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权分立

政权分立

政权分立
政权分立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个时期的重要史实,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祖冲之和圆周率、大放异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库艺术。

2、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状态,战乱频繁,政权更迭也比较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但在分裂战乱的岁月里,社会仍在进步,历史还在发展。塑造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谋略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3、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点。

4了解这个时期文化的辉煌成就。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2、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4、祖冲之和圆周率。

5、大放异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

难点

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江南地区的开发。

3、正却认识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4、圆周率及推算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5、大放异彩的书画艺术。

三、学习过程

(一)、

1、三国鼎立是哪三国?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

(二)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说一说,西晋是如何建立的?

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

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

2、淝水之战: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兵力、最后的结果如何?

战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

3、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你认为中国今天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

达呢?

2、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

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

3、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

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4、北魏是在何时建立的?

5、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

6、简述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7、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

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鲜卑族不见了? )

(四)、祖冲之与圆周率

以小组为单位概括归纳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及著作,并找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最主要成就。(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五)、贾思勰

北朝(北魏和东魏)著名农学家《齐民要术》

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

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六)、郦道元

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水经注》

(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

风土人情。)

人物朝代称谓主要著作主要科技成就

祖冲之南朝著名数学

家、天文

学家

《缀术》

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精

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贾思勰北朝(北

魏和东

魏)

著名农学

《齐民要

术》

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

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

理学家

《水经

注》

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

史古迹

(七)、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1、王羲之,他的书法代表作有《兰亭序》。《兰亭序》人称天下第一行书。

2、绘画艺术上也是俊才辈出,最著名的当推东晋的顾恺之。至今留传下来的只有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图》三件。

(508年,范缜写出《神灭论》,范缜《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亡了,精神也随之消失。《神灭论》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八)、辉煌的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包含石雕、壁画和塑像,它起源于古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最著名的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中国和印度佛教艺术的融合,是中外艺术结合的结晶,是举世瞩目的艺术宝库,都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四、检测题、选择题

1、官渡之战发生在()

A、25年

B、100年

C、 200年

D、208年

2、和赤壁之战无关的人物是()

A、曹操

B、诸葛亮

C、周瑜

D、袁绍

3、三国时吴国军队到达夷洲是在()

A、200年

B、208年

C、230年

D、260年

4、280年灭亡的国家是()

A吴国 B、魏国 C、蜀国 D、西晋

5、淝水之战的影响不包括()

A、前秦通知瓦解

B、北方割据混战

C、江南经济倒退

D、东晋取得暂时的稳定

6、江南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包括()

A、雨量充沛

B、土地肥沃

C、北民南迁

D、政局长期稳定

7、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是在()

A、317年

B、365年

C、439年

D、387年

8、北魏建立后的都城是在()

A、洛阳

B、平成

C、长安

D、北京

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A、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B、禁止与汉族通婚

C、提倡尊老、养老

D、采用汉族的官制

10、祖冲之的主要贡献是在()

A、数学方面

B、天文学方面

C、机械制造方面

D、地理学方面

11、《齐民要术》成书于()

A、西晋

B、西汉

C、唐朝

D、北朝

12、《水经注》记述了江河流经地区的()

①地形物产②风土人情③历史古迹④山川城镇

A、⑴②③④

B、⑴②

C、③④

D、⑴④

13、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西汉

B、东汉末年

C、东晋

D、西晋

14、《神灭论》倡导的是()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信仰佛教

D、信仰道教

15、开凿石窟的最初目的是()

A、统治者宣传佛教

B、灭佛

C、显示劳动人民的智慧

D、保留文化遗产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教案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感知目标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概况(2)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3)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作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形成初步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北南双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北方人口的南迁和少数民族的内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预 计安排 复备标注 复习过程一、本单元知识脉络讲解 1.曹操发展壮大的原因 2.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概况 3.三国的概况 4.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 5.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作用 6.北方人口的南迁、少数民族的内迁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科技 二、重点问题讲解 1.曹操壮大的原因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招贤纳士,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 (3)实行屯田 (4)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2.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1.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2.带来了大量的生产工具和经验 3.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4.南方社会安定 5.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6.统治者采取了一些利于发展的措施 3. 孝文帝改革 目的:便于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内容:(1)迁都:494年从洛阳迁到平城(2)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作用: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4.三次战役概况 时间交战双方特点意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单元综合测试3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齐民要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A.阶级斗争激烈 B.民族矛盾尖锐 C.民族融合加强 D.对外交流频繁2.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农作物引进新品种并广泛种植 B.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 C.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 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3.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治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①科技文化进步②江南经济的发展③民族融合的作用④人民群众的向心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的作用是() A.加强了同日本的联系 B.加强了台湾地区同内地的联系 C.占领了夷州 D.促进了夷州同内地的经济的发展 5.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呈趋势 B.“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嵩山之阻”的地理条件 C.赤壁之战结局的影响 D.曹操、刘备、孙权都善于用兵 6.杜甫这样评价他的功绩“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他是() A.刘备 B.诸葛亮 C.周瑜 D.曹操 7.汉末三国时期的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顾茅庐②.蜀汉建国③.赤壁之战④.东汉灭亡 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8.从东汉末到东晋的三次著名战役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南方政权战胜了北方政权B.战败一方的统治都迅速土崩瓦解 C.都有保护南方相对安定局面的作用D.都对当时统治格局变化有决定性的影响9.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A.以少战多B.战术上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单元综合与测试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B C D 2.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中提到了永嘉五(311)年;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原因是()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4.《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桂陵之战 5.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A.公元3世纪初期B.公元3世纪20年代99 C.公元2世纪初期D.公元2世纪20年代 6.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7.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纸币“交子”的出现 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筒车的广泛应用 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9.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 10.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 C.该穿汉服 D.学说汉语 1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郦道元 B.祖冲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 12.《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A.天文学著作 B.医学著作 C.农学著作 D.数学著作 13.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更迭”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4.小李在一次知识竞赛中,遇到一个难题,是有关“淝水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请你帮他作答 A.淝水之战是汉族政权与匈奴政权之间的战争 B.东晋政权势力强盛,因此打败前秦 C.经过淝水之战,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地区再度陷入分裂 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 15.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他的目的是 A.恢复北方生产 B.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C.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D.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16.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隋文帝 17.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A.兰亭书法B.阎立本画作C.龙门石窟D.赵州石拱桥 18.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2013·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中考试题

2013·甘肃省白银市 3.下列改革或变法中,通过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吴起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013·海南省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201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3.北魏时期,把都城迁到洛阳的皇帝是 A.孝文帝 B.阿骨打C.阿保机D.元昊 2013·江苏省无锡市 2.《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随州市 9.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对这一巨大变迁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 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 D.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 10.公元前60年和清乾隆时期,我国为加强管理,在新疆分别设置 ①西域都护②北庭都护③伊犁将军④新疆行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13·威海市 3.下列战役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官渡之战②长平之战③郾城大战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2013·玉溪市 4.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史实,下面正确的是(B) A.经济重心南移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 C.曹操建立魏国D.孝文帝迁都洛阳 2013·湛江市 2.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表明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和官员: A.采用汉姓B.改穿汉族服装C.学习汉语D.与汉人通婚 2013·长沙市 15.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下列改革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商鞅变法 B.戊戌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单元图示 知识梳理 1.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双方:袁绍与曹操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 时间:公元208年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 经过: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刘备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双方组成五万人的孙刘联军,

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逃回北方。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3. 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 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4.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5.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①魏灭蜀;②266年—司马炎—西晋—洛阳③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6.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7.西晋的灭亡原因:①统治集团腐朽②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③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少数民族的反抗。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灭亡西晋。公元317年—司马睿—东晋—建康。 8.淝水之战 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时间:公元383年作战双方:前秦与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淝水之战同历史上战争相似(以少胜多):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的影响:1、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2、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9.江南经济的发展的原因:①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②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主要原因)③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10.江南发展的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11.江南开发的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12.北方的统一:439年——在东北地区兴起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13.北魏孝文帝迁都与改革迁都洛阳: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14.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人服饰(穿汉服)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成汉姓(用汉姓)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与汉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汉制)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学汉礼)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措施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15.南朝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北朝包括的朝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2020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 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试题

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2019·绵阳]据《方舆胜览》记载,211年,刘备和刘璋相聚富乐山,看见绵州繁荣景象,刘备高兴地说道:“富哉!今日之乐乎!”绵阳富乐山因此得名。据此可知( ) A.当时的四川社会稳定 B.“相聚”发生在东汉末年 C.绵阳的经济领先全国 D.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2.[2019·青岛]“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3.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是( ) A.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D.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 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 5.[2019·德州]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让学生进行探究,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6.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六朝”的先后顺序是 ( ) A.东晋—孙吴—宋—齐—梁—陈 B.孙吴—东晋—齐—宋—陈—梁 C.孙吴—宋—齐—梁—陈—东晋 D.孙吴—东晋—宋—齐—梁—陈 7.[2019·连云港]“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 ) A.得到大规模开发 B.自然条件优越 C.人口数量增加 D.社会环境安定 8.“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 ) A.都江堰修筑的功效 B.张骞通西域的结果 C.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影响 9.[2019·赤峰]“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 10.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建立北魏政权的古代少数民族是( ) A.女真族 B.鲜卑族 C.党项族 D.契丹族 11.[2019·烟台]“(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该材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商鞅变法 C.张骞通西域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2.“……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这句话表达了( ) A.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单元综合测试2北师大版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一、单项选择题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A.士兵不习水战 B.骄傲轻敌 C.后方起兵 D.士兵疲惫 2.下列人物不曾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3.如果请你为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准备道具,你不应该在剧中的餐桌上摆放的食品是() A.玉米 B.葡萄 C.石榴 D.核桃 4.西晋的存在时间是() A.265年——316年 B.266年——316年 C.265年——317年 D.266年——317年 5.影响淝水之战结局的关键因素是() A、战术运用 B、后勤供应 C、天时地利 D、人心向背 6.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南北的是() A.曹魏 B.东吴 C.西晋 D.蜀汉 7.在4世纪和5世纪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分别是() A.匈奴、氐 B. 匈奴、鲜卑 C. 氐、鲜卑 D. 鲜卑、羌 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好 B.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地区社会秩序安定 D.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9.下列以洛阳为都城的政权是() A.曹魏、西晋、北魏 B.西晋、前秦、北魏 C.曹魏、西晋、前秦 D.曹魏、前秦、北魏 10.为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①曹操②刘备③孙权④北魏孝文帝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11.三国时期,三国中实力最强的是()

A.吴 B.蜀汉 C.西晋 D.魏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统一全国的政权是() A.曹魏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13.南朝时期,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 A.平城 B.洛阳 C.建康 D.西安 14.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 A.发现圆周率 B.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C.找到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D.推算出圆周率的准确数值 15.下列著作完成于南北朝时期的是() ①《九章算术》②《缀术》③《齐民要术》④《水经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6.“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谁的作品的高度评价() A.顾恺之 B、王羲之 C.郦道元 D、王献之 17.五胡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A.匈奴 B.氐 C.羯 D.鲜卑 18.三国时期,“夷洲”指的是() A.吴国 B.海南岛 C.台湾 D.南洋各国 19.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20.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叙述,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佛教空前盛行 B.封建国家大分裂 C.民族出现大融合 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 ①杜甫对谁的高度评价?

三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 A.蜀、东晋、隋 B.东汉、南宋、隋 C.蜀、东晋、金 D.蜀、西夏、元 2.李白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诗中所指战役的影响是 ( ) A.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 B.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 C.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3.据《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之饶,覆衣天下。”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现象出现有推动作用的是( ) ①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②“苏湖熟,天下足”局面出现 ③南方自 然条件优越,利于经济发展 ④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4.“(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 魏孝文帝( )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 5.下图是4至6世纪中国境内民族迁移示意图。图中两大迁移最主要的影响是 ( )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③促进了民族融合 ④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A. ①③④ B.①②③ B.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史书记载:西晋时期,洛阳的汉族官僚和贵族争相使用胡床、方凳等少数民族家具。而靠近 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也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由此可知,在生活习俗上 ( ) A.北方少数民族深受汉族影响 B.北方汉族人民受到少数民族影响 C.西晋时已经没有民族界限 D.北方汉族完全放弃了原有习惯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 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 之象。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东汉后期的豪强割据和军阀混战;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2 、了解“赤壁之战” 和曹操 统一北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初步学会评述政权分立。3、通过认识我国 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培养学生综合归 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归纳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民心所向 (四)教学重点了解政权分立,初步学会评述政权分立;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理解民族大融合及其意义。 (五)教学难点学会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当时所做的突出的历史贡献;进而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民心所 向,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以此引起学生兴趣, 并把学生引入课堂. 【叙述】我们一起欣赏了<<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歌.同学们对三国演义都非常熟悉, 请问, 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大家能了解多少呢? 【活动】”猜一猜”他们都是谁?引入到东汉' 末年时期。 承转】东汉末年发生了黄巾起义,软弱无力的东汉政府只能依靠地方军阀镇 压,结果导致了军阀割据(展示地图),大家可以从地图上看到北方割据势 力极多,而且互相争斗,战乱不休。那么大家是否知道最后是谁统一了北方? (曹操)曹操并不是象三国演义里讲得完全是个反面人物,他是我国古代著名

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征讨袁绍胜利后,写了这样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你觉得他的壮心是什么?他将遇到的对 手是谁?(介绍孙、刘期间可请学生讲述“三顾茅庐” 、“隆中对”的故 事) 【活动】人物模拟:假如你是曹营的一位高级谋士,你会怎样为主进言?其目的是过 渡到下面的分析。【分析】赤壁之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和两大军事集团的优势和劣势. 曹操大军南下,首先碰到刘备,刘备挡得住吗?挡不住只能逃,那么孙权单独挡得住 吗?也挡不住,那怎么办?他们只能联合起来,于是组成孙刘联军,与曹操对峙于赤 壁,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此展开。(学生分析赤壁之战双方力量对比)【赏析】赤壁之战行进图和”火烧赤壁”短片. 【总结】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回北方,一时间无力再南下,孙权保住了江东、江南地方,而刘备则取得荆州,并进而取得四川一带,最终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大家是否知道三国分别是哪三国,分别是谁建立的? 【活动】小游戏“动动手”给学生提供三国形势图和有关人物、都城,请学生把它放到指定的位置。 【转述】220年,曹丕称帝,建立北魏,都城洛阳;221 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222年,孙权称王,都城建业。各国安定下来,发展经济。魏国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蜀国丝织业发达,闻名全国;吴国发展造船业,230 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到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联系。 【探究】讨论探究: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有人说三国鼎立是历史的退步。有人说三国鼎立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大家可以自由讨论,最后派代表把结论说出来。学生发言后总结:1、从统一和分裂的角度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反之,国家分裂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2、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从东汉末年开始,大小数十个军阀割据势力的存在使国家的分裂成了既成的事实,而三国鼎立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这种局部的统一既是大一统的前夜,又为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过渡】出示图“北方人民南迁” ,让学生观察,问:北方人民为什么要南迁?割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单元综合测试1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一、选择题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指的是谁()。A.项羽B.诸葛亮 C.刘备D.曹操 2.在右图所指的古代战争中,来自北方的军队战败的原因不包括()。 A.北方军队不习水战 B.北方军队以寡敌众 C.北方军队流行疾疫 D.南方军队战术得当 3.下列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 A.曹魏B.刘蜀C.孙吴D.西晋 4.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东汉末历史的倒退B.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C.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D.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台湾称()。 A.夷洲B.流求C.琉球D.小琉球 6.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①王昭君②诸葛亮③袁绍④孝文帝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某剧组准备重新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你认为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孙权遣使给刘备送去书法珍品《兰亭序》,以示修好

B.曹操派使臣给孙权送去纸质书信,劝其投降 C.袁绍军队粮草被曹军烧毁后,士兵只好挖甘薯充饥 D.孙吴水师配备指南针后,战斗力大大增强 8.下列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 A.投鞭断流B.草木皆兵C.破釜沉舟D.风声鹤唳9.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①匈奴②鲜卑③羯④氐⑤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⑤ 10.右图是晋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见的模型器,他体现了()。 A.南方稳定的农业经济和生活 B.当时饲养牲畜的方法很特别 C.艺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D.南方陶瓷业制作水平高超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是()。 A.由南向北B.由北向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12.北朝和南朝最后的政权分别是()。 A.北魏和宋B.东魏和齐C.北齐和梁D.北周和陈13.我国有“六朝古都”之称的著名城市是()。 A.西安B.洛阳C.北京D.南京 14.诗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美好风光,由诗歌中描绘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A.北魏B.前秦C.后赵D.成汉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中国历史复习课(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焦村一中亢文芳

中国历史复习课(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焦村一中 亢文芳 ?1.朝代:三国两晋南北朝 ?2.时间:220—— 589年 ?3.时代特征 ?政 治:政权分立 ?经 济:江南地区的开发 ?民族关系:民族交融 ?科技文化:科技进步 文化繁荣 ?政权分立篇 氐族建立前秦南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 统一黄河流域 隋朝 北朝南朝 东 晋 十六国西晋 魏 蜀吴方 方 东汉

南北朝 北朝:南朝:宋 齐 梁 陈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北魏 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国家篇 建业今南京吴、东晋宋齐梁陈曾定都于此 今洛阳东周、东汉、曹魏、北魏曾定都于此 魏 蜀 吴 220年曹丕洛阳 221年刘备成都 222年孙权 三国鼎立示意图 ?战役篇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联军胜 联军火攻 孙刘联军和 曹军 208年东汉末 赤壁之战东晋胜 曹军胜 项军胜 结果 前秦亡,北方再度分裂混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山再起 前秦(苻坚和东晋 383年两晋时淝水之战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声东击西各个歼灭曹(操)军和袁(绍) 军 200年东汉末官渡之战歼灭秦军主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项(羽)军和秦军主力前207年巨鹿之战意义 战术或成语交战双方时间战役名称 江南地区的开发 ?时期:东晋南朝时期

?原因: ?1、社会安定 ?2、北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3、南方自然环境优越等。 ?表现:农业(育秧移栽、麦稻兼作)、手工业发展,促进商业繁荣。 ?影响:使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民族交融篇 东汉末年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 建立北魏316年灭掉西晋 建立前秦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494年迁都洛阳 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意义推行汉化: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通汉婚等。 措施 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背景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趋势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又促进了民族融合,它们互为因果关系 ?科技文化篇 祖冲之制定《大明历》天文历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雕塑南朝:祖冲之《缀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绘画三国:刘徽最早提出圆周率正确计算方法数学 曹魏:钟繇独创楷书书法西晋:设置书博士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集序》 北魏:《魏碑》书法北朝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农学 文化科技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沙场点兵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222年孙权称王 D 、220年曹丕称帝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教案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个时期的重要史实,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祖冲之和圆周率、大放异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库艺术。 2、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状态,战乱频繁,政权更迭也比较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但在分裂战乱的岁月里,社会仍在进步,历史还在发展。塑造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谋略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3、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点。 4了解这个时期文化的辉煌成就。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2、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4、祖冲之和圆周率。 5、大放异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 难点 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江南地区的开发。 3、正却认识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4、圆周率及推算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5、大放异彩的书画艺术。 三、学习过程 (一)、 1、三国鼎立是哪三国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 (二)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说一说,西晋是如何建立的 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 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 2、淝水之战: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兵力、最后的结果如何 战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点(1)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国家之间的更替灭亡)

二、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战役 (一) 三国时期前后著名战役 (二)魏晋时期著名的战役 十六国简表

三、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改革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事件年表 1、改革者: 北魏孝文帝 (在祖母冯太后的支持和指导下) 拓跋宏以身作则,改名为 元宏 北魏孝文帝简历 姓名:拓跋宏(元宏) 谥号: 孝文帝 在位:471年—499年 民族: 鲜卑族 职业:北魏皇帝 享年:32岁 主要成就: 北魏孝文帝改革 思考题:任何变法和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影响某些人或某些集团的既得利益,因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秦国的商鞅变法都面临着这样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孝文帝和商鞅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应对方式,你认为哪一种解决方式更好?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变得强盛起来,这给你什么启示呢? 2、主要措施(内容): (1)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实施一系列新制度,加强经济和行政管理。 (2)迁移都城。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3)大力推行学习汉文化习俗的政策。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与汉族通婚。 3、重要意义: (1)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2)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 (3)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改革背景: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民族交往与交流增多,民族交融趋势增强。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社会矛盾激化,北魏政权面临危机。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测评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测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连环计”等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参与了两次,切身体验了“胜负乃兵家常事”的说法。这两次战役是( ) ①巨鹿之战②淝水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 A.赏罚分明,突出法制 B.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C.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4.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 A.公元前3世纪初期 B.公元3世纪20年代 C.公元前2世纪初期 D.公元2世纪20年代 5.三国时期哪国造船业发达,其船队曾经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 A.魏国 B.吴国 C.蜀国 D.东晋 6.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商朝、秦朝、三国 B.秦朝、隋朝、唐朝 C.商朝、秦朝、隋朝 D.隋朝、宋朝、明朝 7.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下列政权中,曾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是( ) A.东晋 B.西晋 C.北魏 D.前秦 8.“八王之乱”的出现与西晋初年实行的什么措施有直接的关系( ) A.实行世袭制 B.分封诸王 C.政治腐化 D.“五胡”内迁 9.下列少数民族中,不属于魏晋时期内迁的“五胡”是( ) A.女真 B.鲜卑 C.匈奴 D.羌 10.南朝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第16课三国鼎立 【学习过程】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官渡之战 ____年,____和____在_____进行决战。_____采取____、____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作用:____。 知识点2 赤壁之战 ____年,____同____在____对峙。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____采纳部下_____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最终曹军大败。作用:____。 知识点3 三国鼎立 ____年,曹操的儿子____废掉____帝,在____称帝,国号____。____年,_____在_____称帝,国号____,史称____。____年,___称吴王,后于____年在______称帝,国号____。 ____年,____派将军____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加强了____与内地的联系。蜀汉在丞相___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____,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第二部分为“三国鼎立的形成”。 一、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 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找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交战双方、影响及战争特点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控制了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 材料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下层的人,它也注意提拔。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 材料三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他决定推行屯田制。 (1)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优势;唯才是举;实行屯田 (2)分析讨论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占据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骄傲轻敌,不习水战,孙刘联军使用火攻 (3)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试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都是以少胜多;胜方都是指挥得当,败方都是骄傲轻敌;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4)请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3.以下材料是名人们对曹操的评价,阅读回答。 材料一“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毛泽东材料二“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三国演义》里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下列哪场战役(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2 ?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就是( ) A. 曹操 B. 诸葛亮 C. 周瑜 D. 孙权 3. 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曹操参与了两次,切身体验 了“胜负乃兵家常事”的说法。这两次战役是( ) ①巨鹿之战②淝水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4. 三国时期哪国造船业发达,其船队曾经到达夷洲, 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 A.魏国 B.吴国 C.蜀国 D.东晋 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民族融合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D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6.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灭蜀B ?西晋定都洛阳C ?灭吴D ?西晋迁都长安 7. “八王之乱”的出现与西晋初年实行的什么措施有直接的关系( ) A. 实行世袭制 B. 分封诸王 C.政治腐化 D. “五胡”内迁 8. 前秦、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淝水之战后出现的新局面包括( ) 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②北方陷入混战状态③形成南北对峙局面④东晋统治暂时稳定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9.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商朝、秦朝、三国 B.秦朝、隋朝、唐朝 C.商朝、秦朝、隋朝 D.隋朝、宋朝、明朝 10. 南朝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A.齐宋梁陈 B.陈齐梁宋 C.梁宋陈齐 D.宋齐梁陈 11. 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后,你认为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最为 准确的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 ?社会安定与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 .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 .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13.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南方人口增多 14. “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祖冲之B .贾思勰C .顾恺之 D .郦道元 15. 小明的爸爸想要带领全村人民致富,为选择适合本村所在的北方地区自然规 律的项目,他想查阅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畐9、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的我国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正在就读七年级的小明到书店为爸爸购买了这部著作。小明为父亲购买的农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6. 下列关于古代书法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知识点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200年袁绍与曹操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二、赤壁之战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220年曹丕建立魏国,都:洛阳;水利工程 2、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丝织业 3、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造船业(加强了与台湾的联系) 孙权230年派卫温到达夷洲(台湾)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民族内迁 (1)时间:东汉末年 (2)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3)规模:西晋初,人数达几百万 (4)影响: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3、西晋灭亡:内迁匈奴于316年灭西晋 二、淝水之战 1、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建康(今南京) 2、前秦:氐族黄河流域

3、淝水之战(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时间:383年 (2)交战双方:东晋和前秦 (3)结果:前秦失败以少胜多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牧野之战、城濮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些战争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 4、从420年到589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总称“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1)自然条件优越; (2)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2、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1)农业: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水稻为主,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2)手工业 3、作用: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