒创意园、新产品开发园、生产加工转换园、技能鉴定培训园、学术交流园),初期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每个园初步按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每个园初步按1亿元),由市财政支持建设。

1、大学生创业培育园 结合培养教育城所有学生创业教育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育园,从硬件服务和软件支持两个方面为教育城所有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帮助。硬件服务主要包括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办公设施,软件支持包括培养企业的组织文化、为创业者提供培训、为创业公司拓宽业务渠道等。 2、IT传媒创意园 结合广州市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建立IT传媒创意园,建成一个集高端IT 传媒动漫产业的研发、办公、展示、交易及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文化产业园区,创意、办公、展示、交易及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元化新型产业园区。定位为数字新媒体、创意设计、影视动漫、品牌推广及其配套项目。 3、新产品开发园 新产品开发园主要围绕广州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对机电一体化的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石化、轻工等优势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软件及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主要集聚以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各类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技人才,营造资源共享、信息畅通、各类学科交叉融合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成本,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生产加工转换园、 生产加工转换园对新产品开发园等单位的研发成果进行生产加工、试验、推广和应用。促使研发成果及时转化提高效益。 5、技能鉴定培训园 技能鉴定培训园主要面向教育城大量学生技能鉴定以及社会企业人员技能鉴定培训进行建设。主要职责任务是组织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编写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拟定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性规定;对各类考评人

大连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大连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和建议第14 期(总第361 期)导言: 由大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的市软科学课题“优化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 研究”(项目编号2006D10ZC153已于近日完成并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验收。 该课题就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现将课题研究的部分内容摘要如下,供领导参阅。 一、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现状及评价大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工作,明确提出了“科教强市”发展战略。 “十五”以来,大连市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资源,强化创新基地建设,全市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 2006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 730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420 亿元,分别增长 31.1%和 35.5%;专利申请量达到710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 429件,增长 42.2%;实现技术市场交易额 26.7 亿元,增长 55.5%。 全市的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无论是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投融资,还是在中介、市场及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和提升,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科技资源、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支撑四大方面共25 个具体指标入手,我们对十五个副省级城市进行了综合分析。 从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连市在总体得分上排在第8 位的中等水平,但除科

技投入排在第5 位,较靠前外,其他子系统都在8 名以后,尤其是以科技人才为主的科技资源排名较靠后,仅高于青岛、深圳、厦门和宁波四个非省会的副省级城市,这与现实也是相符合的。 1 大连市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及对外开放优势,也有产业优势和综合服务优势,科技孵化网络基本形成,功能日趋完善,品牌战略初显成效,知识产权展示和交易平台初步形成。 应该说,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从纵向比较来看,有很大改善,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打下较好基础,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大连市创新环境仍有很大差距,尚需进一步优化。 总的来说,大连市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二是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三是创新投入多元投融资体系尚未健全;四是自主创新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五是科技中介服务水平较低,公共服务平台缺乏。 二、优化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的思路及目标 1、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大连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大连区域特色,紧密围绕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这条主线,以创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环境为目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核心,以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主要任务,全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科技管理效能,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投融资、市场、中介服务、创新文化等环境的优化,努力把大连建设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环境最优的城市。 大连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原则 二是突出特色及与国际接轨相结合原则。 三是以人为本与利益均沾相结合原则。 四是主体培育和开放集成相结合的原则。 五是整体设计与稳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关于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关于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900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科技部,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提案人:致公党中央 主题词: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趋势,而且由于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已极大地缩短由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与经历的环节。中小企业在经济总量、税收、解决就业等指标的比重均已超过75%,对稳定就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外贸订单锐减,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这一状况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小企业内生创新能力不足,拥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核心技术依然不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缓慢。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抗风险能力弱,生存和发展空间比较狭小;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初级产品居多,技术装备和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三是创新人才匮乏,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人才战略,忽视了对高层人才储备、培养和选择,忽视了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训练;四是我国现有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多功能单一且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项目不全,服务质量不高;科技中介服务的不畅通,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不畅。 因此,建议: 一、支持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推行企业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造,促进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转变,引导一批有实力的非公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从境外引进高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着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和推动中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创新资源的整合,实现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的升级,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