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化学--《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下列操作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用玉米酿酒 B.用浓硫酸干燥氧气

C.用稀硫酸除铁锈 D.用铁矿石冶炼生铁

2.某同学在油菜地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痛痒,在蜇伤处涂抹的物质是()

A.牛奶(pH≈6) B.苹果汁(pH≈3) C.牙膏(pH≈9) D.矿泉水(pH≈7)

3.下列化肥中不能给作物提供氮元素的是()

A.CO(NH

2)

2

B.KCl C.NaNO

3

D.NH

4

Cl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

B.

过滤

C.

检查气密性

D.

测定溶液的pH

5.下列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6.实验室的药品是按物质分类的方式存放,四个药品柜,已存放了下列药品,现学校实验室新购进一瓶硝酸,正确存放它的药品柜是()

药品柜甲柜乙柜丙柜丁柜

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硝酸钾、硝酸钠铜、锌

A.甲柜 B.乙柜 C.丙柜 D.丁柜

7.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碳酸钙粉末 D.碳酸钾溶液

8.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蒸馏水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9.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SO

2B.H

2

C.CO

2

D.HCl

10.小科为研究“碱与盐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每支试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别向试管中滴加3滴溶液,除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外,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B.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C.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D.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

11.锌与金属M的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MSO

4═ZnSO

4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M的活动性比Zn强 B.金属M一定是Cu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12.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直接沾取待测溶液

B.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酸碱度

C.用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5

D.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1

13.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14.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5.如图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①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B.图①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O

C.图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

2

D.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

16.选择H、C、Cl、O、Ca五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雪碧饮料中含有的酸;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3)可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

(4)人胃内帮助消化的酸.

17.许多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作酸碱指示剂.现提取几中植物花瓣的浸出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实验记录如下表:植物浸出液稀盐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钠溶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

牵牛花红色紫色蓝色

玫瑰花浅红色浅红色绿色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花瓣浸出液中,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2)若将牵牛花浸出液加入到食醋中,溶液会变色,若将玫瑰花浸出液加入某无色溶液中,溶液变绿色,则该溶液是pH 7(填“>”、“<”或“=”)

18.硫酸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酸,其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消耗量最多.历史上曾将硫酸的产量或消耗量作为一个国家化工生产发达程度的标志.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的腐蚀性主要是由它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引起的.稀硫酸有强酸性,稀硫酸的腐蚀性则主要是由酸性及水分蒸发后变浓而产生的.硫酸的用途极广,常用于生产化肥、冶炼金属、农药、制药等.

工业制硫酸的流程为:

综合分析以上材料,并结合已有知识,请回答:

(1)工业制H

2SO

4

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2)在实验室中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是.A.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然后再用水冲洗.

(3)FeS

2在空气中煅烧产生SO

2

的同时还生成一种红色的铁的氧化物.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是.

(4)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之

后.铜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2H

2SO

4

(浓)CuSO

4

+2H

2

O+SO

2

↑,此反

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5)稀释浓硫酸时, .

19.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

去).

(1)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则D的化学式为;

(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的一种用途是;

(3)按下列要求写出有关A、B、C、D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任写一个);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任写一个).

2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BaCl

2、Ba(OH)

2

和HCl;

猜想二:BaCl

2和Ba(OH)

2

猜想三:;

猜想四:BaCl

2

和HCl.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②一定不成立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即

可).要处理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BaCl

2

,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Ⅱ.取10g烧杯中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25%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 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通过如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2)请计算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2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

性.

(2)乙装置:

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

①若生成O

2

②若生成H

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

是.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

,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锥形瓶中发生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2011?怀化)根据右图浓盐酸的商标,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欲用该盐酸配制100g 10%的稀盐酸,需该盐酸g(保留一位小数),配置时应选用(填“10mL”或“50mL”)量筒量取.

(2)小组同学用所配稀盐酸来测量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

3和Mg(OH)

2

]中CaCO

3

的质量分数:

取10.0g水垢,加入所配100g 10%的稀盐酸中,测得各时间段内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时间/min 1 2 3 4 5

气体质量/g 1.5 2.5 3.0 3.3 3.3

通过实验,计算该水垢中CaCO

3

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下列操作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用玉米酿酒 B.用浓硫酸干燥氧气

C.用稀硫酸除铁锈 D.用铁矿石冶炼生铁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用玉米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稀硫酸除铁锈是用硫酸与铁锈发生化学反应除掉,故C错;

D、用铁矿石冶炼生铁是利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铁,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某同学在油菜地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痛痒,在蜇伤处涂抹的物质是()

A.牛奶(pH≈6) B.苹果汁(pH≈3) C.牙膏(pH≈9) D.矿泉水(pH≈7)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根据题意,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涂抹显碱性的物质.【解答】解:因为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了减轻痛痒,应该在蜇伤处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A、牛奶的pH≈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苹果汁的pH≈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牙膏的pH≈9,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D、矿泉水的pH≈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化肥中不能给作物提供氮元素的是()

A.CO(NH

2)

2

B.KCl C.NaNO

3

D.NH

4

Cl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氮肥能提供氮元素.

【解答】解:A、CO(NH

2)

2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NaNO

3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NH

4

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因此不能给作物提供氮元素的是氯化钾.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过滤 C.

检查气密性 D.

测定溶液的pH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干燥(除水);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B、根据氢气的收集分析考虑;

C、根据根据过滤操作解答;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否则会引起火灾,故错误;

B、氢气密度小,进气管应长,出气管应短,故错误;

C、过滤实验中用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5.下列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小苏打能和胃酸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是利用了醋酸能和水垢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使控制中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形成降雨,干冰易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和酸性物质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

6.实验室的药品是按物质分类的方式存放,四个药品柜,已存放了下列药品,现学校实验室新购进一瓶硝酸,正确存放它的药品柜是()

药品柜甲柜乙柜丙柜丁柜

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硝酸钾、硝酸钠铜、锌

A.甲柜 B.乙柜 C.丙柜 D.丁柜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实验室存放药品时,同类药品应该存放在同一橱柜中.

【解答】解:硝酸属于酸,应该和盐酸、硫酸放在同一橱柜中.

故选:A.

【点评】如果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混放时,容易导致发生化学反应,也容易导致拿错药品,要注意理解.

7.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碳酸钙粉末 D.碳酸钾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A、根据紫色石蕊在酸、碱、盐中的显色进行分析;

B、根据酚酞在酸、碱、盐中的显色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钙与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都不会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钾溶液与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时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取样品,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

B、取样品,滴加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能使酚酞变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

C、碳酸钙粉末与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都不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 错误;

D、取样品,滴加碳酸钾溶液,有气泡产生的是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就可以鉴别.

8.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蒸馏水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两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解:A、铁丝、铜丝在蒸馏水中均能生锈,但反应速率较慢,不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

B、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铁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丝不能,说明活动性铁>氢>铜,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正确;

C、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钠>铁,钠>铜,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

D、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SO

2B.H

2

C.CO

2

D.HCl

【考点】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能用浓H

2SO

4

干燥,又能用NaOH固体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这两者反应;浓硫酸不能

干燥氨气等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解答】解:A、SO

2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既不与浓硫酸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既可以用浓H

2SO

4

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

燥,故选项符合题意.

C、CO

2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HCl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干燥剂知识的考查,掌握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小科为研究“碱与盐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每支试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别向试管中滴加3滴溶液,除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外,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B.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

C.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

D.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

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

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

【解答】解:A、甲组能够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乙组能够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乙组能够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丙组能够观察到红褐色沉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因为溶液都属于稀溶液,密度相差较小,因此3毫升溶液的质量远远大于3滴溶液的质量,产生沉淀的质量决定于滴加的3滴溶液的质量,3滴5%的氯化铜溶液和3滴5%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相差很小,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CuCl

2+2NaOH═Cu(OH)

2

↓+2NaCl,

135 80 98

由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可知,当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接近相等时,产生沉淀氢氧化铜的质量应该是氢氧化钠滴入氯化铜生成沉淀质量大,即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虽然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的,但是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所以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11.锌与金属M的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MSO

4═ZnSO

4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M的活动性比Zn强 B.金属M一定是Cu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得出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解答】解:A、由于锌与金属M的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所以活动性Zn>M,故错误;

B、由于锌与金属M的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所以活动性Zn>M,M可能是Cu、Fe等,故错误;

C、该反应为金属单质与盐发生的置换反应,故正确;

D、反应后溶液中增加的是锌元素的质量,减少的是M元素的质量,要看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化,要比较Zn与M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

故选:C.

【点评】金属与盐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反应遵循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规律.

12.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直接沾取待测溶液

B.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酸碱度

C.用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5

D.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1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就是使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测定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

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pH值<7为酸性,pH值=7为中性,pH值>7为碱性.

【解答】解:A、只能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测试pH,故A错误;

B、用水润湿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溶液的浓度,测量数据不准确,故B错误;

C、石灰水为碱,常温下pH>7,故C错误;

D、盐酸显酸性,pH值<7,故D正确.

故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时,需要掌握使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具体测定方法,以及pH值的测定范围.

13.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盐酸呈酸性,其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过量时显酸性.【解答】解:

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故A错误;

B、B点对应的pH等于7,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B正确;

C、从图象可以看出,A点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C错误;

D、C点的pH继续减小,说明酸还没有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溶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完成此题,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趋势和关键点的意义.

14.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①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有的盐溶液也显碱性;

②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有的含氧化合物有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③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很多不是中和反应.

可以根据以上知识点进行解答.

【解答】解:①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它是盐.

②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两种元素,例如碳酸中含有氧元素,但它不是氧化物.

③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所以类推结果错误的为①②③.

故选D.

【点评】通过举例的形式对各种说法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尽管简单易懂,但却是考查的热点之一.

15.如图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①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B.图①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O

C.图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

2

D.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A、根据图①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B、在图①中,由两种单质化合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分析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C、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种类及数目的变化.

【解答】解:A、由图①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

B、由图①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故B说法错误;

O.故C说法正确;

C、由图②微粒的变化可知,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

2

D、由图①、图②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要求同学们能看懂化学反应的模拟图形,能从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此题对这部分知识点有很好的练习作用.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

16.选择H、C、Cl、O、Ca五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雪碧饮料中含有的酸H

2CO

3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

2

(3)可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CaO ;

(4)人胃内帮助消化的酸HCl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碳酸是雪碧饮料中含有的酸,其化学式为:H

2CO

3

(2)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

2

.(3)氧化钙能与水生成氢氧化钙,是可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CaO.(4)盐酸是人胃内帮助消化的酸,其化学式为:HCl.

故答案为:(1)H

2CO

3

;(2)Ca(OH)

2

;(3)CaO;(4)H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解题时应注意只能从给出的元素中选择来组成物质.

17.许多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作酸碱指示剂.现提取几中植物花瓣的浸出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实验记录如下表:植物浸出液稀盐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钠溶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

牵牛花红色紫色蓝色

玫瑰花浅红色浅红色绿色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花瓣浸出液中,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万寿菊.

(2)若将牵牛花浸出液加入到食醋中,溶液会变红色,若将玫瑰花浸出液加入某无色溶液中,溶液变绿色,则该溶液是pH >7(填“>”、“<”或“=”)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