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细胞复习题

细胞复习题

细胞复习题
细胞复习题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目

1.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可分为5个阶段:

1)细胞的发现

2)细胞学说的建立

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4)实验细胞学时期

5)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及发展

2.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单位

2)细胞是有机体代谢与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细胞内的一切生化过程与试管内的生化过

程根本不同点,是细胞有严格自动控制的代谢体系,并且有保证完成生命过程有序性的独立的结构装置。

3)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是要靠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来实现的。细胞是研究有机体生长发育

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每个细胞都有遗传的全能性。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构成各种生物有机体的细胞种类繁多,结构与功能各异,

但它们都具有基本共性》生物膜,两种核酸(DNA与RNA),蛋白质的合成的机器——核糖体与一分为二的增殖方式,这些是细胞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已有许多实验证明,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破坏,就不能实现细胞完整的生命活动

3.国内外细胞生物学的著名期刊:

Nature、Science、Cell,Cancer Cell,Molecular,Plant Cell,Journal of Cell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Journal of Cell Science,《中国科学》,《科学通报》,《遗传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微生物学报》,《动物学报》

4.什么是单克隆抗体技术?主要技术路线是什么?

1)单克隆抗体技术:将致敏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既能分泌抗体,又能

无限增值的杂交瘤细胞,在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或移植到体内增殖,从而分泌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2)技术路线:目的抗原的免疫→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检测→阳性细胞的克

隆化培养→再检测再克隆→阳性克隆的扩增→抗体的生产、抗体的检测

5.简要说明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细胞形态结构观察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应用:

1)普通复式显微镜技术是光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的基础

2)荧光显微镜技术与现代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在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定性与定位

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相差显微镜和微分干涉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活细胞

4)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在研究亚细胞结构及与组分等方面有着广泛地应用

5)超薄切片技术结合投射电镜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基础,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

样品制备方法

6)扫描电镜技术是观察细胞表面形貌的有力工具

7)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纳米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因其非破坏性特点可

用来观察活细胞。

6.已知一细胞群体中,含有表面抗原CD

55+的细胞,如何将CD

55

+细胞分选出来?

1)制备CD55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2)用荧光染料偶联上述抗体

3)用荧光偶联的抗体标记CD55+细胞

4)用流式细胞仪进程分选

7.说明细胞全能性与细胞核全能性的异同:

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细胞核的全能性是指将细胞核植入到去核的卵子中,可以发育成形态结构和功能完整的成体特性。详见表细胞全能性细胞核全能性

相同1)都是胞质成分的决定作用

2)全能是指都可以分化成完整有机

体而言

不同1)整个细胞

2)相对多潜能和单能细胞而言

3)只包括受精卵、早期胚胎细胞核植

物细胞1)细胞核

2)相对细胞质而言

3)几乎所有的细胞核,终末分化细胞核

也具有全能性

8.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怎样理解RNA在生命起源于细胞起源中的地位:

从发现DNA是遗传物质之后,生物学家一直想弄明白到底是先有蛋白质还是先有DNA。但是蛋白质和DNA实际发挥的生物学功能使人们进入一种困境,因为DNA只存储遗传信息,而蛋白质催化反应,这两类分子在功能上没有交叉。

在八十年代早期,核酶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到RNA兼有DNA和蛋白质的功能。细胞内内含子的自我剪接让我们认识到了RNA具有类似蛋白酶的活性。目前也有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条件下也组装了核酶,能够催化一些重要的生物学反应。目前对核糖体的结构的高分辨率研究,发现原核生物核糖体行使肽基转移酶活性的活性部位只有23S rRNA存在,这说明了肽键的形成是由RNA催化反应的。

这些关于RNA的发现让我们相信,在生命进化的早期,DNA和蛋白质可能都不存在,在这个阶段,RNA分子行使两种功能:既要存储遗传物质又要催化反应。此外RNA分子还必须能够自我复制。这一阶段的生命被描述为“RNA世界”。只有到了进化的后期,催化功能和信息储存功能才分别由蛋白质和DNA分担,RNA则作为了遗传信息表达的中间载体。

所以在生命产生的最早期,RNA最先产生,生命进入RNA世界,随着进化发展,蛋白质随后产生并承担了更大的工作量,RNA世界逐渐转变为“RNA-蛋白质世界”,后来DNA出现并取代RNA作为遗传物质,生命进入了“DNA-RNA-蛋白质世界”。

9.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可能关系有几种?目前哪种观点更具有说服力?有哪些证据?

1)可能有3种: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2)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3)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四十多年前,第一种观点占主要优势。现在第二第三种比较易于接受,而现在第三种观点越来越有说服力。人为病毒是细胞的演化产物的观点,其主要依据与论点如下:

●由于病毒的彻底寄生性,所有病毒毫无例外,必须在细胞内复制与增殖,才能表达其基

本生命现象,没有细胞的存在也就没有病毒的增殖,因此病毒绝不可能起源于细胞之前。

●已经证明,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癌

基因的发现及其研究的深入加强了这种观点,因为细胞癌基因与反转录病毒的病毒癌基

因具有同源序列,从而普遍认为病毒癌基因起源于细胞癌基因。

●病毒可以看做是DNA与蛋白质或RNA与蛋白质的复合大分子,与细胞内核蛋白有相似之

处。

●真核生物中,尤其是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的第二类反转录转座子的两端含有长末端重复

序列,结构与整合于基因组上的反转录病毒十分相似。

10.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有两个基本区别:

1)真核细胞遗传信息量更大、遗传装置得以扩增、基因表达与调控方式更为复杂;基因组

出现重复序列、染色体呈多倍性

2)以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为基础,首先形成了核膜将胞核与胞质分开,其次,内膜系

统房室化形成各种细胞器,真核细胞内部结构独立并在职能上分工。见表

特征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直径大

1-10μm 10-100μm

遗传方式与表达方式核结构散状分布或相对集中分布形

成拟核区,无核仁结构

有明显的细胞核、核仁,核膜

完整

DNA组织方

DNA分子仅一条,呈裸露环状

DNA分子,不或仅与少量蛋白

质结合

线性DNA分子双螺旋形成核小

体,进一步压缩成染色质或染

色体,染色体多倍性

基因组特点基因数量少,无内含子与重

复序列

基因数量多,有大量的内含子

和重复序列

“核”外遗

传物质

细菌质粒DNA 有质粒DNA,线粒体DNA,叶绿

体DNA等

基因表达调

主要以操纵子的方式多层次,较复杂

转录与翻译转录与翻译相偶联,可同时

进行,无严格的时空界限

核内转录,胞质内翻译,转录

后再翻译。具有时间上的阶级

性和空间上的区域性

转录与翻译

后的加工修

无复杂的加工与修饰

复制、分裂

与细胞周期

无丝分裂

无明显的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严格按细胞周期控制

生物膜系统细胞膜功能多功能性主要负责物质交换与信息

及特化结构、细胞器线粒体、内

质网、高尔

基体、溶酶

无有

核糖体70S(50S+30S),大亚基含

23S、5S rRNA,小亚基含16S

rRNA

80S(60S+40S),大亚基含28S、

5.8S rRNA,小亚基含18S rRNA

其它细胞骨架体

系无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构

成细胞骨架系统

细胞壁主要成分shiite氨基糖与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植物细胞

酸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与果胶光和作用蓝藻含有叶绿素a的膜层结

构,细菌具有菌色素

植物叶绿体具有叶绿素a与b 鞭毛成分鞭毛蛋白微管蛋白

组成生物有机体的细胞数量几乎所有原核生物都由单个

细胞组成

既有多细胞也有单细胞生物

自然界存在

的个体数量

多相对较少

11.简述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1)形成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进行武装运输及能量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完成信号跨膜传递

4)进行酶促反应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6)形成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12.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主要强调:

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

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嵌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

13.质膜是否具流动性?请设计实验证明。

14.试述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

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主要区别

特点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简单扩散协助扩散

与电化学梯度的方向相同相同相反

是否消化能量否是是

是否需要膜转运蛋白否是是

是否符合米氏常数曲线否是是

是否有竞争性抑制否是是

15.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线粒体基质蛋白是如何运送到位的?

1)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线粒体基质蛋白向线粒体跨膜转运要以前体形式通过后转移运输到

线粒体内。前体蛋白由成熟形式的蛋白和N端的一段成为导肽的序列共同组成。导肽决定运送的方向,它对被运送的蛋白质无特异性要求。

2)前体蛋白在跨膜转运之前要解折叠为松散的结构,以利跨膜运输。前体蛋白在通过内膜

之后,导肽即被水解,并重新卷曲折叠为成熟的蛋白质分子。

3)跨膜运送的蛋白质在解折叠和重折叠的过程中都需要某些被成为“分子伴侣”的分子参

与。分子伴侣具有解折叠酶的功能,并能识别蛋白质解折叠之后暴露出的疏水面并与之结合,防止相互作用产生凝聚或错误折叠,同时还参与蛋白质跨膜运送后分子的重折叠以及装配过程。分子伴侣的这种作用没有专一性。分子伴侣很大一部分时属于热休克蛋白,在进化上十分保守,广泛存在晕各种生物体内。在正常生理条件下,Hsp对蛋白质跨膜转运及复合物的装配起着重要作用,在运送通过内膜的过程中还需要消耗能量。水

解ATP释放的能量可能用以帮助蛋白质解折叠以及进入线粒体基质后促使输入的蛋白质与分子伴侣复合物分离。

4)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部位是由其导肽所含信息决定的。但是,并非所有线粒体蛋白质合

成时都含有导肽。有人认为这些蛋白的靶向信息很可能蕴藏于这些分子内的氨基酸序列中。

16.细胞信号传递的通路随信号受体存在部位不同可分为几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可分为两类:

1)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一些亲脂性小分子,如淄(去掉三点水)体类激素等,

可通过质膜与细胞内受体结合传递信号,进而有道基因活化,这一过程分为初级反应阶段和延迟的次级反应阶段。

2)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转导:亲水性化学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蛋白激素

和生长因子等,一般不能直接进入细胞,而是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的结合,进行信号转导继而对靶细胞产生效应,将信号传递到核内,影响特异基因的表达,最终改变细胞的行为。

17.概述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主要功能。

1)G蛋白偶联的受体是由单条多肽7次跨膜形成的,该信号通路是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

靶蛋白(酶或离子通道)的作用主要通过G蛋白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的行为。根据第二信使的不同,又可分为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2)cAMP信号通路所涉及的反应链可表示为: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

酶→cAMP→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磷酸化→基因转录。它的主要效应是激活靶酶和开启基因表达。

3)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最大的特点是胞外信号被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

别启动两个信号途径即IP3-Ca2+信号途径和DG-PKC途径,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因此,把这一信号途径又称为“双信使系统”。

18.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1)相同点:①都是由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和G蛋白介导的;②最终的结果都是通过

磷酸化级联反应使基因调控蛋白或者靶蛋白发生改变,产生细胞反应。

2)不同点:①前者的效应酶是腺苷酸环化酶,后者效应器为特一定磷脂酶C;②前者的第

二信使为cAMP,而后者是双信使系统,有两个第二信使:IP3和DG;③前者主要通过激活蛋白激酶A引发磷酸化级联反应,后者主要是蛋白激酶C和钙调蛋白依赖激酶。19.粗面内质网上合成哪几类蛋白质,它们在内质网上合成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1)蛋白质合成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游离”核糖体,转移到粗面内质网,多肽链以便眼神

以便穿过内质网进入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①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②膜的整合蛋白③构成细胞器中的可溶性驻留蛋白。

2)意义:蛋白质在内质网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中的一些酶进行修饰和加工,

内质网为这些蛋白质准确有效地到达目的地提供了必要条件。

20.比较粗面内质网与光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

主要存在细胞分泌蛋白的细胞广泛的存在于分泌固醇的细胞

形状多呈扁囊状,排列整齐多呈分支管状,排列较复杂

表面附着物主要是核糖体无核糖体,但有其他多种酶

主要功能分泌的蛋白和多种膜蛋白合成与

加工主要参与合成脂质,还有解毒和储存Ca2+的功能

21.信号肽假说的基本内容:

1)信号肽假说的主要内容:分泌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指导蛋白质转至内质网膜上合成,

在蛋白合成结束之前信号肽被切除。

2)现已确认,指导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是蛋白质N端信号肽,信号识别

颗粒和停泊蛋白等因子协助完成这一过程。

22.比较蛋白质分选的两条基本途径:

蛋白质大致可以分为两条途径:一条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线粒体(或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及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最近发现有些还可转运到内质网中;另一条途径是蛋白质合成起始后转移到粗面内质网,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粗面内质网中,随后经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本身的蛋白成分的分选也是通过这一途径完成的。

特征第一条途径第二条途径

蛋白质合成的主要部位起始于细胞质,完成于内质网细胞质基质

蛋白质主要类型分泌性蛋白、内质网、高尔基

体和溶酶体蛋白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与核蛋白等

分选信号序列N端信号肽前导肽

合成与转移的时间关系边合成边转移先合成再转移蛋白质的主要转运方式膜泡运输蛋白质跨膜转运

23.比较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特征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

形态球形,无晶格结构球形,有晶格结构

酶种类酸性水解酶氧化酶类

pH 5左右7左右

是否需要O2不需要需要

功能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多种功能

发生酶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经高尔基体出

芽形成酶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经分裂与组装形成

识别的标志酶酸性水解酶过氧化氢酶

24.溶酶体的结构类型及功能:

结构类型:①初级溶酶体:含多种酸性水解酶,但没有活性,包括蛋白酶、核酸酶、酯酶、磷酸酶等60多种,反应的最适pH值为5左右。

②次级溶酶体: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内含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可分为自噬溶酶体和异噬溶酶体。

③残余小体:又称后溶酶体,已失去酶活性,仅留有未消化的残渣。残体可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也可能留在细胞内逐年增多,如表皮细胞的老年斑、肝细胞的脂褐质。

功能:基本功能是对生物大分子的消化作用,有3条途径:吞噬作用、胞饮作用、自噬作用。

1)清除作用——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

2)防御功能——它可以识别并吞噬入侵的病毒或细菌,在溶酶体作用下将其杀死并进一步

降解。

3)营养作用——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

4)参与清除赘生组织或退行性变化的细胞

5)摄入分泌颗粒,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

6)精子的顶体相当于特化的溶酶体,受精过程中发生顶体反应,促进受精。

25.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部位及其去向。

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通过蛋白质跨膜转运进入各个细胞器。

细胞中由核基因编码的所有蛋白质的合成皆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之中的核糖体上。其中某些蛋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多肽链合成,然后被转运到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或细胞核、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和线粒体/叶绿体等由膜包围的细胞器中。

另一些蛋白,如分泌蛋白、膜整合蛋白和某些细胞器(内质网、溶酶体、液泡、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的驻留蛋白,它们在起始合成不久后被转移到糙面内质网膜上,继续完成蛋白质合成。这些蛋白被分泌到细胞外、整合到膜结构或运输到上述细胞器的腔中。

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编码且利用它们自身核糖体合成的蛋白则在这两种细胞器的腔内完成,然后到达膜上或保留在基质液中。

26.简述依赖于M6P分选途径的溶酶体酶的合成、加工和分选过程

1)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溶酶体酶蛋白;

2)进入内质网腔,进行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

3)在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磷酸化形成M6P;

4)与高尔基体反面膜囊和反面网状结构膜上M6P受体结合;

5)以出芽方式转至运输小泡

6)运输小泡与前溶酶体融合,溶酶体进入前溶酶体,而M6P受体返回高尔基体

27.概述染色质的类型及特点。

1)分类: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表现、染色和生化特点,可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类,

异染色质又可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处于常染色质状态指示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按其功能状态又可分为活性染色质和非活性染色质。

2)各自特征:①常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浅,

主要由编码序列和中度重复序列DNA构成。②异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凝聚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③结构异染色质不仅在复制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均处于聚缩状态,在细胞周期中变化不大。由相对简单、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构成,它具有显著的遗传惰性,不转录也不编码蛋白质。④兼性异染色质是由原来的常染色质聚缩,从而丧失基因转录活性。

28.染色质组装的两种结构模型:

1)染色质包装的多级螺旋模型:

一级包装:核小体;二级包装:螺线管;三级包装:超螺线管;四级包装:染色单体

DNA压缩7倍核小体(10nm)压缩6倍螺线管(30nm) 压缩40倍超螺线管压缩5倍染色单体

2)染色体的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

①试验证据:将Hela细胞中期的染色体经特殊处理后,电镜下可观察到由非组蛋白构成的染色体骨架和由骨架伸出的无数的DNA侧环。

②30nm的染色线折叠成环,沿染色体纵轴锚定在染色体骨架上,由中央向四周伸出,构成放射环,再进一步形成微带和染色体。

29.为什么说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1)线粒体的绝大部分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转移指线粒体

内。这些蛋白质与线粒体DNA编码的蛋白质协同作用。

2)在细胞核与发育成熟的线粒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中,细胞核的功能更为重要,一方面

它提供了绝大部分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它具有关键的调控功能。因此,线粒体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它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由于线粒体的生长和增值是受核基因组及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所以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30.简述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高能磷酸键。电子及质子通过呼吸链上电子载体和氢载体的交替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3次回路,导致3对H+抽提至膜间隙,生成3个ATP分子。

31.简述内共生学说的主要内容、支持证据及不足。

1)主要内容:人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细菌和蓝藻。线粒体

来源于细菌,即细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后,在长期共生过程中,通过演变,形成了线粒体。

叶绿体来源于蓝藻,被原始真核细胞摄入胞内,在共生关系中,形成了叶绿体。

2)证据:基因组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

立合成蛋白质,且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源,外膜与细胞内膜系统相似;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自主性和共同性的特征;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融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

3)不足之处:①从进化角度:如此解释在代谢上明显占优势的共生体,反而将大量的遗传

信息转移到宿主细胞中,不能解释细胞核是如何进化来的,即原核细胞如何演化为真核细胞。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而真细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含有内含子,不能解释其内含子从何而来。

32.请设计实验证明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系统来实现的。

1986年,E.Raker等人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碎片可自然卷成颗粒朝外的小膜泡,这种小膜泡称为亚线粒体小泡,它们具有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的功能。如用胰蛋白酶或尿素处理,则小泡外面的颗粒可解离下来,这样的小泡便能进行电子传递,而不能使ADP 磷酸化生成ATP。如果将这些颗粒重新装配到无颗粒的小泡上时,则小泡又恢复了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相偶联的能力。由此可见,由NADH脱氢酶至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整个呼吸链的各种组分均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中,而颗粒是氧化磷酸化的偶联因子,位于内膜的基质侧。

33.简述核仁的3种基本组分特点及功能。

1)纤维中心:电镜下,是被颗粒组分包围的一个或几个低电子密度的圆形结构小岛,主要

成分为rDNA、RNA聚合酶Ⅰ和结合的转录因子,这些rDNA是裸露的分子不形成核小体结构。通常认为纤维中心代表染色体NORs在间期核内的副本,它是rDNA基因的储存位点。

2)致密纤维组分:电镜下观察,致密纤维组分是超微结构中电子密度最高的区域,呈环形

或半月形包围纤维中心,主要由致密的纤维构成,rRNA以很高的密度出现在致密纤维组分内。转录主要发生在FC与DFC的交界处,并加工初始转录本。

3)颗粒组分:在代谢活跃的细胞中,颗粒组分是核仁的主要结构,由直径15-20nm的核糖

核蛋白构成,是不同加工阶段的RNP。GC是核糖体亚单位的成熟和储存位点,并负责将rRNA与核糖核蛋白装配成核糖体亚单位。

34.结合核仁的功能,谈谈为什么凡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都明显偏大。

1)核仁的主要功能涉及核糖体的生物发生,包括rRNA的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单位的装

配等过程,核仁是上述过程的重要场所。

2)核糖体的数量与蛋白质的合成程度有关。如果细胞在增长,典型的哺乳类细胞每分钟需

要合成上万对左右的核糖体大小亚基,以确保蛋白质合成的需要。而在培养的饥饿状态下的细胞这一数字仅有几百。蛋白质合成旺盛、活跃生长的细胞如分泌细胞、卵母细胞,其核仁体积可占到总核体积的25%。理所当然,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都明显偏大。

35.简述微丝的主要功能。

1)参与细胞支架,保持细胞一定的形态。

2)与几乎所有形式的细胞运动有关,诸如参与肌肉收缩、细胞变性运动、细胞分裂等。

3)与细胞内运输,细胞分泌活动有关。

4)微丝常与其他细胞器连接。

36.微管的结构与功能。

1)微管由两种类型的微管蛋白亚基α、β异二聚体构成的长管状细胞结构,平均外径

24nm,内经15nm。微管蛋白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Α-微管蛋白结合的GTP从不发生水解或交换。Β-微管蛋白,结合的GTP可发生水解,结合的GDP可交换为GTP。

2)Αβ-微管蛋白二聚体纵向纵向排列→原纤丝→13根原纤丝合拢后构成微管管壁。每一

根原纤丝的一端是α-微管蛋白,另一端是β-微管蛋白,因此微管在结构上呈极性状态。

微管由3种结构类型:单管(细胞质微管或纺锤体微管)、二联管(纤毛和鞭毛中)和三联管(中心粒和集体中)。

37.中间纤维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细胞内的装配。见习题册133页12题

1)结构特点:组成成分比微管与微丝复杂,具有组织特异性,不同类型细胞含有不同中间

思,分为6种主要类型。在人类基因组中至少包含67种不同的中间丝蛋白基因。中间丝的多样性与人体内200多种细胞类型相关,它为每种细胞类型提供了独特的细胞质环境,被认为是区分细胞类型的身份证。

2)装配:与微丝、微管的组装过程不同,中间丝蛋白在合适的缓冲体系中能自我组装成

10nm的丝状结构,而且不消耗能量。装配过程:两条中间丝多肽链形成超螺旋二聚体;

两个二聚体反向平行以半交叠形式构成四聚体;四聚体首尾相连形成原纤维;8根原纤维构成圆柱状的10nm纤维。与微丝和微管完全不同,中间丝不仅可以重头装配,而且新的中间丝蛋白可通过交换的方式掺入到原有的纤维中去。处于有丝分裂周期的细胞内,胞质中中间丝网格在细胞分裂前解体,分裂结束后又重新组装。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中间丝的类型随着细胞分化的过程而发生改变。

38.简述细胞骨架的主要功能。

1)结构与支持作用

2)胞内运输作用

3)收缩与运动

4)空间组织

39.细胞核的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细胞核是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大多呈球形或卵圆形,约占细胞总体积的10%,主要由

核包膜、染色质、核仁及核骨架组成。

2)细胞核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是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储存

场所,在细胞核内进行基因复制、转录和转录初产物的加工过程,从而控制细胞的遗传与代谢活动。

40.核孔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

1)核孔复合体镶嵌在内外核膜融合形成的核孔上,是由环、辐、栓等结构亚单位由外向内

组成下列结构:①胞质环:位于核孔边缘的胞质面,在环上有8条纤维伸向胞质;②辐:由核孔边缘伸向核孔中央,呈辐射状排列,连接内外环;③栓:位于核孔的中心,可能起物质运输作用的;④核质环:环上对称地连有8条纤维深入核内,在纤维的末端形成核篮。

2)功能:核孔复合体在功能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扩膜蛋白复合物,构成了核质间双

向运输的亲水通道。①介导被动运输:其有效直径为9-10nm,因此离子、小分子和10nm 以下的物质原则上可以自由通过核膜。②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生物大分子的核质分配主要是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完成的。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并且是双向的。

选择性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对运输颗粒大小的限制,有效功能直径可达26nm;主动运输是一个信号识别和载体介导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并表现出饱和动力学特征;

主动运输具有双向性,既可以进行核输入也可以进行核输出。

41.有丝分裂的分期及各期特点。

1)前期:①标志:染色质开始浓缩形成有丝分裂染色体

②动粒逐渐装配,与着丝点紧密相连。

③中心体的周围,微管开始大量装配,以中心体为核心形成星体

④两个星体逐渐向两级运动,微管通过结合蛋白在正极末端相连最后形成有丝分裂纺锤体。

2)前中期:①标志:核膜破裂成小的膜泡。

②核骨架发生剧烈变化。如DNA拓扑酶Ⅱ、NuMA蛋白发生结构和位置的变化。

③星体微管与染色体的动粒结合,每个已复制的染色体有两个动粒,保证与两级的微管结合。

④纺锤体微管捕捉住染色体后,形成动粒微管和极性微管。

⑤不断运动的染色体开始移向赤道板。细胞周期也由前中期逐渐向中期运转。

3)中期:①标志:所有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

②确保染色体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机制:着丝粒微管动态平衡形成的张力。

4)后期:①标志:排列在赤道板面上的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向两级移动。

②后期大致可以划分为连续的两个阶段,即后期A和后期B。后期A,动粒微管去装配变短,染色体产生两级运动。后期B,极性微管长度增加,两级之间的距离逐渐拉长,介导染色体向极运动。

③用破坏微管的药物(如秋水仙素、秋水酰胺和nocodazole),染色体运动会立即停止。

5)末期:①标志:染色单体到达两级

②到达两级的染色单体开始去浓缩,核膜、核仁开始重新装配,RNA合成功能逐渐恢复。

42.什么是染色体的三种功能元件?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1)自主复制DNA序列:具有一段11-14bp的同源性很高的富含AT的共有序列,其上下游

各200bp左右的区域是维持ARS功能所必须的。它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染色体在世代中的连续性。

2)着丝粒DNA序列,包含两个相邻的核心区,80-90bp的AT区;11bp的保守区。它能使

细胞分裂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代细胞中去。

3)端粒DNA序列:染色体DNA3’末端的重复序列。它负责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43.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常用方法鉴定细胞凋亡?

1)区别:细胞凋亡过程中,整个细胞固缩,细胞膜反折,包裹断裂的染色质片段或细胞器,

然后逐渐分离,形成众多的凋亡小体,凋亡小体则为邻近的细胞所吞噬,整个过程中,细胞膜的整合性保持良好,死亡细胞的内容物不会逸散到保外环境中,不引发炎症反应。

在细胞坏死时,细胞体积膨胀,细胞膜发生渗漏,细胞的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导致炎症的发生。

2)检测:①形态学观测:应用染色法结合普通光镜,或用投射和扫描电镜都可以观测到凋

亡细胞的各种形态学特征。②DNA电泳:凋亡细胞发生特征性的核小体间的断裂,产生180-200bp整倍数长度的不同片段,因此提取的DNA在进行电泳时呈现特征性的梯状条带。③TUNEL测定法:即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用荧光素偶联标记分子DNA3'-OH 断裂口,并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④彗星电泳法:利用电泳技术检测降解成片段的DNA,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⑤流式细胞分析:根据凋亡细胞DNA断裂和丢失,采用碘化丙淀使得DNA产生激发荧光,从而检出凋亡细胞。

44.简述细胞周期及各时相的特点。

1)G1期:①与DNA合成启动相关,开始合成细胞生长所需要的多种蛋白质、RNA、碳水化合

物/脂质等,同时染色质去凝集,但不合成DNA.②起始点:芽殖酵母中G1期晚期阶段的一个特定时期,通过这个特定时期,细胞可继续分裂,进入S期.在其它真核细胞中称为限制点或检验点.③起始点为G1期的一个基本事件,受细胞内在的一系列监控机制和外在因素影响.

2)S期:①合成DNA和染色体蛋白(组蛋白和非组蛋白)。②新合成的DNA立即与组蛋白结

合,组成核小体串珠结构。

3)G2期:①DNA复制已经完成,DNA含量倍增。②合成其它结构物质和相关的亚细胞结构,

如微管蛋白、染色体凝聚因子等。③通过G2期,细胞进入M期,受G2期检验点的控制。

4)M期:①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后者又称成

熟分裂。②细胞经过分裂,遗传物质和细胞内其它物质平均分配给子细胞。

45.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细胞分化是胚胎细胞分裂后,未定形的细胞在形态和生化组成上向专一性或特异

性方向发展,或由原来较简单具有可塑性的状态向异样化稳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各自特有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之间出现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和它以前的状态有所不同,从本质上讲,细胞分化是从化学分化到形态、功能分化的过程。

2)特点:①个体中所有不同种类的细胞都来自共同的母细胞——受精卵,它们的遗传物质

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它们的遗传背景完全一样。

②分化细胞彼此直接按在形态、结构、功能方面的不同是由于其拥有不同的蛋白质所致。

③稳定性。细胞分化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分化状态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分化状态一旦建立,其分化状态是十分稳定的,并能遗传给许多细胞后代。如神经原可以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保持着这种分化状态。细胞分化不同于一般的细胞生理活动引起的变化,如激素所引起的变化,当刺激作用消失后,细胞又回到原来的状态。细胞分化则不同,他不会自发的逆转。

④可逆性。虽然细胞分化是一种相对稳定和持久的过程,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分化又是可逆的。这是因为分化细胞保持有全部基因组,所以可以通过适当条件去分化。但这是有条件的:首先细胞核需处在有利分化细胞逆转的特定环境中;其次只发生在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中;其三是具备相应的遗传基础。

46.细胞分化的可能原因,一是发育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丢失,二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你认为哪一个原因能更好地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并举实验例子。

众多的实验表明,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例如,分子杂交实验结果表明,鸡的输卵管细胞、成红细胞和胰岛细胞都含有基因组的全套基因,但是输卵管细胞中表达卵清蛋白mRNA、成红细胞表达珠蛋白mRNA和胰岛细胞中表达胰岛素mRNA。这些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表达一套特异的基因,其产物不仅决定细胞的形态结构,而且执行各自的生理功能。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含答案

1.简述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和分子水平的发展过程,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老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的规律的科学;主要阶段:①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创立②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学研究③实验细胞学研究 ④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的细胞生物学. 2.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和植物均有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作了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 3.简述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 1). 结构简单 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无膜包裹,形成拟核。 细胞质中无膜性细胞器,含有核糖体. 2). 体积小直径约为1到数个微米。 4.简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5.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①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②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③螺旋的主链由位于外侧的间隔相连的脱氧核糖和磷酸组

成,内侧为碱基构成。④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依据碱基互补原则相连螺旋内每一对碱基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垂直于螺旋纵轴,相邻碱基对之间距离为0。34nm,双螺旋螺距为3。4nm。 6.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以独特的三维构象形式存在,蛋白质三维构象的形成主要由其氨基酸的顺序决定,是氨基酸组分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差异使蛋白质折叠成不同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是由主链内氨基酸残基之间氢键形成,有两种主要的折叠方式a-螺旋和β—片层。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三级结构,不同侧键间互相作用方式有氢键,离子键和疏水键,具有三级结构既表现出了生物活性。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可形成更复杂的四级结构。 7.生物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是什么?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膜糖 8.什么是双亲性分子(兼性分子)?举例说明。 既含有亲水头部又含有疏水的尾部的分子,如磷脂一端为亲水的磷酸基团,另一端为疏水的脂肪链尾. 9.膜蛋白的三种类型。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膜外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10.细胞膜的主要特性是什么?膜脂和膜蛋白的运动方式分别有哪些? 细胞膜的主要特性: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膜脂翻转运动,旋转运动,侧向扩散,弯曲运动,伸缩和振荡运动。膜蛋白旋转运动和侧向扩散. 11.影响膜脂流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其流动性也越大。 ②脂肪酸链的长短,脂肪酸链短的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的双重调节,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限制膜的流动性起稳定质膜的作用,在相变 温度以下时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形成。 ④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例,比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⑤膜蛋白的影响,嵌入膜蛋白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 ⑥膜脂的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脂的流动性产生一 定的影响。 1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 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他们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与脂双层结合.优点,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缺点,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性的质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完整性和稳定性,忽视了膜的各部分流动性的不均匀性。 13.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扩散.主动运输:ATP直接供能,ATP间接供能。 14.简述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区别。 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能量,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主动运输逆电化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都有载体蛋白介导。 15.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胞吞作用(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胞吐作用(连续性分泌作用,受调性分泌作用) 16.简述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 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质膜中的Na+/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运输2个Na+的同时转运1个葡萄糖分子,使胞质内产生高葡萄糖浓度;质膜基底面和侧面的葡萄糖易化扩散运输蛋白,转运葡萄糖离开细胞,形成葡萄糖的定向转运.Na+—K+泵将回流到细胞质中的Na+转运出细胞,维持Na+穿膜浓度梯度。

细胞工程试题及答案

专题2细胞工程 一、选择题 1.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 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动物细胞培养 ④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功“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育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4.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的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5.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自从在英国诞生后,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 B.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C.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 D.膜片能否把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加速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6.既可用于DNA重组技术又可用于细胞融合技术的是( )。 A.病毒 B.纤维素酶 C.聚乙二醇 D.质粒 7.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转基因的外植体得到的新个体属于基因突变个体 B.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用理化因素诱导可获得大量有益突变体 C.单倍体育种中经减数分裂和组织培养两个过程能获得纯合二倍体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8.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常规的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B.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9.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来的植物一般很少有植物病毒危害,其原因在于( )。 A.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经过了脱分化和再分化,进行的是快速分裂和分化

细胞生物学试卷及答案套

细胞生物学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一)A型题 1.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最重要的调节方式A.RNA编辑 B.转录水平的调节 C.转录后的修饰 D.翻译水平的调节 E.翻译后的修饰 2.溶酶体的水解酶与其它糖蛋白的主要区别是 A、溶酶体的水解酶是酸性水解酶 B、溶酶体的水解酶的糖链上含有6-磷酸甘露糖 C、糖类部分是通过多萜醇加到蛋白上的 D、溶酶体的水解酶是由粗面质网合成的 E、溶酶体的水解酶没有活性 3.构成缝隙连接的连接小体的连接蛋白分子每个分子跨膜A.1次 B.2次 C.4次 D.6次 E.7次 4.能防止细胞膜流动性突然降低的脂类是 A.磷脂肌醇 B.磷脂酰胆碱 C.胆固醇 D.磷脂酰丝氨酸 E.鞘磷脂

5.目前所知的最小细胞是 A.球菌 B.杆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 6.电子传递链位于 A、细胞膜 B、线粒体外膜 C、膜间腔 D、线粒体膜 E、线粒体基质 7.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 A、不涉及基因的激活和表达 B、没有蛋白质合成 C、涉及一系列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D、没有RNA参与 E、DNA的分子量不变 8.胶原在形成胶合板样结构 A.皮肤中 B.肌腱 C.腺泡 D.平滑肌 E.角膜 9.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 A.Watson &Crick B.Schleiden &Schwann C.R. Hook&A. Leeuwenhook

D.Purkinje&VonMohl E.Boveri&Suntton 10.质网与下列那种功能无关 A、蛋白质合成 B、蛋白质运输 C、O-连接的蛋白糖基化 D、N-连接的蛋白糖基化 E、脂分子合成 11.激素在分化中的主要作用 A.远距离细胞分化的调节 B.细胞识别 C.细胞诱导 D.细胞粘附 E.以上都不是 12.已知一种DNA分子中T的含量为10%,依次可知该DNA分子所含腺嘧啶的量为 A.80% B.40% C.30% D.20% E.10% 13.下列有关溶酶体产生过程说确的是 A、溶酶体的酶是在粗面质网上合成并经O-连接的糖基化修饰,然后转移至高尔基体的 B、溶酶体的酶在高尔基的顺面膜囊中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发生磷酸化形成M6P C、在高尔基体的反面膜囊和TGN膜上存在M6P的受体,这样溶酶体的酶与其它蛋白区别开来

(完整版)细胞工程练习题(附答案)

细胞工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 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光照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2. (08江苏生物)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3.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动物克隆的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的细胞培养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目前的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4.下图是“白菜 —甘蓝”杂种植 株的培育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所得到的“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籽 B.愈伤组织是已高度分化的细胞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D.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时可用聚乙二醇 5.下面是将四倍体兰花的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②阶段会发生减数分裂过程B.①阶段需生长素而③阶段需细胞分裂素C.此过程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6.右图为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 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 B.①②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 多倍体植株的培育需经过如图所示过程 D.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7. 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 B.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 C.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 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 8. (09浙江卷)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用CO2培养箱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培养杂种体细胞 9. 动物细胞培养必需条件的是 A.无菌、无毒的环境 B.适宜的温度和pH C.O2等气体环境 D.适宜的光照条件 10. 物的肝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利用肝组织块制备细胞悬液时,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 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D.在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11. (08上海生物)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①细胞培养②细胞融合③胚胎移植④细胞核移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 能有效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优良品种的生物技术是A.基因工程技术B.诱变育种技术C.杂交育种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13. 某小鼠生活过程中被多种病原体感染过,科学家却能够以该小鼠为实验材料, 通过细胞工程技术获得抗某种病原体的高纯度单克隆抗体,这是因为 A.小鼠体内只有一种抗体B.小鼠体内只有一种B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只产生一种杂交瘤细胞 D.可以通过克隆培养法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4. (08理综Ⅰ)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③ ② ① 四倍体兰花叶片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

细胞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表面: 细胞表面(cell surface)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的边界,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多功能体系。 在结构上包括细胞被(cell coat)和细胞质膜。 2、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 3、核孔复合体: 核被膜上沟通核质和细胞质的复杂隧道结构,由多种核孔蛋白构成。隧道的内、外口和中央 有由核糖核蛋白组成的颗粒。对进出核的物质有控制作用。 4、单位膜: 由脂双层及嵌合蛋白质构成的一层生物膜。在电镜下呈现出“暗-明-暗”三层式结构。 5、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包含G1 期、S期、G2期、M期四个阶段。 6、膜流: 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质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 7、NOR : 核仁组织区(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NOR)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但并非所有次缢痕都有NOR。染色体NOR是rRNA 基因所在部位(5S rRNA基因除外),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 8、细胞蛋白质组: 由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 9、生物膜: 围绕细胞或细胞器的脂双层膜。由磷脂双层结合有蛋白质和胆固醇、糖脂构成,起渗透屏障、 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的作用。细胞内的膜系统与质膜的统称。 10、内膜系统: 真核细胞中,在结构、功能上具有连续性的、由膜围成的细胞器或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 基体、溶酶体、内体和分泌泡以及核膜等膜结构,但不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 11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是机体的一种基本生理机制,并贯穿于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 12细胞自噬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该过程中一些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被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动物)或液泡(酵母和植物)中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 13.细胞多能性 14细胞信号转导 是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15分子伴侣 分子伴侣 16.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中,为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简答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什么区别?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测试题(附答案,可用于考试)

5 高二生物《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测试题姓名班级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D.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2.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3.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4.能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是() A.基因工程 B.组织培养 C.诱变育种 D.杂交育种 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人的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人的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6.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等⑤mRNA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7.以下对DNA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的正常T淋巴细胞中含有人体全部遗传信息 B.同种生物个体间DNA完全相同 C.DNA的基本功能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D.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多个性状 8.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 9.细胞工程的发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 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B.遗传密码的确立及其通用性的发现 C.生物体细胞全能性的证明 D.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发现 10.下列不是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的检测手段的是:() A.分子杂交技术 B.抗原—抗体杂交 C.抗虫或抗病的接种 D.基因枪法 11.在以下4种细胞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中,体内遗传物质均来自一个亲本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 B. 单克隆抗体 C. 植物体细胞杂交 D.细胞核移植 1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特有的是() A.基本原理相同 B.诱导融合的方法类 C.原生质体融合 D.可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 13.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 A.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 C.将鼠骨髓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细胞生物学题库 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绪论 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二、填空题 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1、生命活动,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cell;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2、1665,Robert Hooke,Leeuwen Hoek。 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3、Schleiden、Schwann,基本单位。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4、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 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5、细胞来自细胞。 6、人们通常将1838—1839年和确立的;1859年确立的;1866年确立的,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6、Schleiden、Schwann,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 7、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7、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时期。 三、选择题 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 b、Leeuwen Hoek c、Grew d、Virchow 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 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和Schwann d、Sichold和Virchow 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a、1665年以后的25年 b、1838—1858细胞学说的建立 c、19世纪的最后25年 d、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4、()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a、组织培养 b、高速离心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四、判断题 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的科学。( x) 2、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x) 3、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y) 4、英国学者Robert Hooke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 x)

细胞工程复习题 (2)

《细胞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B)A.结果是相同的 B.杂种细胞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 C.操作过程中酶的作用相同 D.诱导融合的手段相同 2.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 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 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C ) ①淋巴细胞 ②小鼠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 A.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 3.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有( D )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B.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4.单克隆抗体是指( C ) A.单个骨髓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B.单个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C.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D.单个抗体通过克隆化,产生大量抗体 5.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其依据是(多选) (AC ) A.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B.B淋巴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才能产生抗体 C.骨髓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D.骨髓瘤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6.要想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就必须用单个的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细胞群。其原因是( D ) A.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淋巴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B.在动物体内B淋巴细胞可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抗体 C.每一个B淋巴细胞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 D.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7.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珍断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 8. 以下不属于生长素的是(D) A IAA B NAA C 2,4- D D 6-BA 9.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D) A细胞质 B线粒体 C内质网 D叶绿体 10.拥有接触抑制的是(B) A原核细胞 B动物细胞 C植物细胞 D真核细胞 11.产生自胸腺的淋巴细胞是(A) A T淋巴细胞 B B淋巴细胞 C C淋 巴细胞 D G淋巴细胞

细胞培养复习题含答案)

1.体外培养的细胞按生长方式可分为哪二种? 按细胞在体外生长的形态特征,可分为哪几种常见类型? ⑴按生长方式分为二型: 粘附型细胞:附着在某一固相支持物表面才能生长的细胞。 悬浮型细胞:不必附着于固相支持物表面,而在悬浮状态下即可生长的细胞。(绝大多 数有机体细胞属粘附型细胞。) ⑵可分四型:(1)上皮型细胞 (2)成纤维型细胞 (3)游走型细胞 (4)多形型细胞 2.简述体外培养细胞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的分期及每代贴附生长细胞的生长过程 ⑴通常,体外培养细胞的全部生命期大致可被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原代培养期:也称初代培养,是指从机体中取出细胞接种培养到第一次传代之前的 这一阶段。此期的细胞呈现出活跃移动的特点,可见细胞分裂,但不旺盛。处于原代 培养阶段的细胞与体内原组织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有很大的相似性。细胞群具有 明显的异质性,细胞间的相互依存性强,在软琼脂培养基培养时细胞集落形成率很低。 ②.传代期:通常是培养细胞全生命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原代培养的细胞经传 代后常被称做细胞系。一般情况下,正常体细胞在传代10-50次左右后,细胞分裂的能 力就会逐渐减弱,甚至完全丧失,细胞便进入衰退期。 ③衰退期:处于衰退期的培养细胞,增殖速率已经变得很慢或不再增殖,直至最后衰 退死亡。 以上特点,主要是针对体外培养的机体正常细胞,对于体外发生转化的细胞和肿瘤细 胞而言,永生性或恶型性的获得使得这类细胞获得持久性的增殖能力,这样的细胞群 体常被称为无限细胞系或连续细胞系。 ⑵每代贴附生长细胞的生长过程:①游离期:细胞接种后在培养液中呈悬浮状态,也 称悬浮期。此时细胞质回缩,胞体呈圆球形。时间:10分钟一4小时②贴壁期:细胞 附着于底物上,游离期结束。底物:玻璃、塑料、胶原、其它细胞等③潜伏期:此时 细胞有生长活动,而无细胞分裂。细胞株潜伏期一般为6~24小时。④对数生长期: 细胞数随时间变化成倍增长,活力最佳,最适合进行实验研究。⑤停止期(平台期): 细胞长满瓶壁后,细胞虽有活力但不再分裂 机制:接触抑制、密度限制 3.简述体外培养细胞对生存环境的基本要求. ⑴细胞的营养需要:①基本营养物质:氨基酸(12种+谷氨酰胺)、维生素、葡萄

细胞生物学试题附答案精选范文

细胞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 、细胞是___的基本单位,是____的基本单位,是____的基本单位,是____的基本单 位。 2、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____。 3、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辩____。 4、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____。 5、膜蛋白可以分为____和____ 6、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是____。 7、按照所含的核酸类型,病毒可以分为____。 8、信号假说中,要完成含信号肽的蛋白质从细胞质中向内质网的转移需要细胞质中的____和内质网膜上的____的参与协助。 9、被称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的细胞器是。 10、在内质网上继续合成的蛋白中如果存在____序列,则该蛋白将被定位到细胞膜上。 11、细胞内膜上的呼吸链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既____和____。 12、体外实验表明,MF正极与负极都能生长,生长快的一端为____,慢的一端为。 13、微丝在体内的排列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 14、真核细胞中,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是通过____和____来完成的。 15、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主要分为____,和____。 16、具有将蛋白进行修饰、分选并分泌到细胞外的细胞器是____。 17、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主要分为____,指的是蛋白质上的____与____直接连接,和____,指的是蛋白质上的____与____直接连接。 18、真核细胞中,_____是合成脂类分子的细胞器。 19、内质网的标志酶是____。 20、70S核糖体可以分为____,80S核糖体可以分为____。 二、名词解释(20分) 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2、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 3、质粒 4、类病毒 5、糙面内质网 6、半自主性细胞器 7、核小体 8、端粒 9、细胞骨架 10、踏车现象 三、选择题(20分) 1、对细胞的概念,近年来比较普遍的提法是:有机体的()

细胞工程 期末考试复习题目

细胞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目 细胞工程填空:20个ⅹ分=10分选择:10个ⅹ2分=20分名词:10个ⅹ6分=30分简答:5个ⅹ6分=30分论述: 1个ⅹ10分=10分第一章绪论1、细胞工程的定义及特点?细胞工程:是指主要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的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细胞工程的特点:前沿性:现代生物技术的热点争议性:新技术给伦理道德带来的冲击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应用性:工程类课程,重在产品与技术第二章细胞培养的设施与基本条件:1、什么是细胞及组织培养?组织工程:习惯上繁殖所有的体外培养,即器官培养,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总称。其本

意是指从活的机体中去取出器官、组织或细胞,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在体外建立无菌、室温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长和生存,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能的技术称为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将组织块用机械方法或酶解法分离成单个细胞,做成细胞悬液,再培养于固体基质上,成单层细胞生长,活在培养液中呈悬浮转肽培养的技术称为细胞培养。2、了解细胞培养实验室的基本规划及相关注意事项?实验室规划:⑴准备室:培养用具清洗、消毒和做实验准备的场所,一般建在通风和光线充足的地方。⑵缓冲间:保护操作室的无菌环境,避免空气对流。 ⑶操作间:要求无菌。最好设在阴面,防止室温过高;天花板高度不超过2米,保证紫外线有效杀菌效应;门用拉门,避免空气流动。室内天花板、地板和四周墙壁要光滑无死角,要镶瓷砖或涂油漆,便于清洗与消毒,不易在墙角推挤灰尘。3、细胞培养的设备有

哪些?有何基本作用⑴超净工作台①最好安装在无尘室内,最好在无菌间,避免过多灰尘使滤器阻塞,降低净化效果,缩短使用寿命。②新安装的或长期未使用的工作台,工作前必须对工作台和其周围环境用真空吸尘器或不产生纤维的工具进行清洁工作,在采用药物灭菌法或紫外线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③每次使用时,应先用75%酒精擦洗台面,并进行30~50min紫外线灭菌灯处理净化工作区内累积的微生物,在关闭紫外灯后,应启动送风机使之转运2min后在进行培养操作。④净化工作区内不应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以保持洁净气流不受干扰⑤高效过滤器3年更换一次。请专业人员操作,以保持密封良好。定期将粗过滤器中的过布拆下清洗。⑥每次使用净化台要即使清楚工作台面上的物品,并用酒精擦洗台面使之始终保持洁净。⑵CO2培养箱:①一定浓度的CO2生长,尤其是原代培养和单

高中生物细胞工程试题

阶段质量检测(二) 细胞工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生物工程技术中,不属于细胞工程得就是( ) A.通过试管动物大量繁殖优良动物 B.利用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得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C.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羊 D.将某人得肝癌细胞在实验室中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2.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得叙述,错误得就是( ) A.获得原生质体得过程需要用到纤维素酶与果胶酶 B.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 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就就是原生质体融合得过程 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形态得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 3.植物体细胞杂交制备原生质体与动物细胞培养配制一定浓度得细胞悬浮液,所需要得酶依次就是( ) A.淀粉酶与磷脂酶 B.纤维素酶与胰蛋白酶 C.脂肪酶与二肽酶 D.过氧化氢酶与半乳糖苷酶 4.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先利用特定得抗原蛋白饲喂小鼠,再从小鼠脾脏中分离B淋巴细胞 B.为避免病毒感染,只能用聚乙二醇、电激等处理来诱导骨髓瘤细胞与已免疫得B淋巴细胞融合 C.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与抗生素 D.经过选择培养基初次筛选得杂交瘤细胞即可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 5.(全国高考)关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得叙述,错误得就是( ) A.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6.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得生物材料就是成功得关键。下列选择不合理得就是( ) A.选择高度分化得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得成功率 C.选择一定大小得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细胞生物学试题整理(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试题 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 1:现在生物学“三大基石”是:_,__。 2:细胞的物质组成中,_,_,_,_四种。 3:膜脂主要包括:_,_,_三种类型。 4:膜蛋白的分子流动主要有_扩散和_扩散两种运动方式。 5:细菌视紫红质蛋白结构的中部有几个能够吸光的_基因,又称发色基因。6:受体是位于膜上的能够石碑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_。 7:信号肽一般位于新合成肽链的_端,有的可位于中部。 8:次级溶酶体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可分为_,_,及_。 9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_,_,_,_及_。 10:高等动物中,根据等电点分为3类:α肌动蛋白分布于_;β和γ肌动蛋白分布于所有的_和_。 11:染色质的化学组成_,_,_,少量_。 12:随体是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体节段,通过_与_相连。 13:弹性蛋白的结构肽链可分为两个区域:富含_,_,_区段。 14:细胞周期可分为G1期,S期,G2期,G2期主要合成_,_,_等。 二:名词解释(每个1分,共20小题) 1:支原体 2:组成型胞吐作用 3:多肽核糖体 4:信号斑 5:溶酶体 6:微管 7:染色单体 8:细胞表面 9:锚定连接 10:信号分子 11:荧光漂白技术

12:离子载体 13:受体 14:细胞凋亡 15:全能性 16:常染色质 17:联会复合体 18组织干细胞 19:分子伴侣 20:E位点 三:选择题(每题一分,共20小题) 1: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质粒 2:细细胞核主要由()组成 A:核纤层与核骨架B:核小体C:染色质和核仁 3: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有() A:需要与其他细胞组分严格分开的蛋白B:膜蛋白C:分泌性蛋白 D:需要进行修饰的pro 4:细胞内进行蛋白修饰和分选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5微体中含有() A:氧化酶 B:酸性磷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过氧化氢酶6:各种水解酶之所以能够选择性的进入溶酶体是因为它们具有()A:M6P标志 B:导肽 C:信号肽 D:特殊氨基序列7:溶酶体的功能有() A:细胞内消化 B:细胞自溶 C:细胞防御 D:自体吞噬8: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 A:苹果酸脱氢酶 B:细胞色素 C:氧化酶 D:单胺氧化酶9:染色质由以下成分构成()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DNA D:少量RNA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增殖复习题有答案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B.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期才能形成染色体 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3.如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做出的判断是() A.图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D.图③过程染色体数保持不变 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核膜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B.中期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C.后期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膜 5.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6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板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B.有丝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酶参与

C.分裂后期细胞中形成纺锤体,使子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 D.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持续时间短 7.在一次有丝分裂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8.【2017-2018学年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复制,核DNA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9.【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如图是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的出现 B.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有核膜与核仁的周期性消失和重建 10.【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第二学期联考】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解离环节,需要在室温下解离10?15分钟 B.在漂洗环节,需要放入盛有水的培养皿中漂洗1?2分钟 C.在制片环节,需要在盖玻片上覆盖滤纸,然后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盖玻片几下,使细胞分散开 D.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和永久装片的方法是不同的

专题2-细胞工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I卷(选择题) 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培育的过程中不需要 A. 导入外源基因 B.离体状态 C. 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2.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烟草—菠菜”——一种新型的烟草品种。下图为培育杂种植株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操作不是必需的是( ) A.在融合之前除去两种细胞的细胞壁 B.原生质体先进行脱分化处理再融合 C.原生质体融合后筛选杂种细胞继续培养 D.诱导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 3.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技术的是( ) A.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单倍体育种 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科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开辟了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新途径 C.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哺乳动物生产人类所需的药品 D.胚胎移植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雄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5.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C.给予适宜的条件,有的植物可在愈伤组织的基础上直接发育出花器官 D.细胞培养产生出变异的新植株,为选择有益性状的新作物创造了条件 6.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能够实现对良种种畜的快速大量繁殖,以下哪项技术不具备此优点? A.基因工程技术 B.细胞核移植技术 C.胚胎分割技术 D.试管动物技术 7.在细胞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中,需要将营养细胞的细胞壁除去,通常是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解破壁法处理。如将去掉了细胞壁的成熟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将() A.皱缩 B.胀破 C.呈球形 D.保持原状 8.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器官,其原因是 A. 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 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 D. 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9.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二倍体植株的花药经植物组织培养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细胞生物学题库完整版.

1.细胞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指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2、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 3、线粒体(mitochondrion):真核细胞内一种高效地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转换为细胞生命活动直接能源ATP的细胞 器,普遍存在于各类真核细胞中,主要是封闭的双层单位膜结构,且内膜经过折叠演化为表面极大扩增的内膜特化系统。 4、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的组成之一,由封闭的管状或扁平囊状膜系统及其包 被的腔形成的互相沟通的三维网状结构。有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两种基本类型。合成细胞内除核酸以外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5、高尔基体(Golgi Body):亦称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器。是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的组成之一。是由光面膜组成的 囊泡系统,它由扁平膜囊(saccules)、大囊泡(vacuoles)、小囊泡(vesicles)三个基本成分组成 6、溶酶体(Lysosome):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为单层膜包被的囊状结构;内含多种水解酶,专为分解各种外源 和内源的大分子物质 7、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细胞器,在不同生物及不同发育阶段有所不同。特点是内含一至多 种依赖黄素(flavin)的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标志酶) 8、蛋白质分选(Protein sorting):由于蛋白质发挥结构与功能的部位几乎遍布细胞的各种膜区与组分,因此,必然存 在不同的机制确保蛋白质分选,转运在细胞的特定部位,组装成结构域功能复合体,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定向转运或蛋白质分选 9、信号肽(signal sequence或signal peptide):引导蛋白质定向转移的线性序列,通常15-60个氨基酸残基,对所引导 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要求 10、导肽(Leader Peptide):前体蛋白N端的一段信号序列称为导肽或引肽,完成转运后被酶切除,成为成熟蛋白,这 种现象称后转译 11、脂筏:脂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分子排列有序的、较为紧密的、流动性较低的质膜微区结构,富含鞘脂和胆固醇, 在细胞的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等很多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12、红细胞血影:红细胞经低渗处理破裂释放出内容物,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空壳 13、流动镶嵌模型:是1972年提出的一种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主要强调以下两点: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以 侧向运动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者横跨脂双分子层。 14、MTOC(课件,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的运动,72页):即微管组织中心,在体内,微管的成核和组织过程与一些 特异结构相关,这些结构被称为微管组织中心 15、核孔复合体:由内、外核膜在一定距离处融合而成的环状孔,主要由胞质环、核质环、辐、栓构成。是一种特殊的 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并且是双功能双向性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书p230) 16、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含有特殊的具有定位作用的氨基酸序列,这些特殊的短肽保证了整个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 被转运到细胞核内。 17、成体干细胞:指存在于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 织的细胞。 18:细胞周期检查点:是细胞周期(cell cycle)中的一套保证DNA复制和染色体(chromosome)分配质量的检查机制。 是一类负反馈调节机制。当细胞周期进程中出现异常事件,如DNA损伤或DNA复制受阻时,这类调节机制就被激活,及时地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待细胞修复或排除故障后,细胞周期才能恢复运转 19细胞同步化(细胞增殖课件24页):在自然过程中发生或经人工处理造成的细胞周期呈现同步化生长的情况,包括自然同步化和人为同步化 20、CDK激酶:是与周期蛋白结合并活化,使靶蛋白磷酸化、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激酶。与cdc2一样,含有一端类似的 氨基酸序列,可以与周期蛋白结合,并将周期蛋白作为其调节亚单位,进而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CDK激酶是细胞周期调控中的重要因素,是细胞周期运行的引擎分子。目前发现,哺乳动物细胞内至少存在12种CDK激酶,即CDK1至DK12。一般情况下,CDK激酶至少含有2个亚基,即周期蛋白和CDK蛋白。细胞内部的CDK激酶并不是一旦结合到周期蛋白上就具有激酶的活性,还需要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具有激酶的活性,使得细胞由分裂间期向分裂期转化,或者分裂间期内部转化。 21、成熟促进因子:即MPF,是一种使多种底物蛋白磷酸化的一种蛋白激酶,在细胞从G2期进入到M期时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