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

第1篇. 为什么从“双能”变为“四能”

过去教育界说得比较多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增加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虑的。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别人提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是能够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却更加重要,因为这是对创新性人才的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往教学中重视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解答的都是现成的题目,题全部由教材呈现或教师提供,学生成了解决问题的机器,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解决的问题都是以题型为基础的,学生缺乏灵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题目变成新的情景,学生无从下手。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始终是数学教育相当重视的话题。《课标》(2011年版)将原来总目标中四个方面之一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一方面是和国际接轨,便于交流;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具有问题意识的具体体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固然重要,属于技术层面的,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提出,属于思维层面的,这对于整体上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特别是适应社会更为重要。教学过程教师要能暴露自己的思考路径,教学中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供大家思考,遇到情境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后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可以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2)从头到尾想问题、解决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的最好的办法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发现和提出问题,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也体现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理念。

在和老师们交流的过程中,有这样一道题: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①②③

则第4个图案中白色地砖有( )块。

设计意图:此题属于“探索规律”的内容。《课标》把“探索规律”作为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学段要求: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第二学段要求: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同时还要求“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探索和理解运算律”、“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等等。探索规律是一个发现关系、发展思维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鼓励创新,更能够体现数学思考,凸显过程与方法。

这虽然是一道填空题,方法1的学生在“白色”一词下面画了线,说明学生有审题的习惯,在理解题意的过程中有方法。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正确结果,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

方法2说明学生有画图的策略,在图③的基础上画出了图④到底有多少个白色的地砖,通过数一数就能知道。这名学生擅长用形象直观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我们认为画图不失为探索规律时有效的策略。 方法3说明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有做标记的习惯,图①有6图③有14个白色地砖,那么图④有多少个地砖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搜集信息、提取信息的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么复杂的图,就变成了6、10、14、( ),而且写出了这一列相邻数之间相差4。学生能够在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加工信息,提出一个与题目意思一样的却又形式不一样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经历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而学生解题过程看出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通过方法2和方法3,我们能看出这两名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因此就有了不同的解题策略。

有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是22块,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呢学生在做填空题时,边想边做标记,让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在三个图的旁边分别写着7个、12个、17个。这三个数是学生数黑白地砖的总数,忽略了题目中求图④白色地砖的块数,22是图④黑白地砖的总块数。如

果学生在做题之前,像方法1的小朋友一样,先圈一下关键词,就不会因为如此小的马虎而使智

慧被淹没。

这道题的本质就是考查学生找规律:6、10、14、( )。这样的呈现方式一年级的小朋友都能做到正确率为100%。那么前边审题——理解题意的过程、提取信息的过程就省略了,这样的省略就是对过程教学的省略。这道题变化了呈现方式,体现了老师关注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训练。

(3)关注过程教学,体现数学思考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重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如《鸡兔同笼》问题,把用计算能解决问题当方法2 方法3

方法4

作唯一的教学目标。《课标》(2011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画图、尝试列表都作为问题解决的的策略,并非只有会列算式才能判断学生会解题了。 如:鸡兔放在一个笼子里,数头8个,数腿26条。有几只鸡几只兔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做有几只鸡几只兔

5分钟后,学生有的画图,有的列表,有的列算式……

方法1:学生用了画图的策略,“26条腿”这个条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可总数是8个头未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也说明在做题时需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回顾与反思,也可以对题意进一步理解;

方法2: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一边画一边尝试调整,不仅关注了两个显性条件,对两个隐含条件也用得充分。假设一只鸡和一只兔为一对,每对有6条腿,画到3对时,还剩下8条腿,

所以后面的一对都是兔,为假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方法3:学生用了尝试列表的策略,在保证鸡、兔共有8只的情况下,逐步调整,使 腿为26条时对应的鸡兔只数就是所求问题;

方法4:学生把理解题意的过程用图文形式呈现出来,突出了问题解决中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即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学生用算式解答也体现了假设的思想。

不同的方法承载了不同的价值,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最近看了史宁中校长关于过程教学的一段论述:

我们的教学过程——对思维过程的忽视,是当下教学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

“我们的老师讲课,往往是从中间开始讲,其实一开始的思维过程往往很重要,却被扔掉了。老师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也只看答案对不对。

“知识是什么,是思考的结果、经验的结果。仅仅结果的教育是不能教智慧的,智慧往往表现在过程中。有关过程的东西只有通过过程来教。过程的教育能够培养我们的孩子正确的思考方法,最终培养孩子数学的直观。因此我们要强调过程的教育,在过程中判断他的思维是不是对的。” 而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学生一起思考”。1

先学后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更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过程的关注就是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了把学生的思维外显,让所有学生能倾听不同的想法,在我怎么没想到的感觉中认同和接纳别人的想法,从而丰富自己的智慧。

(张秋爽)

1于慧娟 要引导学生集中精力来思考问题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1

第2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1)树立质疑意识,和学生一起思考

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实践证明,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强,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效率也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很多时候他们都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学生求知欲强的时候,思维才会积极,思维积极,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但是,在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老师包办的多了一些,留给学生空间小了一些。【教学片段1】圆锥的体积为什么和等底等高的圆柱有关(六年级下)

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老师让学生往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倒水、倒沙子,为什么不往其它的立体图形里倒呢是呀!书上是这样说的,教师就顺水推舟了,为什么呢可以让学生先思考一下:以前我们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时都是怎样推导计算公式的

生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把它通过割补转化成长方形,根据等积变形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学习圆柱的体积时把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就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

师:其实,以往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转化为已学图形的面积、体积来学习新知识的。那么对于圆锥的体积的学习,你认为和以前学习的哪个立体图形有关系

生3:我觉得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系,和长方体、正方体没关系。

生4:虽然圆柱的体积可以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求出体积,但是圆锥应该和圆柱有关。

生4: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它们的底面是相同的圆。

师:那你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5:用底面积×高

生6:不可能是底面积乘高,肯定比这个乘积小。

师:那你感觉是多少呢

生6:我感觉可能是底面积乘高的一半。

生7:我也这么认为的。因为圆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沿着一条边旋转360°得到的;而圆锥是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条直角边旋转360°得到的,直角三角形是长方形的一半,所以体积也应该是一半。

师:好!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们就试一试。圆锥和什么样的圆柱有关系体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一些圆柱,有等底不等高的,有等高不等底的,还有等底等高的。学生开始尝试,在倒水过程中,有的圆柱和圆锥之间没有关系;有的正好能够倒3次,就能把圆柱倒满。于是从正好能够倒3次这个数据,思考什么样的圆柱和圆锥有这样的关系

生5:把圆锥往圆柱里一放,正好是等底等高的圆柱才有这样的关系。

生6:等底等高的圆柱是圆锥体积的3倍。

(执教者:吴正宪)

每个小组亲自尝试后,得出结论,知道了为什么要往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倒水,不往长方体的容器中倒水的原因,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和思考问题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①学生的操作是有目的、经过思考后的验证,不再是盲目的操作工:操作是基于动作表征,所有的操作是为了概念的形成,为了让学生逐步形成表象表征和语义表征做基础,使学生既知其然又

知其所以然。

②学生理解了转化的方法:所有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是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计算方法的,立体图形的体积也不例外。

③结论的形成有逻辑层次,不是直接对应的结论的达成,真正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原来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有关系这一最终的结果”分成三个层次:圆锥的体积和哪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样的圆柱有关圆柱的体积和等底等高的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层层的递进,最终聚焦到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层层缩小包围圈,筛选排除的方法是数学常用的方法。④学生在知识迁移过程中能不断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圆柱是由长方形的长或宽旋转一周得到的,圆锥是由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有一大部分学生猜圆锥应该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这里学生对于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的有些是可以类比的,有些不能类比还体会不深刻。通过操作了使学生能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体会操作对于结论正确与否的价值性。

【教学片段2】它有名字吗(六年级下)

在学完正比例之后,老师让学生根据图像、图表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

生1:图像1中,正方形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因为它们的比值总是4。

生2:表1速度是每小时行90千米是一定的,所以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的量。

生3:图像1好像不成比例,因为它们比值不一样,差一定,小明和小东相差3岁。

生4:我也同意。因为图像1和图像2虽然都是一条直线,但是它们的起点不同,一个是从(0,0)开始的,一个是从(0,3)开始的。

师:你入木三分,观察仔细,表达准确!抓住了概念的本质!观察是我们进行数学思考非常重要的载体。

生5:表2是燃烧的长度和剩余的长度都是10。和一定,也不是成正比例。

生6:像表2和图1既不是正比例也不是反比例,那它是什么在数学上有名字吗

师:你真与众不同!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我们初中学习的新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去查一查资料。

生7:刚才说的这件事和我们经常说的“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不成比例时一回事。师:你用联系的观点把两件事统一成一件事了,多了不起呀!

(执教者:邸丽)

学生在对比中产生问题,这种意识是难能可贵的,老师对此加以肯定和评价,鼓励学生会提问题,表1

表2

这是你们初中要学习的其它函数,也就是一次函数:如果把燃烧长度看作x,把剩余长度看作y,那么x+y=10。从函数的角度说,它是一次函数。老师的简单介绍是基于学生的疑惑。由此可见,学生的思考离不开对疑惑的追问。

在每节数学课结束时,老师们都会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这个小环节不能形同虚设,应该充分利用,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并对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与积极的等待,适当的时候给予渗透和回应。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不断思考,敢于暴露自己的想法。

《课标》(2011年)指出“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以前的课标中仅仅提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事情。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提问,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的说,可以从以下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激励学生与众不同,帮助学生跳出书本,思考数学价值等等。

(2)解疑课解惑,和学生一起思考

有经验的老师能给学生留一些创意性的作业,比如知识拓展性的问题。也可以给学生留一些探究性的小课题,需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是学生在解决整个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一定能得到锻炼。对这些创意作业和探究成果可以通过集中展示、教师引导的“欣赏”、学生之间交流评价等方式给予积极评价,鼓励更多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老师会需要一个月或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反馈学生的问题。如一个月内可以利用活动课时间专门来让学生一起交流问题,其它同学解答。在讨论交流中,随着知识的学习,有一些问题可以随之解决,有的问题解决不了,老师不忙于给学生答案。既可以接着研讨,还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等。【教学片段3】我的竖式简单,为什么不用我的这种方法(三年级下)

三年级小学生在学习竖式除法时,有的学生算48÷2,用的是一层竖式,老师讲的时候,需要用两层竖式,解释分的过程。明明我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正确,老师和书上为什么不用我的一层竖式呢

在除法竖式这个单元学完之后,学生自己就明白了,像792÷5这样的计算,不是一眼就能分出结果,而且每一位都有余数,就需要逐层去分,这样更清晰。

数学的学习就是学生不断感悟、逐步开窍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生疑—解疑—生疑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引领着学生不断思考,体会着思考的快乐与幸福。

(3)教师暴露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学生一起分享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问许多问题,尽管我们有时把握不准,尽管学生的问题有时不着边际,也应该让学生提,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教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倾听、筛选。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思考问题,从习以为常的经验中会反思和追问。

教师要能暴露自己的思考路径,教学中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供大家思考,遇到情境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后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可以提出哪些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最好的办法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发现和提出问题,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在五年级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接着要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让学生猜测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三条边是定值吗经过思考否定后进一步想:两条边的长短与第三条边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有些知识是可以类比迁移的,像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有些知识学习过程中是需要产生认知冲突的,与此同时收获的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做习题时,老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分享不同的思考方法。如:“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相遇,若每人都少行1.5千米,则10小时到达。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学生通过画图后列出算式:×2×8=24(千米)

24÷(10-8)=12(千米)

12×10=120(千米)

算完了,学生就认为完事大吉了。此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

师:这种做法是我们四年级学习的方法,你能够用六年级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吗我是这样想的:这道题属于我们学过的与速度、时间、路程有关的问题,刚才你用的是在整数范围内解决这类问题,其实还可以用分数来解答,请你试试。

生:哦,我知道了,8小时相遇就是1小时行总路程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每人每小时都少行1.5千米,合起来1小时少行3千米,10小时相遇就是1小时行总路程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师:随着知识的增长,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而且这些知识就能够形成网络,在自己脑中建构一条知识链。

史宁中校长说:“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关于“知识的掌握”,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是没有问题的;关于“经验的积累”,大概还差得很多;关于“思维的训练”,我们做得也不够,只能打五十分。那么为了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我们现在的教育只做了一半的工作.我们没有更多地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孩子如何去创新,帮他们从小的事情、小的发现开始积累经验,没有这样的意识是不行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一)史宁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从双基到四基的变化,落实从双能到四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头到尾想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体现过程,抓住联系,凸显思考,注意层次。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绝非一朝一夕,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学段逐步进行引导,而且要贯穿在数学课程的各个领域,重点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落到实处,从而把学生的智慧与能力落到实处。

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给学生提供数学工具,准备多样化的学习素材,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准备物质条件

2.从头到尾想问题、解决问题,和学生一起思考体现整体性、过程性和多样性。

3.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需要分阶段,做到循序渐进。

(张秋爽)

第3篇:基于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这个词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的,他用这个词来描述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的,比较明确的概念是由安徽师范大学姚本先先生给出的,他认为:“这个词语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上,需要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所学新知,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持续性思维做好铺垫。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基于课堂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借助动手操作与交流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操作与交流的空间,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也只有在亲自动手操作后,通过自我探究获得的答案才能引发思维的碰撞,才能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片段1】《组合图形的面积》 (五年级下册)

多媒体出示一张居室平面示意图(如右图)。

师:这是一所没有装修的新房子,如果打算装修客厅地板,

至少需要购买多少块地板呢同学们,你们可以帮他想想办法吗

生:需要计算出客厅的面积。

师:地板的面积和客厅的地面面积应该是相等的。

(出示客厅平面图)

师:这是客厅的平面图,你可以直接计算它的面积吗你能想出解

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吗可以在题单图上画一画,写一写。

学生解决的主要方法如下:

师:这些方法听懂了吗有没有建议或意见 生1:我觉得有些小朋友的分的太复杂了,我比较喜欢① 和⑤,③和④太麻烦了,不小心还容

易计算错了。 生2:麻烦是麻烦,但是方法是正确的。

生3:做题特别是考试的时候,我们还是要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节约时间。

生4:我觉得×××同学最聪明,他画的⑧号图形,答案都出来了,我都想了很久才想通了。 师:现在想通了没有

生4:想通了。

师:那你再说说。

生4:把左边的3米分成两个1.5米,移动一个上去让他成为一个长方形。

生5: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⑧号图形这种方法,还是要看数据,万一是呢,如果除以2,就不好计算了。

生5:我觉得⑦最简单,我最喜欢。

④ ⑤ ⑥

② ③

① ⑦

师:孩子们都说得不错,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也都很有想法,不过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

师:那你们觉得⑦⑧这两种方法和其他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1:我觉得⑦⑧都是在“切一块”或者是“加一块”,而其他的都是在

原图形上面直接变化。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分”的这类方法叫做“分割法”,“补”的这一类叫做“添补法”。(执教者赵珞辰)

赵老师的这节课,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以操作活动为课堂教学的载体,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把不能直接计算的图形分割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自主探究如何计算组合图形以及筛选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交流中呈现的动态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的开始”,所以我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冲突,为学生创设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精心设计已有知识和新知的联系和区别,必能打开学生的思维阀门,使学生通过比较和辨析,澄清旧知和新知之间本质的矛盾和联系,引发学生自我产生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2】《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三年级上册)

出示问题1和问题2。

问题1:38人乘小缆车,一次最多送5人,至少几次全部送完

生:38÷5=7(次)……3(个)

7+1=8(次)

答:至少送8次。0

问题2:一张圆桌最多可以围坐5个人,我们班有38人,至少需要几张桌子

生:38÷5=7(张)……3(人)

7+1=8(张)

答:至少要8张桌子。

师:为什么这两道题都要加“1“呢

生:因为两道题剩下的3个人,第一道题还要再送一次,第二道题剩下的3个人不能让他站起嘛,所以也必须加一张桌子,虽然很浪费,但是不能丢掉朋友。

马上出示问题3。

问题:3:38元钱,买5元一根的跳绳,最多可以买几根跳绳

生1:38÷5=7(根)……3(元)

7+1=8(根)答:我认为最多买8根。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最多买7根。

生3:和上面的题一样,刚才都加了1,所以现在还是加1。

师:那我们再来读读题,小组讨论讨论,到底加1还是不加1

生4: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不加1,因为剩余的3元不能再买1根跳绳。

问题4:一块花布长38米,做1套衣服用5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38÷5=7(套)……3(米)

答:最多能做7套。

生:因为剩下的3米不能再做一套衣服,所以不能加1,最多能做7套。

师:比较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异同

生:加1还是不加1,要看问题的意思,主要是要看生活中的道理去计算。

师:说得真好,加1还是不加1是不固定的,需要我们结合生活实际。

(执教者 彭昌奎)

彭老师的这节课目标在于“有余数除法的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问题1和问题2已经掌握了要加“1”的方法,也获得了老师的认可,紧接着变换不同的情境,同样的算式,刚刚获得的知识却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引发自我认知的矛盾。一箭双雕的认知冲突设计,使学生在典型而现实的问题中具体分析商是加1还是不加1,又在鲜明的对比中再次感知,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处理除法中的余数问题,知识的灵活应用在“冲突”得到了凸现。

【教学片段3】 《异分母相加减》 (五年级下册)

李老师先复习上一节学习的内容,同分母相加减: 41+42=43 51+52=53 54-52=5

2…… 孩子们都把分数的计算法则说的很熟练,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李老师接着出现这样的两道题:

41+21= 21-4

1= 生1:41+21=42 4-2=2,所以等于4

1 生2:41+21=2

2=1 我觉得第二题出题出错了。 生3:41+21=41+42=43 21-41=42-41=4

1 生4:我觉得他们方法都错了,想的太复杂了,我的计算过程是:

41+21=62,第二个还不会计算。

(学生思维出现了分化、怀疑)

师:同样一个算式,答案这么多,到底谁的正确怎么验证呢谁能够想一个办法呢

生:上一节课我们用涂色的方法来验证了,我们现在还是可以用涂色的办法来验证。 师:好,小组合作来涂色,验证。

生5:我发现“41+21=43“才是正确的,因为我画出来的就是4

3, 生6:我还发现了他们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不一样,平均分的份数也不一样。 生7:平均分的份数必须一样才能相加。

师:谁来把他们俩的话总结总结,再说明白点儿。

生:41+2

1不能直接相加,它们的分数单位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分数单位化成相同的,才可以相加。

(执教者 李颖文)

李老师的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 “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学生已经学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新知与旧知发生了冲突,自我产生问题,由自我怀疑展开研究,最后通过画图验证的方法得出了

结论。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认知冲突情境,培养学生自我生成问题的能力,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合理呈现“启发性语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启发性语言”指在新知和练习中,学生在描述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存在困难时,教师给予的启发性语言(包括静态语言和动态语言),在学生思维初始阶段,自我提出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常常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启发性的语言,给予学生思维的提示,建立思维的路径和模型,引导他们自主思考,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创造的动机,从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教学片段4】《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练习课》(三年级下册)

出示课堂练习题:

3瓶饮料15元,每人一瓶,36人要付多少元

师:要求36人要付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

生1:15÷3=5(元)36×5=180(元)

此时教师在引导语中还没提示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主动提问,因而学生此时头脑中只有同意还是不同意的想法,还没思考从同学的列式中可以发现什么问题或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这时,需要教师有“装傻”的艺术。

师:听完xx同学的列式你有什么想问的(此时学生比较茫然,老师观察到这种情况,灵机一动,举手说“我提问”)

师:同学们猜猜,我会向他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此时学生兴趣较浓,开始了积极思考。

第一个学生举手了。

生2:可能冯老师会问:15÷3=5(元)你求的是什么呢

师:你真会猜,如果你大胆举手说“我提问”,然后说“请问xx同学,你的15÷3=5(元)求的是什么呢”这样就太棒了!

师:(此时学生较激动)你能再说一遍吗

生2:请问xx同学,你的15÷3=5(元)求的是什么呢

此时,冯老师把目光投向了列式者,耐心等待着他的回答,这样就开始了同学之间的自主交流,他们要训练自己认真倾听,同时积极主动思考,而且还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生1:我的15÷3=5是求的一瓶饮料5元。

生3:请问xx同学,你用36×5求的是什么

生1:36×5是求的买36瓶饮料要付多少。

在学生相互提问中,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逐步有了“问题意识”的能力,而且正因为学生自己主动提问,此题学生的另外一种解法顺利完成。

生4:这道题还有另外的方法解答,我是这样列式的:

36÷3=12(个)12×15=180(元)

生5:36÷3=12(个)求的是什么”

生4:我求的是36里面有几个3瓶。

生6:“12×15又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4:一个3瓶是15元,12个3瓶就有12个15元,所以12×15=180(元),就求出来买36瓶饮料要付多少

(执教者冯国萍)

整个环节没有老师介入,学生顺利完成思路的梳理。

从这节课看,教师启发性的语言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将静态语言和动态语言有机结合,一步一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能力。呈现第一个问题时,为学生的定势思维给予了一定的提示,同时建立

思维的路径和模型,基于此,在研究第二个问题时学生就能够自主思考,自我产生问题并独立解决。在掌握学生“本位”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精心创设适合的情境,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步步深入,不断再发现,再创造,从而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的,对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不是一时就能看到的效果,需要我们长期不断思考教育、优化教育累积而成,多学科角度、多种自然生活情景、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法无定,挖掘学生其最大可能发展是我们教育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彭昌奎冯国萍李颖文)

如何理解文中句子含义

阅读题中理解句子类题型: 一、理解句子含义。所谓理解句子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意思。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 上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揣摩文中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二、理解句子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看法或情感,作者是通过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来表达基本意思和情感的。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 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子,想想这些语言表现人物怎样的感情? 三、谈谈自己的体会。这类句子多是文章的论点、观点、议论句、抒情句、主旨句等,多以主观题出现。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 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画线语句的理解。

联系全文,你如何理解画线句,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指出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这类句子多是在文章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比如过渡衔接、前后照应、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等。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 文中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请从第x段摘抄与第y段中画线部分照应的文字。 解答方法: 不同文体的文章,其重要句子的侧重点多有不同。例如,记叙文要求侧重理解文中交代要素的句子,叙述中穿插的精彩的议论、抒情的句子;议论文要求侧重理解表明观点的句子,论述精辟的句子;文学作品要求侧重理解文中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有重要作用的句子。对于这类试题的解答,解题的时候可以借助下面这则顺口溜: 关键词语很重要,理解句子离不了。句子若是总领句,须从下文去搜索。 句子若是总结句,答案须要往上溯。句子若是过渡句,须要关注上下文。 句子表达有特点,揣摩目的和效果。以上方法记住了,答题才能有依托。 根据这则顺口溜,我们答题时可运用以下四种方法: 1.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小学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三篇

小学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我自1996年取得小学高级教师以来,以“服务学生,培养学生 各有所长”为工作宗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教育教学观点,团 结教师,热爱学生,用知识和智慧尽心尽责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现将 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工作态度方面 始终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教育 的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不忘人民教师根本职责,严于律己,宽 以待人,以真挚的事业心,务实求真的态度,履行本职工作,并通过 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持续提升来塑造自己的 行为。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在实际的教育中,积极转变思想观点,探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 学方式,深入研究理论课和学生实训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尤其近 年来职业教育的飞跃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要与时俱进,要培 养学生适合社会,适合经济发展,我把理论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 探索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环境,把获得知识结合在实操训练课上,提 升学生的动手水平和社会适合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充分 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 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前学生的来源多渠道,思想复杂, 素质水平差异很大,给职业教育带来极大的难度,我根据学生的各种 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先实行教材试讲,请 同教研组的教师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理想的教案,在教学中还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体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经常深

入到学生去,了解各种不同观点,不同要求,不同目的的学生,通过 谈心,用我的行动体现我热爱、信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师 生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和谐的状态,建立起新型的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把学生引导到统一理解,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立志自己成为有用之才,所以必须有一技之长而主动学习。 三、教学改革和继续教育方面 我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及各项校本教研活动,观摩多节 的优质课,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经常和优秀教师、教学骨干实行面 对面得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 使用到教学中去。我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汲取他们的 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效果,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不论自己或是他人的公开课,我都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使教研组的每 一节公开课都上得圆满成功,公开课后还参加评课活动,使我从中领 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 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我还坚持进修学习,1997年10月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大学专科毕业学历,2008年6月通过高等教 育自学考试,取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考取了多本技能操作证,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升,既有知识 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四、德育教育工作 在任现职以来,自觉履行教师职责和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教育 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分清是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积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和水平培养,从点滴和细节方面入手,综合评价学生,让学生都能成 为一技之长的有用之人,还注重情感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养 成严于律己,持续上进的良好习惯,对后进生从不歧视,不放弃,给 予他们更多协助和关爱,找个别谈心,参与他们的活动,引导他们改 变厌学情绪,由后进变进步,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入了解学生,因材 施教,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利用班级干部管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总结

申报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作总结 胡莉萍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所以1986年师范毕业以后,我便投身于党的教育事业中,到今天已有三十余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和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并于1999年取得了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在工作之余,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专业水平,相继取得了大学专科和本科的学历,为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任现职以来,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工作中既教书又育人,多年来深受学生的欢迎,深得家长的好评。对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做到出全勤、干满点,任劳任怨,从不计个人得失,服从领导,听从分配。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刻注意加强业务学习,努力进取,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教改新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鼓励创新精神。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到“六认真”。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上好每一节课。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讲到练,习题设计实行梯度化,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关系更

融洽,使学生从督促学到自觉学。备课时,在弄懂、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注意拓宽、加深,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摸清学生知识底数,注意处理好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所学知识、结构的关系,使学生利于接受所学的知识,曾多次在市级教研活动中为其他老师做观摩课,示范课,曾代表凤凰办事处参加全市数学全能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一如继往,运用自己积累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认真对待和管理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自我发展的道路。作为班主任,我知道要取得学生的信服,光有细致的思想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用知识去征服他们。因此,我认真进行业务学习,将自已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加宽、加深,积极参加关于有关新课改的继续教育学习,参加校内外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自已的讲课艺术和授课水平。结合所教学生特点,以教好学生为核心,大胆尝试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从知识上来吸引学生,确实学到一技之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注重联系实际,设疑解疑,讲究说话的风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我所带的班级在各级举行的质量检测中,数学成绩始终名列前

雅思听力重点讲逻辑关系详解

雅思听力重点讲逻辑关系详解 文都国际教育介绍,雅思听力的四个section的难度是逐级上升的,最后的两个部分也是同学们最头疼的,除了场景是难度比较大的学术类以外,句子也越来越复杂,对于分不清句中逻辑关系的同学绝对是死穴。本文重点讲逻辑关系当中的两种情况:并列关系和代词还原,帮同学们快速找到提分的方法。 常见的并列关系出现可能是一些并列连接词存在,或特殊符号的出现。 并列连接词例如:and, or, as well as, not only…but also…,anything else ,both…and…, also 等。 剑五test2section4中38题,because of effects on sea levels and______ . 原文内容:since these may have profound effects on sea levels and on ocean currents. 题目中的空与sea levels 被并列连接词and 连接,即为并列关系,所以判定空为名词短语,在录音中用sea levels定位找到并列关系的词就可以。这是比较简单的并列关系题目,还有一类难度较大的,虽然题干当中是两个词的并列关系,实际录音中为两个句子的并列关系,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The kites were decorated with grasses and ______. 原文内容:For this the priests used long grasses, and these - when the kite was in the air - would stream along behind it. They alsoused a variety of feathersto add, colour to their creations. 此题题干中要求找到和grasses 并列关系的词,但录音中紧跟grasses后的并不是我们要的答案,因为这是两个句子的并列关系,要找到答案首先要找到并列连接词,也就是also,在其后的句子主语feathers为答案。 特殊符号例如“,”连接的词或短语,“—”或“· ”连接的句子 Stations contain accommodation, work areas, a kitchen, _____ , a gym. 此句中的标注部分名词彼此皆为并列关系,要找到答案用kitchen定位即可。 以上是并列关系在填空题中的识别和定位,那么在选择题中我们也能通过并列关系快速的解决一部分题目,例如: 剑7test3section2,第16题 The Semira Region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记叙文:理解文章句子含义及作用 (下)

记叙文:理解文章句子含义及作用(下) 近几年中考题 1.培根的随笔语言生动,说理深刻。请从文中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文中划线句子除外) 推荐给朋友,并说明推荐理由。(08 年) 2.文中“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07 年) 3.下面句子是怎样传神地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 (07 年)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 见招拆招: 分析句子的作用:看位置,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①开头:开篇点题、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 垫(埋下伏笔)。 ②中间: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③结尾:画龙点睛、深化中心;篇末点题、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识类别(5 类): 1.人物描写句: 外貌(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答题格式:运用……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谁)的……的心理(性格、品质)等。 例1:“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瞎婆婆那满脸刀痕的皱纹、干瘪的眼睛,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 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呀!” 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奸诈商人的痛恨,对瞎婆婆被骗的同情。 2.环境描写句: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渲染气氛 2.衬托心情 3.推动情节发展 4.为下文作铺垫 5.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 6.交代文章的时代背景 例2《爱如山路十八弯》:一个人在外拼搏,很难。举目的陌生,更是让她的心多了几层寒冷。那山重水复的十八湾,那曲曲折折的小山路,时常出现在她的梦中。好在公司看大门的张伯,总对她关怀备至。下雨天他会为她送伞,家里做了好吃的,他会用半旧的饭盒装着,给她带来。她好奇地问张伯:“怎么对我这么好?”张伯笑笑说:“你像我的女儿啊,我也有个你这么大的女儿,在外地读大学呢。”那一刻,她想到父亲,心,突然很疼很疼。 这里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气氛,烘托了“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教师工作总结】教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教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教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于1920xx年毕业于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xx年8月分配到东莱中学,20xx年调到庆东小学,20xx年到东莱小学,一直工作至今。20xx年9月经张家港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小学一级教师,同年获教师资格证书, 20xx年1月,参加苏州市办公自动化考核,成绩合格。20xx年12月取得了现代化教育技术合格证书,XX年11月参加普通话培训考核达到二级乙等。XX年5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录取江苏省扬州大学科学与计算机系,现本科在读。XX年10月参加了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核,成绩合格。共通过三篇论文鉴定,其中二篇达到良好。现任三到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

活动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选送苏州。XX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XX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

小学数学教师评职称述职报告范文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 的看法。下文是小学数学教师评职称,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评职称述职报告一 我自20XX 年取得小学高级教师以来,以“服务学生,培养学生各有所长” 为工作宗 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团结教师,热爱学生,用知识和智慧尽心尽 责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现将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如下。 一、政治思想、工作态度方面 始终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国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热爱教育 事业,不忘人民教师根本职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真挚的事业心,务实求真的态 度,履行本职工作,并通过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来塑造 自己的行为。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在实际的教育中,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探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方式,深 入研究理论课和学生实训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尤其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飞跃发 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要与时俱进,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经济发展,我把理论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环境,把获得知识结合在实操训练课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充分发展作为教学

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目前学生的来源多渠道,思想复杂,素质水平差异很大,给职业教育带来很高的难度,我根据学生的各种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先进行教材试讲,请同教研组的教师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理想的,在教学中还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 经常深入到学生去,了解各种不同观念,不同要求,不同目的的学生,通过谈心, 用我的行动体现我热爱、信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和谐的状态,建立起新型的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把学生引导到统一认识,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立志自己成为有用之才,所以必须有一技之长而主动学习。 三、教学改革和继续教育方面 我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及各项校本教研活动,观摩多节的优质课,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经常和优秀教师、教学骨干进行面对面得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汲取他们的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效果,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不论自己或是他人的公开课,我都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使教研组的每一节公开课都上得圆满成功,公开课后还参加评课活动,使我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专业理论 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我还坚持进修学习,20XX 年10 月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年0X月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大学本科毕 业学历,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考取了多本技能操作证,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四、德育教育工作

搞懂雅思阅读四大逻辑关系秒上7

搞懂雅思阅读四大逻辑关系秒上7.5 雅思阅读到底考我们什么?词汇?语法?篇章结构?推断能力? 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雅思阅读不考语法,也不单纯考词汇,但是词汇量越大,语法越好,读起文章来就越轻松,做起题来就越得心应手--特别是对于填空类题目更是如此。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词汇量大,语法很好,就能够轻松拿到高分?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英语博士们不是个个都能做满分的,但是普通大学生,甚至是高中生,也有可能拿到高分。我的学生里,有高中生考到了7.5,甚至8.5的。那这里面的奥秘又在哪里呢?一个学员在有了词汇、语法的基础上怎么才能向高分发起冲刺呢,这里我们要探讨就是雅思阅读考试里面所隐含的逻辑关系,理清了这些逻辑关系,搞明白了文章和题目的基本思路,那么许许多多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雅思阅读里隐含的逻辑结构林林总总,但是大致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我们叫做雅思阅读四大逻辑关系:并列逻辑关系,转折逻辑关系,比较逻辑关系,因果逻辑关系。 这四种逻辑关系不仅涉及到了题目的半壁江山,而且对于理解一篇文章,或者段落的某些句子具有重大意义,接下来,我就讲一一分解它们,希望能给学习雅思阅读的同学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并列逻辑关系 并列逻辑关系是这四种逻辑关系里面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无外乎就是and,or这两个词。 二、因果逻辑关系

既然是因果关系,那么就存在谁因谁果的问题,世间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cause和effect是相互依存的,在任何一个句子中出现了表述原因的词,必然能看到其结果,反之亦然。 三、比较逻辑关系 说到比较逻辑关系,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则是T,F,NG中对比较关系的判断,诚然,判断题里比较级是一大考点,但是比较逻辑关系的运用比这要广泛得多,做此类题时要记住两个原则即可: 原则一:但凡题目出现了比较逻辑关系,那么原文中答案所在的句子也必然会有比较逻辑关系出现,只是其关系词表述形式可能会替换 原则二:如果题目存在比较级,回原文去找比较级,如果题目是最高级,则抓最高级,或者extremely,或者比较级和最高级替换着找都可。 四、转折逻辑关系 转折经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惊喜,当然也不乏刚才例子里这种"惊喜",那么这种逻辑关系跟我们的雅思阅读又有什么关系呢?作为雅思阅读四大逻辑关系之终结篇,本文将深入探讨转折逻辑关系在雅思阅读中的广泛运用与实战要领。转折逻辑关系词的运用,一如之前介绍过的三种逻辑关系词一样,绝不是光背背几个常见替换就可以熟练运用的,学员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体会它们所体现的逻辑关系,所涉及的要素,以及作者的意图等等,反复练习,建立良好的意识,方能玩转这些逻辑关系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之记叙文:理解文章句子含义及作用(上)

记叙文:理解文章句子含义及作用(上) 一、例题回放,明确题型 例1:画线句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_____。08年上海中考《年轻的国旗》)例2: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09年重庆中考《为我唱首歌吧》 例3:说说第16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10年河南中考《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 上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揣摩文中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什么样的句子最容易考? 1.含蓄、含义深刻的句子; 2.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与主旨相关联的句子; 3.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理解句子的方法: 1.抓住句子中含蓄的,有暗含义、引申义的词来理解,找出它们在文中指代的内容;2.此句话表现了什么内容 3.此句话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情感或主旨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奋力地砍着,

小学数学教师晋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 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A 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 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 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 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 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 A 汉武帝 B 董仲舒 C 郑玄 D 朱熹 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 教育的终身化 B 教育的多元化 C 教育的民主化 D 教育的全民化 4.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A “兼爱、非攻” B “弃仁绝义” C “道法自然” D “化性起伪” 5.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 布鲁纳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杨贤江 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A 小学教育目的 B 小学教育目标 C 小学教育原则 D 小学教育内容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A 剩余价值学说 B 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 劳动学说 D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 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 弗洛伊德 B 华生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 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 差异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阶段性 10.小学生的思维() A 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 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 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 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 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 未成年公民 B 社会公民 C 普通受教育者 D 青少年儿童 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 公正评价权 B 隐私权 C 人格尊严权 D 名誉权 1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雅思阅读逻辑关系解读

雅思阅读逻辑关系解读 剑雅真题实例解析,雅思阅读逻辑关系,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剑雅真题实例解析,雅思阅读逻辑关系 在雅思阅读的比较逻辑关系中,比较级是常见的论证方式,但是类比和对比也是英语*中非常常见的论证手段,一般涉及到单个事物或若干个事物之间的比较,但这两种方法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类比(compare)强调两个对象的相似点,比如A和B的相同点是什么。而对比(contrast)则强调两个对象的不同点,比如A很高B却很低。 接下来,让我们从剑桥真题中看看,有哪些考点会涉及到类比和对比。 类比连接词 similarly, be similar to, as, like, alike,likewise, corresponding to, equal, identical, same, by the same token, the same is true of , in the same way, resemble,agree,share,harmony,compare to/with …, comparable

例题1 题目C521 Q1 填空 Some plastics behave in a similar way to __________ in that they melt under heat and can be moulded into new forms. * P2 Some are ‘thermoplastic’, which means that, like candlewax, they melt when heated and can be reshaped. 翻译: 有些塑料是“热塑型”的,这意味着,它们像蜡烛一样,会在加热时会融化,然后就可以重新塑形。 解析: 定位后,利用题中类比词in a similar way to, 可以找到文中对应词like, 也就是统一替换,答案就是candlewax了。 例题2 题目C442 Q27 填空 However, as archaeologists do not try to influence human behaviour, the writer compares their style of working to that of a __________. * Last Paragraph: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理解文章句子含义及作用(下)

【阅读2级】记叙文:理解文章句子含义及作用(下) 近几年中考题 1.培根的随笔语言生动,说理深刻。请从文中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文中划线句子除外)推荐给朋友,并说明推荐理由。(08年) 2.文中“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07年) 3.下面句子是怎样传神地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 (07年)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 见招拆招: 分析句子的作用:看位置,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①开头:开篇点题、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 铺垫(埋下伏笔)。 ②中间: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③结尾:画龙点睛、深化中心;篇末点题、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识类别(5类): 1.人物描写句: 外貌(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答题格式:运用……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谁)的……的心理(性格、品质)等。 例1:“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瞎婆婆那满脸刀痕的皱纹、干瘪的眼睛,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呀!” 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奸诈商人的痛恨,对瞎婆婆被骗的同情。2.环境描写句: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渲染气氛 2.衬托心情 3.推动情节发展 4.为下文作铺垫 5.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 6.交代文章的时代背景 例2《爱如山路十八弯》:一个人在外拼搏,很难。举目的陌生,更是让她的心多了几层寒冷。那山重水复的十八湾,那曲曲折折的小山路,时常出现在她的梦中。好在公司看大门的张伯,总对她关怀备至。下雨天他会为她送伞,家里做了好吃的,他会用半旧的饭盒装着,给她带来。她好奇地问张伯:“怎么对我这么好?”张伯笑笑说:“你像我的女儿啊,我也有个你这么大的女儿,在外地读大学呢。”那一刻,她想到父亲,心,突然很疼很疼。 这里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气氛,烘托了“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托福阅读中四种常见逻辑关系

托福阅读中四种常见逻辑关系 第一种因果关系 因:because, because of, for, as, since, in that, on account of,with 果:so, so that, therefore, thereby, as a result, hence, thus,consequently, accordingly 因果关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显性因果表达词外,隐性的因果同样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隐性因果: A 导致(因-果):cause, reason, lead to, give rise to, result in, render, make, let, ask, support,push, stimulate, spark, spur, fuel, produce, be responsible for 如The increased pressures of expanding populations have led to the removal of woody plants sothat many cities and towns are surrounded by large areas completely lacking in trees and shrubs. 在这段话中,有lead to, 表示了导致的意思,即结果; 而so that 更进一步表示了后面的结果,所以可以充分判定这段话有因果关系的逻辑。 B 由…而来(果-因):result from, derive from, originate from, initiate from, stem from, beresponsive to, be attributable to 如“The extreme seriousness of desertification results from the vast areas of land and tremendousnumbers of people affected, as well as from the great difficulty of reversing or even slowing theprocess.” 在这段话中,根据result from可以推断出有因果关系,那如果是解释句子题时,选项中有因果关系就可以优先考虑。 C 反映,体现(果-因): reflect, present, demonstrate, suggest, imply, show This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中华考试网 D 考虑到: given, considering, in view of, thanks to, according to He succeeded thanks to (in view of) his effort. E 依赖于: rely on, depend on, resort to, He resorted to books when he had problems. F 条件关系:when, once, as soon as, as long as As soon as he got the money, he would leave the country at once. G 分词短语,不定式做状语 Failing in the final exam, she cried. 第二种对比转折关系 A 对比:while, whereas, on the other hand 在解释句子题,插入句子题中,一旦出现对比关系,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就能非常快速的判定句间和句内的关系。While, whereas 前后连接的是平行结构,on the other hand前必定有on one hand, 可以用来把握句间关系。 B 转折:but, although, despite, in spite of, nevertheless, however 第三种比较关系 A 同级比较as…as B 比较级:more…than, -er than, less…than C 变化:change, alter, vary, modify, revise, increase, decrease, enhance, diminish, develop,progress, advance, improve, retreat, degenerate, continue, remain D 差异:different, distinguish, separate, same, similar, comparable, compare…to

小学数学教师评高级职称述职报告

小学数学教师评高级职称述职报告 本人19XX年X月出生,199X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XX年被评为小学数学一级教师。 从教1X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X年,(其他职务)X年。任职以来先后获得XXX先进工作者、XXX数学学科带头人等荣誉,教学成绩居XX前列,在XXX的课题研究(或教改项目)上有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研究成果在XXX得以推广。曾参加XXX等数学业务比武活动,获得XXX。 现把任职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敬业奉献,潜心教育,是生命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个人最奢望的人生追求!自任教以来,我认真履行一名小学教师的职责,时刻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争作表率,勇夺先进。我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小学教育奉献毕生精力;我热爱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愿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和铺路石。我认为高尚的师德师风就应该体现在平凡的日常教学中。所以X年来,我始终兢兢业业,把每一天都看作事业的新起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始终用行动诠释着“终身热爱学生,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誓言;始终坚持“以身立教、甘于奉献”的执着追求,“忠

诚教育、德高为师”的坚定信念,“追求卓越、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不辍耕耘书写青春风采,以无私奉献展开人生境界。 在X年的教学经历中,我担任了X年的班主任工作,其中包括X年高三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身先士卒,做好严师的角色,而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学生,做好慈父的角色。真诚地对待、真心地帮助每一个学生,努力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我所带班的学生行为习惯好,学习常规(包括课堂纪律、作业完成等)好。我严格——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妥协;宽容——给他们犯错之后有改进的机会;尊重——让他们感受与老师是平等的;爱护——我所有工作建立在关爱他们的基础上。我的学生在我严格的要求下能理解与配合我,师生关系融洽。我所带的班级学习成绩一直在XX名列前茅,各种大型活动也屡屡获奖。 专业发展,重质求新,是学校的中心任务,也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始终认为,教师不仅要敬业,更要专业,高效地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多年教学工作,使我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做到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学得轻松。

小学教师评职称个人业务自传

小学教师评职称个人业务自传 本人于1995年7月毕业于福州艺术师范学校,同年8月因毕业各项考核,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分配到平潭县实验小学任教专职美术教育至今,其间担任过辅导员、副班主任等职。现任教二年段的美术教育工作及一年二班的副班主任工作。在参加工作十几年中,得到了我校许多老教师尤其是我们行政领导的帮助,在增长自己综合能力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现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政治素质方面 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模范执行学校行政的各项决议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上能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作风民主,以身作则,工作大胆,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终于在2004年6月我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由于本人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教学能力,能胜任小学所有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搜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理论教学从理论上解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

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教学效果评价良好,并能根据新课改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独立编写切实可行教案的能力,主动积极参加新课改研讨,独立撰写教育论文。任职期间,曾撰写多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其中“电化手段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被平潭县小学教育研究会汇编;“更新美育观念,培养创造能力”在实小人的足迹一书汇编。《论美术课堂中的实践教学——儿童画创作》获得2007学年度教育教学研讨会三等奖。任职以来,曾指导杨海龙、林位超老师,使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美术教学,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教育工作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它的成败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亡、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幸福。而教师队伍的素质正是影响这个意义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工作能力。本人能熟练地运用教育原则、方法,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正面教育,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注意挖掘教材内容,教育性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经常利用课内外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政治觉悟,尊重学生是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并创造各种条件引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在欣赏《历代中外美术作品》的教学中,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进行思想教育和艺术情操陶冶,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美。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带学生到

解析雅思阅读常见的三种逻辑问题

解读雅思阅读高频出现的三种逻辑问题 以下三立在线老师就带大家来了解下解读雅思阅读高频出现的三种逻辑问题。针对雅思阅读考试而言,阅读对逻辑思维的考察是相当强的,大家可以去多总结一些雅思阅读方法,这样会对我们答题有好处的。 雅思阅读中包含的逻辑结构林林总总,但我们可以大概的归纳成下面的三种,我们称之为雅思阅读三大逻辑关系:并列逻辑关系,转折逻辑关系,比较逻辑关系。 这三种逻辑关系并非只是牵涉到了题目的半壁江山,同时针对理解一篇文章,又或是段落的有的句子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我就讲一一分解它们: 一、并列逻辑关系 并列逻辑关系是这三种逻辑关系中最为简单的,同时还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针对很多同学而言,无外乎就是and, or这两个词。 解析雅思阅读常见的三种逻辑问题 二、因果逻辑关系 因为它是因果关系,如此就会有谁因谁果的问题存在,世间没有无因之果,也不会有无果之因,cause和effect是相互依存的,在任何一个句子中出现了表述原因的词,必然能看到其结果,反之亦然。 三、比较逻辑关系 说到比较逻辑关系,大家也许首先会想到的则是T,F,NG中对比较关系的判断,诚然,判断题中比较级是一大考点,但是比较逻辑关系的运用比这要广泛得多大家一般都认为学习英语最关键的是背单词与做题目,事实上学英语最为重要的是在平时积累,题海战术才是最重要的,但大量的题目以及阅读后总结归纳却更加的重要。此外大

家还要去抓住一切的机会“听”和“说”,例如利用网络去阅读英语的新闻,再与国外的朋友在网上聊天做英语对话,在外教上课时再去多发言。还可以去参加一些培训班,但是有关上海哪家学雅思机构好?上海环球雅思学校雅思课程不错,参加过,感觉老师还有教学环境呀都挺好的。自己查查呀。 以下就是三立在线老师带大家来了解下的解读雅思阅读高频出现的三种逻辑问题,希望能给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也希望同学们可以取得好成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请咨询三立在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