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秋季历史综合练习3暨单元测试1 未打印

高二秋季历史综合练习3暨单元测试1 未打印

高二秋季历史综合练习3暨单元测试1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类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

2.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3.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4.“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5.近代一位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这反映出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6.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A.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新政——预备立宪

B.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新政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新政——预备立宪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维新变法~辛丑条约~新政

8.清朝第一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说到:“轮船之为便利,天下所共知也。愚劣如湘人,亦习焉而知其利。是以十年以前,阻难在士绅;十年以来,阻难专在官。凡三次呈请……独不准百姓置造”。这种现象开始改观是在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9.同治年间(1861—1875年),清朝统治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有所增长,士大夫阶层将其称为“同治中兴”。然而西方学者对其评论道:“同治中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一评论的历史依据是

A.清朝统治者仍固守天朝上国的心态B.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思想

C.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D.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扼杀

10.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4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B.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民国初期轻工业发展迅速D.1929—193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11.“虽然现在这一事件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当时清朝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条约规定的严重性。”这一事件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并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该“暴乱”是

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13.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中法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4.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蒙D.建立民主政治

15.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16.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17.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B.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C.《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18.李福明办有一个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A.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B.外国资本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势力阻碍

1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

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

C.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20.图l与图2相比,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的共同作用是

①推动了中国工业化②新阶级的诞生③实现了富国强兵④推动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1.下列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救亡图存B.发展资本主义C.政治民主化D.反封建统治

22.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3.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实施“预备立宪”。下列对“预备立宪”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与戊戌变法追求的政体形式相同B.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相同

C.反映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背离D.是企图消除革命的政治骗局

24.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25.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26.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某位人士自我评价说:“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这位名人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B.曾国藩C.李鸿章D.康有为

27.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进程中,“体用之争”影响后世几十年。属于“体用之争”论争双方的是

A.弛禁派严禁派B.洋务派顽固派C.维新派洋务派D.革命派立宪派

28.某历史学家认为:“严格说来,□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

29.“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A.17世纪前期B.18世纪前期C.19世纪前期D.20世纪前期

30.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3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l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32.林则徐致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B.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

C.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D.林则徐谙熟英国的政情

33.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责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34.《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35.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6.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7.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38.1935年林语常曾痛心疚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39.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

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

40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41.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②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

③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2.下面是“1872—1894年的中外贸易货值示意图”(以海关两为单位)。准确的解读是

A.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B.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

C.中国的进出品结构趋向合理D.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A.外商企业的出现始于鸦片战争B.在华外资工业都是轻工业

C.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是合法的D.当时中国是外企一统天下

44.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B.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45.陈旭麓先生说:“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1860年)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新陈代谢”是指: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B.清朝统治阶级内觉醒出现“变局论”

C.中国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D.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材料分析题(共55分)

4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8分)

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丈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砚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有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勖、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与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行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3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1分)

(1)

(2)

47.(1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l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l

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3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3分)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4分)

(1)

(2)

(3)

48.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太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辆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纷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型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天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样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纷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材料三:旧时妇女织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扎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坠落。

——方洪凯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15分)

(1)

(2)

(3)

49.一百多年来,围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人们的认识是不同的:(20分)

材料一:西太后:“变法乃素志”。“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光绪帝:“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力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复存观望。”康有为:

“杀几个一品大官,法就可以变……只要皇帝驾临乾清门大功可成。”

材料二:赫德:“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他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他吃了。”美国《纽约时报》l900年12月23日则说:“改革派在现实政治斗争中非常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人民的内心都憋着一股劲儿,并且人民的情感会被广泛地唤醒,而只有这种状况真正出现时,才会对改革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材料三:胡绳先生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说:“维新派是以庸俗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他们所承认和要求的只是渐进的变化……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治主张点滴的改良,否定革命,主张同旧势力妥协,否定决裂……因为他们所代表的资产阶级还离不开封建地主阶级,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是软弱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张开沅先生在《离异与回归一一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中说:“维新派在变法期间不太注意斗争策略,动作太快,触动面太宽,这样就树敌过多,使自己更加陷于孤立。……没有考虑到各项较大改革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由于民众缺乏理解而可能增加的反对。……他们爱国心切。因而急于求成。”

结合以上材料,就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评述以上观点。(15分) (不少于350字)

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9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5 DBCAB 6—l0 BACBA 1l—l5 ABCCC l6—20 BCDDC

21—25ADDCB 26—30 CBCCD 31—35 DCADC36—40 CDCBA

41—45 CDAAA

4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47.【解析】(1)材料一严复早期经历的大背景是鸦片战争后,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伴随着西学东渐,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严复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与洋务运动创办兴办新式教育有关,他在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的经历与洋务运动创建海军有关。

(2)严复主张“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治标”即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增强军事实力,“治本”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治标”是他与洋务派的相同点,“治本”是他与洋务派的不同点。

(3)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从以下方面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清政府的腐朽和固执成为改革的阻力,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改革者实力不足。

(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

(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诬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48(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

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15分)

评分标准:

1.前结构层次:考生完全读不懂材料,不能够提供一个有效信息,得0分。

2.单点结构层次:参考答案提供了6个有效信息点,考生只要答对其中的一个,就可以得2分。

3.多点结构层次:参考答案提供了6个有效信息点,考生答对了2个给4分,答对3个给6分。

4.关联结构层次:参考答案的第二层次提供了3个结论,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在第一层次的6个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考生只要能答出其中一个结论就可以得7-10分。

5.I抽象拓展层次:考生能够回答出第二层次的3个结论,因此对整个的近代经济生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得ll~15分。

49【例文】百日维新,何以来去匆匆?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当事人、旁观者、当代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各自的划断。我认为,变法的失败既有其必然的原因,也有其策略的失误,还有其特殊的因素。

首先,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消极、抵制所至。尽管西太后声称“不内制”,但是,她依然顽固坚持专制体制,警告光绪帝不得有“更衣冠、易正朔”等数典忘祖的仃为。而透过光绪帝所言“积习相沿,因循玩懈”和康有为提及“杀几个一品大官”,可以看到来自中央和地方对变法的消极和抵制。事实上,维新派兴西学、废八股、裁撤冗官闲衙等举措,触及了官僚集团利益,最终遭到那拉氏为首的顽固势力的镇压。

其次,维新派缺乏斗争策略是造成变法失败内在原因。与胡绳先生所言维新派与旧势力“妥协”和“钦弱”相反,维新派恰恰在策略上过于激进和草率。康有为错误地以为只要依靠光绪帝“杀几个一品大官,法就可以变”。在西太后掌握大权,守旧势力和传统观念十分强大的当时,改革难度和阻力绝非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百多天内,他们通过光绪帝颁布一百多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诏令。显然已经超越了当时的社会承受力。作为旁观者的赫德和现代学者张开沅都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尽管爱国心切,但是由于策略的失误,缺乏从政经验,最终断送了维新的事业。

再次,当时中国社会内部尚不完全具备变法成功的基本条件。《纽约时报》认为改革派“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这种认识看似合理。但是,这也是从美国的视角——自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来分析的。事实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步履维艰,资产阶级力量微不足道。这就决定了维新派必然缺乏充分的社会基础。尽管维新派在各地通过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等方式宣传维新思想。但是都仅仅局限于官绅、士林阶层,并没有也不可能发动下层民众。因此当变法遭到顽固派的抵制和镇压的时候,维新派纵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而胡绳先生从阶级分析角度的认识恰恰切中要害:“维新派……还离不开封建地主阶级”。维新派既得不到统治集团的支持,有得不到下层民众的理解,这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级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这些恰恰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所必备的历史前提。

历史是复杂的,对于历史问题的分析要从当时的时代特征出发,进行多视角的综合分析。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刺激下仓促推行的,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众对变法的理解、统治集团对变法的态度、改革派的斗争策略等角度而言,这场变法的失败是不言而谕的。但是,这绝不可能抹煞这场运动历史功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