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浙大经济学考研试题汇总

最新浙大经济学考研试题汇总

最新浙大经济学考研试题汇总
最新浙大经济学考研试题汇总

2008年浙大经济学考

研试题

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

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概念题

1. 一般均衡

2. 买方垄断势力

3. 价格粘性

4. 自然失业率

二、简答题

1. 消费行为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2.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边际产出递减的规模报酬递增有没有可能存在?举例说明。

3. 短期总供给曲线到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动态调整过程。

4. 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

1. 比较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2. 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理论解释我国居民的储蓄和消费。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概念题

1. 虚拟资本

2. 相对剩余价值

3. 国际垄断利润

二、简答题

1.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矛盾。

2. 我国信用制度的主要形式和性质。

三、论述题

试述大企业和竞争之间的关系。

浙江大学1998 西方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乘数2?萨伊定律3?摩擦失业 4?边际转换率5?外在经济6?消费者剩余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在市场经济的国民收入她集中,如按产品流动法分,一般有哪些项目?

2?请导出费雪(I.Fsiher)的效应方程,费雪通过该方程的出什么结论?依据是什么?

3?产商决定销售价格是否应该考虑需求价格弹性因素?为什么?

4?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施工怎样说明生产者主权与消费者主权的?

三?论述题(每题18分)

1?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2?试述“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

浙江大学1999西方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 支持价格

2. 一般均衡

3. 边际转换率

4. 加速系数

5. "挤出效应"

6. 准货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 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2. 欲望与效用的关系如何?关于欲望有什么样的规律?

3. 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用图表示?

4. 什么是"需求管理"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政策?

三?论述题(每题18分)

1.试述西方经济学,解释滞胀问题的"市场操纵论"?

2. 试述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债哲学"极其运用?

浙江大学2002西方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5分*6=30分)

1?纯经济租金2?互补品3?企业集中率4?市场不灵5?开放经济乘数6?周期性预算

二?简答题:(10分*4=40分)

1?画图说明政府税收对产品均衡价格的影响? 2?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内的停业条件?

3?画图说明政府购买如何影响国民收水平? 4?简述货币政策的三大基本手段?

三?论述题:(15分*2=30分)

1?试述工资决定的基本理论?2?试述凯恩斯革命?

浙江大学1998政治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 一般等价物2, 内涵扩大再生产3, 虚拟资本4, 产业资本国际化5, 商品比价体系

6, 消费者权益7, 企业的预算约束8, 经济发展

二、简答题(每题 7分)

1,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2, 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4, 完善的市场体系的特点

5, 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因数 6, 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目标

三、论述题

1, 论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14分)

2, 论述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形式及其作用;并请你谈谈,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混合所有制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0分)

浙江大学1999 政治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 价值形式

2. 超额剩余价值

3. 相对过剩人口

4. 级差地租

5. 国际价值

6. 所有制结构

7. 市场体系

8.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二?简答(每小题7分)

1. 保持产业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条件?

2. 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3. 二战后产业资本大规模国际化的原因?

4. 决定个人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

5. 企业自我激励机能强弱的决定因素?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模式?

三?论述题(每小题17分)

1. 阐述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谈谈该原理的现实意义?

2. 阐述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浙江大学1999国际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 贸易条件

2. 幼稚产业理论

3. 国际投资

4. 跨国银行

5. 国际收支

6. 单一价格定律二?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7. 一国征收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 8. 简述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作用?

9. 简述一国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对一国汇率和产出的影响?

三?论述题:(第1小题19分,第2?3小题每题18分,共55分)

10. 试析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1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引进外资的重要意?

12. 什么是固定汇率制?什么是浮动汇率制?分析比较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利弊?

参考答案:

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

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概念题

1. 一般均衡

答: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根据一般均衡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而且还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2. 买方垄断势力

答:买方垄断势力是一种商品(或劳务)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买者的市场结构。在这种类型的市场上,任何一个买主的购买活动都会对其他买主或市场价格发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商品买主高度集中,从而容易形成各买主之间的相互依赖。在买方寡头垄断市场上,买主之间如果达成默契或勾结,可能迫使卖方降低价格从而蒙受损失。在买主数目很少甚至只有一个的时候,不需要串通或勾结就具有相当大的讨价还价力量;他能够利用这种垄断力量来压低价格。一般来说,买主寡头数目越少,他们之间就越容易串通和勾结。此外,影响串通或勾结活动的重要因素还有:串通或勾结活动所需要的费用、买主利益的一致性以及供给和需求条件的稳定性等等。买方寡头垄断市场上可能存在无数的小型卖方厂商,这是典型的买方寡头市场;也可能存在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卖主,这种情况也称为双边垄断市场,这种情况一般主要出现于某些制造业产品市场,如钢板、铁轨和原铜市场。市场中拥有少数买方寡头厂商进行集中收购,而无数小卖主进行产品出售的情况,可能出现于一些农产品和矿产品,如烟叶、牛奶和原油等市场内。

3. 价格粘性

答: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名义价格粘性指名义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化。实际价格粘性是指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比有粘性。价格粘性存在的理由在于:①市场的不完全;②工资的粘性;③菜单成本,即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解释原因等等措施都会带来费用和成本,类似于饭馆改变价格重新制作菜单一样,如果价格变化很多,成本会增加,顾客可能也不满意;④价格分批变动的性质。粘性价格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设前提。新凯恩斯主义运用价格粘性理论说明了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后(例如导致经济衰退),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用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

4. 自然失业率

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

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这种失业率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二、简答题

1. 消费行为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答:根据消费者偏好某一个商品组合,而不喜欢另一种商品组合,以及消费者对其所消费的商品组合间的关系的安排,西方经济学者提出了三个基本的假设。这些假设被称为消费者行为公理(axiom of consumer behavior)。

(1)完备性(completeness)或顺序性(ordering)。消费者总是有能力将多种商品的组合,按照其偏好大小而顺序排列和比较。

在这一公理的假设下,消费者对任何两组物品A与B,必须有能力辨别其偏好A优于B,或B优于A,或两者偏好相同,且此三者中只有一种状况能成立。

(2)传递性(transitivity)。假如某消费者面临A、B和C三个商品组合,消费者在商品组合A和B之间更偏好A,在B和C之间更偏好B,则该消费者在A和C之间就更偏好A。

在这一公理的假设下,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例如,某甲偏好西瓜优于香蕉,且偏好香蕉优于橘子,则我们判断某甲偏好西瓜优于橘子。但是世界上并不是任何一件事皆具有传递性的。例如,甲喜欢乙,而乙喜欢丙,则不能断定甲喜欢丙;还有下棋也一样,如果甲赢乙,且乙赢丙,则不能说甲一定赢丙。

(3)非饱和性(non satiation)。在非饱和状态时,消费者对愈多的物品偏好越大;即消费数量越多,所获满足越大。

在这一公理的假设条件下,若消费者达到饱和状态或超饱和状态(厌恶)时,消费者不愿再消费,否则他一定不是有理性的人。一般所设定的假定是未达饱和状态前所做的分析。

以上三个公理性假设构成了现代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他们并没有阐明消费者偏好本身,但的确使得这些偏好具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

2.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边际产出递减的规模报酬递增有没有可能存在?举例说明。

3. 短期总供给曲线到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动态调整过程。

答:(1)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的解释,供给曲线在短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在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曲线。

(2)在工资具有刚性或粘性的情况下,从不同的P可得到不同的N,根据这些不同的N便可在(b)图中得到不同的y,从而可在(c)图中找到不同的点(如E0、D′、F′等),用一条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图22—3(c)图中的曲线AS1,这便是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在具有名义工资粘性的劳动市场上,随着经济中价格水平的变化,经济中的就业量就会发生变化,从而经济中的总产量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得出了描述总产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总供给曲线。

(3)若货币工资降低(即(a)图中的W*线下移),则在同一价格水平下,由于劳动需求量将提高,从而总产出将相应增加。这意味着,若货币工资下降,则短期总供给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在长期中,由于W会逐渐调整到使等于,所以等于实际的P。这就是说,劳动者可以按照实际的P来决定W的大小,因而能使N d和N s相交于充分就业(或自然率)之点。因此,新凯恩斯主义认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是图22—3(c)图中的相当于y*的垂直线AS L。

4. 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答:根据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这两个理论基础,货币主义者得出以下四个基本观点:

(1)货币供给量对名义国民收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是新货币数量论。根据新货币数量论可以推出如下公式:

PY V

M 1= 式中,PY 为名义国民收入;M 为货币供给量。

弗里德曼对于公式中的V 的理解是:V 在短期中仅仅可以做轻微的波动而在长期中又是不变的数量。根据该公式,显然M 的变动是影响PY 的决定性因素。

(2)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等,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根据自然率假说,就业量(从而实际国民收入)是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非货币因素所决定的量,所以公式PY V

M 1=中的Y 与M 无关。按照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论,V 又是一个常数。因此,M 所能影响的只能是P 以及由货币所表示的变量。

(3)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根据新货币数量论,V 在短期中可以具有轻微变动;而自然率假说则宣称,货币政策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可以增加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这两个理论基础都支持货币在短期中影响实际变量的说法。

(4)资本主义的私营部分所固有的特点是这一部分运行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弗里德曼作为现代货币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是稳定的,市场机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因此,他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认为国家干预破坏了市场经济机制的稳定运行。

三、论述题

1. 比较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答:(1)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防、警务之类。这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以某种形式来提供,这是由其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的。非排他性指一产品为某人消费的同时,无法排斥别人也来消费这一物品。这和一件衣服,一磅面包之类私人物品不同。对于私人物品来说,购买者支付了价格就取得了该物品的所有权,就可轻易排斥别人来消费这一物品,而像国防之类的公共物品则不同,该国每一居民不管是否纳税,都享受到了国防保护。非竞争性指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量,如多一位消费者打开电视机不会给电视台带来任何增加的成本,这也和私人物品不同。一件衣服具有给你穿了就不能同时给他穿的特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