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一

实验一

实验一
实验一

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在Visual C++ 6.0环境中调试C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2、熟悉C程序调试的一般方法。

3、掌握C语言中各种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和表达式的求值规则。

4、掌握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和字符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

5、熟悉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1、C语言程序的上机操作

C是编译型语言,设计好一个C源程序后,需要经过编译生成目标文件(扩展名.obj)、连接生成可执行文件(扩展名.exe),然后执行。一个C程序的具体开发步骤如下:

(1) 启动VC++ 6.0:“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C++ 6.0”

(2) 新建文件:“文件”→“新建”→在“新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标签→列表框中选“C++ Source File”,在右边指定文件名和保存位置。

(3) 编辑:录入或修改源程序并保存(Ctrl+S)

(4) 调试运行:编译(Ctrl+F7)→连接(F7)→运行(Ctrl+F5),若有错需修改源程序后再调试程序

(5) 关闭工作区:“文件”→“关闭工作空间”,一个程序调试结束后需关闭当前工作空间,再从第(2)步开始下一个程序的调试

2、C程序的调试

调试即是在源程序中查找错误并修改错误的过程。程序的错误一般分为两类: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

①语法错误:指不符合C语言语法规则而产生的错误。语法错误系统能检测出来并告之原因及位置,设计者可参考修改。

②逻辑错误:指程序的运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不符而产生的错误。这类错误拔除难度较大,一般需祥细分析算法或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设置断点、追踪程序的运行来纠错。

(1)语法错误调试案例(建立程序名为ex1-1.c)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0 //错误原因:语句结束位置缺分号

printf("i=%d\n",i);

}

调试并查找以上程序的语法错误并分析原因并改正。

(2)逻辑错误调试案例(建立程序名为ex1-2.c)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n;

double sum=0;

for(n=1;sum<10;n++)

sum=sum+1/n; //错误原因:整数相除结果取整

printf("n=%d\n",n);

该程序无语法错误,但运行后便进入死循环,即有逻辑错误。

方法一:使程序执行到光标所在行暂停,步骤如下:

①在需要暂停的行“sum=sum+1/n;”上单击,定位光标

②“组建”→“开始调试”→“Run to Cursor”,或按Ctrl+F10。

③在底部左窗格内观察程序中相关变量的当前值

④在底部右窗格中输入观察对象1/n,观察其当前值

⑤“调试”→“Step Into”,或按F11,单步跟踪执行,并观察变量及表达式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

是否存在错误并纠正

⑥结束调试:“调试”→“Stop Debugging”

方法二:设置断点跟踪程序,步骤如下:

①在需要暂停的行“sum=sum+1/n;”上定位光标

②F9或单击“编译微型条”工具栏中的手形按钮,设置断点(断点行左侧有红色圆点标志)

③F5或“组建”→“开始调试”→“Go”,使程序运行到断点处

④在底部窗格中输入观察对象

⑤F5或“调试”→“Go”,使程序执行到下一断点处,并观察变量及表达式的变化

⑥“调试”→“Stop Debugging”,结束调试

⑦光标定位在断点行按F9或单击“编译微型条”工具栏上的手形按钮,取消断点

(3)其他调试技术

如在程序中循环语句中添加输出观察变量的语句和暂停语句如“getch();”观察变量的变化过程,待结果正确后再将其删除。

三、实验内容

1、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的应用

(1)整型数据的溢出(建立程序文件名为sy1-1.c)

# include

void main()

{

short int a,b;

a=32767;

b=a+1;

printf("a=%d,b=%d\n",a,b);

}

程序运行结果:a=32767,b=-32768

原因:32767是short int型数据的最大值,其二进制为(0111111111111111),在其上加1后产生溢出,变成-32768的补码,其二进制为(1000000000000000)。整数在内存中以二进制补码形式存放,运算时符号位也要参与运算。结论:使用整型数据应注意其表示范围,避免产生溢出。

(2)浮点型数据的舍入误差(建立程序文件名为sy1-2.c)

# include

void main()

{

float a,b;

a=123456.789e5;

b=a+20;

printf("a=%f\tb=%f\n",a,b);

程序运行结果:a=1345678848.000000 b=12345678868.000000

原因:理论分析a变量的值为12345678900,b的值经计算应为12345678920,结果输出的a和b的值都不对,原因是float型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为7位,后几位数字都是不准确的。结论:应当避免将一个很大的数和一个很小的数直接相加或相减,否则会“丢失”较小的数。

(3)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的混合使用(建立程序文件名为sy1-3.c)

#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c1,c2;

c1=65; c2=66;

printf("%c %c\n",c1,c2);

}

程序运行结果:A B

原因:c1,c2两个变量的类型为char型,在内存中分配1B的存储空间用于存放字符的ASCII码二进制,其存放的数据范围为0~255。所以c1=65,即是字符‘A’的ASCII十制制值,c2=66即是字符‘B’的ASCII十进制值,%c是字符格式输出,即得A B。

扩展思考:

①在上面程序的printf语句后增加语句“printf("%d %d\n",c1,c2);”,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什么?

结果:A B

65 66

②在上面程序的printf语句后增加语句“printf("%d %d\n",c1+32,c2+32);”,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什么?

结果:A B

97 98

③若将“char c1,c2;”改为“int c1,c2;”,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什么?为什么?

结果:A B因为在可输出的字符范围内(0~255),用整型和用字符型作用相同。

④若将“c1=65; c2=66;”改为“c1=’A’; c2=’B’;”,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什么?为什么?

结果:A B 因为字符型数据在计算时必然转换为整型,即其ASCII码值计算。

⑤若将“c1=65; c2=66;”改为“c1="A"; c2="B";”,结果会怎么样?

结果:语法错误因为字符变量只能存一个字符的ASCII码,不能存放字符串。

⑥若将“c1=65; c2=66;”改为“c1=321; c2=322;”,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什么?为什么?

结果:A B 因为大于255的整数存放在1B空间的字符型变量中,只能存放其%256后的数据,321%256=65,322%256=66,其结果等价。

(4)算术表达式的求值(建立程序文件名为sy1-4.c)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b;

float x,y,r,s;

a=7; x=2.5; y=4.7;

r=x+a%3*(int)(x+y)%2/4;

a=2; b=3; x=3.5; y=2.5;

s=(float)(a+b)/2+(int)x%(int)y;

printf("r=%.2f s=%.2f\n",r,s);

结果:r=2.50 s=3.50

原因:r=2.5+7%3*(int)(2.5+4.7)%2/4 s=(float)(2+3)/2+(int)3.5%(int)2.5

=2.5+1*(int)(7.2)%2/4 =(float)5/2+3%2

=2.5+1*7%2/4 =2.5+1

=2.5+7%2/4 =3.5

=2.5+1/4

=2.5+0

=2.5

(5)复合赋值表达式的求值((建立程序文件名为sy1-5.c))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y,z,t;

x=1,y=2,z=3,t=4;

printf("%d\n",x+=y+=z*z);

printf("%d\n",t+=t-=t*t);

}

结果:12

-24

原因:x+=y+=z*z t+=t-=t*t

=>x+=y+=3*3 =>t+=t-=4*4

=>x+=(y=y+9) =>t+=(t=4-16)

=>x=1+(y=11) =>t=t+(t=-12)

=>x=12 =>t=-12+(-12)

=>t=-24

(6)自增、自减运算求值(建立程序文件名为sy1-6.c)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m,n;

i=8,j=10;

printf("%d %d\n",i++,++j);

printf("%d %d\n",i,j);

printf("%d %d\n",-i++,-++j);

printf("%d %d\n",i,j);

}

结果:8 11

9 11

-9 -12

10 12

原因:printf("%d %d\n",i++,++j);输出i自增前的值和j自增后的值,即8 11;

printf("%d %d\n",i,j);自上一条语句后i,j均自增1,所以为9 11

printf("%d %d\n",-i++,-++j);输出-(i++),-(++j),也是i自增前参与求负和输出,即是-9,然后i 值自加1;j自增后参与求负和输出,即是-12

printf("%d %d\n",i,j);自上一条语句后i,j的当前值为10 12

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1)编写程序sy1-7.c,要求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输出其前后相邻的两个字符,并另起一行在对应位置输出相应的ASCII码值。

参考答案:

#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c1;

printf("请输入一个字符:");

c1=getchar();

printf("与%c相邻的两个字符是:\n%5c %5c\n",c1,c1-1,c1+1);

printf("%5d %5d(ASCII码)\n",c1-1,c1+1);

}

运行结果:

(2)编写程序sy1-8.c,设圆半径r=1.5,圆柱高h=3,计算圆周长(l=2*3.14*r)、圆面积(s=3.14*r*r)、圆球表面积(sq=4*3.14*r*r)、圆球体积(vq=4.0/3*3.14*r*r*r)、圆柱体积(vz=3.14*r*r*h)。用scanf函数输入半径和高的数据,输出计算结果。输入有提示,输出要有文字说明,结果取2位小数。

参考答案:

# include

# define PI 3.1415 //定义符号常量

void main()

{

float r,h,l,s,sq,vq,vz; /* 定义所有变量为实数类型,变量的名字可以为任意的合法标识符

*/

printf("请输入圆半径r:"); /* 提示输入*/

scanf("%f",&r);

printf("请输入圆柱高h:"); /* 提示输入*/

scanf("%f",&h);

/*以下5条语句为根据已知的pi,r,h求出未知的l,s,sq,vq,vz*/

l=2*PI*r;

s=PI*r*r;

sq=4*PI*r*r;

vq=4.0/3*PI*r*r*r; /*两个整数相除结果取除后的整数部分,若有一个数为实数结果就为实数*/

vz=PI*r*r*h;

/*以下为输出结果,输出数据占6列,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字*/

printf("圆周长L=%6.2f\n",l);

printf("圆面积S=%6.2f\n",s);

printf("圆球表面积SQ=%6.2f\n",sq);

printf("圆球体积VQ=%6.2f\n",vq);

printf("圆柱体积VZ=%6.2f\n",vz);

运行结果:

(3)编写程序sy1-9.c ,要求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要求输出摄氏温度。其计算公式为)32(95 F c ,输

入有提示,输出有文字说明,结果取2位小数。

参考答案:

# include

void main()

{

float f,c;

printf("请输入华氏温度 f:");

scanf("%f",&f);

c=5.0/9*(f-32); /*注意,要想得到实数,在整除的表达式中必须有一个数为实数*/

printf("摄氏温度 c=%.2f\n",c);

}

运行结果:

四、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中的任务要求在实验课上完成,若未完成请在下次上课前利用课外时间完成。

五、实验报告填写要求:

1、第一页用《攀枝花学院实验报告》纸,其后用《实验报告附页》纸。

2、第一页填写项目:

实验课程: C 语言 实验项目:[本次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本次实验日期]

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3、实验报告正文要求:

实验目的:(抄写本次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设备:PC 机一套

实验步骤(内容):

(要求完成以上第三部分内容,分析结果项目要求抄录原题及程序,并在每道题的下方记录程序运行结果及分析原因;编程题要求抄写题目并写出程序源代码,并记录程序的运行结果)

实验结论:(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的知识或是还有什么遗留问题)

4、实验报告写好后将完成的实验报告纸订(或粘)在一起,于下一次上课前交给指导老师。

实验一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请将本文档重命名为“20114030306张三-实验一实验报告.doc”的形式。 请在每项“实验结果”下,按照要求添加自己的实验结果内容。 实验一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实验(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 培养利用网络的兴趣,熟悉网络信息环境,提升信息素养,了解网络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认识网络与生活密不可分。 2. 熟悉WWW信息资源的主要检索方法。 3. 掌握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方法。 4. 掌握搜索引擎的检索技术。 5.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本专业的国内学会网站或研究机构,了解学术动态。 二、实验内容 实验1-1 网络信息资源的了解 实验结果: (1)找出所学专业常用的数据库,并描述其功能特色。 (2)找出所学专业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列出刊名、举办单位和出版社地址。 (3)利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某位任课教师2010年以来发表的文章,给出截图说明检索结果。 实验1-2 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 实验结果: (1)使用实验数据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试分析三大类型搜索引擎的优缺点。 (2)列举出自己常用的专业学习、英语学习、考研、考证、招聘等网站资源,也可以包括散文、音乐、电影等休闲生活的网站资源。 (3)针对(2)中列举出的网站资源,分析这些网站属于三大类型中哪一类,并与同类型搜索引擎进行比较。 (4)请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检索思路。 李刚今天照例去学校接儿子,到了学校之后却被告知孩子已经被接走了。李刚正在纳闷的呢,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李刚先生,很荣幸的告诉你,你的儿子已经被我们绑架了,如果你想要儿子的话,就把1000万美金放在我国最古老的单层石塔下,千万别报警,不然…”李刚马上通知了警方,最后李刚在警方的布控下,完成了与绑匪的交易。但正要捉拿绑匪时,还是让他给逃脱了。根据线索,目前绑匪正往国家森林公园方向逃串,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满是侧柏、松类的树林里抓获了绑匪。请问这个国家森林公园是哪一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的。 实验1-3 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技巧 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 (1)搜索“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6989444.html,)的所有关于教育的页面。请给出自己设置的搜索引擎截图;搜索结果的截图。 (2)搜索除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所有关于教育的页面。请给出自己设置的搜索引擎截图;搜索结果的截图。 (3)查找搜狐网上“本拉登”的图片,请给出自己设置的搜索引擎截图;搜索结果的截图。(4)搜索如下网页,要求必须含有“生活大爆炸”和“美剧”,没有“文化”,可以含有以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习MultiSim2001建立电路、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2)掌握伏安特性的测量。 (3)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实验内容: 1)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建立如右图所示的仿真Array电路。 (2)启动Simulate菜单中的 Analyses下的DC Sweep 设置相应的参数后,单击Simulate按钮,得到二极管的伏 安特性曲线。 2)验证叠加定理Array(1)建立如右图 所示的仿真电路。 (2)启动仿真开 关后,用电压表分 别测出V1、V2单 独作用和共同作 用时个支路的电压值,验证叠加定理。 3)验证戴维南定理 (1)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仿真电路。(其中a对应2的位置,

b 对应0的位置) (2)用电压表测量R3断开时a 、b 端口的开路电压。 (3)将电阻R3短路,用电流表测量a 、b 端口短路电压。 (4)计算出等效电阻。重新建立一仿真电路,调出一个直流电压源,设置其电压为测量出的开路电压值,调一个电阻值为计算出的等效电阻,与R3电阻串联成一个等效电路。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R3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流,验证戴维南定理。 实验过程: 1) 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如右图,建立仿真电路图后,启动Simulate 菜单中的Analyses 下的DC Sweep 命令,设置相应的参数后,单击Simulate 按钮,得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

2)验证叠加定理。 V1单独作用: 令V2=0.启动仿真开关如下图: U11=8.727V U21=3.273V U31=3.273V V2单独作用: 令V1=0,启动仿真开关如下图:

实验一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 EDA设计(Ⅰ) 实验报告 作者: 蔡雨彤学号:912104220107 学院(系): 电光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指导老师:黄琳 实验日期:2014.9.9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峰值 10mV) ,负载电阻5.1kΩ,电压增益大于50。 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 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3.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使电路输出信号不失真,并且幅度最 大。在此状态下测试: ①电路静态工作点值; ②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 、r be 、r ce值; ③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 ④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 L、f H值。 二、单级放大电路实验原理图 三、饱和失真,截止失真以及不失真情况波形 2.1.1在滑动变阻器调在84%时不失真且信号幅度最大

2.1.2不失真情况下的静态工作点 2.2.1滑动变阻器在0%时是饱和失真 2.2.2饱和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 2.3.1 当滑动变阻器达到86%之后出现截止失真

2.3.2 截止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 四、测试三极管的特性 4.1 由最大不失真时静态工作点可知 Ic=2.06563mA,Ib=17.21502uA.利用Ic=β*Ib,可以得到β=120。 4.2 求rbe的实验设计 单独取出三极管连成如下电路:

然后利用DC sweep,可以的输入特性曲线: 同时,根据不失真时的ube的电压,通过拉杆显示,找到相应的dx,dy.则dx/dy 的值就是rbe的阻值,经过计算,阻值大约是2.34kΩ。 4.3 求rce的设计 接着取出三极管连成如图所示电路: 同样利用DC sweep 可以得到该单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rce=△uce/△Ic=dx/dy=7.345kΩ。 五、对于该单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5.1 电路的输出电阻的计算及误差分析 5.1.1 输出电阻的测量电路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10篇(精华版)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 一次搞笑的实验作文(一): 记得一次搞笑的实验 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如果把二本书一张对一张地展开像洗扑克一样的相互交叉在一齐,那会怎样也拉不开。为了证明电视上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便亲手试了一下。 我首先拿了二本薄厚差不多的书,然后把书打开,将它们一张对一张地展开像洗扑克一样的相互交叉在一齐。我拿起二本书,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的拔,但是却怎样也把不开,这两本书像是两个好朋友一样,,永远也分不开。于是我思索起来:就应让谁来拔开这两本书呢?啊,就让家里最最强壮的爸爸来将这本书拔开吧。于是我找了家里最最强壮的爸爸,让他将这本书拔开,虽然爸爸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但是也拔不开,我又把全家的家人都叫上,开始了一个拔书比赛,可二本书像是被胶粘上一样,怎样也分不开,我们十分奇怪,难道这二本书被施了魔法吗? 爷爷给我们揭晓了答案,原先是摩擦力在起作用。这二本书本来是很好弄开的,可它们互相交叉在一齐,如果拔的话就会产生摩擦力,拔的劲越大,它的摩擦力就越大,难怪聚我们全家的力量也不能拉开这两本书。 透过这次试验,我懂得了:我们要多多看书。 一次搞笑的实验作文(二): 有孔纸能托住水?这一句话再一次跃入我的脑海。那还不漏么?为了满足心中强烈的好奇,我决定亲手实验一下。 准备好实验材料:大头针、白纸和一满杯水,便开始了我的实验之行。 我先用大头针把白纸弄了个千疮百孔,然后用杯子盛了满满一杯水,实验真正开始了。 我用上面有无数个孔的白纸蒙在了那纸杯上,一只手压着纸,另一只手压着杯子,急切地把杯子翻过来。由于没经验再加上迫不及待的心是我只压了几秒便松了手。啪!杯子里的水都泼了下来,很杯具地溅了我一身。 这次实验以失败狼狈告终。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放下的。 又到了那最为关键的当然也系这成败的时候了。我依旧是先用白纸把杯口捂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 组长:曹波组员:袁怡潘依林王群梁泽宇郑勋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加深对“节点电流代数和”及“回路电压代数和”的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验证叠加定理,加深对线性电路中可加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①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结点,所有流出结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0。 ②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KV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0。 ③叠加定理:在线性电阻电路中,某处电压或电流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处分别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三、实验准备 ①仪器准备 1.0~30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2.±15V直流稳压电源 3.200mA可调恒流源 4.电阻 5.交直流电压电流表 6.实验电路板 7.导线

②实验电路图设计简图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 1、启动仪器总电源,连通整个电路,分别用导线给电路中加上直流电压U1=15v,U2=10v。 2、先大致计算好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同时调好各电表量程。 3、依次用直流电压表测出电阻电压U AB、U BE、U ED,并记录好电压表读数。 4、再换用电流表分别测出支路电流I1、I2、I3,并记录好电流读数。 5、然后断开电压U2,用直流电压表测出电阻电压U、BE,用电流表分别测出支路电流I、1并记录好电压表读数。 6、然后断开电压U1,接通电压U2,用直流电压表测出电阻电压U、、BE,用电流表分别测出支路电流I、、1并记录好电压表读数。 7、实验完毕,将各器材整理并收拾好,放回原处。 实验过程辑录 图1 测出U AB= 图2 测出电压U BE=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目的 1、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各种数据类型声明局部变量的方法。 (2)、掌握为局部变量赋值的俩中方法。 (3)、掌握常用系统函数、运算符和表达式的功能和应用。 (4)、掌握Transact-SQL控制流语言的基本功能和分类。 (5)、掌握利用控制流语句实现基本的分支选择和循环处理功能。 (6)、了解其他控制流语句的功能和应用。 (7)、掌握SELECT各个字句的功能和检索数据的方法。 (8)、掌握WHERE字句中LIKE、IN、BETEEN、IS等逻辑运算符的使用。 (9)、掌握COMPUTE语句和聚合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变量的应用 declare @sno char(8),@name varchar(10),@sex nchar(12),@birthday datetime,@usually int, @final numeric(4,1) set @sno='32145467'; set @name='哈哈'; set @sex='男'; select @birthday ='1989-03-09',@usually=90,@final=80 print @sno+@name+@sex print @birthday print @usually print @final 2、运算符的应用 A、比较运算符 use teaching go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birthday>'1989-01-01' select * from teacher where department<>'计算机学院' B、逻辑运算符

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老师笑盈盈的走进了教室,说:"今天,我们来做一次有趣的小实验.我们先把笔拿出来,用笔杆在头发上磨擦,再吸小纸片,看看有什么神奇的事发生!"我非常想知道老师嘴里那"神奇的事"所以拿出笔,用笔杆在头发上快速磨擦起来,磨擦了大约十多秒,便拿起了小纸片吸了起来,没想到,小纸片竟然像一个听话的孩子吸在笔杆上,老师叫夏雪莹来解释这种原理,夏雪莹说:"笔和头发磨擦的时候,笔杆上的负电子跑到头发上,头发上的正电子跑到笔杆上,纸片的负电子多,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小纸片也自然吸在一起啦!"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 没过多久,一位同学又提问了:"为什么笔杆磨擦完头发过了一会儿,笔杆就吸不上小纸片了呢?老师叫我回答这个问题,我回答说:"笔杆刚磨擦完头发的时候笔杆的正电子还是聚集在一起的,后来正电子慢慢飘走,吸引力极小,小纸片也吸不上来啦! 我们继续做实验,有人发现用迷尺磨擦头发吸小纸片可以吸上,有人发现用笔杆磨擦衣服可一吸上小纸片,我发现用笔杆磨擦也可以吸上小纸片. 叮铃铃,下课时间到了,这次实验真有趣,希望下次还有更有趣的小实验在等着我们!

记一次小实验 每当从我身边开过一辆辆汽车时,我就会奇怪的问自己?蒸汽能推动东西不能?为了搞清楚,我就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把火柴;蜡烛;还有五厘米长的玻璃瓶;实验开始了. 我首先把火点着,点在蜡烛上,然后倒了半瓶水,把蜡烛放在玻璃瓶下?就等实验结果了,心理好激动,心理好着急呀?杂样了,结果杂样了? 如果没有把瓶子推出去,说明蒸汽不能推动所有的东西,蒸气火车就是因此所拟的?如果推动了,说明蒸气可以推动东西.我耐心的等待着......一会儿,火把瓶子里的水烧开了.里面充满了蒸气,又一会儿.我的耐心没有了,正要走......突然"啪"的一声只觉得身上被啥东西打了一下.一扭头?哦,原来是瓶盖弹的.瓶子里的水,流到地上我高兴的蹦了起来. 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蒸气是有推力的,它可以推动比较重的东西.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一 1. 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workbench软件,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 2.解决方案 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测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2)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3.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 4.理论计算 根据KVL和KCL及电阻VCR列方程如下: Is=I1+I2, U1+U2=U3, U1=I1*R1,

U2=I1*R2, U3=I2*R3 解得,U1=10V,U2=20V,U3=30V,I1=5A,I2=5A 5.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 由上可以看出,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没有偏差,基尔霍夫定理正确; R1与R2串联,两者电流相同,电压和为两者的总电压,即分压不分流; R1R2与R3并联,电压相同,电流符合分流规律。 6. 实验心得 第一次用软件,好多东西都找不着,再看了指导书和同学们的讨论后,终于完成了本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操作上的一些小问题都给予解决了。 实验二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进一步学习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变量。 2.解决方案 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独立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源)和一个受控源,分别测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并测量所有独立源一起作用时的响应,验证叠加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3. 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 电压源单独作用:

《电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电路原理实验-1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电路原理实验-1 总学分:0.625 总学负荷:17.5 实验学时: 10 自主学习:7.5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电路”课程是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电路”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实验性教学环节。通过实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训练实验技能,培养严紧的科学作风、独立思考、动手能力、从事科学研究的优良习惯和态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本实验课基于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基本理论而设定。 三、实验类型与要求 1 2、实验要求 实验1 电子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 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学习恒电源、直流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2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用实验数据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熟练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阐明了电路整体结构必须遵守的规律,基尔霍夫定律有两条:一是电流定律,另一是电压定律。 实验3 叠加原理的验证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了解。 实验4 双口网络测试 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本理论,掌握直流双口网络传输参数的测量技术。 实验5 戴维南定理

验证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四、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 每组人数:2人每次实验学时数:2学时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实验考核依据五个部分: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实验报告、实验测试和自主学习考核。其中实验预习、实验过程与实验报告预习占总成绩的60%,实验测试占总成绩的20%,自主学习考核占总成绩的20%。 六、本实验课实验指导书 [1] 周宏,胡丹.《电路实验指导书》.合肥:合肥学院 [2] 秦杏荣《电路实验基础》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七、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教师考核学生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实验报告是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的书面记录。 实验报告要用规定的实验报告纸书写,其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学生姓名、班号和实验日期、课程名称、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原始记录、实验数据、计算结果、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与心得体会。 独立完成的设计型实验须按要求完成设计报告。 八、其它 教研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执笔人:高瑞平系主任审核签名: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报告 实验一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电路实验 第一次实验 实验名称: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 姓名:某某学号:08015 实验室: 101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无实验时间:2017年3月29日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电路的设计方法; 2、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 3、了解运算放大器的主要直流参数(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流、温度漂移、共模抑制比,开环差模电压增益、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交流参数(增益带宽积、转换速率等)和极限参数(最大差模输入电压、最大共模输入电压、最大输出电流、最大电源电压等)的基本概念; 4、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增益、幅频特性传输曲线测量方法。 二、预习思考: 1、查阅741运放的数据手册,自拟表格记录相关的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解释参数含义。

2、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10,Ri>10KΩ,R=100 KΩ,并用Multisim仿LV真;(1)仿真原理图 (2)参数选择计算 因为要求|A|=10,即|V/V|= |-R/R|=10,故取R=10R,输入电阻尽量大些,取:1iv1F0F R=15kΩ,R=150 kΩ, R=100 kΩL1F (3)仿真结果 当输入电压为时,输出电压为,放大倍数为,与理论值10接近。 3、设计一个同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11,Ri>10KΩ,R=100 KΩ,并用Multisim仿LV真。(1)仿真原理图 (2)参数选择计算

西南交大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 验 报 告 教学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课程教师:______________ 实验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 西南交通大学 2011年9月

实验一微机基本操作与上网冲浪 教学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启动与关闭; 2.掌握常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的用法。 3.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 4.掌握下载与解压缩的方法; 5.掌握软件安装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启动与关闭计算机。 2.利用“键盘盲打练习”软件进行键盘的指法练习。 3.硬盘信息查询。 4.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成都商报,阅读当日报纸新闻。 5.利用下载工具FlashGet在网上下载“NetAnts”软件压缩包,利用压缩工具winRar解压缩该包,并安装该软件。 三、实验检查内容 [ ] 1.能否热启动计算机 [ ] 2.能否下载打字软件(辅导老师可协助将软件下载到教师机上,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获取) [ ] 3.能否安装打字软件 [ ] 4.打字速度/分钟 [ ] 5.查看C区总容量 [ ] 6.查看磁盘整理程序对C区的分析报告,看是否需要整理[ ] 7.写出当日成都商报的头版头条标题 [ ] 8.是否将NetAnts软件安装在D区

实验二文件资源的管理与操作 教学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 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 3.掌握文件的查找; 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二、实验任务 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三、实验检查内容 [ ] 1.是否在D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 [ ] 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 [ ] 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 ] 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 [ ] 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 ] 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

实验一报告

实验名称: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matlab 实验一:数字信号的产生和基本运算 一、实验目的 因为现实世界里存在的是模拟信号,因此数字信号处理的第一个问题是将信号离散化,得到一个数字信号,然后再进行数字处理。熟悉matlab的开发环境,理解运用matlab, 加深对数字信号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用Matlab 产生和绘制出一些常用离散信号序列。 二、实验要求 1.在同一个FIGURE中,画出采集声音x(n),背景音乐y(n)和混音Z(n)的时域波形, 2.提交实验报告时,请把声音文件转换成MP3格式,图像转换成JPEG格式,以节省空 间。 3.通过本次实验,掌握MATLAB中这些基本运算命令,对数字信号处理有一个基本概念, 为以后的数字信号学习打下基础。 三、 (1)常用数字信号序列的产生 熟悉MATLAB产生数字信号的基本命令,加深对数字信号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用MATLAB 产生和绘制出一些常用的离散信号序列,请用MATLAB画出下列序列的波形(-10

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幼教必备】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在幼儿园进行科学小实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希望通过以下简单、有趣、适合操作的科学小实验,让孩子在“玩科学、做科学、 想科学、议科学、用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热 情,并在实验中探索事物规律,同时,学会遵守规则、相互合作。1、会变色的花材料准备: 两枝浅色带茎的花,相同的透明瓶两个,蓝色墨水。 实验操作: (1)将两个透明瓶内注入相同多的水,其中一个滴入几滴蓝色墨水 (2)将两支花分别放入透明瓶内,几天后观察花朵颜色的变化。 指导建议: ●提供给幼儿的花朵颜色尽量是浅色的。 ●注意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茎及花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拓展与替代: 可在自然角用芹菜、香菜等易观察的植物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附:科学小知识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至上地将根吸收的水分和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花瓶中的花朵会变色正是因为茎输导蓝色墨水的原因。 2、互不理睬的气球材料准备: 气球两个、干燥的绒布(或绒毛衣)、细线。 制作方法: 把两只气球吹满气,绑好以防止漏气,并用细线连在一起。 实验操作: (1)让幼儿手提细线的中间,会发现两只气球是相互靠在一起的。

(2)让幼儿用干燥的绒布(绒毛衣)分别在两只气球上充分摩擦,然后再提起 线,会看到两只气球分开了。 指导建议:提醒幼儿摩擦时用力要适度,不要把气球弄破。 拓展与替代: 把塑料绳扎成把,自上而下用手不断地捋,就会看到塑料绳像花朵一样展开。附:科学小知识 科学实验表明,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相同的,叫做正电;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相同的, 叫做负电。相同的电荷有相互排斥的特性,而不同的电荷会互相吸引。由于两个气球被绒布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所以会互相排斥,自然就分开了。 3、电池家族材料准备: 各种型号不一的电池、电动玩具一个电池家族图。 实验操作: (1)让幼儿观察电池的外形特征,按照型号、功能给电池分类或排队。 (2)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电池,按照正确的方法装入电动玩具内,使电动玩具动起来。 指导建议: ●指导小班幼儿在玩电动玩具的过程中了解电池的作用。 ●在认识电池的基础上,指导中、大班幼儿给玩具安装电池,引导幼儿观察电池的“,、“一”两极,进行正确安装。 ●提醒幼儿将废旧电池回收到指定位置。 拓展与替代: ◆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一起寻找家里需要使用电池的物品,如手机、手电筒、钟表等,并尝试拆装电池。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充电电池,让幼儿了解充电电池和普通电池的区别。 附:科学小知识

电路基础实验教材汇总

实验一 基本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几种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 2、 掌握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的调节方法。 3、 学习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线路及原理 电路的基本元件包括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独立电源元件;晶体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和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为了实现某种应用目的,就需要将某些电工、电子器件或设备按一定的方式互相连接,构成电路。其基本特征是电路中存在着电流通路。 在电路中,电路元件的特性一般用该元件上的电压U 与通过元件上的电流I 之间的函数关系)(I f U =来表示,这种函数关系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有时也称外特性(电源的外特性是指它的输出端电压和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在U 、I 坐标平面内将伏-安关系绘成曲线,这种曲线就叫做伏安特性曲线或外特性曲线。 如果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在U-I平面上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则该元件称为线性元件。如果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在U-I平面上不是一条直线,则该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 本实验中用到的元件有线性电阻、白炽灯泡,二极管、稳压管及电源常见电路元件。其中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服从欧姆定律(RI U =),如图????所示,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的阻值。白炽灯泡在工作时灯丝处于高温状态,其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具有应一定的惯性,因此其伏-安特性为一条曲线,如图???所示。可见电流越大,温度越高,对应得电阻也越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与热电阻可相差几倍到几十倍。一般半导体二极管和稳压管也是非线性元件,锗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小于0.4V 时,锗二极管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其通过电流很小,当其两端的电压大于0.4V 时,锗二极管基本处于导通状态,其通过电流很大;硅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7V 。稳压管则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特性,当稳压管两端电压达到一定的值以后,其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即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即稳压。 I U I U

有趣的科学实验作文(共8篇)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今天,老师教我们做一个既好玩又有趣的科学小实验——鸡蛋浮起来了。听了老师的话,我非常好奇,老师先拿来两杯干净的清水,又拿来两个一样大的生鸡蛋,接着老师把鸡蛋轻轻地同时放入水中。“哇——”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我看见其中一个鸡蛋沉到水底了,像婴儿一样安静地躺在水底;又像一艘潜水艇在海底巡逻;还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等你来挖;另一个鸡蛋却像被施了魔法般神奇地浮到水面上来了,像一个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像一只鲸鱼露出了雪白的肚皮;像一个人躺在椅子上晒太阳;像一只小鱼儿跳出水面来透气;还像一只小鸭子在水面上快活地游来游去。老师说:“是盐水让鸡蛋浮出水面了。” 我听了恍然大悟,这个实验真好玩。今天,老师教我们做一个既好玩又有趣的科学小实验——鸡蛋浮起来了。 听了老师的话,我非常好奇,老师先拿来两杯干净的清水,又拿来两个一样大的生鸡蛋,接着老师把鸡蛋轻轻地同时放入水中。“哇——”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我看见其中一个鸡蛋沉到水底了,像婴儿一样安静地躺在水底;又像一艘潜水艇在海底巡逻;还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等你来挖;另一个鸡蛋却像被施了魔法般神奇地浮到水面上来了,像一个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像一只鲸鱼露出了雪白的肚皮;像一个人躺在椅子上晒太阳;像一只小鱼儿跳出水面来透气;还像一只小鸭子在水面上快活地游来游去。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下午,空气十分燥热,我们来到科学实验室。老师让我们先把导线跟小灯泡的连接点和电池锌壳连起来,再把小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立在电池的铜帽上。我们小组立刻行动起来,余少钦负责把小灯泡和导线固定在一起,徐晶晶在那边瞎弄,余少钦大叫:“哦呦,徐晶晶那么笨的,搞啊不会搞!”徐晶晶反驳说:“那你来试一试。”余少钦弄了半天,也不行。徐晶晶说:“还说别人,你自己都不会。”我怕他们吵起来,插了一句:“让我来干。”我按老师说的,一边给他们分配任务,一边一丝不苟的拼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小灯泡终于亮了。下课了,徐晶晶和余少钦都不服。我心想:谁让你们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说,这会儿,遭报应了吧! 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课 “你到别处去吧,嗯嗯,俺不欢迎你来听课儿……”刚打了上课铃,就听到科学老师阴阳怪气地在门外跟另一位老师谈着话。我们可逮着个机会说起话来。可是不一会儿,我们看

数字电路7大基础实验

数字电路7大基础实验-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箱各部分的功能,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2.熟悉门电路的外形和引脚以及逻辑功能。 3.学习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及示波器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双踪示波器 2.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2片 74LS20 四输人端双与非门 1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片 74LS04 六反相器 1片 三、预习要求 1.复习门电路工作原理及相应逻辑表达式. 2.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引线位置及各引线用途. 3.了解双踪示波器使用方法. 四、实验箱介绍 实验箱由电源、电平显示、信号源、芯片插座、逻辑开关等部分组成。

1、电源部分 输出DC、+5V、+~+15V直流稳压电源各一路。两路均设有短路报警功能,电源在短路时自动将电源与已经短路的电路断开,当短路故障排除后,按下报警复位开关即可恢复供电。 2、显示部分 电平指示由10组发光二极管组成,用+5V接电平输入时灯亮为正常。用GND(地)接电平无输出显示为正常。数字显示由2位7段LED数码管及二-十进制译码器驱动器组成。分译码输入端和段位显示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3、信号源部分

分单脉冲和连续脉冲2部分,单脉冲开关为消抖动脉冲;连续脉冲分为2组,一组为4路固定频率脉冲,分别为200kHZ、100kHZ、50kHZ、25kHZ;另一组为:1Hz~5kHz 连续可调方波。 4、逻辑电平开关 由10组逻辑电平开关组成(S0-S9),逻辑开关用于输出逻辑电平“1”和“0”。接电平指示,并左右拨动开关(H为高电平+5V,L为低电平0V),则红绿灯相应亮灯。用一组(4位)逻辑开关分别接数码显示的译码输入ABCD(8421BCD),拨动开关组合,输入0000~1001,则数码显示为0~9。 5、集成块插座 插座为双列直插或多列直插,集成块引脚数和引脚号须与插座相符,上左下右对角一般为正、负电源(特殊除外),电源负端接GND即可(10个14脚、3个16脚、1个20脚)。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全套)

实验一 Windows XP的基本设置(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删除,启动与退出和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 2、掌握Windows xp系统设置中显示器的设置,系统日期与时间的设置,中文输入法的设置,打印机的设置,区域的设置;了解键盘和鼠标的设置,用户和密码的设置; 3、了解Windows xp附件的使用:画图,计算器,记事本,写字板,系统工具等。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完成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 ①在桌面上建立计算器程序"Calc.exe"的快捷方式; ②将此快捷方式重命名为"计算器"; ③将此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程序"项中; ④删除桌面上"计算器"的快捷图标。 2、完成以下系统设置。 ①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为"滚动字幕",文字内容为"计算机考试",文字格式:字体"黑体",字号"一号",等待时间为"5分钟"。 ②设置Windows的墙纸为"Clouds",居中。 ③设置Windows的货币符号为"$",货币符号位置为"$1。1",负数格式为"-$1。1"。 ④设置系统数字样式:小数位数为"2",数字分组符号为",",组中数字的个数为"3"。 ⑥设置Windows的短日期样式为"yy-MM-dd" 。 ⑦设置Windows的时间显示样式为"HH:mm:ss",上午符号为"AM",下午符号为"PM"。 ⑧设置任务栏有关属性为"自动隐藏"和"不显示时钟"。 3、利用"画图"程序完成以下任务,递交任务结果。 ①在"画图"程序中,绘制一幅有树和房屋的风景图。 ②在图片中插入文字解释,如"这是我的家"。 ③以"我的家"+"班级和学号"进行存盘,观察文件扩展名。

《一次有趣的实验》优秀作文10篇

一次有趣的实验》优秀作文10 篇 一次有趣的实验 闵敬玄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因为我们班被荣幸地挑出来去电子报告厅, 上有一百多个老师在后面旁听的公开课, 我听了, 心想: 这么多老师,好紧张啊! “叮叮叮! ” 上课铃响了, 我们出门站好了队, 向电子报告厅走去. 刚进门, 我腿都发软了, 不知道为何看见这么多的老师有些害怕!我们坐到座位后齐声向老师说: ”老师好! ”接着, 开始上课了. 老师说: “同学们, 我们来做个实验:把冰和盐放在易拉罐里, 然后等待10 至20 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奇迹好吗?”“好的! ”我们齐声回答。然后各小组按照老师的指示, 把冰和盐放进易拉罐。紧接着, 老师说: “做好的小组请把实验盘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我们开始上课. ”我们都听话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听着听着20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老师的课有趣极了比如水能变成水蒸气, 能变雪, 能变霜, 还能变雾等等平常不知道的知识??. 啊! 时间到了, 我们把实验盘拿回来, 奇迹发生了, 罐子上粘满了小冰晶, 老师给我们温度计量一量,是”零下8 摄氏

度”太惊人了 我非常喜欢这种有趣的实验课, 多希望下次还能再上类似的公开课啊! 一次有趣的实验 钱辰昨天,我们在电子报告厅上了一节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实验课。 “叮铃铃······”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大厅里,同学们都瞪着眼睛,全神贯注地望着讲台,大厅内鸦雀无声。老师面带微笑地走了进来,说:“这节课我们学习水的三态,希望大家认真观察,努力思考。”接下来,老师仔细的给我们介绍了水在大自然界的三种形态,分别有液态、固态和气态,并且讲解了各种形态是怎么样发生变化的。 开始做实验了,每个同学面前都放着一个托盘、一条打湿的毛巾、一个易拉罐、一小杯食盐和一袋冰块。首先,老师要我们把毛巾平铺在盘子里,把易拉罐放着上面,再把冰块放入易拉罐,最后在倒入食盐,过了一会儿,把温度计插进罐子里,这时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2 度,罐子表面开始有了一些小冰晶了,慢慢地变成了霜。 这堂实验课真有趣! 一次有趣的实验 魏楠茜 今天,我们做了什么有趣的实验呢?还是让我来告诉你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 一、简答题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calculator)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1946 1957电子管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1958 1964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较少,运算速度高,价格下降。 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功能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2.主要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极其广泛,早期的计算机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等几个方面.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慌和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总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大方面. 1.办化自动化 2.计算机辅助系统 3.虚拟现实 4.人工智能 5.电子商务 3. 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监视资源 2)决定分配资源策略 3)分配资源 4)回收资源 2.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1)命令行界面 2)图形化界面 4.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6种类型。 简单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5.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任务的程序。系统软件是开发和运行应用软件的平台,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一个专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

第一次实验报告模版,,

实验报告一 (四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使用VC++6.0或CodeBlocks的开发环境,掌握在编译器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 和运行一个C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3.学习变量常量的使用; 4.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第一部分:编译环境熟悉及常量变量的使用(2学时) 【实验1—基础题】 要求:完成实验指导书P208页2.2.1第2章实验题:熟悉上机实验环境和不同类型变量的定义与赋值,并把实验结果(包括编写的程序和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实验结果”下方(其他试验项目要求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目的:熟悉VC++6.0编译环境,了解变量类型和赋值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2—验证题】 要求:完成实验指导书P208页2.2.2第3章实验题: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输入球的半径r,计算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并输出,把实验结果截图到相应位置(使用宏定义或const常量定义圆周率) 目的:熟悉简单的算术运算 实验结果: 2)

3)

第二部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学时) 【实验—3】数学函数及运算表达式的使用 编写程序求函数的值,要求输入一个x,程序输出y的值。 程序分析: (1)声明两个实型变量x、y (2)用scanf 函数从键盘输入一个数给x (3)带入表达式求出y 的值并用printf 函数输出 注意事项: (1)头文件还应包含数学头文件:#include ,绝对值符号用函数fabs实现,7e x 应表达为7*exp(x),度数67 应写弧度转换时应注意整除的概念,sin(67.0/180*3.14159),数学公式具体参照实验指导书附录 实验结果:

一次有趣的小实验_六年级作文

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一天,我和表妹去爷爷家玩,爷爷家里有许多有趣的书,都是爸爸和叔叔以前留下来的。 爷爷家一到,我就从爷爷的书柜里随手拿了一本《少年科学杂志》,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忽然,我看到了一篇关于实验的文章,实验的题目是“冰上凹凸字”。我饶有兴趣的看了下去。实验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先拿来两块大小相同的冰块和两张同冰块大小一样的宣纸,再在宣纸上写两个字一个字中间涂黑另一个字的周围涂黑,然后把两张宣纸覆盖在两块冰上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就能形成凹凸字。我有点疑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于是我把表妹喊了过来,指着杂志上的实验对她说:“我们一起来做一下这个实验,好不好?”表妹拍着小手连声说:“好,好!”于是我们准备好了材料,做起了实验。 实验开始了,我先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了两个字,一个“小”字,另一个是“大”字。“小”字的中间是黑的,周围是白的;“大”字的中间是白的,周围是黑的。然后把这两张纸小心翼翼地覆盖在了两块刚才准备好的冰块上。把它们放在了阳台上,等待着那两块冰形成凹凸字。“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很快三十分钟过去了,而我有些不耐烦了,就对表妹说:“小玉,我们揭开宣纸来看看,冰有没有形成凹凸字好吗?”表妹连忙说:“好呀!我们来看看。”我迫不及待地揭开宣纸一看,两张纸的黑色部分都凹了下去,而白色的部分去安然无恙。“奥,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第1页共2页

表妹不解的看着我并问我:“姐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我说:“我们去问问爸爸吧!”于是我们就去问了爸爸,原来黑色比白色易吸收阳光,当然融化起来快了。 哦,原来这个小实验里还包含着这么大的学问呢! 简评:生活是本永远没有结尾的书,有太多太多值得你去学习感悟! 第2页共2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