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U16L3学案HelenKellerReading

U16L3学案HelenKellerReading

U16L3学案HelenKellerReading
U16L3学案HelenKellerReading

U16-L3 Life stories

Helen Keller (Reading)

Teaching Objectives(教学目标)

1. Learn to use some useful reading strategies(阅读策略):

?to predict the general idea

?to guess unknown words from the context.

2. Find out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strategies

Teaching difficulty(教学难点)

How to predict the unknown words

Pre-reading(阅读前)

Reading strategies (1)

1 Before reading, look at the title, pictures and the first couple of lines of the text.

Predict what kind of text it is and what it is about.

2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

Reading(阅读中)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quickly to find out the answer.

1 What is the text going to tell us?

A how Helen Keller learned to play games.

B. how Helen Keller learned the words.

C. how Helen Keller communicated with her teacher.

2 Guess new words (you may use words ,phrases or even sentences before or after the new word to help you)

(1)Helen was a very special girl who needed a superb teacher.

A awful

B distinguished

(2)This was because Helen couldn’t see or hear. With these severe restrictions on her communication, Hellen’s behavour was often unbearable.

? A advantages B limits

(3 )Children who can see and hear learn language easily but for Helen, it was a gradual and sometimes painful process.

A sudden

B slow

Reading strategy (2)

?Read questions and try to think of possible answers. Read the text again. Then find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in the text.

1 If you were Miss Sullivan, which one you would teach first love water doll think

2Read the text and work in pairs to find out how Anne Sullivan taught the words to Helen.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words or phrases.

Post-reading (阅读后)

1Correct errors 短文改错

Nick is a 31-year-old Australian man, which life is full of hardships. He born without arms or legs, so some people used to making fun of him and said he looked like a monster. Doing normal things seemed impossible to him. Therefore, Nick never gave up. and after many failure, he finally learned to swim, fish and even surf. What that surprised us is that he completed a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get two degrees. Now he is the CEO of two companies. when ask about the secret of his success, Nick's answer is "Attitude is altitude". In his eyes, nothing is impossible whether he is determined to overcome any difficulties. She thinks a positive attitude is the key to succeed.

知识梳理

? 1.As Helen’s knowledge and vocabulary expanded ,she asked more and more questions. ? 随着海伦知识和词汇的增加,她问的问题越来越多了。

Anne Sullivan let Helen ______________ the doll and ________ the letters __________________.

Anne let water ________ one of Helen ’s hands and ________ the letters into the other hand. Helen had a _________________.

Anne _____ her arm ______ round Helen. She ____ Helen _____ to her and pointed to ______________.

“Think” was also difficult but Helen had ______________. When Helen ___________ her mistakes when making necklaces, Anne _______ Helen ’s head and _______ “think ” into her hand.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After Helen asked again if love was __________, Anne told her that love could not be ___________ but she coul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f love.

?【精讲拓展】

?(1)more and more 表示越来越多;比较级+and+比较级表示越来越……

?Why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China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为什么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习英语感兴趣?

?(2)as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意为“随着,当……的时候”。

?③但属下列情形时,只用as,而不用when或while。

?a.用于表示同一个人的两个动作交替进行,指“一边……,一边……”。

?The girl dances as she sings on the stage.

?b.表示两个同步发展的动作或行为,译为“随着……”。

?As time went on/by,she became more and more worried.

?c.后接名词表示某一年龄段时,用as。

?As a young man,he was active in sports.

?(2)as=since,作“既然”“由于”解,引导原因状语从句,常用来表示已为人们所知或显而易见的原因或理由。

?As/Since you’re not feeling well,you may stay at home.

?(3)as=in the way that,作“像”“按照……的方式”解,引导方式状语从句。

?He speaks English as Americans do.

?(4)用于as...as...或not so/ as...as...中,前一个as是副词,后一个as是连词,引导比较状语从句。

?I don’t speak English so/ as well as he does.

?(5)“虽然”“尽管”,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常用倒装,adj./adv./n.+as +主语+谓语+主句。

?Tired as they were,they walked on.Child as he is,he knows a lot.(child前不用冠词)

?as作关系代词

?(1)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作“正如”“这一点”解。

?As is wellknown,Taiwan belongs to China.

?as的这种用法,请看下面的高考题:

?________ is known to everybody,the moon travels round the earth once every month.

?A.It B.As C.That D.What

?经常搭配as is mentioned above;as is often the case;as you have seen;as we all know等。

?(2)当先行词被the same,such等词修饰时,常用as来引导定语从句。

?Such a clever boy as he can learn everything quickly.

?I was reading the same book as he bought yesterday.

?as作介词的用法:

?as引导的介词短语大多用作状语,as译为“作为”;少数情况可引起宾语补足语。

?As a League member,I’ll take the lead in everything.(状语)

?She works as a doctor.(状语)

?They treat me as one of their own children.(引起宾语补足语)

?即学即用

?According to statistics,a man is more than twice as likely to die of skin cancer ________ a woman.(2009·江西,24) A.than B.such C.so D.as ?______ I explained on the phone,your request will be considered at the next meeting.

?A.When B.After C.As D.Since

Ⅰ. 单项填空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 1. Freezing is at presen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of meats and vegetables.

? A. remaining B. maintaining C. containing D. preserving

? 2. My sister likes eating very much but she isn’t about the food she eats.

? A. special B. strict C. particular D. unusual

? 3. I was almost totally at a loss, but then an idea suddenly to me.

? A. occurred B. happened C. appeared D. started

? 4. The public service industries are rapidly in China. More than a million jobs will be created within the next five years.

? A. expending B. expanding C. spending D. stretching

? 5. If you happen to my lost papers while you are looking for your book, let me know at once by telephone.

? A. come out B. come up C. come across D. come over

? 6. The more civilized man has become, he is limited by the disadvantage of his environment.

? A. the more B. the less C. and the more D. and the less

?7. Following his advice would have made us avoid such cold and hunger.

? A. suffering B. suffer C. suffering from D. to suffer

?8. When I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 I to meet a friend of mine.

? A. happened B. broke out C. occurred D. took place

?9. The engineers have refused the employer’s proposals to end the strike and the other workers have also come out in .

? A. fantasy B. sympathy C. particularly D. fairy

?10. —Did you remember to give Tom the ticket for the concert?

?—Yes. I gave it to him I saw him.

? A. while B. the instant C. suddenly D. once

?11.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I phoned you?

?—I my homework and was starting to take a shower.

? A. had just finished B. was finishing

? C. finished D. have finished

?12. I have lost my walkman. I it on the school bus.

? A. must leave B. must have left

? C. must be leaving D. must have been left

?13. It was in the hall we met yesterday the meeting was held.

? A. that; that B. which; which C. where; which D. where; that

?14. In a sudden of anger, the man tore up everything within reach.

? A. attack B. split C. breakthrough D. burst

?15. The boss 40 pounds from Tom’s salary without any good reason.

? A. kept back B. brought down C. cut off D. held up

Attitude is altitude态度决定高度

?Keep your face to the sunshine ,and you will not see the shadow .---------Helen Keller

There is no greater disability that we have in our life than to make the decision to give up. When you give up, there is no hope. You can only win, if you don’t give up. ---Nick

?人生最大的残障莫过于决定放弃。当你一旦放弃,便再没有希望。

只要不放弃,便一定会成功。

?Never give up! Never be discouraged by difficulties!

九年级下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导学案 (1)

C B A C B A C B A B 课题:28.1锐角三角函数(1) 【导学过程】 一、自学提纲: 1、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BC=10m ,?求AB 2、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AB=20m ,?求BC 二、合作交流: 问题: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 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三、教师点拨: 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 △ABC 中,∠C=90°,当∠A=30°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1 2 ,是一个固定值;?当∠A=45°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22,也是 一个固定值.这就引发我们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 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探究:任意画Rt △ABC 和Rt △A ′B ′C ′,使得∠C=∠C ′=90°, ∠A=∠A ′=a ,那么 '' '' BC B C AB A B 与有什么关系. 结论:这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

三年级下册英语学案 Unit 1 My school bag 牛津译林版

Unit 1 My school bag 【学习目标】 1.学会听、说、读下列词汇:bag, tape, school, storybook, crayon, copybook。 2.学会使用:问句"What‘s this/that……?"与答句"It's……"来进行交际。【学习重难点】 重点:听、说、认读句型My schoolbag is heavy. What's in it? Look! 难点:运用所学新句型和“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课文预习。阅读课文,将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单词和句型。 (1)朗读词汇:bag, tape, school, storybook, crayon, copybook。 (2)朗读句型: ①What‘s this/that……? ②It's…… (3)小组活动,练习上述句型。 S1: What's this/that……? S2: It's…… 二、达标检测。 1.翻译下列单词。 bag:_____ tape:_____ school:_____ storybook:_____

crayon:_____ copybook: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 —What is th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is th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hat is th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hat is th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文转换复习导学案

图文转换复习导学案 编制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分析图画、图案、图表等有关材料的内容,理解其蕴涵信息的能力; (2)辨析或挖掘某些隐含信息的能力; (3)对材料进行综合性鉴赏评价或推断的能力; (4)准确概括、描述图画、图案、图表信息的能力。 【考情分析】 (1)综合性强。图文转换涉及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及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 (2)紧扣时代脉搏。所选用的材料大多来自报刊、网络中反映社会现象或生活现象的漫画、新闻图片、调查材料,以及国内外某些节日或社团活动所采用的徽标,能紧扣生活或时代的脉搏。 【考点精析】 一、图文转换的特点 有内涵——所给材料均蕴涵一定的信息,或揭示某种现象,或表达某种寓意。 有规律——所给材料往往有特定的规律,由此可得出判断。 【特别提醒】做任何图文转换题,都要根据要求认真分析所给图画(徽标、图表),同时还要有主题(话题)意识,因为题目往往紧扣图画(徽标、图表)的主旨或主要话题来设置。 二、三种常见的题型 图文转换就是根据图(表)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它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表文转换和图文转换。其中,图文转换又分为图画类、徽标类和漫画类。 一、漫画类 所谓“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一般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描述画面,(2)揭示寓意,(3)拟写标题,(4)综合考查。 1.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具体来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第5节光的色散 整体设计 本节学习光的色散。学习本节内容需要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因不同单色光折射本领不同引发的光的色散现象、三原色光、看不见的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各种颜色,而对彩虹类的现象见之不多,对其成因较难理解。通过小组实验、讨论、交流,知道有复色光与单色光的区别,并尝试解释彩虹形成的原因,体会三原色组合应用,了解看不见的光。看不见的光,其内容抽象,在理解方面难度较大,找准切入点是关键。本课采用先从生活入手,抓住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而让学生探究其特征和原因,进而再回到生活中寻找实际应用。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领略到光学的巨大魅力,感悟自然现象的多样性和自然规律之间和谐完美的统一,培养他们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的判断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动手乐趣及学习活动中的实际操作,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层次,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 .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光的色散现象。 .光的三原色。 教学难点 .光的色散演示实验。

三年级英语下册学案

Unit 1 Who’s this boy? lesson 1 一、学习目标: 1.To listen and read the 4 key words: boy, girl, man, woman. 2.To grasp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Show me the picture. Here yo u are. Who’s this boy/girl…? He’s/She’s… May I come in? Come in, please. Sorry, I’m late. That’s OK. This is a/an… 3.To talk with classmates or friends. 4.To listen and draw . 5.To play games in English. 二、学习过程 1.复习 S ay “Hello” each other and warm up. T: How are you? I’m very glad to see you again in the new term. 2.尝试学习 Use the photos to present the new words and teach T: I have some photos, please have a look. Who’s this boy/girl/man/woman/teacher… 3.巩固练习题 Students can use their photos to talk with partners. E. Look, Who’s this man/woman…Emphasize “my”. Practice the sentence: Show me the

高考专题复习图文转换教案

专题复习图文转换教案 考纲定位 近年高考语文科的命题,内容更贴近现实,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文转换题型也应运而生。 1、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这类题型一般置 于第Ⅱ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4-6分。 2、图文转换题的题型从所提供材料角度可以分为:(1)表格文字转换题;(2)图 文转换题;(3)漫画文字转换。 误区警示 一、信息归结多余或无中生有。 二、信息遗漏或缺失。学生在读图时不细心,不全面,结果顾此失彼,造成信息 缺失或遗漏,使得答案要点不全面。 三、信息推断错误。 四、答案表述罗嗦,条理混乱。图文转换题型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怎样选用语言来 组织答案。学生往往不注意题目要求,或一五一十地把图表内容说明出来, 其中夹杂很多数据,语言不简练,思路不清晰;或过于笼统,不得要领甚至 不着边际,但前者情况较普遍。 释疑 第一、表文转换题 1、所谓表文转换是指把图文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例、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解析】本题考察句子的表达能力,图表本身或图表中提供的文字数据都有规律可循,首先要认真观察,找出其中规律。然后看字数要求、句式要求、内容要求进行转换。转换的句子语意要连贯,表达要正确。 【答案】(1)阅览室的图书8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2、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2)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的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5)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也就符合简答要求了。图文转换题解题的基本流程:图表(源信息)一观察认读一分析理解一归纳概括一文字表达。要综合分析三个难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 例2 如:下表是某省关于教师作文评分误差的抽样调查结果,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图表反映的问题。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 【分析】这是一份抽样图表,对信息归结和推断时,要对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哪些作文评分上相同、哪些不同。从样本中看出整体情况,求出概率,管中窥豹,得出结论。回答时有的学生表述为“意见比较一致”,过于笼统;有的学生回答为“对2、3、7号作文卷评分有明显误差”,显然学生不理解什么叫抽样调查。【答案参考】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对60%的作文在评分时存在明显的误差,其中30%评分误差很大。 ·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你去续写。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对图表,学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的色散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的色散学案人教新课 标版 第二章第五节光的色散学习目标(1)了解色散现象和原因。。(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1-53页回答下列问题 1、色散: 。色散现象说明。 2、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通过色光,呈现绿色;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决定的。反射红光,呈现色。 3、色光的三原色: 4、颜料的三原色。 二、合作探究: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中,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植物学家对4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光,太阳光由7种色光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他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

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色花少的原因。若吸收7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花很少。(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2)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也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3)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推断白花反射、吸收色光的情况。当堂训练: 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 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2、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 A、红橙黄 B、红绿蓝 C、黄红蓝 D、红白蓝

模式1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锐角三导学案-锐角三角函数100

锐角三角函数 ◆ 课前热身 1.sin30°的值为( ) A . 32 B . 22 C . 12 D . 33 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C =90o,则sin A 等于( ) A . 12 B . 22 C .32 D .1 3.在Rt ABC △中,9032C AB BC ∠===°,,,则cos A 的值是 . 4.如图,△ABC 中,∠C=90°,AB=8,cosA= 4 3 ,则AC 的长是 5.计算:tan 60°=________. 【参考答案】 ** 2.B 3. 4.6 5. ◆考点聚焦 知识点 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符号、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大纲要求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能通过画图找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2.准确记忆30°、45°、60°的三角函数值. 3.会用计算器求出已知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4.已知三角函数值会求出相应锐角. 5.掌握三角函数与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应用,这是本节的热点.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求三角函数值,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形式出现; 2.考查互余或同角三角函数间关系,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形式出现; 3.求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混合运算,常以中档解答题或填空题出现.

◆备考兵法 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对本节知识加以理解记忆. ◆考点链接 1.sin α,cos α,tan α定义 sin α=____,cos α=_______,tan α=______ . 2.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典例精析 例1(内蒙古包头)已知在Rt ABC △中,3 90sin 5 C A ∠==°,,则tan B 的值为( ) A .43 B .45 C .54 D . 34 【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在RTΔABC 中,∠C=90°,则sin a A c =, tan b B a =和222a b c +=; 由3 sin 5 A =知,如果设3a x =,则5c x =,结合222a b c +=得4b x =;∴44 tan 33 b x B a x ===,所以选A . 【答案】A 例2(湖北荆门)104cos30sin 60(2)(20092008)-??+---=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有关运算, 104cos30sin 60(2)(20092008)-??+---=3313412222 ??? ?+--= ???,故填3 2. 【答案】 3 2 例3(黑龙江哈尔滨)先化简.再求代数式的值.22 ()211 1a a a a a ++÷+-- 其中a =tan60° -2sin30°. 30° 45° 60° sin α cos α tan α α a b c

(完整版)三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Lesson 1 一、学习内容:P4 A Let's talk Let's Practise 二、学习目标(Learning aims): 1、会说问候语:Good morning/Hi!欢迎同学:Welcome! 2、学会介绍自己的新同学:Class,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 3、学会自我介绍:Hi!I'm…… I'm from………… 三、学习过程: 第一步连一连:自学教材P4,试着写出下面短语的汉语意思。 1、Good morning. A.我来自中国。 2、We have a new friend. B.我来自美国。 3、I’m from America. C.早上好。 4、Welcome! D.我来自加拿大。 5、I'm from China. E.欢迎! 6、I'm from Canada. F.我们有了一个新朋友。 第二步 1、试着读对话把不会读的标出来。 2、同组成员互读:读给对方听,互相帮助学习。 四、课堂检测 选一选:根据情景选出最佳选项。 1.早上和别人见面时,你应说: A.Good morning. B.Hi. 2.当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时,我们应该说: A.Welcome . B.Hello! What’s your name? 3.你要对别人说自己来自中国,你会说: A.I am from China. B.I am from America. 4.当你自我介绍时,你会说: A.I'm Chenjie.I'm from China. B.Where are you from? 5.我们班来了个新的同学,老师会说: A.Class,we have a new friend. B. Good afternoon.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__自我评价:

图文转换教案

图文转换题型 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 一、图文转换的类型: 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 ①表(格)文(字)转换题。? ②图(“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 2.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 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二、表文转换题 解题方法: 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 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三、徽标类转换题 解题方法: (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 三、漫画类转话题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光的色散学案 沪科版

第四节光的色散 一、课前知识准备 1.太阳光可以分解出七种颜色的光。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而成的. (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混合) 2.色光的三基色为,颜料的三原色是 . (答案:红、绿、蓝红、黄、蓝) 二、名师解读点拨 知识点1:光的色散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__________,这是因为各种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偏折最小的是__________光,偏折最大的是__________光,依次介于它们中间的单色光分别是 ____________。 答案:光谱,红,紫,橙、黄、绿、蓝、靛 【点拨】光从空气通过三棱镜再到空气,发生两次折射,如图,玻璃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情况不一样,对红光的偏折最小,对紫光的偏折最大。 【拓展】如图所示,光从空气通过三棱镜再到空气,发生两次折射,折射光线向底边偏折,透过玻璃三棱镜观察一物点S,其位置比实际位置高,即像向顶角偏 移。 知识点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基色 用放大镜看正在工作的彩色电视机,可以看到三色。 如图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色,区域 2应标色。 答案:红、绿、蓝色光的三基色的示意图中的区域1应标绿色,区域2应标白色 【明确】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的.这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它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拓展】物体会呈现五颜六色,这是由于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某种颜色的不透明体只能反射这种颜色的光,其它颜色的光全部被吸收;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某种颜色的透明体只能透过这种颜色的光,其它颜色的光全部被吸收. 【注意】无色的透明物体几乎将各种色光全部透过,白色的不透明物体几乎将各种色光全部反射,黑色的不透明物体几乎将各种色光全部吸收。 知识点3:颜料的混合,颜料的三原色 自然界的色彩种类繁多,人们可以用____________调出其它色彩,但却不能用其它颜料调出这三种颜色,因此这三种颜色称为颜料的____________。 答案:红、黄、蓝三原色 【拓展】混合颜料的颜色由组成它的颜料共同反射的色光决定。 三、拓展整合创新 类型之一:光的色散 【例1】在商店里买布时,特别是花布,为了看准颜色,要把布拿到太阳光下观察,而不是在日光灯下看,这是为什么? 解析:因为太阳光中的色光最全,而且各种色光的强度也比较均匀,照射在花布上,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导学案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正弦 【学习目标】 1: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理解正弦(sinA)概念,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学习难点】 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B 【导学过程】 一、自学提纲:A C 1、如图在△ R t ABC中,∠C=90°,∠A=30°,BC=10m,?求AB 2、如图在△ R t ABC中,∠C=90°,∠A=30°,AB=20m,?求BC A B C 二、合作交流: 问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思考2:在△ R t ABC中,∠C=90°,∠A=45°,∠A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B A C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BC B ' C ' 三、教师点拨: 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 △R t ABC 中,∠C=90°,当∠A=30° 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1 2 ,是一个固定值;?当∠A=45°时,∠A 的 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2 2 ,也是一个固定值.这就引发我们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探究:任意画 Rt△ABC 和 Rt △A ′B′C′,使得∠C=∠C′=90°, ∠A=∠A′=a,那么 与 AB A ' B ' 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 结论:这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 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正弦函数概念: 规定:在 Rt △B C 中,∠C=90, ∠A 的对边记作 a ,∠B 的对边记作 b ,∠C 的对边记作 A 斜边c b B 对边a C c . 在 △R t BC 中,∠C=90°,我们把锐角 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 记作 sinA ,即 sinA= = a c . sinA = ∠ A 的对边 a = ∠ A 的斜边 c 例如,当∠A=30°时,我们有 sinA=sin30°= ; 当∠A=45°时,我们有 sinA=sin45°= . 四、学生展示: 例 1 如图,在 Rt△ABC 中,∠C=90°,求 sinA 和 sinB 的值. B 3 B 3 5 13 A 4 C C A (1) (2)

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导学案(最新)

小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三年级英语学科导学案 课题: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第(1)课时 主备教师:复备:审核人: 学习目标: Let’s talk Look and say 1、学习句型“I’m from …./ Boys and girls ,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 2、Look and say巩固、操练对话的句型,鼓励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会话。 学习重难点: 重点:句型: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 I’m from the UK. 难点:Welcome的发音,句型“I’m from …. 预习案 见课本P4 探究案 1、尝试朗读Let’s talk部分,并小组讨论,明白对话的意思; 2、听录音并跟老师学习Let’s talk部分; 3、操练Let’s talk部分并进行表演; 4、完成Look and say部分。 测评案 见同步指导。 教学反思:

小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三年级英语学科导学案 课题: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第(2)课时 主备教师:复备:审核人: 学习目标: Let’s learn Let’s chant 1、本部分主要学习 UK,Canada,USA,China,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 2、能够听懂、会说“I’m from …,了解相关国家标志性建筑物,通过歌曲巩固本课单词。 学习重难点: 重点:UK,Canada,USA,China 难点:Canada的发音; I’m from …的运用。 预习案 见课本P5 探究案 1、听录音,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记一记,比一比等活动学习单词UK,Canada,USA,China,了解各国标志性建筑物; 2、进一步学习Let’s learn 部分的单词; 3、学习句型I’m from ….并进行替换练习; 4、Let’s chant. 测评案 见同步指导。 教学反思:

光的色散 优秀教学案

光的色散 【学习目标】 1.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合成的。 2.认识三棱镜并能用它做白光的色散实验。 3.能够对白光经过三棱镜变成不同色光的现象做出解释并用实验验证。 4.体验科学现象的神奇,萌发对科学探究的好奇心与兴趣,意识到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经历光的色散现象的探究过程,知道白光是由七色光合成的。 【学习难点】 如何寻找证据来解释白光经过三棱镜变成不同色光的现象。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水槽、手电筒、镜子、喷壶、相关课件。 分组材料:三棱镜(两个)、白屏、手电筒、彩色塑料片(红、绿、蓝)、记录纸。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前面两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光在同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谁来把这个手电筒光的传播路线画出来? 2.学生上台画光的传播方向。 3.谈话:当这束光前面被物体挡住了会怎么样呢? 4.指名学生说。(期望学生说到:不透明的物体会反射回来,透明的物体会透过去,并会改变传播方向。在此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引导) 5.提问:如果在这束光线前面放一个这样的物体会怎样呢? 二、认识三棱镜,探究光线透过三棱镜的实验。

1.学生观察三棱镜,描述其特征,教师根据学生描述揭示名称——三棱镜。 2.提问:光线遇到三棱镜会如何变化呢? 3.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及依据,并将光线走的路线在记录纸上画出来。 4.指名学生汇报画的路线图。 5.教师讲解操作要领,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实验发现。(期待说出:①光的位置和手电筒的光不在一条直线上②出现了彩色光) 7.出示实验结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将出现这种现象的光线图试着画出来。 8.引导学生思考原因。(不在一条直线上,说明光线发生了折射,改变方向了。这里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怎么会出现彩色光。) 两种可能性: 一是三棱镜的特殊作用,使得白光变色了; 二是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分成了各种彩色光。 逐步引导学生如何来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解释。 (1)如果是三棱镜的特殊作用,那换一个其它的物体试试看是否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果也能,那就不是三棱镜的特殊作用。这里可以教师做演示实验,做水棱镜实验,来证实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2)如果是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分成了各种彩色光,那各种彩色光是否可以再变回白光呢?如果能,那就说明白光里面本身就有各种色光,白光不是单纯的光,是一种复合光。引导学生如何做实验将白光再“变”回来。 9.学生尝试再利用一块三棱镜将白光“变”回来。 10.教师讲解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科学故事,并做出小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它是一种复合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板书课题)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3)》导学案

7.6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3)学案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比较熟练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 仰角、俯角的定义:如右图,从下往上看,视线与 水平线的夹角叫仰角,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右图中的∠1就是仰角,∠2就是俯角. 探究新知 例题1、为了测量停留在空中的气球的高度,小明先站在地面上某点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27°,然后他向气球方向前进了50m ,此时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40°。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 ,小明如何计算气球的高度呢? 例2、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某单位在如图所示的办公楼迎街的墙面上垂挂一长为30米的宣传条幅AE ,张明同学站在离办公楼的地面C 处测得条幅顶端A 的仰角为50°,测得条幅底端E 的仰角为30°. 问张明同学是在离该单位办公 x m h m A D B 27 50m 40

楼水平距离多远的地方进行测量?(精确到整数米)(参考数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20,sin30°=0.50,cos30°≈0.87,tan30°≈0.58) 知识运用 1.如图,小明欲利用测角仪测量树的高度。已知他离树的水平距离BC为10m,测角仪的高度CD为1.5m,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33°.求树的高度AB。 (参考数据:sin33°≈0.54,cos33°≈0.84,tan33°≈0.65) 2、为了改善楼梯的安全性能,准备将楼梯的倾斜角由65度调整为40度,已知原来的楼梯的长为4米,调整后的楼梯要占多长的一段楼梯地面. 当堂反馈 1、如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 仰角为? 6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 30,热气球与高 楼的水平距离为66 m,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精确到 C A B

PEP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1导学案(分课时2)

PEP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1导学案(分课时2)

课题Unit 1 总课时 6 课时Lesson 1 年级三年级主备人 课型会话教学班级教学方法交际法、游戏法等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学生准备单词卡片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能听说单词Welcome,back,boy,and,girl,we,new,friend,today,from 等;会运用句子I’m /I’m from介绍自己及自己的情况。 能力目标: 创设情景,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运用句型和单词。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能够流利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及出生地。 熟练运用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这个句型。 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自主学习一、课前复习: 英语打招呼 Welcome back to school!复习巩固学过的内容,二、课前预习: 制作单词 编对话运用句子:I’m /I’m from介绍自己. 交流展 一、全体学生呼英语励志口号:Knowledge is power . 二、热身、复习: 师生问候,用英语打招呼 Welcome back to school!复习巩固学过的内容,创设英语学习氛围。 三、小班内查练: I’m ...... I’m from China.(手中举起中国国旗) And you? Hi! I’m Amy. I’m from America. 利用头饰做自我介绍 四、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本课学习目标。 五、导入并指导学习新的内容: 1.教师借助Amy和 Zhang Peng的头饰向学生介绍引出单词:boy,girl,friend。 2.利用单词卡片教学生认读单词:boys and girls, today, new friends。 3.教师带头饰自我介绍:Hi,I’m Amy. I’m from the UK.借助国旗引导学生认识英国的英语名称。 4.教师带头饰自我介绍:Hi,I’m Zhang Peng. I’m from Shandong.借助国旗引导学生认识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英语名称。 5.教师点拨:英语中人名、地名和国家名称的首写字母大写的写法。the UK是英文缩写形式必须都大写,读作UK。

图文转换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图文转换 年级:初三年级学科:语文授课教师:张加加教学目标 1.了解图文转换主要类型。 (介绍画面内容、概括提取表格中的信息、揭示漫画寓意) 2.分析中考例题。 3.掌握答题思路。 教学重点:掌握图文转换的答题思路,具备图文转换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中考真题,掌握图文转换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归纳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分析考情——题型1——对接真题——题型2——对接真题——题型3——对接真题——总结——板书设计——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之为读图时代。浏览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时会看到图表、图片、漫画类题目。图表所选材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台州卷的“废旧电池回收”的问卷调查,河北卷的“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手机阅读增长率”的数据统计,苏州卷的“中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等。读图材料涉及图片、图标、漫画等,材料鲜活,时事性强。那么,同学们,这些考查的就是我们图文转换的能力。(板书:图文转换)

二、分析考情:图文转换是河北中考语文科目的常考考点,往往通过表格、图片、漫画、邮票等来考查,一般为4—6分。近8年的考查情况看下表,连续三年都考到了,18年的中考,我们仍应该重视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三类题型来提高我们图文转换的能力。 三、题型1:介绍画面内容 同学们,请看黑板,这是15年河北中考题,一枚邮票,请看题,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 首先,让我们审清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做“介绍画面内容”这类题,我们要有做题方法:第一步,介绍画面信息要全面,包括图画、标题、文字等。第二步,表达方式为说明,即有什么说什么,不带任何修饰成分。第三步,讲究说明顺序,从主体画面到四周画面介绍,学会使用方位词(左右、前后、上下、里外等)。 其次,让我们看一下参考答案,特别注意红色文字。 再次,让我们齐读方法指导,读完后依据PPT上的方法,迅速完成学案上实战演练第一题。(给大家3分钟时间,注意落实到笔头,形成文字) 最后,时间到。先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他的答案…… 给大家展示下参考答案,看你是否拿到了这3分。我们再回顾下做题方法:信息全面 表达说明 说明顺序(板书) 四、题型2:概括提取表格中的信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2 4.5光的色散

4.5光的色散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色散现象,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2.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 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其应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红外线与紫外线 难点:色光的三原色 三、学习活动: (一)认识光的色散: 1. 彩虹的形成是光的现象。 2. 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太阳光是光,其实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 (二)色光的混合 1、实验观察:把红色、蓝色、绿色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各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将任意两片透明塑料片叠在一起,透过的是什么颜色的光? (边进行实验,边完成图的填充,直接填在图中的数字处) 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看不见的光学习红外线 阅读课本内容,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外线. 2.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1)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 (2)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仪。 (3)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4)利用红外线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 (5)利用红外线的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 (三)认识紫外线及其应用 3.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线(ultraviolet ray).紫外线能使物质发光;紫外线能灭。 四、课堂小结: 1.光的色散:太阳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2.光的三原色: 3.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红外线的效应强. 利用红外线物体;还可以用来遥控。 (2)紫外线在医学上可以;还可以鉴别钞票真伪。 五、达标测试: 1.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 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2.冬天,在商店中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火炉的电阻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

《锐角三角函数》学案

1.1锐角三角函数(1)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够用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外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 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难点: 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学习方法: 引导—探索法. 学习过程: 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千年古寺青檀寺中有一座报国塔,小明很想知道 古塔的高度,但小明没有足够长的尺子,怎么办呢?于 是聪明的小明想了这样的办法:小明在塔前的A 处仰望 塔顶,测得仰角∠1的大小,再往塔的方向前进50米到 B 处又测得仰角的大小,根据这些他就求出了塔的高 度.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就会揭开小明这样做的谜 底.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九年级(下)第一章的内容: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你能比较两个梯子哪个更陡吗?你有哪些办法? 3⑴如图: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 ⑵以下三组中,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 A B 1 2

二、呈现问题,探索新知 ⑴Rt △AB 1C 1和Rt△AB 2C 2有什么关系? ⑵222111B AC C B AC C 和有什么关系? ⑶如果改变B 2在梯子上的位置(如B 3C 3)呢? ⑷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5)概念的生成 由于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A 确定以后,它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也随 之确定,因此我们有如下定义: 如图,在Rt△ABC 中,如果锐角A 确定,那么∠A 的对边与邻边之 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叫做∠A 的 (tangent),记作tanA ,即 tanA = . 三、巩固提高,应用新知 例1 如图是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 坡度 如图,正切也经常用来描述山坡的坡度.例如,有一山坡在水平方向 上每前进100m 就升高60m ,那么山坡的坡度i (即tan α)就是: 603tan 1005 i 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