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2.3 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2.3 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2.3 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2.3 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

1.经历角的平分线性质的发现过程,初步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重点)

2.能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问题:在S区有一个集贸市场P,它建在公路与铁路所成角的平分线上,要从P点建两条路,一条到公路,一条到铁路.

问题1:怎样修建道路最短?

问题2:往哪条路走更近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角平分线的作法

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

AB ,AC 于E ,F 两点,再分别以E 、F 为圆心,大于12

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CD 于点M .若∠ACD =120°,求∠MAB 的度数.

解析:根据AB ∥CD ,∠ACD =120°,得出∠CAB =60°,再根据AM 是∠CAB 的平分线,即可得出∠MAB 的度数.

解:∵AB ∥CD ,∴∠ACD +∠CAB =180°,又∵∠ACD =120°,∴∠CAB

=60°,由作法知,AM 是∠CAB 的平分线,∴∠MAB =12

∠CAB =30°. 方法总结:通过本题要掌握角平分线的作图步骤,根据作图明确AM 是∠BAC 的角平分线是解题的关键.

探究点二:角平分线的性质

【类型一】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

如图:在△ABC 中,∠C =90°,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

E ,

F 在AC 上,BD =DF .求证:(1)CF =EB ;(2)AB =AF +2EB .

解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点D 到AB 的距离等于点D 到AC 的距离,即CD =DE .再根据Rt △CDF ≌Rt △EDB ,得CF =EB ;(2)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ADC 和△ADE 全等得到AC =AE ,然后通过线段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证明.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易达彼思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知识回顾 写出下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用该符号语言表示:如图,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例4.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由∠C=∠2,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2)由∠2=∠3,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3)由∠C+∠D=180°,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注:(1)要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首先要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 (2)判定方法是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的。 知识点4: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推论 (一)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1、定义: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如图所示,a//b,A是直线上任意一点,,垂足为B,则线段AB的长即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若在直线上任找一点,过作,垂足为D,则线段CD的长也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由此可见: 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4.如图,AB⊥EF于点B,CD⊥EF于点D,∠1=∠2. (1)请说明AB∥CD的理由 (2)试问BM与DN是否平行?为什么? 二、平行线的性质 知识点1:平行线的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图所示,AB∥CD,有∠1=∠2. 格式:∵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例1.如图,已知a∥b,∠1=65°,则∠2的度数为() A.65° B.125° C.115° D.25° 知识点2:平行线的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格式:如图所示,AB∥CD,有∠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说明:∵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2=∠3 例2.如图,点B是△ADC的边AD的延长线上一点,DE∥AC,若∠C=50°, ∠BDE=60°,则∠CDB的度数等于() A.70° B.100° C.110° D.120° 知识点3:平行线的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格式:如图所示,∵AB∥CD(已知). ∴∠1+∠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3.如图,若AB∥DE,BC∥FE,则∠E+∠B= . 注: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内错角相等,都是平行线特有的性质,且不可忽略前提条件“两直线平行”,不要看到同位角或内错角,就认为是相等的。 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初中数学 10.3平行线的性质1

课题:10.3 平行线的性质(1) 第一课时平行线的性质 年级班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2.能结合一些具体内容进行说理,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学习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学习难点: 能区分平行的性质和判定,正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一、学前准备 【回顾】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1) (2) (3) 2、填空:如图 (1)由∠1=∠2,可以得到∥,理由是 (2)由∠3=∠4,可以得到∥,理由是 (3)由∠DAB=∠5,可以得到∥,理由是 (4)由∠DAB+∠CDA,可以得到∥,理由是 【自学】 1.认真阅读教材P124内容 2.标出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定理二、探究活动 2 1 c b a 5 4 3 2 1 D C B A

1、操作:画直线AB ∥CD ,再画一条直线EF 分别与AB 、CD 相交得8个角,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如图所示 2、观察并猜想: (1)∠1和∠5是 角,数量关系是: (2)∠3和∠5是 角,数量关系是: (3)∠3和∠6是 角,数量关系是: 3、归纳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几何语言〗 性质2: 〖几何语言〗 性质3: 〖几何语言〗 4、你能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性质3成立的道理吗?对于性质2,试在下面的说理中注明每步推理的根据。 如图,∵ a ∥b ∴∠1=∠3( ) ∵∠2=_____( ) ∴∠2=∠3 5、想一想: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区别是什么? 【例题分析】 2 1 c b a c 2 1b a

初中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 教学过程 师:我们已学过等式,不等式,现在我们来看两组式子(教师出示小黑板中的两组式子)请同学们观察,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不等式? 第一组:1+2=3; a+b=b+a; S = ab; 4+x = 7. 第二组:-7 < -5; 3+4 > 1+4; 2x w 6, a+2 > 0; 3 丰 4. 生:第一组都是等式,第二组都是不等式。 师:那么,什么叫做等式?什么叫做不等式? 生: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表示不等式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师:在数学炽,我们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用不等式号“〈”、“〉”或“工” 表示不等关系,其中“〉”和“v”表示大小关系。表示大小关系的不等式是我们中学教学所要研究的。 前面我们学过了等式,同学们还记得等式的性质吗? 生:等式有这样的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或都乘以,或都除以(除数不为零)同一个数,所得到的仍是等式。 师:很好!当我们开始研究不等式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是否有与等式相类似的性质,也就是说,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或都乘以,或都除经(除数不为零)同一个数,结果将会如何呢?让我们先做一些试验练习。 练习 1 (回答)用小于号“ <”或大于号“ >”填空。 (1)7 ___ 4; (2)- 2 ___ 6; (3)- 3 _____ -2;(4)- 4 ____ -6 练习2(口答)分别从练习 1 中四个不等式出发,进行下面的运算。 1)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5,结果怎样?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了吗? (2)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5,结果怎样?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了吗?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经典题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经典题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 6.如图所示,AC⊥BC,DE⊥BC,CD⊥AB,∠ACD=40°,则∠BDE等于()

8.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11.如图所示,BE∥DF,DE∥BC,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13.如图所示,DE∥BC,DC∥FG,则图中相等的同位角共有() 14.如图所示,AD∥EF∥BC,AC平分∠BCD,图中和α相等的角有() 15.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那么这两个角

16.把直线a 沿水平方向平移4cm ,平移后的像为直线b ,则直线a 与直线b 之间的距离为 17. (2009?宁德)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18.(2004?烟台) 4根火柴棒摆成如图所示的象形“口”字,平移火柴棒后,原图形变成的象形文字是( )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9.已知∠α和∠β的两边互相平行,且∠α=60°,则∠β= _________ . 20.(2004?西宁)如图,AD∥EG∥BC,AC∥EF,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含∠1)有 _________ 个;若∠1=50°,则∠AHG= _________ 度.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21.(2009?永州)如图,直线a 、b 分别被直线c 、b 所截,如果∠1=∠2,那么∠3+∠4= _________ 度.直线a 、b 分别被直线c 、b 所截. 22.(2010?抚顺)如图所示,已知a∥b,∠1=28°,∠2=25°,则∠3= _________ 度. 23.如图,已知BO 平分∠CBA,CO 平分∠ACB,MN∥BC,且过点O ,若AB=12,AC=14,则△AMN 的周长是 _________ .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难题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4.已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为40°,那么另一角是 度. 9.如图,已知∠l+∠2=180°,∠3=∠B,试判断∠AED 与∠ACB 的大小关系,并对结论进行证明. 13.如图,已知21//l l ,AB ⊥1l ,∠ABC=130°,则∠α= . 14.如图,直线AB ∥CD ,∠E FA=30°,∠FGH=90°,∠HM N=30°,∠CNP = 50°,则∠G HM 的大小是 . 16.如图,若AB ∥CD ,则( ). A .∠1=∠2+∠3 B.∠1=∠3一∠2 C.∠1+∠2+∠3=180° ∠l 一∠2十∠3=180° 17.如图,AB ∥CD∥EF,EH⊥CD 于H,则∠BA C+∠ACE +∠CEH 等于( ). A .180° B .270° C . 360° D. 450 例2 如图,某人从A 点出发,每前进10米,就向右转18°,再前进10米,又向右转18°,这样下去,他第一次回到 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________米. 变式训练: 1.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 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 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 是150°, 第三次拐的角是∠C ,这时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 A C A A 1 A 2 18o 18o

平行,则∠C= . 22.如图,已知射线CB∥OA,∠C=∠OAB=100°,E、F在CB上,且满足∠FOB=∠AOB,OE平分∠COF. (1)求∠EOB的度数. (2)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OFC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 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平行移动AB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OBA?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 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例3 如图,将纸片△ABC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已知∠1+∠2=100°, 求∠A的度数. 变式训练:1.如图, 已知:∠1=∠2,∠3=∠4,∠5=∠6. 求证: AD∥BC. 2.已知CD⊥AB于D,EF⊥AB于F, ∠DGC=105°,∠BCG=75°,求∠1+∠2的度数. A D B C 1 2 A E A B C D E F 2 3 1 4 5 6 B C A E G 2 1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培优经典题(1)

(第1题) O A B C D E (第2题) C D (第3题) D E D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培优经典题(1) 知识要点: ① 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性质; ② “三线八角”的相关概念,垂线、平行线的相关概念;相关几何语言的运用; ③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平行线的性质; ④ 构造平行线,构造截线与平行线相交. 基础训练: 1.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且∠AOD +∠BOC =220°, OE 平分∠BOD . 求∠COE . 2.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 求∠BOD . 3. 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 则∠1+∠2+∠3 =______ . 4. 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 (1)若∠1+∠2 =70°,则∠4 =______ ;

(第5题) E D (第7题)O A B C D F E (第6题) O A B C D E F B D A (2)若∠3 -∠2 =70°,则∠1 =______ ; (3)若∠4 :∠2 =7:3,则∠1 =______ . 5. 如图,直线AB 、CD 、EF 交于点O ,∠1比∠2的3倍 大10°,∠AOD =110°. 求∠AOE . 6. 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 OF ⊥CD .若∠EOD =3∠BOD . 求∠EOF . 7. 如图,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 OE ⊥AB , 垂足为O ,OF 平分∠AOC ,∠AOF :∠AOD =2:5. 求∠EOC .

C B 8. 如图,已知AD ⊥BD ,BC ⊥CD ,AB =3cm ,BC =1cm . 则BD 的取值范围是 . 经典题型: 1. (1) O 为平面上一点,过O 在这个平面上引2005条不同的直线l 1,l 2,l 3,…,l 2005,则可形成______对以 O 为顶点的对顶角. (山东省聊城市竞赛题) (2) 若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则一共有______对同旁内角. (第17届江苏省竞赛题) 2. 如图,已知AD ∥EG ∥BC ,AC ∥EF ,则图中 与∠1相等的角有( )对. A .4 B. 5 C. 6 D. 7 (西 宁市中 考题) 3. 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AC ∥ED , CE 是∠ACB 的平分线. 求证:∠EDF =∠BDF . (天津市竞赛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难点: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2.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相交 3、如图(1),a ∥b ,a 、b 被c 所截,得到∠1=∠2的依据是( ) 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C B A 1 E D B A (1) (2) (3) 4.如图2所示,AB ∥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5.如图3所示,已知DE ∥BC,CD 是∠ACB 的平分线,∠B=72°,∠ACB=40°,?那么∠BDC 等 于( ) A.78° B.90° C.88° D.92° 6.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 、b 、c 、d ,若a ∥b ,a ⊥c ,b ⊥d ,则直线c 、d 的位置关系为( ) A .互相垂直 B .互相平行 C .相交 D .无法确定 7.如图4,AD ∥BC ,∠B=30°,DB 平分∠ADE ,则∠DEC 的度数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基本性质和定理

基本性质和定理

直角三角形性质判定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 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 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 斜边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 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 (勾股定理) 1、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 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如果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边的 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 形 四边形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推论: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 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 相等 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 相平分 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 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 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性质判定 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 形是矩形 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 形是矩形 菱形性质判定 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a,b为菱形的两条对角线) 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 菱形 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 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性质判定 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 角,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并 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 组对角 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 形 等腰梯形性质判定

(完整版)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题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 2. 如图,AD ⊥BC 于点D ,EF ⊥BC 于点F ,EF 交AB 于点G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E ,且∠1=∠2.AD 平分∠BAC 吗?说说你的理由. C E 1 2 A B C D F G E

3. 如图,若AB ∥CD ,∠1=∠2,则∠E =∠F ,为什么? 4、如图,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 ′处,已知∠1+∠2=100°, 求 ∠A 的度数. 5、如图,直线AC ∥BD ,连结AB ,直线AC ,BD 及线段AB 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 落在某个部分时,连结P A ,PB ,构成∠P AC ,∠APB ,∠PBD 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 (1)当动点P 落在第①部分时,试说明:∠APB =∠P AC +∠PBD . (2)当动点P 落在第②部分时,∠APB =∠P AC +∠PBD 是否成立? (3)当动点P 落在第③部分时,请全面探究∠P AC ,∠APB , ∠PBD 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 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 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说明. 1 2 A B C D E F A D B C 1 2 A E

一、能力提升 1. 如图,已知∠ABC +∠ACB =110°,BO 、CO 分别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EF 过O 与BC 平行,则∠BOC = . 2. 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若∠EFB =65°, 则∠AED ′的度数为 . 3. 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 . 4.如图,已知∠1+∠2=180°,∠A=∠C,AD 平分∠BDF.求证:BC 平分∠DBE. B 1 2 F D E C A 5、如图,已知∠ABD 和∠BDC 的平分线交于E ,BE 交CD 于点F ,∠1 +∠2 = 90°. 求证:(1)AB ∥CD ; (2)∠2 +∠3 = 90°. 6、如图,已知AB ∥CD ,∠BAE =30°,∠DCE =60°,EF 、EG 三等分∠AEC . (1)求∠AEF 的度数; (2)求证:EF ∥AB . E G D C F A B 1 2 3 E D B C′ F C D ′ A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C 1 2 3 A B D F E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数学《5.3.1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5.3.1《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的5.3节《平行线的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这几个方面把我的理解和认识作一个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它们不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供了转化的方法,而且也为今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2.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平行线的概念,经历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并掌握它们的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与合作能力,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解决使学生感悟到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及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增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确定 本节课的重点为: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且它们互为逆命题,所以学生很容易在记忆和使用时将其混淆.因此,我确定 本节课的难点为:明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测量,猜想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使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2.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测量、猜想、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使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流程分五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究新知实验猜想;归纳性质说理证明;应用新知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平行线的性质》word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 《平行线的性质》w o r d公开课教案及反 思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3.5(5)平行线的性质 梅山一中 丁金华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理解平行线判定和 性质的区别;进一步了解说理的叙述方式和表达方式。 2、 让学生在探索思路、小结归纳的过程中,发展基础性逻辑思维的能 力,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理性思维精神的领悟。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说理的分析方法和说理过程的表述规范,进一步 学会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的初步综合应用。 难点:理解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的区别;有条理的说理表达。 教学方法(多媒体) 引导、启发、探究、归纳 教学过程 1.问题讨论(情景引入) 活动一: 想一想 题。如图,要说明BD//AE 明添加的依据。请思考。(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出示问题:如果DF//AC,请在图中找出相等的角或互补的角,说出依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生: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关系推出平行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推出角的关系。 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活动,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考的平台,让学生在寻找角的关系中回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利用这一设问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321A B C E F c b a 2121D C B A 点评:要判定两直线平行,可以寻找角的关系,如一对同位角相等,一对内错 角相等或一对同旁内角互补。依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由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 出角的相等或互补关系。 2.新课探索 活动二:温故知新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内容是什么(ppt 表格展示) (2)平行线的性质是什么?注意与判定方法的区别。(ppt 表格展 示) 【设计意图】由上面的讨论引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再通过 提问复习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活动三:说理填空: (1)已知∠2=∠DFC,所以_________( ) 第(1)~(5)题 图 (2)因为AB//DF ,所以∠2+_____=180度( ) (3)因为AC//DE ,所以∠C=_____( ) (4)因为_____= ∠DFC,所以AB//FD( ) 第(6)题 (5)因为AB//DF ,所以∠2=_______( ) (6)如图,∠1=∠2,则∠C+∠D=_______ (7)因为a//b, ∠1: ∠2=4:5 则∠1=______ 第(7)题图 【设计意图】本练习是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或性质进行说理的基础性训练,既是 关于判定和性质的复习,又是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题的铺垫。 活动四:综合应用(例题教学) 例题1:如图,已知AB//CD ,∠1+∠2=180°,那么EF 与 CD 平行吗?请说一说理由。

常见的初中数学性质定理

常见的初中数学性质定理 0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0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0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0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0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0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0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0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0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 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锐角等于30°则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若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已知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若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则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拔高训练题讲解学习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拔高训练题 1.如图1,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 ,' C 的位置.若 ∠EFB =65°,则'AED 等于__________. 2. 如图2,AD ∥EF ,EF ∥BC ,且EG ∥AC .那么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包括∠1)的个 数是__________. 3. 如图3,AB ∥CD ,直线AB ,CD 与直线l 相交于点E ,F ,EG 平分∠AEF ,FH 平分 ∠EFD ,则GE 与FH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 (1) (2) (3) 4.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且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 ) A .30°和150° B .42°和138° C .都等于10° D .42°和138°或都等于10° 5.如图4,点E 在CA 延长线上,DE 、AB 交于点F ,且∠BDE =∠AEF ,∠B =∠C , ∠EFA 比∠FDC 的余角小10°,P 为线段DC 上一动点,Q 为PC 上一点,且满足∠FQP = ∠QFP ,FM 为∠EFP 的平分线.则下列结论:①AB ∥CD ,②FQ 平分∠AFP ,③∠B +∠E =140°,④∠QFM 的角度为定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数 A .1 B .2 C .3 D . 4 (4) (5) 6.如图5,AB ∥EF ,EF ∥CD ,EG 平分∠BEF ,∠B +∠BED +∠D =192°, ∠B -∠D =24°,求∠GEF. 7. 已知:如图6,AD ⊥BC 于点D ,EG ⊥BC 于点G ,∠E =∠3. 求证:AD 平分∠BAC . (6)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79777解析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一) 【知识要点】 一.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称这两个角互余. ∵αβ+= 90o ∴αβ与互为余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称这两个角互补. ∵αβ+= 180o ∴αβ与互为补角 二.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三.对顶角的性质: 对角相等. 四.“三线八角” :1、同位角 2、内错角 3、同旁内角 五.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4、同平行于一条条直线平行. 5、同垂直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六.平行线的性质: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3.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典型例题】 一、余角和补角 例1. 如图所示, 互余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补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1. 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的 1 3 还少20o,则这个角为_____________。 2. 如图所示,已知∠AOB 与∠COB 为补角,OD 是∠AOB 的角平分线,OE 在∠BOC 内,∠BO=1 2 ∠EOC, ∠DOE=72o, 求∠EOC 的度数。 二、“三线八角” 例2 (1) 如图,哪些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E D C B A O A B C D E F 1 2 3 4 5 6 7 8 2 3

(2) 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和∠3是同位角 B. ∠1∠5是同角 C. ∠1和∠2是内角 D. ∠5和∠6是内错角 (3)如图,⊿ABC 中,DE 分别交B 、A 于D 和E,则图中共有 同位角 对,内错角 对,同旁内角 。 三、平行线的判定 例3如右图 ① ∵ ∠1=∠2 ∴ _____∥_____, ( ) ② ∵ ∠2=_____ ∴ ____∥___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 ∵∠3+∠4=180o ∴ ____∥_____, ( ) ∴ AC ∥FG , ( ) 变式训练:1.如图, ∵ ∠1=∠B ∴ ∥_____, ( ) ∵ ∠1/∠2 ∴ _____∥_____, ( ) ∵ ∠B +_____=180o, ∴ AB ∥EF ( ) 例4. 如图,已知AE 、CE 分别平分∠BAC 和∠ACD, ∠1和∠2互余,求AB ∥CD , A B C D G 1 3 2 C A B E D 1 A B C D E F 1 2 3 1 2 3 4 5 7 6

人教版初中数学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2.3 平行线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平行线的性质,它是平行线及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2.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性质1?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③横格纸。 2.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图)。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第一组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专题练习

1 D F C B A 2 E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 专题 一、推理填空题 1.已知:如图,DE ∥BC ,∠ADE =∠EFC ,将说明∠1=∠2成立的理由填写完整. 解:∵ DE ∥BC ( ) ∴∠ADE =_______( ) ∵∠ADE =∠EFC ( ) ∴_______=_______ ( ) ∴DB ∥EF ( ) ∴∠1=∠2( ) 2.已知:如图所示,∠1=∠2,∠A =∠ 3.求证:AC ∥DE 证明:∵∠1=∠2( ) ∴AB ∥____( ) ∴∠A =∠4( ) 又∵∠A =∠3( ) ∴∠3=____( ) ∴AC ∥DE ( ) 3.已知:如图,∠ABC =∠ADC ,BF 、DE 分别平分∠ABC 与∠ADC .且∠1=∠3.求证:AB ∥DC . 证明:∵∠ABC =∠ADC , .2 1 21ADC ABC ∠=∠∴( ) 又∵BF 、DE 分别平分∠ABC 与∠ADC , .2 1 2,211ADC ABC ∠=∠∠= ∠∴ ( ) ∴∠______=∠______.( ) ∵∠1=∠3,( ) ∴∠2=∠______.(等量代换) 43 21 A B C E

∴______∥______.( ) 二、证明题 4.如图,AB ∥CD ,AE 交CD 于点C ,DE ⊥AE ,垂足为E ,∠A =37o,求∠D 的度数. 5.如图,已知AB ∥CD ,∠1=100°,∠2=120°,求∠α的度数。 6.如图,CD AB //,AE 平分BAD ∠,CD 与AE 相交于F ,E CFE ∠=∠。求证:BC AD //。 7.如图,CD ∥AB ,∠DCB=70°,∠CBF=20°,∠EFB=130°,问直线EF 与AB 有怎 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A B C D E α21 F E D C B A 2 1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题型总结全面

辅导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 2、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公理及 推论 3、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距离;会判断是什么命题,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4、通过实例认识平移,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 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6年 3月 教学内容 一、相交线 1、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 2、相交线的定义:在平面内有一个公共交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3、互为邻补角: 单元回顾 T ——相交线与平行线

(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且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性质:从位置看:互为邻角; 从数量看:互为补角; 4、互为对顶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性质:对顶角相等 例.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若∠AOD=70°,∠BOE-∠BOC=50°,求∠DOE的度数. 例.如图5-1-21,直线AB、CD、EF相交于O点.∠AOF=4∠BOF,∠AOC=90°,求∠DOF的度数. 二、垂直 1、(1)定义: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 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交点叫做垂足。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垂直。 2、任何一个“定义”既可以做判定,又可以做性质。 3、垂线段的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平行线的性质》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13.5(5)平行线的性质 梅山一中 丁金华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理解平行线判定和性 质的区别;进一步了解说理的叙述方式和表达方式。 2、 让学生在探索思路、小结归纳的过程中,发展基础性逻辑思维的能力, 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理性思维精神的领悟。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说理的分析方法和说理过程的表述规范,进一步学 会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的初步综合应用。 难点:理解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的区别;有条理的说理表达。 教学方法(多媒体) 引导、启发、探究、归纳 教学过程 1.问题讨论(情景引入) 活动一: 想一想 题。如图,要说明BD//AE 明添加的依据。请思考。(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出示问题:如果DF//AC,请在图中找出相等的角或互补的角,说出依据。(学生 回答,教师点评。) 师: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生: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关系推出平行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推出角的 关系。 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活动,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考的平台,让学生在寻找角 的关系中回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利用这一设问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发散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c b a 2 1点评:要判定两直线平行,可以寻找角的关系,如一对同位角相等,一对内错 角相等或一对同旁内角互补。依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由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 出角的相等或互补关系。 2.新课探索 活动二:温故知新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内容是什么?(ppt 表格展示) (2)平行线的性质是什么?注意与判定方法的区别。(ppt 【设计意图】习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活动三:说理填空: (1)已知∠2=∠DFC,所以_________( ) 第(1)~(5)题图 (2)因为AB//DF ,所以∠2+_____=180度( ) (3)因为AC//DE ,所以∠C=_____( (4)因为_____= ∠DFC,所以AB//FD( ) 第(6)题 (5)因为AB//DF ,所以∠2=_______( ) (6)如图,∠1=∠2,则∠C+∠D=_______ (7)因为a//b, ∠1: ∠2=4:5则∠1=______ 第(7)题图 【设计意图】本练习是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或性质进行说理的基础性训练,既是 关于判定和性质的复习,又是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题的铺垫。 活动四:综合应用(例题教学) 例题1:如图,已知AB//CD ,∠1+∠2=180°,那么EF 与 CD 平行吗?请说一说理由。 (1)分析:要说明EF 与CD 平行,有许多思路:1. ∠2=∠C;2.结合图形看,有 没有直接条件,请学生分析。如果没有,可以结合已知条件看能否推出需要的条 件。由已知条件AB//CD,能得到什么结论,或由∠1+∠2=180度,能得到什么结 论?再结合要说明的问题看条件具备了吗?(学生找出条件进行说理) (2)证明:请学生表述,教师板书证明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