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化学原电池练习题[001]

高一化学原电池练习题[001]

高一化学原电池练习题[001]
高一化学原电池练习题[001]

原电池练习题

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 锌、铜、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溶液中的Zn2+、H+均向正极移动

D. 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

2.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A、B、C三种金属,A中混有C时A先腐蚀,A与B组成原电池,A为电池正极,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 B.A>C>B C.B>A>C D.B>C>A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5.下列各组金属均有导线相连,并插入稀H2SO4液体中,其中铁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①Fe-Fe ② Cu-Fe ③ Fe-Zn()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②>③

6.下列有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描述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作负极

B.铁片上的反应:Fe-2e-=Fe2+

C.铁电极附近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D.电子由石墨电极通过导线流向铁电极

7.如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蓝色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8.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棒为负极B.铁片的质量减少

C.硫酸被氧化D.电子从石墨棒流向铁片

9.一个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组成正确的是正极负极电解质

A. Zn Cu CuCl2

B. Cu Zn CuCl2

C. Zn Cu ZnCl2

D. Cu Zn ZnCl2

10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

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

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

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

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11.如图所示装置:

(1)该原电池装置中负极为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___反应;正极为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__反应。

(2)原电池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3)电子流向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__。12.(1)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 +2Ag+ 2Ag + 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②若导线上转移电子2.5mol,则正极生成银克。

(2)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 上有气泡产生;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侵入稀硫酸溶液中,D发生还原反应;③把 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根据上述

情况,回答下列向题

①在①中,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

②在②中,金属片作负极,

③如果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侵入稀硫酸溶液,则金属片上有气泡产生。

④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13.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1)a和b用导线连接,Cu极为原电池极(填“正”或“负”),

电极反应式为.Zn极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溶液中H+移向(填“Cu”或“Zn”)极.

(2)无论a和b是否连接,Zn片均被腐蚀.若转移了0.2mol电子,则理论上Zn片质量减轻 g.

(3)有同学想把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行?(填“是”或“否”),理由是.

14.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之一。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①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Ba(OH)2·8H2O与NH4Cl混合搅拌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铝与盐酸反应

②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测量稀盐酸与烧碱溶液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升高,由此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其负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若消耗锌6.5g,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__________L,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

15.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图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C形成合金,露置在潮湿空气中,_______先被腐蚀。

16.下图是以Zn和Cu为电极,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

Date:2016.03.06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为阳极,Cu为阴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流动方向Zn→Cu

④Cu极有H2产生

⑤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mol

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

(1)在卡片上,叙述合理的是(填序号)。

(2)在实验中,甲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

(3)如果把锌片换成石墨,发现电流计指针几乎不能偏转,原因是。(4)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猜测(填“锌极”或“铜极”)变粗,原因是(用电极方程式表示)。

高一化学原电池练习题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A

6.B

7.A

8.B

9.B

10.C

11.

(1)Zn;氧化;Cu;还原;

(2)化学;电;

(3)Zn;Cu;Cu;Zn。

12.(1)① Cu;② 270;(2)①B;②C;③D;④B>A>C>D。

13.(1)正;2H++2e﹣=H2↑;氧化;Cu;

(2)6.5;

(3)否;此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吸热.

14.(1)①c

②放热;H++OH-=H2O

(2)Zn;铜片表面产生无色气泡; 2H++2e-=H2↑;2.24L;0.2N A

15.(1)A-2e-===A2+;(2)Cu2++2e-===Cu;(3)D>A>B>C ;(4)A。

16.(1)③④⑤(2分,错一个得1分,错两个该空不得分)

(2)Zn片不纯,在Zn片上就能形成许多微小原电池(1分)(写出Zn片不纯即得分)(3)不存在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1分)(写出不会形成原电池即得分)

(4)铜极(1分) Cu2++2e-=Cu(2分)。

1 / 5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杨平 岑巩县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8、9、10)班的教学工作。由于都是文科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能不够,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涉及生活中的知识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指导思想: 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普通高中第一阶段化学新课程实验,进一步提高我校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学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和化学教研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提高学习能力,保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结束高一年级所有新课. 三、主要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4、做好优生化学补差工作和学困生的补习工作 5、做好化学兴趣小组的辅导工作要以出成绩,出人才为目标. 四、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让学生掌握和形成未来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有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化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有创造性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突出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3)、体现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4)、强化实验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功能;(5)、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知识。

高中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全面总结版

原电池和电解池 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 装置原电池电解池实例 原理使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作定向移动,从而形 成电流。这种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 做原电池。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 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这种把电能转变 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形成条件①电极:两种不同的导体相连; ②电解质溶液:能与电极反应。 ①电源;②电极(惰性或非惰性); ③电解质(水溶液或熔化态)。 反应类 型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名称由电极本身性质决定: 正极:材料性质较不活泼的电极; 负极:材料性质较活泼的电极。 由外电源决定: 阳极:连电源的正极; 阴极:连电源的负极; 电极反应负极:Zn-2e-=Zn2+ (氧化反应) 正极:2H++2e-=H2↑(还原反应) 阴极:Cu2+ +2e- = Cu (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电子流 向 负极→正极电源负极→阴极;阳极→电源正极电流方 向 正极→负极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能量转 化 化学能→电能电能→化学能 应用 ①抗金属的电化腐蚀; ②实用电池。①电解食盐水(氯碱工业);②电镀(镀铜); ③电冶(冶炼Na、Mg、Al);④精炼(精铜)。 2.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的区别 化学腐蚀电化腐蚀

3.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区别 4.电解、电离和电镀的区别 5.电镀铜、精炼铜比较

溶液变化电镀液的浓度不变溶液中溶质浓度减小 6.电解方程式的实例(用惰性电极电解): 总反应方程式 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应式阴极反应式 溶液酸碱性变化 (条件:电解) CuCl22Cl--2e-=Cl2↑Cu2+ +2e-= Cu CuCl2= Cu +Cl2↑—— HCl 2Cl--2e-=Cl2↑2H++2e-=H2↑2HCl=H2↑+Cl2↑酸性减弱 Na2SO44OH--4e-=2H2O+O2↑2H++2e-=H2↑2H2O=2H2↑+O2↑不变H2SO44OH--4e-=2H2O+O2↑2H++2e-=H2↑2H2O=2H2↑+O2↑消耗水,酸性增强NaOH 4OH--4e-=2H2O+O2↑2H++2e-=H2↑2H2O=2H2↑+O2↑消耗水,碱性增强 2NaCl+2H2O=H2↑+Cl2↑NaCl 2Cl--2e-=Cl2↑2H++2e-=H2↑ H+放电,碱性增强 +2NaOH 2CuSO4+2H2O=2Cu+ O2 OHˉ放电,酸性增强CuSO44OH--4e-=2H2O+O2↑Cu2+ +2e-= Cu ↑+2H2SO4 考点解说 1.电化腐蚀:发生原电池反应,有电流产生 (1)吸氧腐蚀 负极:Fe-2e-==Fe2+ 正极:O2+4e-+2H2O==4OH- 总式:2Fe+O2+2H2O==2Fe(OH)2 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 (2)析氢腐蚀:CO2+H2O H2CO3H++HCO3- 负极:Fe -2e-==Fe2+ 正极:2H+ + 2e-==H2↑ 总式:Fe + 2CO2 + 2H2O = Fe(HCO3)2 + H2↑ Fe(HCO3)2水解、空气氧化、风吹日晒得Fe2O3。 2.金属的防护

高一化学必修二 原电池练习

高一化学原电池练习 1. 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氢气() 2. 如下图,下列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3. 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D.原电池的正极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此被还原 4. 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 + Fe = 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 5.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 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C.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6. 实验室中欲制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 7. 铁制品上的铆钉应该选用下列哪些材料制成() A.铅铆钉 B.铜铆钉 C.锌铆钉 D.锡铆钉 8. 在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铜——锌原电池中,已知其电极反应分别为 锌片:Zn-2e- Zn2+;铜片:2H+ +2e- H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B.铜片逐渐溶解 C.溶液中H+向锌片作定向移动 D.锌片是负极并被氧化 9.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的原电池时,Y为电池 的负极,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A.X > Y > Z B. X > Z > Y C. Y > X > Z D. Y > Z > X 10. 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 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11.下列反应中,在原理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 (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将姓名、考号、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第Ⅱ卷与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题。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上交。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O(16)、Cl(35.5)、Al(27)、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试液。 一会儿后发现镁带表面有气泡放出,且镁带附近溶液变红色。加热试管至水沸腾。发现镁带表面有大量气泡放出,且试管中的液体全部变为浅红色。关于该试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温度越高,镁与水反应的速率越快 B.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 === Mg(OH)2+H2↑ C.氢氧化镁显碱性,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H O Mg O H D.氢氧化镁是离子化合物,它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2.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源(chemical power source))是锌锰电池,即大家所熟悉的干电池(dry cell),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尽管这种电池的历史悠久,但对它的电化学过程尚未完全了解。一般认为,放电时,电池中的反应如下: E极:2MnO2+2H2O+2e-=== 2MnO(OH)+2OH- F极:Zn+2NH4Cl === Zn(NH3)2Cl2+2H++2e- 总反应式:2MnO2+Zn+2NH4Cl === 2MnO(OH)+Zn(NH3)2Cl2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E极是电池的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B.F极是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C.从结构上分析,锌锰电池应属于可充电电池 D.锌锰电池内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 3.我们已经知道,温度、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液体的浓度、催化剂等都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因素来调控反应速率。实验室用30%左右的硫酸溶液(约3.7 mol·L-1)与锌粒反应制 取氢气。下列措施中不可能加快 .....反应速率的是 A.适当升高温度B.将锌粒改为锌粉 C.将所用硫酸加适量水适当稀释D.寻找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并加入其中 4.取一支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methane)和半试管氯气,用铁架台固定好。 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下列对观察到的现象的描述及说明正确的是 A.试管中气体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acddition reacticon) B.试管中有少量白雾生成,这是氯化氢的小液滴

高一化学必修二《原电池》

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原电池》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也是化学与能源相联系的很关键的内容,这些知识不但能让学生大开眼界,而且还能为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内涵,所以这部分知识是应该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学生从一个水果电池引入电池的内容,这样能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可以达到教学创设情境的需要。在上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本节课主体采用“搜集相关知识—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及构成条件。让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能源与化学能之间的关系;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原电池的原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学习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能源危机,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电极反应; 电子流向和电流方向。 五、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实验 学生做好适当预习准备

1、实验探究,体现自主研究性学习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的发展特点。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突破由认识,形成新认识,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牢固掌握。实验探究是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探索能力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成熟,这就决定了他们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的探索主体,探索活动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当学生的思考和探索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启发,提示,点拨,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实验探索活动,既不是灌输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放手、放开。 2、精心准备,在磨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由于本节课采取讨论式和学生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尤为重要。要求教师对学生有较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时调整课堂的节奏,这样才能得到好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多方听取意见,不断磨合,这样才能上好一节课,同时也使我深刻体会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在积极思考和平时的积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word 学案 1.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2.初步了解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把握原电池的构成要素以及电池正负极的判定。 4.会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1)一次能源。 直截了当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包括风力、流水、潮汐、地热、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 (2)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通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等。 2.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燃煤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 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2)原电池。 ①定义:把化学能直截了当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构成条件:具有爽朗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具有电解质溶液;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 ③反应本质: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3)电极。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4)电极方程式。 表示正、负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应用摸索】 从上述火力发电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阐述原电池的优点。 提示:火力发电需要通过较多的能量转化过程,每次转化都会有能量的消耗,因此能量利用率不高,而原电池是把化学能直截了当转化为电能,因此能量利用率较高。

1.以下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 答案:④⑥ 2.依照Zn+2H+===Zn2++H2↑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Zn为负极时,正极能够选用的金属材料是(D) A.镁B.石墨C.铝D.铅 3.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B.在原电池中,只有金属能作负极 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 基础训练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人教新课标版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20小题,每题2分 共4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1. 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 A. He 43 B. He 32 C. He 4 2 D. He 3 3 2.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石墨和金刚石 B. 氧气和臭氧 C. 纯碱和烧碱 D. 氕和氘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中的电子,叫做价电子 B. 仅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判断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C. 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强 D. 最外层中的电子数目为2或8的粒子必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4. d c b a 、、、四种主族元素,已知b a 、的阳离子和d c 、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而且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b a >,原子半径d c >。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 d c b a >>> B. b a c d >>> C. c d b a >>> D. c d a b >>> 5. 等量的钠分别完全溶于过量的重水(O H 221)与过量的纯水(O H 21 1)中。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后放出的气体的质量相等 B. 反应后放出的气体的体积相等(相同状况) C. 消耗的重水(O H 221)和纯水(O H 211)的物质的量相等 D. 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体积相等,则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中H NaO 11及H NaO 21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Ar Cl P Na 、、、四种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P B. 在N 、F 、Mg 、Cl 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Mg C. 原子序数从3—10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递增 D. 4SiH (硅烷)比4CH 稳定

高一化学下册教案)

课题:初中知识复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 2、复习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 【道德情感目标】建立从实验学化学的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难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课题: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 【难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 课题: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和不同粒子的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有关计算 2、通过学习,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 【道德情感目标】在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摩尔质量、质量等之间的关系 【难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等之间的关系 课题: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中化学 原电池原理

原电池原理 一.原电池 1.能量转化:原电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 2.原电池构成条件:(1)金属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电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3.结构:内电路——电解质溶液、电极 导电微粒:自由移动离子(阳离子往正极移动,阴离子往负极移动) 外电路——电极(与导线) 导电微粒:自由移动电子(电子由负极经过导线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极:根据活泼性的不同,分为负极(金属活泼性强) 正极(金属活泼性弱)。 正极:通常是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电子流____(填“出”或“入”)的一极,电极上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负极:通常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电子流_____(填“出”或“入”)的一极,电极被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反应特点: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5.工作原理:负极失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形成电流,内电路自由移动的离子定向运动传递电荷 【例题】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练习题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 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流从a极到b极 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练习题2】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 应为:Zn + 2OH––2e–=ZnO + H2O Ag2O + H2O + 2e–=2Ag + 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并被氧化B.正极,并被还原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期末模拟试题 化 学 试 题 第Ⅰ卷(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I C —12 O —16 Mg —24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Ba —137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与水反应不生成气体的是 ( ) A. Fe B. Na 2O 2 C. Na O 2 D. Na 2.在1L 溶有01.molNaCl 和01 2.molMgCl 的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05mol/L B. 0.1mol/L C. 0.2mol/L D. 0.3mol/L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aCO H CO H O 3222+=++ B. 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H OH H O +- +=2 C.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MnO H Cl Mn Cl H O 2222422+++↑++-+? D. 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22Na Cu Na Cu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物中有氢氧化镁沉淀 B. 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Cl 2 C. 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不需要其他的保护措施 D. 亚硫酸氢铵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氨气放出 5.单质X 和Y 相互反应生成X Y 22+-。现有下列叙述:(1)X 被氧化;(2)X 是氧化 剂;(3)X 具有氧化性;(4)Y 2-是还原产物;(5)Y 2-具有还原性;(6)X 2+具 有氧化性;(7)Y 的氧化性比X 2+的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是 ( ) A. (1)(2)(3)(4) B. (1)(4)(5)(6)(7) C. (2)(3)(4) D. (1)(3)(4)(5) 6.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4.g 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B. 2g 氢气所含分子数目为2N A C. 在25℃,101105.?Pa 时,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氦气和氧气混合物22.4L ,所含的分子数为N A 7.能与溴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 A. Cl 2 B. ZnCl 2 C. NaOH D. AgNO 3 8.标准状况下有22.4L 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中使其反应,冷却后将此 气体与11L mol LNaOH /溶液充分反应,最后此溶液 ( ) A. 一定显酸性 B. 一定显碱性 C. 可能显酸性,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D. 一定显中性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9-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在学校校长、主任等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深刻体会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我高一备课组拟在本学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所任班级的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有计划的安排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在开学之前,我高一备课组各成员充分分析和总结上学期的学生情况,并要求各成员准备制定本学期的具体教学计划和措施。 同时,要求成员熟悉教材,并认真做一些习题,达到有所准备和有所储备。新学期开始,我们继续钻研教材和体会新课标的指导精神,并逐步了解、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备书本、备学生、备实际,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在备课组中发现、了解情况,并及时讨论和解决。 二、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高一备课组主要是年轻教师,有热情但缺经验,同时也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相结合,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 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一次的测验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努力钻研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集体备课小组的作用,互相交流教学经验,集体研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最佳教学方法。明确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3、做好课后反思工作,及时总结教学心得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会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全体高一化学教师,团结合作,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三、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学校承担了一定的化学立项课题,备课组各成员要在学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时,请将第I卷各题答案填在第5页的选择题答题的相应表格中,将第II卷各题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Fe 56 Cu 64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关于氯原子和氯离子的叙停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同 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相等 C.元素种类相同 D. 氯原子有颜色,氯离子没有颜色 2.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能以游离态存在,又能以化合态存在的是 A.硫 B.氯 C.氟? D. 钾 3.食盐加碘是克服人体缺碘的主要措施,考虑碘元素的保存效果,在食盐中所加的微量碘应为 D. NaIO 3或KIO 3 4.为了除去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气,应使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 固体 B.浓硫酸 溶液?D.新制的生石灰 5.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毒有色的气体是 D. Br 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6.下列关于“摩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B.“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C.“摩尔”是既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又表示物质的数量单位 D. “摩尔”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记数单位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7.下列反应的产物一定不正确的是 +Cu → CuS B. Cl2+ KOH → KCl + KClO + H2O C. Fe+HCl → FeCl3+H2↑ D. P+Cl 2→ PCl 3 8.在通常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不取决于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教案:第三章_2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一课时 甲烷 教学思路 采用板块教学,分为四个学习板块。即:板块一:甲烷的物理性质;板块二:甲烷的结构探究;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知关系。其流程图如下: 教学环节 板块一:自主建构物理性质。通过展示“可燃冰”的图片,播放西气东输视频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再向学生讲述为了合理开发并利用这些新能源,就有必要研究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展示一瓶甲烷气体,请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能源危机、通过对可燃冰贮量和开发介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西气东输工程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出《甲烷》课题。同时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掌握物理性质学习的一般方法。 板块二:甲烷的结构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结

构简式的书写。老师评价后提出问题甲烷究竟有着怎样的结构,学生开始猜想。然后老师提供素材组织活动,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然后再收集并展示大家的作品,进行相互交流。 引导信息:1.甲烷分子中的4条C—H键完全等同。2.H与C之间的距离和每个夹角也完全相同。学生再重新思考自己作品的正误,根据科学信息进行交流和讨论后,主要认为甲烷存在正四边形或正四面体这两种结构。在学生产生疑惑时,老师再给出第三条信息:如果把甲烷中的两个氢原子换成两个氯原子后也只有一种结构,学生分小组再次动手进行实践活动,再结合科学信息得出甲烷是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用电脑制作出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以便学生直观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手工制做,在实践活动中再次建构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甲烷结构的研究,学会科学的质疑和能根据科学信息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象能力。通过对甲烷的模型观察,正确认识了甲烷的分子结构,为甲烷的性质学习打下了基础。 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创设情境,展示甲烷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学生根据结构猜想其性质。分别将甲烷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加有石蕊试液的强碱溶液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和总结。得出结论:甲烷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稳定,但在点燃条件下就会燃烧。展示STS素材让学生感知甲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拓展知识:通过提供资料卡片和矿难图片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物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实验方法研究甲烷的性质,体验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有机思想。STS素材的呈现,提高了公民的基本素养,加深了学生对甲烷的认识。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 在两支试管中都按比例收集好甲烷和氯气,一支用纸包好避光,另外一支用点燃的镁条照射进行对比试验。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②从所得信息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然后小组内交流和小组间汇报,得出结论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反应。 组织学生,用球棍模型制作出其可能的产物。学生再次动手实践运用甲烷的结构探究其性质,展示同学们的作品,用电脑模拟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角度了解取代反应的本质。完成方程式书写,老师再分析和评价,并介绍取代产物的用途。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物质的微粒观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过程,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实验手段是检验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并从中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然后学生通过简洁工整,知识层次清晰的板书设计,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完成课堂反馈(设计这两道试题的目的是从结构和性质两个角度检

高一化学原电池练习题[001]

原电池练习题 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 锌、铜、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溶液中的Zn2+、H+均向正极移动 D. 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 2.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A、B、C三种金属,A中混有C时A先腐蚀,A与B组成原电池,A为电池正极,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 B.A>C>B C.B>A>C D.B>C>A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5.下列各组金属均有导线相连,并插入稀H2SO4液体中,其中铁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①Fe-Fe ② Cu-Fe ③ Fe-Zn()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②>③ 6.下列有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描述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作负极 B.铁片上的反应:Fe-2e-=Fe2+ C.铁电极附近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D.电子由石墨电极通过导线流向铁电极 7.如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蓝色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8.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棒为负极B.铁片的质量减少 C.硫酸被氧化D.电子从石墨棒流向铁片 9.一个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组成正确的是正极负极电解质 A. Zn Cu CuCl2 B. Cu Zn CuCl2 C. Zn Cu ZnCl2 D. Cu Zn ZnCl2 10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 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 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 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 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11.如图所示装置: (1)该原电池装置中负极为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___反应;正极为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__反应。 (2)原电池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3)电子流向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__。12.(1)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 +2Ag+ 2Ag + 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②若导线上转移电子2.5mol,则正极生成银克。 (2)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 上有气泡产生;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侵入稀硫酸溶液中,D发生还原反应;③把 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根据上述

2018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原电池知识点与经典练习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专题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例题分析】 例1、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①④ B.③④⑤C.④⑧D.②④⑥⑦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 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 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 —35.5 Mn —55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 (H 3P O 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 4.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H 2 B.O 2 C.Cl 2 D.SO 2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FeCl 3溶液反应:Fe +Fe 3+==2 Fe 2+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 CO 2↑+H 2O C. 金属铝加入到NaOH 溶液中:Al+2OH -+H 2O====Al+2H 2↑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Cl 溶液 I 2 加热,升华 B KNO 3 K 2S O 4 BaCl 2溶液,过滤 C Cu CuO 稀硫酸,过滤 D CaCO 3 CaO 盐酸,过滤

(完整版)高一下学期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一下学期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高一下学期是学生完成高中学业的一个关键阶段。一方面学生要能顺利完成高一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学生还要面临升高二前选报X科的准备。从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高一化学教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群策群力,抓好高一教学工作。配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好学生的“双基”,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向前提升,努力提升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同时,努力探索教育教研的新路子,诣在提升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化。 二、目标 1、提升期末市统考成绩在兄弟同类学校中的名次,努力实现“争二保三”的目标。 2、缩小化学差生面,提升及格率和平均分;扩大尖子生面,提升优秀率。 3、增大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力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三、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 1、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组织教师认真研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做到读懂读透。通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学习,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深刻地挖掘教材内容,想方设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努力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方面贯穿其中。平时备课组活动

多实行组内听课、评课、说课等形式即时交流教学心得,达成共识,共同提升。 2、每周定时实行备课组活动,尽早发现问题,即时讨论即时解决。提升备课组活动的质量,努力做到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任务的阶段性,适时调整活动的内容,如:相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与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另外,每次备课组活动提前安排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 3、根据教材要求,每章节内容在给学生讲授前先组织教师实行教法、学法交流,再实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统一每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知识技能的培养方向,最后再由每位教师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写出合适的教案。 4、统一思想,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与要求。在编制训练题和考试题上,指导思想是“教师跳入题海、学生跳出题海”,要求题目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深度,有代表性,尽可能做到精讲精练。为了提升作业效率和测试质量,在编制训练题和考试题时分题型落实到每一位教师,体现团结协作精神,融汇集体的智慧与结晶。另外,抓好学生的两本:错题本和问题本的落实情况,增大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力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5、组织并安排好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编写试卷,切实抓好每一次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以便准确即时地了解各阶段教学情况,即时查漏补缺,持续总结提升。 6、尝试展开化学单科成绩差的学生的辅导工作。由各班的化学任课教师安排好辅导时间,根据差生的具体情况来实施具体的补差工作。 7、做好优生的化学培优工作,由甘光曲负责。另外,协助各班班主任,具体在学法方面指导本班的优生。

高一化学原电池基础知识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原电池基础知识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 A.甲醇 B.天然气 C.液化石油气 D.氢气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B.化学电池的种类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C.化学电池供能稳定可靠,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使用方便,易于维护 D.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 3.下列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4.下列装置中,电流表指针能发生偏转的是() A. B.

C. D. 5.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 —KCl 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4224PbSO +2LiCl+Ca =CaCl +Li SO +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2Ca+2Cl -2e =CaCl B.放电过程中,+Li 向负极移动 C.每转移0.1mol 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 Pb 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6.如图,在盛有稀H 2SO 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 、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Fe 和碳棒,则X 为碳棒,Y 为Fe C.X 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 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7.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32+Fe 2Fe 3Fe +=,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 ) A.铜片、铁片、3FeCl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