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重点提纲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重点提纲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重点提纲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重点提纲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整理版知识讲解

17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 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5.城镇化 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 型曲线: 3)“S”

精选-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B )。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人口规模B.空间规模C.居住形式D.产业结构 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发明蒸汽机B.汽车的出现 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D.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A )。A.市场推动型B.地方推动型C.辐射扩散型D.外资促进型 6、以下四项中,( D )项不是城市化。 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 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 A.20%;35%;50% B.30%;30%~70%;70%一90% C.25%;40%;60% D.40%;40%~80%;80%~95% 8、(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 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B ) A.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B.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C.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 D.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2、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

1、城市规划领域中城市得内涵就是什么? 答:从城市规划得角度而言,城市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有效利用为特征,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得,通过规划建设而形成得集人口,经济,科学技术与文化于一体得空间地域系统。这一概念涵盖四个方面得含义:(1)城市得人本性,城市就是为人得福利提高,人得能力建设而存在得;(2)城市得聚集性,城市就是最节约得空间资源配置形态;(3)城市规划得必要性,城市规划就是实现科学管理得有效方式;(4)城市得多元性,城市就是区域得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规划得内涵就是什么? 答:城市规划就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得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二进行得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发展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与进行各项建设得综合部署与全面安排。城市规划就是建设城市与管理城市得基本依据,就是保障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与土地合理利用得前提与基础,就是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得重要手段之一。 3、城市发展得规律有哪些? 答:(一)城市现代化得发展规律1、人口大量城市化2、产业不断高级化3、社会结构逐步优化4、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二)城市发展得空间变化规律1、城市空间聚集2、城市空间扩散3、集散与扩散得统一(三)城市集群得发展规律 4、城市规划得发展趋势如何? 答:1、宏观研究得拓展与微观研究得深入2、将时间要素引入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3、多种学科交叉推动城市规划发展 5、城市规划得学科如何定位? 答:城市规划学科从实践中产生并服务于实践,对城市发展中实际问题得解释与解决就构成了规划学科存在得意义与价值基础。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形成与发展得目得就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得种种弊病,即城市问题。城市规划就是以城市及其空间为研究对象得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城市及其空间发展得控制与引导就是城市规划学科得本质与核心。 6、城市规划得作用有哪些?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需要完成得任务就是什么? 答:作用:(1)规范城市土地开发秩序(2)引导市场达到规划目标(3)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任务:(1)保证城市规划按照合理得程序进行科学得编制,修订与实施,使城市有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建设(2)通过审批管理与规划立法以及一系列规章制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名词解释: 1. 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城市规模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13.城市用地 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18.区域规划 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 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 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19.国土规划 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也是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 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条件,对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性计划,是编制中、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 2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40.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41.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48. 城市功能 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60. 近期建设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81.城市性质 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1)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 结构布局:以宫殿为中心组成中轴线构成城市的骨架; 平面布局:以宫城的内城为中心,其外再建外城。 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齐整的道路系统。 ?(2)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2、案例:1)长安城规划布局特点: 总体布局:总体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中轴对称;宫城居中偏北,宫城之南的皇城,集中布置官府机构及官办手工业作坊与军营。宫城、皇城东西南三面为居住坊里,用城墙分隔,以体现“官民不相参’’的思想。 道路系统: 完整的方格网的棋盘式道路。 宽度极大,纯交通性道路。

分为全市性的干道及坊里内部的地区性道路。 里坊 管制严格,面积大; 在建城时巳划定,然后逐步填满; 坊里中有很多大的府第及寺庙。 商肆 集中设置东市和西市,对称布置。 大小与附近的坊里相同,但内部呈井字形,宽度不大。 市中设有管理机构,管平价、收税及治安。同样的商店,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 2)开封规划布局特点:总体布局 总平面为正方形,但不甚规整,三套城墙。 宫城居正中,为皇室办公、居住服务,城南正门为宣德门是城市中轴线的起点。 内城又称里城,呈不规则方形,主要布置衙署、寺观、民居、商店、作坊等。 最外为罗城,又称外城,呈不规则的方形,主要作防御之用 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基本上是方格网形,但不对称、不规整。 道路宽度小,主要街道宽40—50m。 道路与商业街相结合。 居住区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 &1 ▲城市的概念 (1)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2)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区别于农村不仅在于人口规模、密度、景观等方面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 (3)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4)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5)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一社会复合巨系统。 ▲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它包括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空间环境子系统以及要素流动子系统。 ▲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集聚效益是城市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当今城市地域的新类型包括大都市区、大都市带(戈特曼)、全球城市区域。 大都市区:美国最早采用 加拿大——国情调查大都市区;英国——标准大都市劳动区、大都市经济劳动区; 澳大利亚——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瑞典——劳动—市场区;日本都市圈 大都市带: 1)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至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 2)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斯堡的大湖大都市带 3)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4)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 5)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工业集聚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 6)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 全球城市区域: 以全球城市为核心,多核心的城市扩展联合的空间结构,多中心之间基于专业化的内在联系,各自承担不同角色。 &2 ▲人类活动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空间上、种类上、数量上)。聚落因其基本职能、结构特点、所处地域的不同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城市规划原理

考试内容: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讲城市、城市化与城市规划概述 1、城市化定义、分类及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 一、什么是城市? 城: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市:交易的场所,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制设立的市和镇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人口规模、密度、产业结构、从事职业等等 二、什么是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 土地城市化: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变 城市化水平= 或者= 三、城市规划定义 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规划? 部署、安排、计划 规划什么? 发展目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其他建设:交通、绿地等等 四、为什么要做城市规划? 以人生规划为例:人生定位,人生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 2、我国城市规划体系有几大系统p48 3、城市规划技术系统包含哪些方面?p57 4、“一书两证”p58 5、有关新型城镇化的讨论:过去的城镇化有哪些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新”指的是什么?有哪些挑战? 背景:李克强的讲话与发文 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 乐观派:前景:a 投资拉动b 内需拉动c 技术进步d 生活品质e 现代文明 建议:“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户籍制度改革 b 土地制度改革 c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 d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悲观派:问题:a 空心城市化b 耕地保护:18亿亩红线c 粮食安全:进口转基因粮食? d 就业问题 e 社会问题 f 环境问题 主张:a 把农民留在农村 b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c 农业规模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p48-p58

(完整word版)南京工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整理

梳理 一、城镇与城市化 1、城市规划调查的内容 1)自然条件下和历史方面的资料 2)技术经济方面的资料 3)建筑方面 4)城市环境方面 2、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的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3、对城市定义的基本理解应该基于三个前提: 1)城市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 2)城市的概念和定义是发展的(虚拟城市) 3)城市的定义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多角度) 4、城市的起源(血缘制和宗教中心说、权利维系与防御说、交换集市中心说) 5、城市的产生: 农业社会城市:规模小、数量职能有限、缓慢 工业社会:规模大、发展迅速 后工业社会:多中心、弹性化、分散化(信息社会) 6、城镇化(城市化)定义: 城镇化(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各国城镇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镇化的趋势及水平对指导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7.名词解释:城镇化水平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8、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城镇化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镇化水平高,农业人口减少。 9.城镇化水平三阶段(S型曲线) 起步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0%左右,生产力水平尚低 加速阶段,超过30%,60%+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二、城市规划的思想发展 1、城市田园理论 1)提出者:霍华德《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明日的田园城市》) 2)中心思想:以分散城市功能的角度解决人口聚集问题,在城市外围建设卫星城。 2、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 1)提出者:昂温 2)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峰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 3)形成过程:三代卫星城:卫星城,多功能半独立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新城) 4)特点:单一功能---多功能,半独立----完全独立 3、《雅典宪章》 1)提出时间:1933 2)代表组织:国际现代化建筑协会CIAM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A 、 居民点:人们为共同生活和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 一种基本形式 。 居民点的发展: 无固定居民点——固定居民点——城市型居民点 居民点的分类:城镇型居民点和乡村型居民点 1.产业结构: 2.人口规模: 3.景观类别: 4.物质构成: 5.承担职能: 6.生活方式、 B 、 城市产生的 主要原因: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分离) 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因: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C 、 古埃及时期城市对后世的影响 1.用地选择上,注重因地制宜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D 、 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人口数量、产业构成 和行政管辖 。 城市:以 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 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包括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E 、 我国城市界定的标准:城市是国家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一 般又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四个级别。 地级市:受省、自治区政府直接领导和管辖,一般均为设区的市。 县级市 :不设区的市,具有与县平行的行政地位 建制镇 :凡县政府所在地一般均可设镇;总人口在 2 万人左右的乡,其乡政府 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比重的 10%以上,非农人口最低限度为 2000 人可设 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条件可适当放宽。 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副省级城市 :哈尔滨、长春、沈阳、 京、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 F 、 城市发展三个时期 前工业社会 时期: 1.城市发展缓慢,延续时间很长; 政治中心,而非经济中心; 4. 少。 工业社会时期: 1.城市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城市数量、 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 后工业社会时期: 1.城市化波及整个世界,但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2.城市数量持续增多, 城市规模空前膨胀; 3.城市出现两极分化倾向,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专业化 非农业与农业 聚集与分散 高密度建 筑与低密度建筑 发达与不发达 中心与非中心 价值观念和基本素质 等:存在差别 春、 大连、成都、西安、武汉、济南、青岛、南 2.城市结构简单 3.城市主要功能是 城市处于自发发展阶段,进行系统规划的很 规模和经济总量的积累; 2.城市逐 3.城市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积累。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知识点汇集

考研知识点汇集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24座、第二批38座、第三批37座,共计99座.后来又增补了2座城市,它们犹如散嵌在祖国大地的颗颗璀璨明珠,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1.北京2.承德3.大同4.南京5.泉州6.景德镇7.曲阜8.洛阳 9.开封10.苏州11.扬州12.杭州13.绍兴14.江陵15.长沙16.广州 17.桂林18.成都19.遵义20.昆明21.大理22.拉萨23.西安24.延安 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 1.天津2.保定3.平遥4.呼和浩特5.沈阳6.上海7.镇江8.常熟 9.徐州10.淮安11.宁波12.歙县13.寿县14.亳州15.福州16.漳州 17.南昌18.济南19.安阳20.南阳21.商丘22.武汉23.襄樊24.潮州 25.重庆26.阆中27.宜宾28.自贡29.镇远30.丽江31.日喀则32.韩城 33.榆林34.武威35.张掖36.敦煌37.银川38.喀什 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 1.正定2.邯郸3.新绛4.代县5.祁县6.哈尔滨7.吉林8.集安 9.衢州10.临海11.长汀12.赣州13.青岛14.聊城15.邹城16.淄博 17.郑州18.浚县19.随州20.钟祥21.岳阳22.肇庆23.佛山24.梅州 25.雷州26.柳州27.琼山28.乐山29.都江堰30.泸州31.建水32.巍山 33.江孜34.咸阳35.汉中36.天水37.同仁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2001年8月10日) 1.凤凰 (国务院2001年12月17日) 2. 山海关 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1、区域理论佩鲁—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极化效应及扩散效应 2、经济学理论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以外的需要。为关键)服务性产业(满足本市的需要)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竞争和互相依赖 4、交通通讯理论古登堡—1960年—可达性—交通;迈耶—1962年—《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通讯。 5、经济全球化理论控制、管理—空间集聚;制造、装配—空间扩散 6、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工业化初期);相对集中(工业化成熟期)—工业化社会(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 相对分散(后工业化初期);绝对分散(后工业化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郊区人口增长占主导)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期末考试重点2014最新

雅典宪章》共分八章: 1)城市发展受地理、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城市与周围地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区域观点 2)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功能分区 3)居住区应选用城市的最好地段,在不同地段根据生活情况制定不同的人口密度标准,在高密度地区应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距离较远的高层住宅。 4)工业必须依其性能、需要进行分类,选址时应考虑与城市其他功能的相互关系。 5)利用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机会开辟城市游憩用地,同时开发城市外围的自然风景供居民游憩。 6)城市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街道系统并实行功能分类,适应城市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 各功能区位置的选择 7)城市发展过程中应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历史建筑的保护 8)每个城市应该制定一个与国家计划、区域计划相一致的城市规划方案,必须以法律保证其实现。规划的必要性与法律的保障 《雅典宪章》存在的问题:过于死板的功能分区、分隔的措施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使复杂、丰富的城市生活走向单一化,与人类心理需要相背;绝对的分区使居住远离工作,扩大了城市的交通量,使极为拥挤的城市交通随着交通工具的革命而日益恶化。 关于居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人口密度的划分无法适应原有的社会结构,忽略了城市的地方性,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盛行。 1,城市规划技术系统 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两个基本层面 战略性发展规划:指导性框架 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实施性发展规划:是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地块开发控制(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对于开发行为具有法定约束力,又称为法定规划,必须遵循法定的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序 一、城市规划层面及其内容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基本层面 发展战略:指导性框架 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城市规划原理2重点

第一章 1、城市的概念: 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 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2、 城镇与乡村的本质特征的区别: 1)产业结构:城镇以非农业生产的产业为主 2)人口规模:城镇人口规模比乡村大 3)物质构成:城镇具有给排水﹑电力电讯﹑供暖供热﹑街道广场﹑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4)职能:城镇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的中心 5)景观:城镇有比乡村大得多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 3、城市的特征 密集性:人的密集,物质和资本的密集,文化的密集 高效性:高效率,高效益 多元性:多功能○ 1城市功能: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是城市生命力之所系。○ 2城市:物质实体,经济实体,社会实体,文化实体 多类型:○ 1工业城市○2交通港口城市○3商贸城市○4科研﹑教育城市○5综合中心城市○6县城○7特殊职能的城市 外在性:一个人或一群人(制造者)的活动对其他人(接受者)的行为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的接受者往往无意加入制造者的活动,但却要承担坏影响(如环境污染)的代价或享受好影响的收益。 4、 城市规划学 城市化(Urbanization )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80—98)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5、 城市化的测度的方法 ○ 1单一指标法 ○ 2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某一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Y(PU)——城市化水平 W ——农业人口 V ——非农业人口 N ——区域总人口 体现了人口在经济活动上的结构关系,较准确的把握了城市化的经济意义和内在动因,反映了生产方式变革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性较强 ○ 3城市用地比重指标 ○4综合指标法 N V W V V Y =+=

北方工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

北方工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北方工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的内容,具体内容:为了帮助考生全面的了解北方工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一讲城市、城市化和城市规划1、城市的实质... 为了帮助考生全面的了解北方工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讲城市、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1、城市的实质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城市是一种社会的活动方式 2、城市的特征 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3、城市化的三种模式 初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大城市连绵区,吸纳劳动力 过城市化现象农村人口过度涌向大城市,超过城市的容量,形成贫民

窟 逆城市化现象非城市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接近或超过城市水平,城市人 口向郊区发展 第二讲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1、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意义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把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一种社会现象 提出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 提出解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2、《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四大功能是什么? 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3、我国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 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4、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要点 第一章 1.人类第一次大分工: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2.人类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 5.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6.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7.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8.人口按从事的职业一般可以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分为城镇人口和农业人口。 9.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自然增长率)。 (2)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 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0.截止2009年,全国城镇人口按统计口径已达6.22亿,城镇化水平46.6%。 11.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 12.直到2030~2040年,中国的城镇化才会真正达到稳定阶段,届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城镇化稳定期70%~80%的一般水平。第二章 13.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的建设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14.《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15.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大量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16.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17.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马托斯。莫尔在16世纪提出的。 18.“田园城市”的理论是英国人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 19.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20.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 21.邻里单位是美国人佩里提出的。 22.全球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有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 间现象。 23.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城市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镇化。 第三章 24.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 25.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26.“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 27.规划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分析和决策过程,规划者通过增进对问题各方面的理解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并通过一系列决策保证既定目标 在未来能够得到实现。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5 卫星城镇规划理念及其发展阶段 29 建立卫星城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 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 在大城市外围建立既有就业岗位 又有教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 具有相对独立性 但是在行政管理 经济 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有较密切 的联系 与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般以农或绿带隔离 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发展阶段 卧城 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半独 立的卫星城镇 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 居民可就地工作 独立于主城的新城 具有就业机会 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多中心 敞开式的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 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 6 雅典宪章 的主要内容城市四大功能 居住 工作 游憩 交通 1 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 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2 建议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 3 建议新建居住区要多保留空地 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 要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 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 4 应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 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 车辆的行驶速度是道路功能分 5 城市的种种矛盾 是由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土地私有引起。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 要以区域规划为依据。城市按居住 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平衡后 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 7 马丘比丘 宪章的主要内容 33 1 认为实践证明《雅典宪章》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正确的 而且将继续起作用 如道路应接功能性质进行分类 改进交叉口设计等。 2 认为应把小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和制定交通流量的依据的政策 改为使私人车辆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 要注意在发展交通与“能源危机”之间取得平衡。 3 《雅典宪章》过于追求功能分区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 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 城市规划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4 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 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 8 城乡规划法 的基本框架 53 城乡规划法全面定义与界定了城乡规划行政的各个维度 城乡规划的制定 主要界定了各类法定规定 的编制主体与审批主体、主要编制内容 以及各自的审批程序 城乡规划的实施 不仅强调了新区开发和建设 旧城区改建 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风景名胜区周边建设中的城乡规划实施要点 还详细界定了“一书两证”的使用条件及审批与受理程序 城乡规划的修改 主要规定了各类法定城乡规划修改的前提和审批程序 监督检查 主要阐述了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主体以及有权采取的相应措施 法律责任 主要阐述了违反本法相关规定的组织和责任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9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职权 56 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对各自行政辖区的城乡规划工作依法进行管理 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 上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1 行政决策权。即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其具有管辖权的管理事项作出决策 如核发"一书两证" 。 2 行政决定权。即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管理事项的处理权 以及法律、法规、规章中未明确规定事项的规定权。前者如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方式作出调整 后者如制定管理需要的规范性文件或依法对某些规定内容的执行作出行政解释。 3 行政执行权。即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或者上级部门的决定等 在其行政辖区内具体执行的管理事务的权力。如贯彻执行以法律程序批准的城乡规划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12、城市规划的任务 64-65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确定城 市的性质和规模 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 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各国城市规划的共同和基本的任务是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创造和修复人居环境 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达到城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稳定地永续、和谐发展。 67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永续发展”的定义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指出 “永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的感念 1 需要的概念 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求 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2 限制的概念 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永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觉得这个稍微像点 书上屁屁踢上都找不着明确答案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 城市的永续发展对实现全人类永续发展 关系重大。城市规划正是着眼于长远、从全局利益出发 全面地、综合权衡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重要工作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贯彻、落实永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4、和谐城市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73 和谐城市就是城市在规划未来发展中应当探寻更为美好的城市生活的理想目标。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 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这个不确定 书上没确切答案 第五章生态与环境 15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84 第一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第二 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速开放的生态系统。第三 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第四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16、城市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88 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城市环境容量包括城市人口容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规划思想

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 园艺林学学院 王 浩 20050560134 摘 要 从城市的形成、兴起、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看城市规划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有利于理解城市规划的功能,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城市 历史 规划思想 Abstract: From the city formation, rising,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ical process, we can look out the function of urban planning in the different time, and the status which locates. It is advantageous in understood the urban planning function, and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the Chinese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 city history programming idea 前 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十几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如:北京曾被列为世界十大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2006年,中国的临汾被国际环保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有十五个城市在可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环保指数上不达标),这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市规划思想有所变革、发展,然而它的主体精神贯彻始终。城市规划本属上层建筑范畴,它所体现的规划思想,实质上是当时统治意识在这一侧面的反映。中国的政治观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一个世界一统的大观念,“普天之下”有一“共主”天子,从政治观可推广到整个人生观,乃至整个宇宙观,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学术即从此发端。这种思想,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为有了一个核的概念,而不是系统的概念。中国历史上,虽然朝代变了,但是思想始终不变。 1 城市的形成 中国城市出现的时代应该是西周,因为夏商的都城是否设市,既无文献上的依据,也没有考古上的证明,只有西周的都城丰镐设市,有《周礼·考工记》为证。在中国,只有到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