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归纳法、同一法、整体代换法

数学归纳法、同一法、整体代换法

数学归纳法、同一法、整体代换法
数学归纳法、同一法、整体代换法

数学归纳法、同一法、整体代换法

一、函数方程思想

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函数方程思想就是用函数、方程的观点和方法处置变量或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的数学思想。

并研究这些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1.函数思想:把某变化过程中的一些相互制约的变量用函数关系表达进去。最后解决问题,这就是函数思想;

确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一关键步骤,2.应用函数思想解题。大体可分为下面两个步骤:1根据题意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把问题转化为相应的函数问题;2根据需要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3方程思想: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某变化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一些要求,确定某些变量的值,这时经常列出这些变量的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它这就是方程思想;

之间相互渗透,3.函数与方程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数学概念。很多方程的问题需要用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很多函数的问题也需要用方程的方法的支援,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了函数方程思想。

二、数形结合思想

对于所研究的代数问题,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中四种重要思想方法之一。有时可研究其对应几何的性质使问题得以解决(以形助数)或者对于所研究的几何问题,可借助于对应图形的数量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以数助形)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数形结合。

发挥数的思路的规范性与严密性,1.数形结合与数形转化的目的为了发挥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两者相辅相成,扬长避短。

宇宙间万事万物无不是数和形的和谐的统一。因此,2.恩格斯是这样来定义数学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这就是说:数形结合是数学实质特征。数学学习中突出数形结合思想正是充分掌握住了数学精髓和灵魂。

数量关系决定了几何图形的性质。 3.数形结合的实质是几何图形的性质反映了数量关系。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大致分为两种情形:或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4.华罗庚先生曾指出:数缺性时少直观。或者借助于形的几何直观性来说明数之间的某种关系.

历年高考解答题都有关于这个方面的考查(即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而以形为手段的数形结合在高考客观题中体现。 5.把数作为手段的数形结合主要体现在解析几何中。

6.要抓住以下几点数形结合的解题要领:

可直接从几何图形入手进行求解即可; 1对于研究距离、角或面积的问题。

可通过函数的图象求解(函数的零点,2对于研究函数、方程或不等式(最值)问题。顶点是关键点)作好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

3对于以下类型的问题需要注意:可分别通过构造距离函数、斜率函数、截距函数、单位圆x2+y2=1上的点及余弦定理进行转化达到解题目的

三、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当问题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给出每一类的结果,最终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

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1.有关分类讨论的数学问题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

1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讨论的

2运用的数学定理、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

3求解的数学问题的结论有多种情况或多种可能性;

这些参变量的不同取值导致不同的结果的 4数学问题中含有参变量。

需要采取分类讨论的解题战略来解决的 5较复杂或非常规的数学问题。

中学数学中有极广泛的应用。根据不同规范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2.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但分类必需从同一规范动身,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包括各种情况,同时要有利于问题研究。

四、化归与转化思想

就是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所谓化归思想方法。进而达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一般总是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变化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难解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

立体几何中常用的转化手段有

把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聚集在一个平面内,1.通过辅助平面转化为平面问题。实现点线、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转化;

通过平移或射影达到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2.平移和射影。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

3.等积与割补;

4.类比和联想;

5.曲与直的转化;

面积比,6.体积比。长度比的转化;

把代数与几何融合为一体。 7.解析几何自身的创建过程就是数”与“形”之间互相转化的过程。解析几何把数学主要研究对象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联系起来。

二、中学数学常用解题方法

1.配方法

其基本形式是ax2+bx+c=.高考中常见的基本配方形式有:配方法是指将一代数形式变形成一个或几个代数式平方的形式。

1a2+b2=a+b2-2ab=a-b2+2ab;

22a2+b2+ab=;

33a2+b2+c2=a+b+c2-2ab– 2ac– 2bc;

44a2+b2+c2-ab– bc– ac=[a-b2+b-c2+a-c2];

5;

求解与证明及二次曲线的讨论。配方法主要适用于与二次项有关的函数、方程、等式、不等式的讨论。

2.待定系数法

通过引入一些待定的系数,㈠待定系数法是把具有某种确定性时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待定系数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1多项式fx=gx充要条件是对于任意一个值a都有fa=ga;

2多项式fx≡gx充要条件是两个多项式各同类项的系数对应相等;

㈡运用待定系数法的方法是

1确定所给问题含待定系数的解析式(或曲线方程等)

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 2根据恒等条件。

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3解方程或消去待定系数。

求曲线的方程,㈢待定系数法主要适用于:求函数的解析式。因式分解等。

3.换元法

返回去求原变量的结果。换元法通过引入新的元素将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换元法是指引入一个或几个新的变量代替原来的某些变量(或代数式)对新的变量求出结果之后。或者把隐含的条件显示进去,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问题。其理论根据是等量

代换。高中数学中换元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以“式”换“元” 1整体换元:以“元”换“式”2三角换元。

还有对称换元、均值换元、万能换元等;换元法应用比较广泛。如解方程,3此外。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求函数的值域,求数列的通项与和等,另外在解析几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运用换元法解题时要注意新元的约束条件和整体置换的战略。

4.向量法

解题常用下列知识:向量法是运用向量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理论; 1向量的几何表示。

3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处置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4两点间距离公式、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平移公式;

5.分析法、综合法

逐步推出能使它成立的条件,1分析法是从所求证的结果动身。直至已知的事实为止;分析法是一种“执果索因”直接证法。

逐步推出所要求证的结论。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叙述流畅的直接证法。 2综合法是从已经证明的结论、公式动身。

思路清晰,3分析法、综合法是证明数学问题的两大最基本的方法。分析法“执果索因”分析方法。容易找到解题路子,但书写格式要求较高,不容易叙述清楚,所以分析法、综合法经常交替使用。分析法、综合法应用很广,几乎所有题都可以用这两个方法来解。

6.反证法

因为命题p与它否定非p真假相反,反证法是数学证明的一种重要方法。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所以要证一个命题为真,只要证它否定为假即可。这种从证明矛盾命题(即命题的否定)为假进而证明命题为真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㈠反证法证明的一般方法是

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1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经过正确的推理论证,2归谬:从命题的条件和所作的结论动身.得出矛盾的结果;

从而肯定的结论正确; 3结论:有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

㈡反证法的适用范围:1已知条件很少或由已知条件能推得的结论很少时的命题;

特别是结论是否定形式(不是不可能”不可得”等的命题;3涉及各种无限结论的命题;4以“最多(少)若干个”为结论的命题;5存在性命题;6唯一性命题;7某些定理的逆定理;2结论的反面是比原结论更具体、更简单的命题。

8一般关系不明确或难于直接证明的不等式等。

㈢反证法的逻辑依据是矛盾律”和“排中律”

等量代换法习题

等量代换法习题 练习一: 1、如果1个梨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3个桃的重量。问一个梨的重量等于几个桃的重量? 2、如果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6个苹果的重量,同时又等2根香蕉的重量。问一根香蕉的重量等于几个苹果的重量? 3、如果1个足球相当于2个排球的重量,一个排球相当于20个乒乓球的重量,假设一个乒乓球重8克,那么一个足球重多少克? 4、1只猴子等于2只兔子的重量,1只兔子的重量等于3只小鸡的重量。已知每只小鸡重200克。1只猴子重多少克? 练习二: 1、1只兔子的重量+1只猴子的重量=8只鸡的重量 3只兔子的重量=9只鸡的重量 1只猴子的重量=()只鸡的重量 2、1只松鼠的重量+1只兔子的重量=5只鸭的重量

2只松鼠的重量=6只鸭的重量 1只兔子的重量=()只鸭的重量 3、用3个鹅蛋可换9个鸡蛋,2个鸡蛋可换4个鸽子蛋,用5个鹅蛋能换多少个鸽子蛋? 4、20只桃子可换2只香瓜,9只香瓜可换3只西瓜,8只西瓜可换多少只桃子? 5、2头小猪可换4只羊,3只羊可换6只兔子,3头猪可换几只兔子? 练习三: 1、1个苹果的重量+1个桃子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630克 1个桃子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1个梨的重量=730克 1个苹果的重量+1个桃子的重量+1个梨的重量=330克 1个苹果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1个梨的重量=800克 求这四种水果各多少克? 2、1只鸡的重量+1只猴的重量=15千克 1只鸭的重量+1只猴的重量=18千克 1只鸡的重量+1只鸭的重量=13千克 求这三种动物各多少千克? 3、1筐苹果的重量+1筐橘子的重量=90千克 1筐香蕉的重量+1筐橘子的重量=140千克 1筐苹果的重量+1筐香蕉的重量=150千克 求这三种水果各多少千克/ 4、红气球的个数+蓝气球的个数+绿气球的个数=35只 白气球的个数+蓝气球的个数+绿气球的个数=43只 红气球的个数+白气球的个数+绿气球的个数=33只 红气球的个数+蓝气球的个数+白气球的个数=48只 求这四种气球各有多少只? 1、3包巧克力的价钱等于两袋糖的价钱,12袋牛肉干的价钱等于3包巧克力的价钱,一袋糖的价钱等于几 袋牛肉干的价钱? 2、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8只鸡的重量,4只鸡的重量等于6只鸭的重量。2只鸭的重量等于6条鱼的重量。 问两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条鱼的重量? 3、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只梨子的重量等于一只菠萝的重量,一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根 香蕉的重量?

等量代换

第八课时:等量代换法 知识点 1、等量代换的思想: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替。 2、运用等量代换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等量代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数学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学会等量代换的方法,接受等量代换的思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形成我要学好数学的精神风貌。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合作,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 教学内容 【典型例题】 例1、1只河马的体重等于2只大象的体重,1只大象的体重等于10匹马的体重。 1匹马的体重是320千克,这只河马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解题策略: 1匹马的体重是320千克,10匹马的体重就是320×10=3200(千克) ,这也就是1只大象的体重。又知1只河马的体重等于2只大象的体重,用2只大象的体重代替1只河马,则这只河马体重是3200×2=6400(千克) 【画龙点睛】 也可以这样想:1只大象的体重是10匹马的体重,即2只大象的体重就等于2个10匹马的体重,即20匹马的体重,因为2只大象的体重与1只河马的体重相等,所以1只河马的体重就是20匹马的体重。320×(2×10)=6400(千克) 【举一反三】 1、已知1个=3个, 1个=5个。那么1个=()个 2、△+△+△+□=25,□=△+△。求△=?□=? 3、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2只梨的重量,也等于4只香蕉的重量,还等于2只苹果、1只梨、1只香蕉的重量之和。那么1只菠萝等于几只苹果的重量? 4、一条鱼,鱼头重9千克,?ㄊ??鰊头重量等于鱼身一半加鱼尾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加鱼尾的重量。问:这条鱼重几千克? 同步练习

(完整版)活用割补法求面积1

在组合图形中,除了多边形外,还有由圆、扇形、弓形与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组合而成的不规则图形,为了计算它们的面积,常常需要变动图形的位置或对图形进行分割、旋转、拼补,使它变成可以计算出面积的规则图形。就是在多边形的组合图形中,为了计算面积,有时也要用到割补的方法。 例1求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1)如左下图所示,将左下角的阴影部分分为两部分,然后按照右下图所示,将这两部分分别拼补在阴影位置。可以看出,原题图的阴影部分等于右下图中AB 弧所形成的弓形,其面积等于扇形OAB与三角形OAB的面积之差。 π×4×4÷4-4×4÷2=4.56。 (2)在题图虚线分割的两个正方形中,右边正方形的阴影部分是半径为5的四分之一个圆,在左边正方形中空白部分是半径为5的四分之一个圆。 如下图所示,将右边的阴影部分平移到左边正方形中。可以看出,原题图的阴影部分正好等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5×5=25。

例2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两条与底边平行的线段将三角形的两条边等分成三段(见右图),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分析与解:阴影部分是一个梯形。我们用三种方法解答。 (1)割补法 从顶点作底边上的高,得到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将这两个直角三角 (2)拼补法 将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下页左上图)。 积和平行四边行面积同时除以2,商不变。所以原题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面

(3)等分法 将原图等分成9个小三角形(见右上图),阴影部分占3个小三角形, 注意,后两种方法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也就是说,将例题中的等腰三角形换成任意三角形,其它条件不变,结论仍然成立。 例3如左下图所示,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削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一个上底长5厘米、下底长9厘米的等腰梯形(阴影部分)。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分析与解:因为不知道梯形的高,所以不能直接求出梯形的面积。可以从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上考虑。将四个同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上页右下图),图中阴影部分是边长9厘米与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差,也是所求梯形面积的4倍。所以所求梯形面积是(9×9-5×5)÷4=14(厘米2)。 例4在左下图的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矩形,求矩形的面积。

小学思维数学:等量代换思想-带详解

等量代换 1、 利用生活的相等关系进行推理,并进行等量代换 2、 通过等量代换思想学习图文算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3、 在代换中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相等的量,如平衡的天平、平衡的跷跷板两边的重量相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相等的关系进行推理,进而可以等量代换,找到答案.这一节课我们就引导学生来学习等量代换中推理的方法,让学生能对较复杂的物体进行代换,在代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模块一、看的见的等量代换 【例 1】 看下图,右边要站几只小鸟跷跷板才能平衡. 【考点】等量代换 【难度】1星 【题型】解答 【解析】 1只小兔的重量等于6只鸟的重量,右边要放6只鸟,跷跷板才能保持平衡. 【答案】6 【巩固】 下图中第三个盘子应放几个小方块才能保持平衡? 【考点】等量代换 【难度】1星 【题型】解答 【解析】 1个香蕉的重量=3个方块的重量,右边要放3个方块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答案】3 【巩固】 下图中0,1,2,3,4,5,6,7,8,9十个兄弟玩跷跷板,8和6先坐在一头,让哪两个兄弟 坐在另一头,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考点】等量代换 【难度】1星 【题型】解答 【解析】 右边8+6=14,左边只能放9和5,9+5=14. 【答案】14 【巩固】 一个苹果等于( )个草莓. 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

【考点】等量代换【难度】1星【题型】解答 【解析】一个苹果等于4个草莓. 【答案】4 【巩固】第三个盘子应放几个玻璃球才能保持平衡. 【考点】等量代换【难度】2星【题型】解答 【解析】第三个盘子应放6个玻璃球才能保持平衡. 【答案】6个 【巩固】巳知=60克,求=?克. 【考点】等量代换【难度】2星【题型】解答 【解析】从左边的图可得:3个白球=2个黑球的重量,也就是等于6060120 ÷=(克), +=(克),120340所以每个白球的重量等于40克.从右图可得:1个正方体=4个白球的重量,一个白球的重量等于40克,1个正方体的重量就是:404160 ?=(克). 【答案】160克 【巩固】第三个盘子应放几个玻璃球才能保持平衡? 【考点】等量代换【难度】2星【题型】解答 【解析】⑴4个,⑵15个. 【答案】⑴4个,⑵15个 【巩固】观察下图,看看谁最重.

_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的方法

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的方法 一个量可以用它的等量来代替;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它们的差不变。前者是等量公理,后者是减法的差不变性质。这两个性质在解几何题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将求一个图形的面积转化为求另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差转化为另两个图形的面积差,从而使隐蔽的关系明朗化,找到解题思路。 例1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如下图所示(单位:厘米)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阴影部分是一个高为3厘米的直角梯形,然而它的上底与下底都不知道,因而不能直接求出它的面积。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完全相同,都减去三角形DOC后,根据差不变性质,差应相等,即阴影部分与直角梯形OEFC面积相等,所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转化为求直角梯形OEFC的面积。直角梯形OEFC的上底为10-3=7(厘米),面积为(7+10)×2÷2=17(厘米2)。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7厘米2。 例2在右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长10厘米,直角三角形ECB的直角边EC 长8厘米。已知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厘米2,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分析与解:因为阴影部分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厘米2,都加上梯形FGCB后,根据差不变性质,所得的两个新图形的面积差不变,即平行四边行ABCD比直角三角形ECB的面积大10厘米2,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 10×8÷2+10=50(厘米2)。 例3在右图中,AB=8厘米,CD=4厘米,BC=6厘米,三角形AFB比三角形EFD的面积大18厘米2。求ED的长。

分析与解:求ED的长,需求出EC的长;求EC的长,需求出直角三角形ECB的面积。因为三角形AFB比三角形EFD的面积大18厘米2,这两个三角形都加上四边形FDCB后,其差不变,所以梯形ABCD比三角形ECB的面积大18厘米2。也就是说,只要求出梯形ABCD 的面积,就能依次求出三角形ECB的面积和EC的长,从而求出ED的长。 梯形ABCD面积=(8+4)×6÷2=36(厘米2), 三角形ECB面积=36-18=18(厘米2), EC=18÷6×2=6(厘米), ED=6-4=2(厘米)。 例4 下页上图中,ABCD是7×4的长方形,DEFG是10×2的长方形,求三角形BCO 与三角形EFO的面积之差。 分析:直接求出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的面积之差,不太容易做到。如果利用差不变性质,将所求面积之差转化为另外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差,而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差容易求出,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解法一:连结B,E(见左下图)。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都加上三角形BEO,则原来的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BEC与三角形BEF的面积之差。所求为4×(10-7)÷2-2×(10-7)÷2=3。 解法二:连结C,F(见右上图)。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都加上三角形CFO,则原来的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BCF与三角形ECF的面积之差。所求为4×(10-7)÷2-2×(10-7)÷2=3。

小学数学《代换法解题》教案

代换法解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重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 指名回答橘子和苹果分别是多少千克,你是怎么想的。 指出:从这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一个物体换成与之相等的另外一个物体。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刚才大家的做法中已经蕴涵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方法——代换法解题 2、板书课题。 3、联系以前的旧知,回顾我们知道、学过哪些用替换的方法解决的问题? 4、口答题: (1)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指出: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出所要求的问题。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读题: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

量是多少毫升?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谈话:这道题你还能解答吗? 2、分析探索 提问:你认为要补充些什么?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同桌先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 谈话: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该怎么办? 小结:哦!两位同学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相同的一种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啦! 4、列式计算 A:把大杯换成小杯 提问: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板书),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追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板书)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每个大杯呢?(板书) 小结:在用这种方法解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都看成了小杯,所以先求出来的也是每个小杯的容量,然后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B:把小杯换成大杯 谈话: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板书) 提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指出: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再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 提问: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 指出: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板书) 提问:能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吗?每个小杯呢?(板书) 5、检验 谈话: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检验。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指出:哦!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板书)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三角函数变换的方法总结

三角函数变换的方法总结 三角学中,有关求值、化简、证明以及解三角方程与解几何问题等,都经常涉及到运用三角变换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而三角变换主要为三角恒等变换。三角恒等变换在整个初等数学中涉及面广,是常用的解题工具,而且由于三角公式众多,方法灵活多变,若能熟练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技巧,不但能加深对三角公式的记忆与内在联系的理解,而且对发展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大有益处。下面通过例题的解题说明,对三角恒等变换的解题技巧作初步的探讨研究。 (1)变换函数名 对于含同角的三角函数式,通常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及诱导公式,通过“切割化弦”,“切割互化”,“正余互化”等途径来减少或统一所需变换的式子中函数的种类,这就是变换函数名法.它实质上是“归一”思想,通过同一和化归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或发现解题途径。 【例1】已知θ同时满足和,且a、b均不为0,求a、b的关系。 解析:已知 显然有: 由①×cos2θ+②×cosθ,得:2acos2θ+2bcosθ=0 即有:acosθ+b=0 又 a≠0 所以,cosθ=-b/a ③ 将③代入①得:a(-a/b)2-b(-b/a)=2a 即a4+b4=2a2b2 ∴(a2-b2)2=0即|a|=|b| 点评:本例是“化弦”方法在解有关问题时的具体运用,主要利用切割弦之间的基本关系式。 (2)变换角的形式 对于含不同角的三角函数式,通常利用各种角之间的数值关系,将它们互相表示,改变原角的形式,从而运用有关的公式进行变形,这种方法主要是角的拆变.它应用广泛,方式灵活,如α可变为(α+β)-β;2α可变为(α+β)+(α-β);2α-β可变为(α-β)+α;α/2可看作α/4的倍角;(45°+α)可看成(90°+2α)的半角等等。 【例2】求sin(θ+75°)+cos(θ+45°)-cos(θ+15°)的值。 解析:设θ+15°=α,则 原式=sin(α+60°)+cos (α+30°)-cosα =(sinαcos60°+cosαsin60°)+(cosαcos30°-sinαsin30°)-cosα =sinα+cosα+cosα-sinα-cosα =0 点评:本例选择一个适当的角为“基本量”,将其余的角变成某特殊角与这个“基本量”的和差关系,这也是角的拆变技巧之一。 【例3】已知sinα=Asin(α+β)(其中cosβ≠A),试证明:tan(α+β)= 证明:已知条件可变为:sin[(α+β)-β]=Asin (α+β) 所以有:sin (α+β) cosβ-cos (α+β) sinβ=Asin (α+β) ∴ sin (α+β)( cosβ-A)=cos (α+β) sinβ

第 七 讲 用代换法解应用题

第七讲用代换法解应用题 一、学法指导 代换法是解应用题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有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可以先分析这些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这种解题方法叫做代换法,用代换法解题时,先要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再进行等量代换。 二、例题选讲 例1、5张桌子和18把椅子的总价是396元,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相当于3把椅子的价钱,求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 思路点拨:1张桌子的价钱相当于3把椅子的价钱,根据这个条件,即可用椅子替换桌子,也可能桌子换成椅子,然后把题中两个未知量转化成一个未知量,求出题中要求的问题。 例2、文体商店购进排球80个,足球70个,共用去成本5200元,已知每个足球的进价比每个排球多10元,每个排球和每个足球的进价各是多少元? 思路点拨:如果把80个排球都换成足球,成本应是多少元?如果把70个足球换成排球,成本又应是多少元? 例3、运一批砖如果两2辆汽车和20辆拖拉机一次可以运完,如果用4辆汽车和10辆拖拉机也可一次运完,现在5辆汽车和多少辆拖拉机可一次运完? 思路点拨:一辆汽车与多少辆拖拉机运的红砖数相等。

例4、张师傅带了两个徒弟小李和小王,已知张师傅1小时的工作量小李要做2个小时,而小李4小时的工作量小王要做5小时,现在张师傅做了8个小时,小李做了12个小时,小王做了10个小时,三人共加工零件1080个,他们每小时的工作量各是多少? 思路点拨:由题意可知,张师傅做1小时的工作量小李要做2小时,而小李做4小时的工作量,小王要做5小时。把张和李用王代换得张做8小时=王做(8÷2)×5小时,李做12小时=王做(12÷4)×5小时,这样可求出王做1080个零件需多少小时,从而求出小王每小时做多少个? 例5、有红、黄、蓝三色笔共20支,已知红色笔比黄色笔的2倍少2支,黄色笔比蓝色笔的2倍少2支,求三色笔各多少支? 思路点拨:不仿将蓝色笔的支数看作一份数,则黄色笔的支数比这样的2份少2支,若使黄色笔支数正好是蓝色笔的2倍,则总数要加以上2支黄色笔(20+2)支;然而红色笔又是黄色笔的2倍少2支,则红色笔的支数应该比蓝色笔的(2×2)倍还少(2×2)支,再少2支,这样可以求出蓝色的笔的支数。 三、练习: 1、小明到文具店买了2支钢笔和6本练习笔,共用去了11元,已知2支钢笔的价钱与16本练习本的价钱相同,每支钢笔多少元?

三角代换公式

三角代换公式 常用的三角代换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 1. 代数问题中的三角代换 (1)对于1≤x ,可做代换?sin =x ,或?cos =x ;对于1≥x ,可做代换?sec =x ,或?csc =x ;对于R x ∈,可做代换?tan =x ,或?cot =x . (2)形如()()∞+∈=+,0,,a y x a y x ,可作代换??2 2 c o s ,s i n a y a x ==;形如 ()()0,,0,≠∞+∈=-a y x a y x ,可作代换??22tan ,sec a y a x ==. (3)形如2 2 2 a y x =+,可作代换??cos ,sin a y a x ==;形如2 22a y x =-,可作代 换??tan ,sec a y a x ==. (4)形如()()∞+∈=+,0,,3 3 3 a y x a y x ,可作代换??3 232cos ,sin a y a x ==. (5)形如()()∞+∈≤+,0,1y x y x ,可作代换() 1cos ,sin 2 2 2 2 ≤==r r y r x ??;形如 ()()∞+∈≥+,0,1y x y x ,可作代换()1cos ,sin 2222≥==r r y r x ??. (6)形如122≤+y x ,可作代换() 1cos ,sin ≤==r r y r x ??;形如12 2≥+y x ,可作 代换() 1cos ,sin ≥==r r y r x ??. (7)形如x -1可作代换?2 s in =x ,或?2 c o s =x ;形如 22a x +,可作代换 ?tan a x =;形如22a x -,可作代换?sec a x =,或?csc a x =;形如22x a -,可 作代换?sin a x =,或?cos a x =. (8)形如2 2 2211,12,12x x x x x x +-+-,可作代换?tan =x ,或? cot =x ;形如xy y x xy y x -++-1,1,可作代换βαtan ,tan ==y x . (9)形如x y z z y x =++,可作代换γβαt a n ,t a n ,t a n ===z y x (其中Z ∈=++n n ,πγβα). (10)形如1=++zx yz xy ,可作代换2 tan ,2 tan ,2 tan γ β α ===z y x (其中 ()Z ∈+=++n n ,12πγβα).

(完整版)几个常见的三角替换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几个常见的三角替换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广东顺德李兆基中学 唐秋生 (5283000) 《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为1cos sin 22=+x x ,这个等式结果简单,学生也容易掌握,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研究和发现它的灵活运用则不那么简单,在高三复习中,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和引申。这里不凡称之为三角替换换,下面仅介绍几个常见的替换,并谈谈它在几个典型问题中的应用,以供教学中参考。 [替换模型一] 222R y x =+,则可作替换 [替换模型二]0,0,0,>>>=+c b a c b a ,则可作替换 ?????==θ θ 2 2 sin cos c b c a )2,0(πθ∈ [替换模型三] 21x y -=,可作替换 θcos =x ,],0[πθ∈ θsin =x 或 ,]2 ,2[π πθ-∈ 一、利用三角代换研究有理函数的最值 [例1].已知y x 、满足122=+y x ,求)1)(1(xy xy w +-=的最值 解:由条件可作替换: 则:2)(1)1)(1(xy xy xy w -=+-=2)cos sin 2(4 1 1θθ-= 2)2(sin 4 1 1θ- = 显然1)2(sin 02≤≤θ ?]1,4 3[∈w θcos =x θsin =y )2,0[πθ∈ θcos R x = θsin R y = )2,0[πθ∈

[例2].已知4422=+y x ,求y x y xy x M 24222++++=的最值 解:由条件可作替换: 则:y x y xy x M 24222++++= θθθθθθsin 2cos 2sin 4cos sin 4cos 422++++= 2)cos (sin 2)cos (sin 22++++=θθθθ 再令]2,2[cos sin -∈+=θθt 则2 3 )21(22++=t M 如图,由于]2,2[-∈t 所以,当21 -=t 时,2 3min =M 当2=t 时,226m ax +=M [例3].求函数3 cos 1 sin ++= θθy 的值域 解:设 则u v 、满足方程122=+u v ,即动点),(u v P 在单位圆122=+u v 上 所以 3 cos 1 sin ++= θθy ? )3()1(----= v u y 设点)1,3(--M ,),(u v P 则MP k v u y =----= ) 3() 1(,如图,由平面几何知识 容易求得?=∠60AMB ?]3,0[∈k [例4].已知122=+y x (0≥y ),求y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法1:(三角化)由条件可作替换 则)4 sin(2cos sin π θθθ+ ?=+=+y x , θcos 2=x θsin =y )2,0[πθ∈ θcos =v θsin =u )2,0[πθ∈ θcos =x θsin =y ],0[πθ∈

小学奥数割补法、差不变原理求面积

分割法 在组合图形中,除了多边形外,还有由圆、扇形、弓形与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组合而成的不规则图形,为了计算它们的面积,常常需要变动图形的位置或对图形进行分割、旋转、拼补,使它变成可以计算出面积的规则图形。就是在多边形的组合图形中,为了计算面积,有时也要用到分割、拼补的方法。 例题2、五边形的三条边的长和四个角的度数,如下图所示,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例题3、下图中,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的和是20厘米,甲正方形比乙正方形的 面积大40厘米2。求乙正方形的面积。

例题4、如左下图所示,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削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一个上底长 5厘米、下底长9厘米的等腰梯形(阴影部分)。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例题 5、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两条与底边平行的线段将三角形的两条边等分成三段 (见右图),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练习2.求下图(单位:厘米)中四边形ABCD的面积。 练习3.下图是甲、乙两个正方形,甲的边长比乙的边长长3厘米,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大45厘米2。求甲、乙的面积之和。 练习4.在左下图所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的部分是一个直角梯形(阴影部分)。已知梯形的面积为36厘米2,上底为3厘米,求下底和高。 练习5、如图,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5厘米、6厘米、4厘米拼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练习6、下左图是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的长是16,宽是10.中间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长方形,一条是平行四边形,那么有草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有多大?

等差法 解题关键:找出组合图形的公共部分 解题技巧:利用差不变原理进行等量代换: 例题1、如图ABCG是的长方形,AB=7,AG=4,DEFG是的长方形,GF=2,FE=10。那么,三角形BCM的面积与三角形DCM面积之差是多少? 练习1如图ABCG是的长方形,AB=5,AG=3,DEFG是的长方形,GF=1,FE=9。那么,三角形BCM的面积与三角形DCM面积之差是多少?

代换法解题

代换法解题 例1、 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两个梨的重量,也等于3个香蕉的重量,还等于1个梨、1个香蕉和1个桃的重量和。那么1个菠萝等于多少个桃的重量? 例2 买一套书共用去31元,已知上册比中册便宜1.5元,下册比中册贵2.5元,上、中、下册各多少元? 例3 一批石油,如果用甲种油车装运需要20辆,如果用乙种油车装运需要25辆。已知甲种油车比乙种油车每辆多装2吨,求这批石油重多少吨。 例4 5只同样的小猪和18只同样的小羊总价是3960元,已知1只小猪和3只小羊的价钱相等,求每只小猪和每只小羊各值多少元。

例5 6千克荔枝和8千克桂圆共计312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求两种物品的单价各是多少。 例6 某小学教师和学生共100人去植树,教师每人植3棵树,学生平均每3人植1棵树,一共植了100棵树。教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 例7 有红、黄、蓝三种彩色笔共20支,已知红色笔比黄色笔的2倍少2支,黄色笔比蓝色笔的2倍少2支,三种彩色笔各多少支? 练习 1、2只红球与4只黑球的重量相等,3只黑球的重量等于1只红球加1只篮球,那么几只篮球的重量等于3只红球加4只黑球? 2、一号楼三家住户一次性存款2700元,李家比王家少存2500元,王家比张家多存80元,三家各存多少元?

3、3米花布的价钱与4米白布的价钱相等,小红的妈妈买了2米花布和5米白布,共付款46元,两种布每米各多少元? 4、甲乙丙三人,甲的年龄比乙的2倍还大3岁,乙的年龄比丙的2倍少2岁,三人的年龄之和是109岁,三人各几岁? 5、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100,甲数加上4,乙数减去4,丙数乘4,丁数除以4后,四个数就相等了,求这四个数。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的一节课,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等量代换的思想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它又是一个非常抽象、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等量代换的思想也是数学知识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当中经常要用到。教学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等量代换的理论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能根据实物代换,计算物体的数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通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要你们回家问问自己的父母是怎么认识的。我来统计一下,你们的父母有没有是经他人介绍认识的?请举手。生:由他人介绍认识的举手 师:你的父母是由谁介绍的? 生:(并点三名学生起来回来)是我隔壁的邻居。 生:是我妈妈的同学。 生:是李大婶。 师:那么你们知道给这些人有一个特定的称谓,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媒婆,红娘,介绍人(点二三个学生起来说说) 师:很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李大婶、张大娘这样的介绍人传统的叫做红娘。但是我们现在把他们叫做——中介。 师:正是由于这些中介才得以使你们的父母相识相知,请你们对你们父母的介绍人说一句感谢的话。 生:我要谢谢李大叔,如果没有他,我的爸爸妈妈就不可能认识,就不可能组成家庭,就不可能有我了。 生:……. 生:…… 师:很好。有一对新婚夫妇通过介绍人认识了之后就成了家,新娘很想吃西瓜,

奥数一年级教案第四讲等量代换

本节课主要内容: 1、复习巩固秋季所学的等量代换问题,进一步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是一 个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 2、通过等量代换的思想来学习图文算式,通过对数字的分析,填出适当的数字,培养学生的逆向 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1、教学点为各位老师提供本节课挂图.

1.看下图,右边要站几只小鸟跷跷板才能平衡. 2.下图中第三个盘子应放几个小方块才能保持平衡? 3.下图中0,1,2,3,4,5,6,7,8,9十个兄弟玩跷跷板,8和6先坐在一 头,让哪两个兄弟坐在另一头,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教学思路】课前复习我们秋季所学的等量代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今天的图文算式.等量代换是一个难点,老师要引导学生来进行推理. (1)1只小兔的重量等于6只鸟的重量,右边要放6只鸟,跷跷板才能保持平衡. (2)1个香蕉的重量=3个方块的重量,右边要放3个方块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3)右边8+6=14,左边只能放9和5,9+5=14.

有一天,小狗老师要在动物学校挑选队员参加数学竞赛,小松鼠很高兴也跑来了.小狗老师说:“那我就来考考你!你把下面的题做对了就可以参加了.” 小松鼠看了半天说:“老师,你写的这是什么?”小狗老师说:“哈哈!看来你要好好学一学图文算式了,欢迎你下次再来.”小朋友们,上面的题你会吗? 【教学思路】通过这个故事引入新课,在这里不要求学生能马上做出来,可放在最后来解决.如果学生的能力较强,也可把这两个题作为引入新课的切入点进行讲解. (1)因为,所以=5,又因为,把=5替换,就变 成,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10. (2)我们把上下两个算式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下面比上面多了一个,得数多了18-14=4,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4,,根据第一个算式我们可以得出; 那么=5. 小朋友,在上面的算式里,不但有数字,而且还有图形和图片,这些图形和图片都表示一个数,这样的算式就是图文算式.解答这类题目,只要我们经过认真的分析、推理、逐步弄清图形与数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解答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有趣的图文算式吧! 哈哈!水果兄弟们也组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文算式,它们各代表一个数,你能猜出它们各代表几 吗? 【教学思路】这是一个很基础的题,通过这个题的练习,可让学生初步掌握代换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年级下册奥数讲义试题-第七讲 代换法解题全国通用

第七讲代换法解题 在一些较繁复的应用题中,经常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但是这些未知量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解题时,可以用其中一个未知量通过等量代换,代替其它未知量,从而使繁复的问题变得简单,这种解题的方法称为代换法。 例题选讲 例1:一个足球的价格等于两个篮球的价格,也等于三个排球的价格,还等于一个篮球加一个排球和一个垒球的价格。那么一个足球等于多少个垒球的价格?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条件比较多,我们把条件摘录如下,列出等式:1个足球:2个篮球,1个足球=3个排球,一个足球=1个篮球+1个排球+1个垒球,由此可以推出2个篮球=3个排球,即1个篮球:1.5个排球,又1个篮球:1个排球+1个垒球,所以1个垒球一O.5个排球,即2个垒球=1个排球,因此1个足球=2×3=6(个)垒球。 例2:5只同样的红球和18只同样的绿球共重396克,已知1只红球和3只绿球的重量相等,求每只红球和每只绿球各重多少克? 【分析与解答】摘录条件:(1)5只红球+18只绿球=396,(2)1只红球=3只绿球,由(2)可得5只红球=15只绿球,因此用15只绿球代替(1)中5只红球可得15只绿球+18只绿球=396,即33只绿球=396,所以每只绿球 =396÷(15+18)=12(克),每只红球的重量=12×3=36(克)。 同学们想一想用几只同样的红球可以代换18只绿球,又如何计算呢? 例3:甲、乙、丙三人,甲的年龄比乙的2倍大3岁,乙的年龄比丙的2倍小2岁,三人年龄之和是109岁。问:三人各几岁? 【分析与解答】摘录条件(1)甲=2乙+3,(2)乙=2丙-2,由(2)可得2乙=4丙-4,又根据(1)可得甲=4丙=1,如果甲凑巧是丙的4倍,乙凑巧是丙的2倍,那么年龄和应是(109+l+2)=112(岁),也就相当于丙的(4+2+1)倍,因此丙的年龄 =112÷7=16(岁)。乙的年龄:16X2—2=30(岁),甲的年龄=30×2+3=63(岁)。

三角函数中三角变换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三角函数中三角变换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sin2A=2sinA*cosA 半角公式 sin^2(α/2)=(1-cosα)/2 cos^2(α/2)=(1+cosα)/2 tan^2(α/2)=(1-cosα)/(1+cosα) 万能公式 sin(a)= (2tan(a/2))/(1+tan^2(a/2)) cos(a)= (1-tan^2(a/2))/(1+tan^2(a/2)) tan(a)= (2tan(a/2))/(1-tan^2(a/2)) 一、角的变换 在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与证明题中,表达式往往出现较多的相异角,此时可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倍半、互余、互补的关系,运用角的变换,沟通条件与结论中角的差异,使

问题获解。常见角的变换方式有:ββαα-+=)(;)()(2βαβαα-++=; αβαβα+-=-)(2;2 2 α α=等等。 例1 函数ππ2sin cos ()36y x x x ???? =--+∈ ? ????? R 的最小值等于( ). (A )3- (B )2- (C )1- (D )解析:注意到题中所涉及的两个角的关系:πππ 362 x x ????-++= ? ?????,所以将函数()f x 的表达式转化为πππ()2cos cos cos 666f x x x x ?????? =+-+=+ ? ? ??????? ,故()f x 的最小值为1-.故选(C ). 评注:常见的角的变换有:()ααββ=+-,2()()ααβαβ=++-, 2()αβααβ-=+-,2 2 αβ αβ β+-= - ,3πππ ()442 βααβ????+--=++ ? ?????,ππ44αβαβ? ???++-=+ ? ?? ???.只要对题设条件与结论中所涉及的角进行仔细的观察,往往 会发现角之间的关系. 例2、已知 βαβαα,,14 11 )cos(,71cos -=+= 均是锐角,求βcos 。 解: 。 。)2 1734143571)1411(cos 1435sin(,734sin . sin )sin(cos )cos(])cos[(cos =?+?-=∴=+=+++=-+=ββαααβααβααβαβ 小结:本题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αβαβ-+=的变换。 例3、已知cos(91)2- =-βα,sin(2α-β)=3 2 ,且,20,2πβπαπ<<<<求.2cos βα+ 分析:观察已知角和所求角,可作出)2 ( )2 (2 βα β αβ α--- =+的配凑角变换,然后利用 余弦的差角公式求角。

五年级奥数基础教程-用等量代换求面积小学

用等量代换求面积 一个量可以用它的等量来代替;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它们的差不变。前者是等量公理,后者是减法的差不变性质。这两个性质在解几何题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将求一个图形的面积转化为求另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差转化为另两个图形的面积差,从而使隐蔽的关系明朗化,找到解题思路。 例1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如下图所示(单位:厘米)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阴影部分是一个高为3厘米的直角梯形,然而它的上底与下底都不知道,因而不能直接求出它的面积。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完全相同,都减去三角形DOC后,根据差不变性质,差应相等,即阴影部分与直角梯形OEFC面积相等,所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转化为求直角梯形OEFC的面积。直角梯形OEFC的上底为10-3=7(厘米),面积为(7+10)×2÷2=17(厘米2)。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7厘米2。 例2在右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长10厘米,直角三角形ECB的直角边EC长8厘米。已知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厘米2,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与解:因为阴影部分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厘米2,都加上梯形FGCB后,根据差不变性质,所得的两个新图形的面积差不变,即平行四边行ABCD比直角三角形ECB的面积大10厘米2,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 10×8÷2+10=50(厘米2)。 例3在右图中,AB=8厘米,CD=4厘米,BC=6厘米,三角形AFB比三角形EFD的面积大18厘米2。求ED的长。 分析与解:求ED的长,需求出EC的长;求EC的长,需求出直角三角形ECB的面积。因为三角形AFB 比三角形EFD的面积大18厘米2,这两个三角形都加上四边形FDCB后,其差不变,所以梯形ABCD比三角形ECB的面积大18厘米2。也就是说,只要求出梯形ABCD的面积,就能依次求出三角形ECB的面积和EC 的长,从而求出ED的长。 梯形ABCD面积=(8+4)×6÷2=36(厘米2), 三角形ECB面积=36-18=18(厘米2), EC=18÷6×2=6(厘米), ED=6-4=2(厘米)。

三角函数中“1”的代换

三角函数中“1”的代换 义县高中 高一数学组 胡克让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与数列、立体几何、平面向量、方程等都有密切的联系。这部分中基本计算公式特别的多,而且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时又是基础工具,能够熟练而又灵活的运用这些公式成了学习的难点。这部分公式大致分为三类,现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下同角基本函数关系式中与“1”有关的问题,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帮助。 在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证明时,常把数1表示为三角函数式或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参与运算,使问题得以简化。常见的代换有: 22222221sin cos 1(sin cos )2sin cos 1sec tan csc cot 1cos sec sin csc tan cot 1tan cot 44 αα αααα αααα αααααα ππ=+=+-=-=-=?=?=?== 等等。 下面例析几道题,供同学们参考。 例1 已知sin cos 2 αα-=-,则tan cot αα+的值为 . 分析:本题解法有二,一种是将sin cos αα-=与22sin cos 1αα+=联立成方程组求出sin α与cos α,再运用sin tan cos ααα=与cos cot sin ααα =求出所求值;一种是先利用sin tan cos ααα=与cos cot sin ααα =对tan cot αα+化简变形,发现只需要求出sin cos αα的 值即可,而将sin cos 2αα-=- 平方就能完成sin cos αα的求解,进而问题得以解决。两种方法对比,显然后者简单,而且运算量很少。 解析:sin cos α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