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整理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整理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整理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1.《诗经》

1.《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社会状况。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

2.?六义?

2.?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3.《春秋》

3.《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4.?春秋三传?

4.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5.《论语》

5.中国古代?四书?之一,是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弟子及门人编订而成的,是专门记录孔子与时人言行的一部书,为语录体著作。全书凡20篇,为我们今天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6.楚辞

6.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所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到了汉代,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订成一部书,也称楚辞。楚辞的代表作品是屈原的《离骚》。

7.散体大赋

7.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

8.抒情小赋

8.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短小、铺叙摹绘的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极大增加的赋作,如张衡《归田

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

等,这类作品一般称为?抒情小赋?,是汉

赋发展的新趋向。

9.汉乐府

9.汉代一种音乐机构的名称。它的主要职

责是收集民歌、制曲、演唱等。到了魏晋南

北朝时期,人们把汉乐府机关所保存的诗歌

也称"乐府?,所以乐府就成了一种带有音乐

性的诗体的名称。

10.《史记》

10.作者是西汉人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以记人为中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

下至汉武帝,记录了中国古代三千多年的历

史。全书共130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

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评之日: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出现不

仅开创了中国正史的写史体例,同时对后代

传记文学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11.《古诗十九首》

1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人萧统的《文

选》之中,这十九首古诗都是汉末文人作品,

非一人一时所作,它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

的最高成就。钟嵘评之曰:

?一字千金?。刘勰《文心雕龙》评之为?五

言之冠冕?。

13.建安风骨

13.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出现了?三曹?、

?七子?、一蔡等著名作家,他们的创作多

反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与个人的理想抱

负,形成了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艺术风格,

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14.新体诗

14.南朝齐、梁年间,以理论为指导,讲求

声律的新体诗。因形成于永明年间,故又称

?永明体?。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谢眺等人。

它的出现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

和创作的基础。

15.骈文

15.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

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

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

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

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16.志怪小说

16.魏晋南北朝时代小说的一种类型,专记

幽冥怪异、神灵报应、人间奇异,深受佛教

故事、巫士和方士影响。代表作品是干宝的

《搜神记》。

17.游仙诗

17.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而以"

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游

仙诗内容向有两种不同倾向:

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

俗之言。

18.玄言诗

18.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

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

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19.吴歌

19.吴歌主要产生于当时首都建业(今江苏

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是南朝的经济政治

文化中心。?吴声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

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

自永嘉以后,下及梁陈,成都建业,吴声歌

曲起于此。?(《晋书?乐志》)

20.西曲

20.西曲采自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政治经

济军事重镇荆郢樊邓(今湖北江陵、襄樊、

河南邓县)一带。?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

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依其方俗

而谓之西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

今乐录》)

21.宫体诗

21.出现在齐梁之际、盛行于梁陈时代的一

种诗歌。在形式上讲求声律、对偶、辞采,

风格轻艳丽靡;在内容上,以写闺阁情怀和

描写女性为主。

22.初唐四杰

22.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

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

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

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

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

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23.上宫体

23.唐初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其特色为

?绮错婉媚?。上官仪还总结了前人对诗歌

创作的艺术经验,提出了?六对?、?八对?

之说,从而芊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上官体

在唐诗发展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4.王孟

24.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二人都

善用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诗歌艺术风格也

相似。

25.高岑

25.唐代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二人都长

于写边塞诗,风格相似。

26.新乐府运动

26.中唐以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以白居

易、元稹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有感于藩镇

割据、政治腐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要

求改革政治,用诗歌宣传自己的主张。大量

创作?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以反映民

瘼,讽谕时事,于是新乐府运动应运而生。

最早创作新乐府诗的是李绅。他曾作《新题

乐府》二十篇。元稹见后,和作十二篇,即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白居易在元

稹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日《新乐府》。

较早创作新乐府诗的诗人有张籍、王建,后

人称之为?张王乐府?。

27.唐传奇

27.唐代文言小说的名称。这种小说的内容、

情节往往离奇曲折,故称之为传奇。最早把

这种文言小说称之为?传奇?的是唐末裴硎,

他把自己的传奇作品集命名为《传奇》。后

来就把这种用文言文写成的小说称为?传

奇?。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识创作小说的开始。

它虽是在六朝志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标

志着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阶

段。

28.花间派

28.后蜀赵崇祚编辑了一个词集,名为《花间集》,其中收录了十八位词人的五百余首词作。词风多为浓艳香软,内容多为离别相思和男欢女爱。后人称集中的作家为?花间派?。该派继承了温庭筠的词风,重要词人有韦庄、欧阳炯等,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9.温韦

29.花间词人温庭筠和韦庄。二人都是花间派的代表词人,故并称为?温韦?。其实二人词风不尽相同。温词浓艳,韦词清丽;温词缜密,韦词疏淡;温词含蓄,韦词直率。30.西昆体

30.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诗集称《西昆酬唱集》。《穆天子传》云:

?天子升于昆仑之丘,至于群玉之山,先王之所谓册府。?据此,后人称帝王藏书的秘阁为玉山、册府,西昆指玉山。《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多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31.诗文革新运动

31.北宋中叶,欧阳修登上文坛,学作古文,倡导古文运动,并很快成为文坛领袖。他不遗余力地褒奖提携王安石、曾巩和三苏,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积极从事古文创作,形成了浩大的声势,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古文领域的革新也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气格?,出现了"以文为诗"的现象,开创了一代诗风。人们把这场有力推动宋代文学发展、使宋文、宋诗都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的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

32.江西诗派

32.江西诗派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此图是吕本中早年一时兴到之作。图中首列黄庭坚,次列陈师道等,共二十五人。列入图中的人物,主要是黄庭坚的追随

者和与吕本中有较密切关系的人,主观色彩

较浓。《宗派图》显示江西诗派的性质特色

有三:

一是此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际之聚

会;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而非

地域之划分,入诗派者并非都是江西人;第

三,江西诗派是元祐学的一部分,是作为?绍

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

政局有密切关系。江西诗派的发展可分为发

展期、全盛期与衰落期。

33.诚斋体

33.杨万里,号诚斋,他所创作的诗歌,被

称为?诚斋体?。?诚斋体?以师法自然的白

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

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诚斋体?中

以绝句最为出色。

34.苏辛词派

34.北宋的苏轼,首开宋词中的豪放词派。

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

诩,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

怀磊落,慷慨淋漓,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

在南宋发扬光大,加之与当时渴望恢复的国

势民情相推移磨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

干、张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

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

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35.稼轩体

35.辛弃疾号稼轩。他是一位具有英雄气慨

的词人,才气纵横,笔力超拔。他的词不仅

内容丰富,在艺术上驰骋百家,转益多师,

而且有极大的开拓和创新。他以散文句法入

词,以经子诗赋之语入词,以词说理,带来

了词体的大解放。无论作长调或小令,都充

分表现了自己的才情和体现了自己的人格。

他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

乐分离之后,仍能够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

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律诗独立存在。他的词不

仅?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而且?色罗万

象?。这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

放又温婉妩媚,而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

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

36.辛派词人

36.指的是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

近的作家。既包括早于辛弃疾的南渡初期作

家张元干、张孝祥等,也包括和辛弃疾同时

或后于辛弃疾、在作词方面追步辛弃疾的作

家陈亮、刘过等人。他们都以浓郁的爱国激

情和慷慨悲壮的词风,共同促成了苏、辛词

派的形成,成为词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

富,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37.永嘉四灵

337.?永嘉四灵?是指南宋后期永嘉(今浙

江温州)的四位诗人:

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

舒;赵师秀,字灵秀。由于他们四人的字号

中均有一?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

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似,且都由叶适

鼓吹而闻名于世,故谓之?永嘉四灵?。?四

灵?以宗唐为号召,实则学习晚唐贾岛、姚

合的晚唐体,诗风清苦冷僻。刻画太甚而流

于纤巧,但以白描作诗,清新流丽,矫宋人

长篇论理之陋习,在文学史上可谓功过参

半。

38.江湖派

38.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

的一个诗派。江湖本是隐士布衣的栖游之

地,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

或不得志的官宦,登显禄者极少。由于功名

上不得意,迸退失据,他们只得流转江湖,

靠献诗卖艺维持生活,或游走干谒卿相权贵

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结诗社,推

盟首,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无形中

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当时有书商

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于是刊刻《江湖诗

集》、《续集》、《后集》等书。后人以《江湖

集》内诗气味皆相似,故称之日江湖派。

39.诸宫调

39.指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

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缀成长篇的说

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

成,采用唱歌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

基本上属于叙事体。

40.元杂剧

41.散曲

41.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

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是单支的曲

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

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

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联缀而

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

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作

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音乐文学,散曲具有

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恃点,?文而不文,

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

的新诗体。

42.元曲四大家

42.?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马、郑、白。

在《中原音韵》里,周德清将关汉卿、郑光

祖、白朴和马致远并列,称为"关、郑、白、

马",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元曲四大家?。

此四人在元曲创作上,都有颇为突出的成

就。

43.元诗四家

43.元大德、延祐年间,虞集、杨载、范椁、

揭傒斯四人因有文才人选翰林院,在京师成

为士子向慕的著名人物而称誉诗坛,史称元

诗四家。其中,虞集在元代中期文坛名声最

著,他不仅能诗文,且为当时服膺程、朱理

学的道学家,是官方认可的正统儒家文学思

想的鼓吹者,并以其较为出色的诗文创作成

为执文坛牛耳的领袖人物。

44.铁崖体

44.元代后期著名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他所

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

由于其能自成一派,仿效者很多,故世称?铁

崖体?或?铁体?。

45.话本

45.所谓?话本?,即?说话人?说话的底

本,原只是师徒相传的?说话?的书面?记

录?,并非让人看的书面著述。它原为口头

文学,所以是口语体,且口气是针对听众的;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小说话本,多已经过下

层文人加工润色,已是可供阅读的话本小说了。

46.南戏

46.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元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开始时又叫?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并未使南戏消亡,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步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南戏在体制上较为自由,曲牌运用比较随便,剧本常以人物上场、下场分为若干段落,每一段落即为一场。表演不拘一恪,各类角色均可歌唱。戏剧结构的时空辕换相当灵活。

47.平话

47.平话,即讲史话本。元代的讲史话本多标名为?平话?,大约取其主要用平常口语讲述,一般不加以弹唱的缘故。?平?还有评论之意,说话人讲述历史故事时往往加以评说,所以后人又把?平话?称为?评话?。平话大多根据各种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浅显的文言和白话两种语言并用,穿插诗词,把庞大复杂的历史事件编成情节联贯的长篇故事。只交待大概情节,不做过细的描写,具有提纲性质。这便于说话人登台献艺时,根据各自的演说才能去发挥或增减。

48.荆、刘、拜、杀

48.荆、刘、拜、杀,即元代四大传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元代南戏多以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为故事内容,有宣扬道德教化的创作倾向,四剧中即可看出。?四大传奇?的曲文都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以民间口语为主,很少雕琢和文饰,指事道情,与人说话相似,朴素自然,具生活气息,这也是元代南戏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49.台阁体

49.明代永乐至天顺的半个多世纪,文坛上是以宰辅权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为代表的

?台阁体?的天下。台阁体的代表人物均为

台阁重臣,他们的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

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上雍容华贵、典雅工

丽,所用文体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其中

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

颂圣之作。由于他们特殊的社会地位,使得

这种文风在社会上风靡一时。许多文人得官

后以这种文风来证明自己身份地位的变化,

以致沿为流派。

50.前七子

50.?前七子?是指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

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

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他们的文学口号是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目的在于扫荡台

阁体的无聊文风,从而为由?文道合一?向

?文?、?道?分离这样有利于文学自身发展

的文学走向开启门径。但他们的创作落后于

理论,所以没有为其理论提供成功的实践例

证。

51.后七子

51.?后七子?是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

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

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从总体上

看,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

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

道路走得更远。但后七子成员之间的文学主

张和创作风格具有较大的差异,并不是一个

主张和创作实践完全统一的文学流派。

52.唐宋派

52.?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以反

拨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

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

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与归有光。他们的

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

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

传统。

53.公安三衰

53.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是李贽的文学革

新思想在诗文领域的突出表现。?三袁?是

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因为

他们是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所以被称

为?公安派?,又称?公安三袁?。兄弟三人

中以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即是由他提出来的。

?公安派?反对道统对文学的控制,强调文

学自身的价值,要求诗歌创作脱离?理?的

束缚而自由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

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

54.竟陵派

54.竟陵派以其首领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广

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而得名。竟陵派继承

了公安派关于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

他们认为?性灵?的来源不是诗人自己的?胸

臆?,而是古人的篇什。他们主张?张古人

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一种孤僻

的情怀。由于这种孤僻情怀不是诗人自己的

冲动,而是古人的牙慧,所以显得十分枯涩。

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派浅易的风格,

认为这是?俚俗?,而大力提倡所谓?幽深

孤峭?的风格。为此他们不惜在诗中用怪字、

押险韵,把不同的句式凑在一起,故意破坏

语言的自然之美,所以他们的作品显得佶屈

聱牙,令人费解,给人以刁钻古怪的感觉。

其作品往往刻意追求新奇,结果反而似通非

通,幽塞寒酸。.

55明代传奇

55.明代传奇是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形

成的戏剧形式。它将南戏这种质朴的民间戏

剧形式进行了雅化,体制上更加宏伟,艺术

上也趋于精美,不但兼用南曲和北曲,而且

用宫调来区分曲牌。由于它在体制上吸收而

又超越了南戏和杂剧,使其规模宏大,形式

上更加活泼,更适合文人施展才华、抒写情

志,也更为民众所喜闻乐见,故其发展流行

很快,成为明代戏曲舞台上占主导地位的形

式。

56.吴江派

56.吴江派是以沈璟为代表的注重戏曲格律

的传奇派别。他的曲论核心是强调?场上之

曲?,一是格律至上,二是推崇语言?本色?,

从剧本有利于舞台演出的角度要求文辞服

从格律,服从观众,强调剧本的舞台性。沈

璟是吴江人,赞同并依其曲论进行创作的作

家,多为其子侄(如沈自晋、沈自征)、门

生(如吕天成、卜世臣、叶宪祖及其第子袁

于令)及追随者王骥德、范文若等。故这个

明末著名的传奇派别称为吴江派。

57.玉茗堂四梦

57.汤显祖所作传奇《紫钗记》《牡丹亭还

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代表了他

戏剧创作的全貌,并且这四部传奇又均与梦

相关,而汤显祖是临川人,故而合称为?临

川四梦?。又因汤显祖的书斋名为玉茗堂,

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58.小品

58.?小品?一词为佛教用语。佛教称大部

佛经的简略译本为?小品?,明代后期开始

用来指一般文章。明人提出这一要令主要是

为了区别于以往那些关乎国家政典、理学精

义的?高文大册?,而提倡一种灵活便利、

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它并不特指某种专门

文体,那些尺牍、游记、杂记、随笔、书信、

日记、传记、序跋等均可包括在内。

59.四大奇书

59.从清代开始,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

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这四部小说基

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

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

情小说;实际上,它们又是南宋时期说话艺

术中主要四家的延续和发展:

《三国演义》是讲史小说的发展,《水浒传》

是说铁骑儿的发展,《西游记》是说经小说

的发展,《金瓶梅》则是小说家小说的发展。

60.章回小说

60.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

裁,它是在民间说话艺术中?讲史?一家中

发展演变而来的。由于所讲历史事件年代

长、人物多、事件复杂,不可能一次讲完,

需要分若干次才能讲完,因此,每讲一次便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就相当于后来

章回小说的一回。这种分卷分目的形式在章

回小说发展初起期的范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等作品中已大体形成,如全书分若干卷,卷中分若干节,节前有简单目录。

61.神韵说

61.清代前期,诗坛权威人物王士祯重视文学独立的艺术价值,从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和宋代严羽的?妙悟?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说中寻找诗歌的真谛所在,提出了影响一代诗人的?神韵说?。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

的干扰,更多地关注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意境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排闲解愁的消遣娱乐功能。为此,竭力提倡唐代王、孟、韦、柳一派的诗风,作品也以描写山水景色和个人情怀为主,但缺乏真情实感是其主要毛病。

62.格调说

62.清中叶的沈德潜不满于王士祯?神韵说?内容上的空疏和把握上的虚无缥缈,提出了?格调说?对其加以匡正。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

道德观念。他力主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提出?诗教之尊,可以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的口与,便诗歌为封建统治服务。

63.肌理说

63.翁方纲既不满于王士祯?神韵说?之空泛,又不满于沈德潜?格调说?的食古不化,提出?肌理说?对二者加以匡正。所渭?肌理说?,包括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实际上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来充实诗歌内容,达到义理与文理的统一。这是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再版,是以学术代替诗歌创作的一条岐路。

64.性灵说

64.清代中叶,真正与宗唐、宗宋的道统文学观相对、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的,是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衰枚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从强调个人性情出发,在文学史观上,他主张文学进化论,认为每个时代都应

当有自己的文学。基于此,他对清代以来的

神韵派、格调派、肌理派等予以全面的批判

和排斥,表现了反传统、破偶像、反摹拟、

求创新的特点。性灵派的主要成就在诗歌,

与袁枚主张和诗风相似的诗人还有郑燮、赵

翼和黄景仁等。

65.浙西词派

65.清初朱彝尊推崇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

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

作词的最高标准。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

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

忽略。他的词论主张和词作受到许多浙西词

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

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其影响波及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翔

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

登及其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

西词派?之名。

66.常州词派

66.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英弟张琦及

周济等崛起于词坛。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

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比兴寄托。为了

矫正阳羡派的粗犷和浙西派的轻弱,他提倡

?以国风、离骚之情趣,铸温、韦、周、辛

之面目?,要求词要通过比兴手法达到?贤

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

喻其致?,并要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

式。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

时相当风行,张琦、周济、董士锡、周之琦

等积极追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

67.桐城派

67.桐城派是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

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

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其散文理论

的基本特征是:

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

务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

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

系统化散文理论。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

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鼐使

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提出了义

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并在自己

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

68.阳湖派

68.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

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又对桐城派的

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

他们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今江

苏武迸)人,故被称为?阳湖派?。他们在

散文理论方面有两点不同:

一是在取法六经、语、孟和唐宋八大家之外,

兼取子史百家;二是把骈文笔法引入古文,

使散文具有博雅工丽之特点。

69.南洪北孔

69.?南洪北孔?是对清初历史剧作家洪昇

和孔尚任的合称。洪昇是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有著名历史剧《长生殿》传世;孔尚任

是曲阜人,有著名历史剧《桃花扇》传世。

这两部著作代表了清代戏剧的最高成就,并

代表了清初感伤审美思潮的重要实绩。

70.诗界革命

70.戊戌维新失败之后,梁启超亡命海外,

以?新民?即启发展众觉悟为宗旨,提倡和

发动文学界的全面革命,而最先提出的是

?诗界革命?。在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

中,梁启超首次标示诗界革命,批评了千年

的古典诗歌传统,第一个尖锐指出传统诗的

终结性命运。在对黄遵宪等人的新学之诗的

经验教训作了检讨之后,提出诗界革命应以

?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三者具

备?为衡量标准。1902年,在其《饮冰室

诗话》中,将诗界革命的标准修订为?以旧

风格含新意境?,或?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

格?,成为诗界革命的纲领。诗界革命除黄

遵宪这位代表作家之外,梁启超是发难者,

康有为为巨擘,其余则有丘逢甲、蒋智由等。

?诗界革命?对此后的旧体诗创作有深远影

响,并在观念上为?五四?的新诗运动作了

准备。

71.南社

71.南社与清末民初革命诗潮密不可分:

革命诗潮之兴催动南社诞生,南社之立又为

革命诗潮推波助澜。经过数年酝酿,1909

年11月13日南社正式成立于苏州之虎丘。

以高旭、陈去病、柳亚子为主要创造人和领

导核心。其寓意为?操南音不忘本?,实寓

反抗北庭(清廷)之意,其宗旨即?反抗满

清?。其虽为文人结社,却带有强烈的政治

色彩。一时间,南北爱国诗人、进步文士纷

纷加盟,1916年时竟达千余人之众。这个

具有明显近代性质的文学社团,成员广泛,

辛亥革命前后主要革命报刊和文学刊物的

主持人均在其中。1917年,因对同光体的

态度不满,柳亚子与他人争执,南社几乎分

裂。此后每况愈下,至?五四?后解体。关

于南社的意义和历史,鲁迅所论甚是:

?清末的南社,便是鼓吹革命的文学团体。

他们叹汉族的被压制,愤满人之凶横,渴望

着‘光复旧物’。但民国成立以后,倒寂然

无声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72.谴责小说

72.?谴责小说?的概念不见于?小说界革

命?中,而是鲁迅1920年治小说史时的新

创。鲁迅认为:

嘉庆之后,内乱外患不断,有识之士呼吁维

新与爱国。戊戍变法失败后,又有庚子赔款

和义和团之变,人们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

有掊击之意,?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

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

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

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

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

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其代表作有李

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

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

朴的《孽海花》。

1.上古歌谣:

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

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

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

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

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

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神话:

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

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

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3.《山海经》:

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4、《诗三百》:

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5、风雅颂:

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

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

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

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

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

篇。

6、四家诗:

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

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

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

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

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7、毛传郑笺:

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

《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

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

称?郑笺?。

8、赋比兴:

《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

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9、诸子百家:

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

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当时,各派纷纷著书

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

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汉书·艺

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

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

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

墨为显学。

10、孔孟:

孔子和孟子的合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后人称为?至圣?,《论语》是以记载孔

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著作。孟子是战国中期

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亚圣?,《孟子》

是以记载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11、老庄:

老子和庄子的合称。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

人,《老子》是道家后学对他思想的记载和

发挥。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庄子》

是他与其后学的著作的合辑。

12、《韩非子》: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

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

人窜入。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

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

的法制学说体系。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

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

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

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墨子》中

的《兼爱》、《孟子》中的《天时不如地利》、

《齐人有一妻一妾》、《民为贵》、《庄子》中

的《秋水》、《荀子》中的《天论》。

13.淮南子:

西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集体编著一部的系

统论说散文集。今存《内书》二十一篇,也

称《淮南鸿烈》,约完成于武帝即位初。其

编撰的目的是要总结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

教训,探寻天道、人事的规律,以备帝王之

道。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先秦诸家,

文风不拘一格。它是汉代学者对古代文化进

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汇集和综合。

14、骚体赋:

赋的一种,指体制上模拟楚辞而以赋名篇的

作品。以?兮?字句为主,句式已经散文化。

汉初骚体赋最流行,后世各代皆有创作。

15、散体赋:

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

盛。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

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既讽且劝,曲终奏

雅,客主首引,韵、散结合。奠基之作为《七

发》、成熟之作为《天子游猎赋》。

16、?劝百讽一?:

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劝?是鼓励

的意思,?讽?即讽谏。其意是说赋中鼓励

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

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

王的奢侈心理。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17、汉赋四大家:

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

班固、张衡四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

人是东汉赋家。

18.骚体赋

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

如贾谊《吊屈原赋》、《鵩鸟》、严戒《哀时

命》、淮南小山《招隐士》等。

19.乐府:

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秦代已有

之。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

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

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沿

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如宋人把词,

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乐府。

20、《乐府诗集》:

宋人郭茂倩所编,是现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

集。辑录了陶唐至五代的乐府诗一百卷,主

要从音乐角度分12类。汉代乐府诗主要保

存在其中的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

和鼓吹曲辞中。

21.《陌上桑》:

汉乐府民歌,属相和歌辞,五言。题名出自

郭茂倩《乐府诗集》,又叫《艳歌罗敷行》、

《日出东南隅行》。诗通过罗敷拒绝使君调

戏故事的叙述,歌颂了她坚贞的品质和不慕

权贵、敢于反抗的精神,鞭挞了上层人物的

荒淫,表达了劳动人民维护自己爱情与家庭

生活的凛然正气。

22.《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民歌,属杂曲歌辞,五言,是我国古

代最长的叙事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

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乐府诗集》

题作《焦仲卿妻》,后人常取诗的首句,称

作《孔雀东南飞》。作于东汉末年。它通过

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礼

教对青年男女的残酷迫害,歌颂了男女主人

公对爱情的忠贞和他们为反封建礼教宁死

不屈的斗争精神。

23,三曹:

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

称于世。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24,建安七子:

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25,建安风骨:

建安诗坛,指汉末魏初时期诗歌。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26.正始文学:

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27.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28.《与山巨源绝交书》:

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这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是为了远祸全身。提出做官?必有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

29,太康体:

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

代表着当时诗坛的主流。

30.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

人的并称。他们是:

张载、张协、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

潘岳及其侄潘尼,还有左思。

31.左思风力:

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

象概括。语出钟嵘《诗品》。左思是西晋最

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

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

然不同。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

击现实,多不平之音。气势雄健,笔调挺拔,

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

?左思风力?。

32,玄言诗:

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

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作品。代表作

家有东晋孙绰、许询。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

法体悟玄理,诗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

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

化作用。

33.游仙诗:

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

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神仙之说相混合,寄

寓仕宦失意、惧祸避世的情绪和苦闷情怀。

名为?游仙?,实为咏怀,抒发怀才不遇和

对现实的不满之情。郭璞的诗形象鲜明,比

喻贴切,词采清新,气势挺拔,寄兴深远,

较之当时盛行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

玄言诗要高出一筹。

34,田园诗:

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

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

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

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

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本来与

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

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

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遂渐渐模糊。人们一般称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35,永明文学

一.永明文学是指上自刘宋泰始二年,下

至梁武帝天监十二年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

而以齐永明年间为中心。

二.?永明文学?重文学特质的发扬,重个

人情怀的抒发,而且逐渐由情怀抒发转向重

娱乐。同时创造了一种清新的美的理想。更

重要的,是在诗歌形式上的探索。

三.?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

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

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

的过度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

36,陶谢:

指东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杜甫有

?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之句,

即指此二人。他们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但

陶多写田园,而谢多刻划山水;陶诗语言朴

实自然,谢诗则讲究词藻与对偶,崇尚绮丽,

风格并不相近。

37,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

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谢诗富艳精工,

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

三体?,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点是描写山

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38,永明体:

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

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

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

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

的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

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

阴铿。

39,宫体诗:

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大

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靡丽,伤于轻艳,格

调不高。倡导者是梁简文帝萧纲,徐陵、庾

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流丽轻艳、

?辑裁巧密?,被称为?徐庾体?。风气所

至,陈时陈后主与江总亦有此类创作。徐陵

编有《玉台新咏》,只收?艳诗?,可说是

宫体诗的合集。

40,北地三才:

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

北文学的合流起到推动作用的作家温子升、

邢劭和魏收的并称。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南朝

文风的模仿者。温子升一部分诗风格清婉,

辞藻华丽,讲究对偶,近似南朝,一部分诗

受到过北方民歌的影响。邢劭诗文多模仿魏

晋和南朝人。魏收所长在史传文。

41,哀江南赋:

赋篇名。北周庾信作。作者原仕南朝,后出

使西魏,被羁留而仕北朝,虽位尊名显,甚

受优待,但常惦念故国,追忆往事,因作此

赋以抒怀。赋篇以作者自身遭遇为线索,写

出梁朝由兴到衰的过程,揭露了梁朝统治者

的腐朽无能,描写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蒙受的

深重灾难。从艺术风格上看,格律严整而又

不失疏放,寓雄健于苍凉沉郁之中,感情奔

放,声调铿锵,颇富个性。

42,吴歌:

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

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带地区的南朝民

歌,今存326首。现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

生动而集中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

与坚贞,相思的欢乐和痛苦,婚姻不自由的

苦闷,以及对男子负心的怨恨等种种在一定

历史条件下的感情和复杂的心态。

43,西曲:

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

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以江陵为中心地区,

包括其周围一些城市的南朝民歌。今存142

首。西曲多写商人妇的相思离别和劳动者的

爱情生活,题材较吴歌略宽,风格也更明快。

44,《敇勒歌》:

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敕勒歌辞系从鲜

卑语译出。北齐高欢为周军所败,命斛律金

唱此歌以激励士气。这首歌辞歌唱了草原的

辽阔和牛羊的繁盛。风格异常雄浑朴质,不

愧为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

45,《洛阳伽蓝记》:

北魏杨衒之著,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史书。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况,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此外,作者在描写洛阳寺院的庄严盛大时,也处处流露出抚今追昔的感慨以及怀恋沉痛的心情。叙事简明,文笔清新,以散体为主,间以骈偶句式,是一部有特色的散文著作。

46,《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著。系替相传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道的地理书《水经》所作的注。郦道元引书四百多种,加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注《水经》,叙述了许多河流两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

47,骈文:

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

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48,志怪小说: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49,志人小说:

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著名的有《笑林》、《世说新语》等。

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

之先河。

50,《搜神记》:

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二十

卷。东晋干宝作。所记多神灵怪异之事,作

者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但亦保存了不

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其中一些作

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恶,表达人民之愿望,

另有一些故事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

善良、智慧等优秀品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

表现了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痛

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

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

51,《世说新语》:

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

事小说名。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

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

气多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

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

语言精炼,韵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

影响。

52,《文赋》:

西晋陆机以赋体的形式写的文论作品,从分

析文学的创作过程入手,论述作文的利弊,

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着重阐述创作论。

文章围绕文、意、物三者的矛盾展开论述,

通过总结直接或间接的写作经验,企图解决

?意不称物,言不逮意?这一在创作过程中

普遍存在的问题。

53,《昭明文选》: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系我国现存第一部文

学总集。本书选录先秦至梁八百年间的诗

歌、辞赋、杂文等各类文章近八百篇,诗、

赋以下又各分若干小类,基本囊括了这一时

期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人研究先秦至梁的

文学发展概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唐代李善

注本最有名。

54,上官体一

.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

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仪贵显,故当时多

有效其体者,人称为上官体。二.特点:

细致体察、情思婉转、笔法精细、对偶工整。

唐传奇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

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

的小说文体。

55,馆阁体馆

阁体是唐代一种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诗

体。在对于诗律和诗艺的研炼发展上,为唐

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56,文章四友:

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

崔融的并称。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

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

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

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

最高。

57,吴中四士:

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

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

中四士?。

58,沈、宋:

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

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他们在总结前人

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

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

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

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

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

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59.初唐四杰

一.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二.初唐四杰能真正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

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60.辋川集

一.《辋川集二十首》,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

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

二.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

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

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似乎一切情绪的

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只有寂以通感的

直觉印象,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

61,大历十才子

一.?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

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

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

夏侯审。

二.?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因大历

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

所瞩目,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

三.他们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升平、吟咏

山水和称道隐逸成为基本主题;擅长写送别

诗和隐居的诗歌。

四.诗歌艺术:

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

景。

62,韩孟诗派:

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

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的称誉。同

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

63,以文为诗:

是韩愈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

主要特点是以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诗,不

受韵律、节奏、对称的约束,打破诗歌圆转

流利、和谐对称的特点,融叙述、议论为一

体。?以文为诗?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影

响极为深远。

64,郊岛:

指中唐诗人孟郊、贾岛,二人并称。二人诗

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

促。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

括二人的风格。

65,新乐府运动:

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

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

思想在诗坛的反映。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

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

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

之名。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

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51

66,张王乐府:

中唐诗人张籍、王建的合称,二人借长于乐府诗,内容多反映民生疾苦,诗风浅近,故齐名。

67,元和体

一.元和体是唐宪宗的年号。

二.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长篇排律、?小碎篇章?、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

三.世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浅近文体,呈现出诗歌历史转折时期的写实尚俗特征。

68,长吉体

一.中唐诗人李贺,字长吉,所以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长吉体?。

二.?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词、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形成瑰丽、冷艳的浪漫风格,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独树一帜。

69,无题诗

一.李商隐用无题为名的爱情诗,称无题诗。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二.无题诗的范围,一般认为是作者抒写不原明言的生活遭遇或思想感情的诗篇。包括以《无题》为题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为题?准无题?近三十首。主要包括两种,即寄托说和爱情说。

70.苦吟诗

1.晚唐时期,苦吟诗的早期代表是孟郊,后来有贾岛、姚合。他们的诗风相近,都以苦吟著称所以称苦吟诗。

2.他们的诗风又各有特色特色:

孟郊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

贾岛诗多是寄赠酬唱之作,极少反映但是生活,局度也显得比较狭窄。

姚合与贾岛是诗风相近的诗友。

71,唐传奇

一.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

的小说文体。

二.在唐代,传奇只是某些单篇作品或小说

集的专称,至宋代才开始将传奇用作唐代新

体小说的统称,以区别于旧有的志怪小说。

变文

一.?变文?是唐代明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

其体裁是有说有唱的,为佛教俗讲所借用。

所谓?变文?之?变?,当时指变更了佛经

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

二.变文的体制是散文与韵文相结合而成。

散文为讲述之用,韵文用来歌唱。

三.变文分为三类:

一是演说佛经故事的宗教性作品;二是演说

历史故事讲史作品;三是演说明间传说题材

的作品。

72,花间词派

1.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

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2.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共十八

家词共五百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

集。

3.产生与西蜀,多用华丽的字面和婉约的

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

离愁别恨。

73,西昆体

1. 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

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 ?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

酬唱集》而得名。

3. 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 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

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

74,江西诗派

1.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

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

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2.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3.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

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4.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

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

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

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

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

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5.创作主张及特色有:

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

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75,宋初三体:

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

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

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

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

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

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

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

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76、苏梅:

苏舜钦在诗歌上创作上与梅尧臣齐名,人称

苏梅。

77、半山体:

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

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

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

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

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

体?。

78、苏黄:

在宋代,黄庭坚被认为是与苏轼并驾齐驱的

诗人,称之为?苏黄?。

79、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

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

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

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80、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

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

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

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

目。

81、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

位诗人:

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

(字灵芝)、翁卷(字灵舒)。他们的诗以

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

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

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82、江湖诗派:

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

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

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

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

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

方岳等。

1、说话:

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

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

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

说经、合生。

2、话本:

就是宋代说话人说话(说书)的底本,它包

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

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

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83,国朝文派

一.金大定、明昌年间,涌现出一批在金朝

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

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代表作家有蔡珪、党

怀英和王庭筠。他们的创作风格与由宋入金

的文人不同,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元好问

在《中州集》里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二.蔡珪: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具

有北国雄健诗风;党怀英:

在诗、文、书法都很擅长,其文平实畅达,

不尚虚饰,其诗体物精细,有陶谢之风;王

庭筠:

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文书画并成卓绝。

他作诗以黄庭坚为法,诗律精严生新,却没有险怪生涩之病,很少用典。

国朝文派出现后,标志着金代文学的真正开始。

84,诸宫调

所谓?诸宫调?,指取向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85, 元杂剧

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

1.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2.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3.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

4.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

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86,散曲

1.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2.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3.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

俗共赏的新诗体。

87,铁崖体

元代后期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宫词、

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世称?铁

崖体?或?铁体?。?铁崖体?的主要艺术风

格有:

1.宫词:

清爽流丽,内容主要以华艳的辞藻来形容妇

女服饰、体态和恋情。

2.香奁诗:

写得颇为奇妙,香而不艳。

3.竹枝歌吸收了吴地民歌的语调和表现手

法,虽也是写男女之情,却情致清新,语言

浅近活泼。杨维桢的竹枝歌,有意使诗向民

歌和民间散曲靠近。

4.古乐府:

尝试一种风骨情致兼而有之,既有别于文人

之诗,又不同于当时民间俚曲的新诗体。具

有瑰丽奇崛的风格。

88,宋元话本

宋元流行一种民间伎艺?说话?,这种讲唱

文学的兴盛,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发展

影响极大。话本小说就是由?说话?衍生而

来的。

1.话本小说是经过文人编撰整理的小说话

本,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今存

的《清平山堂话本》、《古今小说》、《醒世恒

言》等白话短篇小说集中。宋元话本是中国

小说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

2.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有:

?烟粉类?、?灵怪类?、?传奇类?、?公案类?,

这些题材内容具有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

3.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形式、叙述方式、

语文体(白话进行演讲)等方面形成了很明

显的特色。

89,南戏

1.南戏又称南曲戏文,是宋以来的民间小

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

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

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又叫?永嘉杂剧?,它

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

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

2.南戏的体制结构灵活自由,曲牌的运用

比较随便;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

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

剧本的开头,有介绍创作意图和叙述剧情梗

概的开场戏,称为?副本开场?。

3.《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剧本中最早的一

种。

90,台阁体

1.台阁体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

派,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

都是台阁重臣。

2.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

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除朝廷诏

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

作。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

91,童心说

1.《童心》是明代后期作家李贽的一篇文章。

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

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把代表人的赤子真

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

则。

2.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提出了他的

文学进化论观点。

3.他高度评价小说戏曲的价值地位。

李贽的这些思想是制约整个晚明文学革新

的重要杠杆。

92,公安派(公安三袁)

1.?公安派?是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三

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

派?。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

就是由他提出的。

2.公安派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

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袁宏道认为文学

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

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

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寻找以独创的

精神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

界。

93,唐宋派:

明代散文流派。嘉靖时,归有光、王慎中、

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

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

盛唐?,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他

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由于宗唐

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中成就最

突出的是归有光。

94,拟话本

一.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

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

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

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

二.拟话本的体制,它和话本的区别不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话本

题目只有三四个字。

2.篇首。话本小说常用一首诗或词作为开

头。

3.入话。入话是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

释,引出正文。

4.头回。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5.正话。故事主体。

6.篇尾。往往有诗词或题目。

三.拟话本体制的特点。拟话本主要从历史

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

息淡化,情节上也开始趋于复杂。拟话本小

说也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四.代表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的

《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95,三言

一.《三言》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编撰的三部

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包括《喻世明言》《警

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中包括作者整理的

宋元话本,其余为明代作品,包括冯梦龙本

人的作品。

二.《三言》主要描写的是市民生活的生动

画面,即将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的主

要表现对象。主要表现的思想有:

1.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反动。2.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

3.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

三.艺术上追求?雅俗共赏?。

96,二拍

《二拍》是明代作家凌蒙初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一.《二拍》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爱情题材的新突破

3.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

二.《二拍》的出现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它对拟话本小说体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拍》中的头回在思想内容上与正文取得了统一。

2.在韵语的使用上,自创诗词韵语。3.《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考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的鲜明文学风格。

97,临川四梦

1.明代作家汤显祖的传奇有《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代表了作者戏剧创作的全貌,其中又均与梦有关,故而合称?临川四梦?。

2.?临川四梦?是作者以戏剧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人性、人生极其意义的思考。汤显祖所重的情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真情?,二是?矫情?。?临川四梦?中的前二梦写的上男女青年的爱情,表现

?真情?的力量;后二梦则写士人仕途生涯和宦海沉浮,意在劝戒世人超越对?矫情?的贪恋。

3.《牡丹亭》是?临川四梦?影响最大,并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

的一部传奇。1、四声猿:

是徐渭的杂剧作品。《四声猿》,包括四部

杂剧:

《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

《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

被誉为?明曲第一?。王骥德《曲律》称《四

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2、明清传奇:

?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

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但元末明

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

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

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

奇色彩。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

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

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3、三大传奇:

即明中叶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

纱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的三部传奇作

品。它们分别是忠奸剧的定型、历史剧的新

篇、时事剧的发轫,三大传奇的出现,标志

着明代传奇创作的新时期的到来。

98,神韵说

1.清代入仕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

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

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

权取得和谐的相处。王士禛的神韵说,则是

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2.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

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

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

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99,格调说

1.清代随着王士禛的去世,诗歌领域相对

统一的时代结束了,各种诗歌流派纷争由此

热闹起来。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

?格调说?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2.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

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

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为达此目的,沈

德潜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

?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

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

100,肌理说

1.清代作家翁方纲认为王士禛的?神韵说?

的问题在于空泛,沈德潜的?格调说?毛病

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说?。

2.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

?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翁方

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

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

一。

101,性灵说

1.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

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

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对清代以来的各

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他的这种反

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

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2.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

七律尤佳。如《春日杂诗》于恬淡宁静中透

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十分舒畅自然;《马

嵬》命意新颖,感情倾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

堪称为人民代言的诗歌。

102,阳羡派

1.清代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

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如《点绛唇》上片

奇幻小想象,下片在上片营造的气势上以今

怀古,透露出作者悲凉慷慨的心境。

2.陈维崧属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

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

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蒋士铨等。

103,浙西派

1.清代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

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

作词最高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比较注重词

的格律和技巧,词风醇雅清丽。

2.朱彝尊的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

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

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后来龚翔麟选

朱彝尊、李良年的等及他本人的词为《浙西

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3.厉鹗继承了以朱彝尊为的主张,认为以

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清婉秀丽词风胜过以

辛弃疾为代表的慷慨豪放词风。与朱彝尊所

不同的是,他的词中孤寂冷峭的情调更为突

出。

104,常州派

1.干嘉时期,以朴学为代表的求实风气笼

罩了整个社会,文学领域的重实倾向也成为

这个时期审美的重要价值取向,受到此风气

影响,这时期的词坛中注重质实的风格取代

了清初词坛的感伤和激情风格。以张惠言为

代表的常州词派崛起,便是这种差异的表

现。

2.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

传统,强调寄托比兴,主要还是表现个人生

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他所提出的恢复风骚

传统的愿望很难从根本上实现。他的词气势

雄健,风格俊逸。词风较为质实,但其内容

范围仍然比较狭窄。

105,桐城派

1.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

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

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2.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

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

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

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

文理论。

3.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

法?二字,?义?即?言有物?、?法?即言

有序。刘大櫆是方苞的弟子,具有承上启下

的作用。姚鼐对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前

人的学说进行了融合和总结,使之更加具体

化。他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还

提出?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

合落到实处;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

?阴柔?两种。

4.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

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

散文体系。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

称?四大弟子?。

106,弹词

1.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2.弹词在语言上有?国音?(普通话),代表作《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土音?(方言),以吴语为多,代表作《义妖传》《三笑姻缘》。

1、江左三大家:

指的是清初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他们均由明入清,特殊的境遇使得他们一方面留恋旧朝(明),一方面又不得不侍奉新朝(清),内心深处充满矛盾,经常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三人在诗风上有较大的差别,其中钱谦益和吴伟业的成就较高,影响较大。

2、梅村体:

指吴伟业的七言歌行。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有《梅村集》。吴伟业诗中最具特色的是那些描写明末清初重大历史事件的七

言歌行,深情婉转,韵味悠扬,颇得初唐四杰及白居易诗的神韵,号梅村体。代表作有《圆圆曲》、《永和宫词》、《琵琶行》、《松山哀》、《雁门尚书行》等,久为世人传诵。

3、神韵说:

是王士祯提出的诗歌主张。王士祯在诗歌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神韵说?。所谓?神韵说?,就是要求诗歌应具有高妙的意境,天然的韵致和言外之意。在创作上,他的诗是?神韵说?的具体体现,空灵婉转,不滞不粘,富有才情。

4、性灵说:

是袁枚对诗歌创作提出来的观点。他论诗主?性灵说?,所谓性,即性情、情感,灵,即灵气、机趣。认为诗以情为本,讲求个性,不可因袭,同时也应注意才识与学问。袁枚的这一看法,针对的是当时风行诗坛的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

5、桐城派:

桐城派是形成于清代中期的一个散(古)文流派。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姚鼐。因

为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称之为桐城

派。桐城派的理论由方苞创立,经刘大櫆补

充,姚鼐发展而成。它们尊奉程、朱道统,

并以继承秦、汉以至唐宋八大家的文统相标

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散文

流派。但后来桐城派作家,却不全是桐城人。

他们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

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学家韩愈、欧阳修的作

品。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文

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其散文

作品简洁平淡,生动性不足。

1.风、雅、颂

《诗经》六义之三,《诗经》也就由风、雅、

颂三部分组。成。其本质上一种音乐的分类,

由音乐而得名。?风?的意思是?乐调?,《诗

经》中?风?包括十五?国风?。即:

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

唐、秦、陈、桧、曹、豳这十五个地方音乐

演奏乐歌。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就是表

现王朝正统内容的乐歌,分为?大雅??小

雅?。大雅多颂美,小雅多怨刺。有诗一百

零五首;?颂?是用于宗庙祭祀得舞曲乐歌,

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

2.《左传

原名《左氏春秋》,作者不详,司马迁认为

是鲁人左丘明。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是一

部编年体史书。《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

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

468),记载了255年的历史。此外还附录鲁

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

史实。《左传》详细记载了这一时期各国政

治,军事、文化、外交等诸方面的活动,真

实描写了当时从天子衰微、诸侯争霸到诸侯

衰落、大夫专权的重大历史变迁,再现了重

大历史事件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

物的活动。

?六义?(或"六诗?)

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

类是《诗经》按音乐不同的分类;赋、比、

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重章:

重章是《诗经》结构形式的一大特色。所谓

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在罗列一

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

这就产生两种情况:

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而是改变字词后

使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

献诗说:

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

两种。据《国语》、《左传》等先秦等古籍记

载,《诗经》主要来自公卿列士的献诗,公

卿列士通过献诗的方式进行讽谏或赞颂。现

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大雅》《小雅》和

《国风》中的许多诗可能便是通过献诗的途

径搜集出来的。

弃妇诗:

是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妇女的咏唱,反映了女

性社会地位的底下及命运的不幸,其中以

《谷风》、《氓》二首为最知名。

风:

原指音乐,《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即是指

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

指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

又分大雅和小雅,其区别也是源于音乐的不

同。

颂:

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删诗说:

孔子删诗说最早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

家》,认为《诗经?原有三千余篇,?及至孔

子,去其重复,取可施于礼仪?,删定为三

百五篇。删诗说长生在汉代,在传统社会一

直影响很大。但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孔子删

诗说不够可靠。

.《诗经》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

按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

中期将近500年的社会状况。它在先秦只称

?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

经?。

重言:

是引用名人的话以证明己意,是借重之言,

当《庄子》引用的名人名语基本都是虚构的。

寓言:

是结构简单的虚构故事,主人公是人、生物

或无生物,寄予较深的哲理于其中。

神话:

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

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

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

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

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

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

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

库。

王官采诗

是汉代学者对《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说法。

据汉代人记载,西周时期,朝廷设有采诗的

专职人员,定期到民间采诗。班固说: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可以观风俗,知得失,

自考正也?,又说:

?孟春之夜,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

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

子?。据说,《诗经》中的作品就是这样被

收集到朝廷的。

三曹:

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

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

称于世。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

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

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

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

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

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

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

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悲愤诗》:

诗歌篇名。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

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其中五言体较可信。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赋、比、兴

是前人概括出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朱熹说:

?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所谓?赋?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如《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比?是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如《硕鼠》中用?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作比;?兴?是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时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吕氏春秋:

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由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

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书,成书约在公元前239年前后,吕氏春秋历来被视为杂家著作,其中以儒、道、法、阴阳家思想成分更多一些,其文章一般篇幅短小,以事实说理,平易畅达,不求华丽。

互见法:

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称为互见法。

《尚书》

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一部上古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了从上古到周朝的历史,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虞书》、《夏书》是春秋战国人根据古史传说编纂而成的;《商书》、《周书》主要是商周两代的官方文献。《尚书》以记言为主,其特点是质木古朴,读起来佶屈聱牙,艰涩难懂。《尚书》后被儒家奉为经典。3.《战国策》

部战国时期史料汇编,其作者并非一人。西

汉后期刘向整理得文三十三篇,按国别分为

十二国策,定其名为《战国策》。记载了自

战国初年至秦灭六国前二百四十年间的部

分历史。书中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谋臣策

士的言行,映现着当时政治,外交上重大事

件和纷纭复杂的历史。其思想内容主要是重

士尚利,重权借。此书在文学上有较高成就:

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说理,刻画了许多性格

鲜明的人物形象,叙事说理气势奔放、语言

流畅,对后世散文、辞赋的发展产生过重大

影响。前人称其为?辨丽横肆,亦文辞之最。?

4.诸子散文

战国诸子百家的散文。战国时期,由于周天

子权威不复存在,多个政治中心并存使得不

同学说得以自由发展。于是,出现了儒家、

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

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学派,形成了诸

子百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大胆发表各自

的观点,个性鲜明,针贬时弊,推动了各国

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代表作品有儒家的《论

语》、《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

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以及纵横家的《战国策》等。其中以《庄子》

的文学性最高。而《荀子》《韩非子》在体

式和技巧上则达到了成熟。诸子散文的整个

发展过程是由语录体,如《论语》逐渐演变

为像《韩非子》一类的论说文。由集体记录

发展为个人记录,体式与手法都日益完善。

5.百家争鸣

春秋末期,由于士的阶层的兴起,这些人致

力于各种理论学说的创造,产生了具有不同

思想、学术倾向的诸子百家,由于战国时期,

宽松的文化环境,使得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

说,大胆发表各自的观点,形成了百家争鸣。

其代表人物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

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6.浩然之气

孟子提出的道德修养主张?吾养吾浩然之

气?。所谓浩然之气,通过?义?的积累而

成,?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

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

5.逍遥游

《庄子》里的第一篇文章,?逍遥游?指不

借任何外力,也不受任何外力束缚的遨游。

是庄子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是?乘天地

之正,御六气之辨,无所待而游于无穷?的

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认为人在世间生活,

受到社会的各种束缚,自身的限制等诸多因

素,为了实现人生自由,就必须使自己从世

俗的价值标准、外在功利和一己小我的束缚

中解放出来。在精神上和宇宙和谐交融,达

到天地共生,万物和一的境界。逍遥游是心

灵的遨游,但并非随心所欲的主观冥想,是

独具特色的体道方式。后世也把它作为人生

的一种境界。

6.楚辞

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在楚地民歌的基础

上创作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

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定名为《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部诗

歌总集的名称。楚辞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品,诗歌多用?兮?字咏叹。

7.九歌

本是古代的一首乐歌名,据《山海经》记载,

是夏启从天上偷来的。屈原的《九歌》是他

在流放江南时创作,沿用了古《九歌》的名

称,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造

而成的祭歌。包括《东太皇一》、《云中君》、

《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

《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等十一篇作品。诗歌形式上,保持着原始歌、

舞、乐三者合一的痕迹。内容充满了浓厚的

巫文化色彩和原始的、大胆开放的爱情因

素。借助于人于神或神与神的爱情故事展开

抒情,间接表现了屈原的理想和要求。

8.散体大赋

汉代辞赋的一种形式。这类作品从战国时期

纵横学说发展而来,其文风与先秦诸子有很

大联系。大多数是空有讽刺之名,而似贬实

褒、似讽实劝的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

不仅在形式上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而

且都是假设三、两人,让他们互相攻驳辨难,

最后让代表天子立场的一方获胜。其代表作

品有:

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

林赋》,扬雄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

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

9.互见法

《史记》中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为了不伤

害人物的统一性,而同时又能忠实于史实,

司马迁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

别的篇章中,使得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更加

鲜明。这就是所谓的?互见法?。(05年已

考)

10.《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最早见于《昭

明文选》,南朝萧统编这部书时,将东汉末

年一些无名氏作家的作品十九首选编在一

起,称为《古诗十九首》。这些诗篇反映了

当时下层文人彷徨失意、感时伤世的苦闷,

充斥着一股忧郁感伤的情调。《古诗十九首》

艺术成就很高,叙事、写景、抒情达到水乳

交融的境地,标志着古代诗歌发展的新阶

段。(01年已考)

楚歌体

楚歌是中国古代流行于楚地的一种民

歌,一般句式长短不齐,中间、句尾带?兮?

字,用于歌唱,比较悲凉。战国后期,屈原

在?楚歌?基础上,创作出?楚辞?这一文

体。西汉项羽、刘邦等人亦用楚歌进行创作,

创作出《垓下歌》、《大风歌》等作品,刘彻

也有《秋风辞》、《瓠子歌》。东汉用?楚歌?

创作的文人有张衡的《四愁诗》和梁鸿的《五

噫歌》。

11.建安风骨

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建安?是汉献帝的

年号。建安时期,正处于汉魏易代之际,这

一时期文学的主要代表有?三曹??七子?

和女诗人蔡琰。他们掀起了文人五言诗的创

造高潮。其作品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宋诗 一、名词解释 1、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2、苏梅:苏舜钦在诗歌上创作上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 3、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4、苏黄:在宋代,黄庭坚被认为是与苏轼并驾齐驱的诗人,称之为“苏黄”。 5、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

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6、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9、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历年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 C ) A.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造人 C.后羿射日 D.黄帝战蚩尤 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A ) A.《鄌风·相鼠》 B.《小雅·北山》 C.《大雅·荡》 D.《王风·黍离》 3.先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A ) A.《尚书》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 4.先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B )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5.先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A )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非子》 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B ) A.《诗经》 B.楚辞 C.汉乐府 D.《古诗十九首》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C ) A.史传散文 B.纵横家书 C.杂家著作 D.志人小说 8.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C ) A.句句为韵 B.二句为韵 C.三句为韵 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D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 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 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D )

A.“崇谶纬” B.“陵霄汉” C.“正是非” D.“疾虚妄” 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C ) A.本纪 B.书 C.传 D.表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B ) A.《东都赋》 B.《蜀都赋》 C.《二京赋》 D.《三都赋》 13.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B ) A.应亨 B.蔡邕 C.夏侯宽 D.郭茂倩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C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B ) A.操《短歌行》 B.丕《燕歌行》 C.植《野田黄雀行》 D.琳《饮马长城窟行》 16.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是( C ) A.操 B.丕 C.植 D.蔡琰 17.“悼亡”一词专指为“悼妻”,始自( A ) A.岳 B.陆机 C.左思 D.琨 18.占据东晋诗坛主流地位的是( C ) A.游仙诗 B.乐府诗 C.玄言诗 D.山水诗 19.渊明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来源于( B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玄学思想 20.灵运的诗歌属于( C ) A.正始诗歌 B.太康诗歌 C.元嘉诗歌 D.诗歌 21.成为后世笔记小说发展基础的是( B )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神话故事 D.佛经故事 22.《搜神记》作者干宝的籍贯是( C ) A.城(今太康) B.东海(今郯城)

自考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王禹偁:考点 1.白体:白体是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李昉、 徐铉、王禹偁;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 2.简述王禹偁的诗歌创作成就:(1)促进宋初诗风变革。 (2)早年学习白居易的诗歌,侧重学习白居易的闲适 唱和诗。(3)贬官商周以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 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4)兼擅各体,五、七言古诗有 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 的格调。 3.在宋代顾问运动中,柳开是先驱者。(柳开、穆修等人的 倡导复古和坚持写古文,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开了头)4.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 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 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5.宋初诗派: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学白居易,诗风

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李昉、徐铉、王禹偁。 6.柳开:河北大名县,《河东先生集》。自觉地以恢复韩愈、 柳宗元古文的传统为己任。(1)反对五代浮艳文风(2)主张文道合一。(3)鼓吹复古(4)倡导质朴文风 黄庭坚:考点 1.黄庭坚的词无论豪放、旷达还是婉丽之作,都带有他的个性色彩,即:兀傲俊洁。(都带有的个性色彩) 2.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诗为‘山谷诗体’,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列为‘山谷体’。 3.诗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求生避熟,求雅脱俗)其艺术特点有三: (1)喜欢用拗句。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的体制。(2)‘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3)风格生新瘦硬,兼有自然晓畅的一面。好奇尚硬,造语洗尽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同时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自考古代文学史二讲义

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 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 刘开、穆修: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宋初“三体诗”: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 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的贡献 1.王禹偁在诗、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1)在诗的方面,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2)在文的方面,他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但他尤其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习气,始为古雅简淡之作。 2.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第二节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 《西昆酬唱集》★ 杨亿等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共收诗人17位,其中杨亿、钱惟演、刘钧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杨艺生平:宋初著名文臣。作诗宗主李商隐、讲究辞采、风格典丽。以表现才学和功力,但亦不乏清峭感怆的讽刺之作。 西昆体: 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西昆的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体讲究修辞,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论述简答题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 1.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简答题 1、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答:(1)屈原是第一次有意识地把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段集中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在创作中驰骋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使作品充满着激荡人心的浪漫色彩。 a.作者在长期政治上斗争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态度加以升华,运用想象进行高度的集中概括和大胆的艺术夸张。 b.善于把神话传说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运用神话素材抒情写志,扩大了诗歌的境界,使他的诗歌别具风格。 (2)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楚辞》中的比兴比起《诗经》有重大发展。《楚辞》中的比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奇特性为诗人驰骋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的作品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把相思的愁苦和秋风,落叶联系起来,更加突出了湘君的悲哀与孤寂。 (3)在描写人物、状摹物态方面,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招魂》中诗人对楚宫美人群像的刻画尤其精彩。 (4)在文学形式和诗歌语言的运用上,也极富开创性。 2、汉赋的形式特点: 答:以司马相如的作品为例, (1)结构宏伟,富丽堂皇。讲究场面的开阔,层次的分明,有空间的转移,时间的流动,多种场面、生活、气氛构成了一种极其广阔复杂而又极其统一和谐

的艺术画面。如他的《子虚赋》《上林赋》中写天子的宛囿的广大富饶,天子诸侯打猎的盛况和壮观及种种排场,场面非常开阔,层次也很分明,给人一种富丽堂皇之感。 (2)讲究绘声绘形,有声有色。声音、色彩的种类极多,变化极大,穷形极相,动魄惊心,就其总的气氛来说,又是极其富丽,极其热烈而又庄严的。 (3)它极大程度上利用了是国方块字在形构造上的突出特点,字形排列上给阅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一排列就是几十个山字头,几十个水字边,几十个草字头等等,给人一种迎面扑来的气势感。 3、简述散体大赋的发展过程: 答: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也就是说,赋的作品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演说发展起来的。其文风与先秦诸子很有关系。从武帝开始到东汉中期,是散体大赋的发展期和成熟期。东汉顺帝以后,随着汉帝国政治经济的衰落和儒家思想统治的崩溃,散体大赋走向衰息。这类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代表作品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4、简述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过程: 答:文人五言诗是从民间五言诗发展而来的,主要是文人学习乐府民歌中的五言诗创造的新形式。五言诗出现的时间是东汉初年,五言诗所包含的词和音节比四言句式多,在艺术表现上更灵活和方便,所以大量出现五言诗。东汉时代的

2018年10月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苏舜钦的诗歌风格是 A.豪犷雄放 B.平淡瘦劲 C.生新瘦硬 D.沉博绝丽 2.王安石议论文的特点是 A.平易流畅,委曲婉转 B.结构严谨,析理透辟 C.雍容典雅 D. 纵横博辩 3.苏轼词的主要风格特征是 A.清丽典雅 B.思深辞丽 C.豪放旷达 D.清空婉约 4.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后山体 C.简斋体 D.诚斋体 5.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是 A. 清丽淡雅 B.沉郁哀痛 C.清空骚雅 D.浓艳密丽 6.朱熹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以诗言事 B.以诗喻理 C.诗风豪放 D. 诗风典丽 7.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A.白朴 B.乔吉 C.康进之 D.纪君祥 8.高明《琵琶记》的创作主旨是 A. 宣扬忠孝伦理观念 B.揭示官吏贪赃枉法

C. 提倡神仙道化思想 D.抒写离别相思之苦 9.元代讲史话本的艺术特点是 A. 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B.悲喜连缀而贯通一体 C. 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淋漓酣畅而声韵兼美 10. 赵孟颊《钱塘怀古》诗最具特色的是 A. 极富唐诗的意境与韵味 B.同于宋诗的警策与深致 C. 表现一种离黍麦秀之感 D.以见解超人的议论取胜 11.元代后期诗文创作的两大中心是 A. 江西和婺州 B.婺州和吴中 C. 大都和平阳 D.平阳和泽州 12. 除了《三国演义》以外,罗贯中还作有杂剧传世,名曰 A.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B.《黑旋风仗义疏财》 C. 《赵太租龙虎风云会》 D.《雌木兰替父从军》 13. 南戏觌范化和广泛流行后,“传奇”指称的是 A. 杂剧 B.明清中长篇小说 C. 散曲 D.明清中长篇戏剧 14. 汤显祖的传奇作品中,取材于唐人蒋防《霍小玉传》的是 A.《紫箫记》 B.《邯郸记》 C.《南柯记》 D.《牡丹亭》 15.“台阁体”散文的风格特点是 A. 醇深典正,浑穆雍容 B.雍容和雅,平易畅达 C. 平易自然,纡徐和缓 D.简练明快,笔力雄健 16. 下列作家中,长于记述家庭琐事而极富人情味的是 A.袁宏道 B. 李贽 C. 归有光 D.张岱 17. 明代前期散曲作家中,朱有燉影响最大,其散曲集曰 A. 《诚斋乐府》 B.《沜东乐府》 C. 《秋碧乐府》 D.《碧山乐府》 18.遗民诗人屈大均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闲适 B.雄直 C.绮丽D.险怪 19.以下诗句中,由赵翼创作的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B.“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C.“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D.“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20.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其最重要的创作成就是 A.诗歌 B.古文 C.小说 D.戏曲 21.下列作家中,既是阳湖派古文的代表人物,又是常州词派开创者的是 A. 张惠言 B.恽敬 C.侯方域 D.汪中 22.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宋四家”指 A.晏殊、晏几道、柳永、欧阳修 B.周邦彦、李清照、朱敦儒、张孝祥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论述简答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1.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赋、比、兴的艺术手段。 ①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编先秦文学(考试比重25%)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第一节上古歌谣 《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尚书尧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原始歌舞是初民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周易》的筮辞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 原始歌舞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蜡词》是冬令蜡祭时的祝词。 神话:关于神的故事。 基本特征:想象或幻想。远古人类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说明。反映远古人类解释征服自然的愿望。 神话是人类没有能力符合实际的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的产物。 神话及传说的区别: 神话产生比传说早,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神话具有明显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有人间的行为准则。 神话的产生:劳动起源说、宗教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神话伴随初民的劳动生活产生。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万物有灵的观念。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 我国神话:女娲、羿、鲧、禹、黄帝 我国神话的特征: 1.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其中的英雄人物斗志激扬、能力神异,有英雄气概。对人生积极 进取、昂扬向上。 3.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力丰富。 4.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形象、想象的特征也影响后世文学并成为后世文学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 《诗经》: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后尊为 “经”。 2.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3.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诗经》的收集和编定:采诗、献诗、孔子删诗 汉代学者的“采诗”说法: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

20XX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复习笔记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第一节上古歌谣 识记: ①《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②《弹歌》、伊耆氏《蜡辞》和《周易·贲卦》六四爻辞。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 《周易·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筮辞) 理解: ①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②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神话传说 1.神话及其产生 识记:神话的性质。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 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的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宗教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宗教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内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初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漫长时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关系,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神话的产生与原始宗教有极大联系。 简单运用: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1.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在实际的存在形态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2.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必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一、名词解释 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他的词论主张和词作受到许多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其影响波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其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7.桐城派: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其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务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散文理论。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鼐使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并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 8.阳湖派: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他们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人,故被称为“阳湖派”。 9.宋诗派:道光、咸丰之际,诗歌在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诗体、作诗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方向是“宗宋”或“学宋”。故民国后论者以宋诗派或宋诗运动称之。所谓“宋”与“宋诗”,概指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学宋”大体上是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的开拓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 10.汉魏六朝诗派:清道光咸丰时期,湘人王闿运别树一帜推尊汉魏六朝诗歌,史称汉魏六朝诗派,亦称湘湖诗派。王闿运论诗自尊八代,明言复古,其所作,亦刻意模仿,各种拟作层出不穷。但后世论者一致指认其诗墨守古法。这表明拟古之倡在时代巨变中已无出路,故随着此派另外两位作者邓辅纶、高心夔的下世,湘湖诗派亦告式微。 11.湘乡派:桐城派中兴之主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由于曾对桐城派的承续和改造,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变迁和文风转换对散文的需求,又为桐城派所讲求的身心义理之学培土固基。曾的散文学识宏通,持论坚劲,入情切理,骈散杂厕,声采炳焕,为其弟子服膺,故形成并兴盛于同治年间的曾氏及其门生弟子被人称为湘乡派。 12.常州词派: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及周济等崛起于词坛。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比兴寄托。为了矫正阳羡派的粗犷和浙西派的轻弱,他提倡“以国风、离骚之情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要求词要通过比兴手法达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并要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时相当流行,张琦、周济、董士锡、周之琦等积极追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13.茶陵诗派: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若骛,形成了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诗风仍属台阁体余波,但李不满于台阁体的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纤弱文风,主张以杜甫的诗风来加以匡正,并且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具有脱离台阁体公式形式的意义,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14.公安派: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在内的文学派别,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创新,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5.竟陵派:由于仿效公安派的诗歌日益显露出“陋”、“俚”的弊病,所以有竟陵派出来加以匡救。竟陵派因其首领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而得名。他们继承了公安派关于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他们认为“性灵”不来自诗人的胸臆,而来自古人的篇什,所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一种孤僻的情怀。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末流的浅易风格,力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不惜用怪字,押险韵,有意破坏语言的自然之美。使其作品佶屈聱牙,刁钻古怪,走向了极端。 16.清雅词派:指南宋中后期词坛崛起的一个词派。此词派的开山大师是姜夔。他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在词的格调、意境方面有新的开拓,格调高雅,词境疏朗开阔,以其“清空”、“骚雅”的风格特色,成为南宋雅词的典范。此后,自吴文英、史达祖至王沂孙、张炎、周密等均沿此路作词。在遣辞和音律上益求清丽工整,重咏物,多用典,追求人工之巧,使词由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他们的作词途径和特色虽各有不同,但追清趋雅却是共同的。17.苏辛词派:北宋词中的豪放词派。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诩,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补襟怀磊落,慷慨淋漓,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加之与当时渴望恢复的国势民情相推移磨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幹、颖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18.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忆、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1.《诗经》 1.《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社会状况。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 2.?六义? 2.?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3.《春秋》 3.《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4.?春秋三传? 4.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5.《论语》 5.中国古代?四书?之一,是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弟子及门人编订而成的,是专门记录孔子与时人言行的一部书,为语录体著作。全书凡20篇,为我们今天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6.楚辞 6.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所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到了汉代,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订成一部书,也称楚辞。楚辞的代表作品是屈原的《离骚》。 7.散体大赋 7.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 8.抒情小赋 8.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短小、铺叙摹绘的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极大增加的赋作,如张衡《归田 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 等,这类作品一般称为?抒情小赋?,是汉 赋发展的新趋向。 9.汉乐府 9.汉代一种音乐机构的名称。它的主要职 责是收集民歌、制曲、演唱等。到了魏晋南 北朝时期,人们把汉乐府机关所保存的诗歌 也称"乐府?,所以乐府就成了一种带有音乐 性的诗体的名称。 10.《史记》 10.作者是西汉人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以记人为中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 下至汉武帝,记录了中国古代三千多年的历 史。全书共130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 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评之日: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出现不 仅开创了中国正史的写史体例,同时对后代 传记文学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11.《古诗十九首》 1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人萧统的《文 选》之中,这十九首古诗都是汉末文人作品, 非一人一时所作,它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 的最高成就。钟嵘评之曰: ?一字千金?。刘勰《文心雕龙》评之为?五 言之冠冕?。 13.建安风骨 13.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出现了?三曹?、 ?七子?、一蔡等著名作家,他们的创作多 反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与个人的理想抱 负,形成了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艺术风格, 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14.新体诗 14.南朝齐、梁年间,以理论为指导,讲求 声律的新体诗。因形成于永明年间,故又称 ?永明体?。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谢眺等人。 它的出现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 和创作的基础。 15.骈文 15.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 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 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 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 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16.志怪小说 16.魏晋南北朝时代小说的一种类型,专记 幽冥怪异、神灵报应、人间奇异,深受佛教 故事、巫士和方士影响。代表作品是干宝的 《搜神记》。 17.游仙诗 17.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而以" 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游 仙诗内容向有两种不同倾向: 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 俗之言。 18.玄言诗 18.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 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 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19.吴歌 19.吴歌主要产生于当时首都建业(今江苏 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是南朝的经济政治 文化中心。?吴声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 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 自永嘉以后,下及梁陈,成都建业,吴声歌 曲起于此。?(《晋书?乐志》) 20.西曲 20.西曲采自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政治经 济军事重镇荆郢樊邓(今湖北江陵、襄樊、 河南邓县)一带。?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 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依其方俗 而谓之西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 今乐录》) 21.宫体诗 21.出现在齐梁之际、盛行于梁陈时代的一 种诗歌。在形式上讲求声律、对偶、辞采, 风格轻艳丽靡;在内容上,以写闺阁情怀和 描写女性为主。 22.初唐四杰 22.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 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 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 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 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 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23.上宫体 23.唐初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其特色为 ?绮错婉媚?。上官仪还总结了前人对诗歌 创作的艺术经验,提出了?六对?、?八对? 之说,从而芊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上官体 在唐诗发展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4.王孟 24.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二人都 善用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诗歌艺术风格也 相似。 25.高岑 25.唐代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二人都长 于写边塞诗,风格相似。 26.新乐府运动 26.中唐以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以白居 易、元稹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有感于藩镇 割据、政治腐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要 求改革政治,用诗歌宣传自己的主张。大量 创作?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以反映民 瘼,讽谕时事,于是新乐府运动应运而生。 最早创作新乐府诗的是李绅。他曾作《新题 乐府》二十篇。元稹见后,和作十二篇,即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白居易在元 稹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日《新乐府》。 较早创作新乐府诗的诗人有张籍、王建,后 人称之为?张王乐府?。 27.唐传奇 27.唐代文言小说的名称。这种小说的内容、 情节往往离奇曲折,故称之为传奇。最早把 这种文言小说称之为?传奇?的是唐末裴硎, 他把自己的传奇作品集命名为《传奇》。后 来就把这种用文言文写成的小说称为?传 奇?。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识创作小说的开始。 它虽是在六朝志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标 志着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阶 段。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 A.讲究气骨 B.讲究修辞 C.讲求妙语 D.讲求兴趣 2.“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 A.古诗 B.绝句 C.律诗 D.歌行 3.苏轼词的特点是 A.以文为词 B.以赋为词 C.以诗为词 D.以论为词 4.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 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 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C.“清空”、“骚雅” D.“如七宝楼台” 5.陆游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 A.雕饰藻绘 B.清薪拔俗 C.豪放悲壮 D.清淡秀逸 6。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易安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7.金代著名文士蔡珪等被称为 A.“中兴四家” B.“国朝文派” C.“吴中四杰” D.“一代词臣” 8.元代石君宝的著名杂剧是 A.《李逵负荆》 B.《柳毅传书》 C.《赵氏孤儿》 D.《秋胡戏妻》 9.元代讲史话本的创作特点是 A.取材世俗而富于夸张 B.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C.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虚构史实而带有悬念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3.“白体” 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5.《西昆酬唱集》 6.杨亿的生平 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8.西昆体 9.晚唐体 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 11.林逋诗歌的特点 12.晏殊的生平 13.《珠玉词》 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5.欧阳修的生平 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 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 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22.梅尧臣的生平 23.苏舜钦的生平 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27.王安石的生平 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对词境的开拓 29.王令诗歌的特点 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 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33.“三苏” 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 35.苏洵散文的特点 36.苏辙散文的特点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37.苏轼的生平 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 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41.“东坡体” 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 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 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 的贡献 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 49.苏词的创作风格 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51.黄庭坚的生平 52.“山谷体” 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 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 特色 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57.“后山体” 58.“简斋体” 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 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 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 代表词人 65.柳永的生平 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 开拓 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 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 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70.秦观的生平 71.晏几道的生平 72.贺铸的生平 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 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 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 76.周邦彦的生平 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 79.“易安体” 80.“樵歌体” 81.李清照的生平 82.朱敦儒的生平 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 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 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87.辛弃疾的生平 88.“稼轩体” 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 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91.张元幹的生平 92.张孝祥的生平 93.陈亮的生平 94.张元幹词的特点 95.张孝祥词的特点 96.陈亮词的特点 97.刘过词的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98.“中兴四大诗人” 99.陆游的生平 100.陆游散文的特点 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 的主要特点 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 103.陆游词作的特色 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 格 105.“诚斋体” 106.杨万里的生平 107.范成大的生平 108.杨万里的“活法”诗 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11.朱熹的生平 112.朱熹诗歌的特点 113.朱熹散文的特点 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 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 116.南宋“小品文”概况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