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实验—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

摘要: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牛血清白蛋白(BSA)注入到健康动物例如鼠、兔的

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抗血清,是指含有免疫蛋白的血清。抗体效价指抗体的物理状态及其在体内滞留时间,以其与抗原反应的多少来表示其免疫效果。此次实验主要是进行小鼠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抗血清的制备过程,并通过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进行抗体效价检测。

关键字:牛血清白蛋白(BSA) 抗血清抗体效价免疫

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一共分为三个分实验:

实验一:免疫

实验二:抽血、放血,分离抗血清

实验三:ELISA测定抗体效价

实验一:免疫

一、抗血清制备的原理

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注入到健康动物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二、目的

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实验仪器:1mL 注射器,酒精棉球,剪刀

材料:家兔,小鼠

试剂:3%~5%苦味酸溶液或80%~90%苦味酸,牛血清白蛋白(BSA)

三、方法和步骤

1、动物编号

左前腿上部为1,左腰部为2,左后腿为3,头部为4,背部为5,尾基部为6,右侧从前至后依次为7、8、9。红色表示十位数,用黄色表示个位数。免疫前用金属编号牌固定兔耳,或用染料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

2、动物抓取及注射按

如下图所示抓取目标动物

家兔为300~600 μg/次(400),每次不超过2mL;小鼠为10~100 μg /次(10-20,20~40 μg / ml),每次不超过。

小鼠腹腔注射

以左手抓住动物,使腹部向上,右手将注射针头于左(或右)下腹部刺入皮下,使针头向前推?~,再以45度角穿过腹肌,固定针头,缓缓注入药液,为避免伤及内脏,可使动物处于头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

兔子可以分别尝试皮下(脚掌)、皮内、耳静脉、肌肉注射

实验二:抽血、放血,分离抗血清

一、采血

小鼠采血

(一)、尾部采血:需血量少时可用此方法。将小鼠放在在有开孔的离心管内,显露尾部,将尾端剪去约5mm,从尾根部向尾端部按摩,血即从断端流出。(二)、小鼠睚眦采血:将毛细管折断,使其断口锋利。采血时,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鼠两耳之间的皮肤使鼠固定,并用中指配合,轻轻压迫颈部两侧,阻碍静脉回流,使眼球充分外突,提示眼眶后静脉丛充血。用毛细管的断口,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毛细管,将其尖端插入内眼角与眼球之间,轻轻向眼底方向刺入约2~3mm,手指旋转捻动毛细管以刺破静脉丛,鼠血顺毛细管流入无菌离心管中,收集鼠血。采血结束后,拔出取血管,放松左手,出血即停止。用本法短期内可重复采血。小鼠一次可采血— ml,大鼠一次可采—。

家兔的采血

(一)、耳静脉抽血:将家兔置于兔固定箱内,对家兔进行耳静脉抽血,此法用于小量抽血,验血测抗体效价,以便决定加强免疫或放血,与耳静脉注射方式相反。

(二)、心脏抽血:家兔固定(仰卧)---准确找到心脏部位---剪毛(心脏部位)---消毒---进针(50ml注射器接带硅胶管的12号针头)抽血,抽至50ml,从硅胶管接头处取下注射器,拔针头,将血液注入100ml无菌空三角瓶,再重复上述操作继续抽血,直至抽完。

(三)、颈动脉放血:家兔固定(仰卧,身体及头部固定)---剪毛(颈部)---找颈动脉管(消毒---剖开颈部;开皮、膜、肌肉,找到气管两边的颈动脉管(桃红色,有脉动))---小心分开动脉上的肌肉、神经(2条,白色)等---开口(见图)---放血,接入100ml无菌空三角瓶。

注意:看到气管,停用所有锐器,可用止血钳、钝玻棒。注意不要剪破毛细动脉管!!!

二、抗血清的分离,保存

1、斜置装血液的三角瓶;

2、用无菌玻棒剥落、松动瓶壁上的血块(利于血清析出);

3、原样包扎好,做好记号,放进冰箱(4℃)过夜;

4、次日:估计分离的血清量并观察描述血清颜色;去血块,离心取上清(3000rpm,20min),加叠氮钠(终浓度为%),混匀,分装小管,作好标记,-20或-80℃保存待测。

实验三:酶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抗体效价

一、ELISA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是在免

疫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ELISA过程包括抗原(抗体)包被在固相载体上,加待测抗体(抗原), 再加相应酶标记抗体(抗原),生成抗原(抗体)--待测抗体(抗原)--酶标记抗体的复合物,再与该酶的底物反应生成有色产物。借助分光光度计的光吸收计算抗体(抗原)的量。

二、实验仪器、材料、试剂

仪器:酶标板,酶标仪、保鲜膜、排枪

材料:牛血清白蛋白(BSA)——抗原,10 μg/ml溶液,包被液配制

鼠抗BSA——待测抗体样品,用PBST从1:1000开始倍比稀释,连续稀释8个稀释度

HRP标记羊抗小鼠IgG ——二抗(按说明书稀释使用,用PBST稀释。)

试剂:包被缓冲液: M pH 碳酸盐缓冲液(Na2CO3 克,NaHCO3 克,加水900ml,调pH,再定容至1L)

PBS溶液(NaCl g, 或,KCl , KH2PO4 ,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PBST洗涤液:含 % Tween 20的 M 的PBS( pH )

底物溶液:( 3,3‘,5,5’-四甲基联苯胺)

2M H2SO4 (市售浓硫酸为 M,根据要配制的2M硫酸体积,吸管吸好相应体积浓硫酸沿着器壁缓慢加到水中)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加抗原:取酶标板,加入100μl/孔的抗原溶液(用包被缓冲液稀释,用排枪加)

2.包被抗原:保鲜膜包好, 37℃ 1h或4 ℃过夜(抗原分子通过疏水作用力结合到96微孔板上)

3.封闭:甩干后以PBST(200μl/孔)洗涤3次,3min/次,每孔加入100 μl 5%(W/V)脱脂奶粉溶液(用PBS溶液配制)。保鲜膜包好, 37℃, 2h后(封闭的目的:降低背景干扰,避免假阳性),取出包被、封闭好抗原的酶标板,甩干孔内液体。以PBST(200μl/孔)洗涤3次,3min/次

4.加待测血清:标记各孔,加入相应稀释度的抗体100μl/孔(用PBST稀释,按示意图用单枪加)。37℃,保鲜膜包好,60min后甩干孔内液体

5.加二抗:以PBST(200μl/孔)洗涤4次,3min/次。各孔加入酶标二抗100μl/孔,37℃,保鲜膜包好,45min后,甩干孔内液体

6.显色:以PBST(200μl/孔)洗涤4次,3min/次。加入TMB底物溶液50μL/孔,避光显色10min(抽屉中),然后每孔加入50 μl 的2M 硫酸终止反应

7.结果分析

在酶标仪上,于450nm处测各孔OD值。阴性无色,OD小于;阳性黄色,3个重复的平均值大于,且为阴性对照OD值的倍。

打开“酶免大师”,登录密码“1234”,设置参数,选“终点法检测”,建微板,

结论:

由于实验动物免疫效果不好等原因,所得OD值太小,小鼠免疫还可以,初步判断抗原效价为一价。未免疫家兔的血清测定的OD值很小,说明实验材料没有很大的污染。

穿插实验;玻片法—血型鉴定

实验材料:

1、Ag:受检血样(红细胞悬液)

2、Ab:标准抗A血清、标准抗B血清(单克隆抗体,不同于标准A型血清、B 型血清)。

实验方法和步骤:

1、受检抗原(血样)制备:

用酒精棉球消毒手指---待干后用无菌5#针刺消毒部位---取一滴血(大绿豆大小)于盛有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混匀。

2、加标准诊断血清到受检血样中,血型判定:

取干净6孔白瓷盘一块(两人用),三孔先各加一滴血样---前两孔分别加入一滴抗A、抗B鉴定血清---用两根无菌牙签分别对前两孔进行混合,水平摇动---2min后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材料

1实验容: 2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3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的观察。 4实验目的: 5学会显微镜的使用,重点掌握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6进一步认识细菌的形态,明确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 7熟悉细菌的特殊结构。 8实验材料: 显微镜、擦镜纸、液体石蜡、消毒液、细菌的基本形态标本、细菌的特殊结构标本。 4实验方法: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显微镜是一种贵重的光学仪器,而油镜又是显微镜的最精密部分,是观察细菌最重要的工具。因此,要求大家必须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尤其是油镜,避免损坏。

1识别油镜:95╳、100╳、HI、OeL。 2对光:自然光用平面反光镜,人工光用凹面反光镜;先用低倍镜对光,次用高倍镜。对好光源后,染色标本将聚光器升高,光圈放开。 3、调节焦距:选一细菌染色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用推进器固定,用低倍镜先找准物象,再用高倍镜看清物体,于标本上加镜油一滴。 ⑴用眼从侧面观察,转动粗螺旋调节器,将油镜头徐徐下降浸入其中,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油镜。 ⑵用左眼从接目镜观察,徐徐向上转动粗螺旋调节器,见模糊物象后,再用细螺旋调节器,直到物象完全清晰为止。 4、显微镜的保护: ⑴所有的光学部分结构都不能用手指、普通布擦拭,用过的油镜头应立即先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拭,再用干擦镜纸擦去二甲苯,以防二甲苯镜头上的固定胶,致使镜片脱落。 ⑵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应避免日光直射。避免接触强酸、强硷、氯仿、酒精。 ⑶显微镜用毕,将物镜转成品字形并下降集光器和镜筒,用软布擦拭各部件后覆盖于接目镜上,双手端平送入镜箱。置于干燥处,以防受潮。 (二)细菌形态观察 1、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杆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弧菌:霍乱弧菌 2、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肺炎球菌、产气荚膜杆菌 鞭毛:水弧菌(周毛菌) 芽胞:破伤风杆菌(芽胞位于菌体顶端,呈鼓槌状)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题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G-菌细胞壁组成中不包括(B )。 A、外膜 B、磷壁酸 C、脂多糖 D、肽聚糖 2.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 )。 A、荚膜 B、芽胞 C、鞭毛 D、菌毛3.普通菌毛是细菌的一种( C )。 A、细长波状的丝状物 B、运动器官 C、黏附结构 D、可传递遗传物质的器官4.具有的细菌抵抗力强。( D ) A、外膜 B、菌毛 C、鞭毛 D、芽胞5.“核质以外遗传物质”是指细菌的( C )。 A、mRNA B、核蛋白体 C、质粒 D、异染颗粒6.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A )。 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中介体7.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是(D )。 A、质粒 B、异染颗粒 C、芽胞 D、荚膜8.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是( B )。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C、破坏细菌的细胞膜 D、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9.细菌鞭毛的主要作用与有关。(A ) A、运动 B、致病力 C、抵抗力 D、接合10.下列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D )。 A、荚膜 B、菌毛 C、黏附素 D、芽胞11.革兰阴性细菌的性菌毛( C )。 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B、化学成分为多糖 C、参与两个细菌间遗传物质的交换 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 12.革兰阴性菌化学组成中不包含( B )。 A、核蛋白体 B、磷壁酸 C、胞质颗粒 D、肽聚糖13.关于革兰阳性细菌,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B ) A、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B、肽聚糖层外有脂蛋白,外膜及脂多糖 C、对青霉素敏感 D、有些革兰阳性细菌能产生外毒素 14.革兰阴性细菌的脂多糖存在于(B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肽聚糖层15.关于芽胞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C ) A、芽胞形态、大小、位置有助于细菌的鉴 B、一般在机体外才能形成芽胞 C、芽胞是所有细菌生活周期中的一种生命形式 D、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16.关于菌毛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D ) A、多见于革兰阴性细菌 B、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种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D、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7.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列(C )。 A、稀释复红→碘液→95%酒精→结晶紫 B、结晶紫→95%酒精→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95%酒精→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95%酒精→结晶紫→碘液18.细菌的芽胞是( D )。 A、细菌的一种繁殖体 B、细菌的一种基本结构 C、细菌储存能源的一种形式 D、细菌处于休眠的一种结构 19.细菌细胞能承受高渗透压的主要原因是( B )。 A、外层荚膜的保护作用 B、细胞壁的保护作用 C、细胞内有耐高渗透压的酶类 D、细胞膜的通透作用 20.细菌脂多糖的毒性作用( A )。 A、与类脂A有关 B、与核心多糖有关 C、与外膜成分有关 D、与脂蛋白有关21.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D ) A、中介体与细菌DNA的复制及细胞分裂有关 B、细菌的核质为一条高度折叠盘绕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_全国自考试卷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_全国2008年7 月自考试卷 全国自考2008年7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 湖北自考网11月27日整理 课程代码:028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属于隐蔽的自身抗原的是( ) A.Rh抗原B.AFP C.HLAD.精子抗原 2.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 A.H-2B.HLA C.SLAD.DLA 3.补体活化替代途径中C3的转化酶是( ) A.C4b2aB.C4b2a3b C.C3bBbD.C3bnBb 4.与初次免疫应答相比较,再次免疫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 A.潜伏期延长B.主要为IgG类抗体,产生迅速 C.抗体产生的量低D.抗体持续时间短 5.新生儿溶血症属于( )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 6.属于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的是( ) A.胎盘球蛋白B.抗病毒血清 C.内毒素D.类毒素 7.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且仅存在于某种特定肿瘤表面的物质称为( ) A.肿瘤抗原B.肿瘤特异性抗原 C.肿瘤相关抗原D.癌胚抗原 8.上呼吸道发生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出现肾小球肾炎,其原因之一是该菌携带有( ) A.异嗜性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 C.超抗原D.肿瘤抗原 9.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是( ) A.C2aB.C4b C.C5aD.C3b 10.主要由T细胞产生且能刺激T细胞生长增殖的细胞因子是( ) A.IL-1B.IL-2 C.IL-6D.TNF 11.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 A.糖尿病B.系统性红斑狼疮

(完整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免疫的概念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4.抗原的概念 5.抗原的两个重要特性 6.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 7.抗原特异性:概念、结构基础、抗原表位的概念、类型 8.影响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 9.抗原的分类 10.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11.抗体与Ig的概念 12.Ig的基本结构 13.Ig的水解片段 14.Ig的血清型 15.Ig的生物学功能 16.人工制备的抗体的特点 17.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18.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19.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20.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21.C3的生物学功能 22.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点、分类 2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24.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25.MHC、HLA复合体与HLA分子以及MHC限制性的概念 26.HLA复合体的定位﹑结构及其编码的产物 27.HLA-I﹑II类抗原的分子结构﹑分布和主要功能 28.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组织的概念、分类、功能

29.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角色 30.BCR的胚系基因以基因片段形式存在,如何经基因重排才能编码表达功能性BCR 31.BCR多样性的机制:B细胞的发育阶段,期间的主要事件 32.B细胞表面的主要标志有 33.B细胞的分类 34.B细胞的功能有 35.抗原提呈细胞的定义及种类 36.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及生物学功能 37.以郎格汉斯细胞为例说明APC在迁移成熟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38.外源性抗原及内源性抗原的抗原提呈过程 39.T细胞识别抗原的方式和活化 40.CD4+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 41.CD8+CTL细胞杀死靶细胞机制 42.抗体应答的概念,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抗原递呈B细胞的激活机制;免疫应答的规 律;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 43.B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黏附分子的作用;免疫力维持的机制 44.BC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 45.TD-Ag 和TI-Ag引起的免疫应答 46.B细胞的记忆的产生和维持及在医学上的意义 47.免疫应答 48.免疫耐受 49.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50.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51.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52.免疫调节包括那几个方面 53.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 54.Ⅰ﹑Ⅱ﹑Ⅲ、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其常见疾病 55.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的定义及其基本类型 56.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的双抗夹心法及间接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57.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常用试验方法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1实验内容:

2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3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的观察。 4实验目的: 5学会显微镜的使用,重点掌握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6进一步认识细菌的形态,明确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 7熟悉细菌的特殊结构。 8实验材料: 显微镜、擦镜纸、液体石蜡、消毒液、细菌的基本形态标本、细菌的特殊结构标本。 4实验方法: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显微镜是一种贵重的光学仪器,而油镜又是显微镜的最精密部分,是观察细菌最重要的工具。因此,要求大家必须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尤其是油镜,避免损坏。 1识别油镜:95╳、100╳、HI、OeL。 2对光:自然光用平面反光镜,人工光用凹面反光镜;先用低倍镜对光,次用高倍镜。 对好光源后,染色标本将聚光器升高,光圈放开。 3、调节焦距:选一张细菌染色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用推进器固定,用低倍镜先找准物象,再用高倍镜看清物体,于标本上加镜油一滴。 ⑴用眼从侧面观察,转动粗螺旋调节器,将油镜头徐徐下降浸入其中,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油镜。 ⑵用左眼从接目镜观察,徐徐向上转动粗螺旋调节器,见模糊物象后,再用细螺旋调节器,直到物象完全清晰为止。 4、显微镜的保护: ⑴所有的光学部分结构都不能用手指、普通布擦拭,用过的油镜头应立即先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拭,再用干擦镜纸擦去二甲苯,以防二甲苯镜头上的固定胶,致使镜片脱落。 ⑵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应避免日光直射。避免接触强酸、强硷、氯仿、酒精。 ⑶显微镜用毕,将物镜转成品字形并下降集光器和镜筒,用软布擦拭各部件后覆盖于接目镜上,双手端平送入镜箱内。置于干燥处,以防受潮。

微生物与免疫学试题

C h a p10:细菌学概论1细菌结构中,最耐热的是: E A. 荚膜 B. 繁殖体 C. 中介体 D. 鞭毛 E. 芽孢 2有关鞭毛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别 B. 某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C.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D.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 以上均是 3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C A. 真菌 B. 螺旋体 C. 支原 D. 衣原体 E. 革兰氏阴性菌 4关于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所作出的贡献,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E A. 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B. 巴斯德首次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C. 弗莱明发现青霉菌产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D. 柯霍先后分离出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 E. 琴纳分离出天花病毒 5关于细菌芽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 杀灭芽胞是判断灭菌彻底的指标之一 B. 抵抗力强

C. 是某些细菌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 D. 是细菌的繁殖器官 E. 在体外营养不良时易形成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B A. 脂多糖 B. 磷壁酸 C. 肽聚糖 D. 胆固醇 E. 几丁质 7细菌的繁殖方式是:E A. 以上都不是 B. 有丝分裂 C. 复制 D. 孢子生殖 E. 二分裂 8关于大肠埃希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错误的是: D A. 外膜 B. 肽聚糖 C. 脂蛋白 D. 磷壁酸 E. 脂多糖 9最先创用固体培养基将细菌进行培养的科学家是:A A. 德国的柯霍 B. 英国的李斯特 C. 荷兰的列文虎克 D. 俄国的伊凡诺夫斯基 E. 法国的巴斯德 10描述大肠埃希菌生长速度时常用的时间单位是: A A. 分钟 B. 秒 C. 小时 D. 周 E. 天 11下列哪种细菌具有异染颗粒? E A. 流感杆菌 B. 绿脓杆菌 C. 伤寒杆菌 D. 百日咳杆菌 E. 白喉杆菌 12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B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实验—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 摘要: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牛血清白蛋白(BSA)注入到健康动物例如鼠、兔的 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抗血清,是指含有免疫蛋白的血清。抗体效价指抗体的物理状态及其在体内滞留时间,以其与抗原反应的多少来表示其免疫效果。此次实验主要是进行小鼠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抗血清的制备过程,并通过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进行抗体效价检测。 关键字:牛血清白蛋白(BSA) 抗血清抗体效价免疫 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一共分为三个分实验: 实验一:免疫 实验二:抽血、放血,分离抗血清 实验三:ELISA测定抗体效价 实验一:免疫 一、抗血清制备的原理 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注入到健康动物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二、目的 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实验仪器:1mL 注射器,酒精棉球,剪刀 材料:家兔,小鼠 试剂:3%~5%苦味酸溶液或80%~90%苦味酸,牛血清白蛋白(BSA) 三、方法和步骤 1、动物编号 左前腿上部为1,左腰部为2,左后腿为3,头部为4,背部为5,尾基部为6,右侧从前至后依次为7、8、9。红色表示十位数,用黄色表示个位数。免疫前用金属编号牌固定兔耳,或用染料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

如下图所示抓取目标动物 家兔为300~600 μg/次(400),每次不超过2mL;小鼠为10~100 μg /次(10-20,20~40 μg / ml),每次不超过0.5mL。 小鼠腹腔注射 以左手抓住动物,使腹部向上,右手将注射针头于左(或右)下腹部刺入皮下,使针头向前推 0.5~1.0cm,再以45度角穿过腹肌,固定针头,缓缓注入药液, 为避免伤及内脏,可使动物处于头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与答案讲课教案

【A型题】 1.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噬菌体 D.支原体 E.放线菌 2.下列哪项不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非细胞内寄生 C.有核仁、核膜 D.无完整的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感 3.细菌染色法和固体培养基应用的奠基人是: A.Antony Van Leeuwenhoek B.Louis Pasteur C.Robert Koch D.Dmitrii Ivanowski E.Edward Jenner 4.首先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的科学家是:A.Louis Pasteur B.Robert Koch C.Paul Ehrich D.Kitosato Shibasaburo E.Joseph Lister 5.首次证明微生物能引起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的科学家是: A.Louis Pasteur B.Edward Jenner C.Robert Koch D.Antony Van Leeuwenhoek E.Alexander Fleming 6.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 一、选择题 【A型题】 1.使细菌细胞壁坚韧的细菌成份是: A.脂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E.外膜 2.有“拟线粒体”之称的细菌结构是: A.核质 B.质粒 C.细胞膜 D.中介体 E.细胞质 3.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培养多长时间形态比较典型?A.1~4h B.4~8h C.8~18h D.18~24h E.24~36h 4.与细菌革兰染色性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核质 C.细胞质 D.细胞膜 E.质粒 5.下列关于菌毛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与细菌运动有关 B.比鞭毛短 C.与致病性有关 D.与基因转移有关 E.具抗原性 6.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是:A.磷壁酸 B.LPS C.外膜 D.肽聚糖 E.脂蛋白 7.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8.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 A.切断β-1,4-糖苷键 B.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的联结 C.使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沉淀反应 [实验目的]:通过单向琼脂扩散测定待测血清Ig 含量 [实验材 料]: 打孔器 (1) 将溶解后的离子琼脂冷却到4 5 °C ,加入适 当浓度的抗原混 合均匀,吸取3—4毫升加在载玻片上,使其均匀布满载玻片 而又 不流失。 (2) 琼脂凝固后制成凝胶板,然后隔适当距离打孔。 (3) 在孔内滴加待测可溶性抗体。 (4) 将凝胶平板放入带盖瓷盘中,下面垫一湿纱布以保持湿度,置 于3 7 °0恒温箱中2 4小时,观察沉淀环。 单向琼脂扩散是一种定量试验,主要用来测定标本中各种免疫球 蛋白或补体成分的含量。 在孔中加入待测抗体使其向四周扩散,经一定时间后抗体与琼脂 中抗原相遇,在比例适宜处生成白色沉淀环。 沉淀环直径与抗体浓度成正比。根据测试样品沉淀环直径的大 小,可从已知的标准曲线中查出样品中抗体的含量。 实验二 [实验名称]: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妊娠试验) [实验目的]:测定待检尿液中是否含HC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诊断妊娠 [实验材料]:孕妇尿液、非孕妇尿液、HCG 致敏乳胶抗原、抗HCG 血清、载 实验一 1%离子琼脂、白喉类毒素、白喉抗毒素、载玻片、毛细吸管 [试验步骤]: [实验结果]: (沉淀环直径) 测量沉淀环直径: 毫米 [实验分析]

玻片等 [试验步骤]: (1)取一片载玻片,标记出左右。 (2)在载玻片左侧加一滴待检尿液,右侧加一滴非孕妇尿液。 (3)在两侧尿液中分别加一滴抗HCG血清,摇动混匀2 —3分钟。 (4)在两侧液滴中分别再加一滴HCG致敏乳胶抗原,摇动混匀2 — 3分钟。 (5)观察判定结果。 [实验结果]:(凝集和非凝集的描述) 左侧(待检尿液侧)呈现均匀的乳状液状态,无凝集颗粒。间接凝集抑制阳性。 右测(非孕妇尿液侧)出现明显的凝集颗粒。间接凝集抑制阴性。 [实验分析]:(结合实验原理) 孕妇尿液中的HCG含量显著增高。尿液中的HCG与加入的抗HCG结合, 抗HCG被消耗,使得加入的HCG乳胶抗原不能再与抗HCG结合,不出现乳胶抗原间接凝集反应(凝集被抑制),所以液滴呈现均匀乳状液,为乳胶间接凝集抑制阳性反应。 非孕妇尿液中HCG含量极少,不足以抑制抗HCG与HCG乳胶抗原发生间接凝集反应,所以出现乳胶颗粒的凝集,为乳胶间接凝集抑制阴性反应。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噬菌体 D.支原体 E.放线菌 2.下列哪项不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非细胞内寄生 C.有核仁、核膜 D.无完整的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感 3.细菌染色法和固体培养基应用的奠基人是: A.Antony Van Leeuwenhoek B.Louis Pasteur C.Robert Koch D.Dmitrii Ivanowski E.Edward Jenner 4.首先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的科学家是:

A.Louis Pasteur B.Robert Koch C.Paul Ehrich D.Kitosato Shibasaburo E.Joseph Lister 5.首次证明微生物能引起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的科学家是: A.Louis Pasteur B.Edward Jenner C.Robert Koch D.Antony Van Leeuwenhoek E.Alexander Fleming 6.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 一、选择题 【A型题】 1.使细菌细胞壁坚韧的细菌成份是: A.脂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D.脂蛋白 E.外膜 2.有“拟线粒体”之称的细菌结构是: A.核质 B.质粒 C.细胞膜 D.中介体 E.细胞质 3.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培养多长时间形态比较典型?A.1~4h B.4~8h C.8~18h D.18~24h E.24~36h 4.与细菌革兰染色性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核质 C.细胞质 D.细胞膜 E.质粒 5.下列关于菌毛的论述错误的是: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 淀粉与微生物篇一:实验十分离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第十次实验分离产淀粉酶微生物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类 年级:20XX级 姓名: 学号:1007040085 20XX年XX月XX日 实验十分离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微生物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2、学习各种无菌操作技术,并用此技术进行为微生物稀释分离、划线分离接种。 3、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发分离微生物。 4、认识为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5、掌握分离产淀粉酶微生物的试验方法和步骤,了解产淀粉酶的微生物种类及形态。 二、实验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是寻找和发现有重要应用潜力的微生物的主要菌源。不同土样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一般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放线菌和霉菌。一般

在较干燥,偏碱性、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放线苗数量较多;酵母菌在一般土壤中的数量较少,而在水果表皮、葡萄园、果园土中数量多些。本次实验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应该取那些富含产淀粉酶的微生物的土样。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一种或某一类型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方法有 1、简单单细胞挑取法 2、平板分离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此次实验采取的是平板分离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结合,该方法操作简单,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原理包括: 1)稀释后的细胞悬液图不在平板上可以分离得单个菌株 2)在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酸碱度、温度与氧等)下培养微生物,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3)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纯培养。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等方法完成。 以淀粉作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未分离细菌,能产淀粉酶的细菌能生长,且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淀粉不透明,被消化后变透明),则产淀粉酶微生物被分离出来。本实验

2018年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1、MIC概念 答:MIC即最低抑菌浓度,指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所需药物的最低浓度。 2、MIC的检测方法 答:连续稀释法,包括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和固体连续稀释法 +琼脂扩散法 3、药物体外抗菌试验有哪些用途? 答: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活菌计数法、酚系数测定法 4、体外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答:①试验菌:标准菌株、临床菌株 ②培养基:质量的统一 ③抗菌药物:对试验的影响和避免影响的方法(溶解、pH、杂质、及时中止杀菌效应等) ④对照试验:试验菌对照、已知药物对照、溶剂及稀释液对照 1、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主要有哪些项目? 答: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口服药及外用药的微生物学检查 2、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应怎样进行? 答:加灭活剂、微孔滤膜、稀释法、离心沉淀 3、如何测定药物中的细菌总数? 答:琼脂倾注平皿计数法:稀释药物→取一定量稀释液和55℃琼脂混匀→37 ℃24-48小时→计数平板内菌落

4、大肠埃希菌的检验要点 答:1、革兰阴性杆菌;2、EMB平板上黑色有金属光泽菌落;3、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产酸产气、IMViC试验:++-- 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要点 答:1、葡萄串状排列革兰阳性球菌;2、金黄色色素;3、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 1、药物生产过程中如何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药物? 答:①加强药品生产管理:药物生产中的GMP ②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③使用合格的防腐剂 ④合理包装和保存等 2、为什么要实施GMP制度? 答:减少药品生产中存在的,而成品检验又不能完全防止的危险。 3、药物变质的表现有哪些? 答:①有病原微生物存在 ②有微生物毒性代谢物存在 ③有可观察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④微生物总数超标 ⑤无菌制剂有菌 4、影响药物变质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污染量 ②营养因素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试卷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试卷(临药专业)? 出题人:王雅帆 一、单选(每题一分,共20分) 1.A群链球菌的粘附物质是(D) A.外膜蛋白 B.肽聚糖 C.壁磷壁酸 D.脂磷壁酸 2.有关荚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与细菌致病力有关 B.与细菌的生长能力有关 C.与细菌的变异有关 D.与细菌的分裂有关 3.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B) A.特异多糖 B.脂质A C.脂多糖 D.核心多糖 4.结核和布鲁斯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为了抵抗它们的感染主要依靠哪类效应T细胞(A) A.CD4+Th1 B. CD4+Th2 C. CD4+Th3 D. CD8+CTL 5.属于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B) A.潜伏期长 B.平台期长 C.抗体倍增时间长 D.血清中以IgM为主 6.下列是胞内寄生菌的是(A) A.麻风杆菌 B.破伤风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霍乱弧菌 7.肺炎链球菌培养一段时间,其液体培养基的特点为(C) A.先清后浊 B.先浊后清 C.由清至浊再清 D.由浊至清再浊 8.淋病奈瑟菌与脑膜炎奈瑟菌的鉴别通过(B)来实现 A.淋病奈瑟菌分解麦芽糖脑膜炎奈瑟菌不分解 B.脑膜炎奈瑟菌分解麦芽糖淋病奈瑟菌不分解 C.淋病奈瑟菌分解菊糖脑膜炎奈瑟菌不分解 D.脑膜炎奈瑟菌分解菊糖淋病奈瑟菌不分解 9.下列属于B细胞表面的且与ITIM有关的是(D) A.BCR-Igα/β B.FcγRⅠ C.CTLA-4 D. FcγRⅡ 10.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它的合成依赖(C) A.IgG IL-4 B.IgG IL-2 C.IgE IL-4 D. IgE IL-2 11.由EHEC引起的血性结肠炎的主要血清型为(C) A.O151H7 B.O157H17 C.O157H7 D.O151H17 12.霍乱弧菌(B) A.耐酸不耐碱 B.耐碱不耐酸 C.酸碱都不耐 D.既耐酸也耐碱 13、嗜盐性的细菌是(A) A、副溶血性弧菌 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霍乱弧菌 14、细菌壁含有大量脂质的是(C) A、沙门菌属 B、弧菌属 C、分枝杆菌属 D、志贺菌属 15、下列关于SSPE不正确的是(D) A、全称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B、患者在1~2年内昏迷死亡 C、患者大脑功能发生渐进性衰退 D、是麻疹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16、在胞质和胞核内均可见嗜酸性包涵体的是(D) A、伤寒杆菌 B、麻风杆菌 C、流感病毒 D、麻疹病毒 17、BCR活化的第一信号为(A) A、经Igα/Igβ链传入的活化信号 B、经CD3分子传入的活化信号 C、经CD28分子传入的活化信号 D、经CD19传入的活化信号 18、TD-Ag引起的体液免疫中,Th细胞与B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为(A) A、CD40L和CD40 B、CD4和CD28 C、CD28和CD4 D、CD4和B7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如水平过低可导致 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____________性而缺乏 ____________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3.经典的Ⅰ类基因和Ⅱ类基因的二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 4.CK通常以___________的方式作用于产生CK的细胞本身,或以___________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 5.TCR-CD3复合体中,TCR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CD3分子则通过胞浆内的______________结构,将抗原信号转导到细胞内。 6.细菌结构中缺乏_____________,称为细菌L型。 7.肠热症主要由______________引起。 8.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是________________。 9.汉坦病毒是_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 10.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异嗜性抗原 2.单克隆抗体 3.细胞因子 4.败血症 5.微生态失调 三、单选题:从下列A、B、C、D 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英文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A.出生时即具有 B.反应迅速 C.特异性 D.无记忆性 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类毒素免疫动物的免疫血清制成 B.注射前需作皮肤试验 C.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D.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3.下列哪类Ig升高可提示机体近期感染() A.IgG B.IgM C.IgE D.IgA 4.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血清中升高的补体成分是()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践教学)实验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践教学) 实验报告 组长:********** 组员:********** 二零一二年四月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一般培养基的制备原理及要求,掌握培养基酸碱度的测定,熟悉一般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和各种器皿灭菌方法。 (二)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方法,掌握细菌抹片的制备方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及油镜的使用方法,并认识革兰氏染色的反应特性。(三)掌握学习用微生物学原理诊断疾病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二、实验用品 (一)器材 量筒、烧杯、电子天平、漏斗、三角烧瓶、空试剂瓶、玻璃棒、玻璃平 皿、刻度吸管、pH试纸、纱布、脱脂棉、天平、电炉、试剂瓶瓶塞、扎 绳、放大镜、包装纸、洗耳球、酒精灯、载玻片、火柴、吸水纸、剪 刀、记号笔、接种环、注射器、镊子、钳子、毫米尺、培养箱、水浴培 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油镜 (二)试剂及材料 肘胨、蛋白胨、猪胆盐、氯化钠、琼脂、乳糖、0.01%结晶紫水溶液、 0.5%中性红水溶液、血清、胰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氢氧化钠、盐 酸、牛血清、革兰氏染色液、蒸馏水、小白鼠、病猪内脏 三、实验步骤 (一)培养基的制备 (所有用到的器皿都已121℃高压灭菌15~30min,倾注平板在无菌操作台内完成,并放在无菌操作台内) 1、麦康凯培养基 (1)组成:蛋白胨17g、肘胨3g、猪胆盐5g、氯化钠5g、琼脂17g、乳糖10g、0.01%结晶紫水溶液10ml、0.5%中性红水溶液5ml、蒸馏水1000ml

(2)方法:将蛋白胨、肘胨、猪胆盐和氯化钠溶解于400ml蒸馏水中,调节pH至7.2。将琼脂加入600ml蒸馏水中,并加入乳糖,加热熔化。将两 液混合,分装于烧瓶内,用纱布、扎绳等捆好后,121℃高压灭菌 15~30min。待冷却至50 ~ 55℃时,加入结晶紫和中性红水溶液,摇匀后倾注平板。 注:结晶紫和中性红水溶液配好后需经高压灭菌。 2、血清平板 (1)组成:营养琼脂、牛血清 (2)方法:将灭菌的营养琼脂加热熔化,冷却至45~50℃时,加入牛血清,并混匀,倾注平板。 注:不得将牛血清一并加入后再灭菌。 3、LB培养基 (1)组成:胰化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琼脂15g (2)方法:在950ml蒸馏水中加入胰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琼脂和氯化钠,调节pH至7.4,加热熔化,分装于瓶中,用纱布、扎绳等捆好后,121℃高压灭菌15~30min。待冷却至50 ~ 55℃时,倾注平板。 4、液体培养基(在LB培养基的基础上,装入大试剂瓶中,不加琼脂,不分 装) (二)病料取材 在病猪死亡后,首先用显微镜检查其末梢血液膜片中是否有炭疽杆菌存 在,未发现,则立即用消毒的器械对其进行生理解剖,观察其病理特征 现象,取出病猪的十二指肠、胃、肝脏三处的组织物,并注意组织的完 整性,用储物袋密封保存。 (三)细菌粗培养

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完整版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机体的免疫功能:①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②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发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凋亡细胞(恶性肿瘤);③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自身免疫病)。 2、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3、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比较 4、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APC)来提呈;②活化增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等)和记忆细胞;③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 5、适应性免疫的三个主要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6、关系:固有免疫往往是适应性免疫的先决条件;适应性免疫的效应分子可大大促进固有免疫应答。 7、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第二章免疫器官组织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中枢免疫器官(中枢淋巴器官或一级/初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筛选与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和骨髓,在鸟类还包括腔上囊(法氏囊)。 3、骨髓: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是机体内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既中枢又外周) 4、骨髓的功能:(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2)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5、造血干细胞:(1)造血干细胞的特点:自我更新和分化;(2)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CD34、CD117(c-kit)、Lin-(谱系阴性)。 6、 造血干细胞(HSC ) SCF 淋巴样干细胞 IL-7 IL- 7 IL-12 SCF IL-11 IL-3 IL-15 髓样干细胞 B 细胞 T 细胞 NK 细胞 SCF IL-3 IL-3 EPO TPO G-CSF M-CSF IL-5 IL-4 红细胞 血小板 中性 单核 嗜酸性 嗜碱性 粒细胞 巨噬细胞 粒细胞 粒细胞 7、胸腺:是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 8、胸腺的结构:(1)皮质:多为未成熟T 细胞(胸腺细胞),并有胸腺上皮细胞(TEC )、巨噬细胞(M ?)、树突状细胞(DC );(2)髓质:大量胸腺上皮细胞,疏散分布的较成熟的胸腺细胞、M ?、DC ,常见合氏小体(胸腺小体)。 9、胸腺微环境:胸腺微环境由胸腺细胞、胸腺基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共同组成。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最重要的组分,这些细胞以两种方式参与胸腺细胞的分化:(1)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2) 细胞-细胞间相互接触。 10、胸腺的功能:①T 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场所;②免疫调节;③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 11、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次级淋巴组织)是成熟淋巴细胞(T 、B 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后启动初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12、淋巴结的结构: 13、淋巴结功能:①T 细胞和B 细胞定居的场所(T 占75%,B 占25%);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③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④过滤作用。 14、脾(是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自骨髓开始造血后演变成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①T 细胞和B 细胞定居的场所(T 占40%,B 占60%);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③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④过滤作用。 浅皮质:非胸腺依赖区,B 细胞定居场所,淋巴滤泡 深皮质:胸腺依赖区/副皮质区, T 细胞定居场所 皮质淋巴窦 皮质 淋巴结 髓质 髓索:含B 、T 、浆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髓窦:巨噬细胞相对较多,滤过作用。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作业 在线

1.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易发生() 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自身免疫(病)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经外毒素脱毒制成 B 只能中和外毒素 C 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D 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关于TI-Ag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产生抗体不需T细胞辅助 B 只有B细胞表位 C 不引起细胞免疫 D 可引起再次应答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下列大分子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A 蛋白质 B 多糖 C 核酸 D 类脂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关于TD-Ag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产生抗体不需T细胞的辅助 B 只能引起体液免疫 C 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D 具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6.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 分子量大小 B 表位性质 C 结构复杂性 D 化学组成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7.对SIgA的错误描述是() A 是黏膜局部抗体 B 其SP能保护SIgA不被蛋白酶水解 C 初乳中含量最丰富 D 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8.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A 出生时即具有 B 反应迅速 C 特异性 D 无记忆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9.新生儿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得的Ig是() A IgG B IgM C SIgA D IgD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0.对抗原特异性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 A 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系 B 与相应抗体结合 C 与相应效应淋巴细胞结合 D 与MHC结合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1.免疫稳定功能失调易发生() 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自身免疫(病)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2.固有性免疫的特征是() A 通过遗传获得 B 特异性 C 反应缓慢 D 有记忆性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微生物实验报告细菌

微生物实验报告 题目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年级专业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实验者 学号 小组 成员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长的基本营养条件,熟悉培养基的类型,学习并掌握培养基的原则与方法。 2.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了解并比较细菌在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特征。 4.学习并掌握空气及人体细菌检测学方法。 5.掌握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以及革兰染色法,熟悉不同类型细菌的基本形态。 6.掌握糖发酵实验、抗菌素敏感性实验和血浆凝固酶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7.从脓汁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和检测出病原体。 二、实验器材 1.培养基的制备:干粉培养基、天平、蒸馏水、称量皿、药勺、锥形瓶、量筒、电炉、试管、洗耳球、试管筐、移液管、棉塞、牛皮纸、橡皮筋、手套、石棉网 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琼脂培养基、酒精、碘酒 3.细菌的分离培养:脓汁标本、粪便标本、伊红美蓝平板、营养琼脂平板、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 4.细菌的纯培养: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斜面培养基 5.细菌的形态学检测:斜面培养物、营养肉汤、生理盐水、镜油瓶、拭镜纸、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革兰染色试剂、液体培养基 6.细菌的生化试验:葡萄糖发酵管、乳糖发酵管、接种针、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菌液、营养琼脂平板、接种环、药物纸片(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玻片、兔血浆、生理盐水 7.细菌的血清学试验:玻片、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生理盐水、接种环、酒精灯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称量琼脂粉→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罩上硫酸纸、牛皮纸→用橡皮筋扎好→放入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灭菌 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 2.1空气的细菌学检查 每组1个营养琼脂平板,选择实验楼女厕所→将平板盖打开,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边→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5分钟→平板倒扣盖上→作标记→37℃温箱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2.2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 甲丙常规洗手,乙丁标准洗手。甲和乙、丙和丁分别共用1个平板按下图在普通平板上接种手指上的细菌。第1格为洗手前,第2格为洗手后,第3格为消毒后,第4格空白对照。 3.细菌的分离培养 3.1 实验方法 平板划线法:借助于划线,将混杂的多种细菌,在平板表面分散成单个细菌,并固定在某一点上。培养以后细菌各自分裂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单菌落)。 3.2实验步骤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本科) 实验室: 姓名: 学号: 班级: 海南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编写 二OO四年四月

第一次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一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的观察 实验二微生物的分布 【结果记录及判定】 实验一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的观察 1、细菌正常形态及特殊结构的观察及记录(示教):绘图并描述 形状:形状: 排列:排列: 染色性:特殊结构: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芽胞 形状:形状: 排列:排列: 特殊结构:特殊结构:肺炎链球菌荚膜伤寒沙门菌鞭毛 形状:形状: 排列:排列: 特殊结构:特殊结构:炭疽杆菌脑膜炎球菌 2、病毒包涵体观察及记录(示教):绘图并描述 描述: 狂犬病毒包涵体(H-E染色) 3、真菌的形态观察及记录(示教):绘图并描述

形状:形状: 排列:排列: 特殊结构:特殊结构:白假丝酵母菌皮肤癣菌 4、革兰染色法结果观察及记录:绘图并描述 形状:形状: 排列:排列: 染色性:染色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实验二微生物的分布 结果记录: 1、空气中的细菌 种类(种):数量(个): 2、水中细菌数检测 (1)自来水中细菌的种类(种):数量(个): (2)污水中细菌的种类(种):数量(个): 3、物品和手指上的细菌检查(记录本人结果) 物品表面的细菌种类(种):数量(个): 手指表面的细菌种类(种):数量(个): 结论: 成绩:_________________ 批改教师签名:____________ 批改时间: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三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实验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实验五消毒、灭菌、除菌 【结果记录及判定】 实验三微生物的培养 1、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分区划线接种法),生长现象为: 2、纯种细菌接种技术 (1)琼脂斜面接种培养,大肠埃希菌生长现象: (2)液体培养基接种法,大肠埃希菌生长现象: (3)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技术 ①标本名称:大肠埃希菌半固体培养基②标本名称:痢疾志贺菌半固体培养基 穿刺线:穿刺线: 培养基:培养基: 结论:结论: 3、沙保弱琼脂平板上的真菌菌落观察及描述(示教): 类酵母型菌落: 丝状菌落: 实验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实验五消毒、灭菌、除菌 一、紫外线灭菌法(示教) 玻璃盖遮住平板的一半 现象:现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