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最新

2018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最新

2018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最新
2018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最新

2018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世界历史的分期:

①世界古代:(早期人类出现——公元15世纪末):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②世界近代:16世纪初——19世纪末

③世界现代:20世纪初——至今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中国(自西向东)——大河流域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约从BC3500年出现小国;BC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BC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文明:狮身人面像、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法老的陵墓):评价——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权于一身,国王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立:约从BC3500年起出现小国,约BC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BC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期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楔形文字书写)

(1)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地位/意义: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约BC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2)鼎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等级名称从事职业

婆罗门掌管祭祀(从事宗教事务)

刹帝利掌管军事、行政权力(国王、武士、官吏)

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首陀罗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特点:各等级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的人不得通婚。

(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目标: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海洋文明)

(1)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后进入荷马时代。

(3)兴起:BC8世纪希腊出现城邦,特点是“小国寡民”;斯巴达(军事化)是最大的城邦。

(4)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

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

2.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3)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3.亚历山大帝国

(1)兴起: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打败波斯帝国、埃及,进入两河流域,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3) 亚历山大东征影响:

消极性: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积极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帝国境内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总结:古代世界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

①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布匿战争、希波战争等战争

②和平交往: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目标: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罗马城邦

(1)建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2)统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中,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3)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战胜了迦太基(布匿战争),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 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4)危机: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罗马帝国

(1)政权更迭: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公元前31年, 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2)建国: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了许多措施解决矛盾,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3.罗马帝国衰亡

(1)灭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蛮族)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目标:以建筑艺术、公历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文学和雕塑

(1)文学:希腊神话特点“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掷铁饼者》

2.建筑艺术

(1)希腊:体现在神庙建筑,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特点是石拱门、穹顶等。代表性建筑有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等。

3.哲学和法学

(1)哲学: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4.公历的缘起: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

单元总结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目标:了解基督教的兴起。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经典《圣经》

2.法兰克王国

(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 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封君与封臣——(采邑改革/查理﹒马特改革)——形成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2)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4.查理曼帝国

(1)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

目标: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形成:9世纪开始形成,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特点: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生产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土地分为领主的“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庄园周围土地被称为“公用地”;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2.庄园法庭

(1)权利: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2)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固定。

(3)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

(4)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5)作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目标: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背景: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表现: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典型代表:法国琅城)

2.城市居民的身份

(1)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生产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发展: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大学的兴起

(1)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4)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目标: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帝国版图:囊括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进入了“黄金时代”。

(1)外来侵略:7世纪起, 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9世纪以后,面临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拜占庭。

(2)帝国灭亡: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帝国影响: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单元总结

西欧社会概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目标: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1.6世纪前的日本

(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初, 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2.大化改新

(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2)概况: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武士和武士集团

(1)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武士集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 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武士 ”。

(3)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 源赖朝 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 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 幕府统治 时期。

(4)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 武士阶层 手中。

(5)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目标: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 穆罕默德 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

(3)传播:最初在 麦加 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 ,建立穆斯林公社, 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 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阿拉伯帝国

(1)版图: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影响:伴随着帝国扩张, 伊斯兰教 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3.阿拉伯文化

(1)发展原因: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 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 智慧宫 ”,支付与译著同重量的黄金稿酬。

(2)表现: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 阿拉伯数字 ”;完整的代数学由阿拉伯人创造;“ 西医 ”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编著了《 医学集成 》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天方夜谭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影响: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单元总结

1.世界三大宗教归纳一览表

2.世界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前550年-前330年)

(前334年-前323年)

(前550年-前330年)

(632年-1258年)

(1299年-1922年) (395年-1453年)

(兴亡时间)

(东罗马帝国)

201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早期的人类——北京人 一、元谋人 1、我国最早的人类 2、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3、地点:云南元谋县 4、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人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的 是能否会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3、生产生活:能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且还会长 期保存火;使用简单的语言;过群居生活。 4、北京人的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 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3、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 的根本区别。 1 梁程安整理东津一中2017年9月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 2、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3、住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优点:防风沙,抵挡风雨,可取暖) 4、农业:以粟为主 5、手工业:制造彩陶、纺织、制衣 6、畜牧业:猪、狗等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 2、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3、住所:干栏式房屋(优点:防潮通风,防蛇虫鼠疫,防洪水猛兽) 4、农业: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以骨耜耕种。 5、手工业:陶器,简单玉器,原始乐器骨哨,象牙雕刻 6、畜牧业:猪、狗、水牛。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发现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3、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4、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 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5、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 始农业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 2 梁程安整理东津一中2017年9月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 1、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 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 A .国家的名称变了 B .国家独立富强了 C .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 .人民的生活改善 了 2、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应 包括() A .彭德怀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邓稼先 3、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人民公社化 D .“大跃进”运动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中,推动了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措施 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修建了青藏铁路 ③建立了经济特区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里,我国没有完成的任务是 A .实现工业化,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A .抗美援朝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 时期 D .“文革”时期 7、如图是1949~1989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折线图。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引起A 点到B 点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文革”的破坏 C .生产力水平低下 D .急于求成,缺乏经验 8、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民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下的农民在下面哪一方面是相同 的?() A.生产的积极性方面 B.土地的所有制方面 C.家庭的收入方面 D.生产的自主性方面 9、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 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应的政治要求是() A .黄浦江上建新桥 B .粉碎“四人帮” C .粉碎林彪集团 D .炮打资产阶级司令 部 10、历史老师布置一道作文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同学们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是()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实行改革开放 D .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11、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这三次会议的共同点是() ①都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工作重点都主张发展经济,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③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④主要方针、路线在实践中得到贯彻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2、当前,我国经济特区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港澳特别行政区也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下列关于两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 .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管辖下 C .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 .都是为加快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设立 13、邓小平是如何解除我们在改革开放遇到的姓“资”姓“社”的困惑的?()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三个是否有利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4、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 .朋友遍天下 B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 .科教兴国 D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5、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 .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 .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 .“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16、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 .实现两岸真正停火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彻底实现祖国统一 D .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17、近年来,南海、东海冲突时有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应:() ①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 ②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④通过国际仲裁决定钓鱼岛、黄岩岛等地领土归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班级: 学校 考号: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2018-2019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2019九年级历史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25分) 1.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制度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严刑峻法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D.推行县制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4.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5.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②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③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④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7.都江堰、秦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杰出的水利工程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 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8.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 9.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元旦到来时,放烟花、鞭炮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小说《水浒传》 D.人们传诵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 10.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A.张仲景——诗圣B.王羲之——医圣 C.吴道子——画圣D.杜甫——书圣 1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 12.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

(完整版)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

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 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单元总结

2018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课鸦片战争 (二)过程: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2、1860.10,..联军 结果:1、中国战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允许各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十个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内地旅游、经商、传教。各赔偿英法400万两和两百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 ...给英国。 第二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国家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流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了 2、中俄签订一系列条约,俄国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我国领土俄 ..共割占中国领土150 国割占最多) 1858年《爱珲条约》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 ...方公里土地(最多的条约) 3太平天国运动 一、金田起义 1、起义的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1843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创立了特殊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 3、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太平军在广西桂林金田村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不久后在永安封王: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肖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其他王归东王节制,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 4、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定为都城,把南京 ..,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南北对峙 ..改为天京 的局面,到1856年,太平军西征时到达鼎盛 ..时期。 二、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一场内讧,使天平天国走向衰弱,杨秀清被杀,石达开出走,1864年天京 .. 陷落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1、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剥削制度,反映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激发农民革命的热情,但绝对平均主义,无法实施下去。 2、1859年,洪仁轩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实行的条件。 ...颁布《资政新编》,第一个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运动性质),太平天国的坚持战斗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沉重的打击清朝的统治,是中国几千年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六、太平天国与以往农民运动不同之处 ........的中国,肩负起反. ....在于:它诞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帝反封建 ......联合绞杀。 ....的使命,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 七、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清政府开始同外国侵略者勾结,联合绞杀太平军;

部编版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复习资料 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生产工具的革新:原始社会初期(打制石器)——原始社会中期(磨制石器)——原始社会后期(铜器)——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发展达到鼎盛)——春秋后期(出现铁农具、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云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地点用火工具制造地位 元谋人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 知道用火粗糙的石器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 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约70-20万 年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 学会使用和长期保 存火种(天然火) 打制石器 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 之一 山顶洞人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 人工取火 开始掌握磨光和 打孔技术、骨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木结构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区别。 原始居民距今 时间 地区 农 业 家畜业 房屋 样式 生产 工具 手工业 河姆渡人 约 7000 年 浙江余姚河 姆渡村 (长江流域) 水 稻 饲养猪 狗水牛 干栏式骨耜 制作黑陶、玉器和乐器骨哨、使 用天然漆、雕刻技术 半坡人 约 6000 年 陕西西安东 部半坡村 (黄河流域) 粟 饲养猪 狗等 半地 穴式 石器、 角器、 骨器等 制作彩陶、乐器、纺织、制衣等 3、原始农业的发展: (1)时间:9000-7000年前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 (3)变化: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翻土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5)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 2.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大战蚩尤,为日后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 3.炎黄部落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人文初祖”指的是炎帝和黄帝,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4.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种植水稻,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民通商

部编人教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1-9课(word 无答案)

八年级历史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完成 2.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共八大提出这一主要任务的依据是() A.巩固新中国政权的需要B.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要求D.“左”倾思想的指导 3.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②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B.当家作主C.改革开放D.香港回归 4.“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苏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 陈观松(1924﹣1952)赖监桥(1933﹣1953)李佛林(1929﹣1953) 刘宴群(1927﹣1950)徐承钦(1928﹣1951)邱慈荣(1923﹣1952) 廖武(1931﹣1953)蔡以仁(1918﹣1950)刘房添(1919﹣1951) 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 6.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7.访谈当事人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要了解下列历史事件,最适合当下中学生采用此法的是()A.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C.西安事变D.土地改革 8.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l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包括()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11.《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符合上述思想的有() ①“一五计划”经济建设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动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B.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2017 2018年九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九年级历史试卷2018.1) (分。50全卷考试时间为分钟,满分100说明:1. 本次考试分试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考生只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2.) 分。3分,共7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他生活在巨人辈出的时代,他的祖国曾宣称:我们宁愿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缺少一个他。他1. 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的代表作品是A.《蒙娜丽莎》 B.《俄底浦斯王》 C.《哈姆雷特》 D.《天方夜谭》 2.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B.郑和下西洋C.丝绸之路开通D.新航路的开辟 3.“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他此时正在运送大批外国雇佣兵,来从事其制造死亡、荒凉和暴政的勾当……他已完全不配当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这句话节选自美国的《独立宣言》,这里的“一个文明国家”指的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西班牙 5.《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他们分别领导了美国的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B.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处死了国王 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作出的贡献有 ①颁布《民法典》②领导法国赢得独立 ③打击欧洲封建势力④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8.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A.蒸汽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C.殖民时代D.火车时代 9. 1963年美国黑人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就像一束巨大灯塔所放射出来的希望之光,就像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的黎明。”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亚历山大二世10.“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尝试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九年级历史第1 页(共5 页)

2018-2019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1—3课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进行一系列改革。 内容为:扩大公民权力——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①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②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③文化上: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训练男人为军人,训练妇女为合格母亲。 7.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8.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四世纪末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奴隶社会结束) 2.主要战争及人物: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汉尼拔 3.主要法律:《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阿勒斯坦地区。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3.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4.改革后果: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便是形容西欧森严的等级制度。 5.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鼓励基督教发展,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教区人“什税一”给教会。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6.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 1.形成:9世纪开始流行,11世纪时,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性质: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领主与佃户的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年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B.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令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ニ,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 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 3,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曾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A.林则徐B.关天培C.邓世昌D.左宗棠 4.“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改革政治体制B.发展民族工业C.反侵略反封建D.推翻军阀统治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B、攻占长沙C.攻占南京D.永安建制

6.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7.下列不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的是() A.清朝封建统治的腐败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严重的自然灾害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赔款负担 8.《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9.奕诉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②开平煤矿③江南制造总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0.之所以说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开办中国近代新式学堂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是一次不成功的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 1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背景相同 B .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12.右图反映的是中英《天津条约》签字时的情景,下列与此条约无关的内容是()

2017-2018七年级历史试卷

七年级历史(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2、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 )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诞生于(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4、隋炀帝开凿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 A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B .巡游江都 C .巩固统治 D .搜刮各地财赋 5、隋朝速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封建专制的独裁统治 B .少数民族的不断起义 C .自然灾害严重 D .统治者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6、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姚崇 7、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的当时较先进的生产工具是 ( ) 8、“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朝人陈陶《陇西行》中的这句话主要是 ( ) A 叙述了唐蕃和亲的影响 B 反映了唐代西北少数民族的变化 C 叙述了汉朝和亲的影响 D 反映了汉代匈奴人的变化 9、下两幅图片反映的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是 ( ) 图1唐仕女骑马图 图2唐女子打球图 A 开放、沉闷 B 开放、活力 C 封闭、积极 D 低沉、活力 10、小明在学习唐诗时听到老师这样介绍一位诗人:他的诗雄奇飘逸,想象丰富,艺术成 就极高,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人们称他为“诗仙”,他是 ( )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杜牧 11、“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1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文化概况,你会向他们推荐 ( ) A.《史记》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大唐西域记》 学校 班别 姓名 座号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3.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

代化 4.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伐战争 5. 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这主要表现为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义和团由反清转变为反帝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实践 6. 农历干支纪年每60年为一个周期。按照农历的干支纪年,2018年是戊戌年。历史上发生在戊戌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百日维新 C. 兴中会成立 D. 义和团攻打紫竹林 7.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

2018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导学案 (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一、新时代的曙光: (一)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二月革命的性质:__________ (二)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___年____月____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领导人:______ 主力:____和_____ (8)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三)巩固苏维埃政权外交:__________; 二、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内) 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国际) 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抄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四、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示?(抄写) 革命道路(方式):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启示:1.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了胜利。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是哪次运动中?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是谁?(抄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六、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的归纳为“社会主义有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对应的历史史实是: (1)社会主义有空想到科学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理论到实践标志:__________ (3)由理想到现实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首次宣传社会主义的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上(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新经济政策: 时间:____________ 实施者:列宁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上(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鸦片战争 1.英国鸦片走私: 向中国走私鸦片② 3.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原因: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借口):虎门销烟 ⑵结果: ⑶《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关税协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⑷影响: ⑸中国战败原因: ⑹其他条约:①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②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 1.原因: 2. 3.(圆明园遗址的启示与感悟:向人们诉说着侵略者的暴行,警示后人勿忘国耻,激励着我们要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4.结果及影响: 5.《天津条约》(1858年签订)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6.《北京条约》(1860 二、俄国趁火打劫:第二次鸦片战争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割占中国领土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年) 1.兴起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 2.

3.建立政权: 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主5.北伐和西征(1853—1856):北伐失败,西征胜利。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1856年) 8.《资政新篇》:①1859年洪仁玕颁布;②目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③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9. 10.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发动势力联合镇压。 11.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第4课洋务运动(l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 1.兴起背景: 2.洋务派代表人物: 3.洋务派的主张: 4.主要内容:;②后期提出 ,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6.积极意义: 7.左宗棠收复新疆:①19世纪60年代,1871 ②19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 2.导火线:1894年 最后壮烈牺牲); ) 4.结果: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答 案必须填入表格中,否则不给分) 1.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 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D .618年 2.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为巩固统治,而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C.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D.采取残酷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 3.法律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隋律》 B.《唐律疏议》 C.《贞观氏族志》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 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 A.建立军功 B.努力耕织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 6.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明太祖 7.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8.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9.右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设计和建造者是 A.李冰 B.李春 C.赵普 D.郑板桥 10.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 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李白 B.李商隐 C.白居易 D.杜甫 11.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那么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盛行饮茶之风呢 A.唐代B.明代 C.清代 D.宋代 12. 与右图有关的少数民族是 姓名___________ 原就读学校__________学号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不 要 答 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