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汤剂歌诀

汤剂歌诀

汤剂歌诀
汤剂歌诀

001.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002.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和营卫啜粥温覆汗易酿003.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姜葱

阴虚气若人禁用加减临时在变通004.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暑表饮停胸细心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005.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006.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007.伤寒麻杏石甘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008.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009.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瘟疫伤寒并痢疾扶正祛邪有奇功010.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含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无汗法当谙011.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012.参苏饮中陈皮草枳壳前胡夏姜枣葛根木香桔梗茯气虚感寒宣肺好013.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014.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苑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015.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身热咽干咳痰少辛凉甘润燥能医016.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化痰理肺病自痊017.平胃苍朴陈皮草燥湿运脾加姜枣加入小柴治湿疟夏藿瘴疫不换金018.清金化痰黄芩栀桔梗麦冬桑贝知瓜蒌橘红茯苓草痰火犯肺咳嗽止019.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泻肺清热平咳喘又可和中与健脾020.沙参麦冬饮豆桑玉竹甘花共合方秋燥耗伤肺胃液苔光干咳此堪尝021.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风寒痰热喘哮尝022.平喘胡桃苏橘红党参半夏坎脐冬沉香五味磁虫草肺肾双疗固本雄023.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024.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生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025.黄连汤内用干姜半夏人参甘草藏更用桂枝兼大枣寒热平调呕痛忘026.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确027.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温润通便法堪宗028.黄龙汤用朴硝黄参归甘桔枳枣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029.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030.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031.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邪成郁逆敛阴邪热平剂扶032.逍遥散中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又健脾肝郁血虚脾气弱033.半夏泻心黄连芩甘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034.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035.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036.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夜甚神不宁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037.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堪治或益柴芩总伐肝038.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使

若云三黄石膏汤再加麻黄及淡豉此为伤寒温毒盛

三焦表里相兼治栀子金花加大黄润肠泻热真堪倚039.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热中焦燥实服之消040.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041.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042.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干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043.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除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泻痢痛在脐044.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见功045.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及牙宣046.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胃火阴虚相因病牙痛齿衄宜煎尝047.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清热燥湿调气血下利腹痛自安康048.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坚阴止痢功效奇049.青蒿鳖甲知地丹阴分伏热此方攀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050.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051.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052.清络饮用荷叶边竹丝银扁翠衣添鲜用辛凉轻清剂暑伤肺络服之安053.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054.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055.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056.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草木通施血虚寒厥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057.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营卫俱虚风气袭血痹服之功效良058.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059.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060.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061.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除祛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062.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063.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064.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益气固表止汗行065.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八珍合入四君子气血双疗功独崇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补方雄十全除却芪地草加粟煎之名胃风066.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却便血崩漏总能医067.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068.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火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069.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掺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

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研肺肾两调金水生

麦冬加入长寿丸再入磁柴可潜阳耳鸣耳聋俱可安070.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071.固冲汤中芪术龙牡蛎海蛸五倍同茜草山萸棕炭芍益气止血治血崩072.完带汤中二术陈车前甘草和人参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金073.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或以菖蒲更五味劳心思虑过耗真074.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内热安然入睡梦香甜075.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076.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胀皆能除077.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078.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当加半夏良079.苏子降气半夏归前胡桂朴草姜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080.旋复代赭用人参半夏姜甘大枣临重以镇逆咸软痞痞硬噫气力能禁081.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风寒痰热喘哮尝

082.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083.中满分消汤朴乌归萸麻夏荜升胡香姜草果参芪泽连柏苓青益智俱丸用芩连砂朴实夏陈知泽草姜俱二苓参术姜黄合丸热汤寒治各殊084.调营汤中莪芎桑归草延胡槟大黄葶芷赤芍苓官桂辛瞿腹皮陈枣姜085.木香顺气青陈橘枳壳乌药草香附苍朴砂仁桂心芎疏肝解郁气滞宜086.四磨亦治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实者枳壳易人参去参加入木香枳

五磨饮子白酒斟再加大黄六磨汤087.石韦散中榆白皮木通车前冬葵子瞿麦滑石赤苓草通淋排石饮最宜088.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089.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酒炮姜恶露不行少腹痛温养活血最见长090.咳血方中栀青黛柯子海粉瓜蒌仁姜汁蜜丸口噙化木火刑金咳血平091.黄土汤用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温阳健脾能摄血吐衄便崩服之康092.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正偏头痛悉能康

方内若加僵蚕菊菊花茶调用亦臧093.消风散内用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石知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094.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甘术风中经络可煎尝095.俞氏羚角钩藤汤桑叶菊花鲜地黄芍草茯苓贝竹茹凉肝增液定风方096.镇肝熄风芍天冬玄牡茵陈赭膝龙龟板麦芽甘草楝肝风内动有奇功097.天麻钩藤石决明栀芩杜仲与寄生夜藤茯神益母草头痛眩晕失眠宁098.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夸099.养阴清肺麦地黄玄参甘草贝丹襄薄荷共煎利咽膈阴虚白喉是妙方100.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此方珍101.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102.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岚瘴驱103.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104.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105.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茯苓桂枝温通助气化利便解表烦渴清106.猪苓汤内二苓全泽泻阿胶滑石添利水育阴又泻热溺秘心烦呕渴痊107.苓桂术甘是经方中阳不足痰饮猖悸眩咳逆胸胁满温阳化饮功效彰108.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草姜阳虚水饮停为患悸眩瞤惕保安康109.羌活胜湿羌独芎蔓甘藁本与防风湿邪在表头腰痛微微发汗有奇功110.独活寄生艽防风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风湿顽痹屈能伸111.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姜梅一并存燥湿化痰兼利气湿痰为患此方珍112.温胆汤中苓夏草枳术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舌苔腻此系胆虚痰热扰113.清气化痰杏瓜蒌茯苓枳芩胆星投陈夏姜汁糊丸服专治肺热咳痰稠114.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化痰熄风是效方115.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效堪夸116.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和牡丹等份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117.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及附子温中寓清在安蛔118.瓜蒂散中赤小豆豆豉汁调酸苦配逐邪涌吐功最捷胸脘痰食服之退119.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陈皮皂山甲贝母花粉及乳没赤芍归草酒煎佳120.阳和汤法治阴疽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桂姜炭麻黄白芥甘草从121.苇茎汤方出千金桃仁薏苡冬瓜仁瘀热结肺成痈毒清热排脓病自宁122.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泻热逐瘀自能康123.右归饮治命门衰附桂山萸杜仲施地草淮山枸杞子便溏阳痿服之宜

左归饮主真阴弱添苓除却杜附桂

124.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三拗只用麻甘杏表散风寒力最雄

标点符号用法口诀记忆

标点符号用法口诀记忆 一、标点口诀复习法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例: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想来指导;想,要*做来证明。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

什么是“六淫”致病及共同特点

什么是“六淫”致病及共同特点 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或 “六邪”。 六淫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 居住环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 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中暑、居住潮 湿易感湿邪等。 风邪 凡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点的外 邪即为风邪。 风邪的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轻扬、向上、向外、升散,风邪侵犯机体可致机体腠理疏泄开张,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从病位而言,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2、风性善行数变。风邪具有行无定处、病位游移的特点。善行,是指风邪致病病位游移不定,易导致四肢关节疼痛,即为“行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 3、风性主动。即风邪具有善动不居的特点。 4、风为百病之长。原因有二:其一,风邪最易兼他邪合而伤人。其二,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寒邪 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邪的致病特点:1、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邪凝滞。寒邪侵袭易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滞阻塞而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身体“得温则行,得寒则凝”。3、寒性收引。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湿邪 凡具有重着粘滞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邪的致病特点:1、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着。湿邪具有重着的特点,是指湿邪致病易使人体产生重着、沉重的特点。3、湿性粘滞。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症状上的粘滞,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其二,指病程的缠绵性。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易伤人体下部。 燥邪 凡具有干燥收敛、肃降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刘渡舟伤寒论方剂歌诀

此编歌括是老一生研究《伤寒论》之精华"他把《伤寒论》方用歌括形式,分门别类!综合归纳,融为一冶,启迪后学"为我们研究!学习!背诵《伤寒论》经典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80年代跟随老学习《伤寒论》时,亲耳聆听恩师教诲,深受其传,现将此编献与诸同道,若能对今天研《伤寒论》有一点帮助,使老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泽被后世,足矣"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根汤: 桂加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冠词用法口诀

冠词用法口诀 泛指用a/ an,单数可数;特指用the,不特不the。 释:1)泛指用a/ an,单数可数——泛指的单数可数名词前要用a/ an。 2)特指用the——如果是特指,那么无论是可数名词单数、复数或不可数名词前均要用the。 3)不特不the——不特指则不用the,包括泛指的可数名词单数前用a/ an,泛指的可数名词复数前不用冠词,泛指的不可数名词前也不用冠词三种情况。 定冠词:特指双熟悉,上文已提及,世上独一无二,序数最高级,某些专有名,习语及乐器。 (1)the用在“特指”谈话双方都知道的某个人或某些人或物前。如: Where is the teacher? 老师在哪里? (2)the用在上文已提到的人或事物前。如: I can see a cat. The cat is L ucy’s. 我能看见一只猫,那只猫是露茜的。 (3)the用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前。如: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4)the用在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前。如: Mike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 boys. 迈克是三个男孩中最高的一个。 (5)the用在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前。如:the great wall(长城),the people’s park(人民公园)等。 (6)the用在一些习惯用语中或乐器名词前。如:in the day(在白天),play the piano(弹钢琴)等。 不用冠词:代词限定名词前,专有名词不可数,复数名词表泛指,学科球类三餐饭,季节星期月份前,颜色语种和国名,称呼习语及头衔。 (1)名词前已有作定语用的this, that, these, those, my, your, his, her, our, their, some等限定词时,不用冠词。如:this eraser, her pencil-box, some boxes, those

七情致病特点

七情致病特点 七情致病其特点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直接伤及五脏:七情过激,或情志刺激过久,可直接伤及内脏,不同的情志变化,又可以伤及不同的脏腑,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2)影响脏腑气机,导致升降失常:七情内伤致病的第二个特点,是影响内脏的气机升降,使气机的升降协调关系逆乱。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等。但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情志的刺激,虽能影响各个脏腑,然首先影响的是心(即神明之心)的功能,然后方能分别影响其他各脏腑之功能。故《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另外,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调节情志,故肝失疏泄,气机紊乱,情志的抑郁或亢奋失于调节,则又是情志疾病发生之关键。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见气逆作喘,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素问?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能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素问?举痛论》:“悲则心系医学教育网原创急,肺布叶举,布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而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痠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至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六神无主,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亦会耗伤心神。《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医学教,育网原创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 至突然昏厥,半身不遂,口眼斜。心脏病患者,也常因情志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七情说与现代情绪心理学

七情说与现代情绪心理学 七情说与现代情绪心理学 梁承谋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教研室 摘要 情绪是心理学中较为复杂然而又日渐升温的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基础,分析中国古代最典型的情绪学说——七情说与西方现代情绪心理学的差异,发现:注重对情绪的整体认识是七情说突出的特点;缺恨多忧是对古代中国人情绪生活的直觉把握;忽视强度区别则反映了东方思维方式在数量把握上的不足。 七情学说是中医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的典籍中多有各种不同的情绪提法和表述。秦、汉时期形成的《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其《素问·举痛论》说:余知百病生于气……,《灵枢·百病始生篇》中又说:夫百病之始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情态致病的大概雏形。十二世纪中叶的南宋医学家陈无择,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情志学说。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明确指出:夫五脏六腑,阴胆升降,非气不升。神静则宁,情动则乱,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又说:七情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陈无择推崇百病生于气的观点,并加以发挥:七者不同,各随本脏所生所伤而为病。故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击;忧伤肺其气紧;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虽七诊自殊,无y@于气。明确而概括地勾画出七情学说的清晰轮廓,这对中医病因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此后,中医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从不同的认识方面发展了情志致病学说。寒凉派的刘完素把惊、惑、悲、笑、谵、妄等情志异常归纳入火热病机,强调辛凉解表,泻热养阴的原则。攻下派的张子和不仅在用汗、吐、下法时对不同情志的病人区别对待,而且对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技高一筹;对此,他在《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中作了透彻而全面的发挥: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误之;恐可治喜,以祸起仓卒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期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补士派医学家李东坦虽强调人以脾胃为本,但在他的《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仍强调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滋阴派医学家朱丹溪亦认从七情学说,他强调情志过激而动心火,火盛伤阴,阴常不足,必致病,须节喜怒,戒色欲,养阴精。 七情学说在明清两代已为众多医家广为接纳,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就有七情诊断,清代名医家叶天士在其《临床指南医案》中对情志病作了详尽的分类记载及典型分析,表现了这类病症的广泛性及普遍性,七情成为中医三因(六淫、七情、不内外因)致病的重要方面和原因。 那么,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应如何认识七情说呢?它与现代情绪心理学理论有什么区别和呢?它们的比较对我们认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认识人类心理的共同特质有什么积极作用呢?经过探索,我们有如下看法: 一、七情说对情绪是一种宏观的整体认识 现代心理学把情绪看成一种心理过程,一般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对情绪、情感这两个概念,中国、前苏联主张区别的心理学家强调情绪发生中主体需要的生物性质,而对情感则强调主体需要中更多的社会性质。西方心理学家往往不大注意这两者的差异,笼统地使用情绪(emotion)这个概念,许多西方心理学家在研究情绪时看重实验工作,有人用动物实验结果类比人类,也有人专门研究病人和儿童……凡此种种,不一

煎中药方法大全

煎中药方法大全 煎中药方法大全:煎中药方法大全:一元一教你如何煎中药煎中药最好用 砂锅、砂壶或搪瓷锅,忌用铁锅。砂锅受热均匀,不会使中药的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而降低药效。一剂中药是由多味药物配起来的,每味药的性能各不相同,凡注明“先煎 煎中药最好用砂锅、砂壶或搪瓷锅,忌用铁锅。砂锅受热均匀,不会使中药的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而降低药效。一剂中药是由多味药物配起来的,每味药的性能各不相同,凡注明“先煎”者要先煎15分钟,再加入其他药。“后下”者要在药煎好以前5~10分钟放入。“包煎”者要用布袋包好再放入锅内同煎。“溶化”者则置于煎好的药液中稍加文火使其溶解。“冲服”的药是用煎好的药液送服。煎头煎药时,加冷水超过药面1~2横指,浸泡半小时,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用大火煎沸后,再用小火煎20~30分钟,滤渣备用。煎二煎药时水量要少些,沸后再煎15~20分钟。药品质地坚实者要多煎5~10分钟。滋补药可煎煮40~60分钟。清热解表药应少煎5~10分钟。头煎和二煎药液的量,以共计一茶杯左右为宜,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中药汤剂,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具有制备简单,容易吸收等特点,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拿到一包包的中药,很多人还是会问:中药怎样煎煮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对一般中药来说,煎煮中药无非就是通过加热煎煮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里去,然后通过喝药汤达到用药的目的。 只是,整个煎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煎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最好能浸泡1~3小时,令药材变软,细胞膨胀,使煎药时更易煮出其有效成分。 二煎药的器具最好是选用砂锅。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因为铁、铜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煎煮中药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三煎药的水量加水太少,可导致药物煎煮浸出不透或容易煮干;加水太多,又会导致药液太多,服用不方便。因中药质地数量的不同,不可能规定出一个统一标准的加水量,只能说做到加水适量。一般来说,可以参考下面的加水方法: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4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2~3厘米为宜。 四煎煮的次数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一般药物最好能煎两次。煎好第一次以后,倒出药液,其药渣加水再煎一次,然后把两次煎得的药液混合起来。 五煎药的火候一般在未沸腾前采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

冠词用法及口诀

冠词用法及口诀 冠词分为不定冠词a/ an和定冠词the,在具体使用时可分为用不定冠词、定冠词和不用冠词三种情况。它的基本用法我们可以用以下口诀来记忆: 泛指用a/ an,单数可数;特指用the,不特不the。 [注](1)泛指用a/ an,单数可数——泛指的单数可数名词前要用a/ an。 (2)特指用the——如果是特指,那么无论是可数名词单数、复数或不可数名词前均要用the。 (3)不特不the——不特指则不用the,包括泛指的可数名词单数前用a/ an,泛指的可数名词复数前不用冠词,泛指的不可数名词前也不用冠词三种情况。 我们可以将冠词与名词的搭配情况总结列表如下: 冠词 单数可数名词 复数可数名词 不可数名词 a/an book(泛指) the book(特指) books(特指) bread(特指) 不用冠词 books(泛指) bread(泛指) 一. 用不定冠词的情况: 单数可数名词前用到不定冠词a/ an时,一定要根据它后面单词的首音素来判断。a接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或字母,an接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或字母。如: a book, a Japanese car, an egg, an hour(h不发音),an“s”(字母s的首音素为[e]),a“u”(字母u的首音素为[j])二. 用定冠词的情况: 定冠词the的用法很多,也较复杂,因此同学们常常出错。其实the的用法可以用以下口诀来记忆和理解: 特指双熟悉,上文已提及,世上独一无二,序数最高级,某些专有名,习语及乐器。

[注](1)the用在“特指”谈话双方都知道的某个人或某些人或物前。如: Where is the teacher? 老师在哪里? (2)the用在上文已提到的人或事物前。如: I can see a cat. The cat is Lucy”s. 我能看见一只猫,那只猫是露茜的。 (3)the用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前。如: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4)the用在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前。如: Mike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 boys. 迈克是三个男孩中最高的一个。 (5)the用在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前。如:the Great Wall(长城),the People”s Park(人民公园)等。 (6)the用在一些习惯用语中或乐器名词前。如:in the day(在白天),play the piano(弹钢琴)等。三. 不用冠词的情况: 以下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名词前不使用冠词的情况: 代词限定名词前,专有名词不可数,复数名词表泛指,学科球类三餐饭,季节星期月份前,颜色语种和国名,称呼习语及头衔。 [注](1)名词前已有作定语用的this, that, these, those, my, your, his, her, our, their, some等 限定词时,不用冠词。如:this eraser, her pencil-box, some boxes, those women等。 (2)泛指的不可数名词前一般不用冠词。如:meat, rice, water, bread, tea, milk, juice等。 (3)复数名词表示泛指时,不用冠词。如: The people in the room are doctors. 房间里的那些人是医生。 (4)在表示学科的名词前一般不用冠词。如:Chinese, English, maths, physics, history等。

七情致病特点

七情致病其特点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直接伤及五脏: 七情过激,或情志刺激过久,可直接伤及内脏,不同的情志变化,又可以伤及不同的脏腑,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2)影响脏腑气机,导致升降失常: 七情内伤致病的第二个特点,是影响内脏的气机升降,使气机的升降协调关系逆乱。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等。但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情志的刺激,虽能影响各个脏腑,然首先影响的是心(即神明之心)的功能,然后方能分别影响其他各脏腑之功能。故《灵枢?口问》说: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另外,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调节情志,故肝失疏泄,气机紊乱,情志的抑郁或亢奋失于调节,则又是情志疾病发生之关键。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见气逆作喘,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素问?举痛论》: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能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素问?举痛论》:

“悲则心系医学急,肺布叶举,布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而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痠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至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六神无主,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亦会耗伤心神。《素问?举痛论》: “思则心有所存,医学教,育网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半身不遂,口眼 迅速恶化。斜。心脏病患者,也常因情志波动使病情加重或

第六章 病因

第六章病因 一、填充题: 1.六淫致病具有、、相兼性和转化性的共同致病特点。 2.风邪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的特征。 3.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的特征。 4.火邪的致病特点是____ 、_____ 、___ 、_____ 、、。 5.寒邪的致病特点_____ 、、。 6.湿邪的粘滞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7.七情内伤常可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怒则气上,喜则,惊则、则 气下、悲则。 8.七情的变化对病情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9.饮食不节主要包括、。 10.劳神过度最易损伤的脏是、。 11.瘀血所致的出血,通常表现为和。 12.痰饮致病的特点,除易阻气机,壅塞经络气血,易扰心神外,还包括 和。 二、选择题: 1. 既有季节性特点,又不受季节限制,常为外感致病之先导的邪气是:() A 热邪 B风邪 C寒邪 D湿邪 2. 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邪气是() A 热邪 B风邪 C寒邪 D湿邪 3.寒邪的性质是:() A 其性开泄 B 其性重浊 C 其性凝滞 D 其性干涩 4六淫中最容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 热邪 B风邪 C寒邪 D湿邪 5.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征是:() A阻遏气机 B 损伤阳气 C 凝滞收引 D 粘滞重浊 6.造成着痹的主要邪气是:() A 热邪 B风邪 C寒邪 D湿邪

7. 其性干涩易伤津液的病邪是:() A 热邪 B燥邪 C寒邪 D湿邪 8. 六淫中最容易导致出血的病邪是:() A 热邪 B燥邪 C寒邪 D湿邪 9. 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征:() A 上炎 B 动血 C 耗气 D 伤津 10.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 A 热邪 B燥邪 C暑邪 D湿邪 11.六淫中易伤人阳气的病邪是:() A.寒湿 B.寒风 C.湿邪 D.火湿 12.易引起气血凝结阻滞不通的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13.与痰饮成因关系最小的内脏是:() A.脾 B.肺 C.心 D.肾 14.形成淤血的原因是:() A.气虚 B.气滞 C.血热 D.以上都是 15.下列哪一项不是淤血致病的临床表现:() A.肌肤甲错 B.出血、紫绀 C.刺痛据按 D.唇甲色淡 16.七情致病首先影响的是: () A. 脏腑 B. 经脉 C. 血液 D. 气机 17.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 () A.痰 B.饮 C.水 D.湿 18.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多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 () A.喜伤心 B.怒伤肝 C.思伤脾 D.悲伤肺 19.“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是因:() A.劳力过度 B.劳神过度 C.房劳过度 D.过逸 20.下列哪种不是结石形成的常见原因:() A.饮食失调 B.情志内伤 C.过度劳累 D.服药不当 三、名词解释: 1. 病因 2. 风性主动

中药汤剂煎煮和服用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 一、一般煎煮方法 1.煎药器具宜用砂锅、砂罐等陶瓷器皿。忌用铁、铝、铜等金属器皿。因为金属容易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2..煎药水量头煎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应高出饮片 1.5-3cm, 二、三煎水面没过药材即可。 3.煎前浸泡一般药物宜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以种子、果实为主者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夏季气温高,适当缩短浸泡时间以免药液变质。 4.煎煮火候一般宜用武火使药液迅速沸腾,然后改用文火使药液保持沸腾。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介壳类药物及补虚药,一般宜文火久煎1小时左右,使有效成分能充分溶出。解表药及其他挥发性有效成分的药,宜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沸腾10分钟左右即可。 5.及时滤汁将药煎好后趁热滤取药液,防止药液温度降低后有效成分反渗入药渣内。取汁时宜绞榨药渣,充分利用药物有效成分减少浪费。 6.煎煮次数一剂药一般煎煮2~3次,将煎好的药液混合后分次服用,急性病则一煎一服。 注:煎煮过程中视情况可以补加适量开水,并适当搅拌,防止溢锅、糊锅。糊锅的药禁止饮用 二、特殊煎煮方法 一般药物可全方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药材理化特性及临床用途不同,需要特殊处理: 1.先煎----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的药,与不宜久煎的药同入汤剂时,前者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后者同煎。如龙骨牡蛎(粉碎后无需先煎)、磁石、紫石英、等。久煎可使其毒性降低的药也必须先煎。如川乌、附子等。 2.后下----一般在药熬好前5-10分钟入锅共煮。 3.包煎----入汤剂时应当用纱布包裹入煎。 4.单煎----人参、西洋参等名贵药材与其他药同用,入煎剂时宜单煎取汁,再与其他药物的煎液兑服,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的药渣吸附,造成名贵药材的浪费。 5.烊化----胶类药物放入开水中或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用黄酒蒸化与药同服效果更佳。 6.冲服----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与蜂蜜等液体类药,以及羚羊角粉、熊胆粉等药,不需入煎剂,直接用开水水或药汁冲服。

浅说七情致病与治疗

浅说七情致病与治疗 副主任医师张玲 何大娘平日里身体不错,照顾一家老少的生活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可前些天,由于天天观看有关四川汶川地震的电视节目,心情总是郁郁寡欢,动情之处还会随着主持人流泪,就是晚上关了电视眼前总有那些撼人心扉的场面,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起初尚无大碍,可几天下来感到头晕目眩,难以支撑,家人赶紧送往医院。大夫了解了病情,做了相关检查后,告诉家人说,是因为心理受到持续的刺激,引发的躯体症状,治疗得从心理调整入手。 这可以说是典型的情志致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人皆有之。正常的七情活动并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但七情太过,就会引发各种心身疾病。 七情致病的机理 七情致病学说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心理学的基本组成部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明确指出情志大多伤及内脏之气机。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病证方论》中指出:“内所因惟属七情交错,爱恶相甚为病,能推而明之。” 中医理论的整体观认为,人体是“形神合一”的,“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心理活动,与五脏有着内在的整体联系。以五脏为中心,七情可归纳为五志,即喜、怒、忧(悲)、思、恐(惊),并分属于五脏,即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通过七情、五志与五脏相配应的关系,来表明脏腑是情志活动的生理基础,情志活动又是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愉快的心情,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能使机体气血流通,脏腑协调,使人精力充沛,身体健

趣味记忆伤寒论中方剂歌诀

趣味记忆伤寒论中方剂歌诀 1、桂枝汤:桂枝用勺炒枣姜。发热汗出桂枝汤,桂枝芍药草干姜。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2、桂枝葛根汤:桂枝用勺炒枣姜,葛麻黄。汗出恶风项背强,桂枝汤中葛麻黄。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3、桂枝加附子汤:桂枝用勺炒枣姜,附子来帮忙。发汗不止人恶风,桂枝汤中附子藏。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4、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炒枣姜。下后脉促胸又满,桂枝去芍是良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5、桂枝去芍加附子汤:桂附无芍炒枣姜。恶寒去芍加附子,桂附无勺草枣姜。 桂枝甘草生姜附子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汤中杏麻黄。面热身痒各半汤,桂枝汤中杏麻黄。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麻黄杏仁

7、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汤中杏麻黄,关键在用量。汗出脉洪形似虐,桂二麻一莫彷徨。桂枝汤中杏麻黄,取名桂二麻一汤。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麻黄杏仁 8、白虎加人参汤:知母石膏炒迷人。汗后烦渴脉洪大,就用人参白虎汤。 知母石膏粳米人参 9、桂枝二越婢一汤:桂麻炒芍、姜枣膏。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麻黄石膏 10、四逆汤:四逆汤,附子炒干姜。 附子甘草干姜 11、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硝炒黄。 大黄甘草芒硝 12、葛根加半夏汤:桂枝汤半葛麻黄。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半夏葛根麻黄 13、干姜甘草汤 干姜甘草

14、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 15、麻黄汤:麻桂炒杏仁。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 16、小柴胡汤:人炒芩柴半枣姜。 人参柴胡黄芩甘草半夏大枣生姜17、大青龙汤:麻桂炒杏、姜枣膏。 桂枝麻黄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18、小青龙汤:好细辛、麻桂勺炒姜夏味。 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半夏五味子生姜细辛19、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中朴杏仁。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厚朴杏仁20、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新加汤,人参放进桂枝汤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人参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 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自商代伊平创制汤液以来延用至今,经久不衰。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要求。 1. 煎药用具: 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不锈钢亦可,但忌用铝、铁器、铜器,防止这些金属物品与药物产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李时珍曾说过:“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现在一般通用的是有盖的陶瓷砂锅。 2. 煎药用水: 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煎煮。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 3. 中药煎煮之前是否需要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

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4. 煎煮程序: ①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冷水至高出药平面寸许,浸泡0.5-1小时。 冬天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但不能用开水浸,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突然受热凝固、外层形成坚密的包膜,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有效成分浸出。但浸泡时间不宜过久,特别在夏季,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败。如果方中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使水高出药平面约1-2厘米。 ②煎药火候: 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煎煮的火候要根据药性而定,一般在药物煮沸前用武火,煮沸后宜改为文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疾病的中药也可在煮沸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5分钟左右即可。 ③煎煮时间:

词的用法口诀

一、定冠词的用法口诀 特指双熟悉,上文已提及; 世上独无二,序数最高级; 某些专有名,习语及乐器。 二、不用冠词用法口诀 下列情况应免冠,代词限定名词前; 专有名词不可数,学科球类三餐饭; 复数名词表泛指,两节星期月份前; 颜色语种和国名,称呼习语及头衔。 三定冠词用法小结口诀 1.有水无湖:海、洋、海湾、河等,都用the;单个湖不用the,(但多个湖用the); the Red Sea,the Pacific Ocean,the Persian Gulf, the Yangtze River The Great Lakes(五大湖);Lake Erie(伊利湖)

2.有球无星:地球,月亮用the;行星不用the: Mars,Venus; 3.有山无峰:The Huangshan Mountains(黄山);Mount Everest(珠穆朗玛峰); Mount(or Mt.) Tai(泰山). 4.有独无欧(偶):独一无二的,the earth,the moon,the sun用the; 欧洲等七大洲不用the. Europe,Africa,Asia,North America,South America,Antarctica,Oceania 5.有(足)族无球(运动):种族用the:the Indians(印第安人);球类运动 baseball,basketball 6.有文无章:历史性的文件用the;小说等的章节不用the The Constitution(宪法); chapter one 7.学而不专:学校放在词组的前面时用the;专有名词放在词组的前面时不用the; The University of Fudan; Fudan University 四、倒装口诀: 副词开头要例装,人称代词则如常。 only修饰副介状,位于句首半倒装。 否定意义副连词,“既不…也不”须倒装。 表语前置主语长,衔接自然常倒装。 such代词做表语,引起主谓要倒装。 Not only开头句,前一分句须倒装。 had,were,should虚拟句,省略if半倒装。

中药煎煮方法--专业整理版(全)

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据统计,迄今为止中药种类的总数量已近13000种 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 中药煎煮过程中要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药物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份进行化合反应。因此,汤剂的煎制方法有许多特殊的讲究。 可见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有效地利用药物和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中药的合理煎煮可以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对于防治疾病均有重要意义。中药的煎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糖、甙类水解流失,还有炮炙添加的酒、醋、蜂蜜等有效成份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二.器具: 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份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小,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但砂锅孔隙较多易“串味”,且易破碎。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可以避免与中药成份发生反应,大量制备时多选用。铜、铁质煎器虽传热快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中多种成份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质量,不能使用用铜、铁、铝锅、锡等器具,铝锅虽传热快、化学性质较稳定,但铝锅不耐强酸强碱,对酸碱性不很强的药可以选用,但不是理想的煎药用具。 三.浸泡时间与水温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常温水--室温水浸泡,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厘米。这样对于质地坚硬的药物可浸出一些有效成分;对于质地轻清的药物又可避免临煎加水时漂浮在水面上。以把药材浸透为原则。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和酶解变质,冬季可以长些。 在煎煮中药应先用冷水浸泡中药,不能直接加热水浸泡中药或冷水煎熬,这种方法极不可取。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因为中药大多是干品,是含有淀粉、蛋白质的植物类,有效成份以结晶、无定型沉淀存在于药物细胞内,生物的外层组织细胞,如果骤然受热,会立即皱缩、凝固,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阻碍了水分透入到药材的组织细胞中去,蛋白质在细胞壁上形成一层不可逆的变性层,使组织内部的药物成分难以析出,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出、溶解。一些具有硬壳的果实或种子类药物,如荔枝核、桔核、带壳苡仁、金樱子、山栀子等,煎前应打碎,以便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第一煎加水量以淹过药物二横

六淫致病

六淫致病 六淫是“风、寒、暑(热)、湿、燥、火”的总称。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四季气候变化的表现,加春天风和日暖,夏天暑气炎热,长夏湿气偏盛,秋天干燥凉爽,冬天冰冻寒冷,这些气候的不断变化,促进了自然界的万物牛长,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个条件。如果非其时而有其气,出现反常的气候,使人致病,则称为“六淫”。 六淫是导致人体产生疾病的外因,关幼波老医生强调外因是条件,而人体的正气是依据,如果身体健康,虽然在气候反常的外因致病因素侵袭下,可以不发病。假如体质素来虚弱,又不注意锻炼,即使气候稍有变化,亦可发病。 出于人体的体质不同,在感受六淫之邪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出现转化,如风寒可以化热,湿郁可以化热,火热可以化燥,热极可以生风。人体感受六淫邪气也不是单纯的,如风就有“风寒”、“风湿”、“风寒湿”混合侵入的见症受六淫邪气也不是单纯的,如风就有“风寒”、“风湿”、“风寒湿”混合侵入的见症,在肝炎的病变中,以湿热为最常见、最顽固的致病原因此外由于脏腑本身机能失调,亦可产生风、寒、热、湿、燥、火的病理现象,这并非外来六淫之邪.而是内生的脏腑病理变化的一种表现。外来的六淫之邪.与内生的风、寒、热、湿、燥、火在证候表现和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伯是它们的临床表现队;既可有相同之处又可有密切联系

下面扼要介织一下六淫的致病特点: ●风:风为百病之长.多与寒、湿、热等邪相兼.一年四季都可出现。风性善行而数变,发病急、变化快。风为阳邪.易袭人体阳位.如人体上部、外部风性主动,如高热、惊厥。外风为邪侵肌表,肺卫不固;内风多为肝阳上亢、化火生风。 ●寒: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在肝炎患者中,脾阳不足则腹胀便溏。肾阳不足则腰膝发凉,阳萎或女子带下清稀。脾肾阳虚还出现水肿、腹水。寒邪犯脾,脾虚寒湿停滞可出现脾阳不运的阴黄证。寒性收引主痛,盛寒较重,可出现骨节疼痛、脉痛、脉沉肢冷、手足挛痛、甚至昏迷僵直。人伤于寒,而出现恶寒发热外寒则恶寒.得温不减;内寒则畏寒.得温则减。 ●暑(热:暑为热邪的—种。特点是最易耗气伤津,而出现汗出气促、唇干烦渴。夏天感寒出现发热、恶寒、肢体疼痛、腹痛、吐泻,名为“阴暑”。暑热侵袭。突然晕倒,冷汗自出,手足发凉,名为“中暑”。热(暑)多兼湿邪 ●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为脾阳。湿性重浊、粘滞、缠绵反复。湿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混为久居潮湿之地。外感雾露,或长期涉水淋雨所致;内湿为脾阳不振,过食生冷或酗酒人过,水谷运化失职所生,聚而生湿,停而成痰.留而成饮、积而成水湿邪侵入人体可从寒化或热化,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 中药饮片用水煎煮,滤取药液供内服的药剂称为汤剂。汤剂煎煮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药效,故应注意煎药的用具、加水量、火候、时间及须特殊处理的品种等几个方面。 一、用具 以耐火的陶瓷砂锅为宜,搪瓷锅和不锈钢锅亦可用,铁锅、铝锅禁用。煎药时须搅动,注意火候,防止药物焦化或药液溢出。煎药用具应及时清洗保持清洁。 二、加水量 煎药用水,须用洁净的饮用水,加水量随中药饮片量吸水性的不同而定。煎煮前先将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再煎煮。一般头煎加水量以高出药面2-3cm 为宜,二煎加水量至药面即可。火候及时间 煎药均用直火加热,不宜用水浴、蒸气、高压蒸气、蒸笼蒸。火力强弱和煎煮时间可随药性的不同进行调节,一般解表药火力要强(用武火);滋补药火力要弱(用文火),沸前火力要强;沸后火力要弱,保持微沸状态即可。煎煮时间则视整个方剂的治疗作用及药材的质地而定;花、叶类及芳香性中药时间宜短,根茎、果实种子类时间宜长;矿物、贝壳类时间更长。按治疗作用一般可分为3类: 1、解表药:用武火迅速煎煮。头煎煮沸后15-20分钟,二煎煮沸后10-15分钟。 2、一般药: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使用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头煎煮沸后20-25分钟,二煎煮沸后15-20分钟。 3、滋补药: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使药汁浓稠。头煎煮沸后30-40分

钟、二煎煮沸后20-30分钟。 三、需特殊处理的中药 1、先煎:毒性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等)为了降低毒性;矿物类、 贝壳类、和动物类药(如生磁石、石膏等)为使其有效成份溶出,均应先煎半小时后再与其它中药共煎。 2、后下:气味芳香易挥发,及花、叶类药(如薄荷、肉桂、豆蔻、砂仁 等);经长时间煎煮易减低药效的(如钩藤、降香、生大黄等)一般在汤剂快煎好前5分钟加入共煎。 3、融化(烊化):胶质、粘性大、无机盐类药(如阿胶、芒硝等)不宜与 其它药同煎时,需置于煎煮好的药液里融化,混匀后服用;也可加水直接融化或隔水炖化后服用。 4、冲服:贵重药且用量较小,或经加热煎煮成份易被破坏的中药(如三 七、川贝)宜研末,用药液一起冲服。 5、包煎:种子表面含粘液毛绒及体小而轻的中药(如车前子、旋覆花、 软滑石、辛夷等)应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再与其余药材同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