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学习重点1(1~3章)
第一章 至第

一、理解社会心理的概念:社会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是就社会生活领域中各种心理现象而言的。社会心理概念涵括了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民族心理三类心理现象共有的特性,相互间有着密切关系,社会心理比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更具广泛性,更能显示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这种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
二、识记社会心理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人物事件。
1、为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做理论和方法上准备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和法国群体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主要人物是拉扎劳斯、施坦泰尔和冯特。
群体心理学派主要人物有:G塔尔德、E迪凯姆和G勒朋。

2、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出现是1908年麦孤独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罗斯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版。
3、奥尔波特是20年代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学家,认为除了个人心理不存在群体心理,社会心理是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
4、二战后社会心理学理论倾向上出现的两个变化:
从行为理论向认知理论转化、理论的微观化倾向。

三、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社会行为背后社会心理过程及其规则性。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而不是社会行为本身。
2、社会生活状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条件。
3、社会联系和各种关系网络是社会心理形成的基础。

四、了解社会心理基本过程
社会心理基本过程是指社会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和规则性。
五、社会心理学的作用
学习社会心理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社会心理学是决策的心理基础。


第二章 研究方法

一、了解社会心理学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待效应影响研究结果
4、存在测量工具误差
二、定量研究设计过程中对变量的控制
1、对变量以操作定义来界定;
2、注意对无关变量和偶然性因素的控制;
3、调查对象选取的科学性;
4、对于较长时间的研究要注意成熟或经验对个体的影响;
5、避免霍桑效应和期望效应的影响。

第三章 人际关系
一、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
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更关注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其构成份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二、掌握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情感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关系模式,认为社会互动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共享:团体成员共享情感

与资源,不分彼此;
2、权威排序:依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
3、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
4、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
与费斯克密切相关的理论是克拉克与米尔斯的观点:他们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即交换关系与共享关系,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与对策,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稿究需求法则,而且不希望对方做出对等的回报。
三、掌握影响人际发展的主要因素:
1、 相貌吸引
2、 正面的互动:(交往产生人际吸引的原因:交往帮助人了解外部世界、增加人们的归属感、增进彼此的喜欢)
3、 相似性或互补性(人们愿意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相似的人为我们提供信仰与态度的支持、人们以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
四、理解人际吸引中的得失效应
1、决定对赞美者喜欢程度的不仅是赞美的总量,还有量的变化;
2、这种改变的属于同一属性;
3、改变是渐进式的。
五、社会关系的发展
(一)勒温格等人认为,关系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单向性注意阶段,双方没有互动;第二是表面接触阶段,双方有初步互动,没有进入彼此领域;第三是相互卷入阶段,双方向对方开放自我,分享信息和感情,是友谊发展阶段。
(二)阿得曼的社会渗透理论
阿德曼等人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
定向阶段:对交往对象的选择性
情感探索阶段:基于双方的好感而进一步的交往
情感交流阶段:建立在基本信任基础之上的彼此较深的情感卷入
稳定交往阶段:双方成为密切的朋友,分享各自的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自我表露更深。
六、掌握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爱情三因素理论)
他认为爱情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亲密、激情与承诺。
亲密指两个人相处的情况,即是否有相互喜欢、亲近的感觉;激情是指相互关系中令人兴奋激动的部分包括性的吸引;承诺是指愿意爱对方,并且保持关系,长期厮守的决策。
以上三种成分的不同结合,可以得到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分别是喜欢—只有亲密、迷恋—只有激情、空洞的爱——只有承诺、浪漫的爱——亲密与激情的组合、友谊式的爱——亲密与承诺的结合、昏庸的爱——激情与承诺的组合,完美的爱——同时包含以上三种成分。
七、冲突的实质和类型
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的关系。
人际冲突有不同层次和类型。布瑞克和凯利区分了三个层次的冲突。


第一层次是特定行为上的冲突,即双方在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的意见;
第二层次是关系规则或角色上的冲突,即双方对如何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及对各自权利、义务上有不同理解;
第三层次是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涉及到双方人格与价值观的差异,是较深层次上的冲突。
这三个层次上的冲突有可能是交织在一起的。行为上的分歧可引起关系规则上的矛盾,并进一步导致个性上的冲突。一般来说,冲突层次越深,涉及的因素就越多,情感卷入程度越高,矛盾就越复杂。
著名学者多伊奇根据冲突基础的不同,区分了五种冲突:
平行冲突:存在客观的分歧,双方能准确地意识到分歧;
错位冲突:一方可能有客观的理由,也意识到分歧的存在,但不针对问题本身;
错误归因的冲突:双方对分歧没有准确的知觉;
潜在的冲突:存在客观的分歧但双方对这种分歧没有感觉;
虚假的冲突:双方有分歧但这种分歧没有客观基础。
在工作关系中,根据冲突的性质,可以区分为工作性冲突和情绪性冲突。

八、冲突管理
冲突是指人们采取一定的行为来应对、处理冲突。不同的人处理冲突是有不同的风格。
从合作性与坚持性两个维度上的表现来看有五种典型的冲突处理模式:
竞争模式
回避模式
顺应模式
妥协模式
合作模式
九、旁观者效应及认知决策过程
旁观者效应:在需要助人的情景中,在场目睹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对此的解释是,旁观者是否出面相救有五个步骤组成的决策过程:
1、 是否注意到该紧急事件,
2、 如何解释该事件:解释为紧要的事,救助的可能性就大
3、 对个人责任的评估:觉得责任重大就有可能相助
4、 是否知道如何相救,相关的救助知识
5、 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最终对事件的的评估从而作出是否救助
十、侵犯行为
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侵犯行为的原因:对侵犯行为的反击;工具性侵犯行为;本能性侵犯行为;挫折引起的情绪性侵犯行为;
模仿引起的侵犯性行为。
了解对侵犯行为的正确应对措施。

《社会心理学》章节重点(4~6章)
第一部分 考核要求:
第四章
一、 掌握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自我概念、印象形成、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归因、
二、 了解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自我概念的作用和测量;
三、 了解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四、 掌握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安德森的平均模型、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式;
五、 掌

握印象形成过程信息加工整合的规律;
六、 了解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及刻板印象的利弊;
七、 掌握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八、 掌握基本归因错误的原因
九、 了解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希尔顿的反常条件关注模型;
十、 掌握吉尔伯特顺序阶段模型。
第五章
一、 掌握基本概念
动机、社会动机、成就动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过度辩护效应、“焦虑?——亲和”假设
二、 掌握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
三、 掌握动机的性质
四、 了解动机的类型
五、 了解几种主要动机类型,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
六、 掌握种主要的社会动机
七、 掌握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区别
第六章
一、 掌握基本概念
社会感情、情绪归因、情感智商、同理心
二、 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三、 掌握社会感情的功能
四、 了解社会感情的维度
五、 了解社会感情理论中情绪心理学的观点
六、 了解完形学派的情绪理论
七、 掌握心理治疗学派中理性——情绪理论
八、 了解社会学观点中社会感情突属性观点
九、 掌握社会感情的整饰化理论
十、 了解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特殊情感
十一、 了解情感智商包含的五种能力
十二、 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及有效表达情绪的原则
十三、 掌握有效沟通的特点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认知

一、 自我概念的获得由四个渠道而形成:他人的反馈、反射性的评价、自身的行为判断和社会比较。
二、 自尊的高低主要受生活中成败经验、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自己内部标准的影响。
三、 安德森的平均模型: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进而,他把此模型改为“加权平均模型”:强调在所有特质平均前会对那些人们认为非常重要的特质赋以予较大的权重。
四: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人们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主要是两类加工操作:一是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即把个体当作某一类别群体的成员之一,根据对此群体所具有的看法来形成对此个体的印象,这是一种自动的,无需意识控制的加工,不需要付出多大努力。二是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此模式试图整合他人的各种信息来建构对其独特的印象,需要意识参与,需要有较多的时间与努力。
五、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一些规律:
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中心特征、边缘特征)
2、信息出现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不同;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3、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的统一认识。(光环效应或晕轮效)
4、重视负性

信息却倾向于做正性判断。
六、印象具有稳定性与渗透性,是人们判断与行动的基础:
1、 形成的印象影响对他人的判断
2、 较易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

七、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一)刻板印象概念: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个人经验与社会学习是其形成的基础。
(二)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的策略
1、去掉不一致的信息
2、隔离不一致的信息
3、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
(三)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1、不断重复不一致的信息,使其解释成为个体内在品质的反映;
2、与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广泛交往,使改变对原有群体的看法;
3、与有代表性的群体成员交往;
4、有意识地寻找不一致的信息,以此校正自己的判断。
八、归因
(一)了解出现归因的情景
1、有不寻常事件发生
2、负性事件
3、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肯定的事。
(二)了解成就归因模型、归因的三维理论
(三)掌握反常条件关注模型:
一个和为或事件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在与行为、事件的所有条件中,如果条件比较突出、比较异常,归因者就会把行为事件的发生归于它,而那些经常保持不变的条件不会被作为事件的原因。
(四)、掌握吉尔伯特的顺序阶段模型:
尔伯特提出序阶段模型,把整个归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行为的分类:
2、 自动的特质归因: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自动地把此行为与相应的人格特质联系起来;
3、 校正:利用当时的情境因素来调整最初的特质归因;

(二)归因偏差:
理解人并非是理性的,也存在着偏与错误。
所谓归因偏差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第五章 社会动机

一、掌握动机及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
1、动机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
2、需求、内驱力、均衡作用是动机产生的生理基础。
3、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刺激。
二、动机与内驱力的区别
动机带有社会内容,受个体社会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条件调节;内驱力是没有任何特定条件的。
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就是社会动机。
三、人类动机的性质:
1、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机,不存在某个部分的动机;
2、动机总是指向终极的需求或欲望;
3、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满足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4、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个体动机与行为间并不一一对应;
5、人类存在的无意识的动机,或潜意识动机;
6、动机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是连续无休止的;
7、并非所有的行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的。由匮乏

状态的行为才有动机。
四、掌握动机的类型: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五、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
1、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对人类的行为都起作用,但并非是简单的相加。
2、在原有内在动机较低的情况下,激发行为的外在动机可能会降低行为的内在动机。即“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五、了解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麦孤独的本能论、劳伦兹的习性论、弗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
六、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首创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如下:
1、 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
2、 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 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 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 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存在一定的不完整。首先,除了广为人知的以上五种需要外,马斯洛还详细说明了认知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在人身上的客观存在,但是他也说明,这些需要不能放在基本需要层次之中。
1、高层次需求与低层次并非不能同时激发。需求的重要性与其未被满足程度有关。
2、马斯洛的各种需求在人类社会中并不具有普遍性。
权力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是社会交往的产物。
 对马斯洛的观点存在着许多争论。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批评马斯洛的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需要层次学说,比如,奥尔德弗于1969年在《人类需要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一文中修正了马斯洛的论点,认为人的需要不是分为5种而是分为3种:
⑴生存的需要,包括心理与安全的需要。
⑵相

互关系和谐的需要,包括有意义的社会人际关系。
⑶成长的需要,包括人类潜能的发展、自尊和自我实现。奥尔德弗需要论,简称为ERG需要理论,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这两种理论的不同点是:奥尔德弗经过大量调查证明,这些需要不完全是天生的。需要层次论建立在满足--上升的基础上,ERG理论不仅体现满足--上升的理论,而且也提到了的挫折--倒退这一方面。挫折--倒退说明,较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把欲望放在较低的需要上。ERG理论认为需要次序并不一定如此严格,而是可以越级的,有时还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需要。

七、了解麦奎尔动机类型说

八、了解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要求掌握概念
掌握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特点:
1、强调个人的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他人或所属的团体来决定;
2、选择以什么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是由重要他人或团体决定;
3、成就行为的效果如何往生往由他人或团体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他人或团体来定;
4、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弱,成就的社会工具性比较强。
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与上述特点正好相反)
第六章 社会感情

一、概念:社会感情是伴随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
社会感情由情绪和情感构成。
情绪是指高兴、快乐、痛苦等,发生时间短暂、表面,容易变化;
情感是指责任感、幸福感、荣誉感等,是反映个个意识或群体意识,比较稳定深刻。
二、社会感情的功能
1、动力功能;
2、强化功能;
3、信号功能;
4、感染功能;
5、迁移功能。
三、了解社会感情的维度和分类
四、了解社会感情理论中情绪心理学的观点
五、了解完形学派的情绪理论
六、掌握心理治疗学派中艾利斯的理情学派(理性?——情绪理论)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艾利斯将以上观点概括称之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

、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该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60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他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艾利斯更强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艾利斯将人类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 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
② 倾向过于易受暗示影响。
③ 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
④ 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
⑤ 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
⑥ 倾向于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
⑦ 倾向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
⑧ 倾向于自暴自弃。
⑨ 倾向于自我贬低。
⑩倾向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机体的变化。

七、了解社会学观点中社会感情的突生属性
社会感情的突生属性指在人际关系中或个人的心理或行为同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结合时显示出来的那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无法还原到个人或生理的基础上去的。主要表现在来来源、时间、结构和变化四个方面。
社会感情的整饰化
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关系的规范要求或者出于策略性的考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某些情感的现象,包括表情整饰和感情整饰。
八、了解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特殊情感。
九、掌握情感智商含义
情感智商一般包括五种能力:
1、了解自我;
2、驾驭情感;
3、自我激励;
4、识别他人的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
十、体会情绪管理的方法
十一、掌握有效表达情绪的原则
1、觉察自己真正的感受
2、选择适当的时机表达
3、清楚而具体地表达
4、情绪的表达不涉及指控和评判
5、正面表达情绪有利增进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