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争当打字小能手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争当打字小能手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争当打字小能手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争当打字小能手教

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键位分工的再次认识并熟练掌握。

2、句子的整体输入。

3、速度的测试。

4、指法的不断练习。

2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打字的各项基本知识,学生的认识能力都是比较强,这节课主要是对上几节课的总结并加强综合练习,更全面的掌握打字技巧,提高打字能力。

3重点难点

盲打练习。

五跟手指同时并灵活应用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提问: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上几节课都学了什么?

一起来看看第三课:食指、中指本领大,我们学习后都知道了它们本领确实挺大的,那么大在哪里呢?(自由发表)

再看看第四课:无名指、小指也争强,它们在哪方面争强了呢?(自由发表)

那么我们上个星期学习了第五课:小写转大写、数字转符号。我们又是用什么方法去实现的呢?我们学习了多少种方法呢?

活动2【讲授】认定目标

1、键位分工的再次认识并熟练掌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7课玩打字游戏”教学设计

第7课玩打字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 的名称和分布情况 ?掌握键盘操作的正确姿势 ?熟练掌握正确的指法分工 【教学内容】 ?键盘上的字母键、双字符键和控制键 ?键盘操作的正确姿势和指法分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法分工的掌握 难点:数字键输入、上档键的应用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键盘与键盘操作比较熟悉,因此本课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巩固键盘的操作技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用键盘输入字符的准确率和速度。 打字练习的题目最好结合语文学科的拼音和英语学科的 单词等。 在打字训练时可以配上节奏合适的音乐,营造愉快、舒 适的氛围。

要想学生做到盲打,要用一两节课做到是挺难的,建议 在以后每节课前利用5分钟时间进行练习。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练结合,强调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键盘,而且还学会了输入基 本的字母、数字和常见符号。但是要又快又准地输入单词或汉字,还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方法。掌握了正确的键盘 操作方法,再加上勤奋练习,就能自如地利用键盘与计算机进 行沟通交流。现在老师可以给大家演示一下快速的键盘输入。 (让学生总结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收获,同时将学生的“总结语”输入word,演示快速“盲打”效果,激发学生学 习键盘输入技巧的积极性。) 二、了解键盘输入的基本指法和正确姿势 师(边讲解边演示):主键盘区第三排上的“a” “s” “d” “f”和“j” “k” “l” “;” 这8个键叫做基本键。开始操作键盘的时候,双手拇指轻放在空格键上,其余的 8个手指放在这8个键上。基本键是打字时手指所处的基准位置,击打其他任何键,手指都是从这里出发,而且打完后又须 立即退回到基本键位。 左手食指负责的键位有4、5、r、t、f、g、v、b共八 个键,中指负责3、e、d、c共四个键,无名指负责2、w、s、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

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 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 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学会跟同伴交流,交换意见,互相评价的好习惯。 2) 促进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的美感欣赏的培养。 五、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和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模式,首先以两幅电子小报对比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 生通过观察、思考感悟任务,接受任务,然后通过看课本、观看软件、请教同学、小组讨论、请教老师等多种学习方法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通过学生交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学生演示;复杂问题教师引领,逐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 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构建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本课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架设网络评价系统,给学生一个更人性化更先进有效的学习、交流、评价环境。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意义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5-12-09T17:09:18.9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1月总第173期供稿作者:王金贵 [导读] 山东省平邑县丰阳镇中心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金贵山东省平邑县丰阳镇中心校273315 现代的小学教育,学生已开始不满足于“知识=书本+粉笔+嘴巴”的教学模式,他们对知识、对信息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而信息技术教学的引入正好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趋势,它将外界与学校、活动与课堂、书本与信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知识=书本+粉笔+嘴巴”更新成为“知识=书本+电教+嘴巴”,满足了小学教育乃至于现代教育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4年就提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而我们的娃娃,农村的就占有一大半,而且由于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起点高,加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是咱们农村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可以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增强小学教学中形象化成分,顺应小学生心理思维的发展规律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大,教材的不断更新,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作为面对着心灵幼稚、思维能力低下、抽象认识发展缓慢这一特殊群体的小学教师来说,已很难通过简单的介绍、片面的几句话来让学生在内心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然而能让学生比较形象了解的实物模型、鲜明的彩图,完整的文字介绍,即使在城市学校也很难比较完整、全面的找到。因此,在传达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教学资料、知识资料不能满足需要所造成知识盲点,造成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传递上的阻塞。而计算机能够全面满足教学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它通过网上传输获取教学中的所需资料,有力的弥补了教学器材数量与质量的不足,提供了丰富的教辅工具,并且运用各种动画、图解、音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系统全面的传输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小学生这一不成熟的群体,获取知识的绝对途径则完全依赖于教师课堂的传播,他们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所要求的形象性资料,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估计和全部满足的,而计算机教学则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的选择,能把书本上简单或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深刻、形象,很好地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快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的心理特点进行信息的多元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弊端,创造最佳知识传输效果 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其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功效,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在相同的课堂40分钟,采用计算机教学能够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幼稚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寻求丰富的感官刺激,计算机教学可传递他们对知识需求,满足其求知欲。另外,计算机教学还能够简化教学步骤,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1.可以简化教师繁琐的书写过程,以演示稿、幻灯片代替黑板板书内容,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2.克服了教学空间的限制,完成了以前在教室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3.克服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计算机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师生交互式的对话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计算机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动画式的三维效果,能够完成教师光靠双手所不能完成的动作演示效果,特别在小学社会课的教学中,其优势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学生心理对动的事物的认识远远比对静的事物的认识深刻,对多颜色事物的认识比单一颜色的事物认识深刻,对图像事物的认识比文字知识的认识深刻,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比抽象事物的认识深刻。因此,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中学或其它阶段的教学表现得更明显、更直接。 三、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小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渴望和思考是非常强烈的,对于计算机教学所带来的丰富信息,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第一,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现代科学产物,小学生对其中奥妙在教师的引导下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计算机所提供的对话式功能,能满足于小学生爱动的心理,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就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第二,计算机所提供的虚拟式的演示功能,是在现实生活和实践过程中所无法实现和观察到的,它通过对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模拟的动画演示,如火山喷发的过程,化石形成的过程等等,能通过具体的视觉观察,使小学生产生外在教学认识与内在心理认识的差异,从而就培养小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第三,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引入,使小学生接触面的快速扩大,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加深,思维能力的不断加强,其所遇到的疑难也就越来越多,其心理内在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日益强烈,问题是促进学习最有利的动力。因而,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必然会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对疑难问题答案寻求,同时也解决了以布置作业被动促学的教育弊端,从根本上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号召,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了“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随着计算机教学深入课堂,它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教育方式的地位,其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飞跃,是任何时期都不能相比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教学必将成为课堂教育的主宰,成为推动现代教育巨大的动力和武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 第21课《建立个人博客》 一、教学内容(即教材)分析 《建立个人博客》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小学版下册第21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上的新授课,是重新认识、使用网络的新窗口,同时也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子邮箱的申请与使用后的又一同类型的网络新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了解博客的概念,会在网上浏览博客的相关信息,并且运用博客、电子邮箱、网上论坛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学会注册博客、发表日志,对于学生进行网路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以小学六年级(3)班为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开阔,好奇心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字录入技能和网络操作技能,而且较之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接触网络的机会和次数也较多;在课堂上,他们踊跃积极,团体合作能力较好。同时根据问卷调查,该班9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QQ 号和电子邮箱,并且部分同学还经常上网装扮自己的QQ空间和进行网上偷菜,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了解什么是博客。 (3)建立个人博客,学会在自己的博客上面浏览信息,发表日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搜索查找关于“博客”的信息,查看中国青少年雏鹰网上的一些博客,从而初步了解“博客”的概念。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结合分组教学法和演示法,让学生完成该堂课的学习任务,并且掌握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好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建立个人博客(网上个人家园)的欲望。 (2)倡导学生健康文明地上网。 4.行为与创新 (1)培养学生文明使用博客进行交流的道德观。

小学信息技术输入文字教学设计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输年级上学期第2课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在记事本程序中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单字和符号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word程序中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词组、中英文标点以及文字的添加与删除,最终掌握文字输入。 ■学情分析 在上一节课《初识word》后,同学们对于使用word软件产生了兴趣,但“智能ABC输入法”在三年级第六课《键盘操作》中就介绍过,经在所任教班级进行调查,90%的学生基本掌握打字基础,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智能ABC 输入法”输入词组和标点符号的兴趣热情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方法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词组 (2)、学会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 (3)、掌握文字添加与删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以填词游戏作为词组输入教学内容的导入,从复习汉字输入推进到词组输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2)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解决无声母字的词组输入等问题的方法,以自主探究方式为主。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进行纠错自主发现中英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和区别,并初步体会文字的删除与添加。 (4)通过创意插图的制作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文字删除与添加”,并让学生通过此游戏设置扩宽眼界,更好的培养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及主动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在Word中进行文字处理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让学生深刻体会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同时,通过各课程环节的设置、铺垫和应用,

让学生不但在具体实例中熟练掌握学习内容,并进行二次拓展,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扩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4.行为与创新 让学生通过掌握文字处理及标点符号的正确输入掌握Word软件的丰富应用,并能具体使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并将老师的课程环节设置方法及创意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以多样性、深入性、逻辑性、反馈性等思维特点创造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信息技术综合水平。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词组的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切换、文字的删除与添加。 2.教学难点: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切换、文字的删除与添加。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合作游戏、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学生对输入文字的掌握情况、教学课件、学件 ■教学过程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1]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图文混排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一、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三、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伴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均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人力度。我国也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加入了这一行列,开启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型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与之相比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则稍显薄弱,这也造成了我国整体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的现状。在我国约2.3亿中小学生中,农村中小学生就有接近1.4亿之多,比例达到60.8%之多。未来他们将会陆续步入社会,因此,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所以,如何在农村中小学中开展更为优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如何更好地让农村中小学生为未来融入到信息化社会打好基础就成为当今中国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 我国农村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1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信息技术常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获得初步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 但由于升学率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主观上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尽管设置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实际上却只是让其为语、数、外等与升学考试相关的课程让路。这样的课程安排一方面会使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获得,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学生因此对形同虚设的“信息课”毫无了解,在缺少学校和学生推介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自然也会产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茫然和懈怠的态度。因此我们首先应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知问题,才有可能改善我国农村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2 基础设施匮乏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尽管有的地方已认识到其重要性,但真正要让其顺利开展起来也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这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的缺乏。从学校建设来看,农村中小学基本上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修缮教学楼、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上,因此能用于购进、维护、升级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上的资金就十分稀缺。资金的稀缺造成了现在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基础设施匮乏。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微机室计算机较少,甚至有些地方没有条件设立计算机教室;课堂上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情况不占少数;普通教室中配备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也十分稀缺。也正是这样的现状使得当今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缺乏必备的物质载体。反观农村中小学学生及学生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仅有少部分学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计算机,大部分学生并无机会接触计算机。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资金的缺乏,进而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匮乏,也成为影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1.3 教师欠缺专业技能 当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基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以中老年教师为主,然而中老年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具体体现在使用信息技术上)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调查显示,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的中小学42周岁以上(含42周岁)的中老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6%,其中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仅为24%,这显然没办法满足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条件所限,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并未受过完整的能力、技能、专业知识培训,这使得其在教学过

小学信息技术兴趣课教案

授课时间:周四 授课地点:电脑室 授课年级:小学四五年级 授课内容: 学会使用Photoshop修改图片的分辨率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Photoshop的“图像大小”选项修改图片的分辨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某些时候需要把图片上传到网上,但是却提示图片分辨率过大,怎么办?那么就需要使用软件修改图片的分辨率——Photoshop 二、新课教学 1、教师演示如何使用Photoshop修改图片的分辨率 2、教师发布作业,学生当堂完成 3、教师巡堂指导 4、学生完成作品后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三、小结 教师针对当堂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总结解决方法。

授课时间:周四 授课地点:电脑室 授课年级:小学四五年级 授课内容: 学会使用Photoshop裁剪图片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Photoshop的“裁切工具”裁剪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某些时候需要把图片中的某些内容裁剪出来,怎么办? 那么就需要使用Photoshop的“裁切工具”。 二、新课教学 1、教师演示如何使用Photoshop的“裁切工具”裁剪图片 2、教师发布作业,学生当堂完成 3、教师巡堂指导 4、学生完成作品后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三、小结 教师针对当堂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总结解决方法。

授课时间:周四 授课地点:电脑室 授课年级:小学四五年级 授课内容: 学会使用Photoshop去色和让图片色彩变得更鲜艳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Photoshop去色和调整色相饱和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某些时候需要把图片的颜色去掉或者某些图片的色彩不够鲜艳,怎么办?那么就需要使用Photoshop的去色选项和色相饱和度选项。 二、新课教学 1、教师演示如何使用Photoshop把图片去色以及让图片色彩变得更加鲜艳 2、教师发布作业,学生当堂完成 3、教师巡堂指导 4、学生完成作品后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三、小结 教师针对当堂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总结解决方法。

信息技术 打字教案

打字方法与手指分工 导言:上节课那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请同学说输入设备有什么?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板等等。键盘我们都见过,可是我们对它有多了解那,键盘打字是今后 问:同学们我们为什么学习键盘打字这一课 语音和手写版,易于修改,准确率,速度,比不上键盘打字基本技能 一.打字环境: 1保持屏幕的亮度,对比度要适中 2 与周边光线反差不要太大(这两点要求是针对我们同学的视力,起到保护视力视力的作用) 3 桌面整洁有序 要有个良好的打字环境 二.正确姿势: 我们知道了打字环境以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打字还需要有正确的姿势需要什么姿势那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这幅图是一张标准的打字姿势对照这幅图我们打字需要什么样的姿势?看一下老师总结的 1.身体坐端庄,双脚平稳踏地;身体可略略前倾,身体离键盘约20~30公分。 2.上臂和腑应靠近身体,上臂自然下垂,小臂和手保持水平。 3. 根据你的身高将桌椅高度调整到适合位置。 有了正确的打字的姿势之后下面我们讲的是什么那基本键位 三.基本键位: 我们在准备打字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手放在键盘上键盘那么多的键我们应该把手放在哪些键上那告诉大家放在八个键上八个基本键位asdfjkl;我们在平常打字的时候一定把手放在这八个基本键上大拇指放在空格键上,这个八个基本键有没有标志?把手放到键盘上,八个键位当中fj键有两个小疙瘩,咱们同学不看键盘也能够准确的找到这八个基本键位。强调的是,我们可以把八个键位叫做原位键,原来的位置。我们把手放在键盘上时要虚放在对应的键位上我们能不能使劲放在键盘上那?如果我们使劲的放在键盘上,那么对应的键位我按下去了它对应的信息就显示在屏幕上了,所以我们要强调我们要虚放在对应的键位上。我给这八个手指起个名字。我们要记住这八个手指的名称。 四.击键方法 双手趴在键盘上打字,会后什么样的后果?和键盘接触面积大,错误率高。打字除了正确的姿势外对手形有没有要求,大拇指自然放在空格键上,另外八个手指要自然弯曲成弧线,虚放在八个基本键位上,那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击键方法 准—平手指的触觉能力准确击键,眼睛不看键盘(盲打)所谓盲打不是瞎打,也有有一定的指法 快—手指击键准确果断,击完键后手指立即返回基本键,为下次击键做准备。 稳—击完键后,手指始终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 匀—每只手指击键的力度要均匀,频率稳定,有节奏感。 如果击键的力度要是小的话击打键就打不上去 注意: 击键时,必须依靠手指和手腕的灵活运动,无论哪个手指击键,其他手指自然弯曲 初练打字时,不图快,先质量,后数量 五.手指的分工以及位置的示范 同学看图每个手指除了负责把个基本键位还有负责其他的键每个手指所负责的键在键盘的排列上有什么规律从左上到右下成斜线下排列它们成阶梯状。如果我们记不住这些键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1.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输出设备(如监视器、打印机)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如音箱、耳机、话筒等);能通过动手组装或观看组装示范,探究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部件的基本功能(活动学习——直接经验;观察学习——间接经验)。 2.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3.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二、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1.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理念先行)、敏锐捕捉有用信息(选择性注意)、主动获取相关信息(有目的的任务驱动)、甄别筛选正确信息(针对性、准确性、价值高低)、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逐步形成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能讨论每个个体在创作和共享有益信息方面的责任。 2.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讨论人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基本历程,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志愿。 3.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 4.能讨论应用信息、信息产品、信息技术现备和软件时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能描述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知道如何负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和信息时理,知道如何注明出处和给予恰当的致谢;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会防查杀病毒、简单的文件加密(如设置使用口令)等信息保护方法——“行为指导”“使用技能”。 三、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1.能根据学科学习和其他活动需要,分析所需的信息及其类型,讨论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如他人、书籍、报刊杂志、光盘、录像、电视、因特网等),学会从不同的信息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实验、调查、访谈等)。对信息搜集过程进行一定的规划,初步形成信息需求分析的意识和习惯。 2.学会利用常用设备(如数码相机、探测器、扫描仪、录像机等)获取第一手的信息,或利用常见信息技术设备对传统介质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数字转换。 3.学会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资料,学会利用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功能对文件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建立以及重命名文件(夹)、保护文件等,能迅速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沙后所小学 刘桂明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

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一、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三、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

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学会跟同伴交流,交换意见,互相评价的好习惯。 2)促进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的美感欣赏的培养。 五、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和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模式,首先以两幅电子小报对比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感悟任务,接受任务,然后通过看课本、观看软件、请教同学、小组讨论、请教老师等多种学习方法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通过学生交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学生演示;复杂问题教师引领,逐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构建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本课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架设网络评价系统,给学生一个更人性化更先进有效的学习、交流、评价环境。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对提高全社会的信息生存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 少问题,比如认识问题,资金投入问题,信息技术师资问题,以及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问题等。并对此进行总结。 2000年11月7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至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教育观念保守,许多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学生及家长的学习观念相对比较保守,普遍认为考大学是高中学习的唯一目标,高考不考的是“副科”。信息技术课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在电脑上玩玩游戏,上网聊聊天。 2,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不高。由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原来大多没有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现在中小学的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教师凤毛麟角。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由普通教师来担任,这些教师本身对计算机了解的不多;有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是外面临时招聘的代课教师;这些教师也许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本身就没有信息技术专业水平。鉴于这样种种情况,很多信息课很不规范,要不就让学生打打游戏,要不就放片子给学生看,要不就由学生自己乱倒腾,不能真正发挥信息课的作用。一方面,信息技术技术教师自身没有实现信息化,这样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和知识更新要比其它学科来的快,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尤其这一点对没有信息技术功底的教师来说压力则更大。 3、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许多中小学设备陈旧,计算机数量不足,硬件设施较差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投入。当前,设备陈旧、满足不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笔者所在的城市仅有一两所重点中学真正拥有校园网,小学条件更差一些。大部分学校配置的计算机是“普九”大检查时配备的,其档次多为586或586以下,内存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完成信息的采集、整理、储存、发布等一系列的技术要求;有一部分学校虽然在近两年陆续装备了计算机,但由于经费问题,所装备的计算 机档次较低;另外,很多学校只知买进计算机,却不懂得要经常对机器进行维护,致使很多设备闲置不用,以致报废 4,、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缺乏整合 从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难看出,一些学校没有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起来,而是孤立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国家教育部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是我国面向./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关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各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必须与学科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5,信息技术考核评价没有体现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的考试都沿用了传统课程的考查方式,即采用笔试闭卷考试。这种机械的记忆学习本身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宗旨相违背,也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教师教学的创

小学信息技术第1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信息技术第1册教案 新课标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学期教案(进度) 进度第一周: 第 1 课 2~5 页第二周: 第 1、 2 课 5~11 页第三周: 第 2 课 12~16 页第四周: 第 3 课 17~19 页第五周: 第 3、 4 课 20~25 页第六周: 第 4 课 26~28 页第七周: 第 5 课 29~31 页第八周: 第 5、 6 课 32~39 页第九周: 第 6 课 39~43 页第十周: 第 7 课 44~49 页第十一周: 第 7 课 44~49 页第十二周: 第 8 课 50~57 页第十三周: 第 8 课 50~57 页第十四周: 第 9 课 58~62 页第十五周: 第 9 课 58~62 页第十六周: 综合实践教育: ⒈了解信息世界。 ⒉认识算机的组成,认识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1 / 4

⒊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 使用鼠标,键盘上文字的输入。 ⒋学会全拼输入法。 ⒌学会管理文件与文件夹。 教养: ⒈培养学生上机的正确操作姿势。 ⒉掌握正确的指法。 ⒊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⒋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本教材在保持原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拓展。 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为理念,以任务驱动为引领,以做中学、情境中学、活动中学和过程中学等为主要方法来组织和安排教材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设计活动,力求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本册教材分三个模块,共 17 课,供三年级使用。 本学期教学前 9 课,分别是: 了解信息世界、认识计算机、学会使用鼠标、认识 Windows XP 及窗口、学会使用键盘、指法练习、学会输入汉字、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⑴。 第 2 课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作用) 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打字教学初探

小学信息技术打字教学初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慢慢地改变。计算机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娱乐等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电子书包、在线课堂、远程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出现将会慢慢取代传统的学习方式。而这些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与计算机是紧密相连的,作为小学生,要用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计算机的操作使用迫在眉睫。面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打字教学是小学信息技术老师的一个挑战、一次机遇。就日常打字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与同行一起探讨。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熟练掌握键盘和鼠标的基本操作,并会使用一种汉字输入法。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打字教学十分关键,是后面其他课程教学的基石。而指法练习又是打字教学的重中之重。打字教学枯燥无味,激发兴趣、快乐起航是基石;打字练习繁琐乏味,由浅入深、坚持不懈是基本;一周一课容易遗忘,每课一练、熟能生巧是关键;打字难以一蹴而就,记录成长、持之以恒是保障。 一、激发兴趣,快乐起航 打字教学枯燥无味,激发兴趣、快乐起航是基石。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打字练习呢?激发打字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每次打字教学前,我总会将打字教学内容逐一琢磨,寻求孩子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出发点,精心为孩子准备喜欢的课例。 例如,在学习指法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动画中有两个人分别对着电脑聊QQ,一个悠闲自得,打字神速;一个满头大汗,埋头找着键盘上的字母。我让学生观察,两个人一样是聊天,为什么一个悠闲自得而一个满头大汗呢?接着学生找出了原因,因为一个人能不看键盘快速地打字,而另一个只能在键盘上辛苦地找键位。接着老师总结出只有盲打才不用辛苦地找键位,而盲打就要从基本指法学起,这样就自然激发了孩子学习指法的兴趣,并且决心要好好学习指法,从而把孩子轻松自然地引入到学习指法的课堂中。 这样的教学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孩子学习打字的兴趣日渐浓厚,慢慢地学生在我的精心设计下“‘键’步如飞”,快乐起航。 二、由浅入深,坚持不懈 打字练习繁琐乏味,由浅入深、坚持不懈是基本。打字练习一般都是从指法练习起步的,指法练习在打字练习中是极其重要 的。只有按正确的指法练习,并且坚持不懈能不看键盘就输入任何字母,才能开始后面的英文打字和中文打字的练习。在指法教学中都是从基准键开始,然后慢慢地延伸到上行键和下行键,最后进行统一的指法练习。 例如,我在教学指法练习始航第一课“敲敲键盘,听听歌”时,先引领孩子认识键盘,重点认识键盘上的八个键:“A,S,D,F,J,K,L。”并让孩子找一找这八个键中的两个特殊键,F键、J键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凸起来的小点,这是为了让我们在不看键盘的情况下就可以摸到两个食指的位置,然后其他手指紧跟其后,一个手指一个键位,拇指轻轻放在空格键上。孩子在老师的引领下找到了打字时手指的初始位置,并且知道了不用看键盘也可以摸到手指的位置。 只有这样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慢慢地跟进,才能让孩子保持学习兴趣,然后坚持不懈成功地实现“盲打”。 三、每课一练,熟能生巧 一周一课容易遗忘,每课一练、熟能生巧是关键。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是每周一节课,每次上完课后,学生在下周回来上课时遗忘了很多,都要重新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打字教学更是需要经常练习,因此,信息技术课上教师特意安排了每课一练,让孩子一来电脑室就先练习打字,将打字练习作为教学常规来抓。每节课课前由科代表组织大家进行打字练习,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 信息技术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和现象 (1) 1.1计算机教学?过时论?和?无用论? (1) 1.2计算机技术?无师自通?论 (1) 1.3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2) 1.4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2) 1.5教育资源不能共享 (2) 1.6信息技术越普及,信息技术课越难教 (2) 2 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再认识 (2) 2.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关系 (2) 2.2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必要性 (3) 2.3应试教育难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 (3) 3 分析信息技术的特点,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 (3) 3.1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的差异 (4) 3.2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地位 (4) 3.3 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 (4) 3.4研究形成一套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系统 (5) 3.5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6) 参考文献 (6)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分析摘要本文根据自己实习期间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浅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情况和现状,以及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和现象。特别对信息技术教育指导思想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就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它的教学的特点,论述了自己对信息技术的再认识。通过自己的认识,并对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和评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特别叙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占据了生活的重要部位。信息技术教育是各学科中内容最新、发展最快、又很不成熟的一门学科,而且充满分歧和认识上的混乱。在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既是最时髦的学科,也是最受冷落的学科。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被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搞得疲惫不堪。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太快,直接影响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 1 信息技术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和现象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非常短,但是发展变化却非常快。无论是教学内容、目的、方法上都存在较大分歧。而且还暴露出其它学科难以遇到的“怪”现象。 1.1 计算机教学“过时论”和“无用论”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学校设备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滞后于技术发展的情况普遍存在,把落后的东西教给学生的议论时常听到,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计算机教学已经过时”的观点,即“过时论”。由于教学的过时便使学生难以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就形成了“无用论”。 1.2 计算机技术“无师自通”论 电脑技术的日益更新,使得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有笔记本,小学生从小就接触,有简单的东西便已学会。更何况自从出现Windows操作系统后,软件都有较强的描述性和明确的操作指令,许多软件可以通过“帮助”菜单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因此有人认为,所有软件都可以“无师自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