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中心安全规划方案

数据中心安全规划方案

数据中心安全规划方案
数据中心安全规划方案

XX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安全建设项目

技术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

1.1.目标与范围 ...........................................................

1.2.参照标准 .............................................................

1.3.系统描述 .............................................................

2.安全风险分析 ..........................................................

2.1.系统脆弱性分析 .......................................................

2.2.安全威胁分析 .........................................................

被动攻击产生的威胁...............................................

主动攻击产生的威胁............................................... 3.安全需求分析 ..........................................................

3.1.等级保护要求分析 .....................................................

网络安全.........................................................

主机安全.........................................................

应用安全.........................................................

3.2.安全需求总结 .........................................................

4.整体安全设计 ..........................................................

4.1.安全域 ...............................................................

安全域划分原则...................................................

安全域划分设计...................................................

4.2.安全设备部署 .........................................................

5.详细安全设计 ..........................................................

5.1.网络安全设计 .........................................................

抗DOS设备.......................................................

防火墙...........................................................

WEB应用安全网关.................................................

入侵防御.........................................................

入侵检测.........................................................

安全审计.........................................................

防病毒...........................................................

5.2.安全运维管理 .........................................................

漏洞扫描.........................................................

安全管理平台.....................................................

堡垒机...........................................................

6.产品列表 ..............................................................

1.项目概述

1.1.目标与范围

本次数据中心的安全建设主要依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的技术部分,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来对网络与服务器进行设计。根据用户需求,在本次建设完毕后XX数据中心网络将达到等保三级的技术要求。

因用户网络为新建网络,所以本次建设将完全按照《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技术部分要求进行。

1.2.参照标准

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 25058-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 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通用技术要求》

GB/T 25070-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Z 20986-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1.3.系统描述

XX数据中心平台共有三个信息系统:能源应用,环保应用,市节能减排应用。

企业节点通过企业信息前置机抓取企业节点数据,并把这些数据上传到XX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中,数据库对这些企业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同时企业节点也可以通过VPN去访问XX数据中心的相关应用。

XX数据中心平台也可通过政务外网,环保专网与相关部分进行信息交互。提供信息访问。

2.安全风险分析

2.1.系统脆弱性分析

人的脆弱性:人的安全意识不足导致的各种被攻击可能,如接受未知数据,设置弱口令等。

安全技术的脆弱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脆弱性,系统配置的安全脆弱性,访问控制机制的安全脆弱性,测评和认证的脆弱性。

运行的脆弱性:监控系统的脆弱性,无入侵检测设备,响应和恢复机制的不完善。

2.2.安全威胁分析

2.2.1.被动攻击产生的威胁

(1)网络和基础设施的被动攻击威胁

局域网/骨干网线路的窃听;监视没被保护的通信线路;破译弱保护的通信线路信息;信息流量分析;利用被动攻击为主动攻击创造条件以便对网络基础设施设备进行破坏,如截获用户的账号或密码以便对网络设备进行破坏;机房和处理信息终端的电磁泄露。

(2)区域边界/外部连接的被动攻击威胁

截取末受保护的网络信息;流量分析攻击;远程接入连接。

(3)计算环境的被动攻击威胁

获取鉴别信息和控制信息;获取明文或解密弱密文实施重放攻击。

2.2.2.主动攻击产生的威胁

(1)对网络和基础设施的主动攻击威胁

一是可用带宽的损失攻击,如网络阻塞攻击、扩散攻击等。二是网络管理通讯混乱使网络基础设施失去控制的攻击。最严重的网络攻击是使网络基础设施运行控制失灵。如对网络运行和设备之间通信的直接攻击,它企图切断网管人员与基础设施的设备之间的通信,比如切断网管人员与交换机、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使网管人员失去对它们的控制。三是网络管理通信的中断攻击,它是通过攻击网络底层设备的控制信号来干扰网络传输的用户信息;引入病毒攻击;引入恶意代码攻击。

(2)对信息系统及数据主动攻击威胁

试图阻断或攻破保护机制(内网或外网);偷窃或篡改信息;利用社会工程攻击欺骗合法用户(如匿名询问合法用户账号);伪装成合法用户和服务器进行攻击;IP地址欺骗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利用协议和基础设

施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利用远程接入用户对内网进行攻击;建立非授权的网络连接;监测远程用户链路、修改传输数据;解读未加密或弱加密的传输信息;恶意代码和病毒攻击。

(3)计算环境的主动攻击威胁

引入病毒攻击;引入恶意代码攻击;冒充超级用户或其他合法用户;拒绝服务和数据的篡改;伪装成合法用户和服务器进行攻击;利用配置漏洞进行攻击;利用系统脆弱性(操作系统安全脆弱性、数据库安全脆弱性)实施攻击;利用服务器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攻击;利用应用系统安全脆弱性进行攻击。

(4)支持性基础设施的主动攻击威胁

对未加密或弱加密的通信线路的搭线窃听;用获取包含错误信息的证书进行伪装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如攻击目录服务等);中间攻击;攻击PIN获取对用户私钥的访问、在支持性基础设施的组件中引入恶意代码攻击、在密钥分发期间对密钥实施攻击、对PKI私钥实施密码攻击、对密钥恢复后的密钥进行末授权访问、在用户认证期间使用户不能生成失效信息;利用备份信息进行攻击。

3.安全需求分析

3.1.等级保护要求分析

3.1.1.网络安全

3.1.2.主机安全

3.1.3.应用安全

3.2.安全需求总结

4.整体安全设计

4.1.安全域

4.1.1.安全域划分原则

(1)业务保障原则

安全域方法的根本目标是能够更好的保障网络上承载的业务。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还要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和运行效率。

信息安全服务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应该从客户(业务)而不是IT 服务提供方(技术)的角度理解IT 服务需求。也就是说,在提供IT 服务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业务需求,根据业务需求来确定IT 需求包括安全需求。

在安全域划分时会面临有些业务紧密相连,但是根据安全要求(信息密级要求,访问应用要求等)又要将其划分到不同安全域的矛盾。是将业务按安全域的要求强性划分,还是合并安全域以满足业务要求?必须综合考虑业务隔离的难度和合并安全域的风险(会出现有些资产保护级别不够),从而给出合适的安全域划分。

(2)等级保护原则

根据安全域在业务支撑系统中的重要程度以及考虑风险威胁、安全需求、安全成本等因素,将其划为不同的安全保护等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技术、管理措施,以保障业务支撑的网络和信息安全。

安全域的划分要做到每个安全域的信息资产价值相近,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安全等级、安全环境、安全策略等。安全域所涉及应用和资产的价值越高,面临的威胁越大,那么它的安全保护等级也就越高。

(3)深度防御原则

根据网络应用访问的顺序,逐层进行防御,保护核心应用的安全。安全域的主要对象是网络,但是围绕安全域的防护需要考虑在各个层次上立体防守,包括在物理链路、网络、主机系统、应用等层次;同时,在部署安全域防护体系的时候,要综合运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检测审计、链路冗余、内容检测等各种安全功能实现协防。

(4)结构简化原则

安全域划分的直接目的和效果是要将整个网络变得更加简单,简单的网络结构便于设计防护体系。安全域划分不宜过于复杂。

(5)生命周期原则

对于安全域的划分和布防不仅仅要考虑静态设计,还要考虑不断的变化;另外,在安全域的建设和调整过程中要考虑工程化的管理。

(6)安全最大化原则

针对业务系统可能跨越多个安全域的情况,对该业务系统的安全防护必须要使该系统在全局上达到要求的安全等级,即实现安全的最大化防护,同时满足多个安全域的保护策略。

(7)可扩展性原则

当有新的业务系统需要接入业务支撑网时,按照等级保护、对端可信度等原则将其分别划分至不同安全等级域的各个子域。

4.1.2.安全域划分设计

根据XX数据中心的情况,把网络分为三个安全域:应用安全域,数据库安全域,安全管理安全域。安全域之间利用防火墙进行隔离。

安全域划分拓扑如下:

4.2.安全设备部署

(1)网络边界

考虑到网络的高可用性,网络出口设备均双机部署。

在网络出口部署两台防止DDOS产品,对DDOS攻击进行过滤。

在网络出口部署两台防火墙设备,对进出XX数据中心网络的流量进行策略控制。

在网络出口部署两台入侵防御设备对进行XX数据中心网络的流量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数据中是否含有恶意攻击与恶意代码。

(2)核心交换区

在核心交换区旁路部署一台IDS与一台安全审计产品,对核心交换机上面的流量进行安全的检测与审计,包括来往核心交换机上面的流量是否有恶意威胁。是否有针对于后台数据库的威胁等。

(3)应用区安全域

在应用区边界部署web应用防火墙设备,因应用区部署的应用均为B/S 架构,而web应用防火墙恰恰是针对于HTTP协议进行安全过滤的设备,很好的满足了三级等保中针对于应用安全的规定。

(4)数据库安全域

数据库安全域边界部署一台安全域防火墙,采取有效的访问控制策略;同时在安全域交换机旁路部署一台安全审计系统,对网络运维管理和数据库操作进行全面审计。

(5)安全管理区安全域

在安全管理区部署漏洞扫描设备,对网络中的主机进行安全自查,降低主机的脆弱性。

在安全管理区部署堡垒机设备,结合部署的身份认证系统对主机与应用进行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与安全审计。

在安全管理区部署安全管理平台,对网络中的主机与安全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与统一的日志分析。

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上部署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并且在安全管理区部署网络防病毒主控端。

5.详细安全设计

5.1.网络安全设计

5.1.1.抗DOS设备

5.1.1.1.部署目的

随着僵尸网络的泛滥,DDoS攻击等恶意流量的规模也在迅速增大。据估计,中国的黑客产业链条规模已达上百亿,而在这中间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和DDoS攻击相关的。实际上,DDoS攻击也像网络带宽一样,已经成为可以售卖的资源。利益驱使DDoS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1年3月,全球网络安全和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Arbor Networks 发布第六期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安全年报称,2010年是DDoS攻击在互联网上活动规模和频率激增的一年;DDoS攻击规模首次突破100 Gbps,服务提供商因此受到巨大的冲击。

2012年3月,CNCERT发布了《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称DDoS的频率和规模都在迅速增大。根据CNCERT抽样监测发现,我国境内日均发生攻击总流量超过1G的较大规模的DDoS攻击事件365起。其中,TCP SYN FLOOD和UDP FLOOD等常见虚假源IP地址攻击事件约占70%,对其溯源和处臵难度较大。

DDoS攻击最让人头疼的是攻击和防御的不对等性。现在的DDoS攻击技术门槛越来越低,非常容易发起,但检测和防御则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由于黑客地下产业链的发展,各种攻击工具在网上随处可见,甚至公然打

包售卖。即使是对于初级网络水平的人来说,使用这些攻击也是很简单的事情。而对于有经验的黑客来说,使用这些工具可以组织起复杂的攻击,令防范变得困难。例如2011年针对某游戏网站的攻击持续了数月,综合采用了DNS请求攻击、UDP FLOOD、TCP SYN FLOOD、HTTP请求攻击等多种方式,攻击峰值流量达数十个Gbps,令人防不胜防。

5.1.1.2.部署方式及说明

防DOS设备串行在网络出口,对流量进行清洗,过滤含有DOS或DDOS 特征的流量,保证网络安全。

由于防DOS串行在网络出口,所以选择双机部署。

5.1.2.防火墙

5.1.2.1.部署目的

防火墙是一种部署在安全边界上的高级访问控制设备,是不同区域之间信息流的唯一通道,能根据制定好的安全策略控制(允许、拒绝、监视、记录)不同区域之间的访问行为。作为一个专业化的访问控制产品,防火墙不仅提供非常灵活的访问控制功能(基于IP地址、端口、协议、用户名、应用命令等)和强大的审计鉴别功能,还提供了多种辅助功能,比如地址转换、端口映射、IP与MAC地址绑定等等。

安全边界采用防火墙设备,根据ip五元组(源/目的ip,源/目的端口,协议),对网络边界进行访问控制,隔离不同的安全域,只有经过许可的ip、端口、协议才被容许访问防火墙内的网络和系统资源,保障了网

络的逻辑隔离。

5.1.2.2.部署方式及说明

防火墙串行部署在网络主干链路上,用于网络安全边界的访问控制,可以采用透明工作模式,工作口不需要配置ip,不影响网络路由结构。每台防火墙,均另外需1个ip用来作为管理设备,管理方式为B/S。

由于防火墙作为网络出口和安全域边界的安全网关,一旦出现故障对网络数据传输、网络安全策略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网络出口部署两台防火墙。在数据库区边界部署一台防火墙。

5.1.3.WEB应用安全网关

5.1.3.1.部署目的

Web应用安全网关(Web Application Gateway,简称WAG)是新一代Web安全防护与应用交付类应用安全产品,主要针对Web服务器进行HTTP/HTTPS流量分析,防护以Web应用程序漏洞为目标的攻击,并针对Web应用访问各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Web或网络协议应用的可用性、性能和安全性,确保Web业务应用能够快速、安全、可靠地交付。

WAG应用了一套HTTP会话规则集,这些规则涵盖诸如SQL注入、以及XSS等常见的Web攻击。网页防篡改模块会事先将被保护Web服务器的主要页面拷贝到设备存储器内,一旦检测出被保护URL页面有被篡改的情况,遇到用户有针对该页面的访问请求时,会将事先备份的正常页面返回给用户,屏蔽被篡改的页面不被访问,维护用户的声誉,此种方法的优点是不

用在被保护Web服务器上安装Agent,对Web应用系统不会造成额外影响。

5.1.3.2.部署方式及说明

在应用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串行部署Web应用安全网关,可采取透明工作模式,不影响网络路由结构,针对Web服务器进行第7层流量分析,确保业务应用能够快速、安全、可靠地交付。

5.1.4.入侵防御

5.1.4.1.部署目的

虽然访问控制系统(如防火墙)可以静态的实施访问控制策略,防止一些非法的访问等,但对利用合法的访问手段或其它的攻击手段(比如,利用内部系统的漏洞等)对系统入侵和内部用户的入侵等是没有办法控制的;因此,系统内需要建设统一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检测机制,实现对网络系统进行自动的入侵检测和分析,对非法信息予以过滤,提高系统整体安全性。

入侵防御技术高度融合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易操作性等特性,带来了深度攻击防御和应用带宽保护的完美价值体验。通过入侵防护系统可以实时、主动拦截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恶意流量,保护信息系统和网络架构免受侵害,防止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损坏或宕机,IPS可以深入到路由、防火墙模块和应用层,快速扫描流量,它可以利用其上千种攻击特征数据库,识别和分析外部的攻击,并实时报警和记录,同时可以对上百种入侵和攻击进行主动防护。此外,还可以对MSN、Skype、Yahoo

Message 等即时消息进行阻断,允许用户对BT、kazza等P2P多点共享协议软件进行阻断。

5.1.4.2.部署方式及说明

IPS串行部署在网络主干链路上,用于安全域边界的入侵防护,可以采用透明工作模式,工作口不需要配置ip,不影响网络路由结构。管理中心安装在专用管理服务器中,实现IPS设备统一的控制管理、监控告警、日志收集和定制报表等功能。由于IPS串行于主干线上所以双机部署。5.1.5.入侵检测

5.1.5.1.部署目的

互联网当前正处于高速的发展态势,随之而来的攻击、病毒、威胁也是日新月异,面对日益加剧的安全形式需要一套能够实时检测攻击、预警、响应的工具。通过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可以起到以下目的:

(1)入侵检测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可以实现对黑客攻击(缓冲区溢出、SQL注入、暴力猜测、拒绝服务、扫描探测、非授权访问等)、蠕虫病毒、木马后门、间谍软件、僵尸网络等进行实时检测及报警。

(2)流量分析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对网络进行流量分析,实时统计出当前网络中的各种报文流量;IDS能够帮助管理员对付网络攻击,最大限度地减少攻击可能给用户造成的损失,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单位信息安全基础结构

的完整性。

(3)行为监控

IDS系统会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对严重滥用网络资源的事件提供告警和记录。

5.1.5.2.部署方式及说明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由于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所以,多采用C/S的部署方式,一般分为“引擎”和“控制台(兼数据中心)”两部分:

(1)IDS引擎:

IDS引擎接入核心交换机的镜像端口,以监听相应网络的网络流量,IDS引擎工作口无需配置ip,另需配置一个管理ip地址;

(2)IDS控制台(兼数据中心):

在与引擎管理IP地址联通的安全管理安全域,部署1台服务器,安装IDS控制台软件,以便存储、分析IDS引擎的检测数据,并管控IDS引擎。控制台可挂接存储设备(如NAS存储)。

5.1.

6.安全审计

5.1.

6.1.部署目的

安全审计系统综合了网络安全审计和数据库安全审计2大功能。

网络审计系统针对业务环境下的网络操作行为进行细粒度审计的合规性管理系统。通过对业务人员访问系统的行为进行解析、分析、记录、

大数据中心方案设计(机房)

计算机数据中心机房系统设计方案 (模板)

目录 1.机房设计方案 6 1.1概述 6 1.1.1概述 6 1.1.2工程概述说明 6 1.1.3设计原则7 1.1.4建设内容实施7 1.1.5设计依据8 1.1.6引用标准8 1.1.7设计指标9 1.1.9设计思想及特点11 1.1.10绿色数据中心建设12 1.2装饰装修工程14 1. 2.1机房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室的划分14 1.2.2装修材料的选择14 1.2.3机房装饰的特殊处理17 1.3供配电系统(UPS系统)18 1. 3.1供配电系统设计指标18 1.3.2供配电系统构成20 1.3.3供配电系统技术说明20 1.3.4供配电设计21 1.3.5电池22 1.4通风系统(新风和排风)22 1. 4.1设计依据22

1.4.2设计目标22 1.4.3设计范围22 1.4.4新风系统22 1.4.5排烟系统23 1.4.6风幕机系统23 1.5精密空调系统23 1.5.1机房设备配置分析23 1.6防雷接地系统25 1.6.1需求分析25 1.6.2系统设计25 1.7综合布线系统26 1.7.1系统需求分析26 1.7.2机房布线方案27 1.7.3子系统主要技术说明27 1.8门禁系统28 1.8.1需求分析28 1.8.2系统设计28 1.9机房视频监控29 1.9.1项目概述29 1.9.2设计原则29 1.9.3总体目标30 1.9.4设计依据30 1.9.5机房视频监控规划31 1.10环境集中监控系统33 1.10.1概述33 1.10.2设备监控分析33 1.10.3机房动环设备集中监控平台一套35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随着信息系统规模的扩大,数据中心机房无论从面积、配套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逐渐不能满足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供电局选择重建机房。如何将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迁移到新机房,则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通过分析,发现机房搬迁存在两个难点:一是搬迁风险大,许多设备早已过保修期且比较陈旧,因此设备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对用户有较大的影响,机房迁移对业务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甚至是整个单位的业务中断,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搬迁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制定周密的搬迁计划,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补救措施,最大程度保证数据和应用系统的安全。 1.搬迁方案 为了使搬迁对应用系统的影响降至最小,可采用在线搬迁的方式,即建立平滑的网络过渡环境,以数据存储为核心,保障网络和应用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最大程度缩短系统运行的中断时间。搬迁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搬迁方案,主要内容为搬迁设备统计、搬迁配套工具、搬迁日程和人员安排、搬迁后设备位置平面图。 网络割接方案,包括网络割接流程以及割接前后网络拓扑变化。 系统及数据备份方案,包括备份方式以及时间。 应急方案,包括硬件故障、操作系统故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故障、存储设备及数据故障应急方案。 在方案中,首先要确定需搬迁设备清单,并对设备进行分类;其次按照系统划分设备,安排合理的搬迁次序。核心系统可在周末或者工作日的晚上搬迁,非核心系统可在工作日搬迁。对于双机运行的设备可先对备用系统搬迁、调试、正

常运行后,再将主机搬迁至新机房。 2.搬迁步骤 搬迁前制定通知,把搬迁过程的停机安排统一发布,然后提供一个热线电话和信息部联系,负责协调各个专业的搬迁事宜。 信息发布:信息部门提前进行信息发布,告知具体搬迁时间计划。 网络互连:确定新数据中心机房和旧机房的光纤线路连通. 检查机房环境条件和可用性:检查新机房空调、供电、消防、综合布线等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具备,同时进行网络联通性测试,保证网络的可用性。 应用管理员检查确认应用是否正常运行,主机管理员检查确认主机是否正常运行。 数据备份:搬迁前,做好该系统的相关备份。 确认搬迁工具到位。 确认关键业务系统相关厂家提供热线支持或现场支持。 应用管理员退出应用,主机管理员停运主机,再由各搬迁组进行主机的拆卸、清洁、搬迁、上架及网络/KVM接入等工作,设备搬迁过程中应做好设备的防碰撞、防灰尘、防水等,同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布局图、设备背面接线图完成设备的上架、接线等工作。 主机管理员通电启动设备,并进行主机测试,应用管理员负责应用测试。 设备正常运行后,各搬迁组及时更新设备及连接线的标识。 建议人员变迁和系统搬迁分期进行。即人员在新大楼办公,系统在旧大楼,

最新数据中心搬迁项目

数据中心搬迁项目管理 第1章对服务商要求 鉴于本项目的复杂性,要求乙方公司具备足够的数据中心搬迁能力及资质。要求乙方必须应用成熟的项目管理方法论,安排具备足够资质,并具备丰富项目管理经验和数据中心搬迁工作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负责本项目的管理工作。乙方应该充分论述其将运用在本项目上的项目管理方法,及如何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工作。 乙方需要为本项目提供项目整体管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指派专门的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采用成熟科学、经实际检验的搬迁项目 管理方法管理本项目; ●项目管理体系设计:乙方项目经理负责制定并向甲方建议适合本项目的 项目管理体系,并协助项目组建立和运行该项目管理体系; ●总体项目管理计划:乙方项目经理负责制定总体项目管理计划,并与甲 方讨论并最终确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执行管理、跟踪和检查:乙方项目经理负责根据项目管理计划与甲 方项目管理人员一起进行项目执行管理工作,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和检查; ●管理项目沟通和协调:乙方项目经理负责协助甲方项目管理人员计划和 建立本项目沟通体系,并协助甲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管理协调工作; ●项目风险管理:乙方项目经理负责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协助甲方项目 管理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监控和跟踪项 目风险的发展状况; ●搬迁工作总体指挥和协调:乙方项目经理需根据最终确定的搬迁详细设 计方案和搬迁日详细计划,协助甲方搬迁指挥人员完成搬迁的总体指挥 和协调工作;

1.1服务商资质要求 为保障甲方数据中心搬迁项目的实施质量,要求乙方公司具备足够的数据中心搬迁能力和资质: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在法律和财务上独立、能够独立承担民 事责任的企业或公司; 2)注册资本在人民币1000万元(含本数)以上; 3)在最近两年内承接过同规模的数据中心搬迁项目 4)具备IT基础设施运维团队; 5)具备提供备机备件的能力,满足项目对备机备件的要求,要求备品备件 放置在甲方新数据中心存放。 乙方仅能够针对物流运输方面邀请服务合作伙伴参与,乙方不得将本项目其他任何部分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邀请服务合作伙伴需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等的规定,并需事先与甲方协商,取得甲方批准,具体规定如下: 1)服务合作伙伴必须具备IT设备运输相应的资质条件。乙方将其中部分项 目交付服务合作伙伴实施,不应解除合同约定的乙方的任何责任和义务; 2)乙方有义务依据甲方的要求向甲方提供服务合作伙伴的一切资料; 1.2搬迁项目管理方法要求 乙方必须在本项目中采用成熟科学、经实际检验的搬迁项目管理方法。乙方应系统阐述其将采用的方法论,不能仅就其搬迁项目管理方法论本身阐述,应同时就如何结合本项目的实际灵活运用其方法论加以阐述。 1.3项目人员及组织要求 乙方应该在对本项目具体工作内容充分理解和切合实际的项目干系人分析基础上对于项目整体人员需求提出估计和建议,并对项目组织架构提出合理化建议。

大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技术方案设计

数据中心机房及信息化终端设备维护方案 一、简况 xxx客户数据中心机房于XX年投入使用,目前即将过保和需要续保运维的设备清单如下: 另外,全院网络交换机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已全部过保,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维保的意义 通过机房设备维护保养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设备故障时,可提供快速的备件供应,技术支持,故障处理等服务。

通过系统的维护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做到为客户排忧解难,减少客户人力、物力投入的成本。为机房内各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安全保障。可延迟客户设备的淘汰时间,使可用价值最大化。 通过引入专业的维护公司,可以将客户管理人员从日常需要完成专业性很强的维护保养工作中解放出来,提升客户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信息或科技部门的自身职能。 通过专业的维护,将机房内各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整理,进行数据分析,给客户的机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投入提供依据。 三、维护范围 1、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 2、数据中心信息化系统 3、全院信息化终端设备 4、数据库及虚拟化系统 四、提供的服务 为更好的服务好客户,确实按质按量的对设备进行维护;我公司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厂商维护标准,结合自身多年经验积累和客户需求,制定了一套自有的服务内容: 1、我公司在本地储备相应设备的备品备件,确保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免费更换新的器件,保障设备使用安全。 2.我公司和客户建立24小时联络机制,同时指定一名负责人与使用方保持沟通,确保7*24小时都可靠联系到工程技术人员,所有节日都照此标准执行。 3.快速进行故障抢修:故障服务响应时间不多于30分钟,2小时内至少2人以上携带相关工具、仪器到达故障现场,直到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网络机房搬迁工程实施计划及搬迁方案

网络机房搬迁工程实施计划及搬迁方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网络机房实施计划及搬迁方案 北京怀教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目录

前言网络机房项目总体说明 我公司非常荣幸参与怀柔区教育城域网网络机房的搬迁项目。我们愿尽所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对机房实施计划作更详细的规划安排,以及对搬迁方案作更细化的分解阐述。 1. 工程概述 怀柔区教育城域网原网络数据中心机房位于怀柔区电教馆一层,主要承担了怀柔区教育城域网网络数据中心的功能,目前以安置服务器系统、存储系统和网络设备系统等设备为主。部署了①IBM和曙光服务器、存储阵列、服务器及服务器机柜一批,②网络交换设备、安全接入设备等及网络机柜一批,③机房内安置机房空调机1台,④UPS主机1台,另有若干服务器设备存放在机房。 2. 机房现状 目前机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场地较小,空间布置不合理,可扩展性差,机房内热量分布不均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机房内线缆混乱,维护较为困难。为适应怀柔区教育城域网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提高投资效率,考虑在现有的基础上,新建一个中心机房,为今后扩容、维护等提供更好的物理环境。 新机房计划布置在怀柔区教委3楼,机房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应遵循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经济适用、安全可靠、质量优良、节约能耗等原则。 3. 实施内容 (1)机房装修工程; (2)机房配电系统; (3)机房精密空调与新风系统; (4)UPS系统; (5)防雷接地及静电释放系统; (6)安防系统; (7)综合布线系统; (8)专业机柜系统;

大型数据中心双总线系统设计方案

大型数据中心双总线系统设计方案

大型数据中心双总线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为保证数据中心机房内所有设备24 小时不间断优质供电,数据中心机房供电系统亦采用两路在线式UPS供电(每路均为1+1并联冗余配置,提高供电系统的冗错性和可靠性),UPS采用中文操作界面,本文章拟定大型数据中心用户,设备用电功率设计为400kVA,实现独立的双总线供电方案,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容错性,满足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A级机房电源设计标准。 标签:大型数据中心总线 1 概述 为保证数据中心机房内所有设备24 小时不间断优质供电,数据中心机房供电系统亦采用两路在线式UPS 供电(每路均为1+1并联冗余配置,提高供电系统的冗错性和可靠性),UPS采用中文操作界面,本文章拟定大型数据中心用户,设备用电功率设计为400kVA,实现独立的双总线供电方案,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容错性,满足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A级机房电源设计标准。 2 台达UPS电源解决方案 配置台达GES-NT400K 双变换纯在线式工频级UPS 4台,组成两套“1+1”并联冗余的双总线供电方案,为数据中心机房负载设备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完全独立的双回路的优质、纯净电源供电。 GES-NT400K UPS 2路“1+1”并联冗余的双总线 供电方案具有高可靠性、可用性及安全性,并机系统采

用先进的独特分布式逻辑控制方式,直接并机,并机无须外加并联卡或并机控制柜,且并机通信信号线采用环形回路设计,大大地提高了并机系统的可靠性;NT400K UPS支持在线并机扩展系统,即无须关闭原UPS供电系统,在线将预将并入正常工作的UPS系统中,整并机扩容平滑、安全。 并机采用共用电池组方案,可以节省大量的安装空间,提高电池的利用效率,减少地安装地板承重需求。当其中一台UPS故障退出并联系统后,仍能保证满载后备时间满足原配置(而传统UPS并机无共用电池组功能时,当其中一台UPS故障时,它所配置的电池组也相应地退出了并机系统,此时导致后备时间缩短一半)。通过共用电池功能,还可以减少电池污染的排放和节省安装空间等资源。 2.1 共用电池功能主要优势 ⑴节省购买电池的资金投资 系统冗余量占系统总容量的百分之几,就能节省电池总投资的百分之几。在电池价格飞涨的今天,能够节省的这笔费用是相当可观的。同时,电池数量减少了,相应的搬运、安装等投资也会跟着减少。 ⑵节省安装空间投资 大批量的电池所占用的安装空间也是很大的,减少了电池数量,也就成比例地减少了安装空间方面的投

云数据中心基础环境-详细设计方案

云数据中心基础环境详细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 (11) 1.1 项目需求 (11) 1.2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 1.2.1 综合布线系统发展过程 (11) 1.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2) 1.2.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13) 1.3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 (14) 1.3.1 选择布线产品的参考因素 (14) 1.3.2 选型标准 (15) 1.3.3 综合布线产品的经济分析 (15) 1.3.4 综合布线产品的选择 (15) 1.3.5 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16) 1.3.6 主要产品及特点 (17) 1.4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3) 1.4.1 设计原则 (23) 1.4.2 设计标准 (24) 1.4.3 设计任务 (25) 1.4.5 设计目标 (26) 1.4.6 设计要领 (26) 1.4.7 设计内容 (27) 1.5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方案 (34) 1.5.1 系统介绍 (34) 1.5.2 系统设计 (35) 1.5.3 主要使用产品 (39) 1.6 水平区子系统设计方案 (40) 1.6.1 系统介绍 (40) 1.6.2 系统设计 (41) 1.6.3 主要使用产品 (46) 1.7 管理子系统设计方案 (46) 1.7.1 系统介绍 (46) 1.7.2 系统设计 (47) 1.7.3 主要使用产品 (51) 1.8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方案 (52)

1.8.1 系统介绍 (52) 1.8.2 系统设计 (53) 1.8.3 主要使用产品 (56) 1.9 设备室子系统设计方案 (57) 1.9.1 系统介绍 (57) 1.9.2 系统设计 (57) 1.10 综合布线系统防护设计方案 (59) 1.10.1 系统介绍 (59) 1.10.2 系统设计 (60) 1.10.3 主要使用产品 (63) 第二章强电布线系统 (64) 2.1 概述 (64) 2.2 设计原则 (64) 2.3 设计依据 (65) 2.4 需求分析 (66) 2.5 系统设计 (67) 2.6 施工安装 (69) 2.6.1 桥架施工 (69) 2.6.2 管路施工 (69) 2.6.3 电缆敷设及安装 (70) 第三章配电系统 (71) 3.1 概述 (71) 3.2 用户需求 (72) 3.3 系统设计 (72) 3.3.1 UPS输入配电柜设计 (73) 3.3.2 UPS输出配电柜设计 (73) 3.3.3 UPS维修旁路配电柜设计 (74) 3.3.4 精密空调动力配电柜设计 (74) 3.3.5 动力配电柜设计 (75) 3.3.6 机房强电列头配电柜设计 (76) 3.4 施工安装 (83) 3.4.1 桥架管线施工 (83) 3.4.2 配电柜安装 (83) 第四章精密空调系统 (85) 4.1 项目概述 (85) 4.2 设计原则 (86)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技术方案

XX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技术方案

1.1 机房搬迁 (3) 1.1.1 机房搬迁概述 (3) 1.1.2 搬迁要求及规范 (9) 1.1.3 搬迁总体规划 (16) 1.1.4 搬迁实施方案 (21) 1.1.5 搬迁应急方案 (40) 1.1.6 搬迁工期保证措施 (44) 1.1.7 搬迁清单 (46)

1.1机房搬迁 1.1.1机房搬迁概述 1.1.1.1项目概述 XX市XX监管平台系统数据中心机房设在XX市XX大道广场A座5楼。此次搬迁将XX市XX大道2#广场A座5楼搬迁到XX市大厦大楼11楼。

由于很多关键应用系统的可用性要求是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以及受硬件设施的限制,此次机房搬迁不能采用搬迁,但会尽可能考虑到关键应用的可用性,最大程度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1.1.1.2原机房现状 1.1.1. 2.1设备分布情况 原机房地点为XX2号广场5楼,面积约300m2。机房划分为2个区域:主机房区(260平米,包含主机房以及机房操作室)和电源室(40平米)。机房已按照B级标准建设完成,配置有消防、电力、温控、防雷等基础设施。 机房平面布置图如下: 图:系统机房平面图 本期需要将原建设数据机房中模块化机柜、机房消防系统、监控系统、机房展示系统搬迁到新建机房。 1.1.1. 2.2供电系统情况 原机房采用双回路市电供电,市电通过UPS系统为IT设备供电,制冷设备直接使用市电供电。

目前机房UPS使用情况如下: 1.1.1. 2.3制冷系统情况 以及UPS供电设备2台以及相关空调消防设备若干台。 1.1.1. 2.4网络及硬件支撑平台现状 平台硬件网络分公共服务区网络和核心区网络两部分,两大网络区之间通过网闸进行安全隔离。 公共服务区网络分别部署以下设备: 1.负载均衡服务器,位于对外网络接口节点上,双路均衡分摊公共办公网络和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 2.千兆安全防火墙,位于对外网络接口节点上,为公共服务区对外网络边界提供安全防护;

云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云数据中心设计方 案

云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李万鸿 -2-25 云计算是大势所趋,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建立云数据中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个非常详细的云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1.云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学校云数据中心架构图 云数据中心包括Iaas、Paas、Saas三层服务,云数据中心既是一个企业云,也能够对外提供服务,学校还能够使用别的公有云如阿里云,形成混合云。 1). SaaS: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是运营商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用户能够在各种设备上经过客户端界面访问,如浏览器。消费者不需要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等,实现智慧校园产品及学校

现有产品等给用户使用。 2). PaaS:主要提供应用开发、测试和运行的平台,用户能够基于该平台,进行应用的快速开发、测试和部署运行,它依托于云计算基础架构,把基础架构资源变成平台环境提供给用户和应用。为业务信息系统提供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同时能够将各业务信息系统功能纳入一个集中的SOA平台上,有效地复用和编排组织内部的应用服务构件,以便按需组织这些服务构件。典型的如门户网站平台服务,可为用户提供快速定制开发门户网站提供应用软件平台,用户只需在此平台进行少量的定制开发即可快速部署应用。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把客户采用提供的开发语言和工具(例如Java,python, .Net等)开发的或收购的应用程序部署到供应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去。客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但客户能控制部署的应用程序,也可能控制运行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配置;能够使用Kubernetes、Docker容器完成应用系统的部署和管理。提供统一登录、权限、门户、数据中心、数据库等服务,实现容器管理、自动化部署、自动化迁移、负载均衡、弹性计算、按需分配、应用统计、性能检测、API接口、数据交换等功能。 3). IaaS: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对所有计算基础设施的利用,包括处理CPU、内存、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用户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Iaas层是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第1章设备迁移方案 1.1迁移流程及顺序说明 以上为系统迁移的流程图,各单位数据中心分系统均按该流程进行,做到系统迁移的有序进行。

1.2迁移实施前期准备 迁移的准备工作是整个迁移工作的极其重要的部分,充分的做好本次迁移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迁移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并可有效的减少迁移过程中的事故隐患,以下将对迁移前的准备工作做详细描述。 2.1迁移设备确认 在此过程中需和用户方确认迁移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和材料,并对需迁移的设备进行分类统计,形成文档,由用户方确认。 2.1设备检测 (一)硬件设备的检测 在迁移以前,用户方应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工作,包括系统状态、组件和系统配臵的检测,确认系统迁移恢复后应具有的功能和性能。 (二)服务器软件应用系统的检测 配合业务系统的开发维护单位,对系统的集成接口、设备连接进行检测,确认系统迁移恢复后应具有的功能和集成方式。 2.1数据备份 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是本次搬迁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之一,对各系统配臵参数和配臵文件做有效的记录和保存,形成文档,为系统再运行、集成提供充分的依据。 2.1设备及接口标识 迁移工作比较繁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统的再集成过程中,设备物理连接的恢复将是系统再集成的首要保证,众多单位的业务系统与及数量繁多的设备容易引起现场的混乱,模糊不清或者意义不明确的设备标识、标识的丢失等因素将影响系统恢复运行的时间。 因此在迁移以前对所有的硬件设备做好编号和功能标示,对物理连接的接口和线缆做好标识,对设备、接口、线缆做到一一对应,并将以上标识内容形成文档,为系统快速恢复提供可靠的基础。 标识主要内容为: 服务器设备标识:在设备做好标示,注明设备的型号、配臵、功用、接口信息等信息; 网络设备标知:注明设备型号、配臵、功用、接口信息等信息; 线缆标识:接口类型、连接设备等信息。 设备的标识工作已经按现有机房设备摆放位臵的格局做好的标识区分。在设

《实时大数据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实时大数据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实时大数据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本文我们探讨了实时数据平台RTDP的相关概念背景和架构设计方案。在架构设计方案中,我们尤其着重讲了RTDP的定位和目标,整体设计架构,以及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和考量思路。 一、相关概念背景 1.1 从现代数仓架构角度看待实时数据平台 现代数仓由传统数仓发展而来,对比传统数仓,现代数仓既有与其相同之处,也有诸多发展点。首先我们看一下传统数仓(图1)和现代数仓(图2)的模块架构: 图1 传统数仓

图2 现代数仓 传统数仓大家都很熟悉,这里不做过多介绍,一般来说,传统数仓只能支持T+1天时效延迟的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过程以ETL为主,最终产出以报表为主。 现代数仓建立在传统数仓之上,同时增加了更多样化数据源的导入存储,更多样化数据处理方式和时效(支持T+0天时效),更多样化数据使用方式和更多样化数据终端服务。 现代数仓是个很大的话题,在此我们以概念模块的方式来展现其新的特性能力。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图3中Melissa Coates的整理总结:

在图3 Melissa Coates的总结中我们可以得出,现代数仓之所以“现代”,是因为它有多平台架构、数据虚拟化、数据的近实时分析、敏捷交付方式等等一系列特性。 在借鉴Melissa Coates关于现代数仓总结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理解,我们也在此总结提取了现代数仓的几个重要能力,分别是: 数据实时化(实时同步和流式处理能力) 数据虚拟化(虚拟混算和统一服务能力) 数据平民化(可视化和自助配置能力) 数据协作化(多租户和分工协作能力) 1)数据实时化(实时同步和流式处理能力) 数据实时化,是指数据从产生(更新至业务数据库或日志)到最终消费(数据报

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设计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方案概述 (2) 1.1. 建设背景 (3) 1.2. 当前现状 (4)

1.3. 建设目标 (5) 第2章方案设计原则 (7) 2.1. 设计原则 (7) 22 设计依据 (8) 第3章数据中心方案架构 (9) 3.1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9) 3.2大数据处理设计 (16) 3.3大数据存储设计 (23) 3.4安全设计 (25) 3.5平台搭建实施步骤 (30) 3.6物理架构设计 (31) 第4章数据中心网络方案组成 (34) 4.1. 防火墙设计 (34) 4.2. 接入层设计 (34) 4.3. 网络拓扑 (35) 第5章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案组成 (36) 5.1. 机柜系统设计 (36) 5.2. 制冷系统设计 (38) 5.3. 供配电系统设计 (43) 5.4. 模块监控系统设计 (47) 第6章运维方案 (53) 6.1. 技术和售后服务 (53) 6.2. 售后服务项目 (53) 6.3. 售后服务项目内容 (53) 方案概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命脉之一,伴随着数据集中在教育业信息化的逐渐展开,数据中心在企业和信息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已成为教育机构信息化趋势下的必然产物。教育数据中心作为承载教育机构业务的重要IT基础设施,承担着教育机构稳定运行和业务创新的重任。在教育机构新型客户服务模式下,数据中心需要更高效地支持后台业务和信息共享需求,同时要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服务,支持多种服务手段。 这对教育数据中心的资源整合,全面安全,高效管理和业务连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数据中心搬迁

浅析数据中心搬迁 李少勤,王晓磊,罗卿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摘要:随着信息化迅速发展,信息机房资源不足,导致数据中心搬迁。本文简要分析搬迁工作的重要性、风险、搬迁规划、实施以及人员组织等方面。 关键词:数据中心;搬迁;迁移;整合 中图分类号:F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2)06-0122-02 对于数据中心搬迁,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一般的数据中心搬迁有如下的普遍性要求:企业业务与数据息息相关,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搬迁,以尽力减少企业业务停滞的时间;搬迁过程中,大量大中型设备将被移动,需要保证关键设备不会被损坏;完整的搬迁方案里需要包括数据备份及恢复方案、风险应急方案、设备运输方案等,以应付可能的突发故障;在搬迁过程中,需要结合业务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对现有数据中心提出升级方案。 1搬迁的风险 数据中心搬迁过程中,大量大中型设备被迁移、数据存储设备被移动,因此存在如下风险: (1)数据损失。因为用户相关设备被移动,尤其是业务数据普遍存放在外部阵列设备上,一旦硬盘在搬动过程中出现震动、插拔等情况,很容易造成不可修复的故障,因此潜在的存在数据损失的风险。 (2)业务中断。设备在搬迁过程中,难免要断开电源供应,脱离网络运行环境,因此业务中断很难避免。只能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详尽的设计,采取多重冗余、业务转移等技术手段,尽可能将业务中断时间控制在预先设计的时间范围之内。 (3)设备损坏。设备在搬迁过程中,往往需要从一个机房搬迁到物理位置上的另一个机房,设备由不同的人员经手,很难保证设备不会因为人为、意外的原因而损坏。 (4)过程混乱。数据中心人员编制有限,且搬迁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因此很难保证在设备搬迁过程中,始终只由数据中心经过严格训练的技术人员来实施,在搬迁过程中,需要调用外来人员协助进行,因此在人员配合方面,难免会产生搬迁过程混乱。 (5)架构缺陷。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部分设备都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逐步上线运行的。因此,很难保证原有的系统不存在结构性的缺陷。 2搬迁的机会 数据中心搬迁,应充分利用搬迁过程这一机会,同时解决数据中心在长期运维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将众多调整过程一次解决。在数据中心搬迁过程中,可以实现如下数据中心系统改造: (1)整体规划。数据中心各项业务上线之前,通常会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系统今后5--10年内的业务需求进行整体规划。 (2)架构改造。数据中心在搬迁过程中,为保证将搬迁过程中对业务系统的影响降到到最小,需要对搬迁过程进行统筹规划,确保重要、核心业务系统业务中断时间最短。一般的,需要采购新的设备,在新数据中心部署完成后,通过技术手段,逐步将原有数据迁移到新的数据中心,从而避免业务长时间停顿。搬迁完成后,数据中心设备相对富裕,可用于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将原系统非集群的系统改造为集群系统,非冗余的设备改造为冗余设备,可热备的系统实现双机热备,无法实现热备的硬件采用冷备等手段,从而大幅度提升数据安全,提高业务连续性。 (3)资源整合。用户信息化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化不断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等快速扩充,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软硬件资源利用率低,采购的软硬件资源之间不能有效的共享、综合利用,软件许可、硬件重复投资,造成投资浪费。 (4)部署优化。随着用户业务的逐步上线,各类经营、管理数据的急剧膨胀,用户早期规划的业务系统部署模式很难进行充分优化,很多系统经过多年运行,其运行参数早已不能适应当前数据量与业务规模的需要,但因为核心业务系统的重要性,一般很难有机会对已投产的应用系统进行优化、整合。 (5)新技术的应用。数据中心在搬迁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搬迁可行的技术手段,将搬迁过程对业务系统的影响降到到最小,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在数据中心搬迁过程中,可考虑采用虚拟化等技术,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一方面充分降低设备投资,另一方面充分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并降低日后数据中心的运维压力,一举多得。 3搬迁的服务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搬迁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搬迁工作对用户影响面较大,尤其是很多面向公众服务的系统。一旦因搬迁工作造成服务长时间中断,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数据中心搬迁需考虑的方面很多,单纯依靠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无疑会造成搬迁时间过长、搬迁过程混乱等场面。因此,通常数据中心搬迁需要采购外包服务,将数据中心搬迁工作分包到不同的服务提供商,以降低数据中心机房搬迁的工作压力与风险。 数据中心搬迁通常可采购的服务分为如下几种: (1)基本搬迁服务。这类服务通常仅提供设备的物理迁移工作,即提供人力搬运服务,不保证设备与数据安全。 (2)高级搬迁服务。这类服务一般都包含对数据的备份与专业,设备的物理迁移,系统的恢复服务等,能保证数据安全,但对设备的可恢复性不提供保证。 (3)咨询服务。这类服务通常会和数据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将数据中心搬迁的各种因素、各种不利情况逐一讨论,并对各种风险项提供解决方案,但通常不实际负责 2012年第6期(总第122期) 2012 (Sum.No122)信息通信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 122

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设计a

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1. 平台简介 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面向工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提供产品/材料环境适应性技术服务的平台。平台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服务,一是产品环境适应性大数据服务。测试评价服务是大数据的主要数据来源和基础,大数据服务是测试评价服务的展示、延伸和增值服务。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行业主要包括汽车、光伏、风电、涂料、塑料、橡胶、家电、电力等。 平台的测试评价服务依据ISO 17025相关要求开展。测试评价服务涉及2个自有实验室、8个自有户外试验场和超过20个合作户外试验场。见图1 图1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服务实验室概况

平台的大数据服务,基于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获取的测试数据以及相关信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针对不同行业提供产品环境适应性大数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1)产品环境适应性基础数据提供; (2)产品环境适应性调研分析报告; (3)产品环境适应性分析预测; (4)产品环境适应性技术规范制定; 2. 信息化系统概述 信息化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即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服务管理系统和产品环境适应性大数据服务数据库系统。两个系统紧密关联,大数据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于测试评价服务产生的测试数据和试验相关信息,大数据服务是测试评价服务的展示、延伸和增值服务。 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框架详见图2. 3. 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服务管理系统 3.1建设内容 (1)测试评价业务的流程化和信息化 实现从来样登记、委托单下达、测试评价记录上传、报告审批、印发到样品试毕处理、收费管理等全流程电脑信息化管理;同时实现电子签名、分类统计、检索、自动提醒、生成报表等功能。 (2)实验室/试验场管理信息化

XXX云平台规划方案

目录 1 方案整体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体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网络部分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理交换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云平台虚机网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计算及存储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平台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弹性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按需服务,平台交付...........................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敏捷的IT服务水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简化管理,智能统一运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故障无害化,保障业务连续.................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虚拟化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布式存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虚拟化(SDN)............................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网络安全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等保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运维管理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附件:功能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及扩容方案2015.1.22

X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应用事业部 数 据 中 心 机 房 优 化 及 搬

迁 方 案 2015年1月22日 一、概述 1、现状分析 安泰数据中心机房位于时代数码港20楼,经过近一年多的运行,发现大楼的电源系统经常性的出现断电现象;数据中心的出口采用的是电信的50M专线,在过去的一年中,曾出现过服务中断达到24小时以上。同时,目前的数据中心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空间需要。 空间不足:目前20楼中心机房总面积约为20平米左右,里面含有7个机柜,服务器约15台左右,网络设备约20台左右,包含办公网络与数据中心网络,空间使用率已达到75%以上,按照部门现在的业务发展速度,该机房已不能满足近一年的需要。

环境制约:目前机房采用的是50(2P)的挂壁式空调,当夏季气温偏高时,机房内的温度难以控制,曾出现过由于温度升高导致消防栓漏水的现象。 安全隐患:目前机房在大楼新建时未进行合理规划,所属楼层为20楼,空调外机没有地方放置,暂放置在隔断的小房间内,通过窗户对外散热,无法对机房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且夏季温度偏高,存在安全隐患;机房内屋顶设有消防栓,夏季容易产生漏水现象;机房内中央空调为大楼统一控制,晚上中央空调处于关闭状态;中心机房与办公网机房同在一处,且机房内设有门禁系统的控制开关,经常有人需要进出机房调试设备或者检修空调等,不利于机房的管理。 网络架构:目前数据中心网络采用单出口、单链路的架构,当电信的出口故障时,数据中心对外提供的服务将无法继续;在网络架构中,所有的链路全部为单链路(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出口与运营商之间),如果单链路中的某一个点出现问题,将导致服务终端。在现有的网络架构中,未考虑到网络安全因素,易出现网络入侵等事件。 备用电源:目前机房采用10KVA的UPS电源,其上不但接有数据中心的设备,而且接有办公网络的设备,当UPS供电时,负载已达到100%,已不能满足后期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部门提出了对数据中心进行优化及搬迁的方案,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数据中心满足部门未来三年的业务发展需要。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pdf

第一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 项目建设目标、内容 1.1.1 项目建设目标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项目建设目标是,依托统一的“云”数据中心建设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集中机关各部门业务应用进行,制定相关的数据规范和信息交换标准,使机关各部门业务系统依托统一的开放平台进行开发建设。确保部门之间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依据。 1.1.2 项目建设内容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一套标准规范、两个数据门户、四大应用平台、四大基础数据库和一个应用支撑平台。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一个应用支撑平台 为了对需要调用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信息资源的政府部门应用系统进行有效管理,面向各类电子政务应用,规划建设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统一标准规范,通过用户管理、应用管理、服务管理等核心组件,可以对接入系统有效管理、实现统一认证及单点登录、统一消息服务。

2、两个数据门户 针对政府部门用户建设信息资源政务门户,针对企业、公众用 户建设信息资源开放门户。 3、四大应用系统 建设承载电子政务公共数据汇聚平台、数据治理平台、数据运 营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 4、四大基础数据库 通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梳理,制定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库、入 库和管理规则,建立四大基础数据库管理平台,提供基础库内容管 理、数据处理、共享和应用功能。 四大基础数据库包括人口库、法人库、经济库和地理库。 5、一套标准规范 形成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数据标准等。 1.2 编制依据 1、中办、国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国办《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3、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4、《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5、《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6、《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2〕1202号);

云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云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4) 2.1.整体架构设计 (4) 2.2.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5) 2.2.1.概述 (5) 2.2.2.数据中心一期建设规划 (7) 2.2.3.服务门户 (7) 用户分级管理 (9) 管理员分组 (10) 2.2.4.云服务目录(一期) (11) 2.2.5.流程管理 (12) 多租户组织架构 (12) 云服务使用流程 (13) 云服务的申请与审批 (14) 云主机申请 (16) 2.2.6.资源管理 (18) 兼容主流虚拟化平台 (18) 云平台资源池管理 (19) 资产发现和管理 (20) 云系统的管理 (21) 2.2.7.自动化管理 (21) 镜像和介质管理 (21) 资源生命周期管理 (27) 应用软件自动化部署 (28) 2.2.8.数据中心二期建设规划 (43) 云服务目录(二期) (43) 虚拟数据中心 (44)

平台监控 (45) 资源容量分析 (46) 容量规划过程方法 (47) 计量计费管理 (49) 统计报表 (50) 2.2.9.数据中心三期建设规划 (54) 基于vXlan实现VPC (54) 虚拟私有云(VPC)架构的特点 (55) 虚拟私有云的实现方式 (55) VPC网络的部署设计 (57) 数据中心容灾设计 (59) 架构设计 (59) 技术路线 (60) 数据中心备份设计 (70) 架构设计 (70) 技术路线 (71)

第1章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2.1.整体架构设计 此次项目主要满足企业云平台服务交付和运维管理的实际需求,实现基于云门户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数据中心的运维监控管理平台,为未来实现平台即服务PaaS 功能提供技术支撑。IaaS平台采用OpenStack 技术架构,实现计算、存储等资源的自动化管理和快速部署,搭建云平台的服务门户,提供标准服务器资源、数据库、中间件等自助申请等服务,实现资源统计报表和计量计费等功能。 企业OS云操作系统融入业界先进的OpenStack协议框架,基于H3C融合管理架构,提供业界领先的云操作系统,通过面向客户灵活可扩展的运维架构和运维流程,提供功能完备的云业务服务台,并通过统一门户便于用户通过各种方式接入访问;企业云操作系统实现全面的IaaS服务并提供对PaaS、SaaS、DBaaS等业务支撑,通过完备的资源管理和面向应用的自动化编排和服务管理能力,全面支撑云业务运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