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胎盘早剥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胎盘病理变化的研究

胎盘早剥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胎盘病理变化的研究

胎盘早剥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胎盘病理变化的研究
胎盘早剥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胎盘病理变化的研究

胎盘早剥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胎盘病理变化的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新生儿凝血功能紊乱一直以来都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症之一。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凝血功能低下,是由于肝脏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所致。新生儿出生时除纤维蛋白原外,几乎所有凝血因子的血浆浓度均低于成人。而危重新生儿的缺氧、酸中毒、感染等多种病理状态,均可进一步加重凝血因子的合成障碍,引起机体的内、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而导致凝血功能紊乱,促进微血栓的形成,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缺氧,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发生。因此如何防治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已成新生儿学的重要课题之一。胎盘早剥不但是产科最常见的导致阴道大量出血的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新生儿早期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国外发病率为1%-2%,国内发病率为0.46%-2.1%之间,新生儿死亡率在10%-30%之间,其中该症50%以上是发生在妊娠36周之前。胎盘早剥主要是妊娠期母体血管病变、外伤、子宫腔压力急剧变化及子宫静脉压力急变等原因造成,吸烟、滥用药物、高龄产妇、肝病孕妇等均为易患人群,而遗传因素也有一定作用,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胎盘早剥对胎儿及新生儿的主要影响是引起死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贫血等症,其中它所致的新生儿凝血功能紊乱,与新生儿生后早期的DIC、新生儿硬肿症、颅内出血、肺出血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胎盘早剥引起新生儿凝血功能

紊乱的机制为:胎盘剥离时,从剥离处的胎盘绒毛和蜕膜中可释放大量组织因子(组织溶血活酶,tissue factor,又称TF、Ⅲ因子)进入胎儿循环,诱发凝血级联反应,大量微血栓形成,最终导致DIC;其次还有胎盘早剥导致胎盘血管破裂,使胶原纤维、vWF等暴露,引起表面激活,导致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再者胎盘早剥所致的患儿缺氧、酸中毒等病理过程均可加重异常凝血过程。目前国内外对胎盘早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原因及其对母体的影响上,而胎儿方面少有研究,临床上对该类患儿的凝血功能紊乱也缺乏足够的预见性及警惕性,而且对这种患儿凝血功能变化规律也缺乏认识,往往在患儿出现便血、皮下出血点等临床表现时才采取治疗措施,但已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使患儿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大大上升。因此了解胎盘早剥新生儿凝血功能变化规律是防治的关键。另外,对胎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专门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胎盘研究的内容已广泛涉及到组织胚胎、生物化学、生殖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但怎样的组织结构决定怎样的功能,因此胎盘研究最基本的内容是胎盘病理学研究,各种病理妊娠胎盘的组织结构、超微结构的改变,基本都可以被观察及检测到,从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为了维持胎儿的正常发育,必须要求胎盘发挥正常的作用,这也需要正常的胎盘结构,而病理妊娠的发生往往离不开胎盘结构的异常。因此胎盘病理是对病理妊娠的研究重点之一。为研究胎盘早剥对新生儿的影响有更好的认识,对其胎盘结构变化应有足够的了解。通过观察胎盘光镜下的这些显微结构的病理变化有助于分析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本课

题旨在分析胎盘早剥新生儿的凝血变化规律及它所发生的胎盘病理学变化:一方面通过分组检测分析胎盘早剥新生儿的PLT、APTT、Fig、PT、D-D、TF、TFPI及其比值等检测项目,并监测患儿临床症状,分析胎盘早剥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变化规律;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胎盘早剥的病理学变化,以探讨胎盘早剥时胎盘所发生的病理学变化与胎盘早剥新生儿所出现的病理过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二者的研究,为胎盘早剥新生儿凝血功能紊乱的监测,早期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提高胎盘早剥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及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方法: 1、研究对象:回顾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3月新入NICU住院的85例胎盘早剥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3月新入NICU住院的20例胎盘早剥患儿为前瞻性实验的研究对象,同时抽取同时期的无胎盘早剥、凝血功能异常、重症感染等疾病的新生儿10例为对照组;选取北京妇产医院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于该院分娩的胎盘早剥产妇胎盘2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时期的正常产妇胎盘10例作对比。按胎盘剥离面积<1/3为轻型病例,≥1/3为重型病例的标准,将上述病理组中的胎盘早剥新生儿分为重型组和轻型组。 2、样本收集及处理:(1)血样本:所有入选新生儿均于生后2h、6h、18h、36h四个时刻,按照实验要求抽取静脉血3管:a、血小板:静脉血0.5 mL,注入EDTA抗凝管内,摇匀保存,常温下1小时内送检。b、凝血4项:静脉血2.7mL注入含0.4 mL3.8%枸橼酸钠抗凝管内,摇匀保存,常温下1小时内送检。c、静脉血1-2ml,注入EDTA抗凝管中,摇匀后,立即以3000r/min离心

10min,取上清液,置EP管中标记保存,先-30℃过夜,后转-80℃保存,可保存一年。(2)胎盘组织样本:待入选病例胎盘自然娩出,在胎盘剥离处及与之相对的母体面切取1.0cm×1.0cm×1.0cm的组织,避开钙化区,去除血凝块、脂肪等多余组织,以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在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24h。并取相应位置的非剥离面作对比。正常组在9点及3点位置取材。 3、实验方法:(1)凝血五项(PLT、APTT、Fig、PT、D-D):血标本送实验室按常规方法检测各指标。(2)血浆TF及血浆TFPI检测:1、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ELISA 方法,测定胎盘早剥产妇所生新生儿血TF、TFPI的OD值。并以标准品浓度作标准曲线,待测标本含量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并计算含量。(3)病理切片制作:取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的胎盘组织,经修剪、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等步骤制成切片,玻片贴上标签并写上编号。光镜下观察制作效果。 4、实验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判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检验、LSD-t检验、单向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绘制图表。结果: 1、轻型组及重型组患儿间贫血、DIC等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0)。提示重型组贫血、DIC的发生率高于轻型组。提示胎盘早剥越重的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凝血功能紊乱出现的可能性也越大。 2、在胎盘早剥新生儿中,发生DIC的患儿与未发病患儿间的仅血TF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血TF值对DIC的早期诊断有显著作用。 3、胎盘早剥患儿凝血功能

变化规律:重型组:生后2h:有TF、TFPI、D-D上升,TF/TFPI、PLT 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低凝期。发病患儿临床表现以低凝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皮肤出血点等为主;生后6h:除前述指标异常表现外,又有APTT、PT显著延长,提示低凝状态或继发纤溶阶段,临床仍以出血症状明显,已予抗凝治疗;生后18h:TF、TF/TFPI、D-D、APTT、PT达峰值,TFPI达最低值,PLT逐渐上升,临床上为抗凝治疗过程;生36h:TF、TF/TFPI、D-D、APTT、PT明显下降,TFPI、PLT 逐渐上升,提示凝血状态较前改善,临床上患儿出血症状改善,抗凝治疗起效。轻型组:生后2h:各指标及临床表现均无显著变化;生后6h:有TF、TFPI显著上升,TF/TFPI显著下降,提示高凝期,但发病患儿多无明显症状,偶有嗜睡,硬肿等高凝状态表现;生后18h:除前述指标变化外,D-D、APTT、PT显著延长,PLT显著下降,提示低凝期,患儿以低凝期出血表现为主;生后36h:TF、TFPI、D-D显著上升,APTT、PT显著延长,PLT、TF/TFPI显著下降,患儿低凝期出血症状加重。 4、重型组新生儿生后实验室指标即提示异常,与临床症状相符,而轻型组新生儿血TF值、TFPI值、TF/TFPI等指标均在生后6h左右即出现显著性变化,生后18小时方出现高/低凝状态临床表现,其它凝血指标的显著性变化伴随症状同时出现,甚至不出现显著性变化,提示TF、TFPI、TF/TFPI指标早期诊断作用显著。 5、光镜下可见下述多种病变:胎盘剥离面可见出血,血细胞浸润组织,形成血肿,压迫周围组织。子宫螺旋动脉扩张充血、血栓形成。微绒毛肿胀,绒毛间隙变窄,绒毛血管扩张充血,部分绒毛有微血栓形成,

梗死少见,而常有出现纤维素样坏死。胎盘基质、绒毛等组织呈大片状纤维素样坏死主要见于重型组,轻型组为散在性纤维素样坏死为主,钙盐沉积只见于重型病例。病理组可见细胞滋养细胞增生明显,细胞排列混乱,细胞层厚度增加,且厚簿不一,合体滋养细胞增生明显,多量合体细胞结节形成。不同程度胎盘早剥的胎盘病理变化程度不一,以重型胎盘早剥病理变化最重。结论:胎盘早剥可导致新生儿凝血功能紊乱,而胎盘剥离程度越重,则所导致的新生儿凝血功能紊乱越严重,合并DIC的可能性越大;适当选用一些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测项目如本研究选用的TF、TFPI和TF/TFPI等有益于胎盘早剥患儿凝血功能的早期监测和治疗;胎盘的各类病理变化与胎盘早与胎盘早剥新生儿的并发症间有密切相关性,观测胎盘病理学变化有助于了解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机制。

妇产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妇产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作者: ————————————————————————————————日期:

-妇产科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一、先兆流产 病例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病例三、卵管妊娠 病例四、胎盘早剥 病例五、胎儿宫内窘迫 病例六、妊娠期糖尿病 病例七、产后出血 病例八、慢性盆腔炎 病例九、宫颈癌 病例十、子宫肌瘤 病例十一、卵巢囊肿 病例十二、绒癌

先兆流产(2011.02) 病史 1.病史摘要: 王丽蓉,女,30岁。主诉:停经45天,少量阴道流血一天。 患者停经45天,于一天前有少量阴道流血,无腹痛,未引起重视,一天来阴道流血无缓解,但量亦未增多,无组织块排出,来院就诊。发病以来,精神好,食欲佳,两便无异常。平时身体健康,无妇科疾病史,月经规则,5/30天;末次月经:2011-01-01(45天前),量如平素,28岁结婚,爱人体健,0—0—1—0,结婚后2月有一次早孕人工流产史。未避孕半年。 2.病史分析: (1)在病史采集中,育龄妇女出现阴道流血,并有停经史,要初步鉴别出血是否与妊娠有关,应重点询问患者出血与月经的关系、出血量、持续时间、有无组织物排出、有无腹痛等。如有腹痛,应了解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还应了解阴道有无水样排液,阴道排液的色、量及有无臭味,有无妊娠产物排除。 (2)停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分析对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①流产:发生在妊娠28周以前,开始时绒毛与蜕膜分离,血窦开放,即开始出血;当胚胎完全分离排出后,子宫收缩,出血停止。 ②宫外孕: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管型或蜕膜碎片排出。③葡萄胎:多数患者在停经后2~4个月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断续不止,开始量少,以后逐渐增多,且常反复大量流血,因葡萄胎组织自蜕膜剥离,使母体血管破裂。有时可自然排除水泡组织,此时出血往往汹涌,而腹痛并不十分明显。结合该患者的表现,多考虑为先兆流产。 (3)病史特点:①已婚女性,停经45天,阴道流血。②无腹痛,一天来阴道流血无缓解,无组织排出,量无增多。③平素月经正常,规则,未避孕半年。 体格检查 1.结果: T 37.0℃,P84次/分,R18次/分,Bp ll0/70mmHg。 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营养良好,面色红润,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颈软,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乳房发育丰满,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腹部未及异常包块;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关节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末引出。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未产式,阴道畅,见少许暗红色积血;宫颈光滑,宫口闭无组织物堵塞,轻度着色,无举痛;子宫前位、软、均匀增大如孕40余天大小;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包块,无压痛。 2.体格检查分析: (1)体格检查特点:阴道少量积血,宫口闭,无组织物堵塞,子宫均匀增大、与停经日期相符,质地软,附件区无异常。 (2)阳性体征主要表现在:①子宫增大与停经日期相符。②阴道少量积血,宫口闭,无组 织物堵塞。③宫颈无举痛。可以初步排除葡萄胎、宫外孕等,但仍需进一步的辅助检查。

新生儿危重症的早期监测及处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早期监测及处理 一、新生儿危重症的呼吸支持治疗 (一)指征: 1、呼吸增快,吸气性三凹征,肺部突然出现罗音,口唇青紫等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呼吸评分>6分(见表1)。 2、呼吸变慢变浅,呼吸节律不齐,张口呼吸等呼吸肌疲劳或中枢性呼吸衰竭症状。 3、频繁发作的呼吸暂停。 4、有肺出血先兆, 如口、鼻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肺部突然出现中等-大量罗音。 5、吸入60%浓度时,PaCO2>8.0kPa,PaO2<6.67kPa,PaO2/FiO2<200。 表1. 呼吸评分(Score de Silverman) 评分: 0 – 10分,0-2分: 正常,≧ 3 分: 呼吸困难。 (二)呼吸机的应用: 1、正确掌握上机指证,采用适宜的通气方式:nCPAP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呼吸机应用的指征: (1)呼吸系统疾病: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肺炎; (2)中枢性呼吸衰竭者: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表现; (3)频发呼吸暂停; (4)重度窒息经复苏处理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者。 3、呼吸机的设置:

常用压力控制模式, PIP一般不宜超过25cmH2O,PEEP为3-4cmH2O,流量8L/min,呼吸频率30-40次/min。 呼吸机参数调节:PaO2维持在6.67kPa以上,PaCO2维持在8.0kPa以下,FiO2尽量避免>0.6,pH应维持在7. 23以上。 呼吸机撤离:血气恢复正常不是撤离呼吸机的指征;病情稳定,原发病明显好转,肺无渗出性阴影;在FiO2<0.3时,PaO2>6.67kPa,PaCO2<8.0kP;通气模式改为CPAP4h后,血气仍在正常范围。 二、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1、具有肺出血原发病和高危因素: 窒息缺氧、早产和(或)低体重、低体温和(或)寒冷损伤、严重原发疾病(败血症、心肺疾患)等。 2、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 (1)患儿突然出现面色发绀或苍白,呼吸困难、不规则; (2)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肺罗音增多; (3)行气管内吸引,如吸出血性分泌物,证实有肺出血。出血方式:分为流出或涌出与气管吸引两种方式①流出或涌出: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口鼻喷血或气管内有血性液溢出。②气管吸引:气管内吸引出血性物,排除损伤所致者。 3、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 (1)呼吸机机械通气 (2)气管内滴人1:10000肾上腺素,0.2一0.3 ml/kg·次,每隔1一2小时滴1次,一般使用2一3次,最多5次。 (3)保持正常心功能:可用多巴胺 5 ~10ug/(kg·min)以维持收缩压在50mmHg以上。如发生心功能不全,可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力衰竭。 (4)纠正凝血机制障碍:根据凝血机制检查结果,如仅为血小板少于 80x109/L,为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可用超微量肝素1U/(kg.h)或6U /kg静脉注射,每6h 1次,以防止微血栓形成,如已发生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给予肝素31.2~62.5U(0.25~0.5 mg/kg)静脉滴注,每4~6h 1次或予输血浆、浓缩血小板等处理。

(仅供参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服务能力基本要求

附件1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服务能力基本要求 一、基本要求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应当具备下列能力:呼吸、心率、血压、凝血、生化、血气、胆红素等重要指标监测,X光和B超床边检查,常频机械通气治疗。 二、县(市、区)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符合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基本要求,并具备下列服务能力: (一)新生儿复苏; (二)健康新生儿评估及出生后护理; (三)生命体征平稳的轻度外观畸形或有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的护理和医学观察; (四)生命体征稳定的出生体重≥1500克的低出生体重儿或胎龄≥32周的早产儿的医疗和护理; (五)生命体征异常但预计不会发展到脏器功能衰竭的病理新生儿的医疗和护理; (六)不短于72小时的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CPAP)或不短于24小时的常频机械通气; (七)需要转运的病理新生儿离院前稳定病情。 三、市(地、州)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除有县(市、区)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服务能力以外,还应具备下列服务能力:

(一)出生体重≥1000克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或胎龄≥28周的早产儿的医疗护理; (二)严重脓毒症和各种脏器功能衰竭内科医疗护理; (三)细菌、真菌、TORCH等病原学诊断; (四)持续提供常频机械通气; (五)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六)实施脐动、静脉置管以及外周静脉置管和换血治疗等诊疗护理技术。 四、省(区、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除有市(地、州)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服务能力之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服务能力: (一)出生体重<1000克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或胎龄<28周的早产儿的全面医疗护理; (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质谱学筛查; (三)儿科各亚专业的诊断治疗,包括:脑功能监护、支气管镜、胃镜、有创循环监测、连续血液净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高频通气、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亚低温治疗等; (四)实施中、大型外科手术。 (五)鼓励具备实施体外循环支持的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和遗传代谢病诊断和处置的能力。

病例8胎盘早剥1【典型病例分析】

妇产科病例9:胎盘早剥 姓名:张琳琳性别:女 年龄:32岁职业:职员 主诉:停经39周,外伤后持续性腹痛一小时。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6年10月01日,预产期2007年07月08日。现停经39周,一小时前步行被自行车撞至腹部,感持续腹痛、腰酸,少量阴道流血,无阴道流水,紧急来院就诊。停经早期无放射线毒物接触史,无高热皮疹史。停经四月余感胎动至今。孕中期唐氏筛查低风险。停经26周来院建卡,定期产检九次,无异常。停经中晚期无下肢浮肿,无胸闷心悸,无血压升高。近期精神睡眠好,大小便无异常。 过去史:平素体健,无心肝肾肺疾病史,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史:13岁5/30天,生育史0-0-0-0。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体温37℃,脉搏80次/分,血压110/70mmHg。 一般情况:全身皮肤无皮疹,无黄疸,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膨隆,肝脾肋下触诊不满意,双下肢水肿阴性。 产科检查 骨盆测量:髂前上棘间径23cm,髂嵴间径27cm,骶耻外径18cm,坐骨结节间径8.5cm。 宫高34cm,腹围100cm,宫底剑下三指,胎位左枕前,胎心156次/分,先露头定,胎膜未破,宫底有压痛,扪及不规则宫缩,胎膜未破,宫口未开。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WBC9.6×10^9/L,GR79.8%,Hb105g/L, 尿常规:正常 粪常规:正常 凝血四项:正常 彩超:双顶径9.3cm,股骨长6.9cm,胎先露头,羊水暗区4.2cm,胎盘分级Ⅱ,S/D1.79,估计胎儿体重3000g,胎盘前壁,与子宫壁之间出现边缘不清楚的液性低回声区。胎心152次/分。 初步诊断: 1.G 1P 妊娠39周待产,左枕前 2.胎盘早剥 1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题库23-1-8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题库23-1-8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某早产儿,33孕周,因生后气促、发绀1小时入院,考虑诊断NRDS,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针对该症状,目前最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A.胸片检查 B.痰培养 C.胸腔穿刺检查 D.调整呼吸机湿化器 E.调整呼吸机参数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某早产儿,33孕周,因生后气促、发绀1小时入院,考虑诊断NRDS,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患儿于治疗的第5天撤离呼吸机,给予配方奶喂养,2天后出现明显腹胀,大便隐血阳性,伴呕吐咖啡样物质两次,最有可能的原因为() A.A.咽下综合征 B.新生儿出血症 C.凝血功能异常 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E.应激性溃疡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某早产儿,33孕周,因生后气促、发绀1小时入院,考虑诊断NRDS,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针对该症状,目前最应当做的检查是() A.A.凝血四项检查 B.腹部平片检查 C.大便培养 D.钡剂灌肠 E.食管pH洲定 (森林舞会游戏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7566342.html,)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某新生儿于2006年12月24日出生,在家分娩,出生情况不详,因“生后不吃、不哭2天”入院,查体见四肢冰凉,肛温为29℃,呼吸微弱,心率98次/分。关于患儿的复温,正确的措施是() A.A.尽快复温至正常体温,以减少硬肿症及器官损伤 B.尽快复温至亚低温(34℃)并保持,以减少硬肿症及器官损伤 C.每小时使体温升高1℃,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D.每小时使体温升高2℃,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E.每小时使体温升高3℃,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儿科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

儿科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 一、小儿各年龄血液细胞成份平均正常值 项目第 1日 第 2~7日 2 周 3 个月 6 个月 1~2 岁 4~5岁8 ~ 1 4 岁 红细胞(×1012) 5. 7~6.4 5.2 ~5.7 4 .2 3 .9 4. 2 4.3 4.44 .5 (×109/mm3) 5. 7~6.4 5.2 ~5.7 4 .2 3 .9 4. 2 4.3 4.44 .5 血红蛋白(g/L)1 86~ 195 163 ~180 1 50 1 11 12 3 1181341 3 9 (g/dl)1 8.6~ 19.5 16. 3~18.0 1 5.0 1 1.1 12 .3 11.813.41 3. 9 红细胞压积(%)5 3 (4) 3 3 4 3737404 1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fl) 1 09 (1) 03 8 1 8385919 2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pg) 3 5 (3) 4 2 9 2829303 1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 2 (3) 4 3 3 3332333 4 红细胞平均直径(μm)8. 0~8.6 (7) .7 7 .3 … … 7.17.2… … 有核红细胞(/100白细胞) 3 ~10 3~ 10 000000 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3 0 .3 1 .5 0. 5 0.50.5… …

8 8 5 2 3 6 0二小儿各年龄血小板(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正常值 分组BPC (×109/L)MPV(fl) G 95%正常范围x±s 0~14天207100~4237.8±0.7 15天~288145~5718.4±1.5 1岁~195119~3209.2±1.4 3岁~17899~32010.0±1.4 7~14岁15181~28511.7±1.8成人13084~20112.2±1.1 三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值 项目标本 正常值 旧制单位国际单位换算系数

妇产科案例分析及答案.docx

病例分析题 1、经产妇,5年前曾行剖宫产1次,现孕37周,产程中产妇感腹痛剧烈。查:宫高34厘米,胎位LOA,头浮,胎心音152次/分,宫缩50秒/2分,强,子宫体部平脐部位凹陷,产妇烦燥不安,BP120/80mmHg,P110次/分。 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在观察过程中,产妇突然面色苍白,腹痛减轻,阴道少量出血,有血尿, BP70/40mmHg,P124次/分。这时可能出现的新诊断是什么? ⑶首选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2、26岁初产妇妊娠38周,出现规律宫缩17小时,阴道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流出,宫缩25秒/6-8分,胎心音150次/分,肛查:宫口开大2厘米,宫颈轻度水肿,胎头S-2,无明显骨产道异常。 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应行何种处理? ⑶如果观察半小时后胎心110次/分,CST监护出现频繁的晚期减速,此时 有何新诊断?应行何种处理? 3、29岁初孕妇,妊娠32周,3周内阴道流血两次多于月经量,不伴腹痛,BP100/80mmHg,P96次/分,宫高30厘米,腹围85厘米,近宫底部可触到软而不规则的胎儿部分,胎心音清楚144次/分。 ⑴应考虑的诊断是什么? ⑵首选的辅助检查是什么? ⑶该患者合适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女,32岁,停经56天,3天前开始有少量断续阴道出血,昨日开始右下腹轻痛,今晨加强,呕吐2次。妇查:子宫颈举痛(+),子宫前倾前屈,较正常稍大,软,子宫右侧可触及拇指大小之块状物,尿HCG(±),后穹窿穿刺抽出10ml不凝血。血象:白细胞10×109/L,中性0.8,血红蛋白75g/L,体温37.5℃,血压75/45mmHg。 ⑴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最合适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5、42岁女性患者,G 2P 1 ,2年前查体发现右下腹有一直径6cm包块,实性, 未定期复查。一天小便后突然下腹痛,伴恶心,无发烧。查: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右上方可及一直径14cm,张力较大,有压痛的包块,不活动。B超提示右附件区有14cm×3cm×4cm大包块,内有不均质回声团,直肠后陷窝有少量积液。 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合适的处理是什么? 6、患者34岁,孕2产0,因月经过多,继发贫血就诊。半年来月经周期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为原来经量的3倍,偶有痛经,白带稍多。B超发现宫腔内有一实性团块直径3.5cm。

妇产病例分析及答案20题

50秒/2分,强,子宫体部平脐部位凹陷,产妇烦燥不安,,P110次/分。 (1)该患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先兆子宫破裂:①产程延长,胎先露下降受阻;疼痛难忍,烦躁不安、呼叫、呼吸脉搏加快;②病理性缩复环形成; ③下腹部压痛;④血尿;⑤胎心率改变。处理:抑制宫缩,立即剖宫产。】 答案:孕2产1,妊娠37周LOA,先兆子宫破裂。 (2)在观察过程中,产妇突然面色苍白,腹痛减轻,阴道少量出血,有血尿,,P124次/分。这时可能出现的新诊断是什么?【完全性破裂:撕裂样剧痛—腹痛骤减—很快出现休克状态。检查:腹壁下清楚扪及胎体,缩小宫体位于胎儿侧方,胎心音消失;胎先露上升,扩张的宫口回缩。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多见于疤痕子宫。浆膜层尚未穿破,胎儿仍在宫腔内,下腹部压痛,可形成阔韧带血肿。】答案: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 (3)首选的处理原则是什么?【抢救!尽快手术,是否切除子宫视破裂情况而定。阔韧带血肿应打开血肿,清除血块,寻找出血点止血。】答案:抗休克,同时行子宫切除。 岁初产妇怀孕38周,出现规律宫缩17小时【潜伏期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延长。休息,哌替啶100mg或吗啡10mg】,阴道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流出,宫缩25秒/6-8分,胎心音150次/分,肛查宫口开大2厘米,宫颈轻度水肿,胎头棘上2厘米,无明显骨产道异常 【30-40s/5-6min。协调性宫缩乏力第一产程(1)一般处理:心理护理,补充营养、纠酸、灌肠、导尿、哌替啶100mg或吗啡10mg。 (2)加强宫缩:地西泮、催产素、针刺穴位。(3)剖宫产】 (1)该患可能的诊断是什么?答案:孕1产0,妊娠38周,潜伏期延长,宫缩乏力。 (2)应行何种处理?答案:缩宫素静点。 (3)如果观察半小时后胎心110次/分,CST监护出现频繁的晚期减速,此时有何新诊断,应行何种处理?答案:胎儿宫内窘迫,立即剖宫产结束妊娠。

凝血功能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7566342.html, 凝血功能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刘国辉冯永瑜黄书炜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18期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凝血功能在新生儿黄疸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8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病理性黄疸组,同期180例生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生理性黄疸, 146例正常新生儿 作为正常组。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以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三组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功能。比较三组新生儿TBI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 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生理性黄疸组TBIL水平为(111.94±23.06)μmol/L,病理性黄疸组TBIL水平为(269.03±11.58)μmol/L,正常组TBIL 水平为(38.92±15.46)μmol/L。病理性黄疸组TBIL水平高于生理性黄疸组、正常组,生理性黄疸组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黄疸组APTT、PT、TT长于生理性黄疸组、正常组,生理性黄疸组长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FI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异常可以较好的反映新生儿黄疸现象,能够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依据,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凝血功能;新生儿黄疸;凝血功能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DOI:10.14163/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7566342.html,ki.11-5547/r.2020.18.035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主要指的是患儿在出生后28 d内,体内的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异常等因素造成的新生儿疾病[1]。通常情况下,在临床上医生一般都将其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两种,其中,病理性黄疸多发于患儿面部、躯干部位,呈桔黄或金黄色,伴有贫血、水肿、心力衰竭等,特点为:发病较早、持续时间长、病情容易反复。而生理性黄疸多见于患儿躯干和四肢近端,黄疸色泽呈浅黄色,在足月新生儿中较为常见,无伴随症状,其特点为:蔓延范围较小、黄疸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在2~4周内即可消退[2]。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8年1月1日~ 2019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最终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2种产科危急重症抢救流程.doc

12 种产科危急重症抢救流程 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 1. 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措施:如子宫收缩不良应用宫缩剂、按 摩子宫等。 2. 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3. 组成抢救小组,人员包括产科大夫、产科护士、麻醉科大夫。 持续导尿、记尿量;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急查血常规、 血凝四项、血生化;配血备血等。 4. 迅速补液,20 分钟内补液1000ml,后40 分钟补液1000ml,好转后 6 小时内再补1000ml,按先晶体后胶体补液原则进行。 5. 血HCT 维持在30%左右,孕产妇死亡率最低,故输血应维持血HCT在30%左右为宜,最好输新鲜全血。 6.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20mg + 5%葡萄糖250ml 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酚妥拉明20mg + 5%葡萄糖250ml 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 7. 其他药物应用:如阿托品、654-2 、东莨菪碱。如有电解质紊乱 表现,给予纠正。 8. 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9.护肾:在补足液体的情况下若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予速尿20mg 入壶;必要时加倍给予。 10.护心:若有心衰表现,给予西地兰静注(慢)。 11.必要时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DIC抢救流程 1.高凝阶段:凝血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增 多。应用肝素、潘生丁、阿司匹林、右旋糖酐、抑肽酶等。 2.消耗性低凝期:血小板小于100×109/L,凝血时间延长,纤维 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输纤维 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补充Vitk1。 3.继发性纤溶期:3P试验阴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FDP定量大于20ug/ml,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2聚体阳性。给予6-氨基己酸、止血环酸、止血芳酸、新凝灵、立止血等治疗。 4.改善器官功能:给氧、抗休克、利尿、纠正酸中毒。 5.去除病因,处理原发病。 羊水栓塞抢救紧急预案流程 1.抗过敏:地塞米松20-40mg静脉滴注或氢化可的松300-400mg 静脉滴注。 2.解除肺动脉高压:罂粟碱30-90mg静脉入壶;阿托品1-2mg静脉入壶;氨茶碱250-500mg静脉滴注。 3.加压给氧。

新生儿常见疾病临床诊疗指南

新生儿窒息 一、概述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高危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呼吸循环障碍,本质是组织的缺氧与灌注不良. 二、诊断要点 ⑴有影响母体与胎儿气血交换的各种原因; ⑵胎儿心率增快>160 次/分,或<100 次/分,持续一分钟以上;或胎心监护表现为晚期减速.羊水混胎便; ⑶ Apgar 评分 0-3 分为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 ⑷器官功能障碍. 注: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有神经肌肉疾病,以及早产儿等,Apgar 评分常不能反映窒息的程度. 重要的辅助检查:血气,血糖及电解质分析,心肝肾功能的评价,血常规. 窒息的复苏要点: 1.正确复苏; 严格按ABCDE复苏方案进行复苏;心电监护; 2.气管插管的指征: ①羊水胎粪污染,HR<100/min,无自主呼吸; ②气囊—面罩通气后,HR<100/min,发绀不缓解。(注:气管插管麻醉科医师协助插管)。 3 复苏时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方法: ①肾上腺素:指征,胸外按压和辅助通气后,心率< 60 次/min: (注意: 充分的通气建立之前不要用肾上腺素) . 剂量:1/10,000,0.1-0.3ml/kg/次,据情况 3-5 分钟可重复,可经气管插管滴入或静脉注射; ②扩容指征:给氧后仍苍白,脉搏微弱,低血压/低灌注,对复苏反应不佳.可应用生理盐水,10ml/kg;或白蛋白 1g/kg;或血浆 10ml/kg. 应在充分建立有效的通气基础上。 ③碳酸氢钠,怀疑有酸中毒时使用。 ④纳络酮,对于分娩前 4 小时内母亲应用过各种麻醉药物所引起的新生儿呼吸抑制,在有效的通气基础上应用.剂量,0.1mg/kg,气管滴入, 或静脉注射,或皮下或肌肉注射. 复苏后新生儿应密切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生理生化指标.

新生儿凝血功能差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凝血功能差是什么原因 孩子出生以后身体里面的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孩子的凝血功能就会比较差一些,只是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有所不同,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体质不一样,在磕碰以后有的孩子很短时间就会停止流血,有的孩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造成凝血功能差的原因有很多,家长朋友们就应该好好了解清楚。 ★血管因素异常 包括血管本身异常和血管外因素异常引起出血性疾病.过敏 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即为血管本 身异常所致.老年性紫癜,高胱氨酸尿症等即为血管外异常所致。 ★异常

血小板数量改变和粘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增多症等,均为血小板数量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型血小板病等为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凝血因子异常 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和后天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两方面.如血友病甲(缺少Ⅷ因子)和血友病乙(缺少Ⅸ因子)均为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所致的出血大多为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 ★出血性疾病应该做的检查 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凝血酶原消耗

试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凝血酶时间测定,凝血因子活动度测定。 ★怎么改善 如果发现是血小板减少,要注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可能,可在血液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明确是原发性的ITP还是继发性的ITP,再根据血小板的多少及病因给予相关治疗。一般来说,继发性ITP多见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服用某些药物、感染了HIV感染、患上肝病、感染了HP或是存在骨髓疾病等也可导致血小板减少。 如果血小板正常而APTT延长,要注意血友病的可能,可进一步查凝血因子Ⅷ、Ⅸ、Ⅺ,明确是血友病甲、血友病乙还是血友病丙。但您已成年,并且喜欢户外活动,血友病的可能性不大。

凝血功能异常的护理

华法令致辞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抢救与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加重出血。适当抬高床头,保持病房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床单平整,被褥衣裤轻软;避免肢体碰撞或外伤;避免用力擦洗皮肤;治疗和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指导患者软毛刷刷牙,不得用手抠鼻;给予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食,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颅内出血。加强基础护理,定时更换卧位,床单保持干燥平整无屑,严格做好床头交接,防止护理并发症发生。 2.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情严重的多部位出血患者立即安置于急救室,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全身皮肤出血情况及神志面色的变化,观察周围循环状况,如尿量、肢体温度,并做好记录,提供病情动态信息,及时准确采集化验标本送检。 2.3 抢救治疗 2.3.1 立即开放两条静脉通路,给予补液、输血,静脉维持点滴升压药等,迅速纠正休克及电解质紊乱。 2.3.2 针对华法令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标准的止血方案是应用新鲜血浆和维生素K[1]。遵医嘱患者输注新鲜血浆,以迅速补充凝血因子,静脉点滴维生素K,以对抗华法令的作用。 2.3.3 预防和控制感染因机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发生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要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时开窗通风和紫外线消毒病房,保持室内温度 20-22℃,相对湿度50%-60%。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体温异常者监测体温变化每日4-6次,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2.4 心理护理由于病程长,病情重,患者往往出现焦虑不安心理,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和生理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尽力满足患者的需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 讨论 3.1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华法令是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一种,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Ⅱ、Ⅶ、Ⅸ、Ⅹ在肝脏的合成,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在临床广泛应用于人工心脏瓣膜、心房纤颤、动静脉血栓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抗凝。但出血倾向是华法令抗凝治疗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常用凝血功能参数变化的研究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常用凝血功能参数变化的研究目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不同胎龄的低出生体重儿的常用凝血功能参数变 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87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依据出生时的体重分为超低出生体重组、极低出生体生组和低出生体重组;依照胎龄不同分为0.05);不同胎龄组的PT、APTT、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与其出生体重有关。体重越低的低体重新生儿更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Abstract] Objective To change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parameters used in different weight and gestational age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birth weight,187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infa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group,the very low birth weight and the low birth weight group.According to gestational age,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infa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PT,APTT,TT and Fib in the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icator (PT,APTT,TT)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and their weight.In general,the lower weight,low birth weight infant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coagulation dysfunction. [Key words] Low birth weight infant;Gestational age;Coagulation function 低出生體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2500 g的新生儿,包括早产儿、足月小样儿和胎龄42周以上的过期产儿[1]。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是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2]。低出生体重儿呈现低凝血因子状态,凝血功能存在异常,有出血倾向[3]。为探讨不同低出生体重儿及不同胎龄儿的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87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测定结果,分析其变化规律,为其相关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7例低出生体重儿均为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其中男性108例,女性79例;胎龄<37周出生164例,≥37周出生23例;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000 g)25例、极低出生体生儿(1500 g>体重≥1000 g)85例和低出生体重儿(1500 g≤体重0.05)(表1)。 表1 3组不同体重低出生体重儿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x±s)

妇产科案例分析含答案

病例分析题 1、经产妇,5 年前曾行剖宫产1次,现孕37 周,产程中产妇感腹痛剧烈。查:宫高34 厘米,胎位LOA,头浮,胎心音152次/ 分,宫缩50 秒/2 分,强,子宫体部平脐部位凹陷,产妇烦燥不安,BP120/80mmH,gP110次/ 分。 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在观察过程中,产妇突然面色苍白,腹痛减轻,阴道少量出血,有血尿, BP70/40mmH,g P124次/ 分。这时可能出现的新诊断是什么? ⑶首选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1、⑴孕2 产1,妊娠37 周LOA 先兆子宫破裂 ⑵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 ⑶抗休克、同时行子宫切除 2、26岁初产妇妊娠38周,出现规律宫缩17 小时,阴道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流出,宫缩25 秒/6-8 分,胎心音150次/ 分,肛查:宫口开大2 厘米,宫颈轻度水肿,胎头S-2,无明显骨产道异常。 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应行何种处理? ⑶如果观察半小时后胎心110 次/ 分,CST监护出现频繁的晚期减速,此时有何 新诊断?应行何种处理? 2、⑴孕1 产0 妊娠38 周、潜伏期延长 宫缩乏力 ⑵缩宫素静点 ⑶胎儿宫内窘迫、立即剖宫产结束妊娠

3、29岁初孕妇,妊娠32周,3 周内阴道流血两次多于月经量,不伴腹痛, BP100/80mmH,g P96次/分,宫高30 厘米,腹围85厘米,近宫底部可触到软而不规则的胎儿部分,胎心音清楚144 次/分。 ⑴应考虑的诊断是什么? ⑵首选的辅助检查是什么? ⑶该患者合适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3、⑴孕1 产0、妊娠32 周、前置胎盘 ⑵盆腔彩超 ⑶期待疗法 4、女,32岁,停经56 天,3天前开始有少量断续阴道出血,昨日开始右下腹轻痛,今晨加强,呕吐2 次。妇查:子宫颈举痛(+),子宫前倾前屈,较正常稍大,软,子宫右侧可触及拇指大小之块状物,尿HCG(±),后穹窿穿刺抽 出10ml不凝血。血象:白细胞10×109/L ,中性0.8 ,血红蛋白75g/L ,体温 37.5 ℃,血压75/45mmH。g ⑴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最合适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⑴宫外孕,失血性休克 ⑵抗休克同时急诊开腹探查 5、42岁女性患者,G2P1,2 年前查体发现右下腹有一直径6cm包块,实性,未定期复查。一天小便后突然下腹痛,伴恶心,无发烧。查: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右上方可及一直径14cm,张力较大,有压痛的包块,不活动。B 超提示右附件区有 14cm×3cm×4cm 大包块,内有不均质回声团,直肠后陷窝有少量积液。 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合适的处理是什么? 5、⑴卵巢肿瘤蒂扭转 ⑵急诊开腹探查 6、患者34岁,孕2产0,因月经过多,继发贫血就诊。半年来月经周期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为原来经量的3 倍,偶有痛经,白带稍多。B超发现

凝血功能临床意义

PT【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1.PT延长: 见于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凝血因子的缺乏,如先天性凝血因子II、V、VII、X和纤维蛋白原的缺乏,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口服抗凝药物等。PT是监测华法林效果的首选检查 当APTT、TT正常时,见于FⅦ缺乏; 当APTT、TT合并异常时,可见于FX、V、凝血酶原、FIB缺乏; 白血病、尤其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肝、肾疾病、DIC、原发性纤溶、口服抗凝剂(华法令等)、口服避孕药、维生素K缺乏、恶性贫血、循环抗凝物(如肝素、FDP等)及某些试剂和药物(如奎宁、有机砷、硫脲嘧啶、皮质类固醇、EDTA、冬酰胺酶、安妥明、乙醇等)均可使PT延长。 PT延长,PT比值增加见于: 先天性者多见于凝血酶原及因子V,VII,X缺乏症;后天性者多见于肝脏病,阻塞性黄胆,DIC,口服抗凝药物等 .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① 抗凝血活酶形成的抗凝物质 Ⅰ. 因子VIII的抑制物 Ⅱ. 因子IX的抑制物 ② 抗凝血酶抑制物 如多发性髓骨瘤、冷球蛋白血症、高丙球蛋白血症。 ③ 类肝素抗凝物质 先天性少见,获得性多见 多见于电离辅射、急性白血病、严重肝病、过敏性休克、全身性红斑狼疮。 ④ 狼疮性抗凝物质 多见于全身性红斑狼疮 多为IgG或IgM,主要是对抗凝血活酶的磷脂部份。 2.PT缩短: PT缩短见于DIC早期血液呈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见于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和血栓性疾病等 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AMI后数日内、静脉炎、PE最初几日内、FV 增多症、口服避孕药、咖啡因、镇静安眠药、抗组胺剂、维生素K等可使PT缩短。 3.抗栓酶类药物治疗监测: 维持PT在正常参照的1.5~2.0倍。 4.口服抗凝剂监控: 国际敏感指数(简称ISI)目前各国在口服华法令类抗凝药物时,已广泛使用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作为控制用药量的指标监测Warfarin等,PT期望值为参考值的2倍(30s左右)为宜;INR 2.0~4.5,INR>5.5,出血并发症可能。 5.术前准备: ⑴ 非髋关节手术: INR 1.5-2.5; ⑵ 髋关节手术: INR 2.0-3.0;. 6.预防原发、继发性静脉血栓形成:INR 2.0-3.0;

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第1天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2019年3月第26卷第8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6No.8March 2019·妇幼医学·新生儿血浆凝血水平与成人有很大差别,由于胎 儿肝脏的合成功能不成熟,所以很多凝血因子水平在 出生时都比较低[1]。新生儿由于各种凝血因子生理功能低下,如不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容易导致弥散性血 管内凝血及颅内出血等的发生,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凝血功能的研究有所报道,但对于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血小板(platelet,PLT)及凝血功能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200例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生后第1天内PLT 及凝血功能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第1天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 分析 杨诗梅魏春晖张艳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新生儿科,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第1天的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依据出生体重分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组(32例)、低出生体重儿组(58例)、正常出生体重儿组(69例)、巨大儿组(41例)。另取50例同期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各组均于生后第1天内进行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检查,比较各组新生儿的PLT 及凝血功能。结果各组间的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国际正常化比值(INR)、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间的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极低出生体重儿组的PLT 水平低于低出生体重儿组、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巨大儿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极低出生体重儿组的PT、INR、APTT 水平高于低出生体重儿组、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巨大儿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出生第1天PLT 及凝血功能的异常可作为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风险增高的指征之一。[关键词]血小板;凝血功能;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9)3(b)-0109-03 Analysis of platelet and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on the first day of birth in neonates with different birth weight YANG Shi-mei WEI Chun-hui ZHANG Yan-shun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Ningd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cersity,Ningde 352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latelet (PLT)and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on the first day of birth in neonates with different birth weight.Methods A total of 200newborns bor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in 2017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the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group (32infants),the low birth weight group (58infants),the normal birth weight infant group (69infants),and the macrosomia infant group (41infants).Altogether 50full-term neonate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platelet and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were examined in each group within the first day after birth,and the PLT and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of the newborns in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PLT,prothrombin time (PT),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 (PTA),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among each groups (P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rombin time (TT)and fibrinogen (FIB)levels among groups (P >0.05).The PLT level of the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group,the normal birth weight infant group,the macrosomia infa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levels of PT,INR and APTT in the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group,the normal birth weight infant group,the macrosomia infa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Abnormal in PLT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on the first day of birth may be one of the indicators of increased risk of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Key words]Platelet;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10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